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有关古代书信传递的典故实用四篇 作文素材汇总20篇

聪明褒义词。是用来表达对待某事某物有着好的想法和正确的逻辑,一般是用来赞美的词语。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别把聪明打碎了,欢迎大家阅读!

浏览

2428

作文

72

2024高考作文素材积累:中国古代人物

全文共 16050 字

+ 加入清单

高考作文其实是有套路可循的,掌握住基本的方可以了。主要的是掌握大体段落结构,积累素材

一.人物

中国古代人物

1.李白

李白生活在唐代极盛时期,具有“济苍生”、“安黎元”的政治理想,毕生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但李白一生关心国事,希望为国立功,与他不满黑暗现实之间形成剧烈的矛盾。他的《古风》59首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品。对唐玄宗后期政治的黑暗腐败,广泛地进行了揭露批判,反映了贤能之士没有出路的悲愤心情。言多讽兴,气骨高举。李白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在朝廷做了三年的翰林学士,并没能涉身政治,却成了君王的御用文人,再加上他对权贵的傲视,从而招致排斥,愤而离开了长安。在诗中,我们很容易看出诗人“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的心绪。可以想象,一个满腹惆怅的人,当他一心解愁却又无法解愁的时候,内心是怎样的愁苦啊!表面上开怀畅饮,实际上愁箭穿心。但诗句笔酣墨饱,情极悲愤而作狂放,语极豪纵而又沉着。其根源就在于作者那充实深厚的内在感情,那潜在酒话底下如波涛汹涌的郁怒情绪。

适用话题

李白的诗篇正像他若干歌咏大鹏鸟的作品那样,表现了他的豪情壮志和开阔胸襟,从侧面反映了他追求不平凡事物的渴望。李白即使在被唐玄宗赐还乡期间,还胸怀坦荡,对未来充满信心,适用话题“仰望”、“抱负”、“肩膀”等。李白在皇宫期间,要求高力士为其脱鞋,因此而招来放逐的命运,此话题适合“谈意气”、“高洁”、“我想握住你的手”等。

2.红顶商人的中庸之道——胡雪岩

胡雪岩以他卓越的圆通能力在夹缝里生存发展。在官场、漕帮黑白两道的夹缝里,在民族经济与西方经济的夹缝里,在左宗棠与李鸿章的夹缝里,他踢打出了一个世界、一方天地。胡雪岩的飞黄腾达是熟谙、遵守、利用潜规则的结果。但遗憾的是,这个夹缝最终毁了他,左宗棠的死使他成了官场倾轧的牺牲品。从白手起家到富甲天下,再回到一文不名,胡雪岩走完了他人生轨迹的圆圈。

分析:一个绝顶聪明之人,往往善于利用规则而不是创造规则。胡雪岩的一生验证了这一道理,同时也说明另外一个道理:“玩火者必自焚”。

话题:“知与不知”“谦虚”

3.商鞅立木取信

商鞅任秦孝公之相,欲为新法。为了取信于民,商鞅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招募百姓有能把此木搬到北门的,给予十金。百姓对这种做法感到奇怪,没有敢搬这块木头的。然后,商鞅又布告国人,能搬者给予五十金。有个大胆的人终于扛走了这块木头,商鞅马上就给了他五十金,以表明诚信不欺。这一立木取信的做法,终于使老百姓确信新法是可信的,从而使新法顺利地推行实施。

分析:“人无信不立。”一个人、一个团体,一个国家都是一样的,言而无信则自取灭亡。

4.屈原以死报国

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 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他被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国。

分析: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崇高的品德和情操在屈原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话题:“命运”“责任”“精神卫士”

5.岳飞“精忠报国”

岳飞应募参军,因战功累累不断升职,宋高宗亲手写了“精忠岳飞”四个字,制成旗后赐给他。又召他到寝阁,对他说:“中兴的大事,全部委托给你了。”金人攻打拱州、亳州,刘锜向朝廷告急,宋高宗命令岳飞火速增援,并在赐给岳飞的亲笔信中说:“设施之事,一以委卿,朕不遥度。”岳飞于是调兵遣将,分路出战,自己率领轻装骑兵驻扎在郾城,兵锋锐气十足。 但是,后来高宗和秦桧决定与金议和,向金称臣纳贡。就在岳飞积极准备渡过黄河收复失地的时候,高宗和秦桧却连发12道金字牌班师诏,命令岳飞退兵。后岳飞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毒死于临安风波亭,时年仅39岁。 分析:“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岳飞的忠勇故事千百年来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每当外侮当前,人们总是以岳飞为榜样,坚决抵抗。

6.弃疾忧国忧民

辛弃疾曾写《美芹十论》献给宋孝宗。论文前三篇详细分析了北方人民对女真统治者的怨恨,以及女真统治集团内部的尖锐矛盾。后七篇就南宋方面应如何充实国力,积极准备,及时完成统一中国的事业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规划。但是当时宋金议和刚确定,朝廷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7.李宗仁的民族情

1955年,李宗仁在美国公开提出反对“台湾托管”和“台湾独立”,主张国共再度和谈,由中国人自己解决中国的事情。1965年7月,在周恩来总理亲自安排下,李宗仁冲破美国联邦调查局的干扰,摆脱国民党

特务机关的暗杀,毅然返回祖国,他声明:“期望追随我全国人民之后,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并欲对一切有关爱国反帝事业有所贡献。”他还希望留在台湾的国民党人,凛于民族大义,毅然回到祖国怀抱,为完成国家最后统一做出贡献。

分析:为了祖国的和平统一,李宗仁先生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和民族大义,将永远激励着为统一大业而奋斗的人们。

话题:“心中的丰碑”“祖国的呼唤”

8.项羽欲学万人敌

秦末农民起义领袖之一的项羽,生于楚国将官世家。小时候家里请老师教他识字,没认几个他就不肯再学下去。再让他学剑术,又没学成。项羽的叔叔项梁十分生气,骂他不长进。项羽袒露心迹说:“认字,能够写自己的名字,就足够了;剑术,只能对付一个敌人,不值得去学。我要学就学对付千军万马的本领!”于是项梁就教项羽学习兵法,终于成就了项羽“西楚霸王”的大业。

分析:成功是诸多因素综合的结果。项羽抓住了主要因素,距离成功也就不远了。话题:“人生设计”“努力的过程与结果”

9.左思立志 坚韧不拔

西晋文学家左思少年时读了张衡的《两京赋》,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决心将来撰写《三都赋》。陆机听了不禁抚掌而笑,说像左思这样的粗俗之人,居然想作《三都赋》这样的鸿篇巨著,简直是笑话;即使费力写成,也必定毫无价值,只配用来盖酒坛子而已。面对这样的羞辱,左思矢志不渝。他听说著作郎张载曾游历岷、邛(今四川),就多次登门求教,以便熟悉当地的山川、物产、风俗。他广泛查访了解,大量搜集资料,然后专心致志,奋力写作。在他的房间里、篱笆旁、厕所里到处放着纸、笔,只要想起好的词句他就随手记录下来,并反复修改。左思整整花费了十年的心血,终于完成了《三都赋》。陆机在惊异之余,佩服得五体投地,只得甘拜下风。

分析:认准行动目标,不为外人所动,坚持就是胜利,挺住就是一切。

话题:“磨砺与成功”“如何对待别人的嘲笑”

10.不为五斗米折腰——陶渊明

东晋诗人陶渊明任彭泽县令时,有一次,郡里的督邮到彭泽检查公务。郡里派人送信给陶渊明,要求他做好迎接准备,也就是备好礼品,备好美食佳肴,穿戴整齐,恭恭敬敬地来迎接。 陶渊明气得将信撕得粉碎。他大声说:“我决不为小小县令五斗米的薪俸,就低声下气地向那些家伙献殷勤!”说完,脱下官服,摘下官帽,交出官印,就辞官回家了。

分析:没有高尚的品德和气节就无法做出这样的举动。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世代相传,这正是人们对高尚品德和气节的追求与向往。

话题:“品德与气节”“人生的追求”

11.明月照人——王夫之

王夫之为了事业和理想,从来不为利禄所诱,不受权势所压,就是历尽千辛万苦,也矢志不渝。明朝灭亡后,他在家乡湖南衡阳抗击清兵,失败后,隐居石船山,从事思想方面的著述。他晚年身体不好,生活又贫困,写作时连纸笔都要靠朋友周济。每日著述,以至腕不胜砚,指不胜笔。在他71岁时,清廷官员来拜访这位大学者,想赠送些吃穿用品。王夫之虽在病中,但认为自己是明朝遗臣,拒不接见清廷官员,也不接受礼物,并写了一副对联,以表自己的情操:

清风有意难留我,

明月无心自照人。

清指清廷,明指明朝,王夫之借这副对子表现了自己的晚节。

话题:“气节与情操”“高贵与低贱”

12.苏武牧羊

公元前100年,汉武帝派苏武出使匈奴。由于“虞常事件”,苏武受牵连被扣押。匈奴单于采用各种手段,软硬兼施威逼苏武投降。然而苏武在刀剑下昂首不动,在甜言蜜语中侧耳不应。他对前来劝降的匈

奴官吏说:“以死报国,是我早就下定了的决心,只要能对国家有所贡献,即使是受刀剑,下油锅,肝脑涂地,我也心甘情愿。”不管匈奴人如何折磨他,他都没有低下那颗高贵的头。匈奴首领单于最后无计可施,只好把他赶到荒无人烟的“北海”,与羊群为伴。19年后苏武归国时已是须发皆白的老人了。 话题:“爱国”“忠贞”

13.慷慨赴国难 誓死表忠心

1894年9月17日,在中日黄海海战中,邓世昌指挥“致远”舰一直冲杀在前。后在日舰围攻下,“致远”舰多处受伤,船身倾斜。邓世昌对全舰官兵道:“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然虽死,而海军声威弗替,是即所以报国也!”他毅然驾舰全速撞向日第一游击舰队旗舰“吉野”号,决意与敌同归于尽。倭舰官兵见状大惊失色,拼命逃窜,并向“致远”舰连连发射鱼雷,“致远”舰躲过一条泡沫飞溅的鱼雷后,不幸被另一枚鱼雷所击中而沉没。邓世昌坠落海中后,其随从以救生圈相救,被他拒绝,并说:“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他养的爱犬“太阳”亦游至其旁,口衔其臂以救,邓世昌誓与军舰共存亡,毅然沉没于波涛之中,与全舰官兵250余人一同壮烈殉国。 分析:“慷慨赴国难,誓死表忠心”,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来表忠心,其爱国之志,苍天可鉴! 话题:“爱国”“视死如归”

14.李清照夫妇典衣治学

李清照夫妇二人勤俭度日,常典当衣物,“取丰千钱”,买来一些碑文古迹,回家研习,且全身心投入。她给自己立下规矩:不吃第二道荤菜,不穿第二件绸衣,更不置办贵重饰物。有时她在街市上碰见珍贵史料,宁肯脱掉身上的衣服典当,也要买回。

分析:李清照夫妇为世人所称颂,流芳百世,这与其对治学的不断追求分不开的。

话题:“治学贵在勤奋”“痴”

15.王国维之死

王国维的文化生命中,最深奥的一笔是他的死。

关于他的死,赵万里《王静安先生年谱》有如下记载:“五月初二日夜,阅试卷毕,草遗书怀之。是夜熟眠如常。翌晨(即1927年6月2日)盥洗饮食,赴研究院视事亦如常。忽于友人处假银饼五枚,独行出校门,雇车至颐和园。步行至排云轩西鱼藻轩前,临流独立,尽纸烟一支,园丁曾见之,忽闻有落水声,争往援起,不及二分钟已气绝矣,时正巳正也。”

由此大体可以推测,王国维的死,不仅是一种主动的选择,而且平静得很,如同去赴一位老朋友的约会,没有丝毫激昂的成分。正是这种视死如归的平静,为王国维在文化史的坐标系上圈定了一个独特的位置。他并非死于具体的时事,而极可能是死于对他身处其中的文化精神的失望,对于中国文化中某些无法补救的缺失的绝望。从大的历史观来看,他的死,不仅不拘泥于一些具体时务,更超越了个体生命;他以死来将自己同沦落的文化分割开来——他看到,倘肉体不死,精神必定走向泯灭,所以,只有以肉体的死,换取精神的永生。这正是他的大清醒、大智慧处。当时恐怕只有少数有同感者看穿了这一点。

分析:宁静无悔的选择,似乎在追求着什么,也许是中国知识分子那内心深处的一种恬然吧!

16.敢问路在何方——玄奘

唐玄奘25岁离开长安西游。进入沙漠后不幸迷了路,随身携带的一罐水也不慎掉了。四五天中曾多次昏倒在地,可是只要他一醒过来就继续前进,终于走出了沙漠。他一路越戈壁、翻峻岭,经碎叶城,登帕米尔高原,闯铁门关天险,经历了近一年多的时间,终于到达天竺国,成为第一个周游古印度的中国旅行家。

分析:“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唐玄奘的成功,更印证了东坡居士的这一论断。

话题:“路在脚下”“开拓者”话题:“选择和追求”“死亡与永生”

17.黄金百斤 不如季布一诺

季布,汉朝人,他以真诚守信著称于世。时人谚云:“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意思是说,季布的一句话,比金子还要贵重。后来,季布跟随项羽战败,为刘邦通缉,不少人都出来保护他,使他安

全地渡过了难关。最后,季布凭着诚信,还受到汉王朝的重用。

分析:只有诚信待人者,才能被别人诚信相待。

话题:“诚信与人生”“互助”“诚信的价值”

18 张伯苓的理想

南开中学的创办者张伯苓16岁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洋水师学堂,学习驾驶。毕业后,他参加了“甲午海战”,但军舰一出海就被击沉,这对他触动很大。1899年英国强租我国威海卫军港,张伯苓亲眼看见,第一天在港口升起的清朝国旗第二天就降下来了。强烈的爱国心促使他毅然退出海军,回到天津人才。

分析:只有祖国的富强,个人才有尊严。为此,张伯苓不余遗力地创办学校,希望能以教育培养振兴中华的人才,其爱国热情让人感动。

话题:“教育与爱国”“人生的目标”

19于右任的临终诗

国民党元老于右任临终前有诗《望大陆》云:“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诗作于1964年公开发表,立刻打动了无数中国人的心。

分析:祖国的统一和强盛是华夏儿女永恒的愿望。于右任的临终诗之所以能打动无数人的心,还在于他表达了这样的愿望,引发了人们的共鸣。

话题:“故乡情”“月是故乡明”“殷殷爱国情”

20炙肘练笔 当代画家潘觐缋于上海艺专毕业后,回到家乡卖画为生。他在恶劣的环境下刻苦练画,常十几个筹办学校。他四处奔走,筹集资金,终于在1907年办起了南开学校。张伯苓一生全力办教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小时不停地练。晚上他就在煤油灯下练画,还找到了治瞌睡的最好办法。每当夜间作画困意缠绕,难以自制时,他就把臂膀伸到灯罩上,滚烫的煤油灯玻璃罩发出“嗤”的一声。剧痛驱散了他的睡意,又提起精神继续作画。久而久之,他的左膀肘上留下几块黑色瘢痕。他刻苦学画作画,终获成功。他的鱼类画,风格特异,独树一帜,蜚声中外。

分析:学习既要讲究方法,也需要毅力。任何想投机取巧的人都不可能获得成功。

话题:刻苦 成功的法则

21陆游气吞残虏 陆游一生以诗文为武器,抒写抗敌御侮、恢复中原的激越情怀和有志难伸的忧愤,气势雄浑,感情奔放。他始终坚持抗金,在仕途上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中年入蜀抗金,军事生活丰富了他的文学内容,作品吐露出万丈光芒,成为杰出的爱国诗人。

分析:陆游的爱国诗篇没有矫情,没有妥协,从中可窥见到诗人强烈的民族气节。

话题:“文学的力量”

22李苦禅烧画

李苦禅是我国当代著名画家,他为人爽直,凡答应给人作画,从不食言。有一次,有位老朋友请他作一幅画,李苦禅因有事在身,未能及时完成。不久,当他接到老友病故的讣告后,面有愧色,即趋作画,画了幅“百莲图”,并郑重其事题上老友的名字,盖上印章,随即携至后院,将画烧毁。事后,对儿子说:“今后再有老友要画,及时催我,不可失信啊!”

分析:真正的画家、艺术家都是些感情真挚而丰富的人。他的不虚伪造作,讲诚信,从不食言,真可谓画品如人品。

话题:“诚信人生”“重诺

23狂放不羁 充满叛逆的元曲家

关汉卿的为人和个性,元人熊自得《析津志》说他“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 对此,他本人的《南吕一枝花·不伏老》套数中有更透彻的自白。他毫无惭色地自称“我是个普天

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在结尾一段,更狂傲倔强地表示:

“我是颗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我也会围棋会蹴踘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天哪,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

分析:以自己为解剖对象,亦庄亦谐,本真地反映了关汉卿的个性:坦白诚实、刚正不阿,一腔正气,叛逆和反抗。

话题:“独立”“倔强”“与众不同”

24刚直不阿的海瑞

海瑞一生刚直,为了维护农民的利益,海瑞惩罚恶霸,归还被强夺的土地。徐阶在当地占有的土地最多,同时,徐阶曾经对海瑞有恩,但海瑞仍然秉公执法。徐阶发现不退不行了,就象征性地退了一些。海瑞则写信劝他应该作出表率,多退一些田。许多京官纷纷为已经告老还乡的徐阶说情,但海瑞还是联合一些官员,迫使徐阶退了二分之一的田地。海瑞还依照法律将徐阶两个违法的儿子充了军。其他地主见此情景,赶忙将多占的田地依数退还。

分析:如果中国都是海瑞型秉公执法的官员,那么社会则要清明多了。

话题:“公与私”“感情亲疏与对事物的认识”

25“强项令”董宣

东汉光武帝时,董宣为洛阳令。光武帝的姐姐湖阳公主的仆人在大白天杀了人,躲在公主府中,官吏逮他不得。一日,公主外出,那仆人陪乘在侧,董宣候在路旁,等公主车驾一到,就用力拦住,面斥公主的过失,并将她仆人就地处决。公主回去就哭告光武帝,光武帝为了让姐姐消气,召来董宣让他磕头谢罪。谁知,面对掌握着生死大权的天子和怒气冲冲的公主,董宣坚决不从。光武帝下令将他按倒,可他两手撑着地,死也不磕头,光武帝无奈,也被其耿直所感,只得作罢。此后,董宣获得了一个“强项令”的雅号。强项,硬脖子也。

分析:世上软膝盖者多,硬脖子者少。以法理、人格来感染封建国君,董宣是一个硬汉。 话题:“权与理”“抗争与屈服”

26陆杲执法不畏权势

梁天监五年(506年),陆杲任司法机关长官。山阴县令贪赃枉法,被陆杲捕办。皇帝的亲信大臣黄睦之想疏通关节,让陆杲从宽判处,陆杲置之不理。梁武帝萧衍听说此事,问陆杲是否认识睦之,陆说不认识。武帝指着站在他身旁的黄睦之说:“就是此人。”陆杲竟怒于色,指责武帝:“你皇上代表国家,竟敢包庇犯国法之罪人!”黄睦之大惊失色,武帝也惶悚不安,感到内疚。

分析:不畏强权,敢于执法的清官可贵,“惶悚不安,感到内疚”的皇帝也可敬。

话题:“权利面前”“权与法”

27羊祜恼恨议而不决

西晋咸宁元年(275),羊祜任征南大将军,准备平定东吴。羊祜派人私下修整船只,训练水军。正好这时,西北的秦凉屡遭败绩,朝中有人急功近利,主张先取秦凉。羊祜上奏章说:“东吴平定了,胡人自然就安定了,现在应当努力,迅速拿下东吴,这是头等大事。”晋武帝司马炎将羊祜的意见交朝中大臣讨论,然大多数人却不同意羊祜的主张。羊祜感叹道:“天下不如意的事情,常常占十之八九,所以会发生?当断不断?的情况,上天赐予,偏偏不去拾取,这不是存心要让管事的人日后来懊恼吗?”

分析:“少数服从多数”是决策时一个普遍的原则,但“民主集中制”有时会成为某些人独裁的幌子,岂不知有时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话题:“犹豫与果断”“实事求是”“事物的两面性”

28医 圣

张仲景是东汉名医,他博览汉代以前的医学精华,根据自己丰富的医疗实践经验,著《伤寒杂病论》

合十六卷。后世医学者称张仲景为“医圣”,《伤寒杂病论》被奉为医经。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人类医药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药”完备的医学典籍,他第一次系统完整地阐述了流行病和各种内科杂症的病因、病理以及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并为后世临床各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分析:没有平时的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没有孜孜不倦、广采众方的求学精神,也许就没有《伤寒杂病论》这部伟大的著作。因此,坚持就能取得成功。

话题:“坚持与放弃”“对工作的态度”

29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是世界上对石灰岩地貌(又称喀斯特地貌)进行大规模考察、并作详细记录和深入研究的第一人。徐霞客一生足迹遍及今华东、华北、东南沿海和云贵地区共计16个省的无数山川。在旅途中,他总要把当天的经历与观察所得记录下来。有时日行百里,露宿残垣,寄身草莽,他仍坚持燃枯草照明,走笔为记。这些游记涉及所到之处的地理、地貌、地质、水文、气候、植物、农业、矿业、手工业、交通运输,以及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等,内容翔实,文笔优美,后人编辑成约60余万字的《徐霞客游记》。此书不但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分析:只要努力坚持,你会发现,一些原本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事,其实只是因为努力得还不够罢了。 话题:“坚持与放弃”“成功者的素质”

30顾炎武“自督读书”

顾炎武一生勤奋治学。首先,他给自己规定每天必须读完的卷数。其次,他限定自己每天读完后把所读的书抄写一遍,他读完《资治通鉴》后,一部书就变成了两部书。再次,他要求自己每读一本书都要做笔记,写下心得体会,他的一部分读书笔记,后来汇成了著名的《日知录》。最后,他在每年春秋两季,都要温习前半年读过的书籍,边默诵,边请人朗读,发现差异,立刻查对。他规定每天这样温书200页,温习不完,决不休息。

分析:勤奋能成功,这只是对有自律的人来说的!懂得如何自律的人,才会充分发挥自我主动性,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也才能有所收获!

话题:“学习和工作的态度”“善于自我监督”“立长志与常立志”

31曹雪芹著书

晚年的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生活穷苦,“满径蓬蒿”,“举家食粥”。他以坚忍不拔的毅力,专心致志地从事《红楼梦》的写作和修订。《红楼梦》是他“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产物。《红楼梦》把中国古典小说创作推向最高峰,在世界文学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分析:逆境能摧毁人,也能锻炼人。对于有坚强意志的人来说,逆境只不过是展示其毅力的一个平台,是其奋斗的一个缩影。面对逆境,努力者成功,畏缩者失败。

话题:“人生的困境与奋斗”“逆境与成功” 32孔子

(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尽善尽美 孔子对音乐的内容与形式是非常重视的,它赞美古代乐舞《韶》及《九辩》完善的艺术形式。《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孔子评价《韶》乐尽善尽美。而对周朝乐舞《大武》的艺术表现形式给以高度赞扬外,对其表现周武工伐纣灭商的战争功绩的内容却给予批评:“《大武》,尽美未尽善也。”

安贫乐道 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 孔子63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信任,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白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君子固穷 孔子到达陈国,寄居在司城贞子家,居住了三年。楚国听说孔子在陈蔡之间,便使人聘请孔子,准备把有户籍的民社方圆七百里之地封给孔子。孔子前往拜见回礼,从陈地往蔡地迁徒被围闲,没法行路,断绝了粮食。随从的弟子疲惫不堪,饿得站不起来。但孔子仍“讲诵弦歌不绝”(讲习诵读,演奏歌唱,传授诗书礼乐毫不间断)。子路生气,来见孔子说:“君子亦有穷乎?”孔子说:“君子同穷,小人穷斯滥矣(君子能固守穷困而不动摇,小人穷闲就胡作非为了)。”告诫君子任何艰难的时候,不管发生什么事情,也应该维护自己的操守和道德。

逝者如斯夫 孔子伫立于尼山脚下,望着滚滚辽河,触景生情,禁不住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于司空见惯的流水绿波之中发现了深奥的道理,懊丧的情绪也如水般流去了。后来庄子在《庄子?知北游》中也有类似感叹:“人生天地间,如白驹之过隙,忽忽而过。”形容时间流逝得非常快,这也是“白驹过隙”的来历。

苛政猛于虎 孔子路过泰山,见有一位妇女在坟莹旁痛哭哀号,于是询问。妇女回答说:“我的公爹被老虎吃了!”孔子让子路问道:“为什么不离开这个地方呢?”妇人回答道:“因为这里没有苛捐杂税的暴政。”孔子对随从的弟子们说:“苛政对人的危害,有甚于猛虎啊!”

33.庄子

(约公元前369梷前286),名周,宇子休,蒙城县城东郊(今城关镇东城路)人。曾为漆园吏,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庄子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同时他也是一位优秀的文学家、哲学家。他以其代表作《庄子》(又被称为《南华经》)阐发了道家思想的精髓,发展了道家学说,使之成为影响深远的哲学流派

濠梁之辩 庄子和惠子一一道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倐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鱼游得多么悠闲白在,这就是鱼儿的快乐)。惠子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说: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说: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也是完全可以肯定的)。庄子说:请循其本。子日 ?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嚎上也(还是让我们顺着先前的话来说。你刚才所说的 ?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的话,就是己经知道了我知道鱼儿的快乐而问我,而我则是在壕水的桥上知道鱼儿快乐的)。《秋水》

材与非材 庄子行走于山中,看见一棵大树枝叶十分茂盛,伐木的人停留在树旁却不去动手砍伐。问他们是什么原因,说:没有什么用处。庄子说: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这棵树就是因为不成材而能够终享天年啊)!庄子走出山来,留宿在朋友家中。朋友高兴,叫童仆杀鹅款待他。童仆问主人: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一只能叫,一只不能叫,请问杀哪一只呢)?主人说:杀不能鸣者。第二天,弟子问庄子: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鹅,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道: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我将处于成材与不成材之间)。

庄周梦蝶 庄子为了说明物化的道理,讲了一个故事: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庄子说这就叫物化。简单的一个故事,既表现了一种人生如梦的人生态度,又把形而上的道和形而下的庄周与蝴蝶的关系揭示出来。形而下的一切,尽管千变万化,都只是道的物化而已。庄周也罢,蝴蝶也罢,本质上都只是虚无的道,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鼓盆而歌 庄子回到家不到一年,妻子就病死了。好朋友惠子前来吊唁,见庄子正盘腿坐地,鼓盆而歌。惠子责问道: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人家与你夫妻一场,为你生子、养老持家。如今去世了,你不哭亦足矣,还鼓盆而歌,岂不太过分,太不近人情了吗)?庄子说: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慨!然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

故止也(不是这意思。她刚死时,我怎会独独不感悲伤呢?思前想后,我才发现自己仍是凡夫俗子,不明生死之理,不通天地之道。如此想来,也就不感悲伤了)。他主张人生在世,要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人乐观豁达。

庄子陪葬 庄子快要死了,弟子们l打算用很多东西作为陪葬。庄子说: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邪?弟子说:吾恐乌鸢之食夫子也。庄子说: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

34.孙膑

战国时代著名军事家,孙武后裔。齐国阿(今山东阳谷东北)、鄄(今鄄城北)一带人,主要活动于齐威王时期。 师从鬼谷子孙膑,自幼聪慧。不幸幼年丧父,二哥孙虎因兵乱走失。孙膑立志拜师学艺,造福百姓。当时楚国有位学者,姓王名栩,精通兵法,武艺高强,隐居鬼谷山中收徒传艺,世人尊称"鬼谷先生",孙膑于是学艺于鬼谷先生。与孙膑一起学艺的还有庞涓、苏秦、张仪,被后人称为"鬼谷四友"。

因才遭妒 庞涓是其同学,孙膑勤奋好学,为人忠厚,与师兄弟们相处和善。而庞涓却心胸狭窄,骄傲自大,嫉贤妒能。庞涓比孙膑先下山,做了魏惠王的大将军。他自认为才能不及孙膑,就悄悄派人召孙膑到他那里共事。等孙膑到了以后,庞涓设计陷害孙膑,削去了他的两只膝盖骨(古代称为膑摈刑),想使孙膑的才能不得显现于世。这是"孙膑"这一名字的由来。 逃魏奔齐孙腔被削去了膝盖骨后,成了残疾人,并且是受人贱视的"刑徒"。有一天,他听说齐国的使者到了魏国郡城大梁,就以犯人的身份秘密地会见了齐使,陈说自己的遭遇、行军布阵的策略及政治主张。齐国的使臣大为感动,认为他是个难得的人才,就偷偷地用车把他带回齐国。

赛马被识 齐国王公贵族常以赛马为乐。有一次,孙膑去看田忌和齐威王赛马。孙膑出主意说:"将军先用下等马和威王的上等马赛,再用上等马和他的中等马赛,用中等马和他的下等马赛。"田忌照做了,结果一负两胜。以往比赛,田忌都输给了齐威王,这次齐威王对田忌突然赢了自己感到奇怪,就问他用的是什么办法。田忌借机将孙膑推荐给齐威王。齐威王召见孙膑,跟他谈论兵法和治国之道,威王衷心信服,"遂以为师"。

