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有关做梦的精彩的历史典故(20篇)

浏览

8097

作文

1000

凿壁偷光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886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在写作文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利用一些历史典故作为素材,下面是由小编为你精心编辑的凿壁偷光的历史典故,欢迎阅读!

凿壁偷光:照亮求知路的“小桔灯”

【出处】

《西京杂记·卷二》。

【释义】

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指勤奋学习。

【历史典故】

西汉时候,东海郡有一个大学者,叫匡衡。他读了很多书,学识非常渊博。但他的成功并不是因为他是个天才,而是因为他的执著与勤奋。

他出身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自幼就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但是当时的书价都很高,家里根本买不起,那些家中有书的富人们又不肯轻易地把书借给别人。于是,匡衡就在农忙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那些有钱人自然是乐意之至。这样,匡衡便可以读很多书。

但是,新的问题出现了,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可是匡衡家里很穷,点不起油灯,怎么办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丝亮光。他站起身,走到墙壁边一看,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家的烛光。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在墙壁上挖了一个小洞,在邻居家掌灯的时候,烛光从小洞中透过来,他就借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书得来不易,烛光也得来不易,因此匡衡非常珍惜难得的读书机会,他以惊人的毅力博览群书,终于成为一名知识渊博的学者。

【成长心语】

任何外在条件都无法阻挡我们追求知识的脚步,匡衡便是最好的例证。当然不只是匡衡,历史上有成就、有作为的人,无不具有刻苦的精神,而一个人只要下定决心,不言放弃,总会获得成功。贫穷的出身,不是我们自己可以选择的,但如何继续自己的人生,选择权却在我们自己手中。贫穷使我们受到了许多的限制,但正如匡衡克服重重困难一样,我们也可以用其他的一些方式或工具,来取代我们无法获得的东西。灯泡在黑夜中可以给人以光明,同样的冰心笔下简易的“小桔灯”也一样可以照亮求知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舌战群儒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4750 字

+ 加入清单

舌战群儒出自明代罗贯中所著章回小说《三国演义》。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舌战群儒的历史典故,欢迎大家阅读!

曹操拥兵百万南下,意在一举消灭刘表、刘备、孙权等割据势力,统一全国。荆州刘表新亡,其继承人幼子刘琮望风而降,暂依刘表的刘备在诸葛亮的辅佐下,虽然用计火烧博望、火烧新野,小胜了两阵,但最终还是因兵微将寡难以抵敌,不得已弃新野,走樊城,后来到江夏与刘琦(刘表长子)会合。

曹操大兵压境、虎视眈眈,在这危急关头,诸葛亮自请出使东吴,意在促成孙刘联盟,共同抵抗曹操。这样,就发生了《三国演义》中著名的“诸葛亮舌战群儒”的精彩的外交场面。一次成功的外交活动,使联吴抗曹的统一战线得以形成。

“诸葛亮舌战群儒”是口才、学识的较量,也更是敏捷的思维和胆识的较量,这一段对话非常精彩,经常被后人津津乐道。可以说是“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有力佐证!

“诸葛亮舌战群儒”,其实是诸葛亮说服孙权抗击曹操的一个序曲。当时在东吴的阵营中,对于曹操的百万雄兵压境,文臣武将有两派主张,即投降派和主战派。投降派的代表人物就是张昭、顾雍、虞翻、步骘、薛综等,要说服吴侯孙权,不说服这些整天在孙权耳边散布曹操威胁论、散布曹兵不可战胜论,并吵嚷着要投降的一班文臣谋士是不行的。但要说服这些满腹经纶的人物,也决非是一件易事!且看诸葛亮是怎样一步步取得论辩的胜利的!

第一个上来发难的是东吴谋士中的一号人物张昭,这个人是孙策手下的老臣,当是孙策临死时,嘱咐孙权“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可见这个人物在东吴的地位!

张昭的发难尖刻而锋芒毕露,简直就是一个下马威!虽然他的言辞带有羞辱和人身攻击的特点,但仍不失儒生的礼仪和客套,他采取诱敌深入的策略,一步步逼迫孔明承认自己无能,最终达到羞辱孔明、杀一杀孔明傲气的目的。他和孔明斗了三个回合,但最后不得不甘拜下风,弄了个聪明反被聪明误,最终被孔明含沙射影地讽刺了一通,只能暗暗地喊肚子疼。

第一个回合:张昭先以言挑之曰:“昭乃江东微末之士,久闻先生高卧隆中,自比管;乐。此语果有之乎?”孔明曰:“此亮平生小可之比也。”

张昭先投石问路,听说阁下经常自比管仲乐毅,是这样吗?张昭的试探之语,如果换了别人来回答,大概会说,不敢当!哪里哪里!那都是别人瞎说的,我怎敢自比管仲乐毅啊?但诸葛亮毫不客套、毫不退避,沉着应答,将话锋接了个正着,是啊,这只是我的小可之比。看来诸葛亮的口气很大,底气也十足!

张昭暗自高兴,这正是他需要的回答。心想,果然不出所料,孔明这小子还是年轻啊,看来这个小子一下子就进套了、中计了,于是他步步紧逼,开始了第二个回合的发难。

昭曰:“近闻刘豫州三顾先生于草庐之中,幸得先生,以为如鱼得水,思欲席卷荆襄。今一旦以属曹操,未审是何主见?”

答曰:“吾观取汉上之地,易如反掌。我主刘豫州躬行仁义,不忍夺同宗之基业,故力辞之。刘琮孺子,听信佞言,暗自投降,致使曹操得以猖獗。今我主屯兵江夏,别有良图,非等闲可知也。”

这一次,张昭说到了当前的政局,想以当前刘备失败的事实逼迫孔明承认自己无能。不是吗?刘备得了你孔明,说他如鱼得水,准备大展宏图于天下,但却连自己驻扎的荆州也守不住,如今已被曹操夺去了,不知你们高层是怎么策划和决策的?

但孔明仍然底气十足,十分沉稳,是的,我们暂时处于不利形势,但那些失利都是客观原因造成的,如果要胜利那还不是易如反掌吗?至于我们暂时屯兵江夏,那是为了别有良图,至于下一步采取什么策略,这是军事机密,不是等闲之辈可以知道的。恕我无可奉告!

两个回合下来,张昭越发得手,他暗自得意,心想孔明你小子还是年幼无知,你已不知不觉已经进了我的圈套。既然你已经承认自己曾经自比过管乐二人,那我就将管乐二人的在历史上建立的丰功伟绩和你目前的狼狈状况作一番比较,我看你接下来怎么答复,看你不出洋相才怪呢?!

昭曰:“若此,是先生言行相违也。先生自比管、乐,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国天下;乐毅扶持微弱之燕,下齐七十余城:此二人者,真济世之才也。先生在草庐之中,但笑傲风月,抱膝危坐。今既从事刘豫州,当为生灵兴利除害,剿灭乱贼。且刘豫州未得先生之前,尚且纵横寰宇,割据城池;今得先生,人皆仰望。虽三尺童蒙,亦谓彪虎生翼,将见汉室复兴,曹氏即灭矣。朝廷旧臣,山林隐士,无不拭目而待:以为拂高天之云翳,仰日月之光辉,拯民于水火之中,措天下于衽席之上,在此时也。何先生自归豫州,曹兵一出,弃甲抛戈,望风而窜;上不能报刘表以安庶民,下不能辅孤子而据疆土;乃弃新野,走樊城,败当阳,奔夏口,无容身之地:是豫州既得先生之后,反不如其初也。管仲、乐毅,果如是乎?愚直之言,幸勿见怪!”

言辞如此尖刻,观点如此咄咄逼人,羞辱和人身攻击并用,如疾风骤雨一般向孔明袭来!

且看孔明如何应答。

孔明听罢,哑然而笑曰:“鹏飞万里,其志岂群鸟能识哉?譬如人染沉疴,当先用糜粥以饮之,和药以服之;待其腑脏调和,形体渐安,然后用肉食以补之,猛药以治之:则病根尽去,人得全生也。若不待气脉和缓,便投以猛药厚味,欲求安保,诚为难矣。吾主刘豫州,向日军败于汝南,寄迹刘表,兵不满千,将止关、张、赵云而已:此正如病势尪赢已极之时也,新野山僻小县,人民稀少,粮食鲜薄,豫州不过暂借以容身,岂真将坐守于此耶?夫以甲兵不完,城郭不固,军不经练,粮不继日,然而博望烧屯,白河用水,使夏侯惇,曹仁辈心惊胆裂:窃谓管仲、乐毅之用兵,未必过此。至于刘琮降操,豫州实出不知;且又不忍乘乱夺同宗之基业,此真大仁大义也。当阳之败,豫州见有数十万赴义之民,扶老携幼相随,不忍弃之,日行十里,不思进取江陵,甘与同败,此亦大仁大义也。寡不敌众,胜负乃其常事。昔高皇数败于项羽,而垓下一战成功,此非韩信之良谋乎?夫信久事高皇,未尝累胜。盖国家大计,社稷安危,是有主谋。非比夸辩之徒,虚誉欺人:坐议立谈,无人可及;临机应变,百无一能。诚为天下笑耳!”这一篇言语,说得张昭并无一言回答。

这时候,孔明还是不躁不怒,不温不火,沉着冷静,谈笑自若。孔明淡淡地一笑,先是打了一个比喻,表明自己的心胸和平生抱负,把话题轻轻荡开,使僵持的充满火药味的气氛有所缓和,也为自己换回了很大的面子:大鹏鸟展翅翱翔万里,它的志向岂是那些小鸟们能知道的?

