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昭君怨送别苏轼怎么读(热门20篇)

苏轼,唐宋八大家之一。小时候学过的苏轼的文章不计其数,那么大家眼中的苏轼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浏览

4086

作文

247

水落石出之苏轼

全文共 479 字

+ 加入清单

苏轼水落石出的名人故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北宋时期的大文学家、书画家。他生性豪放,学识渊博,极富文采。在被贬嫡黄州时,曾两次游历黄州城外的赤壁,写下了两篇传世之作《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

当时,十月夜晚的月光分外皎洁明媚。苏轼和他的两个朋友沐浴着和煦的秋风,兴致勃勃地一起在城外散步。月白风清的美丽夜景,使他们诗兴大发,和朋友相聚,畅叙友情,更使他们忘记了一切烦恼,他们和歌吟诗,畅所欲言,欢乐之至,无以形容。苏轼突然想到了酒。他急忙赶回家中,询问妻子家中是否有酒。妻子笑了,拿出一罐藏了很久的酒,说这就是供给他临时需用的。

苏轼大喜过望,连连称谢,拿了酒,赶回朋友中间,来到赤壁下的长江岸边,登上小舟,泛舟游玩。

这时,只听见东流的江水发出潺潺的声响,在万籁寂静的夜晚显得特别清脆,岸边千尺陡壁,峻峭如削。一座座高大的山峰屹立,悬在山峰间的月亮显得小了;江水下落,沉在江水之下的石头,露了出来。

出处宋·苏轼《后赤壁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匕水落石出。”

释义:江水下落,水下的石头自然露了出来。比喻事情经过调查研究和对证,终将真相大白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苏轼与高俅

全文共 1064 字

+ 加入清单

《水浒传》第二回讲述太尉高俅的发迹史,说他原本是开封府一个浮浪破落户子弟,“这人吹弹歌舞,刺枪使棒,相扑顽耍,颇能诗书词赋。若论仁义礼智,信行忠良,却是不会”。在临淮州住了几年后,经人介绍,来到京城金梁桥下开生药铺的董将士家,董将士不想留他,于是转荐他到“小苏学士”处,“小苏学士”只留高俅在府中住了一夜,便又把他介绍给了驸马都尉王晋卿,此后结识了当时为太子的宋徽宗,由于踢得一脚好球,平步青云,做了太尉。

再说苏轼由于朝廷内部党争,屡屡遭贬,元佑八年(1093年),宣仁皇太后崩,哲宗亲政。身为旧党人物的苏轼知道自己的政见为新政所不容,很识趣地自请外补为中山知府。不到一年,政局变得越来越坏,绍圣元年(1094年)闰四月,朝臣弹劾他在担任翰林学士时所作的制词中有讥谤先朝之语,被贬为英州(今广东省英德市)知州,还没到任,又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安置于惠州。这个所谓的“节度副使”,不过是皇帝给大臣留的一点面子,实际上他已是被监视居住的犯人了。这还不算,没过多久,他被再贬为琼州(今海南省琼山县)别驾,居住在昌化军(今海南省儋县西南),过着“非人所居,药饵皆无有”的艰难生活,直到徽宗即位(1101年),才遇赦北归,不久死于常州。可以说,高俅飞黄腾达之日,正是苏轼遭遇灭顶之灾之时。此后二人之间尚有何联系呢?《挥麈后录》说:高俅始终对苏轼感恩戴德,念念不忘苏学士奖拔之情,每当苏轼的子孙亲友来京师时,高俅都要亲自抚问,赠以金银财物,以周济其贫。由此看来,苏轼把高俅荐给王晋卿,并非是由于厌恶他轻薄浮浪,恰恰是出于对他才干的欣赏。苏轼一生磊落豪侠,对人从不设防。宋人高文虎《蓼花洲闲录》说:“苏子瞻泛爱天下士,无贤不肖,欢如也。尝言:‘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子由(其弟苏辙,人称‘小苏学士’)晦默少许可,尝戒子瞻择友,子瞻曰:‘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此乃一病。’”人世间的事往往就是这样富于戏剧性,苏轼和高俅在政治上见解相左,在人生取向上也大相径庭,可以说完全不是同道之人,然而当苏门子弟贫不能存的时候,恰恰是高俅反过来救了他们的命,使苏轼子侄得以在南宋重振家风,这或许正得益于苏轼一生“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对谁都以诚相待,才使得政敌也为他的宽阔襟怀所感动。

这里顺便再交待一下高俅的晚年。靖康初,高俅护送徽宗南逃,到了临淮突然发病,不得不返回京城。当时大奸臣童贯、梁师成等人都由于民愤极大而被朝廷诛杀,蔡京被流放。惟独高俅免于此祸,后来病死于家中。这大概是由于他这一生对得起苏学士,阎王老子没有让他做刀下之鬼。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送别姐姐

全文共 411 字

+ 加入清单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我的姐姐作文400字作文。姐姐从小学到中学、到高中,最后背井离乡去了宁波上大学。

在姐姐离家那天,爸妈准备了不少东西,什么用开水一泡的粥啦,火腿啦,自家制的菜干啦等等,还有一些衣物。爸爸妈妈帮姐姐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离开了家门。

我看着姐姐离去的身影,心中百感交集,既高兴,也有点伤感。高兴的是姐姐终于成了大学生,毕业后可以自食其力了。伤感的是姐姐为我付出的实在太多太多:我很小很小的时候,父母一心赚钱,照顾我的担子就落在了姐姐的肩上,她学习回来后先写作业,然后烧饭,陪我玩。

