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樟树资料(热门20篇)

世界防治哮喘日的设立是为了使人们意识到哮喘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并促使公众和有关当局参与实施有效的管理方法。下面是关于世界防治哮喘日的宣传资料范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浏览

196

作文

901

樟树的作文200字

全文共 346 字

+ 加入清单

我家门前有一排香樟树。远远望去,一片深绿色,整整齐齐的,仿佛一个个士兵守卫着旁边的明城墙;又好似一个个亭亭玉立的少女,向路边的行人挥手致意。近看好似一位驼背的老爷爷,拄着拐杖艰难地向前行走。

如果用手摸一下叶子的正面,就会觉得滑滑的,好像山间潺潺的流水从手掌轻轻地拂过。用手摸叶子的背面,就好像在摸奶奶那饱经风霜的手,会觉得很温暖。

每当风伯伯匆匆从香樟树的身边经过,他们都像个小姑娘似的唱起歌,似乎在欢送风伯伯。每当雨点姐姐从天上飘落下来的时候,香樟树就会组成一个小乐队,奏起一曲“欢乐之歌”,逗得雨点姐姐呵呵直笑。

无论春夏秋冬,只要你漫步在乡村的羊肠小道上,就会闻到一股股来自香樟树的沁人心脾的香味,闭上眼睛好好享受一下这特有的香味,就会被陶醉。

我爱香樟树那可爱的样子,更爱它沁人心脾的香味!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农业科普知识资料作文

全文共 1407 字

+ 加入清单

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

生态农业是相对于石油农业提出的概念

,是一个原则性的模式而不是严格的标准。而绿色食品所具备的条件是有严格标准的,包括:绿色食品生态环境质量标准;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产品必须符合绿色食品标准;绿色食品包装贮运标准。所以并不是生态农业产出的就是绿色食品。

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它也是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的大农业,又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

生态农业是以生态学理论为主导,运用系统工程方法,以合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和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前

提,因地制宜地规划、组织和进行农业生产的一种农业。是20世纪60年代末期作为"石油农业"的对立面而出现的概念,被认为是继石油农业之后世界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主要是通过提高太阳能的固定率和利用率、生物能的转化率、废弃物的再循环利用率等,促进物质在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的循环利用和多次重复利用,以尽可能少的投入,求得尽可能多的产出,并获得生产发展、能源再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效益等相统一的综合性效果,使农业生产处于良性循环中。

生态农业不同于一般农业,它不仅避免了石油农业的弊端,并发挥其优越性。通过适量施用化肥和低毒高效农药等,突破传统农业的局限性,但又保持其精耕细作、施用有机肥、间作套种等优良传统。它既是有机农业与无机农业相结合的综合体,又是一个庞大的综合系统工程和高效的、复杂的人工生态系统以及先进的农业生产体系。以生态经济系统原理为指导建立起来的资源、环境、效率、效益兼顾的综合性农业生产体系。中国的生态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和某些乡镇企业在内的多成分、多层次、多部门相结合的复合农业系统。20世纪70年代主要措施是实行粮、豆轮作,混种牧草,混合放牧,增施有机肥,采用生物防治,实行少免耕,减少化肥、农药、机械的投入等;

80年代创造了许多具有明显增产增收效益的生态农业模式,如稻田养鱼、养萍,林粮、林果、林药间作的主体农业模式,农、林、牧结合,粮、桑、渔结合,种、养、加结合等复合生态系统模式,鸡粪喂猪、猪粪喂鱼等有机废物多级综合利用的模式。生态农业的生产以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重要前提,根据生物与环境相协调适应、物种优化组合、能量物质高效率运转、输入输出平衡等原理,运用系统工程方法,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信息的输入组织生产。通过食物链网络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充分发挥资源潜力和物种多样性优势,建立良性物质循环体系,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地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因此,生态农业是一种知识密集型的现代农业体系,是农业发展的新型模式。

生态农业最早于1924年在欧洲兴起,20世纪30-40年代在瑞士、英国、日本等得到发展;60年代欧洲的许多农场转向生态耕作,70年代末东南亚地区开始研究生态农业;至20世纪90年代,世界各国均有了较大发展。建设生态农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成为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共同选择。

