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元宵民风民俗作文(精品20篇)

中国有许多传统的节日,比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来写关于元宵民风民俗作文的作文吧!这里就是小编给同学们整理推荐的一些元宵民风民俗作文优秀作文,欢迎查阅,希望对您有帮助。

浏览

6506

作文

1000

元宵喜乐会

全文共 660 字

+ 加入清单

元宵节到了,吃元宵和猜灯谜是元宵节这个传统佳节里的重要习俗。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内蒙古小记者协会与上海大众汽车内蒙古恒茂斯柯达4S店共同举办了元宵喜乐会,小记者不仅猜了很多灯谜,而且还亲手制作了元宵,大家玩得好开心呀。

做元宵,当然先要准备材料喽,活动现场主办方早已为大家准备好了糯米粉、元宵馅料、水以及面板、面盆等工具。按照面案师傅的说法,包元宵有两个要领,第一是和面。和面的时候,水不能放多、也不能放少,放多了水,面就会软了,元宵包不成形;若水放少了,面就会硬了、又包不住。其次是匀称,包馅时,要把馅料切得大小一样,这样才能让包出的元宵大小匀称。

开始轮到小记者动手包元宵了。我领取了适量的面和水,然后在妈妈的辅导下,用手和面,然后捏成一个个的小饼,接着把一块切好的馅料包在里面,捏成球形,用双手继续把它滚圆,最后放到干面盆里打个滚——给元宵沾上一身干的糯米粉,这样一个元宵就做好了。

我和妈妈快马加鞭,一口气做了很多元宵。看着这些个大馅足、圆滚滚的元宵,想象着吃到嘴里的香甜,我心里真是乐开了花。

到了猜灯谜的环节,小记者争先恐后地开动脑筋,猜中了,赶紧把猜到的谜底纸条撕下来,到兑奖处领取小礼物。我的知识面广,猜灯谜十分了得,一下子得了四份奖品,嘻嘻,厉害吧!

之后,小记者还参加了汽车知识问答、才艺展示环节,参观了斯柯达车辆检修车间,学到了知识、展示了自我。

这一天,我学会了很多东西,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也为能和妈妈在亲亲佳节之时一起参加这样的亲子互动活动而感到兴奋,而这些互动活动都是我们在课堂上学不到和无法感受到的啊!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关于描写白族的民风民俗作文

全文共 441 字

+ 加入清单

暑假,妈妈带我去云南旅游,我国有56个民族,在云南省就有51个少数民族。

这使我对少数民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喜欢白族。白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余分布于云南各地、贵州省毕节地区及四川凉山州。白族的传统节日很多,已有上千年历史的“三月街”是白族一年一度最盛大的节日,现被定名为“三月街民族节”。另外还有“火把节”等民族节日。白族人口数有1万8千580人,在少数民族中白族的人口数排名第15。白族自古以来,白族人民把“6”看得非常神圣,其原因主要有:一说白族是6诏的后裔,6诏年年要给大唐帝国上贡,每诏一份,共6份。大唐也回赠礼品6份,各诏均得一份。所以白族民间往来礼品必带“6”字;一说取汉语“有福有禄”一词之义。白族青年男女订婚的彩礼都得带“6”字。如送钱必须是60元、160元或260元等;送四色礼,一般是名茶1·6斤或3·6斤,红糖6斤或6盒,酒6瓶或6斤,盐6斤或16斤;媳妇生小孩儿娘家送礼,鸡蛋少则60个,多则166个。白族它有自己的语言是白语。

我喜欢白族。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关于春节民风民俗的小学生作文

全文共 742 字

+ 加入清单

我喜欢过年,人们在过年时,贴春联,看春节联欢晚会,放鞭炮,放烟花,吃火锅……新年真热闹!

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了,一家人准时地围在电视机前,目不转睛,精神集中,口里不时地跟着哼着,手里不时地跟着舞动着。晚会的节目丰富多彩,有相声、小品、唱歌、跳舞、魔术……每一个节目都博得大家的称赞,喝彩,笑声。晚会接近尾声,主持人高呼:“十、九、八……二、一”“当、当、当……”零点的钟声敲响了,新的一年开始了。我们共同祝福新年好,我许下了愿望,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我的成绩能提高。

大地成烟花和鞭炮声的世界。哦,那幸福之花开在天上,开在地上,也开在人们的心里……啊!那烟花五彩缤纷,千姿百态,争奇斗艳,把新年的夜空点缀成美丽的空中花园。这里的“红牡丹”刚刚飞上天,那里的“穿天猴”又急着跳上天。看,那边的“闪电雷”,果然名不虚传。它以闪电般的速度飞上天,又以雷鸣般的响声爆炸了。瞧,这边这个“金龙狂舞”也不甘示弱,弯弯曲曲地飞上天,以龙吟一般的声音爆炸了。最精彩的非那边的“摇钱树”莫属了,只见它一炸开,里面就立刻闪出火花,越闪越大,慢慢现出一个树形,一朵朵金色的火花从“树”上摆落下来,“噢,发财喽,发财喽……”人们望着“摇钱树”欢呼雀跃。还有许多我叫不出名的出现在广阔的天空中,有的像天女散花,一簇簇,一群群地冲上天空;有的像秋菊,月季花,万紫千红,千姿百态;有的红似血,恰似红梅;有的白如玉,酷似雪莲……五光十色的礼花把天空照映得如同白昼。望着天空撒下的滴滴金雨,地面开出的朵朵银花,我们拍着手跳着,笑着……我们的笑脸映着火光,显得更加可爱。

