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揭秘南京中元节的习俗(精品20篇)

重阳节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下面揭秘南京中元节的习俗是小编想跟大家分享的,欢迎大家浏览。

浏览

3348

作文

1000

节日习俗作文

全文共 793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春节,奶奶都要给我们做枣花馍。枣花馍各种各样,不仅好看,而且好吃,今天上午,我和奶奶就蒸起了枣花馍。

奶奶先和了一团面,过了一个小时后,面已经发好了,我和奶奶开始做了。我们把面揪成一个个小面团,再把两个面团变成又粗又长的面条,用筷子在上面按两道印,然后有秩序得排好,但要记住要有装五个红枣的地方,装完红枣后,用筷子从两边往里夹,就有五个“花瓣”了,在中间放一颗小红枣,一朵“五瓣花”就完成了。嗯,还挺漂亮呢!

下面该做常做的动物小刺猬了。先在面团里面包上一颗枣,再揪起一点面做嘴,用剪刀把嘴剪开,让它叼住一颗枣的四分之一,用黑豆当作眼睛,剩下的只用剪刀就行了,分别剪出它的耳朵和唯一的防身武器——刺儿。呵,小刺猬也怪可爱!

我是属蛇的,当然要蒸几条蛇了。先把面搓成条状的,选较粗的一头当蛇头,在头里面塞一个枣,就把头撑起来了。再揪出蛇的嘴,也叼一点枣,把蛇盘起来,然后用笔帽按出蛇身上的花纹,一条栩栩如生的蛇就出现在眼前。

我问奶奶,为什么过年要蒸枣花馍?奶奶说,这种风俗是对山西洪洞县枣林庄的怀念。传说明朝初年,黄淮平原发生水灾后,土地荒芜,人烟稀少。当时,山西收成好,人们生活富裕。一天,皇上驾临山西洪洞县的枣林庄,老百姓听说后,从四面八方朝枣林庄涌来,庄前的古槐树下人山人海,水泄不通。在这里,百姓们并未见皇上,却见洪洞县令在人海画了一个大圆圈,然后,亮出皇帝移民圣旨,命令被画在圈内的百姓,统统迁居河南。

枣林庄人在黄淮平原落户后,仍思念着家乡的亲人。每到年首岁尾,就在宗庙里祭奠祖宗。由于枣林人子孙多,祭拜时宗庙里容纳不下,他们就用泥巴在家里塑起泥山。后来在蒸年馍时,有人用面做了个山形馍,上面插上红枣,以表示对家乡的怀念。大家见了,觉得这样又美观又实用,于是纷纷仿效,就形成了过年蒸枣馍的习俗

哦,原来蒸枣花馍还有这样一个故事。同学们,过年了,你们有没有做枣花馍?没做的快去做吧!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南京游作文初1

全文共 757 字

+ 加入清单

7月2日,我来到了素有“钟山龙蟠,石城虎踞”之称的六朝古都——南京

吃过早饭,我们马不停蹄地赶到第一个景点——中山陵。中山陵是我国革命先驱——孙中山的陵墓。中山陵一共有392级台阶,高约有160米,我怀着激动而又兴奋的心情,花了10分钟的时间,气喘吁吁地迈上了最后一个台阶。

从上往下望,熙熙攘攘的人群在台阶上缓慢地前进。毒辣的阳光使我们汗流浃背,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上落下,喉咙也直冒烟。再往里走,就会看见一块石头,上面写着孙中山的生卒年月。山顶上的博爱坊,里面赫然矗立着一座孙中山老先生的雕像。走了一圈,出了博爱坊,向下望真高呀!

人山人海,往下走就有一个大鼎,听说投入一枚硬币就会实现你的一个愿望。我也迫不及待地从包里拿出了1元硬币,许下了一个愿望。

随着人群,跟着导游,我们来到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在长廊里,展示着许多雕塑,你瞧——这里有一位僧人正在为死去的人超度,这个爷爷正背着死去的孙子的遗体。

在入馆之前,导游和保安都对我们说过不能踩踏小石头,每一粒小石子都好比死去的人。终于入馆了,馆内的一切都显得如此严肃,一个巨大的数字映入我的眼帘:300000,三十万!!!这群惨无人道的日本法西斯竟然残忍地杀害了那么多人。万人坑,安魂池,又仿佛把我拉回了1937年的12月13日。

日本鬼子用水淹,火烧,活埋,砍头,挖心等惨绝人寰的方法屠杀了那么多人!卢沟桥事件与南京大屠杀,会使我们永远铭记在心。当时那繁华的南京城就这样被毁于一旦。那时尸体堆积成山,血流成河,可最后我们的党终于赶跑了这群日本强盗。如今我们的祖国强大了,不会再受帝国主义的欺压了。出了纪念馆,我的内心汹涌澎湃,感慨不已,更加希望国家繁荣昌盛!

另外,在南京,我还去了中华门,阅江楼等名胜古迹。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3天后,我们又返回了宁波,南京一游真有趣!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端午节习俗作文

全文共 476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们的中国有着许许多多古老的传统节日,此刻我为大家说说端午节吧!端午节又称为端阳节,就是我们中国十分隆重的节日。端午节就是我国二千多年前的旧习俗,直到此刻人们还在过端午节,它就是纪念我国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农历五月初五就就是端午节了,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然而还有搞笑的划龙舟比赛呢!奶奶在家已经煮好了香喷喷的粽子,打开锅盖满屋都飘着粽子的清香,让我闻得口水直流个不停。我迫不及待地剥开粽子叶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真就是回味无穷呀!

