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古代名人故事励志故事(通用20篇)

导语: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大家都认识到现代社会是个讲求信用的社会,诚信是其中极为重要的方面。以下是关于我身边的诚信小故事,欢迎阅读!

浏览

2868

作文

1000

现代名人小故事:身残志坚张海迪的传奇一生

全文共 570 字

+ 加入清单

在祖国的大地上,一个瘫痪姑娘谱写的高昂生命之歌,震撼了亿万青年的心灵,人们从她身上汲取强大的精神力量,使自己情操变得更加高尚。她是谁?她就是八十年代的新雷锋--张海迪

命运向张海迪挑战。在五岁的时候,她就得了硬脊膜外血管病变。此后的十六年间,她先后动过四次的大手术,摘除了六块脊椎板,使她从第二胸椎以下,即占三分之二的躯体失去了知觉。

张海迪的命运是非常不幸的,可是在党和人民的抚育、关怀和帮助下,她并没有沮丧,而是以顽强的毅力向命运挑战。她克服种种的困难,自学了小学和中学的基本课程,阅读了一千多册政治、文学、医学、外语等方面的书籍;自学英语达到大学程度;翻译了十六万多字的英文作品和资料;她还不顾自身的病痛,用自学的医学知识和中医针灸技术,为群众治病一万人次以上。她满腔热情地帮助周围的青年学习、工作和进步,使他们奋起革命精神,在工作中做出贡献。她在高考预选中得四百三十六分而不能跨进校门,却鼓励和帮助别的青年进了大学,她自己不能进工厂劳动,到边疆保卫祖国,却鼓励和帮助别的青年成为先进生产者、战斗英雄。

这是一个奇迹吗?确实是一个奇迹。那么是什么力量使这样一个不会走路的姑娘生活得如此坚强呢?是她对人民、对共产主义的道德信念的驱使。她说过:“只要我活着,就要为人民服务。我愿意把自己的一切献给党,愿意把自己的青春献给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关于努力励志经典名人故事

全文共 1039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努力励志经典名人故事:老友蔡澜

作者:金庸

蔡澜是一个真正潇洒的人。他率真潇洒,能以轻松活泼的心态对待人生,尤其是对人生中的失落或不愉快遭遇处之泰然,若无其事。不但外表如此,而且是真正的不萦于怀,一笑置之。“置之”不大容易,要再加上“一笑”,那是更加不容易了。他不抱怨食物不可口,不抱怨道路太颠簸,不抱怨女导游太不美丽。

他教我怎样喝最低劣辛辣的意大利土酒,怎样在新加坡大排档中吮吸牛骨髓。我会皱起眉头,他却始终开怀大笑。所以他比我潇洒得多。

老友蔡澜

除了我妻子林乐怡之外,蔡澜兄是我一生中结伴同游、走过最长旅途的人。他和我一起去过日本许多次,每一次都去不同的地方,去不同的旅舍、食肆。我们结伴共游欧洲,从意大利北部直到巴黎。同游澳大利亚、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之余,再去北美洲。从温哥华到旧金山,再到拉斯韦加斯,然后又去日本,最近又一起去了杭州。我们共同经历了漫长的旅途,因为我们享受互相做伴的乐趣,一起享受旅途中所遇到的喜乐或不快。

我小时候读《世说新语》,对于其中所记魏晋名流的潇洒言行不由得暗暗佩服,但后来却感到他们有些矫揉造作。几年前用功细读魏晋正史,方知何曾、王衍、王戎、潘岳等等大批所谓风流名士、乌衣子弟,其实猥琐龌龊得很。政治生涯和实际生活之卑鄙下流,与他们漂亮的谈吐形成鲜明对照。

我现在年纪大了,世事经历多了,各种各样的人物也见得多了,是真的潇洒还是硬扮漂亮,我一见即知。我喜欢和蔡澜交往,不仅仅是由于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与我友谊深厚,更由于他一贯的潇洒自若。

好像令狐冲、段誉、郭靖、乔峰,四个都是好人,然而我更喜欢和令狐大哥、段公子做朋友。

蔡澜见识广博,懂得很多,人情通达而善于为人着想。他琴棋书画、酒色财气、文学电影,什么都懂。他不弹古琴、不下围棋、不作画、不嫖、不赌,但对人生中各种有趣的玩意儿都懂其门道。于电影、诗词、书法、金石、饮食之道,他更可以说是第一流的通达。他女友不少,但皆待之以礼,不逾友道;男友更多,三教九流,不拘一格。

过去,和他一起相对喝威士忌、抽香烟、谈天,是生活中的一大乐趣。自从我去年心脏病发作之后,香烟不能抽了,烈酒也不能饮了,然而每逢宴席,仍喜欢坐在他旁边。一来习惯了;二来可以互相悄声说些在席上旁人看来不中听的话,共引以为乐;三则可以闻到一些他所吸的香烟余气,聊以过烟瘾。

蔡澜交友虽广,不认识他的人毕竟还是很多。如果读了我这篇短文心生仰慕,想享受一下听他谈话之乐,又未必有机会坐在他身旁饮酒,那么读几本他写的随笔,所得也相差无几。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十问霍金名人故事

全文共 1073 字

+ 加入清单

问题1:如果上帝不存在,为什么关于他存在的概念已经几乎被全世界接受了?

答:我并没有说上帝不存在。上帝实际上是人们给我们为什么得以存在的原因取的一个名字。但我认为,我们得以存在的原因是基本的物理定律,而不是一个我们可以与之建立个人关系的某个个体,也就是非人格的上帝。

问题2:宇宙有终结吗?如果有,那么之后是什么?

答:目前的观测表明宇宙正在加速膨胀。它将永远膨胀下去,变得更空旷黑暗。虽然宇宙没有终结,但它有一个大爆炸的诞生起点。也许有人要问宇宙诞生之前是什么?答案就是根本没有所谓的“大爆炸之前”,就像是说没有比南极点更南方的地方一样。

问题5:你认为我们的人类文明能存在足够长的时间,让我们得以去探索更深的宇宙吗?

答:我认为我们的文明还是有很大的机会存活到我们可以殖民太阳系其他行星的。但我们太阳系没有一个像地球一样适合居住的地方。所以,我不太清楚如果我们把地球弄得不适合居住以后,我们是否还可以生存。为7确保我们长久生存,我们需要探索其他星系,但这需要更长时间。让我们期待我们能够熬到那个时候吧。

问题4:如果你能和爱因斯坦对话,你要说什么?

答:我会问他“为什么你就不信黑洞呢”?他的相对论理论中的场方程解出来的结果就是,大型恒星或者空间气团会因自身引力塌陷而形成黑洞。爱因斯坦很不喜欢这个结果,他认为这个过程会被一些爆发中断,从而阻止黑洞的形成。但要是没有这些爆发呢?

问题5:在你有生之年,你希望看到什么样的科技进步?

答:我期望聚变可以成为实用的能源。聚变将提供永不枯竭的能源,没有污染,也不会造成全球变暖。

问题6:你觉得我们死后,意识上哪里去了?

答:我觉得大脑就像计算机,意识就像是软件程序。你关了电脑,程序也就终止运行了。理论上说,意识应可以在神经元网络中被重建,但这非常困难,因为这需要一个人的所有记忆的信息。

问题7:你有什么普通爱好?

答:我喜欢各种音乐,从流行风到古典到歌剧。我还喜欢和儿子一起发烧F1方程式赛车。

问题8:你认为你的身体不便是限制还是帮助了你的研究?

答:虽然我不幸得了运动神经方面的疾病,但在其他方面非常幸运,我幸运地在做理论物理的工作,也很幸运我的那些书非常成功。

问题9:当人们期望你能回答有关生活困惑的问题时,你是否感到压力很大?

答:我显然不能回答生活的所有问题。虽然数学家或者物理学家可以回答关于宇宙起源的问题,但这对于预测人的行为没有任何帮助,因为那需要解更多的方程才行。我并不比其他任何人更理解怎样让别人开心,嗯……尤其是女人。

问题10:你认为有一天人类可以理解所有物理现象吗?

