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春节风俗作文三年级实用20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春节风俗作文三年级,以供大家参考!

浏览

1801

作文

437

春节风俗作文的结尾

全文共 845 字

+ 加入清单

除夕,举国上下欢庆的日子。众所周知,这一天要贴春联、放烟花、包饺子。于是晚上,我们全家一起包饺子。

准备好陷儿和面,我们就开始包了。我擀皮,爸爸妈妈包。我取来一小块面板上的面团,揉成球状,按扁,在轻轻捏住边儿,右手滚动擀面杖,由边逐渐向中心用力,左手不断转动面片儿。很快,一个饺子皮就做好了。我如法炮制,做了一大堆皮儿。爸爸妈妈开始包了,只见爸爸将饺子皮在掌心摊开,夹一点肉馅儿放在饺子皮的中心,再把边儿一合,一捏,一个小巧的饺子就做成了。“爸,你包的饺子真好看!”爸爸笑了笑,妈妈问:“我包的就不好看吗?”说着手三转两转,一个可爱的“胖娃娃”就出现在我眼前。“也好看!”我看着满桌的饺子皮,脱口而出:“我来包一个‘老鼠’,庆贺鼠年!”我摊一张饺子皮在掌心,又在中间放馅,只不过不是放一团,而是放一长条。我从侧?Y来一部分皮,在中心处一拧,一个花形边儿出现了。我又从右边?Y来一部分皮,在稍低手刚才的花边地方一拧,又是一个花边形。面皮渐渐合起来了,这是老鼠的身子。我从饺子后边捏住一些面,抻成细条,这是老鼠的尾巴。饺子快包完了,只剩一个皮了。我灵光一闪,坏笑这对妈妈说:“包两个开心果进去吧,谁吃到它,今年就天天开心!”妈妈笑着说:“你呀,真坏。”说着在皮儿上铺了一层薄薄的馅,搁了两个开心果仁,再铺上一层薄陷,一合,一捏。包好了“开心饺子”,和普通包成的饺子一模一样。趁水开的工夫,我仔细端详包成的饺子:有的是“威武将军”,有的是“大胖娃娃”,有的是“精灵鼠小弟”……真有趣!

煮好了饺子,端上桌,我迫不及待地夹起一个往嘴里送,想吃到“开心饺子”。“啊!”我和妈妈疑惑地看着爸爸,噢,他吃到了“开心饺子”!我这才开始品尝饺子。虾肉的鲜香,芹菜的清脆,交织在我的口中,跳跃在我的舌尖。“真好吃,真过瘾!”我竖起大拇指夸着,妈妈脸上笑开了花儿。

结尾:窗外鞭炮声声,礼花阵阵,屋里笑语声声,笑言阵阵,全家聚在一起欢声笑语,其乐融融。在这合家团圆的日子里,我们欢聚一堂,辞旧迎新,是多么的欢乐、祥和!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春节风俗习惯作文400字

全文共 494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里,我发现了许多有趣的习俗比如。

压岁钱:春节,大人都要给小孩压岁钱。这不是没有由来的。相传,古时候的中国曾经有个怪兽叫“祟”,这个怪物经常在除夕夜到小孩家里吃小孩。于是家里的大人都把钱装在红色的包里,夜晚悄悄地放在小孩的枕边。等“祟”来到床边时,红色的包就会发出耀眼的光芒,将“祟”吓跑。因为“岁”与“祟”同音,后来,长辈就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送给小孩,这样小孩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了。到了现在,压岁钱已经变成了在新年的第一天,晚辈给长辈拜年时,长辈会拿出压岁钱给晚辈。

春联:春联是对联的一种,原本写在桃花木上,桃花木是红色的,有驱邪避难的寓意,所以选择桃花木为春联的选材。现在的春联不再用桃花木了,而是用纸来代替桃花木。并且模仿桃花木的红色。演变成了现在的春联。

贴倒福:曾经有户人家,有个奴才不识字,春节把“福”字贴倒了,主人火冒三丈。但一个奴才急中生智,说:“我常听人说,这家的福到(倒)了!这不是意味着您家的福气大了、到了吗!”主人一听,转怒为喜。重重的奖赏了不识字的仆人和急中生智的那个仆人。后来,就演变成了现在的家家都贴倒福。

中国的习俗真多!中国有趣的习俗真多!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春节风俗作文

全文共 421 字

+ 加入清单

俗话说的好:“中国文化,博大精神”!确实是这样的。从中国的传统节日里就能够看出那种精神!

