0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六年级(精品20篇)

导语: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端午节的优秀作文,欢迎查阅!

浏览

5581

作文

488

家乡的端午节

全文共 472 字

+ 加入清单

一年之中,我最期盼的就要属家乡端午节了!它在每年5月初5等着我们呢!

每到端午节,不得不提的应该算吃粽子了吧!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有三角形的,有菱形的,有直筒形的……去年的那天中午,我和爸妈会开车去接爷爷奶奶去酒店。我总是第一个跑到包厢,服务员端上粽子到桌上,那粽香也已四处飘溢,粽米中掺杂着猪肉,板栗、红枣、赤豆等,真令人垂涎千尺!我饿虎扑羊般抓起一个就咬,哇!人间美味呀!不一会儿,我的小肚子就变得圆鼓鼓起来。

从酒店回家后,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视,正是现场直播赛龙舟。周围的人川流不息,穿着节日盛装,屋顶上彩旗飘扬。只听“砰,砰,砰”,三发信号弹升上天空,所有龙舟按一字排开,“龙头”上长着龙须,“龙身”上有一片片鳞片,真像一条真龙潜入水!“啪”,礼炮响了,十几条“龙”在水上像离弦的弓箭一样飞弛,水波碰撞着两岸的岩石,发出哗哗巨响。行人纷纷给“龙”加油,指挥官在“龙头”上敲啰打鼓,给身穿红衣的船员加油鼓劲,终于,一条“小白龙”逐渐脱颖而出,夺得冠军,两岸掌声轰鸣。

我家乡的端午节有意思吧!希望你来到我的家乡来作客!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我爱家乡的端午节

全文共 463 字

+ 加入清单

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每年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插艾叶、包粽子、做香囊、划龙舟来庆祝它。

听妈妈说,在很久以前的中国,我一位名叫屈原的大臣,他忠心耿耿的为国家出谋划策,但是,糊涂的国王不但不采纳他的意见,反而,多次把他发配到边远地区服劳役,在那年的五月初五,他的国家被其他国打败了,听到这个消息,屈原悲愤交加,投身跳进汨罗江里,当地的人们为了不让鱼虾吃掉他,就把米团做成的粽子扔到江里,并划船四处打捞尸体。

我的家乡晋城也沿袭了这个传统,每到端午节,我们村的人都会包各式各样的粽子来纪念他。在我家,奶奶包的粽子可以说是色香味俱佳。清晨,奶奶先把绿色的苇叶和竹叶洗干净备用,再把昨晚泡的糯米、红枣、花生米端过来,准备工作就绪后,只见奶奶把洗净的竹叶折成一个三角形形状的空壳,然后加上糯米、花生、红枣和苇叶,填满后再小心翼翼的包好,接着把它放入锅里用热水蒸大约半小时,一个香喷喷、绿莹莹的粽子就出锅了,闻着清香诱人的粽子,我真想咬上一口,“喂,小馋猫,不怕烧着嘴吗?”奶奶笑着说。我爱家乡的端午节,更爱清香扑鼻的粽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六年级我的家乡作文400字

全文共 467 字

+ 加入清单

你明白著名的桥口坝温泉风景区在哪里吗?还是我来告诉你吧,它就在生我养我的家乡,百节镇。那是一个群山环绕、景色宜人的地方。我家的前后都是一座座连绵不断的高山,家门前有一条宽宽的公路,公路两旁是一座座高楼,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绕着公路流向远方。这几年我的家乡变化可大了。一个个采石场整天叮叮当当的敲个不停,一辆辆大货车满载着人们的期望奔向远方。最好玩的地方还是温泉游泳池了,一年四季,老人们、大人们、孩子们都愿意泡在这温暖的泉水中,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家乡的人们热情好客,如果你到我家来玩,我必须会带你去泡泡温泉,到时你肯定会觉得很舒服的。

春天,燕子从北方飞回来了,柳树长出了细小的枝叶,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到处都是绿的景色。

夏天,我们一放学都戴着五颜六色的帽子急急地走在那又宽又大的马路上,只想快点回去游泳。

秋天,连老爷爷、老奶奶都忙个不停,因为他们要收割,我和同学们便在这完美的时光去郊游。

冬天,雪花飞舞,到处银装素裹,仿佛进入了童话世界。我和同学们又在这快乐的时光里堆雪人、打雪仗,开心极了!

我的家乡多美啊!我多么喜欢我的家乡!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800字

全文共 954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的粽子“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端午节不久就到了,想必大家对去年过端午节的情形仍记忆犹新吧!现在我就介绍一下我家乡的端午节吧!