答:我期望不要,否则我就失业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和校长的一面名人故事

全文共 809 字

+ 加入清单

这个点了,准备从图书馆回去,就在四楼那里等电梯,突然走来了一身穿军装的人也来等电梯,这不是我们的邱校长吗?还没等我说话,他对我笑了笑,好像还说了一句你好,我叫了一句“邱校长”,以前只是在学校的屏幕上看到他,今天这么近距离的看见他,反倒有点不太确定,但还是觉得就是,所以叫了那句“邱校长”。

我们在四楼等,原来电梯还在升去五楼,校长摁那个按钮,觉得奇怪它怎么不在四楼停,后来恍然大悟,其实,以前我也有过这样的困惑,原来五楼没人按按钮,它还是会上去。又来了一个人,大叔级别,我们三个人就一起从四楼开始坐电梯,那大叔对校长很热情,让校长先上先下电梯,我却不然,我倒第一个进了这个电梯。

二楼停了,进来个小伙子,校长问,你学什么专业的?他好像说是了,广告设计,然后还问他大几了,邱校长说,四楼那里在弄一个面试还是什么东西,说这个同学等下可以坐电梯上去看一下,说他的专业可能会被需要,还说到了那里,说是邱校长介绍我来的。

这个时候我突然想起电视里的那些画面,我应该借这个机会,好好跟校长沟通,说我是什么专业的某某,因为一般电视情节就是这样的,我没有选择说话,因为不知道说什么,因为明白太多话会是客套,明白我还没到那可以自荐的地步。

接着二楼又停了下,是两个女生,我敢保证,她们肯定不认识眼前这个人是校长,而校长,也正和那个小伙子一路都在交流。

一楼到了,我们都下去了,校长走到了图书馆左侧的咖啡厅,说着这里要怎样摆放的事宜,那时候我在想,要是等下一起出门,我会说一句再见,那是一种礼貌,礼貌而已!

突然想起我们现任的一个老师,她说她以前看见领导就躲,胆子特别小,后来自己慢慢克服了这个,现在看到领导会打招呼,因为其实那些客套寒暄的话,其实很重要,毕竟我们需要和很多人打交道,那种寒暄的本领需要,它不是溜须拍马、阿谀奉承,它只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礼仪了。

我们不需要自命清高,也不需要去刻意讨好,只是需要把握好这个度,不容易,尤其是踏入社会的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贝克勒尔名人故事

全文共 1100 字

+ 加入清单

贝克勒尔是法国著名的物理学家,他发现了放射性现象,并与居里夫妇一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其实贝克勒尔与射线接触还是很偶然的事情,在早之前,贝克勒尔是主要研究荧光和磷光方面的专家,他们家族研究这一领域已经有六十多年,但是一直没有太大的突破,当他第一次知道了伦琴发现x射线,对此有了极大的兴趣。他在想X射线可能跟荧光属于同一机理,那是不是希望找到X射线与荧光之间有什么关系,荧光物质是不是也能产生这种射线呢?

为了验证这一想法,贝克勒尔开始了一系列的实验。贝克勒尔选择了硫酸双氧铀钾作为实验材料,它能在阳光下发出荧光,荧光不会穿过黑纸使胶卷底片曝光,而x射线却能穿透黑纸使底片曝光。他采用通常的办法,把铀盐放在用黑纸包严阳光透不进的底片上,在日光下曝晒,铀盐就发出荧光,荧光不会穿透黑纸,但是如果同时发出x射线,底片就会曝光。他把经过太阳暴晒黑纸拿到暗房,冲洗底片,结果出现了铀盐的黑影。说明底片确实已经感光,完全符合他原来的设想。他非常高兴地把结果告诉了同是科学家的父亲。一向严谨的父亲觉得这个实验似乎还有不够严谨的地方,需要反复论证才行。

贝克勒尔遵守父亲的教诲,又反复试验。有一次,他准备再做试验,但是天公非常不作美,连着好几天都是阴雨天气,太阳公公就是不肯露面,没法继续。没办法,他只好把准备好的底片用黑纸包好,连同铀盐包一起放到实验室的抽屉里。为防止黑纸包散开,他还放了一把大钥匙压在上面。贝克勒尔又去忙别的事儿了。三四天过去了,天放晴了,贝克勒尔要继续做试验了,他突然想起来放在抽屉里的底片是不是还是原样得检查一下。很意外,他打开看时候,发现包裹的底片已经曝光了,上面铀盐包和钥匙的影像非常清晰。贝克勒尔很惊愕,呆呆地椅子上,头脑一片混乱,他疑惑为什么会这样?不过,他立马意识到这可能是个新发现又兴奋起来,他想到这种作用肯定是在黑暗中进行的,与日晒和荧光都无关,铀盐自己辐射了一种神秘的射线。

这个新现象打破了贝克勒尔原先似乎完美的推断,他想:“我原来的想法是错误的。其实铀盐本身就会放出一种射线,从而让底片曝光,与日晒没有关系。”一个新的思路又在贝克勒尔的脑海中形成。他深深叹了一口气,有些沮丧又有些希望,暗暗对自己说:“让一切从头开始吧。”他又多次进行了试验,最终贝克勒尔发现,所有放在铀盐旁边的底片都会曝光。铀盐确实能发出一种射线,人们看不见,而它也不同于x射线,是一种新射线。贝克勒尔称之为“铀射线”。于是贝克勒尔便第一个发现天然放射性物质铀,并且观察了铀原子的自发衰变的放射现象。“失败是成功之母”,贝克勒尔及时调整失败试验的教训和思路,最终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果然是“妙手偶得之”的发现。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励志中外名人故事3:科比成功的秘诀

全文共 281 字

+ 加入清单

科比是NBA著名的篮球明星,他曾经四次率领洛杉矶湖人队登上NBA年度总冠军的宝座。有一次,一位记者在采访中曾经这样问科比:“你为什么如此成功呢?”

对于记者的提问,科比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记者道:“你知道洛杉矶凌晨四点的样子吗?”

这个问题搞得记者一头雾水,他疑惑地摇了摇头。

科比见状言道:“我知道每天凌晨四点洛杉矶的样子。”

记者听完,不由得对科比格外尊崇。

一个人的成功绝非偶然,它是有多种因素构成的,但有一个条件是必须的,那就是勤奋努力,任何一个没有付出的人,断然是不会成功的。就像科比,每天不到凌晨四点就起床训练,洒下了那么多的汗水,才造就出了一位篮球天才。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小马迷名人故事

全文共 522 字

+ 加入清单

刘继卣是一位功力颇深的丹青高手,尤以画、牛等动物见长。他小的时候,还曾被人称为“小马迷”呢!

刘继卣画马,是从临摹开始的。他父亲有很多印有外国名画的明信片,这些名画捕捉物象的精湛技巧,深深打动了刘继卣幼小的心灵。他临摹最多的是英国一位女画家画的《牧马图》。画面上八匹骏马各具神态,牧马人十分得意地骑在马背上,周围青山绿水,景色迷人,生动极了。刘继卣终日把这张明信片带在身上,想瞧了就拿出来瞧一瞧,总觉得瞧不够。有一天,他和弟弟闹了点小矛盾,弟弟为了报复,趁他睡觉的时候,把他的《牧马图》偷走了。他发现后,急得团团转,又哭又闹,简直快要发疯了。弟弟万万没料到,这么张小画会给哥哥带来那么大的痛苦。他心软了,赶忙把明信片又还给了哥哥。

经过一段时间的临摹,刘继卣又开始练习写生的真功夫了。他几乎每天都要跟着马群走一殷路,细细观察马在运动中的各部分形体和神态,然后把这些都画下来,旁边还写上许多说明文字。有一天,他和弟弟一块去东楼村买东西。他走在前面,弟弟跟在后面。走着走着,弟弟傻眼了:哥哥不往东楼村走,却离开大路,跟在两匹马后边,朝一条羊肠小道上走。他活像个机器人,两眼盯着马举足蹬蹄的动作,一直走出十来里远,累得弟弟直叫苦,而继卣心里却乐滋滋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莫扎特的家庭舞会名人故事

全文共 397 字

+ 加入清单

莫扎特幼时聪慧,十一岁时就成为音乐家,轰动了整个欧洲,被誉为"十八世纪的奇迹"。然而在当时的社会里,象他这样有名望的人却常常不得温饱。然而令他欣慰的是,他有一个贤慧美貌的妻子。美满的家庭,使他忘记贫困和烦恼。

莫扎特的妻子康士坦丝,是维也纳音乐家韦伯的二女儿,她自第一次见到莫扎特起就深深地陷在了情网里,莫扎特深知自己家境贫寒,怕婚后养刁;起妻儿,给家庭带来不幸,便想从爱神身旁溜走。然而爱情的巨大力量却使他们结合了。婚后,他们感情很好,一生患难与共。在一个寒风凛冽的除夕夜,莫扎特穷得揭不开锅,朋友们知道后,就带些点心来看他。他们在老远的地方,就看见莫扎特夫妇把大门、窗口打开,在家里欢歌狂舞。朋友们都感到奇怪,以为莫扎特夫妇交了什么好运。进门一问,才知道由于天寒地冷,买不上煤,他们俩忙于写作,又冷又饿,无奈才用跳舞使身体发热,共同抵御严寒。

这样的家庭舞会,朋友们不无伤感地称为"苦中作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励志简短成语故事持之以恒

全文共 311 字

+ 加入清单

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孟子(孟轲)小的时候,母亲送他到学堂读书。刚开始孟轲还懂得用功,后来就渐渐学会偷懒、贪玩,不肯用功读书了。

有一天,他竟然逃学回家。母亲此时正在家中织布,一看见他逃学回来,就拿起剪刀把织布机上织了一半的线剪断了。孟轲很惶恐地跪下,问母亲为何要把线剪断。

母亲责备说:“求学跟织布的道理是一样的,必须一丝丝不断积累,才能织成有用的布料。如果中途把它剪断了,那就会前功尽弃,成为一堆废料。求学更是要不断地用功,最后才会有所成就。而你现在却偷懒逃学,不肯用功读书,这样自我堕落,如何能成就学业?”

