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汕头家乡的风俗作文六年级(汇集20篇)

浏览

5977

作文

516

家乡春节的风俗

全文共 230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春节风俗很多,不信你看——

一到春节,男女老少就都穿着漂亮的新衣,脸上挂着淳朴的笑容,迎接着新年的到来。每家每户都张贴着红红的对联和年画。到处都敲锣打鼓。小朋友们都去拜年、送贺卡。到了夜晚,处处张灯结彩。有名的店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什么走马灯、官灯、冰灯、纱灯……各式各样。一旁,鞭炮声、擦炮声,响个不停,火箭炮、烟花,火光冲天。出门在外的人,必宁要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人们还要守岁呢!

怎么样,我家乡春节的风俗多吧,你想到我的家乡来过年吗?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家乡的风俗作文800字

全文共 873 字

+ 加入清单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这句话不假,我们家乡的许多习俗就和别的地方不一样,现在,我就来介绍家乡的葬礼吧!

葬礼就是家里的亲人去世了都要做的事,我们家乡的葬礼是非常复杂的,不像大城市只要人一去世就送到了火葬场去了。我们这里有人死了,要先给去世的人穿上寿衣,把遗体放在棺材里,放在灵堂的中央,前面摆上逝者的画像,供人们吊唁。家中有老人去世了,远方的儿女不管远近,就算在天涯海角,也要在这时候赶回来见亲人的最后一面。

亲人去世后,家里就要锣鼓班子来,锣鼓敲起来,悲哀的唢呐吹起来,周围的乡亲邻里,远处的亲戚只要得到消息,都会赶来吊念,帮助安排丧事活动。逝者的晚辈都头戴身披长长的孝布,在棺材前的一个火盆里跪着烧纸钱,他们心情悲伤哭泣着,叫着那位去世的亲人的名字。到了傍晚七点多,鼓锣声就不会停了,会一直响到天亮,还有人悲伤地唱着歌谣,这被我们这的人称为闹夜,就是有两个唱夜歌的人,一人提着锣,一个人挎着鼓,围着逝者的灵柩慢慢地转圈,踏着缓慢的节奏,用悲伤的声调现场自编的夜歌,内容大多是历史故事,更多述说逝者生前的功德,让现场的听众都心情都很沉痛。深夜一二点时,就会开棺见亲人最后一面,这是最悲伤的时候,所有的人都要去逝者告别,有的亲人甚至会爬在棺材上大哭,因为这是永别。

到了第二天,我们这里就会把棺材抬上山入土为安,时间有早有晚,上山和下葬的时间,必须按照道士事先算好的吉时才行,不像县城天还没亮就把人送上了山,这应该就是“百里不同俗,千里不同俗”吧!

送葬时,有一列长长的队伍,前面有亲戚晚辈举着花圈,后面就是抬棺材的和锣鼓班子。一声唢呐打破了寂静,锣鼓响起来,震耳的鞭炮声不绝于耳,后面还有撒纸钱的跟着。棺材抬上了山,那里有早已挖好的井,在道士的指挥下就把逝者安葬在这里了。

埋坟的第一天傍晚时,逝者的亲人要到坟上去“烧包”,就是拿着一条用稻草编成的一个大辫子一样的东西,去给亡者烧掉,前三天每天晚烧一个,传说是为亡者死后怕冷就晚上一晚上烧一个,给亡者作伴,到了第三天就要建坟了,坟建好之后,这丧事才算完毕。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葬礼,你说是不是很有意思?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特别的家乡风俗作文600字

全文共 700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都明白,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元宵节。这一天,大家都要看花灯,猜灯谜,而我的家乡—歙县汪满田的花灯可是别有特色哟!

说那里的花灯很有特色,因为它们大都是由竹架子骨在内,糊纸于外,加以形象逼真的绘画与色彩点缀共同组成的各式各样的鱼儿。花灯为何都是纸鱼儿呢?传说由来以久,老人们说,古时火神总是来烧房子,人们损失了许多的财产,为了驱赶火神,人们就把花灯都做成鱼的形状,并带着如同真的大纸鱼绕着村子转。火神看见鱼,以为整个村子里有好多水,就不再敢来烧房子了。以后,人们就年年做鱼,戏鱼,以求平安。

每逢正月十五晚七点,花灯会便开始了。瞧!只见那天空中出现了许多烟花,有的金光闪闪,似一座金桥横空而架;有的五彩斑斓,升上天空呼啦开出各色的花朵…,各种烟花争奇斗艳,让人目不暇接。之后,真正的主角上场了!一个个头能装下两三个小孩的巨大纸鱼游来了,它的身体里有几十枝甚至上百枝红蜡烛,把路面照得亮堂堂的。在鱼队前,一个汉子拿着一个火把引路,十几个壮汉抬着一个“巨无霸”鱼缓缓地走来。“巨无霸”鱼摇头摆尾的,似乎在向人们问好,人们欢呼着挥手表示欢迎。紧随其后又是几条大鱼儿,后头跟着一条条可爱的小纸鱼欢快地游着,不时地互相亲昵着。小纸鱼的主人可是我们孩子,花灯会上也随之增加了几分童趣。

鱼队的中间杂着敲着铜锣,打着大鼓的大人,声音震耳欲聋,使花灯会更显热闹。几个淘气的小男孩跟着他们的爸爸和爷爷,举着燃完的烟花剩下的杆儿做成的小小火把,走在鱼队的最终面,来回跑着,乐着。鱼队走到另外的地方,又该烟花炮竹上场了,“叭”,这儿的炮竹响了,“轰”那边放烟花了,真不明白该看哪儿了呢!