然后,孔明用比喻论证自己的观点,证实了自己的非凡的谋略和军事才能,证明自己与管乐二人比较,有过之而无不及。随后又用事例论证,指出刘备集团暂时失利的原因,和预期取胜的希望;最后孔明反客为主,反戈一击,含沙射影地指责像张昭之流只是夸辩之徒,虚誉欺人之辈,虽然坐议立谈,无人可及;但是临机应变,百无一能。

三个回合下来,张昭被弄了个无言以对,自取其辱。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斗败了张昭,孔明已经取得了一大半的胜利,接下来,谁会出来发难呢?这个人就是虞翻。他说:“今曹公兵屯百万,将列千员,龙骧虎视,平吞江夏,公以为何如?”孔明说:“曹兵乃蚁聚乌合之众,虽百万不足惧也。”虞翻接着说,你们累战累败,还说什么不惧,这不是吹牛,说大话吗?!

其实,孔明已经看出了他是持“曹兵威胁论”的一个谋士,于是他抓住这一特点,一针见血,直指他的痛处,指出他的指导思想上的空虚和谬误:“刘豫州以数千仁义之师,安能敌百万残暴之众?退守夏口,所以待时也。今江东兵精粮足,且有长江之险,犹欲使其主屈膝降贼,不顾天下耻笑。由此论之,刘豫州真不惧操贼者矣!”虞翻不能对。

是的,我们在抵抗曹兵中曾经失败过,但我们几千人的微弱兵力都不怕曹操的虎狼之师,你们江东兵精粮足,还有长江的天险在屏障,但却人人怕得要死,个个都在唆使主子屈膝投降,你们这样胆小如鼠,还有什么脸面在世间为人?!虞翻当然无话可对。

第三个上来发难的是步骘,他直接讥讽孔明是苏秦张仪之流,是一个只会舌辨的谋士。孔明没有辩驳,接住话锋,说,就是苏秦张仪,还有匡扶人国之谋,也不像你们这些怕死鬼只知道投降,你们有什么资格嘲笑苏秦张仪之流?!把这个步骘说的无言以对,满面羞惭!

第四个发难的是薛综。其实这个薛综持的是“王朝兴衰论”,指出汉室的灭亡、曹操的兴盛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规律。所以东吴不可逆历史潮流而行事。言下之意,那就是只有投降才是上策!

平心而论,这一观点是有道理的。孔明是何等聪明之人,他怎会不知道这个王朝兴衰的道理?他在隆重对策时不就分析了曹操的实力了吗?——“此诚不可与争锋”,但这时候孔明是不能就范的!于是孔明抛出了王朝正统观点论,不仅仅是反唇相讥,我看几乎是诅咒和辱骂:“薛敬文安得出此无父无君之言乎!夫人生天地间,以忠孝为立身之本。公既为汉臣,则见有不臣之人,当誓共戮之:臣之道也。今曹操祖宗叨食汉禄,不思报效,反怀篡逆之心,天下之所共愤;公乃以天数归之,真无父无君之人也!不足与语!请勿复言!”薛综满面羞惭,不能对答。这一骂,骂的有理有据,骂得痛快淋漓!而且又极符合当时的儒家正统学说,当然薛综无言以对,只有白白地挨骂了!

第五个上来发难的是陆绩。他的观点是“等级门第论”。他说什么曹操是相国曹参之后,而刘备乃是织席贩履之夫,怎能与曹操相抗衡?

看来这个陆绩是想用等级观念来羞辱刘备、诸葛亮。诸葛亮轻而易举就将它的观点驳倒了,并以事实论证,指出这是狗眼看人低的小儿之语:“曹操既为曹相国之后,则世为汉臣矣;今乃专权肆横,欺凌君父,是不惟无君,亦且蔑祖,不惟汉室之乱臣,亦曹氏之贼子也。刘豫州堂堂帝胄,当今皇帝,按谱赐爵,何云无可稽考?且高祖起身亭长,而终有天下;织席贩屦,又何足为辱乎?公小儿之见,不足与高士共语!”

第六个上来发难的是严畯,他批驳孔明强词夺理,谈得不是正论,并质问孔明平时治何经典。看来是想用“学院派”来标榜自己,并批评孔明没有什么学识。第七个上来发难的是程德枢,他批评孔明好为大言,爱吹牛,大概并没有多少真才实学。这两个看来都是“学院派”的,都是想用经典和学问来压倒孔明。

没想到孔明的一番话,用雄辩的不可反驳的语言反击了那些只有书本知识,没有实践经验的“世之腐儒”、“小人之儒”,说他们只知道“寻章摘句,唯务雕虫,专工翰墨、好后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说的这两位学院派的人物无言以对!

欣赏完了诸葛亮舌战群儒,再说说诸葛亮出使江东的真正意图。虽然孔明口口声声说什么刘皇叔是汉室之胄,领导的军队是匡扶汉室的正义和仁义之师,而且面对曹操的百万雄师是如何如何的不畏强敌,是如何如何的勇敢,是多么的视死如归,但冷静观之,这只是外交上的辞令,是言不由衷的蛊惑人心之语,因为他内心里却打着另外一个如意算盘。那是什么呢?

诸葛亮自有他自己的不可告人的秘密。作为刘备的军师,他自然要为刘备集团着想,要抓住有利战机,在曹操与孙权的南北军的战争中渔利!因为他也知道自己的军队和兵力只有几千人,将领也只有关、张、赵等人,而关羽的一万人,也是他借人家刘琦的。其实,所以诸葛亮的阴谋目的在于:“亮借一帆风,直至江东,凭三寸不烂之舌,说南北两军互相吞并。若南军胜,共诛曹操以取荆州之地;若北军胜,则我乘势以取江南可也。”

也就是说,诸葛亮的用心是险恶的!他其实是想说服孙权,想让他与曹操大战一场,自己则坐山观虎斗,然后于中取事,坐收渔翁之利!这就是诸葛亮的本来面目,这与他舌战群儒时使用的外交辞令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总之,诸葛亮舌战群儒就像交响乐的一个雄壮而华丽的序曲,是他出使东吴的外交活动的一个序幕,但这一序幕的出色上演,是诸葛亮才学的又一次出色表现,使诸葛亮在三国中的知名度更高了!诸葛亮通过分析天下形势,分析敌我的军事实力,以雄辩的口才舌战群儒、智激吴侯孙权和都督周瑜,最终促成了孙刘联盟,促成了孙刘联合抗曹的统一战线,因此诸葛亮这一次外交活动是非常成功的,也是非常具有战略意义的!

[舌战群儒的历史典故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历史典故

全文共 735 字

+ 加入清单

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因诗写得出色,被著名诗人贺知章推荐给唐玄宗。唐玄宗很快在金銮殿召见了李白。唐玄宗对李白很欣赏,就封他为供奉翰林,要他在宫在写诗作文。过了一段时间,李白既不见皇帝找他商量国家大事,有没有分派给他什么重要公务,却常常让他陪皇帝和贵妃游山玩水,写“宫中行乐词”。这和李白治国安邦的志向相差太远,因此他常常在苦闷中借酒浇愁。

有一天,皇帝又召见李白,请他起草一份很重要的诏书。恰巧李白刚刚喝完酒,东倒西歪地走到大殿上。他眯着眼往四周看了看,看见站在皇帝身边的一个太监正在很不友好地盯着他。这个太监叫高力士,是唐玄宗最宠信的太监,权力很大,皇太子叫他“阿哥”,王公大臣们称他“阿爹”,四方的奏事都要经过他的手,文武百官没有一个不巴结他的。李白其实早就看不惯高力士的所作所为了,于是趁着这天的酒性对皇帝说:“皇上,我有个小小的请求,不知您准不准?”皇上因为急着要李白写诏书,便着急地说:“你有什么要求,尽管讲。”李白说:“我刚喝了点酒,因此无法像平常那样很恭敬地写文章。请皇上准许我穿戴随便一点,这样我才能把这篇诏书写得符合您的要求。”皇上想了想,摸着胡子说:“既然这样,我就准许你随便一点吧。”于是,李白伸了个懒腰说:“我穿的鞋太紧了,要换一双松一点的便鞋。”皇帝便立即叫人给他取双便鞋来换。李白趁机向站在一旁的高力士把脚一伸:“给我把鞋脱了!”高力士看看伸在他面前的脚,又看看玄宗毫无表示,只好顺从地给李白脱下靴子。

这一次,李白可给那些受高力士欺负的人出了口气,但高力士平时作威作福搞惯了,从来没有受过这样的侮辱,这件事使他很愤怒,于是他就经常在唐玄宗面前说李白的坏话。唐玄宗对李白渐渐冷淡下来。李白在这样的环境里再也待不下去了,只得离开长安,再次到外地游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吃瓜换班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2248 字

+ 加入清单

齐襄公怕周庄王来打他,就叫大夫连称当大将,管至父当副将,带兵去守葵丘。两位将军临走央告齐襄公,说:“这是苦差使,我们也不敢推托,求您给个期限。”那会儿齐襄公正吃着甜瓜,一口一口地光顾着咬,还没嚼完呐,又咬了一大口。他们瞧着他的嘴一张一闭地吃着甜瓜,可不搭理他们,就说:“倒不是我们受不了苦,士兵也有家啊。”齐襄公又拿了一个甜瓜在手心上掂着,好像要知道那甜瓜有多沉,又好像想着怎么去回答他们的话。忽然他点了点头,说:“好吧!明年吃瓜的时候我叫人去接防吧。”他们很满意,擦了擦头上的汗,走了。

过了一年。有一天,他们俩吃着甜瓜,就想起期限满了,为什么国君还不派人来接防?是不是这儿甜瓜上市早呐?就叫人上临淄去打听。那个人回来,说:“主公没在都城。跟文姜逛去了。说是有一个月没回去了!”连称听了直气,说:“这个昏君!他本来娶了我的叔伯妹妹,这会儿有了那狐狸精,把我妹妹也扔了。依我说,咱们干脆打进去,杀了他吧!”管至父说:“别这样,也许他忘了。咱们先去催他一声吧。”他们派了一个小兵送点甜瓜去,顺便问问他什么时候换班。可巧齐襄公回来了,瞧见他们送甜瓜来,不是明摆着骂他吗?就发了脾气,顺手抄起一个甜瓜,往那个小兵脑袋上一砸。“啪”一下子,脸上全是瓜瓤、瓜子,水拉呱唧地从脑门子流到鼻子尖儿,又从鼻子尖儿流到嘴唇,害得那个小兵舔也不好,不舔也不好。齐襄公骂着说:“我叫你们怎么着就怎么着!回去跟他们说,过年吃瓜的时候再说!急什么?”

