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闹元宵这篇作文(精选20篇)

快乐的元宵节转眼就到了,大街上张灯结彩,一片喜气洋洋。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闹元宵这篇作文,欢迎阅读。

浏览

4461

作文

1000

镜头三:团团圆圆闹元宵

全文共 275 字

+ 加入清单

正月十五晚上,妈妈煮好了汤圆,我们一家人坐在阳台上,吃着汤圆,看着远处天上绽放的一个个烟花,彼此说着这一年的快乐、辛酸。吃完元宵后,我们决定到路上走走。走在路上,耳边不断传来鞭炮的响声,爸爸给我们猜着灯谜,妈妈说着冷笑话,弟弟蹦蹦跳跳的,走在了前面。我呼唤着他的小名,追着赶着……就这样,一路昏黄的光,一家人安安静静地沐浴在静谧的夜里。远处,绽放的烟花,近处,宁静的乡村,眼前,一家四口的交流……

转眼又一年了……

平平安安又一年,快快乐乐又一年,我相信去年的阴霾已被我甩掉,但是那份快乐不会像那随即而逝的烟花,轻轻划过无人的天际,它会一直追随我到永远。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关于元宵的作文250字

全文共 309 字

+ 加入清单

欢乐的新年刚刚过去,迎来了欢欢喜喜的元宵节。

一大早,就锣鼓声震,天长长的路上排满了表演节目的人,围观的人你拥我挤,两条金黄色的龙腾云驾雾的冲在了前面,观众们不由自主的鼓起了掌,扭秧歌的人花枝招展的一扭一扭的上来了,带着娃娃面具踩着高跷的人,把围观的人惹得哈哈大笑。

最吸引人的要数女中豪杰的敲大鼓,统一的红色的服装,白色鞋子,头戴红英,给队伍增添了几分英气,站在最前面的表情严肃的人拿指挥棒,向上,咚,咚咚咚,开始了,声音震天动地,只见他们不断地变换花样,鼓的上面,鼓的下面,鼓的侧面。都顽固在他们的手掌之中,敲出了不同的声音,队形左右交叉着,,迎来阵阵喝彩声。虽然天气很冷,但他们脸上流满了汗水。

精彩的节目一个接一个。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以欢度元宵作文600字

全文共 863 字

+ 加入清单

听妈妈讲,传说在很久以前,世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老百姓丰衣足食、,从中吸取精华。

今天是正月十五,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我们一家过得快快乐乐的。安居乐业。突然灾难降临、城内洪水泛滥,城外田地干旱,原来是王母娘娘请玉帝去赴宴,玉帝喝酒喝得酩酊大醉。宴会后余地回宫办事,于是把雨簿写错了,本应是城外雨五分,城内雨三分,玉帝给写反了。青龙得知原因,便偷偷地里溜到天宫,改了雨簿,这样世上又慢慢恢复了本来面目。玉帝酒醒后,也发现写错了雨簿,但本想改正,又怕重臣说自己做事不慎重,只好将错就错。后来玉帝发现自己的雨簿被改过,不由心中大怒,派丞相来到人间杀了青龙,丞相照做了。青龙被丞相杀了后,变成一只神鸟,在玉帝殿外喊冤,玉帝心中感到惭愧,便下书要黄帝向百姓传令,要纪念为民除害的青龙。每年春节,人们都要敲锣打鼓,耍龙舞狮几年青龙,庆祝元宵节。

元宵节的习俗是吃汤圆,让每家团团圆圆,所以今晚妈妈“权力下放”,把煮汤圆的重要任务交给我来执行。我把它看成一件十分重大的任务,生怕煮破了,所以心里好像揣着一只小兔子“怦怦”直跳。我利用以前看妈妈煮汤圆的经验,先把水烧开,把汤圆小心翼翼地放进去。我焦急地等待着,等待着……。白白胖胖的汤圆浮出水面,看着它们一个个膨胀,我兴高采烈地喊道:“汤圆要出锅了。”我庆幸,还好汤圆没煮破。大家高兴地品尝了我煮的汤圆,“美食家”妈妈给我打了一个一百分,夸我长大了,懂事了。我兴奋不已,第一次煮汤圆就得到这么高的评价,我心里美滋滋的。

晚上七点左右,我们全家一起下楼放焰火。正好碰上我的好朋友刘一凡,我俩一起去放焰火。我拿着一个最大的“金椰子”礼花,用香把礼花点着了,看见一朵朵美丽的“茶花”冲上天空绽放了,我和刘一凡拍手叫好。我又拿了一个超大型的“飞毛腿”,只见那好似流星划过天际,放射出五彩光芒,飞远了。接着又放了手摇花、花篮、降落伞……

最后我们全家津津有味地坐在沙发上看着元宵晚会,其乐融融的。

今天我学会了煮汤圆的常识,感受到了放焰火的快乐。我梦想每天都是元宵节那该多好啊!我期盼着明年的元宵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热闹的元宵情景作文