元宵灯会“纸鱼儿”游,灯火通明喜乐洋洋!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家乡的风俗习惯

全文共 465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有许多传统的节日,我最喜欢的就是春节。

按照家乡的习俗,春节从腊月二十三就开始了。腊月二十三被家乡称为小年,这天,人们就开始打扫卫生,把房间的里里外外都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杀羊杀猪用来祭灶。从这天起,人们就开始办年货了:买对联、买糖果有些人家还要炸东西。

到了除夕就更热闹了,家家户户都在包饺子,到处都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上了飘亮的新衣服,出门在外的人赶紧回家团圆。到了晚上,人们都要吃年夜饭。

从大年初一到初十,是人们走亲访友的好日子。人们都要互相拜年,祝福亲朋好友新年快乐,全家平安幸福。家里来了客人,大人们都要拿出好吃的东西来接待客人,小孩子们也都非常开心,因为他们都可以收到压岁钱。

到了元宵节的时候,到处都张灯结彩的,整条街道都挂满了灯笼彩旗,非常好看,小孩子们都高兴地唱起来跳起来,高兴极了,家家户户也都挂上了火红的灯笼,吃着汤圆。这都寓意着我们大家都团团圆圆。生活和和美美。晚上,大家有的放着美丽的烟花,有的在放许愿灯,美丽极了。

过了正月十六,春节就这样结束了,人们又开始了忙碌的工作,我们也开始认真的学习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家乡让我陶醉_六年级作文

全文共 656 字

+ 加入清单

家乡是一幅百看不厌的画,家乡是一曲优美悦耳的歌,家乡是一首恬静闲适的诗,家乡是一颗夺目璀璨的明珠,家乡是那温暖舒适怀抱¨¨¨

春天让我欣慰。春天,柔嫩的柳丝随着微风飘舞,舒展身子,和微风共同奏出优美的歌。小草探出圆圆的小脑袋连成一片,宛如一张碧绿的毯子,铺在地面上。小溪像个野孩子,无所畏惧,陪微风奏唱。这一切,像是被这绿画笔的歌声打动,展现出了一幅生机勃勃、富有朝气的水墨画。

夏天让我兴奋。夏天,天空中,几朵白云伶仃的飘着,柳树无精打采地垂着,蜻蜓最怕太阳的威力,害怕太阳的光线把烧着翅膀,所以它只贴着房檐飞。杨树高大挺拔的身子为我们遮阳。门口站岗放哨的狗也交加不住太阳的权威,伸出舌头在蝈蝈的歌声中睡熟了。

秋天让我温馨,田野里,高粱涨红了脸,笑弯了腰,玉米露出它那整齐的金黄的牙齿,稻草人都为着美好的季节喜形于色。金黄的麦田里,三三两两的农民辛勤地劳动着。在树林里,秋天是高明的染色师,大地是他的调色板,把银杏染成鹅黄,把枫叶染成绛红,色彩斑斓。飘落的树叶好似一只只翩翩起舞的蝴蝶,真是让人陶醉。树上的苹果像一张张红红的脸蛋儿,又像一盏盏红灯笼。这一切好像沉醉在这童话的王国里。

冬天让我依偎。冬天,白雪皑皑,冬拿走了秋白色的画笔,让他在这天地里任意涂鸦。红色的房瓦,广阔的大地上涂满了那圣洁高雅圣洁的白色,冬也是一个细心的孩子,为了让小河变得像银河一样美,特意请来了美容师——风,把小河冰冻,接着,冬穿着溜冰鞋,带着画笔,自由地玩耍着。

家乡让我陶醉,家乡让我神往。家乡,我的梦幻天堂。

[家乡让我陶醉_六年级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家乡的风俗

全文共 793 字

+ 加入清单

俗话说得好:“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春节到,家家户户真热闹!一年之中,过春节应该是大家最喜庆的日子吧。

按照我们广东的规矩,春节从扫尘开始了。扫尘顾名思义就是将家里打扫的干干净净,焕然一新!扫尘的传统风俗,由来已久。民谣说:“二十四,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南方称“扫屋”,北方叫“扫房”。在年节前扫尘,是中国人民一直有的传统习惯。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用青竹叶与柚子叶绑在杆上清扫屋顶天花、墙壁上的尘垢蛛网,谓之扫去“穷运”、“晦气”,来年清吉。

对联窗花,也是春节必不可少的吉祥物。大人们拿着崭新的对联,踩上凳子,将对联整整齐齐的贴在家门口。贴福字可还真有讲究,要把福字倒过来贴,寓意着福气到家。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事情就是买新衣服。衣服、裤子、鞋子、袜子,样样俱全,焕然一新。即使没有鞋子和袜子孩子们也总会拥有一件新衣裳。第二件事就是买各式各样的零食饮料,薯片、饼干、利是糖等等各种零食。恐怕第三件事是买玩具或用品,特别是未成年的孩子们。

