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红色创业微故事(汇集19篇)

导语:关于鲁迅的故事有很多,我们说要我说不清,下面跟小编一起去看看鲁迅有哪些故事吧,欢迎阅读。

浏览

7749

作文

49

范文:小羽的创业故事

全文共 1114 字

+ 加入清单

历经几年试验,小羽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研发出一种新式花茶并获得专利。可是批量生产不久,大量假冒伪劣产品就充斥市场。小羽意识到,与其眼看着刚兴起的产业这么快就走向衰败,不如带领大家一起先把市场做规范。于是,她将工艺流程公之于众,还牵头拟定了地方标准,由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发布推行。这些努力逐渐见效,新式花茶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小羽则集中精力率领团队不断创新,最终成为众望所归的致富带头人。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小羽创业故事的启示

云南 陈华

小羽,优秀的创业青年。在她身上,凝聚了年轻一代诸多的优秀品质。从她的创业故事中,给我们留下了一些宝贵的启示。

启示一:创新,是成功的永久驱动力。

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下,小羽走在了同龄人的前面,研发出了新式花茶的生产工艺,并且获得了专利。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小羽不是一个思想闭塞的人,

她有着超乎常人的开拓进取精神。中国经济要走向新常态,就必须推陈出新。创新,作为成功的永久驱动力,需要涌现出像小羽那样的千千万万创业者,并让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大胆尝试,勇于开拓。只有这样,中华民族的中国梦才能实现。

启示二:诚信,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也是市场交易的基本准则。

一个企业,一种产品,要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讲究诚信。诚信是创业者获得顾客的试金石,也是企业走出去的敲门砖。当小羽研发的新式花茶被假冒伪劣产品搅乱市场时,机智敏睿的她既没有追究“山寨厂家”的责任,也没有放任自流,让自己辛辛苦苦研制的花茶新产品衰败下去。相反,她举起了诚信经营的大旗,将花茶工艺流程公之于众,并牵头拟定了地方标准,用自己的诚心换起生产花茶同类企业的尊重和信任,和大伙儿一道,共同致富。因此,我们可以毫不讳言地说,小羽是真正的花茶行业领头羊,推举她做“致富带头人”,是众望所归,民意所向。

启示三:合作共赢,是构建和谐社会,谋求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合作与共享,责任与担当,是渗透在每个公民内心世界的道德法律标准。材料中的小羽,不仅亲自研究花茶生产新工艺,走发展创新之路,而且能够带领大家一起,规范市场

经营,谋求合作共赢,打造创新团队,扩大产品的竞争力和影响力。这本身就体现了一种合作精神和家国情怀。常言道,“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最终走向共同富裕。小羽的创业故事,彰显了共同发展的核心理念,在全社会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总之,小羽身上体现的是一种创新精神、诚信意识和合作品质。真诚地希望社会各行各业能够走出更多像小羽一样的创业标兵,传播创新与共赢的正能量,让共同富裕的价值观真正开花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陈一冰投身体育创业的故事

全文共 1204 字

+ 加入清单

体操奥运冠军的陈一冰,退役后的他现在是某健身APP创始人,以下是小编跟大家分享陈一冰投身体育创业故事,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陈一冰投身体育产业做健身APP

想看看自己做的事是否符合潮流

“互联网+体育中国会” 是22家“互联网+体育”行业领导者联合创建的新平台,今天下午,有超过100个体育企业的董事长与高管、60多个投资机构、300多家体育产业领域的创业者聚在一起,共同见证这个新平台的成立,08年北京奥运会体操冠军陈一冰就是其中一员。

“我在退役前就做了6家健身俱乐部,把身边的退役运动员集合起来,为大众健身服务,”陈一冰谈到创业转型信心十足,他说道:“退役后我还是做和体育相关的事儿,所以不是很吃力。”

陈一冰创立的健身APP主要是向有需要的受众提供专业的健身教练,而这些教练一部分是由退役运动员组成,这也得益于国家体育总局为退役后运动员再就业的培训——将有需求的人员培训成国家认证的健身教练。“我们不是体育产业的巨头,但我们做的是大众健身项目,所以很接地气。”

“中国体育产业发展非常火热,媒体、场馆、体育器材、互联网等相关领域的巨头都在关注体育,这有利于市场的增加,”陈一冰感慨道,但他同时对这种高热度的大环境保持冷静。“体育产业需要一定的筛选,刚开始会很热,因为大家都在做,但经受住时间的考验之后,真正的行业先锋才会显现。”

谈到参加本次大会的原因,陈一冰谦虚地表示,他就是来学习的。“我们做不了赛事版权的购买,但我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里,我想看看自己做的事是不是符合潮流。”陈一冰明白,无论是哪种类型的体育产业,都要符合现在中国体育的发展。

魏纪中任“互联网+体育中国会”会长

产业巨头协作开发五万亿市场

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如何?今天,“互联网+体育中国会”给出了一定的解读。“互联网+体育中国会”秘书长、维宁体育CEO纪宁在创立大会上发布了《互联网+体育行业趋势蓝皮书》,首次明确了“互联网+体育”的概念内涵与外延,详细阐释“互联网+体育新生态系统”,列举了该领域创业的九大商业方向,预测2016年奥运年的产业发展新趋势。

蓝皮书指出:国家关于体育产业发展的利好政策频频出台,海量资本不断涌入,未来十年,中国体育产业将迎来黄金时期,在体育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尤其是新赛事、新媒体、新智能硬件、新产业服务等领域,都有机会诞生市值百亿、甚至千亿的上市公司。

“‘互联网+体育产业中国会’就是为了打造‘产学研’互动机制,加速互联网+体育产业融合,共享体育产业发展机遇,协作开发50000亿体育市场,共同培育百亿级、甚至千亿级的体育企业。”纪宁如是说。

中国体育产业之父、亚奥理事会道德委员会主席、国际排联终身名誉主席魏纪中担任“互联网+体育产业中国会”的首任会长,他以视频的形式致辞,“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上,成立这个服务行业交流合作的新型平台,我认为是非常有价值的一件事情,必将对体育行业的融合发展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篇2:2024关于“为你讲述高新区的创业故事”征文启事

全文共 682 字

+ 加入清单

24年间,西安高新区涌现出了许多令人奋进、感人的创业故事,2015西安创新创业大赛于4月13日拉开帷幕,为宣传西安高新区创业者的风采以及他们背后的创业故事,我们特以“为你讲述高新区的创业故事”为主题,举办此次征文大赛,以全面展示西安高新区24年来所取得的发展成就,讴歌高新区创业者勇于开拓、勇于创新、勇于进取的精神风貌。

一、稿件要求:

1.作品围绕“为你讲述高新区的创业故事”这一主题展开,以自己或者身边创业者的故事为内容,说变化、谈感想、现风貌。

2.征文作品体裁不限、字数在1500字以内。

3.征文必须为本人原创作品,不得抄袭、拷贝、仿冒。

4.凡有创业故事或者讲述身边创业者故事的人士均可参与投稿。

二、投稿办法:

1.参评征文电子版直接发至fukan@xdz.gov.cn,并请注明“创新创业征文大赛投稿”字样。

2.来稿请注明作者姓名、单位、联系电话等。

3.投稿时间即日起至10月31日止。

4联系人及咨询电话:

刘 妙029一88333898张璐029一88311426

三、评审办法:

1.本次征文活动将由主办方联合相关专家以及高新区内文艺界人士组成评委会。

2.征稿期间,征文将按照来稿时间顺序在《开发区报道》上刊发、展示。

3.征稿截止后,征文作品将根据主题、内容、文笔、感染力等标准,由评委会进行综合评定,最后确定获奖作品。

四、奖项设置:

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6名,优秀奖10名。获奖作品均有奖金及荣誉证书。

五、其他事项:

获奖作品,知识产权归大赛主办方所有,未入选作品不予退稿。大赛组委会保留此次活动的最终解释权。西安高新区党工委宣传部西安高新区创业园发展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3:2024年“中特环保杯”青年创业创新故事大赛征文启事

全文共 859 字

+ 加入清单

这是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青年是经济转型期的主力军,每一个创业创新故事,都值得历史的珍藏。作为历史悠久的青年杂志,《中国青年》力图通过一次征文活动,激发众人的热情,鼓励广泛交流。为此,《中国青年》杂志拟与青岛中特环保仪器有限公司合作,开展2016年“中特环保杯”青年创业创新故事征文大赛。青岛中特特环保仪器有限公司,是诞生我国目前PM2.5采样器体积最小最先进监测仪器的公司,其36岁的总经理李建本人,就是位极富传奇色彩的创业大咖。

大赛自2015年年底启动开始,并于2016年12月,在北京举行由团中央领导、杂志社领导、企业领导、专家等参加的颁奖活动;同时,还举办由优秀青年创业家、青年导师等参加的中国青年创业创新论坛。

本次征文对象:主要面对已经和刚刚起步的年轻80后90后创业者们,小有成就的成功经验,或锐意进取后的失败教训,或歌或哭姿彩纷呈,只要故事好读有可借鉴性即可。自写他写皆可,自写要真实,他写要亲自采访,都必须是原创。想必我们每个人的身边都有这类敢闯敢干的年轻人,或者你本身就是,请大家拿起笔来,踊跃投稿参赛。

本次大赛设立特等奖一名,奖金5000元;一等奖2名,奖金各3000元;二等奖3名,奖金各2000元;三等奖5名,奖金各1000元;纪念奖10名。大赛也设立了3名组织奖,奖金各3000元。各级团组织都在响应党团组织号召,促进双创工作,手里一定有很多创业青年,可以推荐可以组织写作,毕竟发表在《中国青年》杂志上,也是团组织的荣光!

