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浏览

2306

作文

1000

歇后语的典故及历史

全文共 1255 字

+ 加入清单

歇后语典故历史

1.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2.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3.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4.诸葛亮吊丧——装模作样

5.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6.诸葛亮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典故】

1.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刘备,三国时蜀主。赵云在长坂坡救了刘备的儿子阿斗,来见他时,他故意将阿斗摔在地上,说,为了救你,差点伤了我一员大将。事出《三国演义》。此语用来指那些虚假的笼络人心的行动。成语:虚情假意。

2.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徐庶北上归曹以后,心中仍十分依恋故主刘备和好友诸葛亮。尽管他有出众的谋略和才华,但不愿为曹操出谋划策,与刘备、诸葛亮为敌。因此,徐庶在曹魏历时数十年,却从未在政治军事上有所作为,几乎湮没无闻。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3.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建安十五年,刘备陪妻回家省亲,到江东见孙权时,提出让东吴让出江陵,孙权当时未正面答复。刘备回荆州后,鉴于江陵为荆州咽喉,势在必得,便有武装夺取的打算。不久,周瑜病死,鲁肃为巩固联盟,建议将江陵“借”给刘备。孙权亲攻合肥虽已失败,但此时仍视曹操为主敌,仍需孙刘联盟,特别是鉴于若刘备从上游攻江陵,便不好防守这一事实,便将江陵借给了刘备,这就是“刘备借荆州”的历史事实。

4.诸葛亮吊丧——装模作样

话说诸葛亮三气周瑜之后,周瑜长叹“既生瑜,何生亮”(既然生了周瑜,又何必要生诸葛亮呢?)而亡。孙权知道周瑜死后,非常伤心,并照周瑜遗书命鲁肃为都督,总领兵马。诸葛亮得知此事后,与赵云引五百军乘船去巴丘吊丧。途中,诸葛亮知周瑜灵柩已到柴桑,便率部前往。当诸葛亮一行来到柴桑后,周瑜部将想杀诸葛亮,但见赵云在其身旁便不敢下手。诸葛亮读了祭文后,伏地大哭,连鲁肃都很受感动。其实,诸葛亮并不是因为周瑜的死而伤心,他是哭给周瑜的部下看的,真正目的是消除东吴的敌意,维持孙刘联合。

5.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赤壁之战时,孙权命周瑜为大都督对抗曹操。为了让使曹操上当,周瑜和黄盖决定使用苦肉计。于是在军事会议上,黄盖假装与周瑜意见不和,甚至出言不逊。于是周瑜大怒,下令将黄盖斩首,众将苦苦求情,周瑜便将黄盖处于杖刑,将黄盖打得卧床不起。这正是做给诈降周瑜的蔡中蔡和看的。于是阚泽为黄盖献诈降书,蔡中蔡和又恰好将这一假情报传回了曹营,曹操就相信了黄盖,之后赤壁之战爆发,诈降的黄盖开船来投降曹操,不料曹操中计,曹操的船团被黄盖的火船击中而着火,加上庞统的连环计和诸葛亮招来的东风,曹操军溃不成军,经过周瑜的奇袭后几乎全军覆没,甚至到了差点要被关羽所杀的地步。之后曹操惧怕周瑜,一直不敢南下。

周瑜打黄盖后来演变成一条歇后语: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用以比喻两方面都愿意的事情

6.诸葛亮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话说生于公元一九○年,死于公元二二九年,马良之弟,蜀国将领。字幼常,襄阳宜城(今湖北省宜城)人。

司马懿派兵来夺街亭,马谡因为纸上谈兵,自以为是,导致街亭失守。之前马谡曾立下军令状,诸葛亮虽不忍心,但为顾全大局,也只能处斩马谡。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尊重历史初二作文

全文共 793 字

+ 加入清单

大浪淘沙,风烟滚滚,历经岁月辗转辗磨,无数英杰豪士湮没消逝。模糊的记忆中却仍然有那萧萧的易水,悲怆的的诀别,隐忍的辛酸与痛楚?

为什么荆轲愿得谒之,为什么荆轲愿冒着生命危险刺秦王而义无反顾,又为什么荆轲终已不顾?是田光先生以死殉国的激励与奋进吗,是樊巫期的头函使然吗,是两条生命的价值体现吗,是两个人甚至是天下苍生的命运背负吗?荆轲或许并不清楚,但他心中有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如巨大的磐石深深压在心底。而我是荆轲的另一半,我懂荆轲的内心:

如果荆轲是满腹经纶的的屈原,那《离骚》该是更加的坚忍与豪迈。如果荆轲是武艺精湛的岳飞,是飞将军李广,那罪不可赦的秦王就不会得以逃脱。

如果荆轲是卑鄙丑陋的秦桧,荆轲或许早已逃之夭夭而苟且偷生。如果荆轲是要离,是聂政,是专诸,那荆轲就是历史的弄潮儿,就是成功的刺客,就是一位令人景仰的壮士。

如果荆轲是我,那荆轲就不可能临危受命,不可能因担负两个人的生命和天下苍生而义无反顾。

“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行必果。” 太子丹婉责荆轲,而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侠人快语,他勇而多谋,虑事周密。激献樊头,荆轲推心置腹,以诚感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他大义凛然。太子丹疑其有改悔,而荆轲怒斥太子丹曰:“今日往而不返者,竖子也。”他耿直刚烈,不畏权势。秦武阳色变振恐,而荆轲顾笑武阳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震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王。”秦廷上下疑窦冰释,剑拔弩张的气氛得到缓解,真可谓化腐朽为神奇,令人拍案叫绝。荆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而骂:“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虽然荆轲像泼妇一样的箕踞大骂,虽然荆轲没有保持君子的儒雅,从他最后的“遗言”中我们还是能够听出他对太子丹的赤诚之心。忠心耿耿,日月可鉴。 又是一阵秋风瑟瑟,又是一曲悲怆挽歌,悠悠爱国情,慷慨壮士节,如凌寒料峭的梅花傲然开放?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尊重历史初二作文

全文共 873 字

+ 加入清单

历史就像广阔的沙滩,我们滚滚红尘的芸芸众生就像其中一粒粒沙子,有的人一生无所事事终是一粒沙子,有人经历艰辛终成耀眼明珠。

生命是歌—应响彻历史的长空!

当命运的绳索无情缚住刘伟的双臂;当他儿时的梦想几经覆灭;当所有人对他说:”算了吧,放弃吧!“他放弃了吗?不他没有。他用他的双脚为自己开创了一片新天地。在维也纳音乐大厅奏响了专属他的生命乐章,让其响彻历史的长空!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格言,我的人生就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的活!是啊,人生在世,就是经历。如若什么都不做,就浑浑噩噩终此一生,又有什么意义呢?我们应该像刘伟一样奏响属于自己的生命乐章,让其响彻历史的长空,不让自己的人生于无声处度过,不让自己的人生留下空白!

生命是书—应写满历史的纸张!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自幼生长于秦淮烟柳的繁华之地,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一次变故,是曹家一蹶不振,贫困如洗。让曹雪芹每天只能赊酒食粥,其中艰辛又哪是三言两语可以说明的!但他依旧写作像一名“痴儿”。因为他知道只有不停地写作,才能让自己的人生不在空白中度过,才能让自己的人生在历史的书本上留下痕迹!

生命是画—应画满历史的画卷!

梵高在向日葵田地里懒散的躺着,他纠结于一个难解的疑问——自己耗尽心血的画作竟是一幅也无人理解,一幅也无法卖出。对于一个把艺术当生命的人来说:无人欣赏自己的艺术就好比无人重视自己的生命。这是一种被轻视,被鄙弃的痛苦,但他依然“我行我素”的画画,因为他把生命当艺术。他明白:如果不画,那么他的人生将一片空白,将毫无意义!

