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爱国在身边作文(实用20篇)

爱国是公民必有的道德情操,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主要的部分。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爱国在身边作文,一起来看一下吧。

浏览

4061

作文

1000

关于青少年如何爱国的作文

全文共 746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是一个像金鸡的地方。中国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这五千年的历史当中,有着多少英雄因为爱国而遭入了险境啊!

爱国。对于我们这些小学生来说,爱国不需要做惊天动地的大事,也不需要你付出什么心血,我们只要做好一件事就可以了,那就是好好学习。我曾经学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文中周恩来就是因为体会到了落后就只有挨打的份,所以说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几个简简单单的字,就可以证明他是多么地想为祖国争光呀!周恩来他努力学习,以强大的意识去跟书战斗,最终,周恩来终于当上了总理为祖国付出,报效了伟大的祖国。所以,只有认真学习才是我们小学生唯一报答祖国的方法。

其实,学习,在我们以后的人生当中和报答祖国当中有着巨大的关系,因为只有好好的学习,以后才会有更多的新科技,和新发明,为国争光。所以只要我们努力拼博,天天向着更高的方向前进,持之以恒,永不放弃,那对于你以后人生道路上报答祖国就是一件丰功伟绩的事。学习是人生中用无尽的财富都买不到的,是人类灵魂的钥匙,用来开启智慧之门的。我们应该将爱国和学习联系起来。

知识的力量是十分强大的,它能让你自己强大,让一个群体强大,更能让国家强大。在一些孩子的眼中,读书,只是为了应付父母,随便完成作业就算了,或者是为了长大以后的生活而学,但在我的心里,我并不是这样想的,我认为我们应该用知识的力量回报祖国,通知知识让祖国有更多的新发明,新科技,改变落后的城市。我们不应该把读书看在只是为自己以后,而忘记了给我们生命的这片大地。我们应把祖国的利益放在心头,如果我们中国人都是把祖国的利益放在心头,那么我们祖国的实力怎么可能低于美国呢?

今天祖国的责任不在于成年人身上,而在于我们青少年身上,只有我们努力学习,长大以后才能为祖国有所贡献,这样祖国才会更加强大!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爱国从我做起的作文

全文共 451 字

+ 加入清单

爱国的作文:从自身做起,实践八荣八耻

文摘:社会上有许多人,他们口口声声说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记住八荣八耻,但他们却没有从自身做起,只是空口说白话。下面就是我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件小事。

从自身做起,实践八荣八耻

现在,社会上有许多人,他们口口声声说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记住八荣八耻,但他们却没有从自身做起,只是空口说白话。下面就是我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件小事。

暑假里我到兰园去上英语课,过马路时看到这样一幕:在过马路时,我和一名带着孩子的女子站在马路边等着绿灯亮了过马路。等了一会儿,那名女子有点不耐烦了,见过往的汽车比较稀疏,便拉着孩子左躲右闪地过了马路。看到这,我不由得想到八荣八耻里第七条以遵守纪律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如果全中国人都像这位乱闯红灯的女子一样,那中国就不存在了。还有那女子还带着一个小孩,这样做会在下孩幼小的心灵里播下坏的种子,将来小孩长大了会认为,妈妈都能这样做,我为什么不能,然后他将会把这个坏习惯传给下一代,就这样一代一代传下去。我真想对那位女子说:树立社会荣辱观,必须从自身做起。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小学生写关于爱国作文

全文共 283 字

+ 加入清单

爱国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历代历朝,许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热爱祖国的山河,热爱民族的历史,关心祖国的命运,在危难之时英勇战斗。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正是由于对祖国的深切热爱,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

今天,我国以步入新的历史时期,加入世贸组织使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密切。我们要不断弘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重振雄风。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全文共 650 字

+ 加入清单

看着五星红旗旗在空中迎风飘荡时,我心中一股浓烈的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爱国是一个公民起码的道德。在前一些日子里,日本右翼分子宣称钓鱼导是日本的,还派兵登临钓鱼导,扣押无辜的渔民和保钓人士。这种行为是极不把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在眼里,认为中国人是好欺负的。顿时,我一股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经过钓鱼导事件,令很多爱国人民愤怒了!他们在街上号召拒绝日货,用石头砸日本汽车甚至还扰乱了正常人的生活。他们的爱国之心是值得表扬的,但是那些物品已经是我么中国人买下来的,相当于破坏我们自己的东西。所以我们要理性爱国,要用知识,道德,力量将日本人屈服在我们脚下。

我们中国爱国人很多岳飞就是其中一个:

当时,北方的金兵,常常攻打中原。母亲鼓励他报效国家,从军之前,母亲在他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岳飞不忘母训,那四个字成为岳飞终生遵奉的信条。

岳飞每战必胜,立功无数,名闻大江南北。岳飞建立起一支纪律严明、作战英勇的抗金军队“岳家军”,岳家军遵守纪律,宁可忍住饥饿,不敢打扰人民,留下“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的美名。百姓们为了感谢岳飞的功德,建了岳飞祠,并塑了他的像放在祠内,早晚礼拜。

“岳家军“让金军闻风丧胆,金兵统帅长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当岳飞追到距金兵大本营只有45里,眼看大功告成,收复江山时,皇帝赵构怕岳飞打败金兵后,接回原先的皇帝,自己王位不保;又怕岳家军强大起来,成为自己政权的威胁,连发十二道金牌,命令岳飞退兵。岳飞挥泪退兵时,中原人民拦住军马,哭声充满了原野。

一看到这些使我的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爱国电影小鬼特种兵观后感

全文共 590 字

+ 加入清单

那天我们看了一部爱国影片《小鬼特种兵》。

那部影片讲的是几个白莲镇的孩子,他们在看到日寇疯狂残害百姓后,誓死要给日本鬼子一点厉害瞧瞧,紧接着,几个人小鬼大的孩子在女游击队员阿慧的领导下,组成了少年抗日弹弓队。他们用神奇的弹弓作为武器,配合游击队神不知鬼不觉地痛击日寇,打得鬼子晕头转向……

这几个白莲镇的孩子和鬼子斗志斗勇,把鬼子的军火销毁了,获得了让人无法想象的胜利。这部影片把日本人那时的残暴以及愚蠢无知,和孩子们的勇敢机智描写的淋漓尽致。看完后,我的感受不能高谈阔论,因为,我无法用优美的词句来评论它。因为淡淡的清茶,根本不需要任何华丽的外衣,来修饰它。只要你会“品味”它。

爱国,这一词,在我们孩子的眼中,并不陌生。因为从小听惯了爱国名言和爱国故事,心,以麻木了。总认为,那些事不会发生在现在的和平年代。可这部影片却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爱国心。爱国,并非要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来,而在于你有没有做好自己本分的事来。爱国并不难。

现在的中国已日益发达强盛了,不再是那个受尽他国欺侮的国度了。虽然今朝为奥运年,中国人到外国传递圣火,却遭到了一些分裂祖国分子的破坏。中国人会畏惧这些人的势力吗?不会。因为中国人有一颗爱国心,正是这种信念支撑着我们,所以中国人永远不会怕那些分裂祖国分子的破坏!

爱国,是人人都要有的美好品质。如果你失去了爱国心,你就失去了灵魂!因为,爱国,并不难!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将爱国进行到底

全文共 667 字

+ 加入清单

我想一提到爱国大家吐的句话是气势磅礴的豪言壮语吧!是的,爱国词好象离真的很遥远,好象爱国只能在语言世界里而离的现实生活很远。

错了,其实爱国与否的就在的生活里的点点滴滴,例如:你在早上上公车的时候,去翻你的口袋,你好不容易才翻出一张一圆的,你的前脚跨上了车门。这时你却突然的地上有一角的硬币,这是你会怎么办呢?去捡,会不会显的很穷酸?不捡,又是不爱惜币。这时你处在两难的境界吧?也许听了故事你就会决定,我的外婆的邻居是84岁老人,鹤发童颜,健康,让你猜不出他的年龄。他告诉我外婆:"在抗日战争期间,他的老母亲被日军飞机所投的炸弹炸死了,又多久他的妻子又被日军奸-。在两度丧亲的悲痛下,他毅然决定跟随共产党抗日!最后终于日军败退了。他也尽到所力量。”也许你够去轰轰烈烈的打仗,也许你也像伟人一样为国捐躯。可是你也拥有表达你热爱祖国的权利。你只要一看硬币背面的国徽,就会想起的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你的双手就会轻轻的把它拾起,擦去它表面的灰尘,心中涌起了爱国之情,其实爱国就在生活的一瞬间中。

下面我讲的是反面教材,其实热爱流行的同学不难,现在精品店中有带侵略性质的日本旗的头巾。街上也有女孩都带了头巾,并且这流行,这所谓的“哈日”

