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中国历史名人故事(经典20篇)

在德国,凡事都很合理,合理的背后就是规划,规划的结果是规则,有了规则,就按照规则做,哪怕看上去有那么一点儿迂腐。今天小编就来分享中国历史名人故事,希望读者喜欢。

浏览

4540

作文

1000

讲抗疫故事做奋进青年弘扬新时代中国精神心得

全文共 1870 字

+ 加入清单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团结起来,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抗“疫”战场上涌现出一大批牺牲小我、大爱无疆的平民英雄,以实际行动奏响生命赞歌,挺起了民族脊梁。

一、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可以说,英雄始终是矗立在人们心中不朽的精神丰碑。中华民族虽饱受磨难,历尽沧桑,却始终在逆境中奋起,在挫折中坚强,迎来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其重要原因是危难之际总有一批又一批的英雄人物挺身而出、英勇斗争,以实际行动凝聚起历史进步的重要力量。

他们是时代的闪亮坐标,是民族的精神图腾、文化符号。我们反对“舍英雄几无历史”的唯心主义英雄史观,但绝不因此否定英雄的重要作用。历史反复证明,英雄人物是推动历史进步的重要力量,没有英雄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没有先锋的国家是没有前途的国家。

二、人民群众扛起战“疫”的重要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现在,我们已经远离战斗岁月,转而面临具有新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英雄不再仅仅是那些以身许国、以身报国的少数杰出人物,也包括在重大考验面前敢于负责、奉献的普通人。

疫情发生后,成千上万的医护人员、公安民警、社区网格员、青年志愿者、快递小哥、建筑工人等等积极响应号召,主动投入战“疫”一线。平常之事成就凡人英雄,正是因为有了平民英雄的执着坚守和顽强奋战,抗击疫情的全面胜利才有了坚实可靠的基础。

武汉社区民警皮明伟搭起“椅子床”当好“守门人”;雨衣妹妹每天免费为武汉医护人员送400-600份盒饭;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560余名环卫工人始终奋斗在第一线……他们只是千千万平民英雄中一员。他们的英雄壮举和善行义举不是狭隘的个人英雄主义,而是救人民于危难之中的民族大义。

三、平民英雄挺身而出的文化根源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抗“疫”过程中,平民英雄的善行义举呈井喷式爆发,这绝不是一个偶然,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之中,可以找到重要的内在动因。

一是历久弥新的家国情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家国一体的情怀已经深深根植于人们的思想高地,内化为浓厚的爱国主义精神,外化为危难之时挺身而出的英雄壮举。无数平凡人宁愿舍弃小家团圆,坚守在抗疫一线,为保护中华民族的大家庭而义无反顾地日夜奋战,这正是对家国情怀及爱国精神的生动传承。

二是敢于负责的担当精神。“国家有难,匹夫有责。”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下来的担当精神已经深深融进国人的血脉之中,成为民族精神和国民素质的重要因子。新冠疫情来袭,每一个有责任心和正义感的中国人行动起来,以不同方式参与抗“疫”斗争,正是长期以来形成的敢于担当、敢于负责的生动诠释。

三是勇于牺牲的英雄情结。“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无数平凡人深明大义,敢于牺牲,以自己的英勇行为践行英雄情怀。这并不单纯是党和政府号召的结果,更是英雄情结的自然流露。

四、营造崇尚英雄争当英雄的有效机制

伴随着抗击疫情的力量不断凝聚起来,我们相信国家治理体系会更加改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会更加深入人心,世界医学事业会取得更大进步,中华民族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文化传统会更加深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思想会更加得到弘扬,全社会崇尚英雄争做英雄的氛围也会更加浓厚。

为此,我们还要继续切实保障平民英雄尤其是医护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要加强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人员、直接接触医用废弃物人员、密闭空间服务人员等人群的防护,有针对性落实防控措施。要落实好防护物资、生活物资保障,及时安排免费体检,合理安排轮休,增加带薪休假时间,把关心关爱医护人员的重要指示精神及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落细,让抗疫英雄感受到党中央的关怀和温暖。

我们要讲好抗疫故事,弘扬英雄精神,号召全社会向平民英雄学习,营造崇尚英雄、争做英雄的浓厚氛围。使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的团结精神,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救死扶伤、医者仁心的大爱精神,坚定信心、敢于作为的担当精神,更加自觉地根植于人民群众的内心深处,凝聚起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蓬勃力量。

我们还要完善培育平民英雄的长效机制。完善优抚保障政策,在薪酬待遇、工伤认定、职称评聘、职务晋升、组织发展等方面给予平民英雄适当倾斜。更重要的是要将疫情防控作为生动教材,推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英雄情怀更加深入人心,推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再结硕果。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中国历史名人故事

全文共 1172 字

+ 加入清单

康有为曾是炒房高手

中国传统文人,通常羞言金钱,以“铜臭味”鄙视之。故不少优秀的文人墨客,都不事生产,不谙经营之道。但也有例外,既才华横溢,文思敏捷,又具备超人的经济头脑,懂得理财。康有为就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他对房地产有着敏锐的判断力,好几次牛刀小试,便获利不菲。其点子之准,下手之稳,就算现在的炒房高手,也自愧不如。

康有为流亡海外多年,其间得到了许多爱国华侨的慷慨资助,这是他得以周游列国的重要经济保障。但他也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赚了不少钱,特别是在房地产上屡有斩获。

