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浏览

1727

作文

415

电影剧本的写作基础知识

全文共 4454 字

+ 加入清单

电影剧本是部故事片的指南或概要吗?是蓝图吗?是图表吗? 小编收集了电影剧本的写作基础,欢迎阅读。

第一章电影剧本是什么?

在本章我们将介绍戏剧式结构的示例

电影剧本是什么?

是一部故事片的指南或概要吗?是蓝图吗?是图表吗?

是一系列通过对话和描写来叙述的形象、场景、段落等,就像一串联系在一起的珍珠项链一样吗?是 一幅梦境中的风景画吗,是一些思想的汇集吗?

电影剧本究竟是什么?

首先,它不是小说,当然它也绝对不是戏剧。

如果你看一部小说而且尝试着去确定它的基本特性时,你会发现那种戏剧性行为动作、故事线等,时 常是发生在主要人物的头脑中。我们(读者)是在偷窥主人公的思想、感情、言语、行为动作、记忆、梦 幻、希望、野心、见识和更多的东西。如果出现了另外一位人物,那么故事线则随着视角而变化,但时常 是又返回到原来的主要人物那里。在小说中,所有的行为动作都发生在人物的头脑中──在戏剧性行为动 作的“头脑幻景”之中。

在戏剧(舞台剧)中,行为动作和故事线则发生在舞台前拱架下面的舞台上,而观众是第四面墙,偷听舞台人物的秘密。人物用语言来交谈他们的希望、梦幻、过去和将来的计划,讨论他们的需求、欲望、恐惧和矛盾等。这样,戏剧中的行为动作产生于戏剧的对白语言之中,它本身就是用口头讲述出来的文字

电影则不同。电影是一种视觉媒介,它把一个基本的故事线戏剧化了。它所打交道的是图像、画面、一小片和一段拍好的胶片;一个钟在滴滴答答地走动、一个窗子正在打开、一个人在看、两个家伙在笑、一辆汽车在弯道上拐弯、一个电话铃在响等等。一个电影剧本就是由画面讲述出来的故事,还包括语言和描述,而这些内容都发生在它的戏剧性结构之中。

一部电影剧本就是一个由画面讲述出来的故事。

它象名词(noun)──指的是一个人或几个人,在一个地方或几个地方,去干他或她的事情。所有的电影剧本都贯彻执行这一基本前提。

一部故事片是一个视觉媒介,它是把一条基本的故事线加以戏剧化。如同所有的故事一样,它有一个明确的开端、中段和结尾。如果我们拿来一个电影剧本,把它象一幅画那样挂在墙上来审视,那么它看起 来就象下面那个图表。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开端(beginning) 中段(middle) 结尾(end)

│ │

A──·───┼───·───────┼─────Z

│ │

建 置(setup) 对抗 (confrontation) 结 局(resolution)

第1~30页 第30~90页 第90~120页

情节点Ⅰ(Plot Point) 情节点Ⅱ

第25——27页 第85——90页

所有的电影剧本都包括这一基本的线性结构。

我们把这一电影剧本的模式称之为示例(Paradigm)①。

它就是一个模特儿,一个式样,一个构思的规划。

表中的示例象一张桌子:一张桌面加上(通常是)四条腿。在此示例范围内,可有方桌子、长桌子、圆桌子、高桌子、矮桌子、矩形桌子、可调节的桌子等等。以此示例为样板,我们可以随意制作各种各样的桌子──反正都是一张桌面加上(通常是)四条腿。

这个示例是确定无疑的。

上面的图表就是一个电影剧本的示例。

下面我们将其分解:

第一幕,或称开端

一个标准电影剧本的篇幅大约有120页,或长两个小时。

不论你的剧本全用对话、全用描写,或两者兼有之,均可按一分钟一页来计算。

规矩是不变的──电影剧本中的一页等于银幕时间一分钟。

第一幕是开端,可看成建置(setup)部分,这是因为你要用30页左右的稿纸去建置(确定)你的故事。如果你去看电影,你时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做出判断──你是否喜爱这部影片。今后看电影时,请注意一下,你需要多长时间做出你是否喜爱这部影片的决定。一般大约十分钟左右。也就相当于你写的电影剧本的头十页。你应该及时地抓住你的读者。

你应该用大约十页的篇幅来让读者明白谁是你的主要人物,什么是故事的前提,故事的情境是什么。以《唐人街》(Chinatown)为例:第一页使我们知道杰克·吉蒂斯(杰克·尼科尔森JackNicholson饰)是地区调查所的一位不拘小节的私人侦探。在第五页我们认识了一位墨尔雷太太(狄安娜·莱德Di-

aneLadd饰)。她要雇用杰克·吉蒂斯去调查“我丈夫和谁正在乱搞”。这是这部电影剧本的主要问题,而且它提供了一股导致最后解决的戏剧动力。

在第一幕结尾处要有一个情节点。所谓情节点就是一个事变或事件,它紧紧织入故事之中,并把故事转向另一方向。这一事件一般出现在第25~27页之间。在《唐人街》之中,当报纸上发表了声称墨尔雷先生在“爱巢”之中被人抓住的故事之后,真的墨尔雷太太(费伊·邓纳维FayeDunaway饰)和她的律师来到事务所,恐吓说要提出诉讼。她是不是那位雇用杰克·尼科尔森②的真的墨尔雷太太?又是谁雇人冒充墨尔雷太太呢?这一切都是为什么?这个事件就把故事转引到了另一个方向:杰克·尼科尔森作为事件的幸存者必须弄清楚,是谁在摆布他,并且为了什么。

第二幕,或称对抗

第二幕是你故事的主体部分。一般是在剧本的第30页至90页。它之所以称为电影剧本的对抗部分,是因为一切戏剧的基础都是冲突(conflict)。一旦你给自己的人物规定出需求(need),亦即在剧本中他想要达到什么目的,他的目标是什么,你就可以为这一需求设置障碍(obstacles),这样就产生了冲突。在《唐人街》这个侦探故事中,第二幕就是杰克·尼科尔森与一些势力发生了冲突,这些势力不愿意让他调查出谁应该对墨尔雷先生之死以及争水丑闻负责。杰克·尼科尔森所需要克服的障碍支配着这个故事的戏剧动作(dramaticaction)。

第二幕结尾处的情节点一般发生在第85页至90页之间。在《唐人街》中,第二幕的结尾的情节点就是:杰克·尼科尔森在墨尔雷先生被谋杀的水池中找到了一副眼镜,并知道它不是墨尔雷的就是属于那个谋杀者的。这样就把故事引入到结局部分。

第三幕,或称结局

第三幕通常发生在第90页至第120页之间,是故事的结局。

故事是如何结束的?主人公怎么样了?他是活着还是死了?

他是成功还是失败了?等等。你的故事需要有一个有力的结尾,以便使人理解并求得完整。那种模棱两可,含义暧昧的结尾,现在已经过时了。

所有的电影剧本都贯彻着这一基本的线性结构。

戏剧性结构可以被规定为:一系列互为关联的事情、情节或事件按线性安排最后导致一个戏剧性的结 局。

如何安排这些结构组成部分,决定了你的电影的形式。以《安妮·霍尔》(AnnieHall)为例,它是一个由闪回来叙述的故事,但也有一个明确的开端、中段和结尾。《去年在马里昂巴德》 AnneederniereaMarienbad)也是一样。《公民凯恩》(CitizenKane)、《广岛之恋》(Hiroshimamonamour)和《午夜牛郎》(MidnightCowboy)都是如此。

所以这个示例是起作用的。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 │

────·─┼──────·─┼─────

│ │

建置 对抗 结局

情节点Ⅰ 情节点Ⅱ

Ⅰ Ⅱ

它是一个模特儿,一个式样,一个构思的规划;一个技巧高超的电影剧本就是这个样子的。它为我们提供了关于电影剧本结构的总观。如果你弄清楚了它就是这个样子的话,你可以简单地把你的故事“装”进去就行了。

所有的好电影剧本都符合这个示例吗?

肯定是的。

但不必盲目相信我的话。你把它当成一件工具来使用它;对它发生疑问,去研究它,并且思考它。

也许有人不相信它。可能不相信会有什么开端、中段和结尾。你可能说:艺术如同生活一样,它充其量不过是在某个巨大的中间部分中偶然发生的几个个人的“重要时刻”,并没有什么开端也没有什么结尾。它正如库特·冯尼格特(KurtVonnegut)所称,是“一系列偶然的时刻被随意地串联在一起”。

我不同意上述这种看法。

请问:一个人出生、生活到死亡,难道不象是开端、中段和结尾吗?

想一想伟大文明的兴起与衰亡吧──如: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帝国,它们都是从一个小小的社团萌芽,发展到权力鼎盛时期,然后衰败直至覆灭。

想一想一颗星的诞生与消亡,或者宇宙的开端,根据现在大多数科学家已经赞同的“大统一”理论,如果宇宙有其开端的话,那它必然也应该有一个结尾。

想一想我们身体的细胞吧!它们从补充、恢复到再生这一循环周期要用多少时间呢?只要七年──在七年中我们身体中一些细胞要死亡,别的一些细胞要生殖、活动、死亡,然后再生。

想一想你获得某项新工作的第一天吧!你要和新同事相识,要承担一些新的职责,直到后来你决定离职、退休或者被解雇。

电影剧本也毫无例外。它们有自己明确的开端、中段和结尾。

这是戏剧性结构的基础。

如果你不相信这个示例的话,那请再做一次检验,来证明我错了。请去看一部影片或看几部影片,看一看它们是否符合这个示例。

如果你对电影剧本写作感兴趣的话,你就应该时常这样去做。你看的每一部影片都能成为你的学习材料,帮助你理解什么是故事影片,什么不是故事影片。

你还应该尽可能多读电影剧本,以便使你明白剧本的形式和结构。现在很多电影剧本印成了书,在许多书店里出售。也有一些剧本已绝版了,但你可以在自己的藏书里去找,或者从大学里的戏剧艺术部的图书馆里去借阅。

我让我的学生们阅读并研究一些电影剧本,如:《唐人街》、《网络》(Network)、《洛奇》(Rocky) 、《秃鹰的三天》(ThreeDaysoftheCondor)、《非法挣钱人》(Hastler)(选自简装本的罗伯特·罗逊的《三个剧本集》,现已绝版)、《安妮·霍尔》,《哈罗德与摩德》(HaroldandMaude)等。

这些剧本都是很好的教材。如果找不到它们,那就读一下你所能看到的任何电影剧本,读得越多越好

示例是有用的。

它是所有好的电影剧本的基础。

练习:

到电影院去看电影。当影院光线暗淡下来影片开始后,请问一下你自己究竟需要多少时间能做出“喜 欢”或“不喜欢”这部电影的决定。一旦你明确做出决定后,请看一下手表,记下时间。

如果你发现一部你真正欣赏的影片,不妨再看一遍。看一看这部影片是否真正符合这个示例。再看一看你自己能否分解出各个部分,找出它的开端、中段和结尾。记下:故事是如何开始建立的,你需要多少时间能知道这个影片讲的是什么,你是否被这部影片所吸引,或者是被硬拖到影片故事中去。然后再找出

第一幕结尾处与第二幕结尾处的情节点,看看它们是如何导致结局的。

————————

①原文Paradigm本书均译为“示例”。但这个词的实际意义比通常我们所理解的示例有更广泛的外延 涵义。在语法学中,这个词专指(动词、名词的)词形变化表。而本书作者使用这一词则指电影剧本结构的变化表,为了统一,本书内则把此词译为“示例”。

②本文作者在分析电影剧本及影片时,习惯把剧中人和扮演者混在一起议论。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2024年公务员考试应用文写作基础:应用文的种类

全文共 1290 字

+ 加入清单

一、按其处理事情的性质划分

可以分为公务类应用文和私务类应用文。

公务类应用文是指为处理国家和集体的事务而写作和使用的应用文,即通常所说的公文。

私务类应用文是指为处理个人的事务而写作和使用的应用文,即通常所说的个人日常应用文书。

二、按表达方式划分

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

记叙文是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应用文;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应用文;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应用文。

三、按使用领域划分

(一)行政类应用文?

行政类应用文包括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和日常行政公文。

1.国家行政机关公文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是指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所规定的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十三类十三种公文。国家机关公文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或企事业单位处理事务的文件,主要用来传达和贯彻党和国家的政策法令,指导工作,提出要求,答复问题,通报情况,交流经验,传递信息。公文制作比较严格,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在写作和使用时,要根据国家最新的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区分每类公文文种的行文要求和使用范围,确定适用的文种形式,确保其使用效率。

2.日常行政机关公文

日常行政机关公文是指上述国家法定的行政机关公文以外的一些事务文件。是指简报、计划、总结、调查报告、规章制度,介绍信、证明信等用来处理单位内部日常事务,与具体部门进行工作联系的应用文。它们的行文格式不像公文那样严格,制作也比较自由。日常事务公文不具有法定的权威,一般不单独行文,如有必要,需另行备文,按法定公文处理,否则只作为参考材料。有些日常事务公文还可在报刊上发表。

(二)专业工作应用文

专业工作应用文是指在一定专业机关或专门的业务活动领域内,因特殊需要而专门形成和使用的应用文。由于分工不同,社会各行各业经管的事务有很大的差异。这样,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便逐渐形成了一些与其专业相适应的应用文,称为专业工作应用文。专业应用文除了要遵守应用文的一般规则外,还有很强的专业特点,外行人是不能写好的,如财经部门常用的预决算报告、审计报告、市场调查报告、市场预测报告、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外贸函电、经济合同等;司法部门常用的起诉书、判决书、证词、辩护词、立案报告、破案报告;文教部门常用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案、教学管理条例;医务工作常用的病历、处方、护理日志、诊断证明书、死亡报告;外事工作常用的照会、声明、国书、意向书、备忘录、国际公约、联合公报等等。

在各类应用文中,专业工作应用文涉及的面最广,发展最快。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分工会越来越细,为适应工作需要随事立体的应用写作新形式,也将会不断增多。

(三)日常生活应用文

日常生活应用文主要指个人用来处理日常生活事务和礼仪的应用文,如书信、电报、启事、请柬、讣告、日记、读书笔记。日常生活应用文与个人的日常生活、人际交往活动关系密切,使用范围很广。日常生活应用文虽然也有一定的格式,但不十分严格,写作较灵活自由。

以上只是从大的方面来划分。如果进一步,还可根据行文方向、内容性质或其他管理文件的标准来划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小学写作基础:锻炼思路的方法

全文共 3103 字

+ 加入清单

会写文章,善于写文章,需要若干条件,其中一个条件就是练好基本功。以下是为大家分享的小学写作基础锻炼思路方法,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浏览!