孟轲听了母亲这番话,非常惭愧,立刻向母亲认错,从此发愤向学。经过长年累月的不懈努力,终于成就了自己的道德学问。

展开阅读全文

篇9:2024有关励志的名人故事:李嘉诚辛酸的童年

全文共 1587 字

+ 加入清单

李嘉诚的祖先原为中原人士,因灾荒而南迁至福建莆田。后又因战火连绵不断而由世祖李明山带领全家迁至粤东潮州府海阳县,定居于潮州城内北门面线巷。从此李氏家庭同大批因战乱而南迁的中原人一起成了潮州各部落、各家族中的一支。李氏家庭可以说是书香世家。李嘉诚的曾祖父李鹏万曾经是清朝每12年选拔一次的文官八贡之一,一时传为佳话。李氏祖居门前用于插贡旗的碑座,就是历史的见证。因其家族人士治学风气甚浓,知书识礼,学问渊博,在乡村之中颇有名望,颇受村民尊重,故地位极高。

大凡有志之人,无论年长年幼,只要心里一旦有了宏大的目标,就会有永不枯竭的动力和永不气馁的行动。所以李嘉诚一有时间就躲在小书房里,如痴如醉地看书,海阔天空地去考虑问题。即使有很多书他不能看懂或似懂非懂,但他仍能凭他的天赋和聪颖努力去领悟。在书房的小小天地里,李嘉诚常常做着状元及第、衣锦还乡的好梦,他对那些精忠报国的有识之士敬佩不已。

然而美丽与祥和却是暂时的。

1939年6月,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开始践踏这片宁静的土地。整日整夜,日本的飞机对潮州地区狂轰滥炸,宁和而美丽的潮州城成了一片废墟。李氏一家冒着随时可能被杀的危险,躲着不时而来的流弹,爬过一道道封锁线,步行十几天,一路风餐露宿,历尽千辛万苦,辗转到香港。一家人寄居在舅父庄静庵的家里。祸不单行,这时候李嘉诚的父亲李云经因劳累过度不幸染上肺病。身为长子的李嘉诚一边照顾父亲,一边拼命地温习功课。他知道父亲是给累病的,因此,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以取得好成绩,让生病的父亲能获得一份精神上的慰藉。

为了给父亲治病,李嘉诚一家的生活过得相当清贫。两顿稀粥,再加上母亲去集贸市场收集的菜叶子便是一天的"美食"。全家唯一的希望都寄托在李嘉诚的父亲身上,希望他能尽快把病养好,让全家能度过这一难关。父亲没能熬过那年冬天,还是撒手归西了。作为长子,李嘉诚从此不得不眼含热泪,无奈地结束他的学业出来打工,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父亲死后,14岁的李嘉诚被迫离开了心爱的学校用他还很稚嫩的肩膀,毅然挑起赡养慈母、抚育弟妹的重担。

李嘉诚先在舅父庄静庵的中南钟表公司当泡茶扫地的小学徒。李嘉诚到这里之后,学到的第一个功夫就是察言观色,见机行事。他每天总是一个到达公司和最后一个离开公司。

辛苦而困难的3年过去了,当年那个14岁的少年已经长成精瘦但结实、英气十足的小伙子了。17岁的李嘉诚在一家五金制造厂以及塑胶带制造公司当推销员,开始了香港人称之为"行街仔"的推销生涯。

当今世界很多杰出的企业家都从事过推销工作。推销是一门十分复杂而且不容易学会的工作。李嘉诚酷爱读书。每天白天工作之后,晚上他还要买些旧书来自学,学完的旧书再拿到旧书店去卖,再用卖掉的钱买"新"的旧书。这样既学到了知识,又节省了很多钱。最初,李嘉诚向客户推销产品之前,心情总是十分紧张。于是他就在出门前或者路上把要说的话想好,反复练习,从而成功地克服了紧张的心理。渐渐地,李嘉诚发现自己不仅推销有术,而且大有潜力。他那与生俱来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十分适合于做推销员。他总是能凭着直觉看出客户是什么类型的人物,并且能马上了解客户的心理和性格,从而定好相应的推销策略。

李嘉诚认为,在从事推销工作的时候,必须充满自信,而且要熟悉所推销的产品,尽最大努力,设法让客户感到你的产品是廉价而且优秀的。很快,李嘉诚成了全公司的佼佼者。但李嘉诚从来不喜欢高谈阔论,他认为从事推销工作,重要的有两点:一是勤劳,二是创新。由于出色的推销成绩,李嘉诚18岁就做了部门经理,两年后又被提升为这家塑胶带制造公司的总经理。

走南闯北的推销生涯,不仅初步形成了李嘉诚的商业头脑,丰富了他的商业知识,而且也使李嘉诚结识了很多好朋友,教会了他各种各样的社会知识。同时,在推销过程中,也使他学会了宽厚待人、诚实处世的做人哲学,为他日后事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刘璇的励志故事

全文共 3299 字

+ 加入清单

与很多从小就显露出体育天赋的运动员不同,体操冠军刘璇是一个大器晚成者。

小时候,她并不是教练眼中最优秀的学生,但却有一股同龄孩子所没有的韧劲儿,从5岁开始练体操,一直到21岁,经过漫长的16年时间,终于拿到三枚奥运会奖牌,成为中国女子体操第一人。

那么,这个当初不被教练看好的学生,是怎样成为冠军的呢?下面,让我给你讲讲刘璇的成长故事吧。

A.手练出茧子的小女孩

1979年3月12日,刘璇出生在湖南长沙。

小时候,刘璇是一名乖巧的女孩子。她的身体素质不太好,为了让她长得更健康,爸爸妈妈就送她去少年宫健美班学习。那一年,刘璇刚好5岁。

由于个子最矮,来到健美班后,刘璇排在队伍的最后,跟着小姐姐们学动作。她学得非常用心,每一个动作都认真地去做。教练看了非常高兴,心想:“这个小刘璇,练得太好了!”此后,教练开始对刘璇进行特别训练。

上小学时,刘璇的功课特别好,语文和数学都是100分。每天,在学校做完功课后,刘璇还要坚持去少年宫健美班训练。

8岁那年,刘璇被选进湖南省体育局,参加训练。她练得非常刻苦,甚至手上被磨出了血泡。可是,她一点儿也不怕苦,等血泡好一些,继续再练,这样,手上就慢慢长出了茧子。由于在练习高低杠时,还需要握杠,每当手上的茧变厚时,刘璇都不得不让爸爸将它用刀片削平。练习的时间越久,需要的刀片就越多。爸爸知道刘璇的手一定非常疼。可是,刘璇却忍着疼,什么也不说。

一次,爸爸又去商店买刀片。售货员是一名不满16岁的孩子,他见刘璇的爸爸买那么多双面刀片,就不解地问:“叔叔,现在没人用这样的刀片刮胡子了,你买这么多干什么?” 刘璇的爸爸说:“我不用,是给我女儿用的!”售货员又问:“用来削铅笔?这也不安全呀!”“不是用来削铅笔,是削我女儿手掌上的茧!她是一名体操运动员……”听到这里,售货员感动了,他说:“叔叔,这些刀片算我送您女儿的,她那么小,就要受那么多苦,我也该献出一点爱心!”

有一次,奶奶拉着刘璇的手,心疼地冲刘璇的爸爸妈妈嚷:“你们干什么让孩子受这种罪?让她别练了!”

B.为了一次重要的比赛

其实,爸爸妈妈也心疼刘璇呀。妈妈小时候练过体操,知道要想练好体操,就得吃多苦。可是,如果女儿将来不能在这方面有所成就,还需要那么刻苦地训练吗?