[农业科普知识资料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熊猫的资料

全文共 436 字

+ 加入清单

“叫猫不是猫,眼被黑圈包,竹叶是粮食,珍惜又稀少”。这是什么动物呢?嘿嘿,是大熊猫

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它是猫吗?不是,它是熊。只不过长得像猫,本质是熊。它们原来叫作猫熊。解放前的招牌上从右往左写着猫熊两个字,而我们从左往右读,就读成了“熊猫”。“熊猫”就这样传下来了。

那大熊猫生活在什么地方呢?他生活在中国四川、陕西和甘肃的山区竹林里。这里的竹子多。

大熊猫之所以被称为国宝,是因为大熊猫只有在我们中国才有,而别的国家的都是我们赠送的,且数量稀少。再一个原因是大熊猫是一个原始物种流传至今,它们的研究价值很高,相当于活化石。

当大熊猫到达正常年龄死亡后,它的尸体将会交给科研人员进行解剖分解。熊猫的脂肪和肉会留取一部分用于科学研究,剩余部分进行火化。

大熊猫为什么很懒?是因为它们的食物是竹子,营养比较单一,这也是影响其懒惰的原因所在。它运动少是为了减少能量的损失。大熊猫身上的甲状腺一直都处于比较“沉闷”的状态,所以它们看起来就有些懒懒的。

我喜欢大熊猫,喜欢它的可爱与憨厚。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成语资料

全文共 265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温文:态度温和,有礼貌;尔雅:文雅。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现有时也指缺乏斗争性,做事不大胆泼辣,没有闯劲。

成语举例:温文尔雅,正是学者的态度。(叶圣陶《演讲》)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近代

成语正音:雅,不能读作“yā”。

成语辨形:尔,不能写作“而”。

成语辨析:温文尔雅和“彬彬有礼”都可形容人态度温和、举止斯文。但温文尔雅不仅形容人举止文雅;而且还可形容人的气质;或者形容人做事不大胆泼辣;“彬彬有礼”重在对人有礼貌。

成语谜面:习《诗品》看《释诂》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和书做朋友手抄报资料

全文共 418 字

+ 加入清单

幼儿园时,我就和书交上了朋友。一直到五年级,我和书的关系愈来愈好了。

它能给与我智慧与知识。我和它几年的友情里,他曾带我乘着一艘船驶向遥远的知识海洋,走向充满智慧的岛屿。他耐心跟我讲述阿拉伯数字的由来,它细致的告诉我古人是怎样创造轮船的……

它教我做人的道理。他说,如果做错了事要勇于承认,积极改正;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礼貌待人本来就是人的美德。他还嘱咐,做人要诚实守信、言行一致。她告诉我世界上最珍贵的是什么—是那些从人们心里生长出来的闪闪发光的品质勤劳、勇敢、坚强、谦虚、仁爱……它还告诉我,该怎样才能获得这些品质。他动情的告诉我们,美德是这个世界上人人都不可缺的阳光,它滋养生命、芬芳心灵。

他能告诉我,怎样从困难中坚强的走出来。但我遇到困难时,它鼓励我,不要灰心,要坚强,困难既然已经在你面前出现,你就要无所畏惧的和困难战一战,不论胜与败,勇战胜过输赢。

我和书之间的友情永远也不会中断,它不仅仅给我带来了智慧与快乐……

[和书做朋友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成语资料

全文共 244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好象老虎长上了翅膀。比喻强有力的人得到帮助变得更加强有力。

成语举例:因为匪徒们深知,这两件东西一掌握在姜青山手里,就如虎添翼,再多的人也奈何不了他。(曲波《林海雪原》二七)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分句;含褒义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近代

成语正音:添,不能读作“tián”。

成语辨形:翼,不能写作“冀”。

成语辨析:如虎添翼表示使强大的组织或个人的力量更加强大;“锦上添花”多表示使美好的事物更加美好;不涉及力量的大小;比如虎添翼范围广。

成语谜面:彪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成语资料

全文共 217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薪:柴草。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

成语举例:(1)上个月他因旷课,考试没有及格,你不帮他补课,还约他跳舞,这不是抱薪救火吗?(2)他们俩吵架,你不劝,反而也加进去,你简直是抱薪救火?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没能阻止反而加速灾祸

成语结构:连动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薪,不能读作“chái”。

成语辨形:薪,不能写作“新”。

成语谜面:最可怕的救火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成语资料

全文共 226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从极危险的境地中逃脱,幸免于死。

成语举例:今日死里逃生,夫妻再合。(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十二)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辨形:逃,不能写作“淘”。