比如1906年春节期间,他访问墨西哥,受到当地隆重接待。当时墨西哥城正在筹款修筑有轨电车,他敏锐地意识到电车轨道经过的地方,必将成为人气旺盛的商业圈,地价必定随之飙升,这是一个十分难得的赚钱的机会,便大量购置电车轨道经过之处的地产。没过多少日子,这些地价果然上扬了好几倍,他轻轻松松获得了10多万银元的赢利。

应该说梁启超也是赚钱的好手,早在1898年就以“保皇会”的名义,用入股的方式向海外华侨集资,在上海创办“广智书局”和“新民丛报社”。他凭借自己的知识资源,占有三分之一的股份,一年收益上万银元。当时康有为因逃避清政府追杀而避居印度吉大岭,经济陷于窘境,他得知后马上汇出1800银元,资助康有为。

有道是“此一时,彼一时”,当康有为在墨西哥的房地产上狠赚了一笔之时,梁启超的“广智书局”却陷入亏损的窘境,康有为得知后马上写信询问梁启超需要多少钱?梁启超回信说:“每年费用3000银元。”康有为立即汇出5000银元:给梁启超本人3000银元,给梁启超在澳门的家属1000银元,给梁启超的兄弟学费1000银元。出手之阔绰,堪与当今那些房地产老板媲美。“康梁”在政治上结为同盟早已美名远扬,在经济上互相施以援手,也传为佳话。

康有为晚年经济状况非常富裕。1913年康有为55岁那年结束流亡生涯回国,广东政府发还了被清朝政府抄没的康氏家产,并加发官产作为对康有为流亡15年的赔偿。资本贵在积累与增长,康有为非常清楚这一点,通过炒房地产来获利,依然是他的拿手好戏。他于1914年6月定居上海,租赁上海新闸路16号辛家花园,每月租金120银元,一住8年。这期间他看到上海房地产的升值潜力巨大,便马上变卖了广东的房产,在上海买入地皮。没过多久,上海的地皮飞涨,康有为又大赚了一笔。接着他又投资交通干线附近的房产,同样获利颇丰。

1921年,康有为在愚园路自购地皮10亩,建造了一座中西合璧的花园住宅,取名“游存庐”,十分豪华。晚年时他还在别处修建、购买了3座别墅,分别为杭州西湖的“一天园”、上海杨树浦的“莹园”和青岛的“天游园”。“一天园”占地30余亩,历时4年才建成。“莹园”建成后转让给别人,属于短线投资项目。青岛的“天游园”原来是总督楼,康有为购买后加以改扩建,他的生命最后终结于此。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名人故事之克洛克

全文共 399 字

+ 加入清单

克洛克的家境并不富裕,下课的时候在一家快餐店打工。起初老板安排他专门擦桌子,他毫无干劲儿,当天就溜回了家。

克洛克向父亲诉苦:我的理想是做老板,不是擦桌子。父亲没有反驳他,而是叫他先把自家的餐桌擦干净。克洛克拿来毛巾,在桌子上随意擦了一遍,然后看着父亲,等他验收。父亲拿来一块崭新的白毛巾,在桌面上轻轻擦拭了一下,洁白的毛巾立即脏了,分外刺眼。父亲指着桌子说:孩子,擦桌子是很简单的活儿。可是你连桌子都擦不干净,还能做好什么,凭什么做老板?克洛克羞愧难当。

克洛克回到了快餐店,他谨记父亲的教诲,每次擦桌子都要准备5条毛巾,依次擦s遍,而且每次都顺着同一个方向擦,为的是不让毛巾重复污染桌面。

最终,克洛克得到老板赏识留了下来,并接管了那家快餐店,做了老板。10年后,他创立了自己的餐饮公司——麦当劳。

有人向克洛克讨教成功秘诀,他总是自豪地说:因为我有一个伟大的父亲,他教会了我怎样才能把桌子擦得最干净。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历史名人孟尝君和秦国的故事

全文共 500 字

+ 加入清单

孟尝君本名为田文,是齐国贵族,他继承了其父田婴的爵位,得号孟尝君,封地于薛。他先后任秦、齐、魏三国相国,其门下亦有食客数千,是闻名于各诸侯国的贤能之士。

秦王仰慕他的贤名,多次邀请他前去秦国。孟尝君知道秦国的险恶用心,于是多次拒不前往。公元前299年,孟尝君奉齐王之命,迫不得以前往秦国。秦王想要将他收为己用,就将他封为相国。但是考虑到孟尝君乃是齐国宗室,若在秦国执掌大位,恐对秦国不利,所以就想将其除去。

孟尝君知道秦王的意图,所以暗中讨好秦王宠妃,让其为自己求情。于是,秦王将孟尝君放回齐国。然而秦王后又后悔纵虎归山,当他派人追杀孟尝君的时候,孟尝君已经在其食客的帮助之下,逃之夭夭了。

由此,孟尝君与秦国结怨。

孟尝君归齐之后,就开始担任齐国相国,执掌国家大事。他联合韩、魏两国,共同击败了秦国和楚国。后来,贵族田甲谋逆,孟尝君被齐王所疑,为了避难,孟尝君称病归隐。

不久之后,孟尝君离开齐国,投奔魏国,在魏国担任宰相,他联合秦、赵、燕共同伐齐,直到齐国新君继位,孟尝君才开始与齐王亲近起来,但他从此以后都保持着中立的立场,不为任何国家效力。

