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题临安邸林升背景资料经典20篇

《忆江南三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组词作品。以下是小编带来的忆江南写作背景,希望对你有帮助。

浏览

1856

作文

967

成语资料

全文共 218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形容兴奋得意,精神焕发的样子。

成语举例:〖示例〗他神采飞扬地走向主席台开始做报告。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含褒义,用于人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近代

成语正音:采,不能读作“hǎi”。

成语辨形:采,不能写作“彩”。

成语辨析:神采飞扬和“神采奕奕”;都有“精神饱满;容光焕发”的意思。但神采飞扬偏重于“精神振奋、昂扬”;多用于人;有时也可用于动物;“神采奕奕”偏重于“精神庄重、安详”的意思;只适用于人。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成语资料

全文共 230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甘:甜。共同享受幸福,共同担当艰苦。

成语举例:夫耕于前,妻耘于后,同甘共苦,相敬如宾。(明 李昌祺《剪灯余话 鸾鸾传》)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同,不能读作“tònɡ”。

成语辨形:甘,不能写作“廿”。

成语辨析:同甘共苦和“患难与共”;都含有同患难;共艰苦的意思。同甘共苦不仅指“共苦”;而且也“同甘”;而“患难与共”仅指“共患难”。

成语谜面:蜜饯黄连

歇后语:冰糖煮黄连

展开阅读全文

篇2:2024少先队建队日资料:红领巾的由来

全文共 332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自我们党为少先队点燃星星火炬以来,伴随着共和国前进的步伐,中国少年先锋队已走过了67年的光辉历程。以下是小编带来的2016少先队建队日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1922年2月13日,世界上第一个由工人阶级政党领导的少先队组织,在苏联莫斯科诞生了。刚成立的少先队,没有特殊的标志。那时的饥饿、困难正威胁着全苏人民,当然考虑不到少先队的标志问题。列宁的夫人克鲁普斯卡娅十分关心下一代的成长,建议共青团给少先队员们设计一种特有的标志。在一次接受新队员的大会上,来参加会议的先进女工把自己的红色三角头巾解下来系在少先队员的脖子上,勉励他们说:“戴着它,别玷污了它!它的颜色是同革命战旗一样的!”红领巾就这样诞生了。

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是用烈士的鲜血染成的。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成语资料

全文共 231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始:开始;终:结束。自始自终一个样子。指能坚持,不间断。

成语举例:吾观关胜义气凛然,始终如一,军师不必多疑。(明 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七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一,不能读作“yì”。

成语辨形:一,不能写作“依”。

成语辨析:始终如一和“一如既往”都有“一直不改变”的意思。但始终如一偏重于“自始至终;都是一样”;“一如既往”偏重于“和从前一样”向前发展。

成语谜面:二;三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相关资料

全文共 486 字

+ 加入清单

“ 放弃也是在进步,放弃也是一种智慧。”不知道谁说过这句话,不过很有道理的。试想我们人生坚持是一种优秀品格,放弃怎么不是呢?

人生是一个选择的过程,坚持与放弃的过程,有的人坚持某种梦想固然很好,但这个世界是现实的,如果一直没有成功实现自己梦想想想是不是走错了。再举个例子,一位年轻人渴望得到他爱的人的爱情,可人家根本对他没有好感,要说爱一个人没有错,可是不是说么,有种爱叫放手。既然得不到为何还要盲目的坚持?

拥有的时候,我们也许正在失去,而放弃的时候,我们也许又在重新获得。

一次默默的放弃,放弃一个心仪却无缘份的朋友;放弃某种投入却无收获的感情;放弃某种心灵的期望;放弃某种思想;放弃某种选择。这时就会生出一种伤感,然而这种伤感并不妨碍自己去重新开始,在新的时空内将音乐重听一遍,将故事再说一遍!因为这是一种自然的告别与放弃,它富有超脱精神,因而伤感得美丽!

诗仙李白曾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懂得适时的放弃,才会有更大的收获。

放弃包括方方面面,需要你审视什么该坚持什么又该放弃。

放弃有两种形式,一种来自绝望感,一种来自于倔强的希望。

[哲理故事:大弃大得,小弃小得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成语资料

全文共 205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溃:溃败,散乱。被打得七零八落,不成队伍。形容惨败。

成语举例:那些洋鬼子被义和团打得溃不成军。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用于军事等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现代

成语正音:溃,不能读作“ɡuì”。

成语辨形:溃;右上不能写作“虫”。

成语辨析:溃不成军和“落花流水”;都可表示惨败。不同在于“落花流水”仅比喻被击败;溃不成军也可形容因其它原因而溃败。

成语谜面:败兵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关于端午节手抄报资料

全文共 5490 字

+ 加入清单

一、端午节介绍

中文名: 端午节

外文名: Dragon Boat Festival或Double Fifth Festival

又称: 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

时间: 农历五月初五日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以围绕才华横溢、遗世独立的楚国大夫屈原而展开,传播至华夏各地,民俗文化共享,屈原之名人尽皆知,追怀华夏民族的高洁情怀。但有例外,东吴一带的端午节历来不纪念屈原,而是纪念五月五日被投入大江的伍子胥,且吴越地区以龙舟竞渡在此日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更是早于春秋很久。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端午节起源传说:纪念屈原