《中国青年》杂志自2016年第1期始,拟每期刊登4页两三个故事,全年24期。

若得发表,稿费200元/千字,好稿从优。 每篇字数不超过5000字(可以发1页1500字,也可以发2页3000字)。能长则长,能短则短。

来稿电子版请寄:hanchunlichunhan@sina.com邮箱,信件请寄:北京东城区崇文门西河沿甲215号《中国青年》杂志编辑部 韩春丽收 邮编:100005

来稿请注明“双创征文”字样;并请附:作者姓名、通联地址、邮编、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商界名人故事之牛根生:“被卖”放牛娃创业建蒙牛

全文共 226 字

+ 加入清单

蒙牛乳业集团的创始人牛根生1958年1月25日生于呼和浩特。出生不久,为生活所迫,被生父母卖入养父母家。据牛根生亲自描述"因为吃不起饭,亲生父亲开价50块钱把我卖了。"由养母抚养14年。

牛根生1978年参加工作,成为一名养牛工人。1983年进入乳业工厂,从基层干起,直至担任伊利集团生产经营副总裁(同时也是伊利创始团队成员),成为"中国冰淇淋大王";1999年离开伊利。

1999年,牛根生创立蒙牛,后用8年时间使蒙牛成为全球液态奶冠军、中国乳业总冠军。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李嘉诚的创业故事

全文共 3327 字

+ 加入清单

李嘉诚童年过着艰苦的生活。14岁那年(1940年),正逢中国战乱,他随父母走难,逃往香港,投靠家境富裕的舅父庄静庵,可惜不久父亲因病去世。

身为长子的李嘉诚,为了养家糊口及不依赖别人,决定辍学,先在一家钟表公司打工,之后又到一塑胶厂当推销员。由于勤奋上进,业绩彪炳,只两年时间便被老板赏识,升为总经理,那时,他只有18岁。

1950年夏天,李嘉诚立志创业,向亲友借了5万港元,加上自己全部积蓄的7000元,在筲箕湾租了厂房,正式创办“长江塑胶厂”。

有一天,他翻阅英文版《塑胶》杂志,看到一则不太引人注意的小消息,说意大利某家塑胶公司设计出一种塑胶花,即将投放欧美市场。李嘉诚立刻意识到,战后经济复苏时期,人们对物质生活将有更高的要求,而塑胶花价格低廉,美观大方,正合时宜,于是决意投产。

他的塑胶花产品很快打入香港和东南亚市场。同年年底,欧美市场对塑胶花的需求愈来愈大,“长江”的订单以倍数增长。直到1964年,前后7年时间,李嘉诚已赚得数千万港员的利润;而“长江”更成为世界上最大塑胶花生产基地,李嘉诚也得了“塑胶花大王”的美誉。

不过,李嘉诚预料塑胶花生意不会永远看好,他更相信物极必反。于是急流勇退,转投生产塑胶玩具。果然,两年后塑胶花产品严重滞销,而“长江”却已在国际玩具市场大显身手,年产出口额达1000万美元,为香港塑胶玩具出口业之冠。

1963年,李嘉诚与表妹庄月明(即其舅父庄静庵之女)成婚,翌年生下长子李泽钜,次子李泽楷则在1966年出世。

1965年2月,香港发生了严重的银行信用危机,人心惶惶,投资者及市民纷纷抛售房产,离港远走。香港房地产价格暴跌,地产公司纷纷倒闭。1967年,香港更发生反英暴动,进一步使房地产市场陷于死寂。

不过,李嘉诚却看好香港工商业的前景,认为香港这个商机十足的殖民地,不会久乱。他反行其道,在人们贱价抛售房产的时候,却大量购入地皮和旧楼。不出3年,风暴平息,香港社会恢复正常,经济复苏,大批当年离港的商家纷纷回流,房产价格随即暴涨。李嘉诚趁机将廉价收购来的房产,高价抛售获利,并转购具有发展潜力的楼宇及地皮。70年代初,他已拥有楼宇面积共630万平方英尺。

1971年6月,李嘉诚正式创办长江置业有限公司,翌年改组为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正式在地产事业上大展拳脚,并在后来多次石油危机和经济萧条的时期,趁楼价下滑,运用人退我进、人弃我取的战略入货,结果在楼市大升时获得巨利,使手上的资金暴增。

70年代的香港,4大资本最雄厚的英资洋行怡和、太古、汇丰及和记,在许多大失业的生意中,威力只手遮天。李嘉诚决定运用长江实业雄厚资金,收购香港某些具有实力的上市公司,第一个目标便直指怡和集团的主要旗舰“九龙仓”。

他经过仔细研究后,决定采取不动声色、出其不意的战术,派人分散大量暗购九龙仓股票,使九龙仓的股价在短短几个月内有原来的13.4元,狂升至56元。九龙仓集团感到大势不妙,立即部署反收购行动,在市面上大量购入散户持有的九仓股票。无奈资金有限,最后不得不向汇丰银行求助,而汇丰银行与李嘉诚合作多时,双方关系良好,这使李嘉诚有点为难。

其时,资金雄厚的华资财团主席包玉刚,亦正在争夺九龙仓。李嘉诚见好就收,主动将持有的1000万九仓转让给他,从中获利5900万港员。李嘉诚这一仗,可谓一箭双雕,既避免了与关系密切的汇丰银行有正面冲突,又使包玉刚领导的华资财团可顺利取得九仓控制权。

包玉刚识英雄、重英雄,把手中持有的另一老牌英资洋行和记黄埔的股票,转让给李嘉诚,为他后来入主“和黄”伏下一着。

1978年,李嘉诚又再以出其不意的战术,收购另一个老牌英资公司青洲英泥,成为该公司董事局主席。不过,最令李嘉诚难忘的胜利,是成功的控制了老牌英资财团和记黄埔。

李嘉诚这次采用的战术,不单是攻其不备,更是迂回包围。他指挥手下,以极快速度暗中低价收购“和黄”,很快便持有该公司70%的股票。当“和黄”董事局主席祁德豪发觉李嘉诚的举动时,虽然急忙组织英籍大股东进行反攻,但为时已晚,李嘉诚已多得先机,加上汇丰银行的帮助,终在股市上成功大量吸纳“和黄”。至1980年,李嘉诚已拥有超过40%的“和黄”股权。如手到拿来般,顺利登上和记黄埔董事局主席的宝座。

李嘉诚的长江实业,以6.93亿港元的资产,控制了价值超过50亿港元的老牌英资财团和记黄埔,实为“小蛇吞大象”的奇迹;而李嘉诚更因此成为入主英资财团的首位华人。

当时,并没有人追问当中关键性的一役,是汇丰银行为何愿意将手上的和黄股票卖给李嘉诚。此中的原因,直到1998年李嘉诚才说出。原来,当年汇丰极为欣赏李嘉诚的管理方法,认为由他带领和黄,必定会发展得更好,所以愿意相助。结果亦证明,和黄在李嘉诚手上,不出几年,已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公司,晋级世界数一数二的跨国企业。

80年代以后,李嘉诚的版图再进行一系列的扩张。除了房地产外,还经营航运服务、电力供应、货柜码头以及零售等,形成一个坚不可摧,在香港举足轻重的大型综合性财团。

另外,自70年代起,李嘉诚已开展了海外投资,至80年代,他逐步有目的扩大有关的投资比重,进行企业全球性战略。分别在加拿大、美国、英国、新加坡,设立根据地。业绩一年比一年好,还未到90年代,他早已成为香港的首富,并且一直保持着这个领导地位。

1990年后,李嘉诚开始在英国发展电讯业,组建了Orange电讯公司,并在英国上市,总投资84亿港元。到2000年4月,他把持有的Orange四成多股份出售给德国电讯集团,作价1130亿港元,创下香港有史以来获利最高的交易记录。Orange是于1996年在英国上市的,换言之,李嘉诚用了短短3年时间,便获利逾千亿港元,使他的资产暴升一倍。

进入2000年,李嘉诚更以个人资产126亿美元(即983亿港元),两度登上世界10大富豪排行榜,也是第一位连续两年榜上有名的华人。李嘉诚并多次荣获世界各地颁发的杰出企业家,还5度获得国际级著名大学颁授的荣誉博士学位。

经过20多年的“开疆辟土”,李嘉诚已拥有4间蓝筹股公司,市值高达7810亿港元,包括长江实业、和记黄埔、香港电灯及长江基建,占恒生指数两成比重。集团旗下员工超过3.1万名,是香港第4大雇主。1999年的集团盈利高达1173亿港元。

2001年,《星期日泰晤士报》发表全球50大富豪榜排名榜,上榜的华裔人士只有3名,且全为香港富豪,其中排名最高的是第23位的长江实业主席李嘉诚,李嘉诚并被评为全球最有钱的华裔富商。

由美国《商业周刊》编辑部180余位资深编辑及其全球各地24位记者评选的“2000年度25位最佳经理人”,李嘉诚成为全球惟一入选的华人企业家,名列第11位。

2003年7月16日,美国福布斯杂志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了“全球十大最有影响力富人榜”。中国香港的长江实业集团主席李嘉诚排名榜单第五名。

他响应中央政府科教兴国的号召,捐巨资同教育部合作,实施“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他不仅多年来爱国爱乡,重视教育卫生事业,热心公益,而且一往情深,尽心竭力。

“我现在的事业,是有比较大的发展,但对我来说,我最看重的,是国家教育和卫生事业的发展。只要我的事业不破产,只要我的身体还好,脑子还清楚(他指了指自己的头),我就不会停止对国家教育卫生的支持。”----1993年6月李嘉诚语。

正如香港老前辈庄世平先生所说:李先生为人谦和,坦诚,守信,真是名不虚传。从1980年开始,他陆续斥资18亿元,在中央政府和广东省政府的支持合作下,创建了汕头大学;1994年捐资1100万元,帮助家乡潮州贫困地区,建了50所基础教育学校;1997年,捐资1000万美元,为北京大学建新图书馆;2000年,捐资2400万美元,参与国家互联网Internet II发展计划,在清华大学建设国家未来互联网技术研究中心等……

