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关于理性的论点(汇总20篇)

浏览

233

作文

192

走向理性思维的人类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040 字

+ 加入清单

就在昨天,我的手机被病毒入侵,病毒用我社交软件的账号瞬间给我的百余位联系人发出了借钱的请求。我看着病毒发的十分逼真的消息,心中感到很惊慌,立即向大家申明说这并不是我本人发的,请大家不要相信。不一会儿,不少人向我发出消息,表示让我放心,他们都知道这是骗子,不会上当的。

我很感激理性思维能让大家在遇到这种特殊情况时保持一种冷静和理智的状态。可是,这样的理性思维真的很好吗?假如这次真的是我自己急需用钱而去向我的朋友借,大家同样认为这是骗子发的消息而置之不理,那么我恐怕就不会认为这样的理性思维很好了吧!

在现在这个越来越复杂的世界中,我们其实是不得不时时刻刻告诫自己要保持理性、客观思考,这样才能保护我们自己不在这大千世界中受到伤害。人类的思考方式越来越向计算机靠近,用客观的数据、公式和程序去思考,把感性思维藏在内心的最深处,用理性思维去包裹好、保护好。

导致人类一步步走向理性思维的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外界的因素,一方面是内在的因素。

外界的因素主要是社会上存在着一些人心险恶的人。他们随时可能利用你对他的信任去欺骗你,不正当地从你身上谋取好处,由于我们需要提防这类人,我们便只好把自己的内心封锁起来,以免被这些伤害攻击得措手不及。

内在的因素则是我们自身的原因。我们把自己看得太重了,我们太害怕受到伤害了;我们太多疑了,我们把别人想了太不单纯了。现在的人们总喜欢置自己于自我的正中心,仿佛自己是恒星,而别人都只是围绕着自己转的行星。我们再小心翼翼不过地呵护着自己,不让任何人有机会接近并伤害自己。同时,我们还把每个人都看作会伤害到我们的人,刻意地与别人保持一定的距离。

这样久而久之,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远了,人情味也淡了不少。人际关系被人类的大脑转换成了数据与信息存储起来,此后便再也不管不顾。

还记得我在上幼儿园的时候,那些拉琴的盲人乞丐们,他们面前供行人放置钱币的碗或琴盒中总是放满了硬币与一些五元、十元的纸币。而后来时常有报道说一些人为了能够不劳而获而行乞后,大多数人在路上看到乞丐时,甚至都不愿瞥他们一眼,同情心也逐渐被理性而取代。

正如苹果公司总裁库克所认为的,不担心人工智能会让计算机像人类一样思考,更担心的是人类像计算机一样思考,失去了价值观和同情心,罔顾后果。我们在拥有理性思维的同时,也不该丢失感性思维,这是我们的价值,我们存在的意义。

我们是人类,有血有肉的人类,人性与感性是我们与众不同之处,我们又怎能随意丢弃呢?对世界保持一份单纯,其实你会发现世界比你想象得更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从人工智能到新理性主义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658 字

+ 加入清单

何为计算机智能?苹果公司手机中的Siri功能开创“人机”对话的新格局,手机中的假想形象Siri可与使用者进行简单的对话,并依赖已设定的程序,完成使用者的口头指令。为迎接“双十一”促销季,京东物流拍摄了一段宣传片,展示物流总部内部的工作场景:从测量物件大小、分类包装,到筛选配送、装订快递单,全部由机器人完成,全车间俨然成为“计算机王国”。美国、日本等较发达国家的科技研究园区已制造出空调的智能技术,可以通过房间内人们的皮肤温度与空气干燥度来计算人的体温,从而自我调控温度与湿度。这些都是计算机智能,简称为“智能”。

人工智能比智能“更上一层楼”。智能计算机的运行基于事前的大数据灌输与程序编码,说到底不过是运算速度更快、容量更大的计算机。而人工智能更近人性,因为它意味着自觉的学习能力,可以“无中生有”。围棋世界冠军柯洁与人工智能AlphaGo的比拼证明了这一点。事实上,从柯洁的第一局落败开始,就注定了3:0的结局——AlphaGo已经学会柯洁的落棋套路,通过他犹豫的时间掌握他可能的薄弱点。这是一种令人生畏的威力。

在这场围棋大战中值得一提的是一段小插曲。柯洁在进退两难的困局中落了泪。如果他的对手是另一个优秀的人类,或许会被他的泪打动,心生柔软,抑或是心生怀疑,猜测他的泪是否别有用心。但AlphaGo并非人类,它不为所动。这就反映了目前人工智能还远远不能到达的人性境界,即情感。所以,计算机像人类一样思考,这尚未构成一件威胁人类的大事。

威胁人类的是人类自身。随着计算机向人类的靠近,人的思维模式也趋向于“计算机化”。那是一种数字化的理性主义,我暂时称之为“新理性主义”。一个新理性主义围棋选手在见到柯洁无能为力地落泪时会主观地选择“不为所动”,即故意无视,故意压制住打扰心境的情感。这是一种过度程序化的理性,它不同于启蒙思想时期反封建反宗教的热烈与澎湃,而是将一切涉及情感的障碍进行冷处理。这样做的原因是为避免情感对实现目的的过程的干扰,因此它的背后驱动力是“利益原则”——妨碍达到利益的情感,都应该被打压。

这是很可怖的思维模式,甚至比另一时事热点现象可怖很多——网络暴力。网络暴力也同样是对人情的漠视,但其往往采用热处理方式。网络暴力者的产生是由于缺乏自主分析能力,在周围环境的诱导与煽动下盲目跟风,因而暂时摈弃一些基本的同情心与价值观。而新理性主义者的漠视是经过利弊分析的、明确对策的、以目标为不变终点的理性选择,它应是独立的并且不盲目的。另外,网络暴力的实行者群体是大众,而很大部分新理性主义者必定是大众以上的精英,他们的智慧能力与影响力范围更容易引导社会进程的方向。

新理性主义,即计算机化的理性主义,会导致长期的同情心与价值观缺乏。对个人利益的认知更强,对世界发展的意识更少,所以苹果公司总裁库克认为,他更担心人类像计算机一样思考,罔顾后果。

然而,我认为事态并非那么严重,不必过分担忧。时势与时代倾向固然正在以“人机”同化的方向发展,但总有思想上的精英们在引导人类朝着好的方向走。近年来,自然科学领域中不断涌现与人文学科的融合与合作,使冷静的理性思维挂钩于伦理道德与社会民生。国际上许多精彩影片或以人工智能为主要内容,或以人性为主题,旨在唤起人们对未来的思考与对情感丧失的警惕。在我国,对古文化与传统国学的研究兴趣骤增,也表明人们对过去文化中精华的追求,对人情的再思考;而不少大型政论片与社会专题片又在指示给人们科学合理的价值观,不断重提人心、人情与人性的重要性。

我依稀记得观看过一部科幻影片。片中所展示的社会充满人工智能,科学家研究出一种人形产品“代理人”,可以代替使用者本人去社会中完成任务与工作。“代理人”们与人类外形几乎没有差异,所不同的只是人类拥有“代理人”所没有的丰富情感。而当危机到来,受邪恶科学家控制的高能力“代理人”终究败在了拥有人类温暖情感与心怀天下的世界观的主角手下。影片的主旨在于唤起观看者对于现代社会交际现象和思维方式的反省。我想,它也可以佐证我对于人工智能与新理性主义的看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做明智理性的大学生