我喜欢新年,因为新年真热闹;我喜欢元宵节,因为元宵节真热闹;我喜欢中秋节,因为中秋节真热闹;我喜欢……总而言之,我就是喜欢热闹。

[关于春节民风民俗小学生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中秋民风民俗作文

全文共 512 字

+ 加入清单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也称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是我国汉族和大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流行于朝鲜、日本和越南等邻国。因为秋季的七、八、九三个月(指农历),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称之为中秋节。又因此夜浩月当空,民间多于此夜合家团聚,故又称团圆节。

中秋节与元宵节和端午节并称为我国三大传统佳节。究中秋节之来源,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神话传说有着密切的关系。故中秋节的民间习俗多与月亮有关。赏月、拜月、吃团圆月饼等,均源于此。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描写民风民俗的初中

全文共 1016 字

+ 加入清单

基诺族的衣裙,用本民族特意纺织的衣裳布与裙子布缝制,衣裙上的花纹图案,在织布时就作过了巧妙安排,凡是可织出来的图案均在织布时织在布上。因此,布料有上衣布和裙子布之分,一般不可混用。传统的服装,以白色和黑色为基本色调,因纺织工艺落后,所织棉布缺乏紧密、光滑之感,近似麻布。基诺族酷爱刺绣花纹图案,无认男装女装都爱用横、直彩条和几何形图案装饰。男子上衣是无领、无扣的对襟衫,用织有纵横交错的彩色条格白布缝制。上衣的胸部以上部分强有彩色条格,横向彩条色彩斑斓,极为显眼。衣服背部中央乡中有一个6寸见方的图案,四周配有放射性线条,开如一朵葵花。

但又有太阳放光之状。基诺语称这一图案为“波罗阿波”,有太阳花与月亮花之意。衣襟边沿、袖根部、肘部和袖口等部位,都镶有数道术为显眼的横向彩条。白底上衣,被特意织上的图案和红、黄、蓝、黑相间的彩条装饰成一件色彩鲜明的花衣。

男裤为阔裆肥裤管白裤,裤脚边沿同样镶有横向红、黑、白三色相间彩条。宽大的裤腰两侧各开一道3寸长的口子,缝有一块四方形黑布。白裤在腹前打折,用缀有彩色缨穗的腰带扎系于腰部。男子头上蓄有三撮长发,用1米多长的黑色头巾包头。小腿上缠有裹脚布。男子衣服厚实宽松,穿在身上,增强了男人的壮实、强悍英姿。女子用织有彩条,再加绣图案的布片束胸。上衣色调多为青色、黑色、无领、对襟,着意用红、黄、黑、白彩色横条装饰衣襟边沿和衣袖手旁观。

但凡女子,老幼均系长及膝盖,上端白、下端黑的开合围裙,裙沿上镶红条作饰,于腹前开合系于腰间。成年女子头戴织有纵向彩条的尖顶三角形白布帽,两侧帽角下垂披于肩头,额头部位的帽沿外翻,开若一保尖顶白色筲箕扣在后脑勺上。未婚女好挽发于脑后,已婚妇女挽发于胶额上方。女子着装,简朴中透出素雅,使基诺族姑娘显得楚楚动人。

基诺族服装的鲜明特点是用彩条装饰袖管和衣襟边沿及后背。人们以彩条饰衣,据说与天上彩虹有关。民间传说,古时候,有一对基诺族男女死相恋难分难舍。一个穷凶极恶的富家公子见那姑娘美丽无比,顿生歹意,用计抢走姑娘,逼其成婚。姑娘不从,被打得遍体鳞伤,死去活来。她的恋人历尽万苦千辛,救出姑娘。俩人逃离虎口不处,富家公子带人追来,年轻伙子腿中数箭,倒在地上。

大灾临头多时,天空中出现了几道彩虹缠住这对恋人,放出七彩光芒逼退了富家公子,一对恋人在彩虹环绕之中腾空而起,升上空中……。因此后人在缝制衣服时,便用彩条暗寓彩虹,以求吉祥免灾。

[描写民风民俗初中作文四篇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民俗民风的作文

全文共 1077 字

+ 加入清单

鄂尔多斯蒙古族使用夏历,最重要的节日是小年和大年.

小年是每年的腊月二十三日;又称为“年火”,带有迷信色彩的传说是,要在这一天送“火神爷”上天,因为火神是赐与人们幸福与财富的,所以蒙古族群众对火是很尊重的.平时用火小心慎重,不让小孩玩火,随意跨越火堆,出门远行先要祭火,出外归家要检点新柴放到炉灶里,以表示对火的虔诚.待到小年这天,全家恭恭敬放地向“灶神”供献羊胸叉骨和哈达、香烛、奶食品等、并且全家人 同吃羊胸叉肉,饮酒娱乐,夜以继日,将“祭灶”饭吃七天.