孟尝君去世后,齐、魏就灭掉了孟尝君的封地,也没有给他留下后嗣。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愚蠢的公爵烧钻石名人故事

全文共 1579 字

+ 加入清单

19世纪初期,英国有位勤奋正直性格倔强的著名化学家,名叫戴维(1778一1829年)。为了研究一个新的科研项目,在1813年秋天,与他的助手法拉弟,外出考察,一路收集一些土壤样品。一天,沿途考察来到了托斯康纳城堡。

城堡头领是托斯康纳公爵。这个世袭的贵族平日游手好闲,耀武扬威,对仆人就像对待牛马。化学家戴维和他的助手法拉弟来到这个城堡,首先要拜见他。公爵的仆人将他们领到豪华的会客室里等候,坐了很久,不见主人来。戴维正想告辞,托斯康纳公爵大摇大摆地昂着头走来了。戴维一看,心里就觉得这个人很没有教养,文化程度一定不会高,是靠祖先的荫庇当的公爵。戴维真没想错,托斯康纳连初中的文化水平也没有,自恃高贵的身份、地位,无才又无德,虚荣且傲慢。

彼此寒暄一番以后,戴维便直截了当地向公爵介绍了来此城堡的意图。托斯康纳腹内空空,对戴维谈的化学术语一窍不通。戴维向他介绍来意时,他没有听进几句,而是从头至脚不住地打量这两位化学家。他想,这两个人真是呆子,让人不可思议。吃苦受累,跑这么老远取几块泥土,多不值得!研究这土块有何用?能挣多少钱?

公爵这样想着,便毫不掩饰地俗不可耐地问戴维:“请问戴维先生,你们干得这么卖劲,一月挣多少钱?说说,我听听。”

戴维的助手见他这么看不起他俩,很生气地说:“我们不是为挣钱,这是搞科学研究!”

戴维也语气铿铮有力地说:“我们的收入虽少,但是科学研究是无价的。”

托斯康纳听了不解地哈哈大笑,仍嘲笑说:“你们这些书呆子,大谈什么科学,科学能给你们换来什么?我没什么知识,但生活得比你们好多了。我有城堡,你们有吗?”

戴维和他的助手,见这位贵族如此无知,如此愚昧,又这么傲慢、觉得又可气又可笑,再看他的衣食住行,又都高人一等。心中甚为不平,决定好好教训他一顿。

戴维无意中瞥见了他手指上的光闪闪的钻石戒指,心中一动,计上心来。于是,他便大谈泥土中的各种元素,尤其是碳元素。他说得通俗有趣,引起了托斯康纳的兴趣。托斯康纳像小孩子听故事一样,瞪眼听着。戴维觉得他人神了,突然,将话锋一转说:“……您可知道,松软的石墨和无比坚硬的金刚石,都是纯净的碳构成的。就说您手上那颗美丽的钻石戒指吧,也是由纯净的碳构成的,与煤炭、木炭等没有什么区别。”

托斯康纳,开始挺感兴趣,像听故事一样。后来听说钻石是碳构成的,心里不是滋味了。又听说像煤炭一样,就很不高兴了。他想,这是我身价的象征,只有地位高、有钱的人才能有钻石,他竟说成与炭一样不值钱。他想,这绝对不可能。他认为戴维在糊弄他。于是,他便一气之下取下手上的钻戒,说:“你说它是炭,一烧就着,我这是金刚石的戒指,不怕火,你有能耐把它烧掉吧!我要看看你说的是真,是假!”

戴维见他上套了,就故意说:“不,您这是无价之宝,不能烧掉。”

托斯康纳一听,更以为戴维是戏弄他了,他气恼地说:“不!今天我一定看看你能否把钻石烧掉!”

戴维笑笑说:“烧了,您不后悔?”

托斯康纳高傲地说;“一枚钻石算得了什么?君子一言x马难追!”

戴维心中好笑:“愚蠢的家伙,看着吧!”

戴维装作无奈的样子,叫助手取来一个高倍数的放大镜和燃烧工具,然后接过钻石戒指故进一个小箱内,用水加热。过了一会儿,戴维举起故大镜,他又说了一句:“真烧了,您不后悔?”托斯康纳越发以为钻石能烧是不可能的,只不过是吓吓他而已。于是,他说:“我决不后悔!”戴维将放大镜对准焦距,让一束用透镜聚焦的强烈阳光直射在光华夺目的钻石上。

助手在一旁心中好解气,强忍住笑。托斯康纳目不转睛地看着,他怎么也不相信,就这祥能把金刚钻烧掉。他看着,看着,他觉得钻石有变化了,好象小了。但他仍然不相信,他想是自己眼睛看累了,有问题了。于是揉揉眼睛。当他睁眼看着,那颗光灿灿的钻石小得快没了。这下,他心里可慌了。

就这样,傲慢愚蠢的公爵眼睁睁地看着一颗价值数万元的大钻戒因打赌,因无知,而被烧掉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中国古代名人励志故事

全文共 578 字

+ 加入清单

选贤任能一定要坚持正直原则。

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改变了齐国的落后面貌,富国强兵,齐国一举成为“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由此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不过对于怎样选拔人才,齐桓公并没有不十分明确标准。

