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知难而退的历史故事优秀20篇

导语:三个臭皮匠顶过诸葛亮,原意是指三个副将的智慧能顶一个诸葛亮,民间流传中被说成了“皮匠”。下面是开学吧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历史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浏览

2417

作文

253

历史名人的经典励志小故事万卷书

全文共 308 字

+ 加入清单

明代,安徽亳州有书生,名叫欧阳搏云,字苦书。本是出生在宦官之家,后因家境日下,渐渐败落,十分贫寒。但是,书生不甘命运的安排,更不愿寄人篱下,决心考取“功名”,光耀列祖,哪知连年落榜。有位好心肠的先生告诉他:“后生功底太差,还需读万卷书,方能感动天地之神。” 于是他终日抄书习文为止。可是家中贫寒,纸又太贵,只得将一篇篇文章抄写在墙壁上和门板上。一日他在室中感到闷倦,便来到后院散心。只见后院那株多年未开花的牡丹丛,花繁叶茂,感到惊喜,于是突然心血来潮,返回室内,取来笔砚,将文章抄写在牡丹花瓣上,以花代纸。那位好心的先生路过主这里看到此景,称此牡丹为“万卷书”。这也许感动了“花神”,翌年,欧阳搏云果真中了“举人”。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关于历史成语故事阅读

全文共 1723 字

+ 加入清单

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下面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了关于历史成语故事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山流水

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是当时著名的琴师。

一夜,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于是又弹起琴来,琴声悠扬,渐入佳境。忽听岸上有人叫绝,伯牙闻声走出船来,只见一个樵(qiáo)夫站在岸边,他当即请樵夫上船,兴致勃勃地为他演奏。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说道:“真好!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真好!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伯牙兴奋极了,激动地说:“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这个樵夫就是钟子期。从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成语“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

道不拾遗

春秋时,郑国政治家子产由于平定贵族旧势力的叛乱有功,成了郑国的正卿(qīng)(官名)。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郑国经济发展;同时还主张依法治国,制定了严厉的刑法来处置犯罪行为,因此,国内没有盗贼。“道不拾遗”(路上丢失东西,别人不会捡去);街上的桃树、枣树长满了果实,也没人爬上去摘。由于子产把国家治理得非常好,郑国富强起来了,虽然连续三年受灾,老百姓也没受冻挨饿的。

“道不拾遗”这个成语常与“夜不闭户”连用,形容社会风气良好。

大义灭亲

春秋时期,卫国的州吁(yù)杀死哥哥卫桓(huán)公,自立为国君。

州吁驱使百姓打仗,激起人民不满。他担心自己的王位不稳定,就与心腹大臣石厚商量办法。石厚就去问自己的父亲——卫国大臣石(què),怎样巩固州吁的统治地位。石对儿子说:“诸侯即位,应得到周天子的许可,他的地位就可以巩固。”石厚说:“州吁是杀死哥哥谋位的,要是周天子不许可,怎么办?”石说:“陈桓公十分受周天子的信任,陈、卫又是友好邻邦。”石厚没等父亲把话说完,抢着说:“你是说去请陈桓公帮忙?”石连连点头。

州吁和石厚备了许多礼物,却被陈桓公扣留了。原来,这是石的安排。卫国派人去陈国,把州吁处死。卫国的大臣们认为石厚是石的儿子,应该从宽处理。石就派自己的家臣到陈国去,把石厚杀了。史官认为石杀子是“大义灭亲”。

成语“大义灭亲”,现在指为了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对犯罪的亲属不徇(xùn)私情。

志在四方

春秋时,晋献公在宠妾(qiè)骊姬的挑拨下,杀了太子申生,公子重耳和夷吾分别逃亡到狄(dí)国和梁国。

后来,晋献公死了,夷吾在秦穆公和齐桓公的帮助下做了国君,他怕重耳回来争夺王位,就派人去杀他。于是,重耳又从狄国历尽艰险,逃到了齐国。

齐桓公对重耳以及追随他的子犯、赵衰、狐偃(yǎn)等人都十分优待,还把一个本家姑娘齐姜嫁给了重耳。重耳在齐国一住七年,日子过得舒服极了,他也不想再回晋国去了。

齐桓公死后,齐孝公做了齐国国君,齐国开始衰弱。子犯、赵衰、狐偃等一起来到桑园里秘密商议,要想办法让重耳离开齐国。

这事让重耳的妻子齐姜知道了。齐姜是个女中豪杰,希望丈夫可以做一番大事业,就对重耳说:“公子,你有远大的志向,我很高兴。你走吧!男子汉大丈夫总得做一番事业,留恋妻子和贪图安逸是没有出息的!”

重耳听了十分惊讶,说:“我并没打算离开你,离开齐国呀,我不走!”齐姜听了,知道重耳不想走,就和子犯等人商量了一个计策,用酒把重耳灌醉后,把他送出了齐国。

后来,重耳在六十二岁的时候,终于回到晋国,当上了晋国的国君,史称晋文公。

成语“志在四方”,常比喻人要树立远大的志向。

居安思危

宋、齐等国联合攻打郑国,弱小的郑国知道自己兵力不足,于是请晋国做中间人,希望宋、齐等国可以取消攻打郑国的念头。其他国家因为害怕强大的晋国,于是纷纷决定退兵。为了答谢晋国,郑国国君就派人献给晋国许多美女与贵重的珠宝。收到这些礼物后,晋悼公十分高兴,就将一半的美女赏给大功臣魏绛(jiàng)。没想到正直的魏绛一口拒绝,并且劝晋悼公说:“现在晋国虽然强大,但是我们不可以因此大意。因为人在安全的时候,要想到未来可能会发生的危险,这样才会有备无患。”晋悼公听完魏绛的话,知道他时时刻刻都牵挂国家与百姓的安危,从此对他更加敬重。

成语“居安思危”指处在安全的环境而想到可能会出现的危难。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历史故事

全文共 666 字

+ 加入清单

一次,吴国孙权送给曹操一只大象,曹操十分高兴。大象运到许昌那天,曹操带领文武百官和小儿子曹冲,一同去看。

曹操的人都没有见过大象。这大象又高又大,光说腿就有大殿的柱子那么粗,人走近去比一比,还够不到它的肚子。

曹操对大家说:“这只大象真是大,可是到底有多重呢?你们哪个有办法称它一称?”嘿!这么大个家伙,可怎么称呢!大臣们纷纷议论开了。

一个说:“只有造一杆顶大顶大的秤来称。”

另一个说:“这可要造多大的一杆秤呀!再说,大象是活的,也没办法称呀!我看只有把它宰了,切成块儿称。”

他的话刚说完,所有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大家说:“你这个办法呀,真叫笨极啦!为了称称重量,就把大象活活地宰了,不可惜吗?”

大臣们想了许多办法,一个个都行不通。真叫人为难了。

这时,从人群里走出一个小孩,对曹操说:“爸爸,我有个法儿,可以称大象。”

曹操一看,正是他最心爱的儿子曹冲,就笑着说:“你小小年纪,有什么法子?你倒说说,看有没有道理。”

曹冲把办法说了。曹操一听连连叫好,吩咐左右立刻准备称象,然后对大臣们说:“走!咱们到河边看称象去!”

众大臣跟随曹操来到河边。河里停着一只大船,曹冲叫人把象牵到船上,等船身稳定了,在船舷上齐水面的地方,刻了一条道道。再叫人把象牵到岸上来,把大大小小的石头,一块一块地往船上装,船身就一点儿一点儿往下沉。等船身沉到刚才刻的那条道道和水面一样齐了,曹冲就叫人停止装石头。

大臣们睁大了眼睛,起先还摸不清是怎么回事,看到这里不由得连声称赞:“好办法!好办法!”现在谁都明白,只要把船里的石头都称一下,把重量加起来,就知道象有多重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历史中四字成语故事

全文共 2331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我们学习了非常多的成语,很多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些小故事。你都知道哪些呢?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历史中四字成语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超群绝伦

关羽,字云长,是刘备的重要将领。

刘备当平原国相后,关羽和张飞分头率领他的队伍。他们三人同睡一张床,情如兄弟;在大庭广众之下,关羽和张飞总是侍立在刘备身旁。

刘备跟随刘表后,关羽就跟着过去依附。

后来,刘备率部南下,准备渡过长江。另外派关羽率领几百战船,与他在江陵会合。

曹操急追刘备,到达当阳(地名,位于兮湖北省中部),刘备向东北直奔,正好遇上关羽的船队。不久,孙权派队伍帮助刘备抗击曹操,曹操率军退去。

刘备南下收复了东南四个郡,于是任命关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守长江北岸。

后来,关羽听说马超前来归降刘备,因他过去不认识马超,便写信给诸葛亮,询问马超的人品和才能可以同谁相比。

诸葛亮对关羽了解,知道他护短,不服气居于别人之下,便写信回答说:“马超文武双全,勇猛过人,是一代豪杰,如汉初大将鲸市、彭城一类人物,可与张飞并驾齐驱。但是,不能与你这个超出众人、独一无二的美髯公相比。”

