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玉米作文【汇集20篇】

玉米是一种常见的食物,同时也可以食用,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玉米作文

浏览

4953

作文

160

种玉米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126 字

+ 加入清单

周末,爸爸在我的软磨硬泡下,带着我和妈妈外去婆家种地。我早就想好了,我要种玉米

外婆家的地离家很近,到家后,我问外婆要了锄头、耙子,就叫上爸爸一起去地里干活了。

我和爸爸各自找了一块地,就甩开膀子加油干了。本以为很轻松就能搞定的事,干起来还真不容易。我不会锄地,就只能站在那东瞅瞅,西看看,发现爸爸锄得好像很正宗。只见爸爸腰弯着,把锄头举过头顶,往地里头砸去。我拿起锄头使出吃奶的力气费劲地也往地里砸。可是锄头却不听我的话,狠狠地落在地上,但是却不往地里钻。一定是方法不对,我要向爸爸请教请教。爸爸说两手并行握锄头把,右手在前,左手在后,右腿在前,左腿在后,右腿弓着,左腿蹬着,腰向前倾斜,要把锄头高高举起,用腰部的力量,带动胳膊,锄头最好和地面形成快90°夹角插入地面。我要亲自试试。我照着爸爸说的样子锄地,锄头下面的土被我一锄一锄地锄成了“面包”。看来只有掌握了方法,锄地才能事半功倍呀。

经过一个多小时挥汗如雨,我就锄了像我的小床那么大的一块地。

地松好了还要把地给整平。爸爸就让我拿耙子去整。我就拿出了另外一种工具——耙子。我用的耙子和猪八戒用过的很像。我拿起耙子使出九牛二虎之力在地里划过来划过去,我也不知道我划得对不对。爸爸说耙子的作用除了把地扒拉平整外,还要把锄过的草给弄出来。这就需要技术了,我只负责把地倒腾平,草出来不出来,我还真没那么大本事命令草呀。悄悄说一下,耙子扒拉不平的地方,我就下手扒拉。不一会儿就把地整平了。

接下来,爸爸帮我在锄的地上挖了几个小坑,让我把玉米种子找来,在每个小坑里放两粒玉米种子。我又跑回家,找了一个小水桶,舀了一点水,掂到地里。然后小心翼翼地把水倒在上面。心想这下是不是就万事俱备,只等着吃玉米了。我边想边浇水,一不小心,把水桶里的水差不多全倒在一个玉米坑里了,看来真的不能一心二用呀,不知道会不会把这一窝玉米给淹死了。我就瞪着眼看坑里的两粒玉米籽在汪洋大海里游泳。大地还真是神奇,眨眼的功夫,一坑的水就被松软的土地给喝的一干二净了,就剩下两粒玉米籽乖乖地躺在坑里,看来淹不死这俩宝贝了。接下来我其它的坑里可不敢再浇那么多水了。

外公常说的那句谚语:“庄稼活,不用学,人家咋着咱咋着。”可人家咋着,我怎么咋着那么难。

我还专门上网查了查,我们北方的玉米要在清明节前后种的。外公说,我们这个地方得在“六一”前后种。不知道我现在种的结果怎么样?老爸说,我种的是春玉米可以比别的玉米快一点吃到的。

真没想到,我吃的烤玉米,玉米糁,玉米馍,都来自玉米,并且是这样一颗颗种出来的。“粒粒皆辛苦”。我以后要好好珍惜粮食。

虽然今天很累,但是我也很开心。我的小玉米,请你快快发芽,我会一直想你,每个周末都去看你,让你陪着我一起长大。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剥玉米叶作文600字

全文共 622 字

+ 加入清单

暑假里的一天,我和外婆一起去玉米田里剥玉米叶。戴上一顶草帽,穿上一件长袖衬衫,戴上一副手套,再穿上一双套鞋,手里再垮上一个竹篮子,就出发啦!

到了玉米田后,我发现别人家的玉米叶子早就剥光了,只有外婆家的玉米叶还“挂”在玉米杆上,怪不得外婆这么着急要剥玉米叶呢!

外婆给我演示了一遍之后,我们俩一人剥一边,开始剥玉米叶了。我先用左手抓住玉米秆,再用右手抓住玉米叶底部用力一拉,玉米叶就掉了下来,拉来下来的玉米叶先放在手里,等到手里放不下了,再捆成一捆,堆放在一边。我继续这样往后剥,可谁想到,越是到后面,玉米叶就越“调皮”,长在两棵玉米杆后面的玉米叶都长到前面来了,但是,这种叶子的“下场”往往不是被我拉破了,就是被我连玉米秆都拉下来了。加上昨天刚下过雨,泥巴全黏在套鞋上,弄得我寸步难行,而头顶上的太阳也照地我汗流浃背。

骄阳和稀泥使我的速度逐渐慢了下来,眼看外婆即将剥完,我不想就这样输给外婆,于是,我剥玉米的速度又快了起来。但最终还是没能够剥得过外婆,过了一会儿,外婆也过来帮我剥了,俗话说得好:人心齐,泰山移。没过一会儿,玉米叶就被我们全部“消灭”了。

我左手抱着几捆玉米叶,右手提着装满玉米叶的小竹篮和外婆回家了,可谓是“满载而归”啊!我们把玉米叶全部晒好后才开始吃午饭,此时已是下午一点多了。唉,农民的生活可不好过啊!