多年来李嘉诚总捐款额超过30亿港元,7成多捐款用在内地,两成多用在香港。他几乎每年都向内地捐助1亿元以上的资财,兴办大量公益事业。

李嘉诚晚上睡觉前一定要看半小时的新书,了解前沿思想理论和科学技术,据他自己称,除了小说,文、史、哲、科技、经济方面的书他都读。这其实是他几十年保持下来的一个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创业故事3:与其追随潮流,不如另辟蹊径

全文共 330 字

+ 加入清单

19世纪末,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发现了黄金,出现了淘金热。有一位17岁的少年来到加州,也想加入淘金者的队伍,可看到金子没那么好淘,淘金的人很野蛮,他很害怕。这时,他看到淘金人在炎热的天气下干活口渴难熬,就挖了一条沟,将远处的河水引来,经过三次过滤变成清水,然后卖给淘金人喝。金子不一定能淘到,而且有一定危险,卖水却十分保险。他很快就赚到了6000美元,回到家乡办起了罐头厂。

这人就是后来被称为美国食品大王的亚尔默。成功者往往都是有独到见解的人,他们总是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从而能不断产生创意,发现新的需求。不仅要看到市场需求什么,还要注意事物间的联系。

创业感悟】:一件事许多人在做,即使看起来利润非常可观,也要慎重介入。创业也是如此,与其追随潮流,不如另辟蹊径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任正非的创业故事

全文共 1206 字

+ 加入清单

19xx年,徘徊在深圳街头的任正非没有想到,好运气即将降临到自己和这个国家身上。

改革开放已近10年,全国的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就在那一年,中国政府的经济建设目标变得十分明确,提出了中国经济建设分三步走的总体战略部署:第一步目标,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xx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目标,到二十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第三步目标,到二十一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

这是一个很振奋人心的计划,但是似乎和任正非还没有太大的关系。那一年他43岁,从部队以团副的身份转业,来到成为改革试验田的深圳。在这里,先他而来的妻子成为南油集团的高管,却最终结束了两人的婚姻关系。任正非自己还只是南油集团下属的一个电子公司的经理,对于已过不惑之年的任正非而言,接下来的人生似乎只有可以想见的平淡无波。然而和所有始于那个年代的创业故事一样,机会从天而降,任正非的人生道路从此走上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方向,而他也以自己的方式给19xx这个本来相对平淡的年份,加上了一点重量。

故事的开始方式很深圳。一个"很偶然"的机会,一个做程控交换机产品的朋友让任正非帮他卖些设备,任正非以2.4万元资本注册了深圳华为公司,成为香港康力公司的hax模拟交换机的代理。凭借特区一些信息方面的优势,从香港进口产品到内地,以赚取差价--这是最常见的商业模式,对于身处深圳的公司而言,背靠香港就是最大的优势,至于是代理交换机还是代理饲料,都是一样的。更何况任正非本人也是通信技术的门外汉,他的爷爷是一个做火腿的,父母是普通教师,他在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的专业是暖供,十几年的军旅生涯可能使他成为中国比较早用上电话的人,却远不足以令他对这个产业有深入了解。

有时候事情就是这样,天上掉下一块东西,人们觉得只要是馅饼就已经喜出望外了,实际上天上掉下的是块金子。原邮电部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熊秉群先生在总结中国电信产业30年历程的时候曾经说过,中国的电信产业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上世纪80年代,在这个阶段里各个企业以购买国外的设备或者是建立合资企业的方式进行发展。正是有了这些合资企业,才使国内的制造企业数量有了一定的增加。第二个阶段是在上世纪90年代,最主要的就是在程控交换机方面的突破。"虽然程控交换机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当时的邮电部邮电科学研究院,通过六五计划、七五计划研发出了中小容量的程控交换机,但是当时这样的一些成果,要转化为产业,特别是成为商用化的设备,还是有很大的距离。"第三阶段,就是进入21世纪的通信产业突飞猛进发展的10年。

43岁拉起旗帜单干的任正非,在这个时候突然表现出了他的商业天才。在卖设备的过程中,他看到了中国电信对程控交换机的渴望,同时他也看到整个市场被跨国公司所把持。当时国内使用的几乎所有的通讯设备都依赖进口,也就是"七国八制",即美国at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商界名人故事之宗庆后:前半生郁郁不得志42岁开始创业

全文共 341 字

+ 加入清单

1963年,初中毕业后,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宗庆后去了舟山一个农场,几年后辗转于绍兴的一个茶场。再后来,大批知青相继下乡,宗庆后可以说是知青中的先遣人员了。

在海滩上挖盐,晒盐,挑盐,在茶场种茶,割稻,烧窑,那时的宗庆后与其他任何一个年轻人一样,"脑袋里有过各种各样的梦想","总想出人头地,总想做点事情"。然而,在被命运之神遗忘的农村,宗庆后一待就是足足15年。逃避灰色生活的唯一途径,就是四处找些书来看。

1978年,随着知青的大批返城,33岁的宗庆后回到杭州,在校办厂做推销员,10年里辗转于几家校办企业,依然郁郁不得志。待到他开始创业的时候,已经是一个42岁的沉默的中年男子。

2012年9月3日,娃哈哈发言人称宗庆后持有娃哈哈逾80%的股份,身家升至116亿美元,成中国内地首富。

展开阅读全文

篇9:2024年“分享创业、创新故事”高新区微博微信征文启事

全文共 878 字

+ 加入清单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中国经济新的发动机”的重要精神。创业、创新是贯穿西安高新区发展的主题和激励高新区不断跨越的核心精神,创业、创新铸就了高新区的创造力、竞争力以及荣耀与梦想,为了进一步宏扬创业、创新精神,让更多人分享创业、创新中的艰辛、付出、快乐和收获,鼓舞、启迪更多人在创业、创新路上勇敢前行,同时,也应“西安高新”微博话题征集网友投票评选结果,高新区党工委宣传部(网信办)现开展“我们的天空——分享创业、创新故事征文活动。

一、活动主题

我们的天空——分享创新、创业故事

二、活动内容

1、1000-3000字的长微博,可以是记录企业、个人的创业、创新故事,可以是创业、创新的经验或感人片断,也可以是创业、创新过程中的人生感悟或动人情怀等。

2、微博图文连载。通过多条微博及图片分享创业、创新经历的点滴。

三、活动参与平台

西安高新区新浪官方微博、腾讯官方微博、微信,名称均为“西安高新”。

四、活动时间

4月25日到7月31日

五、活动参与对象

有创新、创业经历的企业、高校、机构或者个人等

六、参与活动要求

1、关注“@西安高新”官方微博和微信,成为其粉丝。

2、参与格式:以“我们的天空——分享创业、创新故事”为话题+活动参与内容发布微博,同时“@西安高新”及 3位微博好友。

3、所有征文作品均需原创并是在西安高新区官方微博上首发。

七、奖项设置及奖品费用

一等奖:1名, 5000元左右奖品

二等奖:3名, 每名3000元左右奖品

活力奖:5名, 每名1000元左右奖品

优秀奖:10名, 每名500元左右奖品

参与奖:若干名,赠送小礼品

八、评审组

组长:

高新区管委会副巡视员 杨念田

成员:

中航西安富士达公司总经理 郭建雄

西安晚报副刊编辑部主任 郭兴文

(中国第六届韬奋新闻奖获得者)

市委宣传部网信办信息中心副主任 孟 杰

西北电力设计院设计总工程师 曹 仑

(“致我们外派日子”微博活动第一名获得者)

党工委办公室主任 杨 莉

党工委宣传部部长 李群刚

发展改革和商务局局长 杨 华

投资促进二局局长 顾海文

金融办主任 郝建平

创业园发展中心副主任 杨 戎

高新区党工委宣传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一个贫困学生的创业故事获取财富要有知识和技能

全文共 489 字

+ 加入清单

罗光明出生在江西革命老区一个十分贫困的家庭。刻骨铭心的饥饿、劳累一直伴随着他,也使他变得格外坚强向上。1990年,罗光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县里的重点高中。罗光明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每逢假期就到电器维修部去帮忙打工,自己挣得学费,在县城读完了三年高中。1993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厦门大学,读上了自己喜欢的电子工程专业。从小的劳动,使他养成了勤动手的习惯,对于电子技术的喜欢,又让他有了勤动脑的习惯。在厦门大学就读的四年时间里,他自己拣过废旧零件动手组装过自行车,不但自己用还送给别人;同学中谁的随身听、录音机坏了,都是他帮忙修理。1997年,罗光明从厦门大学毕业时,不但成绩门门优秀,而且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找工作的时候并不顺心。他在一个商场做了两年营业员,这个过程中他对自己负责卖的电器商品仔细研究,发明了空气清新机。在空气清新机的基本机型上,罗光明又研发出了超声波加湿机系列、臭氧杀菌加湿机系列。2003年5月,针对“非典”及一些流行疾病,在HEPA过滤技术的基础上,罗光明又研发出了具有熏香机电热效果的中草药杀菌网,受到市场的热烈欢迎。这样,一个百万富翁诞生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创业名人励志故事:创业当事业,干事像“拉犁”

全文共 1230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大唐电信集团副总裁、总工程师陈山枝,北京慧点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姜晓丹来到中青在线演播室,做客第九期“劳动·创造·奋斗——我的青春故事励志教育在线访谈。作为通讯和软件行业领军人物,两位嘉宾与网友分享了他们工作和创业中的青春故事。