这个故事史料记载如下:“亮知羽护前,乃答之曰:‘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这便是成语“超群绝伦”的由来。

——《三国志·蜀书·关羽传》

博而不精

东汉着名的经学家郑兴,以研究《左氏春秋》着称于世。他的儿子郑众,十二岁时就跟父亲学习这部经学着作。后来,郑众还学习了《周易》《毛诗》《周礼》等经学着作,以至学识渊博,几乎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在上层社会很有名气。

郑众当官后,在公务之余给一些年轻人讲解《毛诗》《周礼》等经学着作,并且花很大的精力为《左氏春秋》作注。后来,终于完成了《左氏春秋》的注释工作。这部书流传后,和另一位经学家贾逵所注的《左氏春秋》齐名,都受到学者们的好评。

当时,最着名的经学家是马融。他着过《周易》《尚书》《毛诗》《三礼》《论语》《孝经》,使古文经学达到成熟的境地,因此,弟子多达千人。马融除了为经书作注外,又兼注《老子》《淮南子》。讲课时坐在高堂上,挂上纱帐,前面让学生坐着听课,后面列一班女乐演奏音乐,很有特点。

马融研究了《左传》后,也准备注一部《左氏春秋》。他仔细阅读了贾逵和郑众的注本后评价说:“贾君精而不博,郑君博而不精;既精既博,吾何加焉。”意思是说,贾逵的注本精深而不广博,郑众的注本广博而不精深。要是既精深又广博,那我怎能超过他们?后来,马融觉得,这两个注本各有各的长处,合起来就弥补了各自的不足之处,便决定不再给《左氏春秋》作注了。

——《后汉书·马融传》

博士买驴

北齐的文学家颜之推,着成一部《颜氏家训》。在《颜氏家训·勉学》篇中,记载了一则“博士买驴”的笑话。颜之推说,这个笑话是他到邺城去办事时听到的。

当时有个博士,熟读四书五经,满肚子都是经文。他非常欣赏自己,做什么事都要咬文嚼字一番。有一天,博士家的一头驴子死了,不能没有脚力,于是赶紧去市场上再买一头。看好了驴子,讲好了价钱,写一份凭证才算交易妥当。博士要卖驴的写,卖驴的表示自己不识字,请博士代写,博士马上答应了。

卖驴的当即借来笔墨纸砚,博士拉开架式,书写起来,写得非常认真。过了好长时间,三张纸上都密密麻麻的字,才算写成。卖驴的请博士念给他听。博士干咳了一声,就摇头晃脑地念了起来,过路人都围上来听。过了好半天,博士才读完凭据。

卖驴的听后,不理解地问他说:“先生写了满满三张纸,怎么连个驴字也没有呀?其实,只要写上某年某月我卖给你一头驴子,收了你多少钱,也就完了,为什么唠唠叨叨地写这么多呢?”在旁观看的人听了,都哄笑起来。

这件事传开后,有人编了几句讽刺性的谚语:“博士买驴,书券三纸,未提驴字。”成语“博士买驴”,又称作“三纸无驴”。

——《颜氏家训·勉学》

惩一警百

西汉时期,大臣霍光受汉武帝遗诏辅政,任大司马大将军,权势极重。霍光的原籍在平阳,他家的下人仰仗主子的势力,时常拿着凶器在市场上胡作非为,甚至强行抢掠财物。百姓敢怒而不敢言,地方官也不闻不问,任其作恶。

后来,有个名叫尹翁归的人被任命为管理市场的官吏。尹翁归年轻时当过牢狱小吏,熟知刑法,他又爱好武艺,剑术相当高明,在平阳很知名。尹翁归到任后,严格按照法律办事。霍家的下人早就知道他的厉害,从此再也不敢到市场上来作恶了。

有一年,河东太守田延年巡视来到平阳,召见当地官吏,尹翁归也在召见之列。田延年对大家说,有文才的站到东边,懂武艺的站在西边。众人都按太守的要求分别站立,惟有尹翁归站在中间。田延年于是问他为什么不选择一边站立,尹翁归跪下禀道:“我文武兼备,听候太守任用。”

田延年一听这话,就觉得尹翁归此人不简单。经过一番谈话,确认他确实文武兼备,而且很有才干,便将他调到自己的手下任职。尹翁归不负田延年所望,秉公办案,执法严正,田延年很器重他。

由于政绩卓着,后来尹翁归被提升为东海太守。到任后,他发现那里很不太平,便在所属的每个县都建立起薄籍档案,收录了各方面重要的材料。他一有空就认真阅读这些档案材料,因此很快熟悉了郡内情况。

当时郡里有个名叫许仲孙的豪强,经常鱼肉百姓,杀害无辜,远近的人都对他恨之入骨。但因他势力大,关系多,几任太守都不敢得罪他。因此,他一直逍遥法外,为所欲为。

尹翁归到任后,迅速查清了许仲孙的罪行。他采取惩罚一个以警戒众人的方法,首先将这个坏蛋逮捕,并在热闹的市场上将他斩首。

严惩了许仲孙后,官吏和百姓对尹翁归都很敬服。其他大小豪强胆战心惊,不敢继续作恶。尹翁归终于把东海治理得安定起来。

后来,人们根据史料的记载:“翁归治东海明察……其有所取也,以一警百,吏民皆服,恐惧改行自新。”引申出成语“惩一警百”。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历史名人白居易的故事

全文共 2311 字

+ 加入清单

白居易(772-846),唐代大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其祖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的东北)。青年时期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贞元间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任左拾遗和左赞善大夫,曾因故被贬为江州司马,后又历任杭州、苏州刺史,官至刑部尚书。他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是着名的“新乐府”的倡导者。早期的讽喻诗,有不少篇章能较广泛尖锐地揭发当时政治上的黑暗现实,也反映出人民的痛苦生活。他的诗语言通俗,相传老妪也能听懂。除讽喻诗外,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也很有名。着有《白氏长庆集》。

那一年,杭州大旱,一旱旱了九九八十一天。西湖旁边的几千亩农田,地皮都干裂了口,稻禾枯黄,象火烧过一样。老百姓天天到衙门里去请求大老爷:赶快放西湖水,救救农田。可是,那些官府大老爷,只知整天在西湖上寻欢作乐,却一直不理不睬。

有一天,百姓们又熙熙攘攘地赶到衙门里来,要求大老爷放西湖水,有的喊:“青天大老爷,赶快放西湖水,救救农田吧!”有的喊:“大老爷,再不放西湖水,我们百姓都活不下去啦!”闹得那位大老爷睡也睡不安,吃也吃不香,只好亲自到衙门口,怒气冲冲地对百姓说:

“谁说放西湖水?把西湖水放了,那湖里的鱼龙就没有地方栖息啦!”

这时,只见人群中走出一个长着五绺长须的老汉,不慌不忙地反问道:“鱼龙与百姓的性命相比,哪一个要紧?”

大老爷一听,又气呼呼地说:

“谁说放西湖水?把西湖水放了,那菱角就不能生长了!”

老汉冷冷地一笑,又反问道:

“菱角与稻米相比,哪一种重要?”

大老爷一听,更加气急败坏:

“谁说放西湖水?放了西湖水,对皇上洪福不利!”其实,这位大老爷想说的是对自己的官运不利,怕说得太露骨了,触犯众怒,就把当今皇上抬了出来,吓唬吓唬老百姓。

谁知那老汉一听这话,更生气了,他理直气壮地反问道:

“皇上与百姓相比,哪一个要紧?假如没有百姓种稻谷给他吃,做衣服给他穿,他还当得成皇帝吗?”

周围的百姓们,听了大老爷的话,条条无理,早想大骂他一顿;现在听了这位老汉的话,驳得句句有力,都高兴得跳了起来:“他说得对!他说得有理啊!”

大老爷早已气得浑身发抖:“你,你是哪一个?胆敢当众顶撞老爷,煽动百姓!”

那老汉又微微一笑,说:“问我哪一个?我就是白居易!”

大老爷一听,原来新上任的白居易到了。这老头儿,当今皇上也怕他三分,不好硬顶,连忙打躬作揖地说:“原来是新任的刺史白大人到啦!下官有失远迎,当面谢罪。请,请到衙内休息一下。”

老百姓听说这老汉就是白居易,有的还读过他关心百姓的诗篇,都说:“白居易来做我们的父母官,我们的农田有救了!”