通过这次剥玉米叶,我知道了农民们有多么辛苦,多么劳累……我们的每一粒粮食都是他们用汗水换来的,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这些粮食!

展开阅读全文

篇2:7我学会了种玉米

全文共 668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五一”节,我跟着妈妈回广西都安县老家玩。

到老家的第二天早上,我还躺在床上睡懒觉,突然听到奶奶说要去地里种玉米。我的心兴奋极了,一骨碌就爬起来,缠奶奶带我去种玉米。奶奶看到我兴致高,就答应了。

我和奶奶拿着锄头去到了地里,奶奶说:“这地,昨天我就翻好了,咱们今天开沟、播玉米种!”听到奶奶说开沟,我就拿起锄头三下五除二在地里随便挖开一个沟,正当我乐滋滋地向奶奶展示我的劳动成果时,奶奶大声在叫住我:“小静,你怎么乱挖沟呀!种玉米用的沟不是这样开的!”听了奶奶的话,我的脑瓜好像被炸了一声闷雷。

“种玉米嘛,还得讲究科学,要不然结出的玉米棒个子不大、产量不高。”奶奶接着对我说,“种玉米用的沟,要有一定的距离,不但沟的大小一样大,而且还要开足够深才行,否则将来玉米长势不好,根站不稳!”说完,奶奶就示范,让我跟着她做。在奶奶的引导下,我们终于把沟开好了。

接着,就是播玉米种了。在播种前,奶奶先往沟里放肥料。奶奶放肥料,我在旁边闲着没事做,就拿起玉米种子随便放到刚开好的玉米沟里。“小静,不是这样播玉米种的!你这样播种,将来玉米不会长出来的!”奶奶放完肥料后,看着我播放的种了,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奶奶接着说:“你看,刚才你把种子播到肥料上,等肥料溶后,就把种子给腐蚀了,玉米种子就不能发芽生根了!”原来,播玉米种不能直接播到肥料上,得播到肥料旁边的土里面,玉米才能发芽生根,这又使我长了一分见识。在奶奶的引导下,我又学会了正确的播玉米种好方法。

后来,玉米种子播完了,我望着玉米地,仿佛看到了一株株健壮的玉料树,上面结着一个个肥胖的玉米棒……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夏日玉米作文800字

全文共 783 字

+ 加入清单

昨天刚下了一场大雨,草长得旺盛,掰玉米之前,我们先把草锄了。

掰玉米,先抓住玉米杆,抓住玉米向下掰,同时旋转玉米,这样就很容易把玉米掰下来。整个过程就像压井。

妈妈不让我进玉米地,怕有蚊虫叮咬,我又有天生的皮肤病,只好在一旁看着。

但太阳太毒了,阳光像针一样刺在我的皮肤上,又疼又。尤其是脚,我穿着雨靴,阳光透过这层塑料似进化成一束烈火,持续灼烧着我的脚。

我忍不住,放下手中的蛇皮袋,往几米远的河跑去。在岸边蹲下身子,双手撑地,一只脚先撑着,另一只脚慢慢迪伸进水里――顿时,一股清凉涌上心头。“啊,真爽!”“小心点,别掉下去!”妈妈嘱咐道。“知道了。”

两只靴子都灌满水,我才站起身往玉米地走去。嘿嘿,每走一步都有水向外喷,又免费帮他们浇了水。我心里想到

走到玉米地,实在想帮点忙,妈妈就让我把在边上的玉米掰了。可是我真是愚笨,竟把玉米杆掰断了。我仔细观察了一下玉米杆,也有些“好玩”的地方。

瞧,他最外层是深绿色的,剥开这一层,里面竟是嫩绿色的芯。可能外层的皮原本也是嫩绿色的吧,只是为了保护“内心”而被夏日炽热的阳光晒黑的。仔细摸摸芯,会发现外面有一层粘膜,也是起保护作用的吧。

再把这层芯剥掉(当然不怎么好剥,因为他们是连在一起的),里面就是白色的,就像海绵一样,但没有海绵软。仔细看看,还会发现有一个一个的小孔,这大概是疏导管吧。

妈妈看到后走过来说:“我们小时候没吃的就吃这个。”她把玉米杆最外层的皮剥了,留下里面的嫩芯,伸到我嘴边示意我吃。我不假思索地咬了一口,瞬间吐了出来。妈妈见状,笑着说:“现在你们可吃不习惯喽。”说完又走进玉米地。

我仔细想了想妈妈的话,品出妈妈的,不,那个年代的心酸,又拿起玉米杆,咬了下去,可还是没能抵挡住那瞬间的苦涩,又吐了出来。

但这次我尝到了味道,这汁液有点像冬枣的味道,但入嘴的瞬间却苦涩无比,让人难以下咽。

真不敢想象妈妈是怎样咽下去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参考文章二:搓玉米

全文共 608 字

+ 加入清单

星期天,我正在奶奶房间里玩,看见爷爷奶奶搬着一盆玉米棒走进屋子,便好奇地问:“爷爷奶奶,你们搬玉米来干吗?”奶奶笑着说:“因为我们要将玉米棒上的玉米粒搓下来,你要不要试试看啊?”我一听,激动地连声说:“好啊好啊,我正想试试呢!”