春节”是每年都会过的节日,也是大家喜欢过的节日。因为每年春节大家都会聚集在一齐,热热闹闹的吃上一顿年夜饭。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晚上还有更好的春节晚会。

春节也是有许多习俗的,下方我给大家简单的介绍几种。

第一种:贴春联。这是春节必定要做的事。春联由上联、下联、横批三部分组成,对联上、下字数相同,横批均为四个字。如果你的脑袋够丰富,自我也能够创造噢。

第二种:贴福字。这就是个十分搞笑的字。一般贴福字都是正这贴,而许多家都是倒这贴,据说那里隐藏的意思是“福倒了(福到了)”就这样,它也是重要的环节。

第三种,也是最重要的一种:吃饺子。这就是全家人都喜欢的事,光包饺子可不行,还要在饺子里放入特殊的东西,例如:硬币、花生、枣等。每种食材都蕴含不一样的意思,也让家人在吃饺子的时候分享自我的喜悦!

“春节”的习俗还有好多,我就介绍到那里,期望大家马到成功、心想事成!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家乡春节的风俗习惯

全文共 674 字

+ 加入清单

家乡春节按照我们家乡的习俗,春节就是在除夕那天开始的。到了除夕,家家户户都忙碌起来。大人们要上街买很多菜和零食回来,还要打扫卫生,而且家家户户都要贴上对联和红艳艳的“福”字。

有一些人家帖的是倒“福”,有一些帖的是正“福”。我就问妈妈:“为什么有一些家是倒“福”呢?”妈妈笑眯眯地说:“倒“福”和正“福”都是一样的,它们都是代表福气来到了。”妈妈又对我说:“除夕要守岁,不到十二点是不能睡的。守岁,就是全家人要在除夕的夜晚用虔诚的心守住平安。”午夜十二点整,家家户户都放起鞭炮和烟花,顿时,整个城镇响声四处,真是震耳欲聋,热闹非凡呀!到了正月初一,爷爷.奶奶会煮我们最喜欢吃的东西,比如:龙虾.虾菇.螃蟹.海蛰皮.虾.跳鱼等。吃过了饭,小孩子们都要去给长辈们拜年,拜了年,长辈们会给小孩子们压岁钱,有的孩子会拿钱买玩具,也有的会把钱存起来,将来再买学习用品。拜完了年,大人们就要上寺庙去进香。在我们老家有很多寺庙,每个寺庙都要进香。

等大人们进完了香就会带着小孩子去游乐园.公园等。正月初一就这样过了。到了元宵节,是我们家乡最热闹的一天,也是我们小孩子最渴望的。最欢喜的时刻到来了,因为家家户户都摆上了年货,每家都要杀鸡来拜神,桌子上堆满了糖果点心等之类的东西,小孩子都喜欢吃的,有一些嘴馋的孩子会忍不住偷一个吃呢!让孩子们开心的不止这个,是在公庙上,摆着许多各色的旗子,让人来拿着,干什么呢?对了,就是游村,还有醒师,每逢家节,都有机会的,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风俗习惯。春节过后,小孩子们要上学了,大人们也去做平时该做的事了。我真是难忘家乡的春节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春节风俗作文

全文共 376 字

+ 加入清单

回家后,爸爸放了关门炮,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看春晚,午夜十二中结束了,窗外传来一阵“噼里啪啦“的开门炮声,万朵“莲花”在空中绽开,声音震耳欲聋,三十在喜庆中过去了,预示着这一年红红火火。

初一早晨一起床,就发现妈妈已经准备好了早点,因为妈妈是奉化人,我们家的早餐又跟其他的不一样,我们吃的是发糕和汤圆,吃了这些东西就预示着这一年就会大发、平安。我们全身上下穿戴一新,还穿上了从未下过地的新鞋,以示新的一年可以脚轻手捷。外婆还对我反复叮咛:不要向外泼水,不要扫地,不要打碎碗碟等等,因为这些都是不好的兆头。

一转眼就到了正月十五,闹元宵是这一天的重头戏,我外婆早早地大门上挂起了喜庆吉祥的大红灯笼。公园里也设置了灯展,游人们在其中观光,合影。一片灯火通明。灯笼造型别具一格。连一些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也纷纷“现身”……衬托着湛蓝天空上的皎洁明月,我恍若身在仙境。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春节风俗作文的结尾

全文共 587 字

+ 加入清单

相信大家都过年吧!过小年了,街上灌满了灯笼,家家户户都贴上了对联,地上全是爆竹,真是人人喜气洋洋。

今天,我和奶奶,还有妈妈去买年货。到了超市,一派热闹的景象呈现在眼前,大家都穿着红色的衣服,表示红红火火的意思。年货都是奶奶挑,在推车里有蜡烛、鞭炮、香之类的东西。到了卖零食的区域,我便“疯狂”起来,第一个拿的肯定是《旺旺大礼包》啦,接着糖、饼、果冻等等全都到了我的推车里,卖完年货,我们就回家搞卫生了。

到了家,我迫不及待地打开零食袋,再次“疯狂”起来。吃呀吃,弄的地板都脏了。妈妈见了叫我去扫地,那声音听起来好像发火了,我心想:穿着红色的裙子发火,红得更像火鸡冠了,我无奈地拿起扫把来,我真希望快到春节呀!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了,日历也撕下了几页了,我向日历瞄了一眼,呀!今天是春节啦。

