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毛丰美干部学院培训心得经典20篇

实现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是我们党向全国人民做出的郑重承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有关毛丰美干部学院培训心得,希望大家喜欢。

浏览

1950

作文

1000

2024乡镇干部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全文共 2940 字

+ 加入清单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重要历史使命。我区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的部署,做出了庄严承诺:力争到2018年基本完成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到2020年脱贫对象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万元,基本公共服务达到或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实现“四不愁,七保障”。对此,区市县(区)已经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今后三年的重点目标任务,决心举全区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为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奠定基础。

区市县先后召开了脱贫攻坚大会,出台了实施意见,明确了目标任务,制定了详细推进计划,采取了硬性措施。此项工作目前正在有序地推进,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笔者近期到银川、平罗部分移民地区调研发现,脱贫攻坚推进中依然存在着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基础工作不扎实,还没有形成“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警示问责到位,成效到位”的良性工作机制。二是重点不突出,产业发展、劳务经济、帮扶措施、遗留问题解决还没有作为重中之重。三是农业生产条件较差,灌排设施不全,人多地少矛盾突出,现有村级管理单元过大、精准指导服务不到位的情况依然存在。四是工作机制尚未形成,存在着部门与乡镇、与社会各界对接不到位,责任任务不明,措施乏力,落实不到位。

笔者认为,脱贫攻坚工作应以增加收入为核心,以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为抓手,以培育优质特色产业为支撑,以务工创收为途径,以强化责任落实,一户一策,管理服务为保障。扶贫与扶志相结合,种养务工相结合,当前与长远发展相结合,管理与服务相结合,部门包户与干部包人相结合,打基础、抓重点、重落实,才能真正实现脱贫。

一、求真务实,基础工作是前提

一是扎实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截止二月底,全区确定重点脱贫攻坚县9个,建档立卡贫困村800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8.12万人。但在调研中发现不少建档立卡户信息不全、甚至录入错误。因此要进一步摸清家底,做到底数清、信息准、情况明,才能为帮扶工作开展提供先决条件,也为后续政策的出台和综合施策的落实提供依据。二是加强扶贫信息化平台建设。按照自治区要求,各市县(区)要开展精准扶贫云信息采集工作,对现有建档立卡基础数据进一步核对、修改和完善,提供精准的数据,精准识别动态变化的贫困对象,实施贫困人口的动态管理,精准解决帮扶的最后一公里断层问题。三是建立贫困人口退出机制。贫困人口退出应以户为单位,将人均可支配收入、有安全住房、固定性收入、家庭无辍学学生作为主要衡量指标,对因灾因病等致贫的新增贫困户要及时补录信息,做到应扶尽扶。

二、突出重点,三大工程是关键

一是实施资产收益扶贫工程。目前瓜菜、草畜一体化和枸杞、葡萄种植项目均纳入生产收益项目之中。通过瓜菜园区、养殖园区、枸杞园区,着力打造移民区实施“瓜菜+劳务”、“草畜+务工”或“枸杞+加工企业”一体化的产业扶贫方式,解决移民一家一户发展瓜菜草畜枸杞等产业的技术、资金、销售等问题,带动脱贫对象增收。二是实施产业扶贫工程。按照“一村一业、户有项目”的原则,制定好800个移民村的产业发展五年规划,重点建设瓜菜、枸杞、葡萄、养殖等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区。借鉴银川市月牙湖乡、石嘴山市星海镇等先期移民脱贫致富的经验,建立种植业+养殖业+务工业的家庭生产经营模式,增强自我“造血”能力。在种植业方面,发展产值高、劳动密集的枸杞、葡萄栽培,发展适应性经济性好的玉米、瓜菜栽培,辅之以乡村旅游业。在养殖业方面,以肉羊肉牛为主,辅之以禽类,养殖方式以小群多户为主。按照现代农业的要求,通过产业引导和招商等形式,就近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建立种养业+加工业+商流业和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市场生产经营模式。只有种植业与养殖业之间形成能量循环,才能互相促进,相得益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使农业的生产链向经济链、价值链延伸;半劳力、女劳力无事可做的问题可有效解决,由财富的消耗者转变为财富的创造者,从而实现稳定增收。三是实施扶贫龙头企业扶持工程。应把中银绒业、宝丰集团、夏进乳业、宁夏红枸杞产业、涝河桥清真肉食品、白云食品等十家龙头企业扶持做强做大。各市县要制定更加具体的扶持政策,支持扶贫龙头企业(含专业合作社)在移民地区投资建设瓜菜、枸杞、苜蓿、马铃薯、草畜一体化生产基地,开发建设三产旅游服务业,吸纳更多劳动力就业。要融合好企业与移民之间的利益联系,保障龙头企业和移民的利益实现双赢,把扶持龙头企业与培育特色产业有机结合,使龙头企业逐步与移民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移民增收脱贫。

三、攻坚克难,举措落实是根本

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要抓好移民地区道路、供排水、网络、环境卫生等基础设施系统规划,实施一批项目。实施移民地区水利骨干工程及配套灌排系统项目,为移民地区100万亩耕地变成良田和解决饲草问题提供保障。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整合各部门项目资金、加快解决生态移民群众社会事业、环境整治、信息服务、宗教场所等基础设施,切实改善移民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二是实施兜底政策,解决好特殊群体脱贫问题。大力开展医疗救助脱贫和农村低保兜底脱贫,对因病致贫、因残返贫的建档立卡人口实施医疗救助和助残救助,对于没有发展能力的贫困老人、残疾人、智障人口和中小学生,按规定落实好补助救助政策,落实好15万人兜底脱贫。三是创新管理方式,有效实现“精准帮扶”。应从县(区)有关部门、乡镇选派得力干部担当村支书、村干部,选派优秀大学生村官和专业技术干部担任驻村指导员,强化移民村班子队伍建设,切实发挥村组织整体作用,为脱贫对象服务好、指导好,带领脱贫对象实现脱贫。

四、健全机制,责任到位是保障

一是落实三个责任。党委政府方面,强化扶贫开发工作领导责任制,党政一把手负总责,以乡镇为主体,让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机制真正落到实处。扶贫对象方面,要引导教育扶贫对象转变观念,激发移民的内生动力,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使扶贫工作从“输血式扶贫”走向“造血式扶贫”,真正实现自我发展,自有增收项目,走向小康之路。社会方面,要动员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各界力量广泛参与,并且行动起来,更好地帮助脱贫对象转观念、学技术、学经营,形成合力,从而将全社会的巨大帮扶能量聚集到脱贫攻坚战上来,做到扶贫的全面性、精准性、有效性。二是坚持四级联动机制。市级要加强统筹谋划,制定帮扶政策,重点攻坚和日常监督、检查、年终考评等方面的落实;县级要抓好产业规划、教育培训,做好进度安排、项目落地、资金使用、人力安排、推进措施等方面的落实;乡镇要抓好招商引资,实行包村到户,建立包户、包项目、包增收、包脱贫、包服务的帮扶工作机制,使每个脱贫对象都有一个具体帮扶责任人;村级要摸清家底,建档立卡,找准“贫根”与“致富之门”,建好村级组织,当好脱贫的领头羊,发挥带头作用。

1.关于精准扶贫心得体会

2.村干部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3.村脱贫攻坚工作心得体会范文

4.最新关于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5.党员干部扶贫攻坚心得体会

6.2017党员干部扶贫攻坚心得体会

7.关于脱贫攻坚工作心得体会

8.2017党员干部扶贫攻坚工作心得体会

9.2017扶贫攻坚工作心得体会

10.2017个人精准扶贫心得体会

11.关于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12.大学生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13.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大学生安全培训心得体会

全文共 2644 字

+ 加入清单

在学校安全学习中,听了教授的讲座后,收益很大。对安全方面的知识有了较大的提升,增强了对安全的防范意识。确实感到了做好安全工作责任的重大。

生命不保,何谈教育?说得多实在啊!且看一些触目惊心的数据吧:据联合国专家统计分析,每年全球死于意外事故约 200万人,其中青少年儿童接近 100万人;我国每年死于意外事故的少年儿童( 18岁前)约 8万人,其十万人事故死亡率约 23人,是职业意外死亡率的 4-5倍,我国每年死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少年儿童高达数千人。多么可怕多么残酷的事情啊!鲜活娇嫩的生命,还未绽放青春和美丽就这样消逝了。她牵动了多少人的心?承载了多少人的希望!作为教育者,怎不为之动容?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做好学生的安全工作,责任重大!罗云教授说:教师是安全之魂,学生是安全之本,班级是安全之实,活动是事故之源。我校把师生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来抓:首先,构建学校安全工作的保障体系,全面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和事故责任追究制,保证学校安全工作规范有序地进行。其次,健全学校安全预警机制,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完善事故预防措施,及时排除安全隐患,不断提高学校安全工作的管理水平。 第三,建立校园周边整治协调工作机制,维护校园及周边环境安全。第四, 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培训,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 第五,事故发生以后,启动应急预案,对伤亡人员实施救治和责任追究。我校从三到六年级的学生都进行值周,各值周班级派人在校门口、楼梯口站岗,几位教师和行政四处巡视检查,发现不足及时反馈、改正。每天,每个班都定时检查学生到校情况,及时上报人数。课间,值周生和各班安全管理员共同监督违纪违规现象。上学或放学老师、学生和门卫一起维护安全。另外,我们还利用晨会、班会、广播站进行安全教育和活动。“时时讲安全,事事讲安全。防范于未然。”这是我们工作的口号。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认为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方面还要加强。叶老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我们不能时刻保护在学生身旁。让学生提高安全意识非常重要。例如:过马路时,意识到交通危险,从而提高警惕性。游泳时,知道游水的不利因素及可能会遇到的危险,从而做好各种防范措施。碰到陌生人时,能产生防骗意识等。另外,我们还要提醒学生善于观察周围环境,及时视察潜在的危险。例如危房、危楼、建筑工地,公路沙井等。只要有了安全意识,我们就多了一份生命的保障。

其次,增强学生各方面的安全知识,使学生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例如:交通安全知识,包括过马路常识,识别红绿灯的作用,驾车行驶的规范和有关交通的法律法规等。校内上下楼梯靠右行走,不推拥打闹防踩塌知识。台风暴雨地震等大自然灾害的认识。防火、防电、防有害气体等知识。

第三,引导学生掌握求生自救自护的本领。生活之中,很多事情是难以预料的。假如一旦有险情发生,我们要教导学生不要慌乱,必须冷静学会求生,学会保护自己。我们可以通过演练的方式、体验的方式、观看录象、邀请专业人士示范引导以及社会实践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各种自救自护本领。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例如拥挤事件发生后,学生该如何逃生,才能把危险系数降到最低。我们可先通过讲座讲解求生要领,然后模拟演练,实践中学习。

只要学生懂得安全知识,有安全防范意识,并有一定的自救自护能力。我想,危险定会远离我们。

十几天的培训已经接近尾声了,回顾几天来的学习收获,我感慨很多,收获也很多,体会也很多。当班主任已十多年了,主抓学校安全工作也有四五年了,对于学校安全工作,这其中的感触很深,一怕电话响不停,最怕学生出事了,二怕家长闹不休,弄得手忙心乱。通过本次培训,感觉这份工作神圣,心里一下踏实很多,不是安全工作难做,是我们对安全知识学习太少,特别是有关法律知识淡薄,忙的没有头绪和章法。如果头脑清醒,安全知识丰厚,防范到位,工作细致,程序合法,安全隐患并不可怕。

参加这次培训,我听了全国知名学生安全专家的讲座,对于如何处理学生安全事故,如何防范班级活动安全问题,有了正确思路。授课专家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结合典型的案例、联系法律法规与安全实践相结合全方位剖析了校园安全大于天,校园安全无小事的真正内涵,为我们一线教师增加了慧眼,为班主任出了金点子,深受基层教师喜欢。