全文共 399 字

+ 加入清单

还未出家门就已经感受到了浓郁的元宵佳节,热闹的气氛,听,外面敲锣打鼓的声音,看!大街上车水马龙,到处都是热闹的景象。

来到了大街是真真切切的体会到了水泄不通,摩肩接踵这两个成语呢!我是要去体育场那里玩,因为每当元宵节这几天时,那里就十分的热闹。因为不仅仅有美味路边小摊上的食物,还有很多文艺表演,所以才会吸引到这么多的人。在声音嘈杂的人群中有牙牙学语的小孩子,有年轻气盛的年轻人,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他们在这里不约而聚,只是因为今天是元宵节,是一个热闹团圆的佳节,每个人的脸上也是挂满了快乐的表情。我手中拿着小吃在四处张望着,我的眼睛正在寻找着好玩的地方,突然看到一个玩具摊上挂满了各种各样的灯笼,一个比一个漂亮,精致。我买了一个很小很精致的小灯笼,我爱不释手地拿着它,就这样,一路上看看走走回到了家里,但是我仍然在回忆着呢。

热闹的元宵节,热闹的一幕幕让我仿佛又到了那个场景中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包元宵作文

全文共 514 字

+ 加入清单

做汤圆要分四步:第一步是磨好汤圆馅,第二步是和面团,第三步是包汤圆,第四步是把包好的汤圆煮熟,这样热乎乎的汤圆就做成了。

首先,我们把芝麻洗净、晾干,然后,我和妈妈把研磨机拿出来了,其次,把芝麻放进研磨机里磨,等到磨成粉末时再取出来;第二步就是要和好面团,先准备一碗温水和一大盆糯米粉,和的时候一定要水和糯米粉的比例,不能多也不能少,如果水多了一定要加点粉,如果粉干了,就要多加点水,还要多揉几下,直到有弹性为止,要开始做下一步了,把磨好的芝麻馅和揉好的面团拿出来,开始包汤圆了,把揉好的面团拉成一个个小团,再把小团用十指挤压成圆的窝,向里面加入调制好的芝麻陷,小心翼翼的用四个指头轻捏封口,再用双掌轻轻光圆,一个个小汤圆制成了。我跟着妈妈边学边做,开始速度挺慢的,做了一会儿,熟能生巧,速度越来越快。妈妈一口气做了十来个,我也不甘示弱,慢慢的,我追上了妈妈;最关键的一步就是煮汤圆,煮汤圆要开水下锅,否则汤圆会互相粘在一起,用大火煮到水在沸腾时,汤圆第一次浮在水面,再加上少许凉水倒进锅内,到第二次水煮到沸腾,同样的方法煮三次,直到汤圆圆润透亮,又香又甜的汤圆完全熟透了。

我今晚吃了很多很多汤圆,还是自己亲手做的汤圆回味无穷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庆元宵三年级作文

全文共 375 字

+ 加入清单

这件事就是元宵节我第一次包汤圆。

那还是我四岁的时候,记得我还在上幼儿园小班,当时,我们家住在江北新马小区401室,外公外婆住402室,门对门。春节期间,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大街小巷,喜气洋洋;从大年三十那天起,几乎每天早晨,外婆都会给我端来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圆,这汤圆里裹着芝麻、猪油、白糖,又甜又糯,从嘴里一直甜到心里,别提我有多喜欢了。我想:“这汤圆馅子是怎么进去的?”

正月十五的那天晚上,我走进外婆的厨房间,看见桌上放着白白的汤圆粉团和黑黑的猪油馅子,我便动手包了起来,未想到,我怎么包也包不好,不是多了就是少了,而且外面黑糊糊的,急得我眼泪都快流下来了,不知是什么时候外婆已经站在了我的身后,看见我满手是面浆,桌上摊得一塌糊涂,她开心地笑了,一边替我洗手一边说:“乖,我宝贝真乖!”

这件事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但是,每当想起来,我都会感到甜滋滋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欢度元宵话题初中

全文共 735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元宵节,但是元宵节的祝福在昨天就络绎不绝得到来了——那是因为在我的家乡(临海),我们的传统是一月十四过元宵节。

这说起来还有个传说——和民族英雄戚继光有关。据说当年戚继光在我们家乡(台州)抗倭时,曾打算过完元宵节攻打倭寇,战机密被泄露后倭寇决定元宵节当晚趁百姓过节、戒备放松时大举进攻台州府城——临海。戚继光又截获了倭寇的信息,决定将计就计,于是通知全城百姓提前一天(一月十四)过元宵节。一月十五,过罢节的百姓躲了起来、众将士在临海县城设下埋伏,倭寇进犯时整个城市红灯笼高挂一派过节气象,但是已人去城空,戚家军来了个瓮中捉鳖,大败倭寇。倭寇向白水洋流窜,恰被潜伏在白水洋上峰岭的戚家军再次予以重击。这就是着名的上峰岭战役。后来百姓为了纪念戚继光,就将元宵节改为一月十四过了。

这个传说是我小时候学校组织去上峰春游参观戚继光纪念祠堂时,当地的百姓讲给我听的。传说归传说,究竟是否如此我就不知道了。没有人去追根究底、溯流探源,但是习俗却一代代传下来,认定就是“一月十四是元宵,家家糟羹蛤蜊调”。