我觉得她们错了,在祖国逐渐的开放的情景下也并不允许人的。只是人应该学习他人好的一面而修正错的一面。把那一段日本人都自以为辱的历史拿来当做历史上最光辉的一面那你是太傻了呢?现在日渐发达,人还把有损于的事拿来宣扬,那么这将是的悲哀,的悲哀和他的悲哀。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习惯自然。让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将爱国到底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爱国电影观后感400字

全文共 383 字

+ 加入清单

爱国电影有许多,可这次我只给你们说一个,它的名字就是--《举起手来2:追击阿多丸号》。因为阿多丸号上载有中国的国宝,中国的爱国人士就在阿多丸号与日本人斗智斗勇,就是为了夺回国宝。

整个电影就是讲一个生动的故事,不仅仅是一部爱国电影,还是一部搞笑电影,潘长江把鬼子“罗圈腿”演得活灵活现的,记忆最深刻,只要他一出场,搞笑就无处不在,其中有一个片段是:潘长江看见鬼子的飞机过来了,吓得掉头窜进营帐里,谁知,飞机飞过的时候,勾住营帐的绳子,潘长江抓着营帐的主杆,随着飞机飞到了日本,营帐在后面挂着,好像滑翔伞一样飞着,当美军战斗机实施空中拦截的时候,美军飞行员被潘长江给自己招手的一幕吓呆了。

这部电影的主要人物有:足智多谋的抗日民兵——郭达、日本独眼军官——张晓宁、罗圈腿——潘长江……等等。

这部电影告诉我们要了解历史,勿忘国耻,好好学习,要发奋图强,做一名有骨气的中国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红色爱国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865 字

+ 加入清单

电影《焦裕禄》观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心灵上特别震撼。焦裕禄同志虽然离开我们几十年了,但是他的精神仍然活在我们心中。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的物质生活已极大改善,作为一名党员,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应该认真向焦裕禄同志学习,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把爱人民、为人民作为人生最大的追求,并将焦裕禄精神真正贯彻落实到自己的具体行动中来,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只有对人民群众有赤子之心,对群众掏出真心、倾注真情、使出真劲,才能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拥护。

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应该重点学习焦裕禄同志的三种精神:

一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焦裕禄1962年初到兰考看到的是穷山恶水,百姓忍饥挨饿四处逃难,干部人心思去的情景。面对困难焦裕禄没有动摇,没有退却,他带领全县干部群众治沙治水治“三害”,为查灾情忍着病痛走遍了所有村队,探访了县境内全部沙丘、风口。他常说“共产党员就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他们面前”,为了让全县人民能过上好日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以说,焦裕禄把自己的余生全部献给了兰考人民。

二是艰苦朴素的精神。焦裕禄同志参加革命工作以后,特别是担任领导职务以后,始终继承与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艰苦朴素。初到兰考,他带头取消了领导干部的特殊生活待遇;当百姓心存感激送来几条自家养的鲫鱼,他拒绝了;县委书记的女儿依然穿着破棉袄;甚至小儿子想吃一顿红烧肉的愿望也不能满足,他无论什么时候都永葆劳动人民的本色。

三是密切联系群众的精神。焦裕禄同志诚恳待人,他时刻想着人民群众,爱护人民群众,关心人民群众,热情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具体困难,始终和广大人民群众保持最密切的联系。他率领干部访贫问苦,登门为群众送救济粮款;他经常钻进农民的草庵、牛棚,同普通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忘不了影片开始的那一幕,成千上万的人民群众自发为他送葬,恋恋不舍地告别他们的好书记,那是人民群众对他的最高褒奖。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们更应继承和发扬焦裕禄精神,亲民爱民,求真务实,积极投身到党的教育事业中去,培养更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全文共 624 字

+ 加入清单

胡锦涛指出要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其中第一条就是: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要热爱祖国,就要有爱国主义精神。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爱国主义精神是我们这个民族最美的花朵。爱国,是一个神圣的字眼,在历史发展的曲折过程中,爱国主义历来是我国人民所崇尚的。今年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举国上下都正在准备着欢庆这个伟大而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10月1日——这个日子的到来。于是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就显得非常的重要。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要体现在实际的行动中。

我们应该如何来爱国呢?作为学生我们首先要做到的是热爱自己的学校。一个连自己的学校都不爱的学生,又怎么可能爱自己的国家呢?热爱学校是一种非常具体而切近的行动。三元里小学为我们提供了优良的学习环境,老师为培养我们同学成才而兢兢业业,这里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每一位学生都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去维护学校形象和荣誉;我们要真心实意地尊敬我们的老师;我们要自觉地保护校园的一草一木,创造和谐的学习环境;我们还要像对待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去热爱学校的每一名同学,让我们互爱互学,一起快乐健康成长!我们要珍惜时间,刻苦学习,努力拼搏,争取优异成绩,以此来报答学校,报答我们敬爱的老师!

我们作为新世纪的少年一代,是祖国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必将属于我们。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腾飞,我们从现在就开始学做一个无愧于人民的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合格的小学生!因此,大家更要继承和发扬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爱国主义小学生作文

全文共 454 字

+ 加入清单

上周我们刚看完《小兵张嘎》这个电视剧,这次我已经是第四次看了。也不知为什么,我对这部电视剧十分喜爱,百看不厌。有可能是因为我喜欢张嘎这种坚强的精神吧!

在电视剧中,我特别欣赏嘎子勇敢、机智和爱国的精神。现在就让我举故事中几个地方来说说吧。

当八路军把药物运送到目的地的时候,被日本鬼子发现了,鬼子便开始追赶,在一个小村庄,运送药品的车子被日本鬼子包围在村子中,由于鬼子人数大大多于八路军,形势非常危险,这时,嘎子灵机一动,他反卸下了药品的空马车飞一般赶着,跑出了村庄,日本鬼子以为药品还在车里,就追了过去,就这样把日本鬼子引了过去。在关键时刻,嘎子的机智就体现出来。

又比如:嘎子进城不小心被日本鬼子抓住了,日本鬼子要他说出密信的内容,可嘎子就不说,虽然被打得皮开肉绽,他仍宁死不屈。他那种勇敢精神真让我佩服不已。

这些例子都说明嘎子那么聪明、勇敢、富有爱国主义精神,他那么小的人与奸诈的日本鬼子斗,那是要有多少勇气。

我们作为一名少先队员,应该有一种爱国护家的品德。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做一个有爱国主义心的少先队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爱国情,走边疆作文

全文共 2708 字

+ 加入清单

蜿蜒曲折的梅岭古道,不仅有驮盐的、负铜的马帮铃声阵阵,惊动岭上的燕雀别枝;也有背着包袱的读书人,睁着一双清明俊慧的眼睛,穿过万株梅林,走向烟波浩渺的北方。岭南的学子们,腹中贮藏着经纶,脑海堆积着诗书,提前大半年,有的甚至提前一两年,翻山越岭,餐风露宿,赶往长安国子监,参加科举考试的北选,以求在帝国的宦海里大显身手,展示平生所学。

一个地方只靠输血,经济文化必然是落后的。和人一样,只有能够献血了,才称得上健康。岭南在人才方面,一直靠中原输血,无数学富五车的学者诗人,在贬谪地勤劳为政,劝学育人,提高了南疆的社会发展水准。唐王朝为了全国相对平衡的发展。在每年一度的正常科举之外,还设置了专对岭南的加恩科举,选拔地方适用的人才,与正常科举北选对应,俗称南选。岭南的科举制,正是在南选的促进下,蓬勃发展起来,学子越来越多,并且为朝廷反哺了许多经国治世的人才。据考证,有唐一代,包括张九龄在内,岭南共出进士49名。这些土生土长的人才,和朝廷贬谪的官员一样,为岭南的发展和与中原的交流做出了贡献。

49名进士中,有一名来自大唐疆土的极南边,爱州日南县人,即今越南的中北部清化省安定县。他叫姜公辅,唐德宗在位时登进士第。他离开今天属于越南的那块故土,辞别妻儿,在朝廷为官,直到位尊宰相之位。

姜公辅死于泉州,墓地在南安市丰州镇旭山村九日山东峰东南麓。墓前有石翁仲、石狮、石羊、石望柱各一对,四周是青翠苍劲的古木,肃然森严。泉州是他的隐居之地,他在这里获得了最后的安息。前些年他的越南后裔要来泉州,和中国后裔一道祭祖,当时国内很多报刊、论坛发了这个信息。标题都有哗众取宠的倾向。什么唐朝宰相姜公辅是越南人,什么外国人当上了中国的宰相,什么唐代中越文化交流与姜公辅......好像在封建时代就有了国际主义,这个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长安,把知识和生命献给了中国的建设和发展事业。

真实的情况是,唐朝恢宏大度,包容天下,确实有外国人在中国做官。据统计,多达三千外国人担任从中央到地方、从政界到军界的要职,也有的成为宰相。比较有名的:

