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红楼梦作文怎么写通用20篇

《红楼梦》是四大名著之一,小编为大家带来几篇《红楼梦》读书笔缉大家阅读。下面是开学吧小编为你们整理的内容,希望你们喜欢。

浏览

652

作文

971

《红楼梦》读后感300字小学

全文共 306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看了《红楼梦》,里面的贾府家里吃饭简直是太设施了,说的夸张一些就是快赶上皇上的食欲了,还有黛玉和宝玉的机智也令我很佩服,

我们这些贫民老百姓喝一个腊八粥就是相当于八宝粥,而贾府喝腊八粥的配料就是:红枣、栗子、花生、菱角、香芋等,还有大量的米豆。我不知道别人是怎么吃的反正我们家就是这么吃的,

林黛玉和贾宝玉的机智令我佩服,贾宝玉给林黛玉讲的故事刚刚一开头,贾宝玉讲的故事,林黛玉竟听出来了贾宝玉是编的故事,这一点说明林黛玉反应的比较得快,而林黛玉给贾宝玉说的你有玉人家就有金来配你,人家有冷香,你就没有暖香来配人家,然后贾宝玉才听出来林黛玉拿他和宝钗开玩笑,这贾宝玉没有林黛玉反应的快,不过最后还是反应过来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红楼梦电视剧梗概作文400字

全文共 428 字

+ 加入清单

红楼梦》写了一个封建贵族大家庭从繁荣走向衰败的故事。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恋爱婚姻悲剧为中心。作者高明在于,他不是从表面地、简单地表现这个爱情悲剧而是从人物思想性格的深处,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去挖掘这一爱情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充分地揭露了封建主义的残酷虚伪和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罪恶。

作者曹雪芹是举世公认的最伟大的中国文学家之一。可惜的是他生前和他死后相当一段时间却寂寞无闻,没有任何传记材料留下来。

现在人们说起的《红楼梦》,往往指的就是曹雪芹的前八十回合高鹗的后四十回的总称。着120回的本子,总字数达1075000字左右。

林黛玉、金陵十二钗之首,四大家族第四代贾敏与扬州巡盐御史林如海之女,宝王的姑表妹,贾母的亲外孙女。幼年丧母,体弱多病,红颜薄命身世可怜。黛玉聪慧无比,琴棋诗画样样俱佳 ,尤其诗作更是大观园群芳之冠。林黛玉是我最喜欢的人物之一哦!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元春、迎春、探春、惜春······等一系列人物为《红楼梦》增添了许多色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红楼梦》读书笔记

全文共 2692 字

+ 加入清单

前些日子,读两本关于季羡林和鲁迅的书,两位大师在书中谈到读书问题时,都首推中国古典名着《红楼梦》。我除了看过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外,居然没有完整地读过小说,实在脸红,于是赶紧找来《红楼梦》看看。

开始有读《红楼梦》的想法,只是想真实地看看小说写得到底有多优秀,竟赢得众多国学大师们一致的好评和首推。谁知道,第一次翻看小说原着之后,我居然立即对它有了一种难以释手的感觉。曹雪芹笔下的情景、人物跃然于纸上,恍惚间自己仿佛置身于小说所描绘的精彩纷呈的世界里,小说人物的悲欢喜怒紧扣着我的心灵,由不得你不紧紧跟随着小说情节往下读。现在小说已读完三分之一,但其中有个情节给我以深刻的印象和美感的享受,不把这种感触记下来,只怕哪天遗忘了,就实在枉费了这番功夫。

在小说第三十回“宝钗借扇机带双敲,椿龄画蔷痴及局外”中,贾宝玉因在王夫人房里调戏小丫环金钏儿惹祸后,一溜烟跑进了大观园里。当时正值酷暑正午时分,园内“满耳蝉声,静无人语”,宝玉却在一处蔷薇架下发现一个女孩子正蹲在花下,一边悄悄流泪,一边用手中的发簪在地上画着什么。

宝玉因这个看起来面熟的女孩“眉蹙春山、眼颦秋水……大有黛玉之态”而不忍离去,只管站一旁痴痴地偷看。看了半天,发现这女孩用簪子在地上一遍遍地画着蔷薇花的“蔷”字,足足画了几十个,却不知何意。读到这里,不光宝玉不知这女孩子写“蔷”是为何,我也只以为她正在蔷薇花下练习写字呢……

疑惑收起,继续往下看。

第三十六回“绣鸳鸯梦兆绛芸轩,识分定情悟梨香院”中,曹雪芹才把之前宝玉的疑惑解开。一天,宝玉无聊想听曲子解闷,于是便来梨香院找到唱曲最好的龄官(贾府为迎接元妃省亲,从姑苏城买了十二个小戏子养在大观园里,龄官是其中唱得最好的),谁知面对全贾府上下最受宠、最帅的公子哥,这龄官根本不买宝玉的帐,一句“嗓子哑了,前儿娘娘传我们进去,我还没有唱呢”,就让宝玉吃了闭门羹。

原本躺在床上养病的龄官因见宝玉也在她的床沿坐下,便起身躲避,宝玉这才看清,原来这龄官正是之前在蔷薇架下画“蔷”字,有黛玉之态的那个女孩。生平头一次受到这样的冷遇,宝玉只得红着脸,讪讪地出来,院中药官等其他几个人问明原因,便告诉宝玉,等“蔷二爷”回来让她唱,她必定会唱的。宝玉问贾蔷去哪里了,众人说,一定是龄官想要什么,“蔷二爷”想法子给她找去了……

正说着,贾蔷拎着个鸟笼从外面回来。原来,他花了一两八钱银子(古时算是一大笔了),买了一只会“衔旗串珠”的金丝雀儿来,想给在大观园里天天发闷的龄官开开心。“蔷二爷”带金丝雀去屋里给龄官表演杂耍,逗得其他一帮女孩子都非常高兴,独独龄官并不开心,仍赌气躺下假装睡着。

贾蔷只得上来陪笑问她“好不好”,龄官便骂他:“你们家把好好的人弄来,关在这牢坑里,学这个还不算,你这会子又弄个雀儿来,也干这个浪事。你分明弄了来打趣形容我们……”贾蔷一听这话连忙站起来,又是赌神起誓,又是道歉,最后把那花了近二两银子才买来的金丝雀儿放生,连鸟笼子都一并拆了。

可龄官还是不依不饶,抱怨自己生病咳血,贾蔷不找医生来看却来取笑她,贾蔷一听,又连忙一边解释“昨儿晚上我问了大夫……”,一边就急着要出去请大夫。龄官却又叫他:“站住,这会子大毒日头底下,你赌气请了来,我也不瞧。”贾蔷只得又站住……

宝玉看到此处,猛然才领会那日龄官画“蔷”字的深意。不光宝玉,每一位读者读到这里,内心肯定都与宝玉一样被深深打动,更会为贾蔷、龄官二人心中那份单纯、朦胧的爱情而感动。

曹雪芹以贾宝玉的视角下笔,用朴实无华的文字描绘了看似平淡的两个场景,情节简单却细致真切,仿佛就是发生在我们自己身边的平常事一般,通篇没有一个表示爱慕或喜欢的字眼,更无任何暧昧意味。

但蔷、龄二人之间相互爱慕、一心牵挂对方的那份纯真、无暇的感情,尤其是龄官在地上反复写贾蔷的名“蔷”字时的那种少女情窦初开、心灵暗许对方的美丽情感和贾蔷被自己心爱的女孩嗔怒时略显笨拙的猴急态,却跃跃然于纸上,让人回味无穷。

蔷、龄二人之间这种含而不露、于点滴间现真情的爱情表达方式,正是中华民族传承数千年的民族性格与美学价值观的典型体现:以含蓄、温文而雅为美学欣赏的最高境界。这种民族性格特点与美学价值观伴随着几千年中华文明的发展,一代代传承和积淀,已成为中华民族深厚文化底蕴的核心之一。