果然,第二天,碧绿绿的西湖水,哗哗地流进了附近的农田,干枯的稻禾,象喝上了甘露,“唰”地一下子直起了腰。百姓们望着哗哗的湖水,流进自己的农田,兴奋得掉下眼泪来。

后来,白居易又访问了附近农家,在钱塘门外,修了一条堤,造了一座石涵闸,把湖水贮蓄起来。他又恐怕后代的地方官不了解堤坝对人民的利害关系,亲自写了篇《钱塘湖石记》(当时西湖又叫钱塘湖)刻在石碑上,详细写明堤坝的用处,以及蓄水、放水和保护堤坝的方法。

百姓都围拢来看这块石碑。当看到上面写着:放一寸湖水能够灌溉多少顷田时,大家都为白居易深知百姓疾苦,精密设计了这个水利工程,感动得热泪滚滚。大家纷纷议论,觉得这大老爷不错,要为他向朝廷请功。白居易一听到这个消息,急忙阻止,还沉痛地做了一首诗。

税重多贫户,

农饥足旱田;

唯留一湖水,

与汝救凶年。

白居易在杭州做刺史,对这一湖水,平时管理得可严啦。

有一次,白居易去游湖。看到南面的湖边上,有人在挑土填湖,建造亭台楼阁。白居易就传问是哪一家造的?当差的回来说:“这是衙内二爷的老丈人在造一座花园!”

白居易就把二爷的老丈人传来,说:“西湖,是百姓的西湖,你一个人为什么要占用?现在,罚你开田一百亩。”

那位二爷的老丈人没办法,晓得刺史说一不二,只好雇了一批百姓,挖了一百亩湖泥。

又有一次,白居易从白沙堤上散步回来,看见有人从山上砍了两株树,背回来当柴烧。白居易就对那人说:“山上的树砍光了,山泥就会流到西湖里去,积聚起来,那怎么行?罚你补种十株树!”

那人就只好到山上去补种了十株树。从此,再也没有人敢占湖造屋,上山砍树了。这样,白居易在杭州三年,把西湖整治得水绿山青,使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可是,白居易的所作所为,也得罪了那些鱼肉百姓的官吏们。他们把白居易看做眼中钉,偷偷地把他写的《醉后狂言》等诗篇,加油添醋地送到皇帝面前去告发他。皇帝一看,这还了得,就把他贬到另外地方做官去了。

白居易要离开杭州了,手下佣人把他剩余的俸钱装好箱子,准备带走。白居易看见了,说:“把它存到库里吧,今后治理西湖好用!”

白居易要离开杭州了,杭州的老百姓,心里好不难过。他们打听好白居易上路的日子,纷纷提了酒壶,托了糕点,站在西湖边来送别。

百姓们在西湖边等啊等啊,没听到鸣锣喝道的声音,也没看到抬着满箱金银、满筐绸缎的行列,只见白居易从天竺山骑着马缓缓而来。后面两个佣人抬着两块天竺石跟随着。一路走来,一路与百姓们话别。百姓们跪着拦住白居易,许多人都哭了。

白居易看了,心中十分感动。当即在马上吟了一首诗,大意是说:我在杭州三年,惭愧没有什么功绩,只不过是脱不了诗人的习气,做了十多首诗歌,临走还带走了两块天竺山的石头,这怕也有伤清白吧!

白居易离开杭州后,杭州百姓一直亲切地呼他为“白舍人”。有的人画了他的像,供在家里;有的人把他的诗抄写了贴在墙上。白居易在西湖修的堤,早已经没了。但是,千百年来,杭州人一直把原来的一条白沙堤,叫做“白公堤”,来纪念这位关心民瘼的诗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越王勾践的历史故事

全文共 1127 字

+ 加入清单

吴王阖闾打败楚国后,成了南方的霸主。越国是吴国的临国,它与吴国素来不和。公元前496年,越国国王勾践即位。为了征服越国,吴王发兵攻打越国。两国在槜李地方展开了一场大战,吴王阖闾满以为可以打赢,没想到打了个败仗,自己又中箭受了重伤,再加上上了年纪,回到吴国,就咽了气。

吴王阖闾死后,儿子夫差即位。阖闾临死时对夫差说:“不要忘记报越国的仇。”

夫差记住这个嘱咐,叫人经常提醒他。他经过宫门,手下的人就扯开了嗓子喊:“夫差!你忘了越王杀你父亲的仇吗?”

夫差流着眼泪说:“不,不敢忘。”

夫差为了报父 仇,叫伍子胥和另一个大臣伯嚭操练兵马,准备攻打越国。结果越国战败,越王勾践于是被抓到吴国。吴王为了羞辱越王,因此派他看墓与喂马这些奴仆才做的工作。越王心里虽然很不服气,但仍然极力装出忠心顺从的样子。吴王出门时,他走在前面牵着马;吴王生病时,他在床前尽力照顾,吴王看他这样尽心伺候自己,觉得他对自己非常忠心,最后就允许他返回越国。

勾践回到越国后,立志报仇雪耻。他唯恐眼前的安逸消磨了志气,在吃饭的地方挂上一个苦胆,每逢吃饭的时候,就先尝一尝苦味,还问自己:“你忘了会稽的耻辱吗?”他还把席子撤去,用柴草当作褥子。这就是后来人传诵的“卧薪尝胆”。

勾践决定要使越国富强起来,他亲自参加耕种,叫他的夫人自己织布,来鼓励生产。因为越国遭到亡国的灾难,人口大大减少,他订出奖励生育的制度。他叫文种管理国家大事,叫范蠡训练人马,自己虚心听从别人的意见,救济贫苦的百姓。全国的老百姓都巴不得多加一把劲,好叫这个受欺压的国家改变成为强国。

越王勾践整顿内政,努力生产,使国力渐渐强盛起来,他就和范蠡、文种两个大臣经常商议怎样讨伐吴国的事。

公元前484年,吴王夫差要去打齐国。伍子胥急忙去见夫差,说:“我听说勾践卧薪尝胆,跟百姓同甘共苦,看样子一定要想报吴国的仇。不除掉他,总是个后患。希望大王先去灭了越国。”

吴王夫差哪里肯听伍子胥的话,照样带兵攻打齐国,结果打了胜仗回来。文武百官全都道贺,只有伍子胥反倒批评说:“打败齐国,只是占点小便宜;越国来灭吴国,才是大祸患。”

这样一来,夫差越来越讨厌伍子胥,再加上伯嚭在背后尽说伍子胥坏话。夫差给伍子胥送去一口宝剑,逼他自杀。伍子胥临死的时候,气愤地对使者说:“把我的眼珠挖去,放在吴国东门,让我看看勾践是怎样打进来的。”

夫差杀了伍子胥,任命伯嚭做了太宰。

公元前475年,越王勾践作好了充分准备,大规模地进攻吴国,吴国接连打了败仗。越军把吴都包围了两年,夫差被逼得走投无路,说:“我没有面目见伍子胥了。”说着,就用衣服遮住自己的脸,自杀了。

后来勾践北上中原与诸侯会盟,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终于使自己成就了一番伟业!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中国历史故事:和氏璧

全文共 1573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秦昭王很想见识见识传说中的和氏璧,于是派人跟赵王说,寡人愿意拿十五座城池换和氏璧,请贵国带上和氏璧来换地图。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哲理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自从卞和挖出那块玉后,世界就没消停。没有人亲眼看见过它的踪迹,然而每隔一段时间,它就会打破沉默,把人世间搅得热热闹闹。上次是在楚国吧?令尹昭阳弄丢了和氏璧,冤枉张仪,结果让张仪恨透了楚国。

现在,好消息来了:和氏璧重现人间,辗转到了赵惠文王的手里。这么贵重的宝贝,它的每次露面都是超级新闻。如果有电视,肯定要上《战国新闻联播》。奇怪的是当时没有电视啊,道路交通也不发达,好多小道消息怎么就传播得那么快呢?谁在各国之间传信?难道消息是乘风飞翔吗?

反正不管怎么说,和氏璧重现赵国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秦昭襄王的耳朵。

秦昭王很想见识见识传说中的宝贝(眼红),于是派人跟赵王说,寡人愿意拿十五座城池换和氏璧,请贵国带上和氏璧来换地图。

这下赵国朝廷炸锅了。大臣们议论纷纷。有人说秦王肯定没安好心啊,有人说黄鼠狼给鸡拜年啊,有人说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啊,有人说看看楚怀王的下场吧,千万不能上当啊。但是,你听见了假装没听见,那不是给了秦国攻打赵国的借口吗?

经过七嘴八舌的讨论,赵王更没注意了。这时,有人挺身而出,大声说道:

“我愿意出使秦国!”

宫殿里安静下来。所有的眼睛都投向说话的人。哦,蔺相如!

“我带着和氏璧去秦国,见机行事。如果秦王诚心交换,我会带回十五座城池;如果秦王欺骗赵国,我也保证让和氏璧完整地回到赵国!”

既然没有更好的办法,那就同意吧。蔺相如带着几个随从上路了,带着和氏璧,也带着赵王和整个赵国的忧虑。

大家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蔺相如很快就意识到了。秦王拿着和氏璧,两眼放光,左看右看,怎么也看不够。至于他心里怎么想,只有天知道。

秦王看得差不多了,拿给大臣欣赏。哇!哇!天啊!天啊!宫殿里响起了此起彼伏的赞叹声。大臣看完,秦王又让拿给后宫的夫人们欣赏。

这样下去,还有完没完?万一看着看着丢了呢?蔺相如说:“大王,这块璧并没有传说的那么完美,还是有瑕疵的!”