哥舒翰,突厥人,玄宗时授右武卫员外将军,充陇西节度副使、都知关西兵马使、河源军使。

阿史那思摩,突厥人,太宗时授右武卫将军,逝世后,赠兵部尚书、夏州都督。

契苾何力,铁勒人,太宗时授镇军大将军,行左卫大将军,徙封凉国公,死后赠辅国大将军、并州都督,陪葬昭陵。

阿倍仲麻吕,日本人,中国名晁衡,居留唐朝五十年,曾安南都护、镇南节度使等官职。

崔致远,新罗人。于僖宗朝一举及第,授宣州溧水县尉,后为淮南从事,又为侍读兼翰林学士,知瑞书监。

高仙芝,高丽人,玄宗时官至武威太守、河西节度使。

卑路斯,波斯王子,国亡来唐,高宗时官拜右武卫将军,中宗时又拜左威卫将军,卒于唐。

李彦升,大食人,宣宗时一举中第,受翰林学士。

然而,姜公辅不是外国人,他是纯粹的中国人。他来自于唐朝的日南县,不是另外一个国度。不能把现代的岭南与历史上的岭南混为一谈。唐时的岭南,包括了越南北部中部,是普通的中国郡县。朝廷对岭南的管辖力度,远远高于云贵的一些羁縻州县。岭南的官员都是朝廷指派的官员,岭南的人民也是大唐的国民。姜公辅在策论中谈到,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戎狄轻而寡信,贪得无厌,对之难以礼义和,恩泽抚;主张充实国力,加强国防,发展经济,广揽人才。只要国家强大,则不必以边患为虑。从文中可以看出,他没有一点外国人的觉悟,处处以中国人自居。

至于他获得越南国籍一事,则在百年后才发生。大唐轰然倒地,金瓯摔成十块碎片,红河流域又在南汉这块碎片里裂开,溅得老远,致使宋朝收拾旧山河时忘了捡回来,姜公辅留在日南县的后裔才成为越南人。此时他本人墓已拱木,自然不知。

他中进士后初为校书郎、授右拾遗,后召入翰林院为学士,兼京兆尹户曹参军。因才高有器识,每有提议和见解,德宗多半听从,他的政治生命越来越光明。公元783年,是唐王朝的多事之秋。安史之乱虽然平息将近二十年,国家仍然一团糟,中央法令出不了长安。越来越跋扈的军阀,把唐德宗当成一具木偶,只要稍不满意就举兵造反。唐德宗削藩,在节度使中引起反弹,中原地带爆发了“二帝四王”之乱。姜公辅坚决站在中央政府一边,拥护国家政令统一,反对分裂割据。他对唐德宗几次出谋划策,都证明了他才谋过人。德宗不听从,每次都遇到危险,反之,则诸事顺畅,于是在奉天拜姜公辅为宰相。

姜公辅受命于危难之时,扭转了奉天之难的被动局面,正待大显身手,重建大唐的辉煌时,却被迫告老归田。满腔的热血付之东流,满肚子才学悬于空山,令人感慨万千。他来自边远地带,性格耿直,不会溜须拍马,即使他精通儒典、有经世之才也没用。封建社会说到底是个家天下,皇帝是一家之主,拧着皇帝的脖子不想有好果子吃。德宗在逃难期间,他最喜爱的长女唐安公主死于途中。德宗悲痛之中下诏厚葬。姜公辅进谏:长安还没有解放,公主宜薄葬,钱财要用在将士们身上。德宗大怒,斥责他卖直取名,罢为左庶子,后又数次贬谪。仅仅担任半年宰相的姜公辅心灰意冷,跑到泉州九日山隐居,编篡姜氏家谱起来。直到十三年之后,新皇顺宗即位,又启用老臣,任命他为吉州(在江西)刺史。然而,年老体弱的他已经走不出巍巍大山了。

在人才辈出群星闪耀的大唐,姜公辅是直臣,却不是很有名的人物,留下的文墨也很少,只有一策半赋。然而在越南,地位非常之高。 所写之策誉为越南人撰写的最早政论,所写之赋誉为越南千古文宗。《白云照春海赋》后半篇遗失,仅存前半篇三百余字。此赋以鲜碧空镜春海为韵,描写白云春海的景物之美,气势之盛,抒发了作者的志趣情感,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价值。但从思想学术史的角度来看,《对直言极谏策》的价值要远远高于《白云照春海赋》。从此策不但可以看出姜公辅汉文的功力之深,而且可以窥见他的政治思想和学术观点,还可以从中了解唐德宗即位初期的某些心态以及全国形势的部分侧面。

越南安定县定成乡,建有姜相祠,他被封为上等福神而受到祭祀。祠今尚存,属于越南国家文化遗产保护单位。祠横匾题状元祠,门联云:风雨已摧公主塔;海云长照状元祠。状元是后来越南美溢的,姜公辅是进士。不过古代的状元和如今的神童一样,大都成名后销声匿迹,很少有人轰轰烈烈过完一生。姜公辅能以半年的璀璨照亮史册,也算得学超所值。

时值初冬,梅岭古道的梅花又要开了。在红白相间的梅林中,再也没有马帮,也没有踽踽独行的书生,只有一群群指点千古的游客,踏上生长着青苔的石阶,望断北飞雁。姜公辅们再上京都,只需坐上八个小时的京广高铁,就能一慰平生。可惜,他故乡的那片土地,已经跟京都没有关系了。假若姜公辅九泉之下有知,也会感到失落吧。

[爱国情,走边疆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爱国就是从小事做起

全文共 461 字

+ 加入清单

身为小学生,我们要做的是要发扬我们尊老爱幼、不讲不文明用语、爱惜公共财产等传统美德。而在升国旗这一庄重的时刻,是少先队员的一定要佩戴红领巾,行队礼。不是少先队员的一定要行注目礼。不可以无视国歌,要知道,这国歌是中华民族对抗敌人的动力,是精神力量的源泉,我们要带着对先烈们的敬佩之情去歌唱。

我们都有自己的理想,但是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就要有丰富的知识,所以现在的我们是要发奋的去读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为自己的祖国做贡献。我们要坚信:今天我为祖国而骄傲,明天,祖国将以我为荣!

爱国,是一种坚定的民族精神,是一种责任感。我们青少年要用这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去描绘祖国未来的宏图,将一片丹心献给祖国!用自己的智慧为祖国的明天做贡献。

让我们一起高歌:“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们冒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祖国,您哺育了我们,在这里,我们长大了,不管是被风雨袭击,还是被自然灾难所侵害。我们的身上依然保留着您的质朴而淡雅的气味。祖国,我们爱您!为有您这样一位母亲而骄傲、自豪!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小学生四年级的爱国

全文共 602 字

+ 加入清单

在不同人眼中,爱国的理念是不同的。在你眼中,什么是爱国呢?在工作人员的眼中,努力工作就是爱国;在父母眼中,培养子女就是爱国;在医生眼中,救治病人就是爱国;在我们学生眼中,好好学习就是爱国。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其实做好每件小事也是爱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爱国和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分不开的。比如做错事时我们要敢于勇于承担自己的错误,我们帮祖国净化环境,不随地吐痰,垃圾要入桶,路上遇到纸片要把它捡起来,这不也是一种爱国吗?

孝敬父母也是一种爱国,如我们熟知的黄香温席,平时帮助家长做一些小事,分担一些家务,这不也是一种爱国的行为吗?当周围的同学需要帮助时,我们伸出我们援助之手;当贫困山区儿童在寒冷时,我们献出我们的爱心;当爷爷奶奶孤独时,我们给予陪伴和问候。让我们一颗爱国心,一颗感恩的心,为我们的祖国提供独特的爱吧。

身为一个学生,我们最大程度的爱国行为就是读书。周总理在上学时曾说过一句话:“我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们也会疑惑,我们领土那么大,为什么会被一个最多等于我们一个省面积的日本连续侵略十四年呢?是因为我们当时民心不稳,人们很少读书,比较懦弱。所以我们要好好读书,长大为祖国做贡献。

同学们,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我坚信,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下,祖国的明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经济更繁荣,人民更幸福。啊!祖国,我爱你,你永远是我心中最亮的一颗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爱国与口号

全文共 739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中国人特别喜欢标语口号,可以说,中国是一个口号大国。我们先来听几句经典的口号:“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我们的屠宰工作!”这是我省铜仁的一家屠宰场的标语。再来看看普及义务教育的口号“养女不读书,不如养头猪!养儿不读书,就象养头驴!“,更绝的是某农村宣传计划生育的口号“一人超生,全村结扎!”

仔细体会一下,大家会觉得这些口号很滑稽,但这的确是我们国人自己发明创造的。

当然,我并不否认口号的作用。标语口号具有“纲领性”和“鼓动性”,它弥补了集体行动在组织结构上的缺陷,使人的潜力得到自然充分的发挥。然而,当口号仅仅是口号,没有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时,它就没有任何意义。

当我们一边响应着国家“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号召,一边上完厕所洗手后却不关水龙头,这是口号,不是爱国;当我们在政治试卷上龙飞凤舞地写下“大力倡导和谐社会”,却因为小事与同学吵架,甚至动手,这是口号,不是爱国;同样,我们高唱着“爱我中华”,却私下里咒骂学校老师的严厉,这更是一句空的口号,因为你连老师都不尊重,怎么会尊重自己的祖国?