于是,爸爸跑去问教练:“刘璇在体操队的成绩属于优秀、中上、中等还是偏下呢?如果她能练好,就让她练;如果不行,我就让她回去念书,不然,就两边都耽误了!”教练如实地告诉爸爸,目前刘璇的成绩只是属于中等或者中上的水平,还看不出以后能不能出成绩。爸爸考虑再三,还是同意刘璇练下去,他想女儿只要有一点儿希望就不该轻易放弃。

刘璇没有辜负爸爸的期望。13岁时,刘璇被选入国家集训队。经过更严格的训练,刘璇的成绩已经很突出了。可是,在准备参加在日本广岛举行的第12届亚运会比赛时,训练中的一次意外使刘璇膝盖的内侧韧带撕裂,虽然以后能够长好,可比赛的时间就要到了!刘璇急得都快哭了,她多么珍惜这次机会啊!为了让训练成绩更好,刘璇咬牙坚持练习,却不幸把韧带练断,没有机会参加亚运会了!

接到父母的电话,刘璇首先提的不是韧带断了有多疼,而是说:“我从亚运会名单上刷下来了,我很伤心!”

听到女儿在哭,父母非常心痛,马上赶到北京探望,请医生为刘璇治疗。爸爸早就因为刘璇练体操而学过一段时间的按摩。于是,爸爸天天为刘璇按摩,与医生的治疗相配合;同时,刘璇按照教练的指导,经常做恢复运动。很快,刘璇的伤好了。

刘璇笑了,因为她可以参加亚运会了。那一次,她与队友合作,获得了女子团体冠军,还获得了个人高低杠的第2名。

C.“必须首先战胜自我”

“要想战胜别人,必须首先战胜自我”,这句话是刘璇的座右铭。16年来,她都是这样做的,虽然偶尔也有过退却的念头,但最后总能坚强地挺住。

1996年,刘璇的训练强度开始加大。坚持了一段时间后,她感觉自己已经练到了极限,甚至有些支撑不住了。每天晚上,一躺进被窝,刘璇就偷偷地哭,对第二天将要继续的训练,感到无比恐惧。她翻来覆去地想,真的要放弃吗?不,越是这样,就越是不能退缩!第二天,刘璇振作精神又开始了新的训练。

1998年的世锦赛上,因为刘璇一心想拿冠军,所以显得格外激动,心情也越来越紧张。教练看出了她的心思,告诉她不要紧张,要卸下包袱参赛,实在不行,可以改变动作,降低难度。 听了教练的话,刘璇显得平静了。她自信地说:“没事,相信我!”果真赛场上的刘璇表现得很镇静,成功地完成了所有动作,取得了冠军。当她站在领奖台上,看到手中的鲜花,胸前的金牌,望着升到最高位置的五星红旗时,刘璇的泪水再也忍不住了,十几年的辛苦拼搏,如今终于得到了回报!那一刻,刘璇突然发现自己长大了!

1999年初,亚运会后的一段时间里,刘璇的训练又跌入了低谷。当时,因为已经休息了很长一段时间,思想和身体都比较松懈,精神状态也有些低迷。在这种状况下练习,刘璇感觉有些吃不消。后来,她几乎丧失了所有信心,甚至打了退役报告。父母知道这件事后,一起来劝刘璇:“再试试吧,如果实在不行,再放弃也不迟!” 刘璇觉得父母的话很有道理。对,我决不能放弃!她又一次坚持下来。并于当年8月,在云南昆明举行的全国体操冠军赛上,获得女子全能第一名。

2000年,刘璇又取得了一系列的好成绩:3月,瑞士世界杯系列赛第一站比赛,获女子平衡木第二名;接着,在德国举行的第二十四届科特布斯国际体操大奖赛上,获女子高低杠第三名;5月,在武汉举行的全国体操锦标赛上,获女子平衡木第一名。

可是,21岁的刘璇仍不满足,因为,她最大的心愿是站在悉尼奥运会的领奖台上,为了那一刻,她已经奋斗了16年。

D.最美的笑留给悉尼

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上,刘璇的努力终于结出了硕果。

在平衡木项目的决赛中:

第一个出场的是罗马尼亚的奥拉鲁,她曾在全能比赛中获得铜牌,这一次,她发挥得不错,得到了9.70分。

紧接着出场的美国选手威埃里斯,她落地很稳,得到了9.387分。

第三个出场的是俄罗斯运动员洛巴斯尼克,发挥非常出色,很稳地站住了,得了9.787分,超过她在预赛中的得分。

俄罗斯运动员普罗迪洛娃第四个出场,在木上有小小的晃动,但很稳地站住了,得到了9.775分。

接着,中国选手凌洁出场了。她是1998年世界杯和天津世锦赛的双料冠军,动作舒展,稳稳地站住了,除了有一点小晃外,整套动作做的非常漂亮,但只得了9.675分。

第六个出场的乌克兰选手亚洛什,最后落地有一小移动,得到了9.712分。

第七个出场的罗马尼亚运动员普里萨卡,落地时也有一小跳,动作完成的不错,得到了9.750分。

最后一个出场的,才是21岁的刘璇。在前面七名运动员都发挥得都不错的情况下,她顶住压力,非常好地完成了自己的动作,得到了9.825分,终于以完美的动作,精湛的表演为中国体操夺得了第一枚单项金牌,获得了女子平衡木的冠军!

拿到这块无比珍贵的金牌时,刘璇最先想到的就是爸爸妈妈。要没有他们的一再鼓励,自己哪能拿到这么珍贵的奥运会金牌呢?

刘璇站在领奖台上,露出了自信令人倾倒的笑容。这笑容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可是你知道吗,她的笑容为什么这样感人?

其实,在刚练体操时,刘璇并不喜欢笑。后来,随着刘璇的不断进步,参加的比赛次数越来越多。这时,妈妈对刘璇说:“你在出国比赛时,就是中国人的代表,连个人表情都不只代表你自己,而是代表一个国家!所以,你一定要学会微笑。”

刘璇觉得妈妈说得很有道理,于是,一有时间就对着镜子练习微笑。笑着笑着,刘璇发现,只有从内心里发出来的笑容才最美。

回头再说这次比赛。在地球的另一端,她的父母一直在北京的地下室里看电视的现场直播。爸爸拿着相机,准备拍刘璇在屏幕上的照片;妈妈拿着本子,在一旁记分。当他们看到女儿笑盈盈地在领奖台上向大家挥手时,爸爸把相机扔了,妈妈也扔掉了本子,两人抱头痛哭起来。他们多么激动,因为他们的女儿创造了中国体操史上的奇迹——21岁时获得了奥运冠军!

在地球的这一端,悉尼领奖台上的刘璇笑得是最美的。当国歌响起的时候,刘璇深深地知道,她终于征服了每一位观众,战胜了自己,从一个不爱笑的孩子,成长为有着一脸灿烂笑容的世界冠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关于名人赫兹的故事

全文共 1314 字

+ 加入清单

赫兹1857年2月 22日生于德国汉堡。

他小时候想当一名建筑工程师,十九岁入德累斯顿工学院学工程,由于对自然科学的爱好,次年转入柏林大学,在物理学教授亥姆霍兹指导下学习。

1885年任卡尔鲁厄大学物理学教授。

1889年,接替克劳修斯担任波恩大学物理学教授,直到逝世。

赫兹对人类最伟大的贡献是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赫兹在柏林大学随赫尔姆霍兹学物理时,受赫尔姆霍兹之鼓励研究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当时德国物理界深信韦伯的电力与磁力可瞬时传送的理论。

因此赫兹就决定以实验来证实韦伯与麦克斯韦理论谁的正确。

依照麦克斯韦理论,电扰动能辐射电磁波。

赫兹根据电容器经由电火花隙会产生振荡原理,设计了一套电磁波发生器,赫兹将一感应线圈的两端接于产生器二铜棒上。

当感应线圈的电流突然中断时,其感应高电压使电火花隙之间产生火花。

瞬间后,电荷便经由电火花隙在锌板间振荡,频率高达数百万周。

由麦克斯韦理论,此火花应产生电磁波,于是赫兹设计了一简单的检波器来探测此电磁波。

他将一小段导线弯成圆形,线的两端点间留有小电火花隙。

因电磁波应在此小线圈上产生感应电压,而使电火花隙产生火花。

所以他坐在一暗室内,检波器距振荡器10米远,结果他发现检波器的电火花隙间确有小火花产生。

赫兹在暗室远端的墙壁上覆有可反射电波的锌板,入射波与反射波重迭应产生驻波,他也以检波器在距振荡器不同距离处侦测加以证实。

赫兹先求出振荡器的频率,又以检波器量得驻波的波长,二者乘积即电磁波的传播速度。

正如麦克斯韦预测的一样。

电磁波传播的速度等于光速。

1887年11月5日,赫兹在寄给亥姆霍兹一篇题为《论在绝缘体中电过程引起的感应现象》的论文中,总结了这个重要发现。

接着,赫兹还通过实验确认了电磁波是横波,具有与光类似的特性,如反射、折射、衍射等,并且实验了两列电磁波的干涉,同时证实了在直线传播时,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与光速相同,从而全面验证了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的正确性。

