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浏览

2331

作文

1000

历史将记住英雄作文800字

全文共 835 字

+ 加入清单

在世界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默默无闻,隐藏在平凡的人流之中。他们不被重视,有的甚至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但是他们在死前的那一刻,生命并发出耀眼的光,照亮的不是自己,是身边的人们。他们本应有一个体面的葬礼,人们也应用心感谢他们,但是并没有,什么都没有,他们被遗忘吞没了。他们有个名字叫英雄

英雄,伴随着不仅仅是荣誉,更多的是那一份责任。二战时期的英国,有一个叫作约克。伊万期的普通人。他生活中的并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也不具有任何属于英雄的品质。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他死前,身后竟立着一枚定时炸弹。难道他不怕死吗?不,他也怕,他额头上冒着冷汗,高呼着“离开我”。他立在那唯一的理由仅因为他是一个民防人员!然后炸弹爆炸了,他也消失在这个世界上。迎接他的不是光鲜的奖章,也不是人们的感激。他理所应当的被遗忘了,被人们遗忘了。一直到多年以后,这位被淹没在历史中的英雄才被发现。

被拯救的人并没有意识到,拯救他们的人付出了什么。也许只要几个星期,他们就不再记得发生过什么,就像鲁迅先生所说的无恶意的庸人。他们跟随着大众,逃避一切影响他们生活的东西,排斥着那些会改变他们宁静生活的东西。约克曾是其中一员,但他在发现这枚炸弹时做出了一个选择。他的选择不是大多数人会选的逃避,而是接受,用自己的生命作为代价,接受这一份沉重的责任。从那一刻开始,他已经脱颖而出,成为了一位英雄。

在中国近代史中也涌现了不少英雄,他们为了解救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用自己的生命来换取人民的自由。但人们并没有感受到这些,他们在刑场上漠视着英雄们的鲜血流向大地,却没有任何感触与同情。他们宁可作为旁观者中的一员,宁可理所当然的去将责任看做别人的事。烈士们满怀着革命热血,换来的确是冷漠吗?英雄们付出了很多东西,他们不应该被忘却。而我们应该去感恩,去记住他们。

时间还在不停地向前走,风吹起沙,将英雄的名字越埋越深。但只要我们心怀感激,去用心记住他们,相信再强的风也吹不掉他们的名字,被埋得再深也会重新发出泥土挡不住的光芒。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历史的伤痕小学想象作文

全文共 544 字

+ 加入清单

1937年8月28日,天阴沉沉的,太阳被层层乌云遮住了,天空灰蒙蒙一片,上海的火车南站仍然还是热热闹闹的,提着包裹出远门的,站台上依依惜别的,一辆辆黄包车来来往往,接送着南来北往的客人。大家一点也没有察觉到一小队全副武装的日本士兵正向火车站鬼鬼祟祟地靠近,他们手里都端着冲锋枪,腰间挂着鼓鼓的子弹袋,一双双恶狼似的眼睛盯着善良的人们。

突然,一阵枪炮声响遍了整个火车站,顷刻间,整个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层层楼房都一幢幢地倒下来。炸弹不断地在人们头上爆炸,站台上顿时成了一片火海,人们在烟雾中哭喊着,挣扎着,一个个艰难地爬起来,有痛苦地倒下去。鲜血染红了一根根铁轨和枕木。这时,一位年轻的母亲拉扯着一个两三岁的孩子,跌跌撞撞地跑向远处,“呯”一颗子弹无情地打中了母亲,只剩下可怜的孩子跌坐在铁轨上,拼命地撕扯着嗓子,不停地哭叫,隐约可以听见“妈妈!妈妈!……”的叫喊声。几个日本兵看着这一切,手舞足蹈的欢叫着。

忽然,又一颗炮弹落下来,顿时火光冲天,一会儿,火光没了,孩子不见了,只有一只小凉鞋挂在废墟上。据后人转说,这一天共有几百人丧生在鬼子的炮弹和枪刀下。

战争无情的掠夺了一个个无辜的生命,日本侵略者为了自己的强大,发动侵华战争,我们要牢记教训,国弱者会被欺凌,只有强者才能不被欺负。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历史之声作文800字

全文共 898 字

+ 加入清单

“请用心听,不要说话。”——题记

如果历史有声音,那么你听到了吗?如果历史有声音,那么你听过吗?如果历史有声音,那么你愿意倾听吗?嗯,我听到了,我正在听,也愿意听。

放眼望去,骄阳下的建川博物馆正散发出它独特的魅力。它越是神秘就越是让人神往。历史,一直是一个厚重的话题,并不是指文物史料厚重,而是人们心情的厚重。而此刻我将带着这份厚重走进历史去听听它的声音,

馆内一张张图片定格了那时刻,一段段文字诉说了那些年不屈的抗争。我想无论哪一个民族都定然有过那么一段血和泪融成的不堪回事的历史。在那些危难面前,哪些奋起抗争的民族打败了侵略者,逐渐强大、崛起,留下了历史的华章。中国自古以来不乏英雄,正是有了那些铁骨铮铮的汉子,有了那些柔韧坚强的女子,那些刻板而又艰涩的历史才变得如此鲜活。在抗日救亡中,许多人牺牲后连一个名字都没能留下,他们心甘情愿做了历史的尘埃,正因如此才有如今的中国,和今天的我们。

走过红色年代馆,映入眼帘最多当然就是毛主席,无论是壁画还是徽章,大的小的各不一样,看着这惊人数量的徽章,可想那年代的人们对毛主席的敬仰有多高啊!

当站在三寸金莲馆前,我的心情是无比纠结的。我渴望亲近历史、触摸历史,可是历史太厚重了,厚重让我迈不开脚步。那一段段封建触目惊心的历史却是无法抹去的事实,时间可以洗刷感情、洗刷过去,可永远无法洗刷事实。最终我还是迈开了脚步,进入馆内,就被浓烈的女性气息所包围,看着一双双小得无法直视的鞋,我的心被震撼着。这是多大的悲哀啊!这是旧社会中国的悲哀啊!看着墙上的“金莲”实拍图,这是中国旧社会女性的脚啊!这就是她们走完一生的脚啊!中国革命的振兴,给广大妇女的解放带来了契机,最终打碎了数百年以来束缚她们的缠脚陋习。想到这些我的心终于得到些许安慰。走出馆门,望着馆门上那女子的小脚,离我们远去的是那缠足到放脚的曲折之路,留下的却是千百年女性的辛酸史!