春节眨眼就到了。年三十晚,大人们准备年夜饭,广东人必备的白切鸡,清蒸鱼,各种美味佳肴大饱口福。一口接一口,吃个不停,一勺接一勺,美味不会停。恐怕是吃完这顿饭就要胖个三四斤啊!在我们老家有一个很特别的习俗。就是在吃完年夜饭后我们要用柚子皮熬的水来洗澡,从头淋到脚,寓意着将来年的厄运都统统洗掉。煮好的柚子水倒倒一个大盆中,放进浴室,香甜的柚子皮散发着迷人的味道,使人忍不住喝上一口。洗完澡换上新衣服新鞋子,拿上背包和同学们,朋友们,亲戚们在楼下玩耍。

大年初一,和弟弟妹妹哥哥姐姐,一起玩耍和同学朋友玩个够。吃好玩好睡好,真是又舒服又轻松啊!不过一年之中,也就只有这几天可以无忧无虑的玩耍啦!赶紧看这几天好好嗨皮嗨皮一下吧。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形形色色的特色风俗才形成了五彩斑斓的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我们最爱的家乡风俗作文800字

全文共 1036 字

+ 加入清单

又是一阵淡淡的粽叶气息萦绕在我的心间,雪白的糯米在光的照耀下如清泉般的在心灵上跳舞,袅袅的炊烟慢慢地散开……回忆起那个粽子包裹着的温暖,宛如栀子花在指尖上绽开了。

我的家乡在上海奉贤,端午节里,家家都会吃粽子。

以前,年幼的我不知道端午节是个什么节气,只知道每逢端午节全家都会去奶奶家吃粽子。当我渐渐长大懂事后再一次提及端午节,博学的老爸都会给我普及很多知识。还是穿越到战国时期吧!相传战国时期有一位叫屈原的大人物,由于多次遭遇政敌的攻击,被楚王流放,跳江身亡。后世为了纪念屈原,端午节就诞生了。最初粽子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到了晋代,粽子成为端午节食物,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

在我的记忆里,作为本地人的奶奶也是最擅长包粽子的——谁让我嘴馋呢!我总是对奶奶包的肉粽和蜜枣粽子念念不忘,记得去年的端午节,爸爸给我布置了一项特殊任务——包粽子。于是端午当天我带着激动和兴奋的心情早早来到了奶奶家,奶奶准备好提篮带上我,从原材料开始准备。我和奶奶两个人去家门口的小河边摘芦叶,这是一大片的芦苇地,在一片片的叶子中,我彻底迷糊了,到底什么样的叶子才是最适合包粽子呢?奶奶边摘边告诉我,要挑选叶子上没有黑点、没有枯斑、甚至连一个小洞眼也不能有的新鲜翠叶。我于是跟随奶奶的脚步,信心满满地开工起来。好不容易找到了几片好叶子,可是被我摘下来的一瞬间就不小心碰坏了。奶奶转过头安慰我说:“阿妹,不要紧的,奶奶小时候刚开始摘芦叶也这样,摘多了就有经验了。”我又尝试了几次,总算摘得几片自己还算满意的芦叶,回头一看奶奶已经摘满了一篮子。我热得满头大汗,脱下外套剩下短袖T恤了。

回到家中,奶奶便去厨房淘米,洗粽叶。我也就在灶台边,心不在焉地玩起稻草来。奶奶边准备材料边帮我披上脱掉的外套。

“奶奶,您材料准备好了没有?”我焦急又无奈地喊道。“好了,快点来吧!”我兴奋地蹦了过来,只见奶奶娴熟地把一张张粽叶卷起来,做成一个小尖锥裹成三角状,然后先放一把米垫底,再夹一个蜜枣放进粽叶里,随后用手抓一把米洒在馅上,再把米压密实平整,最后就可以翻折粽叶把预留那段的粽叶盖在米上,这样鼓鼓的粽子就成型了。可是想把一个粽子裹起来可真不容易,奶奶腾出一只手抽了围兜里的一根线,一头用牙齿咬住,另一头就开始在粽子上绕来绕去,还没看明白情况,眨眼间就包好了。第一个粽子就这样诞生了。“我也要包!”说罢,奶奶教了我一个小妙招,一卷、一放、一压、一裹,不一会儿我就在奶奶这位“粽子专家”的指导下成功完成了包粽子的任务。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关于家乡风俗作文600字

全文共 530 字

+ 加入清单

每到春节,人们都会把春联和窗花贴在自己家门前,据说这样可以辟邪,又可表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在我还小的时候,一回到老家过春节,爸爸就会拿出一张红色的纸,对折了几次,裁剪一些我看不懂的玩意儿:菱形、方形、圆形,奇形怪状,应有尽有。一开始我很奇怪:为什么把那好好的纸剪成那样?直到爸爸那张红色的纸给展开,一幅幅漂亮的花朵、福字出现在我面前,我才恍然大悟:这就是窗花!

爸爸把裁剪好的春联贴在窗前,那扇小窗一眼望去就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爸爸让我也自己尝试着做一个,我按着他的建议,一步一步地剪下来,可最后一打开,却什么造型也没有,不过是一张充满破洞的红纸。看来这剪窗花,也不是谁都可以信手拈来的本事。

转眼间,爸爸又拿出两条长长的红纸。这次,我不用猜也知道——他要写对联。爸爸拿起毛笔,蘸墨、提笔,书写,一个个飘逸洒脱的行书,一气呵成,那些龙飞凤舞的字,我虽不能一一识别,但肯定都是寓意着美好。把对联放在窗前晾干,再搬出凳子放在门前,一脚踩上去,刷浆糊,贴春联。来来回回,几下子,就把写好的春联贴在了门前。