并且进一步完善了麦克斯韦方程组,使它更加优美、对称,得出了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现代形式。

此外,赫兹又做了一系列实验。

他研究了紫外光对火花放电的影响,发现了光电效应,即在光的照射下物体会释放出电子的现象。

这一发现,后来成了爱因斯坦建立光量子理论的基础。

1888年1月,赫兹将这些成果总结在《论动电效应的传播速度》一文中。

赫兹实验公布后,轰动了全世界的科学界。

由法拉第开创,麦克斯韦总结的电磁理论,至此才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1888年,成了近代科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赫兹的发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不仅证实了麦克斯韦发现的真理,更重要的是开创了无线电电子技术的新纪元。

1889年在一次著名的演说中,赫兹明确的指出,光是一种电磁现象。

第一次以电磁波传递讯息是1896年意大利的马可尼开始的。

1901年,马可尼又成功的将讯号送到大西洋彼岸的美国。

20世纪无线电通讯更有了异常惊人的发展。

赫兹实验不仅证实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更为无线电、电视和雷达的发展找到了途径。

赫兹对人类文明作出了很大贡献,正当人们对他寄以更大期望时,他却于1894年元旦因血中毒逝世,年仅36岁。

为了纪念他的功绩,人们用他的名字来命名各种波动频率的单位,简称“赫”。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名人奋斗励志故事10:王凯

全文共 4061 字

+ 加入清单

电视剧《琅琊榜》的热播,让扮演“靖王”的王凯大红大紫。微博上成群结队的拥趸者,争抢着要当他的“靖王妃”。对于他的忽然爆红,很多人一开始很惊讶,而事实上,王凯为了自己的梦想,已经足足准备了十年。

书店“搬运工”,偏想做演员

其实王凯从小就对表演感兴趣。在高中学业最紧的时候,他看课本上有《雷雨》,就“不务正业”地组织同学们拍话剧。当别人都在刷题刷分的时候,他却袖子一拉,演起了周萍。“那时候心气比谁都大,表现欲特别强。”

虽然有个“演员梦”,但并非出生于演艺世家的他,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引导和培养。相反,从来没有人看好过他的表演梦想,包括其父母。

王凯的父亲是体育迷,希望儿子完成自己没有完成的愿望,所以5岁时王凯就开始踢足球。而老家湖北出了一批跳水冠军后,父亲又打算让儿子去学跳水。母亲则希望他好好读书考大学。王凯想学表演,他想像赵薇一样去考中戏!“我当时本来想考艺术院校,我妈不同意。恰巧,高三高考压力很大的时候,新华书店换老总,可以给内部职工造福,新华书店的工作当年算是不错的铁饭碗。母亲给做工作,我就直接去工作了。”

可是王凯不开心,工作稳定却无聊,女生负责站柜台,男生就负责搬书,好像一眼就看尽了20年后的生活。而那个本来就缥缈的演员梦,似乎更遥不可及了。但无聊的工作给了他很多的私人空间,不用像上学时再受父母管制。那段时间王凯参加了很多电视台的活动,终于有一天他有了一个去北京拍广告的机会。当时的广告导演看王凯形象不错,便问他是中戏的还是北电的。就是导演的这句无心之语,激发了王凯人生中全部的信心。

最后他瞒着父母,偷偷辞去了新华书店的工作,只身前往北京学表演。当时,他第一个知道的学校是北京电影学院,因为《还珠格格》红遍大江南北,知道赵薇还有这个学校;《永不瞑目》火了陆毅,让他知道上海戏剧学院;《将爱情进行到底》火了李亚鹏,让他知道中央戏剧学院。“虽然这些当时对我来说很遥远,但不去试一下怎么知道。”

后来他查到,中戏在北京教育学院租了一个地方办培训班,四个月。可一问,学费要一万多,还已经开课两个月了!怎么办呢?没钱呀!难道就这样灰溜溜回家?肯定不行。可人家说了,要来也可以,一万多的学费一分钱不能少。当时是2000年,一万多元可不是个小数目,王凯只能给爸妈打电话。父母也想通了,至少孩子还是想学东西,不是辞职在外面胡混。让王凯想不到的是,在关键时刻,竟然是一直反对他演员梦的父亲伸出了援手。

这短短两个月的培训,却让王凯受益匪浅,热爱+努力,2003年他就考上了中央戏剧学院,和张翰、张俪、马丽是同学。

从此王凯踌躇满志,“读大学的时候,觉得自己外形不差,专业出色,相当自信。”果然,刚毕业,就被当时国内最负盛名的一家经纪公司签约。同学艳羡,家人欣慰,王凯甚至把之后能拍什么样的角色,演什么样的戏,走什么样的路都欣欣然地规划好了,仿佛走红只是一夜之间。

2006年,公司12周年庆典上,老板将王凯、赵丽颖等7大新人介绍给冯小刚、徐克、张纪中等圈中大腕级人物,在台上被连连称赞,可现实的残忍却让人瞠目,下台后却将近一年基本没戏拍。签约公司名气大,艺人几乎每天都能参加大小晚会、走各式红毯。可是那些高额的制装费、化妆费都要王凯自己付。“走在红毯上笑脸盈盈,可是转念一想,兜比脸还干净呢。就是那种打肿脸充胖子的感觉,好像和我想当演员的本质越来越远。这应该是我人生最低谷的时候。”王凯说那段时间很消沉,他曾不分白天黑夜地打游戏,怀疑人生。

演“娘娘腔”

成了“黑历史”

快要走投无路时,2007年王凯在电视剧《虎穴》中饰演一个小角色,算是“正式进入娱乐圈”。

2008年他又接了部戏,叫《丑女无敌》,因为瘦削的外形,王凯在剧中饰演娘娘腔“陈家明”。红色框架眼镜是他的标配,搭配红色紫色等夸张配色的衣服,有时甚至还有豹纹丝巾等同样夸张的配饰。而且剧中的这个角色说话时翘着兰花指,妖性十足。尽管王凯非常不喜欢,但他还是咬牙坚持演了4季。“说实话,这个角色在当时的中国电视剧史上是开了先例的,那会儿大陆的电视剧哪有娘娘腔这样的人物呀!所以我是属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觉得应该给自己勇气。”

就这样一拍就是两年,将近200集。一个大家印象中娘娘腔的角色,被他成功塑造出来了。但当时也有很多人搞不懂,王凯怎么会去演娘娘腔?其实他也是迫于生计,再说新人有戏演就算很不错了,根本没有选择权。

“娘娘腔”对王凯的福兮祸兮也只有他自己能够体会。《丑女无敌》热播时,嗲嗲的“家明”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也算轰动一时。就连王凯回到湖北老家,街坊邻居都来围观,可他却隐隐感觉到一丝不对味,尤其是父母看上去欲言又止却忧心忡忡。终于有一天父亲忍不住问,你怎么演了一个那样的角色啊?原来爸妈总觉得人生如戏,怕生活中的儿子也和“家明”一样,甚至一度怀疑儿子的性取向。无奈,孝顺的他又一次次耐心地给他们解释,那仅仅是角色需要。

由于被贴上“娘娘腔”的标签,“家明”简直成了王凯的“黑历史”。因为这部剧,让刚刚出道的他,完成了自己的一个人生目标:能留在北京,能有钱吃饭继续拍戏。但也曾一度遭到铺天盖地的各种非议……“家明”风波之后,王凯不想再演娘娘腔,于是他把同类型角色全部都推掉,但因角色深入人心,始终没有其他角色找过他。之后曾经有八个月时间,王凯根本无戏可拍,眼看着要山穷水尽。

就在王凯以为自己的演艺道路要到头的时候,2010年,导演张建新大胆启用他去参演一部年代大戏《知青》,此剧的制片人正是现在“山影”的大神级人物侯鸿亮。至此,好似新人身份,王凯才一步步积累起人气并摆脱了“娘娘腔”的形象。王凯说,如果没有张新建导演大胆起用他,他真不知道自己还能挺多久。

在侯鸿亮眼里,王凯从来都不是什么小鲜肉偶像派。“他是个非常认真扎实的演员,很清楚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我和他第一次合作是《知青》,那部戏在冰天雪地里拍摄了七个月,不少年轻演员没撑住,走了,但他坚持了下来。”

当时为了这个难得的机会,王凯是真拼了。为了制造暴风雪的效果,在零下40摄氏度的天气里,他还让剧组搬了一台鼓风机对着自己的头吹!到后面一场戏拍下来,王凯刚躺到暴风雪中,脸上就立刻敷上了一层薄薄的冰雪,双手都冻得没有知觉了。“不夸张地说,拍这部戏,除了地震,什么自然灾害都遇到过,我被晒伤过,也被冻伤过。”同爸妈笑着谈起这些“小艰辛”时,儿子的努力和拼命令他们心疼得偷偷抹泪。但值得庆幸的是,天道酬勤,因为这部戏儿子总算遇见了生命中的贵人!