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楚国诗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自尽殉国。屈平,字原,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号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虽忠事楚怀王,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

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据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三、端午节的食俗习惯

1.吃粽子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是旧时流行甚广的一首描写过端午节的民谣。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端午节的习俗大同小异,而端午节吃粽子,古往今来,中国各地都一样。

如今的粽子更是多种多样,璀璨纷呈。现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壳包糯米,但内含的花色则根据各地特产和风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等等。

2.饮雄黄酒

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从前在长江流域地区极为盛行。古语曾说 “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毒。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无纯饮的。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中医还用来治皮肤病。在没有碘酒之类消毒剂的古代,用雄黄泡酒,可以祛毒解痒。未到喝酒年龄的小孩子,大人则给他们的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上雄黄酒,意在消毒防病,虫豸不叮。

3.吃五黄

江浙一带有端午节吃“五黄”的习俗。五黄指黄瓜、黄鳝、黄鱼、咸鸭蛋黄、雄黄酒。此外浙北端午节还吃豆腐。

四、端午节谚语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北方)

癞蛤蟆躲不过五月五。(北京)

蛤蟆蝌蚪躲端午。(北方)

端午不戴艾,死去变妖怪 。(西北)

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 。(山东)

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丢。(山西)

有钱难买五月五日旱 (山西)

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 (宝山)

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 (江浙)

端午请菩萨,端六发乌贼 。(江浙)

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江苏)

五、端午节诗词作品欣赏

五月五日 (宋·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和端午 (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已酉端午 (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端午节手抄报资料

▲端午节的起源

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是夏季里最重要的一个节日。一般传统的说法,都认为端午节源自于纪念屈原的活动。然而,许多盛行于世的端午习俗,历史却比屈原的传说还要悠久。有学者据此推测,端午节或许另有起源。其中一种说法是:端午节源于对恶日的禁忌。

端午时值农历五月,正是仲夏疫厉流行的季节,俗称“恶月”。所以《夏小正》上说:“(五月)蓄兰,菽糜”(蓄:积、聚。菽:采集。糜:蓄糜)。《大戴礼》上说:“蓄兰,为沐浴也”。沐浴的目的在于清洁,以禳除毒气,这是针对五月这个恶月所采取的积极预防的措施。在这期间的一切行事,也以安息静养为原则。《礼记.月令》:“仲夏,阴阳争,死生分,君子斋戒;止声色,节嗜欲”。同时,五月也有许多的禁忌。据应劭(公元178)的《风俗通�6�1释忌篇》记载,汉朝就有“五月到官,至免不迁”、“五月盖屋,令人头秃”的俗谚。而五月五日更是恶日之尤,除了忌“曝床荐席”外,甚至有“不举五月子”的谚语。《史记�6�1孟尝君列传》就记载,孟尝君生于五月五日,他的父亲田婴打算把他丢弃。因为田婴相信:“五月子者,长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这个恶日的忌,深植民心。宜到现在,还可以从许多端午节的习俗中,找出禳毒避疫的成分。

第二种端午起源的学说由闻一多先生所提出。闻一多在《端午考》一文中指出:端午节最重要的两项活动——竞渡和吃粽子,都和龙有关。他首先引了吴均(公元467-520)的《续齐谐记》中的一段文字:

屈原五月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中,长沙欧回,白日忽见一人,自称三闾大夫,谓曰:“君当见祭,甚善。但常所遗,苦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可以楝树叶塞其上,以五彩丝缚之。此二物,蛟龙所惮也。”回依其言。世人作粽,并带五色丝及楝叶,皆汩罗之遗风也。

同时,闻一多又举了几个文献上的例子来支持他的学说。这些记载也都显示,端午的起源和龙有着密切的关系。闻一多据此推测,端午可能最初只是长江下游吴越民族的节日。自古相传,吴越是断发文身之国。至于断发文身的目的是在“象龙子”,以避免伤害。《汉书�6�1地理志下》应劭注:“(越人)常在水中,故断其发,文其身,以像龙子,故不见伤害也。”闻一多的结论是,端午应是个以龙为图腾的民族举行图腾祭的日子。也就是说,一个龙的节日。

这些说法固然解释了某些特定的现象,但若将其中任何一说,视为端午的单一起源,则未免有以偏概全的遗憾。与其如此,还不如说,恶日及龙图腾,都是端午可能的源头。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它们互相融合,直到屈原传说的加入,为它们添上了新的动力,端午才从此茁壮而成为一个重要的节日。