全文共 344 字

+ 加入清单

CNNIC发布报告显示:“截止2013年12月,中国国民达6.18亿人次,普及率达45.8%,中国网民每人平均每周上网25小时。”网络舆论的作用基本等同于社会舆论,现在网络舆论不仅影响力大家的生活更构建了大家的生活。

大学生是活跃在网络上的主要人群,通过网络了解着世界,也是网络不可忽视的力量。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拥有理性的判断力,利用好自己手中的话语权,更要对自己的言语负责。谩骂的声音也只能证明骂人者自身的价值观、认知观存在缺陷,我们无权伤害任何一个人。当看到一则消息想按下“转发”时,首先要判别其真伪性和考虑带给他人的影响。不要忽略自身在网络中的影响力。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网络亦是如此,我们切勿利用网络舆论来伤害他人,而应该利用舆论的力量发出正义的声音,传播正义的能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理性爱国,成才报国

全文共 1028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9月10日,日本政府不顾中方强烈反对,宣布“购买”钓鱼x及其部分附属岛屿。这是日方公然侵犯中国领土主权、伤害中国人民感情、损害中日关系的又一严重事态。

钓鱼x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为中国人最早发现、命名和利用,中国对此拥有无可辩驳的历史和法律依据。1895年,甲午战争末期,日本强迫战败的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马关条约》,非法窃取了钓鱼x及其附属岛屿。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收回被日本侵占的领土,钓鱼x及其附属岛屿在国际法上回归中国。其后日美两国居然擅自拿钓鱼x的行政管辖权私相授受。中方对此坚决反对、不予承认。日方声称钓鱼x是日本的“固有领土”,不仅是罔顾历史事实,也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的公然挑战,全体中国人民对此决不答应。

当今中国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国际影响力日益增长,经济、科技、军事等综合实力跨入世界领先行列,早已不是当年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清政府。党和政府扞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的决心丝毫不曾动摇!全体炎黄子孙也决不接受日本对钓鱼x及其附属岛屿的非法侵占。

近代中国曾饱受日本的,“九一八”、“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等等无不记载日本军国政府对我们中华民族罄竹难书的逆行!然而我们中华民族有着博大、包容的胸襟,我们能够摒弃过去,不计前嫌,但是我们绝对不可以容忍任何人再想对中华民族施以欺辱!我们能够面对过去并能放下仇恨,是因为我们能够持宽容的态度冷静地面对历史,珍惜和平的来之不易,但这绝不是我们软弱。我们要相信党和政府一定会采取正确的手段和立场来扞卫我们的每一寸土地!扞卫中华民族的尊严!

同学们,我们反对日本政府的挑衅是正确和合理的,这是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也是爱国热情的自然流露。但是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更应该体现在对国力强大的无比渴望上,体现在对祖国现代化建设的大力支持上。在这里,我们号召全体师生不参加不经审批的集会与游行,不采取损害个人与集体财产的方式表达愤怒,不给国家的外交以及其它方面造成被动。我们要冷静、理智的思考,用理性的、合理合法的方式展现我们的爱国主义热情,这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国家、民族负责任的一种体现。

明天就是“九一八”事件八十一周年,希望同学们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刻苦学习,发奋求知。充分认识当前形势的复杂性,珍惜当前来之不易的安定团结,自觉维护社会稳定大局,正确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理性爱国,成才报国,做一个有高度责任感的新时代中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4:2024年高考作文指导:议论文分论点的提炼与表达

全文共 4523 字

+ 加入清单

对于一篇议论文来说,在很大程度上,分论点的有无、当否,直接影响到思路是否清晰,说理是否透彻,结构是否合理,最终影响到文章的整体效果的优劣。小编收集了议论文分论点的提炼表达,欢迎阅读。

一、怎样提炼分论点

论证某一方面观点、某一事理,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去展开,这每一层、每一面就是一个“分论点”。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与说明,是中心论点的具体化。因此,提炼分论点的前提是先确定中心论点,并用一个句子的形式表达出来。提炼分论点的常用方法有:

1.追问原因法——即问一个“为什么”

追问原因法,就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这个结论产生的条件和原因,或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或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形成分论点。由于因果联系是存在于一切事物和现象之间的一种普遍联系,因此,运用因果分析法形成分论点是议论文写作中使用得较多的一种方法。

例1:高考北京地区高考作文题为:以“安”为题材,“安”字含有“安定”、“安全”、“安宁”、“安逸”以及“安于”……等意思,自行选定角度写议论文。字数:不少于800字。

提炼:先把话题(题目)扩展成一个句子(中心论点),如:安全是生产得到保障的前提。再对这个句子表述的现象追问原因,于是得到分论点: ⑴没有安全,生产将受到威胁;⑵没有安全,劳动者生命得不到保障;⑶没有安全,长期赢利的目标无法实现。

例2:古训说:“不以规矩,难以成方圆”。现代人说,如何创新,就是要打破传统的框框,突破规矩。请以“规矩”为话题作文。

分析:先把话题(题目)扩展成一个句子(中心论点): 没有规矩,难成方圆。再对这个句子表述的现象追问原因,于是得到分论点:①没有规矩,个人不能成才;②没有规矩,集体不能稳定;③没有规矩,国家不能发展。(兰子曰:这三个分论点不是对原因的追问,而是对“没有规矩”的后果的追问,是对“难成方圆”的解释)

例3:高考话题作文“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提炼:话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本身就是一个句子(中心论点),无须扩展。对这个句子表述的现象追问原因,于是得到分论点:⑴世界千变万化,事物是复杂的;⑵人们看问题的方法、角度不同;⑶评判事物时所持的标准不同。

2.追问办法法——即问一个“怎么办”

所谓追问办法法,就是解决论证中的“怎么办”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和途径。这些具体措施和途径往往就是文章的分论点。采用“追问办法法”提炼分论点,也必须先确立中心论点。

例1:江西高考,话题“脸”

提炼:先把话题(题目)扩展成一个句子(即中心论点):城市的“脸”(即外显的给外人的整体形象)要美化。然后追问美化的方式:⑴美化自然环境;⑵改善城市治安;⑶提高市民文明素质。

例2:湖南高考,题目“谈意气”

提炼:先把题目“谈意气”中的关键词“意气”扩展成一个句子(即中心论点):人要有意气,然后追问:人怎样才能有意气?于是得到三个分论点:⑴坚韧不屈,不畏风霜,不畏冷雨;⑵勇敢不惧,勇往直前,不怕牺牲;⑶自信乐观,几多风雨阴霾,总能拨开云雾见阳光。(兰子曰:这三个分论点有些问题,这也是我们同学中常见问题,好像只要写出三个分论点就好了,不去管它是不是在同一个逻辑层面上,是不是有重复、交叉,这三个分论点都是在谈如何面对人生困境,实际上人生不仅仅有困境,还有顺境。可以用孟子的话来阐释意气,形成三个分论点: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如果实在想用这三个分论点也不是不可以,修改一下,可以改为:⑴坚定不移:朝着正确的方向持续努力;⑵勇敢不惧:勇往直前,不畏困难,不怕牺牲;⑶自信乐观,天生我才必有用,尽管几多风雨阴霾,总能拨开云雾见阳光。)

例3:命题作文《学会欣赏别人》。

提炼:标题就是中心论点,无须扩展成句子。围绕“怎样学会欣赏别人”提出解决问题的三个具体做法(亦即三个分论点):学会欣赏别人,要求自己有胸怀坦荡、虚怀若谷的作风;学会欣赏别人,就是要努力发掘别人身上的闪光点,学习并借鉴,不求全责备,不嫉贤妒能;学会欣赏别人就是要互帮互学,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追问结果法——即问一个“会怎样”