历史厚重却又伟大,今天我在用心听,没有说话。嗯,那是历史的声音,它在告诉我们收藏历史,开创未来!

王定凡老师评语:好,历史的声音!说得好!你也确听到了历史的声音,抗日烽火、红色风暴、三寸金莲,这些都是历史的“声音”,希再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历史人物传记作文500字

全文共 587 字

+ 加入清单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有很多;有浪漫主义的诗仙—李白。与国家命运融为一体的—杜甫。讽喻社会并且同情人民的白居易。而这些都是一些诗人。

李白是大名鼎鼎的诗仙。他的诗既豪迈奔放。想象力丰富语言转快。李白喜欢四处游玩。游踪遍及大江南北。写出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李白从很小的时候就刻苦学习,青年的时候立志做一番事业。杜甫是当之无愧的诗圣,他的诗深刻反映了那个复杂的、动荡的历史时代。语言精练凝重,表现出高超的艺术技巧。杜甫在少年时代已经博览群书了。并且在长安居住了十年,对清朝政府的腐败和黑暗有着切身感受。写得诗往往表达出对统治者的的不满和对人民的同情。白居易年轻时家境十分贫寒,十五六岁的时候,他带着他的作品拜访文坛名流顾况,而顾况却看中了白居易的诗。说白居易的诗直如白话,通俗易懂,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

李白。杜甫、白居易是我国唐朝时期的杰出诗人。而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唐诗的内容不仅丰富而且风格多样、才华横溢的诗人更是层出不穷。今天我们依然能读到唐朝俩前多位诗人近五万首诗歌,而这一切都是唐朝才出来的唐朝诗歌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就是这三位。

从这些诗中我知道了一个道理,那就是;统治者一定要关心百姓的疾苦。要多多亲自去找一些有才能的人来辅导国家,这样政治才不会混乱。而唐朝的由盛转衰就是因为唐玄宗后期的统治腐朽。所以统治者一定不要贪图享乐而从此断送了国家的命运。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历史将记住李白作文800字

全文共 901 字

+ 加入清单

风,轻拂过书卷,一片醉在清酒中的叶,恣意地飘,飘进兴盛的长安。

这男子眸子一丝醉意,向一见他便惊艳了的那人,提笔挥墨,“问白是何人?”哈!“青莲居士谪仙人,酒肆藏名三十春。”

记得他少年时,挥手舞剑,引得飒飒声响,休息时便捧一本奇书而观之,喜欢书里或人们传颂的神仙,或许他梦想着,有一天,能够仗剑行走四方,做个自在的大侠吧?于是他像大多同岁人一般,不惧世间险恶,对人生充满希望,写下了《拟恨赋》,对于那些有大作为的人说:“已矣哉!”却又道“桂华满兮明月辉,扶桑晓兮白日飞。”就好像是一个人亲眼所见暴雨包裹的电光闪电后,出现的万里晴空。以至于后来他写下“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对侠客浓浓的倾慕尽在其间!

可是这世界总是复杂的,每个人都难免会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事情,当太白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后,他既不愿同流合污,又不愿使自己为了俗事陷入困境,于是他作出《行路难三首》,不平于宫廷政治的黑暗和险恶,却无可奈何,那么干脆不将这些俗事置放心间,任他们去斗吧!去猜忌吧!反正他是相信“长风破浪会有,直挂云帆济沧海。”况且“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何须在意虚名!历史上的人们,又有几个,到底是明白了这个道理的呢?太白挥一挥衣袖,斟酒一杯,笑看尘世。

“仙人”总是要懂得孤独的,何况是“嫡仙人”呢?皓月当空,花开娇美,太白身边却无友无亲,官场失意可向谁诉?罢了罢了!这般自由,这般美景,怎能辜负?这首《月下独酌》出现在这样一个夜晚:“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连明月和他的影子也能结成酒伴,然后太白弄剑起舞,一齐在花间欢乐;多么浪漫,多么自在啊!

他旷达乐观、狂荡不羁的豪放个性,将这份浪漫成就得独特,奇妙的构想和自然的夸张令后人望尘莫及!过去一千多年,清人敬他的诗妙在“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味外味,使人神远。”

四季不断地交替,花开花落,云起云变,一叶青色漾起酒中波纹的时候,是否会记起醉卧在历史星河中的李白

他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以逸待劳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606 字

+ 加入清单

以逸待劳告诉我们养精蓄锐,又可占先机。下面是小编分享的以逸待劳的历史典故,一起来看一下吧。

【出处】《孙子·军争》。

【释义】逸:安闲;劳:疲劳。指在战争中做好充分准备,养精蓄锐,等疲乏的敌人来犯时给予迎头痛击。

【历史典故】

西汉末年,陇甘军阀隗嚣脱离刘秀,去投靠在四川称帝的公孙述。刘秀大怒,派兵去攻打隗器,结果反被隗器打败。

刘秀再派征西大将军冯异,前去占领枸邑。隗器得到消息,命令部将行巡立刻去枸邑抢占有利地形。冯异的部将们知道后,都劝冯异不要和行巡大军作战。冯异斩钉截铁地说:“我们必须抢占枸邑‘以逸待劳’。”冯异命令部队急行军,抢在行巡之前,占领了枸邑。冯异严密封锁了消息,紧闭城门,偃旗息鼓,让将士们休整。行巡的部队急匆匆地刚赶到城下,城楼上突然鼓声大作,亮出了冯异的帅旗。行巡的军队毫无防备,吓得四下逃窜。冯异大开城门,领兵冲出城来,大败敌军。

让自己的军队养精蓄锐,以等候从远方赶来的敌军,以达到消灭敌人的目的,称为以逸待劳。

【成长心语】

两军对阵时,劳役的程度不同,形势的优劣也不同。一个明智的指挥者,会让自己的军队养精蓄锐,等候从远方赶来的敌军,以达到消灭敌人的目的。冯异在这场战争中,就是赶在敌人的前面,抢占战略要地,以逸待劳,等到敌人赶到时,杀对方个措手不及。在现代竞技体育中,人们非常重视主场作战,都力争取得主场优势,就是因为主场和客场的劳逸程度不同,在竞争中的地位也不同,此道理同样适合平常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观后感