大年(春节)是最隆重的节目.从除夕到正月初,男女老幼都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之中.鄂尔多斯蒙古族称正月为“察干萨日”.‘察干”即白色,“萨日”即月.他们认为白色是万物之母,象征着纯洁、吉祥,这种风俗在草原上流传很广.据马可·波罗在他的中记载:“蒙古人每逢元旦,依照古老的习俗,蒙古大汗及一切蒙古臣民.正月初一开始都‘服白衣’;‘皆白袍’,人们互相馈赠白色之物”,以“白色为吉服”,白色为“吉祥纳福”,因此,把一年之首的正月称之为“白月”.“白月”的元旦,元朝国内各地蒙古各部纷纷向蒙古大汗献“九九”白色之马驼,友邻各国还要献“九九”白色之大象.马可·波罗记述:“是日国中数处入贡极富丽之白马十万余匹,是日诸象共有五千头,身披锦衣甚美,背上各负美匣二.其中满盛着宫廷所用之一切金银器皿甲胄,并有无数骆驼身被锦衣,负载是日所需之物,皆列队行于大汗前,是为世界最美之奇观.”

除夕,先在马尼宏杆子的东南方燃起簿火,取各样吃食投入火中祭奠.接着,一家人欢聚一堂共吃羊头.进餐之前,家中长者要先把羊嘴巴揭开,按迷信传说,这个仪式大概有两个用意,一是避免一年的口舌矛盾,二是张牙以驱鬼避邪、因为三十这天世无主持之神,鬼要四处筹集一年食物,羊嘴大张是足可把饿鬼吓跑的.午夜,全家围坐一起吃饺子,名曰“辞岁饭”.外出不在家的(婚后分居的男儿和出嫁的女子除外)也要由家长喊一声他的名字,放一份碗筷,留一份年饭.东方微亮,新年伊始,这时候,家家户户都在马尼宏杆子的座盘上点起天灯(系用三百六十一根裹棉竹芨扎成,沾油点燃),随后再分别祭把天、地、火、祖.祭奠完毕,就该噶早年茶了,此时,全家人都要用手指弹点一下酸奶,以取吉祥之意.老人正襟危坐,儿女要施跪拜礼敬献哈达,长辈也要逐个赐祝福词.随后,又是全家(夫妇之间除外)互换鼻烟壶以示新年祝贺.新春期间,男女青年纷纷骑上骏马(旧时正月初二、初五、初七不出门),带上哈达、鼻烟壶和美酒,三五成群,兴高采烈地挨个给亲友拜年.草原上,酒肉飘香,歌舞升平,到处弥漫着浓厚的节日欢乐气氛.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民风民俗

全文共 780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我相信,这个词语大家都不陌生。来,咱们废话少说,接下来就让我讲一讲咱们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吧!

你知道咱们的传统节日春节都要有那些东西呢?嘿嘿,没错,春节咱们要准备:鱼、肉、菜、年糕……最重要的是要买鞭炮、对联和福字。下面,就让我讲讲我这一次过年的经历吧!

早上(当然,不是过年的那天早上),妈妈带我出去买鞭炮、对联和福字去了,大街上早就摆满了买年货的摊子。我对妈妈说:“妈妈,咱们先期买鞭炮吧!”妈妈爽快地答应了。

我们走进了一家买鞭炮的店铺,我相中了几盒小鞭,我对妈妈说:“妈妈,我要这些。”“没问题。”妈妈爽快的说妈妈也买了些挂鞭。

买完鞭炮,妈妈又带我走进了卖福字合买对联的地方买了一些福字、对联等回到家贴在窗上、门上和墙上。买完了东西,我们回到了家,把福子和对联堆在了门上和墙上。

这就是我第一次去和妈妈每年货的经历(以前都在爷爷家玩,没空去),怎么样?

民风民俗作文3

以前过年,只是和大人凑热闹。今年过年我知道了不少和春节有关的风俗习惯。

大年三十的上午每家每户都要贴春联,以示迎春之意。外公每年都要挑选一幅称心如意的好春联。今年选的上联是:喜气洋洋财旺旺,下联是:好运多多福连连。横批是:吉星高照。这足以预示新的一年里的幸福生活。

年三十午夜吃饺子,也是每家必不可少的。老人们都说吃饺子好。吃饺子包含着非常丰富的文化意义。饺子谐音交子,就是相交子时,交好运发大财。因饺子的形状又像金元宝,故又象征团圆和财富。

大年初五俗称“破五”,意思是人们要走出家门进行户外活动。这天上午我和外公外婆沿着河堤,从将军码头一直走到新华码头。这里是滑冰场,男女老少人头攒动,人们身着五颜六色的节日新装,好像给冰场上装点了盛开的鲜花。人们有的在滑冰、有的在打冰车。还有的在冰道上从高处往下放冰车,大家玩的真尽兴!大人、孩子和老人,一片欢歌笑语……

这不正是太平盛世的真实写照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民风民俗作文250字

全文共 221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过春节我总是很快乐!