这次培训成效显着,一定会指导我们的实际工作。一是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为学到实实在在的东西,我第一天集中研究这个平台的使用,找来 计算机 老师帮忙,我弄明白之后,马上进入角色,通过听课、记笔记、论坛、发表帖子等,在网上交流互动,充分感受到网络学习给我带来的乐趣。记得周六周日两天,我在家一天没有出门,一直在计算机旁学习,交流,一做就是几个小时。在学校里,我一边在计算机上听课,一边记笔记。原来我对校园伤害事故处理上比较迷茫,也很感兴趣。我反复听了专家的讲座,我深刻领会的伤害处理的原则方法。针对新闻报道的校园伤害事故案件,对如何介定学校责任大小,赔偿多少的问题,我试着从法律的角度去找依据,这样以后即使有时和家长发生争端,也能有理有理,让人信服。二是提高了对学校安全工作重要性认识,增强了我对作好安全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通过各位专家列举大量伤亡数据,我看到每年中小学生死亡人数十分可观,令人心痛。为我们每个安全管理的人员敲响了警钟,更改变了过去认为,安全工作“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干完了不要”的错误看法,明确了学校安全管理的方针那就是积极预防、依法管理、社会参与、各负其责。三是系统、全面了解了安全事故发生的特点,懂得了学校安全工作的管理原则、方法和途径。任何事物都有起规律可寻,只要我们把握了,就可以解决。我们的专家给了我们很好的回答。如:郑增仪教授告诉我们如何做好中小学安全工作,提出了很多具体方法和要求;张文教授告诉我们发生与校园有关的学生伤害事故如何处理;廖文科教授讲做好学校传染病预防工作的基本要求;李江平教授为我们分析了今年中小学生交通事故有这么几个特点:公安部消防局罗秀华大校怎样搞好学校消防安全管理给我们指出方向;最后姚爱国为我们分析了当前危害中小学及周边安全的特殊治安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可以说,这些报告我们如果认真学习,思考了一定会有所收获的。答案补充

学校安全无小事。安全关系到学校办学的根本,安全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幸福!通过培训学习,我真正明白了一名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职责在于要加强落实,为校园安全防范,净化平安校园的安全环境,构建平安和谐校园,贡献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让生命之花恒久绽放。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党员干部学习《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心得

全文共 561 字

+ 加入清单

7月19日,县妇保中心在六楼会议室召开全体党员大会,支部书记伍树明给全体党员上了学习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的党课,并交流学习《党规》心得

学习条例内容有四个方面:一是问责情形;二是问责方式;三是制定意义;四是问责条例。

通过全体党员积极交流学习《党规》的心得,大家一致表示:一是要自觉做坚守规矩的表率。党章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章程,也是党的总规矩。作为党员,守规矩是第一位的。那就是,我要守政治纪律和守政治规矩党,随时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我一定要自觉遵守政治规矩,自觉做到“五个必须”。二是要自觉实时践行党誓言。入党誓言写入党章之中,也是党规内容之一。我们一定要自觉把入党誓言作为我的座右铭,实时认真践行,坚守自己的精神高地,始终保持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的政治品格。三是要深刻领会党规,强化自觉遵守意识。牢记《中国共产党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的重要内容,恪守法规法纪,并自觉遵守,防止违反。

最后,伍树明同志进行总结。要求全体党员要牢记:“自觉模范遵守党规党纪是党员义务,党规党纪是利器,是悬在头上的利剑,不容触碰”。既要做党的纪律的自觉执行者,又要做党的纪律的自觉维护者,模范遵守党规党纪,团结齐心,埋头苦干,扎实工作,为保障全县人民群众健康和推动妇保中心发展做出更新更大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领导干部治国理政学习心得体会

全文共 11942 字

+ 加入清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形成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续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也是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统揽国内国际大局,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总题目下,以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的新理念,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与党的建设在内的一系列新思想,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指导当代中国社会改革发展与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实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

首先,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发展要求的统一,在不断分析新情况、研究新问题的过程中,以一系列新思维、新思路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方法。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异常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党中央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运用于分析认识当代中国发展实际的过程中,以战略思维、整体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发展思维、底线思维、创新思维等科学方法,提出了坚持人民主体、统筹协调、发展创新、制度自信、文化自觉、生态平衡、成果共享、廉洁清明、和谐世界等在内的一系列的发展要求,贯穿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要求,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当代体现,而且以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阔分析新情况的战略视野,丰富解决新问题的思维路径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实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当代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其次,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持世界眼光与中国国情的统一,在响应时代变化、把握实践特点的实践中,以一系列新认识、新论述为改革发展与现代化建设确定了根本指导。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党中央体察时代脉搏、顺应时代大势,以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和审视国内外发展创新的新情况、新变化,审时度势,坚持把中国的发展目的、发展战略、发展布局、发展进程、发展动力、发展任务等重大问题放诸时代发展的大局中去思考、去谋划。同时,党中央在注重吸纳借鉴当代人类社会有益文明成果的过程中,又始终立足于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要求,牢牢把握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围绕改革发展稳定、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国防外交,形成了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完整的思想认识和理论阐述,系统回答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提供了推进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行动纲领。

第三,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持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相结合,在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创造活动中,以一系列新观点、新判断为分析、解决现实问题明确了基本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谋划治国理政宏图伟业时,总揽全局、主动谋划,坚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推进顶层设计,不断推进理论与实践创新。一方面,突出问题导向,从正视问题、研究问题出发,到解决问题、预判新的问题为落脚点,保证顶层设计的实际成效;另一方面,着力创新发展,以发展着的眼光观察、审视和解决问题,特别是关注治国理政实践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与新问题,保证顶层设计的实践效应。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形成了解决当代中国现实发展问题的一系列新观点、新判断: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观点;关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观点;关于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理念推进实践新发展的观点;关于以经济体制改革为核心,推进全面改革的观点;关于实施一带一路、长江流域经济带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观点;关于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经济新常态下新的发展动力的观点;关于使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的观点;关于全面依法治国、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观点;关于加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观点;关于增强担当意识、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观点;关于以加强作风建设为切入点,坚持“三严三实”、密切党群关系和惩治腐败、破解执政党面临的“最大危险”的观点;关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开放、合作、共赢的发展,扩大同世界各国各方利益汇合点,建立新型大国关系和“世界命运共同体”的观点等,都实现了顶层设计与实践发展的高度吻合,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回应和解决了改革开放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干部群众的思想疑虑和深层困惑。

最后,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持固本强基与发展创新相结合,在不断实践探索、不断总结经验的发展中,以一系列新阐释、新概括为深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打开了广阔视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体系,又是开放的理论体系,二者统一于对科学理论坚持与发展的内在关联性之中,统一于对事物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之中。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发展创新的过程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精神,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什么别的主义”,坚持党和国家社会主义的制度属性,坚持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同时,党中央又坚持以开放、发展的眼光对待马克思主义,把不断深入新的实践、不断总结新的发展的成功经验作为重大课题,在进一步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三大基本问题科学回答的基础上,对“什么是改革、进行什么样的改革、怎样改革”、“什么是人民群众的期盼,怎样满足人民群众的期盼”和“什么是当代中国社会的奋斗目标、怎样实现当代中国社会奋斗目标”等时代课题进行了深入探索和回答,提出了包括中国道路、中国梦、“四个全面”、新发展理念、“三严三实”、意识形态话语权、“一带一路”、和谐世界等在内的一系列内在联系、相互贯通的新范畴、新论断,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注入鲜活时代内容的同时,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展示了这一理论体系不断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开放性,这对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二、深入学习把握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内蕴的立场观点方法、责任担当、工作作风和精神状态

深入学习把握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面临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同时,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内涵丰富、博大精深、逻辑严密、完整系统,任何意义上浅尝辄止、不求甚解的学习理解和浅表化、碎片化的片面把握,都是难于把握精神实质的,必须从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所内蕴的立场观点方法、责任担当、工作作风和精神状态中深入学习把握。

要从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学习把握其始终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与方法。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的精髓所在,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自始至终贯通的脉络所在,就是这一精髓。一方面,它以坚定的人民主体意识,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立场上,把人们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推动全部发展的根本出发点与落脚点,把人们群众在改革发展中的“获得感”作为衡量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依据,始终不脱离、不动摇这个立场。另一方面,它以包含有发展追求、发展信念、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发展布局、发展阶段、发展动力、发展任务、发展条件、发展要求等在内的一系列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基本观点,用以观察、分析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的实际问题,用以破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不断出现的新矛盾,用以指导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同时,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始终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把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和群众路线的思想方法具体运用于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和党的建设等方面发展的局部与全局、眼前与长远、国内与国外、数量与质量、当前与长远、历史与现实等重大关系的分析把握当中,保证了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与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吻合。可以说,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所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与方法,是共产党人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大问题,只有把这样的重大问题解决好,才能为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基本的前提。

要从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学习把握其尽心尽责、奋发有为的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都皈依于对党、对国家、对事业和对人民勇于负责的基点上,强烈的使命情怀和担当精神,构成为党中央治国理政理论与实践的鲜明特色:一是富于远大抱负,把实现共产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追求与推进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实践结合为一体,以不负历史与人民的重托为己任;二是坚定政治定力,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充满自信和对中国精神、中国实践、中国力量、中国话语的高度自觉,对防止在重大发展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做出方向、目标与趋势上的精准定位;三是坚持问题导向,从正视问题、研究问题出发,到解决问题、预判新的问题为落脚点,直面难题,从不回避矛盾,把破解发展中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同分析和解决发展起来以后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统一起来,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四是善作善成,突出强调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统一性,把提高执政党治国理政、领导发展的能力与本领,作为重大政治问题去看待。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所体现的这种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在我国社会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步入关键时期的特定条件下,具有尤为突出的意义。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发展环境,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在进入更加强调关联性、系统性、协调性的阶段之后,如何围绕改革发展总目标推进改革的全面深化,如何更好地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各方面重大关系,如何保证改革目标任务与执行措施的衔接配套,如何化解可能出现的多种矛盾与风险,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干部群众推进改革发展的积极性与创造性,都需要像党中央那样,以高度的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攻坚克难、奋发有为。

要从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学习把握其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态度与工作作风。作风是党的宗旨、思想、路线和优良传统在实践中的重要体现,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同样在习近平等中央领导同志反复强调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以及要发扬“钉钉子精神”,做到“抓铁有痕、踏石留印”、要求党员干部带头践行“三严三实”等要求和实践中得到了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治国理政实践中,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一以贯之,步步深入地狠抓作风建设,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加强作风建设和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开始,到聚焦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四风”问题,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在全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再到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以“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为主要内容的专题教育,不仅深化了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在党的建设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且在实践中为改变政治生态和社会面貌迈出了至关重要的步伐。特别是在贯彻落实改进作风的过程中,党中央从中央做起,坚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层层立标杆、作示范,使真理力量、道义力量和实践力量高度结合,形成了巨大的示范效应,这本身就是对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最好昭示。这种求真务实、实事求是,驰而不息、一抓到底的决心和作风,对我们在面对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和外部环境考验这“四大考验”,要主动破解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和消极腐败这“四种危险”的条件下,带领广大群众同心同德,有效应对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难题、风险和挑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形成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要从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学习把握其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心弱则志衰,志衰则不达”,精神状态反映的是价值追求、理想信念、胸襟情怀,是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产物。深入学习把握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几乎处处可以从中感悟到志存高远、积极向上、坚韧不拔、百折不挠、锐意进取、改革创新的精神状态,凭借这样的状态,面对人民的信任和重托,面对新的历史条件和新的实践考验,党中央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确定了目光长远的战略谋划,坚持了兼修内外的战略掌控,体现了直面难题的勇者担当,做到了抓铁有痕的刚性执行,实现了梦想引领的民族凝聚,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入了新的里程。这样的精神状态已经成为推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一面旗帜、一种气场和一股催人奋进的强大内蕴力。由此不妨说,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已经为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谋划了战略、绘制了蓝图,怎么样实现这样的战略与蓝图,精神状态至关重要。要真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消除诸如僵化保守、萎靡不振、不思进取、得过且过,贪图安逸、贪污腐化,作风漂浮、脱离群众的现象,解决实践中存在的包括庸懒散奢、推诿塞责、尸位素餐、为官不为的问题,就必须像党中央那样,在各方面工作中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激发广大干部群众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由此才能在不断探索和破解实践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的过程中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的新发展。

三、把学习把握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对待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十八大召开后短短三年多的实践中已经产生了举世瞩目的成效,而且这一成效还会随着实践的深入与发展有着更为显著的显现。而对于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来说,当前突出的要求,就是要把深入学习把握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对待,通过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指导新的实践与新的发展取得新的成效。

深入学习把握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首先要深刻理解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发展相结合推进理论创新的重大意义,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上来。凡事欲知其然必先知其所以然。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历届中央领导集体,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创立、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党中央以进一步促进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实践经验,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因此,用这一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武装党员干部,必须科学认识它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重大贡献,深刻理解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发展,切实把握它对指导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强大作用,真正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上来,由此强化我们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理论指导作用的认识,增强用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本领,不断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活力。

