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家乡的春节这个作文(汇集20篇)

美丽的世外桃源,是我们喜欢的,也是我们向往的。但其实美景就在我们身边。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相关范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浏览

362

作文

943

家乡的春节

全文共 301 字

+ 加入清单

一年 一度的春节又到了,这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也是合家团圆的节日。

除夕这天,每个人都早早起床,就连小孩都起来了。第一件事是人们拿着鲜花拜祭祖先。吃过早饭,大人和孩子忙着贴门联和福字,打扫院子。

准备工作做完后,又忙着准备午饭,有鸡、鸭、鱼、肉,还有红烧排骨,可丰盛了。吃饭时,大人们举杯斟酒,谈笑风生,那高兴劲就别提了。

最热闹的还是晚上,五颜六色的礼花被人们送上天空,把夜晚的天空装点得格外迷人,充满了节日的气氛,这些礼花有的像月亮、有点像小船、有的像菊花、有点像玉树,真是千奇百怪,形态万千,美丽极了。爆竹声中,人们欢呼雀跃,好一派节日的景象啊!随着子夜钟声的敲响,我们迎来了兔年,也迎来了人们新的希望。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家乡的春节作文

全文共 675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是中国人最传统、最隆重、最盛大、最热闹的节日,自西汉到今天,已有两千多年历史。虽然所有的中国人都过春节,但不同的地方,春节的习俗却千差万别。

我从小到大一直在南京过的春节,今年春节父亲说要带我和母亲回老家过年,当听到老爸这样说,我高兴得一晚没睡着,因为我经常听父亲说他小时候过年的事,感觉非常好玩。爷爷听说他的孙子要回去过年,也高兴得天天打电话问我什么时候回去,并早早准备了很多好吃的。按家乡的习俗,腊月二十二这天,家家户户都要掸尘。

一大早,爷爷就起床了,他在一根竹竿上绑上一把扫帚,我很好奇,不知道爷爷要做什么,爷爷告诉我说要掸尘,要把房间顶上、高处角落里的灰尘、蜘蛛网全都清扫干净。一个多小时过后,哇,我感觉房间真的干净了很多,明亮得象孩子的脸。爷爷说因为第二天也就是腊月二十三这天是送灶节,要送辛苦了一年的灶神回天宫过年,所以要把房子打扫干净。

原来是这样啊,原来我们的幸福生活是灶神一直在默默工作着啊。年三十这天,一大早,爷爷奶奶就忙着做这个做那个,大姑妈二姑妈三姑妈一家也都来了,大人们忙着准备年饭,厨房里热气腾腾,不时飘出阵阵香气。我们小孩早等不及了,一会放个鞭炮,一会吃点好吃的,一个个开心得脸都笑成了花。好不容易到了下午四点多钟,父亲和大姑父带着我和哥哥一起贴好了门对,放了一大堆鞭炮,“爆竹声声辞旧岁,春风阵阵迎新春”,鲜红的门对,送走了忙碌、充实的一年,响亮的爆竹,即将迎来希望、崭新的一年。

也差不多同一时间,整个小城都响起了鞭炮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家家户户都沉浸在辞旧迎新的欢乐的海洋之中…… 我喜欢过春节,更爱家乡的春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家乡的春节作文100字

全文共 231 字

+ 加入清单

一年里有许多节日,比如:端午·清明·春节·等但我最喜欢春节。

去年,我在老家过春节。咱们先放鞭炮,在贴春联,可我的问题来了,为什麽过年要放炮呢?我去问爷爷,爷爷说:“我给你讲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叫年的怪物,每年春节都来村子里吃人。有位老神仙看不下去,就让他的徒弟下去教人们降服这个怪物地方法。徒弟下去,让人们用炮竹和两长一短的红纸并在上面写着吉利的话,那怪物就不会来,人们听了小神仙的话,结果年被吓跑了,从此人们过上了幸福快乐的日子。

听完,我说:“中华传统真伟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初中作文:我家乡的春节600字

全文共 1453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蓬莱,位于胶东半岛,黄海和渤海交界处。这里濒临大海,气候宜人,风景优美,自古就被成为人间仙境。这里不但有着八仙过海的传说,还有各种有趣的民俗。

从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开始,大家就开始为新年做准备了。过小年又叫“辞灶”要祭灶神。

这天开始,年味就越来越浓了,过后就开始除尘,蒸饽饽、做年糕、炸丸子、做“团圆饼”和“圣虫”等面食。据说小年这天是灶神上天的日子,所以做的饽饽味道很特别,最香最好吃。

自农历腊月二十三后,家家忙做大枣饽饽(又称大馒头)、团圆饼、面鱼、寿桃等面食,表示全家大团圆,日子过得年年有余。、

年前要蒸许多特大号的“大饽饽”,大的有两三斤重,用红色的颜料来装饰,正月里作为主食招待客人。蒸馒头时,开口的馒头,要说馒头笑了。还有就是用剪子把揉好的面团剪成小刺猬、小燕子、小猪等各种形状,蒸出来之后,用颜料画好,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面塑。通常除了大馒头之外,面鱼和“圣虫”做的最多,不仅可以吃,还可以用来装饰呢。

“圣虫”谐音“剩虫”,又被叫做“神虫”。 “圣虫”的前身被认为是龙,用面团来做“圣虫”祈求每年都能够风调雨顺,希望家中能够粮食满仓。先将面团搓成一头粗一头细的长条,粗头朝上作头,细的一端绕着头盘成两圈,然后用剪刀剪出“圣虫”的嘴,把一枚硬币放进“圣虫”嘴里,接着剪出神虫身上的鳞片,最后便是用绿豆安“圣虫”的眼睛。做好的“小圣虫”要一对一对地分别放在面缸、米缸、菜盆、冰箱里,意味着来年米缸、面缸不招虫子,寓意天天有菜吃。面鱼通常用木头模子做出来,蒸好后用颜料画好眼睛和鳞片。放置在窗台、柜头,意味着年年有余。