2013年,因为侯鸿亮,王凯得以进入《北平无战事》,终于迎来了事业新高峰。王凯在剧中饰演方孟韦,是刘烨饰演的方孟敖的弟弟,刚一开播就让人眼前一亮。由于七大影帝同台飙戏话题足,“北平”播完后大家只记住了“方孟韦”,没能让王凯大红起来。不过《北平无战事》成了他事业的转折点,王凯因结缘孔笙导演、侯鸿亮团队,之后才签约到山东影视,这才有了后来的《伪装者》等。

转型硬汉

《琅琊榜》一战成名

看完《北平无战事》之后,导演觉得王凯演技很棒,在筹拍《琅琊榜》时,认为他的形象和性格挺适合剧中的“靖王”。

后来王凯才知道,《琅琊榜》是根据海宴同名小说改编的一部大型古装传奇电视剧。靖王萧景琰和林殊之间的情义深深打动了王凯,而比起男女情,王凯更感动于兄弟情。当时他把这个剧本看完就哭了,“我看过那么多剧本,没有哪个剧本像《琅琊榜》一样让我哭了那么多次。你说现在这个社会,还有谁愿意为了一个不知死活的人拼命?没有,靖王是我的理想人格,所以能够在戏里完成这样的角色,有一种梦被实现了的感觉。”

其中有一场戏王凯记得特别清楚。他去“母妃”那对峙,说:“为什么你们所有人都知道梅长苏就是小殊,而我是最后一个知道的?”那场戏拍的时候,王凯拿着剧本走到孔导身边说,这场戏应该怎么表现?演员和镜头语言怎么结合才能把内心的那种痛苦、悔恨、各种特别复杂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因为两方面王凯都很头疼,没辙。后来孔导就对他说,“你先按照自己的感觉和想法走一遍。”

王凯把剧本念了一遍,没想到竟然忍不住哭了,眼泪噼里啪啦不停地掉,控制不住。导演说,先别有情绪,留着,不然一会儿拍的时候就没了。王凯就一直很难受地忍着。等正式开拍时,他从门口走到母妃面前,只有十来步,但感觉像走了上下五千年。事后大家都说他演得特别好!

鲜为人知的是,为改变自己瘦高的“娘炮”外形,早在《琅琊榜》开拍前,为塑造久经沙场的“靖王”这一硬汉形象,王凯就开始拼命健身。从简单的慢跑开始,到基础的立定跳远、俯卧撑,再开始接触重量训练,包括哑铃和杠铃卧推。在不断增重、塑造线条的同时,王凯也在挥汗如雨间找回了男人味。

《琅琊榜》中,王凯的形象帅气十足,不仅彻底甩开了曾经的“娘娘腔”形象,而且他诠释的靖王,十分注重刻画人物内心的坚定,通过冷酷眼神将靖王这个角色塑造得隐忍而又坚毅果敢。

2015年9中旬,《琅琊榜》播出后,收视率一路飙升。到10月上旬,创下了高达3亿3千万次的网上点击,在中国50个主要城市收视排行第一。接着,该剧还将陆续在美国、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地区播出。

与此同时,凭着精湛的演技,并非主角的王凯却一跃成了国内炙手可热的“小鲜肉”。微博上成群结队的粉丝,争抢着要当他的“靖王妃”,就连王凯自己也有些不适应,机场大规模的接机粉丝一度吓得他躲进了厕所。有网友说,王凯的经历可谓“十年磨刀,一朝成名”!

然荧屏外的王凯今年已经33岁。事业上顺风顺水,但生活中的他同常人一样,也有很多烦恼,比如每次回家妈妈都催他快找女朋友,甚至还介绍朋友家的女儿给他认识,王凯一听这个头就大了,立马叫停。父母被逼急了就说,“你先给我生个孙子出来行不行?”这让王凯啼笑皆非:“我不结婚,哪生孙子啊?”王凯有个妹妹,都已经结婚生子了,也难怪爸妈为他的婚事着急上火。

潜心修炼10年,如今终于成了人气偶像派,王凯说,很多人曾有过梦想,但大多数人不敢抛弃太多,不敢执著地为梦想努力,而他是一个敢于放弃很多东西的人。“如果没有当初坚定地离开,我可能现在还是一个书店的搬运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名人励志故事:所有绝境都必藏生路

全文共 1344 字

+ 加入清单

他诞生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桑顿乔森林地区的一块贫瘠的土地上。

他的出生,似乎就意味着要尝遍世间的悲苦与辛酸。

3岁丧母,7岁丧父,童年的笑声还不曾透出他的咽喉,他便成了举目无亲、孤苦伶仃的孩子。

命运将所有的不幸都压在他柔弱的肩膀上。为了生存,他不得不做出比山区里一般的孩子更为,艰苦的挣扎。他先是寄人篱下,为了生活,尽管每天工作14个小时以上,可还是吃不饱饭。没有人愿意和他在一起,他亦不曾拥有朋友。他每天过的生活就是在不停劳动的同时,忍受主人和孩子的嘲弄以及虐待。

为了脱离困苦的生活,为了让自己的身体不再经受摧残,他先后跟从了5个主人,但遗憾的是,情况丝毫没有好转。

在他14岁的深夜,他决定要有所突破,要彻底挣脱这种奴隶式的生活。于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日清晨,他仓皇出逃。颠沛许久之后,他终于在一家锯木厂找到了工作。无意问,他在工作中得到了一本名为《自己拯救自己》的励志图书,他想,自己也是可以成就一番事业的。他忽然意识到了知识的重要性,于是抓住了一叨可以读书的机会刻苦钻研。

和其他孩子不同的是,他的求学经历是个窘迫不堪的马拉松。他一面工作,一面靠微薄的收入来断断续续地上学。从14岁念到23岁,他终于踏入了大学校门。

他知道这一切多么来之不易。因此,他不肯错过任何一个可以学习的机会。甚至,为了逼迫自己努力读书,他还给自己制定了一系列苛刻的学习计划。9年后,当同龄人正为前程忙得头破血流的时候,他已经顺利拿下了波士顿大学学位、奥拉托利会学士学位、波士顿大学硕士学位、哈佛医学院博士学位,以及波士顿大学的法学学士学位。

同时攻读多个学位并未影响他的收入。毕业前夕,他已经积攒了2万美元,以备创业。17年后,40岁的他成了一位旅店业里举足轻重的大亨。

就在事业蒸蒸日上如日中天的时候,天灾人祸接踵而来。连年干旱致使经济萧条,日渐衰落,更要命的是那些对他来说是重要至极的旅店,均在一场场不知名的大火中被夷为平地。倾注了其一生心血的5000多页的手稿,也在大火中消失殆尽。

他没有就此屈服,尽管负债累累。他带着永不变更的梦想来到了波士顿,开始了成功学方面的创作。比起以前,他此时更有资格投身这个神圣的事业。悲苦的童年,几十年的奋斗生涯,传奇的人生经历让他曾站在人生的最高处,又被抛入低谷。因此,命运的磨难,让他对财富拥有着异于常人的领悟力。

1894年,在他心灵深处沉寂了30年的梦想终于实现。其处女作《伟大的励志书》获得了空前巨大的成功,一年之内就再版11次。截至1905年,仅在日本一国的销量就突破了100万册。

3年后,他创办了《成功》杂志,同样获得巨大成功。杂志单册发行量超过30万册,拥有员工200名。但命运喜欢对他加以捉弄,1911年,《成功》杂志因先产生内部分裂,后得罪权贵而被告上法庭,无奈停刊。他又一次被命运从巅峰抛至谷底,债务缠身。

他仍不曾放弃,于7年之后再次创办了《新成功》杂志。此刻的他,已是77岁高龄。直到6年后他谢世,这本杂志还影响着千千万万的忠实读者。

这就是奥里森·马登——全世界公认的美国成功学的奠基人和历史上最大的成功励志导师,成功学之父。

如果有人要探寻奥里森·马登的成功秘诀,那么,我想答案一定是因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所有绝境的悬崖边,都必然会暗藏着一条通往光明的生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名人的家训小故事:丰子恺极力反对把孩子培养成“小大人”

全文共 442 字

+ 加入清单

丰子恺育有七个子女,他认为童年是人生的黄金时代,极力反对孩子培养成“小大人”。

在生活中,丰子恺称外出做事为“无聊”,和孩子们在一起则内心充满欢喜,抱孩子,喂孩子吃饭,唱小曲逗孩子,画画引孩子笑,和孩子们特别亲近。又一次,长子瞻瞻要丰子恺抱他到车站去买香蕉,“满满地擒了两手回来”,到家时,却熟睡在父亲的肩头,手里的香蕉早已不知去向。丰子恺在《给我的孩子们》一文中感叹:“这是何等可佩服的真率、自然与热情!大人间的所谓’沉默’、’含蓄’、’深刻’的美德,比起你来,全是不自然的、病的、伪的!”