于是,我开始高兴地干起来。我左手摁住玉米棒一头,右手使劲地搓。也许,你会问,玉米那么饱满结实,即使你用很大的力气,也未必能搓下来呀?哈哈,其实在我们搓之前,爷爷早就用一字螺丝刀在所有玉米棒上凿去了两行玉米粒,这样就很容易将剩下的玉米粒搓下来了。

可是,用手指搓玉米也不能搓多长时间。我搓了十几个玉米棒后,手指便感觉非常痛。再看爷爷奶奶,他们依然搓得那么起劲。我问:“奶奶,你们为什么能搓得这么快啊?”奶奶停住说:“因为我们用的是手掌,而你是用手指搓的。”“啊?用手掌?”我有点疑惑。奶奶又说:“因为我们用手掌搓,能一下子搓下许多玉米粒,而你用手指搓,最多只能搓下几粒,这相差可是很大的。”“噢,原来如此。”我恍然大悟,“那奶奶,你可不可以教我怎么用手掌搓玉米?”“当然可以,看好了。”说着,奶奶便演示给我看。

只见奶奶左手拿着玉米棒的上半部分,右手拿着下半部分,右手又来回旋转,左手再搓一下,一大把玉米粒便搓下来了。我也学着奶奶的样子搓,呵呵,真有效果,不大会儿工夫,我们便把一盆玉米棒全部搞定了。

这次搓玉米让我懂得了做任何事都要讲究办法,学会用巧劲儿。不然的话,你可得浪费很多“无用功”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采玉米作文300字

全文共 310 字

+ 加入清单

烈日炎炎的夏天,玉米成熟了。今天是星期四,我们在青少年宫集中,乘车去田里采玉米。一路上,我们欢歌笑语。

来到田里,老师分给我们每人一个袋子,并告诉我们:“要采胡须是棕色的,穿黄绿色衣服的,不要采那些胡须是新鲜的,嫩紫色的。”

只听道老师一声口令,大家就直奔田里去了,很快便不见了人影,我也不例外。我找到一个大大的玉米,用了很大的力气才把它掰了下来。接着我又开始采,一、二、三、四……突然,当我正要掰一个大玉米时,见到了一只小虫子,吓了我一大跳。我犹豫了一下,想起了奶奶的话:“有虫子的玉米是没有打过农药的。”于是,我摇了一摇玉米,把虫子轻轻摇掉了,就把它也采了下来。

我们乘着车满载而归。一路上看着那些大大的玉米,我高兴极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六年级摘玉米作文_六年级作文700字

全文共 642 字

+ 加入清单

去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到乡下奶奶家玩,说来也巧,我们正赶上了玉米收获的时候。

我从来没有摘过玉米,便认为摘玉米是件好玩的事,于是便吵着要跟奶奶和哥哥去摘玉米。“不行。”奶奶立刻拒绝了,“你别以为摘玉米好玩儿,可累着呢,怎么受得了这种罪啊。”我就想着要去摘玉米,一个劲的求奶奶,奶奶见我这样固执,没办法,只好让我和哥哥跟她去。因为要去玉米地深处摘玉米,奶奶为我和哥哥准备了白手套和白口罩,几分钟后,我们就向玉米地“进发”了。

开始摘玉米了,我“全副武装”地干了起来,一开始我劲头十足,不停地往袋子里装玉米,可是干了二十分钟左右,我就气喘吁吁了。那时正是烈日当空,火辣辣的太阳无情地炙烤着大地。热得让我们感觉像是呆在一个大大的蒸笼里,那真叫一个热啊!再加上我平时爱出汗,在这样的“大蒸笼”里又高强度运动,那可真是挥汗如雨了。于是,我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就不想动了。哥哥看到我这样,笑着说:“怎么了?是不是想打退堂鼓了?”这时我想起了一句名言:有志者,事竟成。在这句名言的鼓励下,我又站了起来,打起了精神,埋头苦干。一个多小时过去了,我们终于把玉米地里的活干完了,我们推着满满两筐玉米高高兴兴的回家了。虽然我们的手腕上都被小刀似的玉米叶割了好几道口子,但我们仍然感到非常高兴。

吃晚餐时,奶奶给我们端来了玉米。吃着香甜可口的玉米,我的脸上露出了幸福而满足的笑容,因为我吃的是自己劳动的果实。

这次摘玉米让我明白一个道理: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有恒心,意志坚定,要有始有终,不能知难而退,否则将一事无成。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玉米的说明文

全文共 476 字

+ 加入清单

金秋时节,秋高气爽,这也是玉米成熟的时节,田野里一派丰收的景象。一棵棵玉米挺立在田地里,像一群威武的战士,身上带着金黄的玉米棒。农民伯伯都在田地里收玉米,我们一家也参加了收玉米的劳作。我们用架子车把玉米运到院子里。啊!玉米堆在一起,就好像一座座小金山一样。

玉米棒就像一个个胆小的娃娃紧裹在小被里甜甜地睡了。为了让每一个金灿灿的玉米都早日晒干,我们得把它的外衣剥下来,露出金黄的身体,它可真漂亮啊!我真想咬一口,品尝一下玉米那甜甜的`滋味。爷爷看着眼前的大玉米,笑得嘴都合不拢啦!他的脸上虽然流着汗水,但是心里高兴极了,因为今年真是大丰收啊!

我想:那堆得像山一样的玉米,得几天才能剥完呢?农民掰玉米,剥玉米真辛苦啊!要是我能发明一个掰玉米的机器,农民就可以不像现在一样辛苦了,那该多好啊!