成语辨析:死里逃生和“九死一生”都包含“在危险之中得到生路”;但死里逃生多用于口语之中;一般指在一次危险中逃脱出来;得以活命;而“九死一生”指多次从危险中逃脱出来;语义范围小;多用于书面语。

成语谜面:亡命之徒

歇后语:漏网之鱼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考场作文资料包:和谐

全文共 578 字

+ 加入清单

一、素材链接:

言语类

名人名言

1.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

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

3.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 ——雨果

4.幸福永远存在于人类不安的追求中,而不存在于和谐与稳定之中。——鲁迅

5.君子是和谐而不会盲目附和,小人只是盲目附和而不会和谐 ——西谚

6.友谊是一种和谐的平等。 --毕达哥拉斯

7.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 费孝通

8.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 黑格尔

9.美的真谛应该是和谐。这种和谐体现在人身上,就造就了人的美;表现在物上,就造就了物的美;融会在环境中,就 造就了环境的美。 ——冰心

11.看不见的和谐比看得见的和谐更美。 —— 赫拉克利特

12.对和谐之美的追求是人类的本能。 ——马克思

13.天下为公,世界大同。 ——孙中山

14.美必须干干净净,清清白白,在形象上如此,在内心中更是如此。

——孟德斯鸠

15.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要对我们进行报复 。 ——马克思

16.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管子?牧民》 17。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论语?季氏第十六》

18.衣食之于人也,不可以一日违也,亲戚可以时大也。 ——《管子?侈靡》

19.爱自己的孩子是天性,爱别人的孩子是圣人。 ——西谚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成语资料

全文共 252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呕:吐;沥:一滴一滴。比喻用尽心思。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

成语举例:呕心沥血,讴歌社会主义,受到群众的欢迎。(臧克家《老舍永在》)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中性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呕,不能读作“ōu”;血,不能读作“xiě”。

成语辨形:呕,不能写作“沤”。

成语辨析:呕心沥血与“搜索枯肠”有别:呕心沥血多用于较长时间或一个时期的工作;语意重;“搜索枯肠”用在较短的时间过程内;语意较轻;中性;正反两面的情形都可以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拾荒老人韦思浩个人资料

全文共 1328 字

+ 加入清单

老人真名叫韦思浩,是高中退休教师,退休后拿着5600多元的退休金,本可安心养老,却选择拾荒“补贴”生活。原来,他“补贴”的是那些寒门学子。捐赠是从1994年开始的,从最初的300元到如今的3000元,韦思浩一直用“魏丁兆”这个笔名默默地捐资助学。许多学生给他的信件都已经泛黄了,从近处的浙江景宁县,远到黑龙江孙吴县,到处都有他捐助的学生。

韦思浩是原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1957级的学生,因为家人的关系,回东阳老家工作,有过“弃笔从农”的经历,但他从未放弃过书本,也一生与教育相连。

上世纪80年代,韦思浩曾参与过《汉语大词典》杭大编写组工作,后又辗转去宁波教书。韦思浩曾教过的学生、现在杭州某中学任教的李老师介绍:“直到1991年,老师才从宁波调回杭州,继续他的教学工作。”

1999年,韦思浩从杭州夏衍中学退休,也是从那一年,韦思浩放弃了他本来轻松的晚年生活,开始他长达十多年的“拾荒”之旅。

“韦老师很固执,我们不少学生都劝他,别去拾破烂了,好好养老,毕竟我们一般人都觉得面子上挂不住,但劝了他也不听。” 李老师说。

可世事无常,老人的“拾荒”生活在2015年11月18日突然终止。据交警介绍,当日,韦思浩在过马路的时候,被一辆出租车撞倒,12月13日,最终抢救无效离世。

在整理老人遗物时,韦思浩的三个女儿才发现老人拾荒的秘密。 “以前从不知道父亲在拾荒,更没想到他还在帮助其他人。”韦思浩二女儿韦汀坦言,“去年搬过一次家,捐资助学的票据和证书已经不全。但留下来的这些就能看出他一直在匿名捐赠。”