吃饭了,又要喂我吃饭,晚上得等我睡了,她才能睡觉.我上小学了,姐姐买东西总是帮我买一份,她买点心回来时,也总会带回一份我爱吃的东西,和朋友去肯德基吃快餐,总会带回汉堡,鸡腿和可乐。我们相处十分融洽,从小到大总共也没有吵过几次嘴,更别说打架了。

现在,姐姐就要家上大学了,她对我的爱还点滴浇铸在我心头。我祝愿她在大学学习生活中一帆风顺!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我眼中的苏轼作文800字

全文共 903 字

+ 加入清单

从古至今,放眼望去,论我最喜爱的文人墨客,非苏轼无人能及。

论才气,苏轼在北宋算得上一流,与苏轼第一次正式见面,当属小学时品读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好似通向北宋的旋转门,门轻轻一推,才情兼备,月下闲叙的苏轼好似水波中的幻想浮现在我面前。再一推门,好似重回三国;“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景象又再现眼前,那时的周瑜何其雄姿英发!……慢慢的,我从苏轼的《念奴娇》中醒来,由此可见,苏轼善文,更善感,当时,苏轼有豪情壮志,也不泛有儿女情长,《江城子》中苏轼洒泪挥毫,写下痛思志妻的悼亡词“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再看“小轩窗,正梳妆。”竟是描写亡妻梳妆之举,孑身一人的痛楚与哀愁,只怕都容在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之中了。这时那你还能想象出是他写出了“乱石穿空,惊涛拍浪,卷起千堆雪”这样荡气回肠的诗句吗?

但仔细一想,我所倾慕的,不仅是他独有的才气,更是他的性格与人格。

苏轼在晚年多次被贬,经常举家迁往更偏远的地方。苏轼一心报国,满腔热血,却不幸陷入了党争。王安石变法苏轼并不支持,于是上书宋神宗,一心等待一纸诏书禁止不利于人民的改革措施,却不想,诏书是下达了,自己又被罢黜,于是只好携家眷至杭州任职。他本一心尽职尽责,却不想又被党争,御史牵连,因为他对许多小人敢于讽刺,于是被有些与他有嫌隙的小人歪曲事实,这便是“乌台诗案”。

他被押解示众,贬至海南岛,却依旧乐观豁达,春风明月,他一生横跨多半个中国,足迹早已不止万里,但他依旧没有放弃,无论离京城有多远,他一片忧国忧民之心始终不渝。他尽着自己的职责。却也寻幽访胜,赏遍山川景色。他为了能让一家老小吃饱,自己开了片土地,在东坡,为了能吃上肉,他又买了许多当时在宋朝不为人所稀罕的猪肉,又研制出了“东坡肉”。这也是令我欣赏的人生态度,他既没有似陶渊明明月隐山林,也没有似屈原自沉江底,这些做法是令我钦佩的,但苏轼却不然,他一生生活在逆境却全然不放予心上,他随遇而安,却也关心朝政,他悠闲自得,却也不低声下气,甘做幽人。

苏轼,有着“明月松间照”的安然自若,也有不攀高枝“谁见幽人独往事”的气节,这便是苏轼!我心中的苏轼!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苏轼与赤壁

全文共 588 字

+ 加入清单

赤壁,终究是古战场,纵然没有苏轼;苏轼,终究是一代文豪,纵然没有赤壁。

赤壁,从春秋无义战的那个年代起,就开始感受宫阙万间终成土的悲凉,在东风和西风交错的时空中,赤壁缄默了一个又一个世纪。

公元208年,曹操和刘备、孙权在此展开了激战,烟尘横飞中赤壁记下了这次惊心动魄的三分天下的战斗。几百年之后,苏轼抖落乌台诗案的污水,头顶明月振衣而来。

那晚的月,不是秦时的月,不是关山的月,是赤壁之上的大江明月。

疏星残月的浅照中,乱石穿空的赤壁矶已黯然在朦胧的晚风中。苏轼站在黄州凄离的晚风中,远离了曾经的和风细雨,无羁无忧;远离了官场翻云覆雨的诡计和陷阱,苏轼的脸上写满了岁月的沧桑与劫后的伤感。

诚然,你的到来使赤壁更加地耀眼;在大江明月的赤壁之上,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从你口中吟咏而出。但天性作诗的人,每到一处总有惊天动地的诗句蓬勃而出,在定惠院,在杭州,在岭南,在儋州,苏轼用诗文一步一步铺好了通向一代文豪的道路。

所以我说,苏轼和赤壁,在历史上只是偶然的相遇,他们并没有事先的约定,亦没有必然的相逢,苏轼之于赤壁,只是一个官场的天涯过客、偶留只爪的惊鸿,匆匆的一瞥,哪里会“复记东西”呢?

