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开展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观后感精彩20篇

浏览

1799

作文

918

中学生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征文1000字

全文共 1420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再也不用受日本人的欺压了”这是70年前侵华日军:陆军大将冈村宁次在南京签署投降书后,宛平城内一个普通市民的心声,这也是所有中国人民的心声。

自从日本侵略者踏入我国内的那一刻,到黑龙江省虎林市内虎头要塞中最后的53名被苏军活捉。中华儿女在各个地方用各种方式抵抗侵略、保卫祖国。其中涌现出一大批不畏强权的民族英雄,他们来自各个阶层、各个民族,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将日本侵略者赶出国门,誓死保卫家园!

刘胡兰,一个年青的女共产党员。在日军的严刑拷打之下,她也没有透露半点党的机密。1940年5月,日军分三路进犯襄樊、宜昌,国民党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上将身光士卒陷入重围。5月16日,这位抗日名将在日军的刺刀下壮烈殉国。1942年5月25日,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在突破日军最后的一道封锁线时中弹牺牲,年仅37岁。彭雪枫、杨靖宇、赵尚志、郝梦龄、王铭章、姜玉贞……血染抗战疆场的中国军人超过150万,这其中包括250多名旅长以上将领。蒙古抗日游击队,冀中回民支队等少数民族表现得也十分英勇。

面对中国人民的顽强抵抗,日军恼怒了,显示出他们凶残的本性。在南京制造了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他们把男人赶到一起活活埋掉,用机枪成批成批地射杀,甚至用各种残忍的方式折磨他们,以此取乐。而女人们更是遭其凌辱,用各种常人无法想像的方式来满足他们的兽性,他们甚至不放过老人、小孩,几十万具尸体被运到海边进行焚烧,大火持续了数天,尸体在海上到处漂浮。同样都是无辜的,有血有肉的人民,他们竟视如草芥!这血腥的一幕让中华儿女刻骨铭心,这笔血债我们无法忘记!然而,日军的罪行绝不仅如此,他们集中一半以上的侵华军队对敌后根据地进行大扫荡。在“扫荡”中,实行野蛮的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施放毒气和进行细菌战,妄图消灭抗日根据地,但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并没有让他们得逞。根据地军民执行毛泽东同志“基本的游击战,不放松有利条件的运动战”的方针,积极开展了反“扫荡”斗争,民兵积极配合正规军、地方游击队作战,创造出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破袭战等游击战术,积极反击了日寇,并获得了卓有成效的效果。

抗日战争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抗外来侵略者的完全胜利,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人民的拼搏,同样为盟军取得最后的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从1937年至1945年,盟国军毙伤日军195万余人,其中中国战场毙伤33万之多,占日军死亡人数70%,就是日本投降时在华兵力也有128万人,这一数字就超过太平洋东南洋各战场日军的总和。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反法斯战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也得到了提高。

这些都是前辈们用血与泪浇铸而成的,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发扬前辈们这种大无畏精神。在全球发展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只有不断的自我提高,才能有立足之地。一个国家只有综合国力增强了,国际地位才会提高,才更有能力为世界和平发展作出贡献。

当今世界虽然没有大规模的战争,但小规模的战争却是接连不断,不见血的战争更是不计其数。因此增强国力是迫不及待的事。我们中学生要不断地用知识武装自己,用科技提高自己,用道德文明提升自己。只有我们不断进步,我们的国家才会进步;只有我们不断努力,我们的国家才会日益强盛。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努力吧!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为了中华民族的富强,让我们贡献出自己的青春热血吧!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红军长征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529 字

+ 加入清单

在第70个长征纪念日来临之际,我观看了《长征》这部影片,从中身受启发和教育。

影片讲述了20世纪30年代的中华大地,面对日本帝国主义铁蹄的践踏,中国共产党人从大局出发,向全国人民发出“停止内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倡议,但蒋介石顽固地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调动100万大军“围剿”红军及其主力,由于敌强我弱,红军内部左倾冒险主义错误指导,红军第五次反 “围剿”失败,在这种情况下,红军为了保存实力,被迫进行战略大转移,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征。

回顾这段坎坷、艰辛的革命史,长征给我留下的最深刻印象是百折不挠,所向无敌的英雄主义精神和艰苦奋斗,吃苦奉献的大无畏牺牲精神。正是这种精神,让红军长征由弱变强,以少胜多,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它不仅成为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点,在今天更成为激励我们努力向上,不断进取的风标。

也许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我将面对许许多多的困难,在以前,我可能有打退堂鼓的想法,但今后,我将以红军长征的精神激励自己,战胜困难,挫败气馁,攻克难关。让自己在风风雨雨的征途上,经受磨难,历练品格,学会成长。

最后,在长征70周年纪念日来临之际,我将向先烈献上我最崇高的敬礼,愿长征精神永远伴随着我的成长,愿长征的祝福永远回荡中华的上空。

展开阅读全文

篇2:2024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征文2500字

全文共 1785 字

+ 加入清单

历史会永远记住这一天。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在这一天,抗日战争以中国人民的胜利和日本法西斯的失败而告结束。

岁月的脚步匆匆走过60年。黄河边上的硝烟已随风而散,历史仿佛已经远去。但是,从卢沟桥头卷起的那场战争留下的教训却是刻骨铭心的。对于中华民族来说,那是永远的国耻,永远的奋争,也是永远的追思。

历史是一面映照现实的明镜,也是一本最富哲理的教科书。将那段历史仅仅理解为灾难与愤怒,而不从中寻找其内在逻辑,理解其复杂性,则同样辜负了那些身经灾难的一代人的流血付出。”

那段历史留给我们的不仅是悲痛欲绝的哀伤、洗刷不尽的血泪、永志追思的英烈和伟岸壮阔的史诗,更是追求和平的渴望、永不再战的期盼、强国富民的决心、和睦邻友邦的祝愿。

落后就要挨打

血色黄昏:偶然背后的必然 。

68年前,一个中国人民刻骨铭心的日子———1937年7月7日,枪炮声震惊了卢沟桥。日军以士兵失踪为借口,要强行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拒绝后即枪炮相加,全面发动侵华战争。英勇不屈的中华民族也开始了长达8年的全民抗战

“七七事变”仅仅是近代日本侵华野心的总爆发。在此之前,日本已经对中国这块富饶的土地相视已久。早在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在建立近代天皇制的同时就制定了以鲸吞中国为核心的所谓“大陆政策”,在之后的70多年里,日本曾发动了14次侵略战争,其中多次是对华战争。1894年蓄意挑起中日甲午战争,迫使战败的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台湾与澎湖列岛;10年后又在我国东北土地上发动日俄战争,强迫清政府承认日本在东北的势力范围。“进入大陆”的迷梦、畸形膨胀的野心,使得这个受中国传统文化恩惠最重的国家成为近代以来祸害中国最深的国家。

