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华裔球员林书豪的成长励志故事【通用20篇】

青春恰似一首歌,不管悦耳或是刺耳,它都是由我们自己选择,最终它终是我们脑海中美妙的一首歌;青春恰似一首歌,不管是浪漫还是悲伤,它都是有我们自己创造,最终它终是我们记忆里甜蜜的一首歌,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华裔球员林书豪的成长励志故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浏览

738

作文

1000

哲理励志故事2:山不转水转

全文共 2190 字

+ 加入清单

阿尔伯特·霍布代尔是曼彻斯特市格雷大街中学的校工,尽管薪只有每周5英镑,他工作却十分尽责,总是把校园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因为他觉得:既然自己没有机会读书识字,多干点事,为孩子们提供好的学习环境也是不错的。

谁料那一年,他敬佩的老校长退休了,来了一个叫约翰逊的自命不凡的新校长。他上任不久,就宣布全体员工每天必须签到并注明时间。周五,他把考勤簿拿来查看——情况好极了!当他满意地正准备把签得密密麻麻的簿子合上时,却发现一处空白,显得很不协调。他立即命人去把那个不服帖的人找来。

“听着,阿尔伯特,我已规定所有员工必须在考勤簿上签到,你知道吗?”

“知道,先生。”

“那么,你签了没有?”

“没有,先生。”

“我一旦订下制度,就意味着每个人必须照办,谁不照办,就得请便——你懂我的意思吗?”

“我懂,先生。”

“那你为什么不签?”

阿尔伯特涨红了脸,半晌不说话,最后只好以实相告:“我签不好,先生”

“什么?签不好?天啊!下一句话,你该不会说,你不识字吧?”

“确实不识字,先生。”

“太可怕了!简直令人难以置信:一个在教育机构(这个词他觉得比‘学校’好听)工作的人竟不识字……够了!你知道我这儿不容许低效率,给你一周时间,另谋生路吧!”

“可是,先生,我在这儿已经干了20年,校园里处处整齐干净,从来没有谁挑出我的错儿,为什么要辞退我?再说,作为校工……”

“噢,那倒不假。但是,无论如何,堂堂教育机构里,总不能容忍一个文盲员工存在,这是原则。你走吧!”

阿尔伯特走出学校时,天已黑了。他是单身汉,平时生活简单,早餐不用说了,就是中饭,也经常是面包加奶酪,带到学校吃,只是晚上回家才“享受”一下,也不过是泡杯浓茶,加三块方糖,再来一条腌鲱鱼,一小听鲑鱼罐头,外带几片腊肉。而最少不了的,则是一盘炒香肠,它对阿尔伯特来说,不仅是一种佳肴,还有祛病镇疼的功效。因此,在今天这个20年来最倒霉的日子里,他提醒自己一定得买半磅香肠带回家。

猛地,他打了一个冷战——记起自己常去买香肠的那家小食品店店主威格丝太太前天死了,店门至今还关着,附近再没有卖香肠的店。

“真该死,为什么整个街区没有第二家香肠店呢?”阿尔伯特情绪坏到了极点,直觉得眼前漆黑。倏地,一个念头像闪电一样晃进他的脑子:既然如此,何不自己开一家呢?这些年好歹攒了一些钱,何况现在又失了业……对!就把威格丝太太的店盘过来,作为谋生之路吧!

他兴奋得把失业的烦恼抛到了九霄云外。一星期后,食品店重新开张,阿尔伯特做了店主。

生意不坏。阿尔伯特心想:把香肠做熟再卖不更好吗?于是,他开始加工香肠,并在一大早就把热气腾腾的香肠端出去。正值11月份,天冷又多雾,热香肠诱人的香味,吸引来一批又一批顾客。

为了应付店前“长龙”,阿尔伯特想出了新点子:削制了许多小木筷子,把香肠夹在半切开的面包里,串在筷子上卖。这种早点经济又方便,一面世就大受欢迎,结果,“长龙”不但没有消失,反而更长了。阿尔伯特一个月内接连雇了两个帮手,仍然忙不过来,顾客把店门都快挤破了。

他灵机一动,雇了一个半大的孩子,让他蹬着三轮车到街头流动出售,这果然减轻了店门前的拥挤,但生意也因此做得更大。

随着“霍布代尔香肠”的名声越来越响,他的小吃馆变成了大饭店,还开了两家分店。为了保证货源,他开始自己制作香肠,而不再依赖批发商。

入夏了,这是一个特别炎热的夏天,没有多少人愿意吃热香肠——实际上,任何热食都勾不起人的食欲。阿尔伯特转念一想:“既然天热得大家都不愿下厨,也不愿挤饭馆,何不把香肠做熟晾凉,然后把凉香肠送货上门呢?说干就干!3个孩子一齐出动,蹬着车子穿街走巷,专卖串在竹筷上的“面包夹香肠”。这个夏季的销售量竟比冬季还要多!

以下的蓬勃发展就不用细说了,只须告诉你:自打开店那天起,阿尔伯特就再没怀念过以前的日子。5年以后,任何人到曼彻斯特市,不管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蹬车叫卖香肠的孩子。又过了几年,就连最繁华的大街上,也有了“霍布代尔香肠店”的分店,且是产、供、销“一条龙”服务。

随着事业发展,阿尔伯特感到需要提高新工人的技术水平。他与学区教育委员会联系,申请创建一所“香肠制作技术学校”。

这位实业家的想法得到了学区教委的大力支持,筹备工作进展顺利,双方商定:由学区委派正、副校长,而教师,则主要从高、中级职员和技术工人中选聘。

不久,副校长打来一个电话说:“霍布代尔香肠制作技术学校”不久即可开学,特请董事长题写校名。

阿尔伯特哑然失笑,回话说:“副校长先生,真对不起,还是请你们中间哪一位代劳吧,我写不好。”副校长有点不悦,说:“霍布代尔先生,不要推辞了,像您这样卓有成就的实业家,不是出自‘剑桥’、‘牛津’,就是在国外深造过。生意再忙,写这样几个字还是抽得出时间的吧!”

阿尔伯特只好以实相告:“副校长先生,我真的写不好。说来也许您不相信:10多年前,我还是个‘老粗’——既不会写、也不会读,就连自己的名字,也是经商以后学会写的。”

副校长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在电话那头沉默了好一阵。最后说:“霍布代尔先生,您真了不起,在没有受过正规教育的条件下,竟然做出了这样一番大事业。我想倘若您10年前就能读会写的话,那今天又该是怎样的人呢?”

阿尔伯特放声大笑:“格雷大街中学的校工——一周挣5英镑,先生!”

“啊——”电话里传来一声惊呼,原来,那副校长不是别人,正是当年把阿尔伯特赶出校门的约翰逊先生。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名人成长中的励志故事

全文共 4370 字

+ 加入清单

名人成长中的励志故事:靠拉车求学不丢脸

国画大师李苦禅原名李英,山东高唐县人,出身贫寒。1922年,23岁的他到北京国立艺术专科学校西画系学习。

李苦禅是个穷学生,学习费用全靠家中接济。因囊中羞涩,他住不起旅馆,只得在北京一所破旧的寺庙里栖身。遇到家中接济不上时,他便陷入了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困境。于是,他开始靠晚间和休息日拉洋车维持生活。为此,林一卢同学赠其“苦禅”二字为名。此后,他一直用着此名。

1923年秋天,李苦禅到绘画大师齐白石先生的家中拜访。见面后,他恭恭敬敬地对齐白石说:“我爱您的画,想拜您为师,不知您能不能收下我。现在我虽穷,没有什么见面礼给您,但等我将来做了事之后,定将好好孝敬您老人家!”齐白石见他率直质朴,当即就答应了。他急忙跪下就拜,差点摔倒,竟然把齐白石给逗乐了。就这样,这位靠拉洋车维持生活的年轻人,就成了齐白石的第一位拜门弟子。

李苦禅虽然继续在晚间和休息日拉洋车,但总是远离齐白石先生的住所,并把帽檐压得低低的。因为,他怕熟人认出自己,给齐白石丢脸。

说来也巧,有一个星期天,李苦禅拉车到王府井大街兜生意,在路过一家书画店时,恰巧遇到齐白石先生和几位朋友从店里出来。他大吃一惊,正神色慌张地拉车躲避,忽然听到身后传来齐白石的喊声:“苦禅,还不过来,送我回家。”他应了一声,将车掉转过去,请齐白石上车后拉起车就走。途中,齐白石心疼地问:“苦禅,你经济困难,靠拉车度日,怎么不告诉我呀?”他回答:“我对不起老师,给老师丢脸了。”齐白石和蔼地说:“丢脸?丢谁的脸哪?你不知道我是木匠出身,鲁班的门下吗?苦禅哪,靠劳动吃饭是不丢脸的,靠拉车求学是不丢脸的。”

回到家后,齐白石先生将自家院里的一间厢房腾出来给李苦禅住,还给他的一些画上题字,让他卖掉解决生活困难。

在齐白石先生的资助和关爱下,李苦禅退掉了所租的洋车,摆脱了生活困境,开始专心致志地刻苦学画。

齐白石先生对李苦禅这个得意门生的评价是:“余门下弟子数百人,英(李苦禅原名李英)也学我手,英也夺吾心,英也过吾,英也无敌,来日英若不享大名,天地间是无鬼神矣!”