吃完粽子后,爸爸带我去看划龙舟比赛,那里人山人海,车水马龙的可热闹了!比赛开始了,各个队伍都蓄势待发,随着一阵枪声一条条龙舟飞快地划过水面,犹如一支支箭向前飞去。在场的观众们兴奋喊道着加油加油,在为参赛者加油鼓励,参赛者们听了心里充满了信心使劲地划桨,水花到处飞溅。各条龙舟你追我赶的,最后,落后的一号最后追上了遥遥领先的二号第一个冲过了终点,观众们不禁欢呼起来,到处都就是一片欢乐的海洋。啊!这真就是我最难忘的一天了。

中国的传统节日真就是丰富多彩呀!他就像一座巨大的宝库,然而还有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等着你去找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春节习俗作文700字

全文共 696 字

+ 加入清单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今年过年这几天,几乎每天都能听到妹妹吟诵的这首春节童谣。这首童谣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也让人兴奋不已。

这首童谣中“三十晚上熬一宿”是我最感兴趣的,为什么呢?哈哈,因为年三十,又称除夕,家家户户都要聚在一起吃团圆饭!吃团圆饭可比吃普通的饭要热闹多了!不仅家人团聚,而且样样都有着美好寓意,又有营养的菜纷纷摆上了餐桌。

今年,我家团圆饭中有着美好寓意的才就有许多呢!你瞧!有鱼!它代表年年有“鱼”这边的柿子饼也有着美好的寓意,它代表“万事如意”还有我们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年糕。在除夕夜把年糕摆城宝塔状,可以表示来年生活步步高升呢!把年糕白城大圆盘,还可以表示团团圆圆,大吉大利,寓意可多了!还有海鲜、牛肉……还有许多我人都不认识的一些“老”菜。

虽然餐桌上的菜诱惑着我们,但我们仍不忘我们家的老规矩——先把年纪最老的太婆请上了桌,你们瞧,太婆乐呵呵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嘴咧牙在笑呢!我们吃了许多菜,我感觉肚子都快装不下了!

我们高高兴兴地吃完了饭,坐在电视机钱,看春节晚会,爷爷和爸爸一边看春晚一边聊着2018年一些美好的事情,奶奶贺太婆则一边看晚会,一边拍手叫绝。那我呢?其实,我和弟弟妹妹也在“表演”呢!你瞧,妹妹在表演螃蟹走路,弟弟在表演陀螺……我们也玩的不亦乐乎。

在这个团圆祥和的除夕夜,我们精彩的2018年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这个喜庆的日子,我们期待来年全家身体健康,平平安安。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春节习俗的作文300字

全文共 419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肯定都知道春节吧,春节是我国最隆重的节日。想知道这个节日有什么习俗,就来看看我的。

大家在过春节时都放鞭炮,因为鞭炮是为春节而制作的,所以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燃放烟花爆竹,庆祝春节的到来。放鞭炮在古代是为了赶走一个叫“年”的怪兽,“年”欺压百姓,但人们放鞭炮赶走了它。所以放鞭炮作为一种春节习俗流传至今。

除了放鞭炮,贴对联也是一种春节习俗。对联是用红纸做的,人们相信红色可以降妖除魔,所以用红纸做对联。每一家都贴有对联,门上还贴了“福”字,“福”是倒着贴的,为什么呢?哈哈,意思是表示“福”倒(到)了。

拜年也是春节习俗,我最喜欢拜年了,因为拜年可以挣压岁钱呢!拜年一般在大年初一的早上,大家都起床很早,相遇时互相问好说祝福语,然后互相拜年发压岁钱,这时候是我最高兴的时刻啦!拜完年我回家数着自己的压岁钱,心里美滋滋的。

春节的习俗还有很多,如穿新衣,大家一起吃饺子……现在这几年又举办了一些游戏,可以玩,大家都开心。春节的习俗真多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端午节的习俗作文500字

全文共 596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到了,家家户户都热热闹闹的。每当到了端午节,人们都要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挂艾草、香袋和在孩子的身上写“王”字,这是为什么呢?

我在网上查了一下。原来这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都城,屈原和一位楚国大夫知道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最后,他们抱着一块大石头跳江了。当地的老百姓知道后,就往里面扔粽子,希望鱼儿不吃屈原的身体,只吃他们扔的粽子。所以就有了吃粽子这个习俗。老百姓到了每年的端午节,都会比赛龙舟,赢了就上岸把粽子扔进江里,所以就有了赛龙舟这个习俗。那在家门口挂艾草和菖蒲,还有挂香袋和在孩子身上写“王”字,又是怎么回事?原来是因为古时候没有蚊香,花露水和纱窗,所以人们就在门口挂艾草、香袋,在孩子身上挂香包可以防止蚊子、虫子来咬。在孩子身上写“王”字就是虫子中的国王,虫子都不能咬他。

喝雄黄酒是为了让蛇不来咬,就又有这个习俗了。这时妈妈叫我吃粽子。粽子的馅有肉、蛋黄、豆沙、枣子等多种。剥开绿油油的粽叶,里面就是香喷喷的粽子了!真像一个粽子精灵披着一件绿色的棉袄呢!我要开始吃粽子了,我一口咬下去,啊,粽子真好吃啊!这又香又甜的味道一直到我的心里,使人陶醉了。我真喜欢粽子呀!可是当我一想起屈原便有一种辛酸。