月上西山头,月光拉长了他徘徊不定的身影,拄杖徘徊已三更,没有人知道,一场凤凰涅槃一样的重生即将开始,一场前无古人的文化突围已凌然拉开了序幕,浩浩长卷的文学史册将在此揭开最壮丽的一页!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我眼中的苏轼作文600字

全文共 631 字

+ 加入清单

苏轼是一个多情的人吗?”,当你问四年级三班的同学时,你会听到几乎所有人都会异口同声的说:“是!他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道: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你看,他自己都说应笑我多愁善感,早生华发!但当我合上《一蓑雨任平生》后,感悟最深的是他的乐观豪放,而不是他的多愁善感。

我们就先说说这首让大家误解他多愁善感的词吧。这首词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虽然它的这一句有“多情”二字,但是接下来的一句“人生如梦,一尊还独酹江月。”又让我读到了它的洒脱。

我们再说说“乌台诗案”吧!苏轼因此被捕入狱后被贬黄州后好不容易获释,他便又活蹦乱跳,吟诗一首:

却对酒杯浑是梦,

试拈诗笔已如神。

此灾何必深追咎,

窃禄从来岂有因。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苏轼在大难过后不会多愁善感到不能自拔,他是典型的好了伤疤忘了痛,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

最后大家别忘了,苏轼可是豪放派的创始人哦!咱们看看苏轼的第一首豪放词吧!《江城子·密州出猎》第一句“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那是多么地“狂”啊!再看《定风波》中的“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又是多么地胆大啊!与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柳永的“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李煜的“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相比,这些多情的婉约派在苏轼的狂妄面前简直被秒杀。

所以,我确定以及肯定地告诉你,苏轼不是一个多愁善感的“多情”人儿。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我为苏轼代言作文600字

全文共 650 字

+ 加入清单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题记

提起中华上下五千年,我脑海中首先出现北宋,谈起文人是墨客,我最钟意苏轼

不少人对东坡的印像停留在那首“竹外桃花三两支,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字向中吧,或者就是黄州时发明的东坡肉,而这些却不是我为东坡代言的根本原因。

苏轼出生在北宋,他恰似为北宋而生。苏轼与曾巩一同科举,却因为欧阳修对苏轼文才太高错认成自己关门弟子而"人在家中生,锅从天上来"的丢失了一个状元。苏轼因心高气傲,改了王安石的诗,落网了乌台诗棠,每每有人听了这些,便发出惋惜,可在我眼里,如里没有这些,那么便不是苏轼这性子了。

轼就恃才白傲,目中无人,人如其名说是马车的外扶手,似乎天生应该张扬。与佛印不棋连败,孩子气的骂佛印。他与王安石几次纠缠,在最无助的时候王安石上奏救了他一把,王安石死后变法失败,一直反对的苏轼冒死去为王安石讨了谥号。我想,王安石虽被遣封,可再也见不了那个为他取外号的少年郎了。

如此孩子气且自傲的他,令我。自小有仰的种子在心底发芽。

北宋末年,宜官专权,苏轼在海南进学,本没出过官的小地方一时间人才涌跃,苏轼本人也没闲喊着。老夫聊发少年狂,还心心念念何日遣冯唐!可北宋终究再没有启用他。

他和子由的感情更令人羡慕,但愿长久,可何日才能共蝉娟呢?

据说微家钟爱苏轼的文章。想过启思当时在黄州的他写国史,耐人思考的是不了了之,而历史也没法令我细密

愿你走出光生,归来仍少年。如此自傲、孩子气,待人诚意又怀才不遇的他令我心动。我为苏子瞻代言。若能从头再来,我来记这一年好景,请你去寻你的橙黄橘绿。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给苏轼写一封信对话的

全文共 1755 字

+ 加入清单

东坡先生:

时光荏苒,你可安好 九百七十八年前的那个冬天,一个婴儿呱呱坠地。孩子的父亲推演了 八字,为他取名为“轼”,他的用意是“吾惧汝之不外饰也”(苏洵《名二子说》), 终究一语成谶,不禁使人感慨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谁也不曾料到这个婴儿日 后将会推动历史的轮轴,在汗青上留下烫金的一笔。那就是你,名扬千古的苏轼苏东坡。

大概是四川人善于争论,你也练得一副好口才,思维清晰、才思妙语 令人赞叹。在父母的影响和引导下,你刻苦、努力,十岁便能写奇诗,与师长谈 古论今。你支持古文运动,做文章全不卖弄辞藻,追求朴素自然的文风,也深得 考官欧阳修的赞赏。二十岁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惊世之笔,一举高中。

仕途起步方要起步,令堂病逝,返家守孝二十七个月。

三年之后,出任“凤翔判官”。游山玩水向来是文人情趣,判官之职并 不繁忙,你便得空出去游览山河。你自是秉持效忠国家的心,判官一职虽不足以 让你大展宏图,你也认真为民。你会为救济黎明,向龙王施展雄辩之才,为百姓 祈雨。波折之后,暴雨降落,看到百姓田地里的庄稼重新挺立,你乐在其中,正 所谓“与民同乐”。

任职史馆时,你年仅二十六的妻子病逝,次年父亲又相继病逝。丧期 过后,你娶了比自己小十一岁的王闰之续弦。一切自然进行着,误以为陪伴你十 一年的王弗就此从你心中淡去了。然而,十年之后,年将四十的你,选凄婉迷离 的音乐、用情深入骨的文字写下“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江 城子》)是啊,生命中重要的人,不需要大张旗鼓证明自己的感情,别人也无需 知道。深埋心底,不念不想却也不会遗忘。

你不惧权势、坚持自己的想法,为人民着想反对王安石变法,从此卷 入了政治漩涡。朝中勾结党羽,司马光与王安石的斗争,却屡屡让乱局外的你陷 于不利之地。你终究厌弃趋炎附势,绝不奴颜媚骨。即使仕途失意、路途坎坷,你也不甘性格的棱角被世俗名利、朝堂风云磨平,你要做个真人。这个世界,从 你所生活的,到如今,圆滑早已是中国人的标签,官场中也少有人能如你这般清 心为民。

为了坚持真正的自我,你毅然踏上风雨飘摇的坎坷道路。

但朝廷人马来到你面前时,轰动一时的“乌台诗案”终究让少不经事的 你大为惶恐。但也为你添了一份“人气”,你与大家一样,都是凡人,是我们能够 触及到的、有血有肉的平常人。又因此而显得更伟大。