那个人回去这么一说。连称和管至父差点气炸了肺,直骂着。土兵们呐,也都盼着回家。好容易熬了一年,到日子了。恨不得回去见家里人。没想到还得一年。谁不恨呐?他们就凑到一块堆儿,全都气得什么似地要两位将军给他们作主。连称就想出兵。管至父拦住,说:“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要行大事也得有个名目。再说就凭着咱们这点兵力也不准打得了他。顶好里面有个联络,才能下手。”连称说:“跟谁联络呐?”管至父低失一想,说:“人倒有一个。先君本来不是顶喜欢公孙无知吗?后来诸儿即位,跟他不和,减了他的俸禄。他恨透了。老想干一下子,就是一个巴掌拍不响,不敢跟诸儿翻脸。依我说,咱们不如去跟他联络,约定立他为国君。这才有了名目,也有了内应。”连称说:“对!就这么办吧。我妹妹在宫里也恨透了这个昏君。咱们叫公孙无知跟她商量商量。三下里下手,事情就好办了。”

公孙无知和连氏都乐意这么办,天天等着机会下手。公元前686年(周庄王11年,齐襄公12年)冬天,连氏听见齐襄公要上贝丘去打猎,赶紧叫人去告诉公孙无知。公孙无知连夜带信给连称和管至父,叫他们偷偷地出兵上贝丘去围住他。

齐襄公带了几个贴身人和一队兵马到了贝丘,在树林子里放起火来。不多一会儿就劈劈拍拍地着起来了。把树林子里的野兽烧得没处躲,连蹦带跳地四处乱窜。齐襄公看着将士们个个勇敢,有使刀戟的,有使弓箭的,有空手逮住一只野兽的,不由得指手划脚地乐得直打哈哈。正在这会儿,一只挺大的野猪,猛一下子朝着齐襄公冲过来,吓得他手忙脚乱,赶紧拿起弓箭来乱射一气。那野猪凶极了,跑上一步,直直地像人一样地站起来,挺吓人地叫了一声。这一声叫把齐襄公吓得从车上摔下来。亏得旁边的人乱哄哄地把那怪物打跑了,搀起齐襄公来。他这一摔,摔坏了腿。皱着眉头子直叫疼。士兵里有知道公子彭生的冤屈的,就咬着耳朵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那怪物跟人似地站着叫,也许是公子彭生显灵了吧。”一传俩,俩传仨,不大一会儿,大家伙儿都见神见鬼地说公子彭生现形申冤了。

当天晚上,齐襄公为着腿疼就在离宫过夜。一来因为伤了的腿发疼,二来因为听说公子彭生显了灵,心里直烦,翻过来掉过去怎么也睡不着。三更了,还摸着疼脚呐。忽然有个臣下叫孟阳,慌慌张张地跑来,说:“糟了!连称和管至父带领着葵丘的兵马杀进来了!”齐襄公一听,魂儿都没了。跑又跑不了,走又走不动,只好呆在屋子里等死。孟阳说:“让我躺在床上,您快点躲到外头去吧!”孟阳就假装国君,躺在床上。齐襄公给他盖上了被子,满眼眼泪地朝他瞧了一下,一瘸一拐地走了。

他刚出了屋子,连称就进来了。瞧见“国君”朝里躺着,跑上几步,一刀把他砍了。拿着脑袋一瞧,虽说模模糊糊的,看不真着,模样可到底不对。他抽身出来,四处找去。齐襄公躲在漆黑的角落里缩成一团,一时倒也不容易找着。就是他那条腿弯不了,大模大样地伸在外头,给连称瞧见了,一下子跟逮小鸡似地把他抓出来,骂着说:“你这个昏君,年年打仗杀人,就是不仁;不听先君的命令,不要公孙无知,就是不孝;拿自个儿的妹妹当媳妇儿,就是无礼;甜瓜的约期过了,还不派人去换班,就是无信。你这个不仁,不孝,无礼,无信的家伙!我今天杀了你也是为国除害,给鲁侯报仇。”齐襄公给他骂得没有话说,脑袋昏昏沉沉的,就瞧见好多甜瓜、野猪、公子彭生,透亮地一层罩着一层地在他眼里颠颠倒倒地转悠,摇晃。一下子“轰”地一声,天昏地黑,什么也没有了。

连称和管至父杀了齐襄公,带领兵马,直打到都城里去。公孙无知早叫手下的士兵开了城门,接他们进去。他们立刻把大臣们都叫来,向他们宣告,说:“我们受了先君的命令,立公孙无知为国君。”大伙儿都不敢出声,低着头拜见新君。公孙无知即位,立连氏为夫人,连称为上卿,又叫国舅,管至父为亚卿。有一两个大臣装病不上朝,公孙无知也不难为他们。管至父直怕人心不服,君位长不了,就劝公孙无知各处找人才,请他们一块儿来办事。他想起他本家里有个挺有能耐的侄儿。要是他愿意出来,不愁君位长不了。公孙无知听了他这话,就叫人带着礼物去请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麒麟楦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318 字

+ 加入清单

典源出处《太平广记》卷二六五引唐·张鷟《朝野佥载》:“唐衢州盈川县令杨炯词学优长,恃才简倨,不容于时。每见朝官,目为麒麟楦许怨。人问其故,杨曰:‘今乐假弄麒麟者, 刻画头角,修饰皮毛,覆之驴上,巡场而走。及脱皮褐,还是驴马。无德而衣朱紫者,与驴覆麟皮何别矣!’”

释义用法唐代杨炯富于才学,看不起他人,把朝官称为“麒麟楦”,即披上麒麟皮的驴。后以此典指人徒有其表而内里没有真才实学。

用典形式

【画麒麟】 唐·杜甫:“要闻除猰, 休作画麒麟。”

【楦麒麟】 清·钱谦益:“世事但堪图鬼魅,人间只解楦麒麟。”

【麒麟楦】 宋·黄庭坚:“忽思麒麟楦,突兀使人惊。”宋·陆游:“残骸皆作麒麟楦,旧友仍非处士牙。”清·叶衍兰:“鸣珂金紫焕,赫赫麒麟楦。”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历史典故:宠辱不惊

全文共 1169 字

+ 加入清单

唐太宗时期,有个人叫卢承庆的人,为官清廉,做事认真,讲求实际。他当的是考工员外郎。这是隶属于吏部的官职,主要负责考察官员。当时,考察官员有级别标准,先大体分成上中下,然后每一级再分成上中下,比如最好的是上上,差一点的是上中,以及中中、中下、下下之类。

有一次,卢承庆考核一个兼督运粮的官员。这个人在运粮食的过程中,由于翻船把不少粮食掉进了河。因此,卢承庆只给他定了一个中下,"没给你弄个下下就是照顾你的面子了。你把船都弄翻了,国家的粮食丢失了那么多,所以只能给你中下这么一个评价。"可是,这个运粮官得到中下的评语,一点也没生气着急,反而谈笑自若,该怎么着就怎么着。卢承庆觉得,我给他这么低的一个评价,他都没生气,说明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这人还行;从这点上来讲,这个人有认错表现,有责任心,改个中中吧。改成中中后,这个运粮官也没因此而高兴。卢承庆心想这个人真绝,"宠辱不惊",无论怎样,他都能坦然面对。他又调查到,那次船翻了,不是他管理不善造成的,而是因为突然遇到刮大风,把粮船给吹翻了。总之,不是人为的原因。卢承庆一想:我给他中中看来也不合适,又改成了中上。这个运粮官还是没有因此而特别高兴。从此卢承庆对他印象很好,以后在吏部考核的时候,就注意提拔了他。

据说,卢承庆自己也是一个宠辱不惊的人。他认为作为一个官员,主要是为国尽忠,官职是升是降都不在乎。他最初当过考工员外郎,后来往上当过尚书左丞,最后还当过兵部侍郎,由于老说实话,得罪了皇上,获罪被贬出去做简州司马。当简州司马的时候,卢承庆也一点没感觉到窝火。后来,朝廷把他又调回朝中当刑部尚书,卢承庆也没有因此特别高兴。

到了晚年病危的时候,卢承庆儿女们叫到床前嘱咐说:"我死后,丧事一定要从简。穿的这身衣裳就算是我的装裹,不要再给我买衣服。棺材外边也别设什么椁,也别套好几层棺材,用一层棺材装着埋了就可以。坟头不要太高,只要能让人看得见就可以了。碑文不要乱写,吹嘘我这一生有什么功绩,只要老老实实写上我的履历,什么时候死的,就行了。"这就是卢承庆的遗言。可见,卢承庆不仅清廉,而且也是个对虚荣看得非常淡的人。