当春节时,走出家门,看到家家户户的门前都贴着对联,贴着窗花,顿时就觉得那一条街的气氛都热闹起来。红红火火的装饰,像一条条腾飞的龙,带着人们新年最美的祝愿,翩飞如云。

展开阅读全文

篇8:2024年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作文400字

全文共 486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陕北,说起我家乡最盛大的节日,莫过于春节。而最热闹的当属大年初一了。

大年初一这天早晨,家家户户一家老小都会准时起床,一起动手包饺子。而且包饺子也有分工:通常是一个人和面,一个人制作肉馅,剩下的人便擀皮包饺子。一家人忙活起来,热火朝天,仿佛时间在他们那里比什么都重要,而这种气氛,则给原本就喜庆的大年初一更加增添了年味。

包完饺子后,接着便是煮饺子:将饺子放在用高粱杆编成的圆盘中,一个一个地往下“跳”。

随后就是另一大步骤:炝粉汤了。炝粉汤时,总会有一个经验丰富的父亲或母亲亲自下锅炝。在炝的过程中,不时会传来噼里啪啦的声音,像是在放鞭炮,但那其实是在用油和醋在炝锅呢。粉汤炝好后,会传来一股丸子、卤鸡丝、豆腐条和粉条等食材诱人的香味,让人真是垂涎欲滴。

饺子出锅后,便和粉汤开始“跳舞”了,当两种主要食物烩制好后,粉汤饺子便出锅了!出锅的饺子香气扑鼻,让人忍不住想要多吃几碗,谁如果吃到包在饺子里面的钱币,那谁就是新年里运气最好的。今年大年初一,我吃到了两个,嘻嘻。

这一天,不管是走到哪里,都洋溢着一股浓浓的亲情与友情啊!春节也就此拉开序幕,一直要持续到正月十五……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从家乡变化看祖国六年级作文

全文共 1118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无为县,一个非常偏僻的小山村。之所以说它偏僻,是因为它被群山环抱,交通异常不便。不过这已是历史。因为1949——2009,六十年里,祖国她在飞速的发展,家乡也随着变化,早已旧貌换新颜……

常听爷爷讲,改革开放以前,村庄的交通非常闭塞,泥泞的小道上最高级的交通工具就是——板车,不过不载人,它是我们这的“致富快车”。人们主要是步行,如果想外出去哪里,就得起早摸黑风雨兼程,跨过几座山还得趟过几条河。总之,出行很不方便。

让我更不敢相信的是:居然有好多像我这么大,13岁了可能才上一年级。

听说当时人们尽管苦苦地劳动,但生活条件却不见起色,人们酸中带苦地叫着“贫穷”,读不起书。尽管都知道读书很重要,却又无可奈何。还听说当时上学要走路,年龄小了“跑不动”,尤其是在下雨天,泥泞的路面上到处是水潭子,如果不小心踩到水潭子里,整个脚就陷下去,好不容易把脚抽出来,可鞋子却留在泥潭里……等到大点了,读完小学,估计也到了成家娶媳妇的年岁了。所以那时候,村子里毕业了的小学生就是“高材生”了……

是“改革”的春风,将幸福的种子送到了乡村;是政府的各项“惠民政策”让那些被“贫穷”吓怕了人,看到了希望。

现在,乡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乡村的面貌焕然一新。

宽畅的水泥路平坦而整洁,道路两旁,一座座楼房拔地而起,一棵棵大树郁郁葱葱。农民不再用老黄牛拉犁耕地,而是用各式各样的拖拉机犁地。曾经的那种“致富快车”也光荣下岗了,各式的农车、货车,小车呼啸而过,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随着电话、手机、有线电视和互联网的接入,而今的初中生也近似于文盲。人们也不用翻山越岭就能洞悉世事,增长知识,进行致富。

在人们的眼中,生活就像鲜橙汁,不但有鲜艳的色泽,还有甜甜的味道……

牵着爷爷的手漫步在乡间的水泥路上!我发现,家乡真的很漂亮!爷爷说的那些仿佛是遥不可及的历史,但我却深信:今天的你,将是一个崭新的起点,你的明天必将是一条腾飞的巨龙!因为我们的祖国母亲在飞速地发展……

指导教师简评:

“祖国辉煌六十年”这一主题,包括的内容宽泛,易写成一种“口号式作文”或“流水账式作文”。而本文小作者将这一大主题缩小化,用自己熟悉的乡村变化来反映祖国的飞速发展,犹如从一所房子上选择了一扇窗户做视角来写房内。

尽管这篇文章选材比较“老”缺乏新意。但在语言上却进行了一种创新,进而弥补了这一缺陷。语言自然流畅,朴实中不乏风趣。如“致富快车”,“高材生”,“光荣下岗”等词语及一些类如“生活就像鲜橙汁”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将“过去落后面”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

同时,这篇文章在结构上首尾呼应,中间运用今昔对比的方法展开,思路清晰,结构完整,过渡比较自然。

总之,就小学生水平而言,已是难能可贵的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关于家乡的风俗二年级

全文共 285 字

+ 加入清单

马上就要到过年了,我知道大家一定都盼着过年的到来吧!

因为过年的时候有好多好吃的,而且,我们还会在墙上贴一些对联,还有一个大大的“福”,说起这个“福”字,我还记得。

有一次,我问妈妈这个“福”字为什么贴倒了?妈妈说:“因为这么一贴,不就寓意着福到了吗?”我念叨了一会儿,真的!就在过年的一个星期前,我就看到爸爸和奶奶在收拾家里了,当然,我也有任务了!那就是:整理书柜。

我的书柜非常乱,因为我经常不把书放回原位,下面,我要来收拾书柜了,我先把书全都放到床上,接着,我们把故事书放一类,四大名著放一类……很快就把书柜整理好了!