往昔有意无意的文字,在别有用心的人眼里,都成为了罪证。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如果没有前路的坎坷,或许你无法练得 超然的心境,或许世人也难铭记你的名字。

谪居黄州,你能乐于“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初到黄 州》)。团练副使有职无权,却也得你心。借此三游赤壁,“诵明月之诗,歌窈窕 之章”(《前赤壁赋》),感慨一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 赤壁怀古》)。区别于重情感、重微小细节的柔婉宋词,你继承了唐诗站在高处 看整个宇宙那般大气磅礴的特点,开辟了宋词“豪放派”的风格 贬谪惠州,你又喜“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惠州一绝》)。

换做常人,若被贬到广东这样的偏僻的蛮夷之地,必定日夜忧愁,郁郁不安。而 你却坦然得如同事不关己。“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过华清 宫绝句》)你却想:贵妃都盼望着让别人千里送来的甘美的荔枝,如今天天能够 吃到,一直都做个岭南人也是幸福的。此等超然物外的心境,非历经坎坷者,不 能持有。

最后,你被贬去了素有“天涯海角”之称的海南。荒凉贫穷到“北船不 到米如珠”(《纵笔三首》),你不得不“尽卖酒器,以供衣食”(《和陶连雨独饮》 小引)。执笔挥毫的文豪被迫挽起袖管,面朝黄土背朝天,亲自下地、自食其力。

吃不起米不要紧,又写《过子忽出新意以山芋作玉糁羹色香味皆奇绝天上酥陀则 不可知人间决无此味也》。如此心胸,难有匹敌者。

你一生仕途坎坷、漂泊不安,最后客死北反途中。原本一腔衷心热血, 历经岁月涤荡,最后化为一片淡然超脱的平静之湖,卧云弄月于红尘。你不曾后 悔,那是你所坚持的涅而不缁。岁月长河中,你的作品流失不少。倘若知晓多一句、多一篇,也能更 好地了解你、研究你的生平、学习你的思想。

你素来有必回。但,这是一篇不会有回复的信。

只道是独自呢喃,在怀你、念你时能思量一些、感悟一些。

时光荏苒,愿君安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苏轼我想对你说

全文共 765 字

+ 加入清单

你是文坛上的东坡居士,写下了着名的赤壁两赋一词,你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历史上留下了你许多不朽的诗篇。

你虽多次被贬,却不乏坚韧和乐观的人生态度,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抱负也付之东流,不禁俯仰古今。从你身上,我学会了坚韧和不拔;从你身上,我学会了乐观和豁达;从你身上,我学会了理想的艰辛。你是我的榜样,你是中国亿万人的榜样,你的精神,你的人格,流传至今。因为有你,我们的世界丰富多彩,因为有你,我们的文学源远流长。

你的多情造就了你的豪放,你的豪放造就了你的豁达,你的豁达造就了你的风雨无阻,“风雨任平生”的一生。你是一个才子,才子总是很得意的,但是你从来没有想过,你让很多人受过伤。你得意的时候,很多人恨你恨得要死,别人没有你的才气,当然要恨你,但是你落难时你写的书法,这么笨,这么挫,歪歪倒无所谓,却成了中国书法的极品。

我仿佛可以看见,在那交通不便的时代,你携家带眷,风尘仆仆,跋涉在中国的荒野古道上,无休止地向着新的谪居地进发。最后,孤身一人流放在海南岛,你这个一天都离不开朋友的豪放诗人,却被迫像野人一样住在蛇蝎衍生的椰树林里,在语言不同的一族中了却残生。

具有诗人气质的人,往往在智慧和情感上都早熟,在政治上却一辈子也成熟不了。你始终保持一颗纯洁的童心,你用孩子般的单纯天真的眼光来感受世界和人生。不受习惯和成见之囿,于是常常有新鲜的体会和独特的发现。你用孩子般的天真单纯的眼光来衡量世俗的事务,却又不免显得不通世俗,不合时宜。我觉得苏东坡应该感谢的是:你不断的下放,每一次的下放都有每一次的收获。因为整个生命被现实的目的性绑住了,所以被下放的时候,才可以回到自我,才能写出这么美的句子。

我相信,美是一个自我的循环。美到最后不管你是富贵,或是贫穷,有自我,才有美可言。如果这个自我是为别人而活着,其实感觉都不会美。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给苏轼写一封信对话的

全文共 843 字

+ 加入清单

敬爱的苏轼

您好! 我是一名普通的高中生,酷爱文学,每当我漫溯于历史的长河中,你 就会从那远古走来,与我一路同行,采撷那朵朵浪花。你号称东坡居士,是北宋 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诗人,豪放派词的代表,你那梦笔如花的才情, 你那铁骨铮铮的节操,你那风流儒雅的气度,让我钦佩,让我眷恋,我为你倾心 已久。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述说着你的理想和豪情;“大江东 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记述着你的开阔和洒脱;“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呈现着你真挚的情感和无限的相思。

在我眼中,你是灵动的,宁静的;多情的,乐观的;朴拙的,豁达的;

别致的,独具一格的。

我倾心于你的宁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你青衫磊落, 放荡于山水之间,摒弃官场,超越自身悲欢,超越豪情万丈,体现出你的颖悟和 超脱。

我倾心于你的乐观。“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面对虚伪而黑 暗的世界,你激浊扬清,乐观向上,孤傲的超越世俗,是你内心的热流拯救了自己;你无视伤痛,将心的落寞化为传奇,你用自己的乐观精神战胜了一切,坚持 到最后。