1927年6月27日至7月7日,时任日本首相的田中义一在东京召开“东方会议”,抛出了对华侵略总战略: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趾高气扬的日本,已掩饰不住要彻底征服中国的野心。

上世纪30年代初,严重的经济危机加速了日本的侵略步伐:1931年,制造“九·一八事变”,占领我国东北地区,挑起侵华序幕,随后将枪口瞄向内蒙古、华北,步步进逼;1932年,在上海挑起“一·二八事变”;1933年,侵占热河省。

回顾近代中日关系史,中国抗击日本侵略的具体战斗在某一地点发生可能有偶然性的,但同日本进行一场决定民族命运的生死大战却是必然的!

中日两国之间为什么会开战?这背后的根源在哪里?一个岛国为什么能一步步地侵吞国土面积数十倍于它的大国?原因是: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是其军国主义扩张野心不断膨胀的结果。

战争是两国实力的对抗

战争是精神的较量,更是物质的对抗。“七七事变”之后,中华民族奋起抗战。然而,虚弱的国力,有国无防的现实,没有做好开战准备的民心士气,让西方的人们在惊讶于中国人顽强战斗意志的同时,也预言中国人在这场实力悬殊的厮杀中前景十分黯淡。

让我们来看一看开战之时,中日两国的国力和军事力量的对比。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前,日本工业产值为60亿美元,中国为16亿美元。日本年产钢580万吨,年产弹药可达50万吨,旧中国没有重工业基础,年产钢不过4万吨,年产弹药几千吨,武器主要靠进口。

武装到牙齿的日本军队让欧美列强也不敢轻视,而中国只有一个虚弱的中央政府和数十个各自为政的地方政府,经济结构、组织形态和技术水平都还停留在“前现代”的状态。谁都知道,一个软弱乏力的国度与一支如狼似虎的现代化军队开战意味着什么。

在淞沪战场长达3个月的战斗中,中国方面共投入70多万兵力,伤亡20余万人。史料记载,当时的正面战场整营整连阵亡不是罕见之事,每日经由兵站送往后方的伤员常在万人以上。从西部内地行军赶到东南、华北前线的川军官兵们没有见过坦克,一些战士所拥有的武器还是大刀、长矛。他们上战场就像是羊入虎口,甚至还没见到敌人就已经战死疆场。

回顾这段以人力和火力相拼的历史,我们除了对血肉拼搏的感动,更有对实力不济的无奈。在强大的物质力量面前,精神力量固然可贵,但总呈现出一种苍白无力的悲壮。周总理曾对那场战争感慨:我们反对帝国主义的实力政策,对付帝国主义却不能不讲实力。只有在国家总体实力包括军事实力方面能追赶上世界水平,中华民族才能真正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落后就要挨打,自尊必先自强,发展需要安定。这,就是那段屈辱与悲壮同行的历史留给我们的最为深刻的启示。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红军长征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645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纪念红军长征80周年活动的开展,我无不对红军先辈们以敢为天下先的创造精神,不畏艰险、不怕失败的拼搏意识所征服。

当他们走到人迹罕至的皑皑雪山面前时,可曾被它所吓倒呢?他们的行动掷地有声地告诉我,他们再一次迎接了挑战,选择了前进。粮食用尽了,他们杀掉了心爱的战马,甚至啃咬坚硬的腰带;淡水喝光了,捧起一手雪花便塞入口中;身上的衣服单薄了,他们摩拳擦掌,加速前进。然而,高速度的行军,营养的缺乏再加上恶劣的自然条件,令英勇的红军战士们一个又一个长眠于白雪之下。还记得那个脱棉衣借给他人的老红军,在漫天飞雪中化作了一尊永远矗立的丰碑!正是这一次又一次的牺牲保证了长征的全面胜利,也正是有了他们的奉献,整个红军才能靠着顽强的毅力走出雪山,拼到最后!

当我们遇到一些困难一时之间无法克服时,当我们收到了挫败甚至打击时,我们要像红军那样有毅力与恒心。一次失败不要紧,怕的是一辈子失败。而要想从失败走向成功,就一定要沉住气,坚持、坚持、再坚持,在哪儿跌倒,就从哪儿爬起来。红军将士们正是由于具备了这样的毅力和恒心,才能克服千难万险,赢得长征的辉煌胜利。

两万五千里长征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精神的熏陶,深刻的沉思,更有着无穷的值得学习的东西!长征留给了世人无穷的精神动力,长征革命精神永垂不朽!踏上这条漫漫求学路,我感觉身上仿佛肩负起了长征般的责任,也正在面临着与长征路上相似的艰难险阻。继承先烈遗志,弘扬长征精神。踏着先烈们的足迹,寻着红军们的路途,我正整装待发,迎接人生路上的一个个考验。

[红军长征电影观后感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纪念抗战胜利71周年阅兵

全文共 798 字

+ 加入清单

71年前,曾有株顽强的青草,冲破战场上一片焦灰;71年的冷雨,71年的风吹,71年的青青橄榄随风而垂。曾 有只孤独的雄鹰,寻觅天边自由的高飞;71年的翱翔,71年的热泪,71年的盛世之梦夜夜回归。曾有群伟大的人们,双手唤醒巨狮的沉睡;71年的荆途, 71年的光辉,71年的英魂凝聚不朽的丰碑。

五千载泱泱中华,三千里滚滚黄沙,十三亿同胞炎黄儿女,六十年国仇家恨壮怀激发……有多少深沉的文化,就有多少深沉的苦难,有多少深沉的苦难,就有多少不屈的呐喊,是谁勾起了我的光荣之梦,持戟长啸,谁敢犯我中华?面对高山,你定会感慨它的气势磅礴;放眼大海,你定会惊叹它的汹涌澎湃;仰望青松,你定会赞美它的高大苍劲;俯瞰小草,你定会称颂它的坚忍不拔。是的,那是因为他们身上饱含着中华民族数千年顽强的意志,那是因为他们身上凝聚着中华民族几千年不屈的精髓。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饱尝艰辛而不衰,历经磨难而不屈,千锤百炼而愈加顽强,靠的就是正气磅礴、荡气回肠的铮铮铁骨,靠的就是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以其古朴与雄浑,悲壮与神圣,凝结成一股茁壮的血之根,闪烁在万古苍原之上。今天,让我们一起回顾历史,一同回到那艰苦的革命年代。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一千多年前,李清照一声长叹。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七百多年前,文天祥炳焕千古;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三百多年前,夏完淳气壮河山。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百年前,秋瑾豪气如云,