除夕夜全家人围在一起吃团圆饭,看春节晚会,直到很晚很晚。

正月初一的早上,我老早的起床了,先穿上新上衣,新裤子,连袜子也是新的。

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收压岁钱,每当家人给我压岁钱的时候,我都会有礼貌地对他们说:“新年好!”收到压岁钱,我就会很高兴!

过年吃饺子和平常可不一样,不过年的时候吃饺子不放鞭炮,过年吃饺子的时候,饺子刚下锅,就要到外面噼噼啪啪的放鞭炮,这家响罢那家响,可真是热闹!

家乡的春节真快乐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元宵快乐

全文共 568 字

+ 加入清单

元宵这天不仅是过节,还是我爸爸的生日,本来就十分热闹的一天,现在更是锦上添花了。

这一天,我一上完课就飞奔回去,想做第一个赶到家的,可是,一走到家门口,门竟然是敞开的,我心想:可能是爸爸早就回来了吧?我推开门一看,果然爸爸和那些来参加生日paty的亲戚正围着客厅的桌子亲切地谈论着!一走进厨房便能看见几位“大厨”正在包着蛋饺子和准备着中午的饭菜,我亲热地叫着长辈的名字,一溜烟和两个哥哥玩去了。

吃中饭了,餐桌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菜,有青椒炒牛肉、红烧排骨、油炸鲤鱼等等,这些让人谗言欲滴的食物让我和两个哥哥口水都快流出来了,等不及大人开筷,我们个个狼吞虎咽起来,好似几天没进食的恶狼,引来大人一阵大笑,笑声充盈着整个屋子,染乐了每一个人。

吃完饭后,我和哥哥们便去昭阳公园,这里真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有耍龙的,有表演木偶戏的,有临时搭建的舞台,演员们正绘声绘色的在表演……我们顾不上这些,直奔音乐广场去猜灯谜,听说猜对了有奖品,一下激起我们的兴趣,忙挤进人海去寻找挂满灯笼的谜语,可是绕了一大圈只看见了被猜过的,还有一些剩下的难题,我们觉得有点遗憾,但还有许多人在猜,有的拿着手机在查找,有的抓耳挠腮地想,还有的望着那个谜题一动不动,希望能从文字中找到秘诀。我们没有猜到灯谜便去欣赏木偶戏,听戏曲联唱……密密的小雨丝没有阻挡我们快乐的脚步。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小学生描写白族民风民俗的

全文共 438 字

+ 加入清单

服装是一个民族“美”的代表,每个民族的服饰也各具风格.风格各异,同样白族的服饰有 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并在其中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

白族人民崇尚白色,以白色衣服为贵。白族人民上面穿颜色鲜艳的衣服,下面穿白色的裤子和裙子,可见他们是多么崇尚白色。

在白族女子的服饰和男子的服饰是大有不同的,特别是女子的服饰。女子头上戴的头饰“风花雪月”之说。风是上关的风,花是下关的花,雪是苍山的雪,月是沧海的月。女子的腰间有绣花飘带,上面多用黑软线绣上蝴蝶.蜜蜂等图案,下身穿蓝色宽裤,脚穿绣花的“白节鞋”。手上多半戴纽丝银镯.戒指。已婚妇女梳发簪 ,未婚少女则垂辫或盘辫干顶。总之是风格各异!每个人与没个人的穿着都是不一样的。

在白族,不仅女子的服饰有特色,男子的服装也很有特色!白族的男子喜缠白色或蓝色包头,多穿白色对襟上衣,外套黑领褂,下身穿宽桶裤,系拖须裤带。

白族服饰总体上看,男子服饰差别较小,简洁朴实,妇女服饰悬殊较大,既浓艳又不失庄重,线条美丽,婀娜多姿,飘然若舞,真是美极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满族民风民俗作文400字

全文共 437 字

+ 加入清单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满族就是这五十六朵花中鲜艳的一朵,满族的服饰也有着自己的特色。

满族服饰是对我国现代服饰影响最为显著的少数民族服饰,至今及以其独有的魅力,成为大家喜爱的服饰。

男子的衣服喜用青、蓝棕等色的棉、绸、缎等各种质地的衣料制作,裤腿扎青色腿带,脚穿棉布靴或皮靴,冬季穿皮质乌拉。

女子服饰多用各种色彩和图案的丝绸,花缎、罗纱或棉麻制成。有的将旗袍上绣成一组图案,有的在衣襟、袖口、领口、下摆处镶上精致的花边。脚着白袜,穿着盆底绣花鞋,裤腿扎青、红、粉红等各色腿带。盘头翅,梳两把头或旗髻。她们的腰间或衣服上挂上荷包等。这样又给旗袍增添了一道色彩。

当然,满族不仅有独特的旗袍,还有漂亮的头饰。旗头,满语称之为“答拉赤”它是满族妇人在一般礼仪或婚礼上佩戴的头饰。是以铁丝或竹藤为帽架,用青绒或青纱为面的扇形头饰。上面还绣图案,镶珠宝或插各种花朵。戴上这种饰品,再加上长长的旗装和高底旗鞋,使她们分外稳重、文雅。

满族的服饰真是又漂亮又独特啊!