一、锻炼思路的方法

(一)拓展法

目的是为了求广、求新、求异,使思维活跃而开阔。思路可作如下拓展:

一是平面拓展。平面拓展主要包括顺向、逆向、纵向和横向等。顺向是指沿着人们惯常的思维轨道来思考,反之则为逆向。纵向是指按时间顺序或事物发展过程来思考,横向则为将不同的事物加以比照联想。例如,一则手表广告词的写作,既可从“准确、耐用、美观”作正向构思,又可从“该公司在各地的维修人员闲得无聊”作反向思索;既可对其作发展、换代历史作纵向介绍,又可从它与其他牌子手表的比较中作横向说明。

二是立体拓展。立体拓展是将平面拓展重叠交叉起来,建构起立体交叉的文章框架。这种方法适用于调查报告、经济分析、专业论文一类较为大型的文章。

三是发散。发散是指由一点向四周辐射的开放式思维方式,即对一个问题从多个角度引出思路。既要从宏观上作全方位的考虑,又要从微观上找出各个零散的无系统的思考方向之间的有机联系。如写关于“如何扩大产品销路”的文章,就可围绕“如何”二字引出“运用科学管理”、“提高员工素质”、“加速品种更新”、“改善广告方式”、“做好售后服务”、“开辟国外市场”等多条辐射思路,然后再对各个思考方向之间的内在联系加以考察。这样就可以加大思维跨度,弥补单向思维没有涉及的空白,健全文章的结构,丰富文章的内容。

(二)挖掘法

目的是为了求深,使文章有内涵、有深度。多向拓展思路之后,就应迅速将广思变为深思。深思指的是层层挖掘,寻根刨底,纵深推求,由外在到内在,由现象到本质,由具体到抽象;或由现实追溯过去,由结果探求原因,乃至更深层的缘由。例如,对“如何认识市场经济”这一问题进行思考,可以从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如何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几个方面加以论述,也可向深处挖掘。向深处挖掘的方法如下:

一是在探讨上述第一个问题时,先对两个概念分别加以解释,再进一步区别其特征,然后更进一步挖掘过去提商品经济、现在又提市场经济的原因。

二是探讨上述最后一个问题时,可先论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是具有战略意义的理论突破,并分析其原因,然后深入思考如何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论述“如何发展”的具体策略时,对每一个方面再进行纵深推求,在这些步步深入、层层递进的开掘中将问题论述明白,最后顺理成章地得出结论。

(三)控制法

目的是为了求得集中——对多向的、支离散乱的思维活动加以搜索,以形成一条清晰。严密、连贯的思路。控制法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内容:

一是筛选。筛选是指对多种信息和大脑中闪现的种种想法进行重重筛选,然后加以归类,形成多层次的文章框架的思考方法。筛选的优点是便于先集中内容相似的材料,然后从中筛选出需用的东西并形成相应的观点。对总结、典型经验、调查报告等文书的写作构思较为适用。

二是综合。综合是指在多向思考中迅速挑出最切实际、应用性强的几项加以综合,然后从中提炼出最佳议项。综合的优点是使文章有新思想、新提议,同时又切实可行。它适用于可行性研究、决策、建议、计划等文书的写作。推测,是将盘根错节的各种信息、各类条件和多条“初步思路”按一定的规律进行多次清理和推论,从中导出由小到大的层层假说,并由此构成一幅明晰的“思路图”。三是推测。推测的优点是可直观地审视和比较有关条件及现象,推理过程一目了然。它较适用于可行性研究、市场预测、经济分析等文书的写作构思。

(四)梳理法

以拟写提纲的形式将思路理清。定型。这是锻炼思路的一种极为有效的方法,有助于快速成文。梳理法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

一是标明主题,用“主题句”把构思时确定的主题列在提纲首位,以统领下面各项;

二是安排层次,用概括的文字逐层排列,由小到大。由粗到细地展开思路。

二、思路可作如下拓展:

1、是平面拓展。

平面拓展主要包括顺向、逆向、纵向和横向等。顺向是指沿着人们惯常的思维轨道来思考,反之则为逆向。纵向是指按时间顺序或事物发展过程来思考,横向则为将不同的事物加以比照联想。例如,一则手表广告词的写作,既可从“准确、耐用、美观”作正向构思,又可从“该公司在各地的维修人员闲得无聊”作反向思索;既可对其作发展、换代历史作纵向介绍,又可从它与其他牌子手表的比较中作横向说明。

2、是立体拓展。

立体拓展是将平面拓展重叠交叉起来,建构起立体交叉的文章框架。这种方法适用于调查报告、经济分析、专业论文一类较为大型的文章。

3、是发散。

发散是指由一点向四周辐射的开放式思维方式,即对一个问题从多个角度引出思路。既要从宏观上作全方位的考虑,又要从微观上找出各个零散的无系统的思考方向之间的有机联系。如写关于“如何扩大产品销路”的文章,就可围绕“如何”二字引出“运用科学管理”、“提高员工素质”、“加速品种更新”、“改善广告方式”、“做好售后服务”、“开辟国外市场”等多条辐射思路,然后再对各个思考方向之间的内在联系加以考察。这样就可以加大思维跨度,弥补单向思维没有涉及的空白,健全文章的结构,丰富文章的内容。

(2)挖掘法。

目的是为了求深,使文章有内涵、有深度。多向拓展思路之后,就应迅速将广思变为深思。深思指的是层层挖掘,寻根刨底,纵深推求,由外在到内在,由现象到本质,由具体到抽象;或由现实追溯过去,由结果探求原因,乃至更深层的缘由。例如,对“如何认识市场经济”这一问题进行思考,可以从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如何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几个方面加以论述,也可向深处挖掘。

三、向深处挖掘的方法如下:

1、是在探讨上述第一个问题时,先对两个概念分别加以解释,再进一步区别其特征,然后更进一步挖掘过去提商品经济、现在又提市场经济的原因。

2、是探讨上述最后一个问题时,可先论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是具有战略意义的理论突破,并分析其原因,然后深入思考如何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论述“如何发展”的具体策略时,对每一个方面再进行纵深推求,在这些步步深入、层层递进的开掘中将问题论述明白,最后顺理成章地得出结论。

(3)控制法。

目的是为了求得集中——对多向的、支离散乱的思维活动加以搜索,以形成一条清晰。严密、连贯的思路。

控制法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内容:

1、是筛选。

筛选是指对多种信息和大脑中闪现的种种想法进行重重筛选,然后加以归类,形成多层次的文章框架的思考方法。筛选的优点是便于先集中内容相似的材料,然后从中筛选出需用的东西并形成相应的观点。对总结、典型经验、调查报告等文书的写作构思较为适用。

2、是综合。

综合是指在多向思考中迅速挑出最切实际、应用性强的几项加以综合,然后从中提炼出最佳议项。综合的优点是使文章有新思想、新提议,同时又切实可行。它适用于可行性研究、决策、建议、计划等文书的写作。推测,是将盘根错节的各种信息、各类条件和多条“初步思路”按一定的规律进行多次清理和推论,从中导出由小到大的层层假说,并由此构成一幅明晰的“思路图”。三是推测。推测的优点是可直观地审视和比较有关条件及现象,推理过程一目了然。它较适用于可行性研究、市场预测、经济分析等文书的写作构思。

(4)梳理法。

以拟写提纲的形式将思路理清。定型。这是锻炼思路的一种极为有效的方法,有助于快速成文。

梳理法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

1、是标明主题,用“主题句”把构思时确定的主题列在提纲首位,以统领下面各项;

2、是安排层次,用概括的文字逐层排列,由小到大。由粗到细地展开思路。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高考英语记叙文的写作基础

全文共 806 字

+ 加入清单

纵观历年的高考书面表达,其文体题材各异,有书信、口头通知、简介、日记、自我介绍、记叙文、描写文、说明文、看图作文等,不同的体裁需要考生应用适当的篇章结构,将题目所提供的信息清晰、明了、准确,逻辑合理地表达出来。

篇章结构在语言表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样的信息点会因为不同的表达顺序传达出不同的信息。层次分明,逻辑合理的篇章结构会让读者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并准确理解题目所规定的信息;而叙述顺序混乱,前言不搭后语的篇章则让人一头雾水,不知所云何物。当然,后者是失败的表达,即使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使用了再漂亮的词汇和句型,混乱的文章结构也不会让读者准确领悟作者的意图。

记叙文主要是记叙所发生的事情和经历。常见的形式有:故事、日记、新闻报道、游记等。

记叙文的写作要素:

1 要交待清楚五要素的内容,即where, when, what, who ,how,给读者一个内容完整、细节清晰的故事。

2. 事情的叙述可以按时间或空间的顺序叙述,让读者易于把握所叙述内容之间的内在关联,从而理解文章主题。

3. 时态通常使用与过去有关的时态,如一般过去时。

记叙文的篇章结构:

开头 the beginning——交待必要的背景。如:时间、地点、人物等。

中间 the middle——交待故事情节(事情的主体)。如: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前因后果。(可以使用表示时间或空间的连接词,使文章连贯。 如:at first…then…few minutes later…)

结尾 the ending——事情的结果或感想、愿望等。(所表达的感想或愿望应与所记叙的内容有关系,起到扣题或点题的作用,使文章结构紧凑)。

例如NEMT2000

假设你是李华,正在美国探亲。2000年2月8日清晨,你目击了一起交通事故。警察局让你写一份材料,报告当时的所见情况。请根据下列图画写出报告。

注意:1. 目击者应该准确报告事实

2. 词数100左右

3. 结尾已为你写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综合基础知识话题作文

全文共 1785 字

+ 加入清单

在进行综合基础的考试的需要写话题作文,那么应该怎么写更好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作文是字、词、句、段篇的综合训练,它体现出每位同学的认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那么,怎样才能写好作文呢?一般说来应做到:

一、思想健康,中心明确。

二、内容具体,条理清楚。

三、语句通顺,意思连贯。

四、详略得当,主次分明。

五、善于观察,想象丰富。

六、书写工整,格式正确。

除了平时留心观察事物,认识和抓住事物特点,自觉积极地积累写作素材外,还必须具备审题、确定中心、选择材料、谋篇布局、编写作文提纲和修改文章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1、审题。

只有准确地审清题意,透彻理解题目的意思,解决好“写什么”的问题,写起来才能保证不偏题,不致于“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这里教给同学们三种审题方法:

(1)分析法:先把题目按词拆开,然后一个词一个词琢磨,理解每个词的意思,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如《校园新事多》可分解为“校园”、“新”、“事”、“多”四个词,我们就能写发生在校园里的新鲜的事,至少要写出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

(2)比较法:根据所给题目,自已拟几个相似的题目进行比较,弄清它们的写作范围和要求。如写《我和老师》,可自拟《我的老师》、《我爱您,老师》进行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确定写作重点。

(3)设问法:先提出几个问题,并考虑好其中的重要问题,然后对照题目对假设的问题进行条理清楚,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的回答。如《她变了》,可提问:变之前她是怎样的?她变的原因是什么?她变后是怎样的?有哪些人说她变了?另外,对于特殊的题目要仔细推敲,弄清真正的意义。如《温暖》,就不能专写天气温暖,而应体现互相帮助或得到关怀爱护的感受。

2、确定中心

中心就是文章的灵魂。教给大家确定中心的方法;第一、要根据题目要求确定中心。如《记一位值得尊敬的人》要明确题目的重点是“尊敬”。值得尊敬的原因,就是文章的中心,写作时要紧扣这个中心。

第二、要根据自己平常的生活积累,根据自己平常的生活感受来确定中心。如写《我的好朋友王小明》,中心思想可表现王小明的好品质,他的优点。

3、选择材料

材料的选择、详略,都要为中心服务。常犯的毛病有:

(1)中心不突出,要说明的问题很多,头绪纷繁。

(2)详略不当,重点不突出,主次颠倒。

(3)选材平淡,不典型。因此,要注意两点:第一、

要围绕作文中心思想选择材料。第二、要选择自己最熟悉的、真实的、新颖的、典型的事件作为材料。

4、组织材料

材料的组织包括两项内容:一是对材料的安排。哪些先写,哪些后写,使文章“言之有序”;二是对材料的处理。哪些详写,哪些略写。要使文章“言之有序”,就要合理地分段。方法有:

(1)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材料。

(2)按时间的推移安排材料。

(3)按空间顺序安排材料。

(4)按事物几个方面安排材料。

(5)层层加深中心思想,由浅入深地安排材料。

5、编写提纲

提纲包括:中心思想和段落。一篇文章分几个层次,几个段落,哪个先写,哪个后写,哪个略写,哪个详写,在提纲里要反映出来。但又不能写得太详细,也不能太简单,要写得简明扼要,切实具体。如:

作文题目:有趣的蜗牛比赛中心:通过对蜗牛比赛的记叙,反映少年儿童课外生活的丰富多彩,表现少年儿童的生活情趣。

材料安排:

(1)我和表弟捉到几只蜗牛,想举行一次比赛。(略)

(2)为参赛蜗牛命名,做好比赛前准备。(略)

(3)比赛中蜗牛各自的表现。(详)

(4)比赛结果。(略)

(5)结尾。(略)

6、开头与结尾

常见的开头方法有:

(1)开门见山,直截了当。

(2)说明情况,交代背景。

(3)描写环境,渲染气氛。

(4)提出问题,引人入胜。

(5)巧讲故事,引人注意。

(6)先说结果,倒叙开头。

常见的结尾方法有:

(1)事情完整,自然结尾。

(2)总结主题,抒发感受。

(3)照应开头,留有余味。

(4)含蓄结尾,引人入胜。

7、过渡与照应

过渡要做到自然灵活、承上启下、语言连贯、彼此衔接。办法一般有过渡段、过渡句及过渡词三种。

上下文之间的互相呼应,就是照应。照应方法一般有三种:前后照应、首尾照应和正文与标题照应。

8、修改作文

修改文章包括:

修改错别字和用错的词;修改有毛病的句子;修改用错的标点符号;理清个别颠倒的句子和段落;看看开头是否吸引人,结尾是否有力;看看是否有内容表达不清楚,不具体的地方;检查并修改中心不明确,不集中的毛病。

[综合基础知识话题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高考议论文的写作基础

全文共 1409 字

+ 加入清单

论文是以议论和说理为主的文章,其主要表达方式是议论。下面是小编分享的高考议论文写作基础,欢迎大家阅读!

论点、论据、论证是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是统摄全文的观点,是全文的灵魂,也是其它两个要素围绕的核心。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正确性的材料——足够的事实或正确的道理,它必须服从并服务于中心论点。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它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联系纽带。论据和论证必须指向明确,且有说服力,才能形成整体合力,从而影响别人的想法,接受文中的主张。这就要增强议论的“向心力”。

“向心力”原来是个物理学概念,是指使质点(或物体)作曲线运动时所需的指向曲率中心(圆周运动时即为圆心)的力。这里我们借用这个概念来形象说明一下议论文的写作吧。这个“心”就是中心论点,这个“向心力”指的就是论据、论证的说服力;增加“质点质量”——材料或加大“速度”——论证即可增加“向心力”。为了证明自己的论点的正确,我们常常要从不同的角度,多方面地给出论据,并运用多种论证方法来证明论点。如果这些论证和论据是有系统的、有说服力的(当然是正确的),那议论的向心力就会增强,中心论点就能使人信服。反之,则会弱化向心力,甚至还会产生离心现象,将极大地削弱论证力度,最终使论点“立不住”,甚至“不可信”,达不到使人信服的目的。

对论据而言,首先要增强论据的真实性、典型性和新颖性。真实性是基础,不能随意捏造,因为议论文要靠论据来支撑,如果有一个论据是假的,那读者就会“窥一斑而见全豹”,推而广之,进而全盘否定你的观点。对于引用名人名言,一定要写明谁说的,否则就会减少可信度,读者大都有“因其人而信其言”的思维定势,所以平时是要“牢记”一些名人名言在脑中的。典型性是“公信力”的保证,家长里短、道听途说当不得论据,所举论据应该是众所周知、公认的事实或定理原理,而且是最典型的,这样才能以一当十,增强说服力。新颖性是在前两者基础上,突出论据的新鲜感和时效性。其次要扩大论据的覆盖面。一般来说,文中所举论据应避免重复,尽可能兼顾不同领域、范围(有时同一领域的多数量也能增强说服力)。“古今中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个人、集体、国家”是思考的几个常见维度。第三要注意论据的表述。对道理论据一般表述为“某人说过某话”就可以了,对事实论据的表述则要注意内容表述的指向性。要在陈述事实的同时,鲜明地将与中心最密切的关联处清晰地表达出来,而不是淹没在材料中让读者猜测、揣摩,而且还要着重对事实的结果进行交待,以增强说服力。一般在叙述时要关注四个要点:“人、事、果、倾向性词语”(某人做某事最终结果怎样)。“倾向性词语”是指能清晰表明与论点一致性的“醒目”的词语或语句,使论据与论点保持逻辑上的高度一致性。当然,无论是举例还是引用,在这之后最好加上分析说理的句子,以使论据与论证紧密结合形成合力,共同有力地证明论点。例文很好地体现了这些特点。

对论证而言,要增强论证的严密性,这需要学习一些逻辑知识。可以说,逻辑性是议论文的“生命”。我们一般总会用到归纳法和演绎法。归纳是由个别到一般,演绎是由一般到个别;归纳法限于“已知”,指向“温故”,演绎法助人探求“未知”,指向“知新”。运用归纳法时注意不要“以偏概全”,把话说死说绝了,需要辩证、全面;运用演绎法时注意“推论”的合理性,要符合逻辑。特别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用语要恰当,造句求精密。

[高考议论文的写作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大学基础英语写作诀窍

全文共 3888 字

+ 加入清单

写作英语的第二大重头戏,仅次于阅读。但是这部分又经常被考生忽略,考前不动手,依赖临考模板,很难写出高分作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基础英语写作诀窍,欢迎阅读。

1、灵活改变句子开头

在通常情况下,英语句子的排列方式为“主语+谓语+宾语”,即主语位于句子开头。但若根据情况适当改变句子的开头方式,比如使用倒状语或以状语开头等,会使文章增强表现力。

- You can do it well only in this way.→ Only in this way can you do it well.