自古英雄多贫寒,从来纨绔少雄男。李苦禅没有辜负齐白石先生的厚望,终于成长为一代书画大师。

名人成长中的励志小故事:潘玮柏

从音乐VJ(电视主持)到“嘻哈天王”,从“NG王”到全能偶像巨星,潘玮柏跨足音乐、戏剧、主持三个不同领域,用自己的丰富经历和精彩表现展现了新时期的偶像才华。诚然,潘玮柏的成功全在他的艰辛付出,但他身上散发出来的至真至诚的交际魅力,同样让人“快乐崇拜”。

为自己对歌迷的不当回应,至真至诚地说抱歉

一次,潘玮柏参加一场歌迷见面会。在交流环节,有个歌迷竟贸然站起来说:“潘帅,我觉得你歌唱得不错,但舞跳得就有些不堪入目了!”潘玮柏听后不悦地反问道:“是吗?我倒觉得我的舞跳得还行,歌唱得实在是不堪入耳。”他的这番“尖锐回应”把歌迷戗在那里,导致歌迷会在沉闷的氛围中不欢而散。事后,经纪人纪宜良劝告他:“越是当面说出你缺点的人,越可能成为你的真心朋友啊。”潘玮柏这才恍然大悟,在纪宜良的协助下,他辗转找到那位歌迷的联系方式,诚恳地向对方道了歉,并认真倾听了对方的批评。后来,潘玮柏多次在公共场合这样说:“我希望别人对我可以直来直去,这样才能知道彼此心里的真正想法。说我唱歌难听、舞跳得烂也无所谓,只要不是恶意的批评,我都很想去听听别人的意见,听听别人怎么看‘潘玮柏’这个人。这样能让我更清楚,哪些是我真正的好朋友。”

一个“天王巨星”能放下身段,执意要找到一个歌迷说抱歉,倾听对方对自己的批评之语,这让人好生敬佩。孔子曰: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当别人直言不讳地指出你的不足时,说明他已把你当成了可以信赖的朋友。对这样的益友,定要诚恳地回执他的善意言行,携手打造出一份稳固而美好的友谊,千万不可针锋相对,错过这样难得的朋友。

替搭档对自己的无心失语,至真至诚地打圆场

潘玮柏在参加偶像剧《不良笑花》的拍摄时,原本觉得演戏不过小菜一碟,却不想一个镜头竟被多次“NG”。有一场,他和杨丞琳拍摄对手戏。在说台词时,他总把“乌龟、猪头”说成“小鬼、小猪”,这让杨丞琳叫苦不迭。最后,杨丞琳实在受不了了,突然冲着他大声叫道:“潘玮柏,你怎么这么笨,我都怀疑你以前是怎么当上主持人的。”话刚落地,杨丞琳立刻为自己无意中说出的过分之语后悔不已。但没想到,潘玮柏却像是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般,冲大家笑着说:“杨丞琳说得很对,要是我,早就会暴打一顿了!”潘玮柏这句调皮话让杨丞琳顿时轻松了许多,但她心里还是隐隐担忧这句话会让潘玮柏心里不舒服。然而,等这部电视剧播出后,潘玮柏在公开场合多次讲道:“杨丞琳在拍摄过程中对自己帮助很大,在她的教导下,我才由不会演戏渐渐入了行,我很感激她。”听到潘玮柏这样说,杨丞琳顿觉自己当初的担忧,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遭遇别人的责骂、质疑,即便是对方的无心之语,也是非常难堪的。但作为“受害者”的潘玮柏,却能为“施害者”着想,不让对方难堪,替对方打起了圆场,这不得不让人折服于他宅心仁厚的人格魅力。“别人投我以痛,我却报之以微笑。”怀揣这样宽宏大量的君子之德与人交往,你的交际之路也必将会越走越宽、越走越广。

为别人对助理的强烈责难,至真至诚地作解释

明星似乎就意味着高高在上、与众不同,但唱片公司曾一度对潘玮柏最发愁的一点是:他身上找不出一丝一毫明星的“尊贵”来。很多业内人常说,潘玮柏是个非常随和的人,这对他的助理纪亚男来说,感触最为深刻。

有一次,纪亚男陪潘玮柏前去一家电视台录节目。节目录完后,只见潘玮柏从前台走下来,径直来到了自己休息的地方,匆匆忙忙把东西收拾好后,拎着包就走了出来,站在车边等着助理纪亚男一块儿回去。他的这个异常举动让旁人看得目瞪口呆,因为大家从来没有见过等助理的艺人。这时,有人走到正慢悠悠收拾东西的纪亚男面前,不无讽刺地说:“潘帅可在外面等着你呢!”闻听此言的纪亚男不禁脸颊微微一红,赶紧收拾好东西走了出去。在车上,她对潘玮柏诉说了刚才的事,潘玮柏笑着安慰她说:“没事儿,下次我向大家解释一下。”果然,下次接受采访时,潘玮柏就对大家说:“我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就不想麻烦别人,哪怕是自己的助理。请你们别责怪纪亚男,她是个好助理。”这句话让纪亚男和旁边的人都大为感动。

交际的最高魅力在于两颗心的真诚相待,而不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敲打。当助手纪亚男被指工作不称职时,潘玮柏并没有趾高气扬地去责难对方,而是主动出面作解释,表示是因为自己不让助理这样做才导致出现此种情况的。“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潘玮柏身上体现出的这一平实的交际魅力,很是值得朋友们学习。

在演艺圈已闯荡十余年的潘玮柏,在交际中,能够做到严于律己,诚于待人:对歌迷、对搭档、对助手,至真至诚,实属难能可贵。也正是在这些品格的支撑下,潘玮柏才会越走越远,发展得越来越好。

名人成长中的励志小故事:崔永元

著名导演陈可辛执导的《武侠》在戛纳影展首映后,海外媒体好评连连。2011年5月21日,刚从戛纳归来的陈可辛携甄子丹、汤唯、王羽、李小冉等主演在北京召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武侠告白会”。发布会请来了“名嘴”崔永元做主持,一向爱“闹猛”的小崔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在现场巧设情境,妙语连珠戏群星,让现场笑声不断。

无厘话语开涮甑子丹

崔永元首先采访甑子丹:“前段时间看报道。说你的替身有6个,我是打死也不相信。”就在甑子丹点头表示认同的时候,崔永元突然话锋一转:“以你在影坛的身份和地位来说,我觉得至少得有10个以上吧?”台下一片笑声,甑子丹笑着连连摇手:“我拍戏从来不用替身的。”崔永元拍了拍甑子丹的肩膀:“我们都是大老爷们,是男人就得敢作敢当。你看我,得了抑郁症这么大的事都从来不隐瞒,你今天也实话实说吧。”甑子丹:“真的没有。”崔永元:“这个是可以有的!”甑子丹:“这个真没有!”崔永元:“算了,好汉不吃眼前亏。你武功那么高,把你逼急了。我又打不过你。”观众掌声、笑声一片。

崔永元不忘拿甑子丹被热炒的“替身”说事。在这里,崔永元首先假设甄子丹是需要替身的,正是在这个假设的前提下,一句“打死也不相信”的话语才具有色彩极浓的喜剧意义。这句话让人理解是不相信替身一说,谁料竞是嫌替身数量太少,出其不意的话语让现场妙趣横生。在遭甑子丹否认后,崔永元穷追不舍,以自己的抑郁症来诱导,用经典的小品对白来造趣。这个情境的假设,使得两个人无厘头的问答,形成了精彩无比的互动,淋漓尽致地展示了一个优秀主持人的高超语言驾驭技巧。

类比引申巧逗王羽

在采访王羽的时候,崔永元问:“作为香港影坛的老一辈功夫巨星,王羽老师的武侠作品很多。到今天为止,您总共拍了多少部?”王羽想了想说:“大概有50部左右吧。”崔永元故作疑惑不解地说:“我只看到30部,还有20部大概没上映吧。您知道吗?现在的房地产商盖了房子都习惯先掖着藏着,造成热销一空的假象,借以炒作抬高价格,然后再慢慢出售。您是一个众口皆碑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我想肯定不会用这一招的。”王羽不禁哈哈大笑,连说“肯定不会”。

崔永元将王羽“拍了50部电影,只看到30部”与当前的房地产这个社会民生热点巧妙联系在了一起,由此既不露痕迹地赞美了王羽德艺双馨,又抨击了房地产商的不道德行为,真是有着一语两得的奇效。对老艺术家的尊敬,对社会民生的关注,汇集成了崔永元真情而动人的话语,听来让人有诙谐顿悟之感,所展示出的聪颖智慧和睿智口才也令人由衷赞佩。

幽默趣言妙戏汤唯

崔永元:“汤唯,你好像有点紧张,是因为记者老问刁难你的问题吗?放心,我不会,我是中央电视台的,我只会问一些很轻松的问题。”在戛纳影展上被媒体团团包围逼问“删戏”、“封杀”的汤唯闻言将信将疑,笑而不语。崔永元说:“我问一个简单的问题吧。你看《新闻联播》吗?”汤唯先是一愣,然后回答道:“我从小就看。”崔永元一脸“坏笑”地感叹道:“这么多年过去了,看到现在你变了,它还没变。”此话一出,立刻爆笑全场。

面对“删戏”“封杀”传言不断的汤唯,崔永元首先用满腔关心之语表示自己不会刁难她。“你看《新闻联播》吗”的提问让汤唯一时摸不着头脑,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崔永元一句“你变了,它还没变”,尽显幽默风趣之本色。这句话乍一听是脱口而出的不经意感叹,细品则蕴涵着无穷的意味,现场顿时爆笑一片。这一句“你变了,它还没变”的对比。既击中了事件的焦点。又避免了嘉宾的尴尬,风趣智慧的口才由此可见一斑。

崔永元渊博的知识、敏锐的洞察和幽默的谈吐,浇铸出了一句句充满温情戏谑的话语,在给观众带来无限欢乐的同时。更为大家树立了一个能言善辩的典范。正如白岩松所说:“小崔是一个真正幽默的人,他的幽默凝聚的是智慧。其高超的谈话技巧值得我,更值得大家去学习借鉴。”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我成长的故事

全文共 571 字

+ 加入清单

成长是一个深远的话题,在一个人漫长的成长过程中,总会经历着酸甜苦辣。虽然我们还在成长,但昨日的欢笑似在耳边,昨日的泪水犹在嘴角,一路的百般滋味仍历历在目!我们在长大,一路上有我们成长的故事。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其实都是生活中的一种经历,一种享受。

清楚的记得,小时的我是那么淘气,那么贪玩。

一年夏天,还在院子里树下玩耍的我,被突然响起的雷声下了一跳,刚才还阳光普照的好天气,才一会儿就变了脸。不一会儿,淅淅沥沥的雨从天空中落下来,落在大地这架大琴键上,奏出欢快的节拍。原本就应狂奔的我走得却异常缓慢。我似乎十分享受雨滴打在身上是的那份清凉,于是,踮起脚尖,在水洼上激起一层层涟漪。走到亭子边,脱下鞋子,路出脚丫,抬头望向天空——乌云渐渐散去,太阳揉了揉惺忪的睡眼,打着哈欠,伸着懒腰,将它那温暖的光芒撒向人间……

我拖着湿漉漉的身子走在回家的路上,却看见迎面走来的爸爸,心一紧:又要挨骂了!可爸爸却用他那温暖的大手擦拭者我脸上的雨水,着急的说:“下这么大雨也不回家,生病了怎样办?”而我只是惊讶的眨着我的眼睛,爸爸想了一会儿之后说:“生病但是要打针吃药的哦!”我听了,赶紧拉着爸爸回家了。并不是怕打针,而是怕那苦苦的药!