"宠辱不惊"这个成语,意思是指无论宠辱,都不在意;用来形容不因个人得失而动心。

指不因个人得失而动心。

宠辱不惊,是一种经历繁华之后的恬淡,是一种笑看人生风云变幻的洒脱,同时也是一种遇事镇静沉着的稳健和气度。我们只有在成长中经历岁月的淘洗方能达到这一人生境界。自古真正做到宠辱不惊的人,必有广阔的胸襟和高度的智慧。他们不为荣辱所左右,行为举止才不会失常失态,凡事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其实,荣辱不仅是暂时的,也是相对的,若是一味好荣厌辱,将之完全对立起来,反应激烈,就难以冷静面对,其结果不免出现偏差。从思想上淡化荣辱观念,方可放下功利主义,真正领略人生的自由境界。

[历史典故:宠辱不惊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天狗食月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841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的民间传说中,有很多关于月亮的传说,比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等,记得小时候有些小伙伴耳朵后面会长裂口,传说中是因为他们用手指月亮被月亮割耳朵,所以小时候家里老人是不允许小孩子用食指指月亮的。而古代出现月食的时候,就是传说中天狗吃月亮,很多地方救会敲锣打鼓的方式来惊吓天狗,让它把月亮“吐出来”,那么天狗吃月亮的传说是怎么来的呢?

神箭手后羿为民除害,射落了九个太阳,普天下的人都感谢他的恩德;王母娘娘为了奖赏他,便带着众仙女前往后羿打猎的山头来见他。

当时后羿正带着他的猎犬黑耳,在深山里打猎,王母娘娘把后羿喊到跟前,命令一名仙女捧出一个光彩夺目的小匣儿子,取出两颗芳香异常的凡药,嘱咐后羿说:「回去时将凡药煮熟吞服即可以成仙。」后羿接了灵药谢过王母娘娘便欢天喜地带着黑耳回家去。

后羿十分的爱他的的妻子,於是决定与妻子嫦娥有福同享,一起升仙;回家时他便把事情向嫦娥交代一番,留下猎犬黑耳,前往乡亲父老处,准备向他们道别。

嫦娥遵照后羿的嘱托,把凡药放在水里煮熟,等后羿回来一起吃。但馋嘴的她闻到仙药煮熟的香味,便忍不住用勺儿搯吃一粒,吃后只觉浑身舒泰,美味非常,不禁把最后一粒仙丹都给吃下。

天黑了,嫦娥见丈夫还未回来,就出来看看。谁知刚出门,身体便随风飘动,门外的猎犬黑耳眼见嫦娥偷吃仙丹,独自升天,就吠叫着扑进屋内,牠闻到香味,便一爪抓翻了锅,把剩下的人蔘汤舔尽,然后朝天上的嫦娥追去。嫦娥听见黑耳的吠声,又惊又怕,慌忙躲进月亮里。而黑耳毛发直竖,身体不断变大,一下子便扑了上去,一口把嫦娥连着月亮吞了下去。

当时玉帝及王母娘娘正在天宫赏月,忽见天色昏暗,连忙派夜游神一探究竟。夜游神回来报告说月亮被一条黑狗吞吃了,是以才会天昏地暗;玉帝一听,便生气的下令天兵天将去捉拿那只黑狗;当黑狗捉来的时刻后,王母娘娘认得牠是后羿的猎犬黑耳,於是一问,得知了事情原由,就心生怜悯,封牠为天狗,让牠守护南天门。黑耳受到恩封,便吐出了月亮和嫦娥,而嫦娥则被罚永远的居於月亮的广寒宫上。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历史典故

全文共 1067 字

+ 加入清单

己亥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

年代:【唐】

作者:【曹松】

体裁:【七绝】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传闻一战百神愁,两岸强兵过未休。

谁道沧江总无事,近来长共血争流。

此诗题作《己亥岁》,题下注:“僖宗广明元年。”按“己亥”为广明前一年即乾符六年的干支,诗大约是在广明元年追忆去年时事而作。“己亥岁”这个醒目的诗题,就点明了诗中所写的是活生生的社会政治现实。

安史之乱后,战争先在河北,后来蔓延入中原。到唐末又发生大规模农民起义,唐王朝进行穷凶极恶的镇压,大江以南也都成了战场。这就是所谓“泽国江山入战图”。诗句不直说战乱殃及江汉流域(泽国),而只说这一片河山都已绘入战图,表达委婉曲折,让读者通过一幅“战图”,想象到兵荒马乱、铁和血的现实,这是诗人运用形象思维的一个成功例子。

随战乱而来的是生灵涂炭。打柴为“樵”,割草为“苏”。樵苏生计本来艰辛,无乐可言。然而,“宁为太平犬,勿为乱世民”,在流离失所、挣扎于生死线上的“生民”心目中,能平平安安打柴割草以度日,也就快乐了。只可惜这种樵苏之乐,今亦不可复得。用“乐”字反衬“生民”的不堪其苦,耐人寻味。

迸代战争以取首级之数计功,战争造成了残酷的杀戮,人民的大量死亡。这是血淋淋的现实。诗的前两句虽然笔调轻描淡写,字里行间却有斑斑血泪。这就自然逼出后两句沉痛的呼告。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这里“封侯”之事,是有现实针对性的:乾符六年(即“己亥岁”)镇海节度使高骈就以在淮南镇压黄巢起义军的“功绩”,受到封赏,无非“功在杀人多”而已。令人闻之发指,言之齿冷。无怪诗人闭目摇手道“凭君莫话封侯事”了。一个“凭”字,意在“请”与“求”之间,语调比言“请”更软,意谓:行行好吧,可别提封侯的话啦。词苦声酸,全由此一字推敲得来。

末句更是一篇之警策:“一将功成万骨枯”。它词约而义丰。与“可怜白骨攒孤冢,尽为将军觅战功”(张《吊万人冢》)之句相比,字数减半而意味倍添。它不仅同样含有“将军夸宝剑,功在杀人多”(刘商《行营即事》)的现实内容;还更多一层“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李白《战城南》)的意味,即言将军封侯是用士卒牺牲的高昂代价换取的。其次,一句之中运用了强烈对比手法:“一”与“万”、“荣”与“枯”的对照,令人触目惊心。“骨”字极形象骇目。这里的对比手法和“骨”字的运用,都很接近“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惊人之句。它们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封建社会历史的本质,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前三句只用意三分,词气委婉,而此句十分刻意,掷地有声,相形之下更觉字字千钧。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以管窥天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122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在写作文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利用一些历史典故作为素材,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一看以管窥天的历史典故,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出处】

《史记·扁鹊列传》。

【释义】

以:用或从的意思;管:就是竹管、竹筒;窥是从小孔或缝隙里看。本意是从竹管里看天空,只能看到很小一部分。比喻见闻狭隘,看问题片面。

【历史典故】

战国时期齐国的名医扁鹊,原名秦越人。因为他救活了许多濒于死亡的人,所以当时人们把他称作传说中黄帝时代的神医扁鹊,而不去提他真实的姓名了。传说,扁鹊曾得到过仙药和秘方,能隔墙给人看病,并能看清病人的五脏六腑,病灶在什么地方。

有一年,扁鹊带领弟子外出巡医,路过虢国都城的王宫,隔墙听到宫内一片哭声,不知除了什么事,他就向宫外守门人询问。方才得知是太子刚刚去世。扁鹊又问:“他什么时候去世的?得了什么病?”守门人回答:“今天早晨鸡叫二遍的时候去世的。太子的病是血气运行没有规律,陰陽交错而不能疏泄,所以突然昏倒而死。”扁鹊凭借自己的经验,已经知道太子得了什么病。于是,他对守门人说:“请禀告君王,我是齐国的医生秦越人,能使太子复活。”守门人瞧了瞧扁鹊,说:“先生该不是胡说吧?人死了还能治活?我听说上古有个姓俞的医生,治病不用汤剂、药酒及其他东西。一解开衣服诊视,就能知道疾病所在,然后剖开皮肤,疏通经脉。先生的医术能如此,那么太子就能再生了,不然的话,要使他再生是骗人。”扁鹊再三请求守门人,他就是不答应。扁鹊叹息说:“您说的那些治疗方法,就像从管子里去看天,从缝隙中看花纹一样。我用的治疗方法,不用给病人切脉、察看脸色、听声音,只要观察病人的体态神情,就能说出病因在什么地方。”

守门人见他说得很有把握,终于答应替他去禀报国君。国君一听太子有救了,非常高兴,即刻请扁鹊进宫给太子看病。扁鹊仔细检查了太子的身体,切了太子的脉,然后为太子实施针灸。当银针扎进太子身体后,太子就慢慢睁开眼,嘴唇微微动了动,周围的人们都惊讶地睁大了眼睛。扎完针后,扁鹊又为太子配制了几副药,同时告诉太子侍从如何煎服。最后,他对君主说:“太子不出一个月,身体就会康复。”果然,没出一个月,太子完全恢复了健康。

从此,扁鹊的名声就更大了。

【成长心语】

守门人一开始不把扁鹊看在眼里,他不相信也不了解扁鹊有如此高的医术,只能说明他见识狭隘。而生活中还有一些人,不但见识狭隘,心胸也狭隘,他们用厚厚的壳把自己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生活在自己狭小冷漠的世界里。他们处处以自我利益为核心,无朋友之情,无恻隐之心,不懂得宽容、谦让、理解、体贴、关心别人。他们始终生活在愤怒及痛苦的陰影下,阻碍了正常的人际交往,影响了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所以才是真正的睿智,以一种豁达、宽容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人和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扬州二十四桥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914 字

