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浏览

3101

作文

1000

汪曾祺散文读后感

全文共 534 字

+ 加入清单

汪曾祺是一位来自高邮的作家,他笔下的美食被描写的十分生动,富有特色。每次读他的文章,我都被深深吸引,仿佛这些美食就在我眼前。文字与美食相结合,令人欲罢不能,爱不释手。

品尝这些美食时,应该是汪先生最幸福的时光。无论是家乡的鸭蛋,还是每年必做的炒米;无论是充满了感情的慈姑,还是鲜嫩爽口的咸菜,都使汪先生回味无穷。读着这些质朴的文字,我却感受到了不一样的人世间和汪先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我的生活中也有这样的幸福时光。比如每次年夜饭奶奶都要做的馒头丸子。过去的生活条件不好,做丸子总要掺上许多手工的细碎馒头。所以说是丸子,其实肉少馒头多,吃起来像是肉丸子。即使是这样,这也是只有在过年时才能吃到的好菜。随着现在生活越来越好,馒头丸子里肉占了大部分,有时家里的长辈还会调侃说肉太多,不是当年的味儿,与记忆中的那个美味总是差了一丝。

这道菜比不上山珍海味,却在家里人心中是再好不过的。原因很简单——传承与回忆。这是太奶奶曾经的拿手菜,教给了奶奶把美味传递下去,这就是传承。如今,太奶奶已经过世,吃到这个菜也会让全家人想起曾经那些美好和值得纪念的回忆。

汪先生文章里的每一道美食都不仅是简单的食物,背后更有一个个故事。这一道馒头丸子更是这样,承载了我家几代人的回忆,以及对先人的思念。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戴眼镜的农夫散文

全文共 3267 字

+ 加入清单

几十年前,我们一群基本没有知识的知识青年,湖鸭子一般涌到了湖乡农场。

读书的时候基本不读书,学工学农,车间清铁屑、田间插稻秧、河堤担泥土……当然也没怎么苦力的干活,无案牍之劳形,有泥土的芬芳,不时还有快乐的嬉笑。嬉笑着不大读书的最大好处是全班没有一个戴眼镜的。

来到队上的那个黄昏,却看到了一位戴眼镜的农夫。镜片反射着血色残阳的红亮光晕,把他一张很男人气的国字脸映衬得生机勃勃,这眼镜的另类效应,再加上高高的个头,使他在收工回来走在窄窄田埂上的一长溜男女劳力中透出一种鹤立鸡群的味道。

很快,我们弄清了他姓史,史什么弄不清,也不必弄清,反正全队老小都叫他史眼镜。不几天,我们跟他熟稔了。在他家里打牙祭,听他摆龙门阵,一盏煤油灯灯芯拧出老长一截,窗外悠悠荡过来的微风摇曳着还算明亮的灯光,不时打在他的眼镜片上,一霎一霎地闪烁着有几分莫测高深的光波。

毫无疑义,史眼镜是一个农夫,一个有家有室有儿女的农夫。守候着一间”茅檐低小“、门前茵茵草的泥墙草顶房,一个婆娘两个崽女,还有成天用来挣工分的广袤田畴。乍一看家徒四壁,可吃饭、干农活的家什还是一应俱全。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用牛犁耙、插秧割稻、脱粒扬场、手挖肩挑、开渠筑堤无所不能无所不精。工分底分自然是拿足十分,农忙时双倍完成定额每日赚20分工也不在话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可是个地地道道的农夫。

然而,从他的眼镜、从他言谈举止间不经意流露出来的气质,很难看出他是一个农夫。就算裤腿挽得高高的,出水就有两腿泥,周身也没一个泥点点,一身洁净却不耽误高效率干农活。他到底是什么身份?他嘿嘿地笑了两声,然后很贫下中农范地用裁切得很小的薄薄细细的草筋纸,把廉价的烟丝熟练地卷成喇叭筒,递给我们中的一两个小伙伴,自己叼一支,一根火柴点燃三支烟,几个人吞云吐雾一番之后,史眼镜的话匣子才正式打开——

从本质上来说,在湖乡农场干农活的都是农夫,你们初来乍到的,也是,不过是打着知青牌子的新式农夫。我是农夫,就像你们说的戴眼镜的农夫。可我同时也是知青,是1958年下放的上海知青(呃,我说小周不要把嘴巴张得这么大,能伸进去一个拳头似的)。是呀,是比邢燕子还早。高中还差一年毕业,祸从口出,差一点打成右派,因未满十八岁,逃过了这一劫,可逃不过接受再教育。就这样来到了这里,一呆就是十几年了。

刚来的那一年,我可不像你们这样热热闹闹,几十个人蜂拥到一个队上。我可是落难的孤雁一只,队部的一间小茅屋对于我来说也显得好大好空落。白天干得肩酸背痛,夜晚对着无边的黑暗,脑海里走马灯似的转着平白无故遭受的政治打击,除了操起二胡拉几曲刘天华、阿炳的曲子以外,就是长吁短叹,抑或是孤狼一样地狂嗥几声。现在回想起来,至少有上百个夜晚,自己都不知道是怎么熬过来的?

过了好久,我才知道,其实那些个日子,我也并不是孤独的。有一位质朴清秀的村姑一直默默地谛听我的琴声,当然也在关注我这个制造琴声的人。她家就在我隔壁。琴声在她父母听来,十分聒噪烦人,好几次都要赶到我窗前出面制止,可每次都被她拦住了,说她就喜欢听这个,比那些个花鼓腔的样板戏和本乡花鼓戏要好听不知多少倍。有几次趁她父母睡了,还悄悄跑到我窗外,偷偷打量我几眼,其实看到的只是一个黑影,剪影,更多的时候是背影,偶尔也有侧影。后来,这个念过高中的姑娘不止一次地说正是我这拉二胡的侧面剪影,还有我拉出来的琴声,不知为何产生这么大的魔力,让她日夜守候着,夸张一点说还有点让人痴呆入迷的味道。

也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我发觉身后有一道看不见的影子在为我做了些什么。有时候插着插着秧,中午回去睡上一大觉,下午再来田头,发觉田园自动化似地多了好一片“绿地”。类似的情形在收割季节也不时出现,吃饭时离开田头,镰刀草帽搁在一块,返回时往往多出一双雪白的纱手套。夜晚带一把二胡独自出去散步,对着一大片稻田或棉田狂吼长啸,应和着青蛙蟋蟀们的歌唱即兴胡乱拉上一曲,然后回到自己从来不锁门的窝,油灯一点,发现狗窝变人居了,窗明几净,脏衣服全都洗净一一晾晒在屋檐下。我想我史眼镜一向独往独来,怎么会招人青睐,以致有“田螺姑娘”暗中光顾呢?

有一回我留了个心眼,照例带琴出门,迅速消失在黑暗中,不到半个时辰,悄然折回来。无声无息地缓缓推开门,“田螺姑娘”这下可被我抓了个现行:油灯下,这位清秀村姑正弓着腰,从床底下翻出衣裤袜子一大堆,装一脸盆,伸直脊梁站起来一转身,明媚的目光就撞在我500度的近视镜片闪烁的光波上,那一刻,我感觉这是我所见到过的最美的目光,最让人心酥的眼神交流……

就这样,我们很快走到了一起。对于她,同我这样一个仅次于右派的有政治污点的人结合在一起,是要冲破重重阻力包括同她父母彻底闹翻的风险的。对于我,残存在内心的一点点返城、返回大上海的侥幸,同眼前这个姑娘比起来,简直不足挂齿了。我明白了就我这个现状,即使返城了,也仍然逃不脱孤独终身的命运,我就把我的终身绑定我心爱的姑娘,守候湖乡这块多情的土地吧。

也不知她怎么斗赢了父母的,也许是两位长辈爱女心切,再加上内心深处也并不在乎这类看不见摸不着的政治问题吧。总之我们很快完婚了。我实打实地感觉到,婚后,自己简直变了一个人,所有的孤独愁闷,全都逃往了爪哇国,代之而起的是爱。爱我的爱人,爱我队上的农夫,爱这片土地,真的,像艾青一样”……眼里常含泪水……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我不含泪水,戴着眼镜的我,更加真切更加动情地用目光加镜片光抚摸这片土地。

几年后,我们在收获越来越多工分的同时,顺势收获了两个可爱的娃娃。哦,不,应该是三个,没看到你们大嫂的肚子又鼓起老高了吗?

我们这一帮子,没有读过什么书、自然也没读过什么有震撼力的爱情故事,那个晚上,用耳朵读了史眼镜这近乎传奇的的爱情故事,没有谁不被深深震撼了。爱情,是多么的美好呀!美好得把幸福播撒在这篇辽阔无垠芳香四溢的沃土上……

接下来的几年,我同史眼镜大哥学到了不少农活,特别是既能提高工效又不把自己弄成个泥猴的一些诀窍,还受他的感染,读了一些书,其中不乏水稻棉花栽培、田间管理方面的农书,甚至连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他也给我讲解了好几个章节。

熟读农书的史眼镜,可不是抽象地守候湖乡,也不会就农业问题泛泛而谈,而是通过他爱人、通过其他农夫的口耳相传(他本人因所谓“政治上有污点”而无从公开谈论),为队上贡献了不少春耕夏初秋收冬藏的合理化建议。建议即便只是部分地落到实处,也产生了令人大开眼界的实际效应——粮棉单位面积产量明显高于邻队,我们的支书队长屡屡被分场树为典型,出席农场乃至地区农业学大寨先进个人表彰大会。

史眼镜永远是漠视荣誉的,他说如果把荣誉当成一种果实,他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事实上,就他当年政治处境而言,也是没有问鼎收获的资格的。当年,对于我们知青来说,这果实还包括我们知青趋之若鹜的返城。有一次我还试探着问他,这几年来,一拨又一拨的知青返城了,你也是知青,而且是咱知青的祖师爷,不如活动一下,也把自己“返”上去吧。可他只是轻轻摇摇头,淡淡地付之一笑,什么也没说。

我明白他的土地情结了,当然我不是第一次明白,这一次只是进一步明白他绕上这种情结也已到了一种痴迷的地步:他的幸福,他和他爱人的幸福,他全家的幸福,大抵是要永久性守候且扎根在这篇沃土了吧。

时间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去年冬天我回农场队上,首先就打听咱眼镜大哥,是否一直守候着这里。还没问两个人,就看到了他,却没看到他的眼镜。年逾古稀的他,因老花与近视的博弈,折中出的结果是他竟然要同长相厮守几十年的眼镜拜拜了。不是听另一位当年的湖乡好友介绍,我还真认不出他了。

是啊,岁月催人老,白发白须,眼镜取下了,换谁谁也难辨认了。可一经重逢,他依然笔挺的脊梁、依然坚毅而睿智的眼神,说起话来依然是三句话不离农事的“土语”……这一切,多么熟悉,多么亲切,活脱脱把当年那个气质不凡的眼镜农夫推向我的眼帘。我除了一如既往肆无忌惮地叫他“史眼镜”之外,也不晓得用别的什么称呼来叫他,来表示我的亲昵了。

哦,戴不戴眼镜,他永远是我的眼镜大哥,守候湖乡的眼镜农夫。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林清玄散文读后感

全文共 664 字

+ 加入清单

一本好书,阅读上百遍,每一次读的感受都不一样,会让你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每一本书中,也有许多精彩的文章,给我们带来巨大的人生启发,让我们知道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真,什么是假。近日,我读了《林清散文自选集》,它好像是无声的“老师”告诉了我们面对挫折时该如何,面对无策时该如何……就是这一件件事情,不管是小事还是大事,都在触碰着我们心灵深处。

人人都有最喜欢的文章,我也不例外。这篇文章不仅让我很喜爱,还给我留下了很大的启发。是哪篇文章呢?就是《活珍珠》。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夏威夷的小贩在卖珍珠,谁也无法辨别珍珠的好与坏。有的人拿到的珍珠又圆又亮,有的人拿到的珍珠又小又扁。作者看到珍珠贝里的砂石会长出不同的珍珠。想到了人生:总有些人可以长出最大最美的珍珠。