胜利了!我们胜利了!”71年前,浴血奋战的四万中国人民普天同欢

71年了,我们远离炮火,却从未熄灭对黑暗的怒火;我们告别战争,却一直持续和愚昧的战斗。在无数场有声无声的斗争中,我们的祖辈用生命换来和平,我们的父辈用艰苦换来安康,我们和全世界爱好自由与和平的人们一起,捍卫这方缤纷美丽的土地

没有伪饰,出自天性,我是中国人,我爱我的祖国。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红军长征与茅台酒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222 字

+ 加入清单

1935年6月16日,红军不战而占领了仁怀县城和茅台渡口。红军将士有幸享用了历史悠久的茅台酒。早在1915年,茅台酒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荣获金奖,从而扬名天下。但是,解放后,茅台酒定为国酒,却是因红军长征路过茅台,曾以茅台酒解乏、治伤,茅台酒支援了红军,加之品质上乘,为周恩来所钟爱。80年代以后,许多老红军在所写的回忆录中,对茅台酒仍然记忆犹新。

聂荣臻元帅回忆:“在茅台休息的时候,为了欣赏一下举世闻名的茅台酒,我和罗瑞卿同志叫警卫员去买些来尝尝。酒刚买来,敌机就来轰炸。于是,我们又赶紧转移。”

成访吾将军回忆到:“茅台镇是茅台酒的家乡,紧靠赤水河边,有好几个酒厂和作坊。政治部出了布告,不让人进入这些私人企业,门都关着。大家从门缝里看,见有一些很大的木桶和成排的水缸。酒香扑鼻而来,熏人欲醉。地主豪绅家都有很多大缸盛着茅台酒,有的还密封着,大概是多年的陈酒。我们有些人本来喜欢喝几杯,但军情紧急,不敢多饮,主要是弄来擦脚,恢复行路的疲劳,而茅台酒擦脚确有奇效,大家莫不称赞。”

曾三将军回忆:“在长征路上,我深深感到脚的重要。道理很简单:长征是要走路的,没有脚就不能行军,没有脚就不能战斗。大家不是听说过‘红军过茅台,用酒洗双脚’的故事吗?,这不是假的,因为用酒擦洗是最好的保护脚的办法。”

耿飚将军回忆:“这里是举世闻名的茅台酒的产地,到处是烧锅酒坊,空气中弥漫着一阵阵醇酒的酱香。尽管戎马倥偬,指战员还是向老乡买来茅台酒,会喝酒的组织品尝,不会喝的装在水壶里,行军中用来擦腿搓脚,舒筋活血。”

杨成武将军回忆到:“奉命转移到茅台镇,着名的茅台酒就产在这里。土豪家里坛坛罐罐都盛满了茅台酒。我们把从土豪家里没收来的财物、粮食和茅台酒,除部队留了一些外,全部分给了群众。这时候,我们指战员里会喝酒的,都喝足了瘾,不会喝的,也都装上一壶,留下来洗脚活血,舒舒筋骨。”

萧劲光将军回忆:“茅台镇很小,茅台酒却驰名中外。我们在茅台驻扎了三天,我和一些同志去参观了一家酒厂。有很大的酒池,还有一排排的酒桶。我们品尝了这种名酒,芳香甘甜,沁人心肺,真是一种莫大的享受。有些同志还买了些,用水壶装着,留在路上擦脚解乏。”

当时,国民党在报刊上发表文章,污蔑红军在茅台酒的酿酒池里洗脚。时任国民参议员的黄炎培先生,嘲笑国民党反动派的无知,挥笔写下一首《茅台酒》:

喧传有客过茅台,

酿酒池里洗脚来。

是真是假吾不管,

天寒且饮三两杯。

1945年,应毛泽东主席的邀请,黄炎培等人去延安访问。他把这首诗抄给毛泽东、周恩来和陈毅看,受到大家赞扬。解放以后,黄炎培先生担任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副总理。1952年,黄炎培先生来到南京,上海市市长陈毅前去会晤,并设宴款待。席间,饮茅台酒。陈毅提起旧话,赞佩黄先生当年仗义执言,难能可贵,退席成诗两首:

金陵重逢饮茅台,

万里长征洗脚来。

深谢诗章传韵事,

雪压江南饮几杯。

金陵重逢饮茅台,

为有嘉宾冒雪来。

服务人民数十载,

共祝胜利饮一杯。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征文800字

全文共 1065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我们的生活十分美好。可你,是否想过,现在的幸福生活来的?这可是战士用自己滚烫滚烫的鲜血换来的。这个代价太大了!今天,让我们来顾过去的点点滴滴吧!

抗日战争史文章中,我看到了炮火连天、浓烟滚滚的战场。一个个满身鲜血、汗流浃背、奋力拼搏的八路军战士们。万山丛中,青纱帐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游击健儿到处逞英豪;雁翎队、敌后武工队、铁道游击队,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使骄狂一时的日本侵略者陷入到敌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我还看到了19路军组织的“敢死队”出发前接受长官的指示。接着,“一、二八”的战火首先在闸北燃烧。一个个19路军沉着应战。我还看到抗战1月27日午后,日军准备开火的消息使住在北四川路一带的上海居民纷纷涌向租界避难。最后,蔡延锴军长临前线指挥……

“淞沪会战”中“八百壮士”的忠贞奖章,“血战台儿庄”的杀敌大刀,“武汉会战”中毙敌3000余人的万家岭大捷中缴获的战利品……抗战初期,国民党数百万军队对日军进攻进行了正面作战,给日军以沉重打击,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者“速战速决”的美梦。

“抗日则生,不抗日则死,抗日救国,已成为每个同胞的神圣天职!”“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坚持抗战,坚持持久战,坚持统一战线,最后胜利必然是中国的。”

中国共产党,率先吹响抗战的号角。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努力和推动下,国共两党抛弃恩怨再次走到一起,中华民族全面神圣抗战从此以燎原之势燃烧起来。

这场在1945年9月3日赢得的战争胜利全然不同以往110年前的甲午战争。从1840年开始到抗日战争胜利的105年间,几乎所有的大中小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中国,而我们惟一赢得的,就是60年前的那场胜利。那是近100年来积贫积弱的中国第一次在一场生死存亡的民族战争中取得胜利,这场胜利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唤醒了沉睡了几个世纪的中国。

历史学家陈寅恪曾说:“国可亡,史不可灭”,因为修史“系吾民族精神上生死一大事”。在2015年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我了解这段悲壮而可歌可泣的历史,作为一名中国学生,无疑是责无旁贷,却又是一件难以承载的任务。

同学们,战士们就是这样抛头颅,洒热血,用汗水和鲜血换来的新中国。让我们勿忘国耻,好好学习,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将来振兴中华!