只有这样你才能把它做好。

- A young woman sat by the window.→ By the window sat a young woman.

窗户边坐着一个年轻妇女

2、避免重复使用词语

为了使表达更生动,更富表现力,同学们在写作时应尽量避免重复使用同一词语来表示同一意思,尤其是一些老生常谈的词语。如有的同学一看到“喜欢”二字,就会立刻想起like,事实上,英语中表示类似意思的词和短语很多,如 love, enjoy, prefer, appreciate, be fond of, care for等。

- I like reading while my brother likes watching television.→ I like reading while my   brother enjoys watching television.

我喜欢看书,而我的兄弟却喜欢看电视。

3、合理使用省略句

合理恰当地使用省略句,不仅可以使文章精练、简洁,而且会使文章更具文采和可读性。

- He may be busy. If he’s busy, I’ll call later. If he is not busy, can I see him now?→ He may be busy. If so, I’ll call later. If not, can I see him now?

他可能很忙,要是这样,我以后再来拜访。要    是不忙,我现在可以见他吗?

- If the weather is fine, we’ll go. If it is not fine, we’ll not go.→ If the weather is fine, we’ll go. If not, not.

如果天气好,我们就去;如果天气不好,我们就不去了。

- She could have applied for that job, but she didn’t do so.→ She could have applied for that job, but she didn’t.

她本可申请这份工作的,但她没有。

4、运用非谓语结构

非谓语结构通常被认为是一种高级结构,适当运用非谓语结构,会给人一种熟练驾驭语言的印象。

- When he heard the news, they all jumped for joy.→ Hearing the news, they all jumped for joy.

听了这消息他们都高兴得跳了起来。

- As I didn’t know her address, I wasn’t able to get in touch with her.→ Not knowing her address, I wasn’t able to get in touch with her.

由于不知道她的地址,我没法和她联系。

5、结合使用长、短句

在英语写作中,过多地使用长句或过多地使用短句都不好。正确的做法是,根据实际情况在文章中交替使用长句与短语,使文章显得错落有致,这样不仅使文章在形式上增加美感,而且使文章读起来铿锵有力。

-At noon we had a picnic lunch in the sunshine. Then we had a short rest. Then we began to play happily. We sang and danced. Some told stories. Some played chess.→ At noon we had a picnic lunch in the sunshine. After a short rest, we had great fun singing and dancing, telling jokes and playing chess.

中午我们晒着太阳吃野餐。休息一会儿后,我们唱的唱歌,跳的跳舞,还有的讲笑话、下棋,大家玩得很开心。

6、使用短语代替单词

使用短语代替单词。

- He has decided to be a teacher when he grows up.→ He has made up his mind to be a teacher when he grows up.

他已决定长大了当老师。

- He doesnt like music.→ He doesnt care much for music.

他不大喜欢音乐。

- He told me that the question was now under discussion.→ He told me that the question was now being discussed.

他告诉我问题现正正在讨论中。

7、套用某些固定表达

套用某些固定表达

- He was very tired. He couldn’t walk any farther.→ He was too tired to walk any farther.

他太累了,不能再往前走了。

- The film was very interesting. Both the teachers and the students liked it.→ The film was so interesting that both the teachers and the students liked it.

这电影很有趣,学生和老师都很喜欢。

- Your son is old. He can look after himself now.→ Your son is old enough to look after himself now.你的儿子已经长大,可以自己照顾自己了。

8、使用地道英语

使用地道英语

- Dont worry. Be bold and try it, and youll learn it soon.→Dont worry. Just go for it, and youll get it soon.

别担心,大胆试一试,你很快就会学会的。

-Thank you for playing with us.→Thank you for sharing the time with us.

谢谢你陪我玩。

9、综合使用“高级”结构

综合使用“高级”结构

- We had to stand there to catch the offender.→ What we had to do was (to) stand there, trying to catch the offender.

我们所能做的只是站在那儿,设法抓住违章者。

- If her pronunciation is not better than her teacher’s, it is at least as good as her teacher’s.→ Her pronunciation is as good as, if not better than, her teacher’s.

如果她的语音不比她的老师好的话,至少也不会比她老师的差。

10、引用名言警句点缀

在写作时根据实际情况恰当地用上一两句名言警句来点缀文章,不仅使文章显得有深度、有智慧,而且会让文章在评分中上一个“得分档次”。

- As the proverb says, “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 Though you fail this time, you needn’t lose heart. As long as you work hard and stick to your dream, you will succeed one day.- There is a proverb goes like this “Life isn’t a bed of roses.” It is ture that it is likely for everyone to meet problems and difficulties in life.- In the modern world, more and more people live alone, which is not so good for our life. It is better for us to make more friends and enjoy friendship. Just as a proverb says, “A near friend is better than a far-dwelling kinsman.”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写作基础:作文语言怎样出“新”

全文共 1624 字

+ 加入清单

新颖的文章总能让人眼前一亮,怎么写呢?下文是小编整理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一.锤炼动词、形容词

要使作文语言新颖脱俗,鲜明生动,必须注重锤炼字词,尤其要重视对动词和形容词的锤炼。如:“低垂的天幕压着我的胸口,灰暗和沮丧撕裂着我的心。”“我们伟大组多的形象第一次在我心灵的胶片上感光。”前句中“撕裂”一词毕现了苦闷无边,失落伤痛,仿佛心叶被一点点地撕裂开,流淌着殷红的血的情景。句子那灵动的文笔,神奇的表达效果,均仰仗于动词的灵巧运用,使人倍感新颖别致。形容词妙用也别具情态。如:“爷爷站成一轮弯弯的月亮,目送着孙子远去。”句中动词和形容词的精心锤炼,使“爷爷”的形象如一尊雕塑凸现于眼前。

二.巧用修辞手法

巧妙运用修辞手法,可化抽象为具体,化腐朽为神奇,变枯燥为生机。如比喻的巧妙运用:“如血的残阳像一位戴着红斗笠的侠客。”“晚霞飘落在天边,宛如一匹红丝绸,召唤着从远古走来的吹箫人。”这是描写“飞天”壁画而运用的绝妙比喻。再如引用的巧妙:“初三的寒假,我迷上了网页设计,整宿整宿地不睡觉,可谓走火入魔。‘入魔’过了火,母亲免不了大发雷霆,喝令‘查封’电脑。”句中引用武术术语和现代新语词,使得文句既活泼俏皮,又富于自我解嘲的情味。还有引用名人名言也能使文句生动新奇:“感受成长的烦恼,你或许会崇拜尼采,只因他说过‘没有痛苦,只有卑微的幸福’。”

三.独创妙语佳句

这是根据文章表达需要,独辟蹊径创新语句的一种方法。比如:“一支钢笔用得像博物馆的‘三八大盖枪’,可还不能光荣‘下岗’。”“‘高三’两字很沉,我觉得分量超过了‘高山’。”“说实在的,班主任可真是黑,相信漂白几次后也不会输给包公的。班主任的海拔不高,头顶到地面距离为1.6452926m。”上述一系列创新出来的佳此妙句,读后给人以极美的艺术享受。

四.力求含蓄风趣

含蓄的语言耐人寻味,含英咀嚼,如嚼橄榄。语言风趣,能使文章活泼,不觉呆板。比如:“每日,总是‘夕阳红’们迎来一轮红朝日,小公园里早一片‘刀光剑影’了。”其中,不说老年人而说“夕阳红”,不明说耍刀舞剑晨练之情景,却用“刀光剑影”来描摹,既含蓄又新颖,且不乏韵味。又如:“为什么牛儿满天飞,因为我班的男生正在地上吹。”这善意、风趣的语言写绝了男生的“超级特长”——吹牛,也表现出集体生活的情趣。

五.注重新奇组合

组装是一种创新过程,其方式有多种:1、张冠李戴。如:“他一而再,再而三地‘犯规’,最后荣幸地受到校长的‘亲切接见’。这将本不应该用于批评学生的词语“犯规”、“亲切接见”用在句中,既诙谐又风趣。2、褒词贬用。如:“今日美国已是螃蟹十足了。今日到中东上思想政治课,明日到东亚开人权学习班,刚在南斯拉夫踢完了热身赛,又跑到印度半岛当裁判。”在这段话里,美国十足的霸气,一个标准的国际警察的可恶形象,通过褒词贬用的的方式充分地表现了出来。

3、巧借熟语。如:“美国之所以多年来与台湾保持着暧昧关系,全然是为了自己的被窝温暖。换句话说,如果台湾这只热水袋不能保障美国伸在亚太地区的脚趾暖和,甚至还倒灌冷风,他立马就会把台湾蹬出被窝去。”“被窝”“热水袋”“灌冷风”等日常生活用语,用在分析美国与台湾的关系上,使人顿觉耳目一新。4、错位搭配。例如:“一道道幽怨的眼神凝成线,组成网,网住了班主任的脚步。”“亲切而温暖的歌词像家乡的柑橘缀满枝头和我的双肩。”句中的“眼神”可以“凝成线,组成网”,还能“网住班主任的脚步”,“歌词”“缀满枝头和我的双肩”,这些临时的错位搭配,使句子情韵深醇,清新至极。5、旧词新用。如:“小学时,桌上的‘三八线’总是一厘米、一毫米量得丝毫不差,常常由于不慎侵入了同桌的‘领土’,爆发‘自卫反击战’……‘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到了初中,同桌就有了两种关系:一种是民族融合式,另一种是和平演变式。”上述例句中的旧词,被作者赋予了全新的意蕴,绽露出了新的格调,新的风韵。

[写作基础:作文语言怎样出“新”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高中作文写作基础训练

全文共 5408 字

+ 加入清单

越来越浮躁和急功近利的高中作文教学,已经迫不及待到不顾学生初中一人一事记叙为主的写作基础,也不等高中慢慢引导转变需要渐进的过程,直接在区统考就要求以议论为为主的话题作文。我的急就章是紧急作以下三项训练。实际效果又发现学生完全没有一般思想认识的基础,真正可见现在所谓合格教育的成效,和高中教学要求的“架空作业”。所以,再附上我以往整理常见话题作文论证角度举隅以供临考抱抱佛脚:

初高中作文的脱胎换骨

一、文章形式的革命——夹叙夹议

尽快脱离初中只重记叙,笼统归结的写法。高中的作文记叙只向最高水平开一条缝,你得复杂记叙,融情思与哲理于一炉,有最动人的细节和最精美的表达,巧妙蕴含深刻的思辨和无穷的回味,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更不是学不会议论抒情的同学的避难所。所以,比自己多练议论,远比固守初中记叙的窠臼要有前途。高中的记叙必须简约,只提炼能说明自己观点的内核,而尽量舍弃叙述的完整过程与细节。叙,惜墨如金;而起始学写议,应力求具体多点分析阐述。

二、文章立意的升华——深入浅出

叙完笼统归结是初中模式作文的又一通病,常常文章的结尾具有宽泛的普适性,而缺乏对文章应有之义作具体针对性的挖掘阐发,常常文章的“穿鞋戴帽”大到可以套在无数篇文章上,却没什么真正的思考。高中作文倘使还用夹叙夹议,也要对叙的材料反复推敲,找出几例可以统一在一个观点里的材料,就材料的不同侧面来评析议论,最后上升归结出恰当切题、言之有物的中心。

三、文章表达的提高——点睛生花

好的文笔追求更高效率、更多意蕴。描述中就渗透情思与评析,这是较高水平的表达。一般的叙议分段,也应注意所叙材料紧贴自己的议论,议论应采取逐层推进,前后分界,避免相互缠绕。但又必须前后连贯,形成一个整体。在文章中一定写好精心组织的关键议论,努力使文章多处呈现运用一定修辞的文采。

话题作文训练举隅

话题作文的基本要求:话题作文还是要审题,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立意自定”,关键要读懂话题关键词的意旨,若给出导语提示,还应划出导语中包含归结的关键语词。一般初学者,首先要注意让这些关键词贯穿在自己作文的始终,统帅自己的文意。

规定“题目自拟”,一定不要用话题作标题。1、标题范围尽量要小,不要太大太泛;要合理出新,不落俗套。2、标题不能过长,可以采用副标题的方式对主标题加以限制。3、标题要含蓄,把思维蕴涵于形象的标题之中。

挑出十个最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话题供临战训练选用:

1、以“快乐”为话题

2、以“理解”为话题

3、以“友谊”为话题

4、以“渴望”为话题

5、以“读书”为话题

6、以“信赖”为话题

7、以“幸福”为话题

8、以“关心”为话题

9、以“变化”为话题

10、以“家”为话题

议论文写作ABC

A.学习横向展开议论——并列式结构

议论文有一些基本结构形式,如并列式、递进式、对照式、启感式、总分式等。其中并列式是典型的横向模式,即先提出总论点,然后并列地从几个方面分别对总论点加以论述,即论述部分是由并列的几个分论点的论述组成的。并列式的几个分论点常常放在每段开头,以显示层次。采用这种结构形式的关键,是能够对一个总论点从不同的侧面来加以认识,并能够并列地排出几个能说明总论点的分论点来。

横向并列式结构的优点:首先,能使文章思路清晰,条理分明。议论文重在阐明道理,而要说明某个问题,如能分成几个方面来进行论述,往往可以使议论显得有条不紊,多而不乱。其次,从议论的力度和效果来看,采用横向结构往往能使议论气韵酣畅,有如重浪排阔,给读者造成强烈印象,从而增强了议论的说服力。再次,议论时恰当合理地采用横向结构,能显示出作者在特定的思维范围内的不同指向的深度开掘,体现出作者思维的深刻程度。可以说,横向结构是应试作文写作中快速成文的有效方法之一。使用横向并列式结构要注意的几点:第一,要考虑分论点的轻重关系、主次关系、先后关系、时间关系。第二,形式要一目了然,即每段中心句应在段首作中心句。第三,要多角度地观察、分析、认识事物。第四,分论点角度要统一、不能交叉包容。