作者简洁的语言中藏着深刻的道理,不禁想到了自己所在的班级。在同一个教室里有不一样的学生。有的学生光彩熠熠,是又大又圆的珍珠;有的学生黯淡无光,是又小又扁的珍珠。为什么有些同学可以变成美丽的珍珠呢?那是他们面对坎坷、困难时,能勇往直前,持之以恒,把“拦路虎”都一一解决了,一一包容了,成为了完好、圆润的珍珠。正像作者所说:人生的伤痛就是活着的珍珠,能包容,就能焕发出晶莹的光彩;不能转移,就加速了死亡的脚步。

遇到一些事情,要学会去包容、克服,即使不是最美丽的,也能散发出属于你自己的光彩。如果你不去包容、克服,反而让你那颗珍珠没有光彩,变得越来越黯淡无光。

我们把人生比作一幅画,那幅画不是完美的,但你只要克服、包容、填补那个缺陷,就会让这幅画变得完美……

读书让生命充满活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朱自清散文读后感

全文共 453 字

+ 加入清单

人们常说母爱是世界上最温暖的爱, 人们常说母爱是世界上最温暖的爱,那么我想父爱便 是最深邃的爱。父亲对爱的表达是绅士的,不像母亲那样温 是最深邃的爱。父亲对爱的表达是绅士的,不像母亲那样温 母亲那样 馨、温暖,而是通过细节诠释的。人们大都歌颂母爱,那荷 温暖,而是通过细节诠释的。人们大都歌颂母爱, 花般的细腻,可是却很少有“文人墨客”去歌颂父爱, 花般的细腻,可是却很少有“文人墨客”去歌颂父爱,难道 是对父爱的理解不够参透?细数那些写父母之爱的文章, 是对父爱的理解不够参透?细数那些写父母之爱的文章,能 够使人感同身受的也就是朱自清笔下的父亲。

够使人感同身受的也就是朱自清笔下的父亲。一般是正面写 父亲的高大形象,这篇文章却写的是父亲的背影, 父亲的高大形象,这篇文章却写的是父亲的背影,写父亲不 美的外表、动作和不漂亮的语言,这篇文章语言朴素, 美的外表、动作和不漂亮的语言,这篇文章语言朴素,并没 有淋漓尽致的描写, 却有着感人力量。

上述归于一篇叫做 背 《 有淋漓尽致的描写, 却有着感人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关于雨的优美散文

全文共 955 字

+ 加入清单

一直在下着。雨点打在我手中的伞上,伞柄还残存着手心的余温,我握着,感到暖暖的。那个身影是那么瘦削,渐渐消失在了远处。我脸上湿湿的,已分不清是雨是泪。雨很凉,但我的心是暖的。

今天是个雨天,我的心里就像天上一样,布满了浓阴。今天发了成绩,我考得毫不夸张来说,很差。再加上这个阴郁的雨天我又偏偏没带雨具,我的心情糟糕到了极点。对于平常都自己回家的我来说,此时只能待在门卫室祈祷雨停。看着别人都说说笑笑地打着伞放学回家了,我更加焦躁:这雨何时才停?

冷风夹杂着凉雨,砸在地面上,砸在水洼里,击打出一片片水花。我一边搓着手,一边看着这浩浩荡荡的雨势,在心里叹了口气。风夹杂着雨丝斜斜地落在我身上,我不禁打了个寒噤。刚要往里走一走,突然背后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是老师!一回头,正迎上那和蔼的面孔。我的老师个子不高,很瘦。撑着雨伞站在凉雨中,让她显得更加清瘦。老师递过来一把伞--她的手也是那么细弱。“正好多出来一把伞,快回家吧,别让父母等急了。”老师的声音是那么亲切,让我在凄冷的秋雨中寻得了一丝动人的温暖。“谢谢老师!”我微微颤抖的手接过了那把伞。泪水不知怎么了,忽的糊住了我的双眼,老师的身影在我眼里逐渐模糊了。“我先走了,路上自己走一定要注意安全!”在一刹那间,我清晰的看见了老师黑发丛中的几根银丝。老师穿的外套仿佛太大了些,显得那么晃荡。

我竟从没觉到老师是那么瘦!

看着老师远去的瘦削的身影,握着那把暖暖的伞,我的心里说不出是开心还是难过。老师,若我迷失了方向,您就是一盏明灯,为我照亮黑暗,指明前进的道路;若我进入了严冬,您就是一束阳光,为我融化积雪,带来无限的温暖;若我陷入了阴霾,您就是一缕春风,为我拂去阴郁,呈现光明的前程。老师,您头上的白发和瘦削的身影便是日夜操劳的最好见证!

谢谢您,老师!是您在我最阴郁的时候,像一轮太阳,为我照亮前方。是您让我有了对学习、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让我能转挫折为动力,能勇敢面对困难。即使这一句“谢谢您”太过于微小,无法回报您含辛茹苦的培育之恩,可是老师,您可知道这一句“谢谢您”包含了您一个学生对您的无限感激与深情!

老师,谢谢您对我的关心与爱护,谢谢您的鼓励与教诲,谢谢您的严厉与批评。

也谢谢您在那个雨天,递给我的那把还留有您手心余温的伞。

因为是它,让我感到很温暖、很温暖。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二三事散文_[第四单元]写散文作文1600字

全文共 1443 字

+ 加入清单

读书,在阳光下写字,钢笔,蓝色墨水,我喜欢的心情。

2014,美丽的相思,而似乎是有很多故事的。

我遇见的人也都是一生一世的唯一吧,就像2014,也只一世。

我记得元旦没有假日,我们是一起过去的年末和年初。

我记得那时候脚背发炎,走路有些瘸瘸拐拐。某一天迟到的清晨,我遇见ZYC,他扶我进学校的。我记得他有说老姚太神经质的。

我记得上学期的最后一天,我和DD半路折回教室,被班主任撞见。我记得那天铁门没有上锁,DD还是和我同路了。我记得我们说了七天后再见。

我记得过年前一天,他们分开。我记得我陪他聊天通宵。那天我们的所有的话比一个学期的还要多。我记得寒假的七天像极了高二国庆的七天。我记得我边在阳光里写作业边和他聊天。我记得开学后他给我的糖。

我记得后来的晚自习,我总是和HR一起走的。我记得开学第一周因为物理在班长面前哭。我记得自己难受的样子和班长坐我身边的样子。我记得没有带伞的雨天,DD和HR的伞。我记得因为陪我淋雨,班长感冒了。我记得后来班长给我的牛奶,手工饼干,鸡蛋,还有,最爱的,周国平。

我记得清晨的教室,总是HR,SGY,我,SSP。

我记得上课你们一直做数学,SGY,HR。我记得化学你们一直很好,HR,DD。我记得我无比纠结的物理。

我记得黑板上的英语作业,我记得DD和我一起站在黑板前,我记得DD煞费苦心的英文作业。

我记得晚饭,酸豆角泡面,永恒纠结的同桌,ZKX。

我记得懒得跑下去的时候,总是SGY会买来晚饭。我记得CC她说她羡慕。

我记得ZF每次借完作业,都会买来吃的,放进我课桌。

我记得做不完的数学题,他每周会给我的试卷,后来的蓝莓味果冻,后来的笔记本,后来我唯一给他的信,自行车,A4纸,我记得后来好几次的三班,我记得短信,黑夜里他转身的背影,我记得那次争吵,当然,我是下风的。

我记得周六的晚上,和DD聊不完的天,他的偶然出现,我还收藏的纸条。

我记得课上,我和DD传的小纸条。

我记得天气转暖的某天,在楼梯前,ZYC给我的那个包满蜡的橘子,我记得见证他的消瘦。

我记得一号,二号考场。我记得好多熟悉的脸庞 ,记得一个考场时他敲我的肩。我记得考完语文的午后,ZKX搞怪的作文理解。

我记得班主任若干次的谈话,DD的窃喜。我记得那些烦人的周记,班主任总是没有骂过我的。

我记得后来的高考复习,我因为冷披了DD的黄色外套。和DD一起在讲台数高考说明,他搞怪的发卷方式,我哭笑不得的样子。

我记得我和他的流言。

我记得班主任盯着我们下晚自习的去向。

我记得那天DD和我讲他的口味。

我记得我数学课做英语被找,班主任说得我哭了又笑了,后来数学老师慈祥的脸。

我记得高考前JS的纠结。

我记得高考前和BH打的那个漫长的电话。

我记得程弟的祝福视频。

我记得我和他去卖旧书,周阳。我记得他满地的书,我记得他对书爱惜的模样,我记得他给我的笔记,试卷,随笔,我记得那天的雨水和我们一起吃的酸菜鱼。

我记得后来的预备党员,我,他,HR。

我记得24号晚,他说的很多话,HR的很长的短信,SGY的电话,我记得第二天一起吃的牛肉面,DD,我,他,我记得填志愿,帮他查录取,他帮我查。

我记得高考请客,同学聚会,夏天的长发,裙裾飞扬。

我记得。

我记得。

我记得。

我记得。

我记得。

我记得后来他们接二连三的离开。

我记得收到的他的信,HR的礼物,DD的。

我记得后来某一段和他的纠结,后来的断了联系。

我记得国庆晚上的火车,DD的电话,XJ的同行。

我记得DD,班长给我的感动。

我记得和周可欣在南通街头笑闹。

我记得我的改变,身边的改变,许多人的改变。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记小青年樊星散文欣赏_[第四单元]写散文作文1300字

全文共 1216 字

+ 加入清单

樊星是我姐姐家的孩子,从小很听话、学习十分的努力、勤俭节约爱劳动。

樊星刚满一岁的时候、我就外出打工了。他满三岁时、我从福建打工回来、那时、他长得有些体弱、只是小小的肚子老是胀的圆圆的、吃的肚儿圆嘟嘟的还要吃、衣服和裤子穿的有些诙谐有些滑稽、老是上跨下掉。那时、虽然计划生育很严、我姐姐认为他可能长不成器、农村需要大男劳动力、就又给樊星添了个弟弟。第二年、我又去福建打工了、我姐姐养着带着三个孩子、困难到衣食就成了问题,于是就把樊星二兄弟送到河北我妈妈那里寄养着,我姐姐就去了福建打工。

我和姐姐就在一起了,我经常看见姐姐拿着三个孩子的相片看着一会笑、一会流泪、一会发呆、经常夜里睡不着、经常梦里念着樊星樊浪的名字、有时还念着家里大女儿的乳名、我姐姐就这样一边上班一边想着几个孩子。我姐姐进的是一个效益不好的鞋厂、工作累的不得了、还经常加班、工资却相对比较低、我姐姐还是一直坚持着.........大概时隔半年、我妈妈来信说樊星被人打了、一个大人给他左一巴掌右一巴掌打的瓜兮兮的,我姐姐看完信、想到穷人家孩子的悲惨、哭的不得了、那种哭和难过只有做母亲的人才懂得、绝不是几个文字就能描绘和形容的,于是、我姐夫就把樊星二兄弟接回四川的家中,从此、樊星三姊妹就跟着奶奶生活了。

一九九四年我回家,我看着才七岁的樊星做一家人的饭、人矮小了他就站在凳子上洗锅、切菜、还要夹柴烧火、脸被熏的黑黑的、比外国的小矮人还黑;衣服基本都是他洗、还要管一家人的经济、财政进出他都得把关,实际上都是支出、靠我姐姐每月邮寄回来的二百元钱支持一家的温饱;有时关没把好、就会有很长时间吃不上肉、有时很长时间炒菜没有油、经常锅里就有锈斑。樊星的奶奶那时六十多岁了、一天到晚都在地里忙活、为人大咧咧的、做事稀里糊涂习惯了.......

樊星读初二的时候、我去开家长会、知道了樊星的分数成绩排名本年级二百来名、当时我十分不满意、非常严重的批评了他、还指责了他的班主任老师。初中毕业、他以八百四十三分的成绩考上了本县的重点高中、当时我带他去县一中报名、他的班主任杨老师夸他很优秀;高中毕业、他以六百多分的成绩考上了四川大学。听说他在高中期间、每学期都拿到了奖学金,在大学里、一直都是校里的学生会主席、一直都是班级干部;大学毕业、他考上了研究生,但是、他放弃了、而且从不说出来、生怕我姐姐知道了难过,因为他知道、他上学这么多年、给家里的压力已经到了极致、再加一根稻草、家就会崩溃......

