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家乡的春节这个作文20篇

美丽的世外桃源,是我们喜欢的,也是我们向往的。但其实美景就在我们身边。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相关范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浏览

287

作文

943

家乡的春节作文100字

全文共 311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甘肃兰州,她是一个美丽的城市。南北两山风景如画,古老的黄河穿城而过,河上有一座百年老桥,叫中山桥。

每当春节到来的时候,最快乐的当然是我们小朋友了,我们可以自由自在地玩耍打闹,还可以放炮看烟花,玩社火……最有意思的就是去看灯会,那里有各种各样的灯,有大象灯、熊猫乐园,千百文、孟母三迁……五光十色美丽极了,瞧,那边还有一只兔子在一个大月亮上蹲着,它好像跟我们一样分享着新年的快乐。

黄河两岸灯火辉煌,走在滨河路上就像掉进了灯的海洋,真是美丽极了,尤其在春节期间格外耀眼。人们把中山桥打扮的漂漂亮亮,中山桥上挂满了红红的`灯笼,照的整个桥面一片通红。

家乡的春节真美。家乡的春节丰富多彩,我爱我的家乡,更喜欢家乡的春节!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家乡的春节习俗作文

全文共 881 字

+ 加入清单

回到老家,心里可高兴了,春节习俗总会让我吃惊不小,最普遍的就是以下四个了:吃年饭,看晚会,午夜放烟花和拜年。

大年三十,舅舅舅妈等亲戚都欢聚一堂,外婆外公满脸喜悦,开心地忙碌着。对,今天我们要吃年饭了!“噼里啪啦”,一阵鞭炮声响起,年饭做好了!当然,吃年饭总忘不了土地爷爷,敬几根香,摆几碗菜和一碗饭,求土地爷爷保佑,来年丰收。接下来,便入席了。吃罢年饭,大家都坐在炉子旁边聊天。外公外婆这时候可就忙咯!吃年饭(也可以说是团圆饭),是春节的重要习俗之一,不管是在哪儿,大家都会赶回来,和家人一起共享这美好的时刻。吃年饭时,大家总有很多话要说,说工作,说家庭,等等。吃年饭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只要家人都到齐了,想什么时候吃都行。

晚上,就剩下自己家的人了。在看春节联欢晚会之前,是我最期待的时候:收压岁钱。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大舅舅一个,小舅舅一个,外婆一个……大家都忙活完了,该坐下来休息休息了,于是,我们便团聚在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边看边聊,仿佛话总也说不完似的。总算熬到12点了,午夜烟花快燃放了!“轰!”一个礼炮打响了,天空顿时蒙上了一件五彩斑斓的彩衣。随着第一个礼炮的打响,各家不约而同地放出了各种款式的烟花,每一家的屋顶上都挂上了一个美丽的帽子。放烟花的声音震耳欲聋,五彩的烟花使我眼花缭乱。我和大舅妈跑到楼顶上观看烟花,我兴奋得直跳:“我这次苦熬到12点真是没白费,这真是太壮观了!”午夜放烟花,有可能是每个地方都有的习俗,有可能是我们家乡特有的一种习俗,但都一样,我见识到了,你们也听说了!

这天,是初一,才刚起来,就听见门外一阵拜年声:“给您老拜年了啊!”“哎!来了来了,新年快乐!”“新年快乐!”这时候,外婆正忙着做早餐,外公则正忙着招呼人。“坐一下吧啊?”“不了不了。”这样的对话总会听见很多次。我赶紧吃完早餐和小舅舅他们出门了。小舅舅的双胞胎女儿紫依和紫芊各提着一个袋子,每到一处袋子里的东西就会增加一点,可高兴坏她们了。所谓的拜年呢,就是挨家挨户地走动,有时候会在哪一家坐一会儿,聊聊天什么的。而小孩子就提着个袋子去拜糖。声明一下啊,我可没有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家乡的春节

全文共 810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是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寒假我都会和爸爸妈妈回老家过春节。贴春联、包饺子、吃年夜饭、看春晚、拜年......都成为春节印象的一个个片段。

在老家,除夕前几天人们就开始忙乎起来。家家都要打扫卫生,干干净净的过新年。在外公家,外公通常是司令员,我们都是他的兵:妈妈扫地、老爸拖地、外婆烧菜、外公擦窗户,我呢只要倒下垃圾就ok了。由于人多力量大,只要半天功夫我们家就会焕然一新。

大年三十的重头戏是贴春联,中午大人们忙着弄浆糊、裁春联,最后很认真的将大红的福字、对联贴在门上,我们的房子、院子仿佛披上了喜庆的盛装。我在一旁看看热闹,有时还插插嘴、乱说话,外公会用一句“童言无忌”赶走我。

大人们辛苦了一天,会在晚上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外婆是大厨,她做的饭菜美味诱人,最拿手的保留菜肴会遭到一抢而空。席上,我们会互致祝福,说声感谢,祈祷来年平安幸福。外公很诧异,我竟然能喝红酒了,而且酒量惊人。