这个端午节我知道了屈原为了国家不惜牺牲自己,我也要想像屈原一样,做一个爱国的人!将来未国家做贡献的人!真是一个令我难忘的端午节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写三月三习俗的作文

全文共 586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的农历三月三,是我们壮乡的传统节日。

今年的“三月三”又快到了。时间在飞逝,明天就是我早盼望来到的“三月三”了,我的心情哪,甭提多高兴了。

晚上,我妈妈就开始作起“三月三”的食品准备。首先看见妈妈拿来红兰,炒了一下就滚了热水,就把红兰泡入水中,妈妈就用手拿红兰,不过多久,红兰便冒着热气,水变成了红紫颜色的了,香透了。我心里想……彩妈妈就把糯米洗好,泡入红兰水,等到明天早晨蒸。听了妈妈说明天蒸,我焦急了。但还是得明天吃上这香喷喷的糯米饭,因为明天是“三月三”嘛,这只是准备。然后,妈妈做另一种食品,就是鸡蛋。

第二天清早,我一骨碌地爬床来,穿上衣裤就闻到一股糯米饭的香味。于是,我赶忙来到厨房。早起的妈妈见了我说:“快快来吃糯米饭了。”我兴奋地欢呼起来,拧开饭的盖,哇,好香啊,只见饭里乘着美丽的糯米饭,有黄色的,白色的,红色的,紫色的。我抓起一大把的糯米饭,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吃了一会儿,妈妈又递给我鸡蛋,我惊喜极了。于是,我又津津有味地吃起鸡蛋来。原来这些美味食品是妈妈一清早起来做的。我想:“……”这天,有的小孩子还结了个鸡蛋网,挂在胸前,网里放着个红通通的鸡蛋(那时**)。我们还拿着鸡蛋,和别的同学斗呢,真是有趣。

我想:人们为什么要做各种颜色的糯米饭,肯定是它表示着使人们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吉利的含义吧!鸡蛋呢,也许是祝愿我们小孩呢感快长快长,健康成长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中秋拜月习俗

全文共 992 字

+ 加入清单

拜月的目的,不止于“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洁月”,在民间,人们还用拜月来为农作物是否丰收占卜,更有女子拜月以求子。

拜月,古人称之为“拜月祭”。严格地说,“拜月祭”,有两次。

一次是在“秋分”日,目的是“迎寒”。立秋之后,阴气渐盛,古人在这一天晚上举行祭祀活动“拜月祭”。又月亮属阴,代表的是“寒”,所以谓之“迎寒”。唐人陆德明在为《周礼》“圭璧以祀日月”一句作的释文中说:“祭日月,谓曰春分朝日,秋分夕月。”“夕月”就是指秋分晚上祭月。

但古人最重要的一次“拜月祭”,是在农历八月十五晚上,是日是中秋佳节。此风延续至今。

因时代、地域不同,“拜月祭”俗,大同而小异。

一般的家庭是:在庭中陈瓜果、月饼供月,进行祭拜,然后赏月。如嘉靖河南《固始县志》:“中秋列瓜果酒饼,男女望月罗拜,已而欢饮,谓之玩月。”《帝京景物略》又曰:“于月出所方,向月供而拜,则焚月光纸,撤所供,散家之人必遍。”这些,都是家庭祭拜的形式。

在有的地方,还有众人出外游赏的习俗。南宋《新编醉翁谈录》较为详细地记录了这一拜月风俗:“京师赏月之会,异于他郡。倾城人家,不以贫富,能行者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饰之,登楼或于庭中焚香拜月。各有所期。男则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洁月。”这段文字,不仅记述了拜月的盛况,还指出了拜月的目的。其实,拜月的目的,不止于“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洁月”,在民间,人们还用拜月来为农作物是否丰收占卜,如《琐碎录》就记载了民间“占荞麦”之俗:“中秋无月,则兔不孕,蚌不胎,荞麦不实,盖缘兔蚌望月而孕胎,荞麦得月而实。”这虽然没有科学道理,近于无稽之谈,但却也反映出古人对月的崇拜和运用。

因月属阴性,主生育,所以古代更有女子拜月以求子,甚至于“乞子”成为中秋节的重要活动之一,“人家儿女于月下设果饼、环服之类,群望月而拜,致辞,谓之请月姑。”她们希望“月姑”送子。到了清代,“拜月求子”又和“摸秋”联系在了一起。道光安徽《繁昌县志》叙说当地的中秋夜:“妇女联袂出游,遇菜圃辄窃南瓜为宜男兆,名曰摸秋。亦有中年乞嗣者,亲友于是夕亦取南瓜,用鼓吹爆竹饷之,谓之送子。”这些,都体现着人们拜月求子的美好愿望。

时至今日,中秋拜月,仍然是人们的清赏佳节,只是其文化内涵发生了些许的变化。月圆,人亦要圆,只要明月不息,拜月习俗也就绵延不绝。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中秋节的传统习俗

全文共 265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中秋节,我和姥姥、姥爷、爸爸、妈妈一起赏桂花,共同渡过这欢乐的时光。

我们走到姥姥、姥爷家院子的桂花树下,深吸一口气,桂花真香呀!它的芬芳让我着了迷。它的花瓣小小的,黄黄的,很可爱。我目不转睛地盯着可爱的桂花,把它深深地印在了脑海里。

妈妈看我可爱、认真的样子,不禁笑了,她轻轻地亲了我一下,我感觉每朵花里都溢满了幸福,我想摘下一朵桂花送给妈妈,并对她说:“妈妈,您辛苦了!”