说起糟羹,可能有人又不知道了。元宵节,一般的地方习俗都是吃元宵。可是在我家乡,我们元宵节吃的是糟羹。那也是我们独特的习俗。糟羹分咸羹和甜羹两种,咸羹我们方言又名“菜羹”,用肉丝、冬笋丝、香菇、木耳、豆干、油泡、川豆板、菠菜等炒熟,再加入少许来米粉、豆面,煮成带咸味的糊状食品。一月十五喝甜羹,用番薯粉或藕粉配上莲子、甜枣、桂圆等做成。

呵呵,好多年没有吃了,这么一说,口水就出来。哎呀呀……

当然,元宵节观灯、舞狮子、踩高跷也是习俗,还是很热闹的。我小时候有一个爸爸自制的高跷,每年元宵节都会拿出来玩的,可惜呀,后来被我们弄坏了!

这就是我们这边元宵节的习俗了。元宵节真热闹,真开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一月十五闹元宵

全文共 660 字

+ 加入清单

“元夜琴鼓奏,花街灯如昼。”又是一年元夜时。阖家欢乐,秉烛欢庆。这一天我们全家都聚在一起吃元宵、赏花灯、放烟花。

吃元宵这一中国传统的习俗把这元宵佳節的气氛渲染的淋漓尽致。随着奶奶的一声“汤圆来了。”每个人的脸上都绽放出了笑容。把汤圆端上来,热腾腾的气氤氲在我的脸上,霎时,脸上湿漉漉的,淡淡的面香扑鼻而来,我忍不住咬了一口,香浓的芝麻味充斥我的口腔,让我通体舒畅。汤圆不仅仅是味道好,还寓意着全家人團團圓圓。香甜的口感也寓意着我们未来的生活甜甜美美。

晚饭后,我与家人一起去工人俱乐部看花灯。十二生肖,一马当先,它们有的身上背着铜钱,寓意着马上有钱;有的策马奔腾,寓意着事业顺畅;有的神龙马壮,希望人们身体健康,气宇轩昂。在马之后,有活灵活现的小老鼠,辛勤耕作的牛,威风凛凛的大老虎,娇小可爱的兔子,张牙舞爪等的龙,摇头摆尾的蛇,温顺可爱的羊,活泼顽皮的猴,昂首挺胸的大公鸡,忠诚老实的狗,憨厚可掬的猪,这一个个花灯把黑夜装点得更加美丽。

抬头一看,天空中满是绽放的烟花,各式各样,五彩纷呈,有的五颜六色合在一起,有紫色的、红色的、金色的、绿色的等等,有的像星星,有的像笑脸,有的像太阳,它们一串串,一排排飞向天空,散落大地。烟花虽然转瞬即逝,但是它的美丽却长留人间,给人们以欢乐。给人们以启迪,我爱这转瞬即逝的烟花,更爱这美丽无比的元夜。

“东方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在中国传统佳节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元宵佳節,因为它代表着团圆,代表着欢乐。虽然今年的元夜已经结束,但它在我的记忆长河中最璀璨的一页,我爱着美丽的元夜。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学做元宵的主题

全文共 390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的元宵节,我都会给家人做汤圆,今年也不例外。

首先,我从超市里买来糯米粉,我把糯米粉放进小盆里,再放些温水,把它们和气来,不一会就和好了,成为了一个糯米粉,开始做汤圆了,我拿了一小团面粉,搓成了长条,再掰成一块块。然后,我拿起一块米粉团放在手心里搓成长圆形。接着我在长圆形的一头挖了一个洞,把事先做好的馅放了进去。最后,我把上面的口子慢慢捏拢,还捏出了一个小尾巴。要煮汤圆了,我小心翼翼的把汤圆推下水去,。汤圆时而浮上水面,时而沉入水底,时而拥在一起,有时儿分散开来。瞧,多像一群戏水的小天鹅呀!不一会,只见满锅的汤圆浮在水面上,互相拥挤着,翻滚着,我又添了点凉水,锅里立刻平静了,可眨眼功夫,它们又冒出了头。终于,汤圆煮好了。我把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汤圆搬上了桌,爸爸妈妈都夸我做得好吃,虽然每年都是这样,但我的心里还是甜滋滋的。

每年元宵节我们一家都会吃着汤圆,看元宵晚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欢度元宵600字

全文共 823 字

+ 加入清单

“嗖”的一声,烟花飞上了天空,我跑到阳台上,欣赏着元宵节那艳丽夺目的烟花,不禁想起三年前的那个元宵节……

八岁的那一天元宵,父亲给我买了一个花灯。这个花灯是粉红色的,灯面上画着几个女孩子。我拿着花灯,围着老家的庭院,兴奋地绕啊绕,心中突然浮现出游花灯的场景,多么高兴,多么快活!想着想着,就不由自主地笑了起来,大声喊道:“元宵节!我来啦!