在选择大学专业时,家里人希望陈山枝选医学,但听说学医要背很多东西,不喜欢背东西的他选择了通讯技术,并一直读到博士。

我国的第一代移动通讯设备都是进口的,第二代的,我国还只能做部分系统设备。到第三代移动通信时候,大唐电信集团抓住了机会,提出了第三代移动通讯技术标准——TD-SCDMA,被国际电信联盟接纳为三个国际主流标准值之一,“大唐在市场竞争过程中是依靠一个团队,不是技术总负责人,在这个过程中依靠团队企业化运作,也得到了国家的支持”。从2006开始,陈山枝带领科研团队开展TD-SCDMA4G业务,今年1月正式被国际电联接纳为4G的国际标准,“后面的‘拉犁’更多是我们团队一块‘拉犁’的过程”,陈山枝说。

回首自己的成长,陈山枝认为踏踏实实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很重要,“交给你的项目你能认真做好就会有新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的经验、处理问题的能力都会得到提升。给你更大项目时候,只要你认真做,一定还会有新机会。”陈山枝说。

姜晓丹研究生阶段和几个同学共同做一些IT方面的研究,“到快毕业的时候,大家觉得把这事就扔了,有点可惜”,当时清华信息学院院长也有一个观点,IT行业是年轻人的行业,必须紧密地和市场结合。

凭着年轻人的拼劲,几个人成立了北京慧点科技公司。“当时也是一种感召,那会儿谈的比较多的是微软、比尔·盖茨,看到软件产业快速的发展趋势,觉得中国总应该在这个产业上做点事”。

姜晓丹雄心勃勃,但是刚刚创业的他还很快就遇到了企业的困难,“我们是一帮学计算机、自动化、电子类专业的人凑在一块,但是做综合管理的没有,懂技术的没有,懂销售的人没有,我们从只会做技术。”好在这个团队“一直在学习中成长,缺什么就补什么”。

“在成长过程当中,,肯定有失败,慧点的成长也是在教训中成长的过程”,面对未来的发展道路,姜晓丹和他的团队已经将北京慧点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定位于要做中国最好的软件企业。

同样作为电子技术领域的领跑者,北京华旗资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裁冯军接受电话采访时表示,企业取名叫“华旗”,就是希望能成为中华企业的一面旗帜。当他还是学生时就有这么一个愿望。后来成立华旗,决定公司的品牌就叫“爱国者”。这个名字吸引了很多优秀的志同道合的人才进来。

在企业与日本品牌、韩国品牌激烈竞争的时候,他和自己的团队努力坚持。“确实压力很大、很辛苦。但是大家志同道合,我们都有决心做出一番事业,还是坚守下来了”。

“华旗”在2008年成为北京奥运会合作伙伴。冯军坦言,在这个过程中自己学到了很多,包括怎样帮助别人,怎样与其他企业合作,以及如何走向世界。

对于年轻创业者,冯军建议别把创业局限在办企业、做老板上。创业就是创造新的价值,要把创业当作事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创业故事5:成功并不像你想像的那么难

全文共 615 字

+ 加入清单

1965年,一位韩国学生到剑桥大学主修心理学。在喝下午茶时,他常到学校的咖啡厅或茶座听一些成功人士聊天。这些成功人士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某一些领域的学术权威和一些创造了经济神话的人,这些人幽默风趣,举重若轻,把自我的成功都看得十分自然和顺理成章。时刻长了,他发现,在国内他被一些成功人士欺骗了。那些人为了让正在创业的人知难而退,普遍把自我的创业艰辛夸大了,也就是说,他们在用自我的成功经历吓唬那些还没有取得成功的人。

作为心理系的学生,他认为很有必要对韩国成功人士的心态加以研究。1970年,他把《成功并不像你想像的那么难》作为毕业论文,提交给现代经济心理学的创始人威尔·布雷登教授。布雷登教授读后,大为惊喜,他认为这是个新发现,这种现象虽然在东方甚至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但此前还没有一个人大胆地提出来并加以研究。

之后这本书果然伴随着韩国的经济起飞了。这本书鼓舞了许多人,正因他们从一个新的角度告诉人们,成功与"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三更灯火五更鸡"、"头悬梁,锥刺股"没有必然的联系。只要你对某一事业感兴趣,长久地坚持下去就会成功,正因上帝赋予你的时刻和智慧够你圆满做完一件事情。后来,这位青年也获得了成功,他成了韩国泛亚汽车公司的总裁。

【创业感悟】:其实不光是当时的韩国人,许多中国人一样存在把取得成功的困难过分夸大的嫌疑。这跟小马过河一个理儿,是深是浅一试便知。成功并不像你想像的那么难,重要的是你要用心去做,并且全力以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中国第一股民杨百万的传奇创业故事

全文共 2895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杨百万,他被称为中国第一股民。而他则自称散户工会小组长。他的故事曾被包括美国《时代杂志》、《新闻周刊》等在内的世界各地媒体广为报道,成为世界舆论关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一个重要话题。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物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他被称为中国第一股民。而他则自称散户工会小组长。他的故事曾被包括美国《时代杂志》、《新闻周刊》等在内的世界各地媒体广为报道,成为世界舆论关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一个重要话题。作为中国证券市场最早的参与者与见证者之一的著名散户,这个经历了二十多年风风雨雨仍然活跃在市场上的不倒翁,他已成为回顾中国改革开放和证券市场发展历史时绕不过去的象征性人物。

他叫杨怀定,他的另一个名字更为人熟悉--杨百万。

2007年下半年,沪深股指冲上高位后,杨百万曾多次向散户发出警告。9月12日,上证综指在走出5·30大跌后一路向上,冲破了5000点大关,许多人都在议论7000点、8000点甚至一万点,杨百万却在接受中证报记者采访时提出股市风险加大,又到克服贪婪时,特别强调绩优股群体已经积累了相当大的泡沫,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散户一定要克制住贪婪心态,不应盲目理解所谓绩优股的价值投资,而进入价值投机的怪圈。

这篇文章见报后,杨百万受到了许多人的嘲笑。但19个交易日后,上证综指就在冲高6124点后掉头向下,至今跌幅已超过60%,蓝筹股群体更成为下跌的主力。

杨百万因此再度备受关注,其作为中国成功的散户投资者代表的形象再次得到确认。杨百万说:我现在的工作之一,就是为散户站岗放哨。

但他同时声明,他现在只对自己决策软件的客户作指导,不会随意对公众发言,不会滥用自己的影响力。他说:我没有自己的网站,也没有博客,只是偶尔,特别是在大盘走势的关键时刻,接受记者的采访。目前互联网上的所谓杨百万网站或博客,全部是假冒的。

从1988年参与国库券买卖算起,经过柜台交易阶段,再到沪深交易所正规的竞价交易市场,杨百万参与了至今为止中国证券市场的全部历史,也是其中的幸存者和成功者。杨百万在证券市场走过的心路历程,堪称中国证券市场历史的一个缩影。

1998年,新华社、中央电视台评选改革开放20年20人,杨百万入选。如今已到了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当年的20人中不少人已经因各种各样的原因翻船落马,杨百万却活得挺好,并不断有新的收获,这不能不说与他成熟理性的心态和稳健的生存方式密切相关。

十年前他就曾对记者说:我始终保持独立,不参加任何联盟,不管是券商的、庄家的还是上市公司的。记者与杨百万相识多年,深切地体会他不仅有胆而且有识,他最大的长处就是能独立思考,在关键时刻能够把握住自己,他有自己的明确的生存之道,这已化为他的生存智慧,虽然从学历上来说,他只是一个初中毕业生。

早期经历已成传奇

杨百万的精明在他踏入投资之路的第一步时,就表现得淋漓尽致。

杨百万最早是从买卖国库券开始投资生涯的。这事说起来有点偶然。1988年,因为遭遇一些不公正待遇,杨百万从工厂辞职,自寻生计。这以前他已经通过业余搞第二职业赚了一点钱,银行存款有2万。

辞职后,他当然得更留心赚钱的机会。有一次,他看到上海某报说温州实行利率开放,利息可以高到13%。他给温州人民银行写信,确认了真有其事后,就想把钱存到温州去。他算了算,2万元,每年利息就是2600元。而辞职前他每月工资68元,一年也就800多。这在当时已经算不错了。年息2600元,这不是可以不用上班了嘛?不过到温州去的船票刚买好,他又从报纸上看到另一条消息:上海要开放国债交易。杨百万说:我读过《子夜》,知道这里面会有花头。他立刻算了一笔账:当时上海银行利息每年5点几,三年期国库券,年息超过15点,比去温州存银行还划算,还免了奔波之苦。为啥不买?