看春晚、放烟火是接下来的事情,可我却总会试穿新衣服,甚至连新鞋都要试一试,在镜子前转来转去,提前感受新年穿新衣的快乐滋味。时间一分一秒的溜走,我也在不经意间甜甜的睡着。一觉醒来,我就又长大一岁了。大年初一,我会早早的起床,吃了红枣、约上几个小伙伴一起去拜年。大人们穿着新衣也三五成群的行走在洋溢在节日的喜庆里,大家互相道一声“新年好”,我们会收获很多的糖果,口袋塞得满满的,只能拎着零食袋,要么就回家一趟,我会像凯旋的士兵一样上交战利品给妈妈。

春节里,人们走亲访友、互致祝福。这一刻,彼此传递着亲情、友情、乡情。

按照习俗,外公在初一、初五、初十、十五的凌晨都要放鞭炮、抢财神,预示着来年将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在乡下,放羊灯(孔明灯)又是一个重头戏。比一个人还要高的羊灯被热气熏得鼓鼓的,一松手就迅速的离开、飞上天。一个个羊灯在天空中飘过,跟星星作伴,非常的壮观。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家乡的春节可真是丰富多彩,令人回味。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家乡的春节作文1500字

全文共 1610 字

+ 加入清单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会有它过春节的一套习俗,而每个地方的习俗,往往都不太一样,我的家乡贵州也不例外,它也有一套传统、独特的春节习俗,让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吧!

“好运来祝你好运来,好运带来了喜和爱,好运来,我们好运来迎着好运兴旺发达通四海……”新的一年,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好运连连,所以在除夕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大扫除。这按贵州的说法叫做“扫扬尘”,除了扫除灰尘外,重要的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也是贵州人对辞旧迎新的表现。除夕一大早,妈妈就把我叫醒,让我帮姑婆、姑丈一起大扫除。我拿着鸡毛掸子,在窗户上、茶几上、椅子上轻轻地扫着,扬起的灰尘在暖阳的照射下,就像漫天飞舞的柳絮,又像纷纷扬扬的白雪,顺着冬风飘到了窗外,我不由得想:如果下雪就好了,这样就又为春节增添了几分乐趣了。

大扫除结束以后,妈妈带我去街上“赶场”。赶场怎么说呢就像“菜市一条街”,大家先在地上铺上一层布或放置一个桌子,再把要卖的东西放在上面就可以“开档”了!虽然平时每隔几天也会有赶场,但一年的最后一场,和平时赶场的意义完全不一样,场景也不一样。年前的最后一场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去置办年货,而赶场卖的东西,也更加五花八门。五颜六色的糖果悠闲地躺在盆子里,任人挑选;各式各样的民族小饰品吸引着外来游客的注意;祭祖用的孔明灯被挂在竹竿上,惬意的俯视着真个市集场……卖麦芽糖的老爷爷叮叮当当地敲着手中的小铁块,吸引更多人来买他的糖,而卖冰糖葫芦的老奶奶也不甘示弱,她大声地吆喝着:“冰糖葫芦,冰糖葫芦!卖冰糖葫芦啦!山楂的、草莓的、杂果的,样样都有嘞!”任赶场里多么热闹,可那盆子中的鱼儿却不染尘世喧嚣,依然安静、快活地在水里游着。我买了一袋麦芽糖,一咬,甜甜的,黏黏的,仿佛心都被这美味的麦芽糖给糊住了。

置办完年货回到家中,大姑婆给我们端上了一碗香喷喷的腊肉,问这腊肉的来历,大姑婆告诉我们,在过年前一到半个月,贵州人都会把自家养了一年的一头大肥猪牵来宰杀,然后请亲朋好友、左邻右舍一起来吃一顿热闹的杀猪饭,一起分享丰盛的猪肉大餐和即将过年的喜悦。还有一部分猪肉被拿来做成腊肉,杀完年猪后人们便将鲜肉粘上盐放进腌缸,腌制几天后取出来,然后搭好架子,用柴火烟熏火燎。一段时间后,肉就会变得色泽油黄透亮、香味扑鼻,这叫做“秋腊肉”。用牙签叉起一块腊肉放进嘴里,仔细品尝,你会感觉到一股柴火的味道,非常美味!

比起腊肉,我更喜欢的是糍粑。糍粑是以糯米为主料,浸泡后搁蒸笼里蒸熟,再迅速放在石舀里舂至绵软柔韧,趁热将饭泥制作成可大可小的团状,搁芝麻炒香磨粉拌白砂糖(或是黄豆炒香磨粉拌白砂糖)的盘里滚动,即可取食。贵州有句俗语叫“二十八,打糍粑”,年近三十的时候,外面冰天雪地,屋里糍粑却打得热火朝天!浓浓的米香不断地从厨房溢出,蒸到九分熟的时候,起锅,将蒸好的糯米饭倒进石臼里。打糍粑看起来容易,打起来还真不简单。一般初学者的木棍不是一会被糯米黏住,提不起来,就是一会相互“打架”,没多久就会感到手臂软绵绵地没有力气。当地村民结实说打糍粑其实是个技术活,讲究快、准、稳、狠,这样糯米才能打得均匀,打得瓷实,黏糊糊的有韧性。糍粑就像一个调皮、贪玩的小孩,它时常会黏在你的牙齿上,不肯离开!