家有女儿的人家要做团圆饼,也叫“太阳饼”,形状像太阳花,层层叠叠做成太阳状,每一层都涂上蜂蜜、芝麻,外围折成盘叠交错的花瓣状,上面用刀刻上棱形花纹,再用红枣镶嵌。大年初三姑娘回娘家时,除了要吃初一早上的饺子之外,临走还要带走一块团圆饼,意味着幸福团圆,生活甜蜜。

腊月三十这天,除了贴春联挂灯笼,主要就是包水饺了。这天要准备两顿饭的水饺。晚上一般是白菜水饺,寓意发财。初一早上的饺子里更热闹了,有些水饺里包有钱(硬币)、红枣、鱼、豆腐、花生仁、糖块等,有各种含义呢:吃到硬币意味着来年会发财,有钱花;糖意味着甜甜蜜蜜;鱼意味着年年有余;豆腐寓意有福气。。。。。。吃到者象征在新的一年里吉利、如意。为了吃到更多的好东西,这天早上,大家吃的比往常都要多。

正月初一凌晨三四点钟要起来拜年,拜年是按照辈分拜,到辈分比自家大的人家里,男的还要对着家谱磕头,然后到桌子上喝几杯。晚辈拜年,收红包,放鞭炮,各家各户灯火通明,路上只听见相互问候的拜年声,这时年味是最浓的了。

初二开始,便是走亲访友,相互拜年了。正月里,有扭秧歌、划旱船、踩高跷等各种表演队走村串户进行表演,可热闹了。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俗称“过十五”。正月十二、三,家家户户皆用萝卜、胡萝卜、大白菜根茎做成许多小油灯,中间挖空,里面倒进融化的蜡油,用棉花做灯芯。十五傍晚送到坟前、祠堂点燃,称为“送灯”。傍晚,房间、院内各角落、门两侧、马厩、猪圈、厕所、锅底洞都点上油灯。这天早饭吃糕、元宵,晚饭吃水饺,饭前开始放烟火炮竹。晚上小孩都要放“点门”、小烟花,奶奶说这天放“点门”,以后眼睛不疼,有好兆头。

正月十六是海神娘娘的生辰,也是蓬莱阁庙会,好多景区免费游玩。天后宫对面的戏楼、广场有俚俗戏剧和大秧歌。人们给天后娘娘进香后,便与亲朋好友在天后宫前看戏看秧歌,趁兴游览蓬莱阁及其附近名胜,直至尽兴而还。这天过后,年味就渐渐褪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家乡的春节400字

全文共 402 字

+ 加入清单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的家乡在揭阳,揭阳过春节的风俗也是很独特。

大年三十当天,人们非常忙碌。上午要去贴对联,“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把旧的撕下,新的贴上。还要买食材来做年夜饭,年夜饭非常丰盛。除夕的夜饭,既是一年辛苦忙碌、辞别旧岁的重要时刻,又是具有期望将来、迎接新年的特殊意义,自不必细说。在潮汕的风俗中,是要打边炉的。人守在炉边,将食材和调料放进锅里边涮边吃。年夜饭的菜肴,大多为排骨、鱼肉、金针菇、香菇、生菜、猪肉这些。小孩并不能吃饱,所以,最后还会在汤中煮面条。

吃完年夜饭,我们应该是早早地守在电视机前看春节联欢晚会,边看电视边吃零食,一家大小欢欢喜喜,其乐融融。

随着零点的钟声响起,宣布新的一年来到之后,便传来了烟花绽放的声音。修改于早睡的孩子不受干扰,已经倒头大睡了,我们这儿并不用守岁,第二天还要走亲戚。

家乡的除夕风俗的年味真是异常浓烈,让人久久留恋、回味无穷。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家乡的春节

全文共 587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都知道春节。春节,是一家团圆的日子,孩子们爱过春节,因为春节能拿到压岁钱,大人们爱过春节,因为春节朋友能欢聚一堂,老人们爱过春节,因为春节忙碌工作的儿女能回家。总而言之,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视的节日,这一天,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走团圆饭。

家乡有春节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腊月刚开始,家家户户就把自家养的猪给杀了,这叫杀年猪。这是图来年家里六蓄兴旺。人们把猪肉分为两批存放,一批放在冰箱里,做年菜时再拿出来,另一批撒上盐,放进瓷缸里密封起来做腊肉,到了年底拿出来时就变得黝黑黝黑的,有一种说不出的美味。

孩子们过年要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买鞭炮。于是孩子们成了鞭炮店的常客了,鞭炮店有各种各样的鞭炮,琳琅满目,有小蜜蜂,降落伞,冲天炮等,这一排一排又一排的鞭炮使人们应接不暇。孩子们对鞭炮再是爱不释手了,而大人们更美洲的则是大街小巷上的红对联了。

孩子们打打闹闹的玩,大人们慌慌张张的忙。转眼间就到了新年。

大年三十真热闹,一大清早,太阳还躲在云里,人们就开始赶做年菜了。街上都是酒肉的香味,让人垂涎三尺。这一天,男女男少都穿上了新衣,门外贴了对联,屋前挂了红灯笼。除夕夜则更热闹了,晚上,一家人围坐在桌子旁。一起吃饺子,聊家常,打麻将,看春晚。这一晚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年虽过完了,但过年时的快乐还存在人们的心中,在鞭炮声中,新的一天迈着沉重的步子向我们走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家乡的春节