我的家乡是永昌,位于祖国的大西北,是座古城,历史悠久,可如今也只是知道者微乎其微的小镇而已。在彼,人们留心于早晚的云蒸霞蔚,四时的风花雪月,并不太在意小小的端午节;在此,人们向往着都市的灯红酒绿,生活的纸醉金迷,而忽略了小小的城镇。他们都喜欢心目中美好的东西,却不知在此边陲小镇中,端午节也是热闹非凡的。

家乡的端午习俗可谓多种多样。插茱萸。在端午的前几天,人们就弄一枝茱萸(或一柳条)插于门楣之上,据说可以驱妖避邪。戴香包。大人们用布缝制成小布包,并将艾、苍术、板蓝根等草药包于其中,让孩子或戴于项下,或系于腰间,可增强免疫力。我的家乡由于缺水,所以并不像江南等地划龙舟。在我家乡,最典型的风俗便是吃粽子了(有些地方吃油糕)。将糯米洗净,并配一把包,用棕叶宝成三角锥形,蒸熟,便成了香气四溢、味甘可人的粽子了。在永昌吃粽子有一个讲究,那就是在吃之前先祭屈原,在祭祖先,然后才能吃。

我最爱吃粽子。每逢端午节,我总要吃个够,直到再也吃不下为止。妈妈做的粽子十分可口。轻轻将棕叶撕破,便露出了又白又嫩的糯米糕,忍不住吃一口,甜汁溢入口中,那感觉简直妙不可言。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吃惯妈妈包的粽子,吃起别人包的,总觉得有些干涩,不如妈妈包的香嫩。

不知怎的,每次吃粽子都会有同一种感觉。满口喷香的糯米,氤氲香气中,仿佛升腾起成败英雄不灭的屈原,自己也仿佛回到了失落千年的楚国。不禁对靳尚、张仪与郑袖的卑鄙无耻嗤之以鼻,为屈原的气节所折服。何为英雄?生死契阔,气吞山河?金戈铁马,仰天长啸?都不是!而是喜笑悲歌气傲然,九万里风鹏正举!隐隐的,似乎可见你将那无尽的沉沦抛进滚滚汨罗江,只有那涓涓流水重复着永不改变的晨昏。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你的心胸可吞日月,可囊星汉!整个世界因你而美丽!折断柳条留不住的,是岁月的裙袂,挽短罗衣留不住的,还有你追寻真理的脚步……

忽然,一切都消失了,只剩下幽雅的餐桌。原来,手中的粽子已尽,才明白富贵名禄过眼云烟,君王霸业恒河沙数,最终空留叹嗟,沉沦不已……

粽子在口,母亲在身边,家乡在心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家乡的端午节

全文共 253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它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也是我家乡的节日。在每年的许多节日中,我最喜欢端午节,是因为端午节的第二天是我的生日,所以我把生日称为“端六”。

端午节的这一天,家乡有很多活动:包粽子、做麻花、做麦花、喝黄酒、吃肉煮蛋(要求蛋是剥了壳整个的)。我喜欢做麦花这项活动。虽然没到端午节,但是今天早上我和妈妈一起做了麦花。妈妈先把面粉揉成团,再用擀面杖擀成皮子,用剪刀把皮子剪成小方块,再在小方块上剪几刀,然后再翻折成花,最后下油锅一炸,就成了酥脆的麦花。 端午节的活动真有意思!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家乡的端午节习俗

全文共 912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铅山,传统习俗有很多,今天我来给你们讲讲端午节的习俗吧。

粽子飘香

每到端午前几天,家家户户都会忙着包粽子,你只要到别人的家门口玩的话,你就会常常看到大人们在门口用糯米、大豆、肉、竹叶包粽子。包出来的粽子有各种形状,有三角形的、锥形的、长方形的、枕形的……粽子的馅料也有很多,有:瘦肉的、大豆的、豆沙的……粽子包好了,大人把粽子纷纷放入大锅里煮,粽子的香味弥漫到整个屋子。有些贪吃的孩子经常跑到厨房问粽子好了没有。我们平常看到的一串粽子是有五个的,其中有一个比其它的都大,这个大粽子代表着大人,小的代表小孩子,含义是:大人会永远保护着小孩子。

五颜六色的咸蛋

端午节的那天,有的人会吃一些被染成五颜六色的咸鸭蛋。小朋友你该不会认为这个咸鸭蛋是咸鸭子生下来的吧?我告诉你吧,这些咸鸭蛋其实都是鲜鸭蛋放在盐水里泡成的,然后再上色变成的呢。

插艾叶

端午节的时候,还有的人会在门前插上艾叶。小朋友知道就是为什么吗?我告诉你吧。艾叶的形状很像旗帜,也像宝剑。他们这么做了为了驱邪,这当然是迷信的做法。

挂香囊

端午节那天,我看见一个小男孩胸前挂着一个漂亮的香囊,小朋友,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这是因为端午时节,气候转暖,有许多的虫子出来活动,小朋友香囊的香气可以帮忙驱散虫子。

洒黄雄酒

端午节,我看见一个老爷爷在房子四周洒上了一些黄黄的东西,还在小孩子的头上用这个黄黄的东西写了一个“王”字。一问才知道,原来这个东西是雄黄酒,而老爷爷家住在山边,端午节,蛇和虫子会跑到老爷爷的家里伤害人,只要一闻到雄黄酒的味道它就不会进来。这是有科学道理的。而在小孩子的头上写“王”字,可以驱邪,这当然是迷信。

赛龙舟

“咚咚咚,咚咚咚”我听了一阵鼓声,原来是信江河一年一度划龙舟大赛开始了,船上坐着二三十人,尾各坐着一个人在打鼓,两岸的人都拼命地加油。

根据铅山县志记载,以前端午节前,做龙舟的人会先做好一个龙头,抬到各家各户门口募集钱财,人们会把大门打开。拿一盆清水泼在龙头上,祈求明年风调雨顺,还要拿一点钱给做船的人,以前的龙舟比赛是这样的,几辆龙舟排成一列,前面放一只鸭子,看谁先抢到鸭子谁就获胜。