+ 加入清单

“二十四桥”的芳名,之所以流传千载,得益于杜牧的一首名诗。下文是小编整理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说到扬州二十四桥,就无法回避一个千古之谜:它究竟是一座桥,还是二十四座桥?至今未能解得开。

二十四桥得名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唐代有人在一个月光如水、清风徐徐的夜晚,见到24个风姿绰约的仙女,身披羽纱,酥手托箫,鼓着粉腮,轻启红唇,飘上一座小石桥,于是那舒缓柔美的旋律,便从24支箫管中缓缓地流淌出来。

上个世纪50年代末,在扬州出西门向北行3-5里处,有一石桥和一木桥,两相近桥头的距离约24步,村里的长者都认为这儿就是“二十四桥”。在他们幼小的时候,都有被长辈牵着小手“数数过桥”的经历:跨过一座桥,从一个桥头走向另一个桥头,“一步、二步……”一般都是二十四步。照这种说法,“二十四桥”是两座桥的统称。

二十四桥猜测

其实从宋代起,“二十四桥”便成了一宗众说纷纭而无定论的疑桉:有人说是一座桥,有人认为是指二十四座桥。历代的辞典、诗词注解也都兼收两派之说,而不敢轻易取舍。

南宋词人姜白石在一个初冬来到扬州,写下了《扬州慢》这一千古绝唱:“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从词的具体语言环境来看,“二十四桥”似乎是指一座桥。

有人认为大名鼎鼎的二十四桥是子虚乌有的东西,实际上从来就不存在,它只是唐代扬州桥梁的总称。最早对此作出解释的是宋朝大科学家沉括,他认为“扬州唐时最为富盛。旧城南北十五里一百五十步,东西七里三十步,可纪者有二十四桥。”并在卷中从城区的汶河茶园桥起,到东面的山光桥止一一列出了桥名,但算来算去仅有21座桥的名称。也有人认为杜牧诗中的“何处”二字,清楚地传递着这样一个信念:二十四桥绝不是一座桥。

二十四桥争论

二十四桥的姿那麽美?二十四桥的月那麽妙?历史上有没有二十四桥?二十四桥究竟指的是什麽?古往今来,多少风雅人士试图探个究竟,至今未有令人信服的结论。综合起来,大致有如下种种:

1、“二十四桥”就是一座桥,只因传说隋炀帝时,有24个美人月夜在桥上吹箫,故名“二十四美人桥”,简称“二十四桥”或“廿四桥”。到了清代,人们逐渐倾向于那原是一座桥的名称。清代扬州人李斗在《扬州画舫录》中写道:“二十四桥即吴家砖桥,一名红药桥,”“跨西门街东西两岸”。

近来,扬州的一位青年作家,从语言上、地理位置上对“二十四桥”作了大量的论证:扬州“二十四桥”为“阿师桥”的谐音,并考证沉括记载的阿师桥,为今城北的螺丝湾桥。根据《汉语音韵学导论》一书拟唐音“二”、“十”、“四”、“桥”分别与“阿师桥”音同。若从扬州方言观之,“二十四桥”与“阿师桥”之古音也相近。因“阿”古音为a(见王力的《汉语语音学》),“二”古代的北方方言也为a。

2、“二十四桥”就是遍布扬州地区的24座桥梁。沉括对二十四桥循名责实一一以求,但只凑成21座。南宋的王象之在《舆地记胜》中则记载:“所谓二十四桥者,或存或亡,不可得而考。”

3、“二十四桥”是古代扬州桥梁的编号。在古诗中以序号称桥的不乏其例,就唐代扬州而言,对桥的编码也是有桉可稽的。唐朝施肩吾《戏赠李主簿》诗有“不知暗数春游处,偏忆扬州第几桥”之句。唐人张齐《寄扬州故人》诗中有“月明记得相寻处,城锁东风十五桥。”

4、“二十四桥”在诗文中是虚指而非实指,故“二十四桥”既非24座亦不是一座,不过是泛指扬州小桥多罢了。杜牧常常喜欢用数字入诗。如《江南春》绝句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赠别》一诗中有“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谴怀》的诗句中有“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等等。由此可见,杜牧喜欢用数字,又特别喜欢用约数。因为它为约数,即不是实数,更不是专名。

当然,也有人指出“二十四桥”借指扬州,泛指扬州的繁华或是专指扬州美人,这些似乎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二十四桥”的最终解释权,恐怕还得归杜牧。

扬州二十四桥现状

今天,念四路中段东面,五亭桥西边的景区就叫二十四桥景区。其主建筑熙春台东面有毛x东手书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碑。在熙春台东北80米的地方,有一座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建的公园中常见的那种小卑桥,宽2.4米,两头各有二十四层台阶,两边各有二十四根栏杆,叫它二十四桥。桥的西北有一座简洁的亭子,宛在水中央,叫吹箫厅。这算是为外地游客建的,就好比今人在鲁迅故居百草园里种了一块菜来和散文对应一样。建这么一座“二十四桥”,也表明比较可信的是指一座桥。这座现代的“二十四桥”不是古代的二十四桥的复制,品味不怎么高,有些俗气。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扬州二十四桥的历史典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家徒四壁历史典故

全文共 832 字

+ 加入清单

典源出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卓) 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家居徒四壁立。”索隐:“家空无资储,但有四壁而已。”

释义用法司马相如 (字长卿) 与卓文君一同奔回成都,他家中空荡荡的,四面只有墙壁。后用此典形容家中贫穷,一无所有。多指寒士生涯。

用典形式

【四壁】 宋·杨万里:“他家都有侬家无,却有四壁环相如。”宋·刘辰翁:“相如倦游去,掩四壁凄其春暮。”金·元好问:“四壁旧闻悬磬宅,一囊今有卖书钱。”

【立壁】 宋·陈师道:“我无置锥君立壁,春黍作糜甘胜蜜。”

【壁立】 晋·左思:“长卿还成都,壁立何寥廓。”宋·范成大:“犬子地寒徒壁立,元龙身懒谩楼高。”

【马卿壁】 清·黄景仁:“杜陵茅,马卿壁,我更无家可归得。”

【无四壁】 宋·范成大:“苍茫一身无四壁,八方上下惟孤篷。”

【四立壁】 宋·黄庭坚:“参军但有四立壁,初无临江千木奴。”宋·范成大:“君家十年四立壁,震风凌雨啼妻孥。”

【四壁立】 宋·陈师道:“小家厚敛四壁立,拆东补西裳作带。”

【四壁穷】 宋·陆游:“兀兀终年醉,空空四壁穷。”

【四壁空】 宋·陆游:“无地容锥四壁空,浩然亦未怆途穷。”

【家四壁】 宋·苏轼:“不愁家四壁,自有锦千堆。”

【家徒壁】 宋·陈与义:“相如未免家徒壁,季子行看嫂下机。”

【长卿四壁】 清·赵执信:“长卿四壁羞文君,千金万里来长门。”

【四壁一身】 宋·陈与义:“四壁一身长客梦,百忧双鬓更春风。”

【四壁相如】 清·黄景仁:“一生伯道伤无嗣,四壁相如尚有妻。”

【君家四壁】 宋·苏轼:“君家四壁如相如,卷藏天禄吞石渠。”

【相如四壁】 金·元好问:“相如四壁消何物,直要文君典鹔鸘。”

【家无四壁】 唐·张偁:“一掷千金浑是胆,家无四壁不知贫。”

家徒四壁】 宋·黄庭坚:“家徒四壁书侵坐,马耸三山叶拥门。”清·徐夔:“入门家徒四壁立,短衣往往不掩踝。”

【一穷无四壁】 宋·陈师道:“一穷无四壁,百代有千诗。”

【司马归无屋】 宋·汪元量:“司马归无屋,冯驩出有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王莽赶刘秀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2091 字

+ 加入清单

西汉末年皇帝暗弱,外戚王莽专权,独揽朝政,暴行逆施,残害忠良,欺压百姓,无恶不作。对上篡政刘汉江山,对下欺压贫苦百姓,对于反对他的派系和农民起义进行血腥的镇压,尤其是对汉室宗亲的大肆屠杀更是惨不忍睹。当时的刘秀也是汉室宗亲,并且对王莽政权构成的威胁最大,是王莽的心腹大患。王莽下定决心一定要除掉他,满天下的贴出告示捉拿他,悬赏重金和权位要取他的脑袋。刘秀就四处逃窜,躲藏,官兵就四处的追杀。时间长了,于是就留下了很多关于王莽赶刘秀的故事。

有一回,不知道是谁告了密,王莽得知了刘秀的下落,于是就亲自带了重兵去捉拿。刘秀得知王莽带兵来杀他,慌忙之下,也不带一兵一卒,就自己一人骑着马落荒逃窜,他顺着大道向下跑去,后面追兵紧随其后,喊杀声一片:抓住刘秀,抓住刘秀,别让他跑了。情况万分火急,他自己心里琢磨着,这下坏了,说不定难逃此劫了。他快马加鞭的疯跑着,也不知道跑到哪里去,就顺着大道一直跑,跑了很久很久。由于王莽兵多,跑的比较慢,渐渐的喊杀声越来越小了,他们之间的距离也是越拉越大,可是刘秀可不敢松懈,保持着原来的速度,飞奔着,又过了很久,眼看着快到中午了,喊杀声不知道什么时候消失了,也不知道把王莽甩的有多远。这时的刘秀才把心放下,放缓了速度,急促的呼吸着。