啊!瑕疵?刚才怎么没发现呢?秦王和大臣们都很惊讶。

“我告诉大王瑕疵在哪儿吧。”

秦王赶紧让人把玉璧交给蔺相如。

蔺相如哪里是找瑕疵啊。他猛地把和氏璧高举过头顶,瞪圆了眼睛,死死地盯住秦王,完全换了个人似的厉声喊道:

“大王,外臣没有想到,堂堂秦王竟然骗人。前来秦国之前,满朝大臣都说秦是虎狼之国,居心叵测,当年跟楚国会盟,扣押楚王,如果我们派人送玉璧,肯定是有去无回,更别说换城池。当时,只有寡君和外臣以为,秦国毕竟是大国,万万不会干出这种卑鄙无耻的事,秦王说话肯定是一言九鼎。遗憾的是寡君和外臣错了,大王根本没有交换的意思。既然如此,我也没有脸面回国了,这颗头颅和玉璧就撞碎在您的宫殿上吧。”

秦王的脸唰地就红了,心里的秘密都被揭穿了。他结结巴巴地说:“言重了,言重了。刚才寡人一激动,差点儿忘了交换的事。来人啊,拿地图。”

地图拿上来了。秦王指示给蔺相如看,这个……那个……显然是心不在焉,言不由衷。蔺相如当然看出来了,也换上和缓的语气,郑重其事地说:

“和氏璧是天下重宝,交割城池更是国家大事。外臣出发之前,寡君沐浴斋戒了五天,这才将玉璧交付外臣。既然大王诚心交换,那么请大王也沐浴熏香,斋戒五天吧。”

蔺相如说得这么严肃,秦王心里觉得好笑,可是也没理由反驳。最重要的是玉璧还在他手里,不能硬抢,只好安排赵国使者住到宾馆,五天之后正式签合同、办手续。

当天夜里,蔺相如让随从化妆成普通百姓,带上和氏璧,偷偷地溜出咸阳,先回赵国了。这就是“完璧归赵”。

五天后,约定的日期到了,蔺相如说玉璧已经回国了。秦王这才知道中了蔺相如的缓兵之计,气急败坏,恨不得吃了蔺相如。当然,吃了他也没意义,还不如客客气气地送他回国,展示秦王的胸怀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五四青年节的由来历史故事

全文共 2076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五四青年节是为了纪念一场爱国运动上的英雄们,他们反帝反封建,举起民族救亡之旗帜,担起民族复兴之重担。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历史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让我们共同回忆五四青年节的历史故事,看看那些爱国青年们如何为真理而斗争,是怎样开创民族独立振兴新纪元的。

关于54青年节的石雕五四青年节简史

1919年5月4日,北京的青年学生为了抗议帝国主义国家在巴黎和会上支持日本对我国的侵略行动,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最后发展成为全国人民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表现了中国人民保卫民族独立与争取民主自由的坚强意志,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正是在1939年纪念五四运动20周年的时候,现代中国两大阵营对“五四”泾渭分明的评价公开化了。

1939年“五四”前夕,延安的青年联合会向全国青年发出倡议,定“五四”为中国青年节,此建议得到各地青年团体的同意。起初,民国政府不同意,后来被迫同意了这个规定。

不久,他们又觉得这个规定很危险,便改定了3月29日为青年节(这一天是1911年辛亥革命前夕黄花冈起义并牺牲七十二烈士的日子)。

但共产党领导下的边区政府一直把“五四”定为青年节,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正式宣布5月4日为青年节,简称“5.4青年节”。

5.4青年节的学生游行五四青年节的由来背景

1918年11月11日,延续4年之久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英、美、法等国的胜利和德、奥等国的失败而宣告结束。1919年1月,获胜的协约国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和平会议。中华民国作为战胜国参加会议。中华民国代表在会上提出废除外国在华特权,取消二十一条等正当要求,均遭拒绝。会议竟决定日本接管德国在华的各种特权。对这丧权辱国的条约,中华民国代表居然准备签字承认。消息传来,举国震怒,群情激愤。以学生为先导的五四爱国运动就如火山爆发一般地开始了。

5月4日下午,北京3000多名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游行,他们高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口号,呼吁各界人士行动起来,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保卫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这一运动得到工人和各阶层人士的声援和支持,上海、南京等地的工人纷纷举行罢工,商人罢市来示威。在全国人民的压力下,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并指令巴黎参加会议的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当天下午,北京三所高校的3000多名学生代表冲破军警阻挠,云集天安门,他们打出“还我青岛”、“收回山东权利”、“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抵制日货”、“宁肯玉碎,勿为瓦全”、“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口号,并且要求惩办交通总长曹汝霖、币制局总裁陆宗舆、驻日公使章宗祥,学生游行队伍移至曹宅,痛打了章宗祥,并火烧曹宅,引发“火烧赵家楼”事件。随后,军警给予镇压,并逮捕了学生代表32人。

被学生烧掉的赵家楼学生游行活动受到广泛关注,各界人士给予关注和支持,抗议逮捕学生,北京军阀**颁布严禁抗议公告,大总统徐世昌下令镇压。但是,学生团体和社会团体纷纷支持。11日,上海成立学生联合会。14日,天津学生联合会成立。广州,南京,杭州,武汉,济南的学生和工人也给予支持。5月19日,北京各校学生同时宣告罢课,并向各省的省议会、教育会、工会、商会、农会、学校、报馆发出罢课宣言。天津、上海、南京、杭州、重庆、南昌、武汉、长沙、厦门、济南、开封、太原等地学生,在北京各校学生罢课以后,先后宣告罢课,支持北京学生的斗争。

6月,由于学生影响不断扩大,《五七日刊》和学生组织宣传,学生抗议不断遭到镇压。3日,北京数以千计的学生涌向街道,开展大规模的宣传活动,被军警逮捕170多人。学校附近驻扎著大批军警,戒备森严。4日,逮捕学生800余人,此间引发了新一轮的大规模抗议活动。

6月5日,上海工人开始大规模罢工,以响应学生。上海日商的内外棉第三、第四、第五纱厂、日华纱厂、上海纱厂和商务印书馆的工人全体罢工,参加罢工的有两万人以上。6日、7日、9日,上海的电车工人、船坞工人、清洁工人、轮船水手,也相继罢工,总数前后约有六、七万人。上海工人罢工波及各地,京汉铁路长辛店工人,京奉铁路工人及九江工人都举行罢工和示威游行。

6日,上海各界联合会成立,反对开课、开市,并且联合其他地区,告知上海罢工主张。通过上海的三罢运动,全国22个省150多个城市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6月11日,陈独秀、等人到北京前门外闹市区散发《北京市民宣言》,声明如**不接受市民要求,“我等学生商人劳工军人等,惟有直接行动以图根本之改造”。陈独秀因此被捕。各地学生团体和社会知名人士纷纷通电,抗议**的这一暴行。面对强大社会舆论压力,曹、陆、章相继被免职,总统徐世昌提出辞职。6月12日以后,工人相继复工,学生停止罢课。6月28日,中国代表没有在和约上签字。

54青年节的确定

为了使青年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光荣传统,1939年,陕甘宁边区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规定5月4日为中青年节。1949年12月23日,中国人民政务院正式规定: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小学生必学历史成语故事2:负荆请罪

全文共 455 字

+ 加入清单

【释义】负:背着;荆:荆条;古时用来抽打犯人的刑具。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主动向人认错赔罪;请求责罚。

【语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赵国大将廉颇与上卿蔺相如不和;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处处表示退让。“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人物】战国时期,蔺相如(今河北曲阳人,一说山西临汾人)“完璧归”有功,又在渑池秦王与赵王相会维护了赵王的尊严,被提升为上卿,位在廉颇(山西太原人,一说山西平遥人)之上。廉颇对此不服。蔺相如知道后,就有意不与廉颇会面。别人以为蔺相如害怕廉颇,廉颇为此很得意。“我哪里会怕廉将军?不过,现在秦国倒是有点怕我们赵国,这主要是因为有廉将军和我两个人在。如果我跟他互相攻击,那只能对秦国有益。我之所以避开廉将军,是以国事为重,把私人的恩怨丢一边儿了!”蔺相如这话传到了廉颇耳朵里,廉颇十分感动,便光着上身,背负荆杖,来到蔺相如家请罪。他羞愧地对商相如说:“我真是一个糊涂人,想不到你能这样地宽宏大量!”两个人终于结成誓同生死的朋友。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历史典故成语故事5:唇亡齿寒

全文共 534 字

+ 加入清单

春秋时候,晋献公想要扩充自己的实力和地盘,就想找借口派兵去消灭虢(guó)国。可是在晋国和虢国之间隔着一个虞(yú)国,讨伐虢国必须经过虞国。“怎样才能顺利通过虞国呢?”晋献公问手下的大臣。大夫荀息说:“虞国国君是个目光短浅、贪图小利的人,只要我们送他美玉和宝马,他会答应借道的。”晋献公一听有点舍不得。荀息看出了晋献公的心思,就说:“虞虢两国是唇齿相依的近邻,虢国灭了,虞国也难独存,您的美玉宝马不过是暂时存放在虞公那里罢了。”晋献公听后,便采纳了荀息的计策。

