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济南九顶塔的由来(汇编20篇)

光阴荏苒,时光如梭。转眼间就到了“八一”建军节。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建军节的由来作文,欢迎大家阅读!

浏览

545

作文

1000

中秋节的由来作文

全文共 598 字

+ 加入清单

中秋节是远古天象崇拜——敬月习俗的遗痕。据《周礼?春官》记载,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献良裘”、“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汉代,又在中秋或立秋之日敬老、养老,赐以雄粗饼。晋时亦有中秋赏月之举,不过不太普遍;直到唐代将中秋与储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杨贵妃变月神、唐明皇游月宫等神话故事结合起,使之充满浪漫色彩,玩月之风方才大兴。

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并出现“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节令食品。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而且“弦重鼎沸,近内延居民,深夜逢闻笙芋之声,宛如云外。这五百多年中推出“烧斗香”、“走月亮”、“放天灯”、“树中秋”、“点塔灯”、“舞火龙”、“曳石”、“卖兔儿爷”等节庆活动;其中的赏月,吃月饼、团圆饭等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传送,以前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大地开裂,河水枯竭,人们无法生活。有个叫后羿的英雄一下子射掉了九个太阳,解救了大家。人们为了感谢他,送给他一颗“长生不老药”。后羿舍不得吃,就交给妻子嫦娥保管。后羿有个徒弟叫蓬蒙,一心想弄到这颗“长生不老药”。一天,他装作生病,趁后羿外出打猎的机会,逼嫦娥交出“长生不老药”。嫦娥在情急之下将“长生不老药”吞进了肚里,飞到了月亮上。从此,嫦娥和后羿就只能隔空相望,互相思念。

于是,人们就把这一天叫作“中秋节”,纷纷在这一天祭月、吃月饼,以寄托对亲人地思念。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寒衣节的由来说明文

全文共 1422 字

+ 加入清单

民间传说,孟姜女新婚燕尔,丈夫就被抓去服谣役,修筑万里长城。秋去冬来,孟姜女千里迢迢,历尽艰辛,为丈夫送衣御寒。谁知丈夫却屈死在工地,还被埋在城墙之下。孟姜女悲痛欲绝,指天哀号呼喊,感动了上天,哭倒了长城,找到了丈夫尸体,用带来的棉衣重新妆殓安葬。由此而产生了“送寒衣节”。

又有人认为寒衣节是从先秦的迎冬礼仪脱胎而成。据《礼记·月令》记,农历十月是立冬的月份。这一天,天子率三公九卿到北郊举行迎冬礼,礼毕返回,要奖赏为国捐躯者,并抚恤他们的妻子儿女。已经死去的人怎么受赏呢?为他们“送寒衣”当是题中应有之义,上行下效,遂相沿成习。

不过这种观点只能停留在推论上,因为有关民间于十月初一“烧献冥衣靴鞋席帽衣段”的记载,直到宋代才出现于文人的风土记述中,如果说寒衣节是先秦时就形成的,那就很难对这么长一段时间内的记录空白作出合理解释。所以,也有人推断寒衣节俗的形成不会早于宋代。

有些人说,这便是寒衣节的来历。其实,寒衣节的来历传说故事有许多种版本。 不过,据考证,早在周朝时,农历十月初一是腊祭日,这天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礼记.月令》中描述了周代腊祭的情形:以猎物为祭品,天子在社坛上祭祀日月星辰众神,在门闾内祭祀五代祖先,同时慰劳农人,颁布新的作息制度。

《诗经.豳风.七月》曾提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说从九月开始天逐渐要冷了。人们该添置御寒的衣裳了,因此十月初一又俗称授衣节。 故前代授衣多在夏历九月,日期不确定。《唐大诏令集》卷77:唐玄宗天宝二年八月制曰:“禋祀者,所以展诚敬之心,荐新者,所以申霜露之思。 是知先王制礼,盖缘情而感时。 ……自流火届期,商风改律,载深追远,感物增怀,且诗著授衣,令存休浣,在于臣子,犹及恩私,恭事园陵,未标典式。 自今以后,每至九月一日,荐衣于寝陵,贻范千载,庶展孝思。 且仲夏端午,事无典实,传之浅俗,遂乃移风,况乎以孝道,人因亲设 教,感游衣于 汉纪,成献报 于礼文,宣 示 庶 僚 ,令 知 朕 意 。 ”这一诏令直接影响到民间拜墓送衣的习俗。 由于十月方入冬,九月稍嫌早,这一习俗在宋代便推移到十月朔日。