围魏救赵 公元前354年,赵国出兵攻占了卫国的漆和富丘,卫国原来就依附于魏国,当受到赵国的军事压力后,卫国屈服了。魏惠王为了夺回属国,以庞涓为将率军伐赵,兵围邯郸。次年,邯郸在久攻之下己岌岌可危,赵国便向齐国求救。齐国应赵国之请,以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军救赵。孙膑向田忌提出"批亢捣虚"、"疾走大梁"、"攻其所必救"的战略。田忌依计而行,令一部轻兵乘虚直趋魏都大梁,而以主力埋伏于庞涓大军归途必经的桂陵之地。魏惠王见齐军逼进,急令庞涓回师自救。刚刚攻下邯郸的庞泪闻大梁告急,急率疲惫之师回救。至桂陵时,遭到齐军迎头痛击,几乎全军覆灭,庞涓仅以身免。

回归田园、著书立说 齐宣王拜田忌为右丞相,孙膑为左丞相。不料一些朝中权贵大臣不断向宣王进谗言,宣王起了疑心。孙膑知道后,即劝田忌一同弃官隐居。孙膑回到自己的老家,在这里写成了《孙膑兵法》继承和发展了《孙子兵法》的军事战略思想,这是一部享誉世间的兵家宝书。

35.曹操(155-220)

即魏武帝。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毫州市)人。 疑杀华佗 晚年的曹操患了头脑痛风症,僚臣华歆向他推荐了神医华伦。遗憾的是,当华伦指出其症因风而起,病根入脑,风涎不能出,枉服汤药,须利斧开脑取风涎方可根除时,曹操竟疑心华佗是想乘机害他性命,遂将华佗杀了,一代神医命绝于世。

提倡薄葬 218年,曹操颁布了一道《终令》,提出死后不要厚葬,要将自己埋葬在瘠薄的土地上,依照地面原有的高度作为圹基,陵上不堆土,不植树。一年后,他为自己准备了送终的四季衣服,并留下遗嘱说:我如果死了,请按当时季节所穿衣服入殓,金玉珠宝铜器等物,一概不要随葬。曹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提出“薄葬”的帝王。

割发代首 有一次,曹操大军经过农田,看见田里庄稼丰收在望,于是下令凡践踏麦田的,就斩首示众。不料自己的马受惊而一下子蹿入麦田中,践踏坏了一块麦田。为了实践自己的命令,取信于民,于是就割了自己的头发来代替。

望梅止渴 曹操征张绣时,路上缺水,将士皆渴,于是他以鞭虚指着前面说有梅林,军士听说后均感到口中生津,不那么渴了,最终走出了困境。

煮酒论英雄 一日,曹操与刘备边喝酒边评论天下英雄,曹操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刘备于是从容俯首拾箸说:“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操笑:“丈夫亦畏雷乎?”刘备说:“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意即连圣人对迅雷烈风都会失态,我怎能不怕呢?将闻言失箸缘故,轻轻掩饰过了。曹操于是不疑刘备。

裸足迎才 许攸来投曹操,曹操正在睡觉,一听旧友许攸来投,连忙从床上跳下来,鞋袜不穿,跑出恭迎。遥见许攸,抚掌欢笑,携手共入,操先拜于地。许攸一见,感慨万千。

东临碣石 公元207年,统一北方的大局已定。仲秋八月,秋高气爽,曹操亲率威武之师,满怀胜利豪情,长驱东进。渤海西南岸有一山突兀,灵秀独钟,曹操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沧海,歌以咏志。于是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篇《观沧海》。

曹操焚稿 《三国演义》第六十回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张松出许都求见曹操,曹操见张松矮小,相貌又丑,便有意冷落他,边洗足边接见,使张松憋了一肚子气。次日,曹操掌库主簿杨修拿出曹操新著兵书《孟德新书》给张松看,意欲示曹操的大才。张松看了一遍即记了下来,故意笑曰:“此书吾蜀中三尺小童,亦能暗诵,何为新书?此是战国时无名氏所作,曹丞相盗为己能。”杨修不信,张松说:“如不信我试诵之。”遂将《孟德新书》从头至尾朗诵一遍,并无一字差错。杨修大惊,就去告知曹操,曹操奇怪地说:“莫非古人和我想的都一样?”认为自己的书没有新意,就让人把那本书烧了。

36.韩信

(?—前196)汉初军事家,淮阴(今属江苏)人。陈胜、吴广起义后,韩信始投项梁,继随项羽,后从刘邦(见汉高祖刘邦)。汉高祖元年(前206),经丞相萧何力荐,始为大将,协助刘邦制定了还定三秦以夺天下的方略。

胯下之辱 淮阴有个屠户侮辱韩信,说:“虽长大,好带刀剑,怯耳”。并当众侮辱他说:“能死,刺我;不能,出胯下。”韩信注视了对方良久,慢慢低下身来,从他的胯档下爬了出去。街上的人都耻笑韩信,认为他是个怯懦之人。

萧何月下追韩信 韩信多次同萧何交谈,得到萧何的赏识,却始终不被刘邦所重用,于是乘月而走。萧何听说韩信走了,来不及向刘邦报告便骑上马去追韩信。追上韩信后,萧何问韩信为什么要走,韩信说:“汉王不信任我,不用我,我留在这儿也没什么意思,想去投奔别人。”萧何说:“你先别走,和我一块回去。如果这次汉王再不封你为大将,你再走也不迟呀。”在萧何的再三恳求下,韩信勉强跟萧何回去了。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有一回,汉高祖刘邦在和韩信的闲谈中,议论朝中将领的军事才能。到后来,刘邦问韩信:"你看我能指挥多少军队呢?"韩信说:"陛下您最多能指挥十万人。"刘邦又间:"那么你能带多少兵呢?"韩信说:"我带兵越多越好(多多益善)。"反映出韩信的自信。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刘邦与韩信议定元年八月吉日,出师东征。当时出征的栈道已被烧毁,不能行军。问韩信该如何进兵,韩信提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策,于是派了兵士几百人,装作去修建栈道,自己却率领三军,悄悄地从南郑出发,偷渡陈仓。

断水塞流,大破联军 汉王三年(公元前204年)九月,韩信与齐楚联军对峙于潍水。韩信连夜秘密派人装满一万多个沙袋,将潍水上游堵起来,这样下游河水变浅了。次日上午。当齐楚联军刚刚走到河心,韩信暗令埋伏在上游的汉军扒开沙袋,飞泻而下的大水将正在渡河的齐楚联军截为两段,被大水卷走的士兵不计其数。韩信回兵追杀过去,一举全歼了已过河的齐楚联军。齐王逃跑,尤且(齐楚联军主帅)战死,留在东岸尚未渡河的齐楚联军见主帅已死,纷纷弃甲曳兵,落荒而逃。就这样,汉军一举占领了齐国全境。

四面楚歌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楚汉两军在该下(今安徽灵璧南)展开决战。刘邦以韩信为主将,统一指挥各路大军。项羽指挥十万楚军,从正面向汉军阵地猛攻。韩信采用典型的侧翼攻击战法,令汉军中军稍稍后退,避开楚军锐气,而将两翼展开,实行侧击,然后再令中军推进,一下子完成了合围。人夜,韩信令汉军四面唱起楚歌,楚军丧失斗志,被汉军一举聚歼于垓下。项羽眼见大势己去,自剔于乌江边。历时五年的楚汉战争以汉王刘邦夺得天下而告终。

37.司马迁

(前 145或前 135梷前87?)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人。太初元年(前I04),司马迁开始撰写《史记》后因替李陵辩护,获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记》的撰写,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

游历天下 20岁开始了他的游历生活。他的足迹到达会稽,访问夏禹的遗迹:到过姑苏,眺望范蠡眨舟的五湖:到达淮阴,访求韩信的故事:到过丰沛,访问刘邦、萧何的故乡:到过大梁,访问夷门,并考察秦军引河水灌大梁的情形:到过楚,访问春申君的宫殿遗址:到过薛地,考察孟尝君的封邑:到过邹鲁,拜仰孔孟的家乡。此外,他还北过涿鹿,登长城,南游沅湘,西至崆峒。壮游使他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

临危父命 司马迁的父亲病危时,拉着儿子的手,流着眼泪对他说:“……我死了以后,你一定要接着做太史,千万不要忘记我一生希望写出一部通史的愿望。你一定要继承我的事业,不要忘记啊!”这一番谆谆嘱托极大地震动了司马迁,他看到了父亲作为一名史学家难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他也知道父亲将自己毕生未竟的事业寄托在白己的身上。

仗义执言 天汉二年 (前99),李陵出征匈奴时被围,在矢尽粮绝的情况下投降匈奴。武帝大怒,文武百官也大骂李陵投降可耻。司马迁辩言:"李陵转战千里,矢尽道穷,古代名将也不过如此。他虽投降,尚属情有可原。臣以为只要他不死,他还是会效忠汉朝的。"盛怒中的汉武帝听了司马迁这番话,认为司马迁有意替李陵护短开脱,把他投人监狱,并处以腐刑。

忍辱负重 不幸的遭遇,尤其是腐刑,使司马迁精神受到极大刺激,曾一度想自杀。但他想起了父亲的遗言,又以孔子、屈原、左丘明、孙子、韩非等在逆境中发愤有为鼓励自己,终于以惊人的意志忍辱负重地活了下来。经过六年的囚禁生活,终于完成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巨著一一《史记》

开综合纂史之法 《史记》开创了政治、经济、民族、文化等各种知识的综合纂史方法。《史记》第一次把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包容在历史学的研究范围之内,从而开拓了历史学研究的新领域,推动了我国历史学的发展。

38.荆轲

战国末期卫人,先世为齐人,喜好读书击剑。卫人称之为“庆卿”,后游历到燕国,被当地称为“荆卿”(或荆叔)。后来,由燕国智勇深沉的“节侠”田光推荐给太子丹,拜为上卿。后刺杀秦王不中,被杀。 谋计樊於期 樊於期本为秦将,因事得罪于秦王而出逃到燕。只有得到樊将军的首级和燕国督亢的地图去奉献给秦王,秦王才会乐于接见荆轲,这样才有刺杀秦王的机会。荆轲知道太子于心不忍,便背着太子私下去见樊於期,用道理说服了他,樊於期自刎而死。

易水萧萧 太子知道荆轲要去刺杀秦王这件事的宾客,部一身素装来送别荆轲。至易水之上。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分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羽声慷慨,士皆填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己不顾。

谋计于蒙嘉 荆轲带着价值千金的礼物,厚赠秦王宠幸的臣子中庶子蒙嘉。蒙嘉替荆轲先在秦王面前说:“燕王确实被大王的威严震慑得心惊胆战,不敢出动军队抗拒大王的将士,情愿全国上下做秦国的臣子,谨此砍下樊於期的首级并献上燕国督亢地区的地图,装匣密封。燕王还在朝廷上举行了拜送仪式,派出使臣把这种情况禀明大王,敬请大王指示。”秦王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高兴。

智解危机 秦王布置九宾的礼仪,在咸阳宫接见燕国的使者。荆柯捧着有樊将军头颅的匣子,秦舞阳捧着装有地图的匣子,依次走到台阶下面。秦舞阳内心害怕,脸色突然变了,秦国的大臣对此都惊疑起来。荆轲回头对秦舞阳笑了笑,上前对秦王谢罪说:"北方边远地区的粗俗人,不曾见过天子,所以害怕,望大王宽恕。" 图穷匕见 在秦殿上,荆轲取出地图捧着它献给秦王,地图展完了,匕首忽然露了出来。荆轲乘势用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用右手迅速拿起匕首向秦王胸口刺去。匕首没有刺到秦王,秦王大惊,吓得连连后退,绕着朝堂上的大铜柱子跑。荆轲紧紧地逼着。旁边虽然有许多官员,但是都手无寸铁;台阶下的武士,按秦国的规矩,没有秦王命令是不准上殿的,秦王拨出了剑,砍断了荆轲的左腿。荆轲站立不住,倒在地上。他拿匕首直向秦王扔过去,却没有击中。武士们这时冲上来,把荆轲杀死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高考素材:古代十大杰出人物

全文共 5657 字

+ 加入清单

素材指的是从现实生活中搜集到的、未经整理加工的、感性的、分散的原始材料。下面是语文迷为大家整理的高考素材:古代十大人物,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周瑜:历史长河中的不灭星光

【获奖名片】坚守信念为国捐躯

【评价】

1.谈笑间,羽扇轻摇,破敌百万;沙场上,征袍染红,血战南郡。他用短暂的一生,诠释忠诚与智慧的真正含义。

2.国家危难,他力排众议,强据曹魏,尽显名士风采;赤壁阵前,他泰然自若,拔剑相迎,破百万曹军。他短暂的一生确如高山般让人仰止!

【颁奖词】

权力的巅峰,他触手可及;忠诚的信条,他永生不忘。他火烧赤壁,血战南郡,以自己短暂的生命,成就他人的王者霸业。一颗忠心,东吴元老,他深谋远虑,助吴天下三分。何谓贤谋,何谓良帅,何谓能臣,公瑾是也。

【事迹】

周瑜出身士族,早年与孙策是挚友。他尽心辅佐孙策,为孙策东渡江东立下汗马功劳。孙策死后,周瑜又效力孙权。建安七年,曹操下书责令孙权送其子为人质,众大臣犹豫再三不能决断。周瑜力挽狂澜,分析利弊,最终说服群臣。周瑜对孙氏忠贞不二。他拒绝了曹操派人的游说,态度坚决。

建安十三年,曹操挥军三十万会猎江东。周瑜英勇不惧,说服众人,与曹决一死战。面对三十万曹军,周瑜展现的是一位真正的英雄拥有的豪迈。一句“操直送死”,一计“火烧曹军”,一场“赤壁之战”,成就了他的辉煌。这场大火使曹元气大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局面。熊熊的火焰是周瑜爱国的心火,是他誓死效忠的赤子之心。

赤壁之战后,他为了扩张东吴的势力,主张攻打南郡,在那场战争里他失去了生命,但他在赤壁船头傲立的风姿,依然让人仰望。他将一生都奉献于东吴霸业,直到最后一刻都不曾倒下。

二、屈原:赤子之心的汨罗英魂

【获奖名片】浊世清莲

【评价】

1.“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在有些人看来,处世不必过于认真,世道清明,可以出来为官;世道浑浊,可以与世浮沉。然而你宁可投江而死,也不愿使清白之身,蒙受世俗尘埃。

2.眼看自己一度兴旺的国家已经无望,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你本可以出走他国,却最终因爱恋国土,于悲愤交加中自沉于汨罗江,殉了自己的理想。怎能不让人叹惋?

【颁奖词】

是您,使内外交困的楚国一度出现国富民强、诸侯威震的局面;是您,虽屡遭疏远流放,赤子之心却始终不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直到无能为力,您纵身一跃汨罗江,以身来殉美政理想!

【事迹】

战国时楚国人。我国最早的大诗人,名平,字原。他学识渊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联合齐国,抗击强秦。在同反动派斗争中受诬陷而丢官离职。顷襄王时被放逐,但因此却更加接近人民的生活,对黑暗现实十分不满。后因楚国的日益****,首都郢亦被秦兵攻破,他既无力挽救楚国的危亡,又深感政治理想无法实现,遂投汨罗江而死。

屈原的著作有《离骚》、《九章》等,这些著作文字华美,体现了他的人生理想和政治追求。他看清了贵族的虚伪、昏庸与腐朽,看清了奸臣排斥贤才的行为,看清了社会的种种不仁……他的主张,体现了他对楚国国事的深切忧念以及为理想而献身的伟大精神。

屈原的死是对当时黑暗势力的一种嘲讽和揭露,是一种无言的反抗与斗争,同时也是向后世发出的一个警告——要小心黑暗的势力!他的作品语言生动而富有活力,有着浪漫主义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李时珍:用坚持谱写中华传奇

【获奖名片】医学泰斗

【评价】

1.穿上草鞋,背起药筐,远涉深山旷野,遍访名医宿儒,你就是以这样谦逊的姿态和辉煌的成就为中华历史写下一部传奇!

2.一介农夫,怀揣着执着上路,走进大山,风雨兼程,亲尝百种药草,挥就一部影响世界的不朽医典,而他的名字也同《本草纲目》一起刻入历史的记忆。

【颁奖词】

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坚定的信念伴你步入医学圣殿,不懈的努力带你翱翔成功之巅!

【事迹】

李家世代业医,但由于民间医生地位很低,李家常受官绅的欺侮。因此,父亲决定让二儿子李时珍读书应考,以便一朝功成,出人头地。李时珍不屑于空洞乏味的八股文,打算放弃科举做官之路,专心学医,于是向父亲求说并表明决心:“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李月池最终同意了儿子的要求。

李时珍认为,“读万卷书”固然需要,但“行万里路”更不可少。于是,他既“搜罗百氏”,又“采访四方”,深入实际进行调查。李时珍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后人为此写了“远穷僻壤之产,险探麓之华”的诗句,表现他远途跋涉、四方采访的生活。

李时珍每到一地,就虚心地向各式各样的人物求教,其中不乏农民和渔夫。李时珍为了了解药物,并不满足走马看花式的调查,而是“罗列诸品,反复谛视”。例如他在写到白花蛇时为了真实细致地了解这种剧毒蛇而置危险于度外,到处寻找,终于在捕蛇人的帮助下目睹了捕蛇、制蛇的全过程。李时珍搞清了药物的许多疑难问题,并编著了中国药物学的空前巨著——《本草纲目》。

四、李煜:词人皇帝

【获奖名片】皇位诚可贵,诗词价更高

【评价】

1.四十年的短暂岁月,他无悔度过,有过荣华与富贵,也有过艰辛与无奈。一生的追求,永远在历史长河中定格,词人皇帝——中国历史上首屈一指的词人一帝。

2.软禁磨灭不了他的意志,苦难摧毁不了他的心趣,他用心血浇灌自己的梦想种子,终于绽放出词帝之花。

【颁奖词】

别人看来或许他只是一个昏庸的皇帝,然而,只有他自己明白,吟诗作赋是他一生的最爱。冷落了荣华,远离了争鸣,选择与词作伴,他从未后悔。淡去金色的华表,他留下的是灿烂的诗篇。

【事迹】

李煜才华横溢,工书善画,能诗擅词,通音晓律,是被千古传诵的一代词人。本无心争权夺利,一心向往归隐生活,登上王位完全是无意,他曾痛恨自己生在帝王家。他嗣位时,南唐已奉宋正朔,多次入宋朝进贡,苟安于江南一隅。他精于书画,谙于音律,工于诗文,词尤为五代之冠。前期词多写宫廷享乐荒靡的生活,风格柔靡,但是这并不是他向往,他甚感空虚无奈;后期词反映亡国之痛,题材扩大。李煜词境深远,感情真挚,语言清新,极富艺术感染力。

后主前期词风格绮丽柔靡,还不脱“花间”习气。国亡后在“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的软禁生涯中,以一首首泣尽以血的绝唱,使亡国之君成为千古词坛的“南面王”。

五、王昭君:中原最美的和平使者

【获奖名片】最美使者

【评价】

1.为了民族,为了国家,她甘愿牺牲自我,舍小家为大家,她的出塞换来了六十余载的和平。昭君让人们铭记的不仅是她的美貌,更是她的付出。

2.长安花红,雁门沙黄,只有那南归的雁群知道昭君是怎样放弃一生荣华换来大汉半世和平,只有那朔北的长风知道悠悠羌笛背后是昭君怎样绵长的相思和无悔的抉择。

【颁奖词】

你海棠般娇羞的容颜,你菊花般孤傲的风骨,你柳絮般飘飞的思念,你桃花般红消香断的泪痕,都在茫茫大漠中消隐。你默默地随清风而去,为了那永世的安宁,你的英姿,是漠北最美丽的剪影。

【事迹】

王昭君天生丽质,聪慧异常,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公元三十六年,汉元帝昭示天下,遍选秀女,昭君为南郡首选,抵达京城却无缘面君。公元前三十三年,北方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主动来汉朝请求和亲,以结永久之好,昭君挺身而出,慷慨应诏。她肩负着汉匈和亲的重任,别长安,出潼关,度黄河,过雁门,历时一年多,于第二年抵达漠北,受到匈奴人民盛大欢迎。昭君出塞后,汉匈两族团结和睦,国泰民安,昭君慢慢地把中原文化传给匈奴,使匈奴和汉和睦六十多年。“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之役”,历史记载了那一段时期欣欣向荣的和平景象。昭君死后,葬在大青山,匈奴人民为她修墓并奉为神仙。她的故事成为我国历史上流传不衰的民族团结的佳话。

六、孙膑:身残志锐的智慧化身

【获奖名片】才志双全

【评价】

1.在艰难里,他从不放弃,用锐利的智慧打开一道道尘封的门,终于迎来了人生的道道曙光。庞涓的迫害止不住他才华的释放,膑脚之痛停不了他追求的脚步。孙膑,你的大智大勇,永远是激励我们前进的指明灯。

2.他是一把倚天巨剑,被历史的烈焰淬练过,被人世的无情锻造过,但是,只能让他越挫越勇。他用智慧的光芒,让我们中华文化有了围魏救赵的传奇。

【颁奖辞】

田忌赛马,围魏救赵,我们从成语中读你;身残志锐,胸罗兵甲,我们从历史中品你。你是一首无声的歌,流传千年仍气镇风云;你是一部无字的书,演绎着关于智慧的不老的传说。

【事迹】

孙膑是春秋时期战国著名军事家孙武的后代,早年曾与庞涓一起学习兵法。庞涓妒忌他比自己有才干,于是暗地里派人请孙膑来,设计陷害他。孙膑忍受被剜去膝盖骨的酷刑之苦,用才智感动了齐使,并在他的帮助下回到齐国。孙膑隐居在田忌幕下时就表现出突出的军事才能,后于“田忌赛马”后被田忌推荐给齐威王,成为齐国的军师。

后来,魏国攻打赵国。赵国危急,向齐国请求救援。齐威王想任命孙膑为将,孙膑婉言推辞说:“一个受过刑的人不能为将。”于是任命田忌为大将,任命孙膑做军师,让他在有帷幕的车上坐着出谋策划。在这场战役中,孙膑运用非凡的才智屡出妙计,最终使得魏军大败,创造了中国战争史上“围赵救魏”的光辉战例。后来孙膑又在魏国和赵国联合攻打韩国之时与庞涓斗智,使庞涓死于万箭中。孙膑因战出名,世世代代也相传他的兵法。

七、关羽:骁勇赤胆的忠义巨人

【获奖名片】忠义双全为世虎臣

【评价】

1.在天下大乱之时,你奋勇而起,追随刘备,为兴复汉室,贡献一生。关云长,你是中华民族的铁血男儿!

2.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单刀赴会,水淹七军……武艺吓破曹军胆,忠义敢为万夫雄。你的勇敢热血,是中华民族赤胆忠心的魂,永远不屈屹立!你的执着信念,是天地间的浩然正气,将不灭永生!

【颁奖词】

智勇兼备,勇猛善战,你是武将中的神话。

万人之敌,忠义双全,你是人臣中的传奇。

手握青龙偃月刀,大喝一声,威震中华。

【事迹】

生于战火纷飞的年代,关羽从不忘记自己的道义,对兄弟不弃不离。中平元年,刘备组织了一支义勇军参与扑灭黄巾军的战争,关羽就在其中。他们桃园结义,情同兄弟,常一起同床而睡。一生追随刘备,不辞辛苦,随身守护。

关羽智勇双全。与刘备下邳失散,关羽陷身曹营,刘备去投袁绍。关羽得知刘备下落,单人匹马,保护二家皇嫂千里寻兄。为护得皇嫂周全,关羽被逼无奈,过五关斩六将,最终在古城兄弟君臣夫妻相会。219年,刘备称汉中王,封关羽为前将军。同年关羽进攻荆州北部樊城,曹操派大将于禁救援。当时大雨令汉水暴涨,于禁所率领的七军都被大水淹没,将士纷纷往高处避水。而关羽则乘势坐大船进行攻击,大破敌军,威震华夏。

他忠义两全,为报曹操恩义,放他败走华容道。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刘备的天下大业,用自己的一生在历史的长河中叙写了一个大大的“忠”字。真是可歌可泣!

八、岳飞:中原大地的雄狮

【获奖名片】爱国英雄

【评价】

1.身为一名庶民,他铭记“精忠报国”的志向;身为一国将领,他写下“抗金英雄”的传奇。他虽然被佞臣所害,死于一场政治斗争,但岳王庙前松柏常青,岳王英明永存。

2.凌云壮志,铁骨铮铮,面对敌人你勇敢地站起来,久经沙场,英勇杀敌。流言、罪名、怀疑、间离……什么都无法抹去你的赤胆忠心、爱国情怀!

【颁奖词】

金戈铁马,驰骋沙场,一代名将,精忠报国。他用沥泉神矛撑起半壁江山,他用热血赤诚铸就不败神话。他是奔跃在中原大地上的雄狮。

【事迹】

岳飞是中国南宋爱国军事家,汉族英雄。侍母至孝,家贫力学。他的母亲在他背上刺“精忠报国”四字。岳飞从此为一生处世准则,果断承担起救国救民的重任。他组建战无不胜的岳家军,大破金兀术,声势日隆,军威益壮。然而昏庸的皇帝在小人的谗言中对岳飞起了疑心,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其逮捕,一代忠将竟成为“帝国的敌人”。在《满江红》的歌声中,岳飞及儿子岳云被害于风波亭……

岳飞虽被奸佞小人所害,但他的大智大勇与坚定的爱国报国之心,永远激励着我们的爱国热情。

九、霍去病:横空出世的热血青年

【获奖名片】戎马一生为国建勋

【评价】

1.强大的敌人没有退却他的步伐,他为国愤然杀敌;成功的名利没有遮住他的双眼,他依然视国难为己任。“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他是旷世英雄。

2.他凭借着一腔血气骁勇,及八百骑兵,在茫茫大漠里奔驰杀敌,以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和热爱,打了一场场漂亮的战役。他是汉军中的一代楷模。

【颁奖词】

眼中的冷漠是对匈奴的无畏,心中的热火是对国家的守护。直到今天热血撞你心壁的声音依旧可辨,你马踏匈奴的绝世风采依然清晰。我们为你对国家的热情而倾倒,为你不恋奢华、保家卫国的壮志而感动!

【事迹】

当时的汉王朝边境不稳,时常遭受匈奴的侵扰。匈奴几乎把以农耕为生的汉王朝当成了自己予取予求的库房。面对匈奴的侵犯,年仅18岁的霍去病主动请缨。率八千精骑,直冲敌营,杀得匈奴人仰马翻。后又两次率兵北征,对匈奴进行大围剿。他的惊奇出世让匈奴人闻风丧胆。汉武帝为他建造的豪华府第直到完工他都未去看一眼,并说出“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豪言壮志。他在抗击匈奴、保家卫国的战场上度过了戎马一生。

十、苏武:茫茫大漠中最坚韧的守望者

【获奖名片】坚韧守望

【评价】

1.十九年如一日,他牧羊于大漠,孤独与寂寞伴他左右,但他从没想过屈服。富贵对于他恰似过眼云烟,忠心对于他才是永恒无限。他是真正的爱国主义者!