樊星现在在证劵公司上班、我通过他的同行和他的记录了解到他工作特别认真负责、工作上一直是任劳任怨。不埋怨自己出生卑微、也不埋怨社会的不公平、没有在五颜六色的万花筒世界迷失自己、从不以自己是名牌大学毕业而 狂傲。他能定位自己的角色、他对亲情、感情、爱情把握的恰如其分。他从骨子里明白、家庭和国家培养了自己、自己就要做好一杯土、一朵花、一滴水、一粒沙.....不自卑、不自傲、努力坚持自己的使命!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饮酒改写成散文500字

全文共 576 字

+ 加入清单

瑟瑟秋风轻轻吹动满树火红的枫叶,宣告着秋日的降临;金黄的麦田随风摇摆,传达着收获的喜悦;八月的那一年弯月,叙说着无限心事……

就在两年前,我在南山附近的村庄建造了一所房子。小屋的周围篱笆种下了满满的菊花。这里背靠闹市,虽谈不上富丽华美,但有我钟情的这一份怡然自在。房屋四周人来人往,碰见几个熟人便聊一聊家常,虽说四周人来人往,但我的心却完全感受不到一丝闹市的喧嚣。要说我为什么能做到如此这般?那我只能用“心安即静”来回答,我心既安,又何苦为这尘世所扰?何惧这周围环境的动荡不安?

这一天的傍晚时分,我闲来无事,望见满院的菊花开得正旺盛,缓步走出房门到了东边的篱笆边。近看,那一朵朵菊花的花瓣向外缓缓舒展开来,夕日下的菊花宛若不谙世事的少年,向周围的一切投以好奇的眼光。看着他们。我不禁伸手折下一朵,靠近一闻,阵阵芳香扑入鼻中,使人通体舒爽。

一片落叶拂过,唤醒了沉迷花香中的我。我抬起头,远处连绵不断的南山不经意间映入眼帘。瞧,它静谧不语,似一位沉思的智者。山间的云气也是极好的,将山轻轻地笼罩着,为那稳重挺拔的山峦披上了一层朦胧的丝巾,使他距离我又近了许多。天空飞来一群晚归的鸟儿,时而相伴,时而追逐,偶尔传来几声婉转的鸣叫,那是他们唱响的归巢的小调。

这一幅田园画中暗藏着我所领悟的真理,我想自己分辨清楚,话到嘴边又不知道如何表达。愿有一知己,能懂其中言!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流年优秀散文

全文共 1157 字

+ 加入清单

风吹依旧,花开摇曳。

我在细数那逝去的年华,有关这个学年故事。以心如止水忆思纷纷扰扰,以豁然开朗接受艰难苦涩,以迷死人不偿命的微笑回眸岁月,面对现实。日子,如果非让我描述一下的话,我想只是四个字:花开花谢。

事到如今,竟然还是喜欢一个人淡淡忧伤,静静思索,默默落笔;还是喜欢每天从镜子里塞给自己一个大大的微笑 ,用心说:美丽的一天;还是喜欢眼睛或明媚或黯淡,尽收眼底,没有言语;还是喜欢简单的生活,单纯的处事;还是喜欢细嚼慢咽,一顿饭一小时,一顿饭两顿吃;还是喜欢能把不好笑的事也当笑话的笑口常开;还是喜欢等到多年以后,还是像一张白纸一样或者已经绘成一幅心旷神怡的画卷,不允许谁把我的履历搞得乌七八糟而只消得我自己泼墨挥洒;还是喜欢,还是喜欢,又是还是喜欢,都成了习惯,是一点都没有变,也不是变不了的。以为会在新的人群里寻觅到改变,而获得的却是蜕变。什么事情都可以理解,却不是全能接受;表面的寒暄总是必要的,真诚对待也必不可少;最能让自己舒心的该是不指望别人回应,仅是笑;若是抱怨着苦闷,那是不寻求改变,不是没有突破口,而是心灵停止了方向;有了依靠,还怎么独立行走;当懂得爱生活的时候,只是学会了爱自己;还没有停下来的理由,梦想一直在路上。

原本认定的也许不会发生,当初就算被千刀万剐也想不到的反而会随着岁月的滚滚波涛如期而至,与你相遇。所以,相信吧,人生从来都不缺少意外,要做的只有随时应战。有些东西,它已离去,然而它所升华出的思绪却不会离去,久久藏在心脏里,化成一颗刺,深深扎进血肉里,动不得,拔不得,唯有等待时间等待醒悟等待它自己退出去,过程很漫长也小心翼翼,一个细胞无意的运动都会导致前功尽弃,当它拔出血肉,平躺在心里,要安静绝不能急切,避免它心血来潮再次刺进去或者如刀般在心脏内壁划出一道道四分五裂的伤口,血流不止,这时千万不要与它抗争,它会气急败坏,潜入五脏六腑随意去刺,随意如刀割划,让内脏的血都汹涌不止,这是心痛。心痛了眼泪就会出面,决堤了是宣泄,红了双眸盈而不落才是伤。渐渐明白,若是坚定便没有理由,阻碍也是催化剂,相反的,理由才是阻碍,不是不坚定就是本就不存在,催化剂也好绊脚石也好,都不需要,顺其自然最好。只一眼,便深信。

过去与现状千丝万缕分不开。久一点的沉积为思维,造就习惯;近一点的促成状态,当下状况。两者紧紧相依,共同刻画每个时段的我们。我们可以有不同的阶段,而时间没有;我们可以站在此刻回望逝时的我们,而时间不会;那是我们也不是我们,而那永远都是时间;怀念的只是逝时却不能被此刻的相同面貌的我们能够替代,而值得纪念的却是时间以及充斥时间生命的平凡故事。

看过冷暖,安心栽培,期待盛夏凉风,期待秋天叶落,期待冬日暖阳,也期待来年花开锦绣。

编织几行字笺,挽作结,放在手心,紧握。

流年,风姿绰约。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巴金散文读后感600字

全文共 631 字

+ 加入清单

巴金,原名李尧棠,是我国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他的散文集像初升的阳光沐浴着我,他成了我散文阅读路上的一个重要的路标。

他的《朋友》和《秋夜》这两篇散文是我一直珍藏着的。我不仅为他的文笔深深叫好,还为他那颗懂得感恩的心深深敬仰。

“这一次旅行使我更明了一个名词的意义,这名词就是朋友。”“然而在那短促的过去的回顾中却有一盏明灯,照彻了我的灵魂的黑暗,是使我的生存有一点光彩,这明灯就是友情。”是呵,朋友,一个多么温馨多么实在的词!当你在这个世界上只剩下朋友时,你还是富有的。朋友在不知不觉中已成了你的一个依赖,《朋友》这首歌也受到我的青睐。“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在巴金的全部生涯中,朋友们成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环。

“窗外‘荷荷’地下着雨,天空黑得像一盘墨汁,风从窗缝吹进来,写字桌上的台灯像闪眼睛一样忽明忽暗地闪了几下。”“窗外还有雨声。秋夜的雨滴在芭蕉叶上的雨声,滴在檐前石阶上的声音。”这是巴金怀念鲁迅先生的文章的风景描写,那天正下着雨,巴金的描写使我置身处地于当时的情境之中。巴金一直把鲁迅先生当做自己的老师,一直崇敬着他。我想:巴金本就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作家,却把别人当做自己的老师,看得出,他为自己的散文还感到不足,我也从这看出他的人格魅力和孜孜不倦、求上进的心态。

巴金说:“我不配做一盏明灯,就让我做一块木柴罢,让我点燃朋友们的道路。”是啊,奉献自己是一种美德,点亮别人是一种胸怀,巴金先生的许多东西都值得我们学习,散文是一方面,人格是一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还记得穿着红色外套的女孩散文_[第四单元]写散文作文900字

全文共 839 字

+ 加入清单

记得那个穿着红色外套的陌生小女孩,瘦瘦的背景自今荡漾在我的脑海里,仿佛还停留在两年前的今天。记不清我们一次相遇的季节,似乎是冬季,那时天黑的太早,地点是老东北(沈阳)一个家具商场,我们两都是兼职学生,主要是给店里发传单,我们根本不认识,后来是因为我们下班后偶然上了同一辆公交车,经后来聊天才知道她和我是一所学校的,比我大两届,是我的亲学姐。夕阳打在车窗上,一股冷艳的阳光有些刺眼,慵懒得让人有些乏困。车上聊了很多,经同学说,那时我"调戏"她了,我只想说:我有吗?

那时我们什么都没有,只是记住了对方红色的外套,还有那个长着小虎牙一笑脸就会发红的她。就这样我们有了陌生人之约,那时我们都不知道对方的名字。

在学校的生活中,我们并没有见过几次,也没有电视剧里面的浪漫情节。

我们没有一见钟情,但我们情有所约。一场浪迹校园爱情的故事并没有那么简单,我们也没有过。也许我们注定以这种方式相约:

还记得那时我十分淘气,想要励志做一个有志青年,于是产生了很多年疑惑,甚至去怀疑学校的教育。就这样我没事就会去找你诉说我的感受,也不知道为什么,我把我经历的所有东西托盘而出的告诉了她,我更不知道一个说话脸会红的小女孩会答应我大晚上出来。我们去得最多的地方是梵灵湖,那时我和她都傻呼呼的,站在同一条线上,但是横向距离至少有一米,也许是因为那时都有着“敬畏”之心吧!现在想起来好好笑,那时约女孩居然连一瓶水都没买,这也也算环保的第一步吧,还是算抠呢。

记得最清楚得是哪年冬天,她都发都白了。犯病的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冒着大雪把她约到了梵灵湖旁边,结果她的头发被冻结了,白白的,都怪我明知道她刚洗完头发还把她叫出来,还说:没事的。哈哈 ,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我太有才了?

其实这只是我们相遇了,我们还没有正式的开始,只能算是同学之间的友谊。

生活有些事来得太突然,甚至我们无法感到,就像我和她一样,活在一个滑稽的年代,从来没有预想到我们变成了后来的情人。

如果你还在单身,请珍惜你身边的朋友,也许她就是你未来的她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陪母亲回乡散文_[第四单元]写散文作文7300字

全文共 7170 字

+ 加入清单

母亲总念叨着要回村里的老窑院去看看,五年了,这,成了她最盛大的一场心事。在我,自然理解,那是她一把泥一把土捏起来的帝国,她,怎么可能不去惦记呢。然,我们却合着伙劝阻,想尽法子拦挡,就是不肯让她回去,毕竟,老窑院是个还没有愈合的伤口。五年前,与恶症搏斗了八年之久,却终也没有逃过劫难的大哥,被大嫂、二哥和我运送回村,在窑院里办了丧事。这一切,都是瞒着母亲进行的,谁都不敢让她知道。事后,都觉着还得瞒下去,等过上几年,她脑子不好使了,糊涂了,或许就不再追究了。谁料,母亲却常常问起大哥,那些日子,一说话就抹眼泪,这大约就是母子间的心电感应吧。知道抗不过去,最终,我们还是如实对她讲了。

不让母亲回去,我们有诸般理由,最要紧的是,怕她回去后,睹物思人,被老窑院撞疼了伤口,像当年那样锥心刺骨地恸哭一番,而后又大病一场,到时我们该怎么办?五年前,她尚能从巨悲中走出来,五年后,若旧痛复发,她还走得出来吗?毕竟,她已经八十二岁了,用老家人的话说是,土早掩了半截脖子,这景况,又怎禁得起大的折腾?

然母亲却固执得很,总是说,总是说,那是我的家呀,你们不能老这么拦着,一眼都不让看吧?我都这个样子了,还能再活几年,非得等死了才回?近两年,“死”这个字眼,开始频繁地出现在她的话语系统里,有时我们听得厌烦了,会以为这是她打击儿女们的一件利器,其实,在她,却是风烛残年、体弱多病的一种心境,无关乎心情好坏,发不发脾气。母亲的另一个理由是,窑洞里还放着她的装老衣服,必得把它们取回来。她可能以为,这理由是确凿的,充分的,谁都必须遵从。我却不屑地笑,不是给您新买了一套吗,取那干啥?她摇摇头,那也是新的呀,一天没穿过,怎能扔那儿不管了?拿回我冬天就穿。我自然是吃惊不小,那是装老衣服呀,您好好的,穿?她说,那又咋了,又不是别人的。我摇摇头,早塌了,想取也取不出来了。母亲不信,窑洞也就东窑窑仓处塌下一块,怎么可能取不出来呢?