追问结果法,就是把由话题(标题)确定的中心论点作为前提,去推想在这个前提下将会产生的结果(意义、价值、影响)。

例1:话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提炼: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前提,可以去阐发“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意义(结果)。这样我们可以想到:⑴在思维领域,正因为答案的丰富多彩,才有那么多发明创造,才有“百家争鸣”的局面;⑵在文学艺术领域,正因为答案的丰富多彩,才有风格的多样、创作方法的多样,才有“百花齐放”的绚丽多彩;⑶在经济领域,正因为答案丰富多彩,我们经济才繁荣,社会生活才丰富多彩。

例2:以“拥抱生活”为话题

提炼:话题“拥抱生活”即为中心论点,无须扩展成句子,用推想结果的方法提炼:⑴拥抱生活,热爱生活,就会乐于为生活付出;⑵拥抱生活,热爱生活,就会有奋斗的力量;⑶拥抱生活,热爱生活,就会创造美好的生活。(这三个分论点不在一个层面上,是(1)和(2)导致了(3),即乐于为生活付出,有奋斗的力量,才能创造美好的生活。可以修改为:⑴拥抱生活,热爱生活,才能体会生活的美好,有发现美的能力;⑵拥抱生活,热爱生活,才能直面生活的丑陋,有改变恶的力量;⑶拥抱生活,热爱生活,才能超越生活的平庸,有创造新生活的信心。)

例3:题目《这山望着那山高》

提炼:题目《这山望着那山高》即为中心论点,无须扩展成句子,用推想结果的方法提炼:①这山望着那山高,人就会永不满足; ②这山望着那山高,人就会精益求精; ③这山望着那山高,人就会进取开拓。

4.追问对象法——即问一个“关涉到哪些人事物”

追问对象法,就是先将由话题(标题)确定的中心论点用一个句子表达出来,再看这个句子的谓语可涉及到哪些人(事,物),然后补出来或者具体列举出来,即成为分论点。

例1:广东高考,话题“雕琢心中的天使”

提炼:将话题变具体一点为“用爱雕琢心中的天使”,为它作中心论点,谓语“雕琢”可涉及的人有: 丛飞,李春燕,洪战辉等,于是可以组合成文章主体部分的三个内容:⑴丛飞用爱雕琢心中的天使;⑵李春燕用爱雕琢心中的天使;⑶洪战辉等用爱雕琢心中的天使。

例2:以“最美的颜色”为话题作文

提炼:把话题补充为“什么是最美的颜色”,于是可得到分论点:⑴绿色是最美的颜色,因为它是生命的颜色;⑵红色是最美的颜色,因为它象征热情;⑶白色是最美的颜色,因为它象征纯洁。

5.追问内容法——即问一个“关涉哪些方面”

追问内容法,就是先将由话题(标题)确定的中心论点用一个句子表达出来,再看这个句子的宾语可涉及到哪些人(事,物),然后补出来或者具体列举出来,即成为分论点。

例1:江西高考,话题“脸”

提炼:将话题扩展为一个句子:三国戏是一部“脸”戏(中心论点),再对宾语“脸”戏,进行具体分解,即得到三个分论点:⑴三国戏是一部关于“奸绝”曹操的“脸”的戏;⑵三国戏是一部关于“智绝”诸葛亮的“脸”的戏;⑶三国戏是一部关于“忠绝”关羽的“脸”的戏。

例2:《拒绝窝囊废》文题

提炼:题目即为中心论点。对“窝囊废”进行具体分解,可以形成三个分论点:(1)拒绝平庸无能者(提倡德才兼备);(2)拒绝怯懦无聊者(提倡敢作敢为);(3)拒绝鼠目寸光者(提倡志存高远)。

值得说明的是:⑴没有明确的话题的作文,如材料作文以及话题隐含的作文,都可以先将观点用一个句子表述出来,然后再根据以上方法提炼分论点;⑵在具体作文时,上述五种有时要同时用到其中的几种,如:广东考生一篇优秀作文,三个分论点为:洪战辉责把自己雕琢成具有责任之心的天使;徐本禹把自己雕琢成具有报恩之心的天使;李春燕把自己雕琢成具有执著之心的天使。三个分论点运用于了第四和第五种方法。

二、分论点的表述

使用分论点的要求是:扣得住、分得开、排得顺;同时要求语言表达警句化。

1.“扣得住”,是说所列的几个分论点应该从同一角度回答同一问题。如果是有的从“是什么”的角度说,有的从“为什么”的角度说,又有的从“怎么办”的角度说,就是没有“扣得住”中心观点,这样写文章实际上论点就难以集中了。比如有的同学以“读书乐”为题列了如下的论述提纲:读书是苦的,但苦中有乐;读书可以使人变得更聪明,所以其乐无穷;读书要有目的、有方法,才能真得其乐。这三条,每条回到一个问题,而不是从同一角度回答同一问题,就是没有“扣准”。(这种毛病与我们说的层进式结构不同,如果用层进式,应该是围绕一个方面深入表述,而不是全在面上,泛泛而谈。比如:提出问题:读书是苦的,哪有什么乐趣?分析问题:读书苦在过程,乐在结果。结果并不是最终的成败,而是自身的成长。解决问题:我们要不畏艰苦,化苦为乐。)

2.“分得开”,是说所列分论点之间界限清楚,不互相交叉重叠,没有包容关系。某同学以“读书乐”为题列的如下提纲就没有分开:读书可以增长知识,充实头脑,一乐;读书是一种高雅的精神活动,二乐;读书可以提高素质,陶冶情操,三乐。第三条所说的“提高素质”实际包容了第一条的“增长知识,充实头脑”,而“陶冶情操”与“高雅的精神活动”也有交叉:这就造成了逻辑混乱,思路不清。

3.“排得顺”是说分论点的先后顺序要合乎逻辑,合乎情理。也是以“读书乐”为题,某同学的如下提纲就有排得不顺的毛病:读书能使人解烦恼,振作精神;读书能给人丰富的知识,高度的智慧;读书能使人热爱生活,热爱工作;读书能使人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高尚情操。这几个分论点都是从“为什么”的角度阐述“读书乐”的,所以是“扣得准”的。但它有“分不开”的问题,第1和第3似乎可以合并。这里还有顺序的问题,第1、第2,应本该先说哪一条?恐怕得先2后1;第3、第4,应该先说哪一条?恐怕得先4后3。如果1、3合并,那么比较合理的顺序应该是:读书能给人丰富的知识,高度的智慧;读书能使人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高尚的情操;读书能使人精神振奋,热爱生活,热爱工作。

下面的提纲就符合“扣得住”、“分得开”、“排得顺”的要求:

⑴针对青年人,从“为什么”的角度回答问题:读书可以增加知识;读书可以明辨是非;读书可以增长才干;读书可以陶冶情操。

⑵针对曾经失去过读书机会的某些中年人,从“为什么”的角度回答问题:读书可以增补知识;读书有助于工作;读书有益于教育子女。

⑶针对老年人,从“为什么”的角度回答问题:读书可使老有所养(神);读书可使老有所长(智);读书可使老有所为。(可以修改一下:读书可使老有所长;读书可使老有所为;读书可使老有所安。)