深入学习把握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要树立良好学风,强化问题导向,注重学以致用,把行动落实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理论联系实际学习、带着问题学习、有针对性地学习和注重学习的实际成效,始终是保证学习成效的根本之道。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着力的是对当代中国社会实际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只有增强学习理解的针对性,才能把握精神实质,形成实际效用。因此,必须以强烈的问题意识导引,与现实的发展要求呼应,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理解。当前,特别要结合如何判断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环境、新考验,如何认识新的发展战略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两个百年”奋斗目标提出的新目标、新任务,如何理解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的新特点、新要求,如何破解结构调整、发展升级可能形成的新矛盾、新问题,如何把握新发展理念对破解新发展问题形成的新思路、新路径,如何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围绕“十三五”发展做出的新部署、新举措,如何在新一轮改革发展中实现新发展、新突破等现实实践中不可回避的问题,结合干部群众关心、关注的经济形势、利益调整、收入差距、权力制约、反腐倡廉、文化思潮、价值取向、公平公正、环境保护和对外关系等深层次思想问题,结合实践发展已经摆在干部群众面前的诸如发展不全面不平衡不协调、利益格局、利益关系固化、社会治理方式不科学、治理能力不适应,以及执政党战胜“四大考验”、“四大危险”等容易产生困惑、疑点的问题,把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运用于对这些实际的、具体的甚至是难点的、热点的问题的分析认识当中,在此基础上分析认识矛盾与问题形成的原因,研究解决矛盾与问题的化解之道,使学习的成效越来越多地体现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成果中,这样就能够更好地理解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精神实质和科学方法,从而增强过程落实的针对性和自觉性。

深入学习把握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要强调带头与示范效应,促进领导干部先学一步、多学一些、深学一层。实践反复证明,各级领导干部在学习宣传贯彻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具有显著的带头与示范作用,他们自觉学习、带头践行的行为,不仅能够帮助自己从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汲取理论营养和实践精华,不断提高政治素质、理论素质,增强领导能力,而且对广大党员干部能够产生强大的导向与引领作用,他们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具体行动,会无声无形地成为普通党员群众的一面旗帜、一种形象、一种示范,对深入学习把握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影响深远。当前,强调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发挥带头与示范作用,尤其要强调他们对党中央坚持的立场、观点、方法和体现的精神状态的学习。这是因为,现实实践中存在的大量矛盾与问题,固然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但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一些领导干部在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解决中,缺乏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缺乏应有的干事创业的精神状态。从这样的意义上说,现实工作中诸如有些领导干部面对风险挑战六神无主、左右摇摆,一些领导干部在复杂的矛盾与问题面前不知所措、不会作为,少数领导干部面对风险和阻力时回避矛盾、不求进取,一些人为了一时得失为官不为、懒政惰政,还有人放弃职守、不讲党性,该讲的话不讲、该做的事情不做、该反对的不敢反对、该坚持的不敢坚持等等,其实正是造成或者激化不少矛盾与问题原因所在,是应该引起我们高度关注的问题。由此而言,各级领导干部在学习贯彻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学不学、学什么、怎么学和学出什么成效,是完成好学习把握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这一重大政治任务的关键,只有认清责任、不辱使命,才能真正在学习贯彻中发挥好自己的带头示范作用,促进学习贯彻的不断深入。

【2】领导干部治国理政学习心得体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复杂的国内外形势,面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新机遇和新矛盾新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取得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成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反映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彰显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确立新发展理念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必将有力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如期实现。

彰显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渊源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基础,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

体现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的唯物史观。把人民群众看作社会生产、社会生活和社会历史的主体,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以此为指导,我们党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执政要求明确写入党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创造的发展奇迹,反复证明依靠人民、为了人民是取得伟大成就的宝贵经验。为了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十三五”规划纲要把“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作为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可以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取得的一系列经济社会发展成就,都得益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各行业各方面的劳动者、企业家、创新人才和各级干部创造发挥作用的舞台与环境。

体现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特征。我们党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同志代表党中央作出庄严承诺:“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我国发展实践中进一步贯彻落实,我国经济增长更具有共享性和包容性,特别是在民生领域取得一系列新成绩。例如,“十二五”时期,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整体上跑赢了GDP,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基尼系数双双下降;就业保持稳定和扩大;社会保障水平和覆盖率持续提高,城乡统筹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我们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统一

习近平同志指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统一,是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重要方法,充分体现在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各项决策部署中。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统一,就是既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倒推,厘清到时间节点必须完成的任务;又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顺推,明确破解难题的途径和办法。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统一,才能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两个翻番目标与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这要求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以及城乡居民收入提高与经济增长同步。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40.9万亿元,按照不变价计算,2015年已增长到59.6万亿元。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到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需要达到81.8万亿元。按照目标导向倒推,“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年均增长率必须达到6.53%。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条件下,依靠资源要素投入驱动的增长难以保证实现这一增长速度目标,必须挖掘新的增长源泉,即依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实现创新驱动的增长。按照问题导向顺推,只有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获得新的增长源泉,创造更多改革红利,提高潜在增长率。

人人都有更多获得感与收入差距明显缩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因而,仅仅达成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番的数量目标并不意味着建成了全面小康社会,而必须明显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社会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缩小收入差距,要求扩大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并提高其均等化水平,不仅要做大“蛋糕”,还要分好“蛋糕”。随着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劳动力市场发育,我国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缩小收入差距方面的政策努力已经取得明显效果。但是,在今后短短4年左右时间实现有更多获得感的全面小康目标,仍需显著加大再分配力度。从那些收入差距较小的发达国家经验看,再分配政策可以把初次分配的基尼系数进一步降低36.2%。这表明,在不损害劳动力市场机制的前提下,在财政税收、扶贫济困工作和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方面,仍有发挥政府再分配作用的巨大空间。

全面小康的要求与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如果到2020年我国仍有几千万农村贫困人口没有脱贫,就不能说已经建成了全面小康社会。因此,“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明确目标要求: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党中央作出了打好脱贫攻坚战,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策部署。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强调因人因地施策,分类扶持贫困家庭,通过产业扶持、转移就业、易地搬迁等措施解决贫困人口脱贫问题;对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低保覆盖范围,实行社保政策兜底脱贫。这些具有创新性的科学扶贫方略,充分体现了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统一、战略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的方法论。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社会政策托底。做好当前经济工作,要从供给侧认识和适应新常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新常态。习近平同志概括了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增长速度要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这些概括也规定了我们要实现的目标,指明了达到目标需要在哪些方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提高潜在增长率,进而促进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但是,涉及调整产业结构、化解过剩产能、处置僵尸企业等方面的改革,也不可避免地会造成部分传统产业和企业职工转岗。因此,要特别关注那些受结构性改革和产业调整影响的劳动者,如产能过剩行业的劳动者、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职工和进城农民工,既以社会政策为他们的基本生活托底,又加强培训、职业介绍等公共就业服务,促进其尽快转岗就业或创业。

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应把握两个关键词:一是“小康”,这是对发展水平的要求;二是“全面”,这是指惠及全体人民,体现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的“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正是对这两个关键词之间逻辑关系的高度概括和生动阐释。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要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决不能让一个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掉队。全面小康是全体人民的全面小康,必须注重补齐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贫这块短板,着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还存在各种因素造成的贫困现象。从群体角度看,特别要关注农村贫困人口以及老年人、残疾人、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等特殊困难人群;从区域角度看,农村、边疆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只有加强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从培育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发展能力、促进发展机会均等化、完善发展的基础设施等环节入手,才能使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途径,既包括政府努力提供越来越充分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也需要建立必要的激励机制,以最广泛地汇聚民智、最大限度地激发民力,实现全民共建共享。人民福祉的不断增加乃至达到全面小康社会标准,取决于市场产品和公共产品(服务)的不断增加和公平享有。在市场产品供给领域,要坚持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并提供激励信号的原则,让广大人民群众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劳动致富。在公共服务供给领域,政府既要承担责任,也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即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方向,确保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同时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增强一般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共建能力,增加供给数量、丰富供给类型、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

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福利的提高不能超越阶段。共享发展与共同富裕是渐进的过程,以发展和社会财富扩大为前提。因此,要处理好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的关系。“蛋糕”做大了需要公平分享,而公平分享的前提则是“蛋糕”不断做大。一些国家在中等收入阶段长期徘徊不前的教训之一,就是做出过多的公共产品供给承诺,最终却口惠而实不至,还损害了效率原则。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接近8000美元,进入世界银行定义的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无论加强社会建设还是改善民生,都要从这一基本国情出发,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能提出超越阶段的目标和要求。当前,我国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财政收入增速放缓、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等严峻挑战。应始终牢记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通过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筑牢全国各族人民幸福安康的雄厚物质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新员工入职培训心得体会

全文共 491 字

+ 加入清单

企业的新员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已有工作经验的、跳槽入职的员工,有的在基层工作,有的直接进入管理岗位。另一种是刚刚走出学校大门进入职场的毕业生。规范一些的企业都要对新员工进行入职培训,针对不同情况的新员工,有条件的企业也可以分开进行新员工培训。

对第一种已有工作经验的新员工,应重点进行企业文化理念、制度流程等方面的培训。对第二种刚刚毕业的学生,不仅要进行企业文化理念、制度流程的培训,还要重点进行《从校园人到企业人》的培训。培养他们要具有职业化的心态,并掌握一些职场上基本的技能。因为学生在校园里生活太久了,不了解企业的情况,不懂得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去服务企业,所以,职业化心态的培训是很有必要的。

通过多次的培训,我深深地感受到学生们对这方面知识的渴望,以及从中获得的深刻感悟。通过学习,他们知道,在企业中不能再向原来一个人那样思考问题了,要有全局观、要有团队意识。他们也知道,要用百分百负责任的心态去工作、要有正面积极的心态才能一切操之在我、只有合作才能共赢、意愿百分百方法无穷大……

这些职业化心态的培训,对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来说,是及时的,使他们少走弯路,也是终生受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领导干部学讲话读党报为中原添彩心得体会

全文共 381 字

+ 加入清单

在精神上,人民日报是标杆、是鼓励。它告诉我们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应该是什么样子,它告诉我们青年学生应该通过努力来实现自己的价值,更好地激发我们为自己的将来而拼搏。

通过先进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等同学固定带动几个宿舍进行每周读报活动,并写下自己的所感所想。这样不仅使他们对一些大政方针有更深的理解,遇到事情也会有自己的准确判断。这是一个很好的载体,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理论,并更好的付诸到实践中去。”孙老师深有感触地说。这一活动,让学院思想工作的内容更为具体,形式更加多样,对学生们思想觉悟水平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社会浮躁气息影响校园的今天,很多同学已经忘记了静静地看一份报纸的味道,对于时事也缺乏更多的关注。而人民日报进校园这一活动的开展,让同学们习惯读报,爱上读报,真正了解时事。同学们的党性、政治觉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同学之间相互联系变得更多,也更加团结。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班班通培训心得体会

全文共 1563 字

+ 加入清单

自从走上讲台以来,我逐渐明白了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其实就是要教会学生如何阅读和写作。可我总是觉得现在得学生不爱看书,语言积累少的可怜,作文更是惨不忍睹。所以就出现了作文水平低,课外阅读能力差的情况。其实,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利用网络,构建虚拟和现实相结合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网络所提供的资源中查找适合自己阅读的内容进行阅读,进而让学生有阅读文本的兴趣,从而提高阅读水平,这已经是语文教学的一个趋势,也是大部分教师都会做也想做的一件事。可是由于条件的限制,导致很多时候很好的并不能够施行,或是并不能很好的施行,从而使这个理念成为了空谈。然而,自从学校有了班班通后,语文教学与网络结合就变成了现实,不再是公开课时的表演了。

首先,利用班班通,我觉得有效创设优越的教学情景,增强了学生对语文阅读学习的新鲜感和兴趣,可以使学习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脱离物理时空的限制,感受传统教育手段无法展示的教育内容。于是,我大胆的运用网络条件,进行了语文拓展阅读教学。教学时,我利用班班通,将课文中涉及到的历史事件“三顾茅庐”“舌战群儒”“智激周瑜”等剪切成了一个个小的视频,在上课时按照课文内容的授课顺序放给学生看。这极大地满足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突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限性,使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学生在看“三顾茅庐”的视频时,不用我要求,自己就主动去翻书,寻找课文与视频短片中的异同,对译文的掌握也变得轻松了。甚至到了下课,很多学生还恋恋不舍,主动要求我再讲一会,这是在以往教学过程中我从未遇到过的。另外,通过班班通和讲授课文相结合的手段,也让我有了一个意外的收获,这就是很多学生对《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向我询问关于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并且自动自觉的回去阅读这本大部头的小说。实践,学生的自学所得大大胜过于教师永不停歇的讲解。这样,不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也培养了学生索取知识的能力。从而更好的促进语文学科的教学。这次教学,让学生的兴奋度持续了很久,也让他们对以往抗拒的名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就会促使他们在以后的日子了主动去找书,主动去看书,这对他们以后语文学习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是无法用考试成绩和分数来衡量,是会让他们受益终生的。

经过一系列的尝试,我觉得班班通的使用并不容易,要面对来自传统观念和家长的压力,而且需要注意的很多。班班通可以给学生新鲜感,让他们兴趣浓厚,可是如果用的不恰当或是用的度把握不好,反而会影响正常教学,造成一种喧宾夺主的情况。在刚开始使用班班通的时候,我和学生都有一种新鲜感,有的时候我也在授课中为了形式而使用多媒体,有时候就脱离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一堂热热闹闹的课下来,学生真正收获少的可怜。而且繁多的资料可使学生目不暇接,眼花缭乱,多余的动画转移着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不知道这节课究竟要学什么,究竟学到了什么。

另外,多媒体演示的课件中画面形象生动,图文并茂,声音悦耳动听,对学生的感官刺激很大,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我觉得自己有时候忽略了自己的一张嘴,更忽略了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肢体语言,而这些所起的作用是多媒体源远所不及的.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升华,深化的过程,教师课堂语言的丰富多采直接影响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积极性,是教师个人风采和人格魅力的一种体现,不应该被冷冰冰的机器所代替。

在一些现代文教学中,我有的时候将精力花在了去制作漂亮的幻灯片上,从而忽视了去研读教材.这样虽然使学生获得很好的视频享受,但忽视对文本的感知,因此我觉得使用班班通时要注意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熟悉课本.

