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揭秘南京中元节的习俗(热门20篇)

重阳节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下面揭秘南京中元节的习俗是小编想跟大家分享的,欢迎大家浏览。

浏览

3564

作文

1000

节日习俗作文

全文共 498 字

+ 加入清单

潮汕从一月到十二月每个月都有节日,除了元宵、清明、端午、中秋、冬节、春节等几个典型的传统节日外,还有其它节日,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几个吧。

在潮汕,各家各户都有祖宗的“忌日”,差不多每个月都有两个祭拜节日。在这个节日里,有祭品美食的制作,也有娱神民间艺术的展示,名目繁多,但是都为了祭拜自己的祖宗。这一天,家族里的亲戚全都来家里举行祭拜活动,相当于一次大型的家族聚会。

正月至二月,各乡各里都会选一个吉日或固定时间游神赛会,也就是社日。这天,游各乡各里的四个门头的老爷,还要做“大戏”,十分热闹。乡里还要做美食,供奉老爷之日,公开拍卖,据说得到者算是幸运。拍卖的钱可作为老爷宫的费用,或做公益事业。

潮汕的每个节日都要专门制作祭品美食,其中有:寿桃、芋丝酥、荷兰薯、花过面酥、红萝卜丝酥、汤圆、棕球、碱水、酵、甜面包、“梭罗包”、“桥徘”、粟穗、“五身人仔”、“三角楼”、月饼、腐乳饼等。除此之外,还有三牲、五牲,以至整桌潮汕筵席,简直就是一个小吃大荟萃。

在这些节日里,大家为营造节日气氛,增添欢乐气氛,每个人都要表演自己的拿手绝活。所以,潮汕民间过节和游神,又增入了民间风俗。

这些就是潮汕的部分节日习俗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南京南京观后感心得体会

全文共 631 字

+ 加入清单

砰,砰砰,砰砰砰!发生了什么事?让我们拉近镜头看一看。原来,我正在观看南京大屠杀的电影,名叫《南京!南京!》。“南京!南京!”这是十几亿同胞愤恨而炽热的呼唤,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

1937年12月13日,可怕的南京大屠杀开始了!在长达40多天的时间里,没有人性的日本侵略者杀害了我们的中国同胞多达30几万!侵略者用机枪扫射、焚烧、活埋等方式进行群体性大屠杀,整个南京城陷入了恐怖与血腥之中。有一些日本军官还玩起了残酷的杀人游戏,比赛谁杀得中国人多,谁就是胜者。竹竿上,只见一个个血淋淋的人头悬挂着,在一旁的日本军官却是满脸的狞笑。看到这一幕,不禁让人心里发颤,但更多的是愤怒!

我不忍再看,但影片中的年龄比我小的两个孩子吸引了我。

其中一个孩子英勇地端起了重重的机枪,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殊死搏斗,在一次又一次的战斗失败后,他抱着最后的希望与侵略者一战到底,毫无畏惧,眼睛里闪烁着勇气与坚定的光芒!

另一个孩子,名叫小豆子。小豆子和他的爸爸本来要被枪决,却被一个良心发现的日本军官给放了。看着城里几十万的尸体,看着自己毫发无损的身体,他们乐坏了,奔跑在开满鲜花的草地上,笑声回荡在血流成河的南京城外!他们的笑声,不为什么,只为获得了自由与生命。

和他们相比,我就显得太幸福了!我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不用扛枪上战场,更不用为生命和自由担忧,而是衣食无忧。这些幸福生活,都是无数肩扛武器、不怕牺牲、浴血奋战的英雄,用自己的鲜血换来的,是他们创造我们的未来!我们是幸福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庆祝中元节的作文:七月中元节的习俗

全文共 1235 字

+ 加入清单

中元节”,桂东人称之为“七月半”。

关于中元节的起源,有两种不同的传说。

一说是源于佛教《大藏经》中的目莲救母的故事。目莲历经千辛万苦才到阴府,见到死去的母亲被一群饿鬼折磨,目莲用钵盆装菜饭给母亲,却被饿鬼夺走。目莲只好向佛主求救,佛主被他的孝心感动,授予《盂兰盆经》,目莲按照经中指示,每年七月十五日用盂兰盆盛珍果素斋供奉母亲,饿鬼再也不敢来抢夺了。为纪念目莲的孝心,佛教徒每都举行盛大的“盂兰盆会”。道教也在这一天举行“中元普渡”,供奉食物及焚烧冥纸,让无主孤魂饱吃一顿。

另一说是由古代“郊社”演变而来。农民在夏收之后,趁农闲举行祭田、祭祖仪式,酬谢管理土地的神灵和开辟田园的祖先,也含有庆祝丰收的意义。古时中元节只是在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举行,是用素筵祭祀,并规定不能在别人家中过夜。后来从素食发展为荤食,从祭田、祭祖发展到超渡“无主孤鬼”。大概是古代七月多疫病,死人多,因而有的地方也把七月称为“鬼月”,需要祭奠, “七月半”也就演变成“送鬼节”。