结尾:晚上,吃完了饭。我打开电视看《春晚》,不一会儿,就到11点多了,我最喜欢的魔术到了,这次是《变鱼》,我心想:变鱼什么的,最讨厌了,如果是变钱,那该多好?我想着想着刘谦的画面呈现在我眼前,刘谦拿着一叠白纸,说着,见证奇迹的时候到了,白纸变成了一堆钱,刘谦把钱向观众撒去,我的手不停的挥舞着,想捞钱,可一分也捞不着,却被妈妈一顿臭骂:“发什么疯?”,把我从梦中叫醒。12点到了,我们出去放鞭炮了,天空一片亮堂堂,五彩缤纷,美极了。

“过年真好!”我在床上念到:“要是每天都是新年,那该多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各地的春节风俗作文500字

全文共 719 字

+ 加入清单

佛山的春节一般在农历的二十几就开始了。主要的活动包括逛花街,办年货等。佛山人喜爱逛花街,久而久之,这便成了佛山人过春节必不可少的活动。因此,按历代习俗,都会举行一次年宵花市。

“年廿八,洗邋遢”这句是广东话。佛山人会在农历二十八的时候把家里的每一个角落打扫得干干净净。把这一年不好的东西去除掉,迎接新年的来临。年前,佛山人还会开油锅、蒸年糕。开油锅炸蛋散、油角、煎堆等,寓意来年的日子像只油锅,油油润润,富富足足。佛山人还爱蒸年糕,寓意年年高。

在年三十晚这一天,是整个春节的高潮。这一天,孩子们都会到处燃放烟花爆竹。不仅如此,大家还会忙于做年夜饭。佛山人对年夜饭的菜色十分讲究,既要美味可口,还要好意头。一般的年夜饭都会有鸡,俗话说“无鸡不成宴”,所以,鸡是少不了的。其次,就是一些应景的菜,例如:鱼,代表年年有余;发菜,代表发财;蚝豉,代表好事……吃过晚饭,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去逛花街,越接近十二点,人气就越旺。

大年初一,大家都会睡到近中午才起床。吃过午饭后,佛山人会到公园去看表演或到亲友家去拜年。拜年时,不论带了多少礼物都不能是单数,因为俗话说“好事成双”。进了门,首先要对象说不同的祝福语。对老人要说“新春如意”,“寿比南山”;对有工作的人说“工作顺利”,“新年进步”;而做生意的人,最中听的莫过于“新年大赚”,“发财利市”了。拜年时,长辈会将事先准备好的利是给未成年人,表示把吉祥和祝福带给他们。

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是春节的另一个高潮。在佛山,有这么一个俗语“行通济,无蔽翳”。这意味着在正月十五那一天,人们都会拿着行运风车和与“生财”同音的生菜走通济桥,祈求身体健康、财运亨通。除此之外,这一天还要吃汤圆,寓意和和美美,团团圆圆。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各地的春节风俗作文500字

全文共 745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乐陵南边的一个小村子里,那里有那里的过年习俗,那么作为一个在济南生济南长的乐陵人,就让我来一一阐述这里的习俗。

第一,挂灯笼、放鞭炮:先说一句题外话,济南的年味好淡哦!鞭炮放的也少,至于灯笼吗,也就小区门前挂一两个。而老家就不一样啦!大年三十晚上五六点钟,家家户户挂上通红的灯笼,鞭炮也响得和打雷一样了。每户人家都要放一堆鞭炮,有大鞭炮、小鞭炮、烟花、钻天猴,大鞭炮震耳欲聋;小鞭炮清脆响亮;烟花五颜六色;钻天猴拔地而起,升上天空后绽放出五颜六色的光彩,把整个村庄照的跟白天一样;家家户户还燃放起了篝火,不是为了取暖,而是预示新的一年红红火火,大吉大利!

第二,给逝去的祖辈磕头,在我们老家,家家户户都供有家谱,上面列有逝

去祖辈的名字,大年三十晚上放完鞭炮,小辈子孙就要给祖辈磕头,希望祖辈可以保佑子孙平安、健康、幸福。看到大爷们磕得那么虔诚,我也跟着跪下磕头,丝毫没有觉得不好意思。

第三,吃水饺,拜年,在我们村里,大年初一这一天都起的很早,大概也就五六点钟就起床了,抱柴火,烧大锅,煮水饺,不知怎么的,感觉大锅里煮出的水饺格外的香!吃完水饺大家都走街串巷给自己的长辈拜年,互致问候,那乡音不是一个亲切可以形容的!