总之,班班通的运用是一把“双刃剑”,我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要积极探索,努力扬长避短,采取有效措施,使语文课堂在先进科技的辅助下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7:2024科级干部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全文共 2182 字

+ 加入清单

两学一做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系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学一做教育实践活动论述摘编》等规定篇目,与此同时,结合工作实际,加强了业务知识的学习,通过学习,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要做好本职工作,必须充分认识学习“三个解放”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提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这“三个解放”,既是改革的核心,也是改革的目的,“三个解放”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有机统一。提出“三个解放”,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努力营造有利于人的思想解放、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解放、有利于一切生产要素活力充分释放的体制机制和社会环境。学习贯彻落实好“三个解放”,对于推进古交转型跨越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充分认识学习贯彻“三个解放”的重大意义,把学习贯彻“三个解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深入学习领会“三个解放”的精神实质,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贯彻落实“三个解放”的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上来,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党的建设、促进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二、要贯彻落实好“三个解放”,就必须学习好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

(一)必须明确学习重点,把握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总开关。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必须原原本本地学好中央的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准确把握精神实质和思想内涵。要进一步提高对当前形势的认识,加强对“三个解放”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的认识,明确十八届六中全会所确定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模范遵守党的各项纪律,始终做到思想上清醒、政治上坚定、作风上务实,努力树立党员干部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二)必须加强学习,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加强理论学习对做好本职工作至关重要。要以先进先辈为镜,从自我做起,切实学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要做理论学习的带头人,坚持好自学制度,要学在前,用在前,做持久学、深入学的表率,做学以致用、用有所成的模范。

(三)必须处理好工作和学习的矛盾,坚持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珍惜每一次集体学习机会,并制定具体学习计划。要搞好个人自学,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在通读上级各类文件和讲话的基础上进行精读,结合实际,深入思考,真正学懂弄懂,真正领会精神实质。要在抓好自身学习的同时,还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生产一线,践行好两学一做。

(四)必须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学习中要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紧密联系古交市委党的建设实际,紧密联系个人的工作和思想实际,把学习贯彻“三个解放”与学习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起来,与市委的工作思路和要求紧密结合起来,与开展两学一做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与为民、务实、清廉的总要求紧密结合起来。要发扬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解放思想、勇于敢当,努力营造凝心聚力、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形成市委上下一条心,一股劲,团结一致干事业,齐心协力促发展的浓厚氛围。

三、要贯彻落实好“三个解放”,必须抓好分管的各项工作,全力推进古交转型跨越发展

正确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矛盾,确保工作、学习两不误。要紧紧围绕两学一做教育实践活动查找的“四风”问题,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全力推进古交转型跨越发展。以建设“四个一流”为目标,以“35510”产业战略、“2112”项目工程为抓手,深入研究和探索全市改革、发展、稳定中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着力转变不适应全市转型发展的思路,着力解决影响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切实强化大局意识、政治意识、责任意识,积极适应全市改革发展的需要,推进古交转型跨越发展。

(二)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打造“特色、高端、现代、高效、安全”农业为目标,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科技化保障、现代化装备、标准化生产、品牌化打造、市场化运作、信息化管理,扶持壮大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千方百计增强农民收入。

(三)创新信访稳定工作3+x机制。高度重视解决信访问题,搭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平台、信访联席会议联调平台、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平台,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问题发生。依法打击非法违法上访和无理缠访、闹访人员,全力维护古交社会的和谐稳定。

(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打造一流发展环境为目标,创新思维,优化服务,大力引进新型石英材料、轻钢建材项目,全力以赴推进古交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五)全面启动新党校建设。创新党员干部教育学习平台,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修养和理论素养,不断提高党员干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着力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干部和学习型城市。

(六)强化全局意识。紧紧围绕市委的中心工作,加强与班子同志协同配合,共同完成好每一项工作任务。要对标一流、勇于探索、勇于进取、勇于担当,努力促进分管的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全力推进古交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和党的建设全面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党员干部讲道德有品行心得体会

全文共 603 字

+ 加入清单

为认真做好“两学一做”专题学习教育工作,7月25日下午,市国资委围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第三专题“讲道德、有品行”开展学习研讨。

会上,党员干部围绕“什么是道德”、“共产党员为何要讲道德、有品行”等内容,深化对“讲道德”及“有品行”的认识,结合自身实际,敞开心扉,交流畅谈了学习体会。进一步增强了讲道德、有品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市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江国波同志在会上以“什么是道德?为什么要讲道德、有品行”、“要讲什么样的道德品行”以及“讲道德、重品行,夯实国资监管和国企改革发展的思想根基”三个方面为切入点,进行了深刻阐述,要求全体党员干部要切实增强道德修养,做一名讲道德、有品行的合格党员。

江国波指出,道德品行是我们立身之本,处世之基,成事之道,是为官和做人的根本。讲道德,重品行是衡量和选拔干部的主要标准,其中德是第一位的,品行和能力相比,品行更为关键。领导职位唯有德者居之,领导干部必须有德。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干部,就要以共产党人的品行标准,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做人做事均为楷模。

江国波强调,市国资委担负着国有资产监管的重担,肩负着引领我市国有企业改革创新发展的光荣使命,讲道德,有品行绝对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作为国资系统的党员和领导干部,我们要带头加强党性锻炼,不断的提高自我修养,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真正以崇“德”和崇“严”的过硬作风,推进国资监管和国企改革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小学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

全文共 641 字

+ 加入清单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暖在心头,当黄昏的末一丝晚霞向我招手,日子便又匆匆而去,我想问在座的同学;今天你快乐吗?你收获了吗?有新的烦恼吗?有前进的目标吗?你身边的伙伴好吗?今天,我的心情有些沉重,因为杨亮的故事让我震惊,让我心痛。

15岁的杨亮是某中学的初二学生,由于交友不慎,结交了社会上的青年、朋友。一次,杨亮发现朋友与另外一个年轻人躲在歌厅包厢里吸食毒品。杨亮感到十分好奇,问朋友感觉怎么样,朋友说比做神仙还快活,舒服极了。尽管朋友极力引诱,但杨亮仍表示犹豫。于是,在一个周末的晚上朋友将毒品放在香烟的内给杨亮烟,并表明里面没有毒品,杨亮吸食后,无法自拔,用完了自己所有的钱以后,杨亮开始拦路抢劫,渐渐地,他走向了犯罪的道路,最终被公安机关逮捕。

因为他缺乏法律意识而自酿苦果。是啊,我们每个人在成长的历程中都难免会犯错,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如何面对,及时改正,我们仍是好孩子,但若执迷不悟,一错再错,就会葬送前程甚至生命。所以:错与不错只是一念之差,守法与犯法也会是一步相隔。当别人引诱你的时候,一个不理智的选择可能让你犯罪。

我们是花季少年,都是祖国的花朵、肩负着创造新未来的重任,受到培养呵护是我们的权利,相同的,更应该履行自己的义务,好好学习,好好成长,培养成为一个品学力行,懂法,守法的好孩子!

同学们,法制的社会是和谐的,法律的蓝天是湛蓝而深远的,让我们心中时刻铭记法,铭记法的威严与壮义,携起手来,共同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秉持心中的利剑、共同描绘美好的明天!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党员干部学习为官不为心得体会

全文共 4358 字

+ 加入清单

治理“为官不为”,需要提升境界。要加强宗旨意识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确立为了做事才当官,而不是为了当官才做事,更不能为了保官不做事的价值导向。在理想信念问题上,广大党员干部要做愚公不做叶公,决不能对我们所信仰的主义、所追求的事业心口不一,从而真正做到忠于职责不懈不怠、勇于负责不推不拖、敢于担责不躲不避。古人云:“居官守职以公正为先,公则不为私所惑,正则不为邪所媚。”“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其中的“民本”思想虽然不是今天我们倡导的“民主”理论,但其“为官有为”的担当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做人民公仆”不是一句空话,每个党员干部都必须厘清身份,清除特权思想,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践行“为官有为”的担当意识。公仆公仆,一要为公,不能有私心;二要为仆,不能有官气。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树立“为官避事平生耻”的从政理念,蕴养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坚持不懈强化宗旨意识,解决好党员、干部人民公仆的角色定位问题。任何党员、干部都只有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和义务,没有做官老爷的权力。衡量一名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强不强,关键要看他能不能履职尽责,始终在岗在位在状态。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尼·雷日科夫引用过一句名言:“权力应当成为一种负担。当它是负担时就会稳如泰山,而当权力变成一种乐趣时,那么一切也就完了。”如果把本不该有的特权剔除就感叹“为官不易”,把超标滥配的待遇归零就抱怨“官不聊生”,我们的觉悟和境界体现在哪里?我们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彰显在何处?没有崇高的境界,我们就不可能有所作为、大有作为、有效作为,就不可能受到百姓的爱戴、得到百姓的尊敬。

治理“为官不为”,需要典型引路。要树立导向,指导正确作为。河南是焦裕禄精神的发源地,焦裕禄精神是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标杆,也是为官有为的标杆。“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时至今日,我们能否像焦裕禄同志那样在艰苦的环境中扑下身子、深入基层,敢于担当、善于担当,能否像焦裕禄同志那样吃亏、吃苦、耐烦,是考验我们的标准。现在,一些领导干部“灰色收入”少了,“潜规则”不好使了,就抱怨“官不聊生”,却没有想到这些本来就是不正当的收入和福利。一些领导干部不明白“当官发财应当两道”,现在不能和企业主勾肩搭背了,企业主也不敢进行“利益输送”了,就觉得“吃亏”,这是非常不正确的。名利之心人皆有之,但名利之心不可太重。因为欲望的“潘多拉盒子”一旦打开,不能正确对待名利,一切为了得名获利,其结果必然是丢人失分。因此,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按照“三严三实”要求,认真学习焦裕禄同志身上的那股亲劲、韧劲和拼劲,努力做焦裕禄式好干部。各级党组织要旗帜鲜明地肯定表彰锐意进取的干部,教育帮助“为官不为”的干部,支持和鼓励干部一心为公、兢兢业业、敢于担当。