小朋友,我的家乡风俗还有很多,如果你还想听,就快来找我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家乡的端午节

全文共 478 字

+ 加入清单

香喷喷的粽子熟了,黄澄澄的雄黄酒酿好了,赛龙舟的船也准备好了,端午节也就随着粽香、酒香随风飘来了。

彩绘的龙舟,整齐的着装,那热烈的场面实在令人神往。比赛终于在人们的翘首以待中开始了。青年划手们意气风发,头上、腰上各束一块红布,在朝阳的光线下熠熠生辉。鼓声响起,龙舟便如一支支离弦的箭在江上飞驶起来。一时间,呐喊声、锣鼓声、“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交汇在一起,在江面上回荡,震耳欲聋。

端午节又怎么能少得了粽子呢?一过立夏,我就开始期待端午节。那香甜可口的粽子让我垂涎三尺,长长的米粒煮得泛黄,里面包上豆沙或是枣子的馅,也露出些泛红的颜色。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还会加上一些肉做馅,那便是我最爱的肉粽了。那粽子包裹着清香的芦叶,真是诱人极了!奶奶知道我爱吃粽子,每年端午节都要包上好多。经过奶奶几天的忙活,那小巧玲珑的粽子就诞生了。包粽子的芦叶上沾满了水,也沁入一点米香味。一口咬下去,满嘴充满了米香、芦叶香、馅料香,那香味混合着奶奶的爱在嘴里久久回味,在心里迟迟不散。

我爱过家乡的端午节,我爱那激烈的龙舟竞赛,我爱那甜香的粽子,让我最最感动是奶奶那浓浓的爱。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家乡的端午节经典

全文共 951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节,每年这个时候很高兴,因为有美味的粽子吃!咸肉的、蛋黄的、绿豆馅的……它的由来,到现在都没有一个可靠的解释!都不明白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吃粽子?有人说,在端午节吃粽子是纪念屈原的,也称为诗人节;也有人说,这个日子在古代,是一个消毒避疫的日子,根据文献上的记载,以及历代相传流行下来的许多端午习俗,五月被视为“毒月”、“恶月”,五月初五是九毒之首,所以这一天便流传了许多驱邪、消毒和避疫的特殊习俗如:插蒲子艾叶、喝雄黄酒、祭五瘟使者等。在端午节里,还会赛龙舟哦,可真精彩啊。

端午节对我来说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到端午节我家总是很忙很忙!大人们很早就起来准备了,裹粽子、烧香拜神祭祖先等等,那时候家里很多人,很热闹,我感觉到很温馨的感觉!

我还记得,在我六岁的那年,在家乡过的那一次端午节。

“孩子,端午节了!起床咯!去洗洗脸,就去拜拜祖先吧!”“哦”我应答了一声。刚洗完脸,就来到厨房找吃的。可倒霉的是,一来到就给老妈拉着帮忙裹粽子了!一开始我还不愿意的,可是看着这些花花绿绿的材料,童心又起了!一会拿片裹粽子的竹叶,放点材料:一会拿着草绳绑呀绑,终于,在我的努力下,完成了我第一的条粽子,虽然样貌难看了一点,可也是我亲手做的。我拿着粽子跑去厨房,叫大人们帮我煮熟它,等熟了,就把它消灭了。

到了中午,就和几个小伙伴去河边看赛龙舟了。我拿着自己裹的粽子,一面吃一面走着去。哇,那龙舟一条比一条帅、威武。龙头大大的,一双铜锣般的龙眼,很长很长的龙须,还有那龙身,够长的了,起码有几米长;有的是黑红黑红的,有的是金色加红色的,何等威武啊!等到何时,我也可以去赛龙舟呢?在我发呆的时候,一阵响声,龙舟出发了,每条龙舟的龙头那,坐着一个人,在打鼓激励着选手们!

经过一番激烈的斗争,冠军还有亚军季军都出现了,选手们的努力,在比赛时发挥的淋漓尽致,精彩极了。赛完了,我还跟小伙伴玩到傍晚才回家。

到了现在,我还回味着我亲手裹的那粽子的味道,那赛龙舟之间的精彩。家乡,很久没回去了,我怀念家乡过的端午节,自己裹的粽子,看过的龙舟。家乡的端午节,虽然不像其他地方的习俗,也没有很多的节目,可是,我对家乡的端午节情有独钟,在我眼里,家乡那端午节,是永远值得我怀念的思念的!

家乡的端午节,我是不会忘记您的,我爱您!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以端午节为主题的作文:家乡端午节习俗

全文共 1594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端午节,想起了小时候在家过的端午节来!

家乡的端午节中,有很多习俗,在离开家乡的这些年里,不经意的深深回忆起来,总觉得有种尘封的感觉!掐指一算,有近10年没有过个正宗的家乡的端午节了!