革命战士永垂不朽!

更多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征文推荐:

1.抗战胜利70周年征文800字

2.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征文

3.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征文2000字

4.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征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红军长征精神

全文共 951 字

+ 加入清单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长征,是一首雄壮、豪迈、大气磅礴的革命交响曲!长征,把惊涛壮观推出,把日出瑰丽托起,让松柏昂首挺拔,让雄鹰翱翔蓝天!那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那高唱“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要实现”的肝胆豪情,化作一种不朽的精神,光照千秋、流芳万古!“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宣传队”,这是毛泽东对长征的重大意义给予了诗话般的高度评价。

1934年10月开始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纵横十一个省份、攻占七百多座县城,进行了三百余次战斗,突破敌人的重重包围,两夺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穿越荒无人烟的地区,终于胜利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天地,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林莽沉沉,裸山如刃,黄沙大漠,激浪长河,刻下长征者铿锵的足音;寒风砭骨,雪压冰封,矗立起长征者不怕牺牲,勇往直前,不畏艰险,不屈不挠,积极进取,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英勇的雕像。

82年后的今天,长征将士的梦想早已变为现实,新中国已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改革开放已推进多年、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极大的丰富和改善,我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正在为把祖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要实现这个宏伟目标,任重而道远。这就是新的伟大长征。我们要为取得新长征的胜利付出巨大而艰辛的努力。而我们不可否认,当代不少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却出现了不容忽视的严重危机:道德滑坡、精神空虚、信仰缺失……随之出现了贪、黄、赌、毒等丑恶现象。各种丑恶现象的沉渣泛起,毒化着社会风气,吞噬着人们的心灵,也在危害着国家的未来——青少年一代的灵魂……这些就是没有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的后果啊!

大家别忘记,如今,中国正在进行着翻天覆地的社会主义建设,让中华民族巍然屹立在世界强国之林的光荣任务就落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肩上。古人说得好:“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请革命前辈和先烈放心,我们革命的下一代决不会辜负老一辈的希望!我们将与全国人民一起奋发图强,开拓前进,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努力学习,弘扬长征精神,使长征精神代代传,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长征道路上不断夺取新的胜利。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心得体会

全文共 764 字

+ 加入清单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强调:“伟大长征精神,是党和人民付出巨大代价、进行伟大斗争获得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世世代代都要牢记伟大长征精神、学习伟大长征精神、弘扬伟大长征精神。”习总书记的话吹响了新时代的号角,明确了继续奋进的方向,对于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深远意义。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两万五千里的长征之路,在华夏大地的各个角落深深地烙印上了中国共产党的痕迹,谱写了一曲曲“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英雄史诗,成为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不竭动力。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在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我们纪念胜利、缅怀先烈、讴歌精神,不只是为了做到“吃水不忘挖井人”,更要将长征精神的种子播撒在每个人的心田,让共产主义红色基因、无私无畏的牺牲精神、化腐朽为神奇的开拓劲头融入血液、扎根灵魂。

走好新的长征路,必然需要新生代的力量。中华民族正处在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关键时期,新长征路上虽然没有围追堵截、雪山草地、急流险滩。但是,前进的路上依然充满了困难和挑战,依然布满了危险和陷阱,战胜前进道路中的艰难险阻,迫切地需当下的年轻人保持历史定力,不忘红色本质,抵御外来消极文化的影响;迫切需要当下的年轻人拿出锐意进取,敢作敢当的魄力和勇气;迫切需要当下的年轻人怀着长征般的广阔战略思维,高瞻远瞩,为复兴大业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作为一名扎根基层的大学生村官,在传承长征精神的过程中,我们要勇于担负起自己的责任,争做新长征精神的火炬手。

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嘱咐我们,“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今天,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愿祖国的年轻一代,在新长征路上走出自己的长征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长征影片观后感

全文共 999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如果没有红军的长征我相信就没有新中国的成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长征影片观后感,欢迎借鉴!

今天的富足生活不知是多少血肉换来的,今天宁静的和平不知是多少的生命换来的——有时,真的感觉我们的生活实在是过得太恍惚却又不知足了。或许我们的思想真的是需要洗礼了,而今天观赏的这部《我的长征》足够让我们恍然大悟。

硝烟战场血肉模糊,再稚嫩的生命在这样的氛围中无不接受着熏陶——主角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走来的!眼睁睁地目送着革命战士爷爷离开人世,又接连地目睹着姐姐牺牲了,姐夫牺牲了,首长牺牲了,战友们也都离开了自己,英勇的人一个个都走了,却以生命的代价,让革命走向了胜利,让中国走向了光明——此刻才知道我们的生活是多么得来之不易!而那些战死在硝烟中的人是多么地伟大,给我们快乐生活的红军是多么地伟大!

在这部《我的长征》中,最影响着我的莫过于小主角的成长经历,虽然是新兵,但跟随着红军的他一心向着毛主席,那些搬凳子、吃年糕的镜头看来也是多么的感人,却也无限鼓励着成长中的小主角,不论硝烟和子弹吞噬着这个少年周遭的世界,他依旧试图寻找着活着的意义,从送年糕时一个人打下六名敌人,到后来坚持不懈、爬山涉水地与敌人搏斗,虽战友们一一离去,但是毛主席还在,红军还在,战役还在,他的那种随经历而增长的意志力必定会随着这战火硝烟继续蔓延扩张,最后他必然是带着这中坚强意志走向成功,就想我们的长征也走向了成功一样地辉煌——就这样,小主角成长着,这段现代人所没有的成长经历正会是他一生的启迪吧!