成长的道路上有数不尽的患得患失,但我背起我唤为“坚强,勇敢,乐观“的行囊,向明天慢慢走去。

此刻,种下梦的种子;未来,期盼着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海伦凯勒身残志坚的励志故事

全文共 476 字

+ 加入清单

海伦凯勒(Helen Adams Keller,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是美国一位残障教育家。 她生于美国亚拉巴马州,父亲亚瑟是位南方邦联老兵。她在19个月大时因为高烧而引致失明及失聪。后来籍着她的导师波土顿柏金斯盲人学校老师安沙利文 (Anne Sullivan)的努力,使她学会说话,并开始和其他人沟通。1898年,海伦凯勒考入了哈佛大学附属剑桥女子学校。1900年秋,再考进哈佛大学的雷地克里夫学院,这对于一个失明和失聪的人而言,可说是教人难以置信。最后于1904年,海伦凯勒成功取得文学学士学位,而且成绩优异。而这么多年来沙利文老师则一直留在海伦凯勒身边,并将教科书与上课内容写在海伦凯勒的手掌上,让凯勒能了解其内容,可说是对海伦凯勒不离不弃,因此海伦凯勒一生均十分感激她。 从1902年4月开始,她又在莎利文老师的帮助下,开始在美国的一家杂志上连载她的自传《我的一生》(又译《我生活的故事》)(The Story of My Life)。第二年结集出版后轰动了美国文坛,甚至被誉为1902年世界文学上最重要的两大贡献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描写我的成长故事的作文600字

全文共 1335 字

+ 加入清单

有的成长,可以让人变得成熟;有的成长,可以让人变得理智,有的成长,可以让人变得负有责任。成长,是人生阶段不可丢失的一部分。有了成长中的那些困惑,艰难,才能使我们的成长变得丰富多彩。记得那次,天阴沉沉的,乌云遍布,似乎是在嘲笑我的无能,我手中紧紧攥着一张布满红叉叉的试卷,嘴唇咬的很紧,脸上红彤彤的,眼中含着泪珠,似乎摇摇欲坠,走在回家的路上,我在思考,为什么自己做什么都不行,为什么自己总被老师,父母,兄弟姐妹嫌弃。 Some growth can make people mature; some growth can make people rational, some grow, and make people take responsibility.Growth is part of the inseparable part of life.With the puzzles and difficulties in growth, we can make our growth colorful.I remember at that time, the sky was gloomy, and the clouds seemed to be ridiculed to my incompetence. I was holding a tightly red and red test paper in my hand.The tears seemed to be crumbling and walking home. I was thinking, why I didnt do anything myself, why I was always abandoned by teachers, parents, brothers and sisters.

或许是因为自己不够努力吧!当还不够努力时,连上帝都不会为你打开那扇通往成功之门。

回到家中,母亲看到我手中的试卷,立刻知道我发生了什么,也不说什么,只是默默地将我的书包放下,絮叨道:“为什么同样是一个父母生的孩子,你姐姐年年得三好学生,而你呢,只会让父母操心,好了,没事啊,考不好就算了,咱们下次再加油,争取考得好点”。

我望着母亲脸上那无奈的表情,心里真的很酸,似乎是倒了一盆醋在里头似的,真的让我酸的说不出话,只想好好的倒在我妈的怀里痛哭,我妈也不知所措,只好用手抚摸着我的头,待哭完,我擦了擦眼角的泪水,郑重的跟我妈说:“母亲,我下次肯定考个好成绩让你刮目相看”。母亲一脸震惊,这孩子真的是长大了啊,懂得为父母着想了,母亲拍了拍我的头说:“好,妈等着你的好消息啊”。

这次跟我妈的郑重承诺,并不是因为我只想让我妈高兴,而是因为,在我抬起头时,望见我母亲头上不知不觉生了几根白发,才发觉岁月匆匆,时间过得这么快,母亲这么快就从一个单纯,充满阳光的元气少女变成一个只知为柴米油盐酱醋以及她孩子的成绩担忧的中年妇女,我顿时明白自己不能再荒.唐下去了,因为亲人会老,会在不知不觉当中变老,这些都是自然规律,而自己能做的,是让父母亲快乐的变老,开心的变老,让他们明白,他们的孩子长大了,懂事了,不用他们来操心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我的成长故事

全文共 407 字

+ 加入清单

柯*滨

成长多得像大海里那一滴滴水珠,数也数不清,但有一件事最令我至今难忘。

三年级的时候,第一周英语期初考的时候,我满怀期待去考试,我二年级下册期末考英语拿了九十八分,这次本想拿九十五分以上的,可一到考试的时候我就紧张起来了,因为这些题我记得应该都学过的,可我好像都忘了。

我考试一直提心吊胆,生怕有漏,生怕我做错,可是,不及格三字已经在我脑海里跳来跳去,怎么办,这三字也在我内心燃烧。我反反复复检查了十几遍,可还是有很多题我不会。“叮叮”“叮叮”下课铃响了,要收卷了,我上交了我那有对我生命危险的卷子。那晚我一晚没睡,因为我担心的那三个字又在我脑海里走来走去“不及格!”

第二天我接到成绩单了,吓了一跳,英语三十八!完了完了,死定了。我到家乖乖把成绩给了妈妈,她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还安慰我:“没关系的,这次考试只是提醒你该要收心了。”

我因为这句话,我暑假、寒假都会花一些时间来复习课本,我也明白了不为一件小事困扰一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成长的故事作文600字

全文共 734 字

+ 加入清单

成长是一扇树叶的门,童年有一群心爱的人,春天是一段路程,沧海桑田的拥有”每当我的耳畔响起这首熟悉的《心愿》,我便会想起我成长的故事

那年我刚满10岁,和表姐一起去操场玩儿。

刚来操场,就看到三个大小不一的跳竿,仔细一看,竿上还有刻度哩。最高的120cm,其次是80cm,最矮的也有60cm。

“这里有3跟跳竿,你能都跳过去吗?”表姐突然心血来潮地问。

“都跳过去?!”我张大了嘴吧,先撇下120cm的竿不谈,单单是跳过这80cm的跳竿,对于当时的我来说都有些不容易。

第一根,也就是60cm高的,我轻松地跳了过去。第二根在表姐的催促下勉强完成。

接下来,我可犯了难。我在第三根竿前迟疑了好一会儿都没敢跳,额头上渐渐渗出了汗珠。

“跳吧。”表姐继续鼓励我,可有时候这样的鼓励却是起反作用的。

“可是,我,可是”我开始语无伦次。

“怕?”表姐说出了我的心声。

“嗯”我尽量使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深吸一口气。

“怕什么?”表姐有些急了,“怕摔了?”

“嗯。”为了不表现出我的紧张,我选择了尽量少说话。

“你看,这是一块草坪,摔下来会有什么事?”

这句话似乎充满了神奇的力量,使我的心一下子舒展开来,全身都放松了。相信这就是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感觉吧。

我后退几步,鼓足了劲,拿出那种“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气势向前冲刺,但跑到竿前时,我又条件反射似的停下来了。我的腿好像不听使唤似的,立刻软了下来。

“跳啊,还等什么?”表姐似乎是真着急了。

不行,再来一遍。

我又后退几步,深呼吸,向前方冲刺,两耳边的风呼呼的,似乎都在为我加油。离竿越来越近了,我放慢速度,使出全身力气,纵身一跃

“耶!我跳过去咯!”我高兴地欢呼起来,因为这一跳使我告别胆小,走向勇敢,成长成一个勇敢的人!!

想到这里,我手握着笔,情不自禁的笑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成长的故事作文800字

全文共 873 字

+ 加入清单

列宁说过“书籍是巨大的力量”;高尔基说过“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同时艾迪生也说过“书籍是伟大的天才留给人类的遗产”……不知何时,书已经溜进了我的生命中,变成了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我认为书籍不仅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还是我的导师,我人生的伴侣,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幼儿园的时候我会看图画书,刚入小学我会看一些童话书,到了后来我常常看经典名著,对学习有益的书籍,不过我和书的故事从我一出生就已经开始了。

我出生在一个大家庭,我的姑姑是一位教师,而我的姑父也是一位教师,受到他们的影响我在很小的时候就对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我牙牙学语的时候就喜欢拿着一本小图书“咿咿呀呀”地说着里面的内容,虽然谁都没有听懂,但大家都知道我是在读书;在我开始学说话的时候,姑姑常常会教我念一些简单的字、词,如“一”、“二”、“元”比较好记的字,久而久之会念的字也就多了;在我进入幼儿园的时候,一下课就会钻进角落的“书木屋”中念出一个个简单、充满童稚的拼音和字;在我步入学堂的时候,会缠着爸爸妈妈给我买一本本有趣的童话书,激励自己的小故事;在我随着年级越来越高,懂的知识越来越多的时候,我会自己用零花钱去买一本本作文小报刊、名人故事、经典名著以及对学习优异的小说,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男生贾里全传》、《老人与海》……多种类型的书来弥补我在课外不懂的知识。

书伴随着我的成长,它见证着我从刚开始的牙牙学语到了现在知识越来越丰富,读的书籍越来越多;书领导着我的方向,它教会了我怎么做人,怎么来尊重别人;书医治着我的不足,它让我知道了世界上各种有趣、著名、奇特的历史文物、文化以及一些人和事。

教育家说“书是智慧的钥匙”,史学家说“书是进步的阶梯”,政治家说“书是时代的生命”,迷惘者说“书是心中的启明星”,探索者说“书是通向彼岸的船”,奋斗者说“书是人生的向导”,求知者说“书是饥饿时的美餐”。而对我来言,书是会给予我们丰富知识的老师,书是会告诉我们前方的明灯,书是一位多年的老朋友,书是我世界中密不可分的家人!

书伴我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描写我的成长故事的话题

全文共 916 字

+ 加入清单

一缕阳光透过窗户,照在了那个书柜上,我走向它,拿出了那一本珍藏已久的《草房子》。 A ray of sunlight followed the window, shining on the bookcase, I walked towards it and took out the long -established "Tourism House".

这本书的作者是曹文轩。它主要讲了桑桑、纸月、杜小康等几个住在油麻地小孩成长故事。掩卷沉思,他们的成长道路上虽充满艰辛,充满坎坷,充满了诸多不幸,但他们都挺了过来,顽强地与病魔斗争,与不幸的命运抗争,最终获得真正的成长。

的确,成长的道路显然不是一帆风顺的,只有经历暴风雨的洗礼,我们才能骄傲地对自己说:“我长大了。”

记得有一次学滑板,我拉着妈妈的手,让她扶着我滑,可妈妈坚决不同意,说如果她扶着我,我就永远学不会。于是,我无奈地踏上滑板,“哎哟,痛死我了!”我一只脚刚踏上去,滑板一滑,屁股重重的摔在地上。好疼啊,不行,我不能放弃,我一定要学会!我艰难地站起来,我重新踏上滑板,可没滑一米,我又跌下来了。屁股摔成几瓣了,好痛哪!但是我不放弃,便又咬紧牙关,又站了起来。加油,张馨月!不管摔几次,有多痛,一定不能放弃!经过一次次跌倒、爬起来、跌倒、爬起来我终于学会了滑板!