而到了年夜饭时间,就更加热闹了!亲人们都齐聚一堂,坐在餐桌边有说有笑的,可我却一边听着大家唠嗑,一边默默地“埋头苦干”。因为这是一年中最后一顿饭,当然要吃得好才行!餐桌上的菜式很多,辣椒牛肉、包蛋饺、水煮鱼、烧腊味……我的嘴都停不下来了。

年夜饭后,大家一起聊天,一起看春晚,一起嗑瓜子,欢声笑语充斥着整间屋子。0点一到,窗外的烟花和爆竹就闹了起来,满城除了“噼噼啪啪”的声音外,再听不见其它的声音。一年,就在这欢笑声与爆竹声中过去了,我们每个人都相信,新的一年,一切一定会变得更加好的!

家乡的春节真热闹啊!我爱我的家乡,更爱我家乡的春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家乡的春节英语作文

全文共 2530 字

+ 加入清单

“ twenty-three, tanggua sticky; spring cleaning day; twenty-four, twenty-five, twenty-six, fried tofu; cooked mutton; slaughter chickens; twenty-seven, twenty-eight, twenty-nine, Steamed Buns steamed flour;; thirty night stay up all night, the first day of the new year happy new year, year of peace, this song from ” sung this heritage of our hometown culture and customs.

A year into the twelfth lunar month, the hometown flavor. The old year is from early August to the beginning of eight, according to the calendar year before the end of fifteen, now is also true.

In the 8th day of the twelfth month of the Chinese lunar calendar, commonly known as Laba day. The elegant people, every morning will eat “ &rdquo, Congee with Nuts and Dried Fruits; global “ Laba garlic ” and to celebrate the harvest, I wish a bumper grain harvest next year.

Drank the delicious “ Congee with Nuts and Dried Fruits ” after the global green, “ &rdquo, Laba garlic; in the children of hope, we ushered in the twelfth lunar month twenty-three — — however, on the night of that day, families are barely put on the statue of King kitchen tanggua, hawthorn, persimmon red dates, peanuts, etc., for the kitchen god “ God made a good thing, keep safe under ” commonly known as &ldquo &rdquo, sending out the kitchen god;. After this day, the Wanderers who were away from business, working and studying, yearning for home, and began to return home, and saw their exciting scenes many times. Home of the relatives with the joy of harvest, began to buy poultry meat, drink, incense, firecrackers, called “ do ” Steamed Buns, special purchases for the Spring Festival; steamed glutinous rice cake, tofu, called “ do &rdquo, these year; year can eat until February two.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evening, and the family together to eat a hearty the dinner on New Years Eve, sharing the happiness of a family union, called “ cisui ”, and then we will do the room hall external lights, all through the night, through the night, called the &ldquo &rdquo staying-up late on new years Eve;. Wait until the new years day, people wear new clothes from each other, the blessing of the new year.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first two, people began to count their relatives and Hou guests.

Sent to ten days, the Spring Festival is another climax of — — Lantern Festival, people have taken to the streets, point lanterns, fireworks, playing the dragon, stilts, yangko dance, bohanchuan, playing drum vent, yearning for a better life.

This is the Spring Festival in my hometown!

展开阅读全文

篇5:2024家乡的春节作文结尾集锦

全文共 947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沿着充满摊贩叫卖声和灿烂夺目的街灯返家,一路上我的心情仍然停留在金碧辉煌的寺庙久久不能释怀,除它的热闹外─最吸引我的是那漫漫的三百多年,它是如何转变成今天的模样呢?我带了满满的好运气、也带着对它的想像进入了梦乡。

二十七一大早,就能听见院内的谈笑声,是那群小孩又来我家了吧。大人们这一天又是剁肉又是杀鸡的,忙得不亦乐乎,是没有时间管我们的。我穿上衣服加入他们之中,干什么呢?当然是去各家要东西了。我们在人家院里一站,不用开口,长辈们便嗔怒着来骂我们:“小讨债鬼,又来捣乱啊。”可一边又把肉丸子呀、猪耳朵呀给我们吃。

二十八、二十九这两天多数人家是要打扫卫生的,这自然也用不到我们,可我们这群小孩子却不愿意出去,因为在打扫中,总是有很多小玩意被搜出来,所以我便总是一步不离地跟在妈妈后面,那些小小的角落,似乎总能带给我们惊喜。

活干完了,家里就整洁了,心中是那样的舒坦,我很高兴。那些东西,我总感觉我是永远也吃不完的,姥爷也总是出尽“花招”,什么香肠、煮肴肉,应有尽有,让我幸福得什么也不想。

啊,我多么懊恼我的口拙,不能把我的感受全部说出来。我只能说家乡春节平凡中却带着很多美好!

曲折幽深的胡同、古老的大树、沉重的石磨,还有那广阔的田野……家乡熟悉的一切,如今在我的梦里依旧是那样亲切,而最令我难以忘怀的还是家乡的春节。

春节是我们最传统也是最重要的节日,村里的老人一到春节就最忙活了。从记事起,我就知道春节好,我们叫过年。“春节”是一个好听的名词,现在我不习惯称过年为过春节,我总认为,它没有“过年”两字亲切、热闹。

说到过年,我就兴奋,仿佛浑身的细胞都活跃起来。大约从腊月二十起,姥爷就每天都去赶集了,自然少不了叫上我。因为快要过年了,集上的东西就格外贵,可人却格外多。姥爷的三轮车上总是有一大堆东西,鸡、鱼、肉、芹菜、木耳……这些都是过年必备的,还有很稀罕的水产———虾,也就是一年里几个比较重要的节日才能吃得上。