当时正值夏天,大大的太阳照着大地,热气腾腾。刘秀还在顺着大道跑着,速度越来越慢了,刚才的他除了逃命,脑子里一片空白,现在才渐渐的清醒过来,他四处的张望着,不知道这是到了什么地方了,这里很是荒凉,除了这条大道和道边两行稀疏的大树外,再也没有别的什么了。他慢慢停了下来,跑了大半天了,浑身的滴着臭汗,感觉是又累又饿又渴,浑身酸痛,骨头像散了架一样,那匹马也累得浑身的大汗,呼呼的喘着粗气。他心里想着要是有水就好了,可是这里哪会有那个。他实在是跑不动了,想下来休息会,等缓过劲来再接着跑,心想着追兵一时半会的也赶不过来,于是就下了马,把马拴在道边的大树上,解开衣服,蹲在树荫下休息。

等心神稍稍安宁下来,他蹲在那四处张望着,希望有什么奇迹出现,忽然他发现大道对面的树上挂满了银白色的一串串花,在太阳的照耀下泛着银白色的光芒,感觉好奇怪,不知道这是什么树,结出的花好奇怪。他好奇的站起来走到近旁摘了几朵放在鼻子旁闻了闻,一股清香带着丝丝的甜味向他扑来,他感觉好舒服,灵机一动,心想要是能吃就好了,又加上饿的难耐,于是就随手拿了几朵放到嘴里,嚼了起来,嘴里感觉冒着香气,还甜甜的,很是欣喜,心想真是天不绝我,这花居然能吃,还那么可口。于是他就大把大把的捋下来大吃了起来,还给他的马整了一堆,那马也吃了起来,等都吃饱了,也都缓过劲来了。欣喜的他居然把逃命的事早忘得一干二净,感觉好困,就靠着大树想睡一觉,坐下之后他迷迷糊糊指着对面的大树欣慰的说:是你救了我一命,等我刘秀以后若是做了皇帝,一定封你为树王。他这一指给指错,指着那树旁边的一颗大树身上了。结果呢,还真灵验,自打那以后,旁边的那颗树就成了树王了,也就是大椿树,由于得此荣耀,有些椿树慢慢的变得香起来,成了香椿树,也能够食用了,而不都是以前的臭椿树了。它的生命力开始变强,长的是又高又大,又直又盛,就算把它的头给砍下来,也不会死,也能长出新枝,而那棵救了刘秀一命的大树就是刺槐树,它没有成为树王,很委屈的保持着原来的模样,普普通通的,像其他树一样,不过它的花子能够食用的美名一直流传了下来,人们把它的花做出很多种吃法,美味极了,吃过的人一定知道吧。刘秀呢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了第一个尝试者了。

后来呢有老人说,刘秀是天子命,说话是很灵验的,不能随便乱说话的,这也许是他们杜撰的,不过也怪怪的,似乎跟真的一样。

依着大树朦胧的刘秀很快就睡着了,也不知睡了有多久了,正在做梦的他突然感觉手上疼了一下,就惊醒了,低头一看原来是只小虫子咬了他一下,感觉很是气愤,就顺手抓起那虫子,两手一扯,把它的头跟身子扯为两段。正在这个时候,从远处又传来喊杀声,抓住刘秀,别让他跑了。这时他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是在逃命,要不是那只小虫子,自己就完了,他便迅速的站起来要走,突然想起来那条救命的虫子,早被他扯为两段,还在地上挣扎呢,他感觉很懊悔,可是已经晚了,该怎么办呢,于是他又突发奇想,干脆给它一个脖子好了,想到这里他顺手折了一段草杆子,掐来一小段,捡起那虫子的头跟身子,连了起来,然后说了一句,愿上天保佑你能活过来,然后匆匆放下那虫子,急忙跳上马,飞奔着逃命去了。后来呢,奇怪的事又发生了,那虫子果真活过来了。也就是现在的蝼蛄,不知道有细心的人发现过没有,蝼蛄的脖子就像一根草棍,连着头和身子,听说那就是当年刘秀连的。上天满足了他的这个愿望。了。

听老人说皇帝就是天子,命是很大的,有神仙会暗中保护的,遇到危险时都会指派一些东西来帮助他的。后来刘秀做了皇帝,开创了一个新的王朝——东汉帝国。他就是历史上着名的光武帝。

还有很多关于王莽赶刘秀的故事,就这样,一个跑,一个赶,到最后,王莽打死也没想到,他赶呀赶的,却赶出了一个新的王朝,把自己赶进了地狱,实在是可笑,这就应了一句话: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律师祖师爷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213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律师一般奉邓析为祖师爷,这帅哥是春秋末期郑国人(今河南人),诸子百家之中“名家”的创始人。他能言善辩,喜欢帮助别人打官司,而且还收费,当时收费行情是:大案收一件外套;小案收一件短裤。当时他在郑国司法界很有名气,生意很兴隆,只是不知道邓帅哥收了那么多衣服,是拿来交换,还是纯属为了满足个人收藏爱好。为了向祖师爷致敬,我宣布:今后提供法律服务,无论大小案件,均加收内裤一条,要全新的,不要二手的,无论当事人是贝克汉姆,还是麦当娜!

后世评价邓帅哥一般用“操两可之说,设无穷之辞”来形容,这显然也是律师的基本功。当然,这并不是让律师没有是非观念,而是要根据自身位置去思考,即所谓屁股决定脑袋,体现律师的价值。在这里就要说说邓帅哥的经典案例之一:赎尸之辩。

话说某富人失足落水而死,尸体被某渔夫打捞上来,富人家属去索要,渔夫让其家属给点辛苦费,但价格迟迟谈不拢。富人家属来咨询邓析,邓析答复:安之,这尸体别人是不会买的,你是唯一买家,回去等等吧,等等渔夫就着急了。富人家属遂回家等待,渔夫果然着急了,也来咨询邓析,邓析又答复:安之,这尸体只有你有,他没办法向别人买得,你是唯一卖家,回去等等吧,等等富人家属就着急了。

虽然邓律师的做法是违背《律师法》的,律师不能双方代理,既然给富人家属出了主意,就不该再给渔夫出主意,更不该持这种“坐山观虎斗”的态度;但这个案例还是表明了律师的作用: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去帮助当事人分析己方在整个交易中的利弊优劣,然后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然而,不幸的是,邓帅哥所代表的名家,不利于统治阶级治理国家,最终难逃被专政的命运。当时邓律师跟统治者的智斗,到现在其实都有借鉴意义:

郑国最初立法执法方式是:国君冒出个想法,就写个字条挂在城门口,叫“悬书”,违反了就要受到处罚。据说有一次统治者在“悬书”上规定,走路先迈左腿的要打五十板子。不少人挨了板子,找邓律师求教,邓律师向政府提出了一个论点:当右脚落地之时,下一步一定是先迈左腿了,这样一来,所有人都该挨五十板子。统治者只好撤回此悬书。人民取得了胜利。

后来郑国改变了立法执法方式:法律并不向社会公布,而是由执法者掌握。老百姓在大街上走着走着突然被抓起来打了五十板子,那肯定是你犯法了,但犯哪一条你别问,如果问就再打五十板子。这样一来,老百姓天天捂着屁股人心惶惶。这时候邓律师又跳出来了,说这样不行,法律得让老百姓事先了解,人们才能预期自己行为是否合法,并且邓律师自己私自制作了一部刑法,叫《竹刑》,并收徒传授。

这当然不能被统治者所接受,所以后来郑国统治者就把邓律师给咔嚓了。然而,邓律师精神不死,后来被少正卯(被孔子诛杀的那位)、公孙龙(“白马非马”命题创始人)等人继承发扬,逐渐形成了诸子百家中的重要一支——名家学派;其所代表的律师行业,虽然在之后2000多年中基本上处于“地下工作者”角色,但从清朝末年开始,律师业开始重新起步,现在可以作为养家糊口的行当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历史典故

全文共 204 字

+ 加入清单

巨鹿之战,项羽破釜沉舟,誓死灭秦。最后,断绝了秦军的通道,杀死苏角,活捉了王离,涉间不肯投降楚军,自己烧死了。这时,楚兵为诸侯军中最强大的,诸侯军没有一个不恐惧的。

项羽击败秦军,英名远播,威震六国。为表彰有功将士,在巨鹿郡建造了一座“封爵观”,对立功将士论功行赏。封爵观落成之日召见诸侯国将军,诸侯国将军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对项羽畏惧恭维之情溢于言表。

从此,诸侯国尊项羽为上将军,统领诸侯国军队抗击强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历史典故:鸦雀无声

全文共 501 字

+ 加入清单

一天,宝玉、黛玉和薛宝钗在大厅闲聊时,宝玉突然对宝钗说:“宝姐姐为什么不去看大戏呢?”薛宝钗说:“天气太热怕热,所以没有去。”之后宝玉便说了:“难怪有人说宝姐姐像杨贵妃呢!”结果被宝钗误认为宝玉是在说自己体胖怕热,便愤怒说道:“哼,要是我像杨贵妃,那谁是杨国忠呢?”于是拂袖而去。黛玉见状说道:“今日啊,你终于是遇到比我还厉害的人了。”

宝玉听后觉得十分无趣,便走了。在院子里,四处的人因为天气炎热,不是在打盹就是正在休息,这时候宝玉便想:“想不到四处静悄悄的,连乌鸦跟蛙雀叫声也没有。”后来便出现了“鸦雀无声”一词,形容四处静悄悄,什么声音也没有。