韦汀向记者展示这些捐赠凭据和证书:浙江省社会团体收费专用票据、浙江省希望工程结对救助报名卡、扶贫公益助学金证书……

“他虽拿着5000多元的退休工资,可大部分收入都用于捐资助学,捐助金额从上世纪90年代的一次三四百元,到现在的三四千元。”韦汀说,他过着最简单的生活,只满足最低生活需求。

——2014年,“拾荒者”韦思浩看书前洗手感动了无数人。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楼含松评价,他是一个真正的读书人,传统读书人都讲究“爱惜字纸”,可在这个时代,这种精神似乎已慢慢褪去,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真正读书人“爱书”、“惜书”的精神。

——2015年,“教育者”韦思浩“拾荒”的背后更令人落泪。“他也是一个有爱心的教育者,他心存大爱,用拾荒的方式来捐资助学,而且以匿名的方式,默默地做着他的善事。”楼含松说,“韦思浩老人走了,但他的精神,不应就此逝去。”

我们不该忘记,有一名退休教师韦思浩,他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拾荒者”,却成了我们精神世界里的“拾荒者”。

感动,感恩有这样一位智者。行善终身,用自己的行动感动每一位人。浮躁的社会中,这样一股清流,涓涓流淌在每一位人的心中。

“有的人走了,但他还活着。”这是最好的评价。

.真实的故事,不大也不小,但足以撼动我们的内心↓↓

感谢有这样一位老人,温暖了人间...

韦思浩

一位退休教师

一位拾荒老人

用自己的言行

感染我们冰封已久的沉寂的心

瘦削的身板上

一件旧得掉色的暗橙色夹克

胸前挂着一个土灰色的包

在图书馆伏案读书

那双看书前一定要认真搓洗的双手

令无数读者为之动容

他看起来落魄,游走在生活边缘,可是他的灵魂深处繁华而又纯净,他比任何人都懂得爱的真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端午节叫法资料

全文共 447 字

+ 加入清单

端阳节,据《荆楚岁时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故称五月初五为“端阳节”。

重午节,午,属十二支,农历五月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节又名“重午节”或“重五节”,有些地方也叫“五月节”。

天中节,古人认为,五月五日时,阳重入中天,故称这一天为“天中节”。

浴兰节,端午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去污为俗。汉代《大戴礼》云:“午日以兰汤沐浴”。

解粽节,古人端午吃棕时,有比较各人解下粽叶的长度、长者为胜的游戏,故又有“解粽节”之称。

女儿节,明沈榜《宛署杂记》:“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妍。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 沈榜宛《杂记》载:“燕京自五月一日至五日,家家饰小闺女,尽态极妍。已出嫁之女,亦归宁簪以榴花,曰女儿节”。

菖蒲节,古人认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时五毒尽出,因此端午风俗多为驱邢避毒,如在门上悬挂菖蒲、艾叶等,故端午节也称“菖蒲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观察蜗牛的资料作文篇

全文共 270 字

+ 加入清单

蜗牛可真是公园的幸运儿,它有着坚硬的外壳,虽然长相奇特,动作缓慢,但只要遇到危险,它就会将头缩进躯壳中,哈哈,任凭风吹雨打,电闪雷鸣,也奈何不了它。

有一次,一群调皮的孩子,来公园玩耍,小动物们个个惊慌失措,三个一群,两个一伍的结伴逃跑,而惟独蜗牛镇定自若,它缓缓的将头伸进躯壳里,显出一份傲慢,好像在对那些逃跑的小动物们说:瞧!这就我的法宝!

可当它再次伸出头时,它发现了一个奇异的世界,周围有高高的玻璃墙,一双双好奇的眼睛定着它,它最后尝到了万人之下的感受了。

它才恍然大悟:这个坚硬的外科,并不能将困难化解,反而会使自我陷入更加恐慌的局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2024年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宣传资料

全文共 2113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在2016年的3.24到来之际,语文迷为大家提供了相关的宣传资料,供大家参考。

2016年3月24日是第21个世界结核病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月21日发布了今年的防治口号,呼吁各国政府、社团、民间社会和私营部门“联合起来消除结核病(Unite to End Tuberculosis)”。世卫组织和合作伙伴促进对话和合作,将个人和社区以新的方式联合起来结束结核病(TB)流行病。这些努力跨越不同的学科和部门,可以帮助加速朝着包括消除贫困、全面健康保险、孕产妇和儿童保健,以及社会保障与正义。