宋代十月朔的习俗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授衣、祭祀和开炉。吕希哲《岁时杂记》载:“十月朔,京师将校禁卫以上,并赐锦袍。 皆服之以谢。 ……边防大帅、都漕、正任侯,皆赐锦袍。 旧河北、陕西、河东转运使副无此赐。 祖宗朝,有人自陈,乃赐衣袄。 诸军将校皆赐锦袍。 ” (←授衣)(祭祀→)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东京汴梁九月“下旬即卖冥衣、靴鞋、席帽、衣段,以十月朔日烧戏故也”,至“十月一日”,则“士庶皆出城飨坟,禁中车马出道者院及西京朝陵。 宗室车马,亦如寒食节” 《梦粱录》记南宋临安也是“士庶以十月节出郊扫松,祭祀坟茔。 内庭车马,差宗室南班往攒宫行朝陵礼”。《河南程式遗书》云:“拜坟则十月一日拜之,感霜露也。 ”宋人祀先用“绵球楮衣”,后世称之为“寒衣”,宋人尚无此称。

明代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春场》有当时寒衣节的详细记载:“十月一日,纸肆裁纸五色,作男女衣,长尺有咫,曰寒衣,有疏印缄,识其姓字辈行,如寄书然。家家修具夜奠,呼而焚之其门,曰送寒衣。新丧,白纸为之,曰新鬼不敢衣彩也。送白衣者哭,女声十九,男声十一。”

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送寒衣》上有清代寒衣节的情形:“十月朔……士民家祭祖扫墓,如中元仪。晚夕缄书冥楮,加以五色彩帛作成冠带衣履,于门外奠而焚之,曰送寒衣。”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中秋节的由来作文

全文共 531 字

+ 加入清单

中秋节吃月饼据说始于元代,当时,中原人民不堪忍受元朝压迫,朱元璋联合各路义军计划在八月十五日这一天起义,为了传递消息,刘伯温想出了把写有“八月十五杀鞑子”的字条夹在月饼中,以互赠月饼传递消息的办法。后来,朱元璋推翻了蒙古统治建立了明朝,还以月饼赏赐下属庆祝,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也慢慢的在民间传开来。

其实“月饼”一词早在朱元璋之前就已经出现了。据说,在唐朝,八月十五中秋之夜唐太宗李世民和杨贵妃边吃“胡饼”边赏月,唐太宗觉得“胡饼”一词太俗不雅,正在踌躇之时正好看到杨贵妃举头望月,唐太宗脱口而出“月饼”,从此“月饼”一词便在民间逐渐传开。

相传,当年武王伐纣,太师闻仲制作了一种甜味的边薄心厚的圆饼作为行军干粮,闻仲也因为制作的这种糕点被民间奉为糕点业的祖师爷,人们为了纪念闻仲而把这种圆饼叫做“太师饼”。据史料记载,月饼的始祖应为这种“太师饼”。

在北宋,中秋节的时候,在皇家有吃一种叫做“宫饼”糕点的传统,而民间在这一天也有吃饼赏月的习俗,在民间称这种糕点为“月团”、“小饼”。另外在苏东坡的《留别廉守》中就曾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诗句。宋代的文学家周密,在记叙南宋城市经济文化和市民生活﹐以及都城面貌﹑宫廷礼仪的《武林旧事》中也提到了“月饼”的名称。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端午节的由来的作文700字

全文共 566 字

+ 加入清单

人们都知道端午节来临时要包粽子和吃粽子,但你知道为什么要在端午节包粽子和吃粽子吗?让我来跟你讲一讲吧。

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屈原的诗人,与村民的关系很好。但是有一天,屈原把一块很大的石头绑在自己胸前,走到湖边,纵身一跃,跳进了湖里,投湖自尽。村民见状连忙大喊;“屈原先生跳湖了!屈原先生跳湖啦!”大家快来救人啊!于是大家捞了三天三夜也没有见到屈原先生的尸身。

于是,人们把蒸好的糯米揉成三角形丢进湖里说;“鱼儿啊,你饿了就吃这个饭团吧!别去吃屈原先生的尸身啊!”村民又往湖中倒入了雄黄酒说;“毒虫啊!你喝了这雄黄酒,你就醉了吧!别去啃屈原先生的尸身啊!”

从此以后,每当端午来临时,人们都会以吃粽子形式和把粽子丢入湖中的方式来纪念屈原。

端午节这天,人们都会在家里包粽子,我也去凑热闹,我觉得十分新奇,就一起包起了粽子,粽子的做法是,先把两张粽叶卷在一起,然后放糯米和自己喜欢吃的馅料,也可以不加。还可以包咸味的粽子,喜欢咸味的人可以尝试一下。

我在街上玩,看见了包粽子比赛,在规定的时间内包多少就可以拿回家。只见阿姨们正在手忙脚乱的包粽子,她们绝不会浪费一秒钟的时间。在最后的时间里,她们包完了最后一个粽子。

夜幕降临,我回家吃晚饭,今天是端午节,看见外婆也在包粽子,准备晚饭吃。

为了纪念屈原先生,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吃粽子,这就是端午的由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趾高气扬的成语由来

全文共 474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趾高气扬,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成语】: 趾高气扬

【拼音】: zhǐ gāo qì yáng

【解释】: 趾高:走路时脚抬得很高;气扬:意气扬扬。走路时脚抬得很高,神气十足。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