在桂东的习俗中,“七月半”是清明节之后的另一重要的祭祀时节。其最大的差别就在于:清明节往往聚族而祭,“七月半”大多是一家之祭。自七月之初,在墟市街道中就可看到成山的祭品,冥纸、冥衣、灵屋、线香和鞭炮,琳琅满目。自初十日开始,家家户户便要将厅堂打扫干净,神龛前置香案、置先祖牌位,备酒肴馔品连日供奉,以迎故祖。家人不许吵闹、不许赤身露体,在家中看到蛇蛙蝶鸟等一列不能打死,并且要焚香烧纸,说这些东西极有可能是祖先变化的。到了十三日,焚烧冥衣、冥钱、灵屋祭奠新逝的长者;十四日是送祖之日,用冥纸写上祖先的名讳在户外焚烧以祭奠故祖。烧纸钱是不能只独给自己的亡亲,也要给无后人的亡灵烧一点,否则难免他们不会在阴间为难自家故祖,于是这便有了十五日夜为孤鬼“烧孤衣”传统。

虽然民间有关于牛郎织女七月十五鹊桥相会的美丽传说,但在桂东人的心目中,却永远抹不去鬼的阴影。“七月十五鬼乱窜”,传说阎王爷要在七月大开鬼门关,让众鬼夜出地府至阳间游走,夜晚在外行走是极有与鬼相遇的危险,因而七月切忌迟归或夜出。如果你偏不信这个邪,一定会有人绘声绘色地向你讲叙:某人就曾在某年七月半的夜晚看到过野外的山巅之上有簇簇鬼火游动,凝神间还听到鬼们絮絮之语。保让你毛骨悚然,汗不敢出,哪还有心情顾及牛郎织女“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浪漫!

桂东有句俗谚:七月半的鸭子--不知死期。大概是七月跟死鬼和亡灵有着千丝万缕的瓜葛,所以人们的禁忌也不少。除前面所说的夜不出户之外,还有不少传统禁忌:农历七月间,要避免搬家,婚宴更是罕见;不能开市、讨债,免得落个发鬼财、做收帐鬼之嫌;不得下河游泳或进行各种水上运动,以防被“水鬼”拉走;偶有小孩子生于月半,作父母的一定会将其的生日改为七月十四或十六,以避“与鬼俱来”之嫌;或有长者亡于月半,家人往往会大不高兴,说是长者不善作长,死了还要“与鬼同去”……总之,“七月半”在桂东人眼里是“草木皆鬼”的一个节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南京自然风景

全文共 964 字

+ 加入清单

一直,南京都是一个很美的城市。古老中流淌着悠悠的笔调文风,朦胧中又夹杂着一丝淡淡的忧愁。南京是一个让人怀旧的城市,置身于扫叶老人龚半千的故居—清凉山半亩园,遥想那被石奚谷和尚芒鞋竹杖踏遍的牛首山,徜徉于十里秦淮,吟起杜牧的“夜泊秦淮近酒家”,更有李煜的“一江春水向东流”。古老的历史贯穿了南京的始终,而支撑其后的是灿烂的文化。

水是南京的生命,更赋予了这座古城灵气和生机。无论是明朝皇宫后花园的玄武湖,还是张汝南盛赞的“江南好,到此莫须愁”的莫愁湖,水都是那么明静。世事变迁,人事沧桑,可山水依旧,清透地让人看不见历史的痕迹。当然,最负盛名的当是秦淮河,也因为这十里秦淮的绵延让这个古城带上了一层抹不去的脂粉气——不俗,却显得清雅,像是徘徊在秦淮河上的歌女,落入红尘,却依旧有着一份铮铮铁骨,如撕掉桃花扇的李香君。秦淮河是历代文人骚客不惜洒墨的地方,最经典的是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也读过朱自清和俞平泊的《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虽篇名同却是完全不同的风格。画舫纵横,笛韵悠扬,胡琴哀唱的秦淮河总是能激起文人不同的情怀。也曾和朋友在中秋乘船游过秦淮河,华灯映水,很是美丽,但却由于技术不佳,船在河里打转,撞到了另外一艘,在一片欢笑中激起了一片水花————河水清凉依旧,可已闻不到一丝脂粉气。

南京是一个有王气的城市,为六朝古都,因而这个古城积累了太厚重的历史,每寸方土都有着历史的滑痕,辉煌与哀伤俯首皆是。庞大的明朝皇城早已消失,只有古城墙的残垣,屹立在午朝门公园的石碑诉说着往日的辉煌;朱元璋的皇陵也只有无语的石像傲视着百年的沧桑;中山陵拾级而上的石阶显示对着一个逝去伟人的敬仰……而今王气笼罩下古城的人们悠闲地生活在这片曾今辉煌的土地上。时常很羡慕在玄武湖边上夕阳相伴的老人,明城墙脚下草地上嬉戏的一家人,南京的人们像很多东部城市的人们一样过着悠闲自在的日子,所谓的王气并没有给他们留下太多的痕迹。在新街口逛街,在湖南路品美食,在山西路购书,在珠江路淘软件……现代都市气息已经充斥着这座古城。

在南京呆久了,离开时才发现自己竟然有些不舍,或许我已经习惯了在这个古城的生活,习惯了山风徐徐的清凉山公园的小憩,习惯了玄武湖边上杉林氧吧里的漫步,习惯了湖南路的小吃一条街……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初中端午节的习俗

全文共 469 字

+ 加入清单

同学们,你们知道端午节吗?下面就让我来一一告诉你们吧!