那么我们呢?我们的生命是什么?作为高三的学生,我们难道不应把握这剩下的一年时间,为我们的学生生涯画上圆满的句号?让我们的人生不留空白吗?

让我们—高唱:“我的未来不是梦”让梦想之声响彻云霄!

让我们—握起勤奋之笔,去书写高考的试卷,书写自己美好的未来!

让我们—用坚持不懈的精神做色去构造美好的蓝图,让自己的人生色彩斑斓!

让我们—乘着梦想之翼,冲刺人生旅途!裹着感动之心,书写精彩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历史将记住你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057 字

+ 加入清单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你的一句轻吟浅唱,便成为后世的千古绝音。你生来就与众不同,纳兰公子。“数岁即善骑射”,骑马挥毫,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填写一阙阙动人词章,历史将永远记住你这位“人间惆怅客”。

德也狂生耳,偶然间,缁尘京国,乌衣门第。

二十岁出头的你,正值血气方刚的年纪,高中进士,位列貂珰,出入禁御,入浑浊官场,却写诗明志:“我本落拓人,无为自拘束,倜傥祭天地,樊笼非所欲。嗟哉华亭,荣名反以辱。”你啊你,是如风飞翔的少年,自由驰骋在天地间。繁华的京师皇城,在你眼中是“正复支公所云:卿自见其朱门,贫道如游蓬户”。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一介贵公子,却爱结交“于世所称,落落难合者”。“功名应看镜,明月秋河影。安得此山间,与君高卧闲。”纳兰公子试勋名为糟泊,势力如尘埃,这等思想,应让历史记住你。

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在人生最美好的年华里,你也曾有过,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二十岁与嫡妻卢氏新婚燕尔,伉俪情深,花前月下,幸福美满。可未曾料到经过三年卢氏难产,撒手人寰,天人两隔。你哀伤地说:“此恨有谁知,天上人间俱怅望,经声佛火两凄迷”。思念亡妻,“坐久忆年时”总想起她的音容笑貌,以至青衫湿遍,“难禁寸裂柔肠”,冷风凄雨中又到了爱妻生日,想到她平时胆小不敢独守空房,如今则是一人在冰冷的九泉之下受尽凄凉,你不禁“几回偷拭青衫泪”中元节,你又用金粉书写经文,夜里去放荷灯祭奠爱妻,祈愿来生再结连理。平日里想为她画一幅遗像又觉得“一片伤心画不成”到了团圆中秋佳节,“只影而今,那堪重对,旧时明月”,更是一切尽成悲咽”。到结婚十一周年时,你仍难忘夫妻恩情,“此情已自成追忆,零落鸳鸯,雨歇微凉,十一年前梦一场”。在薄情的汉人世界里,你始终是一个痴情的人,历史将永远记住你。

叹光阴,老我无能,长歌而已。

你官重却不被重用,因为家世又不能娶心爱的女子为妻,只能在秋风中发出深深悲凉的叹气:对历史王朝兴败更替的省思,对国家征战造成的生灵涂炭和满目苍痍,对家族部落骨肉争夺的惨烈无情,对心心相印恋情的破碎,对丧妻的入骨哀伤,对侍卫生涯的厌倦疲顿……如此种种,都是你秋思中的音律。可能就是这些悲抑的秋思,销殒了你年轻的生命,生命尽头没有了“尘土梦,芭蕉鹿”只能在“断肠声里忆平生”。

纳兰容若你的词之隽婉,诗之超逸,世共知之。读你的词,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北宋以来一人而已”,发自心底又弥漫于生命深处的纯挚与伤怀,临照着你短暂的一生,也使你为世间留下一阙阙异彩长存的词坛绝响,历史,将永远记住你!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历史的作文高中600字

全文共 561 字

+ 加入清单

在不知不觉中,暑假已经过半。在上半个暑假中,我的历史一直是学得浑浑噩噩,但昨天返校时,历史老师的讲话让我找到了学习历史的方法。

首先在预习讲书时。讲历史知识点要讲究七要素:时间,人物,地点,起因,经过,结果,影响。抓住这几点可以使你讲的层次清晰,条理分明。而且历史的每一课都有好几个知识点,这是我们要问自己:这几个知识点为什么要放一起呢?它们有什么关系呢?这样有助于我们贯出一条线来。

其次,在正式学习时,我们要讲究态度与方法。正所谓态度决定一切,学习历史时我们要以对待语数外的态度去对待它。勤奋努力,刻苦钻研才能学好历史。如果你对待它的态度不好,回头历史分数对你的态度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当然,方法也很重要。如果只是一味的去被背,那不仅消耗精力,而且不会有什么成果。学习历史要去理解,灵活变通,举一反三。毕竟历史是开卷考试,谁会给你出大白话呢?同时记笔记也十分重要。尽管记笔记有些麻烦,但它可以清楚地展现出每个知识点,以至于在考试时不会因为操作知识点而失分。

最后就是复习时,这里我有两条方。第一:如果时间充足,最好画一张简单的思维导图,记录一些重点。这样复习时看一下思维导图就一目了然了,不用在一页页的去翻书了。第二,复习时除了看书,也应翻翻之前写的试卷,因为有些题书上没有写,而试卷上却有。

既然有了方法,那我们就要付诸行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历史铭刻心中五四青年主题作文

全文共 403 字

+ 加入清单

历史——

是一部合不上的书,它把所有的时间,空间装订在一起;

历史——

是一张黑白的照片,

把过去所有的一切,定格在瞬间;

历史——

是一部长长的悲喜剧,

爱也悠悠,狠也悠悠

……

当“五四”运动的号角响彻行云时,

一场伟大的青年爱国运动爆发了!

任凭敌人的魔爪肆无忌惮地狂抓;

任凭帝国主义国家的不满与调侃;

任凭一切一切阻挡着他们前行的荆棘。

他们,毫无畏惧!

坚定的步伐愈发坚定了他们爱国的信念,

“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

愤慨之情,溢于言行。

待从头,

胜利的使者终究向着中国人笑逐颜开。

只因爱国青年的视死如归,强烈地爱国主义精神,

“五四”运动才登上历史舞台。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祖国的希望在于我们,

要深深感受中华民族生生不息,

根深蒂固的强大的精神力量。

铭信!中国这条巨龙,将会真正腾飞!

历史不会忘记,

中国人正用最鲜艳的画笔谱写壮丽的诗歌,

书写辉煌的历史。

我们后辈定当前仆后继,

续写中国更光辉灿烂的未来!

[历史铭刻心中五四青年主题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历史将永远记住汉字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091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钟情日本富士山樱花的浪漫,却忘记了中国香山红叶的火热;我们唱着激昂的英文歌,却忘记了台上青衣咿哝软语;我们用国外的语言飞鸽传书,却忘记了感恩铸造上下五千年文明的中国汉字

文字是有生命的,平凡如我者,应当对她心存敬畏!对汉字的心存敬畏,因为是它让我们从野蛮步入文明;对汉字心存敬畏,就像敬畏一位神灵一样,因为是她创造的文明。近些年来,字迹潦草、错字成篇成了中国学生书写汉字的普遍现象。甚至网络、国内许多图书的出版书,在使用汉字的混乱现象比比皆是。随意一篇文章,“的”“得”“地”错误泛滥;对文字不求其解而滥用俯拾皆是;有意歪曲文字立意,用标新立异等做法不一而是,令人为神灵被戏弄而感到悲哀和无奈。

爱汉字,然后感恩汉字。在这一点上,我们真应该去把古代。传说中是仓颉发明的汉字,而惜字宫正是供奉他的庙宇。世人对仓颉的心存感恩,而衍生出爱字惜字的风俗习惯。古人曰,敬字如敬圣,惜字如惜金。很多地方都建有一种似亭或塔的炉体,以焚化废弃的字纸。信手翻开一卷卷古老的文章,大声高歌,“天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从未想过这一个个汉字竟穿越了时空,这一刻好似望见多情的李白笔走龙蛇。低声沉吟“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好似看见多才的王勃酒后挥毫。“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是汉字的壮美;“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是汉字的绮丽;“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是汉字的素雅。只有我们真真正正的爱上汉字的时候,就像古人“废墨收经史,遗文著汉唐”一样虔诚,这样我们就会上升到热爱祖国的境界。同样也只有热爱祖国的人,在乎国家的人才会对汉字充满感恩,这样我们才是一个真真切切的中国人!