我倾心于你的朴拙。“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的闲人野趣”,是无 人可及的。你厌恶官场,不追求个人的地位和名利,你虽贫穷,但心无旁骛,与 世无争,保持正确的人生观,追求超然物外的境界。你宛如天山的雪莲,圣洁无 暇,又如玉壶里的冰,晶莹剔透。

我倾心于你的似水柔情。“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相顾无言,惟 有泪千行。”字里行间融入你多少的爱与牵挂,面对爱妻的离去,你唯有那无尽 的孤独,寂寞与追忆。夜,不太仁慈,痛怎么掩饰,无尽的相思使你痛彻心扉,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无独不丈夫,从你身上我明白了,勇于付出真情的人生, 才会如此的真实与张扬。多情让你在笑与伤之间,彷徨徘徊。

我深深地被你震撼,你无心走进官场,却渴望听花开花落,你无视人 生坎坷,却悠闲云游四海,你不争名夺利,却多情难奈。

即使岁月已飘然逝去,我依旧为你倾心沉沦,我的心依旧为你荡漾。

此致 敬礼!

一名高中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送别时的礼物作文350字

全文共 380 字

+ 加入清单

那是一个周末,我闲得没有事,就开始整理自己的屋子,当打开一个旧柜子时,我发现里面躺着一个落满尘土的笔记本。

故事还得从几个月前说起,那时我还在北京读书,我有几个从幼儿园玩到大的朋友。记得离开的前一天晚上,我们几家一起聚餐,快要结束了,他们从包里拿出一个笔记本,那是他们用自己的零花钱买的。收礼物的时候,我非常高兴,但却有一种卡在喉咙里说不出的滋味,那是一种心酸,因为这次走了,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再见呢!

那个笔记本是我最喜欢的紫蓝色,上面画着一个大太阳,我们三个就坐在一个面向太阳的向日葵上,对着太阳做鬼脸,翻开第一页,上面写着歪歪扭扭的一行字“我们永远是好朋友……”这时,我们所有快乐的回忆,一下子都涌上了心头,那时,我们一起背着书包上学,一起玩耍,一起完成作业……

我拿起卫生纸,使劲地擦着笔记本上的尘土,眼泪不禁落了下来,这分别的礼物,终将成为我美丽的回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命途多舛的苏轼

全文共 444 字

+ 加入清单

苏轼,宋代着名文学家、书画家。他被当时“改革派”中的有些人指控“讥刺朝政”、“包藏祸心”,遭到逮捕和审讯,几乎送了性命,史称“乌台诗案”。后谪居黄州。1085年宋神宗病逝,哲宗继位,高太后摄政。高太后不满新法,立即起用旧党召。司马光等回亦执政,苏轼被调回京城,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后同旧党发生分歧。他对旧党执政后,暴露出的****现象进行了抨击,由此,他又引起了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于是又遭诬告陷害。1089年,苏东坡再次被贬出京,出任杭州知府。1093年,高太后去世,哲宗执政,又把变法派召回朝内主政,政局变生急转直焉的变化。第二年6月苏东坡,被贬得更远,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定居在惠州(今广东惠阳)。晚年过流放生活。给苏东坡又一次沉重打击,公元1101年7月26日,这位66岁的老人,终于满含悲愤离开人世,结束他命运多舛的一生。

苏轼的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就是在被贬时写出的。如:词作《奴娇?赤壁怀石》,散文《篑谷偃记》,《方山子传》、《记承天寺夜游》、前后《赤壁赋》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我遇上了苏轼高一作文

全文共 738 字

+ 加入清单

某年某月某晚,我独自徘徊在一条临-的小道上,忽闻身后有人在吟:“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回头看时,我愕然了:一人坐在路边的楼台上,喝得烂醉,望着月亮,左一句、右一句地吟着。这,莫不是大名鼎鼎、千古流芳的先生么?

于是,我上前彬彬有礼地问道:“对不起,打扰一下。请问-下尊姓大名?”那人刚吟毕“何似在人间”,闻此话,喝一口酒,不慌不忙地说道:“敝人苏轼,东坡。”天!不可思议,不可思议,我竟然遇见了苏轼,还是在这千古佳句的诞生之时!

“转朱-,低绮户,照无眠”,东坡先生又开始滔滔不绝了,我嘛,会背,也跟着和道:“不应有恨……”一词至终,先生很是奇怪:“汝乃何人,怎知吾词?”“不好意思忘了了,我是21世纪的。至于这词嘛,是我们教的么。”我说,“哎,对了。东坡先生,你被贬密州,是不是很伤心?”这位伟大的词人陷入了沉思,我细细端详起他来。见先生面如冠玉,那双眼睛睿智深邃,英气勃发,飘飘然似神仙,有当年的风范。再细看时,却又与不同。孔明自信,却为人谨慎,哪有这般达观洒脱?

只听他大笑三声,继而说道:“苏某一生,大起大落多矣,区区贬谪,何足挂齿!须知,几何,白驹过隙,-指即逝,吾虽幽愤,但与其碌碌一生,不如奋发有为,在其位而谋其政,不在其位则赏月吟诗,对酒当歌。岂不乐哉!快哉!”此刻,先生脸上-云全散,神采奕奕。他端起酒杯,喝了一大口酒,朗笑着,对在一旁点头微笑的我说:“尔等幸逢盛世,更当发愤图强,休将年华付水流啊!……”

这一席话,说得我茅塞顿开。是啊,“人有悲欢离合,月有-晴圆缺“,人这一生会历经许多挫折和失败,但这些,却总是成功的源头,生虽短暂,但我们又怎不可将其锻造得灿烂无比呢!