除了让孩子在爱的空气中自由成长,丰子恺还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1947年,他不如知天命之年,与子女“约法”,强调最多的便是“独立”,其中一条写道:“”大学毕业后,子女各自独立生活,并无供养父母之义务,父母亦无供给子女之义务。“同时,子女独立后,要与父母分居,”双方同意而同居者,皆属邻谊性质,绝非义务“。

有时候,名人较一般人而言,多的不仅仅是学识,还有那独一无二的气度,且那气度会代代延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福布斯》左右世界经济发展的十大富豪名人故事

全文共 723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人的财富和他在世界的影响力并不一定成正比,因此在评出2003年度全球富豪榜之后,《福布斯》又依据各位富翁的公司规模、政治权势、影响范畴,以及对社会的公益贡献,评出了10位最有影响力的富豪。它认为,正是这些人左右着世界经济发展

第一名:微软董事长比尔·盖茨

资产:407亿美元、财富排名:1

连续6年蝉联世界首富的盖茨,当仁不让地入选最有影响力的亿万富豪。电脑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信息工具,而微软的操作系统在全球93%的电脑上运行,盖茨的影响力是不言而喻的。盖茨同时还是最大的慈善家,去年捐款十几亿美元,尤其关注疫苗研究。

第二名:“股神”华伦·巴菲特

资产:305亿美元、财富排名:2

巴菲特在华尔街绝对是一言九鼎,如果他看跌哪只股票,那只股票将难逃股价狂泻的命运。现在全球经济衰退、股市低迷,他的经济预言尤其受到市场的关注。他拥有王牌投资公司BerkshireHathaway的36%的股份,每年获得巨额的投资回报。他承诺身后将资产留给慈善组织。

第三名: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

资产:59亿美元、财富排名:45

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集政权、财富于一身,他是500强企业、投资公司菲宁维斯特集团的老板,拥有意大利最大的电视网络,还涉足银行、保险和出版业。他的另一个特色就是拥有老牌足球俱乐部AC米兰队。

第四名:传媒大亨默多克

资产:55亿美元、财富排名:54

拥有电影公司、出版公司和卫星电视的默多克,在传媒界的影响力日益强大,而他的对手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却陷入了债务的泥潭。多样化的经营将他的影响力扩展到了全球范围的政治、经济及文化。他麾下的电视台福克斯的节目备受欢迎,比如《大富翁乔》就成为美国家喻户晓的王牌节目。目前他正在推出第二家卫星电视DirecTV。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名人故事作文

全文共 529 字

+ 加入清单

在《中华成语故事》中,这个成语——“程门立雪”是一个值得大家去深刻体会的成语之一。宋朝时,有一位学问的人,名叫杨时。他对老师十分尊敬,一向虚心好学。“程门立雪”便是他尊敬老师.刻苦学习的一段小故事。杨时在青年时代非常用功。后来中了进士,他不愿做官,继续访师求教,钻研学问。当时程颢、程颐兄弟俩是全国有名的学问家,杨时先是拜程颢为老师,学到不少知识。四年后,程颢逝世了,为了继续学习,他有拜程颐为老师。这时候,杨时已经四十岁了,但对老师还是那么谦虚.恭敬。一天,天空浓云密布,眼看一场大雪要到。午饭后,杨时为请教一个问题,约了同学一起去程颐家。守门人说程颐正在睡觉。他们不愿打扰,便在门口守着。天上飘起了鹅毛大雪,雪花在头上飘舞,凛冽的寒气,冻的他们浑身发抖。他们仍旧站在门口守着。过了好长时间,程颐醒过来了,这才知道杨时他们在门完雪地里等了很久,便。赶快叫他们进去。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得有一尺多厚了。杨时这种尊敬老师的优良品德,一直受到人们的称赞。这个成语所表达的意义已经非产明显,就是要让人们知道——学习的优异,需要汗水的付出,才有回报。然而,现在的这个时代,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这种刻苦努力的精神,越来越少,希望通过这个成语,能让大家找会这种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孟母三迁的励志成语故事

全文共 1492 字

+ 加入清单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孟子从小丧父,全靠母亲倪氏一人日夜纺纱织布,挑起生活重担。倪氏是个勤劳而有见识的妇女,她希望自己的儿子读书上进,早日成才。

一次, 孟母看到孟轲在跟邻居家的小孩儿打架,孟母觉得这里的环境不好,于是搬家了。

又一天,孟母看见邻居铁匠家里支着个大炉子,几个满身油污的铁匠师傅在打铁。孟轲呢,正在院子的角落里,用砖块做铁砧,用木棍做铁锤,模仿着铁匠师傅的动作,玩得正起劲呢!孟母一想,这里环境还是不好,于是又搬了家。

这次她把家搬到了荒郊野外。一天,孟子看到一溜穿着孝服的送葬队伍,哭哭啼啼地抬着棺材来到坟地,几个精壮小伙子用锄头挖出墓穴,把棺材埋了。他觉得挺好玩,就模仿着他们的动作,也用树枝挖开地面,认认真真地把一根小树枝当作死人埋了下去。直到孟母找来,才把他拉回了家。

孟母第三次搬家了。这次的家隔壁是一所学堂,有个胡子花白的老师教着一群大大小小的学生。老师每天摇头晃脑地领着学生念书,那拖腔拖调的声音就像唱歌,调皮的孟轲也跟着摇头晃脑地念了起来。孟母以为儿子喜欢念书了,高兴得很,就把孟轲送去上学。

可是有一天,孟轲逃学了。孟母知道后伤透了心。等孟轲玩够了回来,孟母把他叫到身边,说:“你贪玩逃学不读书,就像剪断了的布一样,织不成布;织不成布,就没有衣服穿;不好好读书,你就永远成不了人才。”说着,抄起剪刀,“哗”的一声,把织机上将要织好的布全剪断了。

孟轲吓得愣住了。这一次,孟轲心里真正受到了震动。他认真地思考了很久,终于明白了道理,从此专心读起书来。由于他天资聪明,后来又专门跟孔子的孙子子思学习,终于成了儒家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

孟母三迁故事原文:

昔孟子少时,父早丧,母仉[zhang]氏守节。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葬,躄[bì],踊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居子也。”舍市,近于屠,学为买卖屠杀之事。母又曰:“是亦非所以居子矣。”继而迁于学宫之旁。每月朔(shu,夏历每月初一日)望,官员入文庙,行礼跪拜,揖[yī,拱 孟母三迁手礼]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习记。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也。”遂居于此。

孟母三迁故事译文:

从前孟子小的时候和母亲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靠近杀猪宰羊的地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和屠宰猪羊的事。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每月夏历初一这个时候,官员到文庙,行礼跪拜,互相礼貌相待,孟子见了之后都学习记住。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于是居住在了这个地方。

后来,大家就用“孟母三迁”来表示人应该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

这也说明了环境能改变一个人的爱好和习惯。

注释:

舍:住处。

嬉:游戏。

所以:用来。

处:安顿。

复:再,又。

是:这。

焉:在那里。

注音: mèng mǔ sān qiān

出处: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汉·赵歧《孟子题词》)

解释: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三次迁居。形容家长教子有方。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为了孩子的教育

相近词:三迁之教

成语示列:他背熟的的班姬《四诫》从头学,不要得孟母三迁把气淘。(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二十出)

成语造句:“孟母三迁”的故事就是说明环境对儿童心理、行为的影响。

[孟母三迁的励志成语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你也可以登上火星的名人故事

全文共 1251 字

+ 加入清单

2010年6月3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的国家科学院生物医学研究所,人类首次全面模拟载人火星探测试验宣告正式启动。来自中国航天局科研训练中心的宇航员王跃与来自俄罗斯、法国和意大利的五名志愿者一起,正式踏上长达520天的“火星之旅”。王跃将与他的同伴们用250天模拟飞往火星,30天模拟驻留火星,240天模拟返回地球。其间,他们将在封闭舱里进行一系列的科学研究和试验。他们将于2011年11月出舱。