爱我中华,惜我汉字。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应当为我们光辉璀璨的华夏文明而自豪,为横平竖直的中国汉字而骄傲。“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被翻译为英语,却是“我看见月亮从我窗前经过,我猜那好像是地上的霜”。每当读到林清玄、周国平等文学大家的巨擘之作,我都会从心底生出一股敬畏和感恩之情。他们对国家无比的热爱、对周遭的体察入微、对生活的真知灼见,源于身为作家的“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的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及他们对国家的拳拳之情,感恩之心。

有些人在文学中感到恐惧,在汉字中感到绝望。而在汉字,之外的“低级趣味”倍感轻松。历史的车轮一刻不停的向前进,永远露出忙碌,只有汉字用她的方式伫立在历史之上,刻出永垂不朽的上下五千年。所以,作为中国人,要从点滴开始,一笔一画写好中国字,一点点端正态度,从内心爱我汉字,爱我华夏。

让我们从内心,热爱汉字,敬畏汉字。感恩汉字,让汉字不被淡化,不再身不由己的堕落。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历史名人的成语故事

全文共 5538 字

+ 加入清单

有多少成语故事是与历史名人有关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历史名人的成语故事,欢迎阅读!

1、四面楚歌的故事(主要人物:项羽)

故事:

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r?ng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就又和韩信、彭越、刘贾jiǎ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p?ng城(即今江苏徐州)的项羽部队。终于布置了几层兵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gāi下(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这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很少,粮食又没有了。夜里听见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惊地说:“刘邦已经得到了禁地了吗? 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说着,心里已丧失了斗志,便从床上爬起来,在营帐里面喝酒;并和他最宠爱的妃子虞yú姬jī一同唱歌。唱完,直掉眼泪,在旁的人也非常难过,都觉得抬不起头来。一会,项羽骑上马,带了仅剩的八百名骑兵,从南突围逃走。边逃边打,到乌江畔pàn自刎wěn而死。 释义:这个故事里面有项羽听见四周唱起楚歌,感觉吃惊,接着又失败自杀的情节,以后的人就用“四面楚歌”这句话,形容人们遭受各方面攻击或逼迫的周围环境,而导致自己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在我们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好好的做人,脚踏实地的做事,若是日常行为表现不好,就未免要遭受“四面楚歌”的厄运喽。

2.破釜(fǔ)沉舟的故事(主要人物:项羽)

发音:po fǔ chen zhōu

释义:一般用来比喻决心战斗到底,勇往直前,拼死一战。表示下了极大的决心,舍出一切,必欲达到目的的作法。

故事:

秦朝末年,秦派兵攻打复国后的赵国。赵军不敌,退守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被秦军包围。被项梁、项羽叔侄等各路义军拥立的楚怀王任命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副将,让他们带领军队前去援救赵国。但是,宋义把兵带到安阳就不再前进了,在此停留了四十六天。项羽非常焦急,再三要求他渡江北上,与赵军里应外合,一举打败秦军。而宋义则希望赵、秦两军打得精疲力尽之时再发兵,以坐收渔翁之利。于是他严令军中不准轻举妄动。与此同时,宋义又宴请宾客,

大吃大喝,而士兵、百姓却忍饥挨饿。项羽实在忍不下去,便杀死了宋义,将士们马上拥戴项羽为上将军。之后,项羽立即派出两名将军,率两万人马渡河解救巨鹿。取得小胜后,项羽下令全军渡河救援赵军。在全军渡河之后,他采取了一系列果断的行动:把所有船只凿沉,把煮饭的锅都打破,把营房都烧掉,只携带三天的干粮,以此表示决一死战的决心,不给士兵留一点儿退路。项羽领军到达巨鹿外围,立即包围了秦军,经过九天激战,最终取得巨鹿之战的胜利 。

3.班门弄斧的故事(主要人物:鲁班)

发 音: bān men nong fǔ

释 义:鲁班,春秋时期鲁国人,著名的木匠。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故事:

鲁班,是战国时代的鲁国人,也称鲁般。他是一个善于制作精巧器具的能手,人们叫他“巧人”。民间历来把他奉为木匠的始祖。谁敢在鲁班面前卖弄使用斧子的技术?也就是说,想在大行家面前显示自己的本领,这种太不谦虚的可笑行为,就叫做“鲁班门前弄大斧”,简作“班门弄斧”。和俗语所说的“关公面前耍大刀”的意思差不多。

4.卧薪尝胆的故事(主要人物:越王勾践)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发音:wo xīn cháng dǎn

释 义:薪;柴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原指中国春秋时期的越国国王勾践励精图治以图复国的事迹,后演变成成语,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故事: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h? lǚ派兵攻打越国,但被越国击败,阖闾也伤重身亡。两年后阖闾的儿子夫差chāi率兵击败越国,越王勾践被押yā送到吴国做奴隶,勾践忍辱负重伺候cì h?u吴王三年后,夫差才对他消除戒心并把他送回越国。其实勾践并没有放弃复仇之心,他表面上对吴王服从,但暗中训练精兵,强政励治并等待时机反击吴国。艰苦能锻炼意志,安逸反而会消磨意志。勾践害

怕自己会贪图眼前的安逸,消磨报仇雪耻的意志,所以他为自己安排艰苦的生活环境。他晚上睡觉不用褥rù,只铺些柴草(古时叫薪),又在屋里挂了一只苦胆,他不时会尝尝苦胆的味道,为的就是不忘过去的耻辱。勾践为鼓励民众就和王后与人民一起参与劳动,在越人同心协力之下把越国强大起来,最后并找到时机,灭亡吴国。

5.围魏救赵的故事(主要人物:孙膑bìn )

发音:wei wai jiù zhào

故事:

战国时,魏将庞涓率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求救于齐,齐王命田忌、孙膑率军往救。孙膑认为魏军主力在赵国,内部空虚,就带兵攻打魏国都城大梁,因而,魏军不得不从邯郸撤军,回救本国,路经桂陵要隘,又遭齐兵截击,几乎全军覆没。这个典故是指采用包抄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它撤兵的战术。孙膑认为,要解开纷乱的丝线,不能用手强拉硬扯,要排解别人打架,不能直接参与去打。派兵解围,要避实就虚,击中要害。

6.三顾茅庐的故事(主要人物:刘备)

发音:sān gù máo lú

故事:

刘备很仰慕诸葛亮的才干,想请他帮助自己统一国家。官渡大战后,曹操打败了刘备。刘备只得投靠刘表。曹操为得到刘备的谋士徐庶shù,就谎称徐庶的母亲病了,让徐庶立刻去许都。徐庶临走时告诉刘备,隆中有个奇才叫诸葛亮,如果能得到他的帮助,就可以得到天下了。

第二天,刘备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去拜访诸葛亮。谁知诸葛亮刚好出游去了,书童也说不准什么时候回来。刘备只好回去了。