最常见的并列式模块:排比开段,从一个大范围里几个不同侧面点去逐一分论;古往今来时间式:昨天—今天—明天,历史—现实—未来;远近高低空间式:个人—单位(班级、学校)—社会(国家、民族、国际、人类社会),或者倒过来,从社会到联系自我。

初学者也可以用正反对照式的两分法结构,为避免结构简单,论证不全面,建议在分论中再分论,来达到论证较完整充分的效果。

B.学习纵向展开议论——层进式结构

议论文纵向层进式结构的基本特征:层进式结构即文章各层次之间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关系,各层的前后顺序有严格要求,不能随意改动。这是议论文经常使用的一种结构方式。

一般说来,一个有社会意义的问题的提出,一种倾向、一个观点的形成都有其历史的原因、现状的原因和将来的原因,探讨这些原因,就构成了论证的纵向角度。

所谓纵向论证联系,是指总论点、分论点和小论点之间的逻辑论证顺序,以及分论点之间,小论点之间的逻辑论证顺序。议论文内容之间的纵向逻辑联系,具体表现为议论文的纵式结构,其特点在于议论文的思想体系是纵向展开的。毛泽东同志指出:“写文章要讲逻辑。就是注意整篇文章,整篇讲话的结构,开头、中间、尾巴要有一种关系,要有一种内部的联系,不要互相冲突。”(毛泽东;《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217页)只有恰当处理议论文内容的纵向逻辑联系,才能使议论文有严谨的结构。

一篇议论文为了阐述总论点,要列出几个分论点,每个分论点扩展为一个部分,各个分论点之间,各个部分之间,应有内在联系。每个分论点又分为几个小论点,每个小论点又扩展为一段,各个小论点之间,各个段之间,也应有内在联系。这样,全篇议论的纵向逻辑联系便体现出来了,并且相应地形成了议论文的完整体系和严谨结构。

层进式的基本结构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文章的各个层次之间,环环相扣,步步深入.或从现象到本质,或从原因到结果,或从一般到特殊等等。层进式比并列式和对照式更能体现思维的缜密,能使文章更灵活,更具有个性化色彩。

C.议论段落的基本构成

1.提出分论思考的问题:可直接立论,也可以用比喻引导。

2.或引证或解释分论的具体意思、理论出发点和依据。

3.例证,简约概述论据,仅陈述与自己分论相关的部分事实,大胆略去为人熟知的来龙去脉,具体过程。必要时可以堆叠多个有不同区别的材料,组成“集束炸弹”。也可以引用更详尽的理论论据来增加说服力。

4.对论据作必要的阐释,使之更贴近符合自己的分论角度;也进一步夯实自己的论述基础。

5.有力归论,使分论进一步有效发挥强大的逻辑力量。在例证和阐释过程中,可尽量多选用高一现已学过的多种论证方法,如对比、类比、喻证、假设推论等方法,努力减少对叙述的依赖性,增加有效议论的分量。

32个思品道德话题论证角度

1.爱国

论证角度:①爱国是公民的神圣使命②爱国就要为祖国的崛起而努力③爱国要从自我作起④爱国不能盲目排外⑤爱国就不会为祖国的贫穷而悲观

2.改革

论证角度:①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②改革需要全民族的同心同德③改革不能不付出代价,忍受阵痛④改革要牺牲小我,顾全大局⑤改革才能最终消除社会弊端

3.法制

论证角度:①法制是民主的保障②法制之网必须疏而不漏③法制是约束权力的利器④法制的松驰必然导致社会道德的沦丧⑤法制的严厉是使公民树立法制观念的捷径

4.教育

论证角度:①教育是国家富强的先决条件②教育是一项跨世纪的投资③教育是摆脱愚昧、走向文明的阶梯④教育在富裕之后更要重视⑤教育可以减少犯罪,维护社会安定

5.廉政

论证角度:①廉政能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②廉政才能取信于民③廉政有且助于净化社会空气④廉政才能保证市场经济公平竞争⑤廉政建设必须严格立法,强化监督

6.正义

论证角度:①正义代表着科学、理性和良知②正义是一种社会公正的体现③正义必须以强大的力量为后盾④正义是除暴安良的旗帜⑤正义是当今时代迫切的呼唤

7.爱心

论证角度:①爱心可以温暖人心,使社会充满浓郁的人情味②爱心奉献的回报就是享受到别人的爱③爱心可以减少社会不安定因素④爱心的丧失是源于社会的公正的丧失

8.竞争

论证角度:①竞争可以推动人类文明的创造②竞争能使真正的人才脱颖而出③竞争可以增强人的危机感与挑战意识④竞争要遵守法律规则与职业道德⑤竞争必须具备顽强的斗志和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

9.美德

论证角度:①美德可以克制人欲,完善人类本身②美德可以获得别人由衷的信任和永恒的敬仰③美德的标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④美德沦丧中获利的人将成为别人沦丧美德的牺牲品⑤美德纳入法制的轨道才能迅速普及

10.财富

论证角度:①财富本身无善恶,关键看如何运用②财富追求的天性可以调动人的积极性③财富是满足高层次精神需要的物质基础④财富能给智者带来享受,却不能使愚者摆脱空虚⑤财富的获取不可逾越法律,损人利己

11.自由

论证角度:①自由是一种不能违犯法律的权利②自由的获得与社会的发展相辅相成③自由只有在安定的社会中才能真正享有④自由意味着对他人权利有尊重⑤自由被不正当地束缚就会压抑人的创造活力

12.真理

论证角度:①真理是最公正的历史裁判②真理的捍卫需要大无畏精神③真理的认识是一个曲折的过程④真理道出容易,化为行动难⑤真理不怕批评,不能靠人数多寡判定

13.理想

论证角度:①理想远大的青年是中国未来的希望②理想的实现不能耽于幻想,一蹴而就③理想的真谛在于追求的过程而不在追求的结果④理想的达成需要历经坎坷,埋头苦干⑤理想的追求应当与社会需要相契合

14.青春

论证角度:①青春的真谛在于心灵的年轻②青春是未来的奠基石③青春只有苦斗的义务没有消闲的权利④青春稍纵即逝,切莫虚掷光阴⑤青春的热情点燃时代精神的火炬

15.创造

论证角度:①创造是人才的本质②创造要有渊博的知识③创造要克服隋性敢于标新立异④创造力的萎缩导致民族活力的窒息⑤创造是苦思冥想之后的一种享受

16.多思

论证角度:①多思可以领悟人生,洞察社会,获得心灵的自由②多思能够使人摆脱浅薄,走向睿智③多思才能举一反三,活学活用④多思与勤学相辅相成⑤多思使事业的成功事半功倍

17.才智

论证角度:①才智的本质特征是创造②才智善于与社会需要结合才能闪出灿烂的光华③才智来源于学习和实践④才智日益成为现代社会决定胜负的利器⑤才智缺少了道德的规范将走向反面

18.求知

论证角度:①求知意味着给愚暗的心灵点起光明的圣火②求知是现代社会参予竞争、成名成才的需要③求知最大障碍是坐井观天,自命不凡④求知和思索结合起来才能融汇贯通,运用自如⑤求知既要学习书本知识,又要认识现实社会

19.实干

论证角度:①实干意味着不能光说不练②实干是通向成功的彼岸的桥梁③实干要力求巧干,避免蛮干④实干应有科学的指南和切实的目标⑤实干是对空谈的最有力的反驳

20.磨难

论证角度:①磨难是走向成熟的一个难得机会②磨难可以砥砺人的意志的性格③磨难是竞争社会里人所面临的一种挑战④磨难有助于正确认识自我⑤磨难中最需要坚定不移的人格和乐观向上的精神

21.自信

论证角度:①自信是竞争取胜的首要条件②自信的基础是智慧和才能③自信可以产生的巨大精神力量④自信是冷静的自我评估而非妄自尊大⑤自信可使人处变不惊,反败为胜

22.进取

论证角度:①进取才能获得人生的辉煌②进取才能把握今天,创造明天③进取意味着超越平庸④进取应该准备有所牺牲⑤时取的黄金岁月是青春时代

23.探索

论证角度:①探索要有“吃螃蟹的勇气”②探索是永无止境的追求③探索才能开创社会的未来④探索应该以科学的武器为指导⑤探索要不怕失败,敢于再辟蹊径

24.实践

论证角度: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②实践是求知的最终目的③实践可以使理论更加完美④实践的成功以顽强坚韧的精神为动力⑤重视实践不能轻视书本知识的学习

25.勇气

论证角度:①勇气可以在竞争中先声夺人,占据主动②勇气不和智慧相结合是匹夫之勇③勇气不是盲目抗争,作无谓牺牲④勇气是突破模式、走向创造的心理基础⑤勇气意味着不苟且,维护人格尊严

26.乐观

论证角度:①乐观可以获得巨大的人生鼓舞②乐观的实质是正视现实,采取对策,走出困境③乐观的源泉是对自身能力的自信④乐观是满怀希望和危机意识的统一⑤乐观并不等于自我满足,安于现状

27.机遇

论证角度:①机遇偏爱才干超凡的人②机遇不能坐等而要去创造③机遇的把握要当机立断④机遇因人而异,不能盲目模仿⑤机遇的失去无须怨天尤人

28.志节

论证角度:①志节使人锐意进取,奋发图强②志节意味着要立长志,不要常立志③志节是自我激励的精神武器④志节使人能够忍受磨难,乐观向上⑤志节是一个民族傲立于世的精神支柱

29.奉献

论证角度:①奉献是社会责任②奉献的实质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③奉献要从干好自己本职工作做起④奉献的精神来自切合实际的道德教育⑤奉献是竞争机制的补充和完善

30.友谊

论证角度:①友谊长存的基础是志同道合②友谊意味着一种责任,而不是一个机会③友谊的大敌是斤斤计较,嫉贤妒能④友谊范围的广泛是参予社会的一大优势⑤友谊的维护不能忽视适度的礼节

31.遵纪守则

论证角度:①遵纪守则是立身之本。②遵纪守则有利于安定团结。③慎独是遵纪有力保证。④加强纪律性可以无往不胜。⑤遵纪守则应成为一种社会风气。

32.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作文中语言的写作基础

全文共 1611 字

+ 加入清单

作文语言怎样出“新”?扎实的基础必不可少,下面是作文语言的写作基础,为大家提供参考。

一.锤炼动词、形容词

要使作文语言新颖脱俗,鲜明生动,必须注重锤炼字词,尤其要重视对动词和形容词的锤炼。如:“低垂的天幕压着我的胸口,灰暗和沮丧撕裂着我的心。”“我们伟大组多的形象第一次在我心灵的胶片上感光。”前句中“撕裂”一词毕现了苦闷无边,失落伤痛,仿佛心叶被一点点地撕裂开,流淌着殷红的血的情景。句子那灵动的文笔,神奇的表达效果,均仰仗于动词的灵巧运用,使人倍感新颖别致。形容词妙用也别具情态。如:“爷爷站成一轮弯弯的月亮,目送着孙子远去。”句中动词和形容词的精心锤炼,使“爷爷”的形象如一尊雕塑凸现于眼前。

二.巧用修辞手法

巧妙运用修辞手法,可化抽象为具体,化腐朽为神奇,变枯燥为生机。如比喻的巧妙运用:“如血的残阳像一位戴着红斗笠的侠客。”“晚霞飘落在天边,宛如一匹红丝绸,召唤着从远古走来的吹箫人。”这是描写“飞天”壁画而运用的绝妙比喻。再如引用的巧妙:“初三的寒假,我迷上了网页设计,整宿整宿地不睡觉,可谓走火入魔。‘入魔’过了火,母亲免不了大发雷霆,喝令‘查封’电脑。”句中引用武术术语和现代新语词,使得文句既活泼俏皮,又富于自我解嘲的情味。还有引用名人名言也能使文句生动新奇:“感受成长的烦恼,你或许会崇拜尼采,只因他说过‘没有痛苦,只有卑微的幸福’。”

三.独创妙语佳句

这是根据文章表达需要,独辟蹊径创新语句的一种方法。比如:“一支钢笔用得像博物馆的‘三八大盖枪’,可还不能光荣‘下岗’。”“‘高三’两字很沉,我觉得分量超过了‘高山’。”“说实在的,班主任可真是黑,相信漂白几次后也不会输给包公的。班主任的海拔不高,头顶到地面距离为1.6452926m。”上述一系列创新出来的佳此妙句,读后给人以极美的艺术享受。

四.力求含蓄风趣

含蓄的语言耐人寻味,含英咀嚼,如嚼橄榄。语言风趣,能使文章活泼,不觉呆板。比如:“每日,总是‘夕阳红’们迎来一轮红朝日,小公园里早一片‘刀光剑影’了。”其中,不说老年人而说“夕阳红”,不明说耍刀舞剑晨练之情景,却用“刀光剑影”来描摹,既含蓄又新颖,且不乏韵味。又如:“为什么牛儿满天飞,因为我班的男生正在地上吹。”这善意、风趣的语言写绝了男生的“超级特长”——吹牛,也表现出集体生活的情趣。

五.注重新奇组合

组装是一种创新过程,其方式有多种:1、张冠李戴。如:“他一而再,再而三地‘犯规’,最后荣幸地受到校长的‘亲切接见’。这将本不应该用于批评学生的词语“犯规”、“亲切接见”用在句中,既诙谐又风趣。2、褒词贬用。如:“今日美国已是螃蟹十足了。今日到中东上思想政治课,明日到东亚开人权学习班,刚在南斯拉夫踢完了热身赛,又跑到印度半岛当裁判。”在这段话里,美国十足的霸气,一个标准的国际警察的可恶形象,通过褒词贬用的的方式充分地表现了出来。3、巧借熟语。如:“美国之所以多年来与台湾保持着暧昧关系,全然是为了自己的被窝温暖。换句话说,如果台湾这只热水袋不能保障美国伸在亚太地区的脚趾暖和,甚至还倒灌冷风,他立马就会把台湾蹬出被窝去。”“被窝”“热水袋”“灌冷风”等日常生活用语,用在分析美国与台湾的关系上,使人顿觉耳目一新。4、错位搭配。例如:“一道道幽怨的眼神凝成线,组成网,网住了班主任的脚步。”“亲切而温暖的歌词像家乡的柑橘缀满枝头和我的双肩。”句中的“眼神”可以“凝成线,组成网”,还能“网住班主任的脚步”,“歌词”“缀满枝头和我的双肩”,这些临时的错位搭配,使句子情韵深醇,清新至极。5、旧词新用。如:“小学时,桌上的‘三八线’总是一厘米、一毫米量得丝毫不差,常常由于不慎侵入了同桌的‘领土’,爆发‘自卫反击战’……‘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到了初中,同桌就有了两种关系:一种是民族融合式,另一种是和平演变式。”上述例句中的旧词,被作者赋予了全新的意蕴,绽露出了新的格调,新的风韵。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公共基础知识怎么写作

全文共 2400 字

+ 加入清单

一、扣政策

我们写工作总结,往往要对前一段工作进行全面、审慎的回顾,即对前一段工作在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依法行政和实施领导的情况进行审视。所谓扣政策,具体地讲,一是有无违法、违背中央指示精神、违背客观规律、侵犯群众利益的行政行为被作为经验在总结;二是理论上的提法是否符合党报党刊中的舆论子向和跟新提法;三是引用的政策法规是否得当。如果政策使用不当,或有错误,那么,总结出来的经验也是不正确的;如果推广,则是有害无益的,甚至会造成恶劣影响。