▲端午节的传说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楚怀王时的大臣,“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候,王甚任之”。因为他受到楚怀王的重用,引起上官大夫及及令尹子兰的嫉妒,就在楚怀王及继位的顷襄王之前毁谤屈原。楚王因而逐渐疏远屈原,连带的也不采纳他的谏言,最后甚至将屈原放逐。屈原满怀悲愤,落拓江湖,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后,怀石投汨罗江自尽。

屈原死后数十年,楚国终因谗臣误国而为秦所灭。但是屈原这位忠而见疑的悲剧英雄还活在楚国百姓的心中。下面这个故事可以用来说明楚人爱戴屈原的心情。

据说屈原投江后,楚国的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尸身。有位渔夫还拿出事先准备的粽子、鸡蛋等食物,扑通的往江里面丢,说是让鱼虾吃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尸身。一老医师则拿了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了蛟龙,使它不能伤害屈大夫。

过不了多久,水面上浮起了一条昏晕的蛟龙,龙须上还沾着一片屈大夫的衣襟。人们就把这恶龙拉上岸,抽了筋,脖子上,然后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睕、脖子上,又用雄黄酒抹七窍,使那些毒蛇害虫都不敢来伤害这些小孩子。

据说屈原投江的那天是五月五日。从此以后,每年到了五月五日,人们都要划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来纪念屈原。

有些地区,则在端什节插菖蒲或艾草于门上,这固然是因为蒲艾有禳毒的功用。不过,关于这项艾习俗的起源,民间则有一种说法。

唐朝僖宗年间,黄巢领兵造反,所到之处,杀人百万,血流成河。老百姓只要一听见黄巢来了,就急急忙忙的逃难。

这一年五月,黄巢的军队攻进河南,兵临邓州城下,黄巢骑马到城外勘察地形,只见一波波的老弱妇孺涌出城外,他看见一个妇人背着包袱,一手拉着一个年纪小的男孩,另一只手却抱着年纪较大的男孩。黄巢感到很奇怪,就下马问道:“大嫂,你急急忙忙的要到哪里去?”那妇人回答:“听说黄巢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大坏蛋,不日就要攻进邓州。城里的男人都被征调去守城,我们这些老老小小,不如早些逃命。”

黄巢又指着小孩问她:“你为什么手牵小的,却怀抱大的呢?”那妇人就说:“怀里抱的,是大伯家唯一的活口。手里牵的才是我亲生的儿子。万一情况危急时,我宁可丢掉自己的儿子,也得为大伯家留下一支根苗。”

黄巢听了,深受感动,就对那妇人说:“大嫂,好快快回去,用菖蒲和艾草插在门口,这样黄巢的军队就不会伤害你了。”

妇人听了,将信将疑,不过她还是回到城里,把这个消息传了出去。第二天正是五月端阳,黄巢的军队攻进城里,只见家家户户门上都挂起了菖蒲艾草。为了遵守对那位妇人的承诺,黄巢只得无可奈何的领兵离去,全城因而得以幸免于难。

为了纪念这件事,此后每到端午节,大家就会在门上插菖蒲、艾草,这项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端午节的习俗

在屈原的传说尚未广泛流传前,端午的习俗仍因袭对恶日的禁忌,以保健、避疫为主要原则。崔寔(逝于一七○)的《四民月令》记载:“是月(五月)五日可作酢;合止利黄连丸、霍乱丸;采葸耳,取蟾诸,以合创药,及东行蝼蛄。”除了治难产的缕蛄外,其余都是治下痢、中暑等夏季常见疾病的丸药。

应劭的《风俗通》则记载:“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命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光从“长命”、“续命”等名称看来,就可以知道,当时人是多么畏惧恶日对生命所造成的威胁。不仅在实际上制作治病的丸药,在心理防卫上,也要仰赖五彩丝来抵御那超自然,不可见的鬼魅及兵灾。

尽管有这些顾忌在,端午的生命力并未因之减,积极祈禳的习俗仍随处可见。周处(240-约299)的《风土记》记载晋朝新兴的端午习俗有:“采艾悬户上,踏百草、竞渡”等。悬艾固然是为了禳毒,踏百草就是后来称为“斗百草”的游戏。而被视为端午特色的竞渡习俗,也在此时出现。据宗懔(约四九八-五六五)的《荆楚岁时记》按语:“按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所,故命舟楫以拯之。”《史记》中并未确实记载屈原投江的日期,此说颢然是受了传说的影响。事实上,竞渡、祈禳。表面上是为拯救屈原而举行的竞渡,基本精神仍不脱恶日驱邪崇的本意。