全文共 884 字

+ 加入清单

星移物换一甲子,戈壁渐开新天地。在_到来之际,我们热烈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六十个生日,并向天山南北各民族兄弟姐妹和所有为新疆稳定繁荣作出贡献的人们致以节日祝贺与美好祝福。

60年风雨砥砺,60年胼手胝足,新疆经济总量从1955年的12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9200多亿元,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都发生历史性变化,公路、铁路、航空快速发展,建成了完整的教育体系,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发展和巩固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今日新疆,经济社会面貌和群众精神风貌今非昔比,呈现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态势。

60年的沧桑巨变和辉煌成就,是包括新疆各族人民在内的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伟大成果,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繁荣发展的生动体现,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新疆的成功实践。历史充分证明,只有坚定不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新疆才有发展进步的今天,才有稳定繁荣的明天。

现在,新疆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面临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面临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等历史机遇。建设美丽新疆、共圆祖国梦想,关键就看能不能加强民族团结,筑牢各族人民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钢铁长城。紧紧抓住民族团结这个各族人民的生命线,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历史观、民族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把人心和力量凝聚到实现中国梦上来,各民族就会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新疆各族人民的幸福安康就有了最有力的支撑。

建设美丽新疆、共圆祖国梦想,就要坚定不移推动新疆更好更快发展,发展要落实到改善民生上、落实到惠及当地上、落实到增进团结上,让各族群众切身感受到党的关怀和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坚持就业第一,坚持教育优先,坚持科学扶贫、精准扶贫,坚持对口援疆的国家战略,齐心协力,稳疆安疆,就能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促进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白龙微服的历史成语故事

全文共 295 字

+ 加入清单

传说白龙下到清凉的深渊里,变成一条鱼。渔人豫且用鱼叉射中它的眼睛。白龙负伤,去向天帝告状。天帝问他当时在何处是什么样的状态,白龙回答自己在深渊里歇凉时变成鱼的形状受伤的。天帝说鱼本来就是让人射的,不能怪罪豫且。 白龙微服的原文

吴王欲从民饮酒,伍子胥谏曰:“不可!昔天上白龙下于清冷之渊化为鱼,渔人豫且射中其目。白龙上诉天帝,天帝曰:‘当是之时,若安置而形?’白龙对曰:‘吾下清冷之渊化为鱼。’天帝曰:‘鱼本为人所射也,既为如此,豫且何罪之有?’白龙乃天帝之宠物,豫且为宋国之下民。白龙不化,豫且不射。今弃万乘之位,而与布衣之士共饮,臣恐其有豫且之患矣。”王乃止。

——西汉·刘向《说苑·正谏》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历史名人馆作文800字

全文共 838 字

+ 加入清单

人类文明从古至今源远流长,只有了解历史名人,才能进一步了解历史文化。

我们乘坐时光机,先来到了公元前195000年。那时,智人又称赫托人,被发现于今埃塞俄比亚,境内的他们是迄今为止最古老的智人。

坐时光机到公元前551年的中国,你可以看到一个人,他正穿着红色的衣服,戴着一顶绿色的小帽子,留着黑色的胡子,他的名字叫孔子。他致力于为人类带来希望,奉行严格的道德戒律。

再到公元前940年的雅典,你可以看到这么一个人,他头发像帽子,穿着白衣服,他就是费迪亚斯。他是一个生活在雅典全盛时期的雕塑家和建筑家,我们只能间接地凭借旁人只言片语的描述来领略他早已失传的作品的魅力,要知道他塑造的宙斯像被奉为经典。

来到公元前259年的中国。在偌大的皇宫里,你可以看到一个身穿蓝色和黄色皇袍的人,他头上戴着一顶官帽,帽上还有有一个小球球,他就是秦始皇。他是中国秦朝的开国皇帝,统一了六国,把中国推向了大一统时代,奠定了中国二千余年政府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接下来我们来到公元前356年的马其顿。你可以看到一位身穿橘红色兽皮,头发是金色的男人,他就是亚历山大大帝。热衷于南征北战的年轻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缔造了一个犹如县花一现般短暂的庞大帝国,但是在这之中各种文化在其中相互渗透,相互融合。

来到公元前4年,你可以看到犹太人之中有一个穿着白色衣服的人,他就是我们众所周知的耶稣。他是犹太人的先知,教派纷呈的基督教之开先河者。

来到公元1158年的蒙古,你可以看到一个君王,他身穿黑衣,头戴黑帽,还留着小胡子,他就是成吉思汗,是思威并施的蒙古统帅,是人类历史上面积最广阔的帝国的君主。

来到公元1452年,你可以看到一个身穿黑衣,留着长胡子,头戴黑帽子的人。他就是非常著名的莱昂纳多。达。芬奇。莱昂纳多。达。分奇是意大利艺术家、科学家,他创造了革命性的绘画方法,将人物身体轮廓模糊化,使之不再是一个脱离背景的孤立的物体,而是巧妙的与景物融为一体。

历史名人如数家珍,请期待下一次的游览!【公众号:明日之星文学社】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尊重历史初二作文

全文共 717 字

+ 加入清单

历史的长河,涌动起无数晶莹的浪花。倾听历史的长歌,不是呜咽,而是欢笑。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走进历史,邀太白一同对酒当歌,吟诗作对。一杯清茗,一轮明月,你只求一醉冷月轻王侯。一路高歌,一路豪饮,你只求醉饮一方休。酒入豪肠,七分酿成月光,剩下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于是,一路走来,便有了“举杯邀明月”的志气,也有了“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豪情。你拥有一身才华,本该在官场上展现你的智慧,然而你却性格傲岸,不屑混于那黑暗的官场,一甩衣袖,毅然带着满腹的才华与世隔绝。走进历史,邂逅太白的寄情山水。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走进历史,与杜甫一起对月低吟,吟咏山河。你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竟乎奇迹般,你7岁学诗,15岁扬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你壮志难酬、裘马轻狂的青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是你困守长安,穷困潦倒的壮年;“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是你历经安史之乱,清醒认识现实的中年;“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这是你流浪漂泊,羁旅蜀湘的老年。你一生坎坷,历尽艰难苦恨。从酬志满怀、意气风发转到蓬椽瓮牖、唇焦口燥难呼南村顽童。上天一次次收回了对你的厚待,而你又一次次乐观而坚定地抗争,爱国之心从未停止。走近历史,聆听杜甫的豪迈吟咏。