2.时间没有磨灭他的气节,孤独没有打败他的信念。他用七千多个日日夜夜铸造了一段不朽,他用心中对祖国的忠诚激励了无数后人。

【颁奖词】

持一支旌节,心怀大汉于茫茫大漠;扶一阵驼铃,游走于沙漠败草之中。在漫天风雪中且行且歌的牧羊人,用勇气,用执著书写了一段流传千古的悲歌。你的忠心成为高山雪莲那执著而圣洁的守望。

【事迹】

面对大汉与匈奴关系日益紧张的形势,汉朝派苏武出使匈奴。从虞常谋反私会张胜,到虞常兵变失败,毫不知情的苏武硬是被牵扯进去。但他为不失气节、不玷辱使命选择自刎。被救活后,卫律的威逼利诱都不能改变他的信念。

在大窑中嚼着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在北海边,他牧着等待生小羊的羝羊,没有粮食。他取野鼠所储存的果实充饥,但手中日夜拿着汉廷的符节,即使节上的牦牛毛全部脱落也没有放下。他对大汉的忠贞令人感动,终于在被扣押十九年后,须发尽白地回到大汉。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中国古代四大神兽的神话典故

全文共 1175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古代最令妖邪胆战心惊并且法力无边的四大神兽就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兽了。青龙为东方之神;白虎为西方之神;朱雀为南方之神;玄武为北方之神,龟蛇合体。故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灵,以正四方,王者制宫阙殿阁取法焉。”。

在上古时代,古人把天分为东西南北四宫,分别以青龙(苍龙)、白虎、朱雀、玄武(一种龟形之神)为名。实际上是把天空分为四部,以每部分中的七个主要星宿连线成形,以其形状命名。

东方的角、亢、氏、房、心、尾、箕形状如龙,所以称东宫为青龙;

西方七星奎、娄、胃、昂、毕、角、参形状如虎,称西宫为白虎;

南方的井、鬼、柳、星、张、翼、轸联为鸟形,称朱雀;

北方七星斗、牛、女、虚、危、室、壁,其形如龟,称玄武。

于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又成为镇守天官的四神,辟邪恶、调阴阳。四神之中,青龙与白虎因为体相勇武,主要地被人们当作镇邪的神灵,其形象多出现在宫阙、殿门、城门或墓葬建筑及其器物上,在最后一种场合里,龙已不是助墓主升天,而是镇慑邪魔,保卫墓主的灵魂安宁。

青龙白虎掌四方,朱雀玄武顺阴阳,四灵圣兽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灵,虽然在欧美奇幻中很少出现,但是在中国和日本的神话传说中,它们却以尊贵无比的四圣兽身份出现。

青龙,亦作“苍龙”,古代神话中的东方之神。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自黄帝授命于天,威泽四方,龙就成为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中国的象征,而比较明确的定形是在汉代,从大汉朝开始,龙就被确定为皇帝的象征与代表。在东方传说中,青龙身似长蛇、麒麟首、鲤鱼尾、面有长须、犄角似鹿、有五爪、相貌威武,而在西方神话里,龙更像是长翅膀的蜥蜴。

白虎,古代神话中的西方之神。形体似虎,白色,凶猛无比,因此成为尊贵的象征。同时白虎也象征着威武和军队,所以古代很多以白虎冠名的地方都与兵家之事有关,例如古代军队里的白虎旗和兵符上的白虎像。

朱雀,亦称“朱鸟”,形体似凤凰,古代神话中的南方之神。因其形似鸟状,位在南方,火属性,所以在游戏中经常以凤凰的形状出现。但其实朱雀和凤凰是两种不同的生物,凤凰是百鸟之王,而朱雀却是天之灵兽,比凤凰更稀有尊贵,破坏力也更强。在日本的漫画和游戏里,朱雀都是作为强力召唤兽或者妖兽出现的,比如漫画《幽游白书》和根据漫画改编的同名游戏。

玄武,也叫“真武”,俗称“真武大帝”,是道教所奉的神。相传古净乐国王的太子,生而神猛,越东海来游,遇天神授以宝剑,入湖北武当山修炼,经四十二年而功成,白日飞升,威镇北方,号玄武君。但宋朝忌讳玄字,因而改称真武。玄武又相传本身是北海一只大龟,此龟曾经被当作柱子支撑整个蓬莱仙山,因其灵性深觉,历经多年的听道闻道,终于修得正果。所以帝王陵寝多有驮碑之龟,正是以此暗寓玄武。另外玄武又叫玄冥,故又称北冥,听到这个名字估计不少读者又联想起北冥归海,还有金庸老先生笔下人物逍遥子的《北冥归海》。

展开阅读全文

篇3:2024高考语文作文素材:中国古代人物

全文共 16087 字

+ 加入清单

高考作文其实是有套路可循的,掌握住基本的方可以了。主要的是掌握大体段落结构,积累素材,2015年高考即将展开,考生们可以根据这些高考作文素材学习,以备不急之需。

一.人物

中国古代人物

1.李白

李白生活在唐代极盛时期,具有“济苍生”、“安黎元”的政治理想,毕生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但李白一生关心国事,希望为国立功,与他不满黑暗现实之间形成剧烈的矛盾。他的《古风》59首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品。对唐玄宗后期政治的黑暗腐败,广泛地进行了揭露批判,反映了贤能之士没有出路的悲愤心情。言多讽兴,气骨高举。李白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在朝廷做了三年的翰林学士,并没能涉身政治,却成了君王的御用文人,再加上他对权贵的傲视,从而招致排斥,愤而离开了长安。在诗中,我们很容易看出诗人“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的心绪。可以想象,一个满腹惆怅的人,当他一心解愁却又无法解愁的时候,内心是怎样的愁苦啊!表面上开怀畅饮,实际上愁箭穿心。但诗句笔酣墨饱,情极悲愤而作狂放,语极豪纵而又沉着。其根源就在于作者那充实深厚的内在感情,那潜在酒话底下如波涛汹涌的郁怒情绪。

适用话题

李白的诗篇正像他若干歌咏大鹏鸟的作品那样,表现了他的豪情壮志和开阔胸襟,从侧面反映了他追求不平凡事物的渴望。李白即使在被唐玄宗赐还乡期间,还胸怀坦荡,对未来充满信心,适用话题“仰望”、“抱负”、“肩膀”等。李白在皇宫期间,要求高力士为其脱鞋,因此而招来放逐的命运,此话题适合“谈意气”、“高洁”、“我想握住你的手”等。

2.红顶商人的中庸之道——胡雪岩

胡雪岩以他卓越的圆通能力在夹缝里生存发展。在官场、漕帮黑白两道的夹缝里,在民族经济与西方经济的夹缝里,在左宗棠与李鸿章的夹缝里,他踢打出了一个世界、一方天地。胡雪岩的飞黄腾达是熟谙、遵守、利用潜规则的结果。但遗憾的是,这个夹缝最终毁了他,左宗棠的死使他成了官场倾轧的牺牲品。从白手起家到富甲天下,再回到一文不名,胡雪岩走完了他人生轨迹的圆圈。

分析:一个绝顶聪明之人,往往善于利用规则而不是创造规则。胡雪岩的一生验证了这一道理,同时也说明另外一个道理:“玩火者必自焚”。

话题:“知与不知”“谦虚”

3.商鞅立木取信

商鞅任秦孝公之相,欲为新法。为了取信于民,商鞅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招募百姓有能把此木搬到北门的,给予十金。百姓对这种做法感到奇怪,没有敢搬这块木头的。然后,商鞅又布告国人,能搬者给予五十金。有个大胆的人终于扛走了这块木头,商鞅马上就给了他五十金,以表明诚信不欺。这一立木取信的做法,终于使老百姓确信新法是可信的,从而使新法顺利地推行实施。

分析:“人无信不立。”一个人、一个团体,一个国家都是一样的,言而无信则自取灭亡。

4.屈原以死报国

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 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他被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国。

分析: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崇高的品德和情操在屈原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话题:“命运”“责任”“精神卫士”

5.岳飞“精忠报国”

岳飞应募参军,因战功累累不断升职,宋高宗亲手写了“精忠岳飞”四个字,制成旗后赐给他。又召他到寝阁,对他说:“中兴的大事,全部委托给你了。”金人攻打拱州、亳州,刘锜向朝廷告急,宋高宗命令岳飞火速增援,并在赐给岳飞的亲笔信中说:“设施之事,一以委卿,朕不遥度。”岳飞于是调兵遣将,分路出战,自己率领轻装骑兵驻扎在郾城,兵锋锐气十足。 但是,后来高宗和秦桧决定与金议和,向金称臣纳贡。就在岳飞积极准备渡过黄河收复失地的时候,高宗和秦桧却连发12道金字牌班师诏,命令岳飞退兵。后岳飞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毒死于临安风波亭,时年仅39岁。 分析:“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岳飞的忠勇故事千百年来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每当外侮当前,人们总是以岳飞为榜样,坚决抵抗。

6.弃疾忧国忧民

辛弃疾曾写《美芹十论》献给宋孝宗。论文前三篇详细分析了北方人民对女真统治者的怨恨,以及女真统治集团内部的尖锐矛盾。后七篇就南宋方面应如何充实国力,积极准备,及时完成统一中国的事业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规划。但是当时宋金议和刚确定,朝廷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7.李宗仁的民族情

1955年,李宗仁在美国公开提出反对“台湾托管”和“台湾独立”,主张国共再度和谈,由中国人自己解决中国的事情。1965年7月,在周恩来总理亲自安排下,李宗仁冲破美国联邦调查局的干扰,摆脱国民党

特务机关的暗杀,毅然返回祖国,他声明:“期望追随我全国人民之后,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并欲对一切有关爱国反帝事业有所贡献。”他还希望留在台湾的国民党人,凛于民族大义,毅然回到祖国怀抱,为完成国家最后统一做出贡献。

分析:为了祖国的和平统一,李宗仁先生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和民族大义,将永远激励着为统一大业而奋斗的人们。

话题:“心中的丰碑”“祖国的呼唤”

8.项羽欲学万人敌

秦末农民起义领袖之一的项羽,生于楚国将官世家。小时候家里请老师教他识字,没认几个他就不肯再学下去。再让他学剑术,又没学成。项羽的叔叔项梁十分生气,骂他不长进。项羽袒露心迹说:“认字,能够写自己的名字,就足够了;剑术,只能对付一个敌人,不值得去学。我要学就学对付千军万马的本领!”于是项梁就教项羽学习兵法,终于成就了项羽“西楚霸王”的大业。

分析:成功是诸多因素综合的结果。项羽抓住了主要因素,距离成功也就不远了。话题:“人生设计”“努力的过程与结果”

9.左思立志 坚韧不拔

西晋文学家左思少年时读了张衡的《两京赋》,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决心将来撰写《三都赋》。陆机听了不禁抚掌而笑,说像左思这样的粗俗之人,居然想作《三都赋》这样的鸿篇巨著,简直是笑话;即使费力写成,也必定毫无价值,只配用来盖酒坛子而已。面对这样的羞辱,左思矢志不渝。他听说著作郎张载曾游历岷、邛(今四川),就多次登门求教,以便熟悉当地的山川、物产、风俗。他广泛查访了解,大量搜集资料,然后专心致志,奋力写作。在他的房间里、篱笆旁、厕所里到处放着纸、笔,只要想起好的词句他就随手记录下来,并反复修改。左思整整花费了十年的心血,终于完成了《三都赋》。陆机在惊异之余,佩服得五体投地,只得甘拜下风。

分析:认准行动目标,不为外人所动,坚持就是胜利,挺住就是一切。

话题:“磨砺与成功”“如何对待别人的嘲笑”

10.不为五斗米折腰——陶渊明

东晋诗人陶渊明任彭泽县令时,有一次,郡里的督邮到彭泽检查公务。郡里派人送信给陶渊明,要求他做好迎接准备,也就是备好礼品,备好美食佳肴,穿戴整齐,恭恭敬敬地来迎接。 陶渊明气得将信撕得粉碎。他大声说:“我决不为小小县令五斗米的薪俸,就低声下气地向那些家伙献殷勤!”说完,脱下官服,摘下官帽,交出官印,就辞官回家了。

分析:没有高尚的品德和气节就无法做出这样的举动。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世代相传,这正是人们对高尚品德和气节的追求与向往。

话题:“品德与气节”“人生的追求”

11.明月照人——王夫之

王夫之为了事业和理想,从来不为利禄所诱,不受权势所压,就是历尽千辛万苦,也矢志不渝。明朝灭亡后,他在家乡湖南衡阳抗击清兵,失败后,隐居石船山,从事思想方面的著述。他晚年身体不好,生活又贫困,写作时连纸笔都要靠朋友周济。每日著述,以至腕不胜砚,指不胜笔。在他71岁时,清廷官员来拜访这位大学者,想赠送些吃穿用品。王夫之虽在病中,但认为自己是明朝遗臣,拒不接见清廷官员,也不接受礼物,并写了一副对联,以表自己的情操:

清风有意难留我,

明月无心自照人。

清指清廷,明指明朝,王夫之借这副对子表现了自己的晚节。

话题:“气节与情操”“高贵与低贱”

12.苏武牧羊

公元前100年,汉武帝派苏武出使匈奴。由于“虞常事件”,苏武受牵连被扣押。匈奴单于采用各种手段,软硬兼施威逼苏武投降。然而苏武在刀剑下昂首不动,在甜言蜜语中侧耳不应。他对前来劝降的匈

奴官吏说:“以死报国,是我早就下定了的决心,只要能对国家有所贡献,即使是受刀剑,下油锅,肝脑涂地,我也心甘情愿。”不管匈奴人如何折磨他,他都没有低下那颗高贵的头。匈奴首领单于最后无计可施,只好把他赶到荒无人烟的“北海”,与羊群为伴。19年后苏武归国时已是须发皆白的老人了。 话题:“爱国”“忠贞”

13.慷慨赴国难 誓死表忠心

1894年9月17日,在中日黄海海战中,邓世昌指挥“致远”舰一直冲杀在前。后在日舰围攻下,“致远”舰多处受伤,船身倾斜。邓世昌对全舰官兵道:“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然虽死,而海军声威弗替,是即所以报国也!”他毅然驾舰全速撞向日第一游击舰队旗舰“吉野”号,决意与敌同归于尽。倭舰官兵见状大惊失色,拼命逃窜,并向“致远”舰连连发射鱼雷,“致远”舰躲过一条泡沫飞溅的鱼雷后,不幸被另一枚鱼雷所击中而沉没。邓世昌坠落海中后,其随从以救生圈相救,被他拒绝,并说:“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他养的爱犬“太阳”亦游至其旁,口衔其臂以救,邓世昌誓与军舰共存亡,毅然沉没于波涛之中,与全舰官兵250余人一同壮烈殉国。 分析:“慷慨赴国难,誓死表忠心”,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来表忠心,其爱国之志,苍天可鉴! 话题:“爱国”“视死如归”

14.李清照夫妇典衣治学

李清照夫妇二人勤俭度日,常典当衣物,“取丰千钱”,买来一些碑文古迹,回家研习,且全身心投入。她给自己立下规矩:不吃第二道荤菜,不穿第二件绸衣,更不置办贵重饰物。有时她在街市上碰见珍贵史料,宁肯脱掉身上的衣服典当,也要买回。

分析:李清照夫妇为世人所称颂,流芳百世,这与其对治学的不断追求分不开的。

话题:“治学贵在勤奋”“痴”

15.王国维之死

王国维的文化生命中,最深奥的一笔是他的死。

关于他的死,赵万里《王静安先生年谱》有如下记载:“五月初二日夜,阅试卷毕,草遗书怀之。是夜熟眠如常。翌晨(即1927年6月2日)盥洗饮食,赴研究院视事亦如常。忽于友人处假银饼五枚,独行出校门,雇车至颐和园。步行至排云轩西鱼藻轩前,临流独立,尽纸烟一支,园丁曾见之,忽闻有落水声,争往援起,不及二分钟已气绝矣,时正巳正也。”

由此大体可以推测,王国维的死,不仅是一种主动的选择,而且平静得很,如同去赴一位老朋友的约会,没有丝毫激昂的成分。正是这种视死如归的平静,为王国维在文化史的坐标系上圈定了一个独特的位置。他并非死于具体的时事,而极可能是死于对他身处其中的文化精神的失望,对于中国文化中某些无法补救的缺失的绝望。从大的历史观来看,他的死,不仅不拘泥于一些具体时务,更超越了个体生命;他以死来将自己同沦落的文化分割开来——他看到,倘肉体不死,精神必定走向泯灭,所以,只有以肉体的死,换取精神的永生。这正是他的大清醒、大智慧处。当时恐怕只有少数有同感者看穿了这一点。

分析:宁静无悔的选择,似乎在追求着什么,也许是中国知识分子那内心深处的一种恬然吧!

16.敢问路在何方——玄奘

唐玄奘25岁离开长安西游。进入沙漠后不幸迷了路,随身携带的一罐水也不慎掉了。四五天中曾多次昏倒在地,可是只要他一醒过来就继续前进,终于走出了沙漠。他一路越戈壁、翻峻岭,经碎叶城,登帕米尔高原,闯铁门关天险,经历了近一年多的时间,终于到达天竺国,成为第一个周游古印度的中国旅行家。

分析:“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唐玄奘的成功,更印证了东坡居士的这一论断。

话题:“路在脚下”“开拓者”话题:“选择和追求”“死亡与永生”

17.黄金百斤 不如季布一诺

季布,汉朝人,他以真诚守信著称于世。时人谚云:“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意思是说,季布的一句话,比金子还要贵重。后来,季布跟随项羽战败,为刘邦通缉,不少人都出来保护他,使他安

全地渡过了难关。最后,季布凭着诚信,还受到汉王朝的重用。

分析:只有诚信待人者,才能被别人诚信相待。

话题:“诚信与人生”“互助”“诚信的价值”

18 张伯苓的理想

南开中学的创办者张伯苓16岁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洋水师学堂,学习驾驶。毕业后,他参加了“甲午海战”,但军舰一出海就被击沉,这对他触动很大。1899年英国强租我国威海卫军港,张伯苓亲眼看见,第一天在港口升起的清朝国旗第二天就降下来了。强烈的爱国心促使他毅然退出海军,

回到天津人才。

分析:只有祖国的富强,个人才有尊严。为此,张伯苓不余遗力地创办学校,希望能以教育培养振兴中华的人才,其爱国热情让人感动。

话题:“教育与爱国”“人生的目标”

19于右任的临终诗

国民党元老于右任临终前有诗《望大陆》云:“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诗作于1964年公开发表,立刻打动了无数中国人的心。

分析:祖国的统一和强盛是华夏儿女永恒的愿望。于右任的临终诗之所以能打动无数人的心,还在于他表达了这样的愿望,引发了人们的共鸣。

话题:“故乡情”“月是故乡明”“殷殷爱国情”

20炙肘练笔 当代画家潘觐缋于上海艺专毕业后,回到家乡卖画为生。他在恶劣的环境下刻苦练画,常十几个筹办学校。他四处奔走,筹集资金,终于在1907年办起了南开学校。张伯苓一生全力办教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小时不停地练。晚上他就在煤油灯下练画,还找到了治瞌睡的最好办法。每当夜间作画困意缠绕,难以自制时,他就把臂膀伸到灯罩上,滚烫的煤油灯玻璃罩发出“嗤”的一声。剧痛驱散了他的睡意,又提起精神继续作画。久而久之,他的左膀肘上留下几块黑色瘢痕。他刻苦学画作画,终获成功。他的鱼类画,风格特异,独树一帜,蜚声中外。

分析:学习既要讲究方法,也需要毅力。任何想投机取巧的人都不可能获得成功。

话题:刻苦 成功的法则

21陆游气吞残虏 陆游一生以诗文为武器,抒写抗敌御侮、恢复中原的激越情怀和有志难伸的忧愤,气势雄浑,感情奔放。他始终坚持抗金,在仕途上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中年入蜀抗金,军事生活丰富了他的文学内容,作品吐露出万丈光芒,成为杰出的爱国诗人。

分析:陆游的爱国诗篇没有矫情,没有妥协,从中可窥见到诗人强烈的民族气节。

话题:“文学的力量”

22李苦禅烧画

李苦禅是我国当代著名画家,他为人爽直,凡答应给人作画,从不食言。有一次,有位老朋友请他作一幅画,李苦禅因有事在身,未能及时完成。不久,当他接到老友病故的讣告后,面有愧色,即趋作画,画了幅“百莲图”,并郑重其事题上老友的名字,盖上印章,随即携至后院,将画烧毁。事后,对儿子说:“今后再有老友要画,及时催我,不可失信啊!”

分析:真正的画家、艺术家都是些感情真挚而丰富的人。他的不虚伪造作,讲诚信,从不食言,真可谓画品如人品。

话题:“诚信人生”“重诺

23狂放不羁 充满叛逆的元曲家

关汉卿的为人和个性,元人熊自得《析津志》说他“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 对此,他本人的《南吕一枝花•不伏老》套数中有更透彻的自白。他毫无惭色地自称“我是个普天

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在结尾一段,更狂傲倔强地表示:

“我是颗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我也会围棋会蹴踘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天哪,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

分析:以自己为解剖对象,亦庄亦谐,本真地反映了关汉卿的个性:坦白诚实、刚正不阿,一腔正气,叛逆和反抗。

话题:“独立”“倔强”“与众不同”

24刚直不阿的海瑞

海瑞一生刚直,为了维护农民的利益,海瑞惩罚恶霸,归还被强夺的土地。徐阶在当地占有的土地最多,同时,徐阶曾经对海瑞有恩,但海瑞仍然秉公执法。徐阶发现不退不行了,就象征性地退了一些。海瑞则写信劝他应该作出表率,多退一些田。许多京官纷纷为已经告老还乡的徐阶说情,但海瑞还是联合一些官员,迫使徐阶退了二分之一的田地。海瑞还依照法律将徐阶两个违法的儿子充了军。其他地主见此情景,赶忙将多占的田地依数退还。

分析:如果中国都是海瑞型秉公执法的官员,那么社会则要清明多了。

话题:“公与私”“感情亲疏与对事物的认识”

25“强项令”董宣

东汉光武帝时,董宣为洛阳令。光武帝的姐姐湖阳公主的仆人在大白天杀了人,躲在公主府中,官吏逮他不得。一日,公主外出,那仆人陪乘在侧,董宣候在路旁,等公主车驾一到,就用力拦住,面斥公主的过失,并将她仆人就地处决。公主回去就哭告光武帝,光武帝为了让姐姐消气,召来董宣让他磕头谢罪。谁知,面对掌握着生死大权的天子和怒气冲冲的公主,董宣坚决不从。光武帝下令将他按倒,可他两手撑着地,死也不磕头,光武帝无奈,也被其耿直所感,只得作罢。此后,董宣获得了一个“强项令”的雅号。强项,硬脖子也。

分析:世上软膝盖者多,硬脖子者少。以法理、人格来感染封建国君,董宣是一个硬汉。 话题:“权与理”“抗争与屈服”

26陆杲执法不畏权势

梁天监五年(506年),陆杲任司法机关长官。山阴县令贪赃枉法,被陆杲捕办。皇帝的亲信大臣黄睦之想疏通关节,让陆杲从宽判处,陆杲置之不理。梁武帝萧衍听说此事,问陆杲是否认识睦之,陆说不认识。武帝指着站在他身旁的黄睦之说:“就是此人。”陆杲竟怒于色,指责武帝:“你皇上代表国家,竟敢包庇犯国法之罪人!”黄睦之大惊失色,武帝也惶悚不安,感到内疚。

分析:不畏强权,敢于执法的清官可贵,“惶悚不安,感到内疚”的皇帝也可敬。

话题:“权利面前”“权与法”

27羊祜恼恨议而不决

西晋咸宁元年(275),羊祜任征南大将军,准备平定东吴。羊祜派人私下修整船只,训练水军。正好这时,西北的秦凉屡遭败绩,朝中有人急功近利,主张先取秦凉。羊祜上奏章说:“东吴平定了,胡人自然就安定了,现在应当努力,迅速拿下东吴,这是头等大事。”晋武帝司马炎将羊祜的意见交朝中大臣讨论,然大多数人却不同意羊祜的主张。羊祜感叹道:“天下不如意的事情,常常占十之八九,所以会发生„当断不断‟的情况,上天赐予,偏偏不去拾取,这不是存心要让管事的人日后来懊恼吗?”

分析:“少数服从多数”是决策时一个普遍的原则,但“民主集中制”有时会成为某些人独裁的幌子,岂不知有时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话题:“犹豫与果断”“实事求是”“事物的两面性”

28医 圣

张仲景是东汉名医,他博览汉代以前的医学精华,根据自己丰富的医疗实践经验,著《伤寒杂病论》

合十六卷。后世医学者称张仲景为“医圣”,《伤寒杂病论》被奉为医经。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人类医药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药”完备的医学典籍,他第一次系统完整地阐述了流行病和各种内科杂症的病因、病理以及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并为后世临床各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分析:没有平时的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没有孜孜不倦、广采众方的求学精神,也许就没有《伤寒杂病论》这部伟大的著作。因此,坚持就能取得成功。

话题:“坚持与放弃”“对工作的态度”

29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是世界上对石灰岩地貌(又称喀斯特地貌)进行大规模考察、并作详细记录和深入研究的第一人。徐霞客一生足迹遍及今华东、华北、东南沿海和云贵地区共计16个省的无数山川。在旅途中,他总要把当天的经历与观察所得记录下来。有时日行百里,露宿残垣,寄身草莽,他仍坚持燃枯草照明,走笔为记。这些游记涉及所到之处的地理、地貌、地质、水文、气候、植物、农业、矿业、手工业、交通运输,以及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等,内容翔实,文笔优美,后人编辑成约60余万字的《徐霞客游记》。此书不但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分析:只要努力坚持,你会发现,一些原本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事,其实只是因为努力得还不够罢了。 话题:“坚持与放弃”“成功者的素质”

30顾炎武“自督读书”

顾炎武一生勤奋治学。首先,他给自己规定每天必须读完的卷数。其次,他限定自己每天读完后把所读的书抄写一遍,他读完《资治通鉴》后,一部书就变成了两部书。再次,他要求自己每读一本书都要做笔记,写下心得体会,他的一部分读书笔记,后来汇成了著名的《日知录》。最后,他在每年春秋两季,都要温习前半年读过的书籍,边默诵,边请人朗读,发现差异,立刻查对。他规定每天这样温书200页,温习不完,决不休息。

分析:勤奋能成功,这只是对有自律的人来说的!懂得如何自律的人,才会充分发挥自我主动性,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也才能有所收获!

话题:“学习和工作的态度”“善于自我监督”“立长志与常立志”

31曹雪芹著书

晚年的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生活穷苦,“满径蓬蒿”,“举家食粥”。他以坚忍不拔的毅力,专心致志地从事《红楼梦》的写作和修订。《红楼梦》是他“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产物。《红楼梦》把中国古典小说创作推向最高峰,在世界文学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分析:逆境能摧毁人,也能锻炼人。对于有坚强意志的人来说,逆境只不过是展示其毅力的一个平台,是其奋斗的一个缩影。面对逆境,努力者成功,畏缩者失败。

话题:“人生的困境与奋斗”“逆境与成功” 32孔子

(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尽善尽美 孔子对音乐的内容与形式是非常重视的,它赞美古代乐舞《韶》及《九辩》完善的艺术形式。《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孔子评价《韶》乐尽善尽美。而对周朝乐舞《大武》的艺术表现形式给以高度赞扬外,对其表现周武工伐纣灭商的战争功绩的内容却给予批评:“《大武》,尽美未尽善也。”

安贫乐道 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 孔子63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信任,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白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君子固穷 孔子到达陈国,寄居在司城贞子家,居住了三年。楚国听说孔子在陈蔡之间,便使人聘请孔子,准备把有户籍的民社方圆七百里之地封给孔子。孔子前往拜见回礼,从陈地往蔡地迁徒被围闲,没法行路,断绝了粮食。随从的弟子疲惫不堪,饿得站不起来。但孔子仍“讲诵弦歌不绝”(讲习诵读,演奏歌唱,传授诗书礼乐毫不间断)。子路生气,来见孔子说:“君子亦有穷乎?”孔子说:“君子同穷,小人穷斯滥矣(君子能固守穷困而不动摇,小人穷闲就胡作非为了)。”告诫君子任何艰难的时候,不管发生什么事情,也应该维护自己的操守和道德。

逝者如斯夫 孔子伫立于尼山脚下,望着滚滚辽河,触景生情,禁不住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于司空见惯的流水绿波之中发现了深奥的道理,懊丧的情绪也如水般流去了。后来庄子在《庄子?知北游》中也有类似感叹:“人生天地间,如白驹之过隙,忽忽而过。”形容时间流逝得非常快,这也是“白驹过隙”的来历。

苛政猛于虎 孔子路过泰山,见有一位妇女在坟莹旁痛哭哀号,于是询问。妇女回答说:“我的公爹被老虎吃了!”孔子让子路问道:“为什么不离开这个地方呢?”妇人回答道:“因为这里没有苛捐杂税的暴政。”孔子对随从的弟子们说:“苛政对人的危害,有甚于猛虎啊!”