第四,扭秧歌:扭秧歌的时间在大年三十后的几天,大概在每

天晚上七八点钟,已经是锣鼓喧天了,敲鼓的敲鼓,打锣的打锣,剩下的都在扭秧歌,除了一些舞步熟练的老爷爷老奶奶,也不乏一些新手,他们依葫芦画瓢的扭着,倒也有模有样,其中数小孩子的舞步最搞笑了,简直可以当春晚小品看了,他们的舞姿张牙舞爪,把人逗得捧腹大笑。突然有一个小孩自己绊到了自己的腿,一屁股跌坐到地上,嚎啕大哭起来,接着就是亲戚们的安慰声……

我老家的习俗还有很多很多,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祝老师和同学们春节愉快!!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常州春节风俗作文

全文共 1011 字

+ 加入清单

浩浩的江水载着扬帆的船儿远征,然而船儿明白来时灯塔的方向是心底最 依恋的港湾;碧蓝的天空承载着鸽子飞翔的双翅,然而家的方向是如此清晰。

正如那江水中流淌着的依恋,天空中掠过的思念,当一个熟悉的名词在脑际浮 现,心中总有些悸动。

曾经是如此惊诧于叶落的壮美,感怀于那极致的美丽。枝杈与土地仅有几 米的距离,然而叶儿毅然挣脱,任风翻飞,它飞旋;任车将它压得粉碎,它依 然高歌,向着根的方向飞旋着动容的美丽。我问落叶,落叶不语,那该是由内 散发的情愫,慢慢体会。

直到那一年,阳光融融,拂过内心小小的激动,春风暖暖,却吹过心底淡 淡的苦涩,门前的柏树窸窣作响,摇曳着内心的不舍,那一天我们举家迁往城 里。远去了清晨那晶莹的露珠,远去了熏豆茶在乡土味中蒸腾出的清韵雅志, 远去了春雨下撑着伞漫步于田埂的惬意。钻进门前等候的车内,望着阳光映衬 出的古屋的倩影,记忆便尘封在这安详伫立的院落,在那渐渐远去的方向,我 落泪了,止不住地落,从心底流淌出的。

远离了家乡,在一个陌生的城市一切都是那么新奇,可心中似乎是愈加想 家了。这时我仿佛能够真切得体会到落叶挣脱枝头的毅然,是家的力量,是根 的力量呀。林语堂的一篇随笔曾给予了我深深的慰藉。小时候的他住在鼓浪屿, 离海很近,他常常和父亲在海边倾听海的沉吟,他常问父亲海的那边的图景, 他向往着,终于他飞过了那道海,可海的这边依然深深地萦绕在他的心底。他 说:当我乘飞机越过这道海时,觉得其实它很小,而当我在海的那头遥望家乡 时,它是如此渺远。短短的一句话是如此意味深长,因为乡愁是人间最美的语 言。

每个生灵都有着它的根,都有着牵引着它的一根丝,流淌着人问最美丽的 情感。就在秘鲁和玻利维亚的交界处有一条的的喀喀湖,上面住着一群乌鲁人, 当日月斗转过多少个春秋他依然生活在浮岛上,当印加文明渐去,当温室效应 袭来,他依然坚持固守,他们说:那是根生长的水域,根是拔不起,移不动的。

那是多么简单却是那样动人的话语,带着那样寻找的愿望,带着按捺不住 的依恋,再回到那片熟悉的土地,手捧一杯清绿的熏豆茶,踱步于乡问小道, 感受着那氤氲的湿气里弥漫着的泥土的芬芳,犹如泰伊的弥撒曲一般令人销魂, 那一刻我觉得自己被融化了。随手拔起路边的野花,我惊诧于那根系的葱茏, 是它生成了绚丽的色彩,那时我找到了一直追寻的答案。

青春的我正要扬帆起航,一卷书,一杯茶,蒸腾着脉脉乡情,在心底一直 有灯塔照着我来时的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春节的风俗作文用英语

全文共 601 字

+ 加入清单

The Spring Festival couplet also to spring posts, accusation, couplet, subsidiary, TaoFu etc, it with neatly and dual, concise, exquisite words describe background, to express good wishes, is Chinas unique form of literature.

Every Chinese New Year, no matter the city or the country, every family to select a pair of bright red stick in the Spring Festival couplets on the door, increase for the festival festival atmosphere.

This custom up in song dynasty, in the beginning in the Ming dynasty, the qing dynasty, the Spring Festival couplet ideological content and artistic quality has improved a lot.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三年级家乡的风俗

全文共 549 字

+ 加入清单

粽子,是在端午节一定要吃的食物。据传,在端午节那一天,我国古代著名诗人屈原投江自杀。人民为了不让江底的鲛鱼啃噬屈原的尸体,纷纷往江中投放粽子。

家乡,包粽子这个风俗在端午节时尤为盛行,可以说是家家都在吃的食品。它用糯米制成,三角形、长方形都有,中间加入蜜枣,也有加肉馅的,最后用粽叶包起来。

儿时的端午节,在家乡温馨的祖宅里,最难忘的是一家人包粽子,煮粽子,吃粽子。奶奶会教全家人包粽子。她先用水把粽叶洗干净,然后把糯米一勺一勺放进粽叶里铺平,再放入一颗蜜枣,接着放入糯米直到把蜜枣给盖住,最后把粽子裹起来用草或者绳子扎紧。