[满族民风民俗作文4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新春佳节民风民俗

全文共 781 字

+ 加入清单

新春佳节”是中国一个十分重要的传统节日。在新春佳节期间,全国是上下举国欢庆,处处洋溢着欢乐和谐的气氛。

佛山的新春佳节一般在农历的二十几就开始了。主要的活动包括逛花街,办年货等。佛山人喜爱逛花街,久而久之,这便成了佛山人过新春佳节必不可少的活动。因此,按历代习俗,都会举行一次年宵花市。

“年廿八,洗邋遢”这句是广东话。佛山人会在农历二十八的时候把家里的每一个角落打扫得干干净净。把这一年不好的东西去除掉,迎接新年的来临。年前,佛山人还会开油锅、蒸年糕。开油锅炸蛋散、油角、煎堆等,寓意来年的日子好像只油锅,油油润润,富富足足。佛山人还爱蒸年糕,寓意年年高。

在年三十晚这一天,是整个新春佳节的高潮。这一天,孩子们都会到处燃放烟花爆竹。不仅如此,大家还会忙于做年夜饭。佛山人对年夜饭的菜色十分讲究,既要美味可口,还要好意头。一般的年夜饭都会有鸡,俗话说“无鸡不成宴”,因此,鸡是少不了的。其次,就是一些应景的菜,例如:鱼,代表年年有余;发菜,代表发财;蚝豉,代表好事……吃过晚饭,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去逛花街,越接近十二点,人气就越旺。

大年初一,大家都会睡到近中午才起床。吃过午饭之后,佛山人会到公园去看表演或到亲友家去拜年。拜年时,不论带了多少礼物都不能是单数,因为俗话说“好事成双”。进了门,首先要对象说不同的祝福语。对老人要说“新春如意”,“寿比南山”;对有工作的人说“工作顺利”,“新年进步”;而做生意的人,最中听的莫过于“新年大赚”,“发财利市”了。拜年时,长辈会将事先准备好的利是给未成年人,表示把吉祥和祝福带给他们。

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是新春佳节的另一个高潮。在佛山,有这么一个俗语“行通济,无蔽翳”。这意味着在正月十五那一天,人们都会拿着行运风车和与“生财”同音的生菜走通济桥,祈求身体健康、财运亨通。除此之外,这一天还要吃汤圆,寓意和和美美,团团圆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元宵精选年级

全文共 656 字

+ 加入清单

爸兴奋地说。“回答正确”售货员小姐说。“自小在一齐,目前少联系(打一字)”,会是什么呢?我苦思冥想,找到了答案:孙。这个元宵节过得真搞笑!今天是我们中国最隆重的节日之一——元宵节,晚上,我戴着红彤彤的“小牛角”发夹,左手提着用纸做的小灯笼,右手拿着带灯的魔法棒,快乐的穿梭在人山人海的大街上。

一个个烟花带着红红的火星窜上天空,只听得“嘶、嘶”几声,夜空中绽放出几朵美丽的花朵,它们有五颜六色的满天星、紫色的牵牛花,有的更像是从银河上落下的繁星……真是绚丽多彩!

“咚咚呛、咚咚呛”,震天的锣鼓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我们跟着人群来到锣鼓队的旁边,“哇!”只见他们穿着彩绸的表演服,用毛巾扎成两个小牛角,浓妆艳抹的好精神呀!震耳欲聋的锣鼓声,欢快优美的秧歌舞,生龙活虎的舞龙队,给这个元宵节带来了欢快的气氛。人们挤来挤去,争着要看他们的风采呢!人群中不时发出惊叹声和鼓掌声,大街小巷到处闪烁着“小牛角”的光芒,看来今年真是“牛气冲天”呀!

今年又增加了一个庆祝元宵节的时尚项目——放孔明灯。你看!伴随着五彩缤纷的烟花,一盏盏“红灯笼”“黄灯笼”“白灯笼”冉冉升起,飞向高空。传说孔明灯又叫许愿灯,可以帮助人们实现愿望,我带着一盏红色的孔明灯来到医院,为住院的爷爷放飞我们的祝愿,希望爷爷早日康复!

我们来到楼下,拆开包装,把纸制灯笼张开,写上祝福爷爷的心愿,然后点燃蜡烛的四个角,热气立即充满灯内,孔明灯带着我们的祝愿,随风飘到城市高空,犹如星星点缀天空,真是好看!

我看见爷爷在窗口对我笑呢!