33.庄子

(约公元前369梷前286),名周,宇子休,蒙城县城东郊(今城关镇东城路)人。曾为漆园吏,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庄子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同时他也是一位优秀的文学家、哲学家。他以其代表作《庄子》(又被称为《南华经》)阐发了道家思想的精髓,发展了道家学说,使之成为影响深远的哲学流派

濠梁之辩 庄子和惠子一一道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倐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鱼游得多么悠闲白在,这就是鱼儿的快乐)。惠子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说: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说: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也是完全可以肯定的)。庄子说:请循其本。子日 „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嚎上也(还是让我们顺着先前的话来说。你刚才所说的 „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的话,就是己经知道了我知道鱼儿的快乐而问我,而我则是在壕水的桥上知道鱼儿快乐的)。《秋水》

材与非材 庄子行走于山中,看见一棵大树枝叶十分茂盛,伐木的人停留在树旁却不去动手砍伐。问他们是什么原因,说:没有什么用处。庄子说: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这棵树就是因为不成材而能够终享天年啊)!庄子走出山来,留宿在朋友家中。朋友高兴,叫童仆杀鹅款待他。童仆问主人: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一只能叫,一只不能叫,请问杀哪一只呢)?主人说:杀不能鸣者。第二天,弟子问庄子: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鹅,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道: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我将处于成材与不成材之间)。

庄周梦蝶 庄子为了说明物化的道理,讲了一个故事: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庄子说这就叫物化。简单的一个故事,既表现了一种人生如梦的人生态度,又把形而上的道和形而下的庄周与蝴蝶的关系揭示出来。形而下的一切,尽管千变万化,都只是道的物化而已。庄周也罢,蝴蝶也罢,本质上都只是虚无的道,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鼓盆而歌 庄子回到家不到一年,妻子就病死了。好朋友惠子前来吊唁,见庄子正盘腿坐地,鼓盆而歌。惠子责问道: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人家与你夫妻一场,为你生子、养老持家。如今去世了,你不哭亦足矣,还鼓盆而歌,岂不太过分,太不近人情了吗)?庄子说: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慨!然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

故止也(不是这意思。她刚死时,我怎会独独不感悲伤呢?思前想后,我才发现自己仍是凡夫俗子,不明生死之理,不通天地之道。如此想来,也就不感悲伤了)。他主张人生在世,要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人乐观豁达。

庄子陪葬 庄子快要死了,弟子们l打算用很多东西作为陪葬。庄子说: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邪?弟子说:吾恐乌鸢之食夫子也。庄子说: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

34.孙膑

战国时代著名军事家,孙武后裔。齐国阿(今山东阳谷东北)、鄄(今鄄城北)一带人,主要活动于齐威王时期。 师从鬼谷子孙膑,自幼聪慧。不幸幼年丧父,二哥孙虎因兵乱走失。孙膑立志拜师学艺,造福百姓。当时楚国有位学者,姓王名栩,精通兵法,武艺高强,隐居鬼谷山中收徒传艺,世人尊称"鬼谷先生",孙膑于是学艺于鬼谷先生。与孙膑一起学艺的还有庞涓、苏秦、张仪,被后人称为"鬼谷四友"。

因才遭妒 庞涓是其同学,孙膑勤奋好学,为人忠厚,与师兄弟们相处和善。而庞涓却心胸狭窄,骄傲自大,嫉贤妒能。庞涓比孙膑先下山,做了魏惠王的大将军。他自认为才能不及孙膑,就悄悄派人召孙膑到他那里共事。等孙膑到了以后,庞涓设计陷害孙膑,削去了他的两只膝盖骨(古代称为膑摈刑),想使孙膑的才能不得显现于世。这是"孙膑"这一名字的由来。 逃魏奔齐孙腔被削去了膝盖骨后,成了残疾人,并且是受人贱视的"刑徒"。有一天,他听说齐国的使者到了魏国郡城大梁,就以犯人的身份秘密地会见了齐使,陈说自己的遭遇、行军布阵的策略及政治主张。齐国的使臣大为感动,认为他是个难得的人才,就偷偷地用车把他带回齐国。

赛马被识 齐国王公贵族常以赛马为乐。有一次,孙膑去看田忌和齐威王赛马。孙膑出主意说:"将军先用下等马和威王的上等马赛,再用上等马和他的中等马赛,用中等马和他的下等马赛。"田忌照做了,结果一负两胜。以往比赛,田忌都输给了齐威王,这次齐威王对田忌突然赢了自己感到奇怪,就问他用的是什么办法。田忌借机将孙膑推荐给齐威王。齐威王召见孙膑,跟他谈论兵法和治国之道,威王衷心信服,"遂以为师"。

围魏救赵 公元前354年,赵国出兵攻占了卫国的漆和富丘,卫国原来就依附于魏国,当受到赵国的军事压力后,卫国屈服了。魏惠王为了夺回属国,以庞涓为将率军伐赵,兵围邯郸。次年,邯郸在久攻之下己岌岌可危,赵国便向齐国求救。齐国应赵国之请,以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军救赵。孙膑向田忌提出"批亢捣虚"、"疾走大梁"、"攻其所必救"的战略。田忌依计而行,令一部轻兵乘虚直趋魏都大梁,而以主力埋伏于庞涓大军归途必经的桂陵之地。魏惠王见齐军逼进,急令庞涓回师自救。刚刚攻下邯郸的庞泪闻大梁告急,急率疲惫之师回救。至桂陵时,遭到齐军迎头痛击,几乎全军覆灭,庞涓仅以身免。

回归田园、著书立说 齐宣王拜田忌为右丞相,孙膑为左丞相。不料一些朝中权贵大臣不断向宣王进谗言,宣王起了疑心。孙膑知道后,即劝田忌一同弃官隐居。孙膑回到自己的老家,在这里写成了《孙膑兵法》继承和发展了《孙子兵法》的军事战略思想,这是一部享誉世间的兵家宝书。

35.曹操(155-220)

即魏武帝。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毫州市)人。 疑杀华佗 晚年的曹操患了头脑痛风症,僚臣华歆向他推荐了神医华伦。遗憾的是,当华伦指出其症因风而起,病根入脑,风涎不能出,枉服汤药,须利斧开脑取风涎方可根除时,曹操竟疑心华佗是想乘机害他性命,遂将华佗杀了,一代神医命绝于世。

提倡薄葬 218年,曹操颁布了一道《终令》,提出死后不要厚葬,要将自己埋葬在瘠薄的土地上,依照地面原有的高度作为圹基,陵上不堆土,不植树。一年后,他为自己准备了送终的四季衣服,并留下遗嘱说:我如果死了,请按当时季节所穿衣服入殓,金玉珠宝铜器等物,一概不要随葬。曹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提出“薄葬”的帝王。

割发代首 有一次,曹操大军经过农田,看见田里庄稼丰收在望,于是下令凡践踏麦田的,就斩首示众。不料自己的马受惊而一下子蹿入麦田中,践踏坏了一块麦田。为了实践自己的命令,取信于民,于是就割了自己的头发来代替。

望梅止渴 曹操征张绣时,路上缺水,将士皆渴,于是他以鞭虚指着前面说有梅林,军士听说后均感到口中生津,不那么渴了,最终走出了困境。

煮酒论英雄 一日,曹操与刘备边喝酒边评论天下英雄,曹操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刘备于是从容俯首拾箸说:“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操笑:“丈夫亦畏雷乎?”刘备说:“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意即连圣人对迅雷烈风都会失态,我怎能不怕呢?将闻言失箸缘故,轻轻掩饰过了。曹操于是不疑刘备。

裸足迎才 许攸来投曹操,曹操正在睡觉,一听旧友许攸来投,连忙从床上跳下来,鞋袜不穿,跑出恭迎。遥见许攸,抚掌欢笑,携手共入,操先拜于地。许攸一见,感慨万千。

东临碣石 公元207年,统一北方的大局已定。仲秋八月,秋高气爽,曹操亲率威武之师,满怀胜利豪情,长驱东进。渤海西南岸有一山突兀,灵秀独钟,曹操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沧海,歌以咏志。于是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篇《观沧海》。

曹操焚稿 《三国演义》第六十回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张松出许都求见曹操,曹操见张松矮小,相貌又丑,便有意冷落他,边洗足边接见,使张松憋了一肚子气。次日,曹操掌库主簿杨修拿出曹操新著兵书《孟德新书》给张松看,意欲示曹操的大才。张松看了一遍即记了下来,故意笑曰:“此书吾蜀中三尺小童,亦能暗诵,何为新书?此是战国时无名氏所作,曹丞相盗为己能。”杨修不信,张松说:“如不信我试诵之。”遂将《孟德新书》从头至尾朗诵一遍,并无一字差错。杨修大惊,就去告知曹操,曹操奇怪地说:“莫非古人和我想的都一样?”认为自己的书没有新意,就让人把那本书烧了。

36.韩信

(?—前196)汉初军事家,淮阴(今属江苏)人。陈胜、吴广起义后,韩信始投项梁,继随项羽,后从刘邦(见汉高祖刘邦)。汉高祖元年(前206),经丞相萧何力荐,始为大将,协助刘邦制定了还定三秦以夺天下的方略。

胯下之辱 淮阴有个屠户侮辱韩信,说:“虽长大,好带刀剑,怯耳”。并当众侮辱他说:“能死,刺我;不能,出胯下。”韩信注视了对方良久,慢慢低下身来,从他的胯档下爬了出去。街上的人都耻笑韩信,认为他是个怯懦之人。

萧何月下追韩信 韩信多次同萧何交谈,得到萧何的赏识,却始终不被刘邦所重用,于是乘月而走。萧何听说韩信走了,来不及向刘邦报告便骑上马去追韩信。追上韩信后,萧何问韩信为什么要走,韩信说:“汉王不信任我,不用我,我留在这儿也没什么意思,想去投奔别人。”萧何说:“你先别走,和我一块回去。如果这次汉王再不封你为大将,你再走也不迟呀。”在萧何的再三恳求下,韩信勉强跟萧何回去了。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有一回,汉高祖刘邦在和韩信的闲谈中,议论朝中将领的军事才能。到后来,刘邦问韩信:"你看我能指挥多少军队呢?"韩信说:"陛下您最多能指挥十万人。"刘邦又间:"那么你能带多少兵呢?"韩信说:"我带兵越多越好(多多益善)。"反映出韩信的自信。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刘邦与韩信议定元年八月吉日,出师东征。当时出征的栈道已被烧毁,不能行军。问韩信该如何进兵,韩信提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策,于是派了兵士几百人,装作去修建栈道,自己却率领三军,悄悄地从南郑出发,偷渡陈仓。

断水塞流,大破联军 汉王三年(公元前204年)九月,韩信与齐楚联军对峙于潍水。韩信连夜秘密派人装满一万多个沙袋,将潍水上游堵起来,这样下游河水变浅了。次日上午。当齐楚联军刚刚走到河心,韩信暗令埋伏在上游的汉军扒开沙袋,飞泻而下的大水将正在渡河的齐楚联军截为两段,被大水卷走的士兵不计其数。韩信回兵追杀过去,一举全歼了已过河的齐楚联军。齐王逃跑,尤且(齐楚联军主帅)战死,留在东岸尚未渡河的齐楚联军见主帅已死,纷纷弃甲曳兵,落荒而逃。就这样,汉军一举占领了齐国全境。

四面楚歌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楚汉两军在该下(今安徽灵璧南)展开决战。刘邦以韩信为主将,统一指挥各路大军。项羽指挥十万楚军,从正面向汉军阵地猛攻。韩信采用典型的侧翼攻击战法,令汉军中军稍稍后退,避开楚军锐气,而将两翼展开,实行侧击,然后再令中军推进,一下子完成了合围。人夜,韩信令汉军四面唱起楚歌,楚军丧失斗志,被汉军一举聚歼于垓下。项羽眼见大势己去,自剔于乌江边。历时五年的楚汉战争以汉王刘邦夺得天下而告终。

37.司马迁

(前 145或前 135梷前87?)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人。太初元年(前I04),司马迁开始撰写《史记》后因替李陵辩护,获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记》的撰写,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

游历天下 20岁开始了他的游历生活。他的足迹到达会稽,访问夏禹的遗迹:到过姑苏,眺望范蠡眨舟的五湖:到达淮阴,访求韩信的故事:到过丰沛,访问刘邦、萧何的故乡:到过大梁,访问夷门,并考察秦军引河水灌大梁的情形:到过楚,访问春申君的宫殿遗址:到过薛地,考察孟尝君的封邑:到过邹鲁,拜仰孔孟的家乡。此外,他还北过涿鹿,登长城,南游沅湘,西至崆峒。壮游使他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

临危父命 司马迁的父亲病危时,拉着儿子的手,流着眼泪对他说:“……我死了以后,你一定要接着做太史,千万不要忘记我一生希望写出一部通史的愿望。你一定要继承我的事业,不要忘记啊!”这一番谆谆嘱托极大地震动了司马迁,他看到了父亲作为一名史学家难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他也知道父亲将自己毕生未竟的事业寄托在白己的身上。

仗义执言 天汉二年 (前99),李陵出征匈奴时被围,在矢尽粮绝的情况下投降匈奴。武帝大怒,文武百官也大骂李陵投降可耻。司马迁辩言:"李陵转战千里,矢尽道穷,古代名将也不过如此。他虽投降,尚属情有可原。臣以为只要他不死,他还是会效忠汉朝的。"盛怒中的汉武帝听了司马迁这番话,认为司马迁有意替李陵护短开脱,把他投人监狱,并处以腐刑。

忍辱负重 不幸的遭遇,尤其是腐刑,使司马迁精神受到极大刺激,曾一度想自杀。但他想起了父亲的遗言,又以孔子、屈原、左丘明、孙子、韩非等在逆境中发愤有为鼓励自己,终于以惊人的意志忍辱负重地活了下来。经过六年的囚禁生活,终于完成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巨著一一《史记》

开综合纂史之法 《史记》开创了政治、经济、民族、文化等各种知识的综合纂史方法。《史记》第一次把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包容在历史学的研究范围之内,从而开拓了历史学研究的新领域,推动了我国历史学的发展。

38.荆轲

战国末期卫人,先世为齐人,喜好读书击剑。卫人称之为“庆卿”,后游历到燕国,被当地称为“荆卿”(或荆叔)。后来,由燕国智勇深沉的“节侠”田光推荐给太子丹,拜为上卿。后刺杀秦王不中,被杀。 谋计樊於期 樊於期本为秦将,因事得罪于秦王而出逃到燕。只有得到樊将军的首级和燕国督亢的地图去奉献给秦王,秦王才会乐于接见荆轲,这样才有刺杀秦王的机会。荆轲知道太子于心不忍,便背着太子私下去见樊於期,用道理说服了他,樊於期自刎而死。

易水萧萧 太子知道荆轲要去刺杀秦王这件事的宾客,部一身素装来送别荆轲。至易水之上。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分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羽声慷慨,士皆填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己不顾。

谋计于蒙嘉 荆轲带着价值千金的礼物,厚赠秦王宠幸的臣子中庶子蒙嘉。蒙嘉替荆轲先在秦王面前说:“燕王确实被大王的威严震慑得心惊胆战,不敢出动军队抗拒大王的将士,情愿全国上下做秦国的臣子,谨此砍下樊於期的首级并献上燕国督亢地区的地图,装匣密封。燕王还在朝廷上举行了拜送仪式,派出使臣把这种情况禀明大王,敬请大王指示。”秦王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高兴。

智解危机 秦王布置九宾的礼仪,在咸阳宫接见燕国的使者。荆柯捧着有樊将军头颅的匣子,秦舞阳捧着装有地图的匣子,依次走到台阶下面。秦舞阳内心害怕,脸色突然变了,秦国的大臣对此都惊疑起来。荆轲回头对秦舞阳笑了笑,上前对秦王谢罪说:"北方边远地区的粗俗人,不曾见过天子,所以害怕,望大王宽恕。" 图穷匕见 在秦殿上,荆轲取出地图捧着它献给秦王,地图展完了,匕首忽然露了出来。荆轲乘势用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用右手迅速拿起匕首向秦王胸口刺去。匕首没有刺到秦王,秦王大惊,吓得连连后退,绕着朝堂上的大铜柱子跑。荆轲紧紧地逼着。旁边虽然有许多官员,但是都手无寸铁;台阶下的武士,按秦国的规矩,没有秦王命令是不准上殿的,秦王拨出了剑,砍断了荆轲的左腿。荆轲站立不住,倒在地上。他拿匕首直向秦王扔过去,却没有击中。武士们这时冲上来,把荆轲杀死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中国古代十大唯美的文学典故

全文共 2193 字

+ 加入清单

一、倾国倾城

汉武帝时,协律都尉李延年,曾在武帝前作歌道:“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古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复倾国,佳人难再得。”

武帝无限神往,叹息良久曰:“世岂有此人乎?”

平阳公主进言,谓李延年有妹,姿容绝代,妙丽善舞。

武帝召见,纳入后宫,即后来深受宠幸的李夫人。

“倾国倾城”一词,即用以形容女子美貌绝伦,文学作品中引用甚多。

二、破镜重圆

南朝陈代子舍人徐德言,其妻为陈后主的妹妹乐昌公主。

因见天下大乱,国亡无日。恐一旦亡国,离乱之际,夫妻失散,遂破铜镜为二,夫妻各执一半,相约他年正月十五日卖镜都市以谋晤合。

未几,陈果为隋所灭。

公主被隋朝重臣越国公杨素所获,极受恩宠。

德言流离至京城,遇一仆在街头叫卖破镜,正与自己藏的半边契合。

就题诗道:“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

公主见诗,悲泣不食。杨素知情后,大为感动,终于让他们夫妇团聚。后因以“破镜重圆”喻夫妻离散后重新团圆。

三、无弦琴

晋代诗人陶渊明,虽不善琴,却置“无弦琴”一具,每逢酒酣意适之时,便抚琴以为寄托。

宋代文学家欧阳修作《论琴贴》,自谓曾先后得琴三具,一张比一张名贵。 但“官愈昌,琴愈贵,而意愈不乐。”

当其任夷陵县令时,日与青山绿水为邻,故琴不佳而意自适;官至舍人,学士以后,奔走于尘土之间,名利场上,思绪昏乱,即弹奏名琴,也索然无趣了。

因云:“乃知在人不在琴,若心自适,无玄也可。”

苏轼《琴诗》云;“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匝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此均言声音不在琴,其意均从陶渊明“无弦琴”一事翻出。典见《昭明太子集。陶靖传》

四、章台柳

唐代诗人韩羽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居京时得一姬柳氏,才色双全。

后韩羽为淄清节度使侯希逸幕僚。时值安史之乱,他不敢携柳氏赴任。

分别三年,未能团聚,因寄词柳氏云:“章台柳,章台柳,往日依依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柳氏也有和词云:“杨柳枝,芳菲节,可恨年年赠离别。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

她因自己貌美独居,恐有意外,就出家为尼。不久被番将沙吒利劫去,后赖虞侯将许俊用计救出,始得团圆。

后人就名韩羽寄柳氏词的词调为“章台柳”。

“章台柳”亦被用为可任人攀折之路,柳墙花而专指妓女之类的人物。

五、人面桃花

唐诗人崔护,资质甚美,清明独游长安南庄,至一村户,见花木丛萃,寂无人声。因渴极,叩门求浆。

良久始有一女子应门,捧杯水让坐。

女子独倚庭前桃花斜河,姿态楚楚动人;凝睇相对,似有无限深情。

崔护以言挑之,不应。彼此注目久之。

崔辞行,女子送至门,如不胜情而入。

次年清明,崔护追忆此事,情不可邂,又往探访,唯见门院如故,扁锁无人。

惆怅之余,乃题诗于门扉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后代诗文中常以“人面桃花”喻男子邂逅一女子,来后不复再见的惆怅心情。

六、秉烛夜游

古代十九首》有“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年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之句。

曹丕为魏王世子时,与吴质交好。建安二十二年大疫,一时文人如徐趕,刘桢,陈琳,王粲等均痢疾死亡,曹丕应作书与吴质,劝其惜时自娱。

书中有“古人思炳烛夜游,良有以也”之句,后人遂以“秉烛夜游”喻及时行乐。

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中即用曹丕原语,只省一“思”字。

以后又引申出秉烛看花。

如唐白居易《惜牡丹花》“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李商隐《花下醉》“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宋苏轼《海棠》“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均袭此意。

七、白云苍狗

唐太宗大历初年,王季友在豫章郡幕府任职。

诗人杜甫与王季友有交,怜悯他博学多才却仕途失意,又遭妻子背离而去的不幸,作《可叹》一诗抒慨,首四句道:“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

诗以天上浮云翻覆苍黄的变化,比喻人生荣枯沉浮无常。

“白云苍狗”,后用以比喻世事瞬息万变。

宋代词人张元干有“白衣苍狗变浮云,千古浮名一聚尘”句。典见《杜工部集》

八、绿叶成荫

唐代诗人杜牧,在宣城任幕僚时,曾应湖州崔刺史之邀,前去作客。

在湖州遇一少女,其时年末及竿,心颇爱悦之,临别相约十年后与她成婚。

此后连年游宦,直至十四年后,被任为湖州刺史,方重临旧地,而当年相约的少女已嫁三年,并已生二子。

杜牧惆怅不已,作《叹花》诗以寄慨。诗曰“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花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荫子满枝。”

后人遂以“绿叶成荫”喻女子已出嫁,并生有子女。

宋诗人欧阳修亦有类似经历,曾有诗云:“柳絮已将春色去,海棠应恨我来迟。”用语不同,而实运化杜牧“绿叶成荫”的诗意。典见《丽情集》,《唐诗纪事》,《唐才子传》。

九、青梅竹马

李白《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千里,两小无嫌猜”,形容少男少女天真无邪,亲昵嬉戏的形状。

又以“两小无猜”喻幼男幼女天真纯洁,彼此相处融洽。

如《聊斋志异。江城》:“翁有女,小字江城,与生同甲,时皆八九岁,两小无猜,日共嬉戏。”典见《李太白集》

十、镜花水月

镜中花,水中月,世人常以喻虚幻不可求得之物,但诗家常用以比喻朦胧空灵的意境。

如宋严羽以佛论诗,主张妙悟,他说;“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又明谢臻论诗云:“诗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若水月镜花,勿泥其迹可也。”

以“镜花水月”比喻诗歌中不可言传的妙境。

展开阅读全文

篇5:2024年高考热点作文素材:古代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全文共 5587 字

+ 加入清单

一、王昭君:中原最美的和平使者

【获奖名片】最美使者

【评价】

1.为了民族,为了国家,她甘愿牺牲自我,舍小家为大家,她的出塞换来了六十余载的和平。昭君让人们铭记的不仅是她的美貌,更是她的付出。

2.长安花红,雁门沙黄,只有那南归的雁群知道昭君是怎样放弃一生荣华换来大汉半世和平,只有那朔北的长风知道悠悠羌笛背后是昭君怎样绵长的相思和无悔的抉择。

【颁奖词】

你海棠般娇羞的容颜,你菊花般孤傲的风骨,你柳絮般飘飞的思念,你桃花般红消香断的泪痕,都在茫茫大漠中消隐。你默默地随清风而去,为了那永世的安宁,你的英姿,是漠北最美丽的剪影。

【事迹】

王昭君天生丽质,聪慧异常,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公元三十六年,汉元帝昭示天下,遍选秀女,昭君为南郡首选,抵达京城却无缘面君。公元前三十三年,北方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主动来汉朝请求和亲,以结永久之好,昭君挺身而出,慷慨应诏。她肩负着汉匈和亲的重任,别长安,出潼关,度黄河,过雁门,历时一年多,于第二年抵达漠北,受到匈奴人民盛大欢迎。昭君出塞后,汉匈两族团结和睦,国泰民安,昭君慢慢地把中原文化传给匈奴,使匈奴和汉和睦六十多年。“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之役”,历史记载了那一段时期欣欣向荣的和平景象。昭君死后,葬在大青山,匈奴人民为她修墓并奉为神仙。她的故事成为我国历史上流传不衰的民族团结的佳话。

二、周瑜:历史长河中的不灭星光

【获奖名片】坚守信念为国捐躯

【评价】

1.谈笑间,羽扇轻摇,破敌百万;沙场上,征袍染红,血战南郡。他用短暂的一生,诠释忠诚与智慧的真正含义。

2.国家危难,他力排众议,强据曹魏,尽显名士风采;赤壁阵前,他泰然自若,拔剑相迎,破百万曹军。他短暂的一生确如高山般让人仰止!

【颁奖词】

权力的巅峰,他触手可及;忠诚的信条,他永生不忘。他火烧赤壁,血战南郡,以自己短暂的生命,成就他人的王者霸业。一颗忠心,东吴元老,他深谋远虑,助吴天下三分。何谓贤谋,何谓良帅,何谓能臣,公瑾是也。

【事迹】

周瑜出身士族,早年与孙策是挚友。他尽心辅佐孙策,为孙策东渡江东立下汗马功劳。孙策死后,周瑜又效力孙权。建安七年,曹操下书责令孙权送其子为人质,众大臣犹豫再三不能决断。周瑜力挽狂澜,分析利弊,最终说服群臣。周瑜对孙氏忠贞不二。他拒绝了曹操派人的游说,态度坚决。

建安十三年,曹操挥军三十万会猎江东。周瑜英勇不惧,说服众人,与曹决一死战。面对三十万曹军,周瑜展现的是一位真正的英雄拥有的豪迈。一句“操直送死”,一计“火烧曹军”,一场“赤壁之战”,成就了他的辉煌。这场大火使曹元气大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局面。熊熊的火焰是周瑜爱国的心火,是他誓死效忠的赤子之心。

赤壁之战后,他为了扩张东吴的势力,主张攻打南郡,在那场战争里他失去了生命,但他在赤壁船头傲立的风姿,依然让人仰望。他将一生都奉献于东吴霸业,直到最后一刻都不曾倒下。

三、屈原:赤子之心的汨罗英魂

【获奖名片】浊世清莲

【评价】

1.“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在有些人看来,处世不必过于认真,世道清明,可以出来为官;世道浑浊,可以与世浮沉。然而你宁可投江而死,也不愿使清白之身,蒙受世俗尘埃。

2.眼看自己一度兴旺的国家已经无望,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你本可以出走他国,却最终因爱恋国土,于悲愤交加中自沉于汨罗江,殉了自己的理想。怎能不让人叹惋?

【颁奖词】

是您,使内外交困的楚国一度出现国富民强、诸侯威震的局面;是您,虽屡遭疏远流放,赤子之心却始终不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直到无能为力,您纵身一跃汨罗江,以身来殉美政理想!

【事迹】

战国时楚国人。我国最早的大诗人,名平,字原。他学识渊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联合齐国,抗击强秦。在同反动派斗争中受诬陷而丢官离职。顷襄王时被放逐,但因此却更加接近人民的生活,对黑暗现实十分不满。后因楚国的日益腐败,首都郢亦被秦兵攻破,他既无力挽救楚国的危亡,又深感政治理想无法实现,遂投汨罗江而死。

屈原的著作有《离骚》、《九章》等,这些著作文字华美,体现了他的人生理想和政治追求。他看清了贵族的虚伪、昏庸与腐朽,看清了奸臣排斥贤才的行为,看清了社会的种种不仁……他的主张,体现了他对楚国国事的深切忧念以及为理想而献身的伟大精神。

屈原的死是对当时黑暗势力的一种嘲讽和揭露,是一种无言的反抗与斗争,同时也是向后世发出的一个警告——要小心黑暗的势力!他的作品语言生动而富有活力,有着浪漫主义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李时珍:用坚持谱写中华传奇

【获奖名片】医学泰斗

【评价】

1.穿上草鞋,背起药筐,远涉深山旷野,遍访名医宿儒,你就是以这样谦逊的姿态和辉煌的成就为中华历史写下一部传奇!

2.一介农夫,怀揣着执着上路,走进大山,风雨兼程,亲尝百种药草,挥就一部影响世界的不朽医典,而他的名字也同《本草纲目》一起刻入历史的记忆。

【颁奖词】

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坚定的信念伴你步入医学圣殿,不懈的努力带你翱翔成功之巅!

【事迹】

李家世代业医,但由于民间医生地位很低,李家常受官绅的欺侮。因此,父亲决定让二儿子李时珍读书应考,以便一朝功成,出人头地。李时珍不屑于空洞乏味的八股文,打算放弃科举做官之路,专心学医,于是向父亲求说并表明决心:“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李月池最终同意了儿子的要求。

李时珍认为,“读万卷书”固然需要,但“行万里路”更不可少。于是,他既“搜罗百氏”,又“采访四方”,深入实际进行调查。李时珍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后人为此写了“远穷僻壤之产,险探麓之华”的诗句,表现他远途跋涉、四方采访的生活。

李时珍每到一地,就虚心地向各式各样的人物求教,其中不乏农民和渔夫。李时珍为了了解药物,并不满足走马看花式的调查,而是“罗列诸品,反复谛视”。例如他在写到白花蛇时为了真实细致地了解这种剧毒蛇而置危险于度外,到处寻找,终于在捕蛇人的帮助下目睹了捕蛇、制蛇的全过程。李时珍搞清了药物的许多疑难问题,并编著了中国药物学的空前巨著——《本草纲目》。

五、李煜:词人皇帝

【获奖名片】皇位诚可贵,诗词价更高

【评价】

1.四十年的短暂岁月,他无悔度过,有过荣华与富贵,也有过艰辛与无奈。一生的追求,永远在历史长河中定格,词人皇帝——中国历史上首屈一指的词人一帝。

2.软禁磨灭不了他的意志,苦难摧毁不了他的心趣,他用心血浇灌自己的梦想种子,终于绽放出词帝之花。

【颁奖词】

别人看来或许他只是一个昏庸的皇帝,然而,只有他自己明白,吟诗作赋是他一生的最爱。冷落了荣华,远离了争鸣,选择与词作伴,他从未后悔。淡去金色的华表,他留下的是灿烂的诗篇。

【事迹】

李煜才华横溢,工书善画,能诗擅词,通音晓律,是被千古传诵的一代词人。本无心争权夺利,一心向往归隐生活,登上王位完全是无意,他曾痛恨自己生在帝王家。他嗣位时,南唐已奉宋正朔,多次入宋朝进贡,苟安于江南一隅。他精于书画,谙于音律,工于诗文,词尤为五代之冠。前期词多写宫廷享乐荒靡的生活,风格柔靡,但是这并不是他向往,他甚感空虚无奈;后期词反映亡国之痛,题材扩大。李煜词境深远,感情真挚,语言清新,极富艺术感染力。

后主前期词风格绮丽柔靡,还不脱“花间”习气。国亡后在“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的软禁生涯中,以一首首泣尽以血的绝唱,使亡国之君成为千古词坛的“南面王”。

六、孙膑:身残志锐的智慧化身

【获奖名片】才志双全

【评价】

1.在艰难里,他从不放弃,用锐利的智慧打开一道道尘封的门,终于迎来了人生的道道曙光。庞涓的迫害止不住他才华的释放,膑脚之痛停不了他追求的脚步。孙膑,你的大智大勇,永远是激励我们前进的指明灯。

2.他是一把倚天巨剑,被历史的烈焰淬练过,被人世的无情锻造过,但是,只能让他越挫越勇。他用智慧的光芒,让我们中华文化有了围魏救赵的传奇。

【颁奖辞】

田忌赛马,围魏救赵,我们从成语中读你;身残志锐,胸罗兵甲,我们从历史中品你。你是一首无声的歌,流传千年仍气镇风云;你是一部无字的书,演绎着关于智慧的不老的传说。

【事迹】

孙膑是春秋时期战国著名军事家孙武的后代,早年曾与庞涓一起学习兵法。庞涓妒忌他比自己有才干,于是暗地里派人请孙膑来,设计陷害他。孙膑忍受被剜去膝盖骨的酷刑之苦,用才智感动了齐使,并在他的帮助下回到齐国。孙膑隐居在田忌幕下时就表现出突出的军事才能,后于“田忌赛马”后被田忌推荐给齐威王,成为齐国的军师。

后来,魏国攻打赵国。赵国危急,向齐国请求救援。齐威王想任命孙膑为将,孙膑婉言推辞说:“一个受过刑的人不能为将。”于是任命田忌为大将,任命孙膑做军师,让他在有帷幕的车上坐着出谋策划。在这场战役中,孙膑运用非凡的才智屡出妙计,最终使得魏军大败,创造了中国战争史上“围赵救魏”的光辉战例。后来孙膑又在魏国和赵国联合攻打韩国之时与庞涓斗智,使庞涓死于万箭中。孙膑因战出名,世世代代也相传他的兵法。

七、关羽:骁勇赤胆的忠义巨人

【获奖名片】忠义双全为世虎臣

【评价】

1.在天下大乱之时,你奋勇而起,追随刘备,为兴复汉室,贡献一生。关云长,你是中华民族的铁血男儿!