【示例】但是那种~的神情总嫌有些不够大方吧?闻一多《复古的空气》

【近义词】趾高气昂、得意忘形、不可一世、目空一切、颐指气使。

【反义词】卑躬屈膝、奴颜婢膝、妄自菲薄。

【灯谜】树顶奏唢呐

【歇后语】大雁飞东南;孔夫子上树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含贬义。

【成语故事】:

春秋时,楚国有个将军叫屈礼,此人注重外貌,不学无术。只要自己稍微有点点成就就开始骄傲自满。把别人都不放在眼里。觉得世上唯我独尊。有一次,楚国派他去剿灭当时的绞国。屈礼很幸运的打了胜仗。从此他便更加的目中无人。第二年,楚王见他打了胜仗就再派他去攻打罗国。当时为他送行的将军魏延觉得他不对劲。他的心思都放在骄傲自满上面,根本就无心打仗。魏延赶紧将这种情况汇报给了楚王。楚王听后增派了援军才得以凯旋而归。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济南的味道读后感四年级优秀作文

全文共 499 字

+ 加入清单

作为土生土长的济南人,在这片热土上生活了将近26年,一直对它充满了热爱与感恩,自认为对它略有了解,其实我对它的了解仅限于皮毛。在阅读了《济南的味道》之后,我又加深了对它的了解,并对它更加的热爱了。

我现在家住千佛山脚下,上班在大明湖畔,但是却少有时间去游一游千佛山和大明湖,偶尔去了也只是闲逛一下而已。可是在读了《济南的味道》一书之后,心中又多了对千佛山和大明湖的向往,对它们有了更多的了解之后,心向往能带着这些感悟再去游览这些地方,可能收获的就会更多,不在只是单纯的闲逛了。之前学校文化建设,我负责了寻根曲水亭街的部分,自认为查找了很多曲水亭街的资料,对曲水亭街也算有所了解了。但是在读了《济南的味道》之后,我才发现原来我知道的还太少。

品济南,爱济南,这是我需要一直去探索了解的地方。济南,恰是一朵由泉水滋润的蓓蕾初绽的清荷,嗅一下雅透肺腑,品一下情远意长。在躁动的夜里蹁跹的荷花仙子,常常会乘着大明湖中那韵走斗拱、笙歌勾连的画纤纤地荡进济南文人的梦里,演绎出一首首乡情浓重的乐章。济南,更是一个由荷精心孕育的莲蓬,每一粒睡在母亲怀里的莲子,都会带给你久久的悠香……

[济南的味道读后感四年级优秀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赶鸟节的由来说明

全文共 975 字

+ 加入清单

每一年仲春月朔,是瑶族人的赶节。相传,在好久好久之前,江华山区,林木富强,很适合鸟雀繁衍生息。以五谷为食的山雀、野鸡、斑鸠等等熬过了隆冬,看到山桃花开了,伸动翅膀,飞上天空,站上了高枝,看到山里人来了,就唱起欢乐的歌;看到妹姑手里黄灿灿的包谷籽,一把把,一串串,撒进了黑沃沃的山土里,唱得更欢了,邀集火伴,快来“会餐”!如许,它们常常成群结队,飞如乌云遮日,落象黑幕压地,耕蓬菖人一走,它们奇妙地摸索了“稻草人”,飞落坡地,用锋利的嘴巴不断地啄,不一会儿,山土就培植浪费蹂躏地不成模样了。鸟害成炼蓬菖人的一块芥蒂。山地里没有了收成,耕蓬菖人只需吃蔬菜,官府的钱水粮流也干枯了,皇上发了慌,忙下圣旨:“谁制住了鸟害,赏林九架,免税九年。”

圣旨传上去以后,山主、耕蓬菖人都想开了体例。盘云寨有个盘英姑,很爱唱歌。耕蓬菖人听了她的歌,口里象溶了一块蜜;她向着山泉唱,山泉都停止了流淌;她向着山林唱,鸟雀们都羞得不敢开口,盘英姑的歌停了,鸟雀们还久久不肯分开。耕蓬菖人想到:要赶鸟,盘英姑必然有体例。因而,盘云寨的男男女女都离开英姑的木楼,跟她学起了唱歌,并筹议把歌传到九十九寨的耕蓬菖人中间去,商定下年正月的最后一天,下种之前,把鸟雀从九山引开,赶到没有阳春作物的白头山去。在盘云寨,有个叫盘阿肚的山主,养了一对画眉,每天凌晨,他把鸟笼挂在木楼的房梁上,逗着画眉唱。说也奇特,也引来一些山雀,日停寨头,夜宿楼檐,山主非常欢畅:“哈哈,九架岭又到我名下了。”因而,他仓猝修书,陈述天子。天子朱笔一点,号令各盗窟:山主们多养画眉,正月末一天,以鸟引鸟,把九山九岭的鸟雀引上白头山石岩岭。