这真是难忘的牛气冲天的元宵节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西安民风民俗

全文共 442 字

+ 加入清单

作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西安的历史悠久,文化的积淀非常厚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的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人,将其的生活方式和民俗风情概括为关中十大怪,它们分别是——

面条像腰带、锅盔像锅盖、

辣子是道菜、泡馍大碗卖、

碗盆难分开、帕帕头上戴、

房子半边盖、姑娘不对外、

不坐蹲起来、唱戏吼起来

在西安碑林,有一块清代碑石纪录了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八处著名的风景名胜,它们被称为关中八景,又称长安八景。这八景分别是——

华岳仙掌、骊山晚照、

灞柳风雪、曲江流饮、

雁塔晨钟、咸阳古渡、

草堂烟雾、太白积雪

流行于陕西以及西北等地的秦腔又称乱弹,又叫“梆子腔”,是中国戏曲四大声腔中最古老、最丰富、最庞大的声腔体系。西安方言为代表的的西北方言之一陕西话。西安的饮食文化同样博大精深,作为中国西北饮食的代表,以西安小吃最为著名,回族的清真饮食在其中占有很大比例。中国国画中的长安画派、起源于汉代以前的关中皮影戏、源于西周的陕西木偶戏以及色彩浓郁的户县农民画等都是西安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民风民俗600作文

全文共 816 字

+ 加入清单

吴川的民风民俗

吴川是一个泥塑多的地方。

梅蒂泥塑起源于瓦窑村。瓦窑村始于唐朝(公元618年),开基祖姓廖,从佛山石湾迁徙而来,佛山石湾精湛的陶瓷工艺从此也传入吴川。唐朝中期,有一年元宵,有个陶工随手用陶泥捏起一座小型泥塑玩,想不到竟吸引了不少观众,后来别的陶工也来凑热闹。这就无形中成了元宵泥塑展览。从此,泥塑这一民间艺术断断续续经历了唐、宋、元三个朝代。到了明朝洪武年间,皇帝派遣官吏四出挑选美女进宫寻欢作乐,民间百姓对此无不怨声载道。于是,梅?头村的群众便乘闹元宵之机,特地造了一套丑化皇帝与皇后的泥塑。其特点是:人像的眼大、肚大、脚大、乳大、耳大。果然触动了官府衙门,竟派遣大批衙差,声言要抄斩全村百姓。后来,炮制这套泥塑的为首者便出灭辨解道:“皇上眼大看得准,肚大有福份,脚大乾坤,乳大养子民,耳大听民音,这为何不妥?”这帮趋炎附势的官兵听了无言可答,只好罢休。此后,当地群众对“造泥塑”、“看泥塑”、“评泥塑”的兴趣更浓,热情更高。这便成了当地居民闹元宵的一项主要内容。随着岁月的流逝,“泥塑”作品的题材也不断有新的发展。原先大都取材于神话传说的“盘古开天辟地”、“女祸炼石补天”,“嫦娥奔月”、“哪咤闹海”、“八仙过海”或取材于历史戏曲的“三顾茅庐”、“七郎打擂”、“平贵别窑”等,进而发展到取材于现实生活的“金杯献给祖国”、“军威震敌胆”、“向四化进军”等多样化题材。

若从“泥塑”制作工艺来看,逐步也不断有新的发展。过去,老是用稻草竹篾绑“树杆”作“泥塑”支架,如今已被“铁线扎钢筋”所取代了。有的群众还别出心裁地搞“活泥塑”,只要来人轻轻按一下机关,小舞台上的“书生”就可吹箫弹琴,又可启步运行;“公主”既可眉来眼去,又可翩翩起舞;何去何从也跟着拧起罗伞,确是造型逼真,栩栩如生。有的“胖娃娃”塑像还神气活现地当着观众的面“嘶嘶嘶”地拉起“小便”来。原来,这些巧夺天工的“泥塑”已被制作者搞成“电动化”了。

吴川真有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欢度元宵作文小学生

全文共 635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我们一家一起来到了老家。

吃过晚饭,我和表姐一起到广场玩。表姐挽着我的手,穿过大街小巷。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不一会儿便来到灯光闪烁的广场。这儿早已人山人海,有正蹒跚学步的小不点儿,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有眉清目秀的青年人;我们又把目光移到了五光十色的花灯上。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直光芒四射的金虎,这是一只长得很可爱的小老虎,尤其是脸部的五官,刻画得栩栩如生;它额头上的“王”字裹着一层彩虹的颜色,笔挺的鼻子下面的嘴巴微微抿着,露出一丝英俊的笑,露出一丝温柔的笑。胖嘟嘟的手掌捂着半边脸,羞涩地望向远方。

像是在向和观众们抛媚眼。在黑暗中,就像是一盏明灯,亮得耀眼,亮得鲜活。我正看得出神,突然一声巨响。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们朝发出声音的地方走去。原来,是在猜灯谜。一排排色彩斑斓的灯笼形态万千,每一个灯笼里都藏着一个谜语。看着大家都拿着奖品兴致勃勃地离去,我也忍不住想猜一猜。

于是,我又排起了长龙似的队伍,还时不时把头探向前。终于轮到我了,我要猜的字谜是“中国话(打一字)”。是什么呢?我抓耳挠腮,绞尽脑汁冥思苦想。“想到了!是哗啦啦的哗”,“嗯,猜对了。这小脑袋真好使!”主持的老爷爷抚摸着我的头发,慈祥地说。我拿着奖品,嘴里哼着歌,心里乐滋滋的。激动的心情无法言表……