我们回到家后,我给大家分月饼,我先把姥姥给妈妈买的果丹皮切成一个个的小粒粒,再拿几块不同口味的月饼切开,把它们放在盘子里。

我们一家人都笑了,笑得可甜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春节习俗的作文400字

全文共 615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是我国最具特色的节日,它有许多有趣的习俗,其中,我最喜欢的要数吃钱饺子了。

钱饺子,故名思议就是包了钱的饺子,谁吃到了就会有一年的福气。我们家每年过春节都会包钱饺子,爸爸今年包的时候说,把钱包进饺子里太脏了,他非要在饺子里包剥了壳的开心果,还风趣地说:“这就是钱饺子了!”为了凑热闹,我也包了一个“甜”饺子,我给它取名叫“噩运”饺子,谁吃到了就要给大家钱。

热腾腾的饺子上桌了!,我不管烫不烫,用筷子夹住一个饺子,马上塞进嘴里。因为饿极了,再加上想吃到钱饺子,第一个还没吃完,我马上夹住第二个往嘴里送,第三、四个饺子很快进了我的肚子。直到嘴里什么都装不下了,我才开始细嚼慢咽。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吃完了我盘子里的饺子,肚子还没饱,还没有吃到幸运饺子。我就继续在全家人的盘中里搜寻,看到这个饺子鼓得大大的,好像偷偷藏了什么东西一样,我赶紧夹住它,可里面什么东西都没有。我再看看那个,很像是爸爸包的,就迅速把它放进嘴里,生怕别人抢走一样,可是这个饺子里面依然空无一物。我又吃了半盘,什么也没有吃到,肚子却已经撑得像个皮球,我已经饱了,可是还想在吃几个,看能不能吃到。最后,我实在吃不下了,只好躺在沙发上休息。

事后,大家谁也没有吃到钱饺子,连我的“噩运”饺子也没有了。我怀疑开心果化了。但还是很开心。因为吃钱饺子本身的寓意就是让我们多吃些饭,所以一切都没有关系。

春节有许多奇特的习俗,但在我眼里,最有趣,寓意最深、最美的要数吃钱饺子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吃年夜饭的习俗什么时候开始的啊?

全文共 1220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

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古人在一首《守岁》诗中写道:"相邀守岁阿戎家,蜡炬传红向碧纱;三十六旬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珍惜年华是人之常情,故大诗人苏轼写下了《守岁》名句:"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由此可见除夕守岁的积极意义。

年三十守岁,俗名"熬年"。为什么称作"熬年"呢?民间世世代代流传着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相传,在远古的洪荒时代,有一种凶恶的怪兽,人们叫他"年"。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年兽就要从海里爬出来伤害人畜,毁坏田园,降灾于辛苦了一年的人们。人们为了躲避年兽,腊月三十晚上,天不黑就早早关紧大门,不敢睡觉,坐等天亮,为消磨时光,也为壮胆,他们就喝酒。等年初一早晨年兽不再出来,才敢出门。人们见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贺道喜,庆幸没被年兽吃掉,这样过了好多年,没出什么事情,人们对年兽放松了警惕。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兽突然窜到江南的一个村子里,一村子人几乎被年兽吃光了,只有一家挂红布帘、穿红衣的新婚小两口平安无事。还有几个童稚,在院里点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红,竹子燃烧后"啪啪"地爆响,年兽转到此处,看见火光吓得掉头逃窜。此后,人们知道年兽怕红、怕光、怕响声,每至年末岁首,家家户户就贴红纸、穿红袍、挂红灯、敲锣打鼓、燃放爆竹,这样年兽就不敢再来了。在《诗经·小雅.庭燎》篇中,就有"庭燎之光"的记载。所谓"庭燎"就是用竹竿之类制作的火炬,竹竿燃烧后,竹节里的空气膨胀,竹腔爆裂,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这也即是"爆竹"的由来。可是有的地方,村民不知年兽怕红,常常被年兽吃掉。这事后来传到天上的紫微星那儿,他为了拯救人们,决心消灭年兽。有一年,他待年兽出来时,就用火球将它击倒,再用粗铁链将它锁在石柱上。从此,每到过年,人们总要烧香,请紫微星下界来保平安。

以上便是传说中除夕守岁的来历。

在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团圆,欢聚一堂。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茶点瓜果放满一桌。大年摆供,苹果一大盘是少不了的,这叫作"平平安安"。在北方,有的人家还要供一盆饭,年前烧好,要供过年,叫作"隔年饭",是年年有剩饭,一年到头吃不完,今年还吃昔年粮的意思。这盆隔年饭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来煮,北京俗话叫"二米子饭",是为了有黄有白,这叫作"有金有银,金银满盆"的"金银饭"。不少地方在守岁时所备的糕点瓜果, 都是想讨个吉利的口彩:吃枣(春来早),吃柿饼(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长生果(长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除夕之夜,一家老小,边吃边乐,谈笑畅叙。也有的俗户人家推牌九,掷骰子,赌梭哈,打麻将,喧哗笑闹之声汇成了除夕欢乐的高潮。

普天下人都盼望着新年零点的到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独特的习俗作文_文化作文1600字

全文共 1490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是三德范,那是一个风景优美的村庄,那里的春节有着独特习俗。家乡过春节差不多从腊月初就开始了,家家都买起了年货,忙里忙外的准备了起来。而小孩子们更是热闹,男孩子向大人要钱买鞭炮,女孩子缠着……