治理“为官不为”,需要从严治党,从严治吏。世间事,做于细,成于严。“严是爱、松是害”,党员、干部都应该真正懂得这个道理,牢固树立管党治党成于严的意识。在这个意义上,“从严治党必须具体地而不是抽象地、认真地而不是敷衍地落实到位”。要切实解决干部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问题。针对“好人主义”、“只栽花不栽刺”、怕得罪人、当“和事佬”等不良倾向,要在严格的组织生活中触动灵魂,增强党性,切实解决党内组织生活功利化、庸俗化、随意化、平淡化问题。要强化整改,纠正错误行为。治理“为官不为”,需要我们在从严治党上继续探索,不断前进。全面落实从严治党新要求,就必须坚持严的标准、严的举措、严的纪律。从严治党的责任要落实到位,党内政治生活要严肃起来,让纪律更严明,让工作更严谨,让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成为全党上下的自觉,使从严治党的一切努力都集中到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上来,集中到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上来。在“严”字面前,要使逃避责任越来越难、严肃问责越来越多,让那些法不责众的心态、蒙混过关的想法、打擦边球的侥幸,再也难有潜滋暗长的空间。面对党内生活新常态,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懂得,与其他人相比,做党员、当干部就必须遵守更多的规矩、接受更严的约束。没有这样的思想准备和觉悟,就不要进入党员干部队伍。要增强自律意识,树立制度敬畏,涵养法治思维,学会在约束下办事、在监督中用权。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学会在约束中工作,习惯在监督下干事,虽然“为官不易”,那么失去的仅仅是自在用权的不当利益,收获的却是心地安然、坦荡平和的自在人生。而且,党员干部不舒服一点,不自在一点,老百姓的舒适度就会高一点,满意度就能高一点。因此,唯有在“严”字上继续努力、持续发力、不断给力,从严治党的新常态才能真正成为每个人自然的好习惯、好状态。

治理“为官不为”,需要建立惩戒问责机制,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完善制度,规范从政行为。要强化责任体系,解决为与不为的界定问题。既要善于放权,又要宽容失败,还要鼓励创新。要引导干部按制度办事,按规矩办事。有权必有责,有位当有为。领导干部只有端正政绩观,组织上只有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建立完善的对干部既能够激励又能够约束、既能够严管又能够深爱的机制,让有为者有位,让无为者让位,才能根治“为官不为”。防止“为官不为”,关键是要有刚性约束。对占着位子不干事的,要该批评的批评。对不作为、慢作为的,要按照党纪要求处理。对于混日子、造成严重后果和不良影响的,要坚决予以组织调整,真正让“为官不为”者有所畏惧、受到贬责。这就要求我们要树立科学的工作导向、正确的用人导向和明晰的考评导向,指导为官有为。同时,要严肃问责,督促干部必须作为。对虽干事但不干净的要处理,对虽干净但不干事的要问责。“八项规定”等一系列治官治吏的严政出台以来,取消了领导干部的特权,剔除了一些干部的隐性收入,是符合党纪国法的,也是顺应民心民意的。但领导干部也是人,如何维护其合法权利、保障其合理权益、激励其干事创业,也是必须重视的。

治理“为官不为”,需要涵养勇于担当精神,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敢于担当,体现干部的觉悟和党性。责任成就事业,担当体现境界。群众最反感的是什么人?事业上偷奸耍滑,谋取小团体利益却不遗余力;工作上没有真才实学,吹吹拍拍拉关系却如鱼得水;看得见的做得漂漂亮亮,看不见的却粗制滥造。衡量一个党员干部工作如何,敢不敢担当是把重要标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并将“敢于担当”作为好干部“五条标准”之一。2014年2月,习近平同志在接受俄罗斯记者采访时谈及自己的执政理念:“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既是共产党人必须具备的政治品格,也是各级领导干部尽职履责、提高执政能力所必须解决的突出问题。敢于担当,就是面对困难挑战要敢于迎难而上、攻难克坚,在困难面前不能一筹莫展,不能手足无措,切实解决为何担当、为谁担当、怎样担当的问题。一是为何要敢于担当。敢于担当,已经成为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党员干部最需重塑的政治品格,最需补齐的“精神短板”,最应养成的官德官风。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干部一事当前不是首先想到如何担责任、做贡献,而是计较个人得失,遇到矛盾绕道走,碰到问题不敢抓,面对风险不敢闯。有的是由于理想信念迷失,缺乏敢于担当的精神支撑;有的是由于思想感情有距离,缺乏敢于担当的为民情怀;有的是由于能力本领恐慌,缺乏敢于担当的综合素质;有的是由于利害关系有顾虑,缺乏敢于担当的奉献精神;有的是由于制度设计有漏洞,缺乏敢于担当的客观环境。特别是我们的制度设计还不够完善,制度执行还不够到位,容易使当事者既有担当的现实之惑,又有担当的后顾之忧,从而瞻前顾后、放弃担当。要健全考评体系,把敢于担当作为选人用人的重要导向,同时要通过追责、问责等倒逼机制使党员干部切实担起责任。二是为谁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敢于担当,不是为“小我”担当,而是为“大我”担当。我国自古就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传统,为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敢于担当,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品格。怎样才是敢于担当?习近平指出,就是要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敢于担当,靠的是信念,讲的是原则,比的是付出,拼的是智慧。要使精神境界、素质能力与岗位责任相匹配,从而实现敢于担当与善于担当的有机统一。三是在怎样担当上,要讲究策略方法,掌握科学的方法论,力求事半功倍,既不以灵活性伤害原则性,又不以原则性束缚灵活性。作为领导干部,必须承担职务责任。我们评价一个干部,“不贪不占”是底线,敢担当、能担当、愿担当是根本要求。如果干了几年,山河依旧,面貌未改,就是为官最大的耻辱。张岱年从《张载语录》中爬梳出来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讲的就是“活着,你就有责任,你就要去承担,就要去担当”。敢于担当,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也是我们的时代责任。党员干部要不断强化担当意识,培养担当的品格,提升担当的能力,踏踏实实干出一番事业,勤勤恳恳做出一番成绩。当然,有本领才能有作为。要提高本领,积极主动地把责任担当起来,清楚岗位职责,了解发展态势,掌握运转规程,不断增强对本职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才能促进善作善为。

治理“为官不为”,需要加快建设良好的政治生态。南阳府衙有这样一副对联:“不要百姓半文钱原非易事;但问一官二千石所造何功?”要营造氛围,倡导奋发有为。一个风清气正的干事氛围,对“有为”者是激励,对“不为”者是约束。各级党组织要旗帜鲜明地支持担当者,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要为有个性、敢负责而得罪了人、丢了票的干部主持公道。要树立实绩导向,强化对干部“有所作为”的考核,让那些愿担当、敢担当、能担当、善担当的干部得到重用,让那些不敢担当的“老好人”“圆滑官”难混日子。要让领导干部把敢于担当变为内心深处的价值追求和行为习惯,使更多敢于担当的干部脱颖而出。要营造敢于担当的社会环境,化解敢于担当的压力,抵制好人主义,使敢担当、敢作为在党员干部中蔚然成风。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保持昂扬向上的进取心,保持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形成愿为、敢为、能为、善为的工作氛围。要通过正面宣传和媒体的客观报道,使那些真心为群众想事、办事的干部得到认可和褒扬,切实保护大多数干部的积极性和纯洁性,切实增强党员干部“为官有为”的紧迫感,使他们既干事又干净,既勤政又廉政,以实际行动反对“为官不为”这种隐性腐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党员干部学习李保国先进事迹心得

全文共 970 字

+ 加入清单

近日,全国上下掀起学习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热潮,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不言而喻,作为年轻同志,就应当以李保国先进事迹为镜,争当李保国一样的优秀共产党员

李保国同志将“两学一做”用个人的实际行动体现出来,他大学毕业留校任教,并没有享受舒适的生活,而是选择了太行山区,下定决心通过自身的本领,让老乡们脱贫致富走上幸福之路。他三十年如一日,在太行山上留下了他的成果,他为了能让贫瘠的大山成为金山银山,他在下基层的工作中,面对各种困难从来不服输,不顾满身寒霜,踏遍没有道路、满地乱石、荆棘丛生的荒岗,调查十几万亩荒岗的植被、土壤、地质等情况,并制订了开发规划,创造“一年栽树,两年结果,三年有产,五年丰产,亩产500斤优质核桃,亩纯收益万元以上”的奇迹。昔日的乱石岗,目前已变成大行山上画出一幅最美丽的画,春天鲜花满山,秋天硕果累累。这奇迹的创造,正是他艰苦付出的结果。

学习李保国同志艰苦奋斗,不骄不躁的共产党人精神追求。李保国同志在岗位上先后获得了河北省特等劳模、河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河北省十大农业技术推广专家,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科技兴村先进个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绿化奖章、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全国振华扶贫奖等省和国家荣誉,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飘飘然,没有停步不前,而是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奋战在基层一线,一次一次将工作推向更高水平,充分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崇高的精神追求。

学习李保国同志甘于付出,不图回报的奉献精神。工作30余载,李保国同志在林业技术推广方面有求必应,多数都是无偿服务。从1989年到2003年,他在沙河市蝉房乡推广板栗集约栽培技术,讲课、现场示范、入户辅导共70余次,分文未取。为农户传授苹果栽培技术,都是自己出路费。担任河北省核桃、苹果两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理事长,却不拿一分钱工资,不持一份股份。他不追求金钱和地位,只想着怎么把山治好,把树种活,把果结好,干成些有利于党和人民的事儿。讲求付出,不图回报,李保国同志用实际行动给我们上了一堂触动灵魂的党课。

作为年轻同志,就应当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认真对照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查找不足,改进自身存在的问题;用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激励自己,从长处着眼、从小处着手,用实际行动向先辈看齐,争做“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好党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党员干部对三项机制的认识心得体会

全文共 780 字

+ 加入清单

自 2016年7月31日韩城市“落实三项机制、实现追赶超越”动员大会和9月10日韩城市四大班子集体调研教育工作专题会议召开以来,该市教育局迅速采取行动,召开专门会议,学习传达会议精神,并在干部使用、作风建设、质量提升、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领域,出台具体办法举措,用推进工作的实际成效落实全市会议精神。

一是完善制度建设。该市教育局出台了《韩城市教育局关于落实三项机制、深化作风建设、加快教育事业追赶超越的安排意见》,着力增强干部教师“看齐意识、服务意识、严实意识、纪律规矩意识”四种意识,结合“两学一做一争当”学习教育,开展“八个怎么办”大讨论,进一步明晰发展思路,补齐短板、迎头赶上。

二是创新选用机制。该市教育局以“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为指导,推行领导任期制和聘任制,涵盖局直单位和各级各类园校。并于9月21日举行了首次局直单位工作人员择优竞聘上岗演讲、答辩活动。同时,清理全系统借调工作人员,理顺人事管理机制。

三是强化效能建设。该市教育局连续出台了《关于规范领导干部请销假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职工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调整教职工请销假权限的通知》《关于执行新的婚假、产假规定的通知》等文件规定,进一步强化考勤制度,不定期进行督查通报,不断完善机关、单位、学校内部管理机制,切实提高服务效能建设水平。

四是推进重点工作。该市教育局围绕“‘两学一做一争当’学习教育、四城联创、精准扶贫、项目建设、质量提升”等重点工作,贯彻“网格化”管理思路,夯实工作责任、强化督查落实,不断推进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该市教育局要求全系统干部教师进一步强化作风、明晰思路、改进工作,以“提高质量、争先进位”为目标,推动“干在实处、站在前列”成为工作常态和追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奋发有为,争创各自领域一流标杆,凝聚加快教育追赶超越的强大正能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教师师德培训心得体会

全文共 2042 字

+ 加入清单

我是一名音乐教师,真是因为我爱音乐,我选择这样一个职业。在教学的日子里,通过自己的眼睛、自己的耳朵、自己的心去真正聆听、去感受音乐,去思考如何才能做好学生心目中具有师德的好老师呢?经过6年时间的学习、反思、探索、悟出了一些点滴认识。想成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我个人认为就应该做到以下三点:

一、拥有良好的音乐素养

在音乐的教育中,我觉得音乐教师的音乐素养极为重要,音乐教师是“美”的使者,也是“能歌善舞”的代名词。音乐教师既要有美的外表,更要有美的心灵。而良好的审美修养对于音乐教师则尤为重要。在音乐教育中,音乐教师作为美的使者主要是通过音乐中的教育审美的作用来实现的。我们的学生在音乐课堂中应该是被老师的音乐素养所感染的,对音乐的理解也是需要教师这个“美”的使者去传递的。如何吸引学生?如何使我们的课堂富有内涵?只有拥有良好的音乐素养,才能在课堂中不断去创造、发展;能够去发现音乐中的美,并且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为你做一名“美”的使者而崇拜、喝彩!