苏轼的绝句中写道:“天风吹月入阑干,乌鹊无声子夜阑。织女明星来枕上,子知身不在人间。”翻译出来就是:“月亮西斜,夜已深沉,大地一片寂静,就连喜欢鸣叫的乌鸦、喜鹊也已熟睡。此时,织女星、金星显得格外明亮,星光斑斓中,天将破晓,我在枕上醒来,竟似飘飘欲仙,仿佛已身不在人间。”

此诗原文中的“乌鹊无声”,乌就是乌鸦,鹊指的是喜鹊。又鹊与雀同音,鸦和雀都是叫声非常嘈杂的鸟,而当鸦雀都无声时,就会很安静。因此,鸦雀无声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非常寂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刘备进益州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343 字

+ 加入清单

赤壁之战以后,周瑜又花了一年多时间,把曹操的人马从荆州赶走。荆州究竟应该归谁呢?刘备认为,荆州本来是刘表的地盘,他和刘表是本家,刘表死了,荆州应该由他接管;但孙权认为,荆州是靠东吴的力量打下来的,应该归东吴。所以周瑜只把长江南岸的土地交给刘备管。刘备认为分给他太少了,很不满意。不久,周瑜病死了,鲁肃才劝说孙权把荆州借给刘备。

借人家地方总不是长远的办法,刘备不能不想开辟新的地盘。按照诸葛亮的计划,本来是要向益州发展的。正好在这个时候,益州的刘璋派人请刘备来了。

原来,益州牧刘璋手下有两个谋士,一个叫法正,一个叫张松,两个人是好朋友,都是很有才干的人。他们认为刘璋庸碌无能,在他手下干事没有出息,想谋个出路。

当曹操打下荆州的时候,刘璋曾经派张松到曹操那里去联络。那时候,曹操刚打了胜仗,有点骄傲,再加上派去的张松,个子矮小,外貌平常,曹操根本不把他搁在眼里。这就把张松气走了。

张松回到成都(益州的治所),对刘璋说:“曹操野心很大,恐怕想并吞益州哩。”

刘璋着急起来。张松就劝他说:“刘备是主公的本家,又是曹操的对头,跟他结交,就可以对付曹操。”

刘璋听信了张松的话,就派法正到荆州去联络。

法正到了荆州见到刘备。刘备很殷勤地接待他,同他一起谈天下形势,谈得十分融洽。

法正一回来,就和张松秘密商议,想把刘备接来做益州的主人。

过了不久,曹操打算向汉中(今陕西汉中市东)进兵。益州受到了威胁。张松趁机劝刘璋把刘备请来守汉中。刘璋又派法正带了四千人马到荆州去迎接刘备。

法正到了荆州,直截了当地告诉刘备说:“益州是十分富庶的地方。像将军这样英明,又有张松作您的内应,取得益州,真是再容易也没有的事。”

刘备还有点犹豫不决。那时候,庞统已经当了刘备的军师。他坚决主张刘备到益州去,他说:“荆州土地荒凉,而且东有孙权,北有曹操,不容易得志,要建立大业,就应该拿下益州做基础。”

刘备听从了法正、庞统的劝说,就派诸葛亮、关羽留守荆州,自己带领人马到益州去。

后来,张松作内应的事被刘璋发现了。刘璋把张松杀了,布置人马抵抗刘备。

刘备带领人马向成都进军,打到雒城(今四川广汉北,雒音luò),受到雒城的守军坚决抵抗,打了一年还没攻下来。庞统在战斗中中箭死了。刘备攻破雒城后,进攻成都。诸葛亮也带兵从荆州赶来会师。刘璋守不住,只好投降了。

公元214年,刘备进了成都,自称益州牧。他论功行赏,认为这次进益州,法正功劳最大,把他封为蜀郡太守。不光成都归他管,还把他当作谋士中的主要人物。

法正这个人心地狭窄。他有了权,就报个人恩怨。谁过去请他吃过饭,他就回礼;谁向他翻过白眼,他就报复。为了报个人的仇,甚至杀了好几个人。

诸葛亮就跟法正不一样。他帮助刘备治理益州,执法严明,不讲私情。当地有些豪门大族都埋怨起诸葛亮来。

法正劝告诸葛亮说:“从前汉高祖进关,只有约法三章,百姓都拥护他。现在您刚到这儿,似乎也应该宽容些,才合大家心意。”

诸葛亮说:“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秦朝刑法严酷,百姓怨恨,高祖废除秦法,制定约法三章,正是顺了民心。现在的情况完全不同。刘璋庸碌软弱,法令松弛,蜀地的官吏横行不法,弄得乱糟糟的。现在我要是不注重法令,地方上怎么能安定下来啊。”

法正听了诸葛亮的话,打心底里佩服诸葛亮。他自己也不敢像以前那么专横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毛遂自荐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584 字

+ 加入清单

毛遂自荐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小编整理了毛遂自荐的历史典故,欢迎欣赏与借鉴。

秦国大军攻打赵都邯郸,赵国虽然竭力抵抗,但因为在长平遭到惨败后,力量不足。赵孝成王要平原君赵胜想办法向楚国求救。平原君是赵国的相国,又是赵王的叔叔。他决心亲自上楚国去跟楚王谈判联合抗秦的事。

平原君打算带二十名文武全才的人跟他一起去楚国。他手下有三千个门客,可是真要找文武双全的人才,却并不容易。挑来挑去,只挑中十九个人,其余都看不中了。

他正在着急的时候,有个坐在末位的门客站了起来,自我推荐说:“我能不能来凑个数呢?”

平原君有点惊异,说:“您叫什么名字?到我门下来有多少日子了?”

那个门客说:“我叫毛遂,到这儿已经三年了。”

平原君摇摇头,说:“有才能的人活在世上,就像一把锥子放在口袋里,它的尖儿很快就冒出来了。可是您来到这儿三年,我没有听说您有什么才能啊。”

毛遂说:“这是因为我到今天才叫您看到这把锥子。要是您早点把它放在袋里,它早就戳出来了,难道光露出个尖儿就算了吗?”

旁边十九个门客认为毛遂在说大话,都带着轻蔑的眼光笑他。可平原君倒赏识毛遂的胆量和口才,就决定让毛遂凑上二十人的数,当天辞别赵王,上楚国去了。

平原君跟楚考烈王在朝堂上谈判合纵抗秦的事。毛遂和其他十九个门客都在台阶下等着。从早晨谈起,一直谈到中午,平原君为了说服楚王,把嘴唇皮都说干了,可是楚王说什么也不同意出兵抗秦。

台阶下的门客等得实在不耐烦,可是谁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有人想起毛遂在赵国说的一番豪言壮语,就悄悄地对他说:“毛先生,看你的啦!”

毛遂不慌不忙,拿着宝剑,上了台阶,高声嚷着说:“合纵不合纵,三言两语就可以解决了。怎么从早晨说到现在,太阳都直了,还没说停当呢?”

楚王很不高兴,问平原君:“这是什么人?”

平原君说:“是我的门客毛遂。”

楚王一听是个门客,更加生气,骂毛遂说:“我跟你主人商量国家大事,轮到你来多嘴?还不赶快下去!”

毛遂按着宝剑跨前一步,说:“你用不到仗势欺人。我主人在这里,你破口骂人算什么?”

楚王看他身边带着剑,又听他说话那股狠劲儿,有点害怕起来,就换了和气的脸色对他说:“那您有什么高见,请说吧。”

毛遂说:“楚国有五千多里土地,一百万兵士,原来是个称霸的大国。没有想到秦国一兴起,楚国连连打败仗,甚至堂堂的国君也当了秦国的俘虏,死在秦国。这是楚国最大的耻辱。秦国的白起,不过是个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小子,带了几万人,一战就把楚国的国都——郢都夺了去,逼得大王只好迁都。这种耻辱,就连我们赵国人也替你们害羞。想不到大王倒不想雪耻呢。老实说,今天我们主人跟大王来商量合纵抗秦,主要是为了楚国,也不是单为我们赵国啊。”

毛遂这一番话,真像一把锥子一样,一句句戳痛楚王的心。他不由得脸红了,接连说:“说的是,说的是。”

毛遂紧紧钉了一句:“那么合纵的事就定了吗?”