姥姥说,过年家里要来很多人,东西要备得多才好,所以姥姥一过年总是要摊煎饼、蒸馒头。我不喜欢吃煎饼,我喜欢大锅馒头。一开锅,我就奔过去了,热气腾腾的馒头,像碗一样大,姥姥的脸在热气中忽隐忽现的,用手碰碰馒头看看怎么样了,我拿起一个便吃起来。看着我大口吃的样子,姥姥眼睛里流露出温柔。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家乡中的春节

全文共 407 字

+ 加入清单

新的一年又开始了。

除夕一早,我就被一阵清脆的鞭炮声吵醒了,于是,我就早早的起床了。只见大人们都忙乎着呢。“给你,这是压岁钱。”爸爸笑嘻嘻的对我说。“祝你新年快乐。” 说完,妈妈给了我一个红包。其实,我是很喜欢过新年的,是因为可以收到长辈们给我的压岁钱,一眨眼功夫,就到中午了,哇!有我最爱吃的炸鸡翅;有我最爱吃的春卷;有我最爱吃的馄饨,好吃的,说也说不完。这顿中饭,吃得我太饱了,谁让妈妈烧的太好吃了?

下午,我们一家一起看电视,爸爸妈妈啃啃瓜子,我么,吃吃零食。就这样,我们一家开开心心的度过了一个下午。

晚上,妈妈又烧了一大堆好吃的,吃得我嘴巴没停过,那饺子实在是太好吃了,我说老妈呀,你为什么要烧得这么好吃呢?春晚开始了,我们一家在床上,一边看着春晚,一边说说笑笑。我把爸爸把妈妈给我的红包压在我的枕头下,这红包是爸爸妈妈对我真心的祝福,随着外面清脆的鞭炮声,我渐渐睡着了。

就这样,我们一家度过了一个美好的新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家乡的春节之美食

全文共 942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濮阳,是一个美丽古老而新兴的城市。濮阳民风淳朴,物产丰富,人杰地灵,正如那陈年老窖一般,养育并滋润了一代代优秀、勇敢、智慧的濮阳人。

我的家乡有许多特色小吃,壮馍便是其中之一。濮阳壮馍是河南濮阳著名的汉族面食小吃,熟后的成品壮馍,色泽金黄,外焦内嫩,食之鲜而不膻,香而不腻。濮阳县的壮馍最好吃的是羊肉大葱的,趁热,油不算大,但由于是死面,多吃胀肚。民谣:“圆圆小饼径尺长,根根馓条黄脆香。外软里酥饼卷馓,送与抗金英雄尝。”

关于这美味的壮馍,还有一美丽的传说。相传,壮馍的由来是明洪武年间,开州之地有一位父母双亡,家道中落的书生寄宿在岳丈家中,备受岳丈嫌弃,其妻却对书生相濡以沫,感情深厚。恰逢皇帝恩科,书生欲进京赶考,与岳丈商量。岳丈吝啬,只许与死面烙饼带于身侧作为路上充饥之用。妻子不忍,偷偷于饼内掺入肉馅,外皮于寻常烙饼无异。

后书生得中状元,御街夸官之时,朱元璋询问其有何愿望。状元提说:“愿再尝拙荆所做之烙饼足矣。”朱元璋好奇身为状元,什么山珍海味吃不到,为何单喜欢这粗粮烙饼?问之,状元答:“此间滋味陛下一尝便知。”于是朱元璋下旨快马加鞭将状元夫人接入京城,择日献上此饼。

状元的巧夫人得知皇帝要吃她做的饼,怕做不好皇帝怪罪,则改良用小麦面,酵母半发面包裹肉馅,肉馅辅以大葱、粉皮去腻,包好后用鏊子煎炸至外表焦黄、内里爽滑脆弹。朱元璋食后龙颜大悦,问夫人此为何名,夫人胆小:”尚未取名,是油炸的馍(地区叫法)”朱元璋说:既尚未取名,又是状元举荐的美食,就叫状元馍吧!“

自此状元馍流传开来,但人们觉得对状元馍听着拗口就叫状馍,后因平民不识字,就演变成了强壮的壮。取其吃了可以强身健体等功效谓之”壮馍“

在我的家乡还有另一种别具特色的小吃——裹凉皮。裹凉皮也叫卷凉皮,是中华龙乡河南濮阳的一种汉族特色小吃。顾名思义,就是把凉皮用裹的方法做成的小吃,即把黄瓜、熟花生、面筋、香菜等用和其他调料拌匀后放入一大张凉皮里面,然后裹成卷放入塑料袋中即可使用,濮阳凉皮和陕西凉皮、西安凉皮等最大的不同是濮阳的凉皮可以切成片拌着吃,亦可以整张裹着吃。

我的家乡还有非常多美食,不必说焦香的烧饼、也不必说香气四溢的年糕,但是那纸包的果子就令人留恋忘返。若你来到濮阳,请你一定要尝尝我们的美食。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家乡的春节500字

全文共 527 字

+ 加入清单

家乡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二十几就开始了,在这段期间,家家户户忙着打扫屋子,洗床单窗帘,买腊肉香肠等吃的东西,准备过年。腊月二十六家家贴红红的对联,可喜庆了。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夜菜,到处都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一家人围在一张圆桌上开开心心的吃连夜饭,大人们还会给孩子门压岁钱。除夕家家灯火通明,不许间断。天一黑,滨江路上就开始放起了鞭炮,礼花,满天五彩滨纷的礼花,鞭炮声不间断。午夜零时,全城礼花声鞭炮声震耳欲聋,仿佛要把整幢震垮似的。这一夜,除了很上的孩子,没有什么睡得站,都要守岁。我 却在凌晨一点方左右,就呼呼大睡了。