南北朝时,端午又称为“浴兰节”,荆楚一带有采艾的习俗。采艾要在鸡未鸣以前就出发,挑选最具人形的艾草带回去挂在门上,或是用来针灸。据说这种艾草,在针灸的时候别具有疗效。一般人则将艾草扎成虎形,或是剪彩作为小虎,再粘贴艾叶于其上,在端午节时配戴。除了采艾之外,也采菖蒲来泡酒。

到了唐朝时,端午已成了个重要的节日,宫廷中也有种种的庆祝活动。唐朝的皇帝多在端午日赏赐臣下。王溥(922-982)的《唐会要》卷三五记载,贞观十八年唐太宗以御笔题字的“飞白扇”赐给长孙无忌及杨师道。他说:“五日旧俗,必用服玩相贺。今朕各赐君飞白扇二,庶动清风以增美德。”不只是宠臣有赏,一般文武官员也各有赏赐。马缟(约十世纪中叶)的《中华古今注》记载贞观中,端午赐文官黑玳瑁腰带,武官黑银腰带。《唐书�6�1礼乐志》也记载,天宝年间于端午节以衣、扇献于祖陵。

王仁裕(880-956)的《开元天宝遗事》卷上记载唐玄宗时:“宫中每到端午节,造粉团、角黍,贮于金盘中。以小角造弓子,纤巧可爱,架箭射盘中粉团,中者得食。盖粉团滑腻而难射也。都中盛行此戏。”不过,这只是豪奢人家才玩得起的游戏,一般人家在端午只能以经济实惠的扇子来应景。李淖(约八八○以后在世)的《秦中岁时记》记载:“端午前两日,东市谓之扇市,车马特盛。”溤贽(约九○四前后在世)的《云仙杂记》卷一引《金门岁节记》也说:“洛阳人家......端午以花丝楼阁插鬓,赠遗避瘟扇。”(早期的扇子大多以蒲叶制成,由于菖蒲具有禳毒的功效,所谓的避瘟扇,或由此化而来)。

唐朝新兴的端午习俗,还有所谓的“五时图”。段成式(约803-863)的《酉阳杂俎》卷一记载:“北朝妇人,五日进五时图、五时花,施之帐上。”所谓“五时图”,就是在纸上画蛇、蝎、蟾蜍、蜥蜴、蜈公,也称“五毒符”。据说这五种有毒的生物只有同时存在时,才不敢互相斗争,得以和平共处。所以,挂五时图就可以防止这些毒虫作怪。

宋朝的端午节物,比起历代,更见精致。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1147)卷八记载:端午节物,百索、艾花、银样鼓儿,花花巧画扇,香糖果子、粽小,白团。紫苏、菖蒲、木瓜、并皆茸切,以香药相和,用梅红匣子盛裹。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卖桃、柳、葵花、蒲叶、佛道艾。次日家家铺陈于门首,与五色水团、茶酒供养。又钉艾人于门上,士庶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成语资料

全文共 227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敲碎骨头来吸骨髓。比喻剥削压榨极其残酷。

成语举例:清 冯桂芬《请减苏松太浮粮疏》:“向来暴敛横征之吏,所谓敲骨吸髓者,至此而亦无骨可敲无髓可吸矣。”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连动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髓,不能读作“suí”。

成语辨形:髓,不能写作“隋”。

成语辨析:敲骨吸髓与“横征暴敛”有别:敲骨吸髓偏重于残酷;其手段可多种多样;“横征暴敛”偏重于横暴;其手段只是指征收。

成语谜面:吃螃蟹腿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陈太丘与友期》复习资料

全文共 778 字

+ 加入清单

一、注音:

尊君在不(fǒu)      非人哉(zāi)

二、解释词语:

(1)陈太丘:即陈寔(shí),字仲弓,东汉颖川(现在河南许昌)人,做过太丘县令。

(2)期行:相约同行。(期:约定。行,出行。)

(3)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日中:正午时分。)

(4)至:到

(5)舍去:不再等候而离开了。(舍:丢下。去:离开)

(6)乃至:(友人)才到。(乃:才。)

(7)时年:这年(那时)。

(8)戏:玩耍,游戏。

(9)尊君在不(fǒu):你父亲在吗?(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不,通假字,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10)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委:丢下,舍弃。)

(11)君:古代尊称对方,可译为“您”。

(12)家君:家父,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13)信:诚信,讲信用。

(14)礼:礼貌。

(15)惭:感到惭愧。

(16)引:拉,这里是表示友好的动作。

(17)顾:回头看。

三、翻译句子: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客人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人!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走进家门头也不回。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学常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成语资料

全文共 408 字

+ 加入清单

【释义】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觉得冷,比喻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语法及用法】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国家、人际之间的关系。

【近义词】荣辱与共、唇齿相依、息息相关、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生死相依、互相关注、辅车相依、巢毁卵破、巢倾卵破、休戚相关

