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过年风俗作文【精选20篇】

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下面是过年风俗作文,也许对你有帮助哦。

浏览

4228

作文

1000

小学二年级作文过年了

全文共 419 字

+ 加入清单

盼望着、盼望着,新年的钟声就要敲响了。夜晚,我穿上漂亮的新衣服,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有姐姐一家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桌上的菜真是丰盛极了,爷爷和爸爸喝起了酒,妈妈和伯母碰起了酒杯,我和姐姐也猜起了拳,好不热闹。正吃得津津有味,窗外传来了震耳欲聋的炮竹声和礼炮声。我一听就忍不住了,连忙和姐姐抱着花炮冲出门外。这时的天空已被五颜六色的礼花装点成了美丽的大花园,就如天女散花、孔雀开屏,又如秋菊、月季,万紫千红,千奇百怪,真是美丽极了!我开心得拿着手执烟花边放边跳舞。胆小的姐姐也拿着打火机放烟火,远远地探着身子,小心翼翼地点燃导火线,一点着就赶紧跑。只听“啾” 的一声,一条项链般的条纹升上天空,然后又“嘭”的一声,绽放出像繁星一样的花朵,有葡萄灰,有茄子紫,有利黄,把宁静的夜空点染得像一条轻盈的彩带,给我们带来了浓浓的节日气氛。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我怀着兴奋、激动的心情,在一阵阵炮竹声、笑声、叫喊声中迎来了新的一年。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描写风俗习惯的

全文共 427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过春节时有很多习俗,现在我就给你们介绍一下好吗?每年到了要过年的这一个月,就成为腊月。到了腊月就要过年了,遇到的任何一个节气都和过年有关系。

腊月初八的这一天,就是喝腊八粥的日子了。这一天每家都要做一种粥,而且都要在粥里放八样东西,有红豆、绿豆、江米、麦仁、黑米、莲子和百合,还有好吃的葡萄干,熬出来的粥稠稠的、甜甜的,好吃极了!不但要喝粥,每家还要泡腊八蒜呢!听奶奶说,喝了腊八粥就要花钱准备年货了。

还有到了大年三十这一天,要贴红红的对联和放长长的鞭炮。知道为什么要贴对联、放鞭炮吗?这有一个传说故事。传说,有一个叫“年”的头生独角、凶猛异常的怪兽,到了大年三十晚上就要出来捣乱,夺走了很多人的性命。当它最害怕声、光和红颜色。一天晚上,“年”又出来吃人了,他在一家人门口看见这家人正在用竹子搭起的火堆取暖,燃烧的竹子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把“年”给吓跑了,人们兴高采烈地欢呼起来。这就是过年贴对联、放鞭炮的习俗。

这就是我的家乡过年时有趣的习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六年级第一单元春节的风俗

全文共 704 字

+ 加入清单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今年过年这几天,几乎每天都能听到妹妹吟诵的这首春节童谣。这首童谣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也让人兴奋不已。

这首童谣中“三十晚上熬一宿”是我最感兴趣的,为什么呢?哈哈,因为年三十,又称除夕,家家户户都要聚在一起吃团圆饭!吃团圆饭可比吃普通的饭要热闹多了!不仅家人团聚,而且样样都有着美好寓意,又有营养的菜纷纷摆上了餐桌。

今年,我家团圆饭中有着美好寓意的才就有许多呢!你瞧!有鱼!它代表年年有“鱼”这边的柿子饼也有着美好的寓意,它代表“万事如意”还有我们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年糕。在除夕夜把年糕摆城宝塔状,可以表示来年生活步步高升呢!把年糕白城大圆盘,还可以表示团团圆圆,大吉大利,寓意可多了!还有海鲜、牛肉......还有许多我人都不认识的一些“老”菜。

虽然餐桌上的菜诱惑着我们,但我们仍不忘我们家的老规矩——先把年纪最老的太婆请上了桌,你们瞧,太婆乐呵呵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嘴咧牙在笑呢!我们吃了许多菜,我感觉肚子都快装不下了!

我们高高兴兴地吃完了饭,坐在电视机钱,看春节晚会,爷爷和爸爸一边看春晚一边聊着2020年一些美好的事情,奶奶贺太婆则一边看晚会,一边拍手叫绝。那我呢?其实,我和弟弟妹妹也在“表演”呢!你瞧,妹妹在表演螃蟹走路,弟弟在表演陀螺......我们也玩的不亦乐乎。

在这个团圆祥和的除夕夜,我们精彩的2020年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这个喜庆的日子,我们期待来年全家身体健康,平平安安。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过年的日记500字

全文共 685 字

+ 加入清单

过年是什么?我觉得过年就是孩子们的狂欢节!因为在过年里你可以在用上课,不用做家庭作业也不用上课外辅导班!你可以一觉睡到上午十点钟,你还可以看电视,还可以和小伙伴们尽情玩游戏!过年是我最喜欢的节日之一,在这个过年里我过的非常开心,很多事都让我难以忘记。过年真的是欢乐的季节,幸福的海洋,到处是欢声笑语!