这一次回来,听说我会多待几天,母亲马上又提起了回乡的事,说了一次我装作没听到走开了,她又站到我眼窝前,说第二、第三次。我有点不耐烦了,等秋凉时再说吧,这么热的天气,中了暑咋办。她也不高兴了,冬天你说会冻感冒的,让我夏天回,夏天来了,你又说怕中暑,推推靠靠的,到底引不引我回?不引,我自个坐车,你真当我回不去?看她那架势,这次是铁了心,任你千军万马都挡不住了。可能也看出了我的不悦,母亲又说,你脾气好,你得引我回,就算妈求你了。她这一说,我心里真有些不忍了,又没敢马上应承。

我知道,这不是件小事,也不是我一个人的事,不能自作主张。

我先背着母亲跟二哥在电话里商量。我对他讲了母亲的固执,并强调说这次看来是不回不行了。我的意思是,希望他一起回去。说实话,我对能不能保护好母亲,好好地送她回去,再好好地拉她回来,还真缺少了一点自信。他是医生,万一出了什么意外,也有处置的经验和措施。二哥问我,这几天咱妈身体啥状况,没累坏吧。前些天,我们都去参加了外甥的婚礼,母亲又提早去了几天,办事她也帮不了什么大忙,就是和亲戚们说说话也够她支撑的了。我说回来还行。二哥迟疑了一下,真要拦不住,你就陪他回吧,半后晌再走,可不敢中了暑。我说你呢,你不能回?他说我这边有检查,走不开。我心里一下没了底,然事已至此,也只能逼着自己上路了。

母亲让我妻子也一起回,大概,她觉得我脾性是好,然做事笨手笨脚的,收拾东西离不了儿媳。其实,妻子早有了回去的打算,她对我此次陪母亲回乡,心里也没一点底。

从县城到我老家凤羽村,也就二十几分钟的车程。

过了桑干河大桥,南岸绿树丛中的村庄便扑入了视野。眼下虽是雨季,可我打小就熟悉的这条河流,已软弱得像一泡牛尿,再没了六七十年代浩浩荡荡的气势了。偌大的河湾,挤满了水草,绿毯似的一直铺向了天际,其间有一群群放牧的牛羊出没,颇有点草原的气势了,甚至比草原还草原。七八年前,我为家乡做一本旅游类的书,专门跑到这里拍了些片子,并给它起了个名叫桑干大草原,虽有些夸张,却大抵没有否曲事实。

在桑干河南岸一带,作为乡政府驻地,我们凤羽村也算个大一点的村庄了,这几年虽说走了不少人,然两条主街道上,歇凉和打牌的人仍坐了好几伙,只是,面孔都熟得不能再熟,且皱巴而苍老了,几乎就看不到一张朝气光鲜的脸。从进了村的那刻起,母亲就眼巴巴地望向车窗外了,我知道她在找寻什么,尽可能地放慢车速,后来索性停在了一伙人前,也好让她从容地打打招呼。然她仍觉着不过瘾,身子扭着,头几乎是探出了车窗外,问过这个,再问那个,没完没了的样子。我觉着她这样子太费力,倒不如下了车去呱嗒,好好呱嗒上一会儿,或者就可以缓解多年的思乡之痛了。妻会意,扶她下车,安顿她坐到了人伙中,她自然是有些高兴了。我心里有些失笑,老了,真是老糊涂了,都忘了回来干什么了。

母亲和人们呱嗒时,我和妻到南头去找六叔,我怕真要出了什么意外,多个亲戚也好帮忙。六叔不知去了哪里,门上挂了个锁疙瘩,我这边正犯着愁,西边的院子出来个女人,竟然是我们从前的老邻居大文嫂。看到我,她显得很意外,硬拉我和妻进去坐坐。她家搬到这里,也有七八年了吧。跟她说着话,大文哥已把六叔找了回来,刚才他在街头跟人们攉龙。

我对六叔说了母亲的事,希望他能劝劝,吓唬吓唬她,回院子看看可以,窑洞是千万不敢进去了。

六叔叹了口气,也是的,都塌成那样了,还进去干啥?

他过去也在我们那条巷子住,窑院早塌了。我们那排窑洞都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碹起的,有十七户人家,是村子里最长的一条巷子。那时,这里是村庄的中心地带,前一排便是供销社大院和两个门市部。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村庄的逐渐南移,这里成了北头,一些户家在南头盖起新房后便搬走了。六叔和大文哥都属这种情况。如今,十七户人家,搬得只剩了三户。有了新房,旧院的功用充其量也就是圈圈羊、堆堆柴草了,很少有人再当回事去照管。母亲在村时,大文哥的窑洞先就塌了,先是紧挨我们的一间开了天窗,过不了一年,一场大暴雨之后,堂屋和东窑也塌了。六叔的窑洞也是那两年坍塌的,他和大文哥的院子仅仅隔了一个门。最东头三瓜叔的窑洞也塌了。到现在,除了没搬走的三户人家,这一排的窑洞都只有窑腿还站着,顶子全塌了,有的连门窗也拆走了。

商量好后,我们便去三叔家。老窑院的钥匙,自从母亲离村后,一直由三娘保管着,有时她会过去照看一下。

大文嫂也跟过来了,她想去看看我母亲。

三叔的院子,从前作为正屋的三间窑洞已推倒了,因为很快要建房,也就没有砌围墙,和村街连在了一起。站在院当中,能看到后面出村的水泥路,以及路旁那两行挺拔的白杨。路北偏左的巷子里,刚走了个人,一个还不到六十岁的叫拦弟的嫂子,鼓匠班子的吹奏声没个遮拦地刮进来,说话得大着嗓子。三叔一家现住在两间西房里,那是多年前搭的防震房。

我们进来时,母亲也刚进了三叔的院子,由三娘扶着上西房的大炕说话。

村里今年有个新举措,每户每间窑洞出一万块钱,余下的钱由村委会按新农村建设规定筹集,再统一组织修建。村里多数人家都是三间窑洞,只出三万块就能起三间新房,这政策自然是很受欢迎的了。所以,在村的户家,都想统一翻盖,毕竟这样做是很划算的。开春时,二哥也打电话和我商量,意思是将来母亲不在了,总得送回老窑院办丧事,有几间房子当然好。再者,将来我们退了休,也可以回去住上几天。他这一说,我当然乐意。可后来这事却半途而废,据说是,我们那一排人家,好多户已搬走,不愿再掏钱收拾老窑院了。

说了一会儿话,母亲催三娘找钥匙,引我们回老窑院。

一进巷子,就看到了我家那棵探出墙头的老柳树,因为再没人修理,那绿色的头发婆娑得有些乱,成了个蓬头垢面的流浪汉了。这树,其实是一根鞭杆长成的,也不知是我们兄弟谁插到墙根下的,插时无意,没想到春天里却活了,几十年,腰杆粗壮得竟然两只手臂都抱不过来,树冠呢,庞大得像一件错综复杂的事件,就是探出墙外的枝头也能搭起一大片荫凉。当年,母亲和邻居们就坐在这片荫凉里聊天。

三娘开了街门,院子里密密麻麻高高低低的各种杂草就扑进了视野,草丛中点缀着星星点点或红或白的野花。

这是我家的窑院吗?

母亲还没进城时,院子里便是有一根细柴棍也会被她拾起,更不允许杂草胡乱蔓上一院了。每年,她还会赶在雨季前请人将窗顶泥上一遍,几场雨过后,窑头若是长出草来,她会搭着梯子先爬上墙头,再从墙头爬上窑头,将上面的草拔得一棵不剩,拔过的痕迹,她会小心地一脚一脚踩平。没有了草蔓的牵扯,下了雨,窑仓出水就利落了,不会被洇湿。我们回来后听说了,就会责备她,这么大岁数了,怎么还自己爬上去?不小心跌下来怎办?然,正因了母亲的呵护,那些年,我家的窑院,在村子里一直都是最齐整的。后来她离了村,最初几年,每年仍会在春季回去几天,花钱请人将窑顶再泥上一遍。夏天,她也会回来住上一段时间,将院子里冒出的草拔掉。她一直认为,这老窑院才是她的家,城里那小鸽笼根本不是。

现在,也就锁了五年,院子就成了这个样,都不知怎么进去了。草,铺天盖地,声势浩大,俨然成了这个帝国的主人。

记得给大哥办丧事的那个秋天,这院子尽管也早没人住了,可因了母亲夏天里的一番收拾,仍是齐整光洁,不见一棵草。有天夜里,也不知弟兄们都去干什么了,偌大的院子只有我一个人守着。半夜忽然刮起了秋风,很凶,我在窑洞里能听得风把院子里的落叶扬到窑头上,又把它们从窑头上狠狠地甩下来。我坐起来,看到搁在井台前的两只水桶,让风推着从西墙根下滚到东墙根下,又从东墙根推到西墙根下,有时两只桶就很响地撞在一起。我跳下炕,穿过设在堂屋的灵堂走到了院子里,吊在院当中的晃来晃去的大灯泡,将我的身体扯成一道长长的影子。然我心里却没一点惧怕,我把那两只被风推来推去的空桶提起来,放进了柴房,又回到灵堂,在供桌前续了一枝蜡烛。现在想来,我当时心里那么平静,可能是觉着一直护着我的大哥是亲切的,他不会吓唬我,一直伴着我的老窑院是亲切的,她也不会吓唬我。

母亲在门口怔了一会儿,拄着拐杖,慢慢慢慢朝着这已经荒废了国度走去。

西墙根下倒是种了一些葫芦和大葱,是三娘种的,却也几乎被杂草淹没了。三娘和三叔都是勤快的农人,那么大年纪了,还种着十几亩地,然这院子看了让人心里恓慌,他们也就不常过来了,种是种了一些东西,抱的却是能收一棵收一棵、收不了就不收的态度。压水井的台子还好好的,摇臂却让人拿走了,像好好的身体给卸去了一只胳膊。其实母亲还守在这里时,因为水位下降,这井都快压不上水了,两天才能压一担水。这也是我们将母亲接进城的原因。西房烟囱上的抽风机也让人拿走了。这些,三娘在电话里都跟我母亲说过。贼是从院墙翻进之后,蹬着梯子上到西房顶上的,三娘说她有天过来时正好看到了贼的影子,就是本村人。母亲听了后,自然心寒,她担心自己的装老衣也会被拿走,回去看一看的心情就愈发迫切了。尽管我们反复解释,不可能的,再害的贼也不可能去拿装老衣,她还是不肯相信。

满院的杂草中,最惹眼的是两株秀挺的蜀葵,一株站在东窑窗前,一株守在西房窗前,此时,红的花开得是说不出的惊艳。母亲爱花,从前,她在院子的东墙根下专门辟出两个小畦子种花,种的便有这蜀葵,她把它叫做大波花,还有一种是牡丹。东西两窑的窗台上也养着好几盆花,每到夏天,窗前便是花团锦簇了。她搬走后,这花便枯了,那凭空站出的两株,大概是散落在地上的种子被风传播过来的吧。明年,这落寞的院子,是不是会站出一大片艳红的蜀葵,这就不得而知了,然即便站出来,又有谁欣赏呢。

三娘立在窑门前开锁,却半天鼓捣不开,扭过脸问我,这钥匙到底给了她没有。门还是那年办完大哥的丧事后,我亲手锁的,也不知钥匙到底去了哪里。六叔挤到前面,试了半天也不行,便征询我的意见,是不是撬了它。我说窑洞也塌了,锁不锁一个样了,六叔便出去借工具。我看了看,不仅仅是东窑,堂屋和西窑都塌了。东窑塌得最厉害,窗棂上的绿漆仍很新鲜,窗户纸却破了,下面几孔玻璃被泥水糊了个严严实实,只能从破了的窗户看到隆起的土堆和陷进来的天光。大文嫂说,可能是我家窑塌了,连累了你们。她家旧院在我家东侧。这个因素,我想自然不能排除,可也不全是,没了人气,甭说几间土窑了,不是连偌大的江山也会垮掉吗?