终于,我盼望的夜幕降临了。我提着花灯,正准备和一家人一起出去游花灯时,唉,天有不测风云,突然下起冷雨来,“哗啦啦“的雨声和鞭炮声交织演奏着令人烦躁的交响变奏曲,又湿又冷,可真倒霉!我失望极了,刚才那个活蹦乱跳的我一瞬间就变得垂头丧气,小声抱怨道:“天公,我哪惹你了?为什么偏偏要这时下雨呀!”我嘟着小嘴,闷闷不乐地坐在椅子上,不时张望着门外,期待着雨能停下来。过了一会儿,雨果然变小了,我赶紧跑到门外,感受着小雨点的抚摸,雨好像懂得我的心情似的,变得越来越小了,滴答滴答地悄悄告诉我:“可以出去玩了!”这时,大人们决定这时赶紧出去玩,我听完后欣喜若狂,疯一般地跳起舞来。

我提着小花灯,迫不及待地走在家人前面,蹦蹦跳跳地穿过一条条小巷,来到大街上。这时大街上已经是人山人海,灯笼高挂,看来大家都与我们一样,冷雨是挡不住我们的.热情的。小孩们都拿着各种各样的花灯,有红的,有黄的,有橙的……,有大公鸡似的,有小金鱼似的,还有皮球一样的花灯……,真让人眼花缭乱。

“嗖”,我抬头看向天空,哇,烟火升上空了!有的像一朵朵盛开的菊花,有的像一把把撑开了的花伞,有的像一片片火山爆发后喷出的熔岩……。我笑着喊着:“好美啊!想不到下雨的元宵节也这么热闹!”

这时,父亲拿来了孔明灯,我们一起将它点燃放飞,仰望着孔明灯冉冉升起,渐渐飞向高空,飞向远方,我们都祈祷着孔明灯能带着我们的梦想和理想一起飞翔!

虽然元宵节下起了冷雨,却挡不住我们闹元宵的热情。元宵节在我们不知不觉中悄悄走去,但它给我带来的那份快乐永远会珍藏在我的记忆深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元宵观灯作文350字

全文共 509 字

+ 加入清单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终于到了,我和爸爸妈妈去了宋夹城观灯。

这里人流如潮,整条马路都变成了“人行道”。那一盏盏五光十色、千姿百态的花灯真是令人大饱眼福。有红彤彤的“五角星”,昂首挺胸的“小公鸡”,活泼可爱的“小鲤鱼”……你看,前面有一个雪白的“玉兔”,拿着红红的胡萝卜正在津津有味地啃着。突然,我的眼前出现了一条金黄色的巨龙,啊,真漂亮、真神气呀!

只见那条巨龙张着血盆似的大口,鼻子和尾巴翘得老高,两只珍珠似的眼睛,发着白光。金黄色的身上披满了片片金甲,像一位身穿战甲的将军。一位从外地来的人对着巨龙竖起大拇指,连声说:“好!好!真好!”那金闪闪的“金鱼”,仿佛真的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动,它蠕动着身子,摆动着美丽的大尾巴,眼睛像滚球似的,真是玲珑剔透、栩栩如生。

不一会儿,龙灯耍了起来。一个健壮的小伙子手里拿着彩球逗引巨龙,巨龙在十几个小伙子的舞动下追逐着彩球,嬉戏着……围观的人们不由自主发出赞叹声,时不时还有一阵阵鼓掌。

我们继续向前走,观灯的人越来越多,灯也越来越美。我看着这美轮美奂的灯,不由想起了唐代诗人卢照邻的一首诗: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元宵人物灯谜、谜语

全文共 1350 字

+ 加入清单

"一片飞花减却春" 艺人 陈妍希

兰开二度结同心,共吹竹笛寄相思 舞蹈演员 黄豆豆

"七步看诗成" 女作家 迟子建

"戎马无休歇"(2字时人) 连战

"年复一年许多事变了模样" (水浒好汉) 时迁

【面出李健《迷雾》】

"我独自惆怅了夜空" (党史人物) 余秋里

【面出李健《丽江》】

新剥鸡头肉(歌星) 张咪

飞将军之子 打《水浒传》人物绰号一 小李广

社会在发展 打《水浒传》人名一 史进

赫赫小英雄 打《水浒传》人名一 童威

不许你发达 打《水浒传》人名一 杜兴

骑客遍布八台山(3字外画家) 宫崎骏

缴付钱粮逃征兵(NBA球星连动向2+2)纳什退役

终被横扫受震动(花游运动员)黄雪辰

初秋仍不见人归,河畔花前思无尽 (香港演员) 苗可秀

谪仙乘醉揽重渊(抗日名将) 李济深

六王毕,四海一 打《红楼梦》人名一 秦邦业

儿子已经三十岁(抗日名将) 孙立人

洪武登基理常纲(台时人) 朱立伦

莲花始信看西岳,日破云涛万里红(抗日名将二) 黄旭初 、张向华

明日落红应满径(晋人) 谢道蕴

孰有诗篇号断肠(歌手) 朱之文

踏花归去四蹄香(抗日名将) 马步芳 ★知足常乐★

花落知多少(当代书家) 谢无量

依旧吐心音(抗日名将) 陈诚

少年不识愁滋味 打《红楼梦》人物一 焦大

女十八兮叹分离 打《红楼梦》人名一 杏奴

位登云台将,名列凌烟阁(泊人二) 刘唐,史进

"他年我若为青帝"(泊人二) 王英,时迁

"但请你不要太过伤悲" (当代作家) 莫怀戚

【面出李健《恋人》】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 现代作家 朱自清 注:面出朱柏庐《治家格言》