当爱国仅仅是一句口号时,就不是爱国了。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爱国呢?

其实,爱国就是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为提高国家和民族的素质做自己应有的努力:在升旗仪式上保持肃穆,这是爱国;见到老师主动问好,这是爱国;倒垃圾时,双手把垃圾筐递给那位年过半百的收垃圾的老人,这也是爱国;甚至,在某位同学做了“爱国与口号”的主题演讲时,报以热烈的掌声,这同样是爱国。当爱国口号和实际行动结合到了一起,我们就是真正有责任感,有使命感的中华儿女了。

正如今天,大家欢聚一堂,共同抒发对祖国的热爱;明天,我们坐在教室里,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心中高喊着口号:“读凯里一中,考名牌大学!”这就是爱国!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爱国者观后感

全文共 848 字

+ 加入清单

本周三晚上,江汉大学军事爱好者协会主办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观看电影《爱国者》。

电影背景是美国独立战争时。本杰明(Mel Gibson饰)是法国裔美国人,他曾参加过法国人与印第安人的战争,身经百战。残酷的战争令他失去了心爱的妻子,他发誓要永远远离战征。所以当英国殖民者将战争烧到本杰明的家园时,他首先选择的不是奋起反抗,而是躲避。当他看到他的大儿子参加了当地组织的爱国者军队时,也没有跟着挺身而出。但是,当他的大儿子被敌军俘虏,小儿子挺身去救哥哥而死时,本杰明再也按耐不住了。他这时才清楚意识到,只有反抗才能解救家园于水火。

老实说这部电影虽名为《爱国者》,但就历史而言,本杰明及其家人参战并非是爱国,毕竟当时还不存在美利坚合众国。但是,这部电影所展现的亲情,爱情,友情以及人们为自由平等而战的精神却深深打动了我。给我触动最深的就是beniamin离开家的时候小女儿susan还不会讲话,等他回来susan的阿姨说susan已经会说很多话了,但每次benjiamin陪着susan她都默默不语,ben希望susan给他说一个字的愿望都未能如愿,心里很难受!当ben又一次要离开家踏上战场上的时候,镜头对准了susan,小susan的表情开始变化,慢慢的开始要哭泣,然后几乎崩溃的跑过去说“

Papa, dont go! Ill say anything.

Ill say anything you want.

Tell me what you want me to say.

Ill say anything.

I promise, Papa. Please dont go.

看到这一段时,我几乎有落泪的冲动。Susan在之前无法向父亲表达自己的爱,但当她意识到父亲可能一去不回时,她最终还是克服了内心的阻碍,大声呼喊“Papa”,对父亲的深情一览无余。

看到这里,我想到,我们平时又何尝不是因为种种原因而无法表达自己的感情。看了这部电影,我觉得有时我们应勇于表达自我情感,不能把遗憾留给自己。”

[爱国者观后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小学生爱国作文

全文共 431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学了许许多多的关于战争的故事,今天我们就学习了《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想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了中国人民受日本帝国主义欺凌的时候。

我上网查找了一下,光是日军和中国人民抗战八年,就已经牺牲了20xx多万人!这真是一个十分大的天文数字啊!就只八年,日本就残杀了那么多的中国同胞!他们有的是被日军枪毙的,还有的死在日军的刀下的,有的是被烧死的,还有的是被折磨的。被日军残伤的大多数都是无辜百姓和平民。

终于,在1939年9月14日,中国终于忍受不住日军的欺凌,展开了第一次战争。打开图片,只见浓烟滚滚,战场上,飞沙走石,战士们热血沸腾,还有鲜红的血和刀光。看到这里,我仿佛能听见因为失去亲人的痛受欺凌的百姓的哭喊,还有中国人民奋战的声音,让我深深感受到日军的罪行!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这八个大字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中,刻在我的心中!这也是每个中国人不可以忘记的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

如今,虽然我们已经振兴中华,可我们做为中国人,要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文化创造新的奇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如何看待屈原的爱国精神的作文

全文共 12753 字

+ 加入清单

自春秋中叶以来,楚国一直是当时中国社会的强国。从楚庄王问鼎中原时起,楚国统治者已表现出统一天下的雄心。当历史的车轮驶入战国时代,楚国君墨守成规,缺乏改革的锐志,被后起的倡导地主阶级政治改革的国家抛在了后面。楚国国势渐趋衰落,在与西方强秦的连年的战争中,损兵折将,丧城失地。而以怀王为首的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却偏安一隅,仍过着醉生梦生死的生活,臵国家、民族的安危于不顾。

屈原就生活在这样的时代环境里,他洞悉列国形势,对楚国的现状有着清醒的认识,“众人皆醉而我独醒”。诗人为挽救楚国于危难之中,实现“存君兴国”的夙愿,在思想保守的楚国倡导并推行了一系以“美政”为核心的政治改革。由于改革触犯了旧贵族既得利益,遭到了贵族群小的极力诋毁。尽管诗人“忠而见疑,信面被谤”,但诗人宁折不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在与权奸的斗争中显示了高标节操,爱国赤诚。诗人一生坎坷,在痛苦中孕育的诗篇显示了诗人拳拳报国心,殷殷故国情。其爱国主义精神名传千古,垂范后人。

一、坚持“美政”理想,坚持改革弊政是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核心。诗人作为战国时代一名高瞻远瞩的政治人物,诗人对当时的社会现状了如指掌。屈原深知自己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崇高权谋谲诈,推行弱肉强食法则的侵吞攻伐时代:列国纷争,狼烟四起,万民缟素,血流成河,弱国的苟存只能仰人鼻息,成为附庸;弱国的灭亡只是利益相争的殉葬品。此时的楚国已陷入重重危机,形势岌岌可危,可楚国君臣对潜在的威胁视而不见,依旧沉醉于丝竹管弦,声色犬马之中。诗人忧心忡忡,若蹈虎尾,涉于春冰。他多么希望楚国统治者从沉醉中醒来,面对残酷现实,上下一心,整顿朝纲,励精图治,大有作为,重现昔日鼎中原的辉煌,完成统一中国的理想。诗人把这一理想称之为“美政”,“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欲以“美政”作为振兴保守落后楚国的一剂良方。

“美政”是屈原思想的核心,也是其爱国主义精神的原动力。屈原的“美政”理想在作品中虽表述得比较空泛,介也有其具体的时代内容。从诗中来看,主要是指使楚国独立富强,并走上完成统一中国大业的道路。这一理想是契合时代发展脉搏的,其本质就是反对楚国旧贵族的世袭特权。为了实现理想,诗人针对楚国种种流弊,旗臶鲜明地提出了政治改革的主张:“举贤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所谓“举贤授能”,即不分贵选拔人才来治理国家;所谓“循绳墨而不颇”,即修明法度,严格依法办事。这两点归结起来就是实行改革,除去弊政。这一主张如能施行,将如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剜除楚国政治肌体上的毒瘤、烂疮,使衰老的楚国变得更更健康,更茁壮,从而走上国富民强的康庄大国之道。

诗人大力倡导“举贤授能”,绝非空穴来风,而是有其历史根据的。从历史上看,能“举贤授能”者不乏其人。那些兴国的圣君都不拘一格使用人才,“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说操筑于傅岩兮,武丁戚之讴歌兮,齐恒闻以该辅。”历史上这些昏君都善于搜罗人才,并委以重任,最终导制了盛世景象的出现。相反,那些嫉贤妒能的昏君,如殷纣王荒淫残暴,迫害忠良,使一代贤臣,“比干菹醢”;吴王夫差昏庸无能,不辨忠奸,使一代忠臣,“武子逢殃”。而这些毁灭人才者,也毁掉了强国富民之基石,最终落得个亡国祸身的不幸结局。历史的经验教训证明了这样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国运之兴衰系于贤才。国家的兴盛离不开贤臣,只有举贤授能才能不国安邦,富国强民。现实中的楚国要改变贫弱挨打的被动局面,就必须反对世卿世禄制度,打破旧贵族对于权住的垄断,效法兴国圣君不拘身份选拔人才,委以重任。只有这样,楚国才能重新走上富强之路,重现昔日之辉煌。

为有贤可举,有能可授,屈原深谋远虑,有计划地在楚国展开了培养各种人才的事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未雨绸缪,诗人滋兰树蕙,其目的“冀枝叶之峻茂兮,愿时乎吾将刈”,即希望培育的人才能在楚国未来的政治舞台上担当起富国强民之重任。为了国事,诗人呕心沥血,上叩天阍,下求佚女,上下求索。诗人招贤纳士,为己求贤,还是为楚国政治前途作打算。