我正欲感谢苏东坡先生,却看时,他已消失在了朦胧月-之下,只剩下一盏酒,泛着粼粼月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感悟苏轼

全文共 696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的苏轼站在曾经是三国人物竞风流的赤壁面前,像一个关西大汉,手持铁板,大声高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是他经历风雨后的坦然,这是他真情的告白。他知道在有生之年要用美酒来面对如画的江山,如梦的人生。

古人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美丽的西湖承载了多少中国文人的梦,苏轼虽被贬至此,然而他没有悲怆,没有哭天地,没有愤愤不平,风雨任平生。他懂得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简单道理。于是,一道苏堤便横卧西湖。他要让西湖储藏的心灵,淹没去他所有的痛苦,所有的忧伤。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是他被贬至天涯海角的海南所作的诗。他用荔枝的甜美洗去了官场的污垢。他宁愿一辈子做一个普通的岭南人,每天尝尽甜美的荔枝。你看,这是一个何等豁达的心境,官场的风雨,生活的风雨均无法阻挡他心灵的前行。他要让他的一生过得甜美、豁达。

《明月几时有》一词道尽了诗人在外想家想人的心境。“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然而他也没有因此悲伤叹息,对生活失去勇气,失去信心。他让天上的明月传达自己对远在千里之外的故人,家人的思念。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不仅让他的风雨的一生得到升华,而且抚慰了多少中国人思乡思人的心灵。这个时候,他把其豁达的心交给了饱怀思念之情的人们。他要告诉他们——生活的风雨摧不倒我们,我们同在。

风雨的一生,豁达的一生,美丽的一生,多情的一生。苏轼,永垂不朽。

【美丽点评】文字典雅,直接引用诗句。 采用古代散文常用句式,音韵和谐,有节奏感。“风雨的一生,豁达的一生,美丽的一生,多情的一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送别作文500字

全文共 544 字

+ 加入清单

时间:唐朝的某一天。地点:古都咸阳的某一个客栈里。著名的诗人王维正要送别他的朋友——元二。

那天早晨,下了一场雨,细细的雨丝把地上的尘土洗净了。雨滴如同一颗小小的宝石,“啪”的一声,雨滴就像花一样绽开。打在皮肤上,清清凉凉的。

在一座古色古香的客栈旁,一排柳树抽出了新的枝条,如同一条长长的辫子,在微风中轻轻摇动。“沙沙沙,沙沙沙”,柳树甩着长长的枝条,开始了大自然的交响曲。

客栈外,元二的马车,已经准备出发。

客栈内,王维和元二正在喝酒告别。

他们举起酒杯,一杯又一杯。王维想起了曾经和元二一起柳树下吟诗作对,在戏院里看戏说笑,在洒馆里饮酒作乐人的情形,不禁热泪纵横。

王维端着酒杯,又看了看元二,醉昏昏地说:“你走了以后,我们可能再也见不到对方了,把这杯酒喝了,到了安西就没有我这样的老朋友了。”

“兄弟,我会永远把你记在心上的。”元二略带醉意地回答。

喝完酒,元二上了马车,就这么走了,就这么慢慢消失在长安古街道中。

王维看着马车渐渐行远,多么希望马车能够多停一会儿。当马车消失在他的视线之外,借着酒意,王维在墙上写下了这一首诗: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首诗倾注了王维对元二的无限留恋之情,读起来真情动人,千古传唱。此后,凡有送别都会吟诵此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苏轼苏东坡简介

全文共 202 字

+ 加入清单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自号道人,世称苏仙。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宋仁宗嘉佑(1056—1063)年间进士。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送别高二作文_1300字

全文共 1212 字

+ 加入清单

妈妈就要走了,就要离开我,到太平洋的彼岸—美国去了,虽然这本是我早就意料到的,但当这变成现实时,我又感到如此的惆怅,泪水一次一次地模糊了我的跟眼睛。我们家本来是在一个极小的县城里,后来,我们的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结束了十年动乱,又恢复了高考制度,并且开始招收“文革”后第一届研究生,这个好消息传到了我们这个角落,妈妈又捧起了那些落了一层尘埃的书,常常彻夜不眠地学习。那时虽然我还小,不懂什么,但我仍能感到妈妈长久没有过的兴奋。功夫不负有心人,妈妈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南京大学数学系研究生。次年,爸爸也考取了南京医学院消化系研究生。就这样,我们这个家挪移到了南京。生活刚定,可妈妈又要走了,别说我闹别扭,就连爸爸也有点不乐意呢!可不是嘛!都快四十岁的人了,不安安稳稳在家过舒适日子,却要去读什么博士,况且不是一年两年,而是要四年呢!唉,妈妈的倔强脾气是出了名的,她既然已经下定了决心,就谁也拦不住,只好由她去了,我开始羡慕起别人家里的既温柔又体貼的妈妈来了。想着,想着,泪水又模糊了我的眼睛,渐渐顺着面頰滚落下来。"嘟,嘟……”可恶的汽车喇叭声打断了我的胡思乩乱想。“虹儿,汽车来接了,你送送妈妈吧!”