我们也跟着一起包,小手上、衣服上,还有地上到处都是撒掉的糯米。因为力气不够跟经验不足,包出来的粽子有的像三角形,有的尖尖的,有的扁扁的,还有的都露馅了!我们看着那些包得不好看的粽子笑,奶奶看着我们笑。这包进去的,是我们的笑声,是我们美好的回忆;这包进去的是甜馅,是甜甜的心,也是大人们对我们的关怀和对我们的耐心。

粽子一个个被放进了水里,过了一会,这一个个翠绿色的粽子就漂浮在沸腾的水花里了,老远就闻到了粽子的香味,真叫人馋!我们这些小孩子迫不及待的去尝了一口,哇好烫好烫,把舌头都烫坏了,果然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啊!

我的家乡的风俗啊!我们自己包的粽子,凝聚了一种无法割舍的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春节的三年级300字作文

全文共 378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快要到了,我和妈妈打算准备一些春节需要的东西。

于是,我们来到了超市。一进超市我们先去了食品柜台,我们在食品柜台买了一盒巧克力和一盒饼干,还买了些零食。这时我问:“妈妈,你平时不是很节约的吗?怎么今天买这么贵的东西了呢?”妈妈说:“这是因为过年要到人家家里去做客,总不能空着手去吧!”然后我们又去了水果柜台,买了几样进口水果。接着还去了卖鞭炮了柜台,我问妈妈:“刚才从家里到超市的时候,我看见路边也有卖鞭炮的,你为什么不去买他们的,反而要买超市的呢?”妈妈说:“这是因为马路两边的鞭炮不是很安全,而超市里卖的鞭炮才能让人放心。”买好了鞭炮,妈妈又买了两张虎年贴纸和一幅对联,然后我们付了钱走出了超市。回家路上又去了银行拿了钱,我问妈妈:“你取钱干什么呢?”妈妈说:“这是要给你的压岁钱呀!”

回到家后,我了解到了一件事,原来过春节之间要做的事情可真不少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春节的风俗英文

全文共 1295 字

+ 加入清单

Just after the Spring Festival this year, 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 I saw many families with the word "fu" on their doors, and my family was no exception. Why is that? I asked my mother, but my mother said it was not clear, and later, I read in the book that the word "fu zi" came from.

Zhu yuanzhang was kill with "f" word memorization preparation, good horse queen to eliminate the disaster, people make the city size must be before dawn in holding with an "f" word, so all the home door posted "f" word, one of the family is illiterate, unexpectedly stick "f" word. The next day, the emperor sent people to the street to check, and found that every family had the word "fu" and a "fu" to his nephew. When the emperor heard of his anger, he ordered the army to cut the house down. The queen said to zhu yuanzhang: "the family knows that you have come to visit today, and have deliberately put down the word. Is it not the meaning of" fu arrive "? The emperor ordered the release of the man as soon as he heard it. From then on, people put up the lucky word, a lucky luck; In memory of queen ma.

The word "fu" is now interpreted as "happiness", while in the past it was "lucky" and "lucky". The Chinese New Year affixed the word "fu", the peoples yearning for a happy life, for the good future.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春节的风俗作文用英语

全文共 520 字

+ 加入清单

The Spring Festival in China is an ancient festival, is also the most important throughout the year a festival to celebrate this holiday, over one thousand years of history in the development, formed some relatively fixed customs and habits, and there are many also it today.

Happy New Year Spring Festival, the elders will prepared New Years money to the younger generation, it is said that the New Years money can be pinned XieSui, because "old" and "are" harmonics, junior get lucky money can be spent a year in peace.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春节风俗习惯作文300字

全文共 470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下春节——贴春联的习俗。

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贴门神、对联。 每当大年三十日,家家户户都纷纷上街购买春联,将宅子里里外外的门户装点一新。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据清人陈尚古的《簪云楼杂说》中记载,有一年朱元章准备过年时,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副春联,以示庆贺。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但庙宇用黄纸,守制用白、绿、黄三色,第一年用白纸,第二年绿纸,第三年黄纸,第四年丧服满才恢复用红纸。因满族尚白,清宫廷春联用白纸,蓝边包于外,红条镶于内。春节的习俗还有很多,如放鞭炮,扫尘,年画,拜年等。

在春节里贴春联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它能赶走邪灵,把我们带向美好的明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春节风俗习惯作文100字

全文共 308 字

+ 加入清单

“新年好啊!新年好呀!祝福大家新年好……”伴随着愉悦的歌声,我们不知不觉来到了新的一年。

过年的习俗有很多,比如:贴春联、放鞭炮、吃饺子等,但是我最喜欢贴春联和放鞭炮。(Www.uj.coM)今年,我就和妈妈一起贴春联,和爸爸一起放鞭炮,过年真好!