⑷针对不善于读书的人,从“怎么办”的角度回答问题: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要注意“博”与“深”的结合;要注意学以致用。(可以修改一下:要明确读书目标;要注意方法得当;要学以致用。)

⑸针对不爱读书的人,从“是什么”的角度回答问题:读书乐在“学而有思”(知识的习得);读书乐在“每有会意”(情感的共鸣);读书乐在“学以致用”(技能的掌握)。

从上面的论说提纲我们还可以看到,同样是回答“为什么”,因为针对对象不同,回答的内容也有所不同,所谓“扣得住”,如果严格要求,就应该是这样的。如果从“排得顺”的方面看,分论点之间是有并列关系,有的则是递进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由聂树斌案引发的理性思考

全文共 1569 字

+ 加入清单

由于王书金这个“真凶”的再现,且河北高院和最高法院至今没有正式启动审判监督程序,舆论几乎一边倒的表达了对这个“错案”不纠正的不满,对此案的关注程度超过了任何一个案件。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由聂树斌引发理性思考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聂树斌案随着“王书金案”再审,又一次进入大众视野。这个案子公众不会忘记,对于关注司法公正的人尤其如此,时间可以淡漠关注但无法还原这个案子真相,时间越久人们对司法公正的信心就越不足。

这个案子人们已经谈论了很多。一是聂树斌案本身有其特殊之处,首先对聂定案主要基于当时的口供,其次聂的亲属在聂被枪决之后一直讨要说法,最后更耐人寻味的是被害者家属认为聂树斌体格较弱而被害人还练过防身术,他们也不相信聂是凶手,一直要求公安机关抓捕真正凶手。后来王书金因其他类似案子案发,在审讯中主动交代此案系他所为。这几点累加在一起,引起人们的关注是注定的。

在这里,我单刀直入提两个问题:第一,嫌疑人承认罪行而检方却否认这种罕见的情形如何看待?第二,聂树斌沉冤昭雪是否必须找着真凶才行?

就这两个问题,我们有两个视角,一个是更为超脱而非诛心的,从理论的角度。一个是更为现实的,要考虑案件的整个背景。

首先从理论上看,检方的行为可视为一种审慎,在刑案中我们一直在讲要重证据轻口供,只有口供无其他证据不能定罪。这原则当然适用任何人,既对无前科的人适用,也对有严重同类罪行的人适用。实践中不能排除某些犯有严重罪行的人为他人顶罪来交换利益的情形,而且具体到本案,王书金其他案子已经足够死刑立即执行的标准,他交代了一个足以引起重大社会影响的案件反而为他赢得了几年寿命。所以王书金捏造罪行的动机是有的。

检方如果发现王书金的供述与案件严重不符,否认嫌疑人的犯罪无疑是正当的。是符合法治精神的。

同样从理论上看,聂树斌沉冤昭雪不应依赖王书金是否被定罪。王书金和聂树斌素无交集不可能共谋,因此对聂树斌案完全可独立审查启动再审程序。重点审查聂案的证据是否足以定罪?调查聂树斌是否遭到了刑讯逼供?如果认定聂就是凶手,那就要求其证据确凿而且证据之间相互佐证且能形成证据链条。至于王书金交代的罪行是否真是他所为,关系不太大,王的罪行被坐实了,只是确证了聂根本就不是凶手,如果王没有犯罪,则聂充其量仍旧是疑罪,如果王也是证据不足,则聂最多还是疑罪。

这是从理论层面,我们带着善意来分析这两个问题。但该案的复杂在于,聂已经被执行了死刑,如果翻案,则绝非仅仅是国家赔偿了事,人的生命无价,必定要有人为冤案负责。当初负责此案的人可能恰恰因为此案而立功受奖,或者已经升职身居要津,或者已经退休颐养天年。如果此案非王书金所做,那么至少聂还是疑罪。反之,则聂就是不折不扣的冤案。孰轻孰重,检方自然心知肚明。所以考虑到这一利益背景,如果诛心一点,那么检方的行为就可以理解了。公众的质疑也正是基于此背景。

某种意义上,聂案是一个契机,一个真正践行杜绝刑讯逼供,从心理上认同疑罪从无的原则,重塑公众对司法公正的信心的契机。当然,我同样认为这对公众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的公众都有颗珍视朴素正义的心,容易沉湎于实体正义中短视的看待具体案件,而且他们希望命案必破,而实则这种观念本身就有问题。任何实体正义的获得必需依赖于程序正义,而且社会进步的最重要成果尊重人权-也依赖于程序正义才能落到实处。

一直以来我觉得我们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中不能自拔:所有善良正直的人为了寻找正义都在一种对抗博弈心理下看待公权力,不惮以最坏的的恶意来推测他们。而忘记了我们打击他们的方式有时也是有问题的,是有罪推定的。然而如果我们表现的理性宽容却又发现无济于事,他们非但没有收敛自省反而认定我们无力,进而放纵自己蔑视我们。

谁是这一恶行循环的始作俑者?或者说哪一方扣动了这一恶行循环的扳机?我们该如果改变这一恶行循环?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拒绝盲从理性思考

全文共 920 字

+ 加入清单

在日常生活乃至学习中,我们都应该拒绝盲从,主动思考,做自己头脑的主人。

丰子恺先生一天上街,看到这样的图景:一男子拉着两根绳子牵着羊,一只是头羊,另一只则是普通的羊。一位农民看了连连摇头,说:“只需一根绳就够了。”原来只需用绳牵住头羊,别的羊就会乖乖跟随其后。不加思考,丰子恺看到这一幕后受到启发则作讽刺画《牵羊图》。这不由得引起我们思考,大多数时候,我们自己是滞就是那只跟随在头羊后的“羊”呢?

还有一种奇怪的虫子叫列队毛毛虫。顾名思义,这种毛毛虫子喜欢排成一个队伍行走。最前面的一保负责方向,后面的只管服从生物学家法布尔曾利用列队毛毛虫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使领头毛毛虫围绕一个圆形大花盆绕圈。其它毛毛虫则紧跟其后,形成一个圆圈。在离圆圈不远处放上它们喜爱的食物,但它们始终绕圈。就这样周而复始,没有一保毛毛虫脱离队伍寻找食物,直到几天后,大部分毛毛虫饿死,从花盆边沿掉下来。

1783年,27岁的罗蒙诺索夫正在德国马尔堡大学学习一天,校刊《德国科学》杂志发表的一篇论文中,点名批评了当时在欧洲大名鼎鼎的少沃尔夫教授,而更令人惊异的是作者竟是他的得意门生——罗蒙诺索夫,因此此事立刻掀起轩然大波,罗蒙诺索夫立刻成为众矢之的,有人啼牙切齿地骂他是忘恩负义的人,有人指责他是不知天高地厚的狂妄分子,更有人嘲讽他是踩着老师的肩膀往上爬……在这么多人的指责下,他却没有畏缩,也没有以牙还牙,而是以非常诚恳、耐心的态度向大家解释。他认为科学的大道上必须有自己的见解,勇于走自己的路才会成功。作为学生毫无疑问,应当认真虚心地向老师学习,但对于老师错误的地方,决不能盲目听从,他由衷地说:“我爱老师,但我更爱真理。”

如果罗蒙诺索夫没有这样的精神,或许就没有日后的成就。试想,若人陷入列队毛毛虫那样的怪圈中,会是怎样的结局?是否会为自己的盲目跟从付出无法预料的代价?盲从的人没有自己的想法和正确的定位,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缺失,他们没有锐气和进取心,安然接受别人给予的方向而不具备改变现状的魄力。这样的人只能被领导,接受服从,他们离成功自始至终都有万里之遥。