我的家乡是三德范,那是一个风景优美的村庄,那里的春节有着独特的习俗。

家乡过春节差不多从腊月初就开始了,家家都买起了年货,忙里忙外的准备了起来。而小孩子们更是热闹,男孩子向大人要钱买鞭炮,女孩子缠着父母吵着要买新年衣裳。可平时‘小气’的大人们在这时总是大方地把钱从钱袋里掏出来给小孩买衣服、买鞭炮烟花。

看吧,每天都有几个是好朋友或者是亲戚的男孩子在胡同里放鞭炮;听吧,每天家门外头都没完没了地响着,什么二踢脚啊、窜天猴啊……各种各样的鞭炮声,随着几个男孩的笑声响了起来。我不知道别人听到这种奇妙而又特别的“乐曲”是什么感受,但我知道每当我听到这声音的时候心情都特别舒畅。

转眼间,已经是小年了,腊月二十三,孩子们差不多都放假了。这一天,大人开始忙活着包水饺了。晚上,一盘香喷喷的水饺摆在了餐桌最显眼的位置,看着是多么美味可口啊。这水饺的皮儿是父母的关爱,这水饺的馅儿是父母的期望啊。

腊月二十八这天,是赶集的日子,这一次赶集和往常的不一样,这不仅仅是一年中最后一次赶集了,而且这一天大多数人都是去买烟花爆竹。小孩跟着父母,在卖鞭炮烟花的区域里逛着,东挑挑、西挑挑,不一会儿,篮子里就装满了烟花、爆竹,当然还有小孩能自己玩的小鞭炮和烟花。一家人就高兴而满意的回家了。

其实,最热闹的还是大年三十这天。天渐渐黑了的时候,一家之主,小孩的父亲拿着挂在竹竿上的鞭炮,站在大门口上就噼里啪啦地放起了鞭炮,那热闹劲儿就甭提了。当天完全黑了的时候,男人们才开始放烟花,而妇女则在家里准备除夕晚上丰盛的大餐。这时,小孩是最悠闲的了。大家都纷纷爬到了自己的房顶上,怀着那种兴奋的心情看着五彩缤纷的烟花。当我像其他孩子一样,站在房顶上看到那一朵朵灿烂夺目的烟花时,就会想到,这一晚今年的最后一个晚上,过了这一晚我就又长大了一岁,长大了一岁的我会迈向人生更高的阶梯、会突破人生更多的奇迹……看完了烟花的‘表演’,大家都从房顶上下去了,回到温馨洋溢的屋子里,会看到一桌丰盛美味的大餐,还有几盘光滑晶莹的水饺。这时,小孩子的爸爸会拿出一瓶酒,津津有味地喝两盅。全家吃着可口的饭菜,看着引人入胜的春节联欢晚会,全家洋溢在幸福的生活之中……

大年初一,这一天便是春节了。不管男女老少这一天都会穿着新衣服,迈着轻松的步伐去给亲戚朋友们拜年。小孩这一天会非常的高兴,因为他们又可以收到压岁钱了,虽然我们这里的压岁钱给的不多,但是小孩们都会非常开心。

接下来的几天一般都是去小孩子妈妈的娘家走亲戚,这也是一种习俗,也是过春节可少的习俗呢!

大约初七初八吧,“扮玩”活动也随之来了。大人小孩都到街上去看“扮玩”。扭秧歌的妇女们个个容光焕发;赶毛驴儿的、扮猪八戒的老太太们个个都精力旺盛,好像是年轻了好几十岁;踩高跷的人们个个都十分卖力;站在抬杆上的小朋友们个个精神抖擞。扮玩也是一门艺术,我觉得它是一门了不起的民间艺术。

到了正月十五这一天,正是元宵节,也叫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赏灯节也是元宵节的别名,这是因为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这一天,大家会吃着香甜粘滑的汤圆;到了晚上,每一家都会出来放烟花,有的还会去街上赏灯,有耍龙灯的、玩云彩灯的……真的是应有尽有!这一天,将又是一个非常美好的夜晚……

过了正月十五元宵节,春节也差不多就结束了,大人们去工作了,孩子们也都陆续开学了……大家都精神焕发地开始了新一年的工作和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关于南京文明的小主人作文

全文共 433 字

+ 加入清单

文明南京主人中国曾有“礼仪之邦”的称号,所以当2014年青奥会来临时,我打算做一位文明的南京小主人,展示主人的风采,展示中国人的风采,展示小学生们的风采,文明南京小主人作文。默无闻的小草,做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做一名文明的南京小主人我们小学生可能做不了什么大事,可是我们可以做默,让更多的人们懂得礼仪,这样一来,当南京2014年青奥会到来时,当各国人们到来时,你、我、他、她,我们所有南京人,中国人都会微笑地迎接每一位来宾,都会使用文雅、和气、宽容的语言。

礼貌用语可以沟通人们的心灵,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让外宾连说:”好!good!very good!”让微笑永久在每个人的脸上绽放。做为一名南京小学生,我们不仅是一棵小草,我们也肩负著主人的责任与使命,让国际友人对中国的未来刮目相看。我们不仅要使用礼貌用语,更要有个健康的身体。我每个星期都要挤出一天来和家人运动。让我们融入青奥全民健身的氛围中,让我们一起努力吧!绿色青奥建设我们美丽的家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广西中元节的习俗介绍