虞国国君见到这两份珍贵的礼物,顿时心花怒放,听到荀息说要借道虞国时,当时就满口答应下来。虞国大夫宫之奇听说后,赶快阻止道:“不行,不行,虞国和虢国是唇齿相依的近邻,我们两个小国相互依存,有事可以互相帮助,万一虢国灭了,我们虞国也就难保了。俗话说:‘唇亡齿寒’,没有嘴唇,牙齿也保不住啊!借道给晋国万万使不得。”虞公说:“人家晋国是大国,现在特意送来美玉宝马和咱们交朋友,难道咱们借条道路让他们走走都不行吗?”宫之奇连声叹气,知道虞国离灭亡的日子不远了,于是就带着一家老小离开了虞国。

果然,晋国军队借道虞国,消灭了虢国,随后又把亲自迎接晋军的虞公抓住,灭了虞国。

成语“唇亡齿寒”,比喻双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历史成语故事

全文共 452 字

+ 加入清单

恶贯满盈

商朝末年,国君商纣王暴虐无道,任用奸臣,残杀忠良,激起了民愤,就连诸侯王也都觉得他不是一个明君。

当时,有一个西伯侯名字叫姬昌,他主张实施仁政,反对纣王的暴政。纣王便把他抓了起来,关在羑(yǒu)里这个地方。后来姬昌被释放,他更加实施仁政,政治清明,国力日渐强大,其他诸侯王开始纷纷归顺他。

姬昌去世后,他的儿子姬发继位当了诸侯王。姬发起兵讨伐商纣王,得到了其他诸侯的响应。大军向东渡过黄河,向商朝的国都进发,最后在牧野这个地方与纣王的军队交战,打了一场大仗。纣王军队中的战士也对纣王心怀不满,所以在交战的时候纷纷调转武器,进攻纣王。纣王见大势已去,便自杀了,商朝由此灭亡。

姬发出兵东征之前,曾向全军发布了誓师宣言《泰誓》。宣言列举了商纣王的种种滔天罪行,并说:“商罪贯盈,天命诛之。”意思是说,商纣王罪大恶极,坏事做绝,就像穿在绳子上的钱币一样,已经穿满了整根绳子。对这样的人,上天命令我们一定要杀了他。

后来,人们总结出“恶贯满盈”作为成语,指所犯罪恶如绳贯钱,已周遍满溢,比喻罪大恶极,末日已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历史典故:介子推与清明节的故事

全文共 1380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加勒比海盗背后的历史故事

全文共 2852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你知道花生也叫长生果吗?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历史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最近《加勒比海盗5》在中国热播,让我想起了去年看的罗胖讲的一期节目和一本书《海盗经济学》,讲了海盗的诞生、发展史、组织制度和背后的经济学原理,所以我今天不是要讲这部电影的影评,我也不想做剧透党,我想讲讲我看过的海盗背后的历史故事。

在大航海时代的后期,十六、十七、十八世纪是海盗的最鼎盛的黄金时代,他们与陆地上的盗匪不同,陆地上的盗匪完全可以是民间的一个自发组织,几个兄弟,只要是不学好的组成一伙儿,一起商量好捡起几把大刀,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从此路过,留下买路财,然后就可以开始做生意了。

但那些海盗不一样,光是那一艘船的来历就不同寻常,要知道在当时的经济水平下,一艘船的造价是很高昂的,在那个时代英国一艘船的造价占当时英国财政的总收入的比例,比现在一艘航空母舰占英国财政总收入的比例还要高,而且海军从那时到现在都是最贵的军种,因此那艘船不是一般人都能够拥有的。

在海盗船上,它的分工协作十分复杂。它毕竟是一个战斗单位,有几十门大炮,所以它有炮手,舵手,动力系统,风帆系统,还有战斗组织。光一个水手,要为控制大船的风帆,会打的绳结就得上百种之多。

所以海盗不是自发的一个民间组织,它往往是从社会主流分裂出去的一种组织,英国人和美国人曾经有一段笑话,说的是英国人嘲笑美国人,说你们连爷爷是谁都不知道,美国人反唇相讥,说你们是知道你们爷爷是谁,你们爷爷都是海盗。熟悉英国史的人都知道,原来很多大西洋、印度洋上的海盗,就是英国人一手造成的。

那为什么一个国家会亲手造就自己的海盗呢,这是因为,当时的英国国王采取了一个叫方便法门,在和敌国作战时,比如西班牙、法国,民间可以自发组织各种私掠船去抢劫敌国的商船,然后英国国王给这些私掠船发执照,只要你们不抢劫英国的商船就行,打赢了之后,有战利品咱们一起分。甚至其中很多船就是由英国皇家提供给海盗。

在当时,有一个著名的海盗,叫德雷克船长,现在南美大陆最南端的德雷克海峡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德雷克船长也是一个大海盗,他带领的私掠船发财无数,而且后来英国国王伊丽莎白一世和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打仗的时候,指挥官就是这个大海盗德雷克船长。所以他跟英国国王的的官方关系是一种半推半就,甚至是半合法的关系。

海盗组织里有一句话,叫战争是海盗的训练营,而和平,则是海盗的真战场。等战争打完了之后,就会出现一种情况,大量的海军会被裁军,甚至像原来的这些私掠船,也没有战争了。没有敌国后,英国国王就要把执照收回来,说现在开始不准抢了。

但请神容易送神难,不准抢,海盗的生计从哪儿来呢,所以这些船,这些人,他利用英国已经给他提供的完善的战争机器和组织结构,他就变成了海盗。

其中最典型的一个人叫,威廉基德,有点像《加勒比海盗》里的赫克托.巴博萨的造型,这个人在海盗史上排的进前十名。是一个鼎鼎大名的大海盗,但是他的出身是个良民,他是苏格兰人,年纪轻轻就投笔从戎,报效国家,心怀壮志,组织一些兄弟们搞了一些私掠船,拿到了王室发布的私掠的执照,就开始跟敌国作战,后来屡有斩获,干得不错。

当时中央的一些海军大臣,纠结了一些兄弟,说这个小伙子挺能打,要不我们出点钱,给他新造一艘船吧。然后就给他造了一艘38米长的新船,叫冒险号,这艘船上装了据说39门炮,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就资助他出海,当然双方也签了合同,如果抢来了东西,65%归海军大臣这帮人,剩下15%威廉基德自己落腰包,剩下20%分给弟兄们。这就是当时典型的官匪合作的一种模式。

但是倒霉就倒霉在这次出航,1696年他们出航的时候,这一趟不知道怎么就那么不顺,在大西洋上绕来转去,包括在加勒比海那边,逮了半天也没逮到任何船,而且屋漏偏逢连阴雨,船上又爆发了传染病,一下子死了30多个水手,他们出航的时候有150个人,这一下子船上很多分工就没法执行了,所以当时他就不得不在加勒比海那一带补充了一些人,但问题就在这儿,埋下了祸根。

因为这些人当中有当过海盗的,然后后来又接着不顺,又是没逮着船,这些水手就开始不干了,哥们儿跟你出来是要发财的呀,尤其那些当过海盗的人,于是就劝这船长,说咱们就别分什么敌国,友国,自己人,就全部一概抢吧,基德船长被说服了,于是就偷偷摸摸的,逮着英国船也干上几票。

可是好景不长,干到第三票的时候,刚开始不许动,此山是我开,刚说完这一句话,突然发现皇家海军出现了,这基德船长马上下令就跑,但你哪里还来得及,当时皇家海军马上就发现了,哦,原来你是我们的私掠船,是跟我们签过合同的,你现在居然敢干这个事,那你就是百分之百的海盗,你就不合法了。

基德船长看既然遇到这件事情,干脆撸起袖子就开始干了,相当于宋江杀了阎婆惜。然后他们转战到印度洋,专门劫掠印度和英国本土之间的商船,其实主要当时就是东印度公司的那些船,据说当时还劫了一艘当时印度的皇帝莫卧儿帝国皇帝的一艘装载大量珠宝的船,所以威廉基德这个船长也是发了大财。

当然这种海盗基本都干不长,因为毕竟皇家海军力量还是很强大的,很快就把他摁住了,这种摁住说白了当时也是用了一点诡计的。为啥呢?这个基德船长跟宋江是一样,天天虽然干着梁山伯的买卖,但是心里想着招安,所以经常派中间人去跟英国政府谈判,您看我交点钱,让我恢复良民的身份好不好?英国政府说行,你交40万英镑,就让你在美洲恢复自由人身份。当然英国政府是骗他的,等威廉基德一上岸,就把他逮住了,然后押送往伦敦,绑在绞刑架上处死了。

这是一个典型的海盗的例子,说明海盗的来历他不是民间自发产生的,他是主流社会断裂下去的产物。这个故事也是来自于湛庐的书,叫《海盗经济学》,从经济学的角度重新归纳海盗的社会组织,比如海盗的社会制度是怎样形成的,里面还有很多有趣的话题,篇幅太长今天就不讲了。