管仲选才一天,齐桓公在管仲的陪同下,来到马棚视察养马的情况。他一见养马人就关心地询问:“你觉得哪一件事最难?”养马人一时难以回答。其实,养马人心里是十分清楚的:一年365天,打草备料,饮马溜马,调鞍理辔,接驹钉掌,除粪清栏,哪一件事都不是轻松!管仲在一旁见养马人尚在犹豫,便代养马人回答说:“以前我也养过马,依我看,编排用于拴马的栅栏这件事最难。为什么呢?因为在编栅栏时备用的木料往往有弯的也有直的。如果想让所选的木料用起来顺手,使编排的栅栏整齐美观,结实耐用,开始的选料就显得很重要,下第一根桩的时候尤其要慎重。如果在下第一根桩时用了弯曲的木料,随后你就得顺势将弯曲的木料用到底,像这样弯曲的木料之后紧接着使用弯曲的木料,那些笔直的木料就难以派上用场。相反,如果一开始就选用笔直的木料,继之必然是直木接直木,曲木也就派不上用场了。其实,选拔人才同编栅栏选料的道理是一样的,国家在起初选拔肩负重任的人才时,必须慎重行事,从一开始就把握正直的标准,以便今后按这样的标准选贤任能。”

听了管仲的这一番高论,齐桓公深为佩服,确定了以正直作为国家选拔贤才的标准,世代相传。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数学家毕达哥拉斯的名人故事

全文共 370 字

+ 加入清单

毕达哥拉斯(约公元前580年-500年),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他在意大利南部的克罗托内建立了一个政治、宗教、数学合一的秘密团体--毕达哥拉斯学派,他们很重视数学,企图用数学来解释一切,毕达哥拉斯本人以发现勾股定理(西方称毕达哥拉斯定理)而著名,其实这一定理早已为巴比伦人和中国人所知,但最早的证明可归功于毕达哥拉斯学派。

该学派还发现,若是奇数,则 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其实我们所称的勾股数。该学派将自然数分为若干类:奇数、偶数、完全数(即等于它的包括1而不包括它本身的所有因数之和的数)亲和数、三角数(1、3、6、10……)、平方数(1、4、9、16……)、五角数(1、5、12、22……)等,又发现从1起连续奇数的和必为平方数。

他们还发现了五种正多面体,在天文学和音乐理论上还有不少贡献,他的思想和学说对希腊文化有巨大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不瞒真情的名人故事

全文共 557 字

+ 加入清单

七十多年前,老舍先生在北京西直门内南草厂胡同的一所高等小学堂读书。他学习刻苦,待人诚恳,同学们都爱接近他。有个名叫高煜年的满族同学,更是和他形影不离。

这一年初春,东风劲吹,气候干燥,古城的上空,几乎每天都飘满了千姿百态、五颜六色的风筝。一天,国文老师孙焕文触景生情,出了一个《说纸鸢》(纸鸢即风筝)的作文题,让同学们当日写完。

老舍文思敏捷,词汇丰富,不一会儿就写好了。可小高却仍在那儿紧锁眉头,苦思冥想。老舍等得不耐烦了,便走到小高面前,悄悄地说:“让我给你起个头吧!快点交卷,咱们好去放风筝。”小高一听,眉眼顿开,连声说:“你真好!够朋友!”

第二天国文课上,孙老师显得特别高兴。他眉飞色舞地对学生们说:“这次作文,不少同学大有进步,尤其是高煜年同学的文章,破题得体,先获吾心。”接着,情不自禁地高声朗诵起来:“纸鸢之为物,起风而畏雨,以纸为衣,以竹为骨,以线索之,飘荡空中……”

老舍和小高望着老师那副被陶醉的神态,止不住偷偷笑了起来。孙老师发现后,奇怪地问道:“你们两个笑什么?难道我读错了吗?”“孙老师,您没读错,不过……”“不过什么?”孙老师追问下去。

这时,老舍和小高四目勾留,深感自己不该弄虚作假,欺骗老师,便把真情原原本本地讲了出来。

从此,老舍再也不做这种事情了。直到临终之前,一直保持着笃诚坦率的品德。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故事里的中国第二季观后感心得体会

全文共 348 字

+ 加入清单

我是一名从事呼吸内科临床工作20多年的医生。医院启动疫情防控工作以来,300多名医护人员递交了请战书,满满的红手印令人感动。作为参与过抗击非典HIN1病毒的“老兵”,我主动要求来到疫情防控一线,尽己所能做一些贡献。

在医院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下,我们制定了防控工作预案,积极开展培训演练,对科室医护人员进行应急能力培训,组建医疗救治三级梯队,时刻保持工作状态,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为了能够及时发现及早治疗,我把精力都投入到肺病门诊发热门诊

肺病科病房感染科病房,用心诊断排查发热患者,随时掌握门诊状况。确保病人尽快得到救治,保护更多的易感人群不受伤害,这是医院的使命,更是医生的天职。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只有尽早制定工作预案,不断完善工作流程,严格把控工作环节,才能把风险降到最低,把效果做到。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书法名人励志小故事:皇帝练字

全文共 473 字

+ 加入清单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位帝王,他常常在处理政事的空闲时间里,潜心练习书法。当时,被誉为初唐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虞世南就在宫中任职,由于他精通古今,文章书法下笔如神,因而唐太宗一向很尊敬他,也经常临摹学习虞世南的书法。

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唐太宗深深感到虞世南字体中“戈”字最难写,不容易写出其中的神采。有一次,他练习“戬”,因怕写不好有失体面,免得各位大臣看它的笑话,于是便故意将“戈”字空着不写,而私下请虞世南代为填补。