正月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铺户都关门休息,门前堆放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这天,大多数人们都去逛公园,逛庙会,可开心了。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家家张灯结彩,红火而美丽。还会在那里赏月,圆圆的月亮,像一个大九的玉盘。家里在电视机面前,看元宵“喜乐会”,一家人你一句我一句的,十分开心。

家乡春节多姿多彩,最快乐的当属我们小朋友了,除了能得到压岁钱以外,最开心的是我们可以轻松自在的玩耍。过年真快乐!

正月十五一过就是春节的末尾了,该工作的工作,该上学的上学,日子恢复了往前的平静。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家乡的春节作文700字

全文共 707 字

+ 加入清单

“锣鼓喧天辞旧岁,爆竹声中迎新春。”不仅是对汉族人民,还有少数民族、海外侨胞来说,春节是中国人最热爱、最重视的节日,因为在这一个月里,一家人其乐融融,尽享欢聚之乐!

腊月的大门敞开,也就离年关更近一步。腊八这天一大早,一家人就忙了起来。我们的腊八粥不是五谷杂粮熬的甜粥,而是萝卜、青菜、番茄、白菜做的菜汤,虽然不是美味佳肴,但吃上一口,也能让全身充满温暖和活力!

过了腊八,孩子们就盼望着进入年关,好大饱口福,因此,腊月又成了“美食月”,有句俗语叫“小孩小孩你别缠,过了腊八就是年。”这不,腊月下旬,家家户户就储备年货,蒸馒头、蒸包子、炸鱼。让小孩们最乐的莫过于买鞭炮,各种各样的小玩意儿尽在眼前,让人眼花缭乱,买“窜天猴”,买……

除夕夜,家家户户夜不闭户,围在饭桌前倾诉一年来的思念之情以及收获成果,耳边的爆竹声不绝于耳。晚上八点,一家人坐在电视机前,满怀喜悦之情,春节联欢晚会在掌声与欢笑声中拉开帷幕,兴奋、激动的浪花拍打着夜晚心境的沙滩,令人睡意全无。直到十二点的钟声敲响,新年才正式开始!“3……2,1……”让我们一起恭贺新春!

从大年初一到正月十六,亲朋好友礼尚往来,互相问候,互相祝福。小孩子祝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福如东海水,寿比南山松”,祝姑、叔、姨、舅“事业有成,平平安安”,大人们乐得脸上笑开了花,掏出红包,给孩子们发压岁钱。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春节的尾声,天空中“星光”闪闪,绽放的烟花如千万条丝带,又如天女散花,像天空炸开了一道道口子,五颜六色的蜜糖流了出来。孔明灯寄托着人们的心愿越飞越远,越飞越高……

春节渐渐远了,年味渐渐淡了,但那些风俗习惯、亲情思念却永远刻在人们心中,这是每个中国人值得传承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家乡的春节作文700字

全文共 928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XXXXX。每年春节我都会回家乡过,因为家乡的春节实在是太有意思了。

除夕的团年饭自然是丰盛的,团年饭上除了有我喜欢的鱼汤和炒菜薹(菜薹在青岛是吃不到的哦),还有一大桌子美味佳肴。全家人坐在一起,边吃喝,边聊天,大人们还要给我压岁钱呢。到了初一的早上,就开始拜年了,家乡的风俗是每家每户的孩子都要出去拜年。每年初一一大早,人们就象流水似的往我们家里来,每个人都要拱手作揖,并说“恭喜您啊,恭喜”。爷爷这时也拱手还礼,同时恭喜来拜年的人。

春节还有一个重要的活动。是什么呢?当然是舞龙灯了。我的家乡是龙灯之乡,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二到十五,每个村子都要舞龙灯。龙灯的骨架是用竹子编的,外面粘上一层纸,再穿上漂亮的衣服—龙衣,每一节龙灯有一根灯把子(用木棒制成)用来舞动。我们村子的龙灯是正月十二上庙。那一天,全村的人加上外面来观看的人们都要赶到庙上去。龙灯要走很远的路才能到庙上,我们是抄的近路,很早就到了庙上。庙上可真是人山人海,吸引了很多小商贩来摆摊,有卖首饰的,有卖糖葫芦的,还有卖棉花糖的……

我们等了很长时间,见龙灯还没来,就先去庙里拜菩萨了。又过了一会儿,龙灯终于来了。我们村共有两条龙灯,一条是黄色的黄龙,我叫他老黄,一条是红色的红龙,我叫他老红。黄龙在前面先跑起来了,爷爷端着香盘都跟不上了。见黄龙跑起来了,红龙在后面也毫不落后的跑了起来,拿龙灯的小伙子们还“噢噢”地吼起来了。

“啪啪…..”鞭炮响起来了,龙灯也冲到庙上舞起来了。龙身一圈一圈的转了起来,我突然观察到一个“机关”:当龙身转起来的时候,龙眼睛也一转一转的,一面是一块小镜子,一面是彩纸,在阳光下一闪一闪的,就向活的一样,好看极了。龙身转起来时,让我想起了麻花,也是一圈一圈的转着的,非常好玩!