2014年5月,“消除结核病”的策略在日内瓦召开的世界卫生大会上获得通过,并成为2015年后的全球结核病控制目标。该战略旨在结束全球结核病流行,在2015-2035年之间,将结核病死亡人数减少95%的目标,新发结核病患者减少90%,并确保没有家庭由于结核病而背负灾难性费用。该战略它设置了2020年、2025年和2030年三个临时里程碑。

该决议呼吁各国政府调整和实施高层次的战略和融资的承诺。这加强了在战略关注对高度易感和贫穷人群的医疗关怀,如移民。该策略和解决方案突出在卫生部门内部和外部合作的需求,如社会保障、劳动机构、移民和司法等领域。

该决议要求世卫组织秘书处帮助成员国调整和实施策略,并指出应对耐多药结核病的问题的重要性,促进跨国合作。世卫组织还被要求针对里程碑和2035年的目标进展情况实施监督和评估。

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博士指出:“每结核病患者都应该获得他们所需要的创新工具和服务用于快速诊断、治疗和护理。这是一个社会公平的问题,是实现全民健康覆盖目标的基础。由于耐药结核病的流行,确保优质而彻底关怀也将有益于全球卫生安全。我呼吁加强全球团结和行动,确保这一变革性的消除结核病战略的成功。”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发展历史

1882年3月24日是世界著名的德国科学家科赫氏在柏林宣读发现结核菌的日子。

当时结核病正在欧洲和美洲猖獗流行,由于科赫氏发现了结核菌,为以后结核病研究和控制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基础,为可能消除结核病带来了希望。尽管本世纪50年代有效的抗结核药物问世,但世界大多数人都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疗服务措施。从1882年科赫氏发现了结核菌以来至少有2亿人被结核病夺去了生命。

1982年3月24日由国际防痨协会和世界卫生组织倡议、各国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举办纪念罗伯特·科霍发现结核菌100周年活动,国际防痨协会的会员之一非洲马里共和国的防痨协会提议,要像其它世界卫生日一样,设立世界防治结核病日。这个建议后来被国际防痨协会理事会采纳。从那时起,国际防痨和肺病协会和世界卫生组织就开始举办各种纪念活动,但局限在一定的活动范围,缺乏大规模行动。

1993年4月23日世界卫生组织在伦敦召开46届世界卫生大会,会上通过了“全球结核病紧急状态宣言”。要求世界各国采取紧急措施,积极与结核病危机作斗争,并希望加强对防治结核病的宣传,以唤起各国对控制结核病疫情的高度重视。

1995年底WHO为了更进一步地推动全球结核病预防控制的宣传活动,唤起公众与结核病作斗争的意识,与IUATLD及其他国际组织一起倡议,要提高这个重要日子的影响力。

1996年2月8日中国卫生部发文,要积极响应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积极开展“3.24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的宣传活动。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历年主题

国际主题

2012:在我的一生中停止肺结核的一个世界的结核病。

2011:对结核病的行动:将争取消除

2010:对结核病的行动:创新走向行动

2009:我正在阻止肺结核

2008:我正在阻止肺结核

2007:到处都是结核

2006:生命的行动——向世界免费的结核病

2005:一线结核病护理提供者:英雄对抗结核

2004:每次呼吸都有罪状——现在停止肺结核!

2003:圆点治愈了我——它也会治好你的!

2002:停止肺结核,争取贫穷

2001:点:结核治愈

2000:建立新的伙伴关系,以阻止结核病

中国主题

1996年主题:我们面临结核感染的危险

1997年主题:防治结核病,人人保健康

1998年主题:结核病-严重危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实行归口管理,有效控制结核病

1999年主题:依法控制结核病,防止结核病蔓延

2000年主题:动员全社会共同关注结核病

2001年主题:积极发现、治愈肺结核病人

2002年主题:遏制结核,消除贫困

2003年主题:人类与结核病,DOTS治愈我的病,也能治好你的病

2004年主题:控制结核病,让每一次呼吸更健康

艾滋病与结核病的关系

艾滋病与结核病的关系

2005年主题:防治结核,早诊早治,强化基层

2006年主题:防治结核,坚持不懈。

2007年主题:结核流行广泛,控制从我做起

2008年主题:控制结核,人人有责。

2009年主题:控制结核,人人有责(——关注农民工,共享健康)