全文共 339 字

+ 加入清单

家乡春节是非常热闹的。

腊月二十七,家家户户都把家里的被子、椅干等这些东西都洗过一遍,意思是:把上一年不好的东西全部洗去,迎接更好的明年。除夕真热闹,大家都会在前一天晚上家家户户都杀鸡,明天早辰就去“拜神”拜完神之后少不了几件事——贴对联、领压岁钱。然后到街上买各种各样的玩具、零食。最后洗澡:穿上新的衣服、穿上新的鞋,到街上去玩一会儿就回家睡觉。到了初一十二点,鞭炮声响起,天空中的烟花喷酒,大人和小孩去“神庙”拜神,遇到认识或者不认识的人都说:“新年快乐!”。正月十二我们村“年礼”人扮演成狮子到你家拜年,你也要封“封包”给它哦!过完了十二又到了新年最后一天——正月十五这天会有村指定的人扮演“杀将”到家家户户把所有的“鬼”驱去赶出去并送人几道符!

我家乡的春节够热闹了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家乡的春节作文700字

全文共 881 字

+ 加入清单

除夕,是春节中我最期待的节日。因为那天能吃到我最喜欢的食物“鸡蛋饺”、“糯米丸”、“豆腐丸”。这些是宁波吃不到的今年,我依然在老家安徽过年。

除夕早上,我和奶奶一起上街卖食材和过年的一些小玩意儿,当然也有我最喜欢的“冰糖葫芦”,这在过年时最能吃出年味。中午,终于到了我大显身手的时候了。我和妈妈还有奶奶一下午都在厨房里“奋战”,你能听见从厨房里传来的切菜声和剁肉声。我帮妈妈准备材料,奶奶教我做丸子和饺子。

“豆腐丸”是这样做的:奶奶拿来一块专门的布料,把很多豆腐放进布料里,然后扎起来,不让豆腐渣流出来。奶奶把包着豆腐的特大布料放进一个大盆里,然后用手使劲地揉捏。原本完好的方块豆腐瞬间“变身”成了豆腐泥,屋里充满了豆腐的清香。等豆腐被奶奶的“柔拳”捏得粉碎了,就可以搓丸子了。妈妈把我切好的辣椒和生姜放进豆腐泥里,一起搓成丸子。丸子很难搓成,每次我都搓不好。不过我不灰心,还有“鸡蛋饺”等着我制作呢。

做“鸡蛋饺”虽然简单,但非常有乐趣。我先把鸡蛋小心翼翼地撒在锅里,等它变成一张薄薄的鸡蛋饼以后,就可以把肉馅抱起来了。等合起来的时候再用鸡蛋把它们黏上,这是防止肉馅露出来。可别以为这就包好了,还要用热水煮一会儿,因为如果肉馅没熟会吃拉肚子的。怎么样,你们没吃过吧?晚上吃年夜饭,到处都能听见鞭炮的声音,真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啊!

正月初一,新年新气象。我们家第一件大事就是在家门前放爆竹,邻居们的家门前也陆陆续续地响起了鞭炮声。第二件大事当然是去爷爷家拜年,还要说一句吉祥话。桌子上有糖果、饼干、花生糖......这些是必须的。客人来的时候,桌子上要放上家乡的茶水。

早上要吃饺子。奶奶说:“有一个饺子里有一枚硬币,谁要是吃到了,他这一年就会有好运。”我和爸爸都想吃到那个“特别”的饺子。可是后来我和爸爸都吃撑着了,还没吃到。最后是爷爷吃到了那个“特别”的饺子,我们全家人哈哈大笑。

不一样的节日,不一样的穿着,不一样的食物,不一样的民族......全国各地,无不体现出丰富多彩的地域特色,无不展示着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我们安徽是这样迎春节的,你们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家乡的春节

全文共 329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到了,天一亮我就起床了,我换上新衣,吃过早饭,准备和爸爸、妈妈还有姐姐一起去拜访外公和外婆。

妈妈早早地把礼品放进后备箱,我和姐姐也迫不及待地上了车。一路上欢声笑语,不一会儿就到了外婆家。我把礼品一个一个地搬到了外婆家里,这时外公和外婆走了过来,我连忙对外公、外婆说:“祝外公、外婆春节快乐,健康长寿,福如东海。”外公和外婆笑眯眯地对我说:“昊昊你长大了,越来越懂事了,也祝你春节快乐,学习进步。”这时不知外婆从哪里拿出一个红包给我,我接过红包对外婆说:“谢谢外婆。”

外婆留下我们在家里吃午饭,吃过午饭我们就准备回家了。临走之前外公外婆给了我很多好吃的零食。

在回家的路上,我很开心,心里想着外公外婆对我这么好,等我长大了,我也要像爸爸妈妈那样孝敬外公外婆。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家乡的春节

全文共 559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海南乐东,每当到春节的时候,都会热闹非凡。不信,你看。

除夕的前几天,浓浓的年味早就在大街小巷里了,大人和小孩都为了能更好的过一个愉快的春节忙得不亦乐乎,都在仔仔细细的清理房子,把不要的东西统统拒之门外,为的就是在春节前把所有的霉运统统赶出家门,引来欢悦的喜气。我们家也是一样,家里全民动员,各有各的责任-——我负责把地板扫干净,拖干净,还要把茶几里的东西一次又一次的整理一遍;爸爸负责把整个房间收拾得有条有理,还要再把纱窗拆出来冲洗一下;而妈妈负责把厨房和厕所擦干净。