休息的时候,爸爸带我出去转。啊!对门院子里的玉米也是那么多,屋顶上,地上,树上……挂玉米,剥玉米……让人眼花缭乱,整个院子充满了欢乐忙碌的气氛。我们有说有笑,尽情享受着丰收的喜悦。

秋天是农民最高兴的季节,因为他们收获了,收获了自己的劳动果实------金灿灿的玉米。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国庆见闻作文:掰玉米

全文共 580 字

+ 加入清单

玉米成熟了,我第一次跟着外婆掰玉米。

一株株玉米整齐的排列着,好像卫兵守卫着田野。看样子,玉米棒子肯定遇到了大喜事。不信?你瞧,它们都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晶莹剔透的玉米沾呢!

外婆已经60多岁了,但掰起玉米来,还是那样灵活。她左手抓起玉米棒子和茎秆的连接处,右手攥住玉米棒使劲往下压。【啪】的一声,一个胖胖的玉米棒子就掰了下来,外婆随手将它扔进了背篓里。接着,她左手又抓住边上的一株玉米,右手攥住玉米棒,随着【啪】、【啪】的声音,玉米棒子就跳舞一样【蹦】到背篓里。而那些卸了【包袱】的玉米秆则在外婆身后轻松地摇晃着。

我看得手心发痒,就学着外婆的样子,掰起来,谁知随着一声轻轻的闷响,玉米棒是耷拉下来了,可却赖在秆子上不肯下来。我使劲拧,还是没有用。最后,我只好学着老鼠的样,用牙齿才将玉米棒啃下来。没想到这一啃有了新发现:原来秆子的汁水还是甜的呢!

外婆一见,笑得泪水都流了出来。她招呼我走进身边,告诉我掰玉米的窍门,一要紧:左手要紧紧抓住秆子和玉米棒的连接处;二要快:右手用力要突然,动作要迅速,这样才能将玉米掰下来。如果动作慢,玉米棒和秆子连接处的汁水慢慢流出来,便很难掰下来。真想不到,掰玉米还有这样的学问。

我学着外婆的样子,左手紧抓秆子,右手突然向下用力,只听【啪】的一声脆响,哈,我掰下了玉米棒子!【啪—】【啪—】【啪—】那是我和外婆在玉米地里进行的合奏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第一次种玉米精选作文

全文共 412 字

+ 加入清单

望着菜园里的一株株玉米,我陷入了沉思……

”奶奶!“七岁的我扑向奶奶,奶奶摸摸我的头,说:“晨晨,我们去种玉米吧!”

我们拎着一小袋种子走进菜园,奶奶对我说:“看着,我挖坑,你在每一个坑里撒上肥料,就像这样。”说着,便挖好一个小坑,撒了一些肥料进去。

“奶奶,这就看我的吧!”我拍拍胸脯,说道。

就这样,奶奶挖坑,我撒肥料,配合得天衣无缝。就当我们快完成时,我被绊了一跤,摔倒在地里。“晨晨,你没事吧!”奶奶着急起来,我慢慢爬了起来,脸上沾满了泥土,奶奶被我逗乐了,笑着说:“嘿嘿,你真像只小泥猴!”

撒好肥料,奶奶说:“我去拎水,你在每个坑里放两粒玉米。”我放完玉米,奶奶也拎来了水,在浇水前,我们要先用泥土填满每个坑。我拿着小铁铲,用铲子把土铲入坑内,奶奶再把水轻轻洒到土里,我嘴里念叨着:”希望玉米快快长大,希望……“

一阵风吹来,吹醒了我的梦。我微笑着,仿佛又看到七岁的我和奶奶在菜园里忙忙碌碌的种玉米……

[第一次种玉米精选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黄玉米”作文600字

全文共 600 字

+ 加入清单

身高不高不矮,身材不胖不瘦。爱穿一身屎黄色的衣服,他不像别的男生一样爱打架,爱玩具。就是因为这样我们班给他起了两个外号,一个是“黄玉米”还有一个就有点过分了,叫“玉米姐姐”。他就是我的同桌——黄玉景。

班级来了一个非常不专业的老师教科学,不专业也就算了,还处处针对我们,这让有些学习成绩非常好的学生,在她的眼里就是成绩下流的学生。黄玉景也不例外。但她这样对我们,我们也“反击”一节科学课,所有同学都不在状态,甚至有些同学在那儿偷偷地吃零食,黄玉景也听不下去了,悄悄从书包里拿出托管吃的蛋糕。还有一瓶真果粒,但他不像别的同学那样偷偷地吃,而是大大方方地吃,我小声对他说:“你不怕吗?她可是很坏的。”他这时有点慌张了,不妙,老师走下来了,他马上收起真果粒与蛋糕。但,太晚了,就算是收起来了,他的嘴里还有,他的嘴边还有蛋糕屑。老师拿着手机,把他既惊讶又萌的一面拍下来了,这下该完蛋了。

其实黄玉景是一个成绩很好的学生,老师们都很信任他,有一次他真的“玉米姐姐”这个外号给激怒到了,事情是这样的,班级同学越来越过分,他掉了一支笔听到的是“你的笔掉了,玉米姐姐,以后注意哦!”尽管再生气,他也不会打架,说道理嘛,他们也听不进去。他只好去与老师倾诉,那天老师就在讲台上当众批评那些同学,这下他终于得到了一片清静了。

黄玉景,在我心中是个好学生,他助人为乐,人斯文,不管是“黄玉米”还是“玉米姐姐”他们都是一位有爱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玉米的说明文