相比于同龄的我们,我们怎会体会他那时小米步枪的艰苦生活——我们就只有去追求那些高档的物质罢了,却用那些垃圾物质渐渐磨去了思想中那个叫做“意志”的东西。小主角就是凭借在硝烟中所经历的才累积起这些足以战胜敌人的精神的,而我们却无法体会彼时的氛围,也就无法抵达他的那种精神,但我们绝对可以学习那那种在硝烟中的精神——不论是坚持不懈或是刚毅坚强,或是艰苦朴素,我们都得像影片中的小主角学习——硝烟不在,精神永在!长征结束了,我们虽触及不到,但我们也不能就这样任性猖狂,我们必须要持有这种精神,那是中国的传统也是长征的烙印,我们不能没有。

走一路,看一朵云,走遍全球,遍能看到所有的天空;虽然我们不能走遍全球赏尽全世界的云朵,看遍所有在红军长征中奋斗过的人,但今天我仍很欣慰,因为这部《我的长征》,让我看到了这世界最漂亮的云朵。

[长征影片观后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作文500字

全文共 508 字

+ 加入清单

战争,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灾难和痛苦。70多年前,日军侵略南京的一幕幕至今让我们无法忘怀。

看到影片中,一大批日本人肆无忌惮的践踏和摧残我们无辜的老百姓,总数竟然达到了30万!这是一个多么令人震惊的数字啊!尸横遍野,血水染红了大江,惨不忍睹,让人痛恨至极!日本鬼子用各种残酷的手段虐待我们中国人,侮辱中国人,杀人成了他们唯一的乐趣,千万同胞的泪水竟然成了他们眼中的笑话。我们在悲愤的同时也感到愤怒,可当时的愤怒并没有阻止他们的恶劣行为。那时的老百姓们手无寸铁,国家并不富强,只能任由日本鬼子肆意妄为,随心所欲。看着他们日复一日的杀戮,连那些年迈的老人及出生的婴儿都不放过,我们的同胞们开始反抗,战斗足足维持了六个星期,伤亡惨重……这是一段多么令人悲痛欲绝的往事。

今天的我们,过着幸福安康的生活,要感谢无数为国献身的英雄烈士们!例如邱少云、王孝和、马尚德等;还有我们勇敢的少年英雄王小二、雨来等。他们年纪和我们差不多,可是他们比我们勇敢多了。在他们的心中,装着一颗伟大的爱国之心,多么令人敬佩!

为了纪念英雄,为了振兴中华,我们要好好学习,长大为国家奉献一切;要保家卫国,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让我们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庆祝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

全文共 528 字

+ 加入清单

八十年前的长征,已经作为一个符号,走进了历史,铭刻在我们记忆的深处。而岁月积淀的长征精神,却像古酒一般在我们的心中酿出了感情,酿出了味道,成为我们多彩人生的一道美味佳肴。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想那80年前,工农红军在党中央毛主席的领导下,经过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做出了重大的牺牲,翻过了一道道山,涉过了一道道水,行程两万余里,陆续抵达陕北,终于完成了一、二、四方面军的胜利大会师,为悲惨壮烈、史无前例的长征,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实事求是地说,长征,是我们党和军队,由于一错再错的错误路线的领导,迫于严酷形势的一次无奈的战略大转移。“红旗飘,军号响,子弟兵,别故乡。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这是老红军萧华同志所创作的《长征组歌》里对中央红军离开江西革命根据地时的悲壮写照。但是,正是在这个战略大转移的过程中,一次次失败的教训和血的事实,使我们的党和军队认清了错误路线的实质和危害,从而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内的领导地位。毛泽东同志用他那政治家的敏锐目光洞察形势,用他那军事家的雄才大略指挥红军,战胜了无数的艰难险阻,终于抵达了陕北,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也使中国革命走向了一个新的起点,从此踏上了胜利的坦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全文共 816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们在烈士们用鲜血染红的国旗下,隆重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80年前的今天,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它特有的魅力,就像是一部最完整的神话,跨越时代和国界,在世界上广为传扬。回首风雨路,漫漫征程,说不完的艰难困苦,道不尽的严峻险阻,冰峰的皑皑雪山,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乌江天险,弯弯赤水,大渡激流,还有蒋介石的百万大军的围追堵截,每一条路都使人恐惧和绝望。可是我们的革命先烈,用自己的双脚纵横十一个省,他们血溅湘江,四度赤水,巧度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越过大雪山,二万五千里长征,二万五千里血与火的洗礼,经历九死一生,在布满荆棘和鲜血的长征路上一步步地艰难走来,走向光明和胜利。巍巍雪山掩盖了革命烈士的躯体,却埋葬不了他们满腔为国为民的赤诚之心;茫茫沼泽吞噬了革命烈士的身躯,却掩藏不住他们的信念;无情的子弹夺取了烈士们的生命,却夺不去他们的爱国精神。岁月的年轮沉淀了班驳的痕迹,冲天的硝烟,留下了悲壮的回声,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我们回顾历史,不由感慨万千,红军长征的壮举已成为历史。但长征精神永恒。

今天我们面对革命先辈,每个人都应该扪心自问,我们的幸福生活来自哪里?我们能忘记那些革命先辈吗?人生可以平淡,但决不能虚度光阴。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一定要接过长征先烈的

火炬,从红军长征精神中汲取勇气,力量和智慧,继承先烈遗志,为了祖国更加强盛,从现在起我们就努力吧!

红军长征是中国人民伟大民族精神的不朽丰碑!中国古代思想家曾说过:“数典不忘祖。”就是要求我们时时以民族精神自励,不忘祖先,不忘历史,不忘国耻,学好本领,将来为建设现代化的中国贡献力量!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胜利之际,结合学校开展“弘扬民族精神”的系列教育活动,希望同学们通过活动时时不忘民族精神、奉献精神,不忘记像红军不怕远征难那样的无畏精神和抗日将士誓死疆场的牺牲精神,因为只有民族精神的复兴,才会有经济的复兴、社会的复兴、教育的复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全文共 647 字

+ 加入清单

饥寒中的中国革命/竟只用一把炒面一捧雪/就爬过了位于宝兴西北/懋功正南/海拔近五千米的这个/历史性坎坷” ——詹永祥《雪山》

小时候见过的“雪山”,在邀请到学校来作报告的的老红军头上:苍苍白发象形的雪山,我怀疑就跟他所历经的长征有着因果。那时候,老红军嘴里的长征因为苍老的方言而含混不清;那时候,老红军被老师介绍成为“爬过雪山的老同志”;那时候,以为长征仅仅就是爬雪山,以为雪山是一枚不朽的勋章,珍藏在老红军心窝里,随岁月的堆积慢慢提升,变成红领巾眼前一头耸立的白发。微型的“雪山”,跟二万五千里烽烟失去关联。

后来,通过课堂上一首著名的诗歌,知道雪山是放在尾联的一句浪漫主义,岷山千里的积雪与三军过后的笑颜,成了牢固的历史逻辑。那时候心目中的雪山,仅仅是一种海拔,仅仅是一个路标,它指向红军的豪迈,指向革命的胜利