正月最末一天到了,就要种早包谷了,天朝晨,九十九寨的耕蓬菖人,歌颂着集会寨头。九十九寨的山主,看着鸟雀一群群飞出山林,飞来盗窟,好不欢畅,举起鸟笼,抢在耕蓬菖人的前头,向白头山堆积。鸟雀也真的追着歌声,跟着人们,飞往白头山。

这天,白头山上人多,鸟也多。好天,鸟雀飞成排,为歌颂者遮日荫,雨天,鸟雀飞成队,为唱歌人挡风雨。耕蓬菖人从凌晨唱到傍晚,鸟雀真的忘了飞回山林,累了,就落在岩石上,人们悄悄拜别。到第二天,鸟们飞到云头寻觅歌声,它们围着白头山飞,仿佛山头有听不完的歌声。如许,鸟雀们在白头山呆了半年,比及它们醒来,坡地上只剩了稻谷杆子,耕蓬菖人们早把粮食收进了寨门。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济南游记精彩作文

全文共 301 字

+ 加入清单

昨天,我和爸爸来到了泉城济南

在那里住了一夜后,第二天我们就开始饱览济南的美丽风景了。我们坐公共汽车到动物园,我和爸爸先进去看的机灵的猴子。来到这儿,我发现外面已经有不少的游人来观看了。机灵的小猴子个个精神饱满,在假山旁左右蹿,上蹦下跳。我们又去看的笨重的大象。我想:“它可不笨啊,我从电视和电脑上看,大象还能用鼻子卷画笔画画呢!”想着,我们就到了大象区,一头可爱的大象正看着我呢!好高兴呦!

逛完了动物园,我和爸爸又一起去了趵突泉公园。在那里,我见到了梦寐以求的咕噜作响的趵突泉!爸爸说:“多美呀!抓紧合个影!”还沉浸在快乐中的我还没反应过来爸爸就“咔嚓”一声把刚才的我永久的保留了起来。

今天真快乐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初中济南的声音作文

全文共 764 字

+ 加入清单

暑假时分,我出游济南

渐入济南,隐约间,一曲长笛渐行渐远,而车窗外的景色也悄无声息地变化着。由高楼大厦步入了亭间小巷,犹如诗一般淡雅,画一样清新,耳畔,余音缭绕……

红妆翠盖木兰舟

在大明湖畔停下,古代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进入大门,荷的清香便藏不住了,毫不吝啬地弥漫开来,不知不觉间,就来到了湖边。湖边伫立着几棵古树,枯老的树皮有如将士的手,正守护着这片宁静的湖。放眼望去,湖面上满是翠绿,粉嫩的荷花夹杂在翠绿之中。坐上小舟,一点点划向湖的中央,小舟穿行在荷叶间,我把手伸出,指尖触碰着,丝丝清凉习来。湖畔的人们,悠闲地踱步,时光如此惬意,简单的幸福,大概就是如此……

一池新绿芙蓉水

一恍眼,就到了中午。沿着青石小巷,一直走,路上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叫喊声此起彼伏,小摊也愈来愈多。这些食物并不精致,相反的,它们制作起来十分简便。陪伴我们同行的,是身旁那一池芙蓉水,那水颇有几分婉约的气质,然而,人们也总说:“出水芙蓉”。转一个糖画,边品边看,水的两边是茶馆,人们坐在外头,喃喃细语,好不悠闲自在。再瞧瞧那美食的制作人,满头大汗的,脸上却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手里还不停歇。糖,很普通,但这甜味儿,却十分清淡,丝毫不减。简单的幸福,大概就是如此……

江心泉迸蕊珠黄

继续前行,就到了著名的趵突泉。进入景点,一下就清凉了,正因清早那一场雨,瞧,那几个泉眼正不停地冒着水,整片池上浮着一层雾,仿佛仙气浮动。景色虽十分普通,但是,这里却被披上了神秘的纱衣。

人们总说:“人生如戏”,而在济南,却是“人生如诗”,在这个高楼耸立的省城,却仍然独留了那一份诗韵。济南的美,出尘细致,悠远而淡然。如今,我们缺少了那一份自然朴素。也许是老济南府感染了我,而这样简单又淡泊的生活,又何尝不是种幸福?

耳边又闻长笛笙歌,那是济南的声音

浮生未歇……

[初中济南的声音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端午节的由来作文

全文共 401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一大早,我外婆、外公、姑婆、姑姑、姑父,来到我家。我起了床,看见有这么多亲人来到我家,我还不知道是什么回事。

我打听到了今天是端午节,我想:今天是端午节,应该今天会包粽子和吃粽子啊!我跑过去问奶奶,奶奶说:“再等一会儿,等把这些事做完,再来包粽子。”

一会儿,奶奶拿出粽叶和粽米放在桌子上,大家都围过来,开始包粽子,我也拿出两片粽叶,要上几勺粽米开始包起来,我包了一个完整的粽子后,我摇了摇,我摇得轻晃晃的,怎么一点重量也没有啊,我一看,原来没有包紧,粽米掉了一地,我连忙把地上的粽米清理干净,之后我又拿起粽叶,放上粽米,继续包起来。

我仔细地包了起来,每一个角我都看了一遍,都没有“缺点”,我把粽绳包住,我摇了摇,很重,我成功的包了一个粽子。

我把粽子放在锅里煮,一会儿后,一阵阵粽子的清香飘浮在屋里,闻得我口水直流。

粽子好了,我吃着自己亲手包得粽子,知道了只要有付出,就会有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去济南动物园玩的日记400字

全文共 665 字

+ 加入清单

抑制不住心中欢喜的心情,蹦蹦跳跳跑进了一片蓝色的世界。

啊哈!在水池里玩的两个胖家伙是什么海洋生物啊?近去一看,是两只活泼可爱的海狮在练习游泳呢!