欲先献上点爱心,三代人其乐融融 歌手二 容祖儿、孙悦

一时兴起赴广东(泊人)李应

回见南宁一枝花(汉代人)蔡邕

汉朝文书 打《三国演义》人名一 刘表

曾是贵阳劳模(抗日英烈,卷帘)范筑先

光辉历史永不灭(抗日英烈)陈荣久

灭蜀后再降孙皓(抗日英烈)吴继光

轻骑飞跃 打《三国演义》人名一 马超

再三谦让 打《三国演义》人名 陆逊

发宏愿,下西洋(抗战英烈)高志航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文艺界名人二 2+2 范伟奇志

赤道(抗日英烈)朱程

七天就回来(抗日英烈)周复

神州称豪雄(抗日英烈)夏云杰

搜集点子靠大家(抗日英烈)罗策群

对红(抗日英烈)朱赤

拍摄服装进度不快(抗战烈士,梨花格)赵一曼

地球上的红飘带(抗日英烈)朱程

醒后得知一场梦(打《西游记》人名)——悟空

明兵救驾显军威(抗日将领二)朱士勤、王耀武

弃平原督邮而取青州从事(抗战英烈)易良品

谁人出师平禄山(抗日英烈)郭征

西楚霸王一代雄 抗日英烈 项英

尚志,男;国籍:中国(三国人物)赵子龙

相声逗乐(打《西游记》人物)——眼看喜

"若论风貌诗书品"(抗战英烈)马应元

注:面出自谢绍祯诗句"若论风貌诗书品,雄秀当推锦马超"

众芳竞艳(打《水浒传》人名)——花荣

社会在发展(打《水浒传》人名)——史进

僧穿彩衣(打《水浒传》人物绰号)——花和尚

久旱逢甘露(打水浒传人物绰号)——及时雨

奥运射击冠军(打《水浒传》人物绰号)——金拿枪的手

再三谦让(打《三国演义》人名)——陆逊

古代文化(打《三国演义》人名)——史迹

事事齐全说汉高(打《三国演义》人名)——刘备

逐渐繁荣(打《三国演义》人名)——徐盛

八骏日行三万里(打《三国演义》人名)——马良

各一方话鼠(打一画家名)——吴道子

[元宵人物灯谜谜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元宵佳节作文600字

全文共 58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农历正月十五无宵节,也是我们开学的第一天。

早晨,我一起床就匆忙地上学去了,来到学校我就向同学们问好:“祝大家新年快乐,元宵节快乐!”同学们也回道:“是啊,五年级下册的学习生活就这样开始了。”上课了,邱老师向同学们讲了这学期的规章制度,还说四年级时的英语老师又回来教我们了,同学们无比高兴。第二节课,Miss张真的来了,同学们欢呼起来,而Miss张还不知道怎么回事。上课时,同学们听得特别认真,特别用心,课堂上没有一个人讲话,安静极了。我感觉一个寒假的时间,让同学们一个个都懂事了,还是同学们对知识非常渴望,我不知道。但我也沉浸在这样的范围,对学习的态度也增加了不少。

下课了,同学们都在聊英语老师的课上得好,其实我觉得是同学们在课堂上认真听讲,最重要的是守纪律、不讲话,才能学到更多知识,有更多领悟,成绩自然会上升。就像我们班新转来的同学一样,她不调皮,不贪玩上课很认真,同学们很喜欢她。下课后,我跟她玩“千手观音”“蜗牛滚蛋"之类的游戏,还聊一些她原来就读的学校班里的趣事……

下午放学回家,吃了晚饭后,爸爸妈妈带着我去市区看灯会,发现步行街人山人海,川流不息。有各种各样的红霓灯,真让我大开眼见啊!不知不觉我们走到了韶关书城,买了五年级的学习资料,又去了新华书店看了许多的资料和试卷。

今年的元宵节真让我受益匪浅啊,这一天真开心!在这里,我再次祝大家元宵节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举办元宵灯谜节的领导开幕致辞_900字

全文共 877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来自省内外的灯谜高手朋友们:

大家20xx年的元宵节快乐!