2.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单刀赴会,水淹七军……武艺吓破曹军胆,忠义敢为万夫雄。你的勇敢热血,是中华民族赤胆忠心的魂,永远不屈屹立!你的执着信念,是天地间的浩然正气,将不灭永生!

【颁奖词】

智勇兼备,勇猛善战,你是武将中的神话。

万人之敌,忠义双全,你是人臣中的传奇。

手握青龙偃月刀,大喝一声,威震中华。

【事迹】

生于战火纷飞的年代,关羽从不忘记自己的道义,对兄弟不弃不离。中平元年,刘备组织了一支义勇军参与扑灭黄巾军的战争,关羽就在其中。他们桃园结义,情同兄弟,常一起同床而睡。一生追随刘备,不辞辛苦,随身守护。

关羽智勇双全。与刘备下邳失散,关羽陷身曹营,刘备去投袁绍。关羽得知刘备下落,单人匹马,保护二家皇嫂千里寻兄。为护得皇嫂周全,关羽被逼无奈,过五关斩六将,最终在古城兄弟君臣夫妻相会。219年,刘备称汉中王,封关羽为前将军。同年关羽进攻荆州北部樊城,曹操派大将于禁救援。当时大雨令汉水暴涨,于禁所率领的七军都被大水淹没,将士纷纷往高处避水。而关羽则乘势坐大船进行攻击,大破敌军,威震华夏。

他忠义两全,为报曹操恩义,放他败走华容道。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刘备的天下大业,用自己的一生在历史的长河中叙写了一个大大的“忠”字。真是可歌可泣!

八、岳飞:中原大地的雄狮

【获奖名片】爱国英雄

【评价】

1.身为一名庶民,他铭记“精忠报国”的志向;身为一国将领,他写下“抗金英雄”的传奇。他虽然被佞臣所害,死于一场政治斗争,但岳王庙前松柏常青,岳王英明永存。

2.凌云壮志,铁骨铮铮,面对敌人你勇敢地站起来,久经沙场,英勇杀敌。流言、罪名、怀疑、间离……什么都无法抹去你的赤胆忠心、爱国情怀!

【颁奖词】

金戈铁马,驰骋沙场,一代名将,精忠报国。他用沥泉神矛撑起半壁江山,他用热血赤诚铸就不败神话。他是奔跃在中原大地上的雄狮。

【事迹】

岳飞是中国南宋爱国军事家,汉族英雄。侍母至孝,家贫力学。他的母亲在他背上刺“精忠报国”四字。岳飞从此为一生处世准则,果断承担起救国救民的重任。他组建战无不胜的岳家军,大破金兀术,声势日隆,军威益壮。然而昏庸的皇帝在小人的谗言中对岳飞起了疑心,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其逮捕,一代忠将竟成为“帝国的敌人”。在《满江红》的歌声中,岳飞及儿子岳云被害于风波亭……

岳飞虽被奸佞小人所害,但他的大智大勇与坚定的爱国报国之心,永远激励着我们的爱国热情。

九、霍去病:横空出世的热血青年

【获奖名片】戎马一生为国建勋

【评价】

1.强大的敌人没有退却他的步伐,他为国愤然杀敌;成功的名利没有遮住他的双眼,他依然视国难为己任。“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他是旷世英雄。

2.他凭借着一腔血气骁勇,及八百骑兵,在茫茫大漠里奔驰杀敌,以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和热爱,打了一场场漂亮的战役。他是汉军中的一代楷模。

【颁奖词】

眼中的冷漠是对匈奴的无畏,心中的热火是对国家的守护。直到今天热血撞你心壁的声音依旧可辨,你马踏匈奴的绝世风采依然清晰。我们为你对国家的热情而倾倒,为你不恋奢华、保家卫国的壮志而感动!

【事迹】

当时的汉王朝边境不稳,时常遭受匈奴的侵扰。匈奴几乎把以农耕为生的汉王朝当成了自己予取予求的库房。面对匈奴的侵犯,年仅18岁的霍去病主动请缨。率八千精骑,直冲敌营,杀得匈奴人仰马翻。后又两次率兵北征,对匈奴进行大围剿。他的惊奇出世让匈奴人闻风丧胆。汉武帝为他建造的豪华府第直到完工他都未去看一眼,并说出“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豪言壮志。他在抗击匈奴、保家卫国的战场上度过了戎马一生。

十、苏武:茫茫大漠中最坚韧的守望者

【获奖名片】坚韧守望

【评价】

1.十九年如一日,他牧羊于大漠,孤独与寂寞伴他左右,但他从没想过屈服。富贵对于他恰似过眼云烟,忠心对于他才是永恒无限。他是真正的爱国主义者!

2.时间没有磨灭他的气节,孤独没有打败他的信念。他用七千多个日日夜夜铸造了一段不朽,他用心中对祖国的忠诚激励了无数后人。

【颁奖词】

持一支旌节,心怀大汉于茫茫大漠;扶一阵驼铃,游走于沙漠败草之中。在漫天风雪中且行且歌的牧羊人,用勇气,用执著书写了一段流传千古的悲歌。你的忠心成为高山雪莲那执著而圣洁的守望。

【事迹】

面对大汉与匈奴关系日益紧张的形势,汉朝派苏武出使匈奴。从虞常谋反私会张胜,到虞常兵变失败,毫不知情的苏武硬是被牵扯进去。但他为不失气节、不玷辱使命选择自刎。被救活后,卫律的威逼利诱都不能改变他的信念。

在大窑中嚼着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在北海边,他牧着等待生小羊的羝羊,没有粮食。他取野鼠所储存的果实充饥,但手中日夜拿着汉廷的符节,即使节上的牦牛毛全部脱落也没有放下。他对大汉的忠贞令人感动,终于在被扣押十九年后,须发尽白地回到大汉。

展开阅读全文

篇6:2024年语文中考素材:桂花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473 字

+ 加入清单

桂花树是崇高、贞洁、荣誉、友好和吉祥的象征,凡仕途得志,飞黄腾达者谓之“折桂”。下面来看看小编整理的关于桂花的典故吧,希望对你有帮助。

据文字记载,中国桂花树栽培历史达2500年以上。春秋战国时期的《山海经·南山经》提到的招摇之山多桂。《山海经·西山经》提到皋涂之山多桂木。屈原的《九歌》有“援北斗兮酌桂浆,辛夷车兮结桂旗”。《吕氏春秋》中盛赞:“物之美者,招摇之桂”。东汉袁康等辑录的《越绝书》中载有计倪答越王之话语:“桂实生桂,桐实生桐”。由此可见,自古以来,桂就受人喜爱。

自汉代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桂花成为名贵的花卉与贡品,并成为美好事物的象征。《西京杂记》中记载,汉武帝初修上林苑,群臣皆献名果异树奇花两千余种,其中有桂十株。公元前111年,武帝破南越,接着在上林苑中兴建扶荔宫,广植奇花异木,其中有桂一百株。当时栽种的植物,如甘蕉、密香、指甲花、龙眼、荔枝、橄榄、柑橘等,大多枯死,而桂花有幸活了下来,司马相如的《上林赋》中也提到桂花,当时桂花引种宫苑初获成功,并具一定规模。

晋代嵇含《南方草木状》记载:“桂出合浦,生必以高山之巅,冬夏常青,其类自为林,间无杂树。”南京为天朝古都,南朝齐武帝(公元483—493年)时,湖南湘州送桂树植芳林苑中。《南部烟花记》记载,陈后主(公元583—589年)为爱妃张丽华造“桂宫”于庭院中,植桂一株,树下置药杵臼,并使张妃驯养一白兔,时独步于中,谓之月宫。可想而知,当时把月亮认作有嫦娥、桂树、玉兔存在的月宫这一传说已相当普及,说明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就把桂树用于园林栽培了。现陕西汉中市城东南圣水内还有汉桂一株,相传为汉高祖刘邦臣下萧何手植,其主干直径达232厘米,树冠覆地面积400多平方米,枝叶繁茂,苍劲雄伟。

唐代文人引种桂花十分普遍,吟桂蔚然成风。柳宗元自湖南衡阳移桂花十余株栽植零陵。白居易曾为杭州、苏州刺史,他将杭州天竺寺的桂子带到苏州城中种植。唐相李德裕在二十年间收集了大量花木,其中剡溪之红桂,钟山之月桂,曲阿之山桂,永嘉之紫桂,剡中之真红桂,先后引种到洛阳郊外他的别墅所在地,此时园苑寺院种植桂花,已较普遍。

桂花的神话传说不断出现,尤其是唐代小说中的吴刚伐桂的故事,更在中国民间广泛流传。传说中说:月中有桂树,高五百丈。汉朝河西人吴刚,因学仙时,不遵道规,被罚至月中伐桂,但此树随砍随合,总不能伐倒。千万年过去了,吴刚总是每日辛勤伐树不止,而那棵神奇的桂树却依然如故,生机勃勃,每临中秋,馨香四溢。只有中秋这一天,吴刚才在树下稍事休息,与人间共度团圆佳节。毛泽东的诗词“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就源出于这一典故。

唐宋以后,桂花已被广泛用于庭园中栽培观赏。宋之问的《灵隐寺》诗中有“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的著名诗句,故后人亦称桂花为“天香”。李白在《咏桂》诗中则有“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清阴亦可托,何惜植君园”。表明诗人要植桂园中,既可时时观赏,又可时时自勉。这种需要,导致园中栽培桂花日渐普遍。如宋朝梅尧臣《临轩桂》:“山楹无恶木,但有绿桂丛”。欧阳修《谢人寄双桂树子》中“晓露秋晖浮,清阴药栏曲”暗示桂花已移植到诗人庭院中的芍药栏杆旁。宋代毛滂《桂花歌》中“玉阶桂影秋绰约”说明在玉色的台阶前植桂。元代倪瓒《桂花》诗中“桂花留晚色,帘影淡秋光”指出窗前植桂。

桂花的民间栽培始于宋代,昌盛于明初。中国历史上的五大桂花产区均在此间形成。中国桂花于1771年经广州、印度传入英国,此后在英国迅速发展。现今欧美许多国家以及东南亚各国均有栽培,以地中海沿岸国家生长为最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古代作文万能素材人物

全文共 259 字

+ 加入清单

吕蒙正不记人过

吕蒙正正是宋朝的大臣,不喜欢与人斤斤计较。

他刚任宰相时,有一位官员在帘子后面指着他对别人说:“这个无名的小子也配当宰相吗?”吕蒙正假装没有听见,大步走了过去。其他参政为他愤愤不平,准备去查问是什么人敢如此胆大包天,急忙阻止了他们。

散朝后,那些参政还感到不满,后悔刚才没有找出那个人。吕蒙正正对他们说:“如果一旦知道了他的姓名,那么就一辈子也忘不掉。这样的话,耿耿于怀,多么不好啊!因此千万不要去查问此人姓甚名谁。其实,不知道他是谁,对我并没有什么损失呀。”当时的人都佩服他气量宏大。

[古代作文万能素材人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8:2024高考作文素材精选:外国典故集锦

全文共 4604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们在生活、学习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国外的典故,如果你对国外的历史、文化、神话故事不了解的话,就可能看不懂对方想表达的意思,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洋典故”,供参考。建议收藏以备不时之需。

1.潘多拉的盒子:潘多拉是希腊神话中第一个尘世女子。普罗米修斯盗天火给人间后,主神宙斯为惩罚人类,命令神用黏土塑成一个年轻美貌、虚伪狡诈的姑娘,取名“潘多拉”,意为“具有一切天赋的女人”。并给了她一个礼盒,然后将她许配给普罗米修斯的弟弟埃庇米修斯(意为“后知”)。埃庇米修斯不顾禁忌地接过礼盒,潘多拉趁机打开它,于是各种恶习、灾难和疾病立即从里面飞出来。

盒子里只剩下唯一美好的东西:希望。但希望还没来得及飞出来,潘多拉就将盒子永远地关上了。“潘多拉的盒子”被用来比喻造成灾害的根源。

2.达摩克利斯剑:达摩克利斯是希腊神话中暴君迪奥尼修斯的宠臣,他常说帝王多福,以取悦帝王。有一次,迪奥尼修斯让他坐在帝王的宝座上,头顶上挂着一把仅用一根马鬃系着的利剑,以此告诉他,虽然身在宝座,利剑却随时可能掉下来,帝王并不多福,而是时刻存在着忧患。人们常用这一典故来比喻随时可能发生的潜在危机。

3.缪斯:缪斯是希腊神话中九位文艺和科学女神的通称。她们均为主神和记忆女神之女。她们以音乐和诗歌之神阿波罗为首领,分别掌管着历史、悲剧、喜剧、抒情诗、舞蹈、史诗、爱情诗、颂歌和天文。古希腊的诗人、歌手都向缪斯呼告,祈求灵感。后来,人们就常用“缪斯”来比喻文学、写作和灵感等。

4.斯芬克斯之谜:斯芬克斯是希腊神话中以隐谜害人的怪物,埃及最大的胡夫金字塔前的狮身人面怪兽就是他。他给俄狄浦斯出的问题是:什么东西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傍晚用三只脚走路?俄狄浦斯回答:是人。在生命的早晨,他是个孩子,用两条腿和两只手爬行;到了生命的中午,他变成壮年,只用两条腿走路;到了生命的傍晚,他年老体衰,必须借助拐杖走路,所以被称为三只脚。俄狄浦斯答对了。斯芬克斯羞愧坠崖而死。“斯芬克斯之谜”常被用来比喻复杂、神秘、难以理解的问题。

5.皮格马利翁:皮格马利翁是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他憎恨女性,决定永不结婚。他用神奇的技艺雕刻了一座美丽的象牙女像,并爱上了她。他像对待自己的妻子那样抚爱她,装扮她,并向神乞求让她成为自己的妻子。爱神阿芙洛狄忒被他打动,赐予雕像生命,并让他们结为夫妻。“皮格马利翁效应”后来被用在教育心理学上,也称“期待效应”或“罗森塔尔效应”,比喻教师对学生的期待不同,对他们施加的方法不同,学生受到的影响也不一样。

6.犹大的亲吻:犹大是《圣经》中耶稣基督的亲信子弟12门徒之一。耶稣传布新道虽然受到了百姓的拥护,却引起犹太教长老司祭们的仇恨。他们用30个银币收买了犹大,要他帮助辨认出耶稣。他们到客马尼园抓耶稣时,犹大假装请安,拥抱和亲吻耶稣。耶稣随即被捕,后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人们用“犹大的亲吻”比喻可耻的叛卖行为。

7.诺亚方舟:出自《圣经》。上帝对人类所犯下的罪孽非常忧伤,决定用洪水消灭人类。诺亚是个正直的人,上帝吩咐他造船避灾。经过40个昼夜的洪水,除诺亚一家和部分动物外,其他生物都被洪水吞没。后被用来比喻灾难中的避难所或救星。

8.伊甸园:出自《圣经》。上帝在东方的一片富饶的平原上开辟了一个园子,里面有果树和各种飞禽走兽。上帝让亚当看守园子。为排解他的寂寞,上帝从亚当的身上取出一根肋骨,造成一个女人——夏娃来陪伴他。他们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人们用伊甸园比喻人间的乐园。

9.禁果:出自《圣经》。亚当和夏娃住在伊甸园中,上帝允许他们食用园中的果实,唯独“知善恶树”上的果实不能吃。狡猾的蛇引诱他们吃了禁果,从此他们懂得了善恶,辨别出真假,而且产生了羞耻之心。上帝因此将他们逐出伊甸园。禁果比喻被禁止得到而又渴望得到的东西。

10.多米诺骨牌,这是一种西洋游戏,将许多长方形的骨牌竖立排列成行,轻轻推倒第1张牌时,其余骨牌将依次纷纷倒下。用于比喻时,“多米诺骨牌效应”常指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1.象牙塔。出自19世纪法国诗人、文艺批评家圣佩韦.查理.奥古斯丁的书函《致维尔曼》。奥古斯丁批评同时代的法国作家维尼作品中的悲观消极情绪,主张作家从庸俗的资产阶级现实中超脱出来,进入一种主观幻想的艺术天地——象牙之塔。“象牙塔”被用来比喻与世隔绝的梦幻境地。

2.滑铁卢。1815年,在比利时的滑铁卢,拿破仑率领法军与英国、普鲁士联军展开激战,法军惨败。随后,拿破仑以退位结束了其政治生涯。“滑铁卢”被用来比喻惨痛的失败。

3.鳄鱼的眼泪。西方传说,鳄鱼捕到猎物时,一边贪婪地吞噬,一边假惺惺地流泪。喻指虚假的眼泪,伪装的同情。又被引申为一面伤害别人,一面装出悲天悯人的阴险狡诈之徒。

4.山姆大叔。是美国的绰号,产生于1812年美英战争时期。纽约州一位诚实能干的肉类包装商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山姆大叔”。他担任纽约州和新泽西州的军需检验员,负责在供应军队的牛肉桶和酒桶上打戳。人们发现该厂的牛肉桶上都盖有E.A—U.S.标记。本来,E.A是一个军火承包商的名字,U.S.是美国的缩写。碰巧山姆大叔(UncleSam)的缩写与美国的缩写(U.S.)相同,人们就管美国叫“山姆大叔”。美国人把“山姆大叔”诚实可靠、吃苦耐劳以及爱国主义精神视为自己民族的骄傲和共有的品质。1961年,美国国会正式承认“山姆大叔”为美国的民族象征。

5.阿喀琉斯之踵(Achilles‘Heel),是指致命的弱点,要害。传说古希腊神话中的阿喀琉斯是海神之子,荷马史诗中的英雄,他的母亲曾把他浸在冥河里使其能刀枪不入。但因冥河水流湍急,母亲捏着他的脚后跟不敢松手,所以脚踵是最脆弱的地方,一个致命之处。因此埋下祸根。长大后,阿喀琉斯作战英勇无比,但终于给人发现了弱点,在特洛伊战争中,阿喀琉斯杀死了特洛伊王子赫克托耳,因而惹怒了赫克托耳的保护神阿波罗,于是太阳神用毒箭射中了阿喀琉斯的脚后跟,送了这位勇士的命。这就是至今流传在欧洲的谚语“阿喀琉斯之踵”的来历。任何一个强者都会有自己的致命伤,没有不死的战神。

6.乌托邦。源出希腊文ou(无)和topos(处所),意即“乌有之乡”。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在他写的《乌托邦》一书中描绘了一个他所憧憬的美好社会,那里一切生产资料归全民所有,生活用品按劳分配,人人从事生产劳动,而且有充足的时间从事科学研究和娱乐,那里没有酒店、妓院,也没有堕落和罪恶。乌托邦用于比喻无法实现的理想或空想的美好社会。

7.第二十二条军规。“如果你能证明自己发疯,那就说明你没疯”。源出美国作家约瑟夫.赫勒1961年根据自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亲身经历创作的黑色幽默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这部小说太有影响了,以至于在当代美语中,“第二十二条军规”已作为一个独立的单词,使用频率极高,用来形容任何自相矛盾、不合逻辑的规定或条件所造成的无法摆脱的困境、难以逾越的障碍,表示人们处于左右为难的境地,或者是一件事陷入了死循环,或者跌进逻辑陷阱等等。

8.奥吉亚斯的牛圈。出自希腊神话。奥吉亚斯是海神的儿子,他养了无数的牛,粪秽堆积如山。比喻累积成堆或肮脏腐败的难以解决的问题。

9.布利丹毛驴。出自14世纪法国哲学家布利丹的寓言。有一头饥饿毛驴站在两捆同样的干草之间,居然不知吃哪边的干草才好,结果饿死了。比喻那些优柔寡断的人。

10.酸小姐。出自俄国作家波米亚洛夫斯基的小说《小市民的幸福》。女主人公莲诺奇卡是一个目光短浅,精神空虚的“千金小姐”。由于失恋而成为忧心忡忡、痛苦悲伤的“酸小姐”。后比喻矫揉造作、装腔作势的女子。也泛指目光短浅、思想庸俗或感情脆弱、喜怒无常的人。

1.超人。出自尼采《查拉图什特拉如是说》。尼采认为“超人”是代表统治阶层的理想化的无所不能的全才人物。他说:“一个人是可以使千万年的历史生色的——也就是说,一个充实的、雄厚的、伟大的、完全的人,要胜过无数残缺不全、鸡毛蒜皮的人。”比喻那些自己凌驾于一切之上的、自命不凡的利己主义者,也指那些能力卓异、超越常人的人。

2.安泰。“安泰”是希腊神话中的巨人和英雄,是海神波塞冬和地神盖娅的儿子。他的力量来源于大地母亲,只要身不离地,就力量无穷,所向无敌;如果身体离开了大地母亲,就会失去生存能力。后来,安泰被希腊神话中最伟大的英雄赫拉克勒斯举在空中击毙了。因为安泰是个离开大地母亲就失去力量的巨人,所以,后来人们在写文章时就常用“安泰”来比喻作家、诗人以及革命政党不能脱离人民群众。

3.洗礼,出自《圣经》。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因听了神蛇的话,偷吃禁果犯下了罪,这个罪从此代代相传,叫做“原罪”;各人违背上帝旨意也会犯罪,称为“本罪”。所以,凡笃信上帝的人,必须经过洗礼,洗刷原罪和本罪。洗礼时,主洗者口诵经文,受洗者注水额上或头上,也有全身浸入水中的,故洗礼也称“浸洗”。后比喻经受某种锻炼或考验。

4.泥足巨人。典出《圣经.旧约》。说的是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梦见一尊巨像,其头是精金的,胸臂是银的,腰肚是铜的,腿是铁的,脚是半铁半泥的。他正观看着,忽然天外飞来一块石头击碎巨像的泥足,于是金银铜铁泥同化为粉末。后来人们常以“泥足巨人”来形容外强中干、色厉内荏的庞然大物。

5.香格里拉。典出英国小说家詹姆斯.希尔顿的名著《失去的地平线》。书中描述了在中国喜马拉雅山山脉延伸到巴基斯坦的一个小山麓里,有一处美得像童话里仙境的地方叫香格里拉。在那里男女不问世事,不知困苦,也没有疾病和暴力,如同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一样。人们常用“香格里拉”来喻指世外仙境,也指避世隐居的地方。

6.特洛伊的海伦。特洛伊战争是以争夺世上最漂亮的女人海伦(Helen)为起因,道出以阿伽门农及阿喀琉斯为首的希腊军进攻以帕里斯及赫克托尔为首的特洛伊城的十年攻城战。

为了争夺最美丽的女人海伦,特洛伊城被毁灭。

7.特洛伊木马。希腊联军围困特洛伊久攻不下,于是假装撤退,留下一具巨大的中空木马,特洛伊守军不知是计,把木马运进城中作为战利品。夜深人静之际,木马腹中躲藏的希腊士兵打开城门,特洛伊沦陷。后人常用“特洛伊木马”这一典故,用来比喻在敌方营垒里埋下伏兵里应外合的活动。特洛伊木马也是著名电脑木马程序的名字。

8.金羊毛,希腊神话故事中金羊毛被看作稀世珍宝,很久以来,希腊人对它传说纷纷。许多英雄和君王都想得到它。金羊毛,不仅象征着财富,还象征着冒险和不屈不挠的意志,象征着理想和对幸福的追求。

9.柏拉图式恋爱,也称为柏拉图式爱情,以西方哲学家柏拉图命名的一种精神恋爱,追求心灵沟通,排斥肉欲。理性的精神上的纯洁恋爱。柏拉图认为:‘当心灵摒绝肉体而向往着真理的时候,这时的思想才是最好的。而当灵魂被肉体的罪恶所感染时,人们追求真理的愿望就不会得到满足。当人类没有对肉欲的强烈需求时,心境是平和的,肉欲是人性中兽性的表现,是每个生物体的本性,人之所以是所谓的高等动物,是因为人的本性中,人性强于兽性,精神交流是美好的、是道德的。’

10.俄狄浦斯情结。恋母和弑父都是俄狄浦斯,他不认识自己的父母,在一场比赛中失手杀死了父亲,又娶了自己的母亲,后来知道真相了,承受不了心中痛苦,就自杀了。心理学用来比喻有恋母情结的人,有跟父亲作对以竞争母亲的倾向,同时又因为道德伦理的压力,而有自我毁灭以解除痛苦的倾向。

展开阅读全文

篇9:2024中考素材:100个历史典故汇总

全文共 2704 字

+ 加入清单

1、夸父逐日:追求真理、理想信念、献身精神等。

2、神农尝百草:开拓创业、勇于实践、不断探索等。

3、精卫填海:矢志不渝、持之以恒、敢于奋斗等。

4、尧舜禅让天下:可以论证出于公心、选贤举能、欣然让位等。

5、大禹治水:奉献精神、公而忘私、勇于实践等。

6、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眷恋故园、忠贞气节等。

7、周文王礼遇姜子牙:礼贤下士、起用人才等。

8、周公吐哺:当政者心怀天下、延揽贤士等。

9、周成王桐叶封第:言而有信、谨言慎行等。

10、曹刿论战:知彼知己,审时度势、一鼓作气等。

11、管仲、鲍叔牙之交:人的诚挚友谊、信任、彼此关怀等。

12、董狐的直笔:耿直仗义、不畏权势、实事求是、忠于职守等。

13、晏子使楚:不卑不亢、聪明机智、维护人格国格等。

14、赵简子与中山狼:不辨敌友、忘恩负义、以怨报德等。

15、勾践卧薪尝胆:忍辱负重、奋发图强等。

16、鲁班发明锯子:类比思维、触发灵感、造福后世等。

17、孙武操练女兵:严于律令、整军经武效果惊人等。

18、西门豹治邺:破除迷信、革故鼎新、兴利除弊等。

19、商鞅变法:改革求新、富国强兵、动机与效果背反等。

20、邹忌讽齐王纳谏:进谏纳谏、广开言路、勇于接受批评等。

21、孙膑、庞涓斗智:气量之宽窄、智谋之高下等。

22、孟尝君养士:重视人才、招贤纳士、一技之长皆有用等。

23、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突破传统、努力学习引进等。

24、孟子母亲择邻而居:正确引导子女、重视环境对人的影响等。

25、冯谖孟尝君狡兔三窟:居安思危、深谋远虑、留有后路等。

26、庄子谈庖丁解牛:得其要道、掌握规律、应刃解难等。

27、李冰修都江堰:功在当代、泽及后人、科学技术的重大作用等。

28、扁鹊见蔡桓公:病须早治、讳疾忌医、后患无穷等。

29、苏秦悬梁刺股:立志自强、勤奋刻苦、持之以恒等。

30、田单以火牛阵攻燕:不屈不挠、智勇抗敌、创新开拓等。

31、廉颇与蔺相如:大智大勇、改过从善、团结保国等。

32、赵括纸上谈兵:脱离实际、空谈误国、用人要看真本领等。

33、毛遂自荐:敢于挺身而出、肯定自我、为国排忧等。

34、甘罗十二为上卿:年轻有为、建功立业、破除资历辈分等。

35、荆轲刺秦王: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冒险犯难报知己等。

36、叶公好龙:言行脱节、自取其咎等。

37、秦始皇焚书坑儒:扼杀文化、荼毒人才之不可取等。

38、赵高指鹿为马:颠倒是非的可恶与仰人鼻息、投人所好的可鄙等。

39、项羽、刘邦鸿门宴:滥施宽容、坐失良机、酿成后祸等。

40、刘邦约法三章:严于纪律、立信安民方可成大业等。

41、韩信受胯下之辱:胸怀远大、大勇若怯、不计一时得失等。

42、萧何追韩信:珍视人才、敢于重用无名之辈等。

43、张良与圯上老人:尊重老者、经受考验、终获厚待等。

44、董仲舒三年不窥园:专心致志、发奋读书等。

45、司马迁撰《史记》:为了事业牺牲一切、孜孜不倦、奋斗不已等。

46、苏武牧羊:忠于国家、保持气节、威武不能屈等。

47、马援马革裹尸:立志报国、义无反顾、效命沙场等。

48、班超出使西域:当仁不让、为国扬威、交流开拓等。

49、董宣强项抗圣命:不媚上、不枉法、坚持原则、冒死抗争等。

50、孔融让梨:谦逊礼让、克己待人、尊敬年长者等。

51、曹孟德老骥伏枥:年高者壮心未已、理想永存、向往奋斗等。

52、曹植七步成诗:不可同室相残以及奇才急智等。

53、曹冲称象:少年英才、聪明过人以及独辟蹊径破难关等。

54、刘备三顾茅庐:礼贤下士、诚心实意招揽人才等。

55、诸葛亮七擒孟获:服人以德、攻心为上等。

56、刘禅乐不思蜀:丧失气节、得过且过、寄人篱下等。

57、周处除“三害”:为民除害、改恶从善、战胜自我等。

58、祖逖闻鸡起舞和击楫中流:修身健体、严格要求和不忘收复故土等。

59、王羲之临池学书:刻苦练功、勤学不倦、矢志求成等。

60、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甘于清贫、不媚权贵、保持高尚情操等。

61、范缜《神灭论》:保持真理、不畏诘难、勇敢创立新学说等。

62、李春修赵州桥:微贱者的才智、古科技的昌盛等。

63、隋炀帝亡国:骄奢淫逸、专横跋扈的恶果等。

64、唐太宗重用魏征:大胆启用反对过自己的人、勇于纳谏等。

65、唐三藏取经:外出学习的艰难和学习的执着、顽强、矢志不二等。

66、鉴真东渡日本国:为了信仰、为了宗教传播的冒险进取、不屈不挠等。

67、日本派出遣唐使:外邦的虚心学习与古代的文化交流等。

68、杨贵妃与荔枝:当政者的荒淫无度、耗费民脂民膏等。

69、杨家一门忠烈:忠贞爱国、奋勇抗敌、英灵含冤等。

70、包拯刚正不阿:秉公执法、不徇私情、不畏权贵等。

71、欧阳修“三上”苦读:珍惜光阴、见缝插针、日积月累等。

72、司马光砸缸:聪明少年临危镇定、机智救人等。

73、王安石游褒禅山记:甘于攀登、勇于探索、无限风光在险峰等。

74、王安石伤仲永:人的变化、环境影响、人才的失落等。

75、杨时立学程门:求师的谦逊真诚与执着恳切的精神等。

76、岳飞抗金与被害:爱国报国、奋勇抗敌、陷害忠良等。

77、梁红玉抗金兵:女性的爱国精神、顽强斗志等。

78、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忧国忧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