咦?这里面怎么还开着空调?那站着一动不动的家伙不就是企鹅吗?看来这里面是企鹅的领地哦!那三只企鹅站成一排,一动不动,活似三个布娃娃。难道想跟我玩“木头人”的游戏吗?嘿嘿,你们是必败无疑!于是,我也一动不动的看着企鹅们。N秒钟过去了,爸爸叫我看鲨鱼,我答应了一声,结果这场游戏我输了。三只企鹅高兴的跳下水,游来游去,仿佛在嘲笑我这个输家。

“鲨鱼和海龟!”闻声而去,揉揉眼睛,只见眼前两条鲨鱼神奇的游来游去,根本不给海龟露脸的地儿。惊讶之中,一位戴着氧气罩的人突然闯了进来。开始表演节目了!这叫做“人鲨共舞”,好戏上演喽!这位潜水员想抓到那条小鲨鱼,可是小鲨鱼一点儿也不配合,它摇摇尾巴,扭头就跑。潜水员左抓抓,右抓抓,就是抓不到。于是,潜水员去抓那条大鲨鱼,可是大鲨鱼趴在下面不想动了,一副懒洋洋的样子。后来,潜水员想站在海龟背上一展风采,但是海龟很不乐意的游走了。看这些可爱的动物们!

那精彩的海狮表演,更是掌声如雷。驯兽师拿来一小桶鱼,喂给了海狮们两三个鱼。现在,海狮们乐意表演了。海狮们从水底嗖的蹦出来,顶了一下头上的皮球,真可爱!现在好像要表演套圈圈了 ,驯兽师扔出去圈圈,海狮把头探过去就套中了,真厉害!台上的观众不住的叫好,小朋友的眼睛紧紧的盯住可爱的海狮。有一只调皮的海狮还舔了一个小朋友的脚呢,那位小朋友吓得慌忙跑走了。

再看看那些奇怪的鱼儿、海藻、浮游生物,真舍不得离开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济南的秋天

全文共 1107 字

+ 加入清单

十月中旬,当太阳的光芒在一次返回到了炎热的赤道,大雁纷纷排好人字形的队伍南归时,在北中国的济南已是深秋。没有巴黎秋天依然浪漫的小资情调;也见不到热带秋天依旧的烈日炎炎。济南的秋天就是济南的秋天。

当阵阵秋风轻轻漫过草地,依旧止不住的带起片片金黄的落叶。当秋风又止,那一片片的金色又缓缓飘落,是德国童话中勤劳的爱丽丝拍打天鹅绒被是下起的黄金雨吗?闭了眼,细细聆听叶子们落到地面时不经意间发出的轻轻地轻响。嗯,是有千千万万个小精灵在金黄的地毯上舞蹈吧!当眼睛再次睁开,才发觉“雨”已经停了许久,万物都是静的。当和煦的阳光透过树影零星地洒在与它同色的大地上时,便分不清哪是阳光哪是地面了。

秋姑娘勤快的给大树理了发,所有的树光秃秃的,山也光秃秃的。可济南的山却不同。看,那漫山遍野的红叶!红的像要漫出来似的,映的那太阳也羞红了脸;映的那留下过冬的鸟儿在红色中奔忙着,互相唱着欢乐的歌谣;映的所有经过的人们都不禁抬头欣赏这醉人的美景。徐徐走进这迷人的红色,一股芳香扑鼻而来——各种菊花露出她们白色、黄色、紫色的衣裙迎风摆动;正想俯身触摸那细腻的花瓣,桂花的枝条又把你挡住,使你沉醉在她的宜人芳香中;正陶醉,远远又瞧见一串红的外衣了……在金秋十月,济南竟也有百花争艳!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秋雨在诗人笔下总是凄凉的,总是代表着思念。昨夜,回家时,正赶上济南入秋来的第一场雨。淅淅沥沥的下着,我坐在公交车上,隔着朦胧的雨雾看见无数被映得发亮的珍珠围绕着一颗闪闪发光的钻石——再细看,才从“梦”中醒来。知道是许多晶莹剔透的水珠贴在车灯上。难道是秋姑娘又在倾诉她的愁苦吗?第二日,雨停了。抬头望,天是那么蓝,那么令人向往。在那使人心醉的蓝色上面,精致的缀着几团像弹好的,蓬松的羊毛般的云,慢慢地浮着。雨后的阳光看起来也更加动人化成了数不尽的金丝,斜斜地照射在一朵朵云上面。哦!昨夜只是秋姑娘在梳妆,今日又在金色的头发上别了几枚精致的卡子罢了。看来我并不理解唐宋诗人们的情感,因为我在济南度过每一个秋天。