唐太宗为了显示自己在书法方面有所进步,便拿着几幅作品请谏议大夫魏征观看,并征求魏征的意见说:“你看朕的字是否像虞世南学士的字?”魏征恭恭敬敬地仔细看了一遍,始终含笑不语。这时,唐太宗有些焦急地问他:“是像还是不像,你怎样不说话”魏征连忙说道:“臣不敢妄加评论陛下的书法。”唐太宗说道:“你直言无妨,朕恕你无罪。”这时魏征才奏道:“据臣看,其中只有戬’字右半边的戈’旁和虞学士写的一般无二,其余的均相去甚运”。唐太宗听了这番话后后,感叹不已,深深佩服魏征的眼力,从而也领悟学习书法来不得半点虚假,要想学有所成,务必痛下苦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书法名人励志小故事:醉瞠白眼看青天

全文共 712 字

+ 加入清单

酒的强烈的剌激作用,能焕发出人们隐蔽在内心的本真之性,所谓“酒后吐真言"正是如此。一些文艺家恃才傲世,酒后更加颠狂,言谈举止一反常态,所以,人们就给他们冠以“狂人”,顷刻而成,形象生动。然而他酒性不佳,佯狂垢污,恃酒好骂,酒后作画,画后往往毁裂而去。“富豪求画,唾骂不与”,被人称为甘疯子,他的名字反而不被人明白了。

艺术家追求真善美,他们酒后的这种追求更加强烈,更无顾忌,或蔑视权贵,或痛斥势利小人,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李白酒后敢于让炙手可热的杨国忠、高力士磨墨、脱靴,这种奴视权贵的狂劲,可亲!可爱!可敬!南宋的梁楷就更加狂放了。梁楷是南宋时期的减笔人物画家,平时嗜酒自乐,“醉来亦复成淋漓”,行为狂放,得了个梁疯子的绰号。《图绘宝鉴》记载:他在宋宁宗时任画院待诏,皇帝赐他金带,他竟然不受,挂在了院内,把皇帝的赏赐晾了起来。在封建社会,皇帝赏下的东西务必恭恭敬敬地保存、供奉起来。梁楷此举是常人所不敢为和不理解的。明未的归庄(1613一1673〉能写行草,又善画墨竹。明亡后,他不肯与清政府合作,常借酒消愁,酒后悲歌,旁若无人。归庄和当时的大思想家顾炎武齐名,有“归奇顾怪"之称。明代的宫廷画家吴伟出入宫廷,但看不起权贵。当时的太监们权力很大。太监们专权祸国的行为既被人们蔑视,同时,也有些人慑于他们的气焰,卑躬奉迎。吴伟则表里如一,爱憎分明,内侍们求画,决拿不到片张半幅。还有些向吴伟求画的人,如果礼貌不周,他也决不动笔。只有他醉酣之时,就自动抽纸乱抹,画完就掷扔地上,任其被人取走。

酒神型艺术家的作品往往是自己本性的化身,是他对真善美认识的具体反映。作品大多都痛快淋漓,自然天成,透出一种真情率意,毫无娇柔造作之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历史经典故事读后感300字

全文共 329 字

+ 加入清单

我从小就爱听故事,暑假妈妈给我买了一本《成语故事》,我一下就被它的内容吸引住了。读完这本书后,让我懂得了许多学习的道理。

“半途而废”这个故事让我深有感触。

这个故事讲述的是:东汉时,有个人叫乐羊子,在外出学习过程中想家了,就中途放弃学业回了老家。到家后,他的妻子听了他回家的原因,拿起一把剪刀,将织布机上未织完的布一刀剪断。乐羊子觉得剪断的布很可惜,妻子却说:“一匹布是一根根丝线积累起来的,我将它剪断,从前的努力就白费了。中断的学业又何尝不可惜呢?这和剪断织丝又有什么两样?”乐羊子听了,恍然大悟,又回到老师那,继续学习。

这个成语故事比喻做事没有恒心,任务没完成就放弃。它让我明白了:学习不能中断,有的时候,你离成功也许只有一步之遥,你放弃了,是多么的可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读名人故事作文500字

全文共 470 字

+ 加入清单

在这个假期里,一直是《中外名人故事》在陪着我。这本书中的名人让我知道读书的重要性,学习的重要性。书中的名人都喜欢读书,他们为了读书甘愿牺牲,废寝忘食,时间都没有了,因为他们爱读书。所以我们要学习他们这种坚持不懈读书的精神。书中让我一直记忆犹新的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孔子。

孔子从小就热爱读书。他听说了老子之后,就打定主意一定要去拜老子为师。孔子走了很多路,才找到老子。见到老子时,孔子很高兴地上前去拜见老子。老子看孔子是个有礼貌、谦虚好学的老实人,就收孔子当徒弟了。孔子被老子收了徒弟之后就更加刻苦学习了,老子说的每一句话孔子都铭记在心。老子离世后,孔子也自己收了很多徒弟,孔子收的徒弟个个都好学。从此,孔子也成了远近闻名的文学家。

其实在这本书里还有很多远近闻名的大名人,他们都和老子、孔子一样好学。

读了这本书以后,我也在慢慢地向他们学习,慢慢的做一个好学的孩子。因为我的英语成绩不理想,我就每天利用空闲时间练单词,背句型,读课文。在我的坚持下,我的英语已经有了进步。