走近历史,我看见了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汩罗江边,是屈原呐喊着“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满地黄花,是易安教会我“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世外桃源,又是陶潜低吟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寻遍历史的长廊,我们能触摸到千古的脉搏,真切地感受到历史的更替与兴衰。

走进历史,品味历史,倾听历史的朝歌,激荡我年少的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历史人物传记作文500字

全文共 574 字

+ 加入清单

每个人一定都有自己喜爱的历史人物,当然我也不例外。你们一定惊奇,我的历史偶像是谁?李世民?武则天?刘邦?其实这些都不是,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是抗金名将:岳飞。

我为什么喜欢岳飞?让我为大家讲讲吧!

岳飞出生在一个农民的家庭。童年时候,他跟从名师学习武艺,能左右开弓,并成为一县无敌击剑手。他还精通兵法,喜欢学习历史。南宋初,他参加了北方人民组织的抗金队伍“八字军”后来到开封,受到南宋老将宗泽的赏识。由于他的勇敢和才干,立下多次战功,很快升为一支军队的将领。岳飞的军队记律严明,行军露宿,只许士兵睡在廊檐下。老老百姓请他们进屋,他们也不进去。老百姓亲切的称呼他们为“岳家军”。岳家军练兵认真,作战勇敢,多次以少胜多,在突然受到敌人袭击时,也不慌乱。金兵惧怕他们说:“推到一座山容易,动摇岳家军的阵容难啊!”

岳飞领导将领收复了建康,在郾城大战中,岳飞指挥儿子岳云等率军应战。将士手持刀斧,冲入敌阵,上砍骑兵,下砍马腿。双方从下午激战到天黑,宋军大获全胜,追杀金军几十里。作战这样勇敢的岳飞,怎么不让人敬佩?

岳飞一生廉洁正直,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有人问他:“什么时候天下才能太平?”岳飞说:“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怕死,天下便可太平!”他一生坚持抗金,保卫了南宋人民的生命财产,因此受到历代人民的尊敬。

如此爱自己国家,保卫自己国家的历史人物,那一个人能不喜欢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一身是胆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386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一身是胆形容胆量大,无所畏惧,英勇善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一身是胆的历史典故,欢迎大家参考!

【历史典故】

三国时期,魏国与蜀国为争夺汉中而打仗,刘备和诸葛亮统率十万大军攻打曹操。曹操十分恼火,就亲自统率四十万大军到了汉水,准备和刘备决一死战。

刘备和诸葛亮便商议退敌之计,诸葛亮说:“现在曹操由于粮草没有准备好,所以还不敢轻易进兵。此时如果派一支部队去攻打曹营,把曹军的粮草烧掉,便能大大挫伤曹军锐气。”

老将黄忠再三请求出战,诸葛亮便派他和赵云(字子龙)一同领兵前往。

黄忠争打头阵,但曹军早有准备,与黄忠厮杀起来。黄忠前后受敌,被围困未能取胜脱身。赵云便带领几十名轻骑兵杀人重围救出他们。

曹操亲自带兵追赶赵云。赵云寡不敌众,退回汉中营地。部将们劝赵云闭门防守拒敌:不料赵云反而下令打开营门,叫一部分士兵埋伏起来,然后放倒军旗,停止击鼓,自己单枪匹马挺立在营寨门外,准备迎敌。

天快黑的时候,曹军赶到。曹操见蜀军营中毫无动静,又见赵云单枪匹马挺立营寨门外,威风凛凛、毫无惧色,怀疑有伏兵,恐怕中了赵云的计谋,不敢冒然进攻,便收兵回营。赵云领兵紧紧追击,杀声震天,金鼓齐鸣。曹军因昏暗难辨,摸不清赵云到底有多少兵马,吓得丢盔弃甲,争相逃命,死伤无数;溃不成军,赵云以少胜多,反败为胜。

战后刘备亲临军营慰劳将士,封赵云为虎威将军,赞誉他“一身是胆”。

【成语出处】

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

建安二十年(公元219年),曹操发兵二十万来争夺汉中。

他把粮米运到北山之下,堆积如山。黄忠认为敌粮可取,引兵前去,但过了约定时间尚未回营。于是赵云带了几十个骑兵出营探视,正碰上曹操大军。赵云突遇大军,丝毫不乱,挺枪骤马杀入重围,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曹兵始遭赵云猛然冲击,阵势散乱,但不久就围拢起来。赵云救出黄忠,奋力杀出重围,已靠近自己营寨。但他发现部将张著在敌阵受伤被围,遂又杀入重围,救出张著,溃围而出。曹军在后紧紧追赶。沔阳长张翼见曹兵追来,提议让军士闭门拒守。然而赵云不但不关城门,反而命令将营门大开,令将士偃旗息鼓。曹操大军追到,见营门大开,不见旌旗,不闻金鼓,怀疑有伏兵,引兵欲退。曹兵刚一转身,赵云一声令下,营中将士万弩齐发,赵云更令营中擂鼓,鼓声大震,号角齐鸣。曹军惊骇,自相践踏,拥到汉水旁边,落水而死者不计其数。次日,刘备特意来到赵云昨日作战之处,指点评说,欣然赞益:“子龙一身是胆也!”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公元154年生。书中描写他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他曾先后在袁绍、公孙瓒手下为将。曾与河北名将文丑大战了五六十回合未分胜负。这也是他一生之中及少交手的名将之一。后赵云投奔刘备,和刘备一见如故,遂终身追随刘备。于公元230年病故。

【参考资料】:《三国志》

【相关介绍】

【注音】:yì shēn shì dǎn

【释义】:一身:全身,浑身;胆:胆量;一身是胆,形容胆量大,无所畏惧,英勇善战。也作“浑身是胆”。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书·赵云传》注引《云别传》:“先主明旦自来,至云营围视昨战处。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事例】:他作战勇敢,~,是一员难得的虎将。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50章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近义词】:浑身是胆、胆大如斗、无所畏惧。

【反义词】:胆小如鼠、畏首畏尾。

【灯谜】:一身是胆——暖水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第一次爱上历史作文700字

全文共 710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第一次,难忘的第一次,到底是啥呀!”当我正毫无头绪的思考题材,我的眼睛无意间扫到了《明朝那些事儿》。

“百家讲坛,谈笑古今……”电视上正播放着爸爸和爷爷最爱听的“百家讲坛”。每当看到他们听得如此忘我时,我就不得其解:这么枯燥,有什么好看的?况且,我也听不懂,也压根就不感兴趣,还不如《喜羊羊》呢!