战国时代,各诸侯先后在各国变法图强。变法成为了这一时代发展的潮流。当时,楚国政坛由旧贵族把持,旧贵族统治实际上是“背法度而心治”。为实现“国富强而法立”的目的,屈原主张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依法治国。为此,诗人在位时,做了一系列“明法之嫌疑”,的工作,楚国国力也随之有所起色。怀王初期,楚与齐秦称雄,怀王任合纵长等事实就是明证,然而好景不长,屈原依法治国的措施损害到了群小利益,招致他们的极力诽谤。楚群他因“无度弗察”,即没有法制思想而受蒙信谗,遂疏远了屈原。忠臣远逝,小人当道。他们在楚国的违法乱纪行径遭到了正直诗人严厉斥责:“固时俗之工巧兮,竞周容以为度。”这些小人花言巧语,蛊惑世人,为谋取恩宠荣禄,不惜违背法度,变更正确的治国之道。小人的胡作非为,将诗人当初心血换来的成果毁于一旦,楚国陷入了“阴阳易位”的倾覆绝境。屈原冒死进谏,希楚国统治者以史为鉴,效法禹、汤、文武、周公等贤名之君,勤恳依法治国。“汤禹严而祗敬兮,周论道而莫差。”历史上这些先贤知人善任,走上了治国平天下的康庄大道。与此相反,启、异、尧、桀、纣等昏君,荒淫残暴,法度不行,最终亡国祸身。正反两方面的历史事实表明:治国需法治,在法度废弛的国家,为政者心昏愦,国家也必覆亡。屈原在楚国高扬法治大旗,其目的是在楚国除弊去害,铲出“众蹀而日进”,“美超远而逾迈”这些丑陋事物生存的环境,使楚国走上正常发展的历史轨道。

诗人始终不渝坚持“美政”理想,坚持改革,如能实施,必使老气横秋的楚国脱胎换骨,涣发出咄咄逼人的青春锐气。然在愚昧保守落后的楚国,无人赏识“怀谨握玉”的诗人,他们残酷地将诗人逐出了政治舞台中心,将诗人治国安邦的“美政”蓝图扼杀于襁袍之中。诗人被毁,楚国政治舞台上最后一丝明亮的春色也就荡然无存,这是诗人的悲剧,更是楚国的悲剧。尽管诗人为理想屡蒙谗遭毁,但任矢志不移,其行动所昭示的爱国主义精神由此可窥一斑。

二、不屈不挠,与恶势力进行坚决斗争是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方面。诗人所行,可谓“仰不愧于天,俯不祚于人”,却因在楚国实施“美政”理想,而无辜蒙冤,遭谗被谪。但诗人并未因此屈服邪恶,明哲保身。而是挺身而出,与那此为害楚国的邪恶势力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坚决斗争。在这场善恶之争、美丑之辨、光明与黑暗的碰撞中,再次展示了诗人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境界。

诗人对楚国黑暗现状进行了揭露,指出当时面临的社会现状是“世溷浊而不分”,“世幽昧以眩曜”,“变白以为黑兮,倒上以为下。”这实际上描绘了下颠倒黑白、混淆是非、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的黑暗世道;一个粪壤充帏、邪恶肆行的世道;一个忠贞不容于世,美善光明不行于世的污浊世道。而原先的楚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如今却变成了这个模样,这下楚国政治舞台上那些飞扬跋扈的丑陋群小的胡作非为是分不开的,“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余以善淫。”这伙“并举好朋”的小人嫉贤妒能,任人唯亲,违法乱纪,结党营私,竞进贪婪,不厌求索,使忠臣“自疏而远逝”,奸臣“干进而务入”,将楚国政治前途引向了“幽昧”、

“险隘”的绝境。诗人忧心如焚,痛恨小人祸国殃民的乱政行径,并反复申诉自己不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怀,“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被明月兮佩。”诗人喜好的佩饰、奇服、长铗等是诗人高洁人格的投影,是诗人“长当浊世,自处清流”的物证。诗人一心向善,一心求美,近墨不黑,出淤泥不染,勤勉自修,以高洁品性向邪恶世俗挑战。诗人虽身陷穷途,但誓不与邪佞为伍,“苟余情其以练要兮,长亦何伤!”“芳菲菲而难亏兮,芬至今犹未沫。”诗人洁身自好,在污浊的社会里,不苟合取容,保持芬芳不变,再现了诗人独立不迁的人格和高标的气节。对那些经不住个人得失考验的变节者,诗人甚是痛心,“余以兰为可恃兮,羌无实而容长。委厥美以从俗兮,苟得列夫众芳。”“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兮?”屈原指斥变节者经不住诱惑,走上了从俗、媚俗之路,成为了助纣为虐的小人。诗人鄙薄他们,谴责他们,他情愿效法前贤,做一个处困苦茕独不悔的死节之臣,“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他誓死不与世俗小人妥协投降,“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之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不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残酷的现实没能使屈原低头,誓与群小斗争到底,“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表现出了“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犹未悔”的宁死不屈的斗争精神,体现了诗性批判精神与清醒执著的价值取向、人生择择。

诗人披肝沥胆,为国效忠。在厄境中矢志不移,对理想、对真理、对祖国始终不渝,在与邪恶的斗争中,虽然羽折翎落,滴着鲜血,仍然苦苦挣扎,表现出被遗弃而不沉沦,蒙谣涿而不自毁的坚贞和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宁死不屈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境界。

三、以民为本,忧国忧民是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动力。

民本思想在春秋战国之前已出现并得到了发展。《尚书》中提出了“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孟子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左传》中载有师旷根据人民利害发表的政见,“夫君,神之主也,民之望也。若困民之主,匮神乏视,百姓绝望,社稷无主,将安用之”,又说:“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一人肆于民上,以从其淫,而弃天地之性?必不然矣。”此话无疑给当时那些残暴之君敲响了警钟,要他们正视人民、善待人民。这正如逢滑对陈怀公所说:“臣闻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为土芥,是其祸也。”这些民本思想都是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总结出来的,目的是给统治者治理国家提供历史的借鉴,即以民为本,才会国运昌盛,否则天下不会太平。屈原作为当时社会一名孤独的清醒者,对时局有卓越洞察力的政治人物,也必然深暗此理。在其诗中也提到了民本思想,“皇天无私兮,览民德焉错辅。夫唯圣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诗人阐述了为政者必须顺乎民心才能坐稳江山,才能“存君兴国”,为此,诗人关心民生疾苦,哀叹民生遭遇的艰难!屈原的朴素的民本思想是寻古代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其思想接近儒家思想范畴。

爱国忧君,是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支柱。诗人倾其一生,以国事为重。在朝时,竭忠尽智,辅弼怀王,力图振兴楚国。既疏之后,仍不弃“存君兴国”之志,把个人得失臵之度外,唯将君国的命运系于心中。“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不败绩。”诗人身处江湖,心挂国君,将个人生命融汇于国事中。他希望自己能辅佐国君,充当其政治上的带路人,“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共同追赶先贤,实现强国之梦,“忽奔走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诗人蒙尘舍垢,仍不灭报国之志,其他爱国主义精神是何等鲜明、坚贞!

诗人爱国,他热情地讴歌了那些为捍卫国家疆土,人民幸福而战死的楚军将士。在这场酷烈的战斗中,楚军将士同仇敌忾,英勇战斗,最后慷慨赴死,再现了南楚民族保家卫国、视死如归的刚强性格:“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悲壮的诗句,颇似两宋词人李清照所写的诗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屈原歌颂为国牺牲的将士们的英雄气慨和壮烈捐躯行径,目的是激励人们洗雪国耻,同时也寄托了诗人的爱国情思。

屈原爱国精神还表现在他以一颗赤子之心,深情地眷恋着多灾多难的楚国。“流光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屈原明白,岁月不待人。他老耽在黑暗楚国只会空耗光阴,只有被毁折的命运。屈原要想得到知音,要想两美必合,矩所同,要想推行匡救,改造时弊的“美政”,唯有离开楚国一途。诗人不甘心就此了结一生,于是振作起来,坚定信心,驰骋想像,重上云霄,神游四方,蒙生了“远逝以自疏”的逃逸意向。但这一意向又与诗人忠贞爱国感情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冲突,“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那沉淀于诗人心中有爱国感情千丝万缕,束缚得诗人寸步难行。怀乡恋国,情真意切,将诗人去国意向粉碎得干干净净。屈原离不开楚国,纵然楚国让他愁肠百结。生为楚国人,死为楚国魂。诗人生死不渝效忠楚国,这在楚材晋用,屡见不鲜,朝秦暮楚,不泛其人的人材大流动的战国时代,在奉行“好鸟择枝而栖,良臣择主而事为立身处事原则的战国,在崇尚功利富贵的时代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呀!楚国抛弃了诗人,诗人却言不离不开楚国,这是为何也?南宋洪迈祖指出,屈原“徘徊而不忍离去”的根本原因乃“忧国也”。诗人进亦忧,退亦忧,其爱国感情是何等地坚贞,纯洁,崇高啊!