全文共 808 字

+ 加入清单

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元节。中元节本是汉族的祭祖节日,后来与少数民族文化融合,包括壮族在内的一些少数民族也在这一天祭祖。

广西,中元节一般提前一天,也就是在农历七月十四过,又叫“七月半”“七月节”。传说,以前广西老百姓也在农历七月十五过节。到宋朝末年,南方战乱,广西老百姓正准备过中元节,听闻元军大举进攻岭南,为避战乱,只好提前一天过节了。后来便一直延续下来。

在广西,中元节是个重大节日。这一天,很多单位都会“人性化”地提前几个小时下班,让员工回家过节。在包括南宁在内的许多地方的壮家,中元节是仅次于春节的重大节日,无论家境如何,都要割肉宰鸭、隆重祭拜祖宗的。

壮族民间传说,人死后灵魂会到天上去,由天上管着;只有到七月初七至十五,才能放假回到人间探亲。于是,每年到了七月初七,姑娘们过完乞巧节之后,家家都忙于筹办给祖宗祭拜的活动。

中元节的过法因地而异,最具普遍性的是:农历七月十三之前,家家户户都搞大扫除,注意言行礼节,备好供品,一是表达对祖宗的敬重,二是展现子孙的治家本事;七月初八开始“接祖”,七月十二以前要把祖宗接回家,一日三餐点香供祭;七月十四、十五(有的地方是七月十三至十六),全家停止一切农事,置办丰盛的祭品,举行祭拜仪式、聚餐等。七月十四,第一次祭拜时,往往是半夜起床,天蒙蒙亮全家就开始聚餐了。七月十五日为“送祖”日,当晚要把所有的纸供品烧化,以示送给祖先带回去享用。七月十六日走亲戚,嫁出去的女儿,这天都要拖儿带女回娘家。因此,有的民俗学家将壮族“中元节”称作壮族“团聚节”,也称“姐妹节”。

中元节依旧。不过,人们已不信鬼神,仅以祭祀礼仪,表示对逝者的缅怀,求的大多是亲人团聚,共同祈盼的是家庭的和睦,民族的团圆。一位在拔鞑耸醒」何迳纸鞋等祭祀贡品的刘奶奶告诉记者,中元节买些贡品烧,是为了表达对亲人的思念,祈求家人健康平安。一家老小也可以趁过节的机会吃顿团圆饭,这在平时是很难得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写南京的700字作文

全文共 785 字

+ 加入清单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吹拂着凉爽的秋风,我的心情格外的好。时逢国庆长假,我邀请爸爸妈妈跟我走进了南京的大街小巷。

在秋日金色的斜阳下,我们来到南京最具历史文化特色的夫子庙。当位于健康路上的夫子庙正门映入眼帘时,便让我们产生一种气势雄浑的感觉和一份悠远的遐思,仿佛让我回到了远古而繁华的时代。走进夫子庙,只见路两边一个挨一个的商铺中摆满了各色小商品,显示了夫子庙的热闹和繁华。最具特色的“捏糖人”、丝绸锦缎装饰品等更是让我爱不释手,舍不得离开。我看着看着,突然 阵阵香味飘来,引得我口水直流,哦,原来是“状元楼”、“奇芳阁”、“秦淮人家”等这些扬名中外的美食店在招揽顾客。不知不觉中,我们来到了乌衣巷口,“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著名诗句顿时扑入脑海,而此时的乌衣巷在夕阳映照之下更是充满了诗情画意。渐渐的,夜幕降临了,我们来到了秦淮河边。秦淮河的桥上,一排排大红灯笼映出一片片火红的天地,当然,也映红了人们笑盈盈的脸颊;河对岸的墙上,两条金龙正争抢着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的倒影映在清波荡漾的河水中,显现出一派吉祥如意的景象。此时的夫子庙,真是“火树银花不夜天”呀l

离开了夫子庙,我们怀着愉快的心情,来到了华灯初上的新街口。夜晚的新街口,绚丽多彩,热闹非凡。五彩缤纷的装饰灯把新街口装扮得像一个神奇的梦幻世界:高楼上的灯星星点点,宛如天上一颗颗明亮闪烁的星星,七彩的光束从天空中划过,把天空装点得像一个绚丽的大舞台;站在新街口的中心,只见新百、中央、东方、金鹰等现代化的大型购物商城遥遥相对,金碧辉煌:广场前的花卉在多彩灯光的照耀下更显得美丽;广场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或一家三口或独来独往,但都带着轻松与时尚,将新街口烘托得更加繁华。

南京,一个日新月异的城市;南京,繁华而美丽。我爱我的家乡——南京,我愿她更加繁荣昌盛

[写南京的700字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南京自然风景

全文共 964 字

+ 加入清单

一直,南京都是一个很美的城市。古老中流淌着悠悠的笔调文风,朦胧中又夹杂着一丝淡淡的忧愁。南京是一个让人怀旧的城市,置身于扫叶老人龚半千的故居—清凉山半亩园,遥想那被石奚谷和尚芒鞋竹杖踏遍的牛首山,徜徉于十里秦淮,吟起杜牧的“夜泊秦淮近酒家”,更有李煜的“一江春水向东流”。古老的历史贯穿了南京的始终,而支撑其后的是灿烂的文化。