然而,雪山终究是一个政党和一支军队的历史坎坷。当长征渐渐沉淀成后来创业者心中的一种鞭策和激励,雪山是一个坐标,标志着民族精神的高度,革命意志的高度。在岁月的回眸中,长征中的万水千山渐渐地低下去,而雪山,成为一首磅礴史诗中的词眼,渐渐在怀念和追忆中高大起来。当更多的功绩镀亮中华民族腾飞的翅膀,无数胜利前的坎坷,都在重温一幅历史图景中找到了譬喻——

“1935年的雪不断落在横放背包上的枪支上,金黄色的军号和猎猎作响的方面军旗帜上。布制的五星和八角帽下,这群反穿着羊皮的南方籍农民,像一群战争年代的食草动物,他们的饥饿是一把从喉咙里长出的锄头,渐渐挖出了埋藏在六月深处的草根与野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长征故事:红军鞋

全文共 1554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来到大雪山下。当地的老百姓把大雪山叫做“神山”,意思是说除了“神仙”,就连鸟也飞不过去。还有的说,有一年天旱,人们抬着菩萨上山求雨,事先没有吃斋,“神仙”一怒,把人都扣下了,一个也没下来。我们不信什么“神仙”,但也感到大雪山有点神秘可怕。

毛主席知道了这情况,教育大家说:“神山”不可怕,红军应该有志气,和“神仙”比一比,一定要翻过山去。这些话给了我们莫大的鼓舞。军团首长也向我们讲明了雪山的情况。

出发前,上级规定每人要准备两双鞋,把脚保护好,而且特别强调要认真执行。

我除了脚上的烂草鞋,就剩一双拴在皮带上的“量天尺”了。我把它解下来,用手掂量着,心头涌起很多感想。一首在江西中央根据地流行的山歌在耳旁萦绕着。

送得哥哥前线去,

做双鞋子赠送你。

鞋上绣了七个字:

红色政权万万岁。

想起这首山歌,也就想到我们离开老根据地时的情形。那时候,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十分难过,舍不得离开那里的亲如骨肉的人民群众。老乡们的心情也和我们一样,知道我们要出发,清早就抬着各种慰劳品来送别。一位老大爷拉着我的手,把一双“红军鞋”塞给我。这是双非常结实的布鞋,鞋帮上绣着“慰劳红军战士”“杀寇立功”的字句。他嘴角抽动了半天才说:“孩子,带上这双鞋吧!这鞋一到红军的脚上,那就成了“量天尺”了,地再广,山再高,你们也能把它“量”完。”我看着老大爷,看着手里的鞋,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从那以后,这双鞋就挂在我的腰间,成为我最好的伙伴;在艰难困苦的时候,它常常鼓舞着我奋勇前进,去消灭敌人。

记得在离开江西的最后一次战斗中,我的脚负伤了,当时既没有医药,也没有担架,我只得每天拖着负了伤的脚,艰难地走着。实在坚持不住了,才第一次从腰间解下“量天尺”,穿在脚上。鞋底软绵绵的,特别舒服。一穿上它,就想起了老根据地人民的希望,也就忘了伤痛。不久伤好了,我的鞋底也磨去不少,舍不得再穿,就又把它包起来挂在腰上。

打遵义,我们连担任攻城任务。打得正有劲,我突然感到腰部有些疼痛。仔细一看,原来从远处射来的一颗子弹,穿过鞋子,紧挨在腰骨旁的皮肤上。要不是这双鞋,这颗子弹一定够我受的。同志们都替我高兴,说这双鞋真是“救命鞋”。没有负伤,我心里十分高兴,可是又很惋惜,因为鞋子被穿了个窟窿。以后,我就更加珍惜它。

现在要过大雪山了,我拿着鞋又想起那位老大爷说的话,心里充满了力量。是的,老根据地人民做的鞋是“量天尺”。我们就是用这个“尺”。从瑞金一步一步“量”到四川来的。今天我们又要用它来“量”这座连鸟也飞不过去的大雪山了。www.gs5000.cn

天蒙蒙亮,我们就开始爬山。朝上望望,只见云雾蒙蒙,山顶直插云霄。再往上走,天气突然变了,狂风吼叫,雪花飘飘。我是江西人,很少看到下大雪,起先,东瞧瞧,西望望,倒觉得蛮有趣。谁知越向上爬,地势越陡,天气也越发变坏了。狂风夹着鸡蛋那样大的冰雹,吹打在我们只穿一件夹衣的身上,真象刀刮的一样。我看雪的兴致早就消逝得无影无踪了。这时,只觉得呼吸紧迫,浑身无力,只要稍微一松劲,脚就抬不起来了,但又不敢坐下来休息。我亲眼看见有三个同志作下来抱在一起想暖和一下,但他们再也没有站起来。我暗地里留着眼泪,怀念着被大雪吞没的同志,心里十分难受。我是个炮兵,肩上扛着四十五斤重的迫击炮筒,走起来就更难了。我踏着前面象雪梯似的脚印,一步一步往前移,脚被雪冰得失去了知觉,曾几次跌倒。每倒下,看到脚上的“量天尺”,心里就感到一股热劲,好象有许多老根据地的老乡扶起我,在背后推着我前进。

终于爬过了雪山。我坐在山根下的一棵树旁边,低头看看那双“量天尺”,沾满了冰泥,脏得不成样子,真有点心痛。幸好除了子弹打的那个洞以外,别处还没有破,我赶忙把它脱下来,磕掉泥巴,又挂在腰上。文/江耀辉,选自1975年10月17日《解放军报》,有改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心得体会

全文共 2159 字

+ 加入清单

“这一惊天动地的革命壮举,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谱写的壮丽史诗,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巍峨丰碑。”“要牢记伟大长征精神、学习伟大长征精神、弘扬伟大长征精神。”

连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在社会各界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走好自己的长征路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要认真领会贯彻讲话精神,坚定崇高理想信念,勇于面对、善于战胜各种困难挑战,以更昂扬的斗志、更积极有为的举措,走好新的长征路。

坚定崇高理想信念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论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中央党校党史部教授高中华认为,“这对共产党人进一步加强理想信念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江苏省宜兴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员王延卫表达了一位基层检察官的心声:“长征高擎的理想与奋斗的精神火炬,激励着我们年轻一代的司法人,不断进行法治‘新长征’。”