过了几天,刘备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雪又来到诸葛亮的家。刘备看见一个青年正在读书,急忙过去行礼。可那个青年是诸葛亮的弟弟。他告诉刘备,哥哥被朋友邀走了。刘备非常失望,只好留下一封信,说渴望得到诸葛亮的帮助,平定天下。

转眼过了新年,刘备选了个好日子,有一次来到隆中。这次,诸葛亮正好在睡觉。刘备让关羽、张飞在门外等候,自己在台阶下静静地站着。过了很长时间,诸葛亮才醒来,刘备向他请教平定天下的办法,并因诸葛亮不答应而哭,诸葛亮见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便答应与刘备共图大业。 那年诸葛亮才27岁。

7、完璧归赵的故事(主要人物:蔺lìn相如)

拼 音:wán bì guī zhào

释 义: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近义词】物归原主【反义词】久假不归

【造句】我今天要去舞会,你的帽子借一下,明天一定完璧归赵。

故事:

战国时候,赵王得到了一块楚国原先丢失的一块名贵宝玉——“和氏璧”。这件事情让秦王知道了,他就派使者对赵王说,自己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来换"和氏璧"。

赵王看了信,心里想:秦王一向是只想占便宜,不肯吃亏的人。这一次怎么这么大方?要是不答应他的请求吧,怕秦国兴兵来进攻;要是答应吧,又怕上当。他想来想去,拿不定主意,就和大臣们商量,但大臣们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

蔺相如知道了这件事,便对赵王说:“大王,让我带着和氏璧去见秦王吧。到那里我见机行事。如果秦王不肯用十五座城池来交换,我一定把和氏璧完整地带回来。”赵王知道蔺相如是个既勇敢又机智的人,就同意他去了。

蔺相如到了秦国,秦王在王宫里接见了他。蔺相如双手把“和氏璧”献给秦王。秦王接过来左看右看,非常喜爱。他看完了,又传给大臣们一个一个地看,然后又交给后宫的妃子们去看。

蔺相如一个人站在旁边,等了很久,也不见秦王提起割让十五座城的事情,他便知道秦王根本没有用十五座城池换取宝玉的诚意。可是宝玉已经到了秦王手里,怎么才能拿回来呢?他想来想去,想出了一个计策。只见蔺相如走上前去,对秦王说:“这块‘和氏璧’虽然看着挺好,可是有一点小瑕疵xiá cī,让我指给大王看。”秦王一听"和氏璧"有瑕疵,赶紧叫人把宝玉从后宫拿来交给蔺相如,让他指出来。

蔺相如拿着“和氏璧”往后退了几步,身体靠在柱子上,气冲冲地对秦王说:“当初大王差人送信给赵王,说情愿拿十五座城来换赵国的和氏璧。赵国大臣都说,千万别相信秦国骗人的话,我可不这么想,我说老百姓还讲信义呐,何况秦国的大王哩!赵王听了我的劝告,这才派我把"和氏璧"送来。没想到方才大王把宝玉接了过去,随便交给下面的人传看,却不提起换十五座城的事情来。这样看来,大王确实没有用城换璧的诚心。现在宝玉在我的手里,如果大王硬要逼迫我,我情愿把自己的脑袋和这块宝

玉一块儿撞碎在这根柱子上!”说着,蔺相如举起“和氏璧”,面对柱子,就要摔过去。

秦王本来想叫武士去抢,可是又怕蔺相如真的把宝玉撞碎,连忙向蔺相如赔不是,说:“大夫不要着急,我说的话怎么能不算数哩!”说着叫人把地图拿来,假惺惺jiǎ xīng xīng地指着地图说:“从这儿到那儿,一共十五座城,都划给赵国。”蔺相如心想,秦王常常会耍shuǎ鬼把戏,可别再上他的当!他就跟秦王说:“这块‘和氏璧’是天下有名的宝贝。赵王送它到秦国来的时候,斋戒zhāijia了五天,还在朝廷上举行了隆重的赠送宝玉的仪式。现在大王要接受这块宝玉,也应该斋戒五天,在朝廷上举行接受宝玉的仪式,我这才能把宝玉献上。”秦王本不想这样做,但见蔺相如态度坚决,只得无奈wú nài地说:“好!就这么办吧!”说完,他就派人送蔺相如到旅店去休息。

蔺相如拿着那块宝玉到了公馆里。叫一个手下人打扮成一个买卖人的样儿,把那块宝玉包着,藏在身上,偷偷地从小道跑回到赵国去了。至于秦王会把他怎么样,他一点也没有考虑。

后来秦王发觉这件事,后悔已经来不及了.想发兵攻打赵国吧,赵国在军事上作了准备,恐怕打不赢。最后,秦王十分恼怒,可又见蔺相如机智勇敢,是位难得的人才,也没有为难他,便放他回到赵国去了。

8、图穷匕见的故事(主要人物:荆轲jīng kē)

拼 音: tú qiong bǐ xiàn

释 义:图:地图;穷:尽;见:现。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故事:

战国末期,秦国实力强盛,攻灭了韩、赵两国后,又向燕国进军。为此,燕太子丹决定派人去行刺秦王,以期扭转局势。

太子丹物色到一位勇士,名叫荆轲。他擅长剑术,是行刺秦王的最好人选。为了使荆轲能接近秦王,特地为他准备了两样秦王急于想获得的东西:一是从秦国叛逃到燕国的将领樊於期的头颅,二是燕国 (今河北某县)的地图,表示燕国愿将这块地方献给秦国。这两样东西分别放在匣子里。行刺秦王的匕首,就放在卷着的地图的最里面。此外,还为荆轲配了一名助手,此人叫秦舞阳。临行时,太子丹等身穿丧服,将荆轲送到易水边。

9、望梅止渴的故事(主要人物:曹操)

故事:

东汉末年,曹操带兵去攻打张绣,一路行军,走得非常辛苦。时值盛夏,太阳火辣辣地挂在空中,散发着巨大的热量,大地都快被烤焦了。曹操的军队已经走了很多天了,十分疲乏。这一路上又都是荒山秃岭,没有人烟,方圆数十里都没有水源。将士们想尽了办法,始终都弄不到一滴水喝。头顶烈日,战士们一个个被晒得头昏眼花,大汗淋淋,可是又找不到水喝,大家都口干舌燥,感觉喉咙里好像着了火,许多人的嘴唇都干裂得不成样子,鲜血直淌。每走几里路,就有人倒下中暑死去,就是身体强壮的士兵,也渐渐地快支持不住了。

曹操目睹这样的情景,心里非常焦急。他策马奔向旁边一个山岗,在山岗上极目远眺tiào,想找个有水的地方。可是他失望地发现,龟jūn裂的土地一望无际,干旱的地区大得很。再回头看看士兵,一个个东倒西歪,早就渴得受不了,看上去怕是难得再走多远了。

曹操是个聪明的人,他在心里盘算道:这一下可糟糕了,找不到水,这么耗下去,不但会贻yí误战机,还会有不少的人马要损失在这里,想个什么办法来鼓舞士气,激励大家走出干旱地带呢? 曹操想了又想,突然灵机一动,脑子里蹦出个好点子。他就在山岗上,抽出令旗指向前方,大声喊道:“前面不远的地方有一大片梅林,结满了又大又酸又甜的梅子,大家再坚持一下,走到那里吃到梅子就能解渴了!”