在家乡,端午节的前个晚上,各家都要备一盆水,水里面泡上艾叶,然后放在外面,在端午节的早上,全家洗脸的水,都要从这一盆水里面取,人多的家庭可要节省着用了,免得有人没的水洗脸。有小孩子的人家,一大早要早早把小孩子叫起来,到外面的池塘,河里,或者湖边去洗澡,据说这样可以洗去一年的晦气,而且还有避邪的作用,为什么各家要用这样的水洗脸?小孩子要到外面去洗澡呢?据说,在端午节的前晚,月宫里的嫦娥,会让捣了一年药的玉兔,把药撒向人间,让人们洗去疾病和苦难,而且还有避邪的作用!这里面还要插上一个小插曲就是,在月宫上面,我们总是可以看到有一棵桂花树,树下有个貌似人形的玉兔总是跪着作捣药的动作,所以在小时候,晚上闹人了,老人们总会哄小孩子说,走走走,到外面看玉兔捣药去,小孩子们总是记得,月宫里的玉兔捣了一年的药,终于在5、4日的晚上悄悄的撒向了人间,所以,小孩子们在5、5的早上,总是争着去外面洗澡,觉得用玉兔撒了药的水来洗澡是件神圣的事情,而没有去外面洗澡的,只有用放在屋外面的水来洗一下脸了!当然,去外面洗澡的孩子,要身体好才行,以免感冒,因为在记忆里,5、5那天的早上,还是很冷的,也听在外面洗了澡的哥哥回来说,洗完,好冷。所以,我和弟弟只有在家用艾叶泡过的水洗脸,那样的水,泡了一夜艾叶后,颜色会变的绿绿的,还伴着一股艾叶特有的香味!用这样的水洗完了脸,心里总是有种安全感,在想:在这一年里,我又是健康的了!

其次,在5、5日的早上,各家要吃煮鸡蛋和刚刨下来的新鲜的蒜!鸡蛋和蒜在锅里煮时,水里面也要放上艾叶!经过放了艾叶的水一煮,鸡蛋和蒜都会变成另外一种颜色,煞是好看!更是有一股艾叶特有的味道!艾叶同时也是一味中药,具体治什么病,偶就不知道了!在吃早饭时,这些鸡蛋、蒜和粽子,都要摆上饭桌了,同时在饭桌上,还要摆一样,那就是酒壶,而酒壶里面的酒,和以往喝的酒要有一点不同了。有什么不同呢?那就是在酒里面,加了一味雄黄!酒也被泡成了雄黄的颜色,喝了这样的雄黄酒,也是为了避邪!有小孩子的人家,还要把喝盛的雄黄酒,擦在小孩子的耳朵上面,所以,吃过饭出去玩耍时,可以看到到处都是耳朵被抹了雄黄的小孩子,这不能不说也是一种特色吧!如果细看的话,还会发现这些小孩子的身上,都会戴了一个香囊,手、脚、脖子、手指头都会缠了五色线的,这样的香囊里面装的香料同样也是艾叶。五色线,顾名思义,就是用五种颜色的绣花线拈成的,这样的说法是为了避免蛇虫来咬,因为蛇的颜色就象五色线。戴几天后,把它取下来扔掉,就会变成了蛇,如果戴了几天还不扔掉,会变成了蛇来咬人的!

在端午节这天早上,各家还要把艾叶插在门的两天,有点象清明节时插柳枝一样,这样的说法也是为了驱病避邪。走在村子里,袅绕的炊烟中,伴着缕缕的艾叶的清香,和着露珠的清新气息,给这样一个早晨增添了浓浓的特有的节日气氛.

许多年过去了,每当这天,总是能隔着时空闻到记忆里远远的家乡,在这天早晨漂来的浓浓的艾香!也总是在这天的早上,想起那盆绿绿的艾叶水小心翼翼的神圣的轻拂在脸上的丝丝凉意,也总是在这天早上,想起那胸前佩戴着的秀美的各种各样的香囊!也总是在这天早上,想起耳朵上引以骄傲的红红的雄黄酒香,也总是在这天早上,想起吃着飘有艾香的鸡蛋直到把肚皮撑的鼓鼓的还要在兜里揣一个去上学!也总是在这一天,想起妈妈编的美丽的五色线与小朋友们比谁的漂亮时彼此羡慕的眼光!也总是在这一天,深深的,想起我的家门,想起我的父母!想起在家的幸福时光!

今天正值端午节,祝所有的好朋友们节日快乐!祝家乡的父母家人节日快乐!祝同我一样远在他乡的哥嫂节日快乐!

[以端午节为主题的作文:家乡端午节习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家乡的端午节作文500字

全文共 515 字

+ 加入清单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重五、端五节。家乡的端午节有很多的风俗习惯:有包粽子。赛龙舟。洗龙舟水。。吃鸡蛋但在我的记忆里,我印象最深刻而且最有趣的是——端午的洗龙舟水。

记得七、八岁的时候,妈妈就带着表妹。弟弟。还有我一起去洗龙舟水。我们带上一些干净的衣服去换。拿几条粽子。几个熟鸡蛋。我们来到洗龙舟水的地方,立刻下到水里不停地嬉戏。打水仗,我用水泼一下你,你用水泼一下我,大家互相泼水。互相玩乐,彼此之间毫不介意地弄湿了身上的衣服,我在一边非常自傲地说:你们快来看我学运动员跳水嘢,我学得还差不多吧。妈妈在一边说:小心一点。说时迟,那时快,刹那间,我立刻往水里跳,谁知却被灌了几口水,引得表妹跟弟弟哈哈大笑,而我哭笑不得,随后,妈妈就说:别玩了,快天黑了,快上来吃个鸡蛋吧,吃了个鸡蛋就岁岁平安了。家乡的风俗真的有很多的花样,包粽子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每到端午节的那一天都会有各式各样的粽子映入眼帘,有咸的。甜的。辣的家乡的粽子别具风味,任何地方的粽子都不如家乡粽子呀,我到中山吃过粽子,觉得它根本就不是什么粽子嘛,哪里有家乡粽子的好吃啊,凡是故乡明家乡的粽子令我回味无穷,久久忘怀。