因为盲从缺乏思考的智慧,暗淡的人生从此相伴,这未尝有些得不偿失,思考而不盲从,人生从此刻开始变得有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理性看待“国学热”例文

全文共 1204 字

+ 加入清单

近年来,国学、国学阅读和国学教育,几乎成为人们谈论思想文化时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各种解读国学的书籍争相出版,各种品说古人的节目陆续播放,一些地方还有老师着汉服上课、学生进孔庙祭拜的事情,足见人们的热情。但是,越是这种言必称国学的时候,越需要认识国学的内涵与外延,辨析其中精华与糟粕,了解其价值与意义。因为,惟有真正的了解,才有真正的热爱。

所谓“国学”,是关于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学问。其所蕴涵的内容,实为中国所特有,或在中国的地理环境、语言环境、人文环境,乃至在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历史等特定条件下所形成,或在中国文化母体中孕育、产生、演变和发展的学问总和。就其外延说,它是一个无所不包的文化整体,其中也必然含有精华和糟粕。

国学有精华,也有糟粕,扬精华弃糟粕,不能含糊。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曾经走过许多弯路,有过许多教训。把洗澡水和婴儿一起倒掉的现象,仍在当前存在,尤其值得注意。有些人并不知道国学为何物,却盲目排斥,谓国学抗拒进步,抗拒科学民主,主张要像“五四”时期那样,把国学统统扫进历史的垃圾堆。有这种现象的大量存在,可知国学非热而实冷。

另一种值得注意的倾向是国学热的虚火。有些人利用人们对国学的热情和判断力不足,甚至在报纸、图书、讲坛、传媒上一哄而起,把国学变成捞取名利的工具,鼓吹向古人学习如何走捷径;如何赚大钱;如何耍权术、保权位;如何求神佑、避灾祸,甚至如何得长生、玩女人等,以国学的名义兜售假、冒、伪、劣的文化产品和文化糟粕。这些国学热之虚火,恰为一些人提供了攻讦和否定国学的口实和弹药。虚火不熄,则国学亦不能真热。

检验国学是真热还是虚火,应有两个起码的标志:一是国学教育是否真正走进从小学到大学的课堂,并成为终身教育,从而使国学非热于一时一地,由热转为常态;二是国学是否具有核心价值和文化精神的社会实践,其中包括和谐社会和国家软实力建设;发展模式的创新和国际话语权的确立;全民素质的提高和政治文明的进步;个人道德品质的提升和社会规范的有序等。

在国学的内容纷繁复杂,人们阅读国学也应该理性对待。第一需要有选择性。国学著作汗牛充栋,虽然是很多古人杰出智慧的成果,但也存在不合理、不科学的成分,正是这种良莠并存的状况,使得国学阅读尤其要注重甄别,择善而读。第二,阅读国学著作,需要培养慢读与重读的习惯。国学经典不同于网络上速生速朽的文化产品,它是一种智慧的发酵与岁月的沉淀,蕴涵着丰富的知识与深刻的哲理,惟有细细咀嚼,才能领悟。一遍不行,便再来一遍,久而久之,才能逐渐进入“温故而知新”的境界,每次重读,都有新得,如此读书,才会收益无穷。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阅读国学需要“转识成智”,“下学上达”。国学究其根本,是滋润人生、净化心灵的学问,使人之所行不悖规律,合乎大道,所以我们阅读国学,应该越过工具理性,到达价值理性,使所学的知识转化为智慧,并成为对人生境界的一种润泽与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理性消费议论文800字

全文共 774 字

+ 加入清单

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高新技术的发现,为社会带来了商机,琳琅满目的商品随之出现。硬币总有两个面而商品也是,总有贵贱好坏之分,那么我们该如何买,以怎样的心态买呢?

众所周知,便宜没好货,好货都很贵,像“苹果手机”还是“三星”都非常昂贵,因为它们优秀,但是人们总是自私而贪婪的总想空手套白狼,所以就有了假货,冒牌之说,它们便宜,低廉看似很实惠却暗藏阴谋。于是矛盾出现了“我不想花太多的钱但又不想被骗该怎么办?”

这一个问题被总结成三个字“性价比”。性价比高的消费正是我所追求的,也是当今社会所导向的消费观。

性价比高不代表盲目追求低价而不在乎实际,就比如说“包包”吧,“LV包包”人们耳熟能详,也有地位的象征。但是前段时间,但凡出入地铁,总能看见有一个大摊,上面全是华丽炫目的包,总能听见什么:“老总跑路,贵包贱卖”的广告,不厌其烦。总会有一群阿姨们在那细心选着,而我妈也是其中之一,花了一百元买了个“LV包”结果一个月没到便报废了。华而不实,简而不惠。

性价比,我如果只看见了价而忘却了性便出现了这事,所以实惠依然重要,但要兼顾高标准,盲目消费就行不通了。

理性消费导出了它的优势,货比三家,全面分析在“淘宝”,“天猫”的世界变得容易。在玩转科技的年轻一代便重要起来,我们不想像“鞭贾”一文中的土豪一般蠢,也不想买假货,七天包退和他人评价也给予我们信心,让我们追求性价比高。

实惠而高标准其实是矛盾的。当一件商品的质量越高,所需的技术支持,人力,物力就越多,所具有的价值就越高,而价格就越高,反之也是如此,所以实惠而高标准的消费如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又或许根本不存在了。

我认为,高标准的购物是有范围和限制的,我们只能尽量向物品本身的价值趋进,但不能越界,商品便成了假货,高标准也变成了低标准了。

我们不能盲目追求实惠而高标准,我们应有一个底限,应带上“眼镜”理性消费。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如文章开头部分,开门见山,用一个判断句表明论点

全文共 324 字

+ 加入清单

什么是论点呢?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确立论点是写好议论文的前提。议论文的论点必须做到鲜明、正确。鲜明,就是要明确地表示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对某件事情、某种现象发表议论,必须态度明朗,观点明确,不能含含糊糊,模棱两可。正确,是指观点要符合客观实际、合乎情理,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鲜明”与“正确”,是对初学写议论文者的基本要求。如果再要求高一点,论点还应当有新意,有深意,有现实意义。所谓新意,是说要有自己的看法,不要总是重复别人的观点;所谓深意,就是不能只抓表面现象、就事论事,而要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所谓现实意义,就是议论要有针对性,要对现实生活中人们普遍关心的、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理性爱国

全文共 591 字

+ 加入清单

“崇洋媚外”这四个字好像是时下,或者更早,就成为很多中国人的口头禅。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外文化流入中国,对本土文化带来压力,崇洋媚外又成为一部分人津津乐道的话题。其中尤以对日本的文化流行,很多人最是不屑,只要一听日文歌曲,看日本影视,就很有可能遭别人鄙视或是不屑,随之耳边就跳出那四个字。对于中日从古至今的恩恩怨怨,似乎就要牵扯出N万字的评论或是连续M天的叫骂,争辩,对此我就不再发表个人意见。

其实中国同胞对此的抱怨,反感,愤慨,同样身为中国人的我是非常理解的,我也从来没有忘记这段历史。老一辈不能忘怀,对此无可厚非。但是,新时代应该是由我们来开拓,我们既要不忘国耻,更要取长补短,不断创新,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有未来。