因上学期学习和工作表现出色,过完年的这个新学期,赵老师奖赠了一本书给我——巜明朝那些事儿》。这书不翻还好,一翻就不得了。

这套书是以朱元璋的出生写起,一直到崇祯皇帝自溢明朝灭亡结束,整个明朝的历史就被这个笔名为“当年明月”的大师收入书中。作者把原本枯燥的历史加入了小说的写法,变成了生动有趣的故事,这里面当然少不了权谋之计,战争之计和诡诈之计了。

作者“当年明月”对《明朝那些事儿》的人物排了个名,NO1。文武奇才--王守义,NO2。鞠躬尽瘁--于谦,NO3。大公无私--张居正,而最后一名却是打遍天下的朱元璋,这叫我有几分惊讶。

“当年明月”真了不起,能把明朝最艰难卓绝的开国经历,到繁荣昌盛,最后到落没的这一大段历史写的如此透彻,在下无比的佩服!

在“当年明月”的笔下,一个个历史人物鲜活起来,一幅幅画面将我迷住,我想,我可能因为《明朝那些事儿》而爱上历史,疯狂地爱上历史,现在的历史对我而言,已经算是一位“知己”了,我不再排斥它,而是被它深深的吸引。

如果你一直排斥某个东西,就会厌恶他,错过他,但如果你试着靠近他,去了解它,也许会有新的发现,甚至深深地迷恋上他。

历史并不枯燥,她是那样宏大,那样精彩,她深深抓住了我的心。整整五千年,在这其中,有多少英雄,多少伟事?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历史的无穷魅力,这也是我第一次爱上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听听历史的声音作文1100字

全文共 1063 字

+ 加入清单

历史的风铃声,起伏在耳畔,喃喃吟诵着历史的音色……

“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你刘邦小儿不知廉耻,过河拆桥,幸我叔伯大义,放你一死。鸿门宴,我那项庄舞剑,竟不致以斩你头颅。况且我项羽生来就是飞龙在天,剑指江山,今日放你刘邦归去,成就了你“大汉起兮云飞扬”,开创了四百年大汉。我项羽自出江东,领兵夺天下,今却栽于你手,无颜再见江东父老,只求血染乌江,看你造福天下。

乌江滚滚流,早已沉淀着霸王血的江水,吟诵着“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让李清照“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乌江岸,霸王情,万籁苍凉的历史。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只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看那皇冠龙袍,沙场金甲,“五十弦塞外声”,我李世民继承父业,成那贞观文治武功。最是恨那建成元吉,当初不纳我言,而酿玄武门血变。手足情碎,父子情断,为我今生憾事。最是爱那玄龄魏征,宁死相谏,强虏则弹指间灰飞烟灭,然却换来万生来朝。

几百年之后的长安城,依旧是为人们熟知,弹奏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圣人贤言。中华之历史,乃太宗文治武功,太平欢乐的历史。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我这一个孤苦伶仃的老人又能有何作为?是征战沙场“赢得生前身后名”,还是隐居躬耕“悠然见南山”?我杜甫眼见官吏石壕捉人,只能“如闻泣幽咽”。眼见长安首都城破,只能辛酸慨道“国破山河在”。想当年唐玄宗开元盛世,我曾说此繁盛,而今安史之乱,唯有迁居成都,安养垂老天年。我杜甫一生,不能为国尽力,实在是遗憾。回望古贤屈原,魂断汨罗江,与我可谓“同是天涯沦落人”。这样又能如何,更不提那“相见时难别亦难”。唯有望汨罗江水,共叙楚国大唐的兴衰更替了。

“回眸一笑百媚生”。我李隆基半生辉煌,半生低落,当我开创了开元盛世,世人赞我“赢得生前身后名”,而当我拥有了杨玉环,我就被唾弃成“可怜白发生”。这就是我矛盾的一声。我又有何错?玉环“一骑红尘妃子笑”,试问谁人不动心?我拥有了属于自我的爱情,何错?可是,爱情的结果,确实那生灵涂炭的安史之乱。就算是这样,人们还取笑我“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或者,杨玉环确实诶,可她不比其他。越女西施又不是成就了勾践“三千越甲可吞吴”?杨门女将,又何尝不是各各引领巾帼之风?

听听吧!这就是历史的声音。音品中融合着爱国之音、豪情之音、辉煌之音、宫怨之音、战争之音……时间可以磨损历史风铃的表面,却不能改变它的音色。就算是千年之后的我,提笔书写,依旧是义愤填膺、感慨万多。历史的风铃声,起伏在耳畔,喃喃吟诵着历史的音色……

[听听历史的声音作文11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触摸历史作文800字

全文共 751 字

+ 加入清单

我爱听那铜钱旋转而掉落于桌面的清脆之声,一声一声,总能激起我心中的涟漪,让我触摸历史的痕迹。

家中有一枚这样的铜钱,据祖母说那是民国时期的钱币,黄褐色的钱币上还有些金属的味道,有的地方却已经发黑,兴许恰好是历史的岁月所留下的吧。

每逢佳节,祖母总会将那枚铜钱取出,久久凝望,从我还是孩子的时候,然后用布巾包好,放在那只深红的有些掉屑的木箱中,然后又锁起来。我想祖母大概是很爱惜它的,要不然早就流失了吧。