眼间,一个多钟头过去了。我好想好想再玩一会儿,哪怕就一小会儿我也乐意。但毕竟时间不允许,而且明天还得早起,所以只能向这次活动说了。

这个元宵节过得真有意义,真期待下一个元宵节的到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热闹的元宵情景作文

全文共 581 字

+ 加入清单

正月十五的晚上,我们一家人看了烟花又看了彩灯,过了一个真正有意义的元宵节,我把它叫做“灯火元宵夜”。

瞧,烟花开始放了!一开始,瀑布般的烟花奔腾着咆哮着,汹涌而下。清澈明亮的金色的“泉水”飞舞而下,真是太漂亮了。接着,各种各样五彩缤纷的烟花就放了起来:有长着金色长尾的“慧星”从天空划过;有两种颜色组合成的“花”,好似一朵朵真正的鲜花;有喷向天空的金色的“泉水”和五颜六色的“泉水”,好像是会发光的彩色喷泉;还有飞上天空刚成为一朵“花”之后,就像许多萤火虫一样,到处乱飞,发光的只有这些,那一朵朵礼花,像星星一样明亮,像牡丹一样美丽,一个接着一个,让你目不暇接。

看完烟花后,我们又去看彩灯了。

哇,这里的灯光太好看了!这么多好看的火,看得我眼花缭乱;这里是群猴闹着——看,孙悟空那双火眼金睛,炯炯有神,看来,孙悟空今天格外精神,这里是群猴拜年——瞧,那只大猴子正捧着个大蟠桃笑呢!再看那些小猴子:有的在荡秋千,笑得合不拢嘴;有的爬山,高兴得手舞足蹈;还有的倒挂金钩,挂在树上正在水里洗着蟠桃呢!看那八仙过海,个个栩栩如生,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啊!还有那九九壁,那可真是生龙活虎,栩栩如生啊!最有趣的还是那十二生肖划船,猴子在船上指挥,老鼠在船尾打鼓,剩下的十个在划龙舟呢!

今晚,看得好高兴啊!真想多长几只眼,好看个够,今年的元宵节,我们一家人都过的非常开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热闹的元宵情景作文

全文共 519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元宵节,听说晚上会有扭秧歌表演,我们便早早地来到了小广场上,虽然时间很早,但已经聚集了非常多的人。各色各样的灯也陆续亮了起来,我一下子被鲤鱼灯吸引住了,它张着大大的嘴,翘着五颜六色的尾巴,还有一身金光闪闪的鱼鳞,就像漂浮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还有金灿灿的葫芦灯,有两米多高,上面贴着“福”字;最漂亮的就是用一串串小彩灯连成的走廊了,五光十色,耀眼夺目,把漆黑的夜晚,点缀的仿佛白昼,人们都忙着拍照留念。

一阵锣鼓声传来,人们纷纷从小广场聚集到马路两旁的人行道上,翘首望去,森经局秧歌队缓缓走来,他们身上穿着红色的衣服,头上戴着美丽的花儿,腰上系着绿色的绸带,步伐一致,在有节奏的鼓乐声中变换着队形。在队伍的后面,是唐僧师徒四人,“孙悟空”挥舞着金光闪闪的金箍棒,冲着人群挤眉弄眼;猪八戒”挺着大肚子,扛着九齿钉耙,扭着肥胖的身子,摇摇摆摆地走着;紧跟在后面的是“熊大”、“熊二”和“光头强”,“熊二”不时地拍着光头强的脑袋,惹来观众们的一阵欢笑;最精彩的,就是十八道沟高跷队了,她们身穿艳丽的服装,脚踩六七十厘米的高跷,和着鼓点走得又平又稳。观众看了,个个拍手叫好。

街道上灯火通明,天空中烟花绽放,人们欢歌笑语,今年的元宵节可真热闹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闹元宵小学三年级

全文共 640 字

+ 加入清单

似乎是春节的狂欢还未结束,大街上仍然充斥着新年的喜庆氛围与还未卸下的彩灯。当人们仍然沉浸在新年祝福的愉悦中时,其实另一个节日已经悄然临近了。

“卖汤圆,卖汤圆,小二哥的汤圆是圆又圆……”当我走在大街上,听到这熟悉的音乐响起,心中一惊,突然想到原来已经到元宵节了。我拽了拽妈妈的衣角,小声地悄悄说道:“妈妈,已经是元宵节啦!”妈妈笑了一下,淡淡地说道:“好吧,原来已经是元宵节了!”然后便没有再说什么。我心中有些疑惑,元宵节不是该吃汤圆吗?我忍不住又问道:“那,能吃汤圆吗?”妈妈停住了脚步,“快到上课时间了,赶紧先去上课吧!”我没再说什么,大步走进教室。

两个小时之后,终于下课了。临走之际,老师突然对我们说:“对了同学们,元宵节快乐!”同学们纷纷回应“同乐”,然后又开始讨论游戏以及一些无聊的八卦。我忽而想起,这个场景好像已经出现多次,只是祝贺的节日不同罢了,其余毫无二致。节日啊,不知怎的,慢慢地就浓缩成了一句不经意才被人提起的话。