水是南京的生命,更赋予了这座古城灵气和生机。无论是明朝皇宫后花园的玄武湖,还是张汝南盛赞的“江南好,到此莫须愁”的莫愁湖,水都是那么明静。世事变迁,人事沧桑,可山水依旧,清透地让人看不见历史的痕迹。当然,最负盛名的当是秦淮河,也因为这十里秦淮的绵延让这个古城带上了一层抹不去的脂粉气——不俗,却显得清雅,像是徘徊在秦淮河上的歌女,落入红尘,却依旧有着一份铮铮铁骨,如撕掉桃花扇的李香君。秦淮河是历代文人骚客不惜洒墨的地方,最经典的是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也读过朱自清和俞平泊的《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虽篇名同却是完全不同的风格。画舫纵横,笛韵悠扬,胡琴哀唱的秦淮河总是能激起文人不同的情怀。也曾和朋友在中秋乘船游过秦淮河,华灯映水,很是美丽,但却由于技术不佳,船在河里打转,撞到了另外一艘,在一片欢笑中激起了一片水花————河水清凉依旧,可已闻不到一丝脂粉气。

南京是一个有王气的城市,为六朝古都,因而这个古城积累了太厚重的历史,每寸方土都有着历史的滑痕,辉煌与哀伤俯首皆是。庞大的明朝皇城早已消失,只有古城墙的残垣,屹立在午朝门公园的石碑诉说着往日的辉煌;朱元璋的皇陵也只有无语的石像傲视着百年的沧桑;中山陵拾级而上的石阶显示对着一个逝去伟人的敬仰……而今王气笼罩下古城的人们悠闲地生活在这片曾今辉煌的土地上。时常很羡慕在玄武湖边上夕阳相伴的老人,明城墙脚下草地上嬉戏的一家人,南京的人们像很多东部城市的人们一样过着悠闲自在的日子,所谓的王气并没有给他们留下太多的痕迹。在新街口逛街,在湖南路品美食,在山西路购书,在珠江路淘软件……现代都市气息已经充斥着这座古城。

在南京呆久了,离开时才发现自己竟然有些不舍,或许我已经习惯了在这个古城的生活,习惯了山风徐徐的清凉山公园的小憩,习惯了玄武湖边上杉林氧吧里的漫步,习惯了湖南路的小吃一条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我的家乡南京作文500字

全文共 560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南京,我从小就在南京长大,所以对南京的印象也很特别。南京又叫石头城,唐代诗人刘禹锡作《石头城》一诗云:“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深夜还过女墙来。”石头城是三国时吴主孙权建造,滨临长江,自古乃是兵家必争之地。可随着江水日渐西移,石头城慢慢被荒废了。

石头城很好玩儿,不过,夫子庙更好玩。夫子庙是一条地地道道的商业街,商业街上除了有各种店铺之外,还有许多的南京小吃。夫子庙里还有一个古巷,叫做乌衣巷,没错,就是唐朝诗人刘禹锡笔下的那个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白天的夫子庙人声喧腾,随着夜幕降临,夫子庙慢慢安静下来了。夜深人静了,薄雾渐渐地笼罩着整个秦淮河畔,此时若你站在文德桥上,放眼远眺,这时你只须静下心来,就会听见畔池里小船上船夫的划桨声,畔池边草丛中的虫鸣声,池水冲打岸边洗衣石的声音溶在了一起,在夫子庙中悠扬的回荡。

除了风景,夫子庙里最让我着迷的还有南京特色美食。这里有肥美多汁的盐水鸭,有又甜又香的桂花糖粘藕,有色泽金黄的七家湾锅贴,还有味道鲜美的鸭血粉丝汤和多汁的小笼汤包。这就是老南京的味道!

南京的民俗也是很有趣的,元宵节那天,人们会聚在夫子庙里看花灯,夜幕降临了,贡院前的广场上摆满各式各样的花灯,可美啦!

我爱我的家乡南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2024端午节的习俗

全文共 556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那天,家家都会包粽子,我们家也不例外。小时候,我就经常和姑奶一起包粽子。我们先把糯米泡好,再买来长长的粽叶,把泡好的米和枣放在粽叶上。姑奶用手巧妙地一裹,一个好看的粽子就诞生了。然后,姑奶把粽子放在锅里煮,我就在旁边焦急地等待着。一会儿,粽子出锅了,一个个三角形的粽子从锅里拿出来,解开绳子,剥开粽叶,露出白白的糯米和红红的枣,香糯可口,非常好吃。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思考,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呢?原来这是我们的传统民俗。我还了解到,端午节除了吃粽子以外,还有赛龙舟、饮雄黄酒、戴香包、悬艾草、挂钟馗等习俗。还有一首关于端午节民俗的小诗:“五月五,是端午,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详细描写了端午节的民俗风情。端午节在很早以前是人们祭祀神龙的日子。后来,人们还巧妙地把远古的风俗与纪念伟大诗人屈原结合起来。传说屈原于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纵身投入汩罗江。当时楚国人纷纷赶着划船去追他,但追至洞庭湖上,已不见踪影。这就是赛龙舟的起源。人们为了不让屈原的尸体被鱼吃掉,就用芦叶包住米饭扔下江里,这就成了吃粽子的开端。

端午节乃中国重要传统节日,绵绵数千里,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象征,一种印记,一种情结,深深烙在世世代代中国人的心中,是永远抹不掉的定海神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老北京的春节习俗1000字

全文共 975 字

+ 加入清单

日落日升,斗转星移,回首往昔,历史为我们留下了太多的系念和玄想,而这“岁时礼俗”就是其中之一。比如,春节习俗成了我国最大的传统民俗日子。春节在古都更受到人们普遍重视,由此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春节习俗。农历的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过年”。春节原起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古代的春节称:“元日”、“元旦”。辛亥革命后,才把正月初一正式定名为春节。