二、抓特色

所谓“特色”,是指事物所表现的独特色彩和风格。就一份总结而言,一是指内容上的独特风格。有的秘书写总结,喜欢套用老模式,平铺直叙,记“流水账”,连重点也不突出,就更谈不止有什么特色了。单位或部门的工作总结,要突出“你无我有,你有我优,你优我神”的工作成绩,写作的重心应当是反映当地工作中有独特性和创造性的东西。要写出自己“这一个”的特色,要唱好“地方戏”和“拿手戏”。而对于那些照抄照转一般化的工作情况,年年可套、家家可用的“常规性武器”,各级各地乃至全国都适用的“普通话”,就没有必要写人总结之中。那样的材料即使报上去也不会有多大用处。在当今“快餐化”的时代,生活、工作节奏已不断加快,阅文者总是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阅读尽量多的文字,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因此,只有突出文章的特色,尽量缩短文章的篇幅,才能达到阅文者的要求。二是指在形式上要突出特色。工作总结的标题要突出全面工作总的特色,文章各个部分要紧扣主旨突出各个方面的特色,每一段的开头也要概括本段要旨。目前流行一种将具体事实与数据用黑体标出作为小标题,让阅文者在一两分钟内就能读完一份经验材料主干的做法,值得借鉴。

三、找典型

典型的作用巨大,效果明显,一个好的典型就是一面鲜明的旗帜,对于广大群众是一种非常现实、直观的教育和引导,比一般的说教更具说服力和感召力。一份总结是否有用,同其所反映的内容与事迹的典型程度有很大的关系。有的单位或部门的工作总结,东拼西凑找材料,方方面面有成绩,就是通篇难找一个有一定分量的典型,这样的总结对工作又有何益呢?领导的总结性讲话离不开一条条活生生的典型经验,办公室主任最感兴趣的是下级总结中的典型材料,而秘书则往往为得到一个典型事例.更是打烂了电话,甚至“踏破铁鞋”。那么,怎样才能寻找到典型呢?除了平时在工作中要注意培养典型外,还可以从效果、做法、认识等三个方面去发现典型。首先是从效果上找典型。某项工作产生了最佳效果,取得了显著成绩,才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领导的重视。对于本地区本单位实践中创造出来的、能够解决人们最关心的问题而又优于别处的最佳处置方案及工作经验,应当敏锐地抓住并及时地撰写。模范集体和先进个人都有科学的经验值得推广。其次是从做法上找典型。某方面工作能取得实效,自然离不开科学的管理和先进的做法。但如果某项工作略见成效或效果暂时不明显,也可总结比以前有所改过、比别人先进,特别是有创意的典型做法。再次是从认识上找典型。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认识的深化、观点的亮化和主题的升华,写进总结中,仍然不乏深刻的典型意义。

四、清材料

材料是文章的基本要件,无论理论材料还是事实材料,都要做到真实、新颖、贴切、有力,所引政策法规、名人名言、领导讲话、群众评价等都必须准确无误,不能断章取义、拼凑曲解,更不能“想当然”。总结中常见的一些所谓的“群众评价”,不像群众的口吻,倒像秘书的杜撰;所引政策法规条文有些已经过时或不够贴切。事实材料就更有讲究。要真实,就不能虚构杜撰,。同时,材料一定要新,要选择最新的事实和统计数据,今年的材料可谓新,去年的材料还算新,前年的材料也许就是“陈芝麻”了。要贴切,就要用一根红线贯串所有的材料,即围绕中心来精心选择材料。在修改和审核时,对于那些虚假的、过时的、“外围”的材料,要毫不吝惜、坚决摈弃。

五、理思路

写得好的总结,思路往往是很清晰的,犹如一位出色的导游,预先设计好路线,将你有顺序地引到一个个游览景点一样,看完所有的景点而行程丝毫不乱。我们写工作总结,一般是按照“基本情况——主要做法——成绩及经验——存在问题及教训——下一步打算”的思路来结构文章;还是采用“横式结构",分别按照各个方面的工作来写,边写做法、成绩、经验,边写存在的问题及教训和打算。具体总结某一方面的工作时,是先写做了什么工作,谈重要性,次写做法与效果,后用典型集体和个人的事例来予以说明,按照“做了什么——怎样做的(情况与做法)——做得怎样(成绩和经验)”来构思;还是只写“做了什么”与“做得怎样”,而略去“怎样做的”这一部分呢?即使在一段话中,上下旬之间也存在一个思路途接的问题。

六、删冗文

梁实秋先生说:“文学作品无不崇尚简练,简练乃一切古典艺术之美的极则。”这同样也是我们写总结所追求的最佳境界。简练就是简要而又精练,就是“少而精”。总结要简练,就要讲究立意精辟,结构精巧,材料精确,叙议精当,文笔精悍。看来要写出高质量的总结,还真须下一番功夫不可。当然,“简洁”是相对而言,不是越短越好,也不是一切总结皆作短文。言之有物,短文长看;言之无物,长文短看。有的同志热衷于“做文章”,可谓“妙笔生花”,观点精心提炼,内容苦心剪裁,文字刻意润色。既有“四六旬”,也有百分比;既有面上概括,也有典型事例。念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热热闹闹,内容却是空空荡荡。你去审视它的每句话,会惊奇地发现,有用的句子寥寥无几,整个文章除了耽误听众(读者)的时间以外,毫无实际意义。要使文章精练,—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要提高文章的含金量,删去一切冗文,争取在尽量少的文字中含有最大的信息量。一份工作总结能够在最短的篇幅内传达最大的信息量,往往给人以单位领导作风干练、办公室办事果断、信息来源广泛、秘书知识丰富的良好印象;既能对工作作出客观的评价,又能使人在愉快之中受到启迪。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英语写作基础教程课件

全文共 3403 字

+ 加入清单

教学课件是辅助教学的多媒体教具,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产物,具有很强的时代特点,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标志之一。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英语写作基础教程课件,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为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中一门英语专业知识课程,属专业必修课性质。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正确理解和掌握英语写作的基础知识和技巧,例如词汇的恰当用法、英语成分与各类型结构的多样化运用等,并能按照不同要求正确书写便条、信函和通知等应用文,缩写课文内容,组织提纲并根据提纲书写短文(150单词左右),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二、先修课的要求

本课程面向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学生应具备基本英语写作能力,达到英语专业入学时的各项要求。

三、教学环节、内容及学时分配

Unit 1:正确用词

【学时】3

课堂讲授学时:2

其他教学学时:1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举例及练习提升学生对词汇的敏感度,学会如何正确运用词汇;写便条。

【本章重点及难点】

辨析词汇不同侧面的意义,如:denotative & connotative meanings; affective & collocative meanings.

【教学内容】

1. Denotation and connotation

2. Attitude and collocation

3. False friends

4. Subject-verb agreement

5. Note-writing

5. Follow-up exercises

Unit 2:恰当用词

【学时】3

课堂讲授学时:2

其他教学学时:1

【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会鉴别不同文体,即正式、常用、口语和俚语,并根据不同文体使用恰当的词汇;写较为正式的便条。

【本章重点及难点】

避免中式英语

【教学内容】

1.Various styles in English

2. Chinglish

3. Writing notes to older people, strangers and business clients

5. Follow-up exercises

Unit 3:简洁精确用词

【学时】3

课堂讲授学时:2

其他教学学时:1

【教学目的和要求】

纠正学生习作中常见的冗余用词,帮助学生建立分类记忆词汇的习惯从而精确用词;写正式通知。

【本章重点及难点】

提高学生对词汇细微差别的敏感度,尤其是名、动、形容词,培养良好的词汇学习的习惯。

【教学内容】

1. Conciseness

2. Preciseness

3. Effectiveness

4. Modifiers and related problems

5. Informal notice

Unit 4:基本句型

【学时】 3

课堂讲授学时:2

其他教学学时:1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例句比较,使学生理解并学会选择恰当的词汇作主语,避免动词的名词化倾向;明确主语通常的位置及主语后置时的影响;总结何种情况下使用主动语态或被动语态的原则;归纳一般现在时的较特殊用法及单句中时态的匹配;掌握虚拟语气的常见用法;学写正式通知。

【本章重点难点】

构建最基本句子框架;句中词序的变化对语意重心的影响。

【教学内容】

1. Subject and its position

2. Active voice & passive voice

3. Tense and sequence of tenses

5. Mood

6. Extended notice

7. Follow-up exercises

Unit 5:基本句型的扩展(一)

【学时】 3

课堂讲授学时:2

其他教学学时:1

【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掌握扩展基本句型的方式之一:增添修饰成分,并会正确使用七种类型的修饰语;正确使用定语从句达到强调作用;为段落缩写。

【本章重点难点】

使用修饰语扩展句子,以及修饰语的顺序。

【教学内容】

1. Attributes

2. Relative clauses

3. Incomplete sentences

4. Word order

5. Precis for short paragragh

6. Follow-up exercises

Unit 6基本句型的扩展(二)

【学时】3

课堂讲授学时:2

其他教学学时:1

【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会使用分词和独立主格结构来扩展句子;为较长篇章写缩写。

【本章重点难点】

复杂分词结构的使用;学会在两个或以上的动词中正确选择用作分词结构的动词;避免悬垂修饰语、连写句、连串句。

【教学内容】

1. Participles

2. Absolutes

3. Comma-split sentences

4. Fused sentences

5. Precis for longer articles

6. Follow-up exercises

Unit 7连接句子的方法之一:并列

【学时】3

课堂讲授学时:2

其他教学学时:1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并列在单词、词组、从句和句子这四个层面的使用;学会不同类型连接词的用法;掌握并列句的具体用法和功能,以及更为复杂的并列句的使用,例如并列词的重复或缺失、用分号连接的并列句和有插入结构的并列句。

【本章重点难点】

如何正确应用并列句;错误的并列。

【教学内容】

1. Coordinate structures

2. Coordination at the sentence level

3. Functions of coordinate sentences

4. Advanced usages of coordinate sentences

5. Lack of unity & faulty parallelism

6. Follow-up exercises

Unit 8连接句子的方法之二:从属

【学时】3

课堂讲授学时:2

其他教学学时:1

【教学目的和要求】

辨析并列句与从属句在表达语意上的区别;正确使用名词性从句,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理解从属句的两大功能;学写提纲。

【本章重点难点】

从属句的有效使用;从属句与并列句的选用原则。

【教学内容】

1.Subordination vs.coordination

2.Types of subordination

3.Functions of subordination

4.Effective use of subordination

5.Misplaced modifiers

6.Basic format of a short composition

7.Follow-up exercises

Unit 9句子多样化

【学时】3

课堂讲授学时:2

其他教学学时:1

【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理解句子多样化的重要性,并从句子长度、句子结构、语意重心和句子开头这四个方面达到句子多样化的目的;正确使用倒装,避免逐字翻译;学写短文开头。

【本章重点难点】

达到句子多样化的方法;如何通过重新排序和特殊结构达到强调的目的。

【教学内容】

1. Ways to achieve sentence variety

2. Inversion & word-for-word translation

3. Introduction of a short paragraph

4. Follow-up exercises

Unit 10标点符号

【学时】3

课堂讲授学时:2

其他教学学时:1

【教学目的和要求】

理解常用标点符号的功能和用法;学写短文结尾。

【本章重点难点】

标点的用法;插入语的三种不同标点组合的区别。

【教学内容】

1.Functions of punctuation

2. How to end a sentence

3. How to join sentences of equal weight

4. How to punctuate within a sentence

5. The conclusion of a short composition

四、教学策略与方法建议

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和写作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课堂讲授使用多媒体教学,由教师讲解写作技巧引导学生发现使用规律,结合小组活动和个人训练等各种形式提高学生的写作学习热情。在课外布置适量的写作任务,及时操练和巩固所学的写作知识和写作技巧,加强对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五、教材与学习资源

本课程教材为邹申主编的《写作教程(第一册)》,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语文写作基础知识

全文共 1135 字

+ 加入清单

写作是很重要的一道题目,那么我们要掌握写作的哪些基础知识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语文写作基础知识,希望能帮到大家!

(一)作文基础知识

1、审清题意:“五审”

(1)审清体裁(记叙文、应用文、说明文)

(2)审清题材(人、物、事、景)

(3)审清范围(时间、地点、人称、事件、对象具体限制)

(4)审清主题(中心思想)

(5)审清其他要求(附加要求)

2、确定主题:“四要”

(1)主题要正确(反应生活实际)

(2)主题要集中(一个文章不能多个主题)

(3)主题要鲜明(明确表达自己对事物的态度和立场)

(4)主题要深刻(深挖内涵思想)

3、选择材料:“四要”

(1)围绕主题选择材料(多写与主题相关的内容)

(2)选择真实的材料(真实可信,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

(3)选择新颖的材料(新人新事)

(4)选择独有的材料(具有创新性)

4、编写提纲“五点”:

(1)拟好题目

(2)确定主题

(3)段落安排

(4)每段的主要意思

(5)重点段落的层次安排和内容

5、修改文章“五看”:

(1)是否切题

(2)主题、思想是否明确、突出

(3)看材料是否符合主题、内容是否具体、完整

(4)看语言是否通顺、用词是否准确,有无错别字

(5)看标点是否正确。

(二)看图作文 “一看二写,四要两注意”

“一看二写”:先看图,再写作文

“四要”:仔细观察图画;展开合理想象;突出主题、抓住重点;分清主次,具体描写。

“两注意”:看清全画面内容;分清图上内容主次和表达的中心。

(三)记叙文·记事

(1)写清楚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果。

(2)事件经过写具体

(3)按事件的发展顺序来写

(4)注意表达真情实感

(四)记叙文·写人

(1)确定写作对象

(2)确定人物的思想品质

(3)选择典型的具体事例

(4)抓住最能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环境进行描写。

(5)注意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

(五)记叙文·状物——“五要三注意”

“五要”:

(1)抓住物的特征

(2)按一定顺序写

(3)既写静态又写动态

(4)展开想象,运用拟人等手法把内容写具体

(5)托物言志,借物抒情

“三注意”:

(1)仔细观察、抓住特征

(2)明确中心,展开想象

(3)根据内容,安排顺序。

(六)记叙文·写景

注意六点:

(1)抓住景物特征

(2)注意时间、地点、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3)景物特点安排恰当的顺序

(4)采用多种手法表现景物特点及变化

(5)写出自己的感受

(6)借景抒情

(七)应用文

1、应用文大多以记叙文为基础,但是还要特别注意的是各种应用文的格式

2、常见应用文类型:书信、读后感、通知、留言条、表扬信、建议书和日记。

3、具体格式:

(1)标题居中。(除了书信、留言条和日记没有标题,其他皆有)

(2)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

(3)署名和日期:先写署名,另起一行写清“*年*月*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第一节基础写作

全文共 216 字

+ 加入清单

你接受了一项写作任务,为英语校报写一篇科技报道。

写作内容:

请根据以下信息,介绍国外医疗行业出现的一项新技术,内容包括:

技术名称:DNA检测

检测方法:唾液样本分析

检测费用:125英镑

检测时长:4到6周

检测用途:1、预测重大疾病

2、预知食物偏好

3、提示合适的锻炼方式

检测影响:1、增强健康意识

2、易引起过度焦虑

唾液样本:saliva sample

写作要求:只能用5个句子表达全部内容。

评分标准:句子结构准备,信息内容完整,篇章结构连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新闻写作需要那些基础知识

全文共 8361 字

+ 加入清单

什么是新闻?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意识形态,就有不同的回答。下面是新闻写作需要那些基础知识,欢迎参考阅读!