我好奇着想知道这背后是否有着隐情或是故事,后来年老的祖母才给我讲述起这段沧桑的历史,原来小小钱币竟然见证了那时的风起云涌,有着一个时代的缩影。

祖父曾是一名抗日英雄,只是在一次战争中便再也没有回来过,独留我祖母和爷爷几个儿女。听祖母说那枚铜钱是他前往战场前留下的,他信誓旦旦的说一定会回来。

谁能料想,那钱币竟是最后唯一一件祖父的东西了。

天边的红日还是照旧冉冉升起,在天间,在白云间,晕染开来,红的很特别,犹如烈士的鲜血,也是那天,祖母在村边的老槐树下被告知祖父牺牲的消息。

祖母并没有一蹶不振,而是独自将一群儿女抚养成人,看着他们长大,结婚生子,守着他们在日后这没有战乱的岁月里幸福生活。

我无法想象生离死别的残忍,更无法想象坚强的祖母是怎么撑起了这个家,在没有粮食的时候,她握着手里的银币,一遍遍告诉自己一定要活下去一定要活下去。

直到现在谈及那枚银币,祖母的眼角依旧会有些湿润,那是痛苦,思念还是感激呢。悠悠数载,她到底默默流了多少泪水呢,一人拉扯孩子们的辛苦又有谁清楚呢。

祖母将她对祖父的深厚感情寄予那小小的铜币上,这样的伟大坚韧,让我想起了昭君的琵琶曲,史铁生母亲的合欢树,原来自古以来女性的那份坚强是一直那么伟大的。

过去的终究会过去,可那些情感却永远不会随风而逝。那份感动那份敬佩,会永远藏在我心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春秋战国历史成语故事4:三令五申

全文共 485 字

+ 加入清单

春秋时期,有一位著名的军事家名叫孙武,他写出了《孙子兵法》这部重要的军事巨著。他带着这部著作到吴国去见吴王,吴王看过以后,对孙武还不完全相信,便说:是不是可以用少量的军来试试你的兵法?孙武说:可以。吴王又问:用妇女试试可以吗?孙武也答应了。

于是,吴王召集了一百八十名宫女,请孙武训练。孙武将这些宫女分为两队,用吴王宠爱的两个妃子为队长。队伍站好后,孙武就问:你们知道怎样向左转、向右转吗?宫女们回答:知道。随后孙武搬出杀人的刑具,即三令五申之,即三番五次地说明要服从命令,听从指挥,说完便击鼓发出向右行的命令。宫女们从来没有受过军事训练,听到命令后不但没有执行,反而大笑起来。孙武严肃地说道:解释不明,交代不清,是将官的过错。于是,他又将刚才的一番话详尽地向她们解释了一番。然后,他再次击鼓,发出向左行进的命令。宫女们仍然只是笑而不执行命令。孙武便命令行刑士兵将两个队长推出去斩首。

吴王忙派人前去讲情。可是,孙武说:将在军中,君命有所不受。说完就将两个队长斩首了。宫女们严肃起来,所有动作都能按照号令认真去做了。

后来,人们用三令五申来表示三番五次地命令、告诫。申,申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中国历史名人故事

全文共 1225 字

+ 加入清单

刘备借得荆州后,压根不想还给东吴。孙权派鲁肃讨了几次都没讨到,非常恼火,就采纳周瑜的计策,用妹妹做诱饵,打算把刘备骗到东吴,扣为人质,逼他归还荆州。

定下计策后,孙权就派人到荆州,说得知甘夫人去世后,刘备一直单身,十分同情,愿将妹妹嫁给刘备,请他到东吴迎娶。刘备可不傻,一听就知道孙权不怀好意:“我已年过半百,孙权的妹妹却是妙龄女子,他怎肯将妹妹嫁给我这个老头子?恐怕是想把我骗到东吴去做人质,逼我还荆州吧?我才不上他的当。”

诸葛亮却摇着鹅毛扇说:“主公但去无防,我自有妙计,包你既娶到孙权的妹妹,又不用归还荆州。”

刘备问:“军师有何妙计?”

诸葛亮的妙计是到紧要关头才能给人看的,他微笑着说:“我已将妙计装在锦囊里,主公路上再看吧。我等着喝主公的喜酒呢。”

刘备终于动了心,决定去东吴迎娶孙权的妹妹。关羽和张飞都说万万不可,大哥这一去,恐怕就回不来了。刘备安慰他们说:“你们什么时候见军师失算过?有军师的妙计,十个孙权再加十个周瑜,我也不怕。”

刘备带着赵子龙去东吴。临行时,诸葛亮交给赵子龙一个锦囊,说妙计就装在里面,叮嘱赵子龙一定要到东吴后,才能拆看。

刘备一行乘船顺江而下,很快就到了东吴水面。风浪很大,船晃得厉害。赵子龙想等风平浪静后再看军师的妙计,刘备却说,现已进入东吴地界,危险重重,万一东吴水军袭击,想看妙计都来不及了。

赵子龙觉得刘备说得有理,就将锦囊拆开。不料一股旋风袭来,顿时巨浪滔天。赵子龙站在船头,纵然武艺高强,也因船只颠簸摔了个嘴啃船板,幸好双手抓住船帮,才没掉到水里。可诸葛亮给他的妙计,连同锦囊一起掉到风浪里,打个转就不见了。

风浪平息后,赵子龙一行人划着木船,在江面上转了好几圈,又派几个水性好的士兵到水里寻找,都不见妙计的踪影,倒是那个漂亮的绸缎袋子还挂在船底的一颗钉头上,装了一袋子的脏水。

丢失了军师的妙计,刘备不敢去娶孙权的妹妹了,他决定先回荆州。可他们正要掉转船头,就听到有人喊:“刘玄德,你走不了啦!”

一艘大船飞快地驶来,船上站着一位威风凛凛的将军,仔细一看,正是周瑜。周瑜要活捉刘备,逼他归还荆州。赵子龙带领将士拼死抵挡,才得以脱身,但刘备的左腿中了一箭,赵子龙也被周瑜的长枪刺伤了右臂。

回到荆州后,刘备一瘸一拐地走下船来。诸葛亮吃惊地问:“主公,你没有采用我的锦囊妙计?”

刘备生气地说:“妙计被风浪卷走了,锦囊还在。”他把脏兮兮的袋子扔到诸葛亮的脚下。

赵子龙捂着手臂上的伤口问:“军师,你那妙计到底是什么?”