无一例外,济南的秋天照样是收获的季节。枣密密麻麻地挂在树梢;苹果如同红灯笼一般点缀着果林;橘子更是令人欣喜,数也数不尽……棉花地里,所有的棉桃都绽开了,露出灿烂的微笑;只有少数几个依旧被困在硬硬的壳里,裂出几道缝,竭力想钻出来。身处棉花地中央,棉花叶子都已经泛黄枯萎,只见满眼的白色,倒有几分冬天的韵味了。地里乡下,到处都有人们忙碌的、快乐的身影。提着竹篓采着棉球,望着自己辛勤付出的回报,会心地笑了。

猜!在蔚蓝的天空下,包裹着心旷神怡的美景与人们收获时含笑的脸庞的是哪里?

没错,那就是秋天的济南。

[济南的秋天初中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游济南动物园作文700字

全文共 733 字

+ 加入清单

前几天,我们全家人送我姑姑去山东济南上大学,也顺便游玩了济南的大明湖,芙蓉街,动物园,我就来说说动物园吧!

下午,我们从宾馆一路坐公交车来到了动物园的东门。进入动物园,走了好久先看到了猴山。旁边有一块大石头,上面刻着“花果山”三个字,山上有很多猴子。其中有一只小猴子在表演杂技,还有一只像是刚出生的猴子,袖珍版的,站在山顶玩,好可爱呀!

到了大猩猩馆,里面有六只大猩猩,它们的个子可真大呀,看起来高大威猛。它们全身都是黑色的,虽然它们看起来有点凶猛,可是它们都是吃素食的哦,游览的时候还有人给它们投苹果,它们吃得可香可快啦。

来到了大熊猫馆,这是我第一次看到真的大熊猫,它正躺在地上懒懒地晒太阳呢。等了一会儿,它又起来吃起竹子了,估计是饿了吧。

一转身我们就看到了河马,河马正在水里舒服地泡澡呢!再前面还有长颈鹿,它的腿比我高太多了,人站在它的面前显得太渺小了,它身上是黄色的掺杂棕色的斑点。

走着走着就到了“狮虎山”,里面有非洲狮,白虎,孟加拉虎和东北虎。姑姑看到白虎的瞬间还吓了一大跳。

斑马馆紧接着就来到了,黑色和白色相间的斑纹使人一眼就能认识它。

我们来到了梅花鹿生活的地方,梅花鹿身上都是雪白的斑点,真漂亮,公的梅花鹿头上有角,可母的却没有,真神奇!它的邻居是剑鹿,它头上的角像两把长剑,可锋利了,应该是用来对付敌人用的吧。

我们还看到了一种动物叫“麋鹿”,它被人们称为“四不像”,因为它的头脸像马,蹄子像牛,尾巴像驴,角像鹿,所以叫四不像。据说,四不像是神奇的动物,《封神榜》中姜子牙骑的坐骑就是四不像。

公园里还有好多可爱的小动物,有白鹭,孔雀,火烈鸟等。动物园还有儿童游乐场,可好玩了!

天黑了,一天的动物园游玩就这样愉快地结束了。欢迎小朋友们有机会也去亲身感受一下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中秋节的由来作文

全文共 512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它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中秋由来

全文共 713 字

+ 加入清单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为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称为“仲秋节”。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优良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古人给予月亮许多传说,从月中蟾蜍到玉兔捣药,从吴刚伐桂到嫦娥奔月,丰富的想象力为月宫世界描绘了一幅幅斑驳陆离的胜景。自汉至唐,骚人墨客纷纷吟咏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圆时成为抒发感情的极佳时刻。至北宋太宗年间,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取意于三秋之正中,届时万民同庆。中秋之夜,明月当空,清辉洒满大地,人们把月圆当作团圆的象征,把八月十五作为亲人团聚的日子,因此,中秋节又被称为“团圆节”。

中秋节成为一年之中的重大节日,又与科举考试有着极其微妙的关系,在我国封建社会,开科取士,一直是统治者十分重视的一件大事。而三年一次的秋闱大比,恰好安排在八月里举行。胜景与激情结合在一起,人们便将应试高中者,誉为月中折桂之人。每到中秋,必须进行隆重庆贺,成为全社会人民的重要风俗,经朝历代,盛行不衰,中秋节逐渐成为我国四大节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济南的英雄山

全文共 720 字

+ 加入清单

初冬的早晨,阳光明媚,我和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相约来到赤霞广场。虽然天气寒冷,但丝毫没有阻挡我们的好心情。