六叔回来后,几下用钳子将门撬开了。一看,窑顶塌出一个大窟窿,一仰头能看到窑头上的草,和裂出伤口的蓝天。当地堆了一大堆土,几乎将东西两窑的入口塞住了。窑门开了后,母亲任谁的劝也听不进去了,坚持着要进到里面,我们吓唬她窑顶塌下怎办,她反安慰我们,好几天没下雨,能塌了吗?我们说东西我们去拿吧,她说你们根本不知道放在哪儿。她拨开我们的手,倔倔地进了堂屋,我们提醒她别绊倒了,她倒好,居然靠着拐杖的支撑,从土堆边绕过去了,直奔后墙那两个洋箱。我们只得跟了进去。她开洋箱时,六叔朝我使了个眼色,意思是你看住她,我去东窑把相框摘下来。

相框里有大哥的照片,这我自然知道。

然这时候,母亲也对我发了话,去,把东窑的相框拿出来。

我一听心里就着了慌。

六叔看了我一眼,从门口的土堆爬了进去,东窑几乎都塌了,当地是一个更大的隆得高高的土堆,几乎是没有下脚的地方了,然从门口还能看到那两个相框,一个砸下来反扣在了下面的桌子上,一个还挂在墙上。墙上那个,那么多照片里,最醒目的是我大哥的半身彩照,那是他在天津服兵役时照的,二十出头年纪,着军装,英武,帅气,嘴角挂着微笑。他就那样微笑着望着我们。六叔匆匆摘下墙上那个,又捡起桌子上那个,然后压低声音对我说,你去外面接着,我跟窗户递出去。我匆匆出了窗洞,我们都不希望母亲看到我大哥的照片。六叔从地上的土堆下来,又爬到炕上的土堆,从前,被母亲擦得锃亮的铺炕的大红油布早被掩埋了。六叔站在土堆上,头几乎顶住了窗前还没有塌陷的窑顶。他打开窗户,将相框送出来,我在外面接了,放到了窗台上。扣在桌子上的那个,玻璃粉碎了,照片被雨水粘在了衬纸上。我一张一张往下抠照片,因为担心母亲出来,下手就急,狠,有几张因为粘得太紧,都快被我撕破了。

这些照片都是亲人的,有我爷爷奶奶的,父亲母亲的,也有我们全家每个兄弟的,那里有年代的气息,有过去生活的痕迹了。若在平时,我会仔细地一张一张抚摸,轻轻拂去上面的尘土,让它们变得光亮些,然现在,我只能草草地将它们整在一起了,我担心母亲出来看到,更害怕她看到大哥的照片。

等我收拾好了放到车上时,母亲也出来了,她从堂屋倒腾出了两大包东西,其中一包便是她的装老衣。母亲先将那个我不知装了些什么的包袱打开,展出一个鞋盒,一件毛衣,这两样东西一定是她珍爱的,要不她也不会包得这么紧。她打开鞋盒,对一直护在身边的大文嫂说,他嫂子,这皮鞋你拿去吧,你能穿。我看了看,那双鞋擦得亮锃锃的,样式却有些老旧,是她多年前买下的。大文嫂笑笑,表示自己有,不穿。母亲又说,那这件毛衣你拿去吧,我现在瘦成了这个样儿,不能穿了。大文嫂又笑,我不要,您给别人吧。在她,是自然而然说出来的,她可能真的认为家里不缺这些,就是真缺,也不能要一个老太太的东西。母亲却以为别人嫌弃她,她觉着好好的东西,别人怎么会不要呢。她显得很尴尬,声音重重地说,不要就扔了吧,扔了吧。我赶紧悄声对大文嫂说,拿上吧,拿回不用扔了。大文嫂马上说,您真要给,我就拿上了。母亲脸上这才泛出了笑。

处理了一包东西,剩下那包装老衣服,母亲让我拿到车上去。包袱皮落满了尘土,看着又脏又旧,大文嫂看着我说,不如把外面那层扔了吧。我也觉得这样拿走不合适,不如处理了了事。大文嫂帮我把包袱打开,里面有一块红纱巾,她用它将衣服包了起来。也难怪我母亲总惦记着,这装老衣确实好好的,丝绸的棉衣棉裤,薄而轻。母亲自是看在了眼里,怎么扔了,好好的怎么扔了?然我扔了之后,除了无奈,她又能说些什么呢。她看着我把衣服抱了出去。

她又让六叔把窑门锁了,她盯着他锁好,似乎里面还藏着什么贵重东西。

原以为,锁了门,事情就算了结了,母亲却忽然出了声,那两个相框拿上了吧?

我迟疑了一下,还是点了点头。

母亲看了我一眼,再没吭声。这会儿我才明白,她心里其实明镜似的,什么事都没忘,什么都知道。相框里有她大儿子的照片,这她自然知道,她只是不去点破而已。进了老窑院,大哥的影子或许就在她眼前晃荡了,可她却一个字都没提,一句话都没说,就那么忍着,撑着。她可能也知道,必须忍着,撑着,她得为自己争口气,不能受到儿女们的责备,不能让儿子们说,不让回偏要回,看看,回去一次身体就垮了。当然,我想,她心中的疼痛,应该也减轻了,被时光之水冲淡了。时光是一切苦痛的拯救者。谁都需要她的拯救,否则,我们还怎么往前走?生活总得继续呀。

然,母亲的脸上还是多了些黯然。

出了老窑院,三娘又把大门锁了,把我的留恋也锁了进去。

门一合上,那倒塌的窑洞就在里面了,满院的荒草就在里面了,还有那开得惊艳的蜀葵也在里面了。还有,我们曾经的岁月也在里面了。或许,这是母亲最后一次回乡,最后一次走进我们的老窑院了。装老衣服都拿走了,她还会再回来吗?就算回来了,又往哪里住,不是都塌了吗?

在大门口,在那棵老柳树探出枝叶的土墙下,妻用手机给我拍了几张照。我知道,这或许是永远的纪念了,母亲不回来,我还能再回来吗?

仍住在这里的几个老邻居出来了,拉着母亲的手嘘长问短。母亲自然也是感叹不已。巷子南墙下堆了一堆大石头,不知是哪个邻居打算盖房子备下的。可能是怕我母亲站得困了,他们扶她坐到了石头上。我看着他们说话,心里暖暖的,好像回到了三十年前,回到了过往的岁月。我感到一只手在抚慰我的内心,我也坐到了石头上。我想让妻给我们照个合影。母亲一开始不肯,伸出手掩脸,说自己头发都白了,照出来不好看,然老邻居们都乐意,她也就尽力配合了。

我知道,这是个沉重的留念。

尽管我反复对老邻居们说,明年夏天会陪母亲回来住上几天,然,真到了明年这个季节,我会回来吗?我,又回得来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镇江情缘散文_[第四单元]写散文作文1600字

全文共 1532 字

+ 加入清单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初识这首诗好像是在小学,知道了京口就是镇江,那里有爷爷的小妹妹——我的老姑奶奶!

第一次学习写信也是在小学,老师要求我们不但要写信,还要用信封封好再交作业。于是给从未见过面的老姑奶奶写了封信,还在信封上认真地写上“镇江市山巷底黑桥西146号”。

10虚岁那年的暑假,爷爷兑现了对我的承诺“10岁带你去镇江看老姑奶奶。”那时候,在我的心里,虽然知道了“京口瓜洲一水间”,但是对“一水间”有多远还是没有具象的概念,始终觉得镇江是遥远的大城市。为了镇江之行,母亲特意为我做了新的的确良衬衫,人造棉的裙子,想让我打扮的漂漂亮亮去城里玩。爷爷带我从高邮乘轮船,一点多出发,从京杭大运河入长江,晚上停靠在镇江轮船站8号码头,好像是大表叔来接的我们。码头上灯火通明,大西路如此繁华,让从未出过远门的我对城市开始有了向往!

第二天早上起来,浓香的豆浆和皮薄馅多的包子让我明白早餐除了白粥咸菜,还可以这么丰盛。姑奶奶家的后面就是铁道,只不过已经不再过旅客列车,只走货车。火车来的时候,震动感很强,火车的笛声跟电影里一模一样。听父亲说,他小时候跟叔叔在黑桥玩,看见火车来了,就抓一把石子想扔进火车的烟囱里,结果倒被烟囱里的烟吹跑了帽子。我第二天就让爷爷带我去黑桥,可惜没有等到火车从桥下经过,却有了一个疑问:黑桥不黑啊,为什么叫黑桥?

接下来的几天,爷爷带我游玩了金山、焦山、北固山,还特意带我去新修的火车站看火车。那一年,金山的大雄宝殿还没有修复,焦山的碑林我还看不懂,北固山的游客还是那么稀少!那一年,四表叔才19岁,大表叔的女儿王晶才五个月。四表叔每天下班回来的任务就是抱王晶,还让我跟在他后面出去串门,邻里都叫我“小把戏”。

此后经年,一直没有去过镇江。爷爷还是经常去看他的小妹妹,直到80岁以后,爷爷还经常一个人乘车去镇江。爷爷80和90岁生日,姑奶奶都带表叔们过江来老家祝寿,爷爷去世时,表叔们来了,姑奶奶深受糖尿病的折磨,没能亲自来送爷爷最后一程,但我还是从叔叔们的话语中看到了姑奶奶的伤心!又过了几年,姑奶奶也走了!彼时,我还在杭州,闻知此事,暗自落泪!我知道,以后爷爷再也不用江南江北的跑了,姑奶奶也不用拖着病体过江来看爷爷,他们兄妹将在天堂相聚!

到了20xx年7月,叔叔向表叔们通报了父亲的病情,叔叔们很快就来到扬州,到医院看望父亲。没想到医院一见竟是永别,一个多月后,父亲离开了这个世界!表兄弟再次在老家相聚,已是天人永隔。父亲躺在水晶棺里,表叔们在灵前空自伤悲!

时光易逝,容颜易老,随着亲人一个一个相继离开,我愈发感受到生命的无常与短暂。于是经常跟叔叔建议,计划找个时间去镇江看望表叔们。可是计划一再变化,直到11月下旬的一天,叔叔给我电话,说大表叔的女儿12月7日结婚了,我们都过去喝喜酒!

一别33年,镇江,我终于又来了!黑桥仍在,云台山仍在,但是铁路已经填平,成了花木掩映的小径;当年5个月的小女孩王晶已经长成了新嫁娘;二叔的儿子王坚10年前就高大帅气,可惜这次没能见到;三叔的女儿王璞秀气温婉,颇有书香门第的气息;四叔的女儿王潇大方直率,一如四叔的性格;叔叔们渐老,就连当年只有19岁的四叔也已跨过了知天命的门槛;而当年干练威严的姑奶奶只能在照片里凝视我们的到来!