北京地区来说,从腊月初八家家户户要泡腊八醋(蒜),就开始有了“年味”。民谣讲:“老太太别心烦,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有一首歌谣唱道:“糖瓜祭灶,新年来到,丫头要花,小子要炮……”。从这一天开始,老北京人更加忙活了,要祭灶,扫房子,蒸馒头,置办年货,贴“福”字,贴年画,剪窗花,贴对联。贴门神,贴挂钱,一直忙活到除夕,开始过大年。

老北京人总是把“福”倒着贴在门里、衣柜、水缸上,寓意着福到了。贴春联也有许多讲究,一般百姓家贴红色春联,门楣上贴“横批”,内廷、王公府第,一律用白宣纸镶红边;守制者(有父、母丧者)则要用蓝纸;庙宇用黄纸。春联最早始于五代时的后蜀。据说当年蜀太子在本宫门上提写“天垂余庆、地接长春。”八个大字,这就是中国最早的一副春联。老北京人在屋内廷贴上“抬头见喜”,屋外贴上“出门见喜”,院内贴“全院生辉”等春条。

过去大多数老老北京人家都供有佛龛或神像,到了年三十最讲究的要摆上九堂大供;有成堂的蜜供,成堂的套饼、花糕的面鲜,成堂的水果、成堂的干果、花糕大小八件,年糕年饭,素饺子(或蒸食),素炒菜(或炸食)。家境不好的也要摆三堂或五堂供品。老北京人过年讲得就是吃喝玩乐,以吃为主。这些供品实际上也是为人准备的。

老北京人除夕晚上的年夜饭(又称团圆饭)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全年最丰盛的一次晚餐。除夕的年嬉饭要荤素一起上。有冷荤、大件和清口菜。冷荤有冷炖猪、羊肉、冷炖鸡、鸭。大件有:红烧肉、扣肉、米粉肉、红白丸子,四喜丸子。清口菜一般都是豆腐、青菜、罗十、咸菜佛手等。主食多以荤素睡觉为主。

老北京人除夕和正月初一都要吃饺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还总是把饺子包成元宝形,在饺子中放进糖、铜钱、花生、枣、栗子等。如吃到糖的,意味着日后生活甜蜜;吃到铜钱意味着有钱花;吃到花生意味着长寿,因花生又名长生果,吃到枣和栗子的意味着早立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南京自然风景

全文共 800 字

+ 加入清单

南京,简称宁,江苏省省会,地处长江下游的宁镇丘陵山区,北纬31度14’~32度36’,东经118度22’~119度14’,北连辽阔的江淮平原,东接富饶的长江三角洲。

全市总面积6597平方公里,其中市区4737平方公里(包括江宁区、浦口区、六合区),城区200、44平方公里。总人口538、8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59、71万人,非农业人口270、11万人。现辖11区4县。境内山地、河流、平原交错,城东有钟山屏障,城南有十里秦淮。流经南京段的长江约95公里,江宽水深,万吨海轮可终年通航,秦淮河和滁河的河谷平原是全市的重要农业区(本统计截止日期2002-4-31)。

南京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有“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都”的美誉。自公元229年东吴建都南京始,南京曾十次成为京都,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南京属亚热带湿润气侯,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光能资源充足,年平均温度为15、6度,最高气温43度(1934年7月13日),最低气温—16、9度(1955年1月6日)。年平均降雨117天,降雨量1106、5毫米,无霜期237天。每天6月下旬到7月中旬为梅雨季节。

境内自然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藏有40多种。其中,铁硫储量占全省40%左右,锶储量和品位居东南亚之首。地下水源丰富,水质优良,江宁的汤山温泉、江浦的汤泉、浦口的珍珠泉等矿泉尤为闻名。

南京山、水、城、林相映成趣,景色壮丽秀美,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春游“牛首烟岚”,夏赏“钟阜晴云”,秋登“栖霞胜境”,冬观“石城霁雪”,可见南京美景胜境之一斑。

南京地理优越,风景佳丽,赢得历代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化名人的赞誉。诸葛亮曾赞叹说:“钟山龙蟠,石头虎踞,真乃帝王之宅也”。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赞美南京:“其位置乃在一美善之地区。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种天工,钟毓一处,在世界中之大都市,诚难觅此佳境也。……南京将来之发达,未可限量也。”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中秋节的习俗作文欣赏

全文共 282 字

+ 加入清单

中秋节晚上,泉州少林寺举行“中秋佳节祈福平安欢喜传灯法会”的活动。我高兴地想:中秋节就在少林寺笑傲江湖。

“天涯共此时”的时刻到来,只见大雄宝殿前的石埕上,百盏蜡烛被摆成“中国梦”字样,烛光在夜色里摇曳,引得市民争相拍照。

妈妈来到香案前,供上柚子、龙眼、月饼,我连忙取来三枝清香,虔诚地焚香祈祝。妈妈笑着说:“龙眼通称‘桂圆’,因此也寓意着‘蟾宫折桂’,而柚子还要在柚皮上画鬼脸,祭月后剥皮食柚肉,有祛除邪恶的意思。”

参加传灯活动的人越来越多,大家围成一个大圆圈,共同期望美好的中国梦能够早日实现。

多么难忘的中秋传灯祈福活动,我想:美妙的佳节真可以用花好月圆来形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