我先是和妈妈贴春联,我们一点一点的把上面的小纸抠下来,使图案变得好看。在贴到合适的位置就大功告成了!接着,我和爸爸又去放炮了。爸爸让我来点火,我就浑身发抖,因为我的胆子很小,所以我只好让爸爸点火。着了!那炮噼里啪啦的声音吓的我连连退后,过了一会儿,炮终于停了,我的心也踏实了。

放完炮,我们吃着饺子喝着汤,嗑着瓜子看着春晚,过了一个圆满的羊年!在这里,我祝愿大家新年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春节风俗作文开头

全文共 2369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的氛围永远是热闹的,永远是欢快的,那么怎样在文章的一开头就能够淋漓尽致的展现出纯洁的韵味呢?

开头是一篇文章最重要的地方,因为一篇文章是否能够吸引人,就在于这个开头。让我们一同欣赏这些精妙的开头吧,一同触碰春节的气息。

1、盼啊、盼啊,终于盼到春节了,我迫不及待地穿上妈妈给我买的新衣裳,一路兴高采烈地跑到了奶奶家过除夕。

2、我们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有春节、有元宵节、有清明节、有端午节和中秋节……其中我最喜欢的要数春节了。

3、放寒假后大年三十是我期盼已久的节日,我喜欢春节,因为它是那么让人喜气洋洋,那么让人感受传统风俗的魅力。

4、在爆竹声中,我们迎来了中国人最盛大的节曰——春节,家家喜气洋洋,挂上红红的灯笼,贴上红红的春联,忙忙碌碌……

5、过年了!过年了!家家户户都喜气洋洋,沉浸在一个欢乐的节日气氛之中。我在春节里过得快快乐乐,因为我们在一起放鞭炮!

6、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每次过春节,人们总要贴春联、贴福字、放爆竹。你瞧,家家户户都一派张灯结彩、喜气洋洋的景象。

7、春节的江苏民间,除了贴春联、挂年画、守岁、舞狮子、大拜年等和全国一样的习俗外,还有一些独特的习俗,现辑录数则以飨读者。

8、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国人欢度春节,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春节是个令人高兴的日子,放鞭炮、吃饺子……这些都是过年的习俗。

9、我们送走了不同凡响的2011年,迎来了充满期待的2012年。“铛”!新年的钟声敲起来了。过年了!春节里,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10、今天是除夕,到处都充满了浓浓的节日气息。大人小孩穿上了新装,家家户户贴上了春联,人人脸上洋溢着欢乐的笑容,见面无论认识不认识的都爱打个招呼……

11、当迎新的钟声敲响时,我们中国人民满怀激动地呼喊着:“新年到了!新年到了!”啊!新年多么美好啊!我兴奋地在家中来回地跑着,抑制不住自己喜悦的心情。

12、按照广东的老规矩,年前都要进行一次大扫除哦。无论是显眼的地方,还是角落,都要清扫,一丝尘埃也不会有机会存在哦。把家里的打扫得干干净净,好迎接新年嘛。

13、一大早,大街上便热闹起来。人们扶老携幼去商场、超市采办各种年货;有的在家里忙着清洁各种食品;有的在门上贴春联、窗花,还有的贴上了今年的吉祥物--兔子。

14、在鞭炮声声,辞旧迎新的新春佳节,人们的心中酝酿着浓浓的情感,这滚烫的情感里,包含了对家人的关心,对朋友的问候,对老师的尊敬,对生活的热爱,对祖国的祝福!

15、人们说,有海水的地方就有中华儿女,而有中华儿女的地方,就有春节。放眼中华大地,举目五洲四海,每逢春节,礼花绽放,龙舞翻飞,欢声笑语荡漾,春节热闹了中国,春节也正走向世界。

16、与北方不一样的是家乡的春节来得要晚一些,一般都是从腊月二十几才开始的。这时,大家都忙着在大扫除,用掸子扫去灰尘,将窗帘。床单等都刷洗干净,家里一定要显得干净整洁才行,好迎接小年的到来。

17、除夕夜迎着无数烟花回奶奶家,窗外震耳欲聋的鞭炮让我们不得不大声喊着说话,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和喜悦,中国人的年夜饭,讲究的是吉利,各盘菜都有各自的寓意,每道菜都蕴含着对新一年的祝福,对新一年的期待。

18、一阵风,一阵雪,满城中落花飞絮。研香汁,展素纸,蘸霜毫传心事。思博友,学友,战友,都在何方?遥山隐隐,远水粼粼。见大雪飞绵滚滚,对雪花思絮纷纷。多少闲情,想应如旧。回放一生历史,触摸民族之魂,我无限感慨!