妈妈从阳台慢慢地走进屋来,说话声中有点酸楚,眼睛静静地凝视着我,里面盛满了无限的眷恋,我突然神经质地奔向房门,用背牢牢地抵着门。妈妈没有动,只是眼里增加了很多感情,透过泪雾,我依稀看见妈妈的眼里闪着晶莹的泪花,此时,爸爸走了过来,轻轻拍着我的肩膀说:“快去帮妈妈拿点行李。”我这时才突然觉得我的行为有多蠢,我默默地向妈妈走去,接过她手中的行李,妈妈没有拒绝,只是万般怜爱地抚摸着我的头。我记不清楚怎样走出家门的,又是怎样走进汽车的。车轮不停地向前滚动,好像在碾压着我的心,车内的空气很沉很闷,许久没人说话。突然,妈妈轻声地对我说:“虹儿,你怪妈妈吗?其实,妈妈也舍不得离开你和爸爸呀!妈妈真的很爱你们,但是,我不能放弃我的事业,如果没有事业,我的生活就会变得很无聊。人不能只为自己想,为自己一个小家庭想,而应该更多地为祖国想,为社会着想啊?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呀!虹儿,你明白吗?妈妈可以在那儿学到更多的东西,这都是对社会有用的呀!”妈妈的声音轻柔,充满了爱,对我们的爱,对国家的爱。我看见,妈妈的眼睛充满了期待,终于,我情不自禁地喊了出来:"妈妈,我理解你,我再不怨你了!”妈妈突然变得十分激动,一下子抱住了我,抱得很紧、很紧,我的嘴里流进了一股咸涩的液体,这是我和妈妈的泪……

到了车站,不一会儿火车就徐徐幵动了,我和爸爸挥舞着手臂,车窗里妈妈的脸庞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我久久地看着驶去的列车,心中充满了激动,然而我不但没哭,臉上却有欣慰的笑容。我感到很幸福,因为我有这样一位好妈妈。妈妈,再见!哦,不用,因为我们的心永远在一起。这虽然是送您远去,然而我俩的心却从此靠得更近了。我感到了妈妈那颗火热的心在不停地跳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我遇上了苏轼高一作文

全文共 1027 字

+ 加入清单

和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几个天才一样,苏轼是位跨界高手。他是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诗人,还是一位美食家。

在填词作诗方面,苏轼的风格一向豪迈乐观。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当然要说豪迈的宋朝著名词人,能跟苏轼匹敌的,就唯有辛弃疾了。不同之处是,辛弃疾是真上过战场,在表达豪迈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体会。苏轼则以其天生辖达乐观形成了自己的豪迈诗风。

当然,苏轼的慷慨豪迈个性也与自己的人生经历有关,苏轼虽然少年成名,但整个一生其实并不顺隧。中年时,曾因上书谈论王安石变法的弊病而受人排挤,无奈之下,自己请求出京任职,被授为杭州通判。按道理来说,这并不是一件好事,但苏东坡有着自己的活法。他修苏堤,兴水利,忙得不亦乐乎,故而深受百姓爱戴。大家都知道苏轼爱吃猪肉,于是大家便抬猪担酒来感谢他。苏轼则让家人把猪肉切成方块,与黄酒一起炖了,分给民众吃。当地百姓为了传颂苏轼的为人,便将这道菜称为“东坡肉”。于是乎,一道名菜就此诞生了,至今还非常的受大众喜爱。

毫无疑问,忙乎苏轼是个少有通才,但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还是他写的词。这里说说他的代表作之一:《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首词是苏轼在地方官的陪同下外出打猎时创作出的,豪放派词风精髓尽在其中。开头一个狂“狂”字,铺排出整首词的“狂”。你看他左手牵黄犬,右臂驾苍鹰,看上去格外的英勇。随从武士也都“锦帽貂裘”,作打猎装束。他们千骑奔驰,腾空越野,“卷”过了一座座山冈。为了报答全城士民盛意,苏轼也要像当年孙权射虎一样,一显身手。

上半段主要描写的是打猎时的狂气,而后半段则是进一步描写了苏轼的“少年狂”。苏轼本来就乐观、豪迈,喝了酒就更放得开了。就算已步入中年,那又怎么样呢?然而,苏轼毕竟是个有抱负的人,内心还是有所渴求的。“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他在想,什么时候皇帝派一个像冯唐样来呢?让他告诉我将再次被重用。这时的苏轼幻想着那一天,自己拉弓如满月,看着西北的方向,射死所有的敌人。

苏轼,一位豪迈的诗人,他用他的乐观精神,去战胜人生的不完美。悲剧的人生故事,被他写成了喜剧。只是他的内心世界真实作何感想,恐怕只有他自己才会知道。但我们后在,在他写的诗词里,哪怕只是轻轻一瞥,都能感受到那扑面而来的豪迈之意。这样的一位历史上难得的跨界人才,值得被后人永远铭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天真无邪的苏轼名人故事

全文共 636 字

+ 加入清单

古往今来,在生命中永葆一份天真的人不多,苏轼是其中一位。

苏轼初贬黄州,与朋友出去游玩,有一项重要的娱乐活动,就是“挟弹击江水”。这种游戏,不知是拿弹弓将石子打到江水里,看谁打得远,还是类似于我们儿时玩的“打水漂”,拿一块小瓦片或者石头斜着投入水中,瓦片或石头贴着水面上一跳一跳地过去,激起一串串浪花。不管是哪一种,作为一个年过45岁、华发早生的中年人,在仕途备受挫折的境遇下能玩这种充满童趣的游戏,的确天真得可爱。