还有一个很有趣的例子,就是还道歉,大家知道海盗旗,就是海盗旗,那个骷髅,下面两根骨头,旁边还有一个沙漏,很多人都知道还道歉但很少有人知道为什么要用这个,为什么要搞得这么张扬,这么高调,其实这只是为了威慑!威慑是为啥呢,是为了节省成本!如果海盗要抢一艘船,每一次都要打,都要杀,每一次都要有人受伤甚至死去,它成本就太高了。

据书上有一个统计,海盗劫掠商船,发生真正的战斗的比例,其实极低,不足10%。那怎么才能达到这个效果呢?就是升起这个带有恐吓意义的海盗旗,我升起来,而且里面有沙漏,时间不多了,恐吓对方,你们赶紧投降,我们是不杀俘虏的,如果你们不投降,时间一到,所有的俘虏一律杀光,这是海盗的天条!为什么要制定这么一个残忍的天条呢,就是为了降低成本,少一些人员的伤亡。

这其实就是经济学的成本原理,是不是很有趣?其实还有很多关于研究海盗的书籍,如果大家对欧洲历史感兴趣,可以看看相关的书籍拓展研究,把国外历史和中国历史联系起来阅读,其实也是一种很有趣的探索。

回顾本文的重点,主要讲了:

1、海盗的来历其实是英国政府一手造成的。

2、海盗旗的主要作用是威慑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历史名人苏轼的故事

全文共 1067 字

+ 加入清单

苏轼是个悲剧人物。他重气节、有志向。博通经史,关心时事,以图强国。21岁那年中进士,没想到刚刚踏入仕途,便卷入了一场没完没了的政治风波之中。

苏轼做主簿、签判一类地方官的时候,王安石任参知政事,推行新法。苏轼反对“新法”。他写了几篇文章如《商鞅论》、《拟进士廷试策》,或是借古喻今,含沙射影,或是借题发挥,旁敲侧击,而在《上神宗皇帝》万言书中则是公开的全面攻击了。

王安石是敬重苏轼的,认为苏轼“乃当今奇才”。虽然,苏轼和他政见不同,但王安石毕竟是王安石,他和苏轼的交情依旧。可是,树欲静而风不止,一些新王安石的人不停地在打苏轼的小报告,在王安石的耳边添油加醋地“如此这般”、“这般如此”。“三人成虎”,王安石便也有些相信了。待皇上问“可用苏轼时”,王安石说:“如果要推行新法,就不能重用苏轼”。苏轼呢,也感到京城难呆,便再三请求外调。之后几年,他做过通判杭州、密州、湖州等地的知州。待王安石罢相,追求高官厚禄的投机者越来越多地混入变法派。严肃的政治斗争部分地变成了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倾扎和报复。苏轼成了其中的不幸者。谏官李定等人摘出他一些讽刺新法的诗句,加以弹劾,他被捕入狱,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过了七年,司马光等旧党上台,苏轼虽未能完全消除对王安石变法运动的敌意,但又不满于司马光旧党集团的倒行逆施、旧党中的一些人便把他看作第二个王安石,他在旧党中也无法容身,于是又请外调。到宋哲宗执政、新党再度上台,苏轼的日子一天比一到难过,一贬再贬,从惠州直到遥远偏僻的海南岛,后死在遇赦北归的途中。

苏轼的过错:一是在于他敢讲真话,他自称“言必中当世之过”,说自己作文“皆欲酌古以御今,有意乎济世之实用”。他钦慕屈原、诸葛亮那样经世济时的人物,想做一个风节凛然、敢作敢为的儒者;二是小人作怪。苏轼才华过人,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众,众必非之”。他对王安石有意见,对司马光有看法,那些伺空献媚取悦,以谋荣升的小人们看得清清楚楚。等到时机已到,或说苏轼非议新法、讥蔑王安石,或说苏轼不满旧党,痛骂司马光等等。最典型的事例是有人向皇上反映道:“苏轼四年前护送父亲灵柩回川妄冒公差,往还以舟载物,贩卖私盐”,皇上将信将疑,命人查办,均无所得时,轰动一时的“苏案”才算了结。可惜,苏轼无辜蒙冤,闭门待罪,心有怨气而无可奈何。

苏轼才高德重,却不善走“钢丝”,那样为求活而求活,对他来说很难活着,就算勉强活着,也会活得很苦、很累、很不值得。

生命,有相同的开端和相同的归宿,不尽相同的是生命的过程。这其中,有崇高、有伟大、有卑劣、有渺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历史名人柳宗元除蟒的故事

全文共 1012 字

+ 加入清单

传说很久以前,每到八月十五中秋节时子夜时分,就有一座天桥从河西那边伸过潇水河面,搭在大西门码头,两盏灯笼把大西门码头照得雪亮。人走上这座天桥,就可以上天成仙。于是,每年到了这一天,许多善男信女就沐浴斋戒,梳妆打扮,登上天桥去成仙。

那一年,柳宗元被贬,来到永州任司马。听到老百姓的这种传说后,心里很怀疑,哪有这样的怪事,决定探个究竟。就在这一年的八月十五,柳宗元吃了晚饭,来到大西门码头。这时,明月从东山升起,把个永州城照得象白天一样。只见大西门人山人海,好不热闹,男女老少,穿红戴绿,熙熙攘攘,好象赶庙会一般。柳宗元很随和地与百姓们谈着白话,问他们往年成仙的人以后有无音讯。百姓说,只见有人上去,却不见哪个下来,也不曾听说哪个有过音讯。说话间,子夜时辰已到,人们向着河西指指点点,柳宗元顺着人们手指的方向一看,只见对河的小山上,一道天桥突然直伸而来,连接在大西门河边,两盏灯笼高挂桥顶闪闪发光。这时,有些人便踏上桥头,往上面走去。柳宗元伫立一旁,仔细观察,只见连着“天桥”的那一头,是一条大蟒蛇,“天桥”是从蟒蛇的口中伸出来的,肯定是蛇的舌子,两盏灯笼那是蛇的眼睛了,这哪里是什么“天桥”,分明是这条恶蛇作孽作怪。他看在眼里,恨在心头,决定要为百姓除掉这一大害。为不惊动恶蛇,他立忙叫随从回法华寺拿来一把大弓箭,对准蟒蛇的亮眼一箭射去。蟒蛇大叫一声,顿时地动山摇,它缩回舌头,“天桥”断了。蟒蛇瞎了左眼,伤了右眼,现出原形,滚滚爬爬,逃进了树林。百姓看得真切,这才知道上了当,往日已经“成仙”那些人的亲属,禁不住嚎淘大哭起来。

柳宗元知道蟒蛇虽然瞎了一只眼,但还没有死,估计它还会出来求药治眼,便连夜通告了永州城内所有药铺,对瞎眼人前来买药的都要严加注意,只许给它毒药。果然不出所料,第二天上午,一家药铺里走进一个老头,手拄拐杖,蒙了左眼,要买眼药。药铺老板见了,想起柳司马的嘱咐,知道这老头定是那蟒蛇所变,便照着柳司马的话做了。老头拿着药,急忙回到河西的树林里,急忙把药往眼睛里抹,这一抹,痛得它满地打滚,把那些碗口粗的树子滚倒一大片,逃到一个山洞里去,右眼很快也瞎了,不久就死了。

后来,有人从这个岩洞边过路,老远就闻到一股臭气,直冲鼻孔,原来这是蟒蛇的尸体腐烂了。人们还从这个岩洞里搜出来好多铜扣子银扣子,这是被蟒蛇吃掉的人衣服上的。谁知这蟒蛇吞害了多少人的性命。

从此以后,永州太平了,个个都感激柳司马为民除害的大恩大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海瑞罢官的历史故事

全文共 2405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海端一生居官清廉,刚直不阿,深得民众的尊敬与爱戴。据说听到他去世的噩耗时,当地的百姓如失亲人,悲痛万分。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海瑞罢官历史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海瑞(1514-1587),明代著名政治家。海南琼山人,字汝贤,自号刚峰。祖上从福建晋江垵边(广西杂志有载)迁居海南琼山海厝。他自幼攻读诗书经传,博学多才,嘉靖二十八年(1550年)中举。初任福建南平教渝,后升浙江淳安和江西兴国知县,推行清丈、平赋税,并屡平冤假错案,打击贪官污吏,深得民心。嘉靖四十一年(1562),以罢官抗逆显于后世的明代廉吏海瑞任诸暨知县。