国债交易开市的第一天,一大早他就去了。买进后,看看旁边的人,看的多买的少。到当天下午,有人想明白了,开始买进,结果价格立刻上冲。冲到110元以上,他就抛掉了。转手之间,利润超过10%。

有了第一次的成功之后,他开始研究国库券。很快,他发现全国8个试点国债交易城市的国库券差价很大,而人民银行却禁止金融机构之间流通国库券。于是他想到了个妙招:做国库券的异地买卖。这个念头一转,他在不知不觉中开创了我国国库券异地交易的先河。

他没日没夜地乘火车在全国跑。各地之间的差价甚至可以大到超过10元,利润极其丰厚。他总结出来,什么地方穷、经济落后,什么地方的国库券就更便宜。当时中国人的金融意识还相当淡漠,国库券发行阻碍重重,很多时候要靠摊派,买了国库券的老百姓急于兑现,打八折抛售给银行,而银行也普遍缺乏资金,有些银行国库券业务的启动资金只有十几万,一下子就胀死了。杨百万说:我带着现金去买进,当地银行把我当救星。银行给我的价钱是九折,90元。到上海差价起码十元。靠这2万多元本钱,出去一趟能有几千元进账。我的本金快速膨胀。

他向记者透露其中的奥秘:其实那时国务院有文件,规定国库券不得低于面值买卖,但各地执行情况不一。上海执行得最好,从没有低于面值。正是这一点保证了杨百万国库券异地买卖的价差。我实际上赚的就是这个政策的钱。他说。

杨百万的交易金额越做越大,很快达到上百万,人民银行和有关部门都开始注意他。

当时对他的行为有很多争论:一、这种行为是否属于经营金融?按国家规定,个人不得经营金融。二、算不算投机倒把?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这种看法无疑使他承担了一定的政治风险。这时杨百万采取了一个聪明的举动,他主动到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去人民来访。他对接待人员说:我有些金融法规搞不清,想主动接受党和政府的教育。我可以买卖国库券吗?接待人员反问他:你看呢?他说:可以。接待人员问他有什么依据,他拿出一份《金融时报》,当时的上海分行行长在报纸上接受采访时表示:欢迎公民随时随地买进国库券,随时随地卖出。

做了一段国库券异地交易后,他心里还是不踏实,怕政策变化,同时也怕大笔现金带在身边不安全。当时个人不能使用本票,只有现金。杨百万说:我特地称过,一万10元钞是一斤二两。我带50万出去,就是60斤。分量重,体积大,十分惹眼。正好当时上海公安局开放保安业务。于是他跑到上海市公安局,询问能否请保安,结果如愿以偿。上海《解放日报》为此曾发过消息:上海出现第一例私人聘请公安人员当保安。这以后他出门买卖国库券,就由保安开好执行公务的证明,还带着枪,一路免检,通行无阻,少了许多麻烦。外地银行也因此更认可他的交易行为,愿意把国库券卖给他。

1989年,他又特意到税务局咨询买卖国库券是否要交税。当时的背景是:一些私营个体户不愿意交税,成为一个社会问题。结果税务局的人表扬他主动上门报税,报纸还发表了上海市民杨怀定主动报税的消息,引起了有关方面的注意和好感。后来杨百万对记者坦率承认,其实那时他心里很明白,根据国库券条例,买卖国库券是免税的。或许,制定国库券条例时,谁也没有想到会出现杨百万这样频繁地跨地区买卖国库券的情形吧。

到人民银行咨询、请公安人员做保安、到税务局报税,这三件事让杨百万出了名。其实,这中间也隐藏着他自我合法化、自我保护的狡猾安排。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马云创业故事

全文共 8590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马云,一个成功的传奇,您希望了解他的故事吗?下面是小编收集的一些关于马云的相关资料,供参考,希望能给您带来帮助。

前言

他:一个长相丑陋的“外星人”,一个大学考了三次的“笨人”,一个 普通大学的普通教书匠,一个对电脑一窍不通的“外行人”,一个曾被称为 “骗子” “疯子” “狂人”的特立独行者。就是这样一个人,在经过短短几 年的奋斗后,竟然一跃成为国内互联网界的风云人物,乃至风光无限的世 界IT名人,被誉为“下一个比尔-盖茨

这听起来有点像 中的故事,却是不容置疑的事实,而创 造这一神话的,便是被誉为“互联网拿破仑”的马云,一个执着于“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伟大企业家。

传奇的创业征程,再加上张狂、幽默、富有煽动性和亲和力的个性, 马云鼓动着一代青年人的创业理想,他不仅是全球瞩目的阿里巴巴网站的 灵魂人物,更是中国众多年轻创业者的偶像。

让我们先从以下这些马云经典语录中感受下他的创业智慧吧。

我想创业者一定要想清楚两个问题:第一,你想干什么,不是你父母 让你干什么,不是你同事让你干什么,也不是因为别人在千什么,而是你 自己到底想干什么。第二,你需要干什么,想清楚想干什么的时候,你要 想清楚,我该干什么,而不是我能千什么。

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会很美好,但绝大多数人都死在明天 晚上,却见不到后天的太阳。所以我们千什么都要坚持!

没有什么忌讳的,你们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你和你的团队,不要有 什么难为情,别人问我最早阿里的竞争力是什么,我说别人可以拷贝我的 模式,但是不能拷贝我的苦难,不能拷风我不断往前的激情……这才是竞争力。

一个创业者最重要的,也是你最大的财富,就是你的诚信。

别人把你当英雄的时候,你千万不要把自己当英雄;如果别人把你当 英雄,你也把自己当英雄的时候,灾难就开始了。

永远不要跟别人比幸运,我从来没想过我比别人幸运,我也许比他们 更有毅力,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们熬不住了,我可以多熬一秒钟、两秒钟。 愚蠢的人用嘴说话,聪明的人用脑袋说话,智慧的人用心说话。

有结果不一定会成功,但没有结果的人一定会失败。

男人的长相往往和他的才华成反比。

关于财富的终极问题:创业到底是什么

创业者最重要的是非常喜欢自己做的这件事情,因为太爱这件事情而去做,不是因为别人一句话灵机一动就去 做。创业者想的是就想把它做好,喜欢它,做梦也为它做 的事情……

做好心理准备:创业就是与困难、失败为伴

九年创业的经验告诉我,任何困难都必须你自己去面对。创业者就是面对困难。

——马云语录

创业是一个艰辛的过程,没有吃苦的准备,肯定是坚持不下去的。

在马云看来,创业就是与困难、失败为伍,在困难和失败面前,很多平庸之辈都低下了自己的头颅,只有少数不甘心失败者,才能忍受常人不 能忍受的挫折,奋力拼搏,创造新一轮的辉煌。

的确,在波涛汹涌的商海当中,没有一个创业者可以随随便便成功,遭遇挫折或失败是很平常的事情,而这也是创业者必须越过的分水岭。其实,逆境和困难是一种优胜劣汰的选择机制,越过逆境这座分水岭,人生才能呈现一种薪新的境界。否则,只能是平庸一生,畎默无闻下去。

下面这则寓言可以窥探出对待逆境的心态不同,结果也会大不一样。

有三只蛤蜞不小心掉进了鲜奶桶里。

第一只蛤姨说:“这是神的意志。”于是,它盘起后腿,等待着。

第二只蛤媒说:“这桶太深了,没有希望了。”于是,它被淹没了。

第三只蛤蜞说:“尽管掉到鲜奶桶里,可我的后腿还能动。”于是,它奋力地往上跳起来。它一边在奶里划,一边跳,慢慢地,它觉得自己的后 腿碰上了硬硬的东西,原来是鲜奶在蛤蜞后腿的搅拌下,渐渐地变成奶油了。凭着奶油的支撑,这只蛤姨跳出了鲜奶桶。

由此可见,在逆境之中的不同态度得到的是完全不同的结果。

犹太商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商业群体,他们之所以在商界成为传奇般的存在,与他们所处的环境是有着很大关系的。在近两千年漂泊流离的生 活中,犹太人一直处在逆境之中。在这漫长的日子里,一方面,他们把逆 境视若寻常事,任凭风吹浪打,而且在此过程中学会了忍耐和等待,坚信 —切很快就会过去的,学会了如何在逆境中生存发展的智慧;另一方面,他们把逆境看做是一种人生挑战,发挥自身潜在的能力,精神抖擞地在逆境中崛起。犹太人把这种智慧运用到商业操作中,从而成就了伟大的犹太商人群体。

犹太实业家路德维希?蒙德学生时代曾在海德堡大学同着名的化学家布 恩森一起工作,发现了一种从废碱中提炼硫磺的方法。后来他移居英国, 在英国几经周折才找到一家愿意同他合作开发此技术的公司,结果证明此 项技术的经济价值非常高。?丁?是蒙德萌发了开办化工企业的想法。

不久,蒙德买下了一种利用氨水的作用使盐转化为碳酸氢钠的方法, 这种方法是他一起参与发现的,但当时还不很成熟。蒙德于是在温宁顿一 边买下一块地建造厂房,一边继续实验,以完善这种方法。尽管实验屡屡 失败,但蒙德从未放弃,夜以继日地研究开发。经过反复而复杂的实验, 他终于解决了技术上的难题。

1874年厂房建成,起初生产情况并不理想,成本居髙不下,连续几年, 企业完全亏损。同时,当地居民由于担心大型化工企业会破坏生态平衡, 拒绝与他合作。

犹太人在逆境中坚忍的性格帮助了蒙德,他不气馁,终于在建厂6年 后的1880年取得了重大突破,产量增加了 3倍,成本也降了下来,产品由 原先每吨亏损5英镑,变为获利1英镑。虽然获利不是很大,但也是非常 大的成就了。当时的英国,工厂普遍实行12小时工作制,工人一周要工作 84小时。蒙德作出了一项重大决定,将工人的工作时间改变为每天8小时。 由此丁.人的积极性极度髙涨,每天8小时内完成的工作量与原来的12小时 一样多。

工厂周围居民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等着进他的丁厂做T.。因为蒙德的企业规定,在这里做工,可获得终身保障,并且当父亲退休时,还可以把这份工作传给儿子。

这种开创性的举动,为蒙德的事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他的不断进取 和不向挫折低头的精神,使他成为了世界化工界的一大新星。

正如马云所说:“历经磨难才会成为一代高手。”面对逆境和困难,要 想从容走过,创业者就要有一种强者的心态,这是一种态度。每个人都有 权选择自己的生活态度,而态度则影响我们待人处事的方法。正所谓思路 决定出路,生活始终都是由我们的思想创造的。选择积极进取、力求突破, 还是消极退让、虎头蛇尾,对创业者自我发展或战胜逆境都极为重要。

马云如是说:

对所有创业者来说,永远告诉自己一句话:从创业的第一天起,我每天要面对的是困难和失败,而不是成 功。我最困难的时候还没有到,但有一天一定会到。困 难不能躲避,不能让别人替我去扛。

创业就是在刀光剑影中求生存

创业者要知道这样一种境界:痛苦地坚持,快乐地去死。

——马云语录

每个人都希望把命运操控在自己手中,而创业就是最好的操控命运之 道。可以实事求是地说,创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其中充满危险, 一不小心就可能身心俱伤。