鱼龙竞舞,鞭炮齐鸣;灯笼展猜,万民同乐。

伴着新年的钟声,春天的脚步,全国人民迎来了具有历史意义的2012的龙年。过大年,唱大戏,闹元宵,舞龙灯,一年一度的新春系列文化活动已经在花炮名城浏阳展开。今年的元宵佳节,我们与中国移动浏阳分公司及市文联、市文化体育局携手合作,举办“浏阳移动杯”首届湖南灯谜节,并邀请全国灯谜高手前来献技,希望能为名河两岸增添节日的喜气,给父老乡亲带来参与的快乐。在此,我代表湖南的灯谜爱好者向浏阳人民问好,向关心和支持这次活动的各级领导、文化部门以及浏阳移动通信公司和其他赞助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对远道而来的嘉宾和谜手们表示诚挚而热烈的欢迎。

猜灯谜是一项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传统文化活动,元宵节赏灯猜谜更是我国的传统习俗。灯谜活动又是一项以汉字音、形、义变化为基础,集猜、制、论、评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民间艺术,具有增知、益智、怡情及审美作用。有华人的地方就汉字,有汉字的地方就有灯谜。经过广大灯谜爱好者的不懈努力,当今中华灯谜事业兴旺,社团蜂起,人才辈出,全国已涌现多个“灯谜之乡”。隶属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的中华灯谜学会成立已有十四年,并成为联系海内外华人,促进文化交流的纽带和桥梁。我们湖南的灯谜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从20世纪80年代省会长沙成立的“枫林”谜苑到90年代的“楚湘”谜苑,二十多年来活动不断,创作丰富,成绩喜人,已成为颇有影响的“迷你的文化品牌”。去年年底,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批准,全省灯谜爱好者成立了省灯谜学会,开启了新的一页。

今天,x届湖南灯谜节在浏阳举行,我们安排了多项活动。有的面向群众,意在宣传和普及,如灯谜展猜一条街、中华灯谜进校园等,有的请来名家,旨在学习与提高,如全国灯谜邀请赛。我希望,大家能够踊跃参与,畅游谜宫,探骊得珠,乐在其中。同时发扬奥运精神,不畏强手,勇于拼搏,得奖捧杯。

正月十五闹元宵,赏圆月,吃汤圆,庆团圆。最后,再一次向家乡人民致以真诚的祝福。并预祝“浏阳移动杯”x届湖南灯谜节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闹元宵日记

全文共 450 字

+ 加入清单

正月十五闹元宵,每年春节过后的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的元宵节,又叫灯节和上元节,是中国自古以来就在民间流传的另一个已有2000年的历史传统佳节。

晚上,我和爸爸、妈妈在小姨家吃完又大又圆又好吃的元宵后,我们一行六人来到六堰广场。此时广场已是灯火通明,人山人海,到处都洋溢着节日的欢乐气氛。我们好不容易找了一个地方坐下来,焦急地等待着

突然,随着一声呼啸,一颗导弹飞上了天空,像打中了目标似的,砰一声地爆炸了,五颜六色的伞兵从天而降,快落下来的时候就消失了,随后,各种颜色的飞弹都得到成仙,飞到天上去了,由于升仙的飞弹太多了,大家你争我抢,到最后都两败俱伤——爆炸了,有黄色的、红色的、紫色的美丽极了!我认为紫色的最好看。广场周围还时不时地传来噼哩啪啦的鞭炮声。看到这一片欢乐的景象时,不禁想起李商隐的诗句:月色灯光满帝城,香车宝辇溢涌衢。

最后,我再告诉大家:全家团圆,坐在一起吃元宵,象征着团圆美满,丰收和睦。同时,这一天不代表着春节的最后一天,热热闹闹地过完了元宵,才算过完了春节哟!

[关于元宵作文4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高一元宵作文600字左右

全文共 611 字

+ 加入清单

让人紧张的期末考试被时光老人悄然带走,迎来了期盼已久的寒假。寒假里,我最喜欢的是过元宵节,因为,我能够亲手放烟花,观花灯,舞狮子等。

马路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一串串车灯如同闪光的长河奔流不息,一盏盏路灯宛如一条条银蛇,一向伸向天边。小朋友一蹦一跳地,手里边不是拿着五颜六色的气球,就是提着各式各样的花灯,因为今年是猴年,所以今晚的“猴灯”异常多,有“充气生肖猴”、有“猴子捞月”、有“大闹天宫”等。

不仅仅花灯美,并且街道上、公园里也很美。街道上的路灯,大楼上的霓虹灯,亭子上的装饰灯,草丛里的照明灯,都亮了,如同到了灯的海洋。站在桥上往东看,迎宾桥上的彩虹灯,桥下的观光灯和桥两侧上的射灯,五彩缤纷,色色俱全,组作文成了一副令人陶醉的景象。

最有特色的是民间艺术表演大赛和水灯节。每年的元宵节上午,在我们的市中心都要开展民间艺术表演大赛,全市有几十个单位参加,规模宏大,气势壮观,节目资料丰富多彩,资料形式有古典的猪八戒、胖大汉和舞狮子、踩高跷;有现代的健美操、青春活力的现代舞等。晚上,在石漫滩水库边上,人们一边欣赏元宵节的烟花大绽放,一边欣赏各式各样的水灯和音乐喷泉,路上人山人海,无不透露着节日的喜悦!吸引了很多周边城市的人们来观赏,这个节日,不仅仅展示了舞钢的美,也增加了舞钢的知名度,还能吸引很多“金凤凰”来舞钢投资呢!

这真是一个愉快而有意义的元宵节啊!