19、盼啊!盼啊,眼看春节就快到了,想到这,我不由得笑了起来,在春节前,人们个个喜气洋洋,个个精神饱满。逛街的人络绎不绝,有的在买年画,有的在买年货,有的坐着火箱围着火炉看电视,还有的人在打麻将打扑克,等等不一而足。

20、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这是我们小孩子最最盼望的日子,俗话说得好:“大人望种田啊,小孩望过年啊。”过年最主要的是能吃饺子、放鞭炮、还有更实惠的就是可以得到压岁钱了。

21、从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开始,大家就开始为新年做准备了。过小年又叫“辞灶”要祭灶神。这天开始,年味就越来越浓了,过后就开始除尘,蒸饽饽、做年糕、炸丸子、做“团圆饼”和“圣虫”等面食。据说小年这天是灶神上天的日子,所以做的饽饽味道很特别,最香最好吃。

22、春节前,街上到处张灯结彩,披红挂绿,无时不刻不洋溢着喜气洋洋的气氛。每家每户提前购买各种各样的年货,并将自己的家打扫得一尘不染,将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自家的家门,在门上贴上喜庆的对联,在窗户上贴上五彩缤纷的窗花,显示出万象更新的气息,准备迎接崭新美好新的一年好运来临!

23、在每个崭新的日子里,快乐的呐喊着。不经意间。猛的抬头发现世界变了。从昨日的简单朴素变成了今日的绚丽和热闹。不知何时,那硕大的红灯笼跳上了高楼,在风中调皮的摇动这发福的身躯;还有那一泻千里闪着这金灿的亮光的对联,在各自比拼着这看谁更有才……不经意间,春节却踏着轻盈的脚步到来。

24、过年了,人人都喜洋洋的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大人们正穿梭于繁华的街道,逛商店、去超市……办年货,看到玲琅满目丰富多样的商品,大人们的脸上更是喜滋滋的。 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着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25、中国农历年的岁首称为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千多年的历史,它是由虞舜兴起的。公元前两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算是正月初一。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春节过去也叫元旦。春节所在的这一月叫元月。

[春节风俗作文开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春节风俗习惯作文300字

全文共 552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因此春节的习俗也多种多样。因为相传年兽怕红色,怕火光和怕响声,所以人们便有贴春联、放鞭炮、敲锣打鼓等习俗。 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习俗都不相同。

在浙江的春节中,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在农历腊月二十三日,传说这日是“灶王爷上天”之日,因此家家要祭灶神。人们认为灶王爷上天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几句,便会给家里带来幸福,可保佑来年一家平安。因此,每年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要祭祀灶神,请求他上天后多说好话、吉利话。民间传说,灶王爷上天专门告人间善恶,一旦那家被告有恶行,大罪要减寿三百天,小罪要减寿一百天。

农历腊月二十四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过了十二点就是大了一岁。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

这就是浙江的春节习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春节风俗年糕

全文共 647 字

+ 加入清单

年三十晚,我和姐姐、妹妹中午在家做年糕,姐姐要做牛,因为明天是中国人最喜爱的一天,又是牛年,当然要做一个牛的年糕呀。

你们有亲手做过年糕吗?今天我要就和姐姐、妹妹们一起亲手做香甜的年糕。其实啊,做年糕看起来虽然简单,做起来却要费九牛二虎之力。不信?就让我来谈谈我第一次做年糕的经历吧!

叮咚叮咚,我听到钟敲了两下,姐姐就拿出糯米粉,我兴高采烈地坐在椅子上,做起了年糕来。开始我拿了一大块糯米粉把它搓得圆圆的、长长的,再做了四条腿。我想把它的身子和腿贴在一起,老是贴不住,我发起火来了,把它扔回盘子上了,我本以为很容易做的,做起来却那么难。姐姐不解地问:“怎么了?”我沮丧地说:“这牛很难做,我不做了。”话音刚落,姐姐就拿起我那块糯米粉搓起来了,还边动手边说给我和妹妹听,我和妹妹专心致志地听着。姐姐耐心地教了我一遍,姐姐还叫我再做一个牛,我照姐姐的话做起来了,我把牛身子搓出来了,又把脚仔细地捏出来,但不是那么漂亮,不过比上次进步了,把脚甲慢慢挑出来,再把头慢慢搓出来,把嘴、角、眼小心翼翼地弄出来,挑出来。再涂一些食用颜料就大功告成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香甜的年糕做出来,恨不得上去咬一口。

最后蒸年糕。首先把青翠的竹叶垫在糕篓上,千万不要让年糕有一个漏洞,接着就放年糕,一定要放均匀,蒸年糕至少要蒸四个小时,最多要蒸七个小时。

哗!一开锅,香喷喷的年糕出锅了,我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感觉格外香甜,因为这是我劳动成果!我心里想:只要付出努力并坚持不懈,事情才能做到成功,别想着能守株待兔,不劳而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天津的春节风俗

全文共 1627 字

+ 加入清单

天津春节的时段广义上是指从农历腊月初八腊八节开始,一直到二月初二龙抬头结束。天津民间有“没出正月就算过年”的说法。但狭义上讲,天津春节当天仅指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