因为读书,我有了改变。我今后还要多读书,从中学到怎样学习,怎样做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盖茨谈理财名人故事

全文共 804 字

+ 加入清单

美国《福布斯》杂志近日公布了2006年度世界超级富豪排行榜,微软公司董事长比尔·盖茨以500亿美元的身价蝉联世界首富。从退学建立微软,到成为世界首富,盖茨只用了20年的。此后,这个被美国人誉为“坐在世界巅峰的人”就再也没有从这个位子上下来过,一坐就是12年。

互联网仍然充满魅力

其实,盖茨作为世界首富的日子也是波折不断。在1998年股票市场的互联网泡沫出现前,盖茨的财富已经达到近1000亿美元。

2000年网络股热潮开始消退,微软股价下滑了近63%,盖茨的身价也随之缩水了近一半。尽管盖茨依然保持着全球首富的位子,但是与第二名的差距已经是越来越小,那时人们纷纷预测,随着互联网泡沫的破灭,盖茨迟早要让出“天下第一”的宝座。

然而事情发展并没有像人们想象的那样。2003年以来,美国经济强劲复苏,带动了互联网业的回暖。且不说屡创奇迹的Google等后起之秀,微软公司在股票市场上的表现也很抢眼,盖茨的财富重新水涨船高。在过去一年里,盖茨的财富增加了近8%。

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沃伦·巴菲特曾评价比尔盖茨说:“如果他卖的不是软件而是汉堡,他也会成为世界汉堡大王。”言下之意,并不是微软成就了盖茨,而是其商业天赋成就了这个世上最富有的人。

对于理财,盖茨自然也有自己的一套。对微软公司前途的信心使盖茨仍然把财富的绝大部分投在公司股票上,尽管他已经不担任公司的CEO,但是作为微软的首席架构师,他仍然主导着公司的发展方向和战略规划。不过精明的他也会在好的价位适当地套x一些股票。股市交易记录显示,上个月盖茨就在公开市场出售了100万股微软股票,获得收入近2700万美元。

当然,像盖茨这样的聪明人是决不会把“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具有远见的盖茨早在网络股泡沫破裂之前就开始分散投资了。盖茨在1995年建立了一家投资公司,据了解,该公司管理的投资组合100亿美元,其中很大一部分投入了收入稳定的债券市场,主要是国库券。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欧姆与欧姆定律的故事名人故事

全文共 910 字

+ 加入清单

乔治·西蒙·欧姆生于德国埃尔兰根城,父亲是锁匠。父亲自学了数学和物理方面的知识,并教给少年时期的欧姆,唤起了欧姆对科学的兴趣。16岁时他进入埃尔兰根大学研究数学、物理与哲学,由于经济困难,中途缀学,到1813年才完成博士学业。欧姆是一个很有天分和科学抱负的人,他长期担任中学教师,由于缺少资料和仪器,给他的研究工作带来不少困难,但他在孤独与困难的环境中始终坚持不懈地进行科学研究,自己动手制作仪器。

欧姆对导线中的电流进行了研究。他从傅立叶发现的热传导规律受到启发,导热杆中两点间的热流正比于这两点间的温度差。因而欧姆认为,电流现象与此相似,猜想导线中两点之间的电流也许正比于它们之间的某种驱动力,即现在所称的电动势。欧姆花了很大的精力在这方面进行研究。开始他用伏打电堆作电源,但是因为电流不稳定,效果不好。

后来他接受别人的建议改用温差电池作电源,从而保证了电流的稳定性。但是如何测量电流的大小,这在当时还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难题。开始,欧姆利用电流的热效应,用热胀冷缩的方法来测量电流,但这种方法难以得到精确的结果。后来他把奥斯特关于电流磁效应的发现和库仑扭秤结合起来,巧妙地设计了一个电流扭秤,用一根扭丝悬挂一磁针,让通电导线和磁针都沿子午线方向平行放置;再用铋和铜温差电池,一端浸在沸水中,另一端浸在碎冰中,并用两个水银槽作电极,与铜线相连。当导线中通过电流时,磁针的偏转角与导线中的电流成正比。他将实验结果于1826年发表。

1827年欧姆又在《电路的数学研究》一书中,把他的实验规律总结成如下公式:S=γE。式中S表示电流;E表示电动力,即导线两端的电势差,γ为导线对电流的传导率,其倒数即为电阻。

欧姆定律发现初期,许多物理学家不能正确理解和评价这一发现,并遭到怀疑和尖锐的批评。研究成果被忽视,经济极其困难,使欧姆精神抑郁。直到1841年英国皇家学会授予他最高荣誉的科普利金牌,才引起德国科学界的重视。

欧姆在自己的许多着作里还证明了: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成正比,与导体的横截面积和传导性成反比;在稳定电流的情况下,电荷不仅在导体的表面上,而且在导体的整个截面上运动。

人们为纪念他,将测量电阻的物理量单位以欧姆的姓氏命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南唐后主李煜名人故事

全文共 1580 字

+ 加入清单

李煜(937年—978年),或称李后主,为南唐的末代君主,祖籍徐州。李煜原名从嘉,字重光,号钟山隐士、钟峰隐者、白莲居士、莲峰居士等。政治上毫无建树的李煜在南唐灭亡后被北宋俘虏,但是却成为了中国历史上首屈一指的词人,被誉为词中之帝,作品千古流传。