在美国,麦尔文·曼切尔著的(新闻报道与写作)一书,引述了过去和现在新闻学家对新闻的一些解释。例如:

达纳在1869年至1897年主管过(纽约太阳报),他说,新闻是“社会上大多数人感兴趣,而且在此以前从未对它注意过的那些事情。”

达纳的一个编辑提出了一个经典性的新闻概念:“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注:这是达纳1882年办(纽约太阳报)时,他属下的采访主任约翰·b·博加特对一个青年记者说的。)

另外一个新闻的典型概念是斯坦利·瓦利克尔提出来的。他是本世纪三十年代初期(纽约先驱论坛报)的采编主任。他说,新闻是建立在三个“w”的基础上:“妇女(women)、金钱(wampun)和坏事(wrongdoing)”。

其实,以上表述并非科学意义的下定义,但他们的观点却集中地代表了西方新闻学的基本立场,即一切反常的、有刺激性的、人们好奇的事才是新闻。这种观点当然有其深厚的人文背景及经济基础,虽然他们对新闻定义的认识已侧重在“读者兴趣”上,但其实质仍不能脱离“利润”的操纵。

在中国,“新闻”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新唐书)。(新唐书)记载:初唐神龙年间(公无705年前后),有一个叫孙处玄的文人曾说过:“恨天下无书以广新闻”。孙处玄曾投书当时执政的大臣恒彦范,评论时政得失,未被采纳,他就挂冠而去,可见他是个很关心时事政治的人。这样的人对没有书刊传播新闻(当时印刷术尚未应用于书籍)表示不满,是理所当然的事。孙处玄这句议论竟被载入(新唐书),说明尽管唐代还未完全具备传播新闻的条件,但人们已意识到需要报道这类新闻的传播工具。“新闻”一词在这里是指“最近消息”。

(现代汉语词典)释“新闻”为:①报纸或广播电台等报道的国内外消息:新闻广播/采访新闻。②指社会上最近发生的新事情。

(辞海)对新闻的解释是:①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机构对当前政治事件或社会事件所作的报道。要求迅速、及时,真实,言简意明,以事实说话。形式有消息、通讯、特写、记者通信、调查报告、新闻图片、电视新闻等。②指被人当作谈助的新奇事情。如(红楼梦)第一回:“众人当作一件新闻传说。”

1943年9月陆定一提出:“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1981年8月中宣部在京召开全国18大城某地的报纸工作座谈会,其会议纪要对新闻定义作了新的诠释:

“新闻反映新发生的、重要的、有意义的、能引起广泛兴趣的事实,具有迅速、明了、简短的特点,是一种最有效的宣传形式。”

定语修饰的限制显然是考虑了“读者兴趣”,同时也顾及到了“社会效果”,这些是对陆定一定义的有效补充,然而其偏颇也是显而易见的。综合上述种种看法,我们不妨把新闻定义小结为: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社会意义的能引起广泛兴趣的事实的传播。”

明确了新闻定义,我们再来区别广义的新闻与狭义的新闻。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新闻评论等,是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中常见的报道体裁。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

二、新闻价值

对新闻定义的不同见解,尤其是社会主义新闻学与西方新闻学对新闻定义的根本分歧,归根到底是由于对新闻价值的不同认识所决定的。

西方新闻界认为测定某一事件和某种思想所具有的新闻价值的因素有以下六个方面:(一)时间性:报道最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时间愈近,价值愈高;(二)显著性:报道对象要有声望或出名,人、地、物等愈出名,价值愈高;(三)接近性:事实与读者在空间、关系等方面愈接近便愈能引起兴趣;(四)新奇性:冲突、异常、冒险、变动等能满足读者的猎奇心理;(五)重要性:能引起震动,影响很多人的事件;(六)人情味:悲欢离合、幽默、悬念等带有人情味的生活事件。在这诸多的因素中,“读者兴趣”是衡量新闻价值的唯一标准。我们在借鉴其合理性的一面时,也不能忽视这种“新闻价值观”导致的负面影响。

社会主义新闻学认为,新闻价值就是选择和衡量事实是否报道及如何报道的标准。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事实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即事实本身的重要性、影响力和新鲜程度等;二是读者接受新闻后的受益程度,即新闻所引起的社会效果。前者是先决条件,但没有后者前者也失去了意义。概括起来社会主义新闻学认为判定事实所具有的新闻价值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指导性与思想性: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二)重要性与显著性:内容重要,社会影响大;(三)普遍性与迫切性:反映群众呼声,关注社会热点;(四)知识性与趣味性:传播高尚的、健康的、大众的知识与情趣;(五)时效性与真实性:坚持新闻的“真”,突出新闻的“新”。

三、写作原则

(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自觉执行党的宣传纪律;

(二)实事求是,用事实说话;

(三)迅速及时,讲求时效;

(四)在写作技巧上遵守以下10条写作规则:

1、在你没有理解事件本身之前,不要动笔去写。

2、在你不知道你要说些什么之前不要动笔去写。

3、要表现,不要陈述。

4、把精彩的引语放在消息的前头。

5、把精彩的实例或轶事放在消息的前头。

6、运用具体名词和富于动作色彩的动词。

7、尽量少用形容词,不要在动词上再加用副词。

8、尽量避免自己去作判断和推理,让事实说话。

9、在消息中不要提那些你回答不了的问题。

10、写作要朴实、简洁、诚实、迅速。

总之,新闻写作要做到四个字:真、新、快、活。

以下几段话应成为我们写作新闻的座右铭:

△我们应当说真话,因为这是我们的力量所在!((列宁全集)第9卷第283页)ァ饔蒙活中的生动的具体事例来教育群众“是报刊在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的主要任务。”((列宁全集)第28卷第83页)

△我们党所办的报纸,我们党所进行的一切宣传工作,都应当是生动的,鲜明的,尖锐的,毫不吞吞吐吐。这是我们革命无产阶级应有的战斗风格。((毛泽东选集)第1217页)

△为报道真实新闻而奋斗!(周恩来给(新闻日报)增刊的题词)

△在新的历史时期,新闻工作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就要坚定地全面准确地宣传党的基本路线,宣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决策,宣传全国各族人民在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的业绩和经验。(xx(关于党的新闻工作的几个问题))

△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并不否认新闻的特点。新闻的特点,人们可以作多种概括,但照我看,除了前面谈到的党性以外,还要注意真实性、时效性和可读性。(李瑞环(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

第二节消息的写作

おハ息即狭义的新闻,它是对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并引起公众兴趣的事实的简短报道。因此,真实性、时效性及文字少、篇幅小成为消息的基本特征。

一、消息种类

(一)动态消息:也称动态新闻,这种消息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国际的重大事件,报道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新人新事、新气象、新成就、新经验。动态消息中有不少是简讯(短讯、简明新闻),内容更加单一,文字更加精简,常常一事一讯,几行文字。

(二)综合消息:也称综合新闻,指的是综合反映带有全局性情况、动向、成就和问题的消息报道。

(三)典型消息:也称典型新闻,这是对某一部门或某一单位的典型经验或成功做法的集中报道,用以带动全局,指导一般??四)述评消息:也称新闻述评,它除具有动态消息的一般特征外,还往往在叙述新闻事实的同时,由作者直接发出一些必要的议论,简明地表示作者的观点。记者述评、时事述评就是其中的两种。

以上四类消息,以动态消息较易写作,可以经常练习写一些,从实践中提高新闻写作能力。

二、消息写作

写作消息要设想并回答读者问的问题,这些问题就构成了新闻五要素,即: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何故)。有的新闻学上补充了一个要素:how(如何)。在五个w和一个h中,最主要的是what(何事)、who(何人)。写作时要认真写好这几个方面的内容。

当我们弄清了“我要说些什么”,接下来就是“怎么说这些内容”,显然这涉及到了如何安排消息的结构。只要我们用心分析一下报刊发表的消息,就会发现,消息的结构比较固定、简单,大多数消息的结构都是“倒金字塔”式的,即:最重要的材料放在开头,次要材料放在后面。消息的结构具体表现为:标题、导语、主体、结尾,并在文中穿插背景材料。

(一)标题

标题是消息的眼睛,拟写得好,可以吸引读者;拟写得差,一篇好消息也会被埋没。可见标题有着向读者推荐的作用。如:(两位某地长直接关怀大港“油郎”喜结良缘)(新华社1990年1月6日电讯稿)、(地球三分钟净增五百人)(新华社1996年7月13日电讯稿)、(杭城新事见新风拎书拜年书压岁)(1991年2月19日(解放日报))。

消息的标题必须简明、准确地概括消息内容,帮助读者理解报道的事实?ハ息标题有主?正题)、引题(眉题)、副题(次题)三种。

主题:概括与说明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

引题:揭示消息的思想意义或交待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

副题:提示报道的事实结果,或作内容提要。

(二)导语

导语是指一篇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第一句话。它是用简明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鲜明地提示消息的主题思想。

导语的要求,一是要抓住事情的核心,二是要能吸引读者看下去。要做到第一条,必须具备训练有素的分析能力;要做到第二条,则要有写作技巧。

导语写作中的思维过程,通常是以作者的自问自答开始的:

①什么事情是已经发生的事件中最重要的?

②什么人参加进去了?——谁干的或谁讲的?

③是用直接性导语,还是用延缓性导语?

④有没有什么吸引人的词汇或生动形象的短语要写进导语中?

⑤主题是什么?什么样的动词能最有效地吸引读者?

以上五个问题中,第三个问题涉及到导语的类型。那末,导语有哪些类型呢?

一类是直接性导语:直接写出事实的核心的导语。多是陈述性的像速记一样地反映事实。

另一类是延缓性导语:多用于“软”消息。即所报道的不是正在发展中的、变化中的或突发性的事件。它通常用来设置一种现场或创造某种气氛。多是解释性、说明性的。

导语的形式主要有:

1、叙述式。用摘录或综合的方法,把消息中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简明扼要地写出来。

2、描写式。对消息的主要事实或某一有意义的侧面作简洁朴素而又有特色的描写,以酿成气氛。

3、提问式。先揭露矛盾,鲜明地、尖锐地提出问题,再作简要的回答,引起读者的关注和思考。

4、结论式。把结论写在开头,提示报道某一事物的意义或目的或总结。

5、号召式。提出号召,给读者指出方向和奋斗目标。

另外还有摘要式、评论式、综合式、解释式等等。

(三)主体

这是消息的主干部分。它紧接导语之后,对导语作具体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从而写出导语所概括的内容,表现全篇消息的主题思想。应按“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写作,但仍然要先写主要的,再写次要的。

(四)背景

1、什么是背景?新闻背景,指事件的历史背景、周围环境及与其它方面的联系等。写新闻有时要交代背景,目的在于帮助读者深刻理解新闻的内容和价值,起到衬托、深化主题的作用,也就是回答五个“w”中的why(为什么)。

西方新闻学认为背景就是对新闻事件作出的解释。美国新闻学家赖斯特说得很清楚:“我看不出新闻背景与解释有什么区别。”“解释,在我看来,就是新闻报道的深入化。就是把单一的新闻事件放到一系列的事件中去写”,“就是提供新闻的背景知识,从而使读者能够对新闻事件作出客观的判断。”

但是“解释”不是议论,解释本身就是事实,也就是说用事实去解释。所以新闻背景又称之为“事实背景”。

2、背景有哪些作用?

第一个作用,是说明新闻事件的起因。

第二个作用,显示或帮助读者理解新闻事件的重要性。

第三个作用,突出新闻稿件的新闻价值。

第四个作用,表明记者的观点。记者是不准在新闻中发表议论的,但是,谁也无法禁止记者通过自己来写的新闻表达自己的立场和看法。纯客观的报道是不存在的。

3、背景的类型有几种?常见的有三种:对比性的,说明性的,注释性的。有的新闻学则将背景分为四种:人物背景、地理背景、历史背景和事物背景。

(五)结尾

新闻的结尾有小结式、启发式、号召式、分析式、展望式……等等。这些结尾写作与一般记叙文结尾的写作并无大的不同。

第三节通讯的写作

通讯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将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或事件及时、具体、生动地予以报道的新闻体裁。

一、通讯特点

通讯作为报刊、电台等媒体最主要的体裁之一,新闻性显然是基本的特征。而新闻性中,真实、时效、思想性及典型意义构成了它的不同层面。就报道对象言,或是人物、事件,或是经验、成果、工作情况、社会风貌等,都必须是真实的,不允许虚构或“合理想象”,而且报道对象应该具有必须的思想性和典型意义。就报道时效言,通讯虽不及消息这般快速敏捷,有时为将人物、事件报道细致完整需时较长,但也必须及时,仍须有很强的时效概念。除去真实、时效的新闻性特征,通讯的主要特点有:

1、生动性。

通讯尤其是人物通讯具有一定的文学色彩。消息在表达上主要是平面的叙述,语言追求简洁、明快、准确。通讯则较多借用文学手段,可以描写、抒情、对话,可以用比喻、象征、拟人等修辞。因此通讯在语言和表达方法上都具有一定的文学性,它在报道真实的人和事的过程中,善于再现情景,平添许多生动和形象,给人以立体感、现场感。

此外,通讯虽然一般以第三人称叙述为主,但在“见闻”、“采访记”一类的通讯中,也采用第一人称。不过其中的“我”主要起见证人或采访线索的作用。在效果上第一人称的使用也增加了一些亲切感。

2、完整性。

通讯须相对完整、具体地报道人物或事物的过程。消息侧重写事,叙述简明扼要,一般不展开情节。通讯可写人物也可写事件,其材料比消息丰富、全面,其容量比消息厚实、充足。它要求详劲具体地报告事件的经过、演绎人物的命运,充分展开情节,甚至描写细节和场面。这些既是生动性的表现,同时也是内容完整性、具体化的要求。

3、评论性。

通讯须运用夹叙夹议的方法对人或事作出直接的评论。消息是以事实说话,除述评消息一般不允许作者直接发表议论。通讯则要求在报道人物或事件的同时,表露记者的感情与倾向。然而通讯的评论不同于议论性文体的论证,它须时时紧扣人物或事件,依傍事实作适时的、恰到好处评价点拨。因此这是一种通过描写、叙述、抒情等表达手段进行的议论,它的特点是以情感人,理在情中。

二、通讯种类

1、人物通讯

是以人物的思想、言行、事迹和命运为报道内容的通讯。人物通讯并非仅仅是“名人通讯”,报道对象的选择取决于其蕴含的新闻价值,一般来说人物必须具有先进性或典型性。在取材上可写“全人全貌”,也可截取片断着重写人物的某个侧面或阶段。此两类一般以人物的“行”为主,而“人物专访”则以写人物的“言”为主。通过记者的专访,记述人物的谈话,从而揭示其精神世界。

2、事件通讯

是以具典型意义的事件为报道对象的通讯。事件通讯时效性较强,它围绕中心事件选材,虽不着力刻划人物,但往往通过典型事件表现一群人或一个集体。所以它通过较为详尽地展示事件的完整过程,挖掘其意义,揭示其本质,进而反映社会风尚,弘扬时代精神?コ人物通讯与事件通讯外,另有?ldquo;工作通讯”,这是介绍某单位先进事迹,传播其典型经验和做法,以指导一般的通讯;“概貌通讯”,这是记述某地区、部门、行业、工程的新面貌、新气象的通讯。报刊上常见的“见闻”、“纪行”、“巡礼”、“散记”均属此类。此外,还有以写一段片断、一个场景、一场冲突为对象的“新闻故事”、“小通讯”之类,它们以生动、快捷的形式宣传新人新事新风尚,实为通讯家属中不可忽视的一员。