嘉靖四十五年任户部云南司主事,上书批评世宗迷信巫术,生活奢华,不理朝政等弊端,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户部主事海瑞买棺材,别妻子,散童仆,以死上疏,劝说世宗不要相信陶仲文这班方士的骗术,应振理朝政,因而激怒世宗,诏命下狱论死。遭迫害入狱。宰相徐阶力救海瑞,黄光升则把海瑞上疏比拟儿子骂父,以减轻罪责,并乘机把海瑞留在狱中,营护海瑞甚力,直至同年十二月世宗驾崩,穆宗即位,才奏请释放海瑞出狱。世宗死后获释。隆庆三年(1569年)调升右佥都御史,他一如既往,惩治贪官,打击豪强,疏浚河道,修筑水利工程,并推行一条鞭法,强令贪官污吏退田还民,遂有“海青天”之誉。后被排挤,革职闲居16年。万历十三年(1585年),重被起用,先后任南京吏部右侍郎、南京右佥都御史,力主严惩贪官污吏,禁止循私受贿,海瑞及闻潘湖黄光升卒,悲伤至极,带病前来晋江奔丧。 后病死于南京。

海端一生居官清廉,刚直不阿,深得民众的尊敬与爱戴。据说听到他去世的噩耗时,当地的百姓如失亲人,悲痛万分。当他的灵柩从南京水路运回故乡时,长江两岸站满了送行的人群。很多百姓甚至制作他的遗像,供在家里。关于他的传说故事,民间更广为流传。后经文人墨客加工整理,编成了著名的长篇公案小说《海公大红袍》和《海公小红袍》,或编成戏剧《海瑞》、《海瑞罢官》、《海瑞上疏》等。海瑞和宋朝的包拯一样,是中国历史上清官的典范、正义的象征。

海瑞代理南平县教谕时,御史到学宫,部属官吏都伏地通报姓名,海瑞单独长揖而礼,说:“到御史所在的衙门当行部属礼仪,这个学堂,是老师教育学生的地方,不应屈身行礼。”

迁淳安知县,穿布袍、吃粗粮糙米,让老仆人种菜自给。总督胡宗宪曾告诉别人说:“昨天听说海县令为老母祝寿,才买了二斤肉啊。”

胡宗宪的儿子路过淳安县,向驿吏发怒,把驿吏倒挂起来。海瑞说:“过去胡总督按察巡部,命令所路过的地方不要供应太铺张。现在这个人行装丰盛,一定不是胡公的儿子。”打开袋有金子数千两,收入到县库中,派人乘马报告胡宗宪,胡宗宪没因此治罪。都御史鄢懋卿巡查路过淳安县,酒饭供应的的十分简陋,海瑞高声宣言县邑狭小不能容纳众多的车马。懋卿十分气愤,然而他早就听说过海瑞的名字,只得收敛威风而离开,但他嘱咐巡盐御史袁淳治海瑞和慈溪和县霍与瑕的罪。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户部主事海瑞买棺材,别妻子,散童仆,以死上疏,劝说世宗不要相信陶仲文这班方士的骗术,应振理朝政。

嘉靖皇帝读了海瑞上疏,十分愤怒,把上疏扔在地上,对左右说:“快把他逮起来,不要让他跑掉。”宦官黄锦在旁边说:“这个人向来有傻名。听说他上疏时,自己知道冒犯该死,买了一个棺材,和妻子诀别,在朝廷听候治罪,奴仆们也四处奔散没有留下来的,是不会逃跑的。”皇帝听了默默无言。过了一会又读海瑞上疏,一天里反复读了多次,为上疏感到叹息,只得把上疏留在宫中数月。曾说:“这个人可和比干相比,但朕不是商纣王。”正遇上皇帝有病,心情闷郁不高兴,召来阁臣徐阶议论禅让帝位给皇太子的事,便说:“海瑞所说的都对。朕现在病了很长时间,怎能临朝听政。”又说:“朕确实不自谨,导致现在身体多病。如果朕能够在便殿议政,岂能遭受这个人的责备辱骂呢?”遂逮捕海瑞关进诏狱,追究主使的人。

宰相徐阶力救海瑞,黄光升则把海瑞上疏比拟儿子骂父,以减轻罪责,并乘机把海瑞留在狱中,营护海瑞甚力,直至同年十二月世宗驾崩,穆宗即位,才奏请释放海瑞出狱。世宗死后获释。

嘉靖皇帝刚死,外面一般都不知道。提牢主事听说了这个情况,认为海瑞不仅会释放而且会被任用,就办了酒菜来款待海瑞。

海瑞自己怀疑应当是被押赴西市斩首,恣情吃喝,不管别的。主事因此附在他耳边悄悄说:“皇帝已经死了,先生现在即将出狱受重用了。”海瑞说:“确实吗?”随即悲痛大哭,把刚才吃的东西全部吐了出来,晕倒在地,一夜哭声不断。被释放出狱,官复原职,不久改任兵部。提拔为尚宝丞,调任大理。

隆庆元年,徐阶被御史所弹劾,海瑞上言说:“徐阶侍奉先帝,不能挽救于神仙的失误,惧怕皇威保持禄位,实在也是有这样的事。然而自从主持国政以来,忧劳国事,气量宽宠能容人,有很多值得称赞的地方。齐康如此心甘情愿地充当飞鹰走狗,捕捉吞噬善类,其罪恶又超过了高拱。”人们赞成他的话。

经历南京,北京左、右通政。隆庆三年夏天,以右金都御史身份巡抚应天十府。属吏害怕他的威严,贪官污吏很多自动免去。有显赫的权贵把门漆成红色的,听说海瑞来了,改漆成黑色的。宦官在江南监织造,因海瑞来减少了舆从。海瑞一心一意兴利除害,请求整修吴淞江、白茆河,通流入海,百姓得到了兴修水利的好处。

海瑞早就憎恨大户兼并土地,全力摧毁豪强势力,安抚穷困百姓。贫苦百姓的土地有被富豪兼并的,大多夺回来交还原主。徐阶罢相后在家中居住,海瑞追究徐家也不给予优待。推行政令气势猛烈,所属官吏恐惧奉行不敢有误,豪强甚至有的跑到其他地方去躲避的。

海瑞的刚正让达官贵人惶惶不安,也注定了他的任期不可能很长。果然,没过多长时间,海瑞就被革职回乡。事实上,在官场上,海瑞始终是孤独甚至是孤立的。纵观海瑞的一生,自40岁步入官场,到74岁病逝在任上,前后历经34年。在这34年里,他被“罢官”或主动辞职的时间长达16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历史成语故事

全文共 495 字

+ 加入清单

反客为主

三国时期,刘备统率大军前去攻打汉中。汉中的守将夏侯渊得到消息后,马上派人通知上司曹操,曹操听说后大吃一惊,立刻亲自率兵四十万前往抵御刘备的军队。

夏侯渊知道曹操的援军马上就到,便派夏侯尚带兵进攻。刘备的将领黄忠见曹军前来挑战,就派大将陈式去迎战。夏侯尚和陈式交战了几个回合之后,夏侯尚便假装战败想要逃走,陈式乘胜追击。谁知走到半路,山上突然滚下来很多大木头,砸中了陈式,夏侯渊便生擒了陈式。

黄忠听到部下的报告后,连忙去和谋士法正商量。法正说:“夏侯渊这个人很浮躁,有勇无谋。我们可以采取步步为营的办法,激励军队向前推进,然后引诱夏侯渊来战,从而捉住他,这就是反客为主的战法。”

黄忠采纳了他的建议,将阵地稳步向前推进。夏侯渊见蜀汉军队不断向自己这边推进,便组织人马进行反击,派夏侯尚率军出战。结果,夏侯尚与黄忠一交手就被活捉了。

夏侯渊非常生气,出兵包围了黄忠的军队,还破口大骂。可是,任凭夏侯渊怎么辱骂,黄忠就是不出战。时间慢慢过去,曹军越来越疲惫。这时黄忠突然出战,夏侯渊来不及防范,被黄忠一刀砍成了两段,曹军大败。

后来人们就用“反客为主”来表示客人反过来成为主人,比喻变被动为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历史故事:李清照为何又称“李三瘦”

全文共 504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李清照她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历史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一代词人李清照有许多不为人知的雅称别号,比如易安居士、正宗第一、婉约宗主、李三瘦等,其中,“李三瘦”是较为奇特且不好理解的一个。

所谓“三瘦”,是指李清照喜以“瘦”字入词,来形容花容人貌,并创造了三个因“瘦”而名传千古的动人词句。

在《凤凰台上忆吹箫》有“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之句,清代文人陈廷焯评价为“婉转曲折,煞是妙绝”;当代词学大师唐圭璋称“‘新来瘦’三句,申言别苦。较病酒悲秋为尤苦。”

在《如梦令》中有“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之句,黄蓼园在《寥园词选》中说:“‘绿肥红瘦’,无限凄婉,却又妙在含蓄,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

在《醉花阴》中有“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之句。据说,李清照写好《醉花阴》一词后,寄给了两地分居的丈夫赵明诚,“明诚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便3天3夜闭门写作,得15阕,与李清照的词混在一起请友人陆德夫赏鉴。德夫玩之再三曰:“只有‘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三句绝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历史故事:同室操戈

全文共 2156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郑庄公的母亲武姜,申国国君申侯之女。第一胎生个男孩就是寤生,本该是件很让人高兴的事情。但武姜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孩子的出生方式很让她不满意。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历史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郑庄公(公元前757年―公元前701年),姬姓,名寤生,郑武公之子,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郑国第三任国君,公元前743年―公元前701年在位。

郑庄公的母亲武姜,申国国君申侯之女。第一胎生个男孩就是寤生,本该是件很让人高兴的事情。但武姜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孩子的出生方式很让她不满意。据史料记载,郑庄公出生时,是脚先出来,后露的头,用现在的话说是难产。于是,武姜对自己的第一个儿子很不喜欢,甚至有点怨。于是,便为自己的儿子取名为“寤生”。所谓寤生也就是不好生的意思。

又过了几年,武姜生下二子叔段,很是让武姜喜欢。要求郑武公废寤生而立段为世子,未获郑武公接纳,武公死后,寤生继位。

庄公刚继位,武姜就开始为叔段谋求一定的政治地位和权势。她开口向庄公要了一个地方——制邑。制邑是郑国都城新郑的门户,谁如果要是控制住了制邑,那么,将来造反的成功率那是很高的。面对母亲对此地的索要,庄公就说——先父临死之前交代,以后分封功臣子弟,除了制邑外,其他任何地方都可以!