从字面上看,“创业”两个字就不是件很容易的事,“创”左边上面是一个人,下面是一把剑,右边一口刀,创业其实就是在刀光剑影下求生存。

潘诚是CCTV经济频道《赢在中国》栏目中的人气选手,他是马云作为评委最为欣赏的一个选手,也是一个有着非常故事的创业者。在一次又一次的创业经历中,潘诚不断地积累着经验和资本,享受着“刀光剑影的创业生活”。

潘诚出生在河南南阳一个教师家庭,父亲是干部,母亲是教师,他在家里排行老二。在农村长大的潘诚,称那是一个自由自在的童年。

1992年大学毕业,潘诚没有到学校分配的电子部研究所报到,而是选择去深圳找工作。到达深圳的第十三天,他找到了第一份工作,在一个外资企业做技术员,生产电话机。此后,潘诚在深圳待了两年。两年里,他先后换了几份工作。潘诚学的是光电子技术专业,14年的打工创业生涯, 他从未离开过电子行业。

1994年,潘诚24岁,抱着“趁年轻气盛时干一番事业”的想法,他辞掉了有着高薪高待遇的工作,和一位朋友合伙在广州开了家工厂,生产游戏机、电话机等电子产品,开始踏上了艰难的创业征程。

创业初期也是潘诚创业过程中经历磨难最多的时期,回忆起自己的首次创业经历,潘诚感慨颇多:“那段时间可能是我创业过程中最艰苦的时候。记得有一次,女朋友来广州看我,送她回去之前,我给她买了一张飞机票,送她到广州白云机场。上飞机之前我给她50元钱,然后我自己买票回广州。到广州的时候,我口袋里只剩下5毛3分钱,从广州火车站到八爪岭,坐公交车需要7毛钱,没办法我只有走回去。到了吃饭的时候,我还是买不起盒饭,我就花了4毛8分钱,在士多店买了一包华龙牌方便面……”

潘诚的首次创业以两万元起家,持续了短短8个月时间就结束了。 “刚开始,我们生产的电子产品还是畅销的,后来,由于生产同类产品的厂家多了,竞争越来越激烈,导致整个行业的产品价格下滑,最后几乎没有利润可图。虽然如此,到最后我还是赚到钱了。”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正当潘诚在创业的磨难中艰难挣扎时,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几乎给了这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致命一击,使他在多年以后的今天仍然无法释怀。

原来,潘诚的那位合作伙伴眼见产品价格下滑、获取利润越来越艰难, 便将他俩半年辛苦赚来的七八万元钱一夜之间席卷一空,自此杳无音讯。 “我做梦都没想到这位朋友会骗我,我至今都无法原谅他!”潘诚感叹道。

1995年,潘诚开始二次创业,他和大学同学一起开了家电子元器件代理公司,主要代理芯片和家电集成块等。由于手头上资金匮乏,没有接触大的市场、大的客户,这次创业同样以失败告终。

1996年7月,潘诚收拾好行囊,只身前往香港,重新开始了打工生涯。 不久,潘诚被香港一家做监控工程的公司录用了,在那家公司,潘诚一干就是4年,做到了销售经理职位。那几年,他做了国内许多大的工程,业务包括闭路电视监控、银行防盗监控、机场监控等。

到了 2000年,创业梦想未灭的潘诚再次辞职,从香港回到广州,和一个朋友合伙开了家工程公司。由于积累了4年的监控工程从业经验,公司赢利情况还不错。但是时间久了后,潘诚觉得做工程的潜力不是很大,因为做工程不仅仅靠技术和资金,还需要很多关系来寻求支持,他是一个性情中人, 不愿意跑关系,走后门。所以,到了2003年下半年,潘诚果断地将经营了3年的公司卖掉,利用筹来的资金重新创业,成立了一家电子产品公司。

2003年10月,潘诚的公司和一家广州的公司签了一份协议,做那家公司产品的全国总代理,协议的有效期是一年。潘诚做到第十个月的时候,该产品的销售额突飞勐进,厂家对销售客户越来越了解,便单方终止协议,停止供货,这样,潘诚的公司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当时,他的公司一个月开支就接近20万,因为在国内很多大城市都有销售办事机构,一但没有产品卖,没有销售额,业务员的提成就很低,员工陆续离开了他的公司。

“这个时候很多人都在劝我,把公司关了,退一步海阔天空。我听到这句话时,总能想到《大宅门》里白景琦的父亲讲的一句话,‘我进一步多么不容易,我为什么要退一步?’”

在创业的刀光剑影中,潘诚没有放弃,他选择了坚持。

2004年,潘诚成立了广州铭视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经过辛勤努力,到了2006年,他将自己的公司发展成为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多功能企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赢在中国》的舞台上,关于创业,潘诚有很多经验之谈,他说:

创业是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我觉得创业可能要注意两条:第一个要注意变化,第二个要注意坚持。这看起来是矛盾的两方面,但又是协调统一在一起的。

谈到变化,人们在开始成立一家公司的时候,很多东西都不会,都需要学习。学习怎样处理和客户、公司股东、员工的关系,学习如何管理公司;一个老板在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也都要慊一些,这就要不断地学习。

另外,一个人如果说总是坚持自己固有的东西,不去调整,觉得创业环境不好、资金不够、人员配合不到位等,总是埋怨这些东西的话,是没有任何帮助的,一定要学会调整自己,调整自己去适应环境。事实上,人要承受很多方面的调整。

第二个就是要坚持。很多时候,在困难面前如果再坚持一下,我们就是最后的胜利者。

潘诚的经验和马云有着很多共同之处,例如变化,例如坚持,年轻的创业者应该好好向他们学习,掌控自己的命运,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创业虽然充满刀光剑影,但只要你有一颗勇敢而执着的心,你就一定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马云如是说

创业的过程是痛苦的,你要不断地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获得更大的成功;百年以后,当你死的时候, 你会觉得很快乐:人的一生,我奋斗过了,我得到了快乐。

凭自己的力量先做成功一件事

力量还很渺小的时候,必须非常专注。

——马云语录

马云非常重视专注的重要性,他认为现在的创业者尤其是年轻的创业者,往往或多或少有浮躁的毛病,他建议创业者要“重点突破,所有的资源在一点突破”。

马云的建议蕴涵着深刻的创业哲理。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事实上,在选择创业后,只要你能凭借自己的力量去做成功一件事,你就绝对不是失败者。

在荷兰,有一个刚初中毕业的青年农民,来到一个小镇,找到一份替政府看门的工作。他在这个门卫的岗位上工作了60多年,他一生没有离开过这个小镇,也没有再换过工作。也许是工作太闲,他又太年轻,得打发时间,他便选择了又费时又费工的打磨镜片当做自己的业余爱好。就这样,他磨呀磨,一磨就是60年。他是那样地专注和细致,锲而不舍,他的技术已经超过专业技师了,他磨出的复合镜片的放大倍数,比科学家设计出来的都要高。借着自己研磨的镜片,他终于发现了当时科学界尚未知晓的另一个广阔的世界微生物世界。从此,他名声大振,只有初中文化的他,被授予了在他看来是高深莫测的巴黎科学院院士的头衔,就连英国女王都看望过他。

创造这个奇迹的小人物,就是科学史上鼎鼎大名的、活了90岁的荷兰科学家万?列文虎克,他老老实实地把手头上每一个玻璃片磨好,用尽毕生的心血,致力于每一个平淡无奇的细节的完善。终于,他在他的细节里,看到了他的上帝,科学也在他的细节里看到了自己广阔的前景。

无独有偶,在中国历史上,也有一个与此类似的例子:

明万历年间,山海关因年久失修,“天下第一关”题字中的“一”字 脱落。皇帝召集全国书法名家,要将“一”字恢复。然而书法家们都失败了,最后入选的竟是山海关客栈的店小二:小二不用狼毫毛笔,而是用一块抹布蘸墨,在纸上一挥一擦。问及成功秘诀,他说:“我在这里当了20多年 的店小二,每当我擦桌子时,就望着牌楼上的“一”字,一挥一擦而巳。”

用20多年做一件事,不成功都难。

事实上,创业成功者和失败者的重要区别之一就是做事的数量。

创业成功者只做一件事,做深、做透、做专,做细致、做完全、做彻底,做到尽善尽美,做成绝技,做成专家。而失败者做了许多事,猴子掰玉米,做一件丢一件,没有一件弄懂、弄通、弄明白。结果是什么都不懂, 什么都不会,结果是说什么都天花乱坠,干什么都一塌煳涂,几十年一事无成,老之将至还在寻找赚钱项目。

创业好比登山,成功者认定了最高峰就要努力攀登,不管风雪雨雾,不管洪水泥流,拼尽全力直到峰顶;创业亦如打井,选中一个点,就要不分昼夜地挖下去,直到出水;创业又像钻木取火,找到合适的木、合适的钻,不间断、不位移、不偏向、不停顿地钻动,积累的能量才能让木发热、冒烟,直到燃烧。

当然,创业并不是只能做一件事,而是将一件事做成功,再接着去做 另一件事。成功地解决一个问题,就有可能成功地解决第二个第三个问题……如果一个问题都解决不了,就有可能永远地丧失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业者应该明白专注的道理,做生意的关键在于精而不在于杂,卖“水”可以产生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卖快餐可以产生肯德基和麦当劳…… 再看看现在的知名企业家,或许他们也涉足了别的领域,但无疑都是有一个核心业务或者是在一个领域已经取得成功的。马云是最具典型的电子商务的代表,而其他的,像李彦宏做搜索引擎,史玉柱是保健品做成功了才选择做游戏……华人首富李嘉诚倒是涉足了很多行业,但就像他所说的,永远保证有一个赚钱的项目。所以,对创业者来说,不管做什么或者在什么领域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凭自己的力量去做成功一件事。