你觉得我家乡的元宵节美吗

热情欢迎你们来我的家乡投资旅游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元宵节吃元宵

全文共 467 字

+ 加入清单

又是一年元宵节,可是这一天为什么要吃元宵呢?妈妈告诉我:“正月十五吃元宵的习俗在我国已经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就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其生意人还美名其曰‘元宝’。元宵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在北方叫元宵,南方则叫汤圆。”哦,原来是这样啊!

开始吃元宵喽!我急忙拿碗让妈妈给我盛上几个元宵,而装在碗里的元宵就像一群亲兄弟紧紧抱在一起,我拿起筷子想夹起一个,他们手拉着手谁也不肯分开。“咦”元宵汤都变浑浊粘稠了,我咬了一口,啊,好烫!妈妈说:“慢点,一点儿一点儿咬才行,要不然嘴上会烫出泡的!”过了一会儿,我问妈妈,现在可以吃了吗?没等妈妈回答,我已经迫不及待吃起来了!嗯!真好吃,软软的,粘粘的。“妈妈,元宵皮怎么这么厚啊?我问。妈妈说:“元宵皮厚,汤圆皮薄,因为汤圆是包的,元宵是干糯米粉摇成的,所以熟了后显得更厚。”

“吃到馅儿了!原来它在和我捉迷藏呢!”

哈哈——因为元宵,我从此爱上元宵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闹元宵作文450字

全文共 494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华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光是传统文化节日就有许多,有中秋节、春节、端午节……我最喜欢过元宵节。到了元宵节那天,我和妈妈去外公家包汤圆。到了外公家,外公说:“我已经准备好包汤圆的原料了。”我先把粉洒在桌子上,把糯米在粉上滚一滚,再把芝麻放进糯米里面,然后把用糯米把芝麻包好,这样,一个汤圆就做成了。我把做好的汤圆放在碗里,妈妈把汤圆进锅里,煮了一会,汤圆浮了起来,她把汤圆端了出来,汤圆甜丝丝的,一闻就让我直流口水,吃下去,心也感觉甜甜的。我身为中国人,我就要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名师点评:文章开头以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引题,自然且赋予文学情怀,为后文的阐述奠定浓厚的传统文化节日的气息。本文叙述描写精彩优美,“汤圆甜丝丝的,一闻就让我直流口水,吃下去,心也感觉甜甜的”,用汤圆的甜反衬心里的甜,仅一个“甜”字,寓意深远,从而也升华了文章主旨。写得漂亮!

只是最后一句的点题,给人感觉有点跳跃,怎样从元宵节恰如其分地引申到传统文化,中间还需要有一个小小过渡哦。

“我最喜欢过元宵节”这句话的前面如果能再加入一个表示转折关系的词语,比如“但”,表达效果会更好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央视元宵晚会观后感

全文共 1047 字

+ 加入清单

正月十五晚上,我们回家和老爸一起包饺子、吃汤圆、过十五。老生常谈,当然还要陪老爸看那台中央电视台十五元宵晚会,谁让我们是孝儿、孝女呢。

这台晚会好像是攒鸡毛凑掸子,楞凑了6个主持。你看这6个主持这个贫呀!让他(她)们贫得简直几乎喧宾夺主了。就说那个毕老爷吧,都50大好几的人啦,要嗓子没嗓子、要长相没长相、要口才没口才、要机灵没机灵、反映还迟钝,本来应该热热闹闹的晚会,只要一到他那儿,好像沸腾的锅里倒了一盆冷水,冷场了。闹元宵、闹元宵,热闹的程度应该是“火上浇油”,可一该他说话了,就涝挂了。

也难为这几个主持了,总想耍耍贫嘴儿、玩儿玩儿幽默、出出洋相、闹闹傻样儿,可就是玩不出个样儿来?费那么大劲干嘛?真还不如把饰演憨豆先生的英国喜剧泰斗罗恩?艾金森(rowanatkinson)和班尼?黑尔(benny hill)两位大师请来不就结了。别说他们6个,就是再绑上6个也不济人家一个。

有趣儿的是,我家看这场十五元宵晚会的观众,除了老头儿、老婆儿,还是“老头儿”、“老婆儿”,现代年青人一个没有,据说饭后趁大人们不注意,脚底下抹油都开溜了。我太理解他们了。

我还算是晚会的“忠实”观众,除了给其他人沏茶斟水、上厕所、打哈欠、走神儿外,自己多难受总算是睁眼,直腰在那杵着,可其他观众可就不对劲儿了。总共10个人,少说也有6人在那打蔫儿、点头,时不时的还伴有鼾声。这话儿是怎么说的呢?还真那么回事儿。我一点儿没夸张。台上闹元宵,台下打呼噜睡觉。

好歹唱歌是最能渲染气氛的节目,可是,哎哟哎,再瞧那几个唱歌的毛病还真不少,唱歌时望天儿的、闭眼的、抻脖子暴青筋的、有的人好像颈椎还有毛病,总站不直。听他们费劲扒拉地唱,也听不出嗓子来。唉!