我一向认为对比产生差距,有了差距才会奋发,奋发后才会自强。我承认自己是因为日本动画才开始对这个国家产生兴趣的,相信也有很多和我一样的人,不得不承认他们的动画制作的真是很好(以下省略10000字的感想),能够在这个时代看到这么多好动画,是我的幸运,而对于目前的中国动画我不做任何评价。那些没有看过就全盘否定的同龄人,我只能说这是他们精神享受的损失。然而我们并不能只沉迷于其中而不找寻自身的不足,这样只会沦陷。

时代需要能够接受新事物的创造者,一味模仿不能造就自我,完全抵制,闭关锁国,固步自封也只能做井底之蛙,所以我们需要的不是过激的爱国热,而是理性爱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科技与人文理性双双飞_高中作文

全文共 1535 字

+ 加入清单

历史的长河浩浩汤汤,从不曾停下它的脚步,而科技人文正是其不竭的推动力。科技如同渺远无垠的天空,让人们放飞梦想的翅膀,展望美好的未来;人文恰似广阔厚实的大地,给人们稳稳当当的踏实感,直面坎坷的现实。科技与人文唯有理性地结合,才能创造更好的未来。

科技注重“真”,更多的是对未来产生影响。在21世纪的大街上,霓虹灯绚丽多彩,商店灯火通明,随处可见人们握着手机在交谈。电影院里成群结伴的人们正欣赏着刚刚上映的大片,家中的电视机播放着浮华人世的爱恨情仇,电脑上更新着最新的时事热点,电水壶呜呜作响,电饭煲蒸煮着今天的晚饭……这一切的实现都离不开一个“电”字。而1831年,英国人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时,也许并未想到这会对后世造成如此巨大的影响。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让我们未知的宇宙有更多的认识,虎克的显微镜开启了微观世界的大门……这就是科技的魔力,它以强大的实力,一次又一次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掌握世界。

相比于科技,人文更注重“善”,更多的表现出对现实思考。又是一年感动时。2012年感动中国人物以他们瘦弱的身躯彰显着无尽的正能量,打动千万人的心。航空英模罗阳用生命托起战机,最终倒在工作岗位上;科学家林俊德一生奉献给核事业,工作到生命最后一刻;乡村医生周月华趴在丈夫艾起的背上坚持20多年在大山中行医……人文精神影响着物质文明建设。它是构成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人文注重人的价值,它是一股不可忽视的精神力量,驱动着人们的行为,掌握着人心。

未来需要人文与科学的结合。于丹曾说过:“我们的科技应该是造福于人类,而不是以科技的名义助长人类对世界狂妄的颠覆。”中国的杂交水稻袁隆平,他勤勤恳恳的在田间工作,历时6年终于创造出了“南优2号”杂交水稻。他利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大脑,运用科技的力量,怀着对人民的关心,做到了科技与人文的结合,解决了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题。但是,那些未与人文结合的科技则显得十分骇人。塑料袋的发明给人们带来了一时的方便却留下了千古的伤害。它因为不可降解,可存在几百年且运用广泛,于是造成了大片的白色污染。而他也被评为最糟糕的发明。然而,并不仅仅只有塑料袋,转基因食品的出现,原子弹的发明,无线电技术的运用……许许多多发明威胁着人类的生存,损害着人类的健康,污染着唯一的环境。《礼记》里的一句话:"地载万物,天垂象。取财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亲地也"。人要尊敬天地,有敬意之情。怀着人文精神的科技才能给人类一个光明的未来。

而人文与科技的结合更需要理性。克隆是一项争议颇多的技术。有些人认为它违反传统伦理道德,可能带来无法想象的严重后果。他们害怕这个世界会有另一个“自我”诞生,干扰了自然进化过程且成功率极低。但是,某项科技进步是否真正有益于人类,关键在于人类如何对待和应用它,而不能因为暂时不合情理就因噎废食。如果克隆技术能与人文理性地结合,那么它在医学方面等会有意义重大的贡献。现今全世界有成千上万的人因为失去自身的器官而十分痛苦,克隆技术对于这些人来说,无疑是一大福音。正如中科院院士何 祚庥所言:“克隆人出现的伦理问题应该正视,但没有理由因此而反对科技的进步”。人类社会自身的发展告诉我们,科技带动人们的观念更新是历史的进步,而以陈旧的观念来束缚科技发展,则是僵化。因此,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文与科学的共同发展,理性结合。

世界若没有天空,人们的生活将是一片黑暗,看不到前进的希望;世界若是没有大地,人们将浮于尘世,尝不到脚踏实地的安稳。当科技与人文理性结合,比翼双飞时,正如美好世界的天长地久,幸福生活的蓝图徐徐展开……

[科技与人文理性双双飞_高中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主体并列式“中心论点+三个分论点+结论”式

全文共 439 字

+ 加入清单

所谓“中心论点+三个分论点+结论”式,即在引述材料、分析材料提出中心论点之后,文章的主体部分用三个分论点从不同角度去论证观点,最后得出结论或再次强调观点。运用这一模式时,应特别注意:中心论点的提出应紧扣所给材料的意旨,不能偏离材料;三个分论点的确立,要围绕中心论点且各有侧重,分论点可以是并列关系,也可以是递进关系,但前后不能发生冲突;另外,分论点的议题绝对不能大过中心论点。

例如,2011年高考广东卷作文要求考生以“回到原点”为标题写一篇文章,一考生在文章开篇提出中心论点“回到原点”之后,主体部分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三个分论点——回到人性善良的原点、回到灵魂无瑕的原点、回到心灵单纯的原点,在就三个分论点讲道理与举实例相结合分别进行分析论证后,结尾处再次强调观点:回到原点吧,去聆听我们生命最初的声音。

这种“主体并列式”结构能让文章层次十分清晰,且较容易掌握,因此颇得考生青睐。但要注意的是,正是因为结构的相似性,要拼的就是素材和论证语言了,所以,同学们还得在这两方面多下工夫。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理性的选择作文

全文共 719 字

+ 加入清单

人生总要面对选择,每一次选择都要把握好,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在暑假里,我读了一本书——《时代广场的蟋蟀》。书中蟋蟀柴斯特的选择,给了我很多启发。

故事是这样的:一个名叫柴斯特的蟋蟀因贪吃跳进了一个野餐篮,被带到时代广场的地铁站,离开了它的家乡——康涅狄格州乡下的草场,有幸的是,柴斯特遇到了聪明的塔克老鼠和憨厚的亨利猫,还遇到了爱它的主人——玛利欧,柴斯特用它的音乐天赋使玛利欧一家走出了困境,自己也成为了震惊整个纽约的演奏家!而成名后的柴斯特却满心失落,思念起乡下生活起来。在朋友的理解和帮助下,它终于回到了自己深爱的故乡。

这个故事令我深思的地方,是柴斯特出名后却满心失落,它觉得并不快乐。如果你面前摆着“快乐”和“成名”两条道路让你选,“当然是成名啦!”你肯定会这样说,许多人都想成名,因为成名之后有钱赚,又可以上电视,有房子,汽车等,蟋蟀柴斯特却不同,它在它的事业巅峰时刻退隐,令人不可理解,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柴斯特在出名后自己并不感到快乐,却感到失落,累。就像亨利猫所说的:“既然柴斯特的一生是它自己的,就应该去做它想做的事。如果成名只是让它觉得不快乐的话,那成名又有什么意义呢?”