79、文天祥的正气:忠心爱国、成仁取义、视死如归的无畏精神等。

80、元世祖厚待马可·波罗:恩德怀远、东西文化等。

81、黄道婆改进纺织术:传播技术、致富乡里、无私奉献等。

82、王冕学画:勤奋苦学、坚持不辍、终获成功等。

83、朱元璋“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要充分准备、待机成事等。

84、郑和下西洋:大胆创举、开拓海外交流、发展贸易等。

85、于谦两袖清风与临难护国:为官清廉自律、临危不惧、勇当大仁等。

86、海瑞冒死上疏:刚正不阿、敢于直言、秉公执法等。

87、李时珍跋山涉水写“本草”:忠于事业、不畏艰难等。

88、徐光启学习西洋科技:破除保守思想、放眼海外、虚心学习先进技术等。

89、袁崇焕的含冤而死:主观武断、偏听偏信、毁灭人才的后果等。

90、东林党人关心国事:知识分子忧国忧民、谏言议政等。

91、徐霞客游历天下:执着、勤勉、不惧艰难险阻的实践精神等。

92、李自成起义的成败:兴亡盛衰、变化在自身等。

93、夏完淳少年英烈:爱国抗敌、视死如归等。

94、清初的文字狱:压制思想、扼杀文明的可悲等。

95、林则徐的“睁开眼睛看世界”:有识之士放眼天下、学习外国等。

96、太平天国内讧:团结兴邦、分裂误国、同心同德方可成事等。

97、武训办义学:尊师重教、兴学育人的献身精神等。

98、火烧圆明园:侵略行径的可耻、国家贫弱的不幸等。

99、严复撰《天演论》:优胜劣汰、思想启蒙、先觉者的历史作用等。

100、康梁公车上书:忧国忧民、变法图强、志士仁人挺身而出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2024高考作文素材:历史典故苏秦合纵联六国

全文共 1596 字

+ 加入清单

战国七雄中,就数秦国最强盛。楚、齐、魏、赵、燕、韩六国诸侯联合起来,用“合纵”的办法结成南北联盟来抵抗秦国呢,还是联合西边的秦国,用“连横”的办法结成东西联盟来保存自己呢?在这种形势下,出现了一批纵横家。他们的代表人物一个是洛阳人苏秦,他主张合纵;另一个是魏国人张仪,他主张连横。他们俩是同学。

苏秦在洛阳时想去见周天子,只恨没有人向周天子推荐。他知道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就是秦惠文王。他跑到秦国去劝秦惠文王用连横的办法,把六国一个一个地消灭。不想他等了一年多,盘缠花光了,衣服破了,秦惠文王也没有用他。他只好回老家去研究兵法,再作打算。他非常用功,念书十分刻苦。有时候念书念累了,眼皮粘到一块儿怎么也睁不开。他气急了,骂自己没出息,拿起锥子在大腿上刺了一下,刺得血都流出来了。这一下子,精神可来了,他接着又念下去。民间还传说,苏秦有时候太累了,就扑在案头上打瞌睡。为了不让自己打瞌睡,他就拿根绳子一头吊在房梁上,一头吊住自己的头发,如果他脑袋一往案头上扑,那根绳子就把他揪住。这么脑袋一顿,头发一揪,就把他揪醒了。他这么悬梁刺股,苦苦地熬了一年多工夫,读熟了姜太公的兵法,记熟了各国的地形、政治情况和军事力量,还研究了诸侯的心理。

一年多以后,苏秦到燕国见燕文公,对他说:“燕国没受到秦国的侵略,是因为西边有赵国挡住秦国。可是赵国要来打燕国,早上发兵,下午就能到。您不跟近邻的赵国交好,反倒把土地送给挺远的秦国,这种做法很不好。要是主公用我的计策,先跟邻近的赵国订立盟约,然后再去联络中原诸侯一同抵抗秦国,燕国才能安稳。”

燕文公很赞成苏秦的办法,就给他准备了礼物和车马,请他去和赵国联络。

苏秦到了赵国,对赵肃侯说:“如今秦国最注目的就是赵国。秦国不敢发兵来侵犯,是因为西南边有韩国和魏国挡住秦国,要是秦国去打韩国和魏国,韩国、魏国投降了,赵国可就保不住了。赵、韩、魏、燕、齐、楚的土地比秦国大五倍,军队比秦国多十倍。要是六国联合起来一同抵抗秦国,还怕打不过它吗?为什么一个个都送自己的土地去奉承秦国呢?六国不联合起来,单独地向秦国割地求和,决不是办法。要知道六国的土地有限,秦国的贪心不足。要是您约会诸侯,结为兄弟,订立盟约,不论秦国侵犯哪一国,其余五国一同去帮它。这样,秦国还敢欺负联合起来的六国吗?”

赵肃侯听了,就拜苏秦为相国,叫他去约会各国诸侯。正在这时,赵国的边界上来了报告,说秦国把魏国打败了,魏王割让十座城给秦国求和。赵肃侯担心秦国马上要来打赵国,让苏秦想个法子。

怎样才能叫秦国不打赵国呢?苏秦想利用他的同学张仪到秦国去说服秦王连横。张仪是个穷困潦倒的政客。他是魏国人,可是魏惠王不用他,他只得到楚国去碰运气。楚威王见也不肯见他,他就投在令尹昭阳门下做门客。昭阳怀疑他偷了家里藏着的和氏璧,把他打得半死,他就又回魏国。他媳妇劝他不要再想升官发财,他说:“只要我的舌头还在,就不怕没有官做!”现在,苏秦暗中派贾舍人,将他先接到赵国。

苏秦先是不见张仪,见了又十分冷淡,还羞辱他,暗中却叫先前接他来赵国的那个门客贾舍人,把张仪送到了秦国,当上了秦惠文王的客卿。张仪对秦惠文王说:“要是咱们发兵去打赵国,那么韩、魏、楚、齐、燕一同出兵帮它,咱们该对付哪个好呢?越逼得紧,人家越怕,越害怕就越需要联合起来共同抵抗。还不如去联络六国中的几个诸侯,把多数拉过来再打少数。”秦惠文王依了张仪,暂时就不向赵国进攻了。

赵肃侯知道秦国不来打赵国了,就派苏秦去约会各国诸侯。苏秦说服了各国诸侯联合起来抗秦,赵国又封苏秦为武安君。赵肃侯打发使者去约会齐、楚、魏、韩、燕五国的诸侯到赵国的洹(huán)水(今河南北境安阳河)会面,公元前333年,楚、齐、魏三个封王的诸侯和赵、燕、韩三个封侯的诸侯,一概称王,结为兄弟,告拜天地,订了盟约。六国封苏秦为“纵约长”,交给他六国的相印,让他专门管六国联合抗秦的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2024作文素材高考版:外国典故集锦

全文共 4657 字

+ 加入清单

作文素材的积累是学生进行作文写作的必要准备,中国教育在线为广大学生精选众多经典的作文素材,供大家参考使用。

在我们在生活、学习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国外的典故,如果你对国外的历史、文化、神话故事不了解的话,就可能看不懂对方想表达的意思,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洋典故”,供参考。建议收藏以备不时之需。

1.潘多拉的盒子:潘多拉是希腊神话中第一个尘世女子。普罗米修斯盗天火给人间后,主神宙斯为惩罚人类,命令神用黏土塑成一个年轻美貌、虚伪狡诈的姑娘,取名“潘多拉”,意为“具有一切天赋的女人”。并给了她一个礼盒,然后将她许配给普罗米修斯的弟弟埃庇米修斯(意为“后知”)。埃庇米修斯不顾禁忌地接过礼盒,潘多拉趁机打开它,于是各种恶习、灾难和疾病立即从里面飞出来。

盒子里只剩下唯一美好的东西:希望。但希望还没来得及飞出来,潘多拉就将盒子永远地关上了。“潘多拉的盒子”被用来比喻造成灾害的根源。

2.达摩克利斯剑:达摩克利斯是希腊神话中暴君迪奥尼修斯的宠臣,他常说帝王多福,以取悦帝王。有一次,迪奥尼修斯让他坐在帝王的宝座上,头顶上挂着一把仅用一根马鬃系着的利剑,以此告诉他,虽然身在宝座,利剑却随时可能掉下来,帝王并不多福,而是时刻存在着忧患。人们常用这一典故来比喻随时可能发生的潜在危机。

3.缪斯:缪斯是希腊神话中九位文艺和科学女神的通称。她们均为主神和记忆女神之女。她们以音乐和诗歌之神阿波罗为首领,分别掌管着历史、悲剧、喜剧、抒情诗、舞蹈、史诗、爱情诗、颂歌和天文。古希腊的诗人、歌手都向缪斯呼告,祈求灵感。后来,人们就常用“缪斯”来比喻文学、写作和灵感等。

4.斯芬克斯之谜:斯芬克斯是希腊神话中以隐谜害人的怪物,埃及最大的胡夫金字塔前的狮身人面怪兽就是他。他给俄狄浦斯出的问题是:什么东西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傍晚用三只脚走路?俄狄浦斯回答:是人。在生命的早晨,他是个孩子,用两条腿和两只手爬行;到了生命的中午,他变成壮年,只用两条腿走路;到了生命的傍晚,他年老体衰,必须借助拐杖走路,所以被称为三只脚。俄狄浦斯答对了。斯芬克斯羞愧坠崖而死。“斯芬克斯之谜”常被用来比喻复杂、神秘、难以理解的问题。

5.皮格马利翁:皮格马利翁是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他憎恨女性,决定永不结婚。他用神奇的技艺雕刻了一座美丽的象牙女像,并爱上了她。他像对待自己的妻子那样抚爱她,装扮她,并向神乞求让她成为自己的妻子。爱神阿芙洛狄忒被他打动,赐予雕像生命,并让他们结为夫妻。“皮格马利翁效应”后来被用在教育心理学上,也称“期待效应”或“罗森塔尔效应”,比喻教师对学生的期待不同,对他们施加的方法不同,学生受到的影响也不一样。

6.犹大的亲吻:犹大是《圣经》中耶稣基督的亲信子弟12门徒之一。耶稣传布新道虽然受到了百姓的拥护,却引起犹太教长老司祭们的仇恨。他们用30个银币收买了犹大,要他帮助辨认出耶稣。他们到客马尼园抓耶稣时,犹大假装请安,拥抱和亲吻耶稣。耶稣随即被捕,后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人们用“犹大的亲吻”比喻可耻的叛卖行为。

1.象牙塔。出自19世纪法国诗人、文艺批评家圣佩韦.查理.奥古斯丁的书函《致维尔曼》。奥古斯丁批评同时代的法国作家维尼作品中的悲观消极情绪,主张作家从庸俗的资产阶级现实中超脱出来,进入一种主观幻想的艺术天地——象牙之塔。“象牙塔”被用来比喻与世隔绝的梦幻境地。

2.滑铁卢。1815年,在比利时的滑铁卢,拿破仑率领法军与英国、普鲁士联军展开激战,法军惨败。随后,拿破仑以退位结束了其政治生涯。“滑铁卢”被用来比喻惨痛的失败。

3.鳄鱼的眼泪。西方传说,鳄鱼捕到猎物时,一边贪婪地吞噬,一边假惺惺地流泪。喻指虚假的眼泪,伪装的同情。又被引申为一面伤害别人,一面装出悲天悯人的阴险狡诈之徒。

4.山姆大叔。是美国的绰号,产生于1812年美英战争时期。纽约州一位诚实能干的肉类包装商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山姆大叔”。他担任纽约州和新泽西州的军需检验员,负责在供应军队的牛肉桶和酒桶上打戳。人们发现该厂的牛肉桶上都盖有E.A—U.S.标记。本来,E.A是一个军火承包商的名字,U.S.是美国的缩写。碰巧山姆大叔(UncleSam)的缩写与美国的缩写(U.S.)相同,人们就管美国叫“山姆大叔”。美国人把“山姆大叔”诚实可靠、吃苦耐劳以及爱国主义精神视为自己民族的骄傲和共有的品质。1961年,美国国会正式承认“山姆大叔”为美国的民族象征。

5.阿喀琉斯之踵(Achilles‘Heel),是指致命的弱点,要害。传说古希腊神话中的阿喀琉斯是海神之子,荷马史诗中的英雄,他的母亲曾把他浸在冥河里使其能刀枪不入。但因冥河水流湍急,母亲捏着他的脚后跟不敢松手,所以脚踵是最脆弱的地方,一个致命之处。因此埋下祸根。长大后,阿喀琉斯作战英勇无比,但终于给人发现了弱点,在特洛伊战争中,阿喀琉斯杀死了特洛伊王子赫克托耳,因而惹怒了赫克托耳的保护神阿波罗,于是太阳神用毒箭射中了阿喀琉斯的脚后跟,送了这位勇士的命。这就是至今流传在欧洲的谚语“阿喀琉斯之踵”的来历。任何一个强者都会有自己的致命伤,没有不死的战神。

6.乌托邦。源出希腊文ou(无)和topos(处所),意即“乌有之乡”。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在他写的《乌托邦》一书中描绘了一个他所憧憬的美好社会,那里一切生产资料归全民所有,生活用品按劳分配,人人从事生产劳动,而且有充足的时间从事科学研究和娱乐,那里没有酒店、妓院,也没有堕落和罪恶。乌托邦用于比喻无法实现的理想或空想的美好社会。

7.第二十二条军规。“如果你能证明自己发疯,那就说明你没疯”。源出美国作家约瑟夫.赫勒1961年根据自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亲身经历创作的黑色幽默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这部小说太有影响了,以至于在当代美语中,“第二十二条军规”已作为一个独立的单词,使用频率极高,用来形容任何自相矛盾、不合逻辑的规定或条件所造成的无法摆脱的困境、难以逾越的障碍,表示人们处于左右为难的境地,或者是一件事陷入了死循环,或者跌进逻辑陷阱等等。

8.奥吉亚斯的牛圈。出自希腊神话。奥吉亚斯是海神的儿子,他养了无数的牛,粪秽堆积如山。比喻累积成堆或肮脏腐败的难以解决的问题。

9.布利丹毛驴。出自14世纪法国哲学家布利丹的寓言。有一头饥饿毛驴站在两捆同样的干草之间,居然不知吃哪边的干草才好,结果饿死了。比喻那些优柔寡断的人。

10.酸小姐。出自俄国作家波米亚洛夫斯基的小说《小市民的幸福》。女主人公莲诺奇卡是一个目光短浅,精神空虚的“千金小姐”。由于失恋而成为忧心忡忡、痛苦悲伤的“酸小姐”。后比喻矫揉造作、装腔作势的女子。也泛指目光短浅、思想庸俗或感情脆弱、喜怒无常的人。

7.诺亚方舟:出自《圣经》。上帝对人类所犯下的罪孽非常忧伤,决定用洪水消灭人类。诺亚是个正直的人,上帝吩咐他造船避灾。经过40个昼夜的洪水,除诺亚一家和部分动物外,其他生物都被洪水吞没。后被用来比喻灾难中的避难所或救星。

8.伊甸园:出自《圣经》。上帝在东方的一片富饶的平原上开辟了一个园子,里面有果树和各种飞禽走兽。上帝让亚当看守园子。为排解他的寂寞,上帝从亚当的身上取出一根肋骨,造成一个女人——夏娃来陪伴他。他们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人们用伊甸园比喻人间的乐园。

9.禁果:出自《圣经》。亚当和夏娃住在伊甸园中,上帝允许他们食用园中的果实,唯独“知善恶树”上的果实不能吃。狡猾的蛇引诱他们吃了禁果,从此他们懂得了善恶,辨别出真假,而且产生了羞耻之心。上帝因此将他们逐出伊甸园。禁果比喻被禁止得到而又渴望得到的东西。

10.多米诺骨牌,这是一种西洋游戏,将许多长方形的骨牌竖立排列成行,轻轻推倒第1张牌时,其余骨牌将依次纷纷倒下。用于比喻时,“多米诺骨牌效应”常指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1.超人。出自尼采《查拉图什特拉如是说》。尼采认为“超人”是代表统治阶层的理想化的无所不能的全才人物。他说:“一个人是可以使千万年的历史生色的——也就是说,一个充实的、雄厚的、伟大的、完全的人,要胜过无数残缺不全、鸡毛蒜皮的人。”比喻那些自己凌驾于一切之上的、自命不凡的利己主义者,也指那些能力卓异、超越常人的人。

2.安泰。“安泰”是希腊神话中的巨人和英雄,是海神波塞冬和地神盖娅的儿子。他的力量来源于大地母亲,只要身不离地,就力量无穷,所向无敌;如果身体离开了大地母亲,就会失去生存能力。后来,安泰被希腊神话中最伟大的英雄赫拉克勒斯举在空中击毙了。因为安泰是个离开大地母亲就失去力量的巨人,所以,后来人们在写文章时就常用“安泰”来比喻作家、诗人以及革命政党不能脱离人民群众。

3.洗礼,出自《圣经》。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因听了神蛇的话,偷吃禁果犯下了罪,这个罪从此代代相传,叫做“原罪”;各人违背上帝旨意也会犯罪,称为“本罪”。所以,凡笃信上帝的人,必须经过洗礼,洗刷原罪和本罪。洗礼时,主洗者口诵经文,受洗者注水额上或头上,也有全身浸入水中的,故洗礼也称“浸洗”。后比喻经受某种锻炼或考验。

4.泥足巨人。典出《圣经.旧约》。说的是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梦见一尊巨像,其头是精金的,胸臂是银的,腰肚是铜的,腿是铁的,脚是半铁半泥的。他正观看着,忽然天外飞来一块石头击碎巨像的泥足,于是金银铜铁泥同化为粉末。后来人们常以“泥足巨人”来形容外强中干、色厉内荏的庞然大物。

5.香格里拉。典出英国小说家詹姆斯.希尔顿的名著《失去的地平线》。书中描述了在中国喜马拉雅山山脉延伸到巴基斯坦的一个小山麓里,有一处美得像童话里仙境的地方叫香格里拉。在那里男女不问世事,不知困苦,也没有疾病和暴力,如同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一样。人们常用“香格里拉”来喻指世外仙境,也指避世隐居的地方。

6.特洛伊的海伦。特洛伊战争是以争夺世上最漂亮的女人海伦(Helen)为起因,道出以阿伽门农及阿喀琉斯为首的希腊军进攻以帕里斯及赫克托尔为首的特洛伊城的十年攻城战。

为了争夺最美丽的女人海伦,特洛伊城被毁灭。

7.特洛伊木马。希腊联军围困特洛伊久攻不下,于是假装撤退,留下一具巨大的中空木马,特洛伊守军不知是计,把木马运进城中作为战利品。夜深人静之际,木马腹中躲藏的希腊士兵打开城门,特洛伊沦陷。后人常用“特洛伊木马”这一典故,用来比喻在敌方营垒里埋下伏兵里应外合的活动。特洛伊木马也是著名电脑木马程序的名字。

8.金羊毛,希腊神话故事中金羊毛被看作稀世珍宝,很久以来,希腊人对它传说纷纷。许多英雄和君王都想得到它。金羊毛,不仅象征着财富,还象征着冒险和不屈不挠的意志,象征着理想和对幸福的追求。

9.柏拉图式恋爱,也称为柏拉图式爱情,以西方哲学家柏拉图命名的一种精神恋爱,追求心灵沟通,排斥肉欲。理性的精神上的纯洁恋爱。柏拉图认为:‘当心灵摒绝肉体而向往着真理的时候,这时的思想才是最好的。而当灵魂被肉体的罪恶所感染时,人们追求真理的愿望就不会得到满足。当人类没有对肉欲的强烈需求时,心境是平和的,肉欲是人性中兽性的表现,是每个生物体的本性,人之所以是所谓的高等动物,是因为人的本性中,人性强于兽性,精神交流是美好的、是道德的。’

10.俄狄浦斯情结。恋母和弑父都是俄狄浦斯,他不认识自己的父母,在一场比赛中失手杀死了父亲,又娶了自己的母亲,后来知道真相了,承受不了心中痛苦,就自杀了。心理学用来比喻有恋母情结的人,有跟父亲作对以竞争母亲的倾向,同时又因为道德伦理的压力,而有自我毁灭以解除痛苦的倾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有关古代书信传递的典故

全文共 2314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古代可是没有电话,所以只能靠书信来传达消息。今天就给大家具体分享一下有关古代书信传递典故,希望读者喜欢。

一、黄耳传书

信鸽传书,大家都比较熟悉,因为现在还有信鸽协会,并常常举办长距离的信鸽飞行比赛。信鸽在长途飞行中不会迷路,源于它所特有的一种功能,即可以通过感受磁力与纬度来辨别方向。

信鸽传书确切的开始时间,现在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但早在唐代,信鸽传书就已经很普遍了。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一书中有“传书鸽”的记载:“张九龄少年时,家养群鸽。每与亲知书信往来,只以书系鸽足上,依所教之处,飞往投之。九龄目为飞奴,时人无不爱讶。”张九龄是唐朝政治家和诗人,他不但用信鸽来传递书信,还给信鸽起了一个美丽的名字——“飞奴”。此后的宋、元、明、清诸朝,信鸽传书一直在人们的通信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我国的历史记载上,信鸽主要被用于军事通信的目的。譬如在公元1128年,南宋大将张浚视察部下曲端的军队。张浚来到军营后,竟见空荡荡的没有人影,他非常惊奇,要曲端把他的部队召集到眼前。曲端闻言,立即把自己统帅的五个军的花名册递给张浚,请他随便点看哪一军。张浚指着花名册说:“我要在这里看看你的第一军。”曲端领命后,不慌不忙地打开笼子放出了一只鸽子,顷刻间,第一军全体将士全副武装,飞速赶到。张浚大为震惊,又说:“我要看你全部的军队。”曲端又开笼放出四只鸽子,很快,其余的四军也火速赶到。面对整齐地集合在眼前的部队,张浚大喜,对曲端更是一番夸奖。其实,曲端放出的五只鸽子,都是训练有素的信鸽,它们身上早就被绑上了调兵的文书,一旦从笼中放出,立即飞到指点的地点,把调兵的文书送到相应的部队手中。

二、鱼传尺素

1990年11月28日,原邮电部发行了J174M《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三次代表大会》小型张一枚,邮票图案为姑苏驿,边纸图案为古代铜器上的鱼形铭文,这些鱼形铭文,用的是“鱼传尺素”的说法来象征邮政通信。

在我国古诗文中,鱼被看作传递书信的使者,并用“鱼素”、“鱼书”、“鲤鱼”、“双鲤”等作为书信的代称。唐代李商隐在《寄令狐郎中》一诗中写道:“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古时候,人们常用绢帛书写书信,到了唐代,进一步流行用织成界道的绢帛来写信,由于唐人常用一尺长的绢帛写信,故书信又被称为“尺素”(“素”指白色的生绢)。因捎带书信时,人们常将尺素结成双鲤之形,所以就有了李商隐“双鲤迢迢一纸书”的说法。显然,这里的“双鲤”并非真正的两条鲤鱼,而只是结成双鲤之形的尺素罢了。

书信和“鱼”的关系,其实在唐以前早就有了。秦汉时期,有一部乐府诗集叫《饮马长城窟行》, 主要记载了秦始皇修长城,强征大量男丁服役而造成妻离子散之情,且多为妻子思念丈夫的离情,其中有一首五言写道:“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长相思,下言加餐饭。”这首诗中的“双鲤鱼”,也不是真的指两条鲤鱼,而是指用两块板拼起来的一条木刻鲤鱼。在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之前,没有现在的信封,写有书信的竹简、木牍或尺素是夹在两块木板里的,而这两块木板被刻成了鲤鱼的形状,便成了诗中的“双鲤鱼”了。两块鲤鱼形木板合在一起,用绳子在木板上的三道线槽内捆绕三圈,再穿过一个方孔缚住,在打结的地方用极细的粘土封好,然后在粘土上盖上玺印,就成了“封泥”,这样可以防止在送信途中信件被私拆。至于诗中所用的“烹”字,也不是去真正去“烹饪”,而只是一个风趣的用字罢了。

三、烽火传军情

1994年11月7日,原邮电部发行《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四次代表大会》小型张一枚,邮票图案为新疆库车县克孜尔尕哈的汉代烽火台遗址,边纸上的文字为1974年在甘肃居延地区破城子烽塞遗址出土的东汉初年《塞上烽火品约》木简上的部分内容,再现了距今2000多年前我国西北边陲“谨侯望,通烽火”的历史遗迹。

“烽火”是我国古代用以传递边疆军事情报的一种通信方法,始于商周,延至明清,相习几千年之久,其中尤以汉代的烽火组织规模为大。在边防军事要塞或交通要冲的高处,每隔一定距离建筑一高台,俗称烽火台,亦称烽燧、墩堠、烟墩等。高台上有驻军守候,发现敌人入侵,白天燃烧柴草以“燔烟”报警,夜间燃烧薪柴以“举烽”(火光)报警。一台燃起烽烟,邻台见之也相继举火,逐台传递,须臾千里,以达到报告敌情、调兵遣将、求得援兵、克敌制胜的目的。

在我国历史上,还有一个为了讨得美人欢心而随意点燃烽火,最终导致亡国的“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周灭商后建都镐京,历史上称作西周。初期,周王为巩固国家政权,先后把自己的兄弟、亲戚、功臣分封到各地作诸侯,建立诸侯国,还建立了一整套制度,农业、手工业、商业都有了一定的发展。

四、青鸟传书

1998年10月9日,国家邮政局发行JP72《第22届万国邮政联盟大会·1999北京(二)》纪念邮资片1套4枚,其中第三枚“情绿东方”,主图和邮资图内容一致,均为一只色彩斑斓的飞鸟,背景为驿站和长城,表现了我国古代青鸟传书的传说。

据我国上古奇书《山海经》记载,青鸟共有三只,名曰诏兰、紫燕(还有一只青鸟的名字笔者没有查阅到),是西王母的随从与使者,它们能够飞越千山万水传递信息,将吉祥、幸福、快乐的佳音传递给人间。据说,西王母曾经给汉武帝写过书信,西王母派青鸟前去传书,而青鸟则一直把西王母的信送到了汉宫承华殿前。在以后的神话中,青鸟又逐渐演变成为百鸟之王——凤凰。

南唐中主李璟有诗“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唐代李白有诗“愿因三青鸟,更报长相思”,李商隐有诗“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崔国辅有诗“遥思汉武帝,青鸟几时过”,借用的均是“青鸟传书”的典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书信作文素材:给爸爸的一封信

全文共 875 字

+ 加入清单

爸爸妈妈:

你们好!

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给你们写了,但是这次我想和你们说得是你们大人的事情——计划生育。我知道你们肯定会说我一个小孩子管你们大人的事情干嘛,其实你们说错了。我们同样都是地球上的公民,不同的只是我们的年龄大小有差距,但地球上的任何一件事,我们都和你们一样,有这个过问的权利。在我们身旁,有很多人都重男轻女,都那么迷信,男的是这样好,那样好,能光宗耀祖。而我们这些女孩,就是没有一样好,甚至还有些人说有的女孩子一生下来就会把家人克死。有多少的女孩再也没有机会来到这个美好的世间了。这使我们这些同性是多么得感到不平。谁说我们女的就没出息,居里夫人就是女的,她还不是照样那么有出息,让人羡慕嘛!

在一所学校里,有多少位是女教师,她们不是都能把自己的每一位学生教得有所辉煌成就嘛!我们都是人,不管你是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你们都不可以看不起我们女孩,你们也不知道我们以后会是什么样子。妈妈,你却从来没有过这种思想,还是照样对我那么好。在我们家中,我从没看到过这种重男轻女的现象,你们都是平等待人,从没觉得女的有什么不好。在学习上,妈妈你都是对我没有太大的压力,不强逼着我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而只要我有兴趣的事,你们就会在这方面对我加强重视,不会让我去学自己没兴趣的东西。我在学习上也总是轻轻松松地学到更多丰富的知识。在生活上,从我开始记事起,爸爸妈妈,你们就用自己的言行来教诲我,告诉我怎样做人的道理。妈妈,您总是对我说,您在我们这么大的时候,家里很穷,也有很多的同龄人被迫辍学去打工,而外婆外公却卖了鸡卖了鸭,用家里唯一的粮食换钱供你读书,没钱可换也去借钱给你读书。妈妈,你也没有辜负他们对你的期望,现在也已经担起了这个家庭的重担。

妈妈,您总是不赞成逃生,也不支持兄弟姐妹去逃生,您总是对我们说:“地球只有这么大,如果人人都逃生,人往哪里站啊!”

爸爸妈妈,感谢你们没有因为我是个女孩而不高兴,有时我还以为你们重男轻女呢!爸爸妈妈,让我们共同维护计划生育的国策吧!

祝你们心想事成!