楚王说:“决定了。”

毛遂回过头,叫楚王的侍从马上拿鸡、狗、马的血来。他捧着铜盘子,跪在楚王的跟前说:“大王是合纵的纵约长,请您先歃血(歃血就是把牲畜的血涂在嘴上,表示诚意,是古代订立盟约的时候的一种仪式。歃音shà)。”

楚王歃血后,平原君和毛遂也当场歃了血。楚、赵结盟以后,楚考烈王就派春申君黄歇为大将,率领八万大军,奔赴赵国。

【启示】

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一个人要使自己脱颖而出,得到最佳的发展空间,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就应该有毛遂自荐的勇气和精神,这也是我们走向成功的第一步。而那些习惯于守株待兔的人都将被淘汰出局。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相信自己身上具有别人没有的闪光点。唯有自信的人,才敢坐在第一排的位置,才敢在大庭广众之下侃侃而谈,才敢将自己的锋芒展露出来。同理,在交往中,如果你想赢得别人的友情,与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必须主动交往。只有躬身自省、主动做事,才有成功的可能。

[毛遂自荐的历史典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历史典故

全文共 247 字

+ 加入清单

从前有个乡下人,丢了一把斧子。在家里到处找都没有找到,于是,他就怀疑是邻居的儿子偷去了。没有证据不能乱讲,他就仔细地观察邻居的儿子:看那人走路的样子,像是偷斧子的;看那人的脸色表情,也像是偷斧子的;听他的言谈话语,更像是偷斧子的。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像偷斧子的。过了几天,这个人要到地窖去储存物品。当他挖开地窖门,下到地窖里的时候,发现自家那把不见了好多天的斧头正躺在地上。到了第二天,这个人再去看邻居的儿子的时候,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就连笑的神态,一点儿也不像是偷斧头的样子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窦娥冤》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835 字

+ 加入清单

窦娥冤》全称《感天动地窦娥冤》,是元朝关汉卿的杂剧代表作,悲剧剧情取材自“东海孝妇”的民间故事。下文是小编整理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窦娥冤》是中国十大悲剧之一的传统剧目,是一出具有较高文化价值、广泛群众基础的名剧,约八十六个剧种上演过此剧。山阴书生窦天章因无力偿还蔡婆的高x贷,把七岁的女儿窦娥送给蔡婆当童养媳来抵债。窦娥长大后与蔡婆儿子成婚,婚后两年蔡子病死。后来蔡婆向赛卢医索债,被赛卢医骗至郊外谋害,为流氓张驴儿父子撞见。赛卢医惊走后,张驴儿父子强迫蔡婆与窦娥招他父子入赘,遭到窦娥的坚决反抗。为了与窦娥成婚,张驴儿想毒死蔡婆。蔡婆有病,想吃羊肚儿汤,张驴儿把毒药倾在羊肚儿汤里,蔡婆因呕让让给张驴儿的老子吃,把他老子毒死了。张驴儿以“药死公公”为名告到官府,贪官桃杌横加迫害,屈斩窦娥。后来窦天章考取进士,官至肃政廉访使,到山阴考察吏治。窦娥的鬼魂向她父亲诉冤,窦天章查明事实,为窦娥昭雪了冤案。舞台上常演的有《斩娥》一折。

民女窦娥,自幼死了母亲。窦娥的父亲窦天章,是个穷秀才,因要上京赶考,没有路费,借了寡妇蔡婆的高x贷二十两银子,谁知一年后竟变成了四十两,无法还债,就把窦娥半抵半送给蔡家做童养媳。十年后,窦娥长大后嫁作蔡家媳妇,不到两年,丈夫就死了。窦娥守寡在家,与婆婆同住。两代孀居,婆媳两人相依为命,生活十分贫苦。

楚州有个流氓叫张驴儿,与父亲张老头一起欺负蔡家婆媳,有一天,蔡婆去找赛芦医索债,赛芦医谋财害命,蔡婆被张驴儿所救。从此,张驴儿仗着自、己救了蔡婆一家人,持恩逼婚,要蔡家婆媳坐堂招婚。蔡家婆媳不肯,张驴儿便想毒死蔡婆,好霸占美貌弱小的窦娥。于是他设计陷害窦娥。一天,蔡寡妇生病,窦娥做羊肚汤给婆婆喝。张驴儿在汤里放了毒,想先毒死蔡寡妇,然后逼窦娥成亲。谁知蔡寡妇忽然呕吐,不想喝汤,张老头夺过碗,喝完了,不一会儿就毒性发作,倒地身亡。蔡婆为了免除灾祸,给了张驴儿十两纹银,让他买棺葬父。张驴儿却以这十两纹银为证据,讹诈蔡婆害死了自己的父亲,他买通当地县令,对蔡婆横施酷刑。窦娥怕婆婆年老体弱,经不起折磨,只得含冤忍痛自己承担,被判处死x。在窦娥被押往刑场时,一路上满腔悲愤地咒骂着天地:「地,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刽子手过来了,明晃的大刀高高扬起来。这时候,窦娥向天发出三个愿望:一是若她是冤枉的,要刀过人头时,一腔血都不往下洒,要全飞到旗的白布上,不让鲜血沾到肮脏的地面上;第二,六月天要降三尺白雪,遮住她的尸体;第三,她死后,楚州要接连三年大旱,以证明她是冤死的。

刽子手的刀砍下来,窦娥的血真的全飞到白布上;接着,六月的楚州天降大雪,遮住她的尸体;第三,她死后,楚州果然三年大旱。窦娥的愿望得到实现,证明她真的是冤死的。六年后,窦娥的父亲窦天章在京城应试高中,做了很大的官。窦天章奉旨去到楚州,探察民情。到楚州,他发现这里竟然三年间一滴雨水也未降,心想定有冤案。当夜,他在灯下翻窦娥的案卷,忽然见灯影一闪,窦娥出现,细说冤情,求父亲主持公道。

窦天章细审此案,为冤死的窦娥平反,宣布窦娥无罪,将张驴儿判死罪,楚州大守受罚。宣判刚完,大雨从天而降。

窦娥冤故事情节

楔子:女主角窦端云七岁时因为父亲窦天章为了考官名连本带利欠蔡婆四十两银子被而无钱还债,被送到蔡家当童养媳,并改名窦娥。

六月飞雪:《太平御览》:“邹衍事燕惠王,尽忠,左右谮之王,王系之狱,仰天哭,夏五月,天为之下霜。”

第一折

婚后不到两年,窦娥丈夫去世;窦娥与蔡婆相依为命。蔡婆向赛卢医讨债,不成功之余反而更差点被勒死,恰好获张驴儿父子俩所救。不料张驴儿是个流氓,趁机搬进蔡家后,威迫婆媳与他们父子成亲,窦娥严辞拒绝。

第二折

蔡婆想吃羊肚汤,张驴儿想藉毒死窦娥婆婆而霸占窦娥(张驴儿以告发企图勒死蔡婆之事威胁,向赛卢医讨来毒药),不料反而被父亲误吃、毒死了父亲。张驴儿于是诬告窦娥杀人之罪。太守桃杌严刑逼供,窦娥不忍心婆婆连同受罪,便含冤招认药死公公,被判斩刑。

第三折

窦娥被押赴刑场。临刑前,窦娥为表明自己冤屈,指天立誓,死后将血溅白练而血不沾地、六月飞霜(降雪)三尺掩其尸、楚州亢旱(大旱)三年,结果全部应验。

第四折

三年后,窦娥的冤魂向已经担任廉访使的父亲控诉;案情重审,将赛卢医发配充军、昏官桃杌革职永不叙用,张驴儿斩首,窦娥冤情得以昭彰。最后窦娥的冤魂希望父亲窦天章能够将亲家蔡婆婆接到住所,代替窦娥尽孝道,窦父应允,全剧结束。

[《窦娥冤》的历史典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历史典故:抱佛脚

全文共 571 字

+ 加入清单

【注音】bào fó jiǎo

【出处】垂老抱佛脚,教妻读《黄经》。 唐·孟郊《读经》

【解释】比喻平时没联系,临时慌忙恳求,后比喻平时没准备,临时慌忙应付。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指慌忙应付

【结构】动宾式

【近义词】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

【反义词】防患未然

【同韵词】累世通好、饮噉醉饱、兔头獐脑、金银财宝、钉是钉,铆是铆、遗黎故老、江翻海倒、忘年交好、一鳞一爪、锦衣绣袄、......

【年代】古代

【英文】claspBuddhasfeet-professdevotiononlywhenintrouble

【其它使用】

◎ 事到临头,你只好去抱佛脚了。

◎ 这种画风所要求的写实功力,使得画家们临时抱佛脚地日夜练着基本功。

典故

当时,有一个信仰佛教的国家,在这个国家里,事事都主张以慈悲为怀,就连犯死罪的人也可以尽量免除一死,于是才朝廷上便作了一个规定,凡是犯了死罪要被杀头的人,只要走进寺庙,抱住佛脚真心实意地忏悔,并且把头发剃光,留下来当和尚,就可免罪,不再追究。后来人们便用抱佛脚来比喻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的人和事。

典故二

宋朝时期,王安石与客人闲谈,偶然谈到佛经,他感慨地说:“投老欲依僧”,表示想与和尚去做伴。旁人加上一句“急来抱佛脚”。王安石不悦,那人说古诗对谚语,如改成对联则成为“老欲依僧,急来抱佛”,头脚相对。

[历史典故:抱佛脚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我喜欢的中国历史典故四年级作文

全文共 464 字

+ 加入清单

从小我就看过不少历史典故,其中一个我最喜欢,印象最深刻的典故就是《曹冲称象》。

曹冲很小的时候就善于观察,人人都很喜欢他。有一天,孙权给曹操送来了一头巨象。曹操见那头巨象身强体壮,四肢粗壮,十分罕见。为了想知道这头巨象的重量,曹操特地聚集了众大臣一起来商议,大臣们纷纷各抒己见,有的说:“拿个称来称一下。”有的就说:“这要造个多大的称,还是把它宰了切成块儿称吧”。当大家都在绞尽脑汁,争执不下的时候,曹冲走了过来。他弯腰低头靠近曹操的耳朵,轻声细语地说了一通。只见曹操听了点头称是,连连叫好。

曹操按照曹冲说的方法,叫家丁们准备好一条船,把巨象带到了河边,赶上船,当船下沉稳定后在船舷齐水面的地方划上一条线。然后宰把巨象赶下船,再往船上装石头,直到船下沉到那条线的位置才停止,最后用称称出船上石头的重量,这样巨象的重量就测算出来了。

曹冲的这个办法不仅不用宰大象,而且还很轻松的量出它的体重。这个办法“啧啧”让大家称赞,众人们立刻竖起大拇指直夸曹冲的聪明。

这就是我最喜欢的历史典故,它告诉我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冷静地分析,多动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