柴斯特这种做法,让我想起了刘翔,在前四年雅典奥运会上,刘翔得了金牌,破了记录,被称为“亚洲飞人”,许多商家邀他拍广告,而刘翔还沉浸在出名后的感觉中,在2008奥运会上,大家期盼刘翔再次夺金,而刘翔还没到终点就退出赛场,而柴斯特在名利面前冷静选择,刘翔如果像柴斯特一样,那么,在2008奥运会上,还能看到刘翔在赛场上的风姿呢。

名利是众多人都想要的,而柴斯特能不受诱惑,返家过隐,柴斯特的选择是理智的,我们在今后的选择中,要谨慎,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理性碎片化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026 字

+ 加入清单

在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下,信息化成了当今社会的一大标签。而在这之中形成了更形成了诸多新名词,碎片化便是其中最广为人知的一个。

短信可以说是碎片化的第一步。一条简单的短信带来了母亲的嘱咐,带来了朋友的邀请,千言万语被汇聚成呢么70个字只是为了省下1毛钱。成天守着手机就为了等待一个短信,细心地编辑着所发出的言语,生怕意思有了歧义要再发一条。人们在手机套餐所看重的是免费发送短信的数量,要是你一个月能有一百多条,那么周围的同学都会羡慕你,也更愿意和你发短信聊聊天。呢时候就给了童年的我碎片化的初体验。

而如今的在各种智能手机横行,手机APP肆虐,短信仿佛成为了一份可有可无的东西。连上WiFi,手指轻轻一划,一条消息已经被发送,再一划,一张图片也映入了眼帘。在干涩的文字之后,谁都不知道对面是如何表情、是如何状态,只能通过咬文嚼字来进行感觉和判断。可以说既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又将人与人互相疏远。让人们在闲暇时光可以与朋友亲人唠唠家常,交换消息,让彼此更加亲近,却也让人们成为只知道抱住自己的那一部手机,拥有只有自己的那一片天地,如同僵尸一般的存在。

与此同时,碎片化的一大代表便是电子书了。在中国的公车或是在地铁上,不少人会使用电子书来消磨闲暇时光,一目十行、走马观花成为现代阅读习惯的弊病大概也是电子书惯出来的吧。每天上下班二十来分钟的阅读量根本无法满足在进步路上的我们。书本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在大量没有营养的网络小说充斥之下,读上一本现代好书仿佛成了天方夜谭,这一阶梯也直通地下炼狱,这更使得中国的阅读雪上加霜。在中国拥有如此庞大的碎片阅读的情况下,外国人在干嘛呢?他们人手一本名著,在车上静心阅读,几乎看不到手机的影子。他们领先我们发明了智能手机,又再次领先我们返璞归真,这种文化的差距不是一朝一夕便能改变的。

碎片式的聊天,碎片般的阅读映照出了一个碎片社会。人与人渐渐在此少了最基本的交流,手机上对文韬武略侃侃而谈,面对面交流时却只能支支吾吾无言以对,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悲哀了吧。微博上的网友更是戏称吃小龙虾时是说话最多的时候,可不是因为双手无法再操控手机,只能与相伴之人说着心中所想。确实手机带给我们便利,也让我们能将一件庞大的事碎片化易于规划管理,但过分依赖于手机的中国人真的走得远吗?

诚然,碎片化给人们带来了便利,但单薄的人际关系,徒有其表的知识真的使我们需要的吗?把碎片化零为整,不要再把一切交给手机保管了,让碎片更好地为我们服务而不是侵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以奋斗为论点的议论文素材

全文共 696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奋斗就是路,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人生需要奋斗,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成功,而是奋斗。”正如赫伯特所说的一样,人生在世,与其盲目的去追求成功,还不如潇潇洒洒的去奋斗一次。

我想:只有奋斗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古今中外,有何人不是因为努力奋斗而成就了一番名垂青史的事业呢?着名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小时候被同学与老师成为笨蛋,蠢东西的家伙,却成为一代物理大师,他所着的《相对论》,成为物理史上一大着作,为什么一个被老师和同学称为笨家伙的人能够有如此成就?

A=x+y+z,这是爱因斯坦所说的造就他的成功的公式,A表示成功,x表示勤奋,y表示正确的方法,那么z呢,则表示务必少说空话。爱因斯坦用他自己证明了:唯有奋斗才能成才隔段人自出生之日起,命运各有不同,唯有努力奋斗才可能真正改变命运

你能相信一个又聋又哑而且双眼失明的人能成为一个作家吗?有,他就是海伦凯勒尽管他的人生充满了不幸但他还是通过自己的奋斗成为了一名作家而他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更是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他虽然听不到鸟语看不到春天的美丽无法像我们一样向别人打招呼,但她却以自己的不懈努力,最后有了卓越的成就

像海伦凯勒这样的人还有很多有一个人,童年饱受父亲摧残却在十一岁时发表了第一首作品《钢琴变奏曲》,他双耳失聪,却写出了《命运交响曲》这部惊世巨作,他用自己的奋斗证明了自己扼住了命运的咽喉,他就是路德维希贝多芬,也正是因为奋斗精神,才改变了他不幸的命运。

奋斗就是路,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人生需要奋斗,去开辟属天你的那条新航路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理性反思散文

全文共 810 字

+ 加入清单

理性,它看不见,摸不着,但沿着它望去,便可以找到成功的归宿。

——题记

俗话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在往成功道路上奋斗的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下苦功和努力,而是在恰当的时机,做出理性的选择。

逝者如斯,却精神永驻。而九零后的我们,在社会的影响下,少了一些理性,却多了一些感性。泰戈尔曾说过:“你看不见你自己,你只能看见自己的影子。”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的内心是悲凉的,还有一些迷茫,不知所措,像是被职责的小孩却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所以在面对各种事物的时候,我们必须理性化。

比尔·盖茨,轰动世界的人物。而谁又知道,他年轻的时候,毅然从哈佛大学中途退学,只是一个连大学都没念完的普通青年呢?对于自己的人生,他做出了理性的选择,从另一方面实现了人生的价值。

一个古老的故事,匈奴和亲的消息传来时,后宫三千佳丽雅态尽失,惶恐慌乱。而王昭君,拿着心爱的琵琶孤身从人群中走出,她带着甜甜的微笑,不愿和后宫的嫔妃们争宠,选择了离开。她的理性,解决了眼前棘手的难题,赢得了皇上众臣的赞许和百姓的爱戴。

以前闲来无事的时候,喜欢剖析自己,这样的剖析总带着一些偏颇和固执,对自己有太多自省,触摸到的生命之深渊,便更暗更长。其实太多的自省会使得自己不快乐,我们之所以不能清醒的认识自己,是因为我们总是难以离开自己的角度。如果这个时候,多了一些理性,那么自身的污点和优势便会毫无保留的展现在自己眼前。

看清自己的内心,看到自己内心的狭隘,我们需要的,只是多一些理性,少一些盲从。我们不能总是埋头苦干,不能做那井底之蛙,不做那燕雀。

林清玄曾说过一句相当有禅机的话:“一个人面对外面的世界时,需要的是窗子,一个人面对自我时,需要的是镜子。通过窗子才能看见世界的明亮,使用镜子才能看见自己的污点。”其实,镜子和窗子都不重要,只要我们能够多一些理性,少一些感性与盲从,那么心灵之窗便会向你打开。总之,我们必须保持自己的内心理性,愉悦而坚定,而不管外面的世界如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雅思作文论点选择技巧

全文共 1483 字

+ 加入清单

雅思作文论点选择技巧

请认真阅读以下例子:

Ifafive-year-oldcommitsacrime,shouldtheparentsbeheldresponsibleandpunished?Whatistheageofthechilddoyouthinkparentsshouldnottaketheresponsibility?如果一个5岁小孩犯罪,小孩父母应该负责并接受法律制裁吗?你认为在小孩多大的情况下,父母就不应该为孩子的行为负责了?