你们的女儿 XX

20XX年3月1日

……

[书信作文素材:给爸爸的一封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2024高考作文热点素材:两会传递十大民生改革时间表

全文共 2582 字

+ 加入清单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两会上,从退休、养老金到高考、医疗,再到利率市场化、税收法定,一系列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民生改革时间表得以明确。

改革1——

退休:延迟退休方案今年制定2017年正式推出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上表示,延迟退休方案将在2015年制定出来,2016年在报经中央同意后向社会征求意见,根据征求意见的情况修改完善,2017年正式推出。

我国人口正在加速老龄化,据测算,到205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38.6%。尹蔚民说,方案将充分考虑社会各界意见,从方案公布到实施至少在5年以上,以便给社会一个心理预期。在具体实施上,将采取“小步徐趋、渐进到位”,即每年只会延长几个月的退休年龄,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达到规定的法定退休年龄。

改革2——

养老:全国养老金统筹方案力争在2015年出台

尹蔚民表示,全国养老金统筹方案力争在2015年出台。按照社会保险的大数法则,实施职工养老保险的全国统筹,可以在全国范围内调剂余缺、分散风险。

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基金运行总体平稳。2014年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当期结余3458亿元,累计结余3.06万亿元。但当前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实行省级统筹,部分省份收不抵支。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白重恩说,养老金收支平衡还有赖于完善社保缴费的征收机制,优化基金投资运营实现保值增值,增加财政投入以及利用国企分红等弥补未来缺口,最终使养老金可持续发展。

改革3——

高考:25个省今年统一试卷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上表示,今年,全国性鼓励类的加分项目全部取消,高考将实行全国25个省份统一命题,高校自主招生将取消推荐限额,所有学校和学生都可以参加自主招生。此外,“寒门学子”上大学获得进一步支持。

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农学院院长邢克智说,教育改革措施加速落实,让广大学生享受到了教育进步和教育公平。现在高考改革取得了突破,下一步也应该改革招生制度。可以制定国家高等学校招生制度改革实施的相关意见,启动改革试点,让招考制度改革步步深入。

改革4——

行政审批:2015年将全部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再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建立规范行政审批的管理制度。

非行政许可审批,很多没有法律规定,各地情况五花八门,严重影响行政效率和市场活力。山西某地级市2014年梳理发现,未经法律许可和上级批准的非行政许可审批高达上千项。中国行政体制改革学会副会长汪玉凯说,今年全部取消非行政审批难度不小,如能完成对公众、企业减负效果明显,但要防止一些地方把非行政许可变成“红顶中介”服务,换“马甲”继续高收费。

改革5——

医疗:今年在100个城市进行公立医院改革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在100个地级以上市进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破除以药补医。

“公立医院不是商业机构,办医院的目的就应该是治病救人。”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说,现在我们的公立大医院没有体现出公益性,实行收入和创收关联的市场路线,结果导致医患关系变成商家与消费者的关系,出现了随意大处方、乱检查的乱象。“切断医护人员收入与病人医疗费之间的利益联系,就是抓住了公立医院改革的‘牛鼻子’。”

改革6——

公路收费:收费办法改革2015年提上日程

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在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上表示,对收费公路的管理、收费公路条例的修订,已经提上议事日程。目前已对收费调整进行前三轮调研,今后将进行体制性改革,同时也将加强收费公路的管理。

我国收费公路已达11.2万公里,居世界第一。当前建设公路中有69%都是通过贷款修成,90%以上高速公路要收费。交通部披露,全国高速公路一年收费3000多亿元。全国人大代表朱列玉认为,到期的收费公路应严格依规停止收费,包括养护费在内的费用应由公共财政承接,这是公共财政必须承担的责任。

改革7——

计划生育:“全面二孩”政策放开还在调查评估

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柳斌杰说,目前还在对“单独二孩”政策的影响进行调查评估,进一步放开“全面二孩”还需完成很多工作。目前“全面二孩”政策还没有提上日程。柳斌杰说,“单独二孩”政策尚未完全落实到位,需要进一步观察,还要对人口结构、分布情况、生存状态、人口质量等进一步研究评估。在这些工作都做了之后,才会决定是不是再进一步放开“全面二孩”政策。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社科院研究员钱念孙说,从双独两孩到单独两孩,再逐步过渡到普遍两孩政策,这是我国人口政策的演变趋势,也是为了避免人口结构上的骤涨骤跌。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必须“逐步”实现人口规模与中国经济社会“新常态”形势相匹配,需要理性思维、科学决策的过程。

改革8——

利率市场化:存款利率上限今年放开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上说,今年可能放开存款利率上限。

存款利率放开被认为是利率市场化的最后一步。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说,去年以来,存款利率上浮空间提高到1.3倍以后,商业银行能够差异化定价,出现了上浮区间不同的阵营,说明商业银行与客户之间的优化已经在形成。利率市场化的条件正在朝着越来越成熟的方向发展。

改革9——

房地产:房地产税立法或2017年完成

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在两会期间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由全国人大牵头、财政部配合的房地产税立法工作正在研究过程中。

全国政协委员、原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说,中央财税体制改革要求在2016年基本完成重点工作、任务,从时间表看,房地产税立法最迟应该在2017年完成。房地产税进入立法程序之后,还要征求社会各方面的意见,还会有激烈的争论。我国房地产税方案不能照搬哪国模式,要有一定的豁免范围,如第一套房或人均一定面积以下。

改革10——

税收:税收法定2020年之前全面落实

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发言人傅莹表示,总的目标是要在2020年之前,全面落实税收法定原则。“税收法定”有关规定也在立法法修正案予以明确。

在中国现行的18个税种中,只有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和车船税3个税种通过全国人大立法。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郑淑娜表示,“税收法定”原则确立后,人大会按照这一原则加强税收立法和修改工作,也会有一系列落实这一原则的配套措施出台,“税收法定”更多在于落实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2024高考素材:古代十大杰出人物

全文共 5639 字

+ 加入清单

你认为古代的最杰出人物有哪些呢?下面是由语文迷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代十大杰出人物,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周瑜:历史长河中的不灭星光

【获奖名片】坚守信念为国捐躯

【评价】

1.谈笑间,羽扇轻摇,破敌百万;沙场上,征袍染红,血战南郡。他用短暂的一生,诠释忠诚与智慧的真正含义。

2.国家危难,他力排众议,强据曹魏,尽显名士风采;赤壁阵前,他泰然自若,拔剑相迎,破百万曹军。他短暂的一生确如高山般让人仰止!

【颁奖词】

权力的巅峰,他触手可及;忠诚的信条,他永生不忘。他火烧赤壁,血战南郡,以自己短暂的生命,成就他人的王者霸业。一颗忠心,东吴元老,他深谋远虑,助吴天下三分。何谓贤谋,何谓良帅,何谓能臣,公瑾是也。

【事迹】

周瑜出身士族,早年与孙策是挚友。他尽心辅佐孙策,为孙策东渡江东立下汗马功劳。孙策死后,周瑜又效力孙权。建安七年,曹操下书责令孙权送其子为人质,众大臣犹豫再三不能决断。周瑜力挽狂澜,分析利弊,最终说服群臣。周瑜对孙氏忠贞不二。他拒绝了曹操派人的游说,态度坚决。

建安十三年,曹操挥军三十万会猎江东。周瑜英勇不惧,说服众人,与曹决一死战。面对三十万曹军,周瑜展现的是一位真正的英雄拥有的豪迈。一句“操直送死”,一计“火烧曹军”,一场“赤壁之战”,成就了他的辉煌。这场大火使曹元气大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局面。熊熊的火焰是周瑜爱国的心火,是他誓死效忠的赤子之心。

赤壁之战后,他为了扩张东吴的势力,主张攻打南郡,在那场战争里他失去了生命,但他在赤壁船头傲立的风姿,依然让人仰望。他将一生都奉献于东吴霸业,直到最后一刻都不曾倒下。

二、屈原:赤子之心的汨罗英魂

【获奖名片】浊世清莲

【评价】

1.“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在有些人看来,处世不必过于认真,世道清明,可以出来为官;世道浑浊,可以与世浮沉。然而你宁可投江而死,也不愿使清白之身,蒙受世俗尘埃。

2.眼看自己一度兴旺的国家已经无望,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你本可以出走他国,却最终因爱恋国土,于悲愤交加中自沉于汨罗江,殉了自己的理想。怎能不让人叹惋?

【颁奖词】

是您,使内外交困的楚国一度出现国富民强、诸侯威震的局面;是您,虽屡遭疏远流放,赤子之心却始终不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直到无能为力,您纵身一跃汨罗江,以身来殉美政理想!

【事迹】

战国时楚国人。我国最早的大诗人,名平,字原。他学识渊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联合齐国,抗击强秦。在同反动派斗争中受诬陷而丢官离职。顷襄王时被放逐,但因此却更加接近人民的生活,对黑暗现实十分不满。后因楚国的日益****,首都郢亦被秦兵攻破,他既无力挽救楚国的危亡,又深感政治理想无法实现,遂投汨罗江而死。

屈原的著作有《离骚》、《九章》等,这些著作文字华美,体现了他的人生理想和政治追求。他看清了贵族的虚伪、昏庸与腐朽,看清了奸臣排斥贤才的行为,看清了社会的种种不仁……他的主张,体现了他对楚国国事的深切忧念以及为理想而献身的伟大精神。

屈原的死是对当时黑暗势力的一种嘲讽和揭露,是一种无言的反抗与斗争,同时也是向后世发出的一个警告——要小心黑暗的势力!他的作品语言生动而富有活力,有着浪漫主义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李时珍:用坚持谱写中华传奇

【获奖名片】医学泰斗

【评价】

1.穿上草鞋,背起药筐,远涉深山旷野,遍访名医宿儒,你就是以这样谦逊的姿态和辉煌的成就为中华历史写下一部传奇!

2.一介农夫,怀揣着执着上路,走进大山,风雨兼程,亲尝百种药草,挥就一部影响世界的不朽医典,而他的名字也同《本草纲目》一起刻入历史的记忆。

【颁奖词】

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坚定的信念伴你步入医学圣殿,不懈的努力带你翱翔成功之巅!

【事迹】

李家世代业医,但由于民间医生地位很低,李家常受官绅的欺侮。因此,父亲决定让二儿子李时珍读书应考,以便一朝功成,出人头地。李时珍不屑于空洞乏味的八股文,打算放弃科举做官之路,专心学医,于是向父亲求说并表明决心:“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李月池最终同意了儿子的要求。

李时珍认为,“读万卷书”固然需要,但“行万里路”更不可少。于是,他既“搜罗百氏”,又“采访四方”,深入实际进行调查。李时珍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后人为此写了“远穷僻壤之产,险探麓之华”的诗句,表现他远途跋涉、四方采访的生活。

李时珍每到一地,就虚心地向各式各样的人物求教,其中不乏农民和渔夫。李时珍为了了解药物,并不满足走马看花式的调查,而是“罗列诸品,反复谛视”。例如他在写到白花蛇时为了真实细致地了解这种剧毒蛇而置危险于度外,到处寻找,终于在捕蛇人的帮助下目睹了捕蛇、制蛇的全过程。李时珍搞清了药物的许多疑难问题,并编著了中国药物学的空前巨著——《本草纲目》。

四、李煜:词人皇帝

【获奖名片】皇位诚可贵,诗词价更高

【评价】

1.四十年的短暂岁月,他无悔度过,有过荣华与富贵,也有过艰辛与无奈。一生的追求,永远在历史长河中定格,词人皇帝——中国历史上首屈一指的词人一帝。

2.软禁磨灭不了他的意志,苦难摧毁不了他的心趣,他用心血浇灌自己的梦想种子,终于绽放出词帝之花。

【颁奖词】

别人看来或许他只是一个昏庸的皇帝,然而,只有他自己明白,吟诗作赋是他一生的最爱。冷落了荣华,远离了争鸣,选择与词作伴,他从未后悔。淡去金色的华表,他留下的是灿烂的诗篇。

【事迹】

李煜才华横溢,工书善画,能诗擅词,通音晓律,是被千古传诵的一代词人。本无心争权夺利,一心向往归隐生活,登上王位完全是无意,他曾痛恨自己生在帝王家。他嗣位时,南唐已奉宋正朔,多次入宋朝进贡,苟安于江南一隅。他精于书画,谙于音律,工于诗文,词尤为五代之冠。前期词多写宫廷享乐荒靡的生活,风格柔靡,但是这并不是他向往,他甚感空虚无奈;后期词反映亡国之痛,题材扩大。李煜词境深远,感情真挚,语言清新,极富艺术感染力。

后主前期词风格绮丽柔靡,还不脱“花间”习气。国亡后在“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的软禁生涯中,以一首首泣尽以血的绝唱,使亡国之君成为千古词坛的“南面王”。

五、王昭君:中原最美的和平使者

【获奖名片】最美使者

【评价】

1.为了民族,为了国家,她甘愿牺牲自我,舍小家为大家,她的出塞换来了六十余载的和平。昭君让人们铭记的不仅是她的美貌,更是她的付出。

2.长安花红,雁门沙黄,只有那南归的雁群知道昭君是怎样放弃一生荣华换来大汉半世和平,只有那朔北的长风知道悠悠羌笛背后是昭君怎样绵长的相思和无悔的抉择。

【颁奖词】

你海棠般娇羞的容颜,你菊花般孤傲的风骨,你柳絮般飘飞的思念,你桃花般红消香断的泪痕,都在茫茫大漠中消隐。你默默地随清风而去,为了那永世的安宁,你的英姿,是漠北最美丽的剪影。

【事迹】

王昭君天生丽质,聪慧异常,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公元三十六年,汉元帝昭示天下,遍选秀女,昭君为南郡首选,抵达京城却无缘面君。公元前三十三年,北方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主动来汉朝请求和亲,以结永久之好,昭君挺身而出,慷慨应诏。她肩负着汉匈和亲的重任,别长安,出潼关,度黄河,过雁门,历时一年多,于第二年抵达漠北,受到匈奴人民盛大欢迎。昭君出塞后,汉匈两族团结和睦,国泰民安,昭君慢慢地把中原文化传给匈奴,使匈奴和汉和睦六十多年。“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之役”,历史记载了那一段时期欣欣向荣的和平景象。昭君死后,葬在大青山,匈奴人民为她修墓并奉为神仙。她的故事成为我国历史上流传不衰的民族团结的佳话。

六、孙膑:身残志锐的智慧化身

【获奖名片】才志双全

【评价】

1.在艰难里,他从不放弃,用锐利的智慧打开一道道尘封的门,终于迎来了人生的道道曙光。庞涓的迫害止不住他才华的释放,膑脚之痛停不了他追求的脚步。孙膑,你的大智大勇,永远是激励我们前进的指明灯。

2.他是一把倚天巨剑,被历史的烈焰淬练过,被人世的无情锻造过,但是,只能让他越挫越勇。他用智慧的光芒,让我们中华文化有了围魏救赵的传奇。

【颁奖辞】

田忌赛马,围魏救赵,我们从成语中读你;身残志锐,胸罗兵甲,我们从历史中品你。你是一首无声的歌,流传千年仍气镇风云;你是一部无字的书,演绎着关于智慧的不老的传说。

【事迹】

孙膑是春秋时期战国著名军事家孙武的后代,早年曾与庞涓一起学习兵法。庞涓妒忌他比自己有才干,于是暗地里派人请孙膑来,设计陷害他。孙膑忍受被剜去膝盖骨的酷刑之苦,用才智感动了齐使,并在他的帮助下回到齐国。孙膑隐居在田忌幕下时就表现出突出的军事才能,后于“田忌赛马”后被田忌推荐给齐威王,成为齐国的军师。

后来,魏国攻打赵国。赵国危急,向齐国请求救援。齐威王想任命孙膑为将,孙膑婉言推辞说:“一个受过刑的人不能为将。”于是任命田忌为大将,任命孙膑做军师,让他在有帷幕的车上坐着出谋策划。在这场战役中,孙膑运用非凡的才智屡出妙计,最终使得魏军大败,创造了中国战争史上“围赵救魏”的光辉战例。后来孙膑又在魏国和赵国联合攻打韩国之时与庞涓斗智,使庞涓死于万箭中。孙膑因战出名,世世代代也相传他的兵法。

七、关羽:骁勇赤胆的忠义巨人

【获奖名片】忠义双全为世虎臣

【评价】

1.在天下大乱之时,你奋勇而起,追随刘备,为兴复汉室,贡献一生。关云长,你是中华民族的铁血男儿!

2.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单刀赴会,水淹七军……武艺吓破曹军胆,忠义敢为万夫雄。你的勇敢热血,是中华民族赤胆忠心的魂,永远不屈屹立!你的执着信念,是天地间的浩然正气,将不灭永生!

【颁奖词】

智勇兼备,勇猛善战,你是武将中的神话。

万人之敌,忠义双全,你是人臣中的传奇。

手握青龙偃月刀,大喝一声,威震中华。

【事迹】

生于战火纷飞的年代,关羽从不忘记自己的道义,对兄弟不弃不离。中平元年,刘备组织了一支义勇军参与扑灭黄巾军的战争,关羽就在其中。他们桃园结义,情同兄弟,常一起同床而睡。一生追随刘备,不辞辛苦,随身守护。

关羽智勇双全。与刘备下邳失散,关羽陷身曹营,刘备去投袁绍。关羽得知刘备下落,单人匹马,保护二家皇嫂千里寻兄。为护得皇嫂周全,关羽被逼无奈,过五关斩六将,最终在古城兄弟君臣夫妻相会。219年,刘备称汉中王,封关羽为前将军。同年关羽进攻荆州北部樊城,曹操派大将于禁救援。当时大雨令汉水暴涨,于禁所率领的七军都被大水淹没,将士纷纷往高处避水。而关羽则乘势坐大船进行攻击,大破敌军,威震华夏。

他忠义两全,为报曹操恩义,放他败走华容道。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刘备的天下大业,用自己的一生在历史的长河中叙写了一个大大的“忠”字。真是可歌可泣!

八、岳飞:中原大地的雄狮

【获奖名片】爱国英雄

【评价】

1.身为一名庶民,他铭记“精忠报国”的志向;身为一国将领,他写下“抗金英雄”的传奇。他虽然被佞臣所害,死于一场政治斗争,但岳王庙前松柏常青,岳王英明永存。

2.凌云壮志,铁骨铮铮,面对敌人你勇敢地站起来,久经沙场,英勇杀敌。流言、罪名、怀疑、间离……什么都无法抹去你的赤胆忠心、爱国情怀!

【颁奖词】

金戈铁马,驰骋沙场,一代名将,精忠报国。他用沥泉神矛撑起半壁江山,他用热血赤诚铸就不败神话。他是奔跃在中原大地上的雄狮。

【事迹】

岳飞是中国南宋爱国军事家,汉族英雄。侍母至孝,家贫力学。他的母亲在他背上刺“精忠报国”四字。岳飞从此为一生处世准则,果断承担起救国救民的重任。他组建战无不胜的岳家军,大破金兀术,声势日隆,军威益壮。然而昏庸的皇帝在小人的谗言中对岳飞起了疑心,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其逮捕,一代忠将竟成为“帝国的敌人”。在《满江红》的歌声中,岳飞及儿子岳云被害于风波亭……

岳飞虽被奸佞小人所害,但他的大智大勇与坚定的爱国报国之心,永远激励着我们的爱国热情。

九、霍去病:横空出世的热血青年

【获奖名片】戎马一生为国建勋

【评价】

1.强大的敌人没有退却他的步伐,他为国愤然杀敌;成功的名利没有遮住他的双眼,他依然视国难为己任。“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他是旷世英雄。

2.他凭借着一腔血气骁勇,及八百骑兵,在茫茫大漠里奔驰杀敌,以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和热爱,打了一场场漂亮的战役。他是汉军中的一代楷模。

【颁奖词】

眼中的冷漠是对匈奴的无畏,心中的热火是对国家的守护。直到今天热血撞你心壁的声音依旧可辨,你马踏匈奴的绝世风采依然清晰。我们为你对国家的热情而倾倒,为你不恋奢华、保家卫国的壮志而感动!

【事迹】

当时的汉王朝边境不稳,时常遭受匈奴的侵扰。匈奴几乎把以农耕为生的汉王朝当成了自己予取予求的库房。面对匈奴的侵犯,年仅18岁的霍去病主动请缨。率八千精骑,直冲敌营,杀得匈奴人仰马翻。后又两次率兵北征,对匈奴进行大围剿。他的惊奇出世让匈奴人闻风丧胆。汉武帝为他建造的豪华府第直到完工他都未去看一眼,并说出“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豪言壮志。他在抗击匈奴、保家卫国的战场上度过了戎马一生。

十、苏武:茫茫大漠中最坚韧的守望者

【获奖名片】坚韧守望

【评价】

1.十九年如一日,他牧羊于大漠,孤独与寂寞伴他左右,但他从没想过屈服。富贵对于他恰似过眼云烟,忠心对于他才是永恒无限。他是真正的爱国主义者!

2.时间没有磨灭他的气节,孤独没有打败他的信念。他用七千多个日日夜夜铸造了一段不朽,他用心中对祖国的忠诚激励了无数后人。

【颁奖词】

持一支旌节,心怀大汉于茫茫大漠;扶一阵驼铃,游走于沙漠败草之中。在漫天风雪中且行且歌的牧羊人,用勇气,用执著书写了一段流传千古的悲歌。你的忠心成为高山雪莲那执著而圣洁的守望。

【事迹】

面对大汉与匈奴关系日益紧张的形势,汉朝派苏武出使匈奴。从虞常谋反私会张胜,到虞常兵变失败,毫不知情的苏武硬是被牵扯进去。但他为不失气节、不玷辱使命选择自刎。被救活后,卫律的威逼利诱都不能改变他的信念。

在大窑中嚼着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在北海边,他牧着等待生小羊的羝羊,没有粮食。他取野鼠所储存的果实充饥,但手中日夜拿着汉廷的符节,即使节上的牦牛毛全部脱落也没有放下。他对大汉的忠贞令人感动,终于在被扣押十九年后,须发尽白地回到大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古代夫妻书信格式

全文共 5324 字

+ 加入清单

古代来玩都是通过书信来交流的,那么古代写信都有哪些格式上的要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古代夫妻书信格式,欢迎参考阅读!

一、书信要注意事项:地位、抬头、分行、称谓、结尾。

所谓地位,即收信人姓名称谓写于起首顶头第一行。发信人的署名在全张信笺的二分之一以下。

抬头是指旧式书信,对年长的受信人空一格或另起一行,以示尊敬。

分行是为避免杂乱无章而采用的分段陈述。每段开始前空二个字,述及不同内容时分几段书写。

称谓,不同身份有不同用语。如对于父母用膝下、膝前;对于长辈用尊前、尊右、前鉴、钧鉴、侍右;对于平辈用台启、大鉴,惠鉴、台右;对于妇女用懿鉴、慈鉴;对于老师要用函丈、坛席……等。现时,一般已不用了,多以同志、先生等作为尊称,如加上惠鉴,台鉴,赐鉴,等也未尝不可。

信写好以后,加上结尾语,俗称“关门”。有如“敬颂钧安”、“即问近好”、“敬祝健康”、“此致敬礼”,以及较古朴形式的春安、冬安、日棋,刻祉…… 在社交上用“专颂台安”。另有匆促草率语“匆匆不一”、“草草不尽”、“不尽欲言”、“恕不多写”等。

二、具体格式

(一)提称语

书信一定要用称谓,首先要分清是父母、尊长,还是老师、朋友。称谓之后,一般要缀以对应的词语来表达敬意,例如前面提到的台端、台甫等等,这类词语称为提称语。

提称语与称谓有对应的关系,其中有些可以通用,但大部分都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其中比较常用的有:

用于父母:膝下、膝前、尊前、道鉴

用于长辈:几前、尊前、尊鉴、赐鉴、尊右、道鉴

用于师长:函丈、坛席、讲座、尊鉴、道席、撰席、史席

用于平辈:足下、阁下、台鉴、大鉴、惠鉴

用于同学:砚右、文几、台鉴

用于晚辈:如晤、如面、如握、青览

用于女性:慧鉴、妆鉴、芳鉴、淑览

给父母写信,"膝下"一词用得最多,源出出于《孝经》:"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严。"是说人幼年时,时时依于父母膝旁,后来转为对父母的尊称。

"函丈"源出于《礼记-曲礼》,向尊长请教时,要"席间函丈",意思是说,彼此的席位之间要空出一丈左右的地方,以便尊长有所指画;故用作对老师的尊称。

提称语可以几个词叠加使用,如毛泽东致其师符定一(字澄宇)称:"澄宇先生夫子道席",以见尊敬之意。等。现将常见提称语列表如下:

这里再对较常见的提称语约略作些解释。

足下 古代最初用为下对上的敬称,后来书信中多用于同辈之间。

膝下 旧时子女致父母的信,多以“父母亲大人膝下”起首。人幼时常依于父母膝旁,家书中用“膝下”,既表敬重,又示出对父母的亲爱、眷依之情。

垂鉴赐鉴钧鉴 尊鉴 台鉴 鉴,即古代镜子,有审察的意思。用作书信提称语,就是请阅看的客气说法。垂,含居高临下之义。赐,上给予下叫做赐。钩,古以钩陶喻国政,后称宦官多冠以钩宇。垂鉴、赐鉴、钧鉴,多用于对上、致年高德韶者的信中。尊鉴,可用于尊长,也可用乎辈。台鉴适用较广,“台”有“高”义,对熟识或不熟识的尊长、平辈,皆可使用。

勋鉴道鉴大鉴 英鉴 伟鉴 雅鉴 惠鉴 对身居高佼、有功勋业绩者,可用“勋鉴”。对道德君子、望重学者,可称“道鉴”。大、英、伟、雅,含高尚、美好、不凡、不俗的意义,宜用于友朋往来书信。 “惠鉴”,就是赏阅的意思,但语意分量较“赐鉴”为轻,适用于一般书信,师长对已独立的后辈学子,也可用此客套。

慈鉴 爱鉴双鉴 芳鉴 致母亲,可称“慈鉴”。夫妻,或情意亲密的男女之间,可用“爱鉴”。给友朋夫妇二人之信,可用“双鉴”。女子间往来书信,可用“芳鉴”。

礼鉴 给居丧者信,用“礼鉴”。如,爱国之士李公扑遇害后,周恩来等致其夫人唁函即称“张曼筠女士礼鉴”。

公鉴 共鉴同鉴 用于致团体或多人的信函,可于所列人名之后,书“诸先生共鉴”等。

道席 讲席教席 撰席 著席 史席 席,席位。道席,多用为学生对师长的尊称。讲席、教席,也是对从事教育、讲学者的敬称,但用于平辈间,写信人与受信人不必有师生关系。撰席、著席、史席,都用作对文士的敬称,文人间也常互用。撰,即著述。史,指有著作传世垂史。

览 阅 知悉 一般用于长对幼、前辈对晚辈的称呼之后。

(二)告辞或思慕语

启辞 就是信文的开场白,或寒暄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启辞理应属于信件正文的一部分,由于旧时尺牍中,这部分形成了一系列的套语,在现时书信中还常可以看到,所以将此单独提出,分两类举例以供参考:

(1)表示写信人以诚恳的态度,请受信人阅读信文。如:

敬禀者写信人自称是恭敬地禀陈事情的人,表示下面是所要禀告的话,用于致父母尊长的信,如“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

跪禀者 义同“敬禀者”,用于子孙对尊长。

即禀者 同上。

敬启者 写信者自谦为恭敬地陈述事情的人,表示请对方允许自己告诉下面所写的内容。既可用于同辈,也可用于下对上。

谨启者 谨,是谨慎、郑重的意思。用于同辈。

径启者 径,这里是直截了当的意思,一般公私书函通用。

拜启者 拜,表敬词。用于友朋往来书信。

敬呈者 与“谨呈者”,皆用于下对上的公私书函。

恳启者 用于平辈,表示下面信文将写求助于对方的内容。

兹启者 兹,这里,现在。兹启,意即今在此陈述。态度客观平和,不含明显敬意。

哀启者 向亲友报丧的书信用此。

复禀者 用于对尊亲或上级的回信复禀。对平辈可用“再启者”。

专启者 用于专谈某实事的书信。

(2)根据具体情况,或作寒喧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如:

顷诵华笺,具悉一切。忽奉手教,获悉一是。奉诵钧谕,向往尤深。顷获大示,井所赐物。惠书奉悉,如见故人。幸承明教,茅塞顿开。披诵尺素,谨表葵私。数获手书,至感厚爱。展读琅函,甚感盛意。接阅华简,幸叨莫逆。捧读德音,喜出望外。手教敬悉,词意深美,一启蓬心。正切驰思,顷奉华翰,快慰莫名。顷得手示,欣悉康泰,至为宽慰。蒙惠书并赐大著,灿若河汉,拜服之至。迭接来示,因羁琐务,未及奉复,深以为歉。台函奉读多日,未即修复,万望海涵。大札敬悉,稽复乞谅。欣奉惠书,敬聆喜讯,不胜忭贺。接读手书,知君抱恙欠安,甚为悬念。久慕鸿才,今冒昧致书,以求教诲。别来无恙久不晤见,甚念贤劳。暌违日久,拳念殊殷。久疏通问,时在念中。一别经年,弥添怀思。日前曾奉一函,谅已先尘左右。前此一函,想已达览。

其实,写信也是写文章,此类启辞套语,虽可采用,却不必拘泥,尽可以千变万化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启辞套语也是可以省略的。比如,现在不少人写信,习惯于一开头即用“你(您)好”二字,似乎不如此,这封信就没法往下写似的。先向收信者问候致意,原是不错的,然而如果封封信都是如此格局,则未免呆板单调了。