全文共 246 字

+ 加入清单

你们知道吗,玉米是现在农民主要种植的粮食之一。现在我们吃的煎饼、窝头等等很多都是以它为原材料的。

玉米的种法是这样的:在地里跑一个小坑,坑与坑之间的距离大约50厘米左右。再把2-3个玉米种子放到坑里,盖上土,用脚踩实。七天后就长出了所有的玉米苗,再过几天把不好的苗拔出,每个坑里只留下一棵最好的玉米苗。当玉米苗长到60厘米的时候,我们在玉米苗的根部刨一个小坑,洒入一小勺化肥,帮助他们更好的成长。

在这期间我们发现土地很干旱的话还要浇水,地里有很多杂草的话要锄草。

等到第四个月的时候玉米就成熟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国庆见闻作文:掰玉米

全文共 455 字

+ 加入清单

国庆节期间,也是玉米收获的季节。我和妈妈回老家掰玉米。开始掰玉米的时候,我觉得很好玩,也不懂掰玉米的技巧,就这儿掰一个,那儿掰一个,瞎掰,后面还丢了不少,掰起来也很费劲儿,不一会儿,胳膊都酸了。妈妈看见了,就过来指导。在妈妈的指导下,我渐渐地掌握了掰玉米的技巧,先把玉米扭过来,再向下用力,只听咔嚓一声,玉米就下来了,省劲多了。不一会儿就追上了妈妈。我心里暗暗高兴,没想到初出茅庐的我竟然追上了经验丰富的老妈。

差不多11点,我们就掰完了玉米,这时姐夫开来了三轮车,开始装车了,玉米棒子像手榴弹一样被我们扔到车斗里,我比谁都卖力,一下就能扔六个,乒乒乓乓,不一会儿,车斗里的玉米就堆成了一座小山。直起身子,胳膊腿像散了架似的,好累呀!我扑通一下就躺在了玉米秸上,再也不想起来了。妈妈说:快起来,还要回家卸车呢!噢,我的天哪!还要不要人活了?胳膊都酸的抬不起来了,腿也像灌了铅似的。

哎,当农民太不容易了!通过这次掰玉米,我深深的体会到农民的艰辛,粮食的来之不易。每一粒粮食都凝聚着农民的汗水。让我们好好珍惜粮食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玉米临储取消改补贴

全文共 2582 字

+ 加入清单

玉米库存“粮满为患”,涉及北方多个省区的临储政策改革已呼之欲出。近段时间以来,很多省市都出台了取消临储政策,下面请继续阅读相关内容。

3月27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在“第十三届国际油脂油料市场论坛”上作报告指出,目前国内玉米库存量在2.5亿吨,稻谷库存量在1亿吨,国储玉米库存压力巨大。

巨大的粮食国储库存,不仅带来财政资金负担,同时也付出巨大的库存费用和利息费。程国强指出,包括收购费、做囤费、保管费和资金利息等,每吨粮食库存成本在252元。

程国强表示:这必须改,而且现在是改革的最佳时期。目标则是调整长期以来对“保供给”、“保收益”两个目标不加区分的做法。

3月28日下午,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研究员张立伟在与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交流中表示:现在都在等国家政策,是继续收储玉米还是进行调整。

中储粮方面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改革的大方向定了,价补分离,市场定价。但目前具体文件还在等国务院公布。

国储粮食库存压力巨大

程国强表示,当前我国粮食出现产量、库存量与进口量“三量”齐增的矛盾现象:粮食产量十二连增,但是粮食进口量突破1.2亿吨,结果是粮食库存量“库满为患”,目前玉米临储库存达2.5亿吨,稻谷按最低收购价库存1亿吨。

张立伟也认同这一数字:“目前国内玉米在2.5亿吨,远比外界预测的量大很多。”

2008年开始,我国为了维护量价稳定,促进农民增收,实行国家玉米临时收储制度,实行临时收储政策以来的7年,玉米临储提价达50% ,尤其是2010 年以来,年均提价达10%。

临储政策从最初解决农民卖粮难的保障性收购措施,演变为农民种粮收益保护措施,使农民形成玉米价格只涨不跌、种植稳赚不赔的预期,促进刺激玉米种植面积快速扩张、全局性增产。结果玉米连年增产,造成国储库存难以得到有效消化。

巨量的玉米库存不仅占用大量的财政资金,同时每年也都需要付出巨额的库存成本。

程国强的报告内容显示,玉米库存成本包括收购费50元/吨,做囤费70元/吨,保管费92元/吨,资金利息2000元/吨*5%=100元。每吨玉米每年库存成本在252元。

按此计算,目前2.5亿吨玉米需要付出的库存成本费用在630亿元。

据了解,其中存储时间超过或即将超过3年的库存玉米达7000万吨,而玉米等粮食库存过久就会陈化或者出现霉变,不再适合生产饲料或者其他工业加工。

程国强表示,国内粮食消费不旺,出口受阻,粮食有效需求低迷,加剧国内库存压力。

玉米国内饲用消费增速趋缓,国内饲料产量在2012年达到1.96亿吨后,需求徘徊不前。玉米深加工消费,则受到饲料消费低迷、进口木薯和木薯淀粉替代,加上产品出口受阻影响,亏损严重,开工不足,行业产能平均利用率降至45%以下。

尽管国内库存爆满,供给过剩,但由于国内价格远高于国际价格,国产玉米根本不具备出口竞争,无法通过出口缓解库存。

国家统计局官网公布的数据显示:据统计,截至3月15日,黑龙江、山东等11个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玉米13821万吨,同比增加2211万吨。