看完我们村的龙灯,可我还不想回家,我还想接着看别的村的龙灯。突然,我看到有两个村的龙灯一起往庙上冲。我问爸爸是怎么回事,爸爸说这样就很可能会出现两龙相斗的情形。我看了一会,哎,怎么没有两龙相斗呢?我又问爸爸,爸爸说,因为有人调解,两条龙现在都不想斗,他们一先一后的上庙了。看来,龙灯也是很讲礼仪的哦。

看完龙灯,我们就回家了。怎么样,我家乡的春节好玩吗?你们可以跟我一起去玩,欢迎你们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家乡的春节作文300字

全文共 490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是黄海之滨的一个美丽而悠闲的小城------东台,我的童年生活也是在那儿度过的。我喜欢家乡飘满粽叶香的端午节,喜欢团团圆圆的中秋节,但最让我回味无穷的还是家乡热闹非凡的春节

每年除夕这一天,我们家可忙啦!爷爷奶奶早早就起床准备着晚上的年 夜 饭,爸爸妈妈要挂灯笼,贴对联,我的“任务”就是忙着放鞭炮和烟花。

到了大年初一的早上,我们全家老小都要早早起床。干什么呢?找硬币!这可是我们家乡人过年最有趣的活动了。奶奶在除夕睡觉前把硬币扔在客厅的每个角落,谁会在初一早上先拾到硬币,谁就是这一年最有福气的人。我们家我可是最有福气的人,因为每次都是我第一个拾到硬币,怎么会那么巧呢?其实是爷爷每次都会悄悄告诉我硬币扔在什么位置。拾了硬币后,我们就开始吃早饭了,初一的早饭一定要吃汤圆、红枣和大糕(汤圆寓意着团团圆圆,红枣的寓意是日子过的甜甜蜜蜜,大糕的寓意是步步高升)。吃过早饭后我们就全家出动到亲朋好友家拜年了。只见大街两旁的房子上全贴上对联,门前挂着灯笼。路上不管遇到熟悉的人还是陌生的人,大家都会互相问好,送去祝福!人们穿着各式各样的新衣服,漂亮极了!

瞧,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家乡的春节的小学

全文共 656 字

+ 加入清单

话说得好,“大人望种田,小孩望过年”。这知话说得一点儿也不错,没有一个小孩会不喜欢过年。“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在鞭炮声中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春节。在春节时,我们小孩子都会早早地起床,然后去跟大人们拜年,最后当然是拿着压岁钱一蹦三丈高地满载而归喽。都说“姑娘爱花,小子要炮”。可我却喜欢拿压岁钱买炮放。被王大婶见了,她惊奇地说:“你真是个假小子呀!”我笑着答道:“可我就是喜欢放炮呀!”我走到大街上,看见家家户户都把屋子装扮得喜气洋洋的,到处洋溢着喜庆的味道。

到了大年十五更是热闹。听妈妈说,十五晚上,要偷青。我心中暗喜:嘿嘿,终于要到我“齐天大圣”大显神通的时候了。我信心十足地向爸爸妈妈夸下海口说:“你们就等着我凯旋归来吧!”妈妈说:“那就看你的表现了。”于是,一整天我都盼望着晚上的到来。终于到了晚上,我迫不及待地拿着一个大口袋和一把手电筒就出去了。到了田里后,我正要打开手电筒,可是怕被发现,所以就乱抓一通。直到把口袋装满为止,我才恋恋不舍地回去了。回到家后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得意扬扬地跑到爸爸妈妈面前炫耀起来。可当我打开口袋的时候,脸“唰”地一下就红了。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我抓了一大口袋的青草回家。爸爸妈妈哈哈大笑起来,我更羞愧了。妈妈笑着说:“这些草还是拿来喂喂家里的小兔子吧!”第二天出门时听见李叔叔在和大家说他地里的草“神秘失踪”了!我笑了笑,又边放炮边走开了。一眨眼,春节就结束了。大家又都该干什么干什么了。怎么样,我们家乡的春节很有趣、很好玩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家乡的春节作文200字

全文共 256 字

+ 加入清单

节日的岚县城多热闹呀!街上人多得都挤不动了。到处是彩灯、对联、年画。好多大市场楼顶上高挂着一只只又大又漂亮的大气球。我跟爸爸说:“明年是鸡年,一定要给我买个兔子灯。”于是,爸爸就给我买了一个大公鸡灯。接着我们又高高兴兴地去买烟花爆竹和对联、福字。中午回到家,我和爸爸在屋外忙着贴对联。妈妈贴“福”字时,我眼睁睁的看着她给贴倒了,于是我提醒她说:“妈妈你把‘福’字贴倒了!妈妈笑着说:“傻孩子,福从天降下人间,倒着贴意思是‘福’来到了。我笑一笑觉得妈妈迷信,也有些天真。后来,我又想这大概是妈妈对新一年的美好期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春节的家乡优秀

全文共 344 字

+ 加入清单

按照以往的家乡惯例,我们过春节要包饺子、吃年饭、贴对联等等习俗。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最重要的节日,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过春节。

春节来到,又是我们小朋友喜欢的节日咯!过春节又可以得到压岁钱了!得到了压岁钱,就可以去买东西啦!我到外面的小店里买来一大袋子鞭炮。一回到家我就拉着妈妈,让她陪我到楼下放炮子,刚到院子里我就开始点。听着鞭炮的响声,我的心立刻高兴极了!