三、通讯写作

1、关于选材与提炼主题

占有材料对通讯写作来说就是通过扎实细致的采访广泛搜集第一手材料。随后在纷繁的直接材料中剥离出典型材料、背景材料。这些材料不仅要求真实,而且要有意义,具有典型性、指导性,同时还要有意味,具有具体、完整、感人的生动性、情节性。在这般基础上根据深和新的原则提炼主题,通讯才可能呼应社会关注热点,反映时代风尚特点,宣传党的路线方针,从而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先进的人物激励人,以真实的事件震撼人。然而通讯写的是真人真事,其主题必须从实际生活中提炼而来,不能随意“拔高”,更不能虚构夸大,它永远不能违背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2、关于写人

事因人生,人以事观。人与事虽不可分,但在人物通讯与事件通讯中的确有以人为主和以事为主之别,为叙述方便故而分之?バ慈嗽谖难Т醋髦幸鸦累丰富经验,?ldquo;非虚构”的原则下,我们不妨可借用其多种手段,并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形与神兼备。即不仅要写出人物的行为和事迹,更要展示其精神世界;第二,言与行统一。人物语言、行为表达、传递出人物的思想,而不同的语气、句式、词汇及动作表情、神态等是极富个性色彩的内心表露形式。写好了人物的言与行,无疑是写活了人;第三,画龙必须点睛。如果说言行、事例、情节勾勒出人物的整体形象称为“龙”,那么揭示人物行为意义,指出人物个性特点的评点便是“睛”。“画龙”用的是纪实的叙述、描写,“点睛”则是超脱的议论或抒情。

3、关于叙事

通讯离不开写事,事件通讯更须完整地叙述事件的起因、人员、场面、结果等,以交待事件的复杂性和社会影响度。叙事要注意两点:第一,理清主线、丰满细节。一个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因有果,有人有事,头绪多而关系复杂,作者须理清主线,按事件原貌将其完整地、动态地、立体地呈现给读者。而为实现这一目标,就须选择典型的细节。一篇优秀的事件通讯,必然有几个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充分展示主线,使作品丰满而具现场感。第二,时间为经、时间为纬。通讯须有一定的时间要领因为事件、故事总在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纺织好时空画面既是一个结构总是也是一个表达方法问题。篇幅不长而情节不太复杂的事件通讯可多运用插叙、补叙、分叙等手段,充分展开矛盾和利用背景材料,使文章有变化起伏。容量大而情节复杂的事件通讯则常常运用时空交叉方式,以时间推进、空间变换等手段来切割事件,构成若干侧面。经过作者精心的组合剪辑将事件完整而利落地报告于世。

显然选材与提炼主题是各类通讯写作中必须面对的,而写人与叙事则因通讯品种不同而有所侧重。但是通讯的写作模式也必然带来约束,因而通讯的散文化写法亦开始为人注目。所谓的散文化倾向有以下几个特点:(一)生活面更趋广阔,(二)结构不拘一格,(三)技法更多样化,(四)报道呈系列化。

思考与练习:

一、阅读下列消息,然后给它拟写引题和正题:

本报讯(记者董洪亮)我国唯一的教育艺术刊物(教育艺术)杂志日前度过了五周岁生日。冰心老人、贺敬之等知名人士为之题词致贺。

(教育艺术)由中华教育艺术研究会暨中华教育艺术家协会、首都师范大学青年教育艺术研究所共同主办,李燕杰教授担任社长。该刊以“激扬正气,振奋民魂”为办刊宗旨,主要栏目有“名家谈教育艺术”、“时代精神磁场”、“青春思絮”、“教育艺术一千问”等。(教育艺术)杂志被海内外读者誉为“青年的良师,家长的益友,干部的参谋,教师的助手”。

((中国教育报)1994年11月17日第2版)

二、一件新闻在不同的报纸上刊出时,会因编辑的眼光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标题。请就近日发生的一件重大新闻,比较、分析各大报纸刊出时的标题有何不同。

三、写一篇新闻,报道学校或班上新近组织的某项活动。时间、地点、事件要交代清楚,还要注意详略得当,有条有理?ニ摹⑾旅嬲庠蛱馕?卫生部写信感谢空军某部官兵)的消息与通讯(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是同题材的报道,请仔细比较两文章,谈谈通讯与消息在确立主题、写作方法等方面的异同。

新华社20日讯卫生部最近写信给人民解放军空军领导机关,表扬和感谢空军某部官兵为了抢救平陆某地公路工地食物中毒的员工,克服各种困难,完成了空投药品的任务。

信上说,2月3日,山西某某平陆某地风陵渡公路工地上发生六十多人食物中毒事故,当地某地委来电话后,经与你们联系,立即得到大力支援,派专机前往空投药品。飞行员们为了抢救工人阶级兄弟的生命,毫不犹豫地连夜起飞,迅速地执行这一任务。由于药品的及时供应,使全体中毒员工经过抢救脱离了生命危险。这一英雄行为,充分说明了人民空军战士有高度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共产主义风格。

信上还说,空军战士抢救中毒工人的事迹,大大地鼓舞了病人和平陆某地全某地人民的革命意志,他们纷纷写信感谢党中央和毛主席对他们的关怀,感谢人民空军的大力支援。中共平陆某地委还将此事件写成材料,向全某地人民进行教育,学习人民解放军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高贵品质。

五、阅读近期报纸,书面推荐人物通讯、事件通讯、概貌通讯各一件。

六、实地采访,写一篇通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大学英语写作基础教程

全文共 5443 字

+ 加入清单

以下是短文写作中使用率最高、覆盖面最广的基本句式,每组句式的功能相同或相似,考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其中的个,做到能够熟练正确地仿写或套用。

1.表示原因

1)There are three reasons for this

2)The reasons for this are as follows

3)The reason for this is obvious

4)The reason for this is not far to seek

5)The reason for this is that

6)We have good reason to believe that

例如:

There are three reasons for the changes that have taken place in our life

.Firstly,people’s living standard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Secondly,most people are well paid,and they can afford what they need or like.Last but not least,more and more people prefer to enjoy modern life.

注:

如考生写第一个句子没有把握,

可将其改写成两个句子。

如: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our life.

There are three reasons for this.这样写可以避免套用中的表达失误。

2.表示好处

1)It has the following advantages

2)It does us a lot of good

3)It benefits us quite a lot

4)It is beneficial to us

5)It is of great benefit to us

例如:

Books are like friends.

They can help us know the world better,and they can open our minds

and widen our horizons.Therefore reading extensively is of great benefit to us

3.表示坏处

1)It has more disadvantages than advantages

2)It does us much harm

3)It is harmful to us

例如:

However,everything divides into two.

Television can also be harmful to us.It can do harm to our health and make us lazy if we spend too much time watching television.

4.表示重要、必要、困难、方便、可能

1)It is important(necessary,difficult,convenient, possible)for sb.to do sth.

2)We think it necessary to do sth.

3)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our life.

例如:

Computers are now being used everywhere,whether in the government,in schools or in business.

Soon, computers will be found in every home,too.

We have good reason to say that computers are playing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our life and we have stepped into the Computer Age.

5.表示措施

1)We should take some effective measures.

2)We should try our best to overcome(conquer)the difficulties.

3)We should do our utmost in doing sth.

4)We should solve the problems that we are confronted(faced)with.

例如:

The housing problem that we are confronted with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Therefore,we must take some effective measures to solve it.

6 .表示变化

1)Some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the past five years.

2)A great change will certainly be produced in the world’s communications.

3)The computer has brought about many changes in education.

例如:

Some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people’s diet in the past five years.The major reasons for these changes are not far to seek.Nowadays,more and more people are switching from grain to

meat for protein,and from fruit and vegetable to milk for vitamins.

7.表示事实、现状

1)We cannot ignore the fact that...

2)No one can deny the fact that...

3)There is no denying the fact that...

4)This is a phenomenon that many people are interested in.

5)However,that’s not the case.

例如:

We cannot ignore the fact that industrialization brings with it the problems of pollution.To solve these problems,

we can start by educating the public about the hazards of pollution.

The government on its part should also design stricter laws to promote a cleaner environment.

8.表示比较

1)Compared with A,B...

2)I prefer to read rather than watch TV.

3)There is a striking contrast between them.

例如:

Compared with cars ,bicycles have several advantages besides being affordable.Firstly,they do not consume natural resources of petroleum.Secondly,they do not cause the pollution problem.Last but not least,they contribute to people’s health by giving them due physical exercise.

9.表示数量

1)It has increased(decreased)from...to...

2)The population in this city has now increased (decreased)to 800,000.

3)The output of July in this factory increased by 15%compared with that of January.

例如: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the living standard,the proportion of people’s in some spent on food has decreased while that spent on education has increased.

再如:From the graph listed above,it can be seen that student use of computers has increased from an average of less than two hours per week in 1990 to 20 hours in 2000.

10.表示看法

1)People have(take,adopt,assume)different attitudes towards sth.

2)People have different opinions on this problem.

3)People take different views of(on)the question.

4)Some people believe that...

Others argue that...

例如:

People have different attitudes towards failure.Some believe that failure leads to success.

Every failure they experience translates into a greater chance of success at their renewed endeavor.However ,others are easily discouraged by failures and put themselves into the category of losers.

再如:

Do“lucky numbers really bring good luck?

Different people have different views on it(注:

一个段落有时很适宜以问句开始,考生应掌握这一写作方法。)

11.表示结论

1)In short,it can be said that ...

2)It may be briefly summed up as follows.

3)From what has been mentioned above,we can co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

例如:

From what has been mentioned above,we can co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examination is necessary,however,its method should be improved.

12.套语

1)It’s well known to us that ...

2)As is known to us...

3)This is a topic that is being widely talked about.

4)From the graph

(table,chart)listed above,it can be seen that ...

5)As a proverb says,“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

例如:

As is well known to us,it is important for the students to know the world outside campus.

The reason for this is obvious.Nowadays,the society is changing and developing rapidly,and

the campus is no longer an“ivory tower.As college students,

we must get in touch with the world outside the campus.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adapt ourselves to the society quickly after

we graduate.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写作基础知识:命题和半命题作文

全文共 1509 字

+ 加入清单

命题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给出一个既定的题目,要求应试者根据这个给定题目进行写作。半命题作文就是指作文题目只出现一半或一部分,另外一半或一部分由考生自己去补充的一种作文。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写作基础知识:命题和半命题作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命题作文概说:

1、命题作文类型:

全命题作文与半命题作文

2、全命题作文特点:

题目写作要求明确完整,利于考生通过审题----立意----构思----选材的步骤,迅速构思行文。但是,审题要求较高,要求审清题目里隐含的内容。只有审清题意才能根据写作特长或者生活积累,明确文体,确定写作重点。

3、半命题作文特点:

给予学生在选材、立意、构思上更强的自主性,开拓学生视野,减少学生审题失误,易于学生自由发挥。在半命题作文中,提示语是关键,提示语能从选材的内容、范围、角度给予学生于启示。

二、命题作文类型:

(一)全命题作文:

①直接式命题

②含蓄式命题

③设想式命题

④观点型命题

⑤散文型命题

(二)半命题作文结构形式:

①命前半题

②命后半题

③命首尾题

三、命题作文的提示语:

1、设计提示语,创设写作情境(作用)

①多方列举内容,启发学生从多方面选材构思,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看法。

②尽力拓展文题外延。

③提供想象空间。

2、半命题作文设置备选项,拓展写作空间。

四、补题遵循原则:

①补自己最熟悉的。

②补自己最有把握的。

③补自己最记忆犹新的。

④补自己最能写出新意的。

五、命题内容范围:

1、表达自己对社会、自然、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2、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

3、运用联想与想象,表达丰富的思想情感内容。

六、命题作文审题方法:

审题要做到“不漏、不改、不误”,“不漏”指全面审题,不遗漏任何要求;“不改”指准确审题,不随意改变试题要求;“不误”指正确审题,不误解题目要求。

审题具体做法:

①审清作文题目中的限制语。限制内容主要有:时间、地点、对象、内容、数量、性质、程度、范围。

②审清作文题目中的关键词语。抓住关键词语,确立文章的写作表意重心,确定写作方向。

③审清提示语提示语对题目或作解释说明,或作补充介绍,或作扩展延伸,具有方向性与暗示性,帮助学生理解题目,打开思路,写出切合题意的作文。

七、半命题作文补题技巧:

快速补题技巧补题时,要审清题意:

半命题形式主要有:“半命题+要求”式、“导语+半命题+要求”式。审清导语主要是激发情思,界定选材范围。审清半命题,主要是注意半命题结构形式以及限制语,从而分析重点词语,明确题目限制的写作范围。作文必须围绕题目展开写作,切不可文不切题。

①具体事物补题法

②特定情景补题法

③修辞手法补题法

④特殊符号补题法

补题遵循原则:

1、熟悉性原则:指题目所表现的内容必须是自己比较熟悉的,平时积累的素材比较多的。

2、贴切性原则:指标题范围尽量缩小,要从自己确立的角度出发,不要太宽泛,将大题化小。

3、新颖性原则:指题目所表现的内容,角度应当是与众不同的、新鲜的。

4、正确深刻性原则:指题目表现的内容能够揭示出正确深刻的主题。

八、命题作文的“凤头”:

技巧一:开门见山,迅速入题

技巧二:文采斐然,引人入胜

技巧三:巧用修辞,文采增色

技巧四:巧妙发问,诱人深思

技巧五:首尾呼应,彰显主旨

技巧六:引用经典,形象寓理

九、命题作文的“豹尾”:

技巧一:自然收束法

技巧二:首尾照应法

技巧三:卒章显志法

技巧四:抒发情感法

技巧五:呼唤号召法

技巧六:巧发疑问法

技巧七:景物烘托法

技巧八:耐人寻味法

十、写作误区:

1、不注意审题,盲目乱写。

尤其是针对抽象的作文题或者具有象征意义、比喻意义的作文题的推敲,随兴而写造成偏题、离题。

2、不注重文体各自特点。

3、半命题作文补题随意,导致作文题与作文写作内容产生偏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2024最新三支一扶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常用文体的特点及写作

全文共 757 字

+ 加入清单

一、记叙文的特点与结构模式

1.记叙文的特点

记叙文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基本职能,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的状态及其变化发展进行叙述和描写的文章样式。常见的散文、报告文学、消息、海报、通讯、特写、游记、人物传记、回忆录,以及一部分书信、日记、情况报告、调查报告、人物事迹材料等都可归入记叙文之列。

其特点有四个:(1)全面真实,没有虚构。(2)要素全面,选材典型。(3)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4)语言生动活泼,富于表现力。

2.记叙文的结构模式

记叙文一般都是由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组成。

(1)开头——事件或行为、情感的发端。

(2)主体——事件或行为、情感的发展。

(3)结尾——事件或行为、情感的结果与启迪。

二、议论文的特点与结构模式

1.议论文的特点

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确定某种观点的正确与谬误,树立或否定某种主张的文章样式。常见的科学论文、杂文、文艺评论、政论文(有关政治问题的讲话、会议报告、发言、宣言、声明、社论、演讲词〉等都属于议论文体。其特点是:(1)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观点。(2)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辅以说明、叙述等。(3)内容重在说理,坚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4)其构成要素包括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三个方面。(5)语言要讲求准确、简练、逻辑性强。

2.议论文的结构模式

议论文以确定或反驳一种论点的方式实现其写作目的,它所表现的是一个合乎逻辑的推理过程,其篇章结构模式一般为:

(1)开头——引论

这部分内容用于提出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或指明形成这一问题的情境,具体内容可以是其中的一项或几项。