张立伟表示,现在收储的玉米量太多了,都放不下了,现在都在等国家的政策,是继续收储还是实行新的政策。

由于国内玉米价格比进口玉米价格高了50%以上,饲料企业纷纷寻求进口玉米、高粱和干玉米酒精糟(DDGS)代替国产玉米。

农业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年,国内进口玉米473万吨、高粱1070万吨,玉米酒糟(DDGs)682.1万吨。三种产品进口量超过2000万吨,基本上就替代了2000多万吨国产玉米的需求。2015 年全年,进口谷物替代玉米达4000 万吨。

面对进口低价产品替代压力,程国强表示:“玉米临储政策改革,按照目前的玉米进口到岸价测算,东北产区玉米最低保障临时收储价格若在0.75元/斤,基本可以挡住进口玉米、高粱进入国内。”

同时程国强表示,如果严厉打击走私,有效调控粮食进口,可为国产玉米增加近3000万吨饲料用需求和1500万吨的深加工需求,比不采取措施分别增加50%和80%。

高库存压力倒逼政策改革

受临储提价政策的影响,加之国内外价差拉大,国内玉米产区与销区价格倒挂、原料与成品价格倒挂,各类粮食主体不愿存粮,使市场收购与库存压力全面向国家收储转移,形成老库存拍卖出库不畅、新库存迅速增加的困局。

一企业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国储大量收购导致东北市场上没有太多玉米了,甚至关内的玉米流向东北进入国储库。

该人士表示,库存增多,一方面给国家带来很大的财政负担,另一方面,收储价格高,东北粮食加工企业没有玉米可以加工。

程国强预计:“在价格倒挂的刺激下,部分华北玉米有可能倒流进东北进入临储 。据估计,东北临储玉米中约有10% 是来自关内倒流。”

3月25日,内蒙古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2016年秋季国家将取消东北四省(区)的临储玉米收购政策,转而实施种植补贴政策。秋后玉米收获上市后价格将由市场形成,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生产者随行就市出售,各类市场主体自由入市收购。为保护农民利益,国家将建立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将补贴资金直接兑付到种植者手中等。

不过,目前国家发改委等主管部门尚未有官方说明。

张立伟表示,内蒙古电视台能播出这样的新闻,说明有一定的可能性,现在还需要等国家的政策。

程国强表示,目前从国内外宏观环境看,目前已具备推进改革的有利条件,是启动改革的最佳时机。“国内库存充足、全球粮食供求关系宽松,为改革临储等政策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提供了足够的回旋空间。具有稳定的粮食产能基础,这是推进粮价政策改革的根本保障。目标价格补贴改革试点,探索改革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为新一轮粮价政策改革积累了难得的操作经验和实践基础。

对于改革,程国强表示,要“定向施策,价补分离”,针对具体政策目标,定向施策:调整长期以来对“保供给”、“保收益”两个目标二位一体、不加区分的做法,优化政策功能配置,对两个目标分而治之,定向施策。而在价补分离上,退出粮价政策的“保收益”功能,将其回归到“解决农民卖粮难”的设计初衷。另外通过直接补贴措施来“保收益”。

张立伟认为,如果继续收储,2016年玉米收储价格很可能会比去年下降。

程国强表示,假定政策调整到位后,补贴标准定为200元/亩,按照玉米平均单产500公斤/亩测算,相当于补贴400元/吨,明显低于国家玉米库存2年504元/吨的成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玉米的自述作文

全文共 493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好,我就是又香又甜又物美价廉的玉米,大家一定想了解一些关于我的资料吧,别急,我这就告诉你。

首先介绍我的名字吧,我的正名叫做“玉蜀黍”,别名有许多呢,比如:“包谷”、“玉茭”、“棒子”、“苞米”、“珍珠米”、“大芦粟”等等。我一般生长在秋季,叶片扁扁的,长长的,像一把锋利的剑。果实像葡萄一样呈颗粒状,成熟时呈金黄色,看起来就让人食欲大发。

我在全世界都是广泛流传的美食,那你们知道我是什么时候被发现的吗?我起源于美洲大陆,原产地是墨西哥和中美洲,是千本科草本植物玉蜀黍种子种出来的。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把种子带到了西班牙和中美洲,随着世界海业的发展,我逐渐流传到世界各地,成为了最重要的粮食之一。进来还有国家把我奉为“国宝”呢!

我还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农作物之一,从北美洲到拉丁美洲,均有大量栽培。从栽培面积合总产量来看,我可仅次于小麦和水稻呢,暂居第三。

我不仅可以当人们餐桌上的一道美味,还有药用价值哪!可以把我煎汤喝或者是磨成细粉做成玉米饼,还可以蒸炒烹炸……样样美味又营养。我具有利尿消肿、食欲重振、小便疏通的功效。

我比土豆好吃,比西红柿好看,又比青菜便宜,还说什么,快来选购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玉米的说明文

全文共 412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春天,我发现后院里长出一株玉米,我非常喜欢它。

玉米刚长出来的叶子是绿油油的,显得那么娇嫩可爱。玉米过了一段时间,小叶子逐渐拉长、变尖,颜色也变成翠绿色的了。雨后,玉米的叶子上铺满了水莹莹的雨滴,在雨后的阳光下边的一闪一闪的,像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在闪闪发光,那时的叶子绿得非常新鲜,让人看着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玉米在春末夏初开的花,令人陶醉。玉米的花长在茎上,茎和叶柄之间,吐出一串淡黄色的花蕾,玉米的花开后,一阵风拂过,风姑娘用她的魔杖在玉米花头上点了一下,就会落下一片花粉,美丽极了!不久后它就会长出果实了。