10月21日拂晓,在科尔沁草原演习的39集团军某红军团官兵已经荷枪实弹操练起来。征尘未洗,全团官兵一起在野外席地而坐,收看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钢铁七连”指导员郭彪说,作为红军连队,能用这种战斗姿态收看盛会,感到没有辜负前辈,对得起身上的军装。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特别强调,青年一代要发愤图强、奋发有为。”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王明生告诉记者,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高等学校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热情关心、严格要求、积极引导青年,不断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长征的印,凿在人心里,时间掩埋不了。” 北京八一学校高三(10)班的学生朱静宜在看完总书记的讲话后,难以抑制心中的感动之情,“我们每一个学生,都应该以钢铁般的意志面对无数挫败,以热烈的爱拥抱国家和民族。”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特别强调了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长征。党的领导是党和人民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这是我们党外人士以及民营企业家今后成长路上的思想基石和行动指南。”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北京市委副主委叶青说。

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一部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反映军民鱼水情深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引起了四川省西昌市委书记李俊强烈的共鸣,“西昌市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首府,有着拥军爱民的光荣传统,‘彝海结盟’是我党我军执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进步政策的光辉一页,一直影响和激励着全市各族人民和驻昌官兵!”

“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山东莱芜市副市长、公安局长王茂祯告诉记者,公安机关工作人员必须做党和人民永远放心的忠诚卫士,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捍卫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用“半条被子”的故事来说明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可谓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共青团山东省委书记张涛说:“这让我更加深刻理解了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他表示,共青团作为党领导下的青年群众组织,青年就是我们的组织根基和力量源泉,只有“从青年中来,到青年中去”,做青年的贴心人,才能当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全国政协副主席、民建中央常务副主席马培华表示,在新的长征路上,我们要不忘初心,接续奋斗,始终不渝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履行职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把建设国家需要、人民满意的参政党作为自身建设的努力方向。

北部战区空军党委采取中心组集中学习的方式,通过电视第一时间收看纪念大会实况。大家纷纷表示,北部战区空军作为党缔造、领导和指挥的人民军队,必须坚定地凝聚在党的旗帜下,坚持以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为引领,深入贯彻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空军。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强调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而矢志奋斗,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北师大中国刑法研究所副所长彭新林表示。

不怕任何艰难险阻

10月21日上午,西北太平洋海域,正在执行赴新西兰参加东盟防长扩大会“海上安全”演习的海军舰艇编队,组织官兵通过卫星电视收看纪念大会。

上舰一年多的盐城舰副观通长张佳琪是第一次来到远海,虽然身体不适但仍坚持值班训练。在听完习总书记重要讲话后,他表示,“红军爬雪山、过草地,以不畏艰难不惧牺牲的战斗精神冲破重重险阻。作为新时期的海军一员,我们同样要以不怕苦、不畏难的精神战风斗浪、认真履职。”

“一切贪图安逸、不愿继续艰苦奋斗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一切骄傲自满、不愿继续开拓前进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这句话引起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特级教师华应龙的沉思,“作为人民教师,一刻都不能懈怠。面对日新月异的知识,面对渴望求知的眼睛,教师要在夜以继日的学习中不断进步。”

“不懈怠,才能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人生。”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主任、国家二级教授何黎也深有同感。他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令人备受鼓舞,自己要坚守岗位继续努力,力争取得更多的成绩。

在四川省纪委书记王雁飞看来,反腐败也是一次长征,同样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正风肃纪没有休止符,反腐惩恶没有暂停键,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长征胜利80周年

全文共 495 字

+ 加入清单

长征及其精神对我们来说,更似一段神话,一个传奇,但却是现实历史中一段真实的旋律。旋律有着它自身的无比气魄与惊心动人,也拥有着属于它自身的灵魂,这就是艰苦奋斗、勇于开拓、实事求是、勇往直前、团结拼搏及其乐无穷的乐观主义精神,这一切皆让世人震撼。

犹记得初中课本中青稞面的故事,那只是红军过草地种种艰辛的一个缩影,却让学生时代的我灵魂为之涤荡,红军战士们需要怎样的意志才能经受住这么多艰难险阻?后来我成长了,成为万千共产党员中的一名,也慢慢体会到这种坚定的理想信念给我带来的思想的升华: “革命理想大于天”,正因为有了理想和信念的支撑,我们的红军才走出了雪山草地,才完成了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理想和信念,是革命胜利的可靠保证!

已逝的岁月向世人展示了长征精神,它是伟大的,它带来了已拥有的成功与发展;未来的辉煌会进一步发扬长征精神,它属于每一个时代,也会让时代在它上面留下不可磨灭的记号。而现在的我们,则应该继承长征精神去创造,进一步提升自身思想政治素质,牢固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真正做到“不忘初心”,做信念坚定的模范,在工作中积极践行宗旨,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更好地立足岗位做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2024年长征纪录片观后感

全文共 423 字

+ 加入清单

八集电视纪录片《永远的长征》以全景式的视角,以史诗般的叙述,以富于情感的文字,将中国工农红军各路长征的全过程,纪录于385分钟时长的影片中。

全片以中央革命根据地反第五次“围剿”失败为切入点,详尽剖析了“左”倾错误的军事指挥所导致的反“围剿”失败,以及中国革命所面临的重大抉择。

影片以精当而细腻的笔触,书写了以遵义会议为起点的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书写了各路红军转战中的艰辛与奇崛;书写了红军战士跨越生命极限的悲壮;书写了长征为中国革命所播撒的火种;书写了与张国焘分裂主义斗争的波诡云谲;书写了红军落脚陕北所带来的中国革命的新辉煌。特别是,全片始终贯穿一条红线,即,红军北上,是怀揣一个不可动摇的信念:走上挽救民族危亡的战场。

以今日视角看长征,歌吟伟大的长征精神,是本片浓墨重彩的一笔。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理想高于天。本片突出长征精神的当代诠释,高歌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全片最后以“长征,永远在路上”的意蕴,点出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

全文共 1281 字

+ 加入清单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举世闻名的长征。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纵横11个省,长驱二万五千里,排除万难,胜利到达陕北。

时光飞逝,如今长征的胜利已经70周年了,在70周年前,那一支英勇的队伍在革命史上写上了光荣的一笔。它好似一副画卷画着气壮山河的英雄画面:在冰天雪地里,风似刀般割在英雄们的脸上,但他们却宛如一条巨龙,蠕动着、蜿蜒着它庞大的身躯,穿越着那二万五千里的路程。夜晚,伸手不见五指。草地上坑坑洼洼,沼泽连片,没有道路,没有人烟,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葬身泥潭。

长征中的艰险是我们在平和年代所不能想象的,英雄们顽强不屈,抵御自然灾害,长途漫漫和粮食短缺问题。前辈们穿着草鞋在雪地、在沼泽中一步步艰难地走来,走向了光明和胜利。我们要把他们身上坚持不懈地优良美德传承下去。当我们碰到困难的时候,应该想想这些在长征中的英雄是怎样克服困难,他们在那么艰难的时候都能挺过来了,我们这些小困难为什么就不能解决呢?