当然,人们对于情感的表露方式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变化,但不论如何发展、如何变化,民族文化的核心内容还是不大容易改变的。比如前两年在网络上有一首爱情歌曲,其中一句歌词是:我爱你、爱着你,就像老鼠爱大米!这样的示爱方式与蔷、龄二人的爱情故事相比,何其浅薄、粗陋。

由此,我又想到了另一个问题。前段时间,电视台上播放的一个广告,内容是鼓励我们,应该鼓足勇气,对辛苦养育自己的父母大声说出“我爱你!”类似的内容也常在各种媒介、刊物上出现。诚然,做儿女的以何种方式表露自已对父母的感情,完全是个私人问题,但在各种大众媒体上反复向人们传递应该张开嘴巴大声说出“爱”的讯息,也许会在潜意默化中影响和改变一个民族的性格特征,这就是另一个问题了。

见面拥抱、亲吻,张口闭口必“Love”,这是西方社会人际交往的习惯,但东方人却没有这样的习惯。每个民族的人际交往习惯和情感表达方式,是根植于本民族传统文化土壤的,是本民族文化和民族性格特征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自然镜像。正因为东西方历史文化不同、民族性格迥异,自然使得东西方民族的人际交往及情感表达方式差异很大,而这种差异也正显示了世界文化的多元性。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人际交往习惯与情感表达方式,说到底毕竟只是一种方式、一种手段而已,它并不代表内在的本质。西方世界不论家人、朋友还是邻居、同事之间,拥抱、亲吻、张口闭口“Love”个不停,但西方世界并没有因这看似友善亲密的感情而成为王道乐土,历史上西方国家之间相互征战讨伐不断,还有黑暗残酷的中世纪、血腥的黑奴贸易、灭绝人性的殖民扩张、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等等,哪一件西方世界能脱掉干系?

中国人感情内敛,不善言辞,父母、子女、家庭成员之间绝少说“爱”,但这并没影响中国家庭和社会的稳定,更没有阻挡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历史文化传承从未中断的文明之邦的脚步。因此,对于不同民族各自不同的情感表达和人际交往方式,大可不必厚此薄彼,甚至想用单一某种方式统领全世界。

中国人常说,判断一个人怎么样,要“听其言、观其行”,不仅要听他说了些什么,怎么说的,更重要的是看他做了些什么,怎么做的。做子女的感怀父母的养育之恩,对父母尽孝心,说些暖心的话诚然很好,但更重要的是以自己实实在在的行动向父母表达爱与孝。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初中《红楼梦》读后感500字

全文共 606 字

+ 加入清单

前十回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为中心,贯穿全书的全线。它以贾、林争取爱情自由、婚姻自主和个性解放的思想同封建制度、封建礼教之间的矛盾为线索,以贾、林最后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彻底背叛和爱情的悲剧结局而告终。这条线索从第三、四两回,林黛玉和薛宝钗接踵来到贾府,与宝玉的爱情纠葛开始形成,并在矛盾中向前开展。

每次读到多愁善感的林妹妹时,她对自己的离别仇恨,伤心往事,花儿的枯萎,都有着比别人更多的感伤,也许正如书中所说,她前世是一棵绛珠仙草,来到世间还泪。他面对世间的丑陋,不公,也只能暗自落泪。林黛玉具有一种悲剧美。当人们说《红楼梦》是一部悲剧时,指的就是在封建专制社会里万千青春少女的“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共同悲剧。黛玉之悲也是其中之一。真正的悲剧总是动人心魄的,因为悲剧是将美毁灭给人看。越是美的有价值的人生被毁灭,其悲剧就越壮美,越深刻,越动人。

《红楼梦》在中国古代小说名著中声名最著、流传最广,读者最多,刊刻出版最为繁富,这部古典名著问世以来,评家蜂起,评说纷纭,理所当然形成一门显学――红学。人们还在不断地出版《红楼梦》、阅读《红楼梦》、研究《红楼梦》,这就是这部古典文学名著的永恒魅力,这就是这部古典文学名著的不朽价值。南北国画艺术大师,历时两年,精心创作350幅彩色国画。画家随文配图,或描摹情态、或表现场景,或浓墨泌洒,或工笔勾勒,艺术地再现了原著丰富的社会生活和生动的人物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初中红楼梦读书笔记

全文共 777 字

+ 加入清单

展读《红楼梦》,不免想起沈从文那一句“美,不免让人心痛。”感伤于红楼痴情儿女,千红一哭,万艳同悲。而此中的几回笑,也成了记忆中难以抹去的永恒。

最曲意逢迎的笑

“哎呀!我来迟了,未曾远迎!”瞧这口气,好大的架子。这贾府之中,还有何人敢如此放肆?一句“丹唇未启笑先问”,活脱脱一个“凤辣子”的形象跃然纸上。好一个凤姐,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这笑得极有“魅力”,这曲意逢迎的笑让老祖宗与黛玉相拥而泣。凤姐又在一旁以笑止泪,这戏演足了。难怪贾府那么多男人都万不及一个凤姐。她与贾府中各层大小人物交往,威喜兼施,以笑办事,手段却又泼辣干练,游刃有余。评之“最曲意逢迎的笑

最豪爽的笑

君不见“琉璃世界白雪红梅”,这史湘云揾酒割鹿肉,边吃边笑,甚是豪爽。屋外白雪纷飞,红梅争艳,多美丽鲜艳的景致!这湘云也实为女中豪杰,进屋后,红棉袄一脱,着一身红衫裙,端起酒来一饮而下,一边割着鹿肉,一边笑着与宝玉划拳,黛玉在一旁嗔其没一点淑女样子,湘云却大笑回驳“你懂什么?也难怪,你身子虚,吃不了鹿肉,像我这样大腕喝酒,大块吃肉才尽兴!”好個湘云,行动处事毫无淑女,步步小心之态,而是豪迈大气,如大丈夫般,天真可爱,这笑极具感染力,评之“最豪爽的笑

最难释怀的笑此书中最让我难以忘却的,不是黛玉的哭,而是她凄美的笑,她在临死前焚稿断痴情的最无奈,最心疼的笑,笑中带泪,那是最后的挣扎吗?是回光返照?黛玉如痴傻般呓语“宝玉你好······”说罢,口吐鲜血,呆呆笑着,泪尽而亡,这笑中隐含了多少的痛!黛玉的笑,让我为之泣泪,也终于明白了鲁迅先生说的“悲剧是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的。”《红楼梦》从开篇至结尾,字字血泪,胜过杜鹃啼血,鲛人泣珠,实乃彻头彻尾大悲之剧!多少烟花坠落无痕!红楼儿女正如这灿烂烟火,了无痕迹。从这永恒不朽的笑中悟出人生之悲,感谢《红楼梦》,让我悟出悲痛而更加珍惜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红楼梦读后感300字

全文共 385 字

+ 加入清单

那《红楼梦》上落定的尘埃,属于一个王朝,一个以男性为中心的统治集团——贾史王薛,封建正统,争名夺利,媚上欺下。为贾宝玉发一声感叹,空气急转,将那尘埃掀起,翻转组合成另一种风景,鬼斧神工、天地都运一般,是叛逆,却是进步。

除去面如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的面庞,最是那叛逆思想,“草莽”、“不孝”的背后是对封建王朝仕宦道路的厌恶——厌恶它的黑暗,厌恶它的争名角利,还有那徇情枉法、贪赃暴虐的私欲,被逼参加科举考试,中了举人,却仍出家做了和尚,就是最好的证明。贾宝玉有句名言:“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宝玉见了男人便觉浊臭逼人我想这所谓的“男人”便是那仕宦之奴吧!但见了女儿便清爽。“女儿”、“清爽”远在何方?