玉米的果实成熟了,成熟的玉米像一个巨大的棒槌,头顶还留有老爷爷一般的红缨,等它完全成熟,粒儿突破包壳的束缚,露出金黄的牙齿,仿佛向人们炫耀。

玉米还很抗旱。有一次,爸爸说玉米很抗旱,我不信,我就故意连续几天不给它浇水,看看它还能不能活,过了几天,我一看,玉米居然还活着,真是不可思议。

我是多么喜欢我家的玉米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关于玉米的比喻句有哪些

全文共 524 字

+ 加入清单

1、玉米叶像舞者伸开的柔软的上肢。

2、玉米的叶子像雨后春笋似的,长了出来。

3、微风吹过,玉米叶子此起彼伏,像大海中的浪花。

4、玉米的果实成熟了,成熟的玉米像一个巨大的棒槌。

5、夏天,玉米都长高了,就像整齐的方队,横竖成行。

6、玉米须软绵绵的,就像老爷爷的胡须一样,有趣极了!

7、粗大的玉米棒子有30多厘米长,像一支金灿灿的棒褪。

8、玉米棒子的脑袋上长出了细长的毛,就像老爷爷棕色的胡须。

9、在下透几场春雨之后,玉米苗像新生的笋尖,顽强地钻出地面。

10、玉米的叶子随风摆动,就像一名亭亭玉立的姑娘在地里翩翩起舞。

11、房顶上的玉米越来越多,有的像堡垒,有的像麦垛,有的像堵墙……

12、剥完玉米皮,一个金灿灿的玉米就露出了脸,玉米粒金黄金黄的,像一颗颗小珍珠。

13、剥开玉米壳,里面呈现出金黄金黄的玉米粒,颗颗饱满,就像黄宝石一样晶莹剔透。

14、肥大的绿宝剑似的玉米叶子上,还有湿漉漉的夜露,风一摇,露珠就顺着粗壮的秸秆滚下来。

15、发现玉米叶壳的颜色都是绿色的,共有十几层,颜色由深到浅,最后一层薄如蝉翼,玉米棒子就像披着一层薄薄的绿纱。

16、当我走进玉米地时,看见玉米杆就像一个个哨兵似的,挺拔地站在地上,身上还背着“手榴弹”,保卫着“开心农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掰玉米作文600字

全文共 651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烈日炎炎的夏天,妈妈要带我去外婆家去掰玉米,我听了,高兴极了,连忙收拾好东西,准备出发了。

在去外婆家的路上,公路两旁,小草更鲜了,更香了。大树更壮了,花儿开得现鲜艳了,也更香了。一路上的风景让我的眼睛都看不过来了。

终于到了,我连忙下车,突然间,我感叹:山间的空气真新鲜呀!山间的山真高呀!山间小河里的水多么清澈呀!还没等我感叹完,妈妈已经走出很远了,我急忙追上前去。

到了外婆家,我马上问外婆:“玉米在哪儿呀?”外婆笑着朝外面指去。

哇!好大一片玉米呀!我立即冲向前去,想掰一个,可无论我怎么掰,它好像专门和我作对似的,就是掰不下来,这时,妈妈走了过来,说:“需要我帮忙吗?”我像小鸡啄米似的点头,妈妈迅速的给我做了一个示范,我全神贯注地看着,然后,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果然,一下子就把玉米掰下来了,真轻松,我越掰越有劲,不一会儿,我就掰了一大片玉米。正当我掰得兴高采烈的时候,一条玉米虫在玉米上走了过来,我吓得哇哇大叫,赶紧叫外公来帮忙。外公说,玉米虫不咬人的,只是吓人。我顿时松了一口气。

当缕缕炊烟在村子上空升起是,我们才知道要回去享受我们今天的劳动成果,享受这玉米的美味了!

吃着这香喷喷的玉米,看着外公外婆花白头发,我想,外公外婆年纪这么大了,还在种庄稼,真辛苦!吃第二个的时候,我吃不完了,妈妈说,必须吃完,外公外婆这么辛苦种出来的,不能浪费了,我想起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顿时我脸红了。

时间过得真快,又到了我们回家的时间了,真舍不得走,我背着我的”战利品”,和爸爸妈妈一起愉快的回家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玉米棒作文500字

全文共 475 字

+ 加入清单

夏天到了,这正是玉米收获的季节。你看,它们挺直着身板,心里乐开了花,在向人们展示着丰收的喜悦。

我特别喜欢吃玉米,所以外婆经常会去田里掰回来一大筐玉米棒。掰回来的玉米棒身上还裹着一件又一件“衣裳”。

有一回,我跟外婆抢着给玉米棒脱衣裳。玉米棒的外衣颜色最深,碧绿色,越是往里,颜色越淡,也越薄,薄的就像纸片一样,很容易被我扯坏。当我轻轻地耐心地脱完了都有的“衣裳”,又发现玉米披着的一头毛绒绒的“金发”,有一部分紧贴在玉米棒身上,我一根也不留,全扯下来。要是我的芭比娃娃长着这一头“金发”,那该有多美呀!