马云如是说

10只兔子摆在你面前,你不能希望一次全抓到,否则你一无所获。

永不放弃,创业就不要给自己留退路

在创业的道路上,我们没有退路,最大的失败就是放弃。

——马云语录

“永不放弃”是马云的座右铭,也是所有创业成功者之所以取得成功的 一个根本性要素。

如果我们用心去观察,就不难发现,能成功创业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意志顽强,坚韧执着,永不放弃。只要认定自己所选择的创业道 路是正确的,那他就会以顽强的毅力一直走下去,哪怕前进的路上布满荆棘,也会不达目标誓不罢休。坚韧顽强是创业者必备的素质,这种素质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毅力。缺少这种素质,即使你有再美好的创业计划,有再好的创业条件,也会与成功无缘。

在现实生活中,翻开任何一个成功创业者的经历,你都可以看到这些成功创业者是如何凭着坚韧的毅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进行创业的。

肯德基创始人喿德斯成功创业的过程就是这样一个绝好的事例。

桑德斯选择创业时已经65岁了,这个年龄是大多数人都安享晚年的时候。但桑德斯65岁的时候还身无分文,非常贫穷,他当时靠着美国政府给他发的少得可怜的救济金生活。一次,当桑德斯看着领来的105美元救济金时,他想,我难道就这么一直活下去么?我是否应当对人们做点什么,否则我只会也只能对着微薄的救济金感叹。

桑德斯开始思考,自己能干点什么呢?第一个浮上他心头的答案是:我有一个人人都会喜欢的炸鸡秘方,我得利用这个秘方为我赚取财富,为社会做点贡献。

创业项目和计划初步形成,然而身无分文的桑德斯要创业谈何容易。他的条件确实差到了极点,资金、精力、年龄等方面他都没有别人强。怎么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呢?桑德斯认为唯一可行的方法就是与人合伙,用别人的钱来为自己赚钱。桑德斯选择的这条道路是可行的,但试想谁愿意把自己的钱交给一个65岁的并且身无分文的人去经营生意呢?这不是拿着钱去冒险吗?可想而知,桑德斯选择的这条创业道路虽然可行,但这条道路充满艰辛,没有非常顽强坚韧的毅力是很难走下去的。

可桑德斯却正好有着极其顽强的毅力。当他认定自己的创业道路可行的时候,他就带着自己的创业计划去挨家挨户地敲门,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每一家餐馆。像大多数人预想的那样,当桑德斯敲开门时,几乎所有的人都冷言冷语以嘲讽的态度对待他,甚至有些人还误以为他是精神病患者而将他赶走。所有的人都认为,他这么大的年龄还想成功创业,这不是开玩笑吗?但是,桑德斯并没有放弃,他坚信他的创业计划是一定能够实现的,人们拒绝他,这是上帝对他的考验,创业的热情像熊熊燃烧的烈火一样一直持续燃烧着。就这样,桑德斯以顽强的毅力坚持前行,他的足迹遍及美国的每一个角落,逢人便说他的创业计划。终于,桑德斯在向人们诉说了1009次后,他的创业计划被人接受了,于是,才有了今天遍及全球的肯德基。

有谁能够在两年的时间里,带着自己的创业计划和创业梦想,足迹遍及一个国家,并且经历了1009次的拒绝还能够热情依旧、初衷不改、锲而不舍地走下去呢?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恐怕在这个世界上不会再找出第二个,可桑德斯做到了,他以他顽强的毅力做到了。无怪乎世界上只有一个桑德斯,无怪乎世界上只有一个肯德基,无怪乎世界上很多创业者总是不能成功,这些不能成功创业的人如果和桑德斯相比较,他们在任何方面都可能比桑德斯强,而唯独缺少的正是桑德斯那种“坚持到底,永不放弃”的积极态度和持之以恒的心态与毅力。

桑德斯的成功创业并没有什么独特的优势,他和很多人相比,既不是生在富豪之家,也没有念过高等学府,甚至连年龄也已到了65岁高龄,他有什么?他几乎一无所有。然而,桑德斯有一个赚钱的好主意,他有信心,他有毅力,他坚韧顽强,他认定了他的目标一定能实现时,他就对自己充满了信心。然后,他就拿出了具体行动,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还是一句话,坚持到底就是成功,终于好事多磨,苍天不负有心人,桑德斯把他的肯德基炸鸡店开遍了全世界。他不但为自己赚取了终生享用不尽的财富,更重要的是他在晚年还登上了人生的顶峰,品尝了创业成功的滋味。

由此可见,成功属于那些不断辛勤劳作,不断辛勤付出的人。创业也是这个道理,在确定了创业的目标,制订了创业的计划之后,接下来在实施过程中一定会遇到重重的阻力,遇到一个又一个困难,这些阻力或困难都需要去克服,克服困难的过程就是付出的过程,克服一个困难就会有一定的收获。世界上没有任何道路可以一帆风顺地走下去,想一帆风顺那只能是人们的一种良好的愿望,正如马云所说:“黎明前的黑暗是最难挨的。”要想享受黎明时的阳光普照,就必须在之前的黑暗中顽强挺住。

对于创业者来说,要想成功创业,就要像马云、桑德斯那样认准目标, 坚持到底,永不放弃。即使遇到一千次一万次困难也不放弃追求,不言失 败,不退缩,不向命运屈服,如果能做到这点,那么你就可能会成为另一 个马云,另一个桑德斯。

马云如是说:

我不知道成功是什么,但知道失败是什么,失败就是放弃。要成功就永远不要放弃。基本上我每次一有成功的感觉时就倒霉了。只有当我七八十岁时,回忆过去才知道自己哪里做错或是怎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2024年《开学第一课》百岁老人秦华礼讲述红色故事

全文共 288 字

+ 加入清单

据悉,今年《开学第一课》被列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群众性主题教育活动之一,主题是“先辈的旗帜”。节目分为“信念不移、勇往直前、百折不挠、坚持不懈”四节课,注重长征精神与时代的结合,启迪人生价值,让孩子们在向英雄的致敬中获得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节目中,“红色听风者”秦老讲述了在红军通信学校学习的故事和南邮创业故事,讲述了刻骨铭心的长征人生,作为老红军代表升国旗,并在少先队员敬献的红五星上签名,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和民族精神。央视董卿、撒贝宁、何炅主持该节目。

秦老说,他与通信结缘八十一年,感谢党的培养,党的信任。他希望青少年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努力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名人故事:传媒领袖默多克的创业之旅

全文共 1484 字

+ 加入清单

传媒领袖默多克的传奇创业故事

还记得2013年默多克和邓文迪的离婚案吗?那时候全世界搞得沸沸扬扬,2016年3月4日,鲁珀特·默多克与名模杰丽·霍尔在英国伦敦完婚,又开启他的第四段婚姻。

不管默多克的私生活有多少非议,他事业上的成功,是不可否认的。默多克在一次访谈中说过:“我是一个欲征服世界的男人。”今天和大家聊聊这位传媒领袖是如何一步一步从澳大利亚的小报走向全世界的!

起步澳洲雄心勃勃

世界报业大亨鲁帕特·默多克,1931年3月11日出生于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其父基思.默多克是澳大利亚先驱和新闻周刊的董事长,拥有澳大利亚4家报纸。

1952年,他父亲死于心脏病,正在英国牛津大学读书的默多克赶回家中处理后事。然而,清算后默多克发现父亲的几家报纸处于亏损状态,于是他设法保留住了《星期日邮报》和《新闻报》两份报纸,而将其他报纸出售。面对主要的竞争对手《广告报》,默多克果断与其合并,并且努力使《新闻报》开始盈利。同时他又筹措到足够款项,收购了位于帕斯市处于亏损的的《星期日时报》,通过调整人员,将阿德莱德一些编辑和编辑调往帕斯使该报纸重获生机。

之后,默多克开始转战悉尼。当时悉尼的报业由三个家族把持着但是没过多久,默多克就打败了这些人。除此以外,默多克还获得了多家印刷厂。之后,默多克开始筹划创办澳大利亚第一家全国性报纸。1964年7月14日,《澳大利亚人报》正式发行。1967年发行量达到75000份。1972年他又收购了悉尼的另外两份报纸《每日新闻》和《星期天电讯报》。

进军英国一帆风顺

1968年,英国最大的星期日周报《世界新闻报》开始转手,这份报纸以发布黄色新闻着称。当年10月,默多克就购买了该报40%的股份。在他看来,报纸地位下降的原因是教育水平的提高与电*的普及。为了让该报重获新生,他大量发布骇人听闻的新闻。半年之后,默多克就占有了49%的股份,成为主席。然而,一份周报并不足以满足默多克,他希望能够再买下一份日报。

恰逢此时,左翼报纸《太阳报》因为销售量从150万下降到85万,面临出售的局面。默多克以150万元买下了《太阳报》。并且他把《太阳报》办成了《世界新闻报》的每日版,仍以耸人听闻的新闻事件为主,并且加大了促销力度。

收购道琼斯

2007年5月1日,默多克打算以每股60美元共计5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道琼斯集团,当年8月1日,双方达成协议,完成了这一收购。道琼斯公司最大股东班克罗夫特家族的大部分成员已经同意收购方案,同时,这个家族的成员同时也是道琼斯董事会成员的莱斯利·希尔发现已经无力阻止收购后,也黯然辞职。2007年8月4日签署的协议,就这样,历经三个月的拉锯式谈判之后,道琼斯终于改姓默多克了。

当天,新闻集团和道琼斯公司的股价都出现上涨,其中,道琼斯的股价上升了11.3%,每股57.4美元的收盘价逼近了默多克收购道琼斯60美元的出价。默多克也曾多次表示他不会干涉《华尔街日报》的新闻业务。在收购道琼斯公司后,人们突然发现默多克的媒体帝国在一夜之间变得更加强大。当前,新闻集团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国际化程度最高的综合性传媒公司之一,拥有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福克斯广播公司、福克斯新闻频道、国际交友网站MySpace以及英国、澳大利亚多家报纸和卫星电视。