在没有贪婪、败坏的自由天真的大观园内,贾宝玉又抨击“男尊女卑”的封建道德观,尊重、怜惜,大观园—女儿国。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红楼梦》读后感300字小学

全文共 344 字

+ 加入清单

假期,我按照老师的安排读了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里面的人物在曹雪芹的笔下个个写的是栩栩如生,这个故事主要是写一个豪门大族由盛到衰,其中的故事各个耐人寻味。尤其是贾宝玉与林黛玉纯洁的爱情以悲剧告终。

凤姐向贾母献掉包计,公开说宝玉要娶黛玉,暗里却将宝钗许给了宝玉。黛玉听说后,如五雷轰顶,六神无主,从此便一病不起,她想起昔日和宝玉的感情,他们一起吟诗作对,一起赏月观花,如今都成了泡影,什么青梅竹马,金玉良缘,顿时都成空,她越想越气,本来身体就不好的她便气绝身亡。宝玉听说黛玉死后,失声痛哭。从此,他失去了最亲爱的人,离开了那个罪恶的家庭,云游四方,不知所踪。

这场悲剧是怎么造成的呢?用爷爷的话说“封建社会制度便是罪魁祸首,青年男女没有婚姻自由,只能听从父母的安排,造成了无数悲剧!”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红楼梦》读后感300字小学

全文共 383 字

+ 加入清单

红楼梦》这本书,一起主人公曲折的身世和作者曹雪琴精妙的构思,列入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

这本书以贾雨村,经过贾家的帮助重新做知州(官名)为背景,引出了故事发生的地点 ,突出了贾家的权势之大。贾家又分为:荣国府和宁国府,荣国府和宁国府在同一条街上。故事以荣国府发生的为主。主要写了贾家从兴到衰的过程。后以贾宝玉同薛宝钗结婚,考中进士后,贾宝玉出家去做和尚为结尾发生的故事。

从这本书的一个人物:刘姥姥说的几番话里可以看出,贾家当时的生活非常奢侈一次螃蟹宴,够刘姥姥吃上一年饭的钱,一个鸽子蛋一两银子,竟毫不珍惜的扔进垃圾桶。正是因为这样贾家才会败落,其中也有王熙凤的独裁。但这不是奢侈与腐败所导致的吗?现在有许多奢侈的人,不知节俭,在有些地方,人民非常穷,把浪费的东西堆积一块,可以是那里的人民富有起来。

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永远是春天。只要人人不浪费,地球永远笑开颜!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大名著红楼梦个人读后感悟

全文共 611 字

+ 加入清单

读罢红楼,心里酸酸的。不知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荣宁二府的家破人亡?红粉丽人的香消玉殒?还是投机分子的欺世盗名?好像每种都有一点。但总是觉得那不是全部。红楼梦里的爱情故事还真是数不胜数。首先力推的,就是宝黛的红粉痴恋。在红楼梦里要数这两个人的爱情最纯洁了。从两小无猜,青梅出马,到长大后的坠入爱河。曹公简直就是顺水推舟,让读者感到,世间又一份千古流芳的爱情故事诞生了。

它的出现是那么的自然,几乎没有人怀疑过,它的出现是那么纯洁,纤尘不染。但是生不逢时的爱情就是痛苦的代名词。黛玉性格里独有的叛逆和孤僻,以及对世俗的不屑一顾,令她处处显得特立独行,卓尔不群。花前痴读西厢,毫无避讳;不喜巧言令色,言随心至;崇尚真情真意,淡泊名利。种。种这般,都使得她象一朵幽然独放的荷花,始终执著着自己的那份清纯,质本洁来还洁去,一如碧玉般盈澈。

用一个普通人的眼光看她,最欣赏的还是黛玉的诗情画意,灵秀慧黠。黛玉每每与姐妹们饮酒赏花吟诗作对,总是才气逼人,艺压群芳。

无论是少年听雨歌楼上的诗情,清寒入骨我欲仙的画意;还是草木黄落雁南归的凄凉,花气温柔能解语的幽情;无不体现出她娟雅脱俗的诗人气质。最叹息的是黛玉的多愁善感,红颜薄命。黛玉的身世,注定了她的孤独无依,而她的性格,又注定了她的寥落忧伤。纵使大观园里人来人往好不热闹,可是这里没有她可以依靠的亲人,没有她可以倾诉的知己,只有风流多情的宝玉让她芳心暗许,却又总是患得患失。于是她无奈着。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红楼梦》读书笔记

全文共 1134 字

+ 加入清单

那个年代,永远都留下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在那最后一抹余晖中,风静静地吹散了,也吹淡了往日的思念。我轻轻打开书本,无尽的思绪又滚滚而来。初读红楼梦,我只是对人物有一个概念;再细品红楼,被里面的爱情故事所打动。里面的爱情故事真是不少:最震撼我的,就是宝黛的痴恋。

他们俩的爱情在这喧嚣、富贵的贾府中显得多么纯洁,从两小无猜,青梅竹马,到长大后的坠入爱河,是那么的自然和纯洁。哪一个读红楼梦的人不被他们之间的情真意切所感动?但是生不逢时的爱情就是痛苦的代名词。黛玉性格里独有的叛逆和孤僻,以及对世俗的不屑一顾,在众姐妹中显得如此特立独行,卓尔不群。

对男子的厌恶,不畏众人言语的葬花,种.种这般,都使得她象一朵幽然独放的荷花,始终执著着自己的那份清纯,质本洁来还洁去,一如碧玉般盈澈。黛玉啊,他们都说你傲,你真的傲吗?在我的眼里你的诗情画意,灵秀慧黠,都是你独特的标志,你每每与姐妹们饮酒赏花吟诗作对,总是才气逼人,艺压群芳。连才高八斗的贾妃都说你是愚妹所不能及的。无论是少年听雨歌楼上的诗情,清寒入骨我欲仙的画意;还是草木黄落雁南归的凄凉,花气温柔能解语的幽情;无不体现出你娟雅脱俗的诗人气质。

可你的身世,即使你的身份是贾母的外孙女,即使你带着富贵的光环,可也掩盖不了你寄人篱下的事实,这注定了你孤苦无依的命运,多愁善感的性格。所以我只能无奈着你“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悲哀着“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套无情”,伤感着“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你,终落得“一缕香魂随风散,三更不曾入梦来”的凄凉结局。‘试看春残花落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黛玉,葬花词真的是你今天的结局吗?与其说林黛玉在贾府的地位和自身的懦弱是悲剧的起因,还不如说是以元春为首的封建集团无情的扼杀了宝玉和黛玉之间的爱情。这万恶的封建社会啊,使地狱的烈火不断在每个人的身边燃烧,苦不堪言,思想的微小火花在无情冷漠中熄灭,熄灭。

黛玉的思想正在进步时,一场荒.唐可笑的婚约把她推进了死亡的深渊;宝玉的一句‘男人是泥作的骨肉,女人是水做的骨肉,我看了女人便觉得清爽,看见男人便觉得浑臭逼人’令人看到了希望的光明,可这光明的力量实在太小了,活生生被这黑暗的力量吞没了。当血泪撒尽的曹公转身面对不堪回首的历史,怎能不发出“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感叹!我也是一个多愁善感的女孩,见不得悲剧,我也曾为黛玉的结局恼过,恨过,哭过。

但是,细细想来,对于黛玉这样一个脆弱的少女来说,死,是她的解脱,是她所有悲剧的终结,是她的幸福。 也许爱情在短暂的瞬间是美丽的,是浪漫的,但一切就如烟花一样,只不过数眼云烟而已,何必执着 。有时候,短暂也是美丽的。轻轻合上书本,不知不觉已是泪流满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红楼梦经典读物读后感