京口瓜洲一水间,可惜我这些年过于忙碌,竟然让一水间的距离延长到了33年!四叔一直说年岁不等人,亲人之间一定要经常走走!的确,现在有了润扬大桥,镇江扬州已经不再有一水间的阻隔了,我作为下一代中的老大,以后一定要不定期的组织叔叔婶婶和弟弟妹妹们来老家看看,再带家人去镇江走走。虽说亲人见或不见都在心底,但是亲情还是需要经常走动才更亲昵!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石莲雨霁散文_[第四单元]写散文作文1700字

全文共 1653 字

+ 加入清单

难得的梅雨锋面徘徊,高雄总算摆脱了长期的干旱印象,终于下起了大雨来。雨势虽然疾缓不一,但是由于两、三天连绵不断,却也因而使得部分的低洼地区,出现了积水现象。

当然,这次的梅锋大雨,最高兴的应该就是那些公园的树木了。雨水洗涤了树上的灰尘,润泽了周遭的大地,让这些原本有点枯黄色泽的树叶,似乎在一夕之间都换上了鲜嫩绿装,展露出一幅欣欣向荣的景象。

隔日雨霁,虽然浓密的乌云暂时不见,但是天空仍然尚未放晴。趁着雨歇的空档,赶紧登上楼顶,查看排水的情况。目光扫过菜圃区域,却意外地发现,在一堆准备掩埋于土中的果皮下方,竟然露出了不少已被剪下、丢弃的石莲,褐色、金黄、淡绿色泽杂陈。一看就知道,这又是我家夫人的杰作,因为她平常会将一些生长状况较为不佳的叶片,予以修剪或拔除。

粗略检视这些被抛弃的石莲,发现其中有很多都是叶片肥胖、生机蓬勃的,显然并不适合将之丢弃。于是我不顾沾衣欲湿的绵绵雨丝,立即蹲下身子,将其妥善加以分类整理。取其株体健硕可供再行植栽者,重新加以辟地栽植培育,期望它们能在这一波梅雨的滋润下,很快地生根发芽,再度展露其原有的生机与规模。

事实上,石莲的生命力很强,其发展成株的方式,除了上述整株扦插植入土中,以待其发展出成另一株独立完整的石莲之外,石莲本身也会从叶片脱落处,长出新的石莲新株。因此,整株的石莲,就会变得“花”团锦簇,生机蓬勃。

当石莲新绿、株体丰满之际,宜及时将部分下端叶片,摘下食用或培育新苗,此举看似平凡,却也充满智慧。因为石莲必得等到叶片枯萎脱落之后,方能在其原来的叶柄处,长出新芽、繁衍新株。如不适时将叶片摘除,则其原有的生机,必然会受到严重阻碍与斲伤。

由于石莲属于落地生根植物,因此肥厚的叶片,也能从脱离母株的叶柄端,借着叶片本身的养分和水分,另行长出新根嫩芽,独力发展成为一株新的石莲。当然,如果有外在水分的协助,则其发展会快一些。只是不论独自或有外力协助,其成长的速度,显然都不若前面两种繁殖的方式,来得快速有效。

以叶片培育新株的方法,并非将叶柄部分埋入土中,反而是将叶片埋在土里,而仅露出叶柄缺口的一小部分,因为这缺口的部分,是未来长出新根和嫩芽的地方。因此,这种栽培的模式,显然与一般的扦插繁殖概念,有着很大的差异性。

当新株长成之后,原本支持着幼苗发展的肥厚叶片,便会主动功成身退逐渐腐烂,它不仅不成为新株的累赘,反而化作石莲成长的养分。“落花并非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大自然可真是母爱处处,绝非仅是人类或动物才有。

这些被抛弃在楼顶菜圃区的石莲,系在梅雨锋面来临的前几天被剪下的。剪下它们的理由非常单纯,乃是源于其外表干瘪、了无生机,为了增加其他株体的发展空间,因此决定将它们予以剪除。站在植栽有效培育的观点而言,这样的想法,其实一点都没有错。

只是我们似乎忘了一件重要的事,它们是植物,没有像人一样,有着一双能够自由活动的双足与双手,让它们可以躲避阳光、可以自找水源,可以有能力自行选择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基本上,它们是被人类所栽种,生来就被定型在那里,它们唯一的生存之道,就是适应目前所处的环境,而不论这个环境,究竟是有多么的恶劣!

很庆幸地,这场及时的梅雨救了它们。在经过一天一夜大雨的洗礼之后,原本干瘪的身躯,竟然因为吸收了充足的雨水,而在一夕之间变得丰满、剔透,前后可说是判若两样。看到这种景象,我终于明白,原来当初它们所出现的那种困厄干瘪的生机,竟然是由于我们对它们缺乏补充足够水分的疏失所造成。幸好上苍有眼,无私的雨水润泽了它们,也才有这份因缘,让我们亲身体会与思考,那种大自然“生命乐章”的真谛。

面对自然生态,其实我们所知有限。所知有限无妨,但要学会谦卑。以敏锐的眼光、细腻的思维,在自认无知的胸怀中,体察周遭的世界,藉以了悟宇宙变易之道,善体自然恒常法则。终究,钟鼎有时尽,山林无绝期。建构愿景未来,切忌急功近利;思维绚丽人生,且容细火慢炖!

探索生命,石莲展新机;启示人生,梅雨雨霁后。石莲无限,大地有缘,取景石莲生生不息的智慧,人生将可绵绵发展无绝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我你走过了春夏秋冬散文

全文共 2394 字

+ 加入清单

我常想,人的一生就如四季。十八岁以前犹如人生的春天,是个播种生长的季节;十八岁到二十五岁就像人生的夏季,是个开花结果的季节;二十五岁到四十岁便是人生成熟收获的秋季,是个收获的季节。四十以后,进入人生的冬季,喧嚣的心灵逐渐宁静,繁杂至简,智慧如霜,萧杀出一片苍凉的美丽,是生命有了厚积薄发的纯粹和尖锐,一个人虽不能完全达到“内方外圆,直而不刚,正而不僵,忠而不愚,智而不奸,仁而不迷,宽而有度,容而不滥,严而不苛,情而不色,傲上而不凌下,幽默而不油滑,尖锐而不刻薄,厚道而不软弱,明察而不琐屑,豁达而不粗疏,顽皮而知止,顽强而知禁,平凡而不俗,可爱而不庸”的至高境界,必能有其一二的风采,一生也就足矣。

人生简单为妙,有一得即是幸福。因为,人生没有轮回,若有轮回,那样我们的祖先就会是我们的子孙,人类所有的文化和伦理都将被颠覆。所谓轮回,只是人们精神的自我救赎,为自己的过错行为心灵上纠正的一种美好愿望。人生注定只有一次,如同一块地里生长的麦子,虽然还叫麦子,但它们年年不同,已不是同一棵麦子了。就像后人只继承先人的姓氏,却各有各的名字一样,只是麦子人没有心情给它们逐一其名而已。除非是一块试验田,那些幸运的麦子,每一株麦子都会拥有属于自己的名号。

自然界里,春季的雨水少了人们还可以播种反季节作物,利用秋季作物,弥补春天的损失。而人的一生里,不管那个季节出了差错,就只能沙化成一片绝望的沙漠。寿命拼不过时间,人生可没有反季的人生,让一个人去折腾,然后让他去弥补遗憾。世上没有人拥有什么资本付得起时间的代价。活着,必须认真。

常言道天下没有卖后悔药的,人生也没有重播的机会。没有来世的时间可以让一个人有重新翻盘机会。一个人的伟大是在于敬畏生命,从而珍惜每一寸光阴,变得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向着心中的理想走去,让短暂的一生散发出美丽的色彩和醉人的芳香。到终了,没有遗憾而已。生活本身的含义告诉人们:生就是要身体经历风霜雨雪,走过黑暗和光明,忍受病痛,体验幸福,然后到达生的终点,让身体感触世界的冷热;而活,则是心灵的感悟,反省,觉悟,自我完善,懂得珍惜,然后让精神走得比身体更远,让精神完善身体的缺陷。从而,让人真真成为大地上的高级动物和最有灵性的生命,值得尊重。走出家门,漫无目标,拥抱秋风,闻着秋风的呼吸,暖暖的,闷闷的,似我的心情。

独自漫步喧闹大街,被热闹繁华的街市风景吸引。忽然发现,我似乎与外界相隔太远。成天的三点一线的生活,工作。令我忘记了街,忘记了外面的世界。若干天后,才发现,原来的街已旧貌换新颜。附近的高楼拔地而起,竟然没发现!是我两耳不闻窗外世界还是忽视社会的进步发展之快?心绪茫然。暗自庆幸,还算能及时发现,还能在某些旧貌未曾改变之前,把它装入记忆之囊。在若干年后,轻轻地打开回忆之闸,回味若干年以前的点点滴滴。大街两旁,绿荫重重,树上满是霓虹灯饰闪烁。满天星灯饰之光,忽闪忽闪,好像在对这座城市的人们眨眼。祝福所有人都幸福美满!我不禁浮想联翩。如此美景,岂能错过?

缓缓的走,慢慢的看,恍如[红楼梦]中,刘姥姥初进大观园般。那样兴奋,对周围的改变神速而好奇。一对年老蹒跚身影映入眼帘。一幅看似平常,却令人感慨万千的美丽风景画呈现眼前,那是怎样一画面啊?老者八十岁左右,驻着拐杖,皓首苍颜。掩饰不住岁月的无情,满头银丝,脸上布满岁月刻下的印记,温和的笑容挂满脸上的梯田。身边紧贴一位瘦弱娇小,体态轻盈的老太太。老太太双手搀扶着他,小声的在他耳边不停的说着话。像是提醒老伴前面有无阶梯,有无小坑小洼。多美的一幅画面,令我震撼!

我在想,若干年后,在斑马线上,我将会是怎样的画面,我的身旁有无人给我牵引路线?有无人与我相依相伴?思绪飘渺神游,预想未来。可是,现实中的未来谁能预测出来呐?幻想着,举目望过去,不禁为老人的行为担心起来。绿灯,车停了。俩老人正准备过斑马线,老太太搀扶着老伴,老伴抓住老太太的手不松开,仿佛证明老太太就是他的保护伞!我紧跟其身后,怕会出现意外,老者驻着拐杖,向前走一步一蹒跚,老太太瘦弱的身体,则紧紧的护着她的老伴。走过风雨几十年。经历了许多世事尘埃,经历了若干年以前酸甜苦辣,也将度过若干年以后的晚年幸福美满的岁月!从绿灯睁眼到红灯睁眼。斑马线上只有这道亮丽的风景线!车,依然按序停下来,默默注视风景画映衬在晚霞中的旖旎场面。霓虹灯似乎更绚烂,抛开杂念冲上前,与老太太紧紧的搀扶着老人的胳膊走向前。老人的腿部行动不便,一只脚受力,可想而知,老太太是怎样用瘦弱的身体来成为老人的另一半!是需要很大的耐力。闲谈中知道,老人想到广场去看看。并说,这是他的心愿。老太太答应了,用这速度,这姿势,走了足足四十五分钟。于是这平凡而蹒跚的身影,就勾勒出了这晚霞中最美丽的风景线!目送老人家越走越远,瘦小的身体搀扶着老伴,珍爱一生一世的伴侣走向前方。在若干年以前,可能是老人挽着老太太,在这广场相恋,并誓言执子之手,与之偕老吧?而若干年之前,他们相亲相爱,同甘共苦,度过了若干载春夏秋冬的洗礼,历经时代的变迁与发展,携手经营的爱情,延至晚年依然如昔眷恋。我看着老人慢慢消失在人群中的背影,不禁黯然。时光能磨练一个人的意志,功名与利碌成功与否,也能考验一个人,对爱情观点的坚持与否,时代不同。对待爱情,对待生活的看法也不相苟同。

可现代人对爱情,如喝酒。浓时像烈酒,越喝越带劲,趁着酒兴走进婚姻殿堂。待酒醒,这爱情的味似乎也淡了,像香槟。会经营爱情的人就会慢慢的品,细细的尝。爱情,香槟会细水长流。越来越纯,越来越放不下。彼此珍惜身边的真爱,蔓延若干年以后。满怀感慨,暗自揣摩,爱情,婚姻,生活,在平淡的人生旅途中,我能否拥有像斑马线上那道,无法让我忘怀的亮丽风景线?能否拥有"执子之手,与之偕老"的誓言?生活平淡,爱情淡淡,坚信人生短短几十载。珍爱,真爱,会蔓延在若干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冬日暖阳的散文

全文共 1207 字

+ 加入清单

阳光搽在刚睡醒的脸上,睡眼惺忪,刹时还睁不开眼睛。阳台上,晨光透过睡袍,悄悄流进身体的每一个角落。发丝在这温暖的沐浴下有种生长的冲动,有被唤醒的力量,似乎是泥土下沉睡的种子,一缕阳光的到来就可以告诉它是该伸展筋骨的时候了。伸出双手去触摸,去拥抱这一天的阳光,如同海伦凯勒一样用全身心去感受光明的到来。我不知道海伦是在什么时候哪个季节寻求光明的,可是在这好不容易刺破冷雨赶走北风的冬日暖阳到来之时,光明与温暖对于每个人都是弥足可贵的。