走进广场,一座雄伟的毛主席塑像屹立在广场中间。广场上的人们正在享受着冬日暖暖的阳光。有的人正在把一个个风筝放飞蓝天,有的人坐在椅子上悠闲地吹奏着萨克斯曲,还有的小朋友正高兴地玩着轮滑。我们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欣赏了五角枫、法桐、银杏树等等,它们为冬季装扮了美丽的色彩。

穿过广场,我们来到一排排高大、挺拔的白杨树下。白杨树好像有千里眼、顺风耳,老远就听见我们的脚步声,摆动着枝叶像是跟我们打招呼哩!它的树干非常粗糙,有很多树疤,好像一只只眼睛,多得数不清。它们有的小而聚光,正在欣赏美丽的风景,有的大而明亮,在注视着来来往往的行人,还有的正在仰望着瓦蓝的天空。啊!大自然真是太神奇了!

一路走过,我们来到英雄的脚下,远远的望着台阶,山好高哇!老师让我们猜到山顶的台阶共有多少阶,有的同学说190阶,有的同学说1000阶,还有的说100阶,老师说:“是188阶,不信大家可以亲自验证”,于是,一场爬山比赛开始了。

“3、2、1,开始!”老师的话一停,我们就拼命的向山顶爬去,大家都想得第一。有的同学手脚并用,有的同学泡着上去,还有的同学两台儿两台的向上爬,可带劲了。我甩开胳膊,大跨步的向上爬。起初,很轻松,慢慢的就有点抬不动腿了,跟在一旁的妈妈一个劲的向我喊加油,我在心里想:坚持就是胜利。当我爬到山顶时,已经汗流浃背了。我气喘吁吁地坐在地上,忍不住大喊一声:“我爬到山顶了!”

此时,我的心情特别开心,欣赏着远处葱葱茏茏的山林、一幢幢高楼大厦、还有那小的像模型似的汽车。

哇!泉城济南真美呀!这次爬山,也让我明白了坚持才会有所收获的道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济南灵岩寺一日游作文

全文共 407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的天气挺好,妈妈准备带我们去爬灵岩山。

于是我们准备好水、小吃出发了。

一路上,我和姐姐欣喜若狂,一边欣赏着美丽的风景,一边讨论着待会儿去灵岩山的那个景区游玩。不一会儿,我们到了。

妈妈停好车,我迫不及待地拿下东西,跑到了灵岩山脚下。望着高高的灵岩山,我便想起了明代文人顾炎武写的《重登灵岩》一诗:“重来绝岩一攀登,怀堵崔巍起暮烟······”我和诗人一样,也重登了一次灵岩山。

我们开始向灵岩山出发。

今天的人真多呀!很多人都是和我们一样新年登高祈福的,工作人员给了我们每人三支香,我和姐姐一路聊着新年愿望一路向上爬,很快我们随着人流到了山顶,我从高处往下看,发现本来非常大的房子现在变得很小,真的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呀!

我们来到大雄宝殿,燃香祈福,我心里默默地祝福:希望爷爷奶奶健康长寿、爸爸妈妈工作顺利、我和弟弟学习进步、开心每一天!

带着美好的祝福,我们结束了灵岩山之行,春天到了,小朋友们,也要多运动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光棍节的由来说明文

全文共 291 字

+ 加入清单

据说这个节起源于800多年前,也就是1111年11月11日,那天光棍达到和创纪录的8条。

其实,设立这个节是上帝的意思。耶稣诞生那天,也就是公元1年1月1日,第一个光棍诞生了(耶稣到底是不是光棍啊)。此后每年的这一天都成为一些光棍纪念的日子,可是真正成为节日,则是1000多年以后的1111年11月11日。

其实,说耶稣是第一光棍,并不是说在他之前这个世界上不存在光棍。那样的话,当时的这个世界岂不成了人间乐土了吗?那上帝也就不用派耶稣来拯救人类了。只不过耶稣成了最有名的光棍。其实举个不恰当的比喻,总统的夫人不是叫第一夫人吗?那并不是说在她这前就没有夫人了。小编这么说大家就明白了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描写济南作文

全文共 699 字

+ 加入清单

早就听说济南的景美了。这次,正好趁着清明放假去济南玩玩,欣赏一下那儿的美景。

去济南的路上,开始的一切是那么无聊,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妈妈告诉我快到济南了。突然,一团黄色从我眼前一闪而过,仿佛一股清新的春风让困顿的我为之一振。我定睛一看,哟,原来是一簇簇迎接春天的使者——迎春花呀!那一簇簇怒放的花朵你挤我碰,竞相开放。一阵风吹来,迎春花摆动着柔软的枝条,像在空中跳着欢快的舞蹈,把济南变得生机勃勃起来!接着,一片片绿色迎面扑来,原来是久违的小草从大地母亲的怀抱里伸出一个个嫩绿的小脑袋,那么多,那么绿,就像一条条绿丝带沿着公路蜿蜒延伸。还不时有几只鸟儿在上面蹦来跳去、叽叽喳喳。多美的画面啊!