【反义词】隔岸观火、素昧平生、水火不容、同床异梦、势不两立

【押韵词】零碎不全、百举百全、吃水忘源、金玉之言

【谜语】口无遮挡

【歇后语】豁牙子过冬

【出自】:春秋时流行的一句谚语。见于《左传》、《墨子》、《韩非子》等著作中,

【典故】:《左传·僖公五年》中晋献公向虞国借路伐虢,虞国大夫宫之奇劝虞君说,虞虢两国像嘴唇和牙齿之间的关系,唇亡则齿寒,但虞君未听劝告最终也为晋所灭。

成语大意】

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辅,颊骨也;车牙床也;颊骨在外,牙床在内,不可一日离也,故曰相依。唇,口缘也;齿,当唇之牙也;唇在外,齿在内,唇亡则齿自寒。(《宫之奇谏假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成语资料

全文共 228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啼:哭;号:叫。因为饥饿寒冷而哭叫。形容挨饿受冻的悲惨生活。

成语举例:值岁凶,啼饥号寒。(清 王晫《今世说 贤媛》)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指人民饥寒交迫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号,不能读作“hào”。

成语辨形:号,不能写作“嚎”。

成语辨析:啼饥号寒和“饥寒交迫”;都表示“挨饿受冻”的意思;但啼饥号寒偏重形容当事人受“迫”的反应为“啼”和“号”是有声的;“饥寒交迫”偏重形容当事人受“迫”是无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成语资料

全文共 272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指苦心钻研,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也指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煞费苦心。

成语举例:苦心孤诣地运动着做了一次大总统,后来被人赶跑了,跑向天津。(郭沫若《革命春秋 创造十年》)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近代

成语正音:诣,不能读作“zhǐ”。

成语辨形:孤,不能写作“狐”;诣,不能写作“意”或“指”。

成语辨析:苦心孤诣和“惨淡经营”、“煞费苦心”;都含有“刻苦用心”的意思。不同在于:苦心孤诣多用于学术、学问;“惨淡经营”多用于事业、商业;“煞费苦心”用义较广;只强调费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献血日宣传资料

全文共 1908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的6月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为鼓励更多的人无偿献血,宣传和促进全球血液安全规划的实施,世界卫生组织、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国际献血组织联合会、国际输血协会将2004年6月14日定为第一个世界献血者日(World Blood Donor Day, WBDD)。

关于献血这些事儿

献血,显然是一种利人利己的高尚行为。利人,即可挽救他人的生命,保障别人的身体健康。利己,更是举不胜举。

献血有益身体健康

献血可预防心脑血管病我们知道,如今人们由于体力活动的减少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体内积存了越来越多的脂肪。好多人的血脂长期处于较高的水平,俗称“血稠”。“血稠”的结果就是脂肪一层层地附着在血管壁上,最后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弹性降低,形成心脑血管病。通过体检可以看出,很多人年轻时就得了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病。而献血可以预防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病,因为献血后通过正常饮水,填充了血容量,使自己的血液稀释,使血脂降低,这样既有利于自己,又间接造福于社会。

献血可提高造血功能自胎儿出生后,骨髓就成为主要的造血器官。随着年龄的增长,造血功能和血细胞生成率逐渐下降。献血后,由于血细胞数量减少,对骨髓产生反馈作用,促使骨髓储备的成熟血细胞释放,并刺激骨髓造血组织,促使血细胞生成。经常按规定期限献血,就可使骨髓保持旺盛的活力。

献血可有效预防癌症发生据有关研究报道,体内的铁含量超过正常值10%,患癌症的几率就会提高,而献血能排除体内过量的铁元素,因而可有效预防癌症的发生。

控制好每次献血量

血液是一种红色不透明液体,其中液态的血浆占55%~60%,血细胞占40%~45%,血浆中水分约占90%~92%,蛋白质等有机物及无机物约8%~10%。至于献血后失去的水分和无机物,1~2个小时就会补上;血浆蛋白质由肝脏合成,一两天内才能得到补充;血小板、白细胞和红细胞也很快就会恢复到原来水平。人体的血液在不断新陈代谢,每时每刻都有许多血细胞衰老、死亡,同时又有大量新生细胞生成,以维持人体新陈代谢的平衡。献血后,由于造血功能加强,失去的血细胞很快得到补充。

一个献血者采集的血量与他的血容量有关。科学分析表明:人体血液占人体体重的8%,采血的安全指数是不能超出全身血量的12%。可见,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次献出仅占全身血量5%~10%,即抽取人体的200毫升~400毫升血液,是不会影响身体健康的。而且,中老年人经常献献血,还有助于血液“吐故纳新”,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等。

至于采集血浆的最大量,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规定。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采集血浆的最大量每次不超过600毫升,每年最多不超过15升。我国定的标准是:年龄18~55周岁献血量分为200毫升、300毫升、400毫升三种规格。