全文共 392 字

+ 加入清单

自从我翻开了《红楼梦》这本书后,让我认识了她------林黛玉。

林黛玉是因为母亲生病去世,为了让她受到更好的教育,她的父亲让贾雨村把她带到了荣国府。

初到荣国府的黛玉处处留心,不肯多说一句话,不肯多走一步,怕被人笑话。

与很多人都评论黛玉小性子,心胸狭窄,有的人甚至还说黛玉喜欢讥讽、奚落别人,特别讨人厌。可我不这么认为。

黛玉父母早年去世,她的痛苦是一般人难以忍受的,她到了荣国府已经无依无靠了,她的计较和讥讽、奚落别人都是为了她心里仅剩的一点尊严,她不允许别人践踏它。

在大观园里的姐妹中,黛玉的诗是数一数二的,诗是她美丽的灵魂,是她精神的寄托,她的诗就像一把锋利的刀,在读者的心中深深地刻下了一个个痕迹,让人有一种肝肠寸断的感觉。正像她写的《葬花吟》一样,“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读了后让人心如刀绞,悲痛万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读《红楼梦》有感高中作文800字

全文共 840 字

+ 加入清单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这取自于《红楼梦》女主人公林黛玉所吟诵的《葬花吟》,这首诗历来被世人所称颂,既展示了黛玉在冷酷现实摧残下的心灵世界,也是其感叹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既有抒情,又何尝不是隐示其命运的谶语,“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黛玉如一朵馨香娇嫩的花朵,悄悄地开放,又在狂风骤雨中被折磨得枝枯叶败,从世界上悄悄消逝。

读了这本书之后,我不禁感叹这本书中人物的悲惨命运:黛玉真情被扼,泪尽而逝;宝钗独守空房,寂寞终老;宝玉看破红尘,循入空门;元春芳陨寂寞深宫中;迎春所嫁非人,折磨而死;凤姐被休,一卷草席卷走一生荣华......这些人物的命运都让人感到惋惜,更是揭露了当时封建社会的黑暗。

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林黛玉。她自尊又自卑,多疑而纯真,孤高也谦和,尖刻却宽厚,如此复杂而多面的性格特征组成了这朵大观园中的阆苑仙葩。幼小失怙,寄人篱下,黛玉没有真正贴心依靠的人,同时孱弱的身体加剧了她对生命的挫败感,缥渺无望的爱情也在煎熬着她敏感多思的心。在物欲横流的贾府,她是个弱者,是个无关紧要的寄食者,她的心理无法承受这样的事实,只有用清高来防卫,表现得日益尖刻与小心眼。她,像一朵带刺的玫瑰,越努力用硬刺武装,越发掩盖不住内心深深的自卑情结。

虽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可她也只对那多情的贾宝玉许下了芳心。但世人只言金玉姻缘,又何曾记得木石前盟?黛玉的自卑感使她总是疑心重重,对宝玉的爱没有信心,以至于不断地消磨与宝玉的感情作为慰藉,看宝玉伤了、哭了、病了、表白了,她才放心了、笑了、怜惜了、后悔了。顽固的封建礼教允许宝黛的爱情存在,却嫌弃黛玉的多病之身和小家子性儿,一次次对他们的感情发出警告,司琪、芳官等先后做了牺牲品,美好的爱情终究无所附丽,“香魂一缕随风散,愁绪三更入梦遥”。

黛玉美好、柔弱、勇敢,她用泪水酿出一曲芳醇的悲剧,叫人如何不爱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红楼梦》长篇小说读后感范本

全文共 745 字

+ 加入清单

二年级的时候,我就开始阅读《红楼梦》少儿版,那时我对这本书并没有深刻的印象。在四年级时,我开始阅读《红楼梦》原著。捧起《红楼梦》,我不仅被《红楼梦》中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所吸引,而且被《梦》中那多姿多彩的人物形象而不能自拔,同时又被《红楼梦》中抑扬顿挫的诗词曲赋所迷恋,更被《梦》那清香的茶那沉醉的酒而神采飞扬……于是,多次阅读《红楼梦》,我一次又一次地在《梦》追寻那清香的茶,那沉醉的酒。

《红楼梦》讲述了一个大家庭从兴盛到衰败的一个过程。这个故事主要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主线作为方向,写出了这个大家庭中的各个故事,种种繁华。有宝哥哥爱林妹妹惊天动地,也有林妹妹葬花辞世驾鹤西去;有晴雯撕扇,也有宝玉挨打。情节引人入胜,人物栩栩如生。曹雪芹可是在这部文学宝典上费了多少心血啊!他造就了《红楼梦》中与现实的美梦,他叙述了《红楼梦》的封建贵族阶级婚姻的幻梦,他说明了《红楼梦》只是一场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噩梦……但是,透过《红楼梦》,风中飘来了浓浓的酒香,雨中飘来清清的茶香,让人不禁精神一振!曹雪芹不但在情节和人物上画下了大功夫,而且还在“茶”和“酒”这两个字上费尽心思。有一位红学家说,在《红楼梦》中就这个“酒”字出现67次,就这个“茶”字出现91次。浓浓的酒在《梦》中,清香的茶也在《梦》中。《红楼梦》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一扇让我们集中认识中国古代茶文化和酒文化的窗。悠悠的茶香和醇醇的酒香定会从《红楼梦》中缓缓飘出,这味道会引着你一遍又一遍地品读着这本茶与酒的混合品。

看,她正在拿取树枝上的雪块,用雪水煮出了一碗浓浓的香茶;瞧,那小厮正在偷偷潜入厨房,正在自个儿为自个儿倒酒呢;哟,有个客人来访,这个贵族之家的老祖宗正在为客人摆上各色各样的茶具;大家喝多了酒,正拿甘蔗汁醒酒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红楼梦中学生读后感800字

全文共 1523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红楼梦》,大家最先想到的可能就是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那段恋情吧,这恋情因生不得在一起,死后也无法相见而显得难能可贵,刻骨铭心。我阅读《红楼梦》后,也对他们的恋情感到可惜,然而我却还是不为他们没在一起而感到惋惜。

林黛玉只适合养在深闺中保护起来,如一只容易受伤的金丝雀,没了主人的保护和爱惜便不能久活。而贾宝玉正好就是那位不能带给她幸福的主人,贾宝玉这个人,说傻不傻,但也不是太过聪慧,他只是一直都在随心所欲的活在世界上,他的存在和这个社会格格不入,这种格格不入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好的地方在于他表现了作者的意识和当代社会的阴影面的投射,不好的地方在于正是他的性格造成了他和林黛玉不幸的一生,不能拥有美满的结局。

要我说还是薛宝钗和贾宝玉更加相配,薛宝钗要容貌有容貌撑得起一个家族的面貌,足够有当家奶奶的气场,且也懂得如何与人相处,不像林黛玉一样处处敏感,总觉得别人话中有话,最终因为这多感的心而劳累了身体,最终香消玉殒。薛宝钗容貌,性格,气质,对贾宝玉的关心都足以为她赢得当家少奶奶的头衔,然而就因为当时社会的以夫为天的封建思想,使得她如此一位有才气,集美貌与智慧与一身的女子败在了一纸休书上。从此一蹶不振,再也没能起来,只能郁郁寡欢,最终也落得个不太美满的结局。

而贾宝玉呢,他辜负了一个女子的一生,又毁了另一位女子的一辈子,最终也只是考的状元却最终落得个皈依佛门的终局,正如曹雪芹自身在文章的开头便写到的那些伏笔一般,一个似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最终分散两地,全是虚幻,也全是泡影。