二、拥有过硬的专业基本功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就要具备过硬地专业基本功。我们才能胜任本职工作,才能在学生面前提高威信、树立形象,才能在工作中运用自如、如鱼得水。如:课堂中,教师的范唱要充满情感、要具备一定的演唱能力,才能打动学生。教师的弹奏要熟练、要有技巧,才能稳住学生情绪。教师的舞蹈要有特点,才能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我们音乐教师要坚持学习,不断吸取新知识充实自己,要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能让自己的思想落伍,这一点及其重要。要树立起终身学习的观念,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我们面对的是一天天成长的学生,他们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渴望得到更多更新的知识,如果我们以不变得“面孔”去面对渴望变化,新鲜的学生,结果会怎样?学生会枯萎的,因为我们不能给她们成长最需要的养分。所以,我们要不断地“美容”不断吸取新知识充实自己。每天站在学生面前时,都能别具一番神韵,别有一番风采。

三、拥有扎实的教学组织能力

许多学生认为,音乐是“小三门”而不愿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经常有厌学的学生干扰课堂教学。此时,音乐教师就需要有课堂教学的调控能力,即课堂管理能力;本来设计好的音乐课由于调皮的学生捣乱,不能继续进行,这时教师就要用灵活的教育机制及良好的心理素质来正确处理教学中的突发事件。同时,教师要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根据学生课堂的表现、音乐审美的需要,调控课堂,管理好课堂,让音乐课继续。如提问他,让他回答问题,或让他参加音乐实践活动等,或幽默的语言活跃课堂气氛转移他的注意力,使他重新投入课堂学习。让学生感到音乐教师不仅是“活波、可爱”的,也是严肃有纪律的。学生能否对音乐产生兴趣,往往受音乐教师的影响。假如教师对音乐爱之如痴,对音乐教育事业执着追求,那么,他的学生也会对音乐有兴趣。相反,音乐教师对音乐若即若离,对音乐教育事业冷漠处之,他的学生就很难喜欢上音乐。所以,音乐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情操来吸引学生、高度的敬业精神和事业心来感染学生,让学生产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这三点都是自己这几年对音乐教学的一点总结,音乐教育者必须具备过硬的自身素质,这一方面是由教育本身的特殊需要所决定的;另一方面,教师的良好风范能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有了这个吸引力,学生才乐意从情感上接纳老师,我们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在学校,教师是学生的表率,其言行举止,甚至兴趣爱好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教师只有具备了高尚的师德,才能为人师表,才能更好地教育和影响学生。师爱是师德的灵魂,“谁爱学生,学生就爱他,只有爱学生的人,他才能教育学生。”教师应用自己博大的胸怀去关爱每一位学生,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才能去精心地培养学生。

每一位学生有他自己的人格,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爱和理解,也希望得到老师的尊重和肯定。只有让师爱扎根于育人的土壤,用心去和学生交流,用爱去和学生沟通,建立起师生间的真挚情感,才会叩响学生心灵深处的琴弦,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让学生接受你的教诲。因此,我们对学生要真诚相待、真心关爱,用师爱的真情去感染他们、帮助他们,用师爱去换取学生的尊重与理解;用师爱去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让他们在师爱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

教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学生都应有同等受教育的权利,我们应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不歧视差生。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掉一个学生。慈祥的笑容、亲切的言语、文雅的举止,以及善解人意的目光,比声色俱厉的严格,更能贴近学生的心灵,更能取得教育的实效。教师,应以虚怀若谷的胸怀,诲人不倦的精神,用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的言行举止,去照亮学生的心灵,去培养好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适应时代发展。虽然我们无法象太阳一样将自己的光辉撒遍世界的每个角落,但我们却可以象母鸡爱护小鸡一样,关爱自己的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优秀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全文共 2895 字

+ 加入清单

远程教育是一种新兴的教育学习方法,它给人们学习知识以新工具和方式,把宽松的娱乐休闲和紧张严肃的教育学习融为一体,使人们获得一种轻松学习氛围,既能长知识和提高技艺,又能放松心情,是在职人员接受再教育的一种较好方式。远程教育改变了以往的教育方式,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人与人交流不受物理空间约束,学习时间也不必受上下班,上下学,还是白天晚上的限制,充分发挥人的自主能动性,因地制宜,结合自身特点,采取相应的时间或地点自我学习。

学无止境,作为幼儿教师,我选择了远程教育学习教育管理,两年来,我收获颇多,感触颇多:不仅仅因为在远程教育的全新学习方法下,使我认识更多,学到更多,充实更多,更是因为教育管理,让我更深的认识了我所从事的幼儿教育事业,更多一份热爱一份自信与坚持;学以致用,让我在实际工作中有所提高,也许现在的我谈不上优秀或合格的幼儿教师,或者说离优秀幼儿教师的距离还比较远,但是两年来的学习和实践使我朝着这个目标迈进一大步,并继续前进着。

学习就是为了实际应用。两年来我所学习的教育管理,对我的实际工作有很大帮助, 现在就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通过学习工作浅谈下我的心得体会

一、做一名优秀幼儿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教师应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无比热爱忠诚,对自己所肩负的任务要有高度责任感。

很多人都会说:幼儿教师就是孩子王,没有什么压力,只要看好孩子,能领着孩子玩就行。可是他们殊不知我们真正的工作性质,就算领着孩子玩,也是要注意技巧的。作为一个幼儿教师,所教育的对象是有生命力和思想感情的幼儿,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他们童真无邪,对于我们的很多话语他们都不懂,他们是一张张白纸,等待我们用爱心细心耐心去填写。孩子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接受能力是有限的,在教他们的时候,很多事情是要反复去做的,很多话也是要不断重复的。比如:一些很简单的事,见到老师要问好、不要随便丢玩具、上课讲话要举手等等,这些事情都很琐碎,每天都要强调,不要觉得烦,这就是孩子的天性。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差,只有老师多督促,才能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另外,要照顾好每一个孩子,不仅仅是在嘴上说的,要体现在日常的生活中。幼儿教师有她工作的特殊性,不仅要教给孩子们知识,而且要关注孩子们的饮食起居。幼儿园指导《纲要》说“要时刻把孩子的健康、生命和安全放在首位”。安全也是我们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老师的责任感不仅仅是对每位孩子每位家长的负责,更是对自己的负责。从现在起树立良好的职业情感,端正自己的职业态度,不要把工作当作挣钱的方式,而要把自己的工作当成自己毕生要为之奋斗的事业,从“我喜欢孩子”到“我爱孩子”。

二、作为幼儿教师,必须有亲和力

亲和力,是一种对他人产生的吸引力,是人与人相处时所表现出来的易被接纳、产生亲近行为的能力。它是幼儿教师必备的一种基本素质。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就曾说过:“做教师的决不能没有表情;不善表达情感的人,就不能做教师”。因此,提升幼儿教师的亲和力对其做好教育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亲和力在不同角度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

1.爱心

幼儿教师的爱是一种崇高的社会情感,教师的爱是幼小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精神需要。这种爱既要具有母爱那样的细腻而深厚,同时又要有理论的光彩。这种爱,不娇、不溺、不偏、不倚、不靠私人感情,也不以家长的态度如何而变化。这是教师教育中的一种“教育爱”。具备这样爱心的幼儿教师,能着眼于培养未来人才的需要,去精心培育幼儿、关怀幼儿身心健康,塑造幼儿美好的心灵,使孩子健康地成长。

这种爱心不是搂一搂、抱一抱、亲一亲孩子,它产生于教师对幼教事业的执著与忠诚,产生于自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幼儿从教养、护理他们的教师那里应该得到慈爱,得到充满温暖和欢声笑语的感情环境。对于幼儿来说,教师具有一颗爱心,比教幼儿读书识字、唱歌跳舞更重要。因此教师要把爱心融于各种教养手段之中。这样,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才能有基本的保证。

2.童心

幼儿年龄小,他们在情绪的发展方面具有很大的易感染性,即他们的情绪很容易受到别人情绪的影响,特别是容易受到教师的情绪的影响。因此,教师在组织幼儿活动之前一定要首先调节好自己的情绪,特别是当我们在工作生活中碰到不如意的事时,更需要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努力争取在组织幼儿的每一次活动时,都能以积极快乐的情绪去带动幼儿,感染幼儿。在师幼互动时,为了能制造出一种愉快的气氛,我们教师还应该保持着一颗快乐童心。那就是忘我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幼儿的一切活动中去:当孩子们唱歌时,我们不妨展开歌喉和他们一起唱;当孩子们跳舞时,我们不妨也随着乐曲翩翩起舞;当孩子们做游戏时,我们不妨也全身心地加入进去,和他们一起跑呀、跳呀、追逐呀、嬉闹呀,一起疯,一起闹,慢慢地,你就会惊喜地发现,每当我们面对活泼可爱的孩子们时,自然而然地与他们融合在一起,我们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一个深受幼儿欢迎的能制造快乐的幼儿教育工作者。

3.宽容心

幼儿的心灵是脆弱的,他们需要我们细心地呵护。他们能力和经验有限,他们经常会犯一些“低级的错误”——犯错误也是他们成长必需的,他们的成长需要一种相对比较轻松比较宽容的心理环境,否则,幼儿园就会成为地狱,老师就是恶魔。

4.关注并善于沟通

沟通的方式分为言语沟通和非言语沟通。对于幼儿来说,动作比言语容易理解,面部表情、姿势、身体动作等非言语信息的沟通方式更重要。因为,教师的微笑、点头、抚摸、搂抱、蹲下与幼儿交流、看着幼儿的眼睛倾听他们说话的态度等等,远比语言更容易表达教师对幼儿的尊重、关心、爱护和肯定。比如,对一个知道做错了事充满害怕情绪的孩子来说,教师亲切地搂抱他一下,摸摸他的头,远比说一句“我原谅你”更让孩子安心,更能让孩子理解到“老师原谅我了”。

三、家园互动更助于孩子成长

现在的家长对孩子都有着不同的期望,对老师自然就会有不同的要求。有的家长希望老师可以好好照顾孩子;有的家长希望老师让孩子在各方面能力上都得到提高;有的家长希望老师能让自己的孩子在艺术领域有所发展,总而言之,家长和老师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为了孩子在各方面都有更好的发展。所以,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也应与家长多沟通,利用接送以及家访等方法,多向家长了解幼儿在家的情况,让家长知道你对孩子关心和重视;并向家长讲述幼儿在园的情况,家长在了解孩子在园的表现的同时也知道教师的辛苦,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更好的配合老师做好幼儿教育教学等等。

远程教育给我提供了一个在繁忙的工作中轻松学习的环境,使我可以在工作中思想上都不断进步。作为一名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生活刚开始,工作刚起头,以后的路还很长,我不能马上做到尽善尽美,但我会鞭笞自己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我将以身作则,与幼儿同成长。爱,不是说出来的,更不是喊出来的,爱是通过脚踏实地辛勤劳作去实现,在幼儿园这片沃土中,我与孩子们每天朝夕相处,用汗水和爱心浇灌着孩子们稚嫩的心田。以后,我必然更加努力,凭着献身幼教、不断追求的事业心,继续为我所热爱的幼教工作不断奉献,让孩子们在这片爱的乐土中茁壮成长,使自己成为孩子心目中最优秀的好老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党员干部学习《历史的抉择》心得体会

全文共 842 字

+ 加入清单

历史的抉择》推进农村改革的历史篇章,诠释了德阳各级党组织和党员敢于担当、敢为人先的先锋精神,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我有以下的心得体会

要树立敢为人先的进取意识。当前,全省的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制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凸现,改革好似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作为党员干部应牢固树立敢为天下先的进取意识,带头解放思想,以思想的解放推动工作的创新,始终围绕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在实际工作中要有敢下深水、敢涉险滩的闯劲,积极探索改革方法、勇于尝试改革模式,敢于啃下改革中的“硬骨头”,着力破除利益藩篱,推进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

要树立时不我待的机遇意识。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作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四川作为西部人口大省、经济大省,在全国改革发展格局中占据重要位置。可以说,四川正面临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成渝经济区、长江经济带、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大机遇,机遇只会垂青有准备的人。面对发展良机,党员干部要带头树立时不我待的机遇意识,努力把机遇牢牢的抓在手上,力争改革先行一步,发展加快一拍,围绕改革的方向、目标、重点任务,有计划有重点的推进,同时要善于结合本地实际,创造性、创新性推动各项改革工作,以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实效来检验改革成果。

要树立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我省作为欠发达地区,依然面临着“人口多、底子薄、不平衡、欠发达”的基本省情,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艰巨而繁重,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面临的挑战巨大。作为党员干部要树立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义不容辞的承担起全面深化的改革历史重任,面对改革任务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劲,在推进改革时要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担当、特别能战斗的精神,主动作为勇担当,下定决心排万难,确保在调整优化所有制结构、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创新发展驱动体制机制等重点改革任务取得重大突破,在改革中创造出更多更好的四川探索、四川实践、四川经验,在巴蜀大地谱写出宏伟壮丽的改革新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2024年干部忠诚干净担当心得体会