我们就好好盼着春节的到来吧!祝大家在春节里玩得开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中秋节家乡风俗600字作文

全文共 919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月饼,想必大家一定十分的熟悉?每到中秋节时,大家不免都要吃上一口吧?每年的中秋节,都会有新品月饼。在各个商店里,都可以看见柜台上摆着许许多多的月饼。中秋节,是月饼最为畅销的时候。吃过月饼的同学一定会发现,大多数的月饼盒都印有诗句。我家的月饼盒上就印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可以说,月饼的款式有许多,月饼盒的样子也有很多。就拿我家的月饼盒说吧。它的外形极像一只风筝。它有着一个方方正正的肥肥胖胖的身体,下半身拖着四条长长的尾巴。上边两条,下边也有两条。它似乎正准备起飞。它的身体应该是用又厚又硬的纸皮下去做的。外包装上镶嵌着伴月两个金色的精美字体。有一只花蝴蝶正在这两个字旁歇息着。盒子上还印有一只厦门市市鸟白鹭。它正展开双翅,准备向空中飞去。看到这一幅美丽的画面,我就禁不住想着它真的与它的同伴一同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着。盒面上也镶嵌着一朵康奶馨,旁边也有一只色彩斑斓的蝴蝶正围绕着花儿飞。它扑扇着翅膀,正在采集着香喷喷的花蜜。

它特别的地方就在打开的时候了。如果你不仔细观察,你还真不知道要怎么打开。要用手指的指甲掐住凹进去的地方,往上一提就打开了。打开后,你会发现,它里面的装饰很像古代的九宫图,它一共有九个格子。这九个格子分别摆放着不一样口味的月饼,有大有小。小的就差不多一个拳头那么大,大的就是一个半拳头。这些月饼都是采用透明的内包装。看起来似乎十分的好吃。我迫不及待的撕开月饼包装,吃了一口,第一个念头就是好吃,我禁不住把整个月饼都吃了下去。这个月饼是蛋黄味的。它的外面软软的,很像是一个水饺。咬一口,就发现它里边有三层。第一层和最后一层都是闲蛋黄,唯独有中间一层是月饼本身的味道。月饼的上面刻着两个字,蛋黄。内包装上印着一排小小的字:内陷采用天然蟹肉,如有蟹壳,请小心食用。它是这样警惕着我们。

不过几天,月饼就被我们一扫而光。正当妈妈要丢掉月饼盒时,我拦住了妈妈,回到家后,我把月饼盒稍加修改,做成了镜框,把我的肖像小心翼翼的放进里边。

月饼真的很好吃,但你们是否想过月饼盒可以在回收利用?动动你们的脑筋,一定会想出金点子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春节家乡风俗

全文共 610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茂名,我们的茂名有一个独特的节日——年例。顾名思义,年例就是年年有此例。年例来由历史悠久,早在明清时期的地方志就有记载,光绪《茂名县志·风俗》载:“自十二月到是月(农历二月)乡人傩,沿门逐鬼,唱土歌,谓之年例。”也就是说,在年例那一天要进行游神,用于驱鬼。

“游神”就是把神像抬起来,绕着村子走一圈,据说这样做可以驱鬼,也可以保佑自己家以及全村的村民身体健康,五谷丰登。说起游神,这里面还有一个小故事:传说在光绪时期,有一个地方出现罕见的大旱灾,当地的县官不忍心看到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便开仓救人。谁知县官因为这件事得罪了朝廷,有一大批官员上奏将他斩首示众。在他行刑前的一个晚上,他梦见了一位神仙,神仙对他说:“你是个好人,你不应该死的,当你重新生活后,要把我抬出来绕着村子走一圈,以保佑全村各家平安、吉祥、五谷丰登。”第二天,他果然没死,他再三回忆着梦,发现梦中神仙与小庙里的安济圣王长得一模一样。于是这个地方便有了年例,也就是游神这样一个习俗。当然,每个地方抬的神像不一样,我们的茂名所抬的神像是观音菩萨像。

年例不仅要游神,还要在家中摆上十几围的酒席,菜主要是白切鸡、鸭、炒白菜、炒米粉……在年例,每家每户都要赶回家乡,准备酒席、食物、饮料等东西。年例一定要吃鸡、鸭、鹅,这样可以保佑自家的鸡鸭鹅不受病毒感染,而且越养越多。

年例是我们的家乡一个独特的节日,它拥有独特的习俗,所以我们的一直保留着这个节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家乡的风俗

全文共 689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到了,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习俗,而我的家乡也有我家乡的春节习俗,下面就让我来介绍一下吧。

家乡有句俗语叫:“年二八、洗邋遢”,意思是,到了腊月二十八这天,要把家里大扫除一遍,为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到了除夕,大家可就忙了,女人就为了团圆饭做准备,男人则帮忙杀鸡、杀鹅、贴对联、贴门画、买花、买年橘、盆景……