炮子放完了,我就到家里和奶奶一起去包饺子。我看着一个个可爱的饺子,我高兴极了!

春节时,晚上热闹极了,人们都要守岁,熬到十二点。许多人十二点都放起了炮子,都把天照亮了!我们放完了电光炮后就打开窗子,哇!就像在白天一样!如果我们在路上走,不用点灯就可以看见了!

转眼间,又到了上学时期了,我们又要去上学啦,我还真留恋春节时期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家乡的春节

全文共 462 字

+ 加入清单

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20**年的春节,因为那一天是我最难忘的一天,而且也是我最快乐的一天。

马上要到春节了,我非常兴奋。晚上我睡觉时,一直都睡不着。直到十二点钟时,新年的钟声敲响了,外面五彩缤纷的烟火连成一片,好似一片花海,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不知不觉地睡着了。

别的地方都是大年三十晚上吃年夜饭,而我们家乡的习俗却不一样,我们都是除夕的早晨和初一的早晨很早就吃饭了。最早的有二、三点就吃饭了,最晚的也只到五、六点就吃饭了。你们可能会问为什么,这是因为从古时候流传下来的传说:传说古时候,我家乡那个地方很穷,为了避免那些债主上门来讨债,他们只能在过年那天很早很早的时候起床做年夜饭吃。所以,每年春节,我们这里的人们都五、六点钟就起床做饭。

“起床啦,过年啦,吃饭啦!”爷爷奶奶大声喊道。正在睡梦中而又迷迷糊糊的我还不想这么早起来吃饭,便一直赖在床上不起来,直到爸爸发令:“还不起床?”我只好硬着头皮起了床。我起床刷了牙、洗了脸,香喷喷的饭菜上桌了。

“嗯,嗯!真好吃!”爷爷奶奶看着我这样说都会心的笑了。

这个春节在团圆的气氛中度过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家乡的春节作文700字

全文共 763 字

+ 加入清单

过去了2017年,我们又迎来了新的一年。在这新的一年里,我们会更加的精彩的。

在我们家乡春节差不多在腊月就开始了。在这段时间里啊,家家都会去到超市去备些年货,比如说多味瓜子呀,像极小的葫芦一样的花生呀,各种各样的糖呀,这可能小朋友们盯上了一个个都像小馋猫似的。特别是做腊鱼腊肉的人们,到能吃的那一天,大家一边吃边啧啧的叫美味不只是人们连小猫小狗们,看着都直流口水了呢。

到了小年这一天啊,家家户口都会打扫卫生,把每个角落都扫得干干净净的,不给灰尘垃圾留一点余地,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这是要把去年所有不好的东西全部扫掉。为什么叫小年呢?小年小年,顾名思义,当然是小孩子过的节日呢。大家可高兴呐!这一天,我们可以尽情的玩耍,不需要做任何的家务。但是有心的孩子们一定会帮助父母一起打扫卫生。

除夕可是热闹的一天,每家每户都会吃一餐团圆饭,以表新年到来的欢乐。你看那一桌子的菜,大鱼大肉呀,鸡呀,丰富多样。让我都想有俩肚子了,可以多吃一些。并且小孩子们都会放鞭炮,大人们指则贴春联。这是传说这一天,有一个叫“年”的怪兽会来人间捣乱。他威力无比,可是他最怕放鞭炮的,啪啪是春联等红色的东西,所以就有了这些活动。

初一到了,早晨会放一挂鞭炮,代表新年的到来,然后我们会去附近的邻居亲戚家拜年还可以吃到一些零食哦。而且无论见到谁,我们都会说一句--新年好,新年快乐!还有我们会去给死去的爷爷奶奶们拜年然后在他们的坟上,放上一挂鞭炮,让他们也享受一下过年的气氛。

正月十五到了,又到了一个高潮,这一天会有许多年轻人耍灯呢,把受人尊重的龙,舞成一个能代表吉祥的样子,特别的有趣。在这一天我们还可以去看灯展哦。看灯展的人数不胜数,气氛热闹。别忘了!在这天我们还必须吃元宵哦。

可是快乐的日子总是那么容易过去,大人们该上班的上班呢,我们该上学的也该上学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家乡的春节

全文共 625 字

+ 加入清单

马上就要过春节了。

各家各户都开始准备年货。春联、福字更是抢手货,市场里挂上了大红灯笼,远远望去仿佛空中燃起了一团火。

望着这熙熙攘攘的人们,我不仅想起了故乡的春节。

那一年,和爸爸妈妈去乡下的奶奶家过春节。这个乡村的习俗是家家户户过年都要贴窗花,而剪纸是奶奶的“绝活”。每天,我和小朋友聚在奶奶周围,奶奶的手很巧,不一会儿,就剪出个“龙凤呈祥”。幼稚的我不知这叫做什么,只是一个劲儿央求奶奶教我“变魔术”。

“教学生涯”开始了,我左手拿纸,右手抓着刚磨过的剪刀,开始乱剪起来,一不小心,错手剪到手指了,疼得我吱哇乱叫,泪珠一个劲地往下淌,我气得把剪刀扔在地下,蹬着双腿,大喊:“不学了。”