阳光是一个随时走动、好奇的孩子,当他慢慢爬过整幢宿舍楼时,大楼里开始传来各种声音--呼唤室友起床声,洗漱声,洗衣声,但更多的还是那句“太阳出来了!”顷刻间,活跃的气氛已打破宁静充满神秘的清晨,一个饱含激情的上午的到来使大楼里的每个细胞随着阳光而跳跃。人们哼着小调在太阳留下足迹的地方晾上沾染上寒冷湿气的毯子,高兴地搓洗着浸泡了很多天的衣物,冬日暖阳带来了喜悦与希望……“桂林的冬天是这样子的,先是很冷,然后变暖,接着又变冷。所以我们老师说,在严寒的日子里,挺挺,就过去了……”不知是谁在小挂板上留下这么些话,也不知为什么我如此深刻地记住这些话语,对于初来桂林的我更不知道桂林的冬日是否真如这位无名人士所述,但这冬日暖阳的确是我们战胜严寒的战利品。一个人走在学校里,凹凸不平的石板路上还残存着些许积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折射出耀眼光芒。路上不知从哪里冒出来往的学生,先是一个两个,再是一群,陆陆续续的,最后路上全是行路匆匆的人们。周末的学校没有了往日的冷淡,我想是这冬日暖阳的功劳吧!因为没有谁情愿在一个拥有温暖阳光的冬日还想赖在被褥里睡着阴冷懒觉……路边,阳光照开了紧缩的店门,店主从店里走出来也少了习惯的搓手动作,取而代之的是伸个懒腰满足地打个哈欠。宽广的校园被今早的微风揭下了阴郁缠绕的面纱,露出绽放阳光的笑容,仿佛一切都是新的,新生的教学楼,新生的篮球场和体育馆,给人一种清澈、明亮甚至圣洁的感觉。

冬日暖阳无疑也是最让人充满回忆与遐想的。阳台的藤椅、慵懒的猫咪、冒着热气的水杯,画面没有主角。微风拂过,可以清楚地看到热气飘动的方向,猫咪警觉地伸了伸头然后继续安睡。紧接着,隐约地透过风铃声听到阳台正对面不远的地方有熟悉的集合打铃声,那应该是所学校。慢慢地,可以看清孩子们穿着统一的服装在操场上笑着跑着,脸上看不出一丝的不情愿……思绪瞬时从隔着几千里的家中重新回到这间安静的自习教室,一个09级新生正在感受准备考研的师兄师姐的紧张备考气氛。讲台后那大大的黑板上写着考研倒计时49天。而此刻调皮的阳光似乎也要跑进来瞧一瞧,把窗边的桌椅照得透亮。无奈,拉起窗帘。这孩子撇撇嘴使劲地从帘缝中钻进来,让人忍俊不禁。

冬日暖阳没有春日让人犯困的妩媚,不是夏季炙热的烈日,不像和着凛冽秋风的秋日。他就是他,在严寒冬日偶尔跑出来玩的孩子,调皮、平凡、温暖、受人欢迎的孩子,让人在不知不觉中爱上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花落念伊人散文_[第四单元]写散文作文700字

全文共 688 字

+ 加入清单

深宫秋月,不知人间,几何轮回转?夜半风声,露湿阶,空将诗语,榭纷沓。一片寂静,瘦是影悲转凉。几番凝吟,几轻弹? 几多繁华,久倾城?几多情愁,染指寒?夜凉,心落愁,无处莺歌,凭栏对。独坐小楼,西风凉。一处茫然,不知谁帘卷?踏澜衾闲,晚风月,一地轻纱,谁轻舞? 落红开,点滴愁,半箩香玉,碎了谁的心?寒香衣别,多少青燕,早已是,悄然岸边,离散。一指凝香断,各自天涯,伦红袈裟,细作他人门前花。蒂落一声风骨,换的红颜水。落幕芳馨,情似远 冷颦画月,谁将心染的碧玉透?

蹙暮绮雨,几知音?思念留影烟花碎,一曲断魂,谁雨蝶?雨露,空寂,秋风寒。唔梦思源,残红深,一片潇湘,簪花冷。画暮一轮秋月凉,谁将白露吟成霜?玉楼画春,阶几何? 秋风梓涵,问一卷,风云愁。临寒娇筱,谁将花语,颦眉榭?冰清若曦,一纸捻红,水中花。梳妆凝红,问谁肯一纸袖红,缇萦?残红吟月,衣香冷。庭院深深深,有几许?点滴清萼,都是愁。古来瘦词,寂寞添衣,心还寒。空霖尘雪,西风又凉,谁把轻愁捻?

夜色倾城,开不完的相思花,滴不尽的相思泪。梦回断桥边,伊人独醉,相思瘦。落花悠悠,谁把痴情守?已是碎梦守无边恨,最是红颜痛今生。花满楼,情满裳,看不透,烟花绽放,明月冷。望月凌波, 寸肠断,繁华一季转身空。望断红尘,琉璃空,谁把红妆秀?秋水茯苓,月华如指尖沙漏,心事残绻,梦如残红落。雨蝶飞花,愁满楼。记当年云台,你我红尘碧影共沾花。一身青衣染得粉黛美。一帘花轿映红烛。而如今早已是,人去楼空。只剩紫薇花儿凝香,伴的孤山独绫影。哪去寻你万千尘?等我朱砂泪,点的胭脂碎。花开花落有落看,一年又一年,红颜寒香,冰凝花,泪落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谁是谁最疼爱的人散文_[第四单元]写散文作文1200字

全文共 1147 字

+ 加入清单

手在键盘上停留了很久,不知如何开始书写我们的心情故事。此刻,心情有些复杂,快乐,又夹着些许忧伤。几十年里,谁是谁最疼爱的人?谁是谁爱情的唯一?我反反复复扣问自己,想知道答案,却害怕揭晓答案。

已经过了冲动是魔鬼的年纪,毕竟生活经历了太多挫折和磨难,似乎早已没有了冲动的资格。常常不敢回头看,虽然时过境迁,但终究不能把过去的所有都忘得一干二净。每天,把自己打扮成一副微笑的模样,其实是一种彻头彻尾的掩藏,唯有这样,才感觉自己也活得人模人样。

过去,爱受伤了,接着是一段死去活来的经历,但终究是活过来了。那些痛苦的事情,如秋风卷落叶,渐渐远去,甚至是腐朽。时间,把记忆带走了一部分,生命也就空虚了,然后被新的爱恨情仇填满。

一路风雨兼程,一路寻寻觅觅,以为从此心灰意冷,却遇见了你。即便错过了时间,但没有错过爱情。我鼓起勇气爱你,把你装进脑海里,假装若无其事地认识你。其实,心底已经萌发了爱的冲动。你是那么美,声音那么柔,看着你,我几乎要醉了。

形单影只的你,谁来疼爱?我会是最好的人选么?其实也不是,毕竟,我还没有做好爱的唯一的准备。

爱情就是这样,千山万水阻止不了,风风雨雨拍打不散。有了它,再苦的日子也是甜蜜,再多的委屈也没白受。

如果你是一株不起眼的小草,那爱情就是你脚下的泥土,爱你的人便是阳光和雨露。有了爱情的滋润,有了心仪的另一半,小草也能开花结果。即便爱的路上,遭遇了狂风骤雨,也是生命的洗礼。

生命的成长终究靠自己,但离不开帮助自己的贵人。有了温暖的帮助,你才能打开心结,才有了更多前行的勇气。如果,总是一个人走,那世界再美,也是孤独冷漠。我不许你一个人伤心流泪,我要陪你一起走,即便未来的路荆棘重重,也许还会遇到无法跨越的沟壑。我不许你一个人拖着疲惫的脚步,我要扶住你,甚至是抱着你,即便我不是世上最温暖的人,但我不会是冷漠的路人,不是匆匆的过客那么简单。

你是我最疼爱的人,那我又是谁最疼爱的人?与其说,我在拯救你,还不如说,是你在拯救我。我给予你一点点温暖,你却给我爱的全世界,点燃我的爱情之火。我那划满伤痕的心,伤口慢慢愈合,不再有撕心裂肺的痛。终于勇敢地发出爱情的声音,传递给你,钻进你的生命。

一个不疼爱自己的人,是得不到别人的疼爱的。所以,我反反复复鼓励你疼爱自己,即便输掉了爱情,也不能输掉了生活。爱情没有了,可以重来,生命没有了,所有的美好都灰飞烟灭了。

一次巨大的痛苦,都是一场涅槃重生,并不是生命的陨落。如果总是把生命寄托给痛苦,希望就永远也战胜不了失望。如果把痛苦当成一种生活的磨砺,生命也就是转了个弯,下一个拐角,便是幸福的出口。

过去,我们走了多远,未来还有多远?今天,已经不再重要了,我的世界满是你温柔的足迹,漫无边际地延展着。

谁是谁最疼爱的人?答案终究不是一个人说了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心中有古渡散文

全文共 2643 字

+ 加入清单

1

长汀,濒临汀江,算得水乡。

那年六月,蝉鸣如水,在叶间流洒下来。这是一年最好的时节,叶绿如染,天蓝如洗,花红如火,汀江边蒹葭青葱,碧翠如玉。

此时,还不是白露横江之时。

如果撑一只船,漂游在汀江上,看蒹葭连天;或者身着长衫,伫立水边,看白帆点点,鸥鹭灭没,一定有一种诗歌般的韵味。

可是,一切美好,在这一刻都停止了。

长汀的中山公园里,一声枪响,蝉鸣静了下来,鸟鸣静了下来,一切都静了下来。秋天,虽还远在天际,可历史的此刻却一片蒹葭苍苍,一片白露为霜。

一个书生,在一声枪响后,缓缓倒下。

他,就是瞿秋白,时年三十六岁。

2

是的,他走了,走得十分从容,可历史却一片鲜血淋漓。

那天,是一九三五年六月十八日,中共党史,无论如何也绕不过这个日子,就如大江绕不过高峰,就如帆船绕不过古渡。他站在那儿,如一座碑,一座灯塔。

他是第一个拿着笔走进苏俄的。

他是第一个撰写大量文字,介绍苏联共产党的。

在血雨腥风中,他更是以书生之躯,以柔弱之肩,扛起时代危局,主持武装斗争的。正是他拍案而起,登高一呼,从此,共产党人开始了枪杆子出政权的实践。从此,鼙鼓声声,金戈铁马,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红色政权在枪林弹雨里诞生。从此,红军、八路军、解放军,一路走来,走到今天,走出一个固若金汤的国防。

数遍历史,有几个书生有此气魄?

翻遍汗青,有几个翰墨之士有此胆力?

从此,历史风云激荡,翻开了崭新一页。

这一枪,同样让文坛落叶萧萧,落霜如雪。

他从政,更从文。他文采飞扬,一篇篇文字,如箭镞,如匕首,带着亮光,带着机锋,带着犀利和敏锐,刺向对手。他的杂文,善用典故,长于比喻,精于说理,和鲁迅杂文堪称双璧。在无数个风雨如磐的夜晚,他独坐在西窗下,在夜雨芭蕉声中,将一篇篇文章发诸报刊,犹如春雷。

文学巨匠鲁迅,成为他的挚友,交游之余,以翰墨赠送曰:“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殷殷之情,见于言表。郑振铎、茅盾这些文坛大家,更是与他把臂论文,盛赞不已。

在他死后,鲁迅在译《死魂灵》时,于灯下叹息道:“瞿若不死,译这种书是极相宜的。”

六十多年后,著名散文家梁衡在瞻仰瞿秋白故居时,写下一段话:“如果他一开始就不闹什么革命,只要随便拔下身上的一根汗毛,悉心培植,他也会成为著名的作家、翻译家、金石家、书法家或者名医。”

可是,他没有,因为这个社会需要他,当时的乱世需要他,尚处于初起阶段的中国共产党需要他。于是,他掸掸长袍,走出书斋,走向远方。

远方,风雨如磐。

远方,血流如海。

他微微一笑,走下门前的码头,上了一只小船,一直走向远方,从此再也没有回来。最终,在长汀的一声枪声中,化为一座碑,一座高耸的碑。

3

他是常州人。

常州,是典型的水乡,青花瓷一般的世界,就连雨也是天青色的。大概是山水的陶冶,是钟灵毓秀吧,这儿文化味极浓。走在常州的小巷里,走在古旧的码头上,看着夹着书本匆匆走过的男子和女子,都有着一种文化的韵味。

在常州的小巷走过时,任细雨如丝,漫空飘洒。这时,我总想,当年瞿秋白也淋过这样的细雨,也在这样的雨里夹着书本漫步走过吧。时间,弹指已过去了八十多年,他若健在,也已经是百岁以上的老人了。

可是,他的生命却静止在三十六岁。

照片上,他有着一种文静,一种潇洒,一种清秀,脸上映射着一种淡淡的书卷气。

他是一个典型的文化人。

长于文笔之外,他擅长书画,更善于金石。他画过古松亭台、山人弹琴,笔法有四王余韵。他的书法得自颜真卿家庙碑,又融入龙门十二品笔法。他的金石印刻,刀工苍劲古朴,印文奇拙,为时人所喜爱。据载,郑振铎夫妻百年好合之日,他长袍飘飘,送去一小包,打开来,是三方田石印章,赠送新婚夫妻的。郑振铎一见,喜不自胜。

其人有白云的飘逸,有白莲的心志,不愧秋白。

他从常州书房走出,据说,门外有一条水,水上有一个渡口,名曰觅渡。渡口旁有一只船。今天再去,书屋仍在,可已陈旧,白墙青瓦,一如当年。

门前的那条河呢,流去了哪儿?