四、爱国主义精神产生的原因探讨。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产生有其时代的特点。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百家争鸣,生机勃勃的时代,社会充满着进取的、批判的精神。屈原在政治生涯中表现出来的敢干斗争,决不妥协,上下求索的批判和进取态度,正是当时的时代精神的表现。屈原生活在战国时代,楚怀王、顷襄王时期,当时各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更加频繁。强国凭借其强大的国力,加速了统一全国的战争的进程。弱国为抵抗强国入侵,掀起了保家卫国的反侵略战争。在侵略与反侵略的残死较量中,一些爱国志士挺身而出,投入到保家卫国的时代洪流中。屈原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随着楚国西北边强秦的崛起,楚国渐渐沦落到被动挨打的境地。楚国的国家前途的民族命运受到了严重威胁。而楚国统治者依旧沉缅于日酣宴饮的享乐中,束手无策。大敌当前,屈原采取了一系列挽救楚国灭亡的措施。在保守思想与改革思想的猛烈冲撞中,屈原主计个人得失,不顾个人悲惨遭遇,臵生死于度外,誓死不渝地忠于自己的事业和理想,欲以自己的努力改变楚国的现状,“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楚国重新走向富强。“沧海横流处,方显英雄本色。”正是战国后期波涛汹涌的时代“沧海”,才使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大放异彩。

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产生从内因来说,在于诗人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进步的世界观决定其有进步的爱国主义精神。在规模宏大,体制瑰奇的长诗《天问》中,诗人仰天长问,对自然和人类历史探究天道。从诗人对古代关于自然的神话和传说的诘难和质疑中,表明了诗人对宏观宇宙的思索,对古代信仰的怀疑,显示出一种大胆的科学探索精神,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诗人在对夏、商、周三代所以兴,所以亡的回顾和反思中,对其治乱兴亡缘故表示质疑。诗人企图通过探寻历史兴亡之故,为楚国统治者提供历史借鉴。让楚国在车真颠马覆之路紧急止步,重新走上兴国之路。诗人问天问地,问历代沧桑人事。这都是由诗人所具有的朴素的唯物主义史观决定的,再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

诗人爱国主义精神的产生还与诗人出身经历紧密相联。诗人出身于楚国贵族世家,但因为家族地位的衰落,他本人已从贵族阶级中分化出来。诗人在《九章〃惜诵》这说:“思君其莫我忠兮,忽亡身于贫贱。”这似乎也证实了这一点。诗人虽出身于贫贱,但由于受过良好的教育,有着深厚的文化素养和杰出的政治才干,即《史记〃屈原列传》所说的“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而跻身于楚国政治舞台。“入则与王图议政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诗人身为高阳苗裔,天潢贵胄,想在楚国大有作为,振兴楚国于混乱中。诗人虽壮志未伸,但对楚国的耿耿中心至死不变,再现乱世忠臣的忠贞。

竹死不变节,花落有余香。一代诗魂陨落了,其形骸早已化着尘土,荣归大地怀抱了。但其用生命演绎出的爱国主义精神与青山同在,与日月同辉,惠及万代。它早已成了中华民族思想宝库中熠熠生辉的珍品,激励着千秋子民爱我中华,并为之富强而奋斗不息。

如何看待屈原的爱国精神?

自春秋中叶以来,楚国一直是当时中国社会的强国。从楚庄王问鼎中原时起,楚国统治者已表现出统一天下的雄心。当历史的车轮驶入战国时代,楚国君墨守成规,缺乏改革的锐志,被后起的倡导地主阶级政治改革的国家抛在了后面。楚国国势渐趋衰落,在与西方强秦的连年的战争中,损兵折将,丧城失地。而以怀王为首的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却偏安一隅,仍过着醉生梦生死的生活,臵国家、民族的安危于不顾。

屈原就生活在这样的时代环境里,他洞悉列国形势,对楚国的现状有着清醒的认识,“众人皆醉而我独醒”。诗人为挽救楚国于危难之中,实现“存君兴国”的夙愿,在思想保守的楚国倡导并推行了一系以“美政”为核心的政治改革。由于改革触犯了旧贵族既得利益,遭到了贵族群小的极力诋毁。尽管诗人“忠而见疑,信面被谤”,但诗人宁折不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在与权奸的斗争中显示了高标节操,爱国赤诚。诗人一生坎坷,在痛苦中孕育的诗篇显示了诗人拳拳报国心,殷殷故国情。其爱国主义精神名传千古,垂范后人。

一、坚持“美政”理想,坚持改革弊政是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核心。诗人作为战国时代一名高瞻远瞩的政治人物,诗人对当时的社会现状了如指掌。屈原深知自己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崇高权谋谲诈,推行弱肉强食法则的侵吞攻伐时代:列国纷争,狼烟四起,万民缟素,血流成河,弱国的苟存只能仰人鼻息,成为附庸;弱国的灭亡只是利益相争的殉葬品。此时的楚国已陷入重重危机,形势岌岌可危,可楚国君臣对潜在的威胁视而不见,依旧沉醉于丝竹管弦,声色犬马之中。诗人忧心忡忡,若蹈虎尾,涉于春冰。他多么希望楚国统治者从沉醉中醒来,面对残酷现实,上下一心,整顿朝纲,励精图治,大有作为,重现昔日鼎中原的辉煌,完成统一中国的理想。诗人把这一理想称之为“美政”,“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欲以“美政”作为振兴保守落后楚国的一剂良方。

“美政”是屈原思想的核心,也是其爱国主义精神的原动力。屈原的“美政”理想在作品中虽表述得比较空泛,介也有其具体的时代内容。从诗中来看,主要是指使楚国独立富强,并走上完成统一中国大业的道路。这一理想是契合时代发展脉搏的,其本质就是反对楚国旧贵族的世袭特权。为了实现理想,诗人针对楚国种种流弊,旗臶鲜明地提出了政治改革的主张:“举贤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所谓“举贤授能”,即不分贵选拔人才来治理国家;所谓“循绳墨而不颇”,即修明法度,严格依法办事。这两点归结起来就是实行改革,除去弊政。这一主张如能施行,将如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剜除楚国政治肌体上的毒瘤、烂疮,使衰老的楚国变得更更健康,更茁壮,从而走上国富民强的康庄大国之道。

诗人大力倡导“举贤授能”,绝非空穴来风,而是有其历史根据的。从历史上看,能“举贤授能”者不乏其人。那些兴国的圣君都不拘一格使用人才,“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说操筑于傅岩兮,武丁戚之讴歌兮,齐恒闻以该辅。”历史上这些昏君都善于搜罗人才,并委以重任,最终导制了盛世景象的出现。相反,那些嫉贤妒能的昏君,如殷纣王荒淫残暴,迫害忠良,使一代贤臣,“比干菹醢”;吴王夫差昏庸无能,不辨忠奸,使一代忠臣,“武子逢殃”。而这些毁灭人才者,也毁掉了强国富民之基石,最终落得个亡国祸身的不幸结局。历史的经验教训证明了这样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国运之兴衰系于贤才。国家的兴盛离不开贤臣,只有举贤授能才能不国安邦,富国强民。现实中的楚国要改变贫弱挨打的被动局面,就必须反对世卿世禄制度,打破旧贵族对于权住的垄断,效法兴国圣君不拘身份选拔人才,委以重任。只有这样,楚国才能重新走上富强之路,重现昔日之辉煌。

为有贤可举,有能可授,屈原深谋远虑,有计划地在楚国展开了培养各种人才的事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未雨绸缪,诗人滋兰树蕙,其目的“冀枝叶之峻茂兮,愿时乎吾将刈”,即希望培育的人才能在楚国未来的政治舞台上担当起富国强民之重任。为了国事,诗人呕心沥血,上叩天阍,下求佚女,上下求索。诗人招贤纳士,为己求贤,还是为楚国政治前途作打算。