献血注意事项

从安全、合理、健康的角度来说,献血者有不少讲究或注意事项。

献血前要做好充足准备:(1)了解献血常识,消除紧张心理。(2)献血时不要服药,否则有可能影响血液质量,如服用阿司匹林在3天内会降低血小板的某些功能。(3)少食含脂肪的食物,在献血前一天和当天可按往常习惯进餐,但应控制脂肪的摄入量。(4)不饮酒,尤其是不能饮烈性酒。(5)睡眠要充足,不宜做剧烈运动。如此,不盲目献血,一旦献血,要让自己的“爱心血液”确实做到“有价值”,以免“爱心血液”白白浪费。

献血后宜注意:(1)要保护好静脉穿刺部位。穿刺部位止血后不等于完全愈合,至少要在24小时内不要被水浸润,也不要被不洁物品污染,更不要在此部位搓揉。(2)个人活动要适度。献血后的几天不要从事高空、高温作业及驾驶车辆、体育比赛、通宵娱乐活动。(3)补充营养不要过量,尤其反对乱补和滥补。可以进食一些蔬菜、瓜果及豆制品、奶制品,新鲜的鱼、虾、肉、蛋等,但不要进食过量或大吃大喝。

不宜献血人群有:(1)接种疫苗未达到规定期限者,如麻疹、腮腺炎、黄热病、脊髓灰质炎活疫苗者最后一次免疫后2周内不宜献血;风疹活疫苗、狂犬病疫苗最后一次免疫的一周内不能献血;被疯狗咬伤后最后一次免疫后1年内不能献血;接受动物血清注射,最后一次注射后4周内不能献血。(2)妇女某些生理期内,如月经期前后3天,月经失调、妊娠期、流产后未满6个月,分娩及哺乳期末满1年不能献血。(3)拔牙或其他小手术半个月内。(4)阑尾切除、疝修补术、扁桃体手术不满3个月的,较大手术后不满6个月的不能献血。(5)感冒、急性肠炎;局部皮炎病愈不满1周的不能献血,广泛性皮炎愈合不满2周的不能献血。(6)急性泌尿道感染愈后不满1个月的不能献血。(7)肺炎病愈后不满3个月的不能献血。(8)献血前血液筛查有异常者如属于艾滋、乙肝、梅毒等病毒携带者不能献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成语资料

全文共 225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肆:放肆;忌:顾忌;惮:害怕。非常放肆,一点没有顾忌。

成语举例:她们都是横冲直撞,真真是肆无忌惮。(郭沫若《黄河与扬子江对话》)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补充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惮,不能读作“tán”。

成语辨形:惮,不能写作“弹”。

成语辨析:肆无忌惮和“肆意妄为”都表示“极其放肆”之意;但肆无忌惮强调“无忌”;有为所欲为之意;而“肆意妄为”强调“妄为”;指由着自己的欲望而胡乱做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成语资料

全文共 223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指蜻蜓在水面飞行时用尾部轻触水面的动作。比喻做事肤浅不深入。

成语举例:下乡只是蜻蜓点水式的,还要带白馒头。(郭小川《沉重的教训》)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水,不能读作“suǐ”。

成语辨形:点,不能写作“典”。

成语辨析:蜻蜓点水和“走马观花”都常用来比喻办事不能深入。但蜻蜓点水偏重在“点”;指做事不坚持;不深入;“走马观花”偏重于“观看”不仔细;不认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临安大明山滑雪记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389 字

+ 加入清单

乘坐大巴两个多小时后,坐缆车,走路,我们一行十几人终于到了盼望已久的临安大明滑雪场!

一到滑雪场,如同白色地毯的雪地一下子就映入我们的眼帘。“哇,像梦幻般的世界那么美!”我禁不住赞叹。

换上沉甸甸的滑雪鞋,带上厚厚的手套,我拉着妈妈的手迫不及待地走向滑雪场。刚走入场一步,只见眼前白茫茫、雾蒙蒙的一片,突然我的身子抖了一下,一股冷气向我喷来,仿佛到了大东北的冰天雪地一般。“我们赶紧去穿滑雪板吧,身子动起来就不会那么冷了。”教练带着我和妈妈的手走到了滑雪场边上。刚才的雪鞋这么难穿,就像脚上绑了一个铁板,沈甸甸、硬邦邦的,走起路来这么费劲,不过没想到穿雪板一点也不费劲,只要脚跟对准,往下用力一踩就好了。接着教练在平地上教了我们一些滑雪基本技巧。

“呀!我能滑动了!会滑动了!”我高举着雪仗,兴奋地叫道。“现在我们去斜坡雪道上滑吧!”教练大声说。于是,我们坐着“魔毯”来到了初级雪道顶端。站到顶端,我踮起脚往下看,哇,坡度这么斜,眼前不断地有人摔跤,我不由地往后退了一步,双手紧握,不知哪一只调皮的小兔子钻进了我心里,带着我的心砰砰直跳。