全文共 874 字

+ 加入清单

一般而言,在公众印象里,纪委就是监督执纪问责部门,从来都是查别人的,而自己被查似乎前所未闻。事实上,这种认识不仅存在于普通人的头脑中,就连少数纪检监察干部也存在这种错误认知。诚如中央纪委第四纪检监察室原主任,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央纪委机关首个被调查的厅局级领导干部魏健所说,后期我也不是没想过有危险的,只是那时候麻木了,再一个也是觉得,中纪委这地方,谁查中纪委啊?真是这种心态在里边。

从中不难看出,正是在这种错误的思想认知下,少数纪检监察干部自认为进了纪委就进了保险箱、平安地,无形之中产生一种优越感,在这种情形下,潜意识放松了自我的要求,最终没能经受住腐蚀与反腐蚀的考验,走向了由执纪监督者蜕变为腐败分子的可悲下场。

鲜活的事实告诉我们,纪检监察机关不是天然的“避风港”、“保险箱”,纪检监察干部也不具备天生的免疫力。如何做到打铁还需自身硬?一句话,纪委都是监督别人的,谁来监督纪委?这是全社会都关注的问题,也是纪委必须回答解决好的课题。“各级纪委也要解决好‘灯下黑’的问题,自觉遵守党纪国法,你们是查人家的,谁查你们呢?这个问题也要探索解决。”习总书记多次给纪检监察干部提出这样的问题。

执纪者自身绝不能置身于纪律红线之外,监督者自身绝不能成为监督的盲点。对此,专题片就回应了党内关切和人民群众期盼,突出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纪检监察机关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要求,全面从严治党把自己摆进去,加强自身建设、完善内控机制,坚决清理门户,严防“灯下黑”,努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队伍,体现出“打铁自身硬、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韧劲。

打铁还需自身硬,正人者只有先正己方能正人。作为党内监督的专责机关,纪检监察人员处在反腐斗争一线,承担着维护党章、党规、党纪的重要职责,其自身能否过硬,事关监督执纪问责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事关反腐倡廉的成效。透过专题片,我们看到了纪检监察机关“打铁自身硬”的清醒和韧劲。我们坚信,只要纪检监察机关切实加强自我监督,同时将自己置于全党、全社会的监督之下,就定能肩负起维护党章、党规、党纪的重要职责,让党放心、人民信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高校教师师德培训心得体会

全文共 4503 字

+ 加入清单

教师是阳光下面神圣的职业。教师的职业是平凡的,但却孕育着伟大。有人将教师比喻作“园丁”、“蜡烛”、“人梯”、“太阳”,也有人将教师比喻为人类由过去走向未来的伟大“桥梁”。教师的伟大充分表现在,教书育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上。教师以毕生的精力创新知识、传播知识、塑造学生的人格,让他们走上社会去移风易俗,发展、提升和改造社会。人类五千年文明史告诉我们,教师的确是平凡的伟大,没有教师,人类文明就没有过去、现在,更无法走向美好的未来。

教书育人,首先要有崇高的师德。大学教师担负着培养大学生、研究生的重要职责,尤其要有崇高的师德。所谓师德,就是做一名教师所必须自觉遵守的思想和行为的原则、规范体系。大学教师的崇高师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报效祖国和人民的坚定信念

信念是心灵世界的核心。崇高的信念是大学教师创新知识、关爱学生、成就事业、开创未来的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胡锦涛在回信中盛赞孟二冬教授报效祖国和人民的坚定信念,说他“把自己的有限生命全部用来报效祖国和人民。”今天,正逢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盛世,作为一名教师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就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信念,忠诚于教育事业,用自己的全部智慧才华报效祖国和人民,为振兴中华而献身。振兴中华,科学技术是关键,教育是基础。大学教师担负着创新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双重任务,尤其需要树立坚定的报效祖国和人民的崇高信念,忠于教书育人的事业,终生不渝。近百年来,我国许多著名学者和教育家怀着一颗振兴中华的赤子之心,忠诚于教育事业,用毕生精力报效祖国和人民,走出了光辉的人生轨迹,创造了历史的丰碑。华罗庚、唐敖庆、王大行等一大批著名教授和学者,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上的崇高典范。孟二冬教授是新时期教书育人的楷模,以感人至深的优秀事迹加入这一光荣的行列。这告诉我们,新时期大学师德的首要标志就是具有报效祖国和人民的坚定信念。

二、勤勉踏实的治学精神

勤勉踏实的治学精神是大学师德的重要标志,是大学教师必备的职业精神。有大学里,无论从事教学,还是科研,首先必须具有勤勉踏实的治学精神。胡锦涛在回信中对孟二冬教授的治学精神给予高度评价,指出孟二冬教授虽然是一位平凡的学者,但是,他以勤勉踏实的治学精神攀登学术高峰,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勤勉踏实的治学精神内涵丰富,包括爱岗、敬业、尽责、求实、创新等重要精神品质。要成为一名好教师,首要的条件是将自己的职业看作是神圣的,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沉浸在事业里,着迷般地追求,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开拓创造,为职业而献身。这是对大学教师职业的首要要求,也是基本要求。大学是培养人才的基地,是学术创新的平台,是国家教育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龙头。这对于那些要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学校而言,尤其如此。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大批专门化人才,尤其需要一大批能引领学术和科学技术发展方向的大师级学者和科学家。“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①作为一名大学教师,尤其是作为一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教师,只有发扬勤勉踏实的治学精神,沉浸在事业里,开拓创造,才能成为这样的人。勤勉踏实的治学精神,不仅是大学教师成就事业的必备精神品质,而且也是大学教师传授给学生的重要的精神财富之一。

今天,改革创新己成为时代精神的核心。党中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构想,要求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从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使科技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依靠创新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与灵魂。这对大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改革创新的时代里,大学教师只有发扬勤勉踏实的治学精神,开拓进取,锐意创新,不断拿出新成果,不断超越,才能不辱使命,并发挥引领时代潮流的先进作用。

三、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

大学教师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是对学生最好的教育。道德高尚的老师才能教出品学兼优的学生。教师的崇高德行不仅是学生的,也是全社会的示范和楷模。胡锦涛在回信中对孟二冬教授为人师表的美德深表敬意,指出他是一个普通教师,但他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却深深打动了每一个人,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在他身上,不仅体现了学识的魅力,而且体现了人格的魅力。他的崇高精神和品德值得各行各业的人们认真学习。这既是对孟二冬教授为人师表的充分肯定,也是对新时期大学师德建设的殷切期望。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十分重视为人师表的教育作用。他认为身教重于言教。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第六章),‘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子路》第十三章)他把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看成教育成败的关键。教育本身是一种以人影响人、以人带动人、以人提升人的活动。要使学生有远大的理想和信念,教师自己必须具有远大的理想和信念;要使学生关爱他人,有崇高的道德,教师自己必须关爱他人,具有崇高的道德;要使学生不搞浅尝辄止,具有深刻的钻研精神,教师自己必须不搞短期行为,具有深沉的学术耐心;要使学生思维活跃、善于创新,教师自己必须思维活跃、善于创新;要使学生遵守考试规则和学术规范,教师自己必须严格遵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要使学生待人讲究礼仪,彬彬有礼,教师自己必须待人讲究礼仪,彬彬有礼;要使学生的人格健全和完美,教师自己的人格必须健全和完美。教师只有将自己的道德和人格提升起来,才可能提升学生的道德和人格。

教师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有着特殊的深刻原因。师生关系不同于其它社会关系,学生对于老师具有“向师性”——教师是学生心中的楷模,学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教师当作自己学习的榜样。教师的每一个优良的品德和表现,都会使学生深受鼓舞,甚至欣喜若狂,而教师的每一个不良的品德和表现,都会使学生遭受打击,造成心灵的创伤。因此,一名合格的大学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地锤炼崇高的品德,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完善自己的人格。

四、教书育人的崇高风范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也是大学的根本职能。胡锦涛在回信中赞美孟二冬教授不愧是教书育人的杰出楷模,不愧是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这是对孟二冬教授教书育人成绩的高度评价,是对广大教师的殷切期望,也是对大学的办学理念提出的更高要求。

大学担负着“创新知识、传播知识、开发潜能、塑造人格” 的社会职能。大学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大学的职能与大学教师的职责具有内在一致性,并通过传授两种学问绕一起来。大学传授两种学问:一种是“使人成为人的学问”。学生掌握了这种学问就能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高尚的品德、丰富的情感和必备的修养,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另一种是“使人成为某一种人的学问”。学生掌握了这种学问就有了专业知识和技能,成为社会生活领域中的从事某一类工作的人员。这两种学问都是重要的。学生掌握了专业知识和技能,就能从事某一类工作,成为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某一种人”。同样,学生具有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高尚的品德、丰富的情感和必备的修养,就能“成为人”,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成为人”与“成为某一种人”相比较而言,“成为人”是“成为某一种人”的基础和前提,是更根本、更重要的。假如学生不能很好地“成为人”,可能很好地成为“某一种人”吗?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即是传授“使人成为人的学问”,“授业”即是传授“使人成为某一种人的学问”,“解惑”是两者的共同要求。显然,韩愈认为“传道”和“授业”都重要,但是,以“传道”为先,为本。那种只重视使学生“成为某一种人”的学问(“授业”),而忽视使学生“成为人”的学问(“传道”)的大学是不合格的大学。那种只传授使学生“成为某一种人”的学问(“授业”),而不关心、不传授使学生“成为人”的学问(“传道”)的教师是不称职的教师。大学教师担负着同时传授这两种“学问”(“传道”、“授业”)的神圣职责,要将这两种“学问”结合起来,融会贯通,讲究方法,传授给学生,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中央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将教师和学生的精神面貌建设放在第一位,是完全正确的。大学要以精神为上。考察中外教育史,凡优秀的大学皆以精神为上。大学以精神为上,就是以大学教师和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念、思想品德、思维方式和精神气质为上。在大学里,“大楼”不能代替“大师”,同样,“学问”也不能代替“精神”。大学不只要有可以量化的论文、专利、获奖等技术层面的目标,更要有人文精神层面的追求和建设。而这后一方面更为重要,更为根本,也更具有决定意义。这是考察—个大学办得好坏,有无前途的更根本的标志。抗日战争时期,活跃于大后方的“西南联大”,在那样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办大学,为救国救民,意气风发,人才辈出,硕果累累,就是一个最好的说明。遗憾的是,今天有的大学有些过于“实际”了,忽视了办大学更根本,更有决定意义的“精神”建设。学习孟二冬教授的精神品质,一定要学习他教书育人的高度责任感和崇高风范,同时,也要进行更深层次的大学理念和大学思维的反思,坚持办大学以精神为上。

五、关爱学生的真挚情怀

教育爱是崇高师德的情感基础,也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孟二冬教授的崇高师德正是建立在他对学生真挚关爱的基础之上的。胡锦涛在回信中说,我是含着热泪读完你这封来信的。你记述他在最后的日子里仍惦记着他的学生、眷恋着他未竟的事业。

教育家刘佛年曾说:“所谓师德,或者说教师修养,包含多方面的内容,但最重要的,我以为是对待学生的态度。对学生的态度就是对事业的态度,这是修养中最重要的内容。”教育爱是成功教育的情感基础。没有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真诚关爱,一切教育都无法进行。教育爱是师生之间由此达彼的桥梁,是无比巨大的教育力量。一名教师只有当他真诚地关爱自己学生的时候,才能够把学生完全吸引到自己所主持的教育过程中来,才能够得心应手,灵活自如地教育和引导学生,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教育,首先意味着教师和学生之间经常的精神上的交流。只有当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融洽、气氛和谐、渠道畅通的时候,教育才能取得成效。建立师生之间和谐关系的基础是教师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真诚关爱。一个好教师,不论在什么条件下总能够用真诚的关爱架起通往学生心灵的桥梁。

真挚的教育关爱与一般的亲子之爱有区别,是一种自觉、普遍、持久之爱,一种充满科学精神之爱,包含极为丰富的内容。真挚的教育关爱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一种亲近感,时刻依恋、牵挂着学生;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感,总是对学生满怀着深切的希望,时刻准备用自己的心灵之火去点燃学生的心灵之火,即使对是落后和犯错误的学生,也不肯放弃不管;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一种理解感,对学生的言行总能全面地去看,从发展的角度去理解;表现为教师愿意为学生的成长而献身的热忱,只要对学生的成长有好处,心甘情愿地贡献自己的全部知识和才能。教育的关爱是一种伟大、真诚、科学、深沉之爱,是凝聚了教师的全部理想、品德、智慧、荣誉和心血之爱。一名大学教师对学生的关爱越真挚、越深沉,他的行为便越感人、他的品德便越高尚。关爱学生,才能诲人不倦,具有崇高的师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党员干部学习《致维吾尔族同胞觉醒书》心得体会