2010年主题:遏制结核,健康和谐

2011年主题:遏制结核,共享健康

2012年主题:你我共同参与,消除结核危害

2013年主题:你我共同参与,消除结核危害

2014年主题:你我共同参与,依法防控结核

2015年主题: 你我共同参与,依法防控结核——发现、治疗并治愈每一位患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关于清明节的资料

全文共 1826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人民有“饮水思源”的传统美德。据《梦粱录》记载:在古代,每到清明节这一天,无论达官贵人,还是普通百姓,都会去上坟、扫墓、祭祖,表达对先人的敬意和怀念。这一天,扫墓是最重要的活动。不过至今在我国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节吃冷饭的习俗。

相传在春秋时代,晋国的君主晋献公有一个年轻美貌的妃子骊姬。她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将来继承皇位,就用毒计害死了太子申生。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骊姬的迫害逃离了晋国,一路上受尽屈辱。有一次,重耳因为饥饿晕倒了,大臣介子推就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后捧给重耳吃。就这样,他们颠沛流离,历尽艰辛,终于在19年后回到了晋国,重耳后来成为历史上很有名的晋文公。

晋文公做了国君之后,对那些和他一起流亡的臣子进行了封赏。也许是大意了,他唯独忘了介子推。后来有人提起此事,晋文公猛然想起,内心十分不安,马上派人去请介子推。可是去了几趟,介子推都不来,晋文公只好亲自去请。可来到介子推家,却见家门紧锁,一问邻居才知道,介子推已背着老母亲躲进了绵山。于是,晋文公便让士兵上山去找介子推,可找来找去也不见踪影。这时,有人出了个馊主意:干脆放火烧山吧,火着起来,介子推就会自己走出来。于是,晋文公便下令烧山。谁也没想到,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也没见介子推走出来。等火熄灭后,人们再次上山寻找,发现介子推和母亲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名为“介山”,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告知全国百姓,每年的这一天都要禁烟火,只吃冷饭。

第二年,晋文公和大臣们来到介山祭奠介子推,发现那棵烧焦的柳树竟然复活了。晋文公为柳树赐名“清明柳”,并把这一天定为清明节。

其实,“清明”在我国是有双层意思的一天,它既是节日,又是节气。民间有这样的谚语:“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谷雨紧相连,浸种春耕莫迟延”。就是说,一到清明春耕播种就要开始了。清明节日的寒食迎来的却是清明节气的播种。

【关于清明节要吃的食物知识拓展】

“燕子来时春社,梨花落后清明。”踏着春天的节奏,4月5日(三月初三)我国又将迎来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清明节。清明节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 历史,习俗是丰富有趣的。清明节气,乃天清地明之意。此时,气候温暖、桃花初绽、杨柳泛青,正是祭祖扫墓的日子。除此之外,食俗也是丰富多彩的,也是一个重要的养生节气。

推荐:清明节吃青团

青团子从前是江南地区清明节扫墓用的祭品,皮子粳糯混杂,馅心酿制粗糙。传说清朝末年,正仪镇有个叫赵慧的女子,发现一种酱麦草是做青团子青汁的好原料,而用手工磨的粉做的团子更为柔软细腻,又不粘牙,存放数天不破裂、不发硬、不变色。

主料: 糯米面、菜汁

辅料: 澄粉、馅料

调料:开水、猪油

做法步骤:

1、糯米粉倒入容器中

2、再倒入菜汁

3、混合均匀

4、另取个容器,放入澄粉(也可以用粘米粉)

5、再加入开水搅拌成团

6、将糯米粉面团和澄粉面团放在一起

7、揉均匀后,再放一勺猪油

8、再揉成团即可。如果有些沾,可以在案板上撒些澄粉

10、然后将绿色面团分成10份包入绿豆馅料,最普通的就是红豆。惭惭发展成咸味的,肉的。果味的包的时候不要着急,慢慢地用手推上去,和做月饼的手法一致包好后,青团表面是光滑的将青团放在涂过油的蒸笼上,或者放在硅油纸上冷水上锅,蒸10分钟即可。

推荐:清明节吃养生桃花粥

桃花粥是唐代民间寒食食品。以新鲜之桃花瓣煮粥,至明末此俗犹存。孔尚任在《桃花扇》中就提到过:“三月三刘郎到了,携手儿妆楼,桃花粥吃个饱。” 无疑,在寒食节的特色节令食品中,桃花粥最令人青睐。