过春节,年货是必不可少的。可不是,除夕前一天,一大早,我就和妈妈高高兴兴地赶在人多之前的时候挑年货,但争先恐后的情景还是发生了,超市里挤满了人群,每个人的购物车里都装了大包小包的零食和年货。我也是一样,进了超市拿到车后,就迅速地仔细挑选,左挑一包右拿一包,几下就把购物车塞得满满当当的。

除夕的那个晚上,吃团圆饭后,我从商铺里买来了不可计数的火柴炮,打算今天晚上过个瘾,左点一个,右扔一个,突然间就劈劈啪啪的响。12点一到,新年的钟声刚一敲响,整个乐东像是活了过来一样,家外面到处都是威力十足的长炮的响声,天空上都是五颜六色的烟花,火光一亮,那姹紫嫣红的烟花在天空中翩翩起舞,不一会变成了一朵美丽的花朵。

这就是我的家乡的春节,怎么样,热闹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家乡的春节优秀_其他话题

全文共 2932 字

+ 加入清单

作文一:家乡春节

我的家乡在潮州的日子里,有许多美好的回忆,最令我难忘的要属今年的春节了。

除夕傍晚,“孩子们,出来放鞭炮了!”爷爷大声的喊道。我、姐姐和哥哥听到爷爷的声音,高兴地从房间里跑出来。出来一看,爷爷正站在门口,手里拿着打火机和一盒鞭炮。爷爷看见我们,着急地说:“快点来!我们去公园放吧!”我们异口同声地答应了。

到了公园,放鞭炮的人还真不少!男女老少都沉浸在欢笑之中。“瞧,那有个饮料罐!”哥哥指着远处说道。我们顺着哥哥指这那个方向看去,只见一个饮料罐静静地躺在地上。我们走过去,捡起了饮料罐。爷爷疑惑地问道:“拿它干什么?”姐姐笑着说:“爷爷,我们可以把鞭炮放在饮料罐里放啊!”爷爷拍手说道:“好建议!”哥哥拧开饮料罐的盖子,把里面剩余的饮料倒掉,放在了地上。爷爷把鞭炮和打火机递到我们面前,问:“你们谁来?”哥哥自告奋勇:“我来吧!”爷爷就把鞭炮和打火机给了哥哥,他接过鞭炮和打火机,先从里面鞭炮盒里取出一根,蹲了下来,然后按住打火机的开关,打火机里立刻喷出火,哥哥再把鞭炮伸向火。鞭炮点着了,他看准了饮料罐的口,迅速把鞭炮扔了下去。姐姐呼喊道:“快后退!”我们往后退了几步。“啪!”饮料罐跳了起来,随后就落地了。过去一看,饮料罐已经黑了。

姐姐又提了个建议:“我们把鞭炮插在土里放吧!”我们全赞同了。“那这次要谁来呢?”哥哥边盯着我,边问。爷爷拍拍我的肩膀,说:“伟伟,你试试吧!”我摇摇头,皱着眉说:“不要!”姐姐劝道:“勇敢点啊!你看看哥哥都没事。”“是啊!男孩子就应该勇敢点,什么都要去尝试!”哥哥也劝我。我只好勉强地点了点头。“给你!”哥哥把鞭炮和打火机给了我。我拿着鞭炮,手拼命地颤抖,好像手中的鞭炮随时都会爆炸,我有点后悔了。“怎么了?”哥哥问我。我结结巴巴地回答到:“没……啊!”姐姐告诉我:“那里有土,你去那边放吧!”我听了,慢慢地走过去。然后,从地上找了根木棍,挖了一个小坑,从盒子里拿出一根鞭炮,插在小坑里,接着把旁边的土按实。我的手好像没力气了,按不住打火机的开关,头上也冒出了冷汗。我停了下来,心里默念道:“勇敢点!加油!”我鼓起勇气,按住打火机的开关,点燃了鞭炮,我赶紧跑走。鞭炮响了,同时也响起掌声,爷爷对我竖起大拇指,表扬道:“你成功了!”我自信地笑了笑。

吃年夜饭了!一家人围坐餐桌上,餐桌上的菜勾走了我的魂。但是美中不足的是,桌上有我最不喜欢吃的一个东西——鸡蛋,看到它,我头都大了。“你们想不想要压岁钱啊?”奶奶手上拿着三个红包,问我们。我们叫道:“要!”奶奶诡异地说:“想要红包,就要回答我的问题,你们知道春节的传说吗?”哥哥激动地说:“我知道!以前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尖角,凶猛异常。他经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每到除夕,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当‘年’兽象往年一样准备闯进村肆虐的时候,突然传来白发老人燃响的爆竹声,‘年’兽混身颤栗,原来‘年’兽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从此,每年的除夕,家家都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灯火通明,守更待岁。这风俗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年’。”奶奶递给哥哥一个红包,说:“真棒!”搞得我和姐姐既羡慕又嫉妒。这时,奶奶笑了,她说:“开个小玩笑,看你们对春节的了解有多深,答不出来,红包还是照样给的!”说完,奶奶把红包也递给了我和姐姐。爸爸批评道:“收了奶奶的红包,该说什么?”我们就愧疚地对奶奶说:“谢谢!”所有人都笑了,欢笑声在屋里回荡……

这个春节我过得很开心,一家人其乐融融,是多么温馨的画面啊!