那一刻,我才深深体会到妈妈“冷眼旁观”的原因:受百般呵护的人是永远长不大的,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大树底下的小树是永远长不大的。”

我不禁想到了另一个人物最美孝心少年高雨欣。她家中很贫穷,但她却一边挣钱贴补家用,一边勤奋学习,成绩位居班级前列。夏天,晚上蚊虫出没,满天飞舞,叮得雨欣身上全是红胞,但她没有放弃,而是继续站在校门口,坚持卖香扬,直到没有人为止。冬天,晚上风如刀割一般,人们纷纷躲在家中,不敢出来,却没关注到依然在风中卖香肠的雨欣。她正是经历了这番风雨,才长大了。

成长的道路上虽然充满崎岖,充满了不易,但他们历经挫折,就会明白了成长这二字的含义:成长就是不怕困难,勇往前行;成长就是历经风雨,收获快乐成长的道路犹如荆棘路,需要我们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童年,体验成长,一起来读这本书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孙杨的励志故事

全文共 7479 字

+ 加入清单

孙杨,邦德教育杰出学员,邦德教育公益形象大使,2012伦敦奥运双冠王

他与邦德教育,同样有着“梦想,坚持,感恩”,他们携手一起,为传递正能量而来!

父母眼中的孙杨:聪明,懂事,和父母无话不谈,性格单纯,逐渐成熟

父亲孙全洪用两个词描述了儿子孙杨:聪明、懂事。在父亲眼里,儿子孙杨一直都比较聪明,在决定体育专业之前,他在学校的成绩一直不错。有一次孙杨在武汉比赛,孙全洪提起:“他很小的时候,有一次我出了一个歇后语:大热天盖被子,让他猜一个地方名。结果他马上说‘捂汗(武汉)’。这孩子还是比较聪明的,这几天还跟我提起了这件事,呵呵。”

“我也见过身边很多例子,男孩子到了15、16岁,就到了一个叛逆期。一般这个时候不愿意和父母交流。在这点上我们孙杨感觉很好,他非常愿意和我们沟通。他和我们的关系一直很亲密,什么事情都愿意和我们讲。”

进入公众视野以来,孙杨给人的印象是哭了好几次,孙全洪说:“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有两次,一次是2008年绍兴全国游泳冠军赛,当时他觉得练得不错,能和张琳拼拼了,但是没想到张琳发挥得太好,他和张琳差距拉得很大,他挂着银牌哭得一塌糊涂。另一次是去年的亚运会,400米他是奔着朴泰桓去的,但是没想到差了一点点,后来1500米夺冠他喜极而泣。他是个单纯的孩子,哭可能是他的一种情感上的宣泄,这点我能理解。”

最近两年孙全洪感觉到儿子越来越成熟了:“有一次张院长(张亚东)跟我说,‘你儿子最大的优点,就是心理健康。’自2009年罗马世锦赛后,教练布置任务,他不光想着完成任务,还想着要超额完成。我也相信他会逐渐成熟起来。”

“有一次我邀请同事去看我儿子训练,众所周知,他的训练要游2万米,结果同事看一会就不敢看了,想想我也心疼。”孙全洪说:“2003年儿子被选拔到游泳队的时候,我们也没有要求孙杨一定要得什么奖,只是告诉儿子‘做什么事,都一定要做到最好’,却没想到儿子会有今天这样的成绩,我们也很欣慰!”

尽管在母亲杨明的眼里,儿子永远是个孩子,不过杨明还是明显地感觉到,自己的儿子已经慢慢地长大了。

2006年开始,孙杨的成绩突飞猛进,得到了前往澳大利亚留学和训练的机会,杨明也陪同前去,但不住在同一家宾馆,不能一起坐车来回,母子俩各自到达训练场馆,杨明坐在一边看他训练,晚上再通个电话。回忆起那段日子,杨明泣不成声:“就是这样孙杨也非常高兴,他觉得妈妈在就好。今年3月他手受伤了,伤口进水肿得厉害,痛得抬不起来,他还坚持一天游2万米。我怕他练下去手会废掉,叫他偷懒。他特别生气,发短信说,你是我妈妈,居然不理解我,还叫我偷懒,我偷懒能有今天的成绩吗?亏你还是大学体育老师!”

“他现在游泳越来越会用脑筋,会分析自己在哪些地方需要改进,特别是从澳大利亚回来后,我们能明显感觉到,他的为人处事越来越自信,像个男子汉了。”

杨明还透露了孙杨的一个秘密。“他在家里总和我说,妈妈,你看我现在的成绩,奥运会前三名也不是没可能吧?其实我知道,他做梦都想着,有一天能成为中国男子游泳第一个奥运冠军。”

伦敦时间7月27日晚上,孙杨对杨明说:“妈妈,你明天一定要早点进比赛场馆,我越早看到你越好。”于是第二天7时15分,杨明就到了伦敦水上运动中心门口,“人家还没开门,8点才能进去。别的孩子可能父母在场会紧张,孙杨从小训练就要我看着,他才踏实。”

伦敦时间8月1日,男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决赛中,孙杨是最后一棒,全国观众都看到了他从接棒时的第五名追赶到终点的第三名、脱力倒在泳池边的一幕。当晚,孙杨在微博上安慰大家,“请大家放心”。如今回家了,孙杨才吐真言:“妈妈,个人项目还好,集体项目的时候,我的腿真的在抖。因为我是在池边等着,而且我们又一直落后,我好想快点跳下去。但是一入水就好了,不紧张了。”

8月8日,杭州遭遇强台风“海葵”的袭击,孙杨被困在从北京回杭州的高铁上,22时30分才冒雨抵达杭州。第二天傍晚18时15分,孙杨一头扎进杭州陈经纶体校的游泳馆,要训练个把小时。“游泳运动员要保持水感,每天都得下水,他昨天困在火车上没活动,今天我就带他来练一下。”孙杨的妈妈杨明说。孙杨特别黏两个人,一个是妈妈杨明,另一个是朱颖。回家不到24小时,他已经滔滔不绝讲了很多奥运会比赛的事。

夺得广州亚运会1500米金牌的刹那,孙杨的眼睛不由自主地朝看台上望去,他知道,妈妈正在那里为他欢呼。就像菲尔普斯在取得好成绩后,总在第一时间寻找自己的母亲,对于孙杨来说,妈妈同样是他成长道路上最重要的人。孙杨的爸爸妈妈都是排球运动员出身,现在杭州的一所高校里当老师。提起孙杨的妈妈杨明,所有认识的人都竖大拇指:“从来没见过如此模范的妈妈。”

从孙杨进游泳队开始,十几年如一日,杨明每天都会熬上七八小时的汤,晚上给在基地训练的儿子送去。“每次我都是看着孙杨把汤喝完了才走。”杨明说。2005年,浙江游泳队的基地搬到了钱塘江对岸的萧山,杨明还专门买了一辆车,每天过江给儿子送汤。

只要条件允许,孙杨的每一场比赛,杨明都会去到现场给儿子加油助威。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孙杨在北京集训。杨明就在游泳队驻地外车站旁边的宾馆里整整住了一个月时间,只为能在儿子每天乘车去训练和训练归来时,看儿子一眼,说上一句话。

从孙杨小时候开始,爸爸妈妈就经常陪伴他到世界各地比赛,有爸爸妈妈在,孙杨总会觉得有更多的力量。这次奥运孙杨爸爸妈妈早早的来到了体育场,等待着比赛的开始。为了有好运气,杨明还特地穿了一件红色的衣服,为的是在看台上更加显眼。

娄红梅教练眼中的孙杨:顽皮却也懂事

“孙杨小时侯可皮了,顽皮得不得了。”刚从广州回到杭州的孙杨启蒙教练娄红梅说起这个跟着自己练了五六年的孩子,第一句话就提到了“皮”,“你别看他这次比赛哭鼻子,其实他在体校这么多年,拿了这么多第一,我还真没见他哭过一次。”

“他会趁人不注意,把在队里帮忙的孙姐突然推到池子里;他会偷偷跑到我面前打小报告,告诉我哪个小朋友又空翻少了,哪个小朋友今天又偷懒了;他还会神神秘秘地跟我说,在家里妈妈就是一只母老虎。”娄红梅说。

但这个看着让人头痛都来不及的皮小子,老师们却一个个疼到了心坎里,因为“你别看孙杨很皮,但他其实很懂事。”娄红梅说,“一群小孩子训练,有的人会偷懒,但孙杨压根不会想到要去偷懒,他只要有一点力气都会拼光,所以从十岁开始,他在同年龄组400米比赛中一直都是拿第一的。”

孙杨训练中很懂事,生活中也很懂事。“那时候训练,孙杨是兼职的,白天在行知小学读书,放学了才来训练,训练很辛苦,孙妈妈为了给孙杨补充维生素C,经常会榨西芹汁给他喝,”娄红梅说,“这个东西可不好喝了,但孙杨每次都捏着鼻子喝光光,一点不含糊。”

朱颖教练: “他让很多孩子懂得了荣誉和责任” “细心阳光的‘孙萌萌’”

杭州陈经纶体校的朱颖教练也有后怕。如果当年她没有坚持把孙杨叫回来,中国泳坛就没这个人才了。

1997年,朱颖听说一家幼儿园有个6岁的小男孩,个子特别高,床都睡不下。她把这个叫孙杨的小男孩带到体校学游泳。练了一个月,小男孩就不游了。第二年暑假,朱颖给孙杨妈妈打了个电话,劝她带孙杨测骨龄。结果,测出来孙杨会有196厘米高(现在孙杨身高198厘米)。孙杨妈妈下了决心:“本来不想让他搞运动,我和他爸爸都是运动员出身,知道很苦。但如果他长这么高,不搞一点体育,那身材就很难看啊。”

她带着7岁的孙杨回到游泳池。“他每天下午4点半放学,我骑20多分钟自行车把他送到体校。5点开始练,我就站在露天游泳池的大铁网外面,趴在网上看他有没有进步。到了10月,天气冷了,我穿着羽绒服趴在铁丝网上,冻得打哆嗦。7点半他游完出来,骑车回到家就快8点了,他爸爸已经做好饭,赶紧吃完再让他写作业。一年只有大年初一能休息。说实话,这不仅是练小孩,也是练家长,坚持下来实在太难了。”