奶奶捡起剪刀,和蔼地说:“好孙女,不哭了,没听说吗,想有回报,就得有付出。”

听了奶奶的话,我接过剪刀,小心翼翼地剪了起来。虽然剪出来的样子很难看,可这是我第一次剪纸,能剪出这样,已经很不容易了。

我猛然想起,书包里有几张宣传画,有福娃“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和妮妮。”不知道奶奶能不能剪出福娃呢。

我把宣传画递给奶奶,只见奶奶半低着头,眯缝着眼睛,郑重地把宣传画高高举起,细细打量一番,稍一思考,抄起剪子,几分钟后,五个可爱的小精灵就诞生了。

我举着福娃兴奋地在地上跑来跑去,自言自语地说:“我一定要让剪纸这门艺术发扬光大。”

那已经是两年前的事了,在以后的日子里,学校举办的剪纸大赛中,我取得了好成绩,这全得力于奶奶的悉心传授。我怀念故乡的春节,然而我更想念心灵手巧的奶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家乡的春节

全文共 574 字

+ 加入清单

不管现代科技如何发达,城市里的娱乐方式多么迷人,但是在春节里,它们都无法与家乡的那种气氛相比,只会让我们在防盗门里边人与人之间越来越冷漠,越来越提防。今年春节又将近,我越发地想念儿时所过的家乡的春节。

童年的时候,我与父母生活在一个小镇上。小镇上最高的楼房只有四层,每座楼里大多是一家人,都是木门,一早起来,首先就是开门,然后一直到晚上睡觉时才会关门。吃饭时,大家你窜我家,我到你家,你吃点我家的萝卜干,我尝尝你家的老腊肉。空闲时,聊聊天,下几盘棋。谁家有个事,邻居们都像亲人一样帮忙。所以,在这么淳朴的小镇里,春节就别提多么热闹有趣了。

除夕晚上,各家各户张灯结彩备置一桌酒菜,请亲朋好友,边吃边聊。我们小孩子则一改吃饭磨蹭的作风,狼吞虎咽吃完饭,因为重头戏就要开场罗!吃完饭,大人们看春节晚会的看晚会,打牌的扯起几张桌子打牌,话家常的话家常。我们一个个扛着“军*”来到门前的街面上放烟火,路上行人渐少,我们玩得十分尽兴。通常是上街与下街的孩子分为两大阵营,我就当上街的“长官”。首先是一根根“火箭”打头阵,所有的烟花都喷不了多远,但是我们都为这假的“战争”而不亦乐乎。随着“嗖”的一声,小“火箭”飞奔而出,玩了个花俏的架势,再“叭”地炸开。一串“信号弹”往空中窜了十几米,再爆炸成一串绚丽夺目的火花。小小的我们,在五彩的光芒中,快乐的小脸熠熠生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家乡的春节作文200字

全文共 416 字

+ 加入清单

我在我的家乡过了一个非常难忘的春节,春节的事情要从大年初二开始说起。

我大年初二中午回到了老家,老家的家人看着我说:长高了没,长高了没?

我妈妈高兴的说:当然长高了。

大家都了呵呵的,大家的肚子都饿的咕咕噜噜的直响,大家都哈哈大笑,之后我外婆就去做饭,饭菜香及了大家都吃得津津有味都觉得可以和饭馆比较了,大家吃完饭在外面走走。

家乡的风景如画家画的画,每个人的家乡如画,每个人的家乡都有不同的事情比如好玩的、有趣的、开心的、难过的都有

很多人都在开心的玩耍,在自己的老家游玩,每一个风景都逃不了每一个人的锐利的眼睛,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过好年。

大年已经过去了但是我的心里永远期盼着大年的家人团聚,和家人一起玩耍,还有鞭炮声的优美的声音,还有过年的红包

家乡的过年我永远记着永不忘记,这就是我的美好的回忆和时光,我会一直等着你:过年。

那些美好的回忆终是不能忘去,应为家乡永在我的心中。

这就是我的家乡,这就是我的家乡,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家乡的春节作文1500字

全文共 445 字

+ 加入清单

每个人的家乡里都会过春节,每个地方过春节都是截然不同的,比如说我的家乡,我的家乡过年时有很多的习俗。

我们家乡过年的前几天我们都要去买年货,买新衣,卖对联,当然烟花炮竹是少不了的了,到了晚上烟花爆竹一直在“啪啪”的响,根本就停不了。

到了大年初一的早上,我们每家每户的都会吃饺子,不过在吃饺子之前都会放很长的鞭炮,表示我们要吃饺子了,同样家家户户都是这样的,我们一吃完饺子我们就在会放一次鞭炮,这次表示我们吃完饺子了。

到了正月十五,正月十六的时候,我的家乡就更热闹了,晚上必须每家每户都要放很多的烟花炮竹,还不至这些,我的家乡每到这时都会看戏,戏一结束那个戏班子就会给整个村子里的人发派各种礼品。

我们大年初二以下几天去亲戚家走亲戚,第一是去给他们拜年,第二是去问他们要压岁钱,我们还会在他们家吃午饭,我们一般吃完饭都会出去玩会儿,然后他们再给我们发压岁钱然后在带我们买东西,然后我们就会回家了。

到了正月十七,十八的时小孩子们都该上学的去上学,大人们该工作的去工作了。

我感觉过年真的有热闹有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