作文二:春节

在我的记忆中,春节是最热闹的节日。每当想到春节,我便想起去年春节我和爸爸放鞭炮的情景。记得年前大人们都忙着买东西办年货,妈妈又是买菜又是买。春联又是包饺子。我们小孩却不像大人那样忙。大年三十那天,妈妈让我和爸爸贴好了春联,爸爸忽然想起了忘记买鞭炮了。我们爷俩就决定一起下楼买鞭炮,来到卖鞭炮的摊位上,鞭炮的花样可真不少啊!有冲天炮、旋转炮、刺花炮、摔炮、礼花炮、黑蜘蛛炮、还有大炸雷……

反正各种各样的鞭炮说也说不完。爸爸给我买了比较安全的摔炮和刺花炮,又买了噼噼叭叭的鞭炮和冲天炮又叫二踢脚,还有五颜六色的礼花炮。走在路上,我就忍不住往地上扔了几个摔炮,摔炮摔在地上“啪啪”得响了起来,我感到好玩极了。到了中午,我就听到震耳的鞭炮声。爸爸也拿出了我们买的鞭炮。点上火只听到鞭炮辟天开地的响了起来,整个楼层都回荡着鞭炮声。我躲在远处捂上耳朵,直到鞭炮声结束,我才敢走到近处看一看。接着,爸爸又拿出一个二踢脚,把它拿在手中,点上火只听到“嗖”的一声,二踢脚像小火箭一样冲上天空,然后爆炸。我高兴得拍着手,难道真正的火箭就是这个原理发射上天的吗?到了晚上,整个城市灯火通明,天空中闪耀着五彩的礼花。我点燃了一个刺花炮,刺花炮“刺刺”的发出耀眼的火花。

我把手舞动起来,刺花炮跟着我的手臂舞动,划出一个个闪亮的光环。接着,爸爸开始放最美丽的礼花炮。点上火一个个五颜六色的彩球从礼花炮的炮管中冲上天空,色彩斑斓美丽极了。快到最后的时候,只听到“嘭”的一声,从炮管后面冒出一股黑烟。我和妈妈吓了一大跳,只见爸爸的手和脸被熏的乌黑。我和妈妈看到爸爸这个样子,笑得前仰后合的。爸爸哭笑不得的说:“都是劣质炮惹得祸,以后放鞭炮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再卖劣质炮了!”这个除夕我过的真得很快乐,这是我最快乐的春节了。

作文三:春节

一年一度的春节又来临了。

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年(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即“年”),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年节古称“元旦”。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开始采用公历(阳历)计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岁时节日,亦被称为“传统节日”,它们历史悠久、流传面广,具有极大的普及性、群众性、甚至全民性的特点。年节是除旧布新的日子,年节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年节的活动却并不止于正月初一这一天。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小年节起,人们便开始“忙年”:扫房屋、洗头沐浴、准备年节器具等等,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人们以盛大的仪式和热情,迎接新年,迎接春天。

中国农历年的岁首称为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关于春节的起源有很多说法,但其中为公众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由虞舜兴起。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春节过去也叫元旦。春节所在的这一月叫元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家乡的春节

全文共 459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巢湖无为,我的家乡虽小,却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我们过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可热闹了。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三十的下午,我和爸爸高高兴兴地拿着我们自己写的春联去贴。当爸爸把“福”字给贴倒的时候,我疑惑地问:“爸爸为什么把‘福’字贴倒了?”爸爸对我说:“把‘福’贴倒,这是一个传统,意味着‘福’到了。”

鞭炮一响,年夜饭一端,一家人吃着丰盛的团圆饭,别提多开心了!吃完年夜饭,我们一家便坐在电视机前,看着春节联欢晚会。

“当当当……”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人们就不约而同地燃起了烟花和爆竹。那一团团盛开的烟花像一柄柄巨大的伞花,在夜空中绽放,像一朵朵花儿在盛开,多么美丽的烟花啊!有红的、有黄的、有紫的、有粉的、有蓝的、有绿的……五光十色,应有尽有。红的如火、黄的如金、粉的如霞、蓝的如海……美丽极了。

大年初一早上吃完饺子后,人们便穿上新衣服,走街串巷去拜年。拜年时长辈还会给晚辈一些压岁钱,以示长辈对晚辈寄托的希望、心愿,以及祝福……

这就是家乡的春节!我喜欢我的家乡,更喜欢家乡的春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家乡的春节作文1000字

全文共 989 字

+ 加入清单

记得唐代诗人成彦雄有一首关于《除夜》的诗:

铜龙看却送春来,莫惜颠狂酒百杯。

吟鬓就中专拟白,那堪更被二更催。

这首诗歌就写到了春节前的情景。是啊,日子仿佛在指间缓缓流过,当时光漫上年轮,一张张被撕开的日历终于露出了空白的底面时,春节,便如期而至了。

在一年的其他时光里,我总是会回想起那年过春节的情景。

沿街的商铺热闹非凡,红红绿绿的节庆用品,琳琅满目,色彩缤纷;昏阳的微醺下,农家老汉脸上醉颜的酡红,充满着幸福与安详;无论是十里八乡的赶集队伍,大红对联与白雪的吟咏,还是攒聚在窗上的串串红椒,都是如此丰盛美好,引发人们无穷的遐想。

对于我来说,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除夕晚上的那顿象征着吉祥如意的年夜饭了。

早上,母亲与外婆便开始忙碌起来,表姐们用融化的红腊在梅枝上塑起朵朵红色的花朵,小孩子们则在外面用雪球击打屋檐下的冰棱。

这样的日子,很美好。

当夜色蔓延开来,天空只点缀着几点星星。

一年中最丰盛的一顿饭便开始了。一家人团坐在棕色的圆木桌旁边,桌子正中是火锅。父亲起身将清水注入锅内,不一会,里面便“咚咚”的响起来。那些浅白色泛着微沫的水泡不停地翻腾着,顿感整个屋子充满了温暖,在一年中这样的温暖,对于我的感受是最强烈的了。