那时候孙杨很“皮”,朱颖教练跟他讲过好话,也吓唬过他“找你妈妈”,还让他在池子里喝过水,收效都不大。朱颖找孙杨谈了一次话:“孙杨,你天赋比别人高,只要好好练习,有一天你一定能站上最高的领奖台,让国旗为你而升起,国歌为你而响起,到那时候,朱老师多骄傲啊,心里说‘这是我带的孩子呀!’”说着说着,朱颖动了真情,眼泪涌了出来。孙杨从此懂事多了。

在伦敦奥运会上一战成名后,网友给孙杨取了个外号“孙萌萌”。“萌”来自日本漫画用语,意为可爱。“他是挺可爱的,又细心又阳光。”朱颖记得,孙杨小时候会“观察这个教练爱喝什么饮料,那个教练爱喝什么茶,然后从家里带给大家喝”。到了澳大利亚,他发现外籍教练有糖尿病,不能喝饮料,于是每次进入训练场馆前,都买一瓶水带给外籍教练。就连这次回杭州,比他早几天回国的朱颖和他父母一起接他到家,他家里很久没人了,只有两瓶水,朱颖告辞时,他都催着父母快点拿给朱颖带走。

“孙萌萌”最广为人知的举动,是在伦敦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看到演播室里摆着几个奥运会吉祥物玩偶,便毫不客气地全都抱进自己怀里。很多观众一边笑一边想,他一个大男孩要这么多玩偶干吗?答案在杭州揭晓了。他给亲戚、教练、同学、队友、队医和食堂师傅带了满满一皮箱礼物,其中就包括他四处“搜刮”到的吉祥物玩偶。

“孙杨还是一个单纯的大男孩,对社会的人情世故不太懂,开心不开心都写在脸上。他也很好哄,不开心了,我说上几句好话,表扬他几句,给他‘顺顺毛’,他又高兴了。”朱颖一边说一边乐。

朱颖也思索过,那么多人在伦敦拿金牌,为什么孙杨最受关注?“也许是因为金牌、银牌、铜牌他全拿了,还加一个破世界纪录,成绩太突出。一个男孩子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特别给中国男人争脸。人们从他身上看到,在一向被视为西方人天下的泳池里,中国男人一点都不比别人差。这种英雄气概让人们振奋,让很多家长有信心送孩子学游泳,让很多孩子懂得了荣誉和责任。”

冠军路上的见证者——澳大利亚游泳教练丹尼斯:孙杨是哈克特的接班人

从2010年开始,孙杨和几位中国游泳队男女队员前往澳大利亚进行特训。这特训起始于中国男子泳坛前“一哥”张琳。那年哈克特决定和自己合作了21年的教练丹尼斯分开,而张琳在丹尼斯麾下的训练成效让中国游泳运动管理中心确信,值得把孙杨托付给丹尼斯。孙杨能够看似一夜崛起,这些澳洲教练是绕不开的人物。

2012年5月中旬,晴了不过几天,澳大利亚黄金海岸又开始下雨。2日下午训练刚刚进入半程,气温直线下降到13度,泳池边有人已经穿上了羽绒服。孙杨和几十名各国游泳选手依旧在池水中训练。他的教练朱自根拿着秒表,池边还有他的澳大利亚教练丹尼斯?科特莱尔。没有人打伞,这么多年来,水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的—部分。

此时距孙杨第三次来澳洲特训已两周。北半球刚入初夏,黄金海岸的气温却在零上10度徘徊。这里没有国内设施完善的室内泳池,和多数澳大利亚游泳馆—样,著名的迈阿密俱乐部泳池也是露天的。俱乐部健身房墙壁上铭刻着辉煌的历史,还有伟大冠军哈克特的照片。这位现任澳大利亚游泳队队长,曾经在奥运会中连续两届获得1500米自由泳金牌,近十年内统治了1500米自由泳项目。4块俱乐部的冠军榜牌中,3块已快被占满,另一块正等待着未来的天才。在丹尼斯看来,这个人就是孙杨。

虽然该俱乐部的规矩是只铭刻本俱乐部的会员冠军,但丹尼斯说,孙杨也出自迈阿密俱乐部。他最喜欢对孙杨说的—句话就是,“You are really very good!”

2001年哈克特在日本福冈世锦赛创造的1500米世界纪录依旧保持,这是快速泳衣时代唯一未被打破的世界纪录。破掉这个纪录,改朝换代,多么伟大而奢侈的梦想!这正是孙杨来澳洲的目的。为了突破极限,付出—切代价都是奢侈和值得的,这包括一个年轻人最美好的青春时光,及背后很多人的支持。

每天清晨4点半,孙杨和教练、队医就起床了。简单吃点儿东西,5点驾车前往10分钟车程左右的迈阿密俱乐部泳池。训练通常会在5点半正式开始,8点多结束,下午则是4点到7点。

某种程度上,为梦想而受苦受罪是件多酷的事儿啊!“澳洲的风吹在身上,冷得直打哆嗦,而最痛苦的莫过于跳出水池上洗手间这一段”,孙杨说。如果生活的苦已经落实到这样的细节,那很多问题其实已经有了答案。看看这个过着与同龄人完全不同生活的年轻人,正如菲尔普斯说的那样,他的生活只有游泳,吃饭,睡觉。

孙杨开始被媒体关注是从“隔壁”的泳道开始的。两年前,央视准备拍摄一部奥运冠军刘子歌的片子,她的教练对央视编导张朝阳说,你们应该关注隔壁泳道的那小伙子,那是未来的希望之星和世界冠军。

这样的预言在澳洲的特训中一点点变得清晰起来。每天清晨4点半,孙杨和教练、队医就起床了。简单吃点儿东西,5点驾车前往迈阿密俱乐部泳池。训练通常会在5点半正式开始,8点多结束,下午则是4点到7点。对于孙杨来说,这种凌晨的训练比国内多了很多新鲜和心理上的刺激。

相对于上午的寒冷,下午可能是暴晒。孙杨不喜欢抹防晒油,到澳洲一个月不到,皮肤已经被晒脱了皮,肤色从过去的白色变成了黝黑。每天约4组,每组10个400米,如此的训练量还不能让丹尼斯完全满意。对于孙杨他总是赞不绝口。“比哈克特更聪明”,“(对水)更有感觉”。

其实,未来的冠军真的非常刻苦。在澳洲右肩积水时,他还在练习用左臂划水。这个年轻人总能不折不扣地完成教练的任务,为此还在电话中批评担忧的母亲。澳洲特训期间不能够像国内—样天天训练,因为俱乐部工作人员有休息时间,必须严格遵守。于是每到周三、周六的下午和周日泳池关闭的前一天很自然成为高强度训练日。至于休息日,那是海边时间,但绝非休息和晒太阳,而是教练朱自根带着弟子去海边继续训练,体验水感的放松课。

从2003年孙杨正式跟随朱自根训练,师徒已经合作九年了。朱自根自己就是长距离游泳选手出身,而孙杨的体质也更适合长距离游泳。“我们运动员最大的优势是能吃苦。”朱自根说。从孙杨身上,丹尼斯同样看到中国游泳运动员显而易见的斗志、敬业和胜利的意志。“我遇到的(中国游泳运动员),不是全部,但大部分训练都非常刻苦。”孙杨觉得,“天才和勤奋相比,天才只占百分之三十,最主要还是勤奋。”

2010年2月19日到2012年3月3日,孙杨前往澳大利亚的三次特训效果显著。2011年的上海世锦赛上,孙杨一举打破了哈克特保持了10年之久的1500米自由泳世界纪录。2012年1月下旬,在昆士兰州挑战赛上,孙杨共参加三项比赛。在400米和100米两项上都轻松夺冠。万事俱备,只等待伦敦之夏的到来。“我当时相信,只要发挥正常水平,我完全具备夺冠的实力。”孙杨说。

菲尔普斯,池水中的王者,15枚奥运金牌得主。泳池是他的奥林匹亚,食物则是他和人间的纽带。NBC甚至专门讨论他在奥运期间的食谱。煎蛋三明治,鸡蛋,薯条,通心粉,火腿奶酪。不过这些能每天提供12000卡热量的食物显然很难被一个中国胃全盘接受。体育局和某些营养学家过去一直认为中国式的饮食难以提供足够的营养,那么在夺冠后,中国第—位男子游泳奥运冠军的菜单的确值得探讨。

冠军妈妈的汤曾被广泛宣传,不过孙杨家第—号厨子是父亲。在澳洲特训期间,新加入的“厨师”还包括教练朱自根和队医巴震,这两位也都是浙江人。毫无疑问,杭州菜对金牌亦有贡献。孙杨的母亲说,儿子多年的食物一直是鱼和牛肉。

除了—颗试图证明自己的心,这肉身也是战胜过去偶像朴泰桓的最有力武器。孙杨身高不但超过朴泰桓的1.81米,臂长超过朴泰桓近10厘米,臂展甚至超过26厘米。朴泰桓虽然精悍强壮,但从目前的水上和陆地直线速度竞技成绩来看,身高还是一寸高,一寸强。孙杨在池中每一划似乎都比多数选手慢,却更有效率。

对这一点,丹尼斯看得很清楚。“当格兰特(哈克特)离开时,我还没有这种感觉。然后,张琳来了,给了我一张空白的画布。”而孙杨,则是丹尼斯眼里可以创作出杰作的天才对象。在澳洲时,他认为孙杨还比哈克特,“多了一些更加自然的技巧”,“更加平衡一些”。丹尼斯认识到这个年轻人一项关键的潜力所在:平衡感。孙杨没有哈克特那么强壮,但“他的平衡感更好一点儿”,丹尼斯说,“孙杨的划水更有效率。”

如果说孙杨的教练朱自根多年来为孙杨打足了各方面坚实的基础,那么丹尼斯在竞技的前夜,则用热情和丰富的冠军经验来鼓舞年轻人去实现梦想。他会热情地给予掌声和鼓励,跟着孙杨在池边奔走。每次达到训练标准,他会与孙杨在池中热烈握手。“有一天孙杨很高兴地对我说,爸爸,今天教练跟我握了两次手。”这些都刻在父亲孙全洪的记忆中。正如孙杨自己说的,他正处在一个“被小朋友叫叔叔却很不服气的尴尬年龄”。这时—个男孩需要一个男人的鼓励,激励他变成自己希望成为的那个男人。

“2012年5月21日,两届奥运会男子1500米自由泳金牌得主、统治男子1500米自由泳长达十年之久、我的榜样—哈克特今天下午特地来泳池看我,超级开心!备受鼓舞”。孙杨说,“我记得他当时说,非常看好我在奥运会的成绩,说我能够(再次)打破世界纪录。”孙杨很平淡,也很自信:“如果状态好,打破记录也许是一年后,也许是两年,我想应该不用等到里约奥运那个时间。”