诸葛亮捡起锦囊说:“我想让你们到了东吴后,就沿路宣传孙权是请主公来娶他妹妹的。这事闹得越大,孙权就越下不了台,你们也就越安全,主公也越有可能娶到孙权的妹妹。”

赵子龙埋怨说:“不就是几句话吗?军师为什么不预先告诉我和主公,非要神神秘秘地装到袋子里,还必须到东吴才能拆看?你害得主公差点儿丢掉性命啊!”

诸葛亮追悔莫及:“我没想到江上风浪那么大。”

此后,诸葛亮有什么妙计都当面讲清楚,再也不敢装到锦囊里故弄玄虚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征虏投壶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352 字

+ 加入清单

典源出处《后汉书 ·祭遵列传》:“ (祭) (zhai) 遵为将军,取士皆用儒术,对酒设乐,必雅歌投壶。”

释义用法投壶是古代宴会上一种高雅的娱乐活动,宾主依次把箭筹投入壶中,以投中多少决定胜负,负的饮酒。后汉征虏将军祭遵设宴时,一定要雅歌投壶。后用此典表示武将的风流儒雅的气度。

用典形式

【投壶乐】 宋·曾巩:“柳间自诧投壶乐,桑下方安佩犊行。”

【军中歌吟】 金·元好问:“诗书义府无古今,祭遵军中亦歌吟。”

【征虏投壶】 清·顾炎武:“征虏投壶暇,东山赌墅优。”

【宾从投壶】 明 ·陈子龙:“檄书倚马销金甲,宾从投壶佐玉觞。”

【雅咏投壶】 明 ·高启:“如今四海无征战,雅咏投壶乐太平。”

【投壶接高宴】 唐·李白:“他日观军容,投壶接高宴。”

【投壶祭征虏】 宋·梅尧臣:“聊奉投壶祭征虏,休言击剑马相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以历史为作文600字

全文共 1129 字

+ 加入清单

因为我还没有出生,爷爷奶奶就死了。所以我爸还在十一、二岁时,就不像其他家庭一样由父母来干的。承担家庭大多数的农活,我爸承担了家庭里三分之一的农活。

因为我没有爷爷奶奶,也没有外婆,所以我只能从外公口中得到那仅有的关于他所知道最早的从抗日战争开始故事。

听着外公那带着愤怒的语气,我可想而知当时的日本有多阴险毒辣。听他怒气冲冲地说日本人的阴险,他以南京大屠杀为例,告诉我那些惨不忍睹的景象。一个刚出生才几个月的婴儿,就直接被抛在空中,然后用刀刺去,活生生的婴儿就这样被杀死。当时南京屠杀是一片血肉模糊。他告诉我,日本没有打到我们的村庄,因为我们的村庄是山区,他们只打到了我们那个县城。

到后来,外公还提起了新中国成立,听着外公那种敬佩的语气,当时对毛主席的个人崇拜极为严重。外公一直在说毛主席有多伟大,有多好。外公提起了土改,说土改好了很多。外公说他以前家都是贫农,自己没地,要帮地主干活。租地主的地,还要交两、三担谷给地主。因为家里的人又比较多,谷又比较少,所以连那些谷皮都混在饭里,一锅饭,几乎大部分都是番薯和谷皮。谁的饭里有那么几粒米,都会高兴很久。但土改以后,家庭的温饱有了很大改善。后来外公和我说了很多,一些合作社,也使生活过得好了些。后来外公说到公社化时,听到语气有一丝悲凉和一丝愤怒。他说一些搞得好的,就能够温饱。一些不好的,最后就只能挨饿。在公社里,有些人好吃懒做,只吃不干活。

在说到毛主席的同时,外公也说起蒋介石,说以前打日本,蒋介石不打,而是毛主席来带领打日本的。我也明白,外公对毛主席的个人崇拜很严重。讲起,外公更是把毛主席说得龙飞凤舞,他没有说毛主席的错误,而一味地说和,说毛主席死后,想做女主席,也讲起了刘少奇被软禁而死。说起了的动乱。

后来,我们讲到了邓小平时代。外公说,邓小平改革开放后,每家每户都分到了土地。虽然外公不知道这个叫什么,但我知道应该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吧。外公说我们当时要缴税,毕竟土地是国家分给每家每户的。现在说不用了,讲到这,外公欣喜若狂,说现在政府对他们很好,老人每个月还可以领到55元。

我又问爸爸:“当时土地分到每家每户是在1978年吧?”爸爸说:“不,我们是在1982年才分到的。”我疑惑不解,爸爸看透了我的心思,说当时我们那边在山区,改革比较慢。爸爸还说改革之前,那些谷皮现在是用来喂鸡的。当时却是作为粮食,生活很艰苦。爸爸说,当时我们家一直都是贫农,分土地,虽然分得差不多,但却比以前好多了。但每天都要辛苦地干活,因为我爸毕竟没有爸妈,家庭承担要重些。

听了那么多,对比现在我们的生活,我们真的很幸福。我们拥有在以前那些年代的人所梦寐以求的东西。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好好学习,打造以后更美好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苏武牧羊历史典故

全文共 1817 字

+ 加入清单

读史使人明智,就是要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把理解历史当作把握人生的一把钥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苏武牧羊历史典故,欢迎阅读!

匈奴自从给卫青、霍去病打败以后,双方有好几年没打仗。他们口头上表示要跟汉朝和好,实际上还是随时想进犯中原。

匈奴的单于一次次派使者来求和,可是汉朝的使者到匈奴去回访,有的却被他们扣留了。汉朝也扣留了一些匈奴使者。

公元前100年,汉武帝正想出兵打匈奴,匈奴派使者来求和了,还把汉朝的使者都放回来。汉武帝为了答复匈奴的善意表示,派中郎将苏武拿着旌节,带着副手张胜和随员常惠,出使匈奴。

苏武到了匈奴,送回扣留的使者,送上礼物。苏武正等单于写个回信让他回去,没想到就在这个时候,出了一件倒霉的事儿。

苏武没到匈奴之前,有个汉人叫卫律,在出使匈奴后投降了匈奴。单于特别重用他,封他为王。

卫律有一个部下叫做虞常,对卫律很不满意。他跟苏武的副手张胜原来是朋友,就暗地跟张胜商量,想杀了卫律,劫持单于的母亲,逃回中原去。

张胜很表示同情,没想到虞常的计划没成功,反而被匈奴人逮住了。单于大怒,叫卫律审问虞常,还要查问出同谋的人来。

苏武本来不知道这件事。到了这时候,张胜怕受到牵连,才告诉苏武。

苏武说:“事情已经到这个地步,一定会牵连到我。如果让人家审问以后再死,不是更给朝廷丢脸吗?”说罢,就拔出刀来要自杀。张胜和随员常惠眼快,夺去他手里的刀,把他劝住了。