接着,母亲将洗渍过的还沾着水滴的白菜轻轻地铺在上面,叶子与锅面的红色的作料互相映衬,颇为美丽。我小心翼翼地将牛肉、猪肉等扎入锅内,只见它们潜入水底,好像有意跟我们逢场作戏。不一会儿,锅面沸腾起来了,各种作料跟菜肴上下跳跃,我们的心也跟着兴奋起来了。爸爸一会儿给我夹菜,一会儿又给几个姐姐夹菜,气氛融洽极了。

“大家别着急,我差点忘记了,昨天我从重庆带了一些经典的佐料回来,还没有从包中取出来呢!”只见爸爸从包中取出两个包装盒,里面真有我们从未见过的佐料——绛红的酱料中掺着碾碎的白芝麻,我冷不丁地尝了一口,口感绝对美妙啊。有了新的作料,有了大家的和谐共聚,有了热气涌动的火锅,年夜饭真的很温馨。

我很怀念那顿年夜饭,不在乎吃什么,不在乎喝什么,只在乎家人的团聚,只在乎人与人心的相通。

我喜欢在年夜里,聆听外面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我喜欢在年夜里,在清洁一新的窗户上写下自己的美好心愿;我喜欢在年夜里,见到阔别自己很久的亲人……

虽然每一个人都希望将这一美好的时刻定格成永恒,然而,现实毕竟是现实,明天,每一个人都将有新的漂泊与历程。让我们将美好的东西放在心里吧,让梦畅饮记忆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家乡的春节作文200字

全文共 366 字

+ 加入清单

大年三十晚上,我和老爸高高兴兴地出去放焰火。

走到门外,我抬头看见天上有许多五颜六色的焰火。我正看的津津有味,老爸笑着说:“别关顾着看,我们也来放焰火吧。”我连忙说:“好呀,好呀。”老爸从袋子中拿出“降落伞”,放在地上,点燃火线。火球冲上了天,炸开了,向四面散开,发出了五颜六色的光芒,接着一个个橘红色的“降落伞”从天而降,好像一个个小蘑菇,美丽极了。我看到老爸放的焰火很美,就对老爸说:“也让我来放一个吧。”老爸笑眯眯的说:“当然没有问题了,但是要注意安全。”我高兴极了,我连忙拿出一个可爱的“小蜜蜂”,照着老爸的样子,点燃了火线。只见一团火球旋转着上升,然后散出许多黄色的火星,真像一只只小蜜蜂,扇动着黄色的翅膀,在空中飞翔,一会儿,小蜜蜂不见了,心想:小蜜蜂应该去找天上的嫦娥姐姐了吧。

这是我最开心的一天,真盼望明年能再放焰火。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我家乡的春节优秀作文950字

全文共 940 字

+ 加入清单

家乡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从腊月廿四就开始了。有“腊月廿四,掸尘扫房子”的说法,其用意是要把一切晦运统统扫出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大扫除一次,拆洗被褥、窗帘、掸拂尘、打扫房前屋后,到处洋溢着万象更新、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在农历腊月二十至三十之间,选一个良辰吉日要“谢年”,这是台州当地一种祭祀活动。一大清早,祖母便会把擦洗干净的八仙桌移到正大门前朝南方,还要在桌子当中放上一对烛台。谢年所用贡品也非常讲究,一般都是6样,因为6代表着六六大顺。摆完供品,点上蜡烛、香,嘴里还念叨着一些新年的企盼,求神明保祐。酒过三巡后,祖母再拿出大火盆,烧一些纸钱、元宝,随后便放鞭炮。在一声声鞭炮声中,充满了人们对来年的期望和祝福,祈盼明年五谷丰登、合家平安。

除夕是最热闹的时候了,到处充盈着浓浓的年味与香飘千里的酒菜香。上午要在大门前贴春联、贴福字,还要挂上红红的灯笼,为春节再增添一些喜庆。除夕夜就更意义非凡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香喷喷的年夜饭,说说笑笑,吃吃喝喝的,好不热闹!吃好年夜饭后长辈们要给压岁钱了,一个个红包向我“奔”来,我便立刻成为小富婆了。晚上一边欣赏着《春节联欢晚会》一边跟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起守岁。外面烟花漫天飞舞,爆竹声此起彼伏,一起等待着新年钟声的敲响。

农历大年初一这一天,早上一般都吃汤圆或年糕,寓意着团团圆圆、高高兴兴。早餐后,穿戴一新的我跟随着父母到各家长辈、亲戚、朋友家拜年,互相用吉祥的话道贺,一起玩耍,也可以收到长辈们送的红包哦。

农历正月初八俗称“闹上八”也是“开市”的日子。许多商店也在这一天开门营业,为了图个热闹、吉利、顺当,商家都要放鞭炮,于是大街小巷到处响着“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一派红红火火的景象。

正月十五闹元宵,元宵节虽在我们这儿不怎么隆重,但也十分热闹。这一天我通常会拉着爷爷给我做的兔子灯,去街心公园猜灯谜,领奖品。对于我这个吃货来说,吃显然比玩更重要了,正月十五这天我们要吃一种台州特有的小吃“山粉糊”,主要以山粉(红薯粉)为主,配料可以随心所欲地放,如:葡萄干、红枣、荸荠、小汤圆、莲子、芝麻粉等,甜甜的糯糯的,有种幸福的感觉。