战国时代,各诸侯先后在各国变法图强。变法成为了这一时代发展的潮流。当时,楚国政坛由旧贵族把持,旧贵族统治实际上是“背法度而心治”。为实现“国富强而法立”的目的,屈原主张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依法治国。为此,诗人在位时,做了一系列“明法之嫌疑”,的工作,楚国国力也随之有所起色。怀王初期,楚与齐秦称雄,怀王任合纵长等事实就是明证,然而好景不长,屈原依法治国的措施损害到了群小利益,招致他们的极力诽谤。楚群他因“无度弗察”,即没有法制思想而受蒙信谗,遂疏远了屈原。忠臣远逝,小人当道。他们在楚国的违法乱纪行径遭到了正直诗人严厉斥责:“固时俗之工巧兮,竞周容以为度。”这些小人花言巧语,蛊惑世人,为谋取恩宠荣禄,不惜违背法度,变更正确的治国之道。小人的胡作非为,将诗人当初心血换来的成果毁于一旦,楚国陷入了“阴阳易位”的倾覆绝境。屈原冒死进谏,希楚国统治者以史为鉴,效法禹、汤、文武、周公等贤名之君,勤恳依法治国。“汤禹严而祗敬兮,周论道而莫差。”历史上这些先贤知人善任,走上了治国平天下的康庄大道。与此相反,启、异、尧、桀、纣等昏君,荒淫残暴,法度不行,最终亡国祸身。正反两方面的历史事实表明:治国需法治,在法度废弛的国家,为政者心昏愦,国家也必覆亡。屈原在楚国高扬法治大旗,其目的是在楚国除弊去害,铲出“众蹀而日进”,“美超远而逾迈”这些丑陋事物生存的环境,使楚国走上正常发展的历史轨道。

诗人始终不渝坚持“美政”理想,坚持改革,如能实施,必使老气横秋的楚国脱胎换骨,涣发出咄咄逼人的青春锐气。然在愚昧保守落后的楚国,无人赏识“怀谨握玉”的诗人,他们残酷地将诗人逐出了政治舞台中心,将诗人治国安邦的“美政”蓝图扼杀于襁袍之中。诗人被毁,楚国政治舞台上最后一丝明亮的春色也就荡然无存,这是诗人的悲剧,更是楚国的悲剧。尽管诗人为理想屡蒙谗遭毁,但任矢志不移,其行动所昭示的爱国主义精神由此可窥一斑。

二、不屈不挠,与恶势力进行坚决斗争是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方面。诗人所行,可谓“仰不愧于天,俯不祚于人”,却因在楚国实施“美政”理想,而无辜蒙冤,遭谗被谪。但诗人并未因此屈服邪恶,明哲保身。而是挺身而出,与那此为害楚国的邪恶势力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坚决斗争。在这场善恶之争、美丑之辨、光明与黑暗的碰撞中,再次展示了诗人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境界。

诗人对楚国黑暗现状进行了揭露,指出当时面临的社会现状是“世溷浊而不分”,“世幽昧以眩曜”,“变白以为黑兮,倒上以为下。”这实际上描绘了下颠倒黑白、混淆是非、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的黑暗世道;一个粪壤充帏、邪恶肆行的世道;一个忠贞不容于世,美善光明不行于世的污浊世道。而原先的楚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如今却变成了这个模样,这下楚国政治舞台上那些飞扬跋扈的丑陋群小的胡作非为是分不开的,“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余以善淫。”这伙“并举好朋”的小人嫉贤妒能,任人唯亲,违法乱纪,结党营私,竞进贪婪,不厌求索,使忠臣“自疏而远逝”,奸臣“干进而务入”,将楚国政治前途引向了“幽昧”、

“险隘”的绝境。诗人忧心如焚,痛恨小人祸国殃民的乱政行径,并反复申诉自己不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怀,“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被明月兮佩。”诗人喜好的佩饰、奇服、长铗等是诗人高洁人格的投影,是诗人“长当浊世,自处清流”的物证。诗人一心向善,一心求美,近墨不黑,出淤泥不染,勤勉自修,以高洁品性向邪恶世俗挑战。诗人虽身陷穷途,但誓不与邪佞为伍,“苟余情其以练要兮,长亦何伤!”“芳菲菲而难亏兮,芬至今犹未沫。”诗人洁身自好,在污浊的社会里,不苟合取容,保持芬芳不变,再现了诗人独立不迁的人格和高标的气节。对那些经不住个人得失考验的变节者,诗人甚是痛心,“余以兰为可恃兮,羌无实而容长。委厥美以从俗兮,苟得列夫众芳。”“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兮?”屈原指斥变节者经不住诱惑,走上了从俗、媚俗之路,成为了助纣为虐的小人。诗人鄙薄他们,谴责他们,他情愿效法前贤,做一个处困苦茕独不悔的死节之臣,“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他誓死不与世俗小人妥协投降,“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之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不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残酷的现实没能使屈原低头,誓与群小斗争到底,“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表现出了“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犹未悔”的宁死不屈的斗争精神,体现了诗性批判精神与清醒执著的价值取向、人生择择。

诗人披肝沥胆,为国效忠。在厄境中矢志不移,对理想、对真理、对祖国始终不渝,在与邪恶的斗争中,虽然羽折翎落,滴着鲜血,仍然苦苦挣扎,表现出被遗弃而不沉沦,蒙谣涿而不自毁的坚贞和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宁死不屈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境界。

三、以民为本,忧国忧民是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动力。

民本思想在春秋战国之前已出现并得到了发展。《尚书》中提出了“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孟子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左传》中载有师旷根据人民利害发表的政见,“夫君,神之主也,民之望也。若困民之主,匮神乏视,百姓绝望,社稷无主,将安用之”,又说:“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一人肆于民上,以从其淫,而弃天地之性?必不然矣。”此话无疑给当时那些残暴之君敲响了警钟,要他们正视人民、善待人民。这正如逢滑对陈怀公所说:“臣闻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为土芥,是其祸也。”这些民本思想都是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总结出来的,目的是给统治者治理国家提供历史的借鉴,即以民为本,才会国运昌盛,否则天下不会太平。屈原作为当时社会一名孤独的清醒者,对时局有卓越洞察力的政治人物,也必然深暗此理。在其诗中也提到了民本思想,“皇天无私兮,览民德焉错辅。夫唯圣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诗人阐述了为政者必须顺乎民心才能坐稳江山,才能“存君兴国”,为此,诗人关心民生疾苦,哀叹民生遭遇的艰难!屈原的朴素的民本思想是寻古代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其思想接近儒家思想范畴。

爱国忧君,是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支柱。诗人倾其一生,以国事为重。在朝时,竭忠尽智,辅弼怀王,力图振兴楚国。既疏之后,仍不弃“存君兴国”之志,把个人得失臵之度外,唯将君国的命运系于心中。“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不败绩。”诗人身处江湖,心挂国君,将个人生命融汇于国事中。他希望自己能辅佐国君,充当其政治上的带路人,“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共同追赶先贤,实现强国之梦,“忽奔走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诗人蒙尘舍垢,仍不灭报国之志,其他爱国主义精神是何等鲜明、坚贞!

诗人爱国,他热情地讴歌了那些为捍卫国家疆土,人民幸福而战死的楚军将士。在这场酷烈的战斗中,楚军将士同仇敌忾,英勇战斗,最后慷慨赴死,再现了南楚民族保家卫国、视死如归的刚强性格:“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悲壮的诗句,颇似两宋词人李清照所写的诗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屈原歌颂为国牺牲的将士们的英雄气慨和壮烈捐躯行径,目的是激励人们洗雪国耻,同时也寄托了诗人的爱国情思。

屈原爱国精神还表现在他以一颗赤子之心,深情地眷恋着多灾多难的楚国。“流光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屈原明白,岁月不待人。他老耽在黑暗楚国只会空耗光阴,只有被毁折的命运。屈原要想得到知音,要想两美必合,矩所同,要想推行匡救,改造时弊的“美政”,唯有离开楚国一途。诗人不甘心就此了结一生,于是振作起来,坚定信心,驰骋想像,重上云霄,神游四方,蒙生了“远逝以自疏”的逃逸意向。但这一意向又与诗人忠贞爱国感情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冲突,“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那沉淀于诗人心中有爱国感情千丝万缕,束缚得诗人寸步难行。怀乡恋国,情真意切,将诗人去国意向粉碎得干干净净。屈原离不开楚国,纵然楚国让他愁肠百结。生为楚国人,死为楚国魂。诗人生死不渝效忠楚国,这在楚材晋用,屡见不鲜,朝秦暮楚,不泛其人的人材大流动的战国时代,在奉行“好鸟择枝而栖,良臣择主而事为立身处事原则的战国,在崇尚功利富贵的时代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呀!楚国抛弃了诗人,诗人却言不离不开楚国,这是为何也?南宋洪迈祖指出,屈原“徘徊而不忍离去”的根本原因乃“忧国也”。诗人进亦忧,退亦忧,其爱国感情是何等地坚贞,纯洁,崇高啊!