在教练丹尼斯的心目中,孙杨就是另一个哈克特。他甚至明确地对中国记者甘慧说,“孙杨将是哈克特的接班人。”除了朱志根,澳大利亚教练丹尼斯是另一个知道孙杨吃了多少苦的人,所以在获得冠军后,他也冲向了正在一旁的担任澳大利亚队教练的丹尼斯,来了一个大大的拥抱。

冠军成长的泪

师兄吴鹏助推孙杨

自从2003年进入国家队朱志根教练组那天起,大师兄吴鹏就成为孙杨仰慕的对象。2007年墨尔本游泳世锦赛是孙杨参加的第一次世界大赛。最让孙杨震撼的,是吴鹏竟然敢于向菲尔普斯叫板,并且收获银牌,从此孙杨萌生了要当世界冠军的雄心壮志。

输给张琳哭得一塌糊涂

如果说吴鹏是孙杨启蒙时期的标杆,那么北京奥运会亚军张琳则是孙杨发展时期的追赶目标。对于张琳,孙杨曾经一度有过“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的绍兴全国冠军赛,他觉得可以与张琳拼一把,结果被张琳甩下很远。站在领奖台上,挂着银牌的孙杨哭得一塌糊涂。

朴泰桓让孙杨成熟

孙杨小时候很爱哭,训练时经常会累得哭起来。2010年广州亚运会,孙杨比了三个单项,哭了三次。400米自由泳,他不敌韩国奥运冠军朴泰桓,出水后泣不成声;男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夺金后,他再次洒下热泪;等到1500米自由泳以明显优势捧得桂冠,他又一次涕泪横流。

2011年上海游泳世锦赛,孙杨在400米自由泳由于轻敌和战术失误再次输给朴泰桓,这一次,他没有哭,很多人从此说,孙杨“成熟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成长的故事作文400字

全文共 582 字

+ 加入清单

那天,我和姐姐一起来到了外滩滑旱冰。姐姐穿鞋可真快呀!三两下子就穿好了,可我连鞋带都还没系。于是我鞋带都没系好就站了起来,生怕姐姐已经跑出去老远了。

我向前迈出了一步,可是突然滑了一跤,手向后甩了几圈,身体向后一仰,“砰”地一声,摔了一个四脚朝天。我连滚带爬地爬了起来,摸了摸自己的屁股。于是,我就站在铁栏杆一旁观察姐姐是怎么滑旱冰的。她的身体向前微微探出,把重心移到右脚上。我有了灵感,学起解解的样子滑了起来,身体微微向前探出,向前滑了一步。

哎哟!怎么又摔倒了。忽然我听到一阵呐喊声:“婷婷,加油!婷婷,加油!”我听了又有信心,跌倒了爬起来,再跑再跌,不到一会儿,我就变成一个人人嘲笑的“灰人”,我从地上爬了起来,抖了抖裤子,并没有灰心,又滑了起来,我想:姐姐用这姿势都滑得很棒,可是我怎么经常摔倒呢?我的心里不禁产生了一个疑问。不知不觉的,我学会了滑旱冰。于是我马上跑到姐姐面前,高兴地对她说:“姐姐,姐姐!我终于学会滑旱冰了!”我边说边滑了起来,“你瞧,我会滑旱冰了!”姐姐说:“让我们来比一比,看谁滑得快,ok?”我满口答应了:“好的!好的!”说完,我数三、二、一,最后姐姐第一名,我第二名,我们可开心了。

清澈见底的小溪欢快地流淌着,发出“哔哔哔”的声音,犹如一只悠扬、动听的歌谣,听得鱼儿欢快地游来游去,如同婀娜多姿的少女。啊,童年是成长故事中最美的回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成长的故事作文400字

全文共 441 字

+ 加入清单

我从小就被父母宠着,爱着,但我从来都不曾去想一想父母的伟大,甚至有时候还会误解他们,认为他们照顾我是应该的。而改变我这种想法的,是一次坐公交车的经历。

那是一个夏天,妈妈为我报了一个作文班。可是作文班在汇景小区,离我们家很远,于是,我妈妈就想了一个办法——让我坐公交车。起初,我很不愿意,觉得坐公交车一点也不舒服,还不如打的呢!可是,爸爸妈妈却坚持要让我坐公交车,我只得同意了。

于是,在下课后,我怀着极不情愿的心情走向公交站牌,在烈日下等十七路公交车。然而等了十几分钟,连一个车影子都没有看到,我急了,可身上只有五角钱,远远不够打的。就在我焦急万分的时刻,十七路公交车那不紧不慢的身影出现了,我急忙招手,上了车。

很快,公交车就到站了,就在我下车的时刻,我无意间听到一位阿姨说的话:“看那个小孩多厉害,这么小就能自己坐公交车了。”那一刻,我突然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他们是想锻炼我的胆量,培养我的能力,让我早点成为小小男子汉。

如今,我已经学会了独立,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我那用心良苦的父母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我与祖国共成长的故事作文

全文共 1725 字

+ 加入清单

小镇的尘埃与烟火

我出生在南方的一个小镇,不小,也不大;生活在镇上的很多人,对于这片土地,不爱,也不恨。

我在镇上生活了十年,记得镇上有一条街,一条满是尘埃的路。

记忆里,每个平庸的早晨,满脸稚气的我在刺耳嘈杂的集市吆喝声与“江南皮革厂”“羊皮衫大清仓”的喧闹声中走上街,看沿街的小贩争吵着挤占本不宽敞的人行道,看破旧斑驳“老字号”招牌七零八落地垂悬在矮平的老房上。戴着红领巾,我跑过清晨的街,听着尘意渐浓的风声,去街尽头的小学。

尘埃,除了这幅画面,我能回忆的,只有尘埃,或者是那些年的人和事,都被融进了尘埃里。一条多年未经修缮的老水泥路,在每一辆大卡车碾过的时候,总要索取它一身飞扬的尘土,在每一位异乡青年踏足的时候,也用灰尘,拓下他双脚的印痕。

于是,在每个雨天,尘埃混合雨水将小镇变为了泥潭,镇上的人呼吸着尘土的气息,起初像是挣扎,想要改变什么,后来便沉浸其中。包括我在内的一群孩子,在尘土飞扬的大街旁听大人们讲起生活琐事、婚丧嫁娶的人情世故。小镇上破碎的、残缺的生活碎片混同着父辈甚至祖辈的叹息给那些稚气未脱的我们带来了以当时年龄无法理解的艰辛复杂。多年以后,我试图用尘埃的意象描述那些我不能理解的小镇生活,我觉得那就像是尘埃,遮蔽、固守、市井,缺乏意义。就像那条满是尘土的街。

和大多数文艺作品中小镇青年的出逃一样,我随母亲来到县城,通过县里的“教师招聘计划”,她成为了县城一所中学的老师。徜徉在县城的大街小巷中,我感叹着县城的繁华和新鲜。崭新的生活像是一场大雨刷新了我的世界,我愈发感到那个小镇的落后,出逃的我拼命抚清双眼以图拭去染上的尘,可父亲和爷爷奶奶却在生活那头不停呼唤我,兴奋地告诉我镇上又来了几个亿的项目,要进行“穿衣带帽”工程,省里批准了温泉度假村的升级计划……似乎想用欣欣向荣的一切吸引我回去看看。我拿着电话,那条泥潭般的大街灰蒙蒙地遮住心头,看着窗外洁净的大道上,穿行在霓虹灯下的一张张充满期待的脸,我生硬地说了句“有空一定,下次一定”。

一天,我慵懒地躺在客厅的沙发上,母亲拍了拍我说要回镇上参加一个亲戚的婚礼,“爸爸来接我们,你准备一下。”我无奈地应了一声,心里满是牢骚。

由于是很久以来第一次回家,父亲似乎很开心,一路上指点江山般地介绍国家这次的“乡村振兴”“特色产业扶持发展”“助力扶贫”一系列项目,说着还翻出公众号上的红头文件。“可我真的喜欢县城啊!”我在心里应着。

到镇上已是夜晚,父亲自豪地说道:“今天先带你看看新建的温泉度假村,明天有空去几个精准扶贫的示范村转转,现在农村建得可好了”。我倒真有几分好奇,抬起头,才发觉水泥路早已不再,油亮舒坦的柏油路一直向前延伸,醒目的双黄线、十字路口的红绿灯映入眼帘,街面上一尘不染。

父亲继续兴奋地向我们介绍两旁整洁的房屋,鲜亮的招牌,统一规划的摊位点,就像是一位导游,他嘴角上扬,说道:“你们出生可真是赶上了好时代啊,这发展速度我们以前可不敢想。”又接了句“可惜你去县里读书了,不能每天看着镇里的发展了。”短暂的沉默之后,我没有接话。

走进度假村的大门,缭绕的雾气立刻包围了我,温暖又明净,父亲领我走进温泉,沿着蜿蜒的青石板小路,我们找到一处唤作“岁月静好”的大池子坐下。大人们和我一阵寒暄过后,指着那栋半山坡上的小屋,神色激昂地谈起了国家这次在镇上的项目,其余的人纷纷应和,我似乎也被感染了,那边小屋上升的烟火和温泉散发的雾气交织,让我感到分外安适与宁静。他们难掩喜色地又一次谈起生活变化,脸上全是近乎满足的喜悦和莫名的期待。烟火映着每一个人的脸,不再是几年前的闭塞的尘埃,取而代之的是获得某种巨大支持的期待,他们谈起假期,谈起旅行,谈起明天,我觉得就像是烟火,世俗、平凡,却依然给人希望,就像这座普通却又意义非凡的温泉。

临走前,我和父亲又走过那条街,像是一股巨大的力量托举着我们,走过许多年。

这股力量改变了南方的这座小镇,曾经满是尘埃的它,如今尽是人间的烟火,我也重新爱上了小镇,这座不大不小的镇。

是啊,我们都在成长,就像我们的国家一样。

Story and composition related articles that grow up with the motherland: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成长的故事初中生作文

全文共 663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成长的道路上,有许多故事,每一次的发生都令我难以忘怀。他们每一个历程都有我精心“编织”出来,令我最难以忘怀,直到现在还记忆犹新的一件事现在就请我为你们讲述一下吧!