腊八节是在农历腊月初八。这一天,家家开始熬腊八粥,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豆子、米、干果,给孩子们做还要放红糖、白糖。还有腊八蒜,把大蒜剥了皮,泡入醋内,再加白糖,拌匀。过年时,人人吃饺子。等吃饺子时打开,那蒜就呈翠绿色了,给白白胖胖的饺子又添了一种美味。

准备过年,大人们忙,孩子们也忙。福字、吊钱儿、灯笼、窗花都是要买的(也有的自己做)。孩子们更是在烟花摊前挑来挑去,不买一大兜不行。最后大人带着孩子们去买各种各样的糖、蜜饯、干果。吃的、穿的、玩的、用的都要买齐全了。

腊月二十三就是小年了,孩子们吃着糖瓜儿,等着天黑。吃饭后,大人带着孩子们去放焰火。屋内的人听到外面的烟花声一点儿也不会觉得烦。那些烟花把黑夜衬托得无比美丽。

这一天孩子们也要吃糖,街上卖的糖有长方形也有瓜形,这些糖统称为“糖瓜儿”,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嚼在口中又黏又甜。

关于腊月二十三,还有一个传说

传说有个神为“灶王神”,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

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然后将竹篾扎成的纸马和喂牲口的草料。用饴糖供奉灶王爷,是让他老人家甜甜嘴。有的地方,还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边涂边说:“好话多说,坏话别说。”这是用糖塞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别说坏话。

今日,人们在腊月二十三吃的糖瓜儿,就是为了粘住灶王爷的嘴而制成的。

最忙的日子莫过于二十三之后了。家家户户都要大扫除一次,各种食材更要准备充足,因为大多数的店铺都在正月初一到初五关门,什么鸡、鸭、鱼、肉、米到了正月初一绝对难买。

到了除夕,全天津都沉浸在热闹的海洋。家家都忙活着年夜饭,酒肉的香气飘散四方。大人孩子一大早就穿上新衣裳,收拾好自己就跑出去把对联、福字贴在门外,屋内就在窗户的玻璃上贴窗花、吊钱儿。家家熬夜,每晚灯火通明,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工作的人也都放假了,抢票赶回家和家人过年、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年级很小的孩子,所有人都要守岁。

转天是正月初一,虽然还有些放焰火的孩子,但比除夕到腊月二十三这三天的少多了,全天津大部分人都在休息。有的孩子们和爸爸妈妈去到亲戚家串门,给亲戚家孩子送红包;有的全家在家里接待客人(倒不分什么男女老少)。好多地方都有庙会。极爱逛庙会的是孩子们,是为了看花灯,买些新年专卖的小玩意儿和小吃。

正月初六店铺开门,但也不是全部,还是有少数铺子继续休假。开门的铺子也不忙,还是可以抽点空去逛庙会。

正月十五又是一个高潮——元宵节。一个个圆圆的小汤圆儿,是孩子们的最爱。

街上,家家户户倒不至于张灯结彩,但都挂上了各式各样的花灯、灯笼。孩子们有的找大人领着到街上玩儿,有的在家里欣赏家中的纱灯。

正月十六春节就结束了。孩子们再歇些日子就该去上学了,大人们也该去上班了。天气渐渐转暖,春天就快来了。

这便是天津的春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春节的风俗作文400字

全文共 552 字

+ 加入清单

过年了,过年了,个个家里都是喜气洋洋,热热闹闹。但是,炮竹不仅是我们小孩最受欢迎的,大人也不例外。擦炮,摔炮……种类繁多,好玩极了!

大年初一一早,“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的炮竹声就响了起来,甭提有多热闹了!

对了,要说放炮竹,还有一段故事传说呢!

传说,很多很多年前,森林里有种非常凶恶的野兽,叫做“年”。每年夏历腊月除夕那天,它都要出来大吼大叫,专门吃人和牲畜。当时没有人能够制服它。为了躲避“年”的灾难,人们都要在除夕那夭杀猪宰羊敬供年,只有让它胀满肚子,它才不伤害人畜。

有年腊月除夕这天,人们忘了杀猪宰羊来敬“年”,“年”一来就大吼大叫,要想吃人。人们没法只好关上大门,爬到竹楼上去躲着。“年”从这家走到那家,到处转来转去找东西吃。它见到处空空荡荡的一无所得,不由气得发疯嚎叫。这时,邻近一家的竹楼失火了,火势很大,烧得竹子“劈劈啪啪”地乱响。“年”听到这突如其来的响声,吓得逃回森林去了。

躲在楼上的人们发现了这个秘密,以后每到腊月除夕这一天,便去砍许多竹子来烧,竹子“劈劈啪啪”一爆响,“年”就被吓跑了。同时,人们还发现“年”怕鲜红的颜色,于是又把桃木板染成红色,挂在大门的两边,这就是批符。以后发明了炮竹,炮竹就代替了爆竹。

每当晚上我和爸爸妈妈散步,都会看到那美丽的烟花,都会融入那喜气的气氛当中……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