晚上可就热闹了,有些大人在茶余饭后就等着看万众瞩目的《春晚》了,小孩子们就穿着一身新衣服挨家挨户地去得压岁钱,俗称“利是”。而有些大人们则带着小朋友去逛广州特有的迎春花市,说到迎春花市,这可得详细介绍介绍:每年的春节前夕,广州的大街小巷都摆满了鲜花、盆景,各大公园都在举办迎春花展,特别是除夕前三天,各区的主要街道都搭起彩楼,扎起花架,四乡花农纷纷涌来,摆开花市,售花赏花,人潮涌动,十里长街,繁华似锦,人海如潮,一直闹到初一凌晨,方才散去。这就是广州特有的迎春花市。

半夜十二点来敲门时,每家每户都响起喜庆的鞭炮声,大家都沉浸在漫天飞舞的鞭炮纸上了。鞭炮一过,就是五彩缤纷的烟花点缀在无暇的天空上了,人们望着飞上天的烟花,一起期望着新的一年、新的气象。

到了初一,大家都非常有空,大人们就会去打麻将,而小孩子们则用自己的压岁钱案买各种零食玩意儿。到了晚上,天空中还是闪烁着五光十色的烟花,有条件的则特地乘车去琶洲等地看烟花。

春节的另一个高潮又是尾声——元宵。我们这里并不是每条村都过春节的,有些人就会过正月十三、十四、二月初二……而我们这条村正好就是过元宵的。我们要准备好各种菜肴迎接客人,让客人吃得开心,会得慰心。

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习俗,你家乡的春节习俗又是什么样的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描写家乡风俗的作文800字

全文共 951 字

+ 加入清单

爸爸妈妈是湖北天门人,而我却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小的时候爸爸妈妈总担心我水土不服,并不经常回老家,上学后又由于学业繁重,回老家的机会就更少了。不管爸妈工作多么繁忙,一年一度的春节我们却是雷打不动地回外公外婆家过年。

在外婆家过年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除夕团圆了。老家的除夕甚是隆重,一大早外公外婆就到集贸市场选购食材,有鱼、猪肉、牛肉、各类蔬菜、水果……采购回来后外婆和舅妈就到厨房开始准备团圆饭了,外公负责打扫房间,我负责写对联,舅舅和爸爸妈妈负责挂灯笼、张贴对联。等一切准备就绪,厨房里已经飘来浓浓的饭菜香,这时候表姐和表弟会被安排去叫大姥爷(外公的哥哥)一家来团圆。

开饭前,外公总会放一架超大的鞭炮,听说鞭炮响的时间越久,代表你来年的日子过得越红火。

这么多人,一桌是坐不下的,外婆一般准备两桌菜,大人一桌,小朋友一桌,家里的女性大多和小朋友坐一桌,一来可以照顾小朋友,二来方便随时添菜、添饭。团圆饭一般准备十道菜,寓意十全十美。天门特有的粉蒸肉、蒸排骨、蒸鱼、蒸菜是必不可少的,一整条红烧鱼每年都不会缺席,但是每次红烧鱼上桌后妈妈都不忘提醒我不能吃,而要留到第二天吃,寓意“年年有余”。最后一道菜肯定是一道甜汤,寓意甜甜蜜蜜。

席间,外婆会准备一些酥饼,酥饼内芯包有红糖,表面会撒上一层芝麻,一口咬下去,一层一层的,很酥脆香甜,味道有点类似千层酥。做酥饼是一门技术活,要有一位面点师傅提前准备好酥饼皮、酥、糖材料,一切准备就绪后,师傅负责擀皮,其余人员分别负责擀酥、包糖、压平、烘烤,一般五六个人流水线作业,大半天时间就能准备一大筐酥饼。由于外公熟通酥饼的做法,从腊月中旬起,会被亲戚朋友轮流约到家里帮忙做酥饼,很少呆在家。

当然,还有我最爱吃的糍粑。老家腊月里,家家户户都会打糍粑,纯手工的,煎熟后,沾一点红糖,轻轻咬一口,软糯不粘牙,糯米的香味在口腔里打转,咽下去,回味会送到你身体里的每一个细胞,久久不会散去。

吃完团圆饭,我们会祭祖,按照旧日的说法,成年男性和儿童要去祖先的坟前点一盏长明灯,告慰祖先,我们一切安好。

爸爸妈妈小时候对过年有一种偏执的期盼,与其说是对年的期盼,不如说是对新衣和各种糖果的期盼。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回老家过年已不再关心能吃什么,更多的是对团圆的期盼,是对亲情的守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家乡的习俗作文500字六:咱家乡的风俗

全文共 515 字

+ 加入清单

香喷喷的粽子熟了,黄澄澄的雄黄酒酿好了,赛龙舟的船也准备好了,端午节也就随着风而来了。

彩绘的龙舟,整齐的着装,如潮的人群,那热烈的场面实在令人悠然神往。今年荣幸地来到新会司前大范亲眼目睹一次久违的赛龙舟。

比赛在人们的翘首以待中终于开始了。青年桡手们意气风发,头上腰上各束一块红布,在朝阳的光线下熠熠生辉。鼓声响起,龙舟便如一支离弦的箭,在塘江上来去如飞。一时间,呐喊声、锣鼓声、劈劈啪啪的鞭炮声交汇在一处,在江面上回荡,震耳欲聋。

端午节又怎能少了粽子呢?我们新会司前的粽子是所有粽子之中体积最大、用料最丰富、做法最讲究的。咸粽内馅有咸肉、蛋黄、烧鸡、烧鸭、叉烧、栗子、香菇等;甜馅有莲蓉、绿豆沙、红豆沙、栗蓉、枣泥等;更有广东碱水棕、竹叶粽等。

然而这一天还得戴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佩香囊,虽是一种民俗,但也是一种预防瘟疫的方法。在夏季传染病开始抬头的时候,古人为了确保孩子们的健康,用中药制成香袋拴在孩子们的衣襟和肩衣上。

我非常喜欢端午节,因为其中含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描写我的家乡的风俗作文800字

全文共 812 字

+ 加入清单

又是一阵淡淡的粽叶气息萦绕在我的心间,雪白的糯米在光的照耀下如清泉般在心灵上跳舞,袅袅的炊烟慢慢地散开,记忆深处那个粽子包裹着的温暖,如栀子花般在指尖上绽开了!