在我六岁的时候,我和爸爸妈妈在乡下玩。一次,偶然间的看到了一只母鸡正在孵蛋,那时候安静得很。突然听到蛋壳破碎的声音,虽然声音很小但依然听得很清楚。这时候母鸡开始下地吃喝了。这时候,我就走进围栏来到鸡窝面前,要看小鸡出生。“啪啪……”好多声,在小鸡的不懈努力下,蛋壳开始破了一个小洞,小鸡费了很大的力气,就卧在蛋壳里歇息歇息。我一只眼闭着一只眼睁着,看小鸡。小鸡好可爱呀!就是身上还湿漉漉的。我等着小鸡再次啄蛋壳,果然小鸡又开始啄了起来。可废了大半天的力气蛋壳完好无损,我开始心疼起小鸡来了,因为它们用生命撞击着对于他们来说坚如磐石的蛋壳。我真感到心痛无比,就伸出手把蛋壳一点一点的剥开,渐渐地小鸡露出来了。

“叽叽”的叫着好像在感谢我。我还想再去剥第二个的时候,这时候老母鸡来了,它扑扇着翅膀赶我走,“咕咕咕咕”的叫着威胁我。我只好走了。到爸爸妈妈跟前,把心中的委屈给爸爸妈妈说了一遍,爸爸妈妈只是笑、不停的笑,我莫名其妙,小鸡那么可怜我帮了小鸡,而母鸡却去不让我实行。终于妈妈不笑了,就告诉了我:“孩子,小鸡是不能‘接生’的。因为它这是人生的第一份考验,你把它的考验毁了。它就不能生存了,懂吗?就像人,有各种磨练的。”妈妈所说的一席话,让我恍然大悟。然后我搔搔后脑,也不好意思的笑了。 这就是我成长的故事,你有吗?经历过吗??拿出来听听?

[成长的故事初中生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成长的故事作文800字

全文共 717 字

+ 加入清单

小时候,父母用爱扶正脚步;长大后,朋友用笑温暖脚步,留下一路欢歌;懂事后,牵起父母的手心谱写脚步。

脚步.正

父母用爱扶正脚步。

上三年级的时候,我拿了同桌的笔,他就失手把我桌子弄翻,压到我的脚。我知道那个淤痕既是一种教训,又是一次洗礼和爱的见证。

住在医院的时候,父母总是分工明确,爸爸去买饭,妈妈在病房看我吊药水。他们甚至打骂我一句,我很惭愧,把前事后因都说出来。我听见你们异口同声说:“我知道啊”。

我鼻子一酸,“抱歉,我做错了”妈妈把我搂进怀里。你说,没关系,以后要做个正直的人,咱虽然穷,但也要行的正做得直。

我忽然觉得心中的一端充斥着“正直”这两个字。伤疤好后,走下床还是会阵阵的痛,但我扶着父母的肩膀,看着他们把我当成小孩。我的步迈也渐渐稳定端正些。

我明白,脚步要正,心也要正。

脚步.暖

我又被考试成绩打败了,我忍不住趴在桌子上哭,我觉得腿像千斤铁般,不想跑步。“怎么了?”你走到我身旁,“有什么苦别老憋心里,跟我说说。”我还是不肯动嘴,你握着我冰凉的手。

我终于忍不住,抱着你哭湿了衣襟。你用尾指轻轻拭去我的眼泪。你微笑说:“过了生日你就十五了,我们也长大了,与其哭泣不如乘风破浪,追赶超越!”

你的笑像白云般柔软是阳光温暖的味道。我在跑道上收到你鼓励的笑时,脚步因为心底传来的温暖变得更加轻快,我在度量我成长的脚步。

朋友的笑温暖我成长的脚步。

脚步.牵

在菜市场看到奶奶,我执拗的拿过她的菜,牵起她干枯的手,一路上讲着笑话逗她。奶奶一天天变老,我一天天长大,我要牵着她的手,为她谱写那脚步的歌。

孝敬老人是成长的又一步。

一步又一步,我学会正直,变的坚强,会孝顺家人。当浅绿的蒜芽转成翠绿,当我鼓起勇气,当我擦干泪水,当我学会关心,当我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成长的故事作文800字

全文共 746 字

+ 加入清单

每个人都有成长的回忆,有喜、怒、哀、乐。

我2、3岁,第一次生大病,当时呼吸困难,昏了,还是外婆告诉父母的,最后在医院才治好的。

我5岁,第一次在我上的幼儿园里结实一个朋友——王志远(远运我记不清了)。那时我非常喜欢他,在幼儿园里和他形影不离。

我6、7岁,第一次经历离别,从幼儿园升到小学。那时我还太小,几乎没感情,在离别的时候,我最要好的朋友——王志远还哭了。后来我才知道离别的痛苦滋味。

我7岁,第一次上小学,读1年级。那时我还不熟悉班级,总是尴尬的忘掉别人的名字。

还是我7岁,第一次当上主播,这次是直播说唱。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当主播,所以有点“尴尬”,但在直播过程中,好多网友给我鼓励。

也是我7岁,第一次在2017年12月16日,因为在阳光锦园镇表演二年级下第27课的课本剧,电视台报道了,同时也是我爸第一次上电视,我妈第二次上电视,我获得的第一张奖状。在视频中还只出现了我的名字和记者的名字。

我8岁,第一次被骂“异类”,当时我还喜欢异类,后来才听说异类是对于我不好的,但这种异类比同类要聪明,成熟。

还是我8岁,第二次认识朋友——同班同学王彦妮。后来不知怎么的,一下子,王彦妮就从我的好朋友变“死对头”。

仍然是我8岁,第二次当上主播,这次是直播我最喜欢的游戏——《Minecraft(PE)》。

我9岁,第一次成功投稿,这次是我向纳米盒投了7个稿,后来只有迄今为止我字数次多的作文(663字)投稿成功了。

还是我9岁,还是刚才写的事,我又投稿《二十年后的我》。也许是“盒子家族”的人认为我内容独特,就通过了我的作文了。在作文评论中同学王心怡和马雯宣还夸我的作文写得好。

我的成长回忆犹如一个个相框,记满了欢乐和忧伤。我的未来也像一个硬币,我永远也不知到它会抛到正面还是反面。不知,我的未来是怎样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成长的故事

全文共 760 字

+ 加入清单

童年是绚丽多彩的,在我成长的道路上,经历了许多事,有的给我快乐,有的给我自豪,有的给我启示……如同漂在天空的大大小小的五彩泡泡,也好像天上闪烁的繁星,都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其中有一件使我始终记忆犹新。

大概在我五岁那年,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一起下河抓鱼了,只留下我一个人在家我在家东走走,西逛逛,什么事也干不了,无聊极了。我在屋子里走了一圈,绕到厨房时,突然,一个想法在我脑子里闪过:爸爸妈妈在家不然我做饭,不如我今天就做一顿饭,大展身手,让他们对我另眼相看。嗯,心动不如行动,立即开工。

我跑到院子里摘了一把菜,洗干净,再把米淘好洗干净。一切准备好后,就准备煮饭了。我想:(*^__^*) 嘻嘻……,平时我要做饭你们说太难做了,不让我做,切,不就这么简单吗?这时,我才发现麻烦来了:这儿用的是炉火,可我一点儿也不会用。我努力在脑子里搜索者爸爸妈妈以前是怎么使用炉火的,可我怎么也想不起来。我气极了,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起木柴就往炉子里丢。过了一会儿,火还没烧起,我定睛一看,哦,原来还没烧火呢。我拿起一根木柴,点了火,丢进了炉子里。终于搞定了。此时,我的额头上已布满了一层细细的汗珠。我用手摸了摸头上的汗珠,长长的吁了口气。

这时,妈妈回来了,她看见我在厨房里,便问:“宝贝女儿,你在厨房里干嘛?”我头也不回地说:“我在煮饭。”“煮饭?”妈妈像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问。“对呀。”我抬起头,对上了妈妈那迷惑的眼睛。“哦,天呀,孩子,你在干嘛?你的脸……”“干嘛呀,我的脸怎么啦?”我纳闷了。“快快快,你去看看你的脸,o(∩_∩)o…哈哈,笑死人了。”我感到不对劲,立刻跑到镜子前一看,妈呀,一看不知道,一看吓死人。我的脸黑黑的,比包公的脸更黑。

每当我想起这件事时,我总会情不自禁的为我童年时的可爱而哈哈大笑。

[成长的故事作文3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描写我的成长故事的满分

全文共 932 字

+ 加入清单

成长中,难免有被别人误会或误会了别人的经历。我记忆中最深刻的那次误会经历,十分美好。 In the growth,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y have misunderstood or misunderstand others by others.The deepest misunderstanding experience in my memory is very beautiful.

那是半年前的一个星期天,我趁着天气晴朗,去外面散步。在走到小区外的一个花坛时,我因疲惫,就坐在花坛上休息一会,那时正是夏季初期,花坛里早已百花盛开,有红色的、黄色的、白色的……五彩缤纷。正当我欣赏花景时,一个小女孩从花坛对面的一个阴森森的巷子里冲了出来。她跑到花坛外,东张西望,看见没人注意她时,立刻伸出手,向花坛中开得最盛、颜色最艳的一朵大红玫瑰花抓去。

“啪”的一声,玫瑰花应声而落,只留下一个光秃秃的枝。我一看见,登时火冒三丈,抓住小女孩的手,责备道:“你怎么能为了自身的利益来摘花呢?这是公共财产,又不是你家的花坛,你这算是偷窃!”她显然被我的话吓住了,呆呆地站在那,不知道要说什么。

我认为她是做贼心虚,忙乘胜追击:“你这么小就懂得偷,长大肯定敢偷钱。这是令人讨厌的行为,你必须要把花交给警察,然后认错。”她忙退后几步,眼里已有泪水在打转。这时,一位叔叔走了过来,亲切地问我们发生了什么事。我抢着答道:“她偷了花坛里的花!”叔叔听完之后,扭过头问小女孩:“怎么啦?”她呜咽了一下,哭道:“我不该拿花!”叔叔听后,没有同我一样责备她,而是继续亲切地问:“你为什么要摘花呢?”