正所谓“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带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每当听到这首脍炙人口的儿歌时我就会知道今天是端午节。

端午,又称重五,是我国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的一个重要节日呢。在这天,大人门都要给我们小孩带上“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的长命缕呢。每家每户还得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如果你是南方人,那么还要吃“五黄”即“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粽子和雄黄酒。怎么样,有意思吧。

更有意思的是,端午这天很多地方都会赛龙舟和吃粽子。赛龙舟,顾名思义,竞渡龙舟嘛!而为什么要竞渡龙舟?纯粹为了好玩吗?不是!相传赛龙舟,还有个小故事呢!从前,有个爱国诗人屈原,有一天,他听说了自己的祖国被占领了,爱国的他气得受不了,便来到了汨罗江边,投江自杀了。相传,竞渡龙舟是为了捞救爱国诗人屈原。而吃粽子呢,其实是把粽子投进江内,是为了让鱼蛟虾蟹吃饱了,而不去吃屈原的遗体。关于赛龙舟和吃粽子,还有这么个令人落泪的故事呢!

这就是快乐又令人辛酸的端午节,同学们,你们明白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家乡习俗作文600字

全文共 641 字

+ 加入清单

家乡是我们牵挂的地方。每个人的家乡都会有自己的习俗,下面我们来看看作者的家乡涡阳有哪些别具特色的习俗吧。

我的家乡是被称为“老子故里,道德之乡”的涡阳。这里有许多别具一番特色的节日,更有一个热闹而忙碌的节日。

除夕是一个最为享受的时刻。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只要不是有特殊的事情耽搁,一般都会赶到家里,一家人吃团圆饭。吃上一顿丰盛的团圆饭,象征着合家团聚,家庭和美。在这丰盛的饭餐中,有谁不谈笑风生呢?亲人相聚,是最暖心、最开心的时刻。

吃完了年夜饭,可以去外面观看绽放空中的烟花,还可以在一片无边无际的田地里,自带烟花爆竹,尽情地放起来。虽然近年来禁止放炮,但还是有人在规定的区域内燃放鞭炮,是为了活跃春节的欢乐气氛。这一阵又一阵的鞭炮声,响彻云霄,迎接新年的到来。

大年初一的早晨,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子,或者是老者,都要穿上新衣,祈求好的运气。早上总是要吃面条或者水饺的,这是我们家乡的传统习俗。在这一天,你一定要到亲戚朋友家里做客,拜年。去时也不免要带些礼品,表示客气的意思。同样,亲戚朋友来做客也是如此。在长辈面前,只要跪地磕头,就能得到很多的压岁钱,孩子们赚足了便宜,十分开心。

大年初四,只要是家里干生意的,都不能错过这一天的好运气。在这天晚上,人们为了讨个吉利,就会燃放炮竹,真心真意地拜财神,祈求他们在新的一年生意兴隆,财源滚滚。

正月十五元宵节,又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家家户户都会买汤圆,吃汤圆,象征家庭团团圆圆,生活甜甜蜜蜜。

我家乡的习俗是多姿多彩的,有机会你一定要来这里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美丽南京小学作文

全文共 728 字

+ 加入清单

时间像飞箭,转眼间青奥会就要在南京举行了,吉祥物砳砳张开双臂迎接世界各地的朋友们,可能有些朋友还不了解南京,不要紧,今天我来当小导游,带大家走进美丽南京。

先为大家介绍的是南京的名胜古迹,南京有许多著名的景区,比如:热闹非凡的夫子庙、气势磅礴的中山陵、湖光山色的玄武湖……里面的景色和文化底蕴各有各的的魅力,美不胜收。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夫子庙,大家想知道为什么将这座庙取名为夫子庙吗?告诉你们吧!因为这里是供奉和祭祀孔子的地方。每一年高考之时有不少的考生和家长都要到夫子庙祭拜孔子,以祈求好成绩。南京的市民还编出一段顺口溜“左清华、右北大,摸摸衣服上哈佛”,现在孔子的双脚和衣角已经被摸的锃光发亮。每当元宵节来临之际,夫子庙还会举行一年一度的灯展,千姿百态的花灯挂满街头,每一盏灯都惟妙惟肖,各具特色,有的像状元帽、有的像小兔拔萝卜、还有的像人们在比赛划龙舟,真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南京不仅名胜古迹多,各色小吃也是远近闻名。根据游客的喜好南京推出十大特色小吃:小笼包、牛肉锅贴、鸭血粉丝、臭豆腐……就拿臭豆腐来说吧,虽然闻起来臭臭的,可是放到嘴里一咬,“扑哧”香卤立即涌出来,在你的嘴巴里环绕着,让你有种舒服愉悦的感觉。好了,我要介绍下一环节了,因为我再说,你们的口水就要留下三千尺了!