我爱家乡,更爱家乡的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我爱家乡的端午节

全文共 785 字

+ 加入清单

盼盼盼,我好不容易盼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今天,我们吃完了早饭,坐着爸爸的车去安铺看精彩的赛龙舟比赛。

刚去到那,龙舟比赛准备开始了,于是我三步并作两步地跑到人群中,好不容易挤了进去。看,他们分成了三队,分别是红队、蓝队、黄队。他们穿着各队的衣服,头上绑着与衣服一致的彩巾,腰间也绑着彩巾,多么威风凛凛啊!他们精神抖擞,显示出必胜的决心。

比赛开始了,各队的人员都使劲地划动手中的木浆,河水被划出了一道道美丽的波痕,龙舟在被划开的河水中奋力前进。不一会儿,各队的队员都气喘吁吁,汗流浃背。由于红队的队员团结一致,所以他们领先在其它两队前,黄队,蓝队哪里肯服气,他们擦干了汗,使出了吃奶的力气,拼命地划啊划。与此同时,岸边的观众们也都在为自己喜欢的队而大声喊加油,还有人敲起了大鼓,为了壮壮士气,也有人在用手机或摄像机录下这令人激动的一面。20米,15米,12米,距离终点越来越近了,现在领先的不再是红队,而是蓝队了,只见蓝队的人蓝队的队员们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观众们呐喊的声音越来越大了,那气势足以震得你耳朵痒痒的,痛痛的。我低着头摸摸我的耳朵,“耶——”那洪亮的声音吓得我的心几乎要跳出来了。我抬头一望,原来是蓝队到达了终点。瞧,蓝队队员们个个都乐得跳起来,他们互相拥抱,互相对笑,多开心啊!他们靠着不服输的团结获得了胜利。这种精神让我多么佩服啊!

端午节要做的第二件事是吃粽子。听大人们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屈原精忠报国、以死明志的故事让大家动容。所以,据说,在每年的端午节,老百姓都把提前做好的各性各色的粽子投进江中,为的是不让那些鱼儿食屈原的身体。这时我会一边吃着粽子,一边体会其中的味道,体会着中国最具有特色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的含义。看着人们重视这个节日并且可以把这个节日传承的那么好,真是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啊!

端午节,多么一个具有特色的节日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六年级作文家乡700字左右

全文共 709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就在高州市大坡镇平云山风景区。

这里山青水秀,鸟语花香;这里饱含历史韵味,展示着巾帼英雄——冼夫人的风采;这里民风淳朴,村民热情好客……

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留下来欣赏神奇秀丽的景色。

这里有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以及婀娜多姿的十万亩竹林,格苍河两岸是山村竹海,郁郁葱葱,竹和树交相重叠,空气清新沁人心脾。林海中有青松翠柏,流水潺潺,一阵风吹过,犹如奏响了动听的交响曲。

穿过竹林,越过山涧,带你领略什么是高山平原吧!这里是清新秀丽、生机勃勃的“天街奇景草原越野区”。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天空的那份蔚蓝,白云那份纯洁,小草那份青葱,花儿那份娇媚;在这里,你可以骑在黄牛背上狂奔欢呼,体验牧童的那份纯真与快乐;你可以俯瞰众山,验证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抱负;还可以拥抱随风飘来的薄雾,享受腾云驾雾般的仙境!

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留下来体验当年的巾帼豪情。

这里的“南国长城险峰游览区”饱含历史的沧桑,长达20多里的古城墙遗址,是当年冼夫人的军事遗址,海拔均在1000米以上,全用石块垒叠而成。在这里,你可以见证人民的智慧,可以惊叹冼夫人那铮铮的爱国赤心!

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留下来享受我们的热情款待。

一路上,走累了,那就歇歇吧!我们的村民会热情地与你打招呼,还会诚意邀请你去家中做客。村民们会用最纯正的山泉水泡上一壶浓浓的香茶来招待你们,会请你们品尝山里所特有的食品,如香喷喷的番薯、风味独特的柿饼、酸酸甜甜的山荔枝、香脆可口的大韭菜……然后用纯朴的山里话向你们讲述着山里人的故事,讲述着平云山上的历史事迹……

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这里的蓝天白云,绿树红花,险峰幽谷,会让你远离尘世的烦嚣,尽享自然之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500字

全文共 620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是一个庞大的`家族,有五十六个不同的民族,每个民族肯定都有它独特的风俗习惯。在我美丽的家乡上海,就有许多不同的习俗。其中,元宵节就是我印象最深刻的。

在我的家乡,总是特别重视元宵节。在正月十五那天,家家户户都吃元宵。因为元宵的形状是圆形,圆就意味着团团圆圆,它能够祈福家人团聚,每天都能幸福圆满。

吃完元宵,接下来就是元宵节的高潮部分。要表演踩高跷、舞狮子、划旱船、耍龙灯等元宵节特有的节目。在表演时,每一个观众都全身心地投入到表演中、都被表演所吸引了。

说起元宵节,最负盛名的便是观花灯、猜灯谜了。在元宵节那天晚上,每天街上都张灯结彩,处处显示出元宵节特有的气氛。就像《东京梦华录》中说的那样:每逢灯节,开封御街上,万盏彩灯垒成灯山,花灯焰火,金碧相射,锦绣交辉。京都少女载歌载舞,万众围观。游人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音喧杂十余里。大街小巷,茶坊酒肆灯烛齐燃,锣鼓声声,鞭炮齐鸣,百里灯火不绝。“热闹的气氛足以形成一条河流,让所有看到的人们都跟他们一起欢呼起来。