①直接提出问题或阐述观点;

②指明讨论问题的目的、意义、原因;

③从对有关背景材料的介绍说明中引出论题;④概述全文轮廓,提出中心论点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2024年高三英语基础写作训练

全文共 892 字

+ 加入清单

一、基础写作训练的方法

1.利用课文的词、句复习,训练学生的组句能力。从词和句入手,将每个单元课文的词和句与基础写作结合起来,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的有效途径。这不仅能帮助提高学生记忆和灵活应用词汇的能力,而且还有助于训练学生语句表达的正确性。

(1)归纳词汇和句型,帮助学生建立对词、句使用的感性认识。写作是一种语言的输出形式,只有大量的语言输入,语言输出才有可能;只有积累了一定的感受和大量的语言素材,写作才有可能进行。为了帮助学生记忆课文中的单词和短语,达到积累语言素材,掌握基本语法知识与语句结构的目的,教师可以从训练学生归纳每个单元课文中出现的重要词汇、短语和常用句型入手,使学生对句型结构的认识更加清楚,并对词、句的使用语境形成感性的认识。

(2)操练词汇和句型,训练学生的记忆和使用词、句的能力。为了使学生掌握和应用课文中所学词汇和句型,教师应为学生创设多层次的练习活动,拓宽写作的训练途径。教师可采用将学生从课文中归纳的词汇、句型进行词类转换、习惯用法、句型转换、完型填空、写短文等形式的训练,帮助提高学生的记忆和使用词、句的能力。

二、借鉴课文词、句进行仿写。

通过提供情景让学生模仿造句,不仅可以降低写作难度,而且可以增加学生写作的兴趣、自信和成就感,使学生的遣词造句的能力在实践中得到提升。

三、借鉴课文句型,训练写作多种表达与技巧,拓展学生思维。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会发现,学生在基础写作中往往出现句式雷同、语句呆板、行文单一等现象,缺乏用5个句子有效表达和传输信息的能力。因此,教师就有必要继续进一步加强句子多样化表达、句子转换替代、句子合并等训练,教会学生使用不同的短语、句型结构表达同一的意义;同时,还让学生明白写作的逻辑原则:一个句子表达的信息量越多,而且使用的句子越精练、清楚,那么句意表达和传输信息就越有效。

四、利用课文体裁,训练学生谋篇布局的能力。

教师会发现高三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层次不清、结构散乱以及逻辑性不强,这是因为学生缺乏谋篇布局的能力。针对这方面问题,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利用课文的体裁进行文章结构方面的训练以及进行句子、段落间的连接训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第一章: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笔记

全文共 2625 字

+ 加入清单

第一章: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学习笔记

一、应用文基础知识

1,应用文是直接用于处理公私事务的实用性文章。它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以说明论证为主要表达方式,有相 对固定的格式。

2

------------

------------

------------

4个阶段。

收集材料 写作的主旨,

掌握信息 谋篇布局。 文字化。 斟酌、润色,到定稿。

确定文件

3,应用文四个要素:立意、谋篇、语言、修改。

4,应用文写作的目的性一般表现为:

1)、阐明写作者的主张、观点和意图。

2)、下达指标、传达政策、布置工作和通知事项。

3)、传递信息、交流情况和总结经验。

5

6,应用文主旨的含义:就是写作者(个人或单位)通过全篇内容表达出来的贯通全文的写作意图,观点和公务活 动的行为意向。

7,应用文主旨的主要体现:

1

2)应用文写作者通过全篇的内容表达出来的观点。

3

8。

二、立意

1,应用文---立意的含义:是写作者酝酿、斟酌的过程,主旨是立意的结果;有十分明确的目的性。 立意直接影响主旨的质量优劣和成败。立意就是确立应用文的主旨。

2,应用文---立意的特点:

1)客观性,从客观材料提炼和产生。

2)主观性,作者对客观材料消化、提炼的结晶。

3)观念性,是作者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是作者的核心意图。

4)时代性,是时代精神的产物。

3,应用文---立意的要求:

1)准确:指应用文符合四项基本原则,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和主流。

2)深刻:紧抓矛盾的关键环节,揭示客观事物的深层本质,阐明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

3)鲜明:文章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观点十分明确。

4)集中:文章一般只有一个主旨,突出表达。

5)新颖:反映作者的思想不落后,有独特的见解。

4,应用文---立意的依据:

1)

2)

3)

5,应用文---立意的方法:

1)对比筛选:材料具有客观性和多义性,加以对比筛选,择其精辟。

2)分析归纳:对材料去粗取精,然后进行分析归纳。

3)集思广益:实地调查、集体讨论,征求他人意见,弥补不足。

4)选准角度:任何事物都有多侧面、多层次,正确选择角度。

三、谋篇

1,应用文---谋篇的含义:指写作者组织材料,设计、安排结构的过程。

2,应用文---谋篇的内容:

1)材料的组织

①材料的含义:指写作者为了完成文章的写作,体现自己的写作意图和目的,从现实生活中和文献资料中选取, 使用的一系列事实根据和理论根据。

②材料的作用:

a、材料是提出问题的依据。

b、主旨依靠材料加以说明和支撑。

“博”、“透”、“细”

A

B

C、正面材料和反面材料(正确和先进性的材料;错误和落后的材料)

D

E ④收集材料的方法:a、观察与体验

b、调查研究

c、积累、查阅资料

A、以主旨为中心(材料和主旨有直接对应的关系,根据主旨需要选择材料)

B

C 不能够张冠李戴,移花接木。 3

D、要选择新颖的材料 a、指新近发生的事实。

b、虽非新近发生却为新新发现而鲜为人知的事实。

c、虽为人知却因被变换视角而具有新意的材料。

A、要主次有序

B、要详略得当

C、要归类使用

2)结构的安排

①结构的含义:结构是文章的内部构造,是文章内容的重要形式,是写作者思路在文章中的体现。 ②结构的内容:a、确定文章的基本格式;b,安排好正文的组织结构。

a

、可以根据主旨的需要,把全部内容纳入恰当的结构形式中,使主旨得到正确体现,材料有

所依附,文章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b、可以按照作者的思路,把观点和材料加以适当组织,使文章有条理、有层次,纲举目张, 和谐有序。

A、格式化(固定的、惯用的格式)

B、单一化(哪一种文体如何写,都有一定程式)

C、条理化(文章结构有条理性)

D、严密化(结构应该严谨,组织周密)

⑤结构的安排:主要环节包括设计开头语结尾、安排层次与段落、处理衔接(过渡)。

表明行文目的 总结式

援引行文依据 强调式

表明成文程序 呼应式

概述基本情况 请求式

提出问题 倡议式

复合式开头 展望式

层次间的结构形式:并列式、总分式、递进式、主次式。

整体结构形式:自然段形式、小标题形式、条款形式。

段落的表现形式:条款式、提行式。

过渡方式:词语过渡、句子过渡、段落过渡。

⑥结构的形式:纵式结构、横式结构、纵横式结构、条款式结构、一段式结构(常用的5种)。

3,应用文---谋篇的原则:

1)服从文章主旨的需要

安排结构的目的就是服从主旨的需要,为主旨服务。

2

应用文是对现实生活、客观事物的反映,安排文章的篇章结构也必须符合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

3

文体(写作格式)不同,结构的样式和要求也会不同。

4

应用文是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文章,大多数具有特定的读者。

四、语言

1,应用文---语言的含义: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使应用文文章内容得以完美表达的文 字符号。

2,应用文---A

B、专门性 (专用词汇和术语) C、平实庄重

3,应用文---

a、含义明确、清晰、完整和无歧义。 b、搭配要适当

c、成分要完整

d、语序要妥当

A、精简文意,压缩篇幅。

B、合理安排层次,避免重复。

C、推敲词语,锤炼句子。

④平易(指文章语言浅近易懂)

4,应用文---语言的表达方式:表达方式成为识别文体特征的重要标志之一。

①叙述:含义---又称记叙,是陈述事件的来龙去脉,记述人物活动、经历、行为的一种表达方式。

a、常用来介绍人物的经历和事迹,记叙生产、工作的过程;

b、在论证中,用来引述事实,提供论据。

c、在说明中,用来介绍事物发展变化的形态,提供典型事例,以具体说明事 物的特征。

叙述的6(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 按叙述的顺序划分: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按叙述的性质和用途划分:概述和详述。

叙述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②说明:含义---是对客观事物进行解释、阐述的表达方式。

说明的作用:它具有解说、剖析事物的状态、性质、内容、成因、规律、关功能等作用。 解释说明法、分类说明法、6种方法

在运用说明的方法时的注意事项A、要注意内容的科学性,

B、要注意表达的客观性,

C、要注意语言的简洁、明晰、准确、朴素、通俗易懂。

③议论:含义---就是作者对某一问题、某一事件或某一事物进行分析、评论,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 度的一种表达方式。

五、修改

1,应用文---修改的含义:是立意的深化和继续,也是运用增、删、调、补等手段,加工初稿,完善文章的过程。

2,应用文---

标题的修改 结构的修改

主旨的修改 语言的修改

材料的修改 行款格式的修改

标点符号的修改

3,应用文---修改的方法:

4,应用文---修改的方式:纸上修改和计算机修改2种。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公共基础写作知识

全文共 2654 字

+ 加入清单

一、公共基础知识写作知识——公布性文件的特点

公布性公文的一般特点是:公文一经形成即直接公之于众,无保密要求;受文者不仅包括各种机关团体等社会组织,而且包括个人甚至主要是个人;所涉及事项性质重要且具有普遍意义或重复发生的特点;除少部分公文为重要消息只需国内或国内国外各方面广泛知晓外,大部分公文对有关方面的行为具有强制约束力,要求严格遵守施行;有关规范多为 政策且是反复适用的,所涉及的是多数人和普遍性事务而非特定具体的人或事,有效适用期限虽不如规范性公文长,但比一般的领导指导性公文要长远;公文公布形式多样,可直接张贴、广播,可在报刊上发表。

二、公共基础知识写作知识——公告

公布性文件的一种,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在我国政府机关,凡重要人物逝世;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出访;召开重要会议;颁行重要法律;形成重要决议或决定;出现重要人事变动;出现一些为世界瞩目的重要事件;形成关涉国内外有关方面的重要政策或决策并需要直接向国内外宣布时,都可使用公告。

公告的正文大都比较简短,通常只说明:何时,何地,为了什么或根据什么,已经或将要发生或形成什么即可。只有少数文件涉及细节(如注意事项,详尽的政策规定等)。 公告常以“现予公告”作结,文末成文日期之后应标注“于××(地名)”。

三、公共基础知识写作知识——通告

公布性文件的一种,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需由有关人员遵守或周知的事项。

公布需有关人员周知的事项的通告,主要是使受文者了解重要情况、重要消息,因此,文中不提出直接的执行要求,这种通告的正文一般包括:行文的根据或目的、有关消息、情况的具体内容(对象、过程、结果、原因、主张、有关政策的内容及实施的时间、范围等),结语,常用结尾词“特此通告”等表达。

公布需有关人员遵守的事项的通告,主要是向受文者交代需要其遵照执行的政策、措施及其他有关的行为规范。这些事项不仅需广泛知晓同时还以强制力令其遵行。应遵事项通告的正文主要包括:行文根据或目的;应遵事项的具体内容(一般为条文式);对遵行有关事项的基本要求和对违反者的处置办法,以及公文正式实施的时间。有时也以“特此通告”等结尾词作结。

四、公共基础知识写作知识——公文的格式主体部分

主体部分又称行文部分,这一部分是指红色反线(不含)以下至主题词(不含)之间各要素的统称。主体部分由公文标题、主送机关、公文正文、附件、成文时间、公文生效标识、附注等要素组成。

(1)标题。公文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文种三部分构成。它位于公文首页红色反线下空2行,用2号小标宋体字,可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时,要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间距恰当。公文标题除法规、规章名称等可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在撰写公文标题时,发文机关名称要写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如果文件首页有发文机关标识,其标题可省略发文机关名称。事由是标题的主题部分,应准确、简炼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文种是公文的种类名称,用以概括揭示公文的性质与制发的目的。公文的标题通常有四种形式:一是发文机关名称、事由、文种三个要素全部具备的公文标题。二是事由和文种两个要素构成的公文标题。三是发文机关名称和公文文种两个要素构成的公文标题。四是只标明文种的公文标题。

(2)主送机关。主送机关是负有公文主要处理责任的受文机关。主送机关名称应当使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统称。上行文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如需要同时报送另一上级机关,可用抄送形式。下行文可以有若干机关。有些公文,如周知性公文可以省略此项。主送机关的书写位置是:标题下空1行,左侧顶格用3号仿宋字标识,回行时仍顶格;最后一个主送机关名称后标全角冒号。如主送机关名称过多而使公文首页不能显示正文时,应将主送机关名称移至版记中的主题词之下,抄送之上,标识方法同抄送。

(3)正文。正文是公文的核心部分,用来表达公文的具体内容,体现发文机关的意图。

正文的结构一般由开头、主体和结尾三部分组成。开头部分用简洁的语言写明发文的依据、目的或原因等。主体部分是正文的核心,主要写明公文的内容或事项,做到重点突出,意见具体、明确,叙述有条理。结尾部分根据文种和行文关系的不同有不同的写法。这一部分后面将结合具体文例加以介绍。公文正文的书写位置是:主送机关名称下一行,每自然段左空2字,回行顶格。数字、年份不能回行。

(4)附件。附件是公文的附属材料。有的附件是一些文字材料,有的附件是实物如照片、图表等,应当注明所附材料的名称,件数。附件是为了避免正文过长的内容隔裂而附,对正文起说明、注释、补充、证明和参考作用。有的公文,附件是文件的主体内容,正文仅起批准、发布和按语的作用。许多法规性文件就是这样。公文如有附件,在正文下一行左空2字用3号仿宋体字标识“附件”,后标全角冒号和名称。附件如有序号使用阿拉伯数码;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附件应与公文一起装订,并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顶格标识“附件”,有序号时标识序号;附件的序号和名称前后标识应一致。如附件与公文正文不能一起装订,应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顶格标识公文的发文字号并在其后标识附件(或带序号)。

(5)成文日期。公文成文日期一般以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为准;法规、规章类公文以依法批准的时间为准;联合行文,以最后签发机关负责人的签发日期为准。

成文日期要用汉字标注,并将年、月、日标全,“零”写为“O”。

(6)公文生效标识。公章是公文生效的标志。单一机关制发的公文在落款处不署发文机关名称,只标识成文时间。成文时间右空4字;加盖印章应上距正文2㎜~4㎜,端正、居中下压成文时间,印章用红色。当印章下弧无文字时,采用下套方式,即仅以下弧压在成文时间上;当印章下弧有文字时,采用中套方式,即印章中心线压在成文时间上。当联合行文需加盖两个印章时,应将成文时间拉开,左右各空7字;主办机关印章在前;两个印章均压成文时间,印章用红色。只能采用同种加盖印章方式,以保证印章排列整齐。两印章互不相交或相切,相距不超过3mm。当联合行文需加盖3个以上印章时,为防止出现空白印章,应将各发文机关名称(可用简称)排在发文时间和正文之间。主办机关印章在前,每排最多排3个印章,两端不得超出版心;最后一排如余一个或两个印章,均居中排布;印章之间互不相交或相切;在最后一排印章之下右空2字标识成文时间。

(7)附注。附注是指需要附加说明的事项。如需解释的名词术语,或者是公文发送范围和阅读、传达对象等。公文如有附注,用3号仿宋体字,居左空2字加圆括号标识在成文时间下一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