王跃,这个脸上还有着稚气的“80后”,在几千名志愿者中,经过层层严格考核,一路过关斩将,成为笫一个参加人类首次模拟火星载人航天飞行试验的中国人。

今年王跃28岁,会四国语言,是中国航天训练中心的著名研究员。去年11月,当听到要选拔“火星500”志愿者的消息后,王跃立刻跃跃欲试,他除了加大外语口语能力的练习外,还加大了体育锻炼强度,增强体能。跑步、举重、爬山、踢球各种运动,全部上阵。原本是旱鸭子的他,却要挑战高度,硬是在很短的时间里学会了游泳。两个月下来,他就学会了潜泳、仰泳、蛙泳等各种泳姿。经过测试,他的成绩和专业运动员不分上下。这一成绩令考核官员也大为惊讶。在心理素质方面,王跃豁达开朗、幽默风趣,和周围的人都能和谐相处。他一到哪里,就能给哪里带来欢声和笑语。同事们给他起了个绰号叫“开心果”。

“火星500”试验对志愿者的要求非常严格,不仅不能有器质性疾病,就连脚气这样的小毛病都不能有。二十多项严格的医学检查,严格得近乎苛刻,连睡眠监测也列入其中。睡眠质量要好,躺下就能睡着,不能翻来覆去地睡不着,这也是一项严格要求。许多志愿者很难达到要求,被无情地淘汰。而王跃却凭着自己超强的心理素质,一路高歌猛进。像CT、核磁共振这种检查,别人或多或少会检查出一些问题,而王跃却非常完美,没有一点儿瑕疵。

就这样,王跃经过常人所难以想象的严格考核,终于脱颖而出,成为中国唯一的参加“火星500”试验的志愿者。在接下来的520天时间里,王跃将与其他5名外国志愿者一道,在“火星500”封闭舱里,进行一系列科学研究和试验。520天,与外界完全隔离。而且还需要在失重的状态下生活,这不仅是对一个人意志、体能的巨大考验,也是对一个人的科学知识的全面考核和检测,一般人很难承受这种孤独、寂寞的煎熬,如果没有钢铁般的意志是很难坚持的,这对一个才28岁的年轻人来说,更是一种意志的考验和磨炼。

王跃在他的志愿者登记表中曾这样写道:“我喜欢彼得大帝、喜欢高尔基、喜欢《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王跃的“三个喜欢”让人们看到潜伏在他身上的一种激情和意志。当进入“火星500”舱门的瞬间,王跃蓦然回首,露出灿烂的笑容,握紧拳头,高高举起,向欢送的人群挥手致意。

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宇航员杨利伟见证了王跃走进“火星500”舱门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当舱门缓缓关闭后,杨利伟激动地说,中国人能参加首次载人火星探测全面模拟试验,无疑是中国航天事业进步的表现,它让世人看到了中国的力量。

我们在等待,等待520天后,王跃走出“火星500”舱门的那一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中国古代名人故事:奇女子苏惠与她的《璇玑图》

全文共 1325 字

+ 加入清单

苏惠,字若兰,武功人,约生于秦王苻坚永兴元年(公元357年)。当地百姓传说,若兰容貌秀丽,举止娴雅。她自小聪颖过人,三岁学画,四岁作诗,五岁抚琴,九岁便学会了织锦。十岁刚过,即可描龙绣凤,琴棋书画的神韵,全被她运用到了织锦之中。远近乡邻将她的超人之才,传成了神话。一些豪门望族上门求婚,均被谢绝。一日,逢法门寺庙会,巧遇一射飞雁、穿池鱼的英武少年,其为右将军窦真之孙,名叫窦滔,自幼习文练武,相貌不凡,若兰顿生爱慕之情。经人提亲,结成百年之好。

不料好景不长,窦滔因厌战不从军令,被革职发配到流沙(今甘肃敦煌),后来遇到了歌妓赵阳台,娶作了偏房。这赵阳台,不但能歌善舞,而且娇媚可人,引得窦滔对她宠爱不已。后来,窦滔奉命出镇襄阳,本欲携妻妾同往,可苏蕙为赵妾之事赌气不从,窦滔只带着赵阳台赴任。

苏蕙独守长安空闺中,日子稍长,便感寂寞难耐。丈夫在身边时,不能感觉出他太多好处,现在一离开,思念之情却是刻骨铭心,不由得悔恨当初的负气。悔恨之余,她便用吟诗作文来排遣孤寂的时光。后突发奇想,又经反复推敲构思,将所写诗词编排整理暗藏在29行、29列的文字里。然后怀着满腔幽思、废寝忘食地把诗词织在八寸锦缎上。苏蕙把这副锦缎命名为《璇玑图》。璇玑,原意是指天上的北斗星,之所以取名璇玑是指这副图上的文字,排列象天上的星辰一样玄妙而有致,知之者可识,不知者望之茫然。其中更暗寓她对丈夫的恋情,就象星星一样深邃而不变。

《璇玑图》织好后,苏蕙派人送往襄阳交给窦滔。旁边的人见了这图,都不明其意,可窦滔捧着《璇玑图》,细细体味,竟完全读懂了妻子的一片深情。当即,窦滔派遣了人马,到长安接来了苏蕙。自此,夫妻恩爱偕老。

对于这幅《璇玑图》。苏若兰笑言:“徘徊宛转,自为语言,非我佳人,莫之能解。”唐武则天这么评价道:“五采相宜,莹心耀目。其锦纵横八寸,题诗二百余首,计八百余言,纵横反复,皆成章句。其文点画无缺,才情之妙,超今迈古,名曰《璇玑图》。”《璇玑图》是回文诗中最长、最动人之作,堪称我国文学史上的奇葩。

《璇玑图》全诗29行,每行29字,共841字,顺读、回读、横读、斜读、交互读、蛇行读、退一字读、重一字读、间一句读、左右旋读,皆成诗章。《璇玑图》用五彩丝线织成,除了绚丽多彩外,主要还是便于阅读,后人抄录时,因为用墨不能复彩,所以,很难读下来。

武则天时,能读诗二百余首,但读法失传。后来,因原诗色彩脱落,迷其句读,均不过百首。宋元年间,起宗道人把《璇玑图》分解为七个分图,读诗达3572首。到了明朝,经史学家康万民研究出了正读、反读、倒数逐步退一字读等十二种读法后,可得五言、六言、七言诗4206首;每一首诗均悱恻幽怨,一往情深,令人为之动颜。乾隆四十六年,扶风知事熊家振撰修的扶风县志,言其读诗达9958首,此说恐有夸大成分。近日又有国外学者在大功率计算机上对《璇玑图》再次破译,竟得中国古诗词39827首,但此研究成果未正式公布。《璇玑图》宛转反复,相生不穷,可以说,这是人类在计算机发明之前,远古时代的一次电脑行为,是亿万个大脑细胞在亿万次的组合与分裂中间获得的一次空前绝后的智慧结晶。

苏若兰织《璇玑图》时,年仅二十三岁,才情之高,慧心之巧,堪称千古绝唱。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励志名人经典故事:齐白石晚年的感悟

全文共 564 字

+ 加入清单

齐白石是著名的书画大师。1952年的一天,诗人艾青前来拜访已是88岁高龄的齐白石,艾青还带来了一幅画,请他鉴别真伪,齐白石拿出放大镜,仔细看了看,对艾青说:“我用刚创作好的两幅画跟你换这幅,行吗?”

艾青听后,赶紧收起这幅画,笑笑应道:“您就是拿20幅,我也不跟你换。”齐白石见换画无望,不禁叹了一口气:“我年轻时画画多认真呀,现在退步了。”原来,艾青所带来的这幅画正是齐白石数十年前的作品。

艾青走后,齐白石一直愁眉不展,一天夜里,儿子起来上厕所,发现父亲没在房间,正要四处寻找时,却发现书房里的灯是亮着的,走进一看,原来父亲正坐在书桌前,一笔一画地描红。

儿子不解,便问道:“您都这么大年纪了,早就盛名于世了,怎么会突然想起来要描红,而且还描这般初级的东西?”

谁知齐白石却摇了摇头,不紧不慢地回答道:“现在我的声望高,很多人说我画得好,觉得我随便抹一笔都是好的,我也被这些赞誉弄得有些飘飘然了,无形之中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直到前几天,我看见年轻时画的一幅画,才猛然惊醒——我不能再被外界的那些不实之词蒙蔽了,所以还要重新认真练习,要自己管住自己。”

此后,即便是年龄越来越大,齐白石依然坚持每天必画画,从不敢慢怠,甚至有时为了画一幅画,往往要花上好几个月的时间。

不被赞誉冲昏头脑,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也许正是这位书画大师成功的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