正月十五之夜还有一个独特的习俗:观月。正如唐代诗人崔液的上元夜中提到:”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一边欣赏着天空中美丽的月亮,一边看着人们欢庆元宵佳节的样子,此时还有谁能坐得住呢?赶紧出来和人们一起庆祝象征美满的元宵佳节。

啊!这是一派多么祥和、热闹的景象啊!这就是我家乡最独一无二的习俗。是不是也令你十分神往呢?我爱我的家乡,爱家乡独有的习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家乡的端午节课堂

全文共 431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在我的家乡——苏州,到了端午节,每家每户都包粽子,下面我给大家讲一个关于端午节的故事吧!

端午节那天,奶奶教我包粽子;包粽子要准备好粽叶、稻草、米、枣子和肉。我学着奶奶的样子包了起来。先拿一张粽叶折成三角形,放上米,然后放上枣子,再把粽叶裹住,最后用一根稻草绑紧,一个枣子馅粽子就包好了,奶奶又教我包了一个肉馅的粽子。

奶奶一边教我一边给我讲粽子的由来。在古代的吴国,大将军伍子胥来到苏州,为吴王阖闾建了苏州城,后来伍子胥被吴王夫差杀死,扔到河里,吴王夫差杀死伍子胥后,吴国就被越国给打败了,但是苏州城却留下来了。老百姓为了不让小鱼去吃伍子胥的身体,就包了许多粽子扔到河里去喂鱼,到了每年的五月初五,老百姓就会包粽子纪念伍子胥,于是包粽子就变成了一个民间习俗,传承至今。端午节还有一个习俗就是赛龙舟,这个习俗最早起源于江浙一带,现在赛龙舟已经变成了一项世界性的体育运动。

包粽子真有趣,既能自己动手,还能学到知识。以后每年的端午节我都要包粽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家乡的端午节

全文共 800 字

+ 加入清单

家乡端午节都是忙碌而有趣的,我们老家过端午时,不仅要划龙舟,而且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我家也不例外。

今年五月初五这天,妈妈依旧买回了粽叶与糯米。我欣喜若狂,一会儿看看糯米,一会儿又拿起皮带似的粽叶系在腰上。不一会儿,就只见妈妈便把洗好的糯米装进盆子里,又把粽叶用水泡开,再用锅把它们煮透。我很认真地观察着妈妈的一举一动,铁了心准备向“包粽高手”妈妈拜师学艺。

只见妈妈熟练地取出两三片粽叶,麻利地折了个三角形,像个小漏斗似的,接着用勺子将糯米装了进去,又用筷子捅了捅,再把粽叶往回折,把口封严,最后再用马莲系在粽子中间,一个小巧玲珑的粽子就“出世”了。真是太了不起了!

“这不挺简单的吗?”我心想。于是就对妈妈说:“妈,让我试一试吧!”妈妈半信半疑:“你不给我捣乱,我就谢天谢地,包粽子可不是玩游戏。”妈妈的话激恼了我,我生气地说:“别老是从门缝里看人,不就是包粽子嘛,还不是小菜一碟。”妈妈笑着说:“好好好,我让你来,真是受不了你。”我开心地笑了。

于是,我学着妈妈的模样,抓起两片粽叶,折了个三角形,装上糯米。咦?这是什么东西,好咯手呀!哎哟!原来糯米从粽叶里漏下来了!真是出师不利!我像泄了气的气球,一屁股坐在沙发上,这时我才深刻体会到古人说的“看花容易绣花难”。为了让妈妈不小瞧我,于是我又硬着头皮来了第二次。

————在经历了不知多少次的失败后,我终于摸着了门道,找到了感觉。我把容易漏米的地方捏得紧紧的,手里拿了一根马莲,使劲地系在粽子上。这样,一个粽子终于大功告成了!虽然它的模样有那么点怪,但我总觉得它是那么的可爱!我欢天喜地把我的第一个“劳动成果”拿给妈妈看。妈妈满意地说:“包得不错,还有进步空间,继续练,熟熊生巧嘛!”在妈妈的鼓励下,我包了一个又一个,越包越爱包,越包越顺手,越包越高兴……

吃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看着一条条锣鼓喧天竟相争渡的龙舟,家乡的端午在我的心中越来越有节的味道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家乡端午节

全文共 491 字

+ 加入清单

家乡有许多的传统佳节,如:重阳节,春节,中秋节,清明节等,我最喜欢的佳节就是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

端午节那天要吃那香喷喷的粽子,可是你们知道为什么要吃粽子吗?