家乡的春节在正月十五香甜的山粉糊中结束了,可那热闹、祥和的画面深深萦绕在我的脑海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家乡的春节

全文共 1105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老家在赣东,每逢过春节,无论多忙,都要回家过年。

年,不是大年三十那一天,而是一个时期。为了年,人们要做很多准备工作:“二十三祭灶关,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蒸馒头,二十七杀肥鸡,二十八大糍粑,二十九炸和卤。”一切都是按照传统程序进行的,所以这些日子,家里面时时飘香香。时不时还会给邻居送上新鲜的糯米丸子。而我们则些小孩子,则是一边吃着各种各样的甜食,一边掰着手指算着,还有几天过春节。

大年三十终于到了!家里老老少少都起了个早,互相祝福。祝福过后,妈妈们去准备年饭,爸爸们去贴对联、贴倒福。

家乡的年饭一般是中午吃的,我们家也不例外。满满一桌的饭菜喷香喷香的,有鱼、有肉、有面条,惹得我和弟弟们“口水直流三千尺”,不过家乡再吃年饭之前还要放炮仗,寓意辞旧迎新,赶跑灾难驱除邪恶。我也只好忍住肚子的抗议了。

晚上还要吃一顿年夜饭,,与吃年饭不同的是,它讲的是守岁迎新。它是从第一锅饺子出锅开始的,全家老少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待到快到12点,爸爸们就在屋外用爆竹摆成一条长龙,等待点火信号。每到这时候,央视就会开始倒计时,大家就一起跟着大声喊:“5——4——3——2——1,点火!”这时候,除了鞭炮声,就再没有别的声音了。

到了凌晨一点,鞭炮声就渐渐稀了,而年,就在这渐渐消去的鞭炮声中远去了。

北秀小学六年级:陈文萱

第4篇:家乡的春节

福建省晋江市永和镇重华中心小学五年级鲍良棋

我们家乡的春节别有一番特色,从除夕到正月十五,每天都过得很精彩。虽然春节期间,大人们会比较忙,可是我想,忙碌和快乐相比,快乐应该会比较多。

除夕是一个最值得我们庆祝的一个时刻。因为在这一个时刻,除了一些特殊的关系外,一般亲戚什么的,都会回家团聚。在团聚时,一般都会吃团圆饭。吃完团圆饭后,我们可以到室外去,欣赏着美丽的烟火。

大年初一的早晨,我们都要吃上妈妈做的汤圆或面线。妈妈煮的汤圆有的是红色,好像是当我们吃了以后,意味着在新的一年里兴旺。吃面线和汤圆是我们民间的习惯。

从初一到初十,我们都要去亲朋好友家去拜年。拜年时,我们都会准备一些礼物,送给亲朋好友们,表示自己的一点小小的心意。

无论是亲朋好友来我们家做客,还是我们去亲朋好友家做客,我们小朋友总是能赚到便宜,因为小孩能拿到自己喜欢的压岁钱。一拿到压岁钱,别提有多高兴了。据说压岁钱可以避邪和避祟。避祟中的祟是压岁钱中的岁的谐音,意思是能我们在下一年里平平安安过着一岁。

家乡的春节十分的快乐,要说快乐,当然要属我们小孩子了。除了压岁钱的快乐,我们还有一个快乐,那便是放鞭炮。每当要准备引火时,在引火线上“嚓”的一下,鞭炮上就发出“刺啦刺啦”的火声音。

五年级:鲍良棋

--5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家乡的春节

全文共 412 字

+ 加入清单

小年夜这天,人们要包粽子,还要做年糕.第二件事是上街买鞭炮和玩具,贴近除夕就去买年画了.

到了除夕可真热闹!家家户户赶做年菜,贴对联.挂灯笼.挂年画等.男女老少穿起了漂漂亮亮的衣服.家家灯火通明,鞭炮和烟花彻夜不绝,出门在外的人们还要守岁.

大年初一更热闹.一早,人们走出家门,到亲戚或朋友家去拜年.同时,风景区.游乐园.网吧等也更热闹了.大人小孩特别喜欢去游玩.

元宵一到,更是最热闹的时候.除夕很热闹,可是没月光,元宵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灯火通明,家家的灯笼不一样,有的是波璃的,有的是牛角的,有的是纸灯.宫灯,还有的灯笼里面有叮当作响的小铃铛呢......外面有灯,家中也有灯,走马灯.纱灯.冰灯......除了看漂亮的花灯.人们还会吃汤圆,汤圆有用红豆沙做的.有的用花生做的.还有的用芝麻做的......吃元宵饭,人们预示新的一年快乐吉祥.

一眨眼到了正月16日,春节就结束了.人们又开始了往常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家乡的春节作文100字

全文共 333 字

+ 加入清单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所有地方都有所有地方的风俗。

我的家乡在湖南,那里过年的.习俗很有趣。在腊月二十九(除夕夜),我们一家大小围在一起吃团圆饭,我们的团圆饭可讲究了:我们吃饭一定要有三大样:鱼、鸡、肉。鱼一定要蒸着吃,在鱼上还要放大把大把的辣椒,这样象征着财源滚滚来、年年有余的好兆头。鸡一定是公鸡。肉是腊肉,我们的腊肉不像四川那里蒸着吃,而是用豆角炒着吃,这样吃特别美味,特别有嚼头。吃完饭后,我们就要进行守岁,一家人围在一起,其乐融融,说说这一年经历的酸甜苦辣。