虞常受尽种种刑罚,只承认跟张胜是朋友,说过话,拼死也不承认跟他同谋。

卫律向单于报告。单于大怒,想杀死苏武,被大臣劝阻了,单于又叫卫律去逼迫苏武投降。

苏武一听卫律叫他投降,就说:“我是汉朝的使者,如果违背了使命,丧失了气节,活下去还有什么脸见人。”又拔出刀来向脖子抹去。

卫律慌忙把他抱住,苏武的脖子已受了重伤,昏了过去。

卫律赶快叫人抢救,苏武才慢慢苏醒过来。

单于觉得苏武是个有气节的好汉,十分钦佩他。等苏武伤痊愈了,单于又想逼苏武投降。

单于派卫律审问虞常,让苏武在旁边听着。卫律先把虞常定了死罪,杀了;接着,又举剑威胁张胜,张胜贪生怕死,投降了。

卫律对苏武说:“你的副手有罪,你也得连坐。”

苏武说:“我既没有跟他同谋,又不是他的亲属,为什么要连坐?”

卫律又举起剑威胁苏武,苏武不动声色。卫律没法,只好把举起的剑放下来,劝苏武说:“我也是不得已才投降匈奴的,单于待我好,封我为王,给我几万名的部下和满山的牛羊,享尽富贵荣华。先生如果能够投降匈奴,明天也跟我一样,何必白白送掉性命呢?”

苏武怒气冲冲地站起来,说:“卫律!你是汉人的儿子,做了汉朝的臣下。你忘恩负义,背叛了父母,背叛了朝廷,厚颜无耻地做了汉奸,还有什么脸来和我说话。我决不会投降,怎么逼我也没有用。”

卫律碰了一鼻子灰回去,向单于报告。单于把苏武关在地窖里,不给他吃的喝的,想用长期折磨的办法,逼他屈服。

这时候正是入冬天气,外面下着鹅毛大雪。苏武忍饥挨饿,渴了,就捧了一把雪止渴;饿了,扯了一些皮带、羊皮片啃着充饥。过了几天,居然没有饿死。

单于见折磨他没用,把他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去放羊,跟他的部下常惠分隔开来,不许他们通消息,还对苏武说:“等公羊生了小羊,才放你回去。”公羊怎么会生小羊呢,这不过是说要长期监禁他罢了。

苏武到了北海,旁边什么人都没有,唯一和他作伴的是那根代表朝廷的旌节。匈奴不给口粮,他就掘野鼠洞里的草根充饥。日子一久,旌节上的穗子全掉了。

一直到了公元前85年,匈奴的单于死了,匈奴发生内乱,分成了三个国家。新单于没有力量再跟汉朝打仗,又打发使者来求和。那时候,汉武帝已死去,他的儿子汉昭帝即位。汉昭帝派使者到匈奴去,要单于放回苏武,匈奴谎说苏武已经死了。使者信以为真,就没有再提。

第二次,汉使者又到匈奴去,苏武的随从常惠还在匈奴。他买通匈奴人,私下和汉使者见面,把苏武在北海牧羊的情况告诉了使者。使者见了单于,严厉责备他说:“匈奴既然存心同汉朝和好,不应该欺骗汉朝。我们皇上在御花园射下一只大雁,雁脚上拴着一条绸子,上面写着苏武还活着,你怎么说他死了呢?”

单于听了,吓了一大跳。他还以为真的是苏武的忠义感动了飞鸟,连大雁也替他送消息呢。他向使者道歉说:“苏武确实是活着,我们把他放回去就是了。”

苏武出使的时候,才四十岁。在匈奴受了十九年的折磨,胡须、头发全白了。回到长安的那天,长安的人民都出来迎接他。他们瞧见白胡须、白头发的苏武手里拿着光杆子的旌节,没有一个不受感动的,说他真是个有气节的大丈夫。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倾听历史的声音作文

全文共 679 字

+ 加入清单

时光在历史的长河中翻滚,溅起层层浪花。冥冥之中,依稀听见它的声音……

是匡衡凿壁的锤声,一本书,一点光,一个人,身体如何地也阻挡不了对知识的渴望,对读书的热爱。给我一点光我将创造一个世界。微微地灯光照亮了一个人的灵魂,一个人的品质,这源于中华民族最传统的美德。叮叮当当的声音,听似杂乱,却是历史中热爱学习的历史之音。

听,这是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故事。是一个殚精竭虑的人,一片江山,金戈铁马磨不去他心中的忠诚。南征北伐,显现了一个人的才华,一个人的真心。先帝白帝城托孤之时曾说:“幼主刘禅昏庸无能,贪图享乐,万不得已之时,丞相可取而代之,兴我汉室。”然尽管先帝如此之说,孔明决不违“情”犯上,依旧忠心耿耿。他怀着赤城之心,尽心尽力,凡事亲力亲为,忧公如家。震耳欲聋的厮杀声,听似嘈杂,却是历史中呕心沥血的忠诚之音。

是荡气回肠的过零丁洋,一个人,一片残破的山河,他的忧国忧民、忠君爱国之心,坚如铁石。他毁家纾难、起兵勤王。即使兵败被俘,也称“但愿一死”。大丈夫战死沙场,马革裹尸又何妨!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沉浮雨打萍。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听,这是一个被流传至今的故事,这是一个赞颂的传奇,剔听到了廉颇放下一国大将的姿态向蔺相如负荆请罪的那一声道歉。道的是歉意,收获的,是将相和的美名。宽容大队,知错能改。倾听历史,收获大益。做一个历史的倾听者,倾听过去,展望未来,指引现在。

时间的长河顺流而下,而无数人的身影伫立,闪烁着美德的光辉。历史倾听到了他们的声音,听到了,印在心里,代代传颂。历史之音,世间最美之音!倾听隐藏在时间中的声音,越是隐秘越是伟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