思慕语 书信的功能之一是沟通彼此地情感,因此,在提称语之后不直接进入正文,而是要用简练的文句述说对对方的思念或者仰慕之情,这类文句称为思慕语。

思慕语中使用最多的,是从时令、气候切入来倾吐思念之情。敦煌文书中有一件《十二月相辩文》,列举每月不同的气候状况下,可供选用的词语,如正月初春可以说:"孟春犹寒,分心两处,相忆缠怀。思念往还,恨无交密。"二月仲春可以说"仲春渐暄,离心抱恨,慰意无由,结友缠怀,恒生恋想。"等等。由于有了意境的描述,读之令人倍感亲切。

后世书信的思慕语相当丰富,不胜枚举,比较常用的如:

云天在望,心切依驰。

相思之切,与日俱增。

望风怀想,时切依依。

仰望山斗,向往尤深。

风雨晦明,时殷企念。

寒灯夜雨,殊切依驰。

瘦影当窗,怀人倍切。

还有一类思慕语是从回忆上次见面的时间及其思念切入的,如:

不睹芝仪,瞬又半载。

自违芳仪,荏苒数月。

久违大教,想起居佳胜,定符私祈。

久疏问候,伏念宝眷平安,阖府康旺。

思慕语十分丰富,读者可以在阅读书信范文时留心摘录,以供自己习用。最好是提高的文学素养,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真实的情感。

(三)正文

正文信的正文,即写信人对收信人说的话,这是书信的主体。正文从信笺的第二行开始写,前面空两字。如果启辞单独成行,正文可在启辞的下一行空两宇开始书写。书信的内容各不相同,写法上也无需一律,以表情达意准确为原则。一般说来,应先谈谈有关对方的事情,表示关切、重视或谢意、敬意,然后再谈自己的事情。正文写好后,如发现内容有遗漏,可补充写在结尾后面;或写在信右下方空白处,并在附言之前加上“另”、“又”等字样;或在附言的后面写上“又及”或“再启”字样。

(四)结语

结语,即信文的结束语,理应属正文的一部分。但与“启辞”相仿,旧式书信中也形成了一系列常用结语套辞,现时各界文化人士的书简中,仍频见使用。这里不妨胪列若干,供参考。

书短意长,不一一细说。 恕不一一。不宣。不悉。不具。不备。不赘。 书不尽意。不尽欲言。临颖不尽。

余客后叙。余容续陈。客后更谭。

请对方回信:

盼即赐复。翘企示复。伫候明教。时候教言。盼祷拔冗见告。万望不吝赐教。敬祈不时指政(正)。敢请便示一二。尚祈便中见告。如何之处,恭候卓裁。至盼及时示下,以匡不逮,无任感祷。

告诉对方不用劳神回信:

谨此奉闻,勿烦惠答。敬申寸悃,勿劳赐复。

答复对方询问:

辱蒙垂询,略陈固陋,聊博一粲而已。远承下问,粗述鄙见,尚希进而教之。上述陋见,难称雅意,亟祈谅宥。姑道一二,未必为是,仅供参考。不揣冒昧,匆此布臆,幸勿见笑。

请人应允:

所请之事,务祈垂许。以上请托,恳盼慨允。诸事费神,伏乞俯俞(允)。

表示关切:

伏惟珍摄。不胜祷企。海天在望,不尽依迟(依依思念)。善自保重,至所盼祷。节劳为盼。节哀顺变(用于唁函)。

表示感谢之情:

诸荷优通,再表谢忱。多劳费心,至纫公谊。高谊厚爱,铭感不已。

(五)祝辞

祝辞,就是书信结尾时,对收信人表示祝愿、钦敬或勉慰的短语,如“即颂近安”、“此致敬礼”、“祝你进步”之类。其中,“即颂”、“此致”、“祝你”等词,紧接正文末尾书写;“近安”、“敬礼”、“进步”等词,另起一行,顶格书写。如果祝颂语的文字较多,也可独立占行,空两字写起,不必分拆成两部分。如果信笺下方余地充分,或者为了突出祝辞,也可将“祝”、“颁”、“此致”等宇样独占一行,空四格书写,而将“安”、“好”、“敬礼”等另行顶格书写。顶格书写的祝辞后一般不加标点符号。祝辞应根据具体情况恰当择用。

以下为常见祝辞:

书信内容主要是谈一件事的,可用:专此,致 专此,祝 专此即请 专此布达,即颂 专此奉复,并祝(复信用)

一般书信,用于平辈、友朋之间: 即颂 即请 顺效 顺祝

或为: 此候 此请 顺致 顺颂 即候

或为: 祝颂请 问致候

对尊长,可选用: 恭叩 恭淆 恭颂 恭候 敬叩 敬祝 故请 敬颂

平辈间,为强调敬意,也可用: 恭颂 恭请恭候

为强调郑重其事: 谨祝 谨贺

对晚辈: 此询 顺祝 即问祝(你)愿(你)盼 望

对祖父,颂祝;起居永福

对父母辈,颂祝: 金安福安

对尊长: 康安 钧安 崇安履福 颐安

对女长辈: 慈安懿安 坤安 玉安

平辈友朋间,可按四时颂祝: 春社 暑安 秋棋 冬馁

逢年尾岁首,可贺: 新禧(元旦)春禧(春节)年禧 岁祺节禧(节日通用)新年快乐新春愉快

常时可颂: 近祺 日祉 时吉 时绥 起居安吉 行止佳胜 工作顺利 台安大安

当日可达之信,颂: 晨安早安 午安 晚安 刻安

对女性可颂: 淑安 妆安 阃安

对未婚女子,颂: 闺安

对父母健在而承欢膝下的平辈,可颂: 侍安 侍祉

对晚辈后生,祝愿: 学业锐进 工作好 生活愉快 幸福 健康 进步 侍棋课祉

祝收信人全家: 阔府康泰全家幸福

祝收信人夫妇:双安 俪安 俪祉

贺有喜庆事者,道: 喜安 庆祺

贺新婚者: 燕安 燕喜

贺生子者: 麟安

对家居者: 潭安 潭祺 潭祉

对行旅者: 客安 行祺 旅 一帆风顺 旅居康乐

唁丧,请候: 礼安 孝履

问病,祝颂: 早日康复 痊安

对蒙遭意外不幸者,祝祷: 否极泰来

对知识界,可泛颂: 文安 道安 研安 文祺 雅祺

对编辑: 编祺 编安

对写作者: 著祺 撰安笔健

对教师: 教祺 教安诲安

对军界: 勋祉 戎安

对政界 政安 勋安 升安 公祺钧祺 崇祺

对工商实业界: 筹祉财安 吉利 赢祺 盈祺 发祺 运祉 事业昌隆 宏猷大展 行止佳顺 万事顺遂 百事称心 诸事如意 盛利久发 财源茂盛 日进斗金

古时书信,颂祝语大都融贯在正文中,至近代才逐渐形成祝辞独立一栏。所以,书信正文中如已包含祝福内容,或者本身就是祝贺信函,那么视辞一项便可省去。还有,信一开头就称“你好”的,如果信末再写祝好之类,便显得累赘了,应注意避免。

(六)署名

署名,就是在正文结尾的右下方签署写信人姓名。如果是写给熟识的亲属友人的,可只写名字,不必写姓;或在名字前面,加上自己的称呼,如:弟、侄、晚等。称呼与名字之间,可略空半字地位;或者将称呼用小字写在名字的左上方。

署名的后面,可加写启禀词,也可不加。常用启禀词如下:

对尊长: 叩叩上 叩禀 敬禀

对平辈: 上敬上 谨启 鞠启 顿首 亲笔 手肃

对晚辈: 字 示 白 谕 手白 手谕

在署名或启禀词后面,写上撰信的年月日,也可把日期写在下一行署名的右下方。另外,还可以在日期之后,写上撰信时的处所、氛围、心境等,如“舟中”、“灯下”、“万籁俱寂”之类。

(七)附候或致意

如写信人的家属、近处朋友也和收信人熟悉,署名后一行或加上这些人的附候,如“某人嘱笔问候”。如应向收信人的家属、近邻亲友问候的,可加上“请向某某致意”,倘是长辈,可作“请在某某前四名问安”之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2024高考议论文论据素材:三十个语文作文典故及简析

全文共 841 字

+ 加入清单

运用典故,可以使我们的作文充满文学韵味。以下是小编带来的2017高考议论文论据素材:三十个语文作文典故及简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1、夸父逐日:追求真理、理想信念、献身精神等。

2、神农尝百草:开拓创业、勇于实践、不断探索等。

3、精卫填海:矢志不渝、持之以恒、敢于奋斗等。

4、尧舜禅让天下:可以论证出于公心、选贤举能、欣然让位等。

5、大禹治水:奉献精神、公而忘私、勇于实践等。

6、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眷恋故园、忠贞气节等。

7、周文王礼遇姜子牙:礼贤下士、起用人才等。

8、周公吐哺:当政者心怀天下、延揽贤士等。

9、周成王桐叶封第:言而有信、谨言慎行等。

10、曹刿论战:知彼知己,审时度势、一鼓作气等。

11、管仲、鲍叔牙之交:人的诚挚友谊、信任、彼此关怀等。

12、董狐的直笔:耿直仗义、不畏权势、实事求是、忠于职守等。

13、晏子使楚:不卑不亢、聪明机智、维护人格国格等。

14、赵简子与中山狼:不辨敌友、忘恩负义、以怨报德等。

15、勾践卧薪尝胆:忍辱负重、奋发图强等。

16、鲁班发明锯子:类比思维、触发灵感、造福后世等。

17、孙武操练女兵:严于律令、整军经武效果惊人等。

18、西门豹治邺:破除迷信、革故鼎新、兴利除弊等。

19、商鞅变法:改革求新、富国强兵、动机与效果背反等。

20、邹忌讽齐王纳谏:进谏纳谏、广开言路、勇于接受批评等。

21、孙膑、庞涓斗智:气量之宽窄、智谋之高下等。

22、孟尝君养士:重视人才、招贤纳士、一技之长皆有用等。

23、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突破传统、努力学习引进等。

24、孟子母亲择邻而居:正确引导子女、重视环境对人的影响等。

25、冯谖孟尝君狡兔三窟:居安思危、深谋远虑、留有后路等。

26、庄子谈庖丁解牛:得其要道、掌握规律、应刃解难等。

27、李冰修都江堰:功在当代、泽及后人、科学技术的重大作用等。

28、扁鹊见蔡桓公:病须早治、讳疾忌医、后患无穷等。

29、苏秦悬梁刺股:立志自强、勤奋刻苦、持之以恒等。

30、田单以火牛阵攻燕:不屈不挠、智勇抗敌、创新开拓等。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2024高考作文素材历史典故:人生的真谛

全文共 493 字

+ 加入清单

几个学生向苏格拉底请教人生真谛

苏格拉底把他们带到果林边,这时正是果实成熟的季节,树枝上沉甸甸地挂满了果 子。“你们各顺着一行果树,从林子这头走到那头,每人摘一枚自己认为是最大最好的果子。不许走回头路,不许作第二次选择。”苏格拉底吩咐说。

学生们出发了。在穿过果林的整个过程中,他们都十分认真地进行着选择。等他们到达果林的另一端时,老师已在那里等候着他们。

“你们是否都选择到自己满意的果子了?”苏格拉底问。

学生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都不肯回答。

“怎么啦?孩子们,你们对自己的选择满意吗?”苏格拉底再次问。

“老师,让我再选择一次吧!”一个学生请求说,“我走进果林时,就发现了一个 很大很好的果子,但是,我还想找一个更大更好的,当我走到林子的尽头后,才发现第一次看见的那枚果子就是最大最好的。”

另一个学生紧接着说:“我和师兄恰巧相反,我走进果林不久就摘下了一枚我认为 是最大最好的果子,可是以后我发现,果林里比我摘下的这枚更大更好的果子多的是。老师,请让我也再选择一次吧!”

“老师,让我们都再选择一次吧!”其他学生一起请求。

苏格拉底坚定地摇了摇头:“孩子们,没有第二次选择,人生就是如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古代朋友书信格式

全文共 4016 字

+ 加入清单

称谓后附提称语,用于文言书信,如,运使学士阁下()、虹生十四兄亲家年大人情右();再如,某公道席、某先生台鉴、母氏慈鉴、贤弟如晤,等。现将常见提称语列表如下:

这里再对较常见的提称语约略作些解释。

足下古代最初用为下对上的敬称,后来书信中多用于同辈之间。

膝下 旧时子女致父母的信,多以“父母亲大人膝下”起首。人幼时常依于父母膝旁,家书中用“膝下”,既表敬重,又示出对父母的亲爱、眷依之情。

垂鉴 赐鉴 钧鉴 尊鉴 台鉴鉴,即古代镜子,有审察的意思。用作书信提称语,就是请阅看的客气说法。垂,含居高临下之义。赐,上给予下叫做赐。钩,古以钩陶喻国政,后称宦官多冠以钩宇。垂鉴、赐鉴、钧鉴,多用于对上、致年高德韶者的信中。尊鉴,可用于尊长,也可用乎辈。台鉴适用较广,“台”有“高”义,对熟识或不熟识的尊长、平辈,皆可使用。

勋鉴 道鉴 大鉴 英鉴 伟鉴 雅鉴 惠鉴对身居高佼、有功勋业绩者,可用“勋鉴”。对道德君子、望重学者,可称“道鉴”。大、英、伟、雅,含高尚、美好、不凡、不俗的意义,宜用于友朋往来书信。 “惠鉴”,就是赏阅的意思,但语意分量较“赐鉴”为轻,适用于一般书信,师长对已独立的后辈学子,也可用此客套。

慈鉴 爱鉴 双鉴 芳鉴 致母亲,可称“慈鉴”。夫妻,或情意亲密的男女之间,可用“爱鉴”。给友朋夫妇二人之信,可用“双鉴”。女子间往来书信,可用“芳鉴”。

礼鉴 给居丧者信,用“礼鉴”。如,爱国之士李公扑遇害后,等致其夫人唁函即称“张曼筠女士礼鉴”。

公鉴 共鉴 同鉴 用于致团体或多人的信函,可于所列人名之后,书“诸先生共鉴”等。

道席 讲席 教席 撰席 著席 史席席,席位。道席,多用为学生对师长的尊称。讲席、教席,也是对从事教育、讲学者的敬称,但用于平辈间,写信人与受信人不必有师生关系。撰席、著席、史席,都用作对文士的敬称,文人间也常互用。撰,即著述。史,指有著作传世垂史。

览 阅 知 悉 一般用于长对幼、前辈对晚辈的称呼之后。

启辞 启辞 就是信文的开场白,或寒暄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启辞理应属于信件正文的一部分,由于旧时尺牍中,这部分形成了一系列的套语,在现时书信中还常可以看到,所以将此单独提出,分两类举例以供参考:

(1)表示写信人以诚恳的态度,请受信人阅读信文。如:

敬禀者 写信人自称是恭敬地禀陈事情的人,表示下面是所要禀告的话,用于致父母尊长的信,如“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

跪禀者 义同“敬禀者”,用于子孙对尊长。

即禀者 同上。

敬启者 写信者自谦为恭敬地陈述事情的人,表示请对方允许自己告诉下面所写的内容。既可用于同辈,也可用于下对上。

谨启者 谨,是谨慎、郑重的意思。用于同辈。

径启者 径,这里是直截了当的意思,一般公私书函通用。

拜启者 拜,表敬词。用于友朋往来书信。

敬呈者 与“谨呈者”,皆用于下对上的公私书函。

恳启者 用于平辈,表示下面信文将写求助于对方的内容。

兹启者 兹,这里,现在。兹启,意即今在此陈述。态度客观平和,不含明显敬意。

哀启者 向亲友报丧的书信用此。

复禀者 用于对尊亲或上级的回信复禀。对平辈可用“再启者”。

专启者 用于专谈某实事的书信。

(2)根据具体情况,或作寒喧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如:

顷诵华笺,具悉一切。忽奉手教,获悉一是。奉诵钧谕,向往尤深。顷获大示,井所赐物。惠书奉悉,如见故人。幸承,茅塞顿开。披诵尺素,谨表葵私。数获手书,至感厚爱。展读琅函,甚感盛意。接阅华简,幸叨莫逆。捧读德音,喜出望外。手教敬悉,词意深美,一启蓬心。正切驰思,顷奉华翰,快慰莫名。顷得手示,欣悉康泰,至为宽慰。蒙惠书并赐大著,灿若,拜服之至。迭接来示,因羁琐务,未及奉复,深以为歉。台函奉读多日,未即修复,万望海涵。大札敬悉,稽复乞谅。欣奉惠书,敬聆喜讯,不胜忭贺。接读手书,知君抱恙欠安,甚为悬念。久慕鸿才,今冒昧致书,以求教诲。别来无恙久不晤见,甚念贤劳。暌违日久,拳念殊殷。久疏通问,时在念中。一别经年,弥添怀思。日前曾奉一函,谅已先尘左右。前此一函,想已达览。

其实,写信也是写文章,此类启辞套语,虽可采用,却不必拘泥,尽可以千变万化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启辞套语也是可以省略的。比如,现在不少人写信,习惯于一开头即用“你(您)好”二字,似乎不如此,这封信就没法往下写似的。先向收信者问候致意,原是不错的,然而如果封封信都是如此格局,则未免呆板单调了。

正文信的正文,即写信人对收信人说的话,这是书信的主体。正文从信笺的第二行开始写,前面空两字。如果启辞单独成行,正文可在启辞的下一行空两宇开始书写。书信的内容各不相同,写法上也无需一律,以表情达意准确为原则。一般说来,应先谈谈有关对方的事情,表示关切、重视或谢意、敬意,然后再谈自己的事情。正文写好后,如发现内容有遗漏,可补充写在结尾后面;或写在信右下方空白处,并在附言之前加上“另”、“又”等字样;或在附言的后面写上“又及”或“再启”字样。

结语 结语,即信文的结束语,理应属正文的一部分。但与“启辞”相仿,旧式书信中也形成了一系列常用结语套辞,现时各界文化人士的书简中,仍频见使用。这里不妨胪列若干,供参考。

书短意长,不一一细说。 恕不一一。不宣。不悉。 不具。不备。不赘。 书不尽意。不尽欲言。临颖不尽。

余客后叙。余容续陈。客后更谭。

请对方回信:

盼即赐复。翘企示复。伫候。时候教言。盼祷拔冗见告。万望不吝赐教。 敬祈不时指政(正)。敢请便示一二。尚祈便中见告。如何之处,恭候卓裁。至盼及时示下,以匡不逮,无任感祷。

告诉对方不用劳神回信:

谨此奉闻,勿烦惠答。敬申寸悃,勿劳赐复。

答复对方询问:

辱蒙垂询,略陈固陋,聊博一粲而已。远承下问,粗述鄙见,尚希进而教之。上述陋见,难称雅意,亟祈谅宥。姑道一二,未必为是,仅供参考。不揣冒昧,匆此布臆,幸勿见笑。

请人应允:

所请之事,务祈垂许。以上请托,恳盼慨允。诸事费神,伏乞俯俞(允)。

表示关切:

伏惟珍摄。不胜祷企。海天在望,不尽依迟(依依思念)。善自保重,至所盼祷。节劳为盼。节哀顺变(用于唁函)。

表示感谢之情:

诸荷优通,再表谢忱。多劳费心,至纫公谊。高谊厚爱,铭感不已。

祝辞祝辞,就是书信结尾时,对收信人表示祝愿、钦敬或勉慰的短语,如“即颂近安”、“”、“祝你进步”之类。其中,“即颂”、“此致”、“祝你”等词,紧接正文末尾书写;“近安”、“敬礼”、“进步”等词,另起一行,。如果祝颂语的文字较多,也可独立占行,空两字写起,不必分拆成两部分。如果信笺下方余地充分,或者为了突出祝辞,也可将“祝”、“颁”、“此致”等宇样独占一行,空四格书写,而将“安”、“好”、“敬礼”等另行。的祝辞后一般不加标点符号。祝辞应根据具体情况恰当择用。

以下为常见祝辞:

书信内容主要是谈一件事的,可用: 专此,致 专此,祝 专此即请 专此布达,即颂 专此奉复,并祝(复信用)

一般书信,用于平辈、友朋之间: 即颂 即请 顺效 顺祝

或为: 此候 此请 顺致 顺颂 即候

或为: 祝颂请 问致候

对尊长,可选用: 恭叩 恭淆 恭颂 恭候 敬叩 敬祝 故请 敬颂

平辈间,为强调敬意,也可用: 恭颂 恭请 恭候

为强调郑重其事: 谨祝 谨贺

对晚辈: 此询 顺祝 即问 祝(你)愿(你)盼 望

对祖父,颂祝; 起居永福

对父母辈,颂祝: 金安 福安

对尊长: 康安 钧安 崇安 履福 颐安

对女长辈:  懿安 坤安 玉安

平辈友朋间,可按四时颂祝: 春社 暑安 秋棋 冬馁

逢年尾岁首,可贺: 新禧(元旦)春禧(春节)年禧 岁祺 节禧(节日通用)新年快乐新春愉快

常时可颂: 近祺 日祉 时吉 时绥 起居安吉 行止佳胜 工作顺利 台安 大安

当日可达之信,颂: 晨安 早安 午安 晚安 刻安

对女性可颂: 淑安 妆安 阃安

对未婚女子,颂: 闺安

对父母健在而承欢膝下的平辈,可颂: 侍安 侍祉

对晚辈后生,祝愿: 学业锐进 工作好 生活愉快 幸福 健康 进步 侍棋 课祉

祝收信人全家: 阔府康泰 全家幸福

祝收信人夫妇: 双安 俪安 俪祉

贺有喜庆事者,道: 喜安 庆祺

贺新婚者: 燕安 燕喜

贺生子者: 麟安

对家居者,颂: 潭安 潭祺 潭祉

对行旅者: 客安 行祺 旅 一帆风顺 旅居康乐

唁丧,请候: 礼安 孝履

问病,祝颂: 早日康复 痊安

对蒙遭意外不幸者,祝祷: 否极泰来

对知识界,可泛颂: 文安 道安 研安 文祺 雅祺

对编辑: 编祺 编安

对写作者: 著祺 撰安 笔健

对教师: 教祺 教安 诲安

对军界: 勋祉 戎安

对政界 政安 勋安 升安 公祺 钧祺 崇祺

对工商实业界: 筹祉 财安 吉利 赢祺 盈祺 发祺 运祉 事业昌隆 宏猷大展 行止佳顺 万事顺

遂 百事称心 诸事如意 盛利久发 财源茂盛 日进斗金

古时书信,颂祝语大都融贯在正文中,至近代才逐渐形成祝辞独立一栏。所以,书信正文中如已包含祝福内容,或者本身就是祝贺信函,那么视辞一项便可省去。还有,信一开头就称“你好”的,如果信末再写祝好之类,便显得累赘了,应注意避免。

署名 署名,就是在正文结尾的右下方签署写信人姓名。如果是写给熟识的亲属友人的,可只写名字,不必写姓;或在名字前面,加上自己的称呼,如:弟、侄、晚等。称呼与名字之间,可略空半字地位;或者将称呼用小字写在名字的左上方。

署名的后面,可加写启禀词,也可不加。常用启禀词如下:

对尊长: 叩 叩上 叩禀 敬禀

对平辈: 上 敬上 谨启 鞠启 顿首 亲笔 手肃

对晚辈: 字 示 白 谕 手白 手谕

在署名或启禀词后面,写上撰信的年月日,也可把日期写在下一行署名的右下方。另外,还可以在日期之后,写上撰信时的处所、氛围、心境等,如“舟中”、“灯下”、“万籁俱寂”之类。

附候或致意 如写信人的家属、近处朋友也和收信人熟悉,署名后一行或加上这些人的附候,如“某人嘱笔问候”。如应向收信人的家属、近邻亲友问候的,可加上“请向某某致意”,倘是长辈,可作“请在某某前四名问安”之类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2024高考作文素材:历史典故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全文共 1951 字

+ 加入清单

合纵、连横,动荡不定。公元前302年,赵武灵王决定进行军事改革,改穿胡服,学习骑射。

赵武灵王是一个眼光远、胆子大的君主。赵国的大臣楼缓、肥义、公子成,全是他的帮手。赵武灵王想改革军事已经想了很久。有一天,他对楼缓说:“咱们北边有燕国,东边有东胡,西边有林胡、楼烦、秦、韩等国,中间还有中山。四面八方全是敌人,什么是咱们的保障呢?自己要是不再发愤图强,随时都能给人家灭了。要发愤图强就得做好些事情。我打算先从改革服装着手,接着说可以改变打仗的方法。你瞧怎么样?”

楼缓说:“服装可怎么改呢?”

赵武灵王说:“咱们穿的衣服,袖子太长,腰太肥,领口太宽,下摆太大。穿着这种长袍大褂,做事多不方便。”楼缓把话接过去,说:“还费衣料。”

赵武灵王把袖子晃了晃,下摆兜了兜,说:“多费衣料倒在其次,穿上长袍大褂,不但做事不方便,而且走起路来摇摇摆摆的,干起活儿来就迟慢。因此,也就减少了急起直追的精神。全国的人全都这样,国家哪儿强得起来?我打算仿照胡人(西北方的游牧和半游牧民族)的风俗,把大袖子的长袍改成小袖儿的短褂,腰里系(jì)一根皮带,脚上穿双皮靴。穿上这种衣服,做事方便,走路灵活。你再想大模大样、摇摇摆摆地走也就办不到了。”

楼缓听得很高兴地说:“咱们仿照胡人的穿着,打起仗来灵便,是不是?”

赵武灵王说:“是啊!咱们打仗全靠步兵,就是有马,只知道用马拉车,可不会骑着马打仗。我打算穿胡人那样的衣服,学习胡人那样骑马射箭。那可多么灵活!”

楼缓听得来劲,就去告诉肥义,肥义也很赞同。

第二天上朝的时候,赵武灵王、楼缓和肥义,都穿着小袖子的短战衣出来。一般大臣们瞧见他们这个样子,吓了一跳,他们还以为赵武灵王跟那两位大臣犯了疯病呢。赵武灵王把改变服装的事宣布了。大臣们总觉得这太丢脸了。这不是把中原的文化、礼义都扔了吗?可是赵武灵王下了决心,非实行不可。他拿种种理由把他那个最顽固的叔叔公子成说服了。大臣们一见公子成也穿上了胡服,只好随着改了。

然后赵武灵王下了一道改革服装的命令。过了没有多少日子,全国的军队不分将军士兵,全部穿上了胡服。在民间,有的人起头觉得有点不像样,后来因为胡服比起以前的衣服实在方便得多,反倒时兴起来了。

赵武灵王第二件向胡人学习的事,就是骑马射箭。不到一年工夫,赵国大队的骑兵训练成了。军事改革后,赵武灵王亲自把临近的中山国从魏国接收过来,又收服了东胡和临近的几个部族,接着打发使者去联络秦国、韩国、齐国、楚国。赵国就这么强大起来了。到了实行胡服骑射的第七年,不但中山、林胡、楼烦都已经收服了,还扩张势力,北边一直到代郡、雁门,西边到云中、九原,一下子增加了好些土地。

接着,赵武灵王打算到秦国去摸摸底。国内的事由谁管呢?他见小儿子很能干,就把太子废了,传位给小儿子,就是后来称为赵惠文王的,自己改称为主父。赵主父拜肥义为相国,李兑为太傅,公子成为司马,封大儿子为安阳君。国内的政权布置妥当之后,他要动身去考察秦国的地理形势,还要去侦察一下如今在位的秦王,看他是怎么样的一个人了。

赵主父打扮成个使臣,自称为“赵招”,带了几十个手下人,上秦国去访问,沿路察看山水要道,画成地图。他到了秦都咸阳,以使臣的身份见了秦昭襄王,还向他报告了赵武灵王传位的事情。

秦昭襄王问他:“你们的国君老了吗?”他回答说:“还正在壮年。”秦昭襄王就问:“那为什么要传位呢?”他回答说:“我们的国君叫太子先练习练习。国家大权可仍然在主父手里。”

秦昭襄王跟这位“使臣赵招”瞎聊天。他说:“你们怕不怕秦国?”“使臣赵招”说:“怕!要是不怕,就用不着改革服装,练习骑马射箭了。好在如今敝国的骑兵比起早先来增加了十多倍,大约能够跟贵国结交了吧!”秦昭襄王听了这话,还挺尊敬他。“使臣赵招”辞别了秦王,回到驿馆里去了。

当天晚上,秦昭襄王想起赵国使臣的谈话,又文雅、又强硬,态度又尊严、又温和,倒是个人才。他还想跟他谈谈。第二天,秦昭襄王派人去请他。“使臣赵招”的手下人说:“使臣病了,过几天再去朝见大王吧。”就这么又过了几天,秦昭襄王又派人去请赵国使臣,一定要他去。可是“使臣赵招”不见了,他的随从人员也不见了,使馆里只留下一个人,自称是赵国的使臣赵招。

秦昭襄王的手下人就把他带到秦昭襄王跟前。秦昭襄王问他:“你既是使臣赵招,那么上次见我的那个使臣又是谁呢?”

真赵招说:“是我们的主父。他想见一见大王,特意打扮成使臣。他嘱咐我留在这儿给大王赔罪。”

秦昭襄王咬牙切齿地说:“赵主父骗了我!”立刻叫大将白起带领三千精兵,连夜追上去。他们追到函谷关,守关的将士说:“赵国的使臣已经出关三天了。”泾阳君白跑一趟,只好回去向秦王报告。秦昭襄王没有办法,索性大方点儿,把那个真赵招也放回去了。

赵国的改革,也增强了合纵国的力量,对秦国也是一种威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