告诉你哦!南京不仅是六朝古都,还是一座富有现代气息的城市,河西新城欣欣向荣、绿意盎然,给人生机勃勃的感觉;紫峰大厦高耸入云、直插云霄,给人“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感觉;新街口热闹非凡、琳琅满目,给人沉醉不知归路。繁华昌盛的南京正一步步走向美好的未来。

听了我的介绍,大家都迫不及待了吧!快点来吧!快点来到这美丽的南京!

[美丽南京小学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民族习俗

全文共 362 字

+ 加入清单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各具特色的节日习俗,就拿藏族来说。藏族的民风民俗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吸引着我们。

藏族最具特色的节日是雪顿节是每年藏历六月底七月初,是西藏传统的节日。在藏语中,“雪”是酸奶*的意思,“顿”是“吃”、“宴”的意思, 雪顿节按藏语解释就是吃酸奶*的意思,因此又叫“酸奶节”。虽然酸奶我们都吃过,但藏族人民却还是把这个加入了民俗的行列中。

“雪顿节”是藏族人民最快乐的一个日子,在这天人们都在吃酸奶,还在一起比赛呢。瞧,这摆放酸奶的桌子一眼望不到头,人们都争先恐后地来到桌子前,每个人都有三十个碗,碗里盛满了酸奶,看谁在最短的时间里喝完这么多酸奶。来参赛的人有老人、中年人、青年人、小孩,各色各样的人都有。人们来参加比赛并不是为了吃的,而是为了使场景更热闹点,让别人更开心一点。

藏族的民风民俗有吃有喝有玩,真是有趣极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游南京作文500字

全文共 529 字

+ 加入清单

“终于要去南京了!”我欢呼起来。其实是爸爸几天前对我和妈妈说要自驾游去南京,带着那股兴奋劲儿我们整理好行李,准备在后天出发。

到了出发的那天,我们把大包小包放在车的后备箱里,车子发动了,载着我们穿过了喧闹的城市,来到了高速公路上,一路看着沿途的景色,一路和爸爸妈妈聊着天,开心的心情就像前方的公路一样蔓延着。说着说着也累了,我迷迷糊糊地睡着了。就在我还在美梦中回味的时候,只觉得一旁的妈妈在摇动着我说:“南京就要到了!”我一下子跳了起来,欣喜若狂地看着窗外,一会儿我们就到了南京的雨花台,这是我们的第一站。一座烈士雕像映入我眼帘,在爸爸的讲解下我了解到了关于雨花台的故事,佩服这些革命先烈视死如归的精神,白鸽从雕塑的上方飞过,似乎在告知人们要缅怀先烈,维护和平。

忽然,我的脑子里有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南京是六朝古都呢?我对爸爸提出了这个问题,他不紧不慢地回答我:“因为南京曾是六个朝代的首都,这六朝分别是三国的吴、魏晋的东晋、五代时期的宋、齐、梁、陈。”嘿!老爸懂得可真不少啊,真是我的“百事通”啊!

在南京的第二天和第三天,我们先后去了秦淮河、夫子庙、南京长江大桥、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和玄武湖,还有一些地方我已经不记得了。真想再去一次,多拍几张照片,回家留作纪念。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端午节的习俗作文100字

全文共 272 字

+ 加入清单

一眨眼的功夫就到了端午节,一道门口就闻到一股艾草的香味。

我在我家门口看见了几条东西,长长的薄薄的中间有圆柱形的茎。如果直一点,硬一点,装上把柄,就成了一把宝剑,我问妈妈:“可以摘下来玩吗?”我妈妈回答说:“不可以玩,这是习俗。”听朋友说这个东西叫蒲剑,是用来辟邪的,别的东西也是用来辟邪。只不过这些都是迷信。在古代,端午节是个不好的日子,妖魔鬼怪多,蚊虫鸟兽多,疾病多等,现在端午节不像古人说的那样邪。

端午节还有很多习俗,比如:吃粽子,佩香袋,赛龙舟,吃五黄(分别是雄黄酒,黄鱼,黄鳝,黄瓜,蛋黄。)

既然我知道这么多端午节的习俗,那我也要照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春节的习俗作文大全

全文共 1689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习俗作文(一)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 ,也叫除夕 守岁,俗名“熬年”。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 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 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春节的习俗作文(二)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这天,即使不会喝酒的,也多少喝一点。

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饺子、馄饨、长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讲究。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有的包饺子时,还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说是谁先吃着了,就能多挣钱。吃饺子的习俗,是从汉朝传下来的。()相传,医圣张仲景在寒冬腊月,看到穷人的耳朵被冻烂了,便制作了一种“祛寒娇耳汤”给穷人治冻伤。他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温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下锅煮熟,分给穷人吃,人们吃后,觉得浑身变暖,两耳发热。以后,人们仿效着做,一直流传到今天。新年吃馄饨,是取其开初之意。传说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状态,盘古开天辟地,才有了宇宙四方,长面,也叫长寿面。新年吃面,是预祝寿长百年。

春节的习俗作文(三)