战士们听了曹操的话,想起梅子的酸味,就好像真的吃到了梅子一样,口里顿时生出了不少口水,精神也振作起来,鼓足力气加紧向前赶去。就这样,曹操终于率领军队走到了有水的地方。

释义:在遇到困难时,不要一味畏惧不前,应该时时用对成功的渴望来激励自己,就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战胜困难,到达成功的彼岸。

10、草船借箭的故事(主要人物:诸葛亮)

故事:

周瑜yú非常嫉jí恨诸葛亮,总想找个理由杀掉诸葛亮。

一天,周瑜让诸葛亮造10万枝箭,并说10天内就要。诸葛亮痛快地答应了,说:“我3天之内就送10万枝箭过来。”周瑜很吃惊。诸葛亮向鲁肃借了20只快船,600名士兵,把每条船用布蒙上,两边堆满一捆捆kǔn kǔn的干草。周瑜得知这一情况后,心里非常怀疑,不知诸葛亮又在玩什么花样。到第三天,天还没亮,诸葛亮便派人将鲁肃请来,说:“请您和我一同去取箭。”然后,把20条快船用长绳连起来,一直往江北驶去。当时,长江上雾云很大,对面看不见人。鲁肃心里不明白,问诸葛亮怎么回事。诸葛亮只是笑,并不回答。

不久,船靠近曹操的水寨zhài诸葛亮命令将船头朝东船尾向西,一字摆开。又叫士兵一起敲鼓呐喊nà hǎn。曹操听了报告,说:“雾天作战,恐怕有埋伏。先让水陆军的弓箭手向他们射箭,雾散后再进军。”于是,箭像雨点一样射向那20条船。箭头准确地落在草捆上,排得密密麻麻。过了一会儿,诸葛亮命令船头掉过来,再由西向东排开,于是,另一面又被射满了箭。等到太阳要升起来时,雾也快散了。诸葛亮命令军士开船,并一起大喊:“谢谢丞相的箭!”

船到了南岸,周瑜已经派了500名军士在江边等着搬箭,卸xia完后共有十二三万枝箭。鲁肃见了周瑜,把诸葛亮借箭的事说了一遍。周瑜叹气说:“诸葛亮真是神机妙算,我实在不如他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历史典故的歇后语

全文共 265 字

+ 加入清单

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人在心不在

关帝庙里挂观音像——名不符实

关胜战李遣——大刀阔斧

董卓进京——来者不善

关云长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

董卓进京——不怀好意

关云长刮骨疗毒——若无其事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司马懿之心——路人皆知

刘备报仇——因小失大

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刘备卖草鞋——有货

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刘备见孔明——如鱼得水

刘备上黄鹤楼——胆颤心惊

刘玄德得了赵子龙——甭说多高兴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历史人物传记作文500字

全文共 547 字

+ 加入清单

中华历史渊源流畅,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历史长河流淌着无数英雄的鲜血,无无数名人伟客载入史册,名垂千古。

五千年的上古文化中鲜为人知的就是哪一位位仁德兼备的君王。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虽不是什么王公贵族的后裔,但他却凭借自己的智慧一统天下。这个人就是汉高祖——刘邦。刘邦原名刘三,及沛县人,家中排行老三,先前是一个小小的泗水亭长。秦末汉初,嬴政失去民心,各地人们都揭竿而起,一心推翻秦王暴政。刘邦在妻子吕雉的劝说下,在沛县起义,自号“汉”,一路攻向咸阳城。因为刘邦推行仁爱,所以一路上愿意投降和追随他的人越来越多,天下大势已经很明了了。可是还有一个十分厉害的角色,那就是号称西楚霸王的项羽。项羽收下兵多将广,个个以一当十,再说项羽,他二十岁便能举起青铜鼎。论武功,恐怕无人能敌。项羽对咸阳城亦是虎视眈眈,刘邦可是遇上了劲敌。项羽在新丰鸿门摆下鸿门宴,欲置刘邦于死地,席中刘邦逃跑。刘邦又用计将项羽围困。项羽随厉害,但也寡不敌众。最后,二人在鸟江畔决战,项羽失败,自刎于乌江畔,刘邦一统天下。刘邦之所以胜利,依靠了除了能力和智慧外,更重要的是两个字“仁爱”,这也正是我们该学习的。

中华古人固然值得尊敬,不过,作为新世纪的我们,跟应该学习古人经验,吸取古人教训。说不定,哪一天,你的名字也会出现在历史史册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04倾听历史的声音作文800字——张瑶

全文共 834 字

+ 加入清单

那天,爷爷听村里人说,村北面有一篇老房子要拆迁并说里面还有我家的老房子哩!于是,爷爷带着我和爸爸去了爷爷口中的老屋

车刚到门口,我和我老爸就惊呆了。外面的大门很大,门上有许多块木头拼成的,已经有些黑。以门缝为中线,两扇门两边靠近门缝的地方有两个很像耳环的门把手。这门很是奇怪,不用锁也不用钥匙就可以把门打开、关上,我跑到天井里明白了这一切。在两扇门上有两个很大的木钩子,将一块门板钉在门上,再把木板向有钩子的一方摁下,当木板进入木钩子里这样门就关上了。房子又矮又黑,四个窗户还是老式的“田”字窗框。房子的外墙和里屋的底部都是有不平的石头砌成的。屋墙约在一米的位置向上就是砖头了。漏在外面的砖头四个角已被磨平,砖和砖之间的缝隙有着橙红色的粉末。

屋里更是不堪入目。推开门,满是灰尘,不得不让我们干咳了几声。我迈过门槛手推着门都不禁打了个踉跄,更何况爷爷奶奶和那时的姑姑爸爸。

正间彷佛现在的客厅,门对着的墙边,有一张高脚方桌,上面有一把暖瓶,桌子两边有两把椅子,做上去都会有吱呀吱呀的声响“爸爸,这房子有多久了?”爸爸被我这突如其来的问题打回了“原形”,他看爷爷,爷爷意味深长的说:“这房子有年数了,你大姑出生的时候我们都在这住三四年了。”我彷佛回到了那个时候,甚至可以听到大姑的哭声.....

因为我家是庄户人,所以东间是接待客人的地方。爷爷说在东间进门后北墙曾经有沙发和桌子,可是现在早已不见了踪影。沙发正对着是一个高低柜,低柜上曾经是一台电视机,电视机很小,就像微波炉一样大小。高的那头放录音机,也早已不见了踪影。这时我放佛听到录音机里放邓丽君的歌,看着那年轻时的李连杰和成龙的电影。

西间更是简单,进门后先看到的是一个大衣柜,柜中有一面大镜子。北面则是一张长方形的学习桌。桌上什么也没有,但是岁月给它留下了深深的皱纹。桌子对面是炕,炕很大,也许是家里很多人的缘故!

倾听历史声音,为你讲述动人的故事,或许那些事你不记得,但是在历史的道路上它为你的里程碑添了龙飞凤舞的一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历史的魅力作文600字

全文共 652 字

+ 加入清单

什么是历史,真正的历史?什么是历史真正的魅力?也不是繁杂的历史课本,确实那线装竹板散发的古色古香,它不是厚重尘封的往事,却是那古老基垫酝酿的深沉悠远;它不是道听途说的故事,却是那五千年的积累,五千年的传承,一个民族真正的内涵。

从远古走来,炎黄两帝的光辉开启了中华文明的渊源,尧舜禹的禅让奠定了一个文明古国的根基。启的夺位看似只是一段插曲,却开创了封建世袭的先河,第一个朝代夏,如同一颗东方明星般冉冉升起。商,朝歌的光辉纵是一把大火也不能埋没,哪怕深埋地底,哪怕千年腐化,一件件出土文物的背后曾是一个帝国何等的繁华。西周,伯侯演易,周公义礼,一个民族的根本精神自此有了支柱。然而八戎进京,打乱了一切,之后平王东迁,点燃了中兴的希冀。事与愿违,日日衰弱日日离散的国度,随着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上台而落幕。这就是历史的魅力硝烟瓦砾后,是一个民族的支柱与根源。