在我的记忆里,奶奶是最会包粽子的了——谁让我从小嘴馋呢?有一次看到邻居小伙伴拿着粽子大口大口地吞咽,我便非拽着在田中干农活的奶奶去包粽子。那时的我只知道粽子的香甜,却不知道奶奶要到几里地外的小河滩上摘上好的粽叶,只为满足孙子这个刻薄的小胃口。

和奶奶去河边摘粽叶,这一大片的芦苇叶中,她只挑不留一丝黑点、没有一点枯叶,甚至连一个小洞眼都找不到的新鲜翠叶放在竹篮中。摘得一篮,奶奶朝我微微一笑,背起我回家了。路上静悄悄的,只有汗水洒在竹篮上的“啪嗒”声。

回到家中,奶奶便去厨房淘米、洗叶,这时的我坐在灶台边上,不耐烦地玩弄着稻草。奶奶就这样一边准备馅料,一边还不忘为我披上一件衣服。

“奶奶,包好了没!”我焦急又有些无奈地喊道。“好了,快来!”我兴奋地跑过去,只见奶奶熟练地把一张粽叶卷起来,做成一个小尖锥,放进几勺糯米,均匀地填满,又放上几粒葡萄干,接着用手压紧,把小尖锥裹成三角状,最后再用线捆扎起来,就这样一个粽子便做好了!“我也要,我也要!”我吵着闹着也要去做。“好,好啊!奶奶教你做!”说罢,奶奶伸出右手,将我抱在她腿上,一只苍老的大手握着一只幼嫩的小手,轻轻地一卷、一放、一压、一裹……整个屋中是如此安静,一阵微风吹来,轻拂我的头发,把屋中的一丝潮湿也带走了。

粽子在锅中不知过了多久,连锅盖都急得跳了起来。终于,奶奶把冒着热气的棕子端在我的面前,我依偎在奶奶怀中,吃着粽子,心如同被云朵包围着,又仿佛沐浴在阳光中,温暖扩散到了全身。我知道,带给我温暖的不仅是这个粽子,更是奶奶对我的爱!

如今我回到老家,眼前依然是一盆奶奶早就准备好的粽子。又是那个粽子,又回到那个童年,又是一种温暖包裹全身。粽子的味道,雪白的糯米,袅袅的炊烟,全映照着我那位挚爱的人——奶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家乡的风俗

全文共 700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都明白,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元宵节。这一天,大家都要看花灯,猜灯谜,而我的家乡—歙县汪满田的花灯可是别有特色哟!

说那里的花灯很有特色,因为它们大都是由竹架子骨在内,糊纸于外,加以形象逼真的绘画与色彩点缀共同组成的各式各样的鱼儿。花灯为何都是纸鱼儿呢?传说由来以久,老人们说,古时火神总是来烧房子,人们损失了许多的财产,为了驱赶火神,人们就把花灯都做成鱼的形状,并带着如同真的大纸鱼绕着村子转。火神看见鱼,以为整个村子里有好多水,就不再敢来烧房子了。以后,人们就年年做鱼,戏鱼,以求平安。

每逢正月十五晚七点,花灯会便开始了。瞧!只见那天空中出现了许多烟花,有的金光闪闪,似一座金桥横空而架;有的五彩斑斓,升上天空呼啦开出各色的花朵…,各种烟花争奇斗艳,让人目不暇接。之后,真正的主角上场了!一个个头能装下两三个小孩的巨大纸鱼游来了,它的身体里有几十枝甚至上百枝红蜡烛,把路面照得亮堂堂的。在鱼队前,一个汉子拿着一个火把引路,十几个壮汉抬着一个“巨无霸”鱼缓缓地走来。“巨无霸”鱼摇头摆尾的,似乎在向人们问好,人们欢呼着挥手表示欢迎。紧随其后又是几条大鱼儿,后头跟着一条条可爱的小纸鱼欢快地游着,不时地互相亲昵着。小纸鱼的主人可是我们孩子,花灯会上也随之增加了几分童趣。

鱼队的中间杂着敲着铜锣,打着大鼓的大人,声音震耳欲聋,使花灯会更显热闹。几个淘气的小男孩跟着他们的爸爸和爷爷,举着燃完的烟花剩下的杆儿做成的小小火把,走在鱼队的最终面,来回跑着,乐着。鱼队走到另外的地方,又该烟花炮竹上场了,“叭”,这儿的炮竹响了,“轰”那边放烟花了,真不明白该看哪儿了呢!