小说中主人公的不幸结局也暗含着作者的落魄和不幸的人生,原是豪门的曹雪芹却因正值革命时期而没能当上状元,也没能在官场上有所大出息,小说中贾宝玉的前半辈子幸福的人生可能就是作者的过去吧,也只能说由简入奢易,由奢入简难,落魄了的作者其实内心深处还是在深深眷念着过去纸醉金迷的繁奢的生活吧,而贾宝玉之后所经历的贾府落魄,也正是作者生活开始衰败的投影吧。

可能也正是由于作者生前经历过的真实生活的巨变,贫富的差异,生活的不顺心,使得他终于从过去那种腐烂,颓败的生活中看到了社会的阴暗面和隐藏在社会深处的黑暗气息。人心的异变与自身身份的改变给了曹雪芹一个蜕变的机会,正是因为他亲身经历过了奢靡的生活,他才通晓那些大家族里的规矩和方寸,也明白那些复杂的人心和大宅里的勾心斗角吧,结合了自身的人生经验,曹雪芹使得《红楼梦》中那些人物生活都活了起来,那些人物的言语,行为,动作,仿佛跃然纸上。

不见其人先闻其声的王熙凤,树下悲歌葬花的林黛玉,说出男女是泥和水的贾宝玉,有那通身气派的老祖母,一个个人物在小说中活出了他们精彩的一生,不可谓曹雪芹以示面面俱到了,还有众人那影藏了一生悲欢离合的人物诗,和那一出出暗含的玄机,直令看的人觉得内心痛快。

但在阅读书中人物的一生时也不禁引起我们对于当今社会的反思,那时候的封建社会的坏习性和不良风气是否延续到了今天?那时候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社会地位的不平等是否在今天仍然出现在了当今的社会主义社会当中,那时的对百姓的迫害,大家族对百姓的欺压,法律对贵族的庇护是否在今天还活在社会那个阴暗的角落?我们需要反思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了,这并不只是一个人的思考,也不是一群人的深思,而是一个国家乃至一个世界全体人民的深深自我反省与自我监督。

《红楼梦》的魅力当然不仅仅只是这些,其中所蕴含的文化是如此的出彩和丰满,看着《红楼梦》,仿佛就看到了整个社会的气息,仿佛触摸到了古代珍贵非物质文化的躯体。那不仅仅只是一本书,一本小说,它是另一个名为《红楼梦》的世界的载体,使得另一个世界得以以这种媒介和我们这个社会相接触。这或许就是红学的诞生缘由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破碎的美——读《红楼梦》有感

全文共 532 字

+ 加入清单

提及《红楼梦》,想起的都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感慨与窥探。一个偌大的家族在短短几十年的光景中就辉煌不复,满园萧瑟。家族众人命运多舛,流离失所。但是红楼梦中最令我心碎的还是黛玉之死。那样一个妙人,诗书气质,忧愁万种,最后竟绝于闺房中,一缕香魂西去。曹雪芹成功塑造了一个阆苑奇葩,她的每次蹙眉,每次微笑,每次回首,都让人心悸,沉醉不知归路。

宝黛的红粉痴恋算是红楼梦众多爱情故事中最为纯净无暇的一个。从小的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到长大后的相知相恋、互为知己,无不让人感叹世间又诞生了一份千古流芳的爱情。但在封建社会的泥沼中,这份无暇的爱情注定无法“质本洁来还洁去”。尘世给他们套上了沉重的枷锁,无法摆脱。黛玉性格里独有的叛逆和孤僻,对世间俗事的不屑一顾,令她处处显得特立独行,与众不同。花前痴读西厢,毫无避讳;诗社咏叹崇尚真情真意,淡泊名利……种种这般,都成为宝玉心仪她的理由。当一个人拥有和你相同的价值观和思想时,挚友或是挚爱,总有一个身份是独属于他的。

月盈则亏,正是因为这份卓尔不群,她郁郁寡欢的掩藏心事和情绪,颇有一番孤芳自赏的味道。于是,我们便看到了《红楼梦》中那个小心翼翼的黛玉,那个葬花吟诗的黛玉,焚诗稿自绝的黛玉,或许,她的死是这场缺憾中唯一的圆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把顽石当宝玉的喜剧红楼梦解析作文1200字

全文共 3536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已经习惯把《红楼梦》当成爱情悲剧来解读。早在1904年,王国维在他的《红楼梦评论》中明确指出:“《红梦梦》一书与一切喜剧相反,彻头彻尾之悲剧也。”其实,《红楼梦》也是一出喜剧。

喜剧根源于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是以倒错、乖讹、自相矛盾的形式显示生活的本质的一种美学艺术形式。“寓庄于谐”是一切喜剧艺术的共同特征。鲁迅从讽刺性的角度给喜剧作了精辟的阐述:“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这一理论“不仅深刻地揭示了喜剧文体和喜剧艺术的本质内涵,而且明确地界定喜剧概念的外延,在中外戏剧学和美学史上显示了独特的地位。”

一、“顽石”的无价值性

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无价值”就是客体的存在对于主体没有意义,无法满足主体的需要。具体说来,人的生存价值,就是为促进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人的生存发展创造与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我们说贾宝玉的存在并没有多少价值,从客观性来看,他不过只是一块“顽石”,是女娲炼石补天时剩下来的一块多余未用五色石,被遗弃青埂峰下。对于补天的说,它是无用的,虽然后来经过自行煅炼有了灵性,但还是感觉到“自己无材不堪入选”,就“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即使化成贾宝玉,在贾母等人看来,嘴里衔着的那块宝玉是块宝贝,是命根子,是一件罕物。但僧人道士最清楚了:“若说你性灵,却又如此质蠢并更无奇贵之处。如此也只好踮脚而已。”贾宝玉自己心里也清楚:“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知道“这不是个好东西”。从主观需要看,女娲辛苦锻炼出来,却是多余的,不能用于补天,不能满足补天的需要。等到化成宝玉,其存在价值也不是为了满足社会、他人的需要,只是羡慕人世间的荣耀繁华,只是为了享受荣华富贵。他的存在并不是为了实现人生价值。它不但是没有价值的“顽石”,甚至还是“孽根祸胎”“混世魔王”,惹下不少的麻烦,造下不少的孽,犯下不少的罪。这样一块无价值的“顽石”,最终“枉入红尘若许年”,变成价值连城的“宝玉”,无用变无价,这就是一种讽刺。

自新中国成立后,几乎没人说宝玉是反面典型。普遍认为他是封建家族的叛逆者,是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是那个时代的先进人物。但宗春启在《反看红楼梦》一书中指出,贾宝玉本是作者批评的对象。曹雪芹不厌琐碎、不厌细腻地讲述贾宝玉的故事,目的是给贵族青年、纨绔子弟们树立一个反面榜样:如果像贾宝玉这样富贵不知乐业、辜负大好时光,不通世务、不读文章,甘心做一个“于国于家无望”的废人,最后难免落得个“贫穷难耐凄凉”的下场。宗春启是反读《红楼梦》读出来的观点。其实,无需反读,只要按正常心态去品读,就能解读出《红楼梦》真正的主旨——作品已明白无误地明确了主旨:“寄言纨袴与膏梁:莫效此儿形状”。这部巨著,应该说一直被世人反着读了。世人过于神化作品,总以为作品高深莫测,犯了“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的错误。其实,作为潦倒不堪的曹雪芹,他自己最能感受到富贵不知乐业、辜负大好时光的恶果。他在“贫穷难耐凄凉”的处境里,更多的是自我反省、检讨,甚至是悔恨。如果只把宝玉作为一个正面形象欣赏,就与作者自己的心境不一致了。言为心声,这是创作的一个共性;知人论事,这是解读文本的一个常识。

将一块“顽石”变成“宝玉”,无用的本质并没有改变,它还是一块“假”宝玉。作品是将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所以是一个喜剧,一个闹剧。

二、在“倒错”中撕破无价值的“宝玉”