从1956年收购《帕斯星期日周刊》开始,此后在五十年的时间,《世界新闻周刊》、《太阳报》、《纽约邮报》、纽约杂志公司以及象征大不列颠尊严、有200多年历史的《泰晤士报》,后来的天空电视台以及道琼斯公司,它们先后都拥有了一个共同的主人,名字就叫鲁伯特·默多克。

[名人故事:传媒领袖默多克的创业之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创业故事2:这份报纸只为你服务

全文共 339 字

+ 加入清单

英国有一个名叫丽贝卡的23岁女孩,她创办了英国首家个性化报社——“你上报了”有限公司。在这张“私人报纸”上,刊登的不再是其他报纸上所登的那些肩负着社会道义的传统新闻,而是纯粹属于个人的消息。客户们不仅能把名字等个人信息刊登在报纸上,还能把个人的新闻故事、照片登在头版头条。除了有圣诞节、生日庆祝等普通主题,更多的是年轻人喜欢的搞怪内容。

这种“比那些平民真人秀更能吸引年轻人,帮普通人轻松实现明星梦想”的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的青睐。目前,该公司每周能印刷出一万份客户们预订的报纸,月营业额达到了45000英镑。

创业感悟】:这些年纸媒日渐没落,但这个英国女孩的点子着实够巧,把公众的报纸变个人的报纸,并且一炮而红。现在年轻人都喜欢标新立异,这种近于“反叛”的思路,实在对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位敲钟人的励志创业故事分享

全文共 255 字

+ 加入清单

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正式登陆纽交所,发行价68美元,开盘价92.7美元,成为美股历史上融资额最大规模的ipo。马云携众高管来到现场并观看了整个上市仪式,但并未上台参与敲钟仪式。

不过有意思的是:敲响史上最大规模ipo阿里巴巴上市钟声的,不是马云等一众阿里巴巴高管,而是来自国内外8位阿里巴巴客户。

为什么敲钟的是这8个人?用马云在纽交所上的话说,阿里巴巴努力15年的目的,就是"让他们(阿里巴巴的客户)站在台上",是"希望他们成功"。

事实上,这8名敲钟人都有着非常励志创业故事,且听80后励志网来讲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2024年中考素材:红色经典小故事精选

全文共 3638 字

+ 加入清单

红色经典是基于传统经典文化而超越于传统经典文化。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红色经典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红色小故事 张自霖

四十多年后,温州革命烈士纪念馆为调查“江厦事件”牺牲烈士情况,特地邀请几位1949年在交通部门负责支前工作的老同志,召开座谈会,他们都深情地回忆起一个令人难忘的海员——张自霖!

1949年5月,温州解放,盘踞沿海岛屿的国民党残部为了封锁东南沿海港口城市,经常派飞机来轰炸,派匪特潜入破坏交通工具。

7月间,招商局温州分公司(今温州港务局)仅有刚刚由温州军管会调拨来的一艘百吨级的“台航八号”汽船,为了免遭空袭破坏,隐蔽在东门外灰桥浦。张自霖自告奋勇与另外两个海员担任守护任务。当时,灰桥浦很僻静,常有匪特破坏,他们三人又是赤手空拳,面对困难,都没有退却半步。张自霖还向温州分公司军代表蔡南星表示,一定完成好任务!

张自霖说到,做到。9月26日深夜,有匪特十数人持枪闯上台航八号轮船威胁三位水手,迫令他们起椗开往瓯江口资敌。张自霖暗示另外两位水手缠住敌人,自己乘敌人疏忽,不慌不忙地退到船后梢,轻轻放下绳子,悄悄地滑下去,钻到水里,泅游过去,到解放军驻地报告。解放军立即出动会剿。匪特闻讯惊慌逃走,使台航八号没有遭到丝毫破坏。第二天,军代表蔡南星立即召开局务会议作出决定,并呈报上级,对张自霖勇敢、机智保护国家财产的事迹“除予在本地报纸加以表扬外,拟另给奖金一万元,以资鼓励”。

11月18日,张自霖随台航八号第三次接受支前任务,军运到温岭县江厦港。当时,船上船员不敷,仅3位正式海员,临时从别处调来的一批支前海员,技术操作都不很熟练。染病多天的张自霖见支前任务重,正式海员缺,就向军代表蔡南星要求随船支前。军代表见他身体有病,没有批准。后来听说他已经上船了,就派人去叫,叫了两次都没有叫回来。傍晚,台航八号靠近宝华码头(今安澜码头东侧),支前会的同志都到码头协助工作。军代表亲自找上船,做张自霖的思想工作:“前两次的台航八号军运,你去了,是应该去的,而且是必须去的。这次你有病,决不能勉强去,还是回局休息。”张自霖却坚决要求说:“我病不要紧的,过几天回来养病不迟,眼前人手这么缺,我保证一个顶俩,担任两个水手所做的工作.”

张自霖终于去了,也终于没有回来,他长眠在温岭县革命烈士公墓,墓碑上铭刻着:“张自霖,温州招商局船员,天津人。”

二、红色经典小故事 刘胡兰的故事

刘胡兰,原名刘富兰,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的一个中农家庭。刘胡兰8岁上村小学,10岁起参加儿童团。1945年10月,刘胡兰参加了中共文水县委举办的“妇女干部训练班”。学习了一个多月,回村后她担任了村妇女救国会秘书。1946年5月,刘胡兰调任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6月,刘胡兰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并被调回云周西村领导当地的土改运动。 1946年秋,国民党军大举进攻解放区,文水县委决定留少数武工队坚持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当时,刘胡兰也接到转移通知,但她主动要求留下来坚持斗争。这位年仅14岁的女共产党员,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往来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 云周西村的反动村长石佩怀,为阎锡山军派粮派款、递送情报,成为当地一害。1946年12月的一天,刘胡兰配合武工队员将其处死。阎锡山匪军恼羞成怒,决定实施报复行动。1947年1月12日,阎军突然袭击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她镇静地把奶奶给的银戒指、八路军连长送的手绢和作为入党信物的万金油盒——三件宝贵的纪念品交给继母后,被气势汹汹的敌人带走。刘胡兰在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被带到铡刀前眼见匪军连铡了几个人,怒问一声:“我咋个死法?”匪军喝叫“一个样”后,她自己坦然躺在刀座上。刘胡兰烈士牺牲时,尚未满15周岁。 毛泽东在指挥全国战局之余,为刘胡兰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刘胡兰是已知的中国共产党女烈士中年龄最小的一个。她凭着对人民的感情和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在铡刀面前坚贞不屈,视死如归。这种表现,恰恰是共产党的革命教育深入千千万万农民心中的结果。

三、红色经典小故事 添砖

有一个星期天,雷锋肚子痛,他趴在床上忍了一会,想硬挺过去,但又一想,明天还要出车,这样疼下去可不行,赶快爬了起来,跑到卫生连。 值班医生问了问病情,按了按肚子,给了些药片,嘱咐说:不要紧,回去用热水袋压一压肚子,好好休息休息就好了,可别再累着呀! 雷锋往回走,路过一个建筑工地,工地上那热烈的劳动场面,一下子把他吸引住了。

他心里赞叹着:嘿,真了不起,不久以前,这里还是一片煤渣地,现在就要盖起高楼大厦了。在这里劳动的人,个个汗流浃背,干劲十足。砌砖的和运砖的,展开了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扩音器里响着一个尖嗓子姑娘的声音,鼓动得整个工地热气腾腾的。 他正要离开这里,忽听得那尖嗓子姑娘喊道:……砌砖的同志大显身手,以惩每小时一千二百块的速度,打破了过去的纪录,运砖的同志加油呀!

雷锋回身一看,见运砖的两人一辆小车,一个拉一个推,个个干得挺欢,还是供不上砌砖的需要。他忘了肚子痛,跑到推砖场,操起一辆小车就干起来。他一个推一辆车,装得满满的;上坡时挺费力,几个工人赶来帮助他,有个工人问道:同志,谁叫你来的?雷锋笑着逗他说:你们叫我来的呀!我们?是呀,你们为了社会主义,干得热火朝天,就不许我来吗?

四、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

1941年秋,日寇集中兵力,向我晋察冀根据地大举进犯。当时,七连奉命在狼牙山一带坚持游击战争。经过一个多月英勇奋战,七连决定向龙王庙转移,把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交给了六班。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坚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面前有两条路;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另一条是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儿三面都是悬崖绝壁。走哪条路呢?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又一群敌人扑上来了。马宝玉嗖的一声拔出手榴弹,拧开盖子,用尽全身气力扔向敌人。随着一声巨响,手榴弹在敌群中开了花。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的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五、红色经典小故事 小兰

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桥时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粮掉入河中被水冲走了。为了让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她坚持没告诉战友们,装成没事发生一样,拔了许多野菜塞入挎包,让挎包塞得鼓鼓的。不久她的身体不行了,在护士长发现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粮”的事后,大家才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于是大家每人自愿地分一点干粮给她,让她体会到了家的温暖……故事虽小,内涵不小。这些点点滴滴的细节、小故事却让我们看到红军战士们的优秀品质——不怕苦、坚强、无私、热心……小兰,她只是一个13岁的小女孩,却有大人一样坚强的意志,却知道体谅他人。在她没有粮食之际,她大可伸出双手向战友们要一些,可她并没有这么做,而是选择沉默,自己吃苦。此刻,她脑海里想的只有战友,而忽略了自己的困难;而对伤势严重的伤员们,她大可丢下他们,轻松地自己上路,可她没这么做,她细心照料每一个伤员,没有怨言,没有后悔。一个小女孩尚且如此,可想而知,我伟大的红军队伍的优良品质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