南唐后主李煜李煜,原名李从嘉,字重光。后以日以煜之昼,月以煜之夜 之意改名李煜。史载其为人仁孝,善属文,工书画,而丰额骈齿,一目重瞳子 ,是南唐元宗(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子。由于李璟的次子到第五子均早死,故李煜长兄李弘冀为皇太子时,其为事实上的次子。李弘冀为人猜忌严刻 ,时为安定公的李煜惧怕李弘冀猜忌,不敢参与政事。在此期间,他曾给自己取号钟隐 、钟峰隐者 、莲峰居士 ,表明自己的志趣在于秀丽的山水之间,同时也表明自己无意与兄长争位。

公元959年,李弘冀杀死其叔父李景遂(李璟即位初曾表示要位终及弟),19岁时暴卒。李弘冀死后,李璟欲立李煜为太子,钟谟说:从嘉德轻志懦,又酷信释氏,非人主才。从善果敢凝重,宜为嗣。 李璟怒,找了个借口把钟谟贬为国子司业,流放到饶州,封李煜为吴王、尚书令、知政事,令其住在东宫。

宋建隆二年公元961年,李璟迁都南昌,立李煜为太子监国,令其留在金陵。六月李璟死,25岁时李煜在金陵登基即位。

李煜性骄侈,好声色,又喜浮图,为高谈,不恤政事 。

973年,宋太祖令李煜去开封,他托病不去,宋太祖遂派曹彬领军队去攻打南唐。

公元976年,后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违命侯。太宗即位,进封陇西郡公。

公元978年(太平兴国三年),徐铉奉宋太宗之命探视李煜,李煜对徐铉叹曰:当初我错杀潘佑、李平,悔之不已! 宋太宗闻之大怒。据宋代王铚的《默记》记载,李煜最后因写《虞美人》而被宋太宗用牵机毒杀。牵机药一说是中药马钱子,服后破坏中枢神经系统,全身抽搐,头脚缩在一起,状极痛苦。李煜死后,葬洛阳北邙山,小周后悲痛欲绝,不久也随之而去。

李煜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 性宽恕,威令不素着 ,好生戒杀,死后,江南人闻之,皆巷哭为斋 。

他嗣位之时,南唐已奉宋正朔,多次入宋朝进贡,苟安于江南一隅。宋开宝七年(974年),宋太祖屡次遣人诏其北上,均辞不去。同年十月,宋兵南下攻金陵。明年十一月城破,后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违命侯。太宗即位,进封陇西郡公。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夕是他四十二岁生日,盖为宋太宗赐牵机药所毒毙。追封吴王,葬洛阳邙山。

李煜才华横溢,工书善画,能诗擅词,通音晓律,是被后人千古传诵的一代词人;本无心争权夺利,一心向往归隐生活,登上王位完全是个意外。他痛恨自己生在帝王家。功过事非,已成历史之轨迹。李煜词的成就最高,前期词多写宫廷享乐荒废的生活,风格柔靡,但是这并不是他向往的生活,多为空虚无奈;后期词反映亡国之痛,题材扩大,意

境深远,感情真挚,语言清新,极富艺术感染力。后人将他与李璟的作品合辑为《南唐二主词》。后主前期词作风格绮丽柔靡,还不脱花间 习气。国亡后在日夕只以眼泪洗面 的软禁生涯中,以一首首泣尽以血的绝唱,使亡国之君成为千古词坛的南面王 (清沈雄《古今词话》语),正是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 (清沈雄《古今词话》)。

被俘后,在开封被封为违命侯,拜左千牛卫将军。史书上说赵光义多次强留小周后于宫中。每次小周后回去,都是又哭又骂,李煜在痛苦郁闷中,写下《望江南》、《子夜歌》、《虞美人》等名曲。古代画家还绘有《熙陵幸小周后图》,明人沈德符《野获编》中:宋人画《熙陵幸小周后图》,太宗戴幞头,面黔色而体肥,周后肢体纤弱,数宫人抱持之,周后作蹙额不胜之状 。元人冯海粟就在图上题诗:江南剩得李花开,也被君王强折来;怪底金风冲地起,御园红紫满龙堆。 (小周后乃大周后娥皇的妹妹,后被封为郑国夫人,并被规定定期进宫参拜。小周后是个绝色美女,宋太宗赵炅垂涎其美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中国的历史故事:千古一帝秦始皇

全文共 261 字

+ 加入清单

在中华大地这个历史舞台上,上下五千年中来去匆匆走过了许多位风云人物。秦始皇就是在这个历史舞台上留下了重重脚印的一位。他从父亲秦庄襄王手中接过了秦国先公先王传下来的统一六国事业的接力棒,奋力拚搏,终于跑到了终点,建立了一个空前统一的秦帝国。

秦始皇在中国建立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在我国历史发展长河中,树立起一块新的里程碑,其功绩是伟大的。但是,秦始皇横征暴敛,农民被迫把收获物的三分之二上交赋税,还要负担沉重的遥役,被征去修阿房宫、陵墓、筑长城达200多万人。秦始皇的暴政,给自己种下了覆灭的恶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侯宝林用微笑面对屈辱名人故事

全文共 359 字

+ 加入清单

“文革”中,侯宝林被造反派拉去批斗。批斗现场设在大礼堂,台下密密麻麻的人群都想见识一下台上这位一流的幽默大师如何应付这样的场面。

“说,你向人民隐瞒了什么历史问题?”造反派煞如凶神。

“我,我向人民隐瞒了一个重大的个人问题,我还有一个名字叫侯太宝。

“交代重大问题!”