宝玉是一个反面形象,作品在表现其无价值时,采用了“言是若非”的“倒错”手法。宝玉原本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被女娲女神炼成五色石。五色石是珠圆玉润、小巧玲珑、晶莹透明的,似玛瑙,似樱桃,又似翡翠。被神化了的石头原本应该发生质的变化,但它却没有被用来补天,以其无用表明它本质还是一块石头。在“倒错”之中,言是若非,先故意将它拔高、神化,再将它贬低。在大起大落之间,最终撕破了它神化的面纱,暴露出无价值本来面目。

宝玉的第二次“倒错”是一僧一道所为。一僧一道,仙形道体,并非凡品,必有补天济世之材,利物济人之德。他俩也是神仙般的人物。他们明知“顽石”动了凡心去受享荣华富贵会后悔,明知“顽石”如此质蠢并更无奇贵之处,只好踮脚而已,但仅凭一点慈心,便大施佛法,大展幻术,将一块大石登时变成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虽说从形体上看倒也是个宝物了,但还是没有实在的好处。于是就再镌刻上数字,使人一见便知是奇物方妙。所谓的“通灵宝玉”其实只是一块石头,一块“没有实在好处”的石头。所谓通灵,其实并不通灵。“言是若非”的“倒错”,起到了强烈的反讽效果。这种欺世盗名的行径,演义出一场滑稽可笑的喜剧。

宝玉的第三次“倒错”是贾府所为。以贾母为代表的贾府,把宝玉当成心肝宝贝、小祖宗、贾府未来接班人看待,但他只是一个“混世魔王”、“孽根祸胎”,生性“顽劣异常,不喜读书,最喜在内帷厮混”,“并不想自己是男子,须要为子弟之表率。”又“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他拒绝进入男性的社会角色定位,性格缺少男性应有的阳刚之气,更多地呈现出阴柔、软弱、无能、没有责任感等特征。他以女性化的闺房生活为乐,“天生成惯能作小服低,赔身下气,性情体贴,话语缠绵”。他胆小,怕见父亲,怕见生人,怕晚上一人睡觉;他遇事无主见,既缺乏基本的应变能力,又缺乏承担责任的勇气,金钏儿被打被撵、晴雯被冤,尽管他心里颇觉不公,但却无胆量挺身而出为她们辩解,当然更无能力去保护她们。除此之外,贾宝玉的多愁善感也相当突出。他常常发呆、掉泪,常常触景生情,感伤不已。他的女性心态与性格特征,表现为“性倒错”。这种男不男女不女的形象,就是一种讽刺。贾府对他的期望越高,他给贾府的回答越微弱。在期望与失望之间,又是强烈的“倒错”。

作品无情地将宝玉无用的本来面目一一揭露出来,将其无价值的一面撕破给世人面前。他与薛蟠争香夺玉,争风吃醋,于是大闹学堂;他和袭人的苟且之事,那并不是因为有爱,而是暴露王孙公子的普遍陋习;他害死金钏儿,私藏优伶蒋玉菡,激怒忠顺王爷,无端招来政治纠纷。正是“在外流荡优伶,表赠私物,在家荒疏学业,淫辱母婢。”他不仅没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责任感,更是一个罪恶累累恶人。作品就是要表现贾宝玉是一个“混世魔王”“孽根祸胎”。贾府最终没落被抄家,应该与宝玉的“混世”“祸胎”有关的。

宝玉的第四次“倒错”是被高鹗所为。高鹗续写的《红楼梦》,虽然也很了得,但多少有点境界不高,有点画蛇添足之感,给《红楼梦》弄了个“兰桂齐芳”“家道复初”的光明尾巴,落入大团圆结局的窠臼。在他续写的《红楼梦》里,他也进行了一次“倒错”:把宝玉捧得很高,参加科举,一举夺了一个第七名,很是了得。但他骨子里就是一个“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的蠢物,一个“于国于家无望”的废人。当他出了考场,与一僧一道飘然而去,真正证明他就是一个缺乏责任感的人,不顾亲人的担心,无情离去。兴盛时,只安富尊荣享清福;衰败时,就“树倒猢狲散”,一走了之。

在几次拔高又撕破面目的倒错中,几起几落,似乎是故意要将无价值的东西拔高成有价值的东西,最终却被现实无情地暴露出来,起到了讽刺的效果。

三、不笑的喜剧更深刻

喜剧艺术创作得深沉,也不一定就是为了简单地引人发笑。“不能说喜剧的美学特征就是笑”,也“不是任何一个欣赏主体在任何时候对任何喜剧都会产生笑”。它也是一种战斗武器,能够揭露社会生活中的严重缺点和错误,表现反动、腐朽、伪善,起到警示教育人民的作用。《红楼梦》是一部喜剧作品,因为它的主旨是“寄言纨袴与膏梁:莫效此儿形状”,具有较好的警示教育作用。

喜剧艺术也要反映生活的本来面目,真实地反映生活的本质。但它采用“倒错”的形式,使假象并不掩盖本质,而是揭露本质,在“欲盖弥彰”的情况下,达到了讽刺的目的。

宋子俊在《论“寓谐于庄”的创作风格》一文归纳指出,《红楼梦》具有喜剧色彩,缘于“曹雪芹本人性格中有善戏谑的一面”、创作动机有“‘消愁破闷’‘悦人耳目’之意图”、“主张‘适趣’的创作理念”等。从这个层面分析,曹雪芹创作出一部喜剧,也是最正常不过的。但许多人总体上都把《红楼梦》当成悲剧来看,只把其中的细节当喜剧看,还是没有真正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整个作品以“宝玉”贯穿。抓住这一中心环节,就能发现作者是将无价值的“顽石”撕破给世人看,真正认识其无用的本来面目,告诫世人不要被其外在的高贵华丽所欺骗。

《红楼梦》之所以常被认为是悲剧,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它不取悦于笑。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总体上不笑就是悲剧。不取悦于笑的喜剧,才是更为深刻的作品。

[把顽石当宝玉的喜剧红楼梦解析作文12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中考素材整理:红楼梦中的诗词

全文共 2397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都知道红楼梦是我们国家的四大名著之一,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红楼梦中的诗词一起来看看吧。

一、咏白海棠限门盆魂痕昏

探春

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

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莫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

宝钗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宝玉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黛玉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湘云

其一

神仙昨日降都门,种得蓝田玉一盆。自是霜娥偏爱冷,非关倩女亦离魂。

秋阴捧出何方雪,雨渍添来隔宿痕。却喜诗人吟不倦,岂令寂寞度朝昏。

其二

蘅芷阶通萝薜门,也宜墙角也宜盆。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断魂。

玉烛滴干风里泪,晶帘隔破月中痕。幽情欲向嫦娥诉,无奈虚廊夜色昏。

二、菊花诗

忆菊-蘅芜君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

种菊-怡红公子

携锄秋圃自移来,篱畔庭前故故栽。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犹喜带霜开。

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泉溉泥封勤护惜,好知井径绝尘埃。

供菊-枕霞旧友

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隔座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

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

画菊-蘅芜君

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

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

簪菊-蕉下客

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

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菊梦-潇湘妃子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访菊-怡红公子

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霜前月下谁家种,槛外篱边何处愁。

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挂杖头。

对菊-枕霞旧友

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丛浅淡一丛深。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数去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咏菊-潇湘妃子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问菊-潇湘妃子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片语时。

菊影-枕霞旧友

秋光叠叠复重重,潜度偷移三径中。窗隔疏灯描远近,篱筛破月锁玲珑。

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珍重暗香休踏碎,凭谁醉眼认朦胧。

残菊-蕉下客

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

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明岁秋风知再会,暂时分手莫相思。

三、咏柳

如梦令:

岂是绣绒残吐,卷起半帘香雾,纤手自拈来,

空使鹃啼燕妒.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别去。

西江月-宝琴

汉苑零星有限,隋堤点缀无穷。三春事业付东风,明月梅花一梦。

几处落红庭院,谁家香雪帘栊?江南江北一般同,偏是离人恨重!