继往开来的春秋战国虽说政治混乱,却开创了中华文明的盛兴时代,如同宇宙爆发般,思想在神州大地上回旋冲荡,先秦的诸子百家创造了中国的思想,不论是仁义礼智的儒家大肆宣扬着礼易治国的根本方针,是法家的以法治国以法安国王民同罚的公平理智,是墨家的精通百工兼爱非攻,是庄子的大鹏鸿志心隐云边,是名家的诡辩神论,思飞天外……这就是历史,不是枯燥的资料、繁琐的文稿,而是一段文化的发源,思想的兴起。

这是一段看似尘封的历史,却散发着一个民族的精髓,这是一段看似枯燥的历史,却冲荡着理性与思想的狂潮,这是一段看似冗余的历史,却闪耀着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荣光!这就是历史的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让我感动的历史人物作文

全文共 757 字

+ 加入清单

征文演讲-让我感动历史人物作文600字

回顾历史,有谭嗣同舍生取义,甘做中国为变法牺牲的第一人;有朱自清一身重病,宁愿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的崇高的民族气节;有邓世昌放弃求生,英勇殉职的爱国之情。这些伟人的事迹边县了他们强烈的爱国之情,让人感触颇多。但令我深受感动的人是法国作家雨果先生。

雨果先生一生十分同情贫苦儿童。在他流亡期间,仍力所能及地帮助孩子。他每周都邀请附近的贫苦儿童吃一顿便饭。这些孩子不分国籍,不分宗教,同桌进餐。雨果先生不仅自己这样做,还带动许多富人家庭这样做。除此之外,雨果先生一直坚持把这小小的善举――儿童会餐搞下去,把自己的版税收入充作小朋友的餐费。并且把在冬天让衣衫褴褛的孩子穿上寒衣,让光着脚的孩子穿上鞋当作他引以为乐的事情。有人说:教育者之爱,应比母爱更细腻,比父爱更广博,比情爱更质朴,比其他一切亲情之爱更纯洁,更高尚。这句话在雨果先生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他把自己真挚的爱分给了所有贫苦的孩子们。

雨果先生不仅有着博爱之心,而且他主张自由、平等、民主、和平。在雨果先生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中,站在公正的立场上,无情地揭露了法国政府可耻的行迹。这是何等的勇气啊!雨果先生在信中说道:在世界的某一个角落,有一个世界的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雨果先生对圆明园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的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于的事情。雨果先生对英法联军强盗行经的讽刺。雨果先生在信的末尾表示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还给被掠夺的中国。这无不体现了雨果先生极大的勇气、博大的胸怀和高尚的品格。

人们常说,美国有罗斯福,英国有丘吉尔,苏联有斯大林,匈牙利有卡达尔。而我认为法国有了雨果,才有了民主。雨果先生的所作所为令我深受感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历史典故:鲍叔牙荐管仲

全文共 1600 字

+ 加入清单

齐国内乱, 管仲和鲍叔牙分道扬镳,各为其主,成了敌对的好友, 鲍叔牙举贤不避亲, 小白用贤不避敌,齐国的霸业由此奠基,管鲍之交称为千古美谈。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历史典故:鲍叔牙荐管仲,欢迎阅读!

周平王在公元前年把国都迁到洛邑。从这一年起到公元前年周被秦消灭为止,历史上称为东周。东周又分为两个时代,一般把公元前年到公元前年叫做春秋,把公元前年到公元前年叫做战国。东周是个动荡的时期,周天子一天天丧失了权势和威力,称霸的诸侯国的权力大于天子。到后来周天子的国土只相当于一个很小的诸侯国了。

春秋初期,齐(都城临淄,在今山东淄博)是个大诸侯。公元前年到公元前年,齐桓(huán)公在位。齐桓公即位七年后就开始称霸。他得力于管仲,管仲又叫管敬仲,名夷吾,字仲,治理国家的本事很大。齐桓公任命他为国相以后,齐国一天比一天强大。可是以前管仲却是齐桓公的死敌。这是怎么回事呢?那就不能不归功于鲍叔牙了。

原先,齐国的国君是齐桓公的哥哥齐襄公。齐襄公残暴荒唐,连他的两个兄弟都逃到别国去了。这两个兄弟是两个母亲生的。一个叫公子纠,逃到了鲁国(都城在今山东曲阜)姥姥家。一个叫公子小白,就是后来的齐桓公,逃到了莒(jǔ)国(都城在今山东莒县)的姥姥家。公子纠的师傅是管仲,公子小白的师傅是鲍叔牙。

管仲和鲍叔牙从小就是好朋友。他们分别在当纠、小白公子的师傅以前,合伙做过买卖。鲍叔牙本钱出得多,管仲家里穷,出的本钱少。赚了钱呢,管仲倒多拿一份。伙计不服,鲍叔牙说:“管仲家里难,等着钱用,多分点给他我乐意。”他们俩也一块儿打过仗。冲锋时,管仲排在鲍叔牙后头,退兵时,管仲跑在鲍叔牙前头。人家说管仲贪生怕死。鲍叔牙分辩说,管仲不贪生,不怕死,他的母亲老了,多病,不能不奉养母亲。还说:“他的勇敢天下少有。”管仲听了这些话就对人说:“唉,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却是鲍叔牙!”

公元前年,齐襄公被人杀死了。第二年春天,齐国的大臣派使者迎接公子纠回去做国君。鲁国的国君鲁庄公亲自派兵护送。管仲怕小白抢在前头,就带着几十辆兵车赶紧走。走到即墨(在今山东平度东南),听人说公子小白已经跑在头里了。管仲使劲地追,追了三十多里路才追上。管仲瞧见公子小白坐在车里,也不多说,偷偷地拿起弓箭,对准了公子小白,“嗖”地一箭射过去。公子小白大叫一声,口吐鲜血,倒在车子里。管仲一看,小白死了,急急忙忙带着人马逃跑。他想公子小白已经被射死,公子纠的君位稳坐了。

谁知道公子小白并没有死,只是咬破舌头,弄得满口的鲜血装死。鲍叔牙护着小白抄小道赶到都城临淄(zī),可是公子纠年龄比公子小白大,照理应该立公子纠。鲍叔牙硬是说服了大臣们,立公子小白为国君,就是齐桓公。齐桓公任命鲍叔牙做宰(最高助手),鲍叔牙推辞不做,说管仲才可以当这个官。

不久,鲁国的兵马送公子纠回到了齐国地界。齐国的鲍叔牙立即请齐桓公发兵抵抗,结果鲁庄公吃了败仗,又把公子纠和管仲带回鲁国。不料齐国的追兵追上门来打。鲁庄公没有法子,逼死了公子纠,拿住管仲。鲍叔牙关照齐国的使者对鲁庄公说:管仲射过齐桓公,齐桓公要报一箭之仇,亲手杀了他。鲁庄公只好把管仲装上囚车,押回齐国。管仲明白,自己能活着回去,全是鲍叔牙的主意。原来鲍叔牙要举荐管仲帮助齐桓公治理齐国,怕鲁国先杀管仲。等到管仲一回到齐国,鲍叔牙就亲自到城外迎接。

接着,鲍叔牙大力把管仲保举给齐桓公。齐桓公说:“他拿箭射我,要我的命,你还叫我用他吗?”