在鞭炮声声,辞旧迎新的新春佳节,似乎人们的心中都会酝酿着浓浓的情感,这情感中包含了对家长的关心,对家乡的思念,对朋友的为问候。

在除夕之夜,孩子们是最快乐的,餐桌的美食应有尽有,令人垂涎欲滴的红烧肉,美味可口的鲤鱼,鸡肉、红烧茄子、超市的蛋饺…五个家庭组成的大家族齐聚一堂,看似是美好的景象,但你们未曾想过20双筷子,将菜放入嘴中,将湖水带出,一边吃着菜,一边又喝着的别人口水,岂不恶心。再则,敬酒时,孩子们不过只是恭维的说两句却没有诚意也得到长辈的祝福和红包,却又拿压岁钱出来攀比,大把大把挥霍。一顿看似普通的年夜饭却让人泪如雨下,大人们的白头发中又爬出了白发,一年之中辛辛苦苦打工,能待在家里的时间却不长,干脆没有春节,没有春节,没有亲人离别那一根根触动人们心弦的哭声,没有因为春节而加班至深夜的工人,没有在春节大吃大喝的腐败现象,没有大人们出去打牌给孩子手机让孩子成为了“屏奴”,春节不是我不爱你,等你改变了这些坏毛病,爱你也不迟。

十二点的钟声敲响了,那些工作在岗位上的人们还在努力工作,爆竹灯火通宵,清洁工的背在一年一年的炮竹中驼了,警察也在车水马龙的汽车中老了…春节,想爱你真的很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春节的习俗

全文共 766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是中国一个十分重要的传统节日。在春节期间,全国是上下举国欢庆,处处洋溢着欢乐和谐的气氛。

佛山的春节一般在农历的二十几就开始了。主要的活动包括逛花街,办年货等。佛山人喜爱逛花街,久而久之,这便成了佛山人过春节必不可少的活动。因此,按历代习俗,都会举行一次年宵花市。

“年廿八,洗邋遢”这句是广东话。佛山人会在农历二十八的时候把家里的每一个角落打扫得干干净净。把这一年不好的东西去除掉,迎接新年的来临。年前,佛山人还会开油锅、蒸年糕。开油锅炸蛋散、油角、煎堆等,寓意来年的日子像只油锅,油油润润,富富足足。佛山人还爱蒸年糕,寓意年年高。

在年三十晚这一天,是整个春节的高潮。这一天,孩子们都会到处燃放烟花爆竹。不仅如此,大家还会忙于做年夜饭。佛山人对年夜饭的菜色十分讲究,既要美味可口,还要好意头。一般的年夜饭都会有鸡,俗话说“无鸡不成宴”,所以,鸡是少不了的。其次,就是一些应景的菜,例如:鱼,代表年年有余;发菜,代表发财;蚝豉,代表好事……吃过晚饭,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去逛花街,越接近十二点,人气就越旺。

大年初一,大家都会睡到近中午才起床。吃过午饭后,佛山人会到公园去看表演或到亲友家去拜年。拜年时,不论带了多少礼物都不能是单数,因为俗话说“好事成双”。进了门,首先要对象说不同的祝福语。对老人要说“新春如意”,“寿比南山”;对有工作的人说“工作顺利”,“新年进步”;而做生意的人,最中听的莫过于“新年大赚”,“发财利市”了。拜年时,长辈会将事先准备好的利是给未成年人,表示把吉祥和祝福带给他们。

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是春节的另一个高潮。在佛山,有这么一个俗语“行通济,无蔽翳”。这意味着在正月十五那一天,人们都会拿着行运风车和与“生财”同音的生菜走通济桥,祈求身体健康、财运亨通。除此之外,这一天还要吃汤圆,寓意和和美美,团团圆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4潮汕端午节习俗

全文共 1395 字

+ 加入清单

潮汕端午节可引用一首诗来概括“家家插艾望消灾,欲食粽球兴满怀。更喜龙舟竞渡处,锣频鼓急桨花开。”端午节有不少习俗,如忌拜祖先、赛龙舟、吃粽子、吃栀粽、插艾浴(喝)药汤,吃真珠花菜煮猪血汤等。下面小编为您介绍。

1、赛龙舟

潮汕有韩江、榕江、练江三条主要河流,支流河溪交错,水流平缓,是赛龙舟的黄金水域。端午节期间潮汕人赛的龙舟一般有三种,一种是大型龙舟,长20―30米,宽1。4―1。6米,设20―30对桨,周身彩绘鱼龙图案。另外两种是彩头船(饶平、南澳一带)和龙船仔。

2、插艾花浴(吃)药汤

潮汕“端午节”的另一主要习俗是插艾花浴(吃)药汤。这一天,各家各户门上要插艾(或有些地方是炙艾),“艾虎形以辟邪秽”,驱瘟辟邪。另外,这一天称作“圣日”,吃药最有效。

潮人早餐有吃“五果汤”的习俗。“五果汤”即莲子、玉米、白果、黄豆、怀山等煮成。异族家的婆婆端午节这一天一定要用艾水洗澡,去风湿等。

3、吃端午粽

潮汕人家,世代相沿,端午包粽,是祭吊屈原遗风之一。民间有句“未食五月粽,破裘唔甘放”的气象谚语,可见粽球已成为潮汕名小吃的历史悠长。

在潮汕地区,粽子内部除了猪肉和绿豆外,还会添加咸蛋黄和甜豆沙,有些人还会加入莲子等,在食用前淋上一层经稀释过的糖浆,撒上一些芝麻,让整个咸香的粽子带上一丝甜意,实为特别。