小女孩哭泣道:“今天是奶奶的生日,我爸爸妈妈都去外面打工去了,奶奶一人把我扶养大,我想送支花给奶奶,可是,我没钱,只能……”原来是为了给奶奶过生日,我心里一惊。叔叔笑着对小女孩说:“多么有孝心的孩子啊!”接着对我说:“如果事情是这样,就不能用偷这个字了。”我的脸顿时红了。叔叔给了小女孩十块钱,说:“还是把买的花给你奶奶更好一点,你拿着这钱去买花吧。”小女孩破涕为笑,点了点头,放下手中的花,跑向了花店。

这件事虽已过去了半年,但那朵大红玫瑰还是永久地存在了我的心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关于小学作文成长的故事

全文共 370 字

+ 加入清单

伟人少年时代和同伴放牛时,经常在山坡上玩耍,一玩起来往往就误了放牛,要么是到了时间牛还没有吃饱,要么是牛跑到人家的田里去啃庄稼。怎样才能既保证放好牛,又让大家玩得痛快?伟人和大家商量了一个办法。他把同伴们组织起来分成三班:一班看牛,不让它们吃了庄稼;一班割草;一班去采野果子。每天轮班,今天看牛的,明天割草,后天去采野果子。这样,各人都有自己的工作。

快到晌午的时候,大家都回到了原来聚会的地方。看牛的孩子们,让牛吃得滚圆滚圆的;割草的孩子们,都装满了一大篓子;采野果子的孩子们,从山里带回来大堆大堆美味的野果……这时候,伟人就把草和果子拿来,合理地分给每个人。有时不够分了,他就少分一点。而有剩余的草,他就用绳拴起吊在树枝上,谁能跳起来抓着就归谁。和伟人一起,不仅能放好牛,而且玩得痛快,因此,小伙伴都乐意同伟人一起放牛,称他为“牛司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写成长故事作文

全文共 438 字

+ 加入清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故事。在我的成长记忆中有两件刻骨铭心的小故事:

回幼儿园探望

一年级的寒假,幼儿园放假比小学晚两天,我非常想念幼儿园的马老师,于是就回幼儿园探望。马老师看见我非常激动,说我个子长高了,人也长壮了,她亲切地拥抱着我,让我坐在小朋友们的中间,向小朋友们介绍我。小朋友们好奇地看着我,我很害羞,涨红了脸,低着头。马老师让这些活泼可爱的小朋友围着我这个大姐姐表演节目,不一会儿,我就融入了这个大集体中,我向他们描述一年级的学习生活,开心快乐地度过了一个下午。这个温馨而美妙的下午是我暖暖的回忆。

学骑自行车

我8岁时,看见院子里的小朋友快乐地骑着自行车很是羡慕,开始想学骑车了。

爸爸给我买了一辆小自行车,前后两轮,不像小时候骑的三轮自行车那么稳当,人坐在座椅上,还没蹬就左右摇晃,吓得我哇哇大叫,寸步难行。

炎热的夏天,我练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也不知道摔了多少回,就这样,一个星期后,我终于真正学会了骑自行车。现在每当我骑得飞快稳当的时候,我总会想起那个学骑自行车的我。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名人成长中的小故事

全文共 2735 字

+ 加入清单

爸爸从集上卖苇席回来,同妈妈商量:“看见了区上的工作同志,说是孩子们不上学念书不行,起码要上夜校。叫雨来上夜校吧。要不,将来闹个睁眼瞎。”

夜校就在三钻儿家的豆腐房里。房子很破。教夜课的是东庄学堂里的女老师,穿着青布裤褂,胖胖的,剪着短发。女老师走到黑板前面,屋里嗡嗡嗡嗡说话声音立刻停止了,只听见哗啦哗啦翻课本的声音。雨来从口袋里掏出课本,这是用土纸油印的,软鼓囊囊的。雨来怕揉坏了,向妈妈要了一块红布,包了个书皮,上面用铅笔歪歪斜斜地写了“雨来”两个字。雨来把书放在腿上,翻开书。

女老师斜着身子,用手指点着黑板上的字,念着:“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大家就随着女老师的手指,齐声轻轻地念起来,“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有一天,雨来从夜校回到家,躺在炕上,背诵当天晚上学会的课文。可是背不到一半,他就睡着了。

不知什么时候,门吱扭响了一声。雨来睁开眼,看见闪进一个黑影。妈妈划了根火柴,点着灯,一看,原来是爸爸出外卖席子回来了。他肩上披着子弹袋,腰里插着手榴弹,背上还背着一根长长的步枪。爸爸怎么忽然这样打扮起来了呢?

爸爸对妈妈说:“鬼子又‘扫荡’了,民兵都到区上集合,要一两个月才能回来。”雨来问爸爸说:“爸爸,远不远?”爸爸把手伸进被里,摸着雨来光溜溜的脊背,说:“这哪儿有准呢?说远就远,说近就近。”爸爸又转过脸对妈妈说:“明天你到东庄他姥姥家去一趟,告诉他舅舅,就说区上说的,叫他赶快把村里民兵带到区上去集合。”妈妈问:“区上在哪儿?”爸爸装了一袋烟,吧嗒吧嗒抽着,说:“叫他们在河北一带村里打听。”

雨来还想说什么,可是门哐啷响了一下,就听见爸爸走出去的脚步声。不大一会儿,什么也听不见了,只从街上传来一两声狗叫。

第二天,吃过早饭,妈妈就到东庄去,临走说晚上才能回来。过了晌午,雨来吃了点剩饭,因为看家,不能到外面去,就趴在炕上念他那红布包着的识字课本。

忽然听见街上咕咚咕咚有人跑,把屋子震得好像要摇晃起来,窗户纸哗啦哗啦响。

雨来一骨碌下了炕,把书塞在怀里就往外跑,刚要迈门槛,进来一个人,雨来正撞在这个人的怀里。他抬头一看,是李大叔。李大叔是区上的交通员,常在雨来家落脚。

随后听见日本鬼子唔哩哇啦地叫。李大叔忙把墙角那盛着一半糠皮的缸搬开。雨来两眼楞住了,“咦!这是什么时候挖的洞呢?”李大叔跳进洞里,说:“把缸搬回原地方。你就快到别的院里去,对谁也不许说。”

12岁的雨来使尽气力,才把缸挪回到原地。

雨来刚到堂屋,见十几把雪亮的刺刀从前门进来。他撒腿就往后院跑,背后喀啦一声枪栓响,有人大声叫道:“站住!”雨来没理他,脚下像踩着风,一直朝后院跑去。只听见子弹向他头上嗖嗖地飞来。可是后院没有门,把雨来急出一身冷汗。靠墙有一棵桃树,雨来抱着就往上爬。鬼子已经追到树底下,伸手抓住雨来的脚,往下一拉,雨来就摔在地下。鬼子把他两只胳膊向背后一拧,捆绑起来,推推搡搡回到屋里。

鬼子把前后院都翻遍了。

屋子里也遭了劫难,连枕头都给刺刀挑破了。炕沿上坐着个鬼子軍官,两眼红红的,用中国话问雨来,说:“小孩,问你话,不许撒谎!”他突然望着雨来的胸脯,张着嘴,眼睛睁得圆圆的。

雨来低头一看,原来刚才一阵子挣扎,识字课本从怀里露出来了。鬼子一把抓在手里,翻着看了看,问他:“谁给你的?”雨来说:“捡来的!”

鬼子露出满口金牙,做了个鬼脸,温和地对雨来说:“不要害怕!小孩,皇军是爱护的!”说着,就叫人给他松绑。

雨来把手放下来,觉得胳膊发麻发痛,扁鼻子軍官用手摸着雨来的脑袋,说:“这本书谁给你的,没有关系,我不问了。别的话要统统告诉我!刚才有个人跑进来,看见没有?”雨来用手背抹了一下鼻子,嘟嘟囔囔地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扁鼻子軍官把书扔在地上,伸手望皮包里掏。雨来心里想:“掏什么呢?找刀子?鬼子生了气要挖小孩眼睛的!”只见他掏出来的却是一把雪白的糖块。

扁鼻子軍官把糖往雨来手里一塞,说:“吃!你吃!你得说出来,他在什么地方?”他又伸出那个戴金戒指的手指,说:“这个,金的,也给你!”

雨来没有接他的糖,也没有回答他。

旁边一个鬼子嗖地抽出刀来,瞪着眼睛要向雨来头上劈。扁鼻子軍官摇摇头。两个人唧唧咕咕说了一阵。那鬼子向雨来横着脖子翻白眼,使劲把刀刀放回鞘里。

扁鼻子軍官压住肚里的火气,用手轻轻地拍着雨来的肩膀,说:“我最喜欢小孩。那个人,你看见没有?说呀!”

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扁鼻子軍官的眼光立刻变得凶恶可怕,他向前弓着身子,伸出两只大手。啊!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雨来疼得直咧嘴。鬼子又抽出一只手来,在雨来的脸上打了两巴掌,又把他脸上的肉揪起一块,咬着牙拧。雨来的脸立时变成白一块,青一块,紫一块。鬼子又向他胸脯上打了一拳。雨来打个趔趄,后退几步,后脑勺正碰在柜板上,但立刻又被抓过来,肚子撞在炕沿上。

雨来半天才喘过气来,脑袋里像有一窝蜂,嗡嗡地叫。他两眼直冒金花,鼻子流着血。一滴一滴的血滴下来,溅在课本那几行字上: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鬼子打得累了,雨来还是咬着牙,说:“没看见!”

扁鼻子軍官气得暴跳起来,嗷嗷地叫:“枪毙,枪毙!拉出去,拉出去!”

太阳已经落下去。蓝蓝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映在还乡河上,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苇塘的芦花被风吹起来,在上面飘飘悠悠地飞着。

芦花村里的人听到河沿上响了几枪。老人们含着泪,说:

“雨来是个好孩子!死得可惜!”

“有志不在年高。”

芦花村的孩子们,雨来的好朋友铁头和三钻儿几个人,听到枪声都呜呜地哭了。

交通员李大叔在地洞里等了好久,不见雨来来搬缸,就往另一个出口走。他试探着推开洞口的石板,扒开苇叶,院子里空空的,一个人影也没有,四处也不见动静。忽然听见街上有人吆喝:“豆腐啦!卖豆腐啦!”这是芦花村的暗号,李大叔知道敌人已经走远了。

可是雨来怎么还不见呢?他跑到街上,看见许多人往河沿跑,一打听,才知道雨来被鬼子打死在河里了。

李大叔脑袋轰的一声,眼泪就流下来了。他一股劲儿地跟着人们向河沿跑。

到了河沿,别说尸首,连一滴血也没看见。

大家呆呆地在河沿上立着。还乡河静静的,河水打着漩涡哗哗地向下流去。虫子在草窝里叫着。不知谁说:“也许鬼子把雨来扔在河里,冲走了!”大家就顺着河岸向下找。突然铁头叫起来:“啊!雨来!雨来!”

在芦苇丛里,水面上露出个小脑袋来。雨来还是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扒着芦苇,向岸上的人问道:“鬼子走了?”

“啊!”大家都高兴得叫起来,“雨来没有死!雨来没有死!”

原来枪响以前,雨来就趁鬼子不防备,一头扎到河里去。鬼子慌忙向水里打枪,可是我们的小英雄雨来已经从水底游到远处去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