材料:粳米100克、桃花5克、冰糖30克糙米 适量面碱

做法步骤:

1. 准备适量冰糖,根据自己喜好放入。

2. 准备糙米一小把。

3. 准备粳米一小把。

4. 准备桃花。

5. 准备碱面。

6. 糙米清洗干净,放入水中泡一段时间(糙米不宜熟可多泡一会)。

7. 粳米清洗干净,放入水中泡一段时间。

8. 桃花放入水中泡几分钟。

9. 将粳米、糙米、桃花、水放入压力锅中(做粥时一般放水比例1比3,想稀点就多加水)。

10. 放入一点碱面(放入一点碱面能让粥稠些,碱面可是做粥的好帮手喔)。

11. 放入适量冰糖。

12. 盖好锅盖,开中火,喷气后火再小点,再过10分种即可。

13. 将做好的粥放入碗中,撒上捻碎的桃花即可。

营养价值:此粥既有美容作用,又可以活血化瘀。但此粥不宜久服,且月经期间应暂停服用,月经量过多者忌服。如用新鲜桃花瓣效果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成语资料

全文共 308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道:途径。志趣相同,意见一致。

成语举例:两人起先虽觉得志同道合,后来子美的热狂冷了。(闻一多《杜甫》)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同,不能读作胡同的“tònɡ”。

成语辨形:合,不能写作“和”。

成语辨析:志同道合与“情投意合”有别:志同道合侧重于形容志趣相同;“情投意合”侧重于形容感情融洽。

成语谜面:志

成语故事

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即位后,对曹植一直心存疑忌,寻找各种机会加以陷害,由于母后的干预,曹丕才没有把弟弟置于死地。曹植苦于无用武之地,他上书说伊尹是陪嫁的小臣、吕尚当屠夫钓叟,他们遇到了志同道合的商汤和周文王,辅佐他们成大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成语资料

全文共 219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形容接连不断。

成语举例:〖示例〗夜间,官军打通了由智亭山通往龙驹寨的大道,所以从天亮起就有军粮源源不断地从龙驹寨向西运送。(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三章)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定语、状语;指连续不断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现代

成语正音:不,不能读作“bú”

成语辨形:源,不能写作“原”。

成语辨析:源源不断和“络绎不绝”;都形容接连不断。但源源不断多用于货物、钱财、资源等方面。“络绎不绝”多用来形容人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成语资料

全文共 254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脑满:指肥头大耳;肠肥:指身体胖,肚子大。形容饱食终日的剥削者大腹便便,肥胖丑陋的形象。

成语举例:匹夫但知高官后禄,养得你脑满肠肥,哪里懂得这些大义。(清 吴趼人《痛史》第二十一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辨形:脑,不能写作“恼”。

成语辨析:脑满肠肥和“大腹便便”多用于形容肥胖的人。不同在于“大腹便便”;形容腹大突出的样子;多用于强调肚子肥大;脑满肠肥形容体肥腹大;而又肥头大耳;多用于强调饱食终日;无所事事;养得圆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成语资料

全文共 241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爱:爱惜;莫:不。虽然心中关切同情,却没有力量帮助。

成语举例:这件事我的确爱莫能助,请你多加原谅。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中性,表示力量不足而无法相助

成语结构:紧缩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莫,不能读作“mè”。

成语辨形:莫,不能写作“漠”。

成语辨析:爱莫能助和“心有余而力不足”都是心里想做;但本身力量不足;无法去做的意思。爱莫能助强调内心同情、爱惜;只限于给人帮助的场合。“心有余而力不足”不限于此。