传说有这样一个故事:曾经有一位爱国诗人屈原,因为自己的国家破亡,于是便愤恨跳江,人们怕江里的鱼儿吃掉屈原,于是便包粽子,将粽子投到江里给鱼儿吃。屈原跳江时是农历的五月初五,人们为了纪念屈原,便将这天定为端午节。

知道了端午节的来历,可是你们会包粽子吗?要先到店里买粽子叶子,再买点糯米,花生,葡萄干等,先把粽子叶清洗干净,然后把糯米,花生等食物放到粽子叶子上,按照三角形的形状包起来,最后用绳子一绑就好了,由于我是初学者,总是把它包不紧,哎!管它三七二十一呢,先蒸上再说,蒸了一个小时后,打开一看,虽然皮已经开了,但仍然飘着那清香般的粽子味,再尝一口,更是无比的美味。

有些人吃过粽子后,还要赛龙舟。虽然我没有真正看过龙舟比赛,但是依然能想象出那热闹的场面。

这就是我们故乡的端午节!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上课认真听讲,不做小动作,尊老爱幼。在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样长大才能为祖国做出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家乡的端午节

全文共 311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的家乡有一个重要的节日是端午节,又称五月节。这一天,天还没亮,大人趁小孩熟睡时就要把五彩线系在小孩的手、脚、脖子上。等下第一场雨时再拿掉。男孩、女孩还要带上老人亲自做的各种形状的、散发着香味的荷包。随后大人叫醒孩子们去登山,用露水洗脸,再踩一些艾蒿回来插在房檐下。这一天,人们吃的也和往常不一样。家家户户都要煮蛋,包粽子。有鹅蛋、鸭蛋、鸡蛋。有淡的还有咸的。最有趣的是吃粽子。粽子是用竹叶和糯米包成的。里面还有陷呢。可根据个人的口味放红枣、红豆、蛋黄等。吃粽子的时候,还要向大河或大江里扔两个。小时候我不懂,现在我知道是为了纪念爱国人士屈原。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全国各地的华人都在过。我希望这种习俗能一直流传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家乡的端午节

全文共 839 字

+ 加入清单

梅子熟透以后,端午的脚步款步而来。“她从花明柳暗细雨如丝的江南走来,从绿阴如盖柳树含烟的梦中走来,从我深深地凝眸中走来了。”这是当代词作家丰桦对端午节的赞美。

我的家乡在东北的山区。村庄的四周是连绵起伏的群山,山上“佳木秀而繁阴”。一条清澈的小溪在巍峨的山涧溢出,淌过炊烟缭绕,鸡鸣狗叫的村庄。千百年来,古朴安宁的村庄就这样静静的躺在大山的怀抱中,吸收着大地的灵气,沐浴着阳光的光辉。

野鹃花开过不久,就到端午节了。于是,我处在异国他乡而又回忆起在故乡过端午节的情景来

家乡的端午节,很多风俗跟外地一样系百索子,端午的前一天晚上凌晨3,4点钟,母亲起床,把事先准备好的五色小绳系在孩子的手脖子上。小绳是掉色的,沾了水,把手腕染的红一色,青一色,好玩极了。

端午节过了,等到第一场雨,孩子睡着后母亲在悄悄的把小声解下来,扔在水里让雨水将其冲走。

用五彩的纸叠了连环小宝灯挂在门楣上,象征着一年的五谷丰登,衣食无忧。

记忆最深的是我8岁那年的端午节。那年,不知怎的,我身上起了又大又紫,肿的流脓的脓包,疼得我不得安宁,这时八一公公说“毛毛,你等着,我去弄些薆蒿来。”直到下午,他才回来。我听人家说这玩意放在水里煮沸后,用水洗澡,能治百病。我洗完澡后果真不疼了。第三天,就好了。

事后我问八一公公缘由。他说“你这娃子走运,逢上端午节,不然,可够你受得!”我至今也不明白他的意思。大概是由于恰逢上这个充满神奇色彩的节日吧!

家乡也要泡端午酒。再下过春天的第一场雨后,家家户户就已经将端午酒放入地下深埋发酵。里面放6样东西,那就是:北枣,荔枝,枸杞,橄榄,桂圆和杏仁。端午酒入嘴清香,可谓“泉香而酒洌。”端午酒还可以让人长生不老呢!!!如今,妈妈也如法炮制,材料一样,但入嘴后口感却不一样。我提醒妈妈:“你用的是这里的酒,而不是家乡自己酿的酒啊!”

我同妈妈已离开家乡多年,但故乡的山山水水,人情风俗在我心屏上总不能抹去。今年的端午节已经过完,我多想问问:亲爱的乡亲们,你们又酿端午酒了吗?

提问者评价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家乡的端午节

全文共 1136 字

+ 加入清单

家乡端午节端午节是我们汉族的传统节日。在战国时期,我国爱国诗人屈原听说秦军攻破楚国国都的消息后,悲愤交加,依然写下绝笔作《怀沙》后,抱石投入泪罗江,以身殉国,百姓们纷纷亲去打捞,沿水招魂,在没有结果时,人们只有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虾鱼蚕食屈原尸首的方法表达对他的怀念,此日正是农历五月初五,以后每年人们在这一天都要到江面去头粽子表达缅怀之情,随着时间的演变,人们将这一天俗称为“端午节”,过节的形式也多养起来,如插杨柳、赛龙舟、吃粽子、烧高山等等。