4、吃“麦熟”

据《潮州府志》载:“大城所设正千户二员,副千户三员,百户十员,镇抚一百,旗军一千二百二十三员。”这些人来自大江南北,也带来了包括饮食习俗在内的各种风俗。像每年清明节过后,当地便盛行吃一种叫“麦熟”的食物。饼是从清明节开始,做到端午节过。

“麦熟”的出现跟古时所城大量来自北方的驻兵有关。明朝的时候,当时就有部队驻扎在所城。麦熟的时候,大丰收,(当时军兵将)收成的麦碾成粉(制作面皮),就叫做“麦熟”。

5、吃栀@

在潮汕地区,栀@一年里仅有在端午节时才有销售。潮汕人家端午食栀@,希望清热祛疫助消化。

制作栀@需将采摘下的栀子洗净捣碎,浸泡滤渣成为黄色汁液,后与糯米浆搓匀,放入专用@帕,装入蒸笼蒸熟。蒸熟后的栀@呈棕黄色。放凉后食用,食用时不用刀切,而用纱线牵拉切成小片,蘸着白砂糖吃。

6、吃食真珠花菜

潮汕人有时还干脆将端午节称为“漏屎(拉稀)节”。在这时节,除了要服食圣甘枳和朴籽@,还吃食真珠花菜(白花艾),用黄栀和蒲姜石灰制成的“栀@”,或者用凉粉草做成的草@等食物。

这个时节,有一种“野菜”,潮汕人叫“叶下红”,每年只有这端午节才最稚嫩,长辈说此菜有清肠胃热的功效。

7、吃“圣甘枳”

“清明食叶,端午食药”是一句流传广泛的潮汕饮食俗语。汕头当地的民俗是,清明时节要吃食朴子树叶,端午节则要吃食驱虫良药“圣甘枳(使君子)”。

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相传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端午节是驱毒“圣日”,吃了药能立即见效,且效果显着,非这一天吃效果不大。记得小时候在端午节这天家长会用“圣甘枳(使君子)”炒鸡蛋给小孩吃,轻松驱蛔虫。

8、悬插“五瑞”

潮汕人家,端午相沿要在门楣、门环以至屋檐下,悬挂一束束用“红头绳”系扎着的艾草、菖蒲、榴花、蒜头、龙船花共合为五种称“五瑞”。旧俗传为“合五”以招屈原之魂,其实,古代潮人先贤是针对“恶月”瘟疫猖獗而采取的防疫保健措施,意在驱瘟辟邪。

澄海旧县志就载有:“端午门上插艾,用艾叶和榴花(页)簪在头发上,可辟邪。”

[写潮汕的端午节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回民的习俗作文500字

全文共 579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回族,有三个重要的节日,一是古尔邦也,二是开斋节,三是圣纪节,这三个节日都是宗教节日。其中古尔邦节在开斋节后的第70天,也叫做宰牧节。是穆斯林赴麦加朝激觐的最后一天。这一天要沐浴净身,室内焚香,斋戒半日。上午人们要去清真寺参加会礼,向麦加叩拜,请阿訇宰牧,将已经宰好了的牛羊肉,分成一部分一部分的,分给自己的亲人。

到了开斋节,每天晚上村里的某一个人,就会青村里面的人吃饭,二十九到三十天之内都会有人请村里面的人吃饭。

到了晚上就会有两次去礼拜,再一次要开始的时候,有的人就已经开始做饭了,在进大殿的时候,我们都会吃一些西瓜、鸡蛋之类的食物。然后所有的男人都要去大殿里面去礼拜,及时行动不便的人也要进去,站在大殿的一角跟着念词。

第一次下来的时候,饭就已经好,我们吃完饭以后喝一些茶水。我们讲究的是“吃四分,喝三分,剩下三分”,就会有人来念词。我们也就跟着念。

如果时间还多的话,去图书室,我们的清真寺里面也有一个图书室,里面有很多关于回民的事情,也有我们小孩子看的书,例如四大名著、海底两万里、一万个为什么……这些书就是捐的钱买的。

吃完饭之后,我们就要再一次上殿,这一次一共有14拜。

在开斋节的时候,我们村里面就会请来一些教经的老师,让着些老师,将我们着些小孩子和大人,因为有的大人也不求会。这些老师就会叫我们很多的回民知识。

这就是我们开斋节和古尔邦节的习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南京的秋天作文400字

全文共 398 字

+ 加入清单

渐渐地、渐渐地、走进秋,走进这五彩缤纷的颜料盒。

秋天的古都南京,我与法国梧桐来了一个约会。

法国梧桐树是南京的特色,这里的梧桐树特别高大,入秋的梧桐叶子五彩斑斓,有绿色的、黄色的,黄绿色的,还有棕色和棕红色的。

总统府边上的法国梧桐像一个巨人敞开怀抱欢迎着游客,时不时地散下金色的头发轻抚着人们的脸,自由地飘落着。

中山陵边上的梧桐像列队的卫兵坚定地展示着他们的忠诚。

南京街头法国梧桐一眼望不到尽头。

秋风习习,我们漫步在梧桐下感觉非常凉爽。

我不经意间闭上眼睛,伸出双手,突然感觉有一片落叶掠过我的指尖。

我睁开眼发现:原来是一片巴掌大的金黄的叶子飘落了下来。

我轻轻地捡起这片落叶,透过阳光,它的茎脉网一览无余,主经脉显得如此刚劲有力。

偶尔一阵大风吹过,树上的叶子便狂舞起来,落叶“沙沙”那是与大树告别的话音,不一会儿地上铺上了金黄的地毯。

秋高气爽,天高云淡,余晖映在金黄的地毯上,那是一副多么美妙的画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写过年的习俗小学