元宵灯会“纸鱼儿”游,灯火通明喜乐洋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家乡的变化l六年级作文600字

全文共 550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东莞市中堂镇。中堂,那是一个风景如画、四季如诗的地方,离广州只有几十里路。

记得我很小的时候,就住在一栋大楼里,还清楚的记得小时候,我每次回家或者出门,总是会碰到一些邻居或者熟人,他们主动说一两句热情的话,问候一下我。那一句句温暖的问候,听在耳里,甜在心里,让人刻骨铭心。

以前,如果要到广州去,要转好几次车,坐个大半天车才能到广州。去广州一趟,很累。

现在,我长大了,我还是住在那栋大楼里,但是,问候却少了很多,就算遇到邻居,不再像以前那样无话不谈了,有的时候只是点点头,有的时候视而不见。现在,天天与人打交道的是手机、电脑。你看,大街小巷不是很多“低头一族”吗?

现在交通越来越便捷了,高速公路四通八达,水泥大路直通小巷、连到各家各户。现在去广州,只要半个小时,坐上出租车就能游遍广州所有的景区。如果你坐上出租车看中堂,更是美不胜收!

“东莞”这个古老的城市,“中堂”这个古老的小镇,如今变得更加时尚、繁华,焕发出勃勃生机。道路两旁栽满了缤纷绚丽的花草树木,有路灯。每逢春节,树上还挂起了大红灯笼,多了一些喜庆气息!

现在,道路变得宽阔,科技越来越发达,家乡越来越时尚、美丽。而美中不足的是手机、网络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亲切感,使一些中小学生深迷于此,无法自拔。

[家乡的变化l六年级作文6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六年级第一单元春节的风俗

全文共 704 字

+ 加入清单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今年过年这几天,几乎每天都能听到妹妹吟诵的这首春节童谣。这首童谣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也让人兴奋不已。

这首童谣中“三十晚上熬一宿”是我最感兴趣的,为什么呢?哈哈,因为年三十,又称除夕,家家户户都要聚在一起吃团圆饭!吃团圆饭可比吃普通的饭要热闹多了!不仅家人团聚,而且样样都有着美好寓意,又有营养的菜纷纷摆上了餐桌。

今年,我家团圆饭中有着美好寓意的才就有许多呢!你瞧!有鱼!它代表年年有“鱼”这边的柿子饼也有着美好的寓意,它代表“万事如意”还有我们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年糕。在除夕夜把年糕摆城宝塔状,可以表示来年生活步步高升呢!把年糕白城大圆盘,还可以表示团团圆圆,大吉大利,寓意可多了!还有海鲜、牛肉......还有许多我人都不认识的一些“老”菜。

虽然餐桌上的菜诱惑着我们,但我们仍不忘我们家的老规矩——先把年纪最老的太婆请上了桌,你们瞧,太婆乐呵呵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嘴咧牙在笑呢!我们吃了许多菜,我感觉肚子都快装不下了!

我们高高兴兴地吃完了饭,坐在电视机钱,看春节晚会,爷爷和爸爸一边看春晚一边聊着2020年一些美好的事情,奶奶贺太婆则一边看晚会,一边拍手叫绝。那我呢?其实,我和弟弟妹妹也在“表演”呢!你瞧,妹妹在表演螃蟹走路,弟弟在表演陀螺......我们也玩的不亦乐乎。

在这个团圆祥和的除夕夜,我们精彩的2020年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这个喜庆的日子,我们期待来年全家身体健康,平平安安。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家乡的风俗

全文共 750 字

+ 加入清单

成都的旧年俗件件都是老成都的回忆。每年过春节的前一两天,我们家就会提前进入过年的那股紧张、欢喜、红红火火的氛围。

为什么说紧张呢?每年过节前一两天,我都会拿出我最心爱的毛笔写春联,我妈妈向来追求完美,春联自然也是每年都要折腾好久。

贴春联可有好多讲究,横批若是从右往左写,上联就贴右边,反之上联贴左边。对联单贴可不行,要一边一幅,一般上联最后一个字发拼音里的三声、四声,而下联最后一个字发拼音里的一声和二声。到了大年三十,大家就会开开心心聚在一起吃年夜饭。成都人都爱吃,吃年夜饭也讲究,我们家就是一个例子:香肠、腊肉、鸡、鸭、鱼、牛、八宝饭,有时还会有梅菜扣肉和粉蒸肉。光听这些菜名,我的口水就要从嘴里流出来了,更何况年夜饭真的出现的时候呢。

正月初七这天,我们家就会去游草堂祭杜甫,这天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曰”大家都会去杜甫草堂祭拜大诗人杜甫,这习俗起源于唐代,据说是诗人高适写下了一首诗名为《人曰寄灶二拾遗》,后赠于杜甫,诗曰:“人曰提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于是每年“人曰”便成为我们老成都人游览草堂,缅怀诗圣杜甫的特定日子了。

到了正月十六,别人早就过完了元宵过完了年,可老成都人就不,他们耍性大,人家过完年,他们还要再过一天年。而这一天就要老城墙上走百病,厚着脸皮再过一天新年。

倒回去再说正月初一成都人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和家人一起穿新衣去武侯祠,游喜神方,“喜神方”即是喜神所在的方位。依“五行学说”,南方丙丁属火,代表四时里最热的夏天,也有“鸿运兴旺”的寓意,因此,成都人认为城南即是喜神的方位。加上城南的武侯祠里供奉着蜀地老百姓崇拜的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等三国英雄人物,这里就真成了“喜神方”了。

这些习俗,老早就有了,一直流传到现在,于是才说:“成都的旧年俗,件件都是老成都的回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