我也特别喜欢家乡的端午节,虽然没有电视里看到的盛大赛龙舟、烧高山等习俗,但我独爱绑花绳、戴荷包、插杨柳、包粽子、串亲戚等风俗喜庆方式。

五月初四这天,我就嚷着妈妈带我去赶集,大人们忙着购买肉呀、菜呀、蛋之类的,我们孩子的焦点在于买花线、买画布,挑三拣四,串了西家串东家,几个商店、摊位转下来,手里捧着一大把花线、画布。可高兴了,在回家的路上就迫不及待的搓起花绳来。回到家里,和邻里几个小朋友围着姥姥开始编花绳、缝荷包。捻线搓绳、选布剪样,穿针引线,直到开灯时分,每个小朋友都有了满意的收获,可把姥姥累坏了,我们便抢着用小拳头敲打姥姥伸不直的腰背,姥姥脸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兴奋的我就是睡不着,偷偷起来把花绳和荷包比划了好几次,因为姥姥说了:“今天戴了就不灵了,只有在端午节这天戴上才会保佑我们一年平安。”真是一个难眠之夜呀!隐隐约约听见爸爸插杨柳的声音,我一骨碌翻起身来,大声喊着戴荷包啰……以最快、最简单的方式洗刷完毕,在妈妈的帮助下认真的绑上了花绳、戴上了荷包,看着手腕、脚腕花花绿绿的花绳,是弄着胸前各式各样的荷包,我自豪极了,犹如成了最美的小公主。带着无比幸福的心情,开始帮妈妈炒鸡蛋、包粽子。

说起包粽子,可是我拿手好戏,早在六岁那年,大妈就教会了我包粽子。我便一个指挥官的架势喊来爸爸,指挥着他和妈妈抱起粽子来:首先按比例把昨天购买来的糯米、大枣、葡萄干、枸杞放入盆中掏干净,然后再加进去一定量的白糖、蜂蜜和均匀,接着拿来竹叶卷成一个漏斗形,要注意,不能把叶子卷完,还要留一些等放进做好的馅子后封起来,爸爸一直做得很好,就是最后的封包动作出了错,被我狠狠批评了几句:“老爸,你也不动脑想想,包扎的绳子要打成活结,不然证书后你连叶子一块儿吃吗……”在我成功的指挥下,你一个、他一个、我一个,不一会儿包了一大堆,最后就是开灶蒸煮了,这期间,我有显摆着自己的花绳和荷包指挥爸爸矫正了爸爸杨柳插得不好看之处。

开始过节享受了,一家人围着丰盛的节日餐,你争我抢、谈天说地、笑语盈盈,真是其乐融融。时逢中午,我们一家又拎着自己亲手做好的礼物去大伯家串门子,一路上阳光和煦、鸟语花香,喜笑颜开,我真的被这欣欣向荣的日子陶醉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家乡的端午节日记

全文共 508 字

+ 加入清单

两千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泪流江边仰天喊叫一声后,便投入了滚滚激流。两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了传统节日_端午节。大家包粽子,赛龙舟,用各种方式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这是一首关于端午节的儿歌每当小朋友唱起这儿歌时,人们就知道端午节要来临了,

一转眼,端午节来临了,一大早起来。吃过早饭后,就匆匆忙忙地出门去看赛龙舟了。刚来天鹅湖(赛龙舟的现场),就看到了“人海”。原来是就要开始赛龙舟了,“好险来得及时”我想着。突然,观众沸腾起来,只见从远处划来了十几条龙船。龙船偏长细窄。龙头有黑.灰.红等颜色。很快,比赛开始了。选手们争先恐后,不甘落后。观众们也在一旁加油鼓颈。就要接近终点了,选手们敲锣打鼓,唱着打油诗。到终点了,来自荔湾区的选手获胜了。接着就是最有趣的“抢鸭子”游戏了。资助方和一些好事的富人不许多鸭子仍进水中。选手们从船上跳进水里抓鸭子,抓到的归自己。围观的观众也不甘落后,纷纷跳进水中。场面一片混乱......

比赛结束了,我回到家中,吃着香喷喷的粽子,一家人说说笑笑,开心极了!端午节也将随着笑声一直留传下去,成为全世界人民的节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家乡端午节小学

全文共 509 字

+ 加入清单

这天就是端午节,家家户户都热热闹闹的。每当到了端午节,人们都要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挂上艾草、香袋和在孩子的身上写“王”字。我在网上查了一下。此时原先这就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都城,屈原和一位楚国大夫明白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最后,他们抱着一块大石头跳江了。当地的老百姓明白后,就往里面扔粽子,期望鱼儿不吃屈原的身体,只吃他们扔的粽子。

所以就有了吃粽子这个习俗。老百姓到了每年的端午节,都会比赛龙舟,赢了就上岸把粽子扔进江里,所以就有了赛龙舟这个习俗。那在家门口挂上艾草和菖蒲,还有挂香袋,在孩子身上写“王”字,又就是怎样回事?原先就是在古时候没有蚊香,花露水和纱窗,所以人们就在门口挂上艾草、香袋,在孩子身上挂香包能够防止蚊子、虫子来咬。在孩子身上写“王”字就就是虫子中的国王,虫子都不能咬他。喝雄黄酒也就是为了不让蛇来咬,就有这个习俗了。

这时妈妈叫我吃粽子。粽子的馅有肉、蛋黄、豆沙、枣子等多种。剥开绿油油的粽叶,此时里面就就是香喷喷的粽子,真像一个粽子精灵披着一件绿色的棉袄!我一口咬下去,啊,粽子真好吃!这又香又甜的味道一向到我的心里,使我陶醉,我真喜欢粽子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