“开始吧!”教练大声说。

“可以等一会儿吗?”我小声地说,“我——我还没准备好。”

“加油啊!别害怕。”一旁的妈妈看穿了我的心思,鼓励着我。

“对啊,别紧张,有我呢!我带着你滑。”教练走过来轻轻地拍拍我的肩膀。

在大家的鼓励下,我咬紧牙关,鼓起勇气跟着教练来到了起点。“来,别怕,抓住雪仗。放轻松,重心前移,脚成内八字,手扶膝盖。”在教练的带领下,我慢慢往下滑。啊,滑雪的感觉真好!虽然冷风不断地吹着脸颊,但新奇和兴奋早就盖过了寒冷,我在冰天雪地中觉得特别惬意。“呀,太快了,太快了。”我们好像滑得有点儿快,我禁不住大声叫道。“脚后跟内八字打得再开点就会减速,最后会慢慢停下来。”我立刻打开了内八字,速度果然降了下来。“啊,终于到山脚了。”我拍拍胸脯,长舒了一口气。

第二次,教练对我说:“这次我要带你妈妈了,你自己试试。”“我自己来?”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试一次,就试一次。”我决定跟自己的心做个较量,我独自一人来到了雪道上面,“嗯,你能行,你一定能行的。”我默默地给自己加油鼓劲。我深吸一口气,试着往前走了一小步,就不由自主地嗖的滑了下去。“好像没那么难嘛!”我呵呵一笑。风在我耳边呼啸而过,“好爽呀!雪上飞的感觉太棒啦!”这时一个姐姐从我身边飞驰而过,眨眼间就把我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哇,她的滑雪技术可真高呀!我心里无比地羡慕。

“啪。”没想到刚滑到半山腰,沾沾自喜的我不小心摔了个屁股墩儿,和雪地来了个大大的“拥抱”,最好玩的是穿着长长的滑雪板的我费了很大的劲,爬了好多次,可怎么也爬不起来,只好等着工作人员来扶。一旁的游客看了,哈哈大笑起来,我也忍俊不禁,拍拍身上的雪,壮着胆子继续往下滑,终于自个儿滑下来了。“好样的,有胆量。”妈妈和教练都向我竖起了大拇指。

一次,一次,又一次,我按照教练的方法练习滑雪,渐渐地我能控制住滑雪的速度了,动作变漂亮了,也找到了我一直想要的那种飞翔的感觉。我时而如同闪电一般轻松自如地滑到山底,时而又像铁臂阿童木从太空飞往地球一样,那种感觉真是太神奇!

很快,两个小时的时间就在欢声笑语中悄悄地溜走了。这是我的第一次滑雪,我不仅收获了滑雪的快乐,还收获了成功的喜悦。成功不仅是给有准备的人,而且也是给勇敢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熊猫的资料

全文共 486 字

+ 加入清单

熊猫是我们熟悉的动物,非常可爱。我很喜欢它,它有一对黑耳朵,还戴了一副黑套袖和一副墨镜,瞧把它酷的。

大熊猫头躯长1。2—1。8米尾,长10—12厘米,体重80—120千克。体色为黑白两色,它有着圆圆的脸颊,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体,四肢黑乎乎的,尾巴大而短小,样子十分憨态可掬。

大熊猫主要生活在我国的树木茂盛,箭竹丰富的高山峡谷之中。它特别爱吃竹叶、竹笋,还偶食一些动物尸体或其他植物。大熊猫在竹林里拽断竹子,坐到地上津津有味地吃起来。

在大森林里生活,熊猫经常要遇到各种野兽的袭击,但是熊猫对其他野兽的袭击总是坚决还击的。在熊猫的地盘,有一种狮子经常来攻打它们,熊猫却有对付狮子的本领。一旦遇到狮群,他们便顺势打个滚,用锋利的爪子抓破狮子的眼睛,连撕带咬。狮子一个个被抓得鼻青脸肿,头破血流,落荒而逃。

长期以来,由于人类乱砍滥伐,熊猫家族的生活环境越来越恶劣,生活范围越来越小,由于人类的捕捉,熊猫的数量也越来越少。

我们应该保护小动物,爱护大自然,现在大熊猫已经很稀少了,如果人们不加以保护,大熊猫迟早要像恐龙一样灭绝,所以我们要加倍爱护大熊猫,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成语资料

全文共 236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断:截断;续:接;凫:野鸭。截断鹤的长腿去接续野鸭的短腿。比喻行事违反自然规律。

成语举例:断鹤续凫,娇作者妄;移花接木,创始者奇。(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陆判》)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比喻行事违反自然规律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

传说古代有个愚蠢而善良的人看到郊外一群群野鸭子和白鹤在水里啄食嬉戏。他发现鹤腿长,野鸭的脚杆很短。他想这样一起走路不路不方便,就把他们捉来,砍下鹤的一截腿杆接到野鸭的脚上,这样他们都不能走路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熊猫的资料