到了济南,我们先去了趵突泉。趵突泉可真美啊!泉的四周环绕着姿态各异的垂柳,那长长的柔软的柳枝随风飘动着,有三两枝特别长的都吹到湖里去了,画着粼粼的波纹。泉中的三股水“突、突、突”地向外冒着,犹如怒放的花朵。泉水清澈见底,清的能看见泉底的沙石,无数的水泡从水底冒出来,一串、二串、三串……有的像小鱼吐的泡泡,有的像一串串的珍珠,还有的挨挨挤挤的,到了水面便炸开了,像那节日的礼花。周围的小泉里还养着许多漂亮的鱼儿,红的、黑的、花的……五颜六色,姿态各异。它们在水里觅食抢食的样子更加可爱。

欣赏完趵突泉,我们又来到玉兰园,那里的玉兰花有的粉中带白,紫中带黄,吸引了众多的人前来欣赏品味。大自然给予她的是多么精妙!朵朵玉兰,散发着幽幽的清香,阳光一照,玉兰仿佛漆了一层油腊似的,闪闪发亮。远远望去,多么像一块块无暇的翡翠呀!

出了趵突泉,我们又游览了大明湖、千佛山……每到一处都让我留恋忘返。

济南的春天真是美不胜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端午节的由来作文

全文共 730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端午节的传说有许多种,祭祀先祖,祭祀神兽,流传最广的,那就是追悼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春秋时期楚国的爱国诗人,先是朝廷重臣,后因楚怀王听信谗言,将其流放。屈原看着祖国被灭,悲痛万分,留下《离骚》《天问》《九歌》等著作后,抱石投入汨罗江。

周边百姓知道后,纷纷赶来打捞屈原真身,后来又将糯米饭团用叶子包住,用彩丝拴牢投入江中,用来喂鱼,以免鱼去咬屈大夫的真身,又往江里倒入雄黄酒,用药来迷晕水里的鱼虾,蛟龙等,防止那些动物去咬屈大夫。

慢慢的,糯米团成了现在我们吃的粽子,和雄黄酒一起成了端午的习俗。

其实端午节的习俗可多着呢,比如说赛龙舟、插艾叶、采草药、制凉茶,都是过端午节的习俗。我家便是制作凉茶来喝的。

一大早。我便迷迷糊糊的被老妈从床上揪起来就开始和她去买菜,黄瓜、粽子、豆腐、豆芽都买了,还有茶叶没买。我和妈妈逛遍了菜市场,也没有发现茶叶,妈妈不耐烦地挥了挥手“走吧走吧,幸好家里还有一点。”

回到家一看,已经十点了,我和妈妈立马就忙开了:“你洗菜,我洗豆芽,你去烧火,我来切菜,茶留着给你曾祖父煮。”我有条不紊的执行着妈妈下达的命令,厨房里锅碗瓢盆的交响曲此起彼伏。在一系列的行动后,我和老妈的工作终于完成了“剩下的就交给我吧!”一直坐在厨房里的曾祖父说“你们都出去吧,”我和老妈乖乖地从厨房里溜了出来。我家有一个规定,在长辈制作凉茶时,晚辈不得观看,所以我和老妈只能出来了。

不知过了多久,终于可以开饭了,“今天的饭菜真丰盛啊,”为你们母女俩点个大大的赞,老爸边说边伸出大拇指对我和老妈夸赞道。我突然想起了什么,飞快地跑进客厅,拿出凉茶。

那一顿饭我吃得很香,不仅是因为那些菜可口美味,还因为那里面有着我、妈妈、曾祖父劳动的汗水,同时有着对屈原的钦佩和赞赏!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春节的由来

全文共 721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也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古代过“年”不是在腊月二十九日或三十日,而是在“蜡日”,即后来的“腊八”。南北朝以后,把“蜡祭”移至岁末。到了民国时,改用阳历,才把阴历年叫“春节”,因为春节一般都在“立春”前后。

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俗称“过年”。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还有上日、正朝、三朔、三朝、三始、三元等别称,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开始。

春节,顾名思义就是春天的节日。春天来临,万象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有足够的理由载歌载舞来迎接这个节日。于是,节前就在门脸上贴上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

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年”是什么呢?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1993年,北京市人民政府颁布了禁放烟花爆竹的法律,使这一沿续了几百年的习俗成为历史。

春节是个亲人团聚的节日,这一点和西方的圣诞节很相似。离家的孩子这时要不远千里回到父母家里。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除夕”,又叫“团圆夜”,“团年”。传统的庆祝活动则从除夕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喜庆气氛要持续一个月。正月初一前有祭灶、祭祖、扫除污秽。三十日要贴门神、对联、挂旗、吃饺子、放鞭炮,除夕“守岁”等仪式;正月初一晚辈向长辈拜年,然后至亲友家贺年。亲友第一次见面时,说些“恭贺新喜”、“恭喜发财”、“恭喜”、“过年好”等话,互相祝贺。

1949年12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规定每年春节放假3天。春节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