在大年初一的早晨,我们像老爸老妈请安(拜年)说些吉利的话,这样可以获得一份橘子和一份利是,这样象征着大吉大利。然后我们会出门向别人拜年,别人会放鞭炮来迎接我们,这样表示湖南人们的热情似火好客、友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家乡的春节中学生作文800字

全文共 676 字

+ 加入清单

明天就是春节了,我非常高兴,想着能吃到美味的饭菜,香喷喷的点心,还能得到很多压岁钱,我越想越高兴,当晚,我兴奋得一夜都没睡,脑子里想的全是饭菜,点心、压岁钱,还有那漂亮的新衣服,可爱的玩具……

春节的早上,我第一个从床上跳起来,抖擞抖擞精神,活动活动筋骨,然后高高兴兴去叫爸妈,爸爸见我起得这么早,也不甘落后,从床上翻身便爬了起来了,妈妈和姐姐也陆续地起床了,洗完脸刷完牙,一心想到的就是吃个痛快!一想到吃,我就来劲,忙向爸妈建议做这做那,妈妈是我家的主厨,因此做什么由她这位裁判来决定,妈妈说:“很久没吃过饺子了,包些饺子吃吧。”我们都非常赞同。

决定做什么以后,我们便分工进行了,爸爸做肉馅,妈妈揉面,我和姐姐烧水。我们干起来都十分有劲,不到半个小时,肉馅弄好了,饺子也弄好了,水也快烧开了。妈妈便熟练地包起饺子来,我和姐姐也学着包起来,我好不容易包了三个,累死了,还真难学啊!妈妈说:“我就天生会做啊,不吃点苦,努力学,怎么能学得好呢?”我听了有点惭愧,便吸取教训,重新扬起风帆,认认真真地包了起来,这下做得更快了一些。这就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学什么都应该刻苦。

过了大概二十多分钟,揉的面已经全部做成了饺子,我和姐姐烧的水也已经在锅里翻江倒海了。妈妈便把饺子放进锅里,煮了起来。妈妈在中途还加了一些佐料,使饺子更加好吃,约摸过了十多分钟吧,妈妈便把饺子捞起来,分成了四碗,在每碗中还放了一些汤。我妈刚弄好汤,我便抢了一碗津津有味地吃个痛快!由于吃得太快,舌头都火辣辣的。

我们个个都吃得满嘴是油,便欢天喜地去看精彩电视节目了。

啊,真是一个快乐的春节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家乡的春节作文200字

全文共 433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广西北流,按照咱们的家乡的习俗。过春节从腊月十二的年夜就开始了。

小年夜这天,人们要包粽子,还要做年糕。第二件事是上街买鞭炮和玩具,贴近除夕就去买年画了。

到了除夕可真热闹!家家户户赶做年菜,贴对联。挂灯笼。挂年画等。男女老少穿起了漂漂亮亮的衣服。家家灯火通明,鞭炮和烟花彻夜不绝,出门在外的人们还要守岁。

大年初一更热闹。一早,人们走出家门,到亲戚或朋友家去拜年。同时,风景区。游乐园。网吧等也更热闹了。大人小孩特别喜欢去游玩。

元宵一到,更是最热闹的时候。除夕很热闹,可是没月光,元宵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灯火通明,家家的灯笼不一样,有的是波璃的,有的是牛角的,有的是纸灯。宫灯,还有的灯笼里面有叮当作响的小铃铛呢。外面有灯,家中也有灯,走马灯。纱灯。冰灯除了看漂亮的花灯。人们还会吃汤圆,汤圆有用红豆沙做的。有的用花生做的。还有的用芝麻做的。吃元宵饭,人们预示新的一年快乐吉祥。

一眨眼到了正月16日,春节就结束了。人们又开始了往常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家乡的春节的小学

全文共 656 字

+ 加入清单

话说得好,“大人望种田,小孩望过年”。这知话说得一点儿也不错,没有一个小孩会不喜欢过年。“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在鞭炮声中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春节。在春节时,我们小孩子都会早早地起床,然后去跟大人们拜年,最后当然是拿着压岁钱一蹦三丈高地满载而归喽。都说“姑娘爱花,小子要炮”。可我却喜欢拿压岁钱买炮放。被王大婶见了,她惊奇地说:“你真是个假小子呀!”我笑着答道:“可我就是喜欢放炮呀!”我走到大街上,看见家家户户都把屋子装扮得喜气洋洋的,到处洋溢着喜庆的味道。

到了大年十五更是热闹。听妈妈说,十五晚上,要偷青。我心中暗喜:嘿嘿,终于要到我“齐天大圣”大显神通的时候了。我信心十足地向爸爸妈妈夸下海口说:“你们就等着我凯旋归来吧!”妈妈说:“那就看你的表现了。”于是,一整天我都盼望着晚上的到来。终于到了晚上,我迫不及待地拿着一个大口袋和一把手电筒就出去了。到了田里后,我正要打开手电筒,可是怕被发现,所以就乱抓一通。直到把口袋装满为止,我才恋恋不舍地回去了。回到家后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得意扬扬地跑到爸爸妈妈面前炫耀起来。可当我打开口袋的时候,脸“唰”地一下就红了。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我抓了一大口袋的青草回家。爸爸妈妈哈哈大笑起来,我更羞愧了。妈妈笑着说:“这些草还是拿来喂喂家里的小兔子吧!”第二天出门时听见李叔叔在和大家说他地里的草“神秘失踪”了!我笑了笑,又边放炮边走开了。一眨眼,春节就结束了。大家又都该干什么干什么了。怎么样,我们家乡的春节很有趣、很好玩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