全文共 401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熊猫听说动物学校有体育比赛,有爬树.跑步.跨栏。熊猫跑到运动会报名处,大象伯伯说:

“你要报什么啊?”熊猫说:“我要报爬树.跑步.跨栏。”大象伯伯说:“好啊!现在还有十天就比赛了,大家一定要好好练习!”报完名的小动物们每天一大早就起床,信心百倍的都在抓紧练习。可小熊猫依旧睡着懒觉,吃着香香的竹叶,晒着太阳,过着悠闲的生活一天都没有去练习。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了,转眼比赛的时间到了。第一个是跑步比赛,小白兔砰砰的几下就冲到了终点。第二个是跨栏比赛,小鹿蹭蹭蹭箭一般似的跨了过去,冲到了终点。熊猫在跨栏时摔了个大马趴!最后一个到达终点。最后一个是爬树,小猴一下就窜了上去,熊猫在树根处望着小猴双手报着树干吃力的向上爬着,累得满头大汗!比赛结束了,小猴.小白兔.小鹿都得了奖,只有熊猫两手空空,熊猫望着大家,哭了起来。

大象伯伯走了过来拉着熊猫关心的说:“孩子要记住,只要平时刻苦努力,才会有好成绩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资料员顶岗实习周记

全文共 426 字

+ 加入清单

由于工程主体已经完工了,所以需要弄的资料也不是很多了,老师把以前的一个比较全的工程上的资料给我拿过来让我看一看,不懂的地方就问问她。刚开始看时感觉很简单,就是照着资料软件改一改工程名称就可以了,可等过了两天老师提问时,我却几乎什么都不知道,唉,想和做确实有一定的距离啊。

技术资料第一卷主要是工程概况表、管理人员名单和施工组织设计;第二卷是技术交底和图纸会审记录表以及设计变更通知单;第三卷主要是楼层平面放线记录表和楼层标高超测记录;第四卷是一些材料的进出场合格证;第五卷是材料的试检验报告记录;第六卷是混凝土的浇灌申请表、施工记录,拆模申请单,钢筋的隐蔽验收记录;第七卷是基础部分的资料;第八卷是主体部分的资料;第十卷是屋面部分的资料;第十一卷是装饰装修部分的资料;最后一卷是第二十五卷,主要是竣工验收资料。这是这一个星期以来对技术资料一个大概的记忆,对里面一些具体的内容还不是很了解,不过,我相信自己以定能克服这些困难,把这几本资料弄透彻、搞明白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中考素材:2024感动中国候选人吕顺芳寻亲大姐的资料

全文共 742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江苏网12月9日讯 日前,由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评选正式启动,20位候选人中有我市的“寻亲大姐吕顺芳。市民可访问央视网,为吕顺芳投票。

64岁的吕顺芳,是宜兴官林镇义庄村农民。吕顺芳小时因家境贫困,年幼的妹妹被忍痛遗弃。为了圆母亲晚年骨肉团聚的心愿,她四处奔波寻找妹妹,然而直到母亲去世也未能如愿。寻亲路上,吕顺芳发现还有更多有着同样遭遇的家庭,她暗下决心:“我要帮天下父母寻找他们失散的儿女!”

2000年5月,吕顺芳在家中办起了“寻亲驿站”,先后接待了来自内蒙古、陕西、河南等14个省区的3000多名寻亲者。为帮人寻亲,吕顺芳辞去工作,几乎花光了积蓄。14年来,吕顺芳帮助300多名寻亲者找到了亲人,用爱心演绎着感人至深的人间真情。她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寻亲大姐”。

吕顺芳,女,64岁,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官林镇义庄村农民。

吕顺芳小时因家境贫困,年幼的妹妹被忍痛遗弃。为了圆母亲晚年骨肉团聚的心愿,她四处奔波寻找妹妹,然而直到母亲去世也未能如愿。寻亲路上,吕顺芳发现还有更多有着同样遭遇的家庭,她暗下决心:“我要帮天下父母寻找他们失散的儿女!”

2000年5月,吕顺芳在家中办起了“寻亲驿站”,先后接待了来自内蒙古、陕西、河南、河北、山东等14个省区的3000多名寻亲者。为帮人寻亲,吕顺芳辞去工作,几乎花光了家中的积蓄。14年来,吕顺芳帮助300多名寻亲者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了亲人,使一个个离散多年的家庭破镜重圆,用爱心演绎着感人至深的人间真情。她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寻亲大姐”。

“虽然我自己的妹妹还没有找到。可是,想到有那么多的老人不再像我母亲那样抱憾,那么多的家庭能够骨肉团圆,我感到付出再多也是值得。”吕顺芳说,“不管有多大困难,我都会坚定而快乐地走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