比这更可爱的是,他居然会用竹箱去装白云。一日,苏轼从城中回来的路上,看到白云从山中涌出,像奔腾的群马,直入他的车中,在他的手肘和腿胯之处到处乱窜,于是他将白云装了满满一竹箱,带回家,再将白云放出来,看它们变化腾挪。所以他的诗中有这样的句子:“搏取置笥中,提携反茅舍。开缄乃放之,掣去仍变化。”

这些白云就像飞禽走兽一样,被他赏玩一番,又放回山里去了。

天真总是和无邪相连,所以苏轼不相信世界上有坏人,只有是否值得交往之人。他曾对弟弟苏辙说:“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对于陷害过他的政敌,他不记恨,更不会打击报复。

天真是一种探索精神,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是永葆天真的源头。

东坡喜欢和人谈鬼,别人讲不出鬼故事时,他还强迫别人讲,即使胡编也没关系,反正他爱听。《东坡事类》载:“坡翁喜客谈,其不能者强之说鬼,或辞无有,则日,姑妄言之。闻者绝倒。”“子不语怪力神。”看来,苏轼是不囿于儒家正统思想的局限性。

[天真无邪的苏轼名人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我遇上了苏轼高一作文

全文共 1046 字

+ 加入清单

月明风轻,在清静幽深的天空下,一切仿佛都沉睡了。在睡意朦胧中,我仿佛看见远处有一个身影,定睛一看,那不正是苏轼吗?他刚刚贬居黄州。一个人的夜晚,他是否感到了一点儿孤独,需要一个同游的侣伴了?

对于一个刚从仕途的高峰跌落到低谷的人,对于一个刚从文坛领袖迁居到穷乡僻壤的人,他是否还有吟风赏月的闲适心情?转眼间,已到了黄州,到了苏轼的门口,我想面临这样的挫折,苏轼该是怎样消极的心态呢?他是否在借酒消愁呢?

然而,当我透过竹林打开柴门时,却不由得一惊,那倚坐在小院中央与对面的人谈笑风生的不正是苏轼吗?他正指手划脚,时而仰天大笑,时而在小院中来回漫步,陶醉于作诗吟赋当中。隐约传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而后两人相对大笑,这笑声感染着我,让我从刚刚的悲悯中脱离,他哪里有半点儿的颓废与不悦?他还是那个爽朗幽默的苏轼,他还是那个喜欢写诗,无时无刻都在享受人生的苏轼.

黄州是苏轼人生的一个节点,他在黄州的生活是凄苦的,但是他却拥有的诗文,对凄苦进行了挣扎和超越,完成了千古绝唱。对于苏轼,即使刚刚经历了人生的低谷;即使刚刚从云端跌落下来;及时从高官变成农夫,他还是一自己的达观调整了心情。

在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后,在牢中,他仍旧吃得香,睡得稳。我感到非常疑惑,为什么在牢中他还能那样安逸?于是,我便走过去询问苏轼,而他答说:“任凭天公雷闪,我心岿然不动。”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了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是多么的旷达。“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这是多么的意气风发。“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这是多么的撼人心魄。

苏轼在现实世界苦恼惆怅,伤感落寞。寻找快乐只能去他的精神世界。他的现实世界是不如意的,苦恼的,但他的精神世界是快乐的,他从中寻找出世的解脱,寻求心灵的慰藉,从中求得自在和安静。在他潇洒的大江东去里,苦难重重而来,但他仍然豁达开朗,纵然是在阴云密布里跋涉,心中也是天高流云的轻盈。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我情不自禁轻轻吟出声来,却一下子从梦中醒来,我依旧坐在书桌前。窗外,月明风轻,苏轼的身影隐约浮现在眼前,与苏轼的相遇,让我感受到他的豁达与开朗,豪放与达观。

苏轼是一个纯粹的词人,一个正直的文人,有着洒脱,放达的人生态度。他的一生是颠沛流离的一生,在波诡云橘的官场容不下这样放达天真的诗人。因此,他只有去精神世界中寻找自己的快乐,但在诗词中他畅谈自己的政见,却得罪权贵,结果就是被贬。在面临这样的打击与...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我眼中的苏轼作文600字

全文共 623 字

+ 加入清单

雨下的很大,有雨具的人已匆匆离去,留下同行的人被雨淋得满身狼狈,只有他脚踏芒鞋,处变不惊,静静地站在那里。

他,就是苏轼。这个名字,我从小学听到高中,他的事迹也耳熟能详,似乎在他身上有着某些特殊的地方,几乎吸引了所有曾教授我的语文老师对他的偏爱,使得我怀着疑问之心也踏入了苏轼这张迷魂网,成了他忠实粉丝。

众所周知,苏轼极富才华。自科考欧阳修文章认错为曾巩所做,换为第二后,开榜后欧阳修说:“今天大家都读我的文章,十年后我的文章就无人读,都去读苏轼的了。”便可看出其才华之高。而此后苏轼的人生也仿佛开了挂,仕途顺利。

诗书画琴棋无不精通,优秀的人总会招人嫉妒,很快一桩乌台诗案将他打入谷底,接着贬谪黄州,又是他诗作创作巅峰的开始,《前赤壁赋》:“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后赤壁赋》:“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人生如梦,一生还酹江月。”彻底奠定苏轼并立于唐宋八大家的地位。

都说苏轼豁达,但他初到黄州时也有一段低迷期,比如《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可他最吸引人的地方,也就是低迷时的自我调节。

我最喜爱《定风波》,你看,大雨滂沱,同行人皆一身狼狈,怨声载道,只有苏轼,他徐徐而行,一蓑烟雨任平生。尤其喜爱老师对“顺其自然”的解释,那就是——竭尽全力后的不强求。他尽力了,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情,也无晴。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