如梦令-黛玉

粉堕百花州,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逑.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临江仙-宝钗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

四、大观园题咏

旷性怡情匾额-迎春

园成景备特精奇,奉命羞题额旷怡。谁信世间有此境,游来宁不畅神思?

文章造化匾额-惜春

山水横拖千里外,楼台高起五云中。园修日月光辉里,景夺文章造化功。

凝晖钟瑞匾额薛宝钗

芳园筑向帝城西,华日祥云笼罩奇。高柳喜迁莺出谷,修篁时待凤来仪。

文风已著宸游夕,孝化应隆归省时。睿藻仙才盈彩笔,自惭何敢再为辞。

有凤来仪臣宝玉谨题

秀玉初成实,堪宜待凤凰。竿竿青欲滴,个个绿生凉。

迸砌妨阶水,穿帘碍鼎香。莫摇清碎影,好梦昼初长。

怡红快绿

深庭长日静,两两出婵娟。绿蜡春犹卷,红妆夜未眠。

凭栏垂绛袖,倚石护青烟。对立东风里,主人应解怜。

万象争辉匾额-探春

名园筑出势巍巍,奉命何惭学浅微。精妙一时言不出,果然万物生光辉。

文采风流匾额李纨

秀水明山抱复回,风流文采胜蓬莱。绿裁歌扇迷芳草,红衬湘裙舞落梅。

珠玉自应传盛世,神仙何幸下瑶台。名园一自邀游赏,未许凡人到此来。

世外仙源匾额-林黛玉

名园筑何处,仙境别红尘。借得山川秀,添来景物新。

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何幸邀恩宠,宫车过往频。

蘅芷清芬

蘅芜满净苑,萝薜助芬芳。软衬三春草,柔拖一缕香。

轻烟迷曲径,冷翠滴回廊。谁谓池塘曲,谢家幽梦长。

杏帘在望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五、即事诗

春夜即事

霞绡云幄任铺陈,隔巷蟆更听未真。枕上轻寒窗外雨,眼前春色梦中人。

盈盈烛泪因谁泣,点点花愁为我嗔。自是小鬟娇懒惯,拥衾不耐笑言频。

秋夜即事

绛芸轩里绝喧哗,桂魄流光浸茜纱。苔锁石纹容睡鹤,井飘桐露湿栖鸦。

抱衾婢至舒金凤,倚槛人归落翠花。静夜不眠因酒渴,沉烟重拨索烹茶。

夏夜即事

倦绣佳人幽梦长,金笼鹦鹉唤茶汤。窗明麝月开宫镜,室霭檀云品御香。

琥珀杯倾荷露滑,玻璃槛纳柳风凉。水亭处处齐纨动,帘卷朱楼罢晚妆。

冬夜即事

梅魂竹梦已三更,锦やむ衾睡未成。松影一庭惟见鹤,梨花满地不闻莺。

女儿翠袖诗怀冷,公子金貂酒力轻。却喜侍儿知试茗,扫将新雪及时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红楼梦读书笔记心得感想最新

全文共 971 字

+ 加入清单

红楼梦》鲜明的人物形象。就拿王熙凤这个给人印象最深的人物来说,她“模样又极标致,言谈又爽利,心机又极深细”,目光四射,手腕灵活日理万机,指挥若定。宁国府秦可卿的丧事,特意邀请她去主持操办,她一去就看出宁国府的五大弊端,并提出一整套治理整顿措施。

王熙凤威重令行,旁若无人,构成“脂粉须眉齐却步,更无一个是能人”的局面。这位王夫人的内侄女争强好胜、追慕虚荣,具有很强的权势欲。贾府这位年轻俊俏,素有“凤辣子”之称的女当家伶牙俐齿,处处讨贾母、王夫人的欢喜,曲意奉承,插科打浑,无所不至。

总之,王熙凤是一个集漂亮、聪明。能干、贪婪、狠毒于一身的复杂形象。作者还按照生活的逻辑,表现人物,阐发主题的需要,对众多的辅助人物作了精心的安排,使每个辅助人物不但具有自身的好处,而且能体现出多方面的好处和作用来。刘姥姥三进大观园就是这方面的一个范例。刘姥姥的一进大观园安排在小说的第六回,当时情节尚未充分展开,作者借刘姥姥这一辅助人物,从社会最底层这样一个视角,来写贾府的显赫气派。透过刘姥姥这样一个乡下的穷老婆子的眼睛,写出了凤姐的虚骄、矜持。

刘姥姥第二次进入大观园的时候,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三人之间的关系正处在微妙的阶段,贾府在表面上正处于繁花似锦的时期。作者将刘姥姥和贾母这样两个地位悬殊的老太太作了巧妙的比较。贾母趁此机会极大的满足了自我的优越感;刘姥姥则为了讨得一些封赏,心甘情愿的出乖露丑,充当老爷太太、少爷小姐的笑料。刘姥姥第三次进大观园时,贾府大势已去,刘姥姥救了巧姐。这样,刘姥姥无意中成了贾府盛极而衰的见证人。

最后,还是说说它的艺术成就,鲁迅以前指出:“总之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鲁迅所谓的“都打破了”指的是“敢于如实描述,并无讳饰,和以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红楼梦》没有把人物写某种思想或性格的化身,更没有把人物当作说教的工具。

作者以细腻的笔墨展现了生活本身所固有的生动性、丰富性和复杂性。《红楼梦》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单线结构。它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恋爱、婚姻关系为中心线索,同时展开贵族大家庭的其他人物、事件的描述。在紧紧抓住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恋爱、婚姻杯具的同时,展开广阔的社会环境描述,从而写出了产生这一杯具的社会根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红楼梦》读书笔记800字

全文共 1072 字

+ 加入清单

从小时候起,我的兴趣爱好就是看书,无论什么书,我都喜欢看。但是,在所有看过的书中,我最喜欢的还是《红楼梦》。

不知为何,我就是喜欢它;说不出任何理由,我就是被书中所有的人物、对白所深深地吸引;曾几何时,随着书中的故事情节,而在情绪上有喜悦、悲伤的感触。记得第一次接触红楼梦,是在电视节目中无意看到的;在此之前,我对那些如红楼梦、西厢记等言情小说,总是不屑一顾,即使有机会去接触它们,总是推托自己没有时间,所以,任凭机会一次又一次从手中溜走,我总是不肯静下心来去阅读它们;可是,自从从电视节目中真正的看过了一次“红楼梦”之后,印象便为之改观了。我从不知“红楼梦”中拥有那么感人肺腑的内容,是如此地令人心动,看过之后,更是令人念念不忘;直到这时,我才了解,以前实在是浪费了太多的光阴了,其实早就可以源源本本,完完本本地读完“红楼梦”,不必到现在才来懊恼了。之后,每当我去书局之际,总是习惯性地在摆设有“中国古典文学”的专柜蹓跶蹓跶,看看上面所有有关“红楼梦”的书籍;然后,也会或多或少的买几本。我总想竭尽所能地去买下我所看到有关“红楼梦”的书,也不管我自己是否有能力去读完它。在大致读过了“红楼梦”后,我益发对它产生越来越多兴趣了。在书里,我看过而比较喜欢的章节,有紫绢对宝玉的试情、宝玉和宝钗的联亲,及黛玉含恨而死,晴雯撕扇等:而在所有的对话中,我最喜欢宝玉和黛玉的对话。他们是一个风流成性,一个好使小性儿,所以,当两人聚在一起时,也常会发生激烈的争执,就连宝玉的祖母-贾母,也曾说他们两人“不是冤家不聚头”;正因如此,这也是何以令我喜欢的原因,因为每次在他们的争吵之后,双方的感情反而更进一步了,而引导出后面更多引人的故事情节。