全文共 447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国家,和许多国家一样,都有自己的节日,我们中国有很多节日:春节,妇女节,劳动节,儿童节等,这些节日中,庆祝得最轰轰烈烈的,习俗最多的,非春节莫属。

过小年,即农历二十三日(或二十四),送灶王爷上天(把供奉的灶王画火化),向玉皇大帝报告他所在的一家,在过去一年的表现。为了让灶王爷说好话,要供奉糖瓜,送行时还要用糖糊在他嘴上,让他上天言好事。到除夕再把灶王迎回来,就是买一张新的灶王画(画上画有灶王爷和他的太太灶王奶)供在厨房。

就这样,一年一度的春节就拉开了序幕……

每一年的大年三十下午,爸爸和我就开始贴对联,我们先准备好浆糊,然后我拿着对联来到大门下,爸爸把浆糊涂在门墙上,我们急忙把对联贴了上去,看着那大红吉祥的对联,把我家的大门装饰的很漂亮,我们的心里就非常美。

在我们家乡,拜年算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和任务,占据了“过年”时间这个绝大部分。初一一般是去老家向叔伯邻居拜年的,初二 就是去外婆、舅舅姨姑家拜年了。初三 以后就是向爸爸妈妈的朋友依次拜年。

这就是中国人们过年的习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端午节习俗高中

全文共 541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的端午节我们都要吃粽子、赛龙舟、悬艾叶、我最喜欢看赛龙舟的比赛了,这比赛并不是为了争谁第一水第二,是为了在观众面前展示他们娴熟的技能与美好的姿态。

我先来说说粽子吧。粽子是用墨绿色的芦叶包裹一着糯米和枣子。煮熟后,剥一开芦叶,只见米一团一里仿佛镶着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很好看。粽子的的味道美极了,芦叶散发着清香,咬一口粽子,甜而不腻。

粽子还有一个悠久的故事。传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古代诗人屈原。屈原一生写过许多著名的诗篇,提出过许多爱国的政治主张,但是君王不采纳。后来君王沦丧,他满怀忧愤跳江自尽。人民还念他,崇敬他。两千多年来,人们把粽子投入江中,当做献给诗人的祭品。——这就是粽子的由来。是的,每逢端午节,人们怎么会忘记伟大的诗人屈原呢?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一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一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一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经典作文:中元节全国各地的习俗

全文共 470 字

+ 加入清单

麻城人每逢农历七月十五前后,必宰牲畜,接本姓之姑姑团聚过节,焚烧纸钱祭拜逝去先人。祭祀当天,先献上荤食与白酒,并“馒头”饭,竹筷平摊于饭菜之间,灯火齐明,还要诉接祭之言。各家男丁亲自在纸钱上打印制作纸钱,烧纸毕,跪拜先人。之后合家聚筵。节日可以选择七月十三到十六日间的任一天进行。

山东省

长岛渔民以木板秫稽制成小船,上贴一纸条「供××使用」,或供溺海者的牌位,再装上食物、衣帽、鞋袜等用具,然后点燃蜡烛,由已婚的男子将小船放入海中。沾化县各各家采麻柯及新鲜草叶搭棚子,称为「麻屋」,请祖先牌位于其中祭祀。独陵县称中元节为掐嘴节,家家吃粗茶淡饭。

陕西省

临潼县七月十五日烧纸祭麻姑。城固县中元节农家会饮,称为「挂锄」。延缓农家,中元节早晨至田间,择取最高、最茂密的稻穗,挂上五色纸旗,名为「田旛」。

河北省

泊头市、南皮县七月十五携带水果、肉脯、酒、楮钱等前往祖先墓地祭扫。并持麻谷至田梗,称为「荐新」。广平县中元节以时鲜食物祭拜祖先,并准备果蔬、蒸羊送给外孙,称为「送羊」。清河县七月十五上坟祭扫,以蒸面羊赠送女儿。

[经典作文:中元节全国各地的习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端午节的习俗作文600字

全文共 772 字

+ 加入清单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风俗,也是一种古老的中国民俗活动。端午节起源于浙江地区,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5月初五以周进度的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民俗。赛龙舟是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已流传两千多年,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