全文共 1275 字

+ 加入清单

于新疆而言,社会和谐稳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也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保证。去年六月,面对一系列暴恐事件,新疆两百多位维吾尔族作家诗人致同胞公开信《永不沉默》中倡议道:“如果你是个公职人员,请你做好一个引路者,让民众信任你,愿意跟着你永远走在光明的大道上。”针对当前严峻的反恐维稳形势,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带头维护社会稳定,为自治区党委、政府分忧,为地方稳定团结和谐出力?这是全疆各族干部必须为之不懈努力研究的课题。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领导干部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组织者、参与者和示范者,其维稳工作能力强弱、是否起到带头示范作用,对推动全民维稳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尤其是当下,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各族人民群众渴望安定和平环境的强烈愿望,也看到自治区党委、政府维护社会稳定的坚强决心和信心。全区各级领导干部更要率先垂范,坚定地站在维稳斗争第一线、最前列,要立场鲜明、态度坚决,带头讲大局、带头讲纪律、带头讲团结、带头不信谣不传谣、带头深入群众,全力以赴、扎实工作,打好反恐维稳这场硬仗。全疆机关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每个人都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家人、亲属、朋友、同事,就会形成强大的正能量,就能促进形势不断向好的方向发展。

总要求就是:贯彻落实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工作重要批示精神,保持主动进攻态势,围绕总目标、查找薄弱点、案例汲教训、工作抓落实。在我区的发展进程中,总会出现困难和风险。越是在维护社会稳定的困难面前、危急时刻,越需要干部积极主动去面对、去解决。干部水平可以有高低,能力也可以有大小,但绝不能没有主动担当的责任感。古人云:“大事难事看担当。”面对困难,是绕道走开,还是主动进攻直视它、解决它,这是衡量一名干部责任心强弱的重要标准,也是评价一名干部是否称职的重要标尺。

总的办法就是“一反两讲”“两手硬”和“五把钥匙”。这每一项举措的提出和完善,都是来自于我们在维护社会稳定道路上宝贵经验的总结,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它作为一种客观成果,一经形成,就会对人们的思想、作风产生巨大的影响。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中坚力量,全疆各族干部更应该带头学习并深刻领悟,努力通过学习,进一步解放思想、提升境界,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超越自我。如此,在具体工作运用中才会游刃有余,才能为推动维稳工作注入新的活力、打开更加广阔的空间。

总目标就是“三个坚决”。当前,我们所有的工作都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安排,使出全力,确保实现这一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广大干部,必须抓好深化严打、深入推进“去极端化”等工作,讲政策、重效果,从而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宗教和谐、社会稳定的好形势。领导干部只有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把百姓安全、人民利益看得比天还大,才会不计较、不推诿,承担起应尽职责;才能在面对人民时,问心无愧。

社会稳定,责重如山。只要我们各级干部以“更上一层楼”的魄力,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劲头,时刻保持“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抢抓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就一定会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新疆各族儿女的新的光辉业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党员干部强化党章党规党纪意识心得

全文共 2725 字

+ 加入清单

想想这次培训还没有全部结束就要交体会和谈感受,自己心里有想法,但一想到当初举起拳头面向党旗的入党誓词,“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就释然了,因为当初已经对党许下诺言,是随时准备。接下来,对本次党章党规党纪谈三点学习感受。

一、什么是党章党规党纪?

为什么要老调重弹,对党章党规党纪做一个解释,“名不正则言不顺”,如果对什么是党章党规党纪都不了解清楚,就谈感受,就是形式主义的体现,就跟先不分清楚什么是左、什么是右,而在指挥向左转和向右转,那是会发生混乱的。所以必须对“党章党规党纪”解释一下,党章是全党的总章程,党规是党的规定,广义上讲既包含党章,也包含其他根据党章制定的一些规定,从形式上讲,有成文的,也有不成文的。党纪是党的纪律,是在党章指导下,为保证党的各项规定落实而制定的党内法规,也是党的规定中的一项,党章党规构成党的法规体系。

二、为什么要学习党章党规党纪?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弄清楚一个为什么,因为这样就解决了一个人的动机问题,动机问题解决了,也就是解决了思想统一的问题,思想统一了,那泰山就可以移动了。我认为,学习党章党规党纪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党意。党章第一条规定:年满十八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党费的,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注意这条最关键的是“愿意、申请”,说明了我们加入党都是自愿的。体现了一种平等的意识,即首先我自愿,然后党组织认可。因此,我们既然自愿申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个组织,就意味着我们承认了党的一切纲领和章程,而其中党章第三规定了党员须有学习和执行党的决定的义务,所以,我们必须要学习党章党规党纪。

二是民意。一方面是因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的权力来自人民,而且党章总纲开篇就写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因此,我们必须要对得起手中的权力,对人民负责。负责就是履行好我们的职责,作为党员干部,其理论水平高低影响了职责的履行,职责履行的效果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需要我们党员干部加强对党章党规党纪的学习。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对各级党员干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根本宗旨。所以,我们必须要加强学习,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而党员干部的学习首要的就是加强对党章党规党纪的学习。

三是本分。是因为我们是党的干部,作为党员干部要履行自己担负的职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需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服务的意愿,二是服务的本领。第一方面已经在前面阐述过了,作为服务的本领,就跟农村的庄稼汉一样,要种植庄稼,必须要知晓天时和地理,掌握农时节气和作物生长之规律,才能种植好庄稼;也跟工厂里的操作工一样,须要先学会岗位安全知识、操作规程和技术,才能去从事生产。因此,作为党员干部,如果连党章党规党纪都不清楚,那怎么去谈履职。原先我在乡镇工作时,碰到有的基层党组织书记已经从事农村书记好多年了,但对自己这个书记是怎么选出来的程序都不清楚,扪心自问,我们对自己工作的职责和范围有多清楚。任何事情,来得太顺利、太容易就会不珍惜。所以,我们一定要加强党章党规党纪的学习,弄清楚作为党员干部行为的边界在哪里,其实是作为一名合格党员的前提。想到这里,自己也觉得对不起组织、对不起党,已经工作了十多年,还在为追求一名合格的党员干部而努力。

三、学了之后怎么做?

学以致用,党章党规党纪是对一名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这个要求只有内化于心,才能外化于行,付诸实践,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一是冲破“知易行难”的禁锢。我们常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知道与做到之间的距离”,即“知易行难”,正是有了这种“知易行难”一说,让有些党员干部在贯彻党章党规党纪过程中不敢前进,在履行工作职责中不敢担当。其实不然,我到认为世界上任何事情是“知难行易”,凡物类与人类,为需要所逼迫,都会创造发明。鸟能筑巢,又能高飞,这是不知而能行的证明;我们的老祖宗制造豆腐、制造瓷器,却不知道豆腐、瓷器的原理,也是不知而行的证明;再比如我们日常的一句话,做得越多懂得越多,其实也是这个道理。因此,我们必须冲破“知易行难”的禁锢,树立“知难行易”的意识,那么如何“知难行易”,解决这个“知”的问题,就是要服从先知先觉者的指导,结合当前我们的党,先知先觉者就是我们党的领导机构,这个也是民主集中制的应有之义,个人服从集体,下级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

二是唤起人的良知意识。人类所有的学问都在围绕“人从哪里来,人到哪里去”的问题做研究和探讨,所以,在党员干部要做什么前,有必要对人应该做什么阐述一下。有这么一种说法,说“人的生存一方面是为毁灭人类而准备的,因为人类的一切科技发明创造都需要向自然索取,一旦自然没有什么可以被索取的时候,人类生存的基础就没有了,人类也就毁灭了;另一方面是为避免人类毁灭而准备的,因为宇宙是无穷的,能量也是无穷的,一旦当人类的科技发明创造能不断地找到一个又一个能生存的星球时,人类就不会毁灭”。我的理解这其实是一场科技进步与科技利用的赛跑。如何实现后者,避免前者,关键在于每个人的良知。这个良知就是:一是节俭,少消耗为生活不必要的资源,作为对我们工作的指导就是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发展,不折腾,为后人留有发展的资源,从而为后人实现更大的科技进步,能找到其他星球争取足够多的时间;二是努力,把自己的潜能不遗余力地发挥出来,不能自我满足,停滞不前,即使你一时成了世界第一,也不能止步不前(如袁隆平,始终在为杂交水稻的研发不遗余力)。作为对我们工作的指导就是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才能不断推动人类科技进步。

三是要有为民之心。就是要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思想。习总书记曾指出,“群众利益无小事,对老百姓来说,他们身边每一件琐碎的小事,都是实实在在的大事,有的甚至还是急事、难事,如果这些小事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就会牵动他们的思想情绪,影响他们的生产生活”。尤其是对我们基层党员干部来说,原先的生活经历和工作经历告诉我们,有些群众可能一辈子就找我们一次,但是这个印象就留给他一辈子,一次的印象就是一辈子的印象。因此,我们必须心怀为民之心,敬畏之心,服务好群众生活中的每一样事情。

最后,再谈一下与旅游工作如何结合的感悟,因为现在有地方对人生体验的旅游项目不断兴起,我也想到了一个是否可以开发一个监狱生活体验的旅游项目,按照自愿体验的原则,来加深党员干部对自由的认识,增强廉政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党员干部学习两学一做第三专题心得体会

全文共 1441 字

+ 加入清单

我作为党员,为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自己的中国共产党,必须要学习和遵守中国共产党党章,为了保持党员思想上和行动上的先进性,我再次学习了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党章》。通过学习,我对新党章有了更新更高的认识,对我们党的性质,理想目标,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党员义务权益有了更深的理解,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党的政治理论和基础知识教育,从而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革命理想信念和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崇高责任感。

新党章的总纲部分首先阐明了我们党的性质及崇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通过对新党章反复的学习和思考,我尤其对党员应具备的素质,应履行的义务,应享有的权利,应承担的责任有了进一步的明了和定位,对党员的先进性要求有了更加清晰具体的理解,自己的思想理念也得到了新的激发和升华。从我来讲,过去在履行党员义务,保持先进性方面虽然做了不少工作,但与党和人民及新形势的要求还有一些差距。我决心在今后的工作实际中,进一步按照党章要求,加强党员修养,增强党员意识,履行党员义务,不断提高政治思想觉悟,把党员的先进性具体体现在工作岗位上,落实在实际行动中,真正发挥一个党员应有的先锋模范和积极带头作用,永远保持先进性,积极为党的教育事业作贡献。

通过对新党章的学习,我认识到:我们每个党员要认真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永葆先进性和争当合格党员,还应努力做到以下三点

1、对照党章,正确认识自我。党章是党员干部理想信念、行为规范的“标尺”,党性强不强、作风硬不硬,要常用党章来“丈量”。组工干部作为管党员的党员、选干部的干部,要带头学好用好党章,对照党章要求,履行党员义务、遵守党的纪律、严守党的秘密、服从党的领导、做好党的工作,是非面前不糊涂、诱惑面前不动摇、危险面前不退缩,争做政治可靠、公道正派、敢于担当的表率。

2 、对照党章,反省工作得失。党章是党的组织和建设工作的行动指南,工作行不行、要求到不到,要常拿党章来“比照”。要将党章作为日常工作的“案头字典”,天天翻阅,时时研习,结合自己工作岗位的职责和特点,联系个人的思想和工作实际,查找不足和差距,正视问题、解决问题,把学习贯彻党章落实到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

3、按照党章,树立良好形象。党章是组织部门的工作的蓝本与标杆,形象好不好、纪律严不严,要常拿党章来“衡量”。对照党章要求,纯洁队伍,以 “德”为先,全面考察,把好组工干部“入口关”;注重能力,以“实干”为本,在基层一线、急难险重工作中锤炼本领;从严治部,申明“铁”律,整肃部门不良风气,树立为民务实清廉形象。努力把坚守宗旨信念和开拓创新统一起来。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也是每一个党员所必须坚守的信念意识。认真扎实地做好移民后扶、移民搬迁安置、移民产业、移民培训等工作,不断动脑筋,想办法,积极开拓工作新思路。

以上仅是我前阶段学习新党章的点滴心得体会,与其他领导和同志们相比,自己学得还很不够,在下阶段及今后的日子里,我决心进一步加强党的理论和知识的学习,提高党性修养,密切联系教育工作实际,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觉悟和指导实际工作的能力,更加勤奋扎实的做好本职工作,永葆党员政治本色,为我市移民事业的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