侯宝林装出一副老实认罪,痛不欲生的模样:“我万恶不赦,我罪大恶极,我犯过一件全世界人民都不能饶恕的罪行。”

众人几乎都屏住呼吸,要听他交代什么罪行。只见他极为认真地说:“希特勒是我的内弟,我们俩一起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台下哄堂大笑。

造反派头头挥手喝止:“肃静,肃静,不要听他胡说!”

侯宝林仍是一本正经,学着造反派挥手:“肃静,肃静,真的,法西斯的总头头盖世太宝(保)就是我。”

笑声更为激烈,连造反派也忍不住笑起来。大师却在笑声中直起腰,理理头发,回家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中国五个名人的爱国故事

全文共 1160 字

+ 加入清单

1、詹天佑为国不计名与利:近代科学先驱、著名工程师詹天佑,在国内一无资本、二无技术、三无人才的艰难局面面前,满怀爱国热情,受命修建京张铁路。他以忘我的吃苦精神,走遍了北京至张家口之间的山山岭岭,只用了500万元、4年时间就修成了外国人计划需资900万元、需时7年才能修完的京张铁路。前来参观的外国专家无不震惊和赞叹。当时,美国有所大学为表彰詹天佑的成就,决定授予他工科博士学位,并请他参加仪式。可是,詹天佑正担负着另一条铁路的设计任务,因而毅然谢绝了邀请。他这种为国家不为个人功名的精神,赢得了国内外的称赞。

2、华罗庚毅然回国:大数学家华罗庚,在“七·七”事变后,从生活待遇优厚的英国回到抗日烽火到处燃烧的祖国,不为金钱和学位,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950年,他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第一流数学家,并被美国伊里诺大学聘为终身教授,但他毅然带领全家回到刚解放的祖国。华罗庚放弃在美国的终身教授职务,奔向祖国。归途中,他写了一封致留美学生的公开信,其中说:“为了抉择真理,我们应当回去;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为了为人民服务,我们应当回去;就是为了个人出路,也应当早日回去,建立我们工作的基础,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建设和发展而奋斗。”回国后,华罗庚进行应用数学的研究,足迹遍布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用数学解决了大量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被称为“人民的数学家”。

3、郑成功收复台湾:早在1624年,荷兰殖民主义就派兵侵占了我国领土台湾,实行了极端野蛮残酷的统治,台湾人民英勇地同侵略者进行斗争。1661年,在东南沿海领导抗清斗争的郑成功,率领战船350多艘,将士25000多人,包围了台湾,经过9个月的激战,荷兰总督被迫签订投降书,带领残兵败将,灰溜溜地滚出台湾。台湾又回到祖国怀抱。

4、爱国英雄杨靖宇:杨靖宇21岁参加革命,1940初,他被日军围困,身负重伤,啃不动树皮,只能将棉衣里的棉花和着冰雪吞下去充饥。日军劝降不成,便放乱枪,年仅35岁的杨靖宇壮烈牺牲。残忍的日军剖开他的遗体,当看到他的胃里只有野草和棉絮时,这些被杨靖宇带领的抗日联军弄得焦头烂额的侵略者全呆住了。在冰天雪地的长白山密林中,支撑着杨靖宇与敌人战斗的力量是对祖国的一腔热爱之情。

5、1934年11月9日,吉鸿昌不幸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11月24日被杀害,殉难前,吉鸿昌从容走上刑场,以树枝作笔,以大地为纸,写下了浩然正气的就义诗,然后在刑场上慷慨陈词:“我为抗日而死,不能跪下挨枪,我死了也不能倒下!给我拿个椅子来,我得坐着死。”坐在椅子上又向敌人说:“我为抗日死,死得光明正大,不能在背后挨枪。你在我眼前开枪,我要亲眼看到敌人的子弹是怎样打死我的。”当刽子手在他面前举起枪时,他凛然高呼:“抗日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壮烈牺牲,时年39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名人惜时读书的故事

全文共 220 字

+ 加入清单

张溥字天如,号西铭,太仓人,生于明朝末年,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

张溥自幼刻苦自励,勤奋好学,每次读书,定要先亲手抄一遍,抄完后朗读一遍,然后焚化烧掉。接着再抄、再读、再焚,一篇经典文章非得如此六、七次后,才肯罢休。因为每一篇文章张溥都要抄七遍,他右手握笔的地方,指头手掌都结成厚茧了。冬天气候寒冷干燥时,手指皮受冻干燥而裂开,他就用温水暖一下手再抄,一天总要用温水暖好几次。

后来他就把自己的书斋命名为“七录斋”,一生的著作也称为《七录斋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名人读书的故事

全文共 301 字

+ 加入清单

非常讲究读书方法。他提倡博采众家,说:“书在手头,不管它就是什么,总要拿来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读几页内容。”有拓宽思路,增长知识等好处。对于较难懂的必读书,他的看法就是硬着头皮读下去,直到读懂钻透为止。他还提倡在“泛览”的基础上,选择自己喜爱的书深入研究。在研究中,他主张要独立思考,注意观察与实践相结合,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对看不懂的地方,他认为“若就是碰到疑问而只看到那个地方,那无论看到多久都不会懂。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就是连以前的地方也明白了”。鲁迅十分重视运用“剪报”积累材料。曾说:“无论什么事,如果陆续收集资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