现在的学生认为中国的经济已经很发达了,所以在吃饭的时候,觉得这个菜不符合口味就不吃了,扔掉了。这是多么不应该的阿!有句名言说过:“谁只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或许这个还不够,那我们应该会想到在红军长征的时候,那些英雄们在面对粮食短缺的时候,竟然还用草皮,树皮来做粮食填饱肚子,而现在我们有足够的粮食却不好好珍惜。我们应该好好像那些红军叔叔们学习啊!

但在社会上也有像红军叔叔面对困难从不喊苦的人。就像造隧道的工人们,他们在一个温度达到40度以上的空间里面工作,而且在炎热的夏天,外面的温度已经够高的了,可以想象他们里面的温度会让人受不了。甚至有时他们在切割金属的时候与火接触,更是火上浇油。当他们的头上冒出如豆粒般的汗珠时,他们却从不喊苦,他们为了自己的事业和那份准备为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的心,即使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还坚持着自己的岗位,他们是伟大的,是无私的。

最近国家正在大力推进各项创新,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人民群众的事业,也只有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才能取得成功,所以就不折不扣地走群众路线,真正做到“执政为民”。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将人民群众中蕴藏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保护好、发挥好。国家领导人也继承了长征奋斗的精神,为我国人民考虑周到,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领导和团结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强大精神动力。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才能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正是共产党人崇高的追求和强大的精神支柱。

我们进行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新的长征。走在新长征路上,我们应继承和发扬当年红军长征的精神,把长征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变成推动我们前进的巨大力量。红军长征的路是艰苦的、漫长的;新长征的路会更艰苦、更漫长。因此,我们回忆长征、纪念长征,就是要更好地继承和弘扬红军长征精神,把红军长征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一代一代传下去,万众一心、艰苦奋斗,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长征”的胜利。

两万五千里长征,不管时间流逝的多长,我们都会时刻紧记在心,将红军长征的优良美德传承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

全文共 1337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想那80年前,工农红军在党中央毛主席的领导下,经过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做出了重大的牺牲,翻过了一道道山,涉过了一道道水,行程两万余里,陆续到达陕北,终于完成了一、二、四方面军的胜利大会师,为悲惨壮烈、史无前例的长征,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实事求是地说,长征,是我们党和军队,由于一错再错的错误路线的领导,迫于严酷形势的一次无奈的战略大转移。“红旗飘,军号响,子弟兵,别故乡。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这是老红军萧华同志所创作的《长征组歌》里对中央红军离开江西革命根据地时的悲壮写照。但是,正是在这个战略大转移的过程中,一次次失败的教训和血的事实,使我们的党和军队认清了错误路线的本质和危害,从而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内的领导地位。毛泽东同志用他那政治家的敏锐目光洞察形势,用他那军事家的雄才大略指挥红军,战胜了无数的艰难险阻,终于到达了陕北,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也使中国革命走向了一个新的起点,从此踏上了胜利的坦途。

在长征胜利以后的岁月里,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同志领导着中国人民前赴后继,用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又经过了十几年的艰苦斗争,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长征,就没有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没有改革开放的今天。而在坚苦卓绝的长征过程中所形成的长征精神,正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能够领导中国人民取得辉煌胜利的强大精神保证。

岁月悠悠,转瞬已经80年过去了。当年那支衣衫褴褛、疲惫不堪,依靠着坚贞不屈的革命精神和实现共产主义,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让全中国人民过上好日子的坚定信念走出雪山草地的军队,已经成为了一支强大的、现代化的国家武装力量,成为了一支所向披靡的威武之师。抚今追昔,让我们深深的理解到,人是要有理想和信念的。“革命理想大于天”,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那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就是最有力的证明。正因为有了理想和信念的支撑,我们的红军才走出了雪山草地,才完成了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理想和信念,是革命胜利的可靠保证!可以设想,如果没有了理想和信念,或者说失去了理想和信念,那我们的党,我们的军队,我们的国家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现在,经历了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革开放的祖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千变万变,人民群众的理想和信念没有变,对党和政府的期望和信任没有变。人民群众渴望革命老传统、老作风的回归,期盼着革命老前辈为之奋斗的目标早日实现的愿望没有变。

随着时光的流逝,老一辈红军战士大都作古,离开了我们,但他们的精神和信念却留存了下来,成为了我们党,我们国家的宝贵财富。现在,在我们的党内,特别是在一些领导干部中,很有一些人对长征精神,对老红军的革命精神和信念、对革命的老传统不屑一顾,有的甚至于肆无忌惮地糟蹋这些宝贵财富,这是非常令人震怒和痛心的。谁亵渎了红军的精神和信仰,谁就是人民的败类,就是人民的罪人!

现在,我们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正在率领全党和全国人民,为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让人民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进行着新的长征。而长征精神必将为激励和教育全党、全国人民“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在新的长征中实现我们的最终理想而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开学第一课》传承长征精神观后感

全文共 466 字

+ 加入清单

红军从1931年到1934年,在毛泽东的正确引导下,取得了四次胜利。以后,由于在王明路线的错误引导下,第五次"围剿"以失败告终。红军不得不退出中央苏区根据地,开始进行长征。1935年1月,党中央召开会议,重新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结束了王明路线的统治,从此,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从胜利走向胜利。

长征全程二万五千里,这期间,红军翻越了连绵起伏的五岭山、气势磅礴的乌蒙山、穿过荒无人烟的草地;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经过了11个省,翻越了18座大山,跨越了24条大河,最后,穿越了千里皑皑白雪的岷山后,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在长征胜利结束以后,毛泽东同志以及其轻快的笔调写下了这首满怀豪情的《七律·长征》。这首是浓缩了长征途中的艰险、曲折和悲壮,震撼了我的心灵。

毛主席多次为红军的英勇而慨叹,多次赋诗言声。1935月10月,毛主席在全军排以上干部大会上朗诵了这首诗。

《七律·长征》这首诗,是我领略了毛泽东作为一代伟人的博大胸怀和高昂的气质,更让我敬佩红军战胜艰难险阻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英雄气概。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