四、爱国主义精神产生的原因探讨。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产生有其时代的特点。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百家争鸣,生机勃勃的时代,社会充满着进取的、批判的精神。屈原在政治生涯中表现出来的敢干斗争,决不妥协,上下求索的批判和进取态度,正是当时的时代精神的表现。屈原生活在战国时代,楚怀王、顷襄王时期,当时各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更加频繁。强国凭借其强大的国力,加速了统一全国的战争的进程。弱国为抵抗强国入侵,掀起了保家卫国的反侵略战争。在侵略与反侵略的残死较量中,一些爱国志士挺身而出,投入到保家卫国的时代洪流中。屈原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随着楚国西北边强秦的崛起,楚国渐渐沦落到被动挨打的境地。楚国的国家前途的民族命运受到了严重威胁。而楚国统治者依旧沉缅于日酣宴饮的享乐中,束手无策。大敌当前,屈原采取了一系列挽救楚国灭亡的措施。在保守思想与改革思想的猛烈冲撞中,屈原主计个人得失,不顾个人悲惨遭遇,臵生死于度外,誓死不渝地忠于自己的事业和理想,欲以自己的努力改变楚国的现状,“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楚国重新走向富强。“沧海横流处,方显英雄本色。”正是战国后期波涛汹涌的时代“沧海”,才使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大放异彩。

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产生从内因来说,在于诗人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进步的世界观决定其有进步的爱国主义精神。在规模宏大,体制瑰奇的长诗《天问》中,诗人仰天长问,对自然和人类历史探究天道。从诗人对古代关于自然的神话和传说的诘难和质疑中,表明了诗人对宏观宇宙的思索,对古代信仰的怀疑,显示出一种大胆的科学探索精神,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诗人在对夏、商、周三代所以兴,所以亡的回顾和反思中,对其治乱兴亡缘故表示质疑。诗人企图通过探寻历史兴亡之故,为楚国统治者提供历史借鉴。让楚国在车真颠马覆之路紧急止步,重新走上兴国之路。诗人问天问地,问历代沧桑人事。这都是由诗人所具有的朴素的唯物主义史观决定的,再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

诗人爱国主义精神的产生还与诗人出身经历紧密相联。诗人出身于楚国贵族世家,但因为家族地位的衰落,他本人已从贵族阶级中分化出来。诗人在《九章〃惜诵》这说:“思君其莫我忠兮,忽亡身于贫贱。”这似乎也证实了这一点。诗人虽出身于贫贱,但由于受过良好的教育,有着深厚的文化素养和杰出的政治才干,即《史记〃屈原列传》所说的“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而跻身于楚国政治舞台。“入则与王图议政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诗人身为高阳苗裔,天潢贵胄,想在楚国大有作为,振兴楚国于混乱中。诗人虽壮志未伸,但对楚国的耿耿中心至死不变,再现乱世忠臣的忠贞。

竹死不变节,花落有余香。一代诗魂陨落了,其形骸早已化着尘土,荣归大地怀抱了。但其用生命演绎出的爱国主义精神与青山同在,与日月同辉,惠及万代。它早已成了中华民族思想宝库中熠熠生辉的珍品,激励着千秋子民爱我中华,并为之富强而奋斗不息。

[如何看待屈原的爱国精神的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我心中的核心价值观——爱国

全文共 555 字

+ 加入清单

我爱你叮咚的驼铃,是它让丝绸之路源远流长。我爱你巍峨的长城,是它使中国人挺起自己的脊梁。我爱你奔腾不息的黄河,是它哺育了中华民族,给儿女们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我爱你伟大的祖国,祖国明天会更加辉煌!

翻开历史的长卷,我们寻找中华儿女不懈努力的足迹。开国典礼的礼炮,排山倒海般回响。翻开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篇章。当五星红旗高高的飘扬在东方,我们深深地知道,作为一个华夏子女,该怎样走好自强不息的道路。当毛泽-主席在天安门广场说出那一声:‘‘新中华正式成立。‘‘我们热泪盈眶!因为我们顽强的母亲,用血汗和泪创造出今天的辉煌。其实我们并不爱哭,热泪盈眶只是对母亲的一种倾诉。

当雄壮的国歌响彻云霄,龙的血脉会沸腾,就是我挺直脊梁的唯一缘故。我一遍遍的仰望苍穹,我一遍遍的俯视大地,才发现祖国江山如此多娇。六十几个春秋,锦绣大地神彩飞扬,大好山河诗意酣畅。六十几个春秋,一道道彩虹跨越长江海峡,雄伟的长江海峡锁住千里苍茫。六十几个春秋,两弹的红云刺破天际,神舟飞船绘出炎黄子孙的梦想——勇往直前。

从98肆虐的洪水到03磨人的非典,从08南方的冰天雪地到5。12四川的地动山摇。风雪中一双双湿润的眼睛,曾发出多少生命的绝唱。灾难压不倒我们中国人的脊梁。我们不怕,我们不向灾难屈服,不向困难低头。我们依然爱着我们的母亲——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爱国的高中

全文共 428 字

+ 加入清单

每当我听到雄壮的国歌声,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我都会想到我美丽的祖国。祖国是哺育我们的母亲,是生命的摇篮,我们应该因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自豪。因此,我们要时常对自己说:“我是中国人,我为此而感到骄傲!”

我的祖国有960万平方公里,地大物博,美丽富饶。南有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北有大兴安岭的原始森林。而且古迹非常多,如北京的故宫,西安的秦始皇兵马俑,承德避暑山庄,拉萨布达拉宫,山东泰山,湖北黄山,八达岭长城等等。

我爱祖国气势雄伟的山河、我爱祖国悠久的历史、我爱祖国灿烂的文化、我更爱祖国睿智的人们。

爱国的英雄壮举举不胜举,时常在我脑海里回荡

: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狼牙山五壮士、宁死不屈的八女、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等等。英雄已逝,精神永存。我们作为新时期少先队员能为祖国做些什么呢?

祖国的未来建设需要我们的努力,只有好好学习才能为祖国出一份力。今天,我们是祖国的希望,明天我们就是祖国的栋梁。祖国,我的母亲,我会用自己所有的力量来报答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关于爱国主义的作文

全文共 450 字

+ 加入清单

爱国,一说到这个词,有人就会问爱国是什么?有人认为爱国就是挂在嘴巴上说的爱国,那就是爱国了。可真正的爱国不是光在嘴巴上下功夫,而是在真正意义上行动起来。

列宁曾说:“爱国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正如这句话所说的,有多少的人为了“爱国主义”这四个大字而牺牲。宇航员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为了人类的探索事业,他们随时做好牺牲的准备。我从心里由衷地佩服他们的精神。在战争年代我们要像宇航员那样勇敢,不畏艰险,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在没有硝烟战争的今天,竞争异常激烈,我们也随时做好为国捐躯的准备。

“不仅为自己而生,也祖国而生。”中华民族是一个有骨气的、善良的、可爱的民族。我真为身为中国人而感到骄傲,身为中国人,就得时刻为自己的祖国奉献自己的毕生精力。我们要想到今天我们天天所佩戴的红领巾是无数的战士用他们的鲜血染红的,如果没有他们,也不会有我们如今和平的社会。

身为中国人的我们要热爱自己的国家,我想一个人如果不爱自己的国家了,那这人也就像失去了灵魂的人,是行尸走肉,只剩一架躯壳。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爱国作文600字

全文共 771 字

+ 加入清单

少年强则国强。——题记

当九·一八的硝烟燃遍东北三省,当卢沟桥的枪声传遍大江南北,当南京古城的悲剧重新上演,他们是否扣动你的心弦?当火红的中国心在滴血,祖国啊!我能为你干什么?——任重而道远,振兴我中华。

振兴中华,我们应该怎么做?少年要盛,我们要承担起历史的责任,未来的责任。

翻过历史的书页,回到历史的历史。在金军角号满天与宋国的战线上,岳飞率领那勇猛的虎狼之师出现了。他带着皇帝的嘱托、群臣的鼓舞以及全国子民的期望向金军宣战了!一匹匹战马像离弦的箭奔向箭雨中,一只只驽像鹰一样飞向敌营。勇敢的将士们,用前仆后继、舍身为国的壮举,诠释了责任是如何写成的。他们以身报国的英雄之举在责任下发出永恒的光辉。

当战火又燃烧古城,文天祥开始了艰辛的抗元历程,“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但他却不向敌人投降。比“一心只为酬三顾,两朝开济老臣心”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迈,有“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的无奈。不求保全自身,愿随国家同亡。文天祥承担了国家的重任,也实现了问心无愧的承诺。

回望历史,展望未来。历史终归是过去,即使它多么盛世宏大,多么不堪入目。未来是白纸,我们要书写辉煌的未来!

从学习每个方块字,学习每个字母,解答每个问题开始,正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让汗水洗濯收获,把付出作为知识的铺垫。从树立远大理想开始,从关心生活琐事开始。即使一片落地的纸屑,我们也应该俯身拾起;即使一粒米饭,我们也不该浪费。责任不一定要有多大的壮举,小奉献也是责任。

让创新思想在校园中飞舞,像商鞅“治国不一道,便国不法古”一样,跳出思想的铁嵌,创造美好的明天,创新也是新时代的承担责任。

一颗火红的心不能点亮整片土地,无数颗闪亮的心会璀璨生辉。让我们祖国的未来肩负兴国的重任,让中国这个沉睡了百年的雄狮苏醒,崛起在东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