成语谜面:空有报国之情;君主掩面救不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艾滋病的资料

全文共 909 字

+ 加入清单

艾滋病的相关资料首先,感染艾滋病要有一定的流行病学史。如叵性恋者、多性伴、滥交及嫖娼或不正当、不洁性交史,输血或血制品史,使用不洁注射器(或医疗用品)注射采血史等。 另外,经检测发现血液中HIV抗体为阳性。在我国还规定,即使检测出HIV抗体,医生也无权对患名下艾滋病的诊断,还需要送到指定单位进一步做抗HIV的确定试验,同时检测血中的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的相关资料如果为阳性,才能确定为HIV感染者。 HIV感染者可携带病毒数年而不发病,经过4—10年之后,才会出现艾滋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发烧、消瘦、腹泻、淋巴结肿大等),最后出现艾滋病晚期的并发症与机会感染(卡氏肉瘤、肝癌、卡氏肺囊虫肺炎、隐孢子球菌性肠炎、口腔及咽部霉菌感染、弓形体脑炎、病毒性疱疹、结核病、乙型肝炎等)。在出现临床症状以后,才诊断为艾滋病。 艾滋病的相关资料之症状与病程 艾滋病潜伏期较长,一般认为2-10年左右,有的可长达10—20年,在这漫长的潜伏带毒过程中,带毒者起着传播艾滋病的传染源作用,艾滋病毒(HIV)侵入人体后可分为四期。 (1)Ⅰ期 急性感染期,原发HIV感染后小部分病人可以出现发热、全身不适、头痛、厌食、恶心、肌痛、关节痛和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此时血液中可检出病毒和抗原。一般症状持续3—14天后自然消失。 (2)Ⅱ期 无症状感染期,此期可由原发HIV感染或急性感染症状消失后延伸而来。临床上没有任何症状,但血清中能检测到病毒,具有传染性。此阶段可持续2—10年或更长。 (3)Ⅲ期 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综合征(PGL),主要表现为除腹股沟淋巴结以外,全身其他部位两处或两处以上淋巴结肿大。其特点是淋巴结肿大直径在1cm以上,质地柔韧,无压痛。无粘连能自由活动。活检为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一般持续肿大3个月以上,部分患者淋巴结肿大1年后逐步消散,亦有再次肿大者。 (4)Ⅳ期艾滋病,本期可以出现5种表现:①体质性疾病,即发热、乏力、不适、盗汗、厌食、体重下降,慢性腹泻和易感冒等症状。除全身淋巴结肿大外,可有肝脾肿大。曾称为艾滋病相关综合征(ARS)。②神经系统症状,出现头痛、癫痫、进行性痴呆、下肢瘫痪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校园的樟树的作文

全文共 746 字

+ 加入清单

在世界上的每个角落,都会有一些无处不在的“绿色使者”。它们——就在我们快乐的校园里——美丽的樟树。它虽然在我们的校园里随处可见,但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春天,老叶子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也该“光荣下岗”了。它们随着微风,像翩翩起舞的蝴蝶,飘飘荡荡的落下来。它们的“下一代”可不会不争气,瞧!它们艰难地停滞绿油油的小身板,骄傲地站在阳光下。叶子上就要蹦出几个“白衣天使”了,它们白得似雪的纱裙映衬着它们那可爱的黄绿色脸蛋,显得分外美丽。

夏天,一顶翠绿的大帽子早已戴上了樟树的头顶。它长得枝繁叶茂,叶子像抹了一层油一样,在太阳的照射下闪闪发光,又好像一把绿色的大伞,好像要为我们的学习遮风挡雨。来到凉爽的树阴下,我开始津津有味地读起书来。这时,我不禁想起了一首歌:“房子大了,树成阴了,小娃娃在树下乘凉。拿出书来,认真读哟。好好学习,不怕苦哟……”。

秋天,郁郁葱葱的樟树上多了几个“调皮鬼”。这些绿油油的果子就像调皮的小猴子一样爬上爬下的,微风轻轻指过,它们就开始在树梢上欢天喜地地荡秋千,但一些比较“弱小”的果子一不小心就会掉下来,被男孩子装在小里,互相射击。慢慢地,果实染上了黑色像一颗颗黑珍珠一样。

冬天,别的树木早已“聪明绝顶”了,樟树虽然地也披上了“时髦”的银装,但它的身上依然有一件绿油油的“盔甲”,那“血迹”(雪)就是它战斗的证明。它那种军人般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披上战袍,怎么样也要和寒风斗争到底!

樟树的作风,那都可以和乡村人的宝贝——猪。一争高下了;一、它可以用来观赏。二、它可以绿化环境。三、可以做成家具,而且会散发出一种淡淡的香味。四、可以当柴火……

每次放学当我走过那一棵棵健壮挺拨的樟树,看它粗壮的枝条弯弯曲曲地伸向天空,好像要把那白花花的云朵抓住,我都低下头忍不住陷入了沉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