题目分析:

题目要求考生回答2个问题,问题1:shouldtheparentsbeheldresponsibleandpunished?问题2:Whatistheageofthechilddoyouthinkparentsshouldnottaketheresponsibility?首先,考生应该分析年幼儿童犯罪、父母责任、法律制裁之间的关系,其次需要回答父母与孩子的责任与孩子年龄之间的关系。

在进行初步的思考后,考生会根据自己的理解,想出一些和问题有关的论点。根据上题要求,我们给出一些论点,请考虑应该选择下面哪些来阐明你的论点:

aParentsgivetheirchildrenearlyeducationinmanywaysandhavedirect

influencesonthem.

父母是孩子的直接教育者和影响者

bSocietytakesacriticalroleinthedevelopmentofchildren.

社会对孩子的成长起到重要的作用

cPersonalitiesofchildrenaffecttheirbehaviors.

孩子本身的性格特点影响其行为方式

dChildren’srightsshouldbeprotected.

儿童权益应该得到保护

eCrimesareamongthemajordetermentstothestabilityanddevelopmentof

society.

犯罪是危害社会安定和发展的重要原因

fItisinhumanisticacttopunishyoungchildrenbylaw.

用法律惩罚儿童不人道

gChildrenshouldbefullyresponsiblefortheiractionwhentheyreach18.

儿童18岁后就应该为自己行为全部负责

hChildrenbecomementallyandphysicallyfullydevelopedat18.

儿童在18岁身心发展均变成熟。

经过对上面的一些论点分析后,基本可以得到以下的结论:

a把孩子的行为和父母教育联系起来,支持孩子犯罪父母应该受到惩罚的论点。

b把孩子行为和社会影响联系起来,支持孩子犯罪父母不应受到惩罚的论点。

c把孩子行为和本身性格联系起来,支持父母不应受到惩罚的论点。

d儿童权益应该得到保护的论点和父母是否受惩罚没有直接关系。

e犯罪是危害社会安定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也和父母是否受惩罚没有直接关系。

f用法律惩罚儿童不人道也和父母是否受惩罚没有直接关系。

g儿童18岁后就应该为自己行为全部负责回答了第二个问题

h儿童在18岁身心发展均变成熟和回答第二个问题有关。

通过考虑,我们排除与问题没有直接关系的d、e、f项。考生需要注意:在写作中不要仅仅因为文章好写而只论述单纯支持,或者单纯反对的论点。因为雅思考官希望考生可以相对全面看待一个问题,所以要在表达自己论点的同时合理把正反两面的论点都溶入文章里。考虑问题更全面,考生写作素材也更多,可以降低考生在字数方面的压力。

[雅思作文论点选择技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高考议论文写作中怎样提炼论点

全文共 302 字

+ 加入清单

写文章必先立意,“苟不先立意,止以文采词句绕前捧后,是言愈多而理愈乱;如入阛阓(街市),纷纷然莫知其难,暮散而已。”(杜牧《答庄充书》)意思是说,不确立好主题(论点),写文章就像进了闹市,闹哄哄,不知谁是谁,直到日落散市作罢。这样的文章是谁也不愿看的。所以,写作议论文,必须根据题目(材料)的特定要求,对所要议论的问题,作出比较全面的分析和思考,明确提出自己的主张或见解。

在议论文写作中,文章论点既要正确、鲜明,又要深刻。所谓深刻,就是要站得高、看得远,能从社会生活和材料中发现人所未见或不曾注意到的东西,而不是只停留在事物的表面现象上说一些空泛的不痛不痒的话。

要使论点深刻,就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多下工夫: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编程人生,理性还是迷惘作文900字

全文共 920 字

+ 加入清单

有人说过:“人工智能的最高成就是谎言。”听来戏谑却不无道理。谎言,是人这种具有复杂意识形态的动物所特有的,所以它反映了人工智能无限趋向于人却难以企及的事实。他们没有的,正是“谎言与否”的价值判断。

但反观我们,人类本身,却一步步走入自己编码的囚笼中。数字化的人生,我们习惯了将一切用尺度衡量。见义勇为,在分析被反咬一口的概率后,选择“不”;改变生活,统计获得成功的可能后,选择“不”。大数据的时代,我们呼吁理性,苛求精准,我们自以为世界万物尽在计算之中,却渐渐丢掉每个个体本应秉持的价值与悲悯。

此时的我们,实则是极度非理性的,人之为人,正在与我们对自己的思考方式和价值取向能做出抉择。人的意义,或许在于尼采不断完善自身的“超人”,或许在于儒家和人文主义的“爱人”之关怀,在道德标准和价值单一的时代,人们似乎更容易像人一样活着,因为力量渺小,所以学会了谦卑而谨慎。而如今,人们接收到太多的信息,拥有太多可操纵的因素,他们选择更轻松的活法,逃避那些需要良知去抉择的事,用已知来安抚自己违背价值而不安的心。

数字化的思考,不仅仅带来个体的冷漠与麻木,还会导致整个社会的迷惘与脆弱。当人过于看轻价值判断时,他们的沦陷往往会使人的群体陷入困境。正如《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因利益而造成的爱情悲剧,又如《搏击俱乐部》中人类精神的变态扭曲,与曾经工业时代的浮躁之气一样,信息时代的空洞与格式化,让人与人之间渐渐分崩离析,最终,社会是一盘散沙,人与人失去关联,自然走向灭亡。

价值与悲悯,这两者人生的奥义,都不应被丢弃。寻找回自己内心基本的价值准则,或者说,将自己与时代划清界限。信息时代,只是一种特定时期内的社会形式,人不该将自己的思想全部交付于它,在标签化严重的社会现实下,人们极易在任何事上优先考虑“信息化”,但绝不可令他深入你内心的底线,时刻铭记身为人,价值与爱不能偏废。

人需要理性,但人的理性不等同于编码的固定格式,人的理性思考,也是要建立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之上。真正的理性精神,是考虑到个体与群体,是无论在信息时代还是远古社会,都能坚守、清醒、独立的价值与态度。

编程人生,是一种人性的丧失,当你丢掉了价值和同情,你便宛如失去灵魂的躯壳,与行尸走肉并无二异。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理性思考,避免盲从

全文共 332 字

+ 加入清单

现实社会中,尤其是在网络时代,西方不少别有用心的人始终都在通过各种渠道试图唱衰中国,破坏中国发展的大好局面。对此,我们要有理性的思维,正确的判断。张教授在演讲中指出:中国崛起到今天这个地步,还要被西方被美国这么浅薄的话语忽悠的话,我们的后代将会诅咒我们:“一手好牌,当时的好牌,怎么当时打成那个样子?”这不是给我们很好的警醒么。所以,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要理性地对待网络上、媒体上的言论,用理性的思考、缜密的求证去分析你看到的种种表象,避免被别有用心之人忽悠。

一个国家的自强,一个民族的自信,需要国家政策的引导,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作为大学生的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不断提升我们对中华文化、对党和政府、对国家成就的信心,做一个自信的中国人。

更多热门观后感推荐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