好不容易有一个舞蹈,还是那种外国人不爱看,中国人看不懂的玩意儿,比群魔乱舞顺眼多了,就是不中看。

老爸还嫌这台晚会没有魔术。

有人说了,本来有台湾的刘谦演魔术,可是他的签证丢了,无缘这场晚会,所以就没有魔术了。那么大陆的李谦、张谦呢?没有刘谦这个鸡子儿,还打不了卤了不成?中国传统的魔术哪去啦?

那位又说了,看这节目,真不如到外面看灯会呢?可谁又逼你看啦?咱不是孝敬老人,为了陪老人在这耗时间嘛。

也别把十五元宵晚会数落得这么惨,也有几个精彩的。比如,那个抖空竹的小伙子抖得不错;于文华和那个山东老乡大一哥,学名朱之文唱的不错;还有周伟、石头、刘大成的模仿秀、口技。

末了,我问弟弟“哎,怎么样?”

弟弟眯着惺忪的眼睛说:“什么怎么样?反正今晚我是睡不着觉了。”

听,这话儿怎么说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2024元宵花灯观察日记

全文共 65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我和爸爸。妈妈去看花灯,尽管有小雨,但是也挡不住人们的热情。这一路上说说笑笑,车道都快变成“人行道”了。到了侨乡体育馆,我兴致勃勃的看起了花灯,花灯有星形的,三角形的,梯形的。。。。。。在场馆的西面有一盏是“兔子放鞭炮”一只兔子拿着鞭炮,意思是说:大家要快快乐乐的生活。咦?那里怎么有那么多人?哦!是“年年有鱼”灯吸引了大家。六条小鱼跳了上来,这小雨的形象很可爱。在场馆的东面是“大家喜气洋洋”,一只小兔子在大街上走路,手里还拿着爆竹。在场馆的西南面。。。。。。在桥乡体育馆这里的花灯各式各样,造型优美,装饰考究,做工细致,真让人眼花缭乱!在这茫茫的灯海中,要数有趣的就是龙灯了。一条“巨大巨大”的金龙了,她那炯炯有神的两只大眼睛,龙舌吐在外面,银光闪闪的龙须,是呐样的精神,那样逼真!微风习习,金龙摇头摆尾,一副威风的样子。另一盏龙灯更好玩。一只兔子站在他的背上,仿佛在戏弄它,龙须飘然,龙尾摆来摆去,那只兔子笑得嘴巴咧开了,眼睛笑得眯着。还有一盏龙等更威风。龙威大摇大摆,龙爪刚劲有力,扶摇直上,龙眼只等前方,好像它要往上腾飞,老师有讲过一篇课文叫“龙的传人”。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我们也要加速前进。

人群渐渐稀疏,我依依不舍的离开,但观灯的人络绎不绝,来来往往。渐渐地下起了小雨,人们撑起了小伞,与灯笼在一起,大家都是分不清哪是灯笼,哪是花伞。真是“一夜花灯醉,只缘春意浓”啊!

观灯是泉州的习俗。在众多的灯笼中,唯有那盏龙灯印像最深,那晚,我梦见我长了龙角,骑上那灯笼,游荡泉州!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元宵花灯作文

全文共 896 字

+ 加入清单

正月十五真热闹,人们猜灯谜、吃元宵、观花灯、放花炮,真是“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来到马路上,眼前的景色简直把我惊呆了。“火树银花不夜天”是最好的写照,白天光秃秃的大树、草地,像变魔术似的鲜活起来。地上小草充满生机,树干的颜色鲜艳极了,有红色的、黄色的、绿色的、还有五彩的,树枝上争奇斗艳,有竞相开放的花朵,有翩翩起舞的蝴蝶,有“嗡嗡”歌唱的蜜蜂,还有的像是流出的甘甜的露珠,它们一闪一闪,像天上的星星洒落下来,和我们一起感受这节日的快乐。

我们随着观灯的人流来到公园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条盘在大门口的栩栩如生的金蛇,金灿灿的非常引人注目,大大的蛇头、粗粗的蛇身、长长的蛇尾,尤其是它那红红的、巨大的蛇信子上,还挂着一个金色的“福”字,像是在预祝人们在新的一年福寿康宁。

再往里走,灯光越来越亮,花灯的样式也越来越多,有的像高大的圣诞树,有的像威武的狮子,有的像飞天巨龙,还有的是鲤鱼跳龙门、龙凤呈祥、五谷丰登。在中心广场,周围挂着一圈红红的灯笼,每个上面都有一条金色的小蛇在跳舞,正中央有一个巨大的花灯,上下都镶有金色的祥云图案,中间的倒“福”字,流光溢彩,红红的灯笼衬托着金色的祥云和“福”字,金光闪闪的祥云和“福”字点缀在灯笼上,一派吉祥和喜庆。我好奇的问:妈妈,“福”字为什么要倒着呢?妈妈边走边说:“福”字倒贴在民间还有一则传说。明太祖朱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漳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我听了后说:哦,原来还有这么有趣的故事。

我们走着、笑着、观赏着,在这灯的海洋,灯的世界里,到处都充满了幸福和欢乐。

[元宵花灯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