鲍叔牙说:“那会儿他是公子纠的师傅,管仲自然冒死帮着公子纠啦。管仲的本领比我强十倍。主公要是用他,他准能给您立大功。”

齐桓公听了鲍叔牙的话,立即拜管仲为相国。鲍叔牙反倒做了管仲的副手。

管仲当相国以后,发挥他的政治才能,大力实行改革,使齐国的国力迅速增强。七年后,齐桓公就称霸四方,不久齐桓公就成了春秋第一霸。他尊称管仲为仲父。鲍叔牙则一心为齐国着想,甘居管仲之下,历史上传为美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写历史影/视观后感

全文共 473 字

+ 加入清单

历史的风,吹翻起抗日战争打响的篇章,我跟随着镜头重温那炮火轰鸣的战争年代,再现抗日英雄抛头颅、洒热血、不畏牺牲的英雄本色。日本帝国主义大肆张开它的魔爪,从“七七事变”到京津失守,再到淞沪沦陷,大半个中国已经被日本的铁蹄践踏。而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竟还可笑地要推行所谓“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将中国牢牢的囚禁起来。但,中国人是不可辱的,中华民族是不可辱的,中国人将为国而生,为国而战,甚至为国而死!想要破了这个“囚笼”,就要拆它个七零八乱!

影片中一个镜头让我至今无法忘怀,无法搁浅——硝烟弥漫,横死遍野,八路军以村子为根据,冒着敌人枪林弹雨般的炮火,沿着陡峭的山岩向敌人强攻,负伤的战士从矗立的山岩跌进了深谷。但一个倒下去了,后面的战士还是英勇的冲上来,鲜血洒满了娘子关,仅过了三小时的激战,八路军终于占领了娘子关,全部肃清敌人。黎明的时候,鲜艳的战旗迎着东方灿烂的阳关飘扬在鲜血染红的娘子关上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身如少年的我们,当无悔于先烈,无悔于国家,更无悔于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素女与大鸿历史典故

全文共 1476 字

+ 加入清单

轩辕黄帝有个妹子,名叫素女,嫁给了黄帝的大臣大鸿。大鸿追随黄帝到涿鹿去灭蚩尤,一去三年不回,素女日夜思念着自己的老公。部落每日分给她的肉食果子什么的,她总留着些,想等大鸿回来吃。晚上总做恶梦,她经常从梦中惊醒,呆坐着说胡话:“这一仗败了,大鸿叫蚩尤杀了。”只有一次的梦她很满足,她正在梳着自己黑油油的头发,大鸿走来,悄悄地站在她身后,看着这个山花一样悦目的姑娘,眼里布满了柔情……素女提着竹篮在山上摘野果,“噢?嗨?”远远的平原上传来了大鸿粗犷的声音……他们又成亲了。大鸿走在男性的最前边,蛮精神的,咧着大嘴巴笑。素女和姐妹们端着烤肉和玄酒欢笑着迎接……她和大鸿手拉手在一个满是鲜花的山坡上走呀,飞呀……素女日思夜想,只盼着黄帝早日战胜蚩尤,使全国人都能过上安宁日子,也盼着大鸿早日回来团聚。她盼呀,想呀,不知流了几许相思泪。

这一天总算盼到了!黄帝骑在高头大顿时气宇轩昂,好多士兵扛着金戈、金斧,握着金刀,神气十足。素女挤在欢迎的人群里,急切地在部队中搜寻着大鸿……风后、力牧、应龙都回来了,惟独不见大鸿。素女急了,仿佛有些发狂,拦住黄帝,问大鸿哪里去了?黄帝低下头,停了一下说:“大鸿到另外地方执行任务去了,后边就回来。”可是素女的心却不由得扑扑地跳,她隐约以为哥哥在骗她。本来大鸿追随黄帝去作战,一直十分勇敢,每次上阵都挥动着石斧左右砍杀,蚩尤的人马无人能抵挡。这一天,全国着大雨,双方还在交战。黄帝命应龙借助水力摆一个水阵,抵挡蚩尤的进攻,谁知蚩尤的士兵全是南边人,他们水性好,一个一个;中过了水阵。大鸿看到这种景象,抡起石斧就和蚩尤战在了一起。应龙、力牧也各和蚩尤的一个上将拼杀。这时,凤伯雨师(蚩尤的两个上将)也冲过来围住大鸿血战。大鸿十分勇敢地挥动着石斧,以一当十,左砍右挡,不退一步。黄帝带领雄师叫嚣着冲过来。突然,风伯的金刀削过大鸿的肩头,大鸿负伤了!但是他仍旧拼力砍杀……风声、雷声、雨声掺杂在一起,像乱舞的战鼓轰鸣……大鸿一斧下去,蚩尤不及招架,滚向后去。大鸿回身架住雨师的金斧,冷不防,蚩尤从背后砍来……

黄帝终于忍痛告诉了素女,大鸿牺牲了。素女抽泣着,声音哀婉悲凄,谁听了都要流泪。举办葬礼的这天,素女没有哭。天近傍晚,部落前面的空隙上,燃起了三堆大火。素女双膝跪倒在大鸿的尸体旁,双手抱成拳贴在额前,虔敬地替老公祷告。来到坟地,人们把死者头西脚东安放进土坑里,一个人把陶壶里的玄酒倒在手上,向死者身上弹洒。素女噙着泪把自己亲手做的食物,连同平时为大鸿留下的果子一个一个装进陶罐,放在大鸿的右手边。黄帝从身上取下自己的长稍大弓,轻轻地放在大鸿的左手旁……

回到屋里,素女才想起了哭。她双肩抽动着,哭呀,哭呀,声音细细的,长长的。一钩残月挂在夜空,素女凄凄切切的哭声传得很远,很远……

黄帝用铜造了二十面大镜,送给素女慰藉她。素女对着镜子,更感到自己形单影只。她的眼睛清楚地凹了进去,眼光也凝滞了,表情惨白。伶伦造出乐器后,黄帝要求每个女性都得学会演奏。轮到素女了,她披散着头发,穿一身白色衣服,鼓瑟,那声音哀不自胜,在座的人都跟着瑟声落泪。素女越弹越哀痛,黄帝也以为太悲痛了,就将五十根弦的瑟破为二十五弦。

素女纪念大鸿,眼泪流干了,声音哭哑了。一天,她对看她的人讲,她梦见大鸿活过来了,在南山替黄帝放马,大鸿叫她去哩。素女终于随大鸿而去了。黄帝为了怀念素女的痴情和大鸿的功勋,就仿照素女的哭声,亲自制作了一种乐器,因为是两根弦一张弓,就取名为“二胡”。今后,每到夜晚,无论谁拉响二胡,人们一听到那凄凄婉婉的声音,就说是素女在哭大鸿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白头如新历史典故精选_800字

全文共 711 字

+ 加入清单

【出处】(汉代)邹阳《狱中上书自明》。

【释义】白头:头发白了,代指老年;新:新交。互相认识的时间虽久,却跟刚认识一样。形容交朋友彼此不了解。

历史典故

邹阳是西汉时期的齐国人,他听说梁孝王礼贤下士,就到梁国来游学,并上书给梁孝王,纵谈天下大事,以展示自己的才华。羊胜和公孙诡都是邹阳的朋友,他们也都是有才之人,但是羊胜嫉妒邹阳的才华,几次在梁孝王面前说他的坏话,终于有一天,梁孝王信以为真,下令将邹阳关进监牢,准备处死。

邹阳十分激愤,他不甘心就这样被人陷害,于是,在狱中给梁孝王写了一封信,信中列举事实说明:待人真诚就不会被人怀疑,纯粹是一句空话。他写道:“荆轲冒死为燕太子丹去行刺秦始皇,为燕国报仇,可是太子丹还一度怀疑他胆小畏惧,不敢立即出发;卞和将宝玉献给楚王,可是楚王硬说他犯了欺君之罪,下令砍掉他的双脚;李斯尽力辅助秦始皇执政,使秦国富强,结果被秦二世处死。俗话说:‘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意思是:双方互不了解,即使交往一辈子,头发都白了,也还是像刚认识一样;真正相互了解,即使是初交,也会像老朋友一样。相知与否,不在于相处时间的长短。”