在武汉东湖,九点钟开始了赛龙舟的活动,参赛选手们个个蓄势待发,跃跃欲试。

“呼”枪声响了,现场锣鼓齐鸣,彩旗招展,喊声震天,热闹非凡,每条船上有二十个人,每条船上的人衣服统一,红色衣服是红队,黄色衣服是黄队,蓝包衣服是蓝队,绿色……

我最用的是蓝队,蓝色不仅是我最喜欢的颜色,龙头也别有风趣,只见威风凛凛的龙头上,眼睛的黑眼圈成了红眼圈,眼珠直勾勾地看着前方,眼睫毛像一个王冠在眼上,由黄色,蓝色,白色组成。鼻梁是青色和蓝色,鼻子是亮闪言的银色,龙须是光滑的两个弹簧,两个弹簧上都有一个蓝色的球,四颗虎牙在嘴上,每一颗看起来尖锐无比,还有两颗獠牙在嘴角,嘴巴里含着一颗圆的像夜明珠的银色珠子,龙角像天空一样蓝,像月亮一样弯。

回到比赛,蓝队的队长奋力击鼓,仿佛每一棒都要把鼓击破一般,"咚~咚~咚~"伴随着每一声鼓点,船上的船员们动作整齐一,溅起一来的水花晶莹剔透,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船员们满不在乎,只顾着理头划船蓝船的速度越来越快,慢慢逼近前面的绿队快了,快了,越来越快了,离绿队还有六米,五米,四米,三米,二米,一米,终于和绿队并排在一起了,两队的鼓声更快了,四周的呐喊声此起彼伏,两队船们奋力划桨,终于蓝队反超市绿队,排第四名,观众们都为自己看好的队呐喊助威,“加油,加油”霎时间鼓声和观众加油声响成一片热热闹闹,现场比菜场吵一百倍。

最终黄队第一,红队第二,蓝队第三,我看好的蓝队是季军,我觉得,赛龙舟要有团结、拼搏、向上的精神,更体现出人们心中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这就是家乡风俗——赛龙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描写家乡的习俗

全文共 630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的老家仙游,有一个特有的习俗——做寿。

无论男女,只要是年龄过了五十,每逢整十岁就要做寿。在正月初三到正月初六,要办酒席,请左邻右舍亲朋好友过来,为的是为寿星送上祝福。

人到齐后,随着一声开席的鞭炮声,做寿也就开始了。寿星家里围着一桌桌的人,大家都欢声笑语。

主人家开始上菜,大家就边吃边聊。

大概上了三四盘菜后,寿星就过来和每一桌的人干杯。有酒的喝酒,没酒的用果汁代替。反正无论男女老少,都要干杯,再给寿星说上几句祝福的话。寿星听了当然开心,连忙叫我们多吃点,然后又匆匆地到下一桌去和客人干杯了。

做寿时,主人家必须上两道菜:莆田卤面和海蛎汤。莆田卤面其实就是普通的面,但配上一些配料:蘑菇、肉、白菜等,就变得极其的美味。海蛎汤也非常不错,没有放什么味精却也能让人一碗接一碗的喝。这两道菜就好像酒席的象征一样。但其实每道菜都是家常菜,主人把我们当作家人,而并非简单的

客人。所以是再简单的菜肴,也能吃出浓浓的乡情、乡味。

做寿结束时,又是一阵散席的炮竹声。客人要和寿星说声“祝您老人家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啊……”然后感谢款待,寒暄几句也就走了。于是那几天鞭炮声此起彼伏,家家都在吃酒席,家家都在放鞭炮,好热闹!

客人不是为了蹭吃而来的。其实整个村子都像是一家人,做寿就像是为家人过生日一样。主人也是不收钱的。就是这样一个短暂而美好的仪式,有时办的比婚礼还盛大。

这就是我家乡的习俗——做寿。其实和过年也有点像——在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中开始,转眼又在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中消逝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端午节习俗小学生

全文共 483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都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吧!在我家,奶奶总会忙着包粽子。

早几天,奶奶就会去超市买来糯米与粽叶,然后把粽叶放锅里煮一下,再捞出来用刷子刷干净,等到端午节那天就可以拿来包粽子了。

端午节那天,我与妈妈还在睡梦中,奶奶就在喊包粽子了。只见奶奶准备了好几种馅儿,有蜜枣,豆豆,猪肉,我最喜欢吃蜜枣了,妈妈则喜欢吃什么都不加的白粽子。“动手吧!”奶奶说。我与妈妈相视一笑,因为妈妈是第一次包粽子,我吗肯定不会包的了。但是还是跟奶奶学学,试一试才知道会不会吗!

我与妈妈各自拿起粽叶,按奶奶所教的一步一步来。因为是初次包粽子,妈妈笑着说:“怎么搞得,看起来简简单单的,做起来手比脚还笨呢!”我听了,看了看妈妈手里那不成形的粽子,哈哈大笑起来,与我的差不多吗!要角没角,太太难看了。奶奶则鼓励我们:“第一个不行,第二个肯定会有进步的。”就这样,妈妈倒是一个包的比一个好,而我还是没学会。

不会包粽子就来煮粽子,我把奶奶包好的粽子一个个放入锅中,加了水,然后烧了起来。过了一会儿,一股粽子香味便飘了出来,我静静等待着我爱吃的蜜枣粽子。我过了一个难忘的端午节,真希望每年可以这么开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