在所有的人物中,我最爱宝玉、黛玉、宝钗和晴雯四人了。我最爱宝玉的痴情任性、黛玉的气质灵秀飘逸、宝钗的雍容大派有礼、晴雯的俏皮、高傲;而其中尤以黛玉、晴雯更能深得我心。林黛玉的孤骄傲世、多愁善感,均是我喜爱她的原因,面对她不幸的际遇,我也深表同情;而在读到黛玉病死之际,我更有一种莫名的伤痛,好像是失去了一个好朋友一样。而对于晴雯,则是悲伤同情多过于欣赏了。晴雯无论在外貌或是才干方面,在所有的奴婢中均是无人能出其左右的;但这些却未替她带来一个完美的结局;可是却有“晴雯撕扇”及“晴雯病补孔雀裘”两段精采的故事。虽然,她的命运悲惨;但她在我心中所塑造出高傲不屈的形象,却永远不会被抹灭。

红楼梦是我读过最有深度、最有感触的一本书了。我有时会为了读它,而宁愿牺牲读正课的时间,只为了能多看一页是一页,去领略其中无法言喻的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红楼梦名著读书笔记

全文共 1261 字

+ 加入清单

篇一:《红楼梦读书笔记

“丢弃了不离不弃黄金琐,忘记了莫失莫忘通灵玉”,好一个多情潇洒的贾宝玉,娇嫩多病的林黛玉,塑造了一个发生在清朝封建家庭的动人爱情悲剧。

作者曹雪芹通过《红楼梦》,揭示了当时封建社会的黑暗,也表达了他的不满与愤怒。故事讲述的是从小体弱多病的林黛玉来到了荣国府,渐渐与贾政之与生俱来通灵玉而性格顽劣的公子贾宝玉相恋,又因凤姐从中使用掉包计,使得贾宝玉娶带有黄金琐的薛宝钗,让林黛玉吐血身亡,贾宝玉从此心灰意冷,看破红尘,遁入空门的故事。

我实在是为林黛玉而感到悲哀不值,更为他们悲惨的命运而惋惜。但追究人物本身并没有过错,让人憎恨却是那种封建的传统观念。什么婚姻大事父母做主,什么门当户对,这种思想真是害人不浅。这不,贾宝玉和林黛玉就是因此而要承受阴阳相隔,想而见不着的痛楚。还要让贾宝玉受这样的欺骗。唉,就是石头心肠的人也会被他俩的真情所感动的。

一部《红楼梦》,让多少人为它垂泪,让多少人为它感动啊!

篇二:《红楼梦》读书笔记

《红楼梦》打动过千千万万的读者,也影响过千千万万的人。《红楼梦》在中国可谓地道的名著。它以凄婉的爱情为主线,描绘了封建贵族阶级的兴亡史。其主人公的爱情悲剧,其实也是他们(她们)的性格悲剧,当然也更是封建社会的牺牲品。

林黛玉,一个正日哭哭啼啼的,不怎么健康的女人。贾宝玉是怎么搞的,放着那么多的红润佳丽不要,怎么会偏看上一个终日病病歪歪的老病号呢?在重看《红楼梦》的时候,发现一个个佳丽都有些俗气,在对贾宝玉的爱上,无人可比林黛玉的独特和刻骨铭心。林在临死前曾说过一句话:“质本洁来还洁去。”,说的一点都不错,在咽气前她也只是喊着“宝玉你好”——这种对爱情的专注精神是每一个男人都不愿舍弃的,更不要说生来就是情种的贾宝玉了。

篇三:《红楼梦》读书笔记

当我读完《红楼梦》时,几乎发了半天呆。书中红楼女儿的悲惨下场,令我悲痛万分,宁荣二府从“金满箱、银满箱”到“陋室空屋”的惊天巨变使我不禁倒抽一口冷气,真好似“呼啦拉大厦倾,灯惨惨黄昏近。”

想当初,宁荣二府车水马龙,繁华一时,极为奢华,到头来却陋室空屋、衰草枯肠。宁荣二府中的人物都曾拥有过金银珠宝,住着华丽堂,谁曾想沦为贱民,他人皆谤?宁荣二府从兴盛到衰败的过程,让我沉思良久。是人无止尽的贪婪和欲望,因为嫌弃乌纱帽太小,可却怎么料到枷锁扛身上,一些人妄想不劳而获,可是最终却被送进了铁窗下。权力的争斗,社会的黑暗,导致了红楼大厦的倾覆。在这样一个封建社会,大观园中的男男女女们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虽然林黛玉琴棋书画无不精通,才情气质人人赞,可到头来,年纪轻轻就郁郁而死;宝钗凡事稳重,识大体,诗词赋会样样精通,原是金玉良缘,可偏只念木石前盟,可叹端娴处子,到底误终生;迎春才貌双全,可叹却遇中山狼,一味横行霸道,叹芳魂艳质,一载去悠悠……才情万种的红楼儿女们散的散,去的去,曾经的繁华人生如一场梦!

《红楼梦》中的一切都是那么让人心酸,合上书本,我觉得我离红楼儿女的故事是多么的遥远。我沐浴在党的春风中,生活在新中国,我是多么幸福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高考红楼梦

全文共 839 字

+ 加入清单

它是一部千古不朽的人生大戏,《红楼梦》所呈现的,主要是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故事,这是一个不朽的人生悲剧。

我从去年开始,就一直琢磨着《红楼梦》,虽然几个月就把它给看完了,但我还有许多看不懂的地方,便一句一句地理解。

《红楼梦》主要以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描述了贾家荣、宁国府之间,表现在婚姻、建筑、文化、财产等各方面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其中最让我羡慕的`则是塑造出的一大批栩栩如生、各阶层的人物形象。比如: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史湘云,就连作者寥寥几笔勾勒的晴雯、紫鹃、雪雁等丫鬟,都成为了我国文学画廊中的艺术典型。

《红楼梦》所讲述的,是一个令人称羡的大家庭,原本荣华富贵,后来因家庭成员获罪以致被抄家,逐渐走向没落,终于繁华成空的大悲剧。

因此,将林黛玉和贾宝玉的故事作为主力呈现,也适度传出了《红楼梦》的主要精神。

黛玉和宝玉的悲剧,肇始于封建社会中,婚姻大事向来由父母决定,子女本身并没有资格决定。贾宝玉的父亲命他娶薛宝钗,他就非娶不可,尽管实际上他心里喜欢林黛玉。婚姻大事他无法自主,最终导致了林黛玉、贾宝玉和薛宝钗三个人的悲剧。

当我看完《林黛玉焚稿断痴情薛宝钗出闺成大礼》和《苦绛珠魂悲伤离恨天病神瑛泪洒相思地》时,听着悲伤的音乐。我实在控制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情不自禁地落下泪来,那不争气的眼泪始终还是把那页给模糊了呢!傻傻的我本以为结局会是贾宝玉和林黛玉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是啊!王子与公主生活只是童话故事而已,然而,这么悲惨的结局我却怎么也想不到。

当黛玉听完傻大姐的话后,就直吐鲜血。不住地流泪。因为她接受不了这个事实,黛玉她恨宝玉,恨他为什么不理解自己。她把宝玉送给她的那绢子往火上一撂,顿时化为灰烬。熬了一天,黛玉已经奄奄一息。突然,她高声叫道:“宝玉、宝玉,你好……”狠心两个字还没来得及说,只见黛玉两眼一翻,一缕芳魂就这样随风而逝。

黛玉死的时候,正是宝玉娶宝钗的同一个时辰。只因潇湘馆离新房很远,听不到潇湘馆这边悲恸的哭声。

这真的是个不朽的悲剧啊!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