梁孝王读了邹阳的信后,很受感动,立即把他释放,并奉为上宾。

【成长心语】

友情是一种不能完全用理智去对待的情感。两个人之间的友谊,与地位无关,与年龄无关,与时间亦无关。有些人,你即使与他相处一生,他也无法了解你内心深处的想法;但有些人,你们即使只是初相遇,他也已经可以看出你心底最深处的渴望。朋友也是要讲究缘分的!朋友是人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之一,你不仅要知道财富为何物,还要善于创造财富,善于从茫茫人海中找到那个知你心的朋友,并及时将那些永远无法沟通的人从朋友行列中驱逐出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历史典故:倚门倚闾

全文共 826 字

+ 加入清单

历史典故既有神话传说,也有表现民族英雄薛仁贵、岳飞精神的“征东图”、“忠贤图”,传达了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之魅力。今天,小编为您带来的是历史典故:倚门倚闾,欢迎阅读!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六》。

【释义】闾:古代里巷的门。形容父母盼望子女归来的迫切心情。

【历史典故】

战国齐湣王时,燕、秦等国联合攻齐,燕将乐毅领兵侵入齐都临淄,齐湣王逃亡卫国。楚国派大将淖齿率领军队前去援助齐国,其实楚国并非真心救齐,淖齿杀死了齐湣王,和燕国分占齐国领土和宝器。直到田单大破燕军,才收复了齐国的失地。

齐王的宗族王孙贾,十五岁就被召进宫当齐王的侍臣。他母亲很爱他,每当他入朝,总要再三叮嘱他早些回来。如果他回家晚了,母亲就会焦急地倚在门外等他。

齐湣王外逃时,王孙贾没有跟在身边,后来想要去寻找的时候,却失去了齐王的消息,于是便回家了。王孙贾的母亲见儿子回来了,便问他:“燕兵来了,你为何不保护齐王?”王孙贾回答说:“我不知道大王在什么地方。”

母亲听了很生气地说:“平时你早上出去,回来晚了,我都会倚在家门口等你;如果你傍晚出去,好半天不见回来,我更要到巷口去等你。你十五岁起就跟在大王身边,身为大王的侍臣,竟然不知道他去哪里了,那你还回家干什么!”王孙贾听了,很惭愧,连忙去寻找齐湣王,多方打听下落。当得知齐湣王已经被害时,立即号召百姓,宣誓起义,当场就有四百人响应。

【成长心语】

没有水的世界,生命荡然无存;没有母爱的世界,生命岌岌可危。面对母爱,任何语言似乎都是苍白的;面对母爱,任何艰难困苦都是不堪一击的。对母爱的鉴赏和领略,是我们一生永远做不完的作业。

当你在外面玩疯了、忘记时间时,母亲一直站在门口等你回去;当你闹别扭不吃饭,母亲热了又热,只怕饿坏了你;当你过生日邀请同学来家里的时候,母亲忙前忙后,准备了丰盛的饮食,只为了让你与同学玩得开心……你平安、快乐,便是她最大的幸福。不要再嫌弃母亲唠叨,因为她的衰老是你成长的前提,感恩母亲,就从这一刻开始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历史高一作文700字

全文共 706 字

+ 加入清单

时尚是什么,只有超越世人的不同观点才能成为时尚吗,不时尚是一种态度,只要有思想的创新历史也能成为时尚。

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化大国中国现如今正常着文化强国而进发,一个真正的文化强国,其文化是能够领导潮流的所在。而南岳中学的宣传栏上一股隐藏的潮流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甲骨文,中国历史上最早最早的系统字体,若是在以前有人说甲骨文成为新的潮流,我是断不相信的,但现如今经过陈教授与他的团队重新重做的甲骨文完成了这一看似不可能的任务,陈教授用事实证明了历史也可以成为时尚。

历史的传承离不开科技的创新。优秀的传统文化,含有不可忽视的强大力量将以时代的创新这些优秀的文化就能再次幻化焕发光彩,陈教授对甲骨文的重新解读并加以流行语表情包,使其重新受到人们的关注,这是一个好的开头,引领着文学创作者从历史的大河中发现新的不一样的时尚,发现历史的美。

艺术的发展是与历史的发展紧密相连的。艺术是人们所追求的,而历史在我们没有意识之前悄悄的记录下关于艺术的所有发展。故宫博物馆因为它的重要性,曾在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了一段时间,这里所指的消息消失是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之意,而自去年来故宫博物馆常常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原因有二:其一博物馆推出了线上观赏和网络实时截获等功能,让人们轻易地了解到各种相关知识,文物们也就变得生动起来了。

其二博物馆结合生活用品,推出了各种美丽而富有寓意的产品,使得文物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融合在一起。故宫文物,用行动证明了“文物”也有春天。

我们永远也不知道下一秒的时尚是什么,但我们可以通过与时代的融合,创作出新的时尚。历史也是一种时尚,能否发掘出它的魅力,是我们成功与否的关键。与科技一起进步,让历史重新活起来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有关中秋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891 字

+ 加入清单

农历八月十五的中秋佳节,大家都想到了赏月吃月饼,本文就来分享一篇有关中秋的历史典故,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月下独酌

诗人李白写自己在花间月下独酌的情景。“对影成三人”句构思奇妙,表现了他孤独而豪放的情怀。《李诗直解》:“此对月独饮,放怀达观以自乐也。”诗人上场时,背景是花间,道具是一壶酒,登场角色只是他自己一个人,动作是独酌,加上“无相亲”三个字,场面单调得很。于是诗人忽发奇想,把天边的明月,和月光下自己的影子,拉了过来,连自己在内,化成了三个人,举杯共酌,冷清清的场面,就热闹起来了。

貂蝉拜月

貂蝉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国色天香,有倾国倾城之貌。传说貂蝉降生人世,三年间当地桃杏花开即凋;貂蝉午夜拜月,月里嫦娥自愧不如,匆匆隐入云中;貂蝉身姿俏美,细耳碧环,行时风摆杨柳,静时文雅有余,貂蝉之美,蔚为大观。正是因了这种美貌,让弄权作威的董卓、勇而无谋的吕布反目成仇,使得动乱不堪的朝野稍有安宁之象。

玄宗游月

相传唐玄宗与申天师及道士鸿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兴起游月宫之念,于是天师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云,漫游月宫。但宫前有守卫森严,无法进入,只能在外俯瞰长安皇城。在此之际,忽闻仙声阵阵,清丽奇绝,宛转动人!唐玄宗素来熟通音律,于是默记心中。这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日后玄宗回忆月宫仙娥的音乐歌声,自己又谱曲编舞,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朱元璋与月饼起义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小学生必学历史成语故事4:揭竿而起

全文共 290 字

+ 加入清单

【释义】揭:举;竿:竹竿,指旗帜。揭竿为旗,奋起反抗。泛指人民起义。

【语出】 汉?贾谊《过秦论》:“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人物】几百人一下子都表示情愿豁出性命跟着陈胜(今河南省方城县东孟洼村人)、吴广(今河南太康人)一块儿干。大伙砍伐树木为兵器,高举竹竿为旗帜,对天起誓,同心协力,推倒秦二世(嬴姓,名胡亥,也称二世皇帝,秦始皇第十八子),替楚将项燕(项羽的祖父)报仇。大家还公推陈胜、吴广做首领,一下子就把大泽乡(今安徽省宿州市南蕲县镇小刘村)占领了。大泽乡的农民一听陈胜、吴广他们起来反抗秦朝的暴政,青年子弟都纷纷拿着锄头、铁耙、扁担、木棍来营里投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