我迫不及待地对外婆说:“外婆,我们把玉米棒煮来吃吧!”“好呀!”我拿着玉米棒去了厨房,看见外婆先把水倒进了大锅里,再把玉米棒放进去,清水里露出了它们的“黄皮肤”,美丽极了。

过了一会儿,锅里冒出了热气,渐渐地香味也浓郁起来。玉米一定可以吃了。我捞起一个玉米棒着急地咬了一口,啊,差一点儿把我的牙给烫坏了。又等了一会儿,玉米棒终于熟透了,我开心极了,立马把嘴靠近了玉米,咬下去,软乎乎的,嚼在嘴里,香香甜甜,真令人喜欢。

我无论吃多少玉米棒,都不会吃腻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描写玉米的优美句子

全文共 563 字

+ 加入清单

玉米是农家小院的主角,它们刚到家的时候还穿着浅黄或深绿的苞衣,小山一样堆积在房前檐下。下面是小编收集的描写玉米的优美句子,快来看看吧!

1、在下透几场春雨之后,玉米苗像新生的笋尖,顽强地钻出地面。

2、玉米叶像舞者伸开的柔软的上肢。

3、玉米须软绵绵的,就像老爷爷的胡须一样,有趣极了!

4、玉米的叶子像雨后春笋似的,长了出来。

5、玉米的叶子随风摆动,就像一名亭亭玉立的姑娘在地里翩翩起舞。

6、剥开玉米壳,里面呈现出金黄金黄的玉米粒,颗颗饱满,就像黄宝石一样晶莹剔透。

7、玉米棒子的脑袋上长出了细长的毛,就像老爷爷棕色的胡须。

8、夏天,玉米都长高了,就像整齐的方队,横竖成行。

9、微风吹过,玉米叶子此起彼伏,像大海中的浪花。

10、肥大的绿宝剑似的玉米叶子上,还有湿漉漉的夜露,风一摇,露珠就顺着粗壮的秸秆滚下来。

11、房顶上的玉米越来越多,有的像堡垒,有的像麦垛,有的像堵墙……

12、玉米叶壳的颜色都是绿色的,共有十几层,颜色由深到浅,最后一层薄如蝉翼,玉米棒子就像披着一层薄薄的绿纱。

13、当我走进玉米地时,看见玉米杆就像一个个哨兵似的,挺拔地站在地上,身上还背着“手榴弹”,保卫着“开心农场”。

14、粗大的玉米棒子有30多厘米长,像一支金灿灿的棒褪。

15、剥完玉米皮,一个金灿灿的玉米就露出了脸,玉米粒金黄金黄的,像一颗颗小珍珠。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那片玉米地竟与我有关作文800字

全文共 955 字

+ 加入清单

回忆起故乡,印象最深的便是离老屋很远的那片玉米地,站在老屋前望着一个身影在烈日的灼烧下钯着地。

那片玉米地是隔壁的祖母送给爸爸的,小时候体弱多病的我几乎一天二十四小时都是在炕上度过的。到了读书的年纪,却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蹦蹦跳跳地去上学,只能在家独自读着一本图文并茂的《水浒传》,但这本书也来之不易,母亲很早故世,全家只靠父亲养活,祖母虽住隔壁却从未来看过我。她恨爸爸没出息,便与他断绝母子关系,可毕竟我的体内还流着一丝她的血液,在我们家几乎绝望时,她送给了爸爸那片玉米地,从此全家只靠那片玉米地生活。

爸爸不分昼夜的细心照料着那一亩三分地。放学后,我会站在老屋前,靠在桑树下,远远地望着一个若隐若现的弯成弓的身影,不分春夏秋冬地守候在那片玉米地里。

虽然那片玉米地养活了我们,但我并不认为它与我有关。第一是因为祖母来家里谈分地时特别强调了利益是要二八分的,挣了钱我们要八份,给祖母二份。虽口头上说是送却还不如直接说让我们打理,她坐等收钱;第二,从小除了在大街上碰到过以外,她从未来看过我,即使我躺在床上无人照料。

每当看到爸爸那忙碌的身影和想到这些时,我便会恨着祖母,咬牙切齿地恨着。

直到祖母病故的那天。那天的天气很冷,风吹着破旧的大门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那晚我并没有哭,呆滞地看着祖母被放到冰冷的棺材里被人抬出村口。那晚,我麻木地看着泪流满面的父亲不知该说些什么。

数日后,清晨的阳光把我唤醒,一切还是那样,只是空气中少了一丝祖母的味道,懒洋洋地翻了个身,偶然发现炕席下竟压着一叠厚厚的纸钞,全是百元!我诧异极了,心想:父亲每年的收入屈指可数,况且我的花费已经让父亲负债累累了,这些又怎么会出现在我们家呢?带着满肚子的疑问,我跑去玉米地问父亲。

父亲沉默许久才说道:“这是你祖母留给你用的。”看着我张大的嘴巴,他竟平静得像一面镜子。仿佛一切都在他意料之中。于是,他舔了舔略干的嘴唇说道:“她最后几分钟递给我这些,还对我说‘这孩子命苦,我知道你攒不住钱,便帮你攒着,这些留给孩子花’。”父亲说完,我潸然泪下。

在这之前,我是那样的恨祖母,误解了她的良苦用心。

那时正是秋季,玉米正熟正旺,从前我从不会认为那片玉米地与我有关,可我恰恰忽略了是它让我们有了经济来源,是它用华丽丽的时光装饰了我少年的梦。那片玉米地竟与我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