回到家,打开电视,随便调了个台,电视里的人唱着网红歌曲,台下的人欢呼着,看着屏幕右下角的几个赫然大字“元宵晚会”,我不禁觉得刺眼又刺耳。从冰箱里翻出之前没有吃完的速冻汤圆,下到翻腾的开水里,纯白的颜色,起起伏伏。盛上一碗,摆到桌上,往嘴里送一个,软糯依旧,滚烫依旧,却香甜不在。电视里的人讲着笑话,我望着碗里汤中倒映出的自己的脸,不知该笑,还是该哭。

我不禁看看日历,正月十五,没有错。日子没变,名字没变,可,节日怎么就变了呢?口中的汤圆,索然无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关于欢度元宵话题

全文共 538 字

+ 加入清单

元宵节是春节后的第一个节日,肯定得欢欢乐乐、开开心心的过,就算下了雨也不会阻挡人们欢度元宵的想法。

雨越下越大,妈妈不住地往外看,好像很着急,我好奇地问:“妈妈,怎么了?”妈妈笑了笑:“没什么,就是眼看天就要黑了你爸还没下班,妈妈担心不能及时回老家过元宵节。”过了好一会儿,爸爸终于回来了,妈妈赶紧拉着我们回到了老家。

雨还是那么大,但这丝毫未影响我们的心情,奶奶听著那隆隆春雷,反而笑起来:“真好,我们过元宵连天上的神仙都给我们打鼓助兴哩!”

大家也纷纷笑起来,吃过饭后,大家有说有笑的聚在电视机前,一边唠家常一边看《元宵喜乐会》,每个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连我那还不会说话的妹妹都忘了哭闹。突然,大家聊着聊着便聊到了故去的爷爷,屋里顿时一片死寂,我灵光一闪,对着天上说:“爷爷,您快看他们过元宵还不开心、是不是要好好修理他们一顿了”大家顿时破涕为笑,“还不是您孙女不听話”小姨机智地对答了-句,大象笑得更厉了,外面春雨蒙蒙,冷得更命,家里却一片喜气洋洋,到处都能听到爽朗的笑声,大家被炉火映得通红的笑脸与外面那狂风大作的景象成了鲜明的对比。打着伞路过我家的行人听到我家传出的笑声,脸上也不自主地露出了笑容,迫不及待地跑回家和家人团圆。

真是“春雨蒙蒙正助兴,欢欢喜喜过元宵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以欢度元宵作文600字

全文共 901 字

+ 加入清单

元宵节张灯是我国人民的传统习俗。古往今来,不仅有大量脍炙人口的元宵咏灯诗,而且也留下了无数情趣盎然的元宵吟灯联。

北宋时,有个叫贾似道的人镇守淮阴(今扬州)时,有一年上元灯节张灯,门客中有人摘唐诗诗句作门灯联“天下三分明月夜,扬州十里小红楼。”据说,此联为我国最早的灯联。此后历代都有人争相效仿,在大门或显眼的柱子镶挂壁灯联、门灯联,不仅为元宵佳节增添了节日情趣,也为赏灯的人们增加了欣赏的内容。

被称为“父子双学士,老小二宰相”的清代安徽桐城人张英、张廷玉,皆能诗善对。有一年元宵佳节,张府照例张灯挂彩,燃放鞭炮。老宰相出联试子“高烧红烛映长天,亮,光铺满地。”小廷玉思索时听到门外一声花炮响,顿时领悟,对曰“低点花炮震大地,响,气吐冲天。”对仗工整,天衣无缝,堪称妙对。

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恐怕是北宋王安石妙联为媒的故事了。王安石20岁时赴京赶考,元宵节路过某地,边走边赏灯,见一大户人家高悬走马灯,灯下悬一上联,征对招亲。联曰“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王安石见了,一时对答不出,便默记心中。到了京城,主考官以随风飘动的飞虎旗出对“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即以招亲联应对出,被取为进士。归乡路过那户人家,闻知指亲联仍无人对出,便以主考官的出联回对,被招为快婿。一副巧合对联,竟成就了王安石两大喜事。

传说明成祖朱棣于某年元宵节微服出游,遇一秀才,谈得颇投机。朱棣出上联试他才情,联云:“灯明月明,灯月长明,大明一统。”那秀才立即对出下联“君乐民乐,君民同乐,永乐万年。”“永乐”是明成祖年号,朱棣大喜,遂赐他为状元。

传说,有一年元宵节,乾隆皇帝带着一群文武大臣,兴致勃勃前去观看灯会。左看各种灯笼五颜六色,美不胜收;右瞧各种灯笼别致风趣,耐人寻味。看到高兴时,乾隆皇帝陪他的大臣们也出了一谜联,让大家猜一猜。随同的学士纪晓岚稍思片刻,就挥笔在宫灯上写了一副对联:“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狼猫狗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兽。诗也有,词也有,论语上也有。对东西南北模糊,虽为短品,也是妙文”。

乾隆皇帝看了冥思苦想,文武大臣一个个抓耳挠腮,怎么也猜不出来,最后还是纪晓岚自己揭了谜底:猜谜。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