对于这个回答,武姜有点始料未及。但她很快亮出了自己的第二个方案:制邑不给,那荥(xíng)阳给他总该可以吧?面对大儿子的沉默,武姜相逼——如果连这个小小的要求你都答应不了,那我和你弟就只好到别国求生去了!庄公心想:如果让叔段去荥阳,叛乱是早晚都要发生的;如果不答应她,自己将背上不孝顺的帽子。就把荥阳给叔段了!

现在武姜和叔段地盘有了,权利有了,经济实力和武装力量也是以前所不能比的。到达荥阳后,叔段就开始四处活动,到处拉拢人马,准备伺机行事。一次,叔段托名外出狩猎,调动大批军队突袭了郑国的两大军事重镇——鄢城和廪延。公子吕建议庄公已经抓住了他的把柄,有了处置他的理由。再者郑国现在出现了两个政权;如果再不行动,等以后时间长了,他的实力进一步增强,到时候不光军事上对我们有一定的威胁,而且人心也会发生动摇。

庄公听公子吕说完,说:如果现在我把太叔段打败,你们有没有考虑过这一过程会有一个人会进行干预?现在动手,即使赢了,但国内外到处散播谣言,说我寤生不光杀了自己的兄弟,而且对自己的母亲也极为不孝。该怎么办呢?见庄公有此忧虑,公子吕出了一计——引蛇出洞。让庄公对外声称自己要去洛邑朝见周王,此等消息一传到,他们一定会有所行动的!果然不出所料,武姜赶紧写信给太叔段,信中把庄公动身日期告诉了他,并约定到时自己也会派人在城内动手,和你的人马来个里应外合,不愁夺不到郑国的政权。

就在太叔段带领大军从京城出发的同时,另一班人马也在悄悄行动——公子吕带领大批人马已经埋伏在京城的外围,他们的行动目标是:在太叔段走远之后,突袭荥阳,一举拿下他的老巢!

太叔段出发就得到报告荥阳被公子吕围攻,慌乱之下,太叔段带领自己的人马火速回援。但一切都晚了,等太叔段一行到达京城城下之时,城上遍插的是公子吕和郑国中央政权的旗帜。太叔段赶紧逃到了共城。共城只是一个小小的城镇,公子吕并没有费多大的精力,共城就轻松到手了!太叔段由于无颜见人,兵败后即自杀。太叔段死后,庄公命人将先前武姜所写之书,以及自己骗的得回信,一起送到了武姜的手中。随信还留有一句话——“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如果你不死,我是不会去见你的)”!

武姜见到书信,羞愧难当,搬往郑国的偏僻小镇颍地居住。毕竟血浓于水,母子情深!庄公很是想念母亲,无奈君无戏言。说来也巧,就在武姜居住的颖地附近,有一位高人,名叫颍考叔。他听说庄公的隐忍与谋略,认为庄公一定不是一个守成之君,他以后一定会做出一些惊人的业绩。所以,他不想让庄公为此事背上心理包袱。于是,他来到都城,请求面见庄公。在设宴招待颍考叔时,颍考叔在用餐时把一些好吃的东西藏在了袖子里。庄公感到非常奇怪,就问:"这是何意?"颍考叔说:"我母亲常年在乡下没吃过君主赐的饭食,我想给她带一些回去,以表示我的一片孝心。"郑庄公有感而发,就讲了与自己母亲关系破裂的经过。颍考叔给庄公出了个主意——你不是当初发过“不及黄泉,无相见也”的誓言么。好说,国君可以在颍地的地下挖一个深一点的地道,把挖到泉水(即黄泉)的那一处地方连接到一口水井。然后我把您的母亲给接过去,之后您再过去迎接自己的母亲。这样,您和您的母亲就能够在黄泉边相见了,外界也不会再有什么说法了!

听了颍考叔的点子,郑庄公大大为高兴,随即就让他带领五百名青壮年前去颖谷去挖地道。在地下将近三十米的地方挖到一个泉眼后,众人赶紧堵上,再起旁边建好水井之后又把泉眼挖开。接着,又在井旁建有一间侧室,用做了母子相认之地。

地下室建好之后,颍考叔立即通知给了郑庄公。然后迎接武姜过去,并把庄公是如何的后悔一五一十地告诉给了她。

武姜现在就剩了长子庄公一人,再怎么说也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不可能一点情感都没有。对于颍考叔的做法,武姜也很是感激,毕竟自己马上就要老了,不管是生活上,还是心理上,都要有所依靠,这个人除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寤生外,其他任何人都是代替不了的!

后来,郑庄公前来迎接母亲。母子二人在地下室内抱头痛哭,顺利相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春秋战国历史成语故事4:三令五申

全文共 485 字

+ 加入清单

春秋时期,有一位著名的军事家名叫孙武,他写出了《孙子兵法》这部重要的军事巨著。他带着这部著作到吴国去见吴王,吴王看过以后,对孙武还不完全相信,便说:是不是可以用少量的军来试试你的兵法?孙武说:可以。吴王又问:用妇女试试可以吗?孙武也答应了。

于是,吴王召集了一百八十名宫女,请孙武训练。孙武将这些宫女分为两队,用吴王宠爱的两个妃子为队长。队伍站好后,孙武就问:你们知道怎样向左转、向右转吗?宫女们回答:知道。随后孙武搬出杀人的刑具,即三令五申之,即三番五次地说明要服从命令,听从指挥,说完便击鼓发出向右行的命令。宫女们从来没有受过军事训练,听到命令后不但没有执行,反而大笑起来。孙武严肃地说道:解释不明,交代不清,是将官的过错。于是,他又将刚才的一番话详尽地向她们解释了一番。然后,他再次击鼓,发出向左行进的命令。宫女们仍然只是笑而不执行命令。孙武便命令行刑士兵将两个队长推出去斩首。

吴王忙派人前去讲情。可是,孙武说:将在军中,君命有所不受。说完就将两个队长斩首了。宫女们严肃起来,所有动作都能按照号令认真去做了。

后来,人们用三令五申来表示三番五次地命令、告诫。申,申明。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历史名人郑成功小时候的故事

全文共 608 字

+ 加入清单

明末民族英雄郑成功小时候,既爱习武,又迷读书。可是,他的父亲、福建总兵邓芝龙,却一心一意要把他培养成武将,以便将来能承袭爵位。

一次,邓芝龙父子在幕僚宾友的陪同下,乘着一只官船,在五马江上游览。船内吹箫弹琴,猜拳行令,好不热闹!郑成功却无心玩赏。他坐在角落里,聚精会神地读书。郑芝龙看了,不便直说,吆喝一声:“升帆!”

帆升起来了,风儿将它鼓得满满的,船就像一支离弦之箭,“嗖嗖”地向前飞去。邓芝龙又叫了声儿子,说:“我出个对子,你对对看。”

“请父亲出上联。”郑成功抬起头来。

“你看对面那只舢板,尽管渔民拼命摇橹,可怎么也赶不上我们,所以我以为:‘两舟并行,橹速不如帆快’--这就是上联。”

邓芝龙出的这个上联,实在不好对呀!原来他语带双关,表面上说是拼命摇橹不如升起船帆,实际上“橹速”是影射周瑜的谋士鲁肃,“帆快”是隐喻刘邦的参将樊哙,其真意是“文官不如武将”。要找到两个历史人物,又利用谐音,完成这个对偶句,实在不易呀!但郑成功聪敏过人,很快就想出了下联:“八音齐奏,笛清难比箫和。”

语音一落,满座叫绝。原来这也是个双关语,表面上说是笛声清脆但比不上萧声和谐,实际上“笛清”暗指宋仁宗驾下的大元帅狄青,“箫和”暗指协助刘邦治国平天下的丞相萧何。其真意是“武将难比文官”。

在众人的赞叹声中,邓芝龙暗暗感到自己以前的做法似有不妥。从此,他再也不干涉郑成功攻读诗书了。郑成功一边读书,一边习武,终于成为赫赫有名的文武全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