那船呢?那船上的艄公呢?还有——当年那个撩起长袍下摆,轻轻一笑,登船而去的书生呢?一切,都已经走远了,走向了岁月的那一边。

站在这儿,我默默的,默默地想象着他登船的样子。

他真的不像一个铁血壮士,他太文人气了,厚厚的眼镜,一丝不乱的头发,以及脸上不愠不火的淡定神色,还有眉眼间那淡淡的诗词味。他可以沿着古诗词去乐游原踏青,可以坐着一只小船观景,可以在“雨中黄叶树”的夜里,吟诵着平平仄仄的诗。

他唯独不适宜于走向血雨腥风。

可是,他偏偏走向了那儿。因为,一个国家已经风雨飘摇;因为,一个民族已危在旦夕。位卑未敢忘忧国,这是每一个文化人精神血脉流淌着的基因。他掷下笔,挥手故居,挥手书斋,挥手门前的觅渡河。

从此,书斋里少了一个文人。

从此,征途上多了一位烈士。

4

他的身上,有着太多的出人意料之处。他是文人,却以一种“趟雷”的精神,冲入枪林弹雨里。多年后,看见战斗影片中,有人以身滚地,引爆地雷,热泪盈眶中,我想到了瞿秋白。

他,就是这样一个勇士。

在尸山血海中,在共产党人手无寸铁的时候,他支撑危局,不顾生死,这和“趟雷”精神毫无二致。可是,他硬是趟开了一条路,让一个党旗帜招展,走过风雨,走向今天,并走向辉煌的未来。

他曾是共产党第二任最高领导者,最后,却被留在了中央苏区。

当时,留在苏区,就意味着铁壁合围,意味着被俘和死亡。他毫无怨言,留了下来,辗转向前,直到被俘,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

他有着生的机会,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死。他死前拍照,侧步站立,态度从容,安详,一如当年走出书斋,脸上仍有着淡淡的微笑和淡淡的书卷气,有着一种淡定和安静。

最出人意料的是,他留下《多余的话》,深刻地解剖自己的灵魂。他是党的领袖,更是一个真实的自己——瞿秋白。

5

他曾写过一句名诗:“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梢。”是的,他带来了春色,带来了绿意,带来了鲜花和芳草。

可他,却没有看见“万山红遍”的壮美,没有来得及欣赏“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壮阔,而是在盛夏,在六月的蝉鸣声中,静静离开,

在六月的二十八日,他走出监狱,一直走到中山公园,抬头看看天,天蓝如水;看看远处,青青草色一直铺展到天边。他轻轻一笑,对行刑人员道:“此地甚好!”

然后,他面朝北方,盘腿而坐。

一声枪响,一地白霜,飘落在历史深处。

多年后,梁衡先生写了一篇纪念瞿秋白的著名散文,题目名为《觅渡,觅渡,渡何处》。其实,在瞿秋白走出书斋,走下码头,走上觅渡河的船上时,他已不再觅渡,而是走向心中既定的目标。他的心中,本就有一个古渡,在白净的阳光下,一直延伸向民族的良心,亿万斯年,永不消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寻找一片心灵的净土散文_[第四单元]写散文作文600字

全文共 540 字

+ 加入清单

我喜欢静,安静坐在菩提树下,品读着金经这样可以忘却世俗纷扰;我喜欢静,安静坐在菊花丛中,倾听花开的声音这样可以洗去旅途红尘;我喜欢静,安静坐在月色荷塘边,咀嚼着千古的佳句这样可以荡涤心头污浊……所有这一切,都是为寻找一片心灵净土

人生的旅途上,每走一步都得小心欺诈的陷阱;生活的空间里,到处都充塞着铜臭;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都有蛛网似的关系网……铅色的阴云,需要阳光的驱逐。

菩提树下,我读懂了小善大爱,大道无言。拥有仁爱之心以诚待人,以德感人,以理服人,以智度人,无求行善,耕云种月,让光明的种子生出“真”的根、发出“善”的芽,开出“美”的花、结出“爱”的果。

菊花丛中,我听到了“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慨叹,羡慕“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陶醉于环境优美、百姓和乐的世外桃源。远离喧嚣的闹市,远离纷争的职场,远离尔虞我诈的仕途,那是一片心灵的净土。

月色塘边,我吟着“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丽句,赏着垂露欲滴的荷花,摇着清盘滚珠的荷叶,眼前仿佛“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欢乐图景,也有“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面两边开”惊羡。美丽与自然融为一体,令人神往!

在寻找心灵净土的途中,我穿越了刘禹锡的陋室,走过了周敦颐的荷花轩,拜访了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心灵得到丝丝慰藉。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用花开,结绳记事散文

全文共 2029 字

+ 加入清单

“桂开得特别多,风也尚暖,秋阳正当好,满处都是桂花香,何须风送。”

是用圆珠笔抄在本子上的句子,哪一天读到的,谁写的,都不得而知了。许是那一天读文时心情极好,字也写的朗润端庄,此刻看,竟觉得自己被桂花的香包裹起来了。

喜欢花,各种各样的花,是情真意切的那一种喜欢,像是喜欢一个心心相印的人,恒久而热烈。从春来到冬至,树上的花、野外的花、园林里花房里的花,都喜欢。一枝独秀,喜欢,千朵万朵压枝低,也喜欢。花开着,我在花的身畔走,看一眼花,就有希望开在心里头。前几日去看太白山,不巧因为修建而封山,沿途景物勾起一些压了又压的过往,当初的欢笑似仍在耳畔回响,却已是物是人非,怏怏不乐,假寐,沿途却有红色的花树一闪一闪,无语看花,心情渐渐明朗。手包里藏着先生从新疆带回来的一小包薰衣草干花,枕头边也放着一包,小花袋很精巧。每次打开手包,花香扑面。着睡衣床上卧,亦被花香围绕。就把自己浸在台灯的光晕里翻一本书,觉得生活很温馨,自己很美好。

有些人生而美丽,这是上苍的恩赐。有些人的美丽,是用生命活出来的。

我这里没有桂花盛开。去年开得茂盛的雏菊,待我停下忙碌去看时,已经只剩几朵撑着了。中秋节早晨去王母宫山,先生预报会有“淅沥沥的小雨”,带了伞添了夹衣去的,意在寻酒菊看。关于酒菊,我曾经写过一个温情的故事,关于先生的爷爷奶奶的。他便极尽渲染之能事,说爷爷奶奶的酒菊应该是纯净的明黄,虽然花朵小,却像爱情一样温暖。果然寻得几朵,他撺掇我拍一组片片,名都起好了,什么情窦初开呀,爱情正浓呀,花谢花会开呀,把他爷爷奶奶的爱情编排的有鼻子有眼,岂止是有鼻子有眼,简直都成大眼睛双眼皮挺鼻梁了呢。说笑间,一抬眼,竟还有红色的喇叭花星星点点开放着。是那样柔而薄的花呵,铺在地上,爬在树上,圆圆的雨珠擎在花瓣上,一动,便滚落下来。花朵在风里动。一下,又一下,像心跳。

就跟陪我看花的人说过些日子一定来采花籽,明年在花盆里种,喇叭花定会爬满家里的每扇窗。去年雏菊开得正旺的时候也跟护花的工人说过同样的话,却没种出雏菊来。有些花,怕生,任你怎么养,就是不开给你看。小时候每到秋天花谢的时候,都想尽办法弄花籽,有大大方方摘的,摘不到的就偷,曾经为偷花籽被邻居的狗追过,被村里的婶婶追着骂过。更小的时候偷尝过花籽的味道,吃了梨呀苹果呀西瓜呀,就吐出籽来藏着第二年埋到地里头。这半生没少为花折腾,当然种出来养出来过花,没种出来的苗没养开的花更多。譬如那盆红的火一样的三角梅被我养了几天就红叶落尽,譬如去年我乐呵呵种下一盆山药,不几天就都在土里坏掉了,连蜜蜂自己来我家窗外搭的巢里第二年春天也没有飞出一只蜜蜂来。“当我们诚实地面对自己,会发现自己是有限的;当我们诚实地面对生活,会发现生活是艰难的。”人活一生,不是所有的梦想都会开花。

北方的秋总是来得早一些。秋杀心太重,又攻势凌厉。秋一来绿色便节节败退,今天旧一点,明天更旧一点,渐渐溃不成军。秋虫的呢喃早就微弱至不见,落在花瓣上的那只彩色的蝶,我放飞了几次都腾不起身躯来。早晚会起雾,雾软而迷离,在山尖上缠,偶尔也在林子里蹿。在林子里散步,雾常常打湿我额前的发。

二十来岁,最光洁明艳的岁月呵,却每每秋来就伤感个没完没了,为前路迷雾重重,为说了句重话冲撞了我的男孩,为岁月又走丢了一寸……八月十五的圆月亮在我的伤感里一点一点缺成一线,田埂上的野菊花在我的伤感里一簇一簇枯萎,伤感到最后,整个河川都安静下来了。

现在,秋来,秋复来,却处变不惊,觉得身后有好长好长的岁月呢,每一天都不能荒废。早晨不慌不忙梳洗,从洗面奶到护唇啫喱,一样不落;中午不慌不忙做饭,凉拌、炒菜、汤,换花样做,一样不落;傍晚散步、踢啦着拖鞋剪花枝给花浇水、听音乐看书,一样不落。“只有小半生过来的人,才知道这样的偷得浮生,最美。小半生的时候,放弃了那些看起来华美实际上无用的东西,拾起了最朴素最简单的生活方式,不愿意再与自己交战,而更愿意顺应光阴的河流,在里面做一个最凡俗的角色。”

有的城市,去过很多次。城市确实美,别具一格的建筑,令人惊叹的园林,一池纯净美丽的莲花,都美,美得让人心动。但我知道它不是我的,它与我隔着衣服,我感受不到它的温度。和好多优秀的人一样,我可以欣赏,却无法靠近。与好多美好的愿望一样,我可以仰望,却无力企及。我的小城,有陈旧的面容,也落后,我却能感受到它温热的地气,它与我,如影随形,贴心贴肺。住在小城里,安静的坐在时光深处,看身畔的花一朵一朵地开,然后一朵一朵地落。落花当然也要一朵一朵的去数的,两两相望,赏花人不伤怀,不断肠,不作凄凉语,因为知道来年一定会如约而至。

槿说,愿我们以丁点的美和爱,结绳记事,攥紧这柔韧的线索,从最深寒处,把自己打捞上来。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我许岁月以深情,以欢喜,以坚韧,以安静,岁月也会返还我温情绵长吧。

近日阴雨连绵,一抬头,竟有月在天上了。抬手拉开窗帘,腕上的玉镯在月辉中清秀温润。呵呵,温一壶酒,与月对酌,甚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