对于我来说过年从放寒假就开始了,也只有在农村老家才能更好的体会到过年的味道,过年的最高潮当然是除夕的那一天。那天早晨八点多一点爷爷就叫醒了我,说今天要给我分配任务。我在床上又拖了一会儿,到快九点才起床!爷爷给我的任务就是:把去年的老春联和年画全部撕下来,准备贴新的春联!我和弟弟一个楼上一个楼下欢天喜地的干了起来。好在我已有准备,我和母亲,父亲,弟弟一起动手。我负责在春联的背后涂上胶水,父亲负责贴,同时我还要分上下联,看高底对称,忙的我满天大汗,很快就贴好了!看着新鲜红色的春联我想到了一句古诗,只把新桃换旧符!新的一年就从崭新的春联开始!来年一定红红火火!中午我们简单的吃了午饭后,爷爷就开始准备年夜饭了。可是我发现,到下午一点钟左右,就有人家吃年夜饭了,“这是为什么呢?”我问父亲。父亲告诉我说:“我们这儿有个风俗,谁家先吃年夜饭,谁家来年就有好运!”“那也太早了吧!”“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呢,开吃吧!”

然后大家都换上了新衣服,小朋友们开始收红包!到了晚上,我们还放了很多的烟火,看着绚丽多彩的天空,我突然觉得一年过的真快,明天又是新的一年了,我在美丽的烟花中许下心愿:愿我的家人身体健康,愿我的学习天天向上!

晚上父亲去打牌了,我在春晚的歌声中进入慢慢的进入了梦乡!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西安过年的风俗作文

全文共 643 字

+ 加入清单

当你的耳边响起“噼里啪啦”的声音时,那一年一度的春节就到了。北京要泡腊八蒜、乐山要吃饺子,西安也不例外。现在,我就介绍西安过春节吧。

每到春节时,每家每户都要贴春联。春联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名。最初人们是从桃木刻成人形挂在门旁用以辟邪,后来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的名字。春联多用红纸书写,代表吉祥、幸福。

每到春节时,家家户户都有除夕守岁的习惯。守岁是从吃连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一直要吃到深夜,而孩子们则耐不住性子,索性跑出去在外面一起玩。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之情,又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每到春节时,最让孩子们开心的就是发压岁钱。但拿压岁钱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必须磕三个响头,给长辈说几句祝福的话,这才能得到压岁钱。

每到春节时,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合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这里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擦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是谐音。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暴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最后多为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这天,即使不会喝酒的,也要多少喝一点。

西安的春节还有许多习俗,如:大年初一早上吃饺子,不能扫地;正月十五逛庙会;有些日子还有扭秧歌儿。

西安春节的习俗说也说不完,就等你来看。

[西安过年风俗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过年的风俗

全文共 310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人们俗称“过年”。那么,人们过年一般都干什么呢?那就要看不同地方的习俗了。

在大城市里,除夕那天,人人都穿新衣裳,接着清洁自己的房子,贴对联,购年货,然后把买来的新花草摆放好。晚上,家家都做好丰富的团圆饭。人们吃完年夜饭后,就在规定的路段上放烟花,或者在家里看电视转播的春节联欢晚会。

乡村的除夕是这样过的:大清早,人们就起来了。换上新衣裳以后,就在自家的门前贴对联,家家户户的院里都挂上了红灯笼。晚上,家家户户的灯笼都亮了。每家门前“劈劈啪啪”都是爆竹声。人人挨家挨户到处串门,好不热闹。

大年初一,城市和乡村的人们,都带着年货,有的去庙里上香;有的去亲戚朋友家拜年;还有的一家一起出去游玩。

这就是中国人们过年的习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过年了小学三年级

全文共 514 字

+ 加入清单

左盼盼,右盼盼,我终于盼来了新年。今年与往年不同,我在湖北外婆家过年,今天晚上就要出发了。

我们是凌晨三点的火车票,不过还要十点终赶到轻轨站,否则就赶不上最后一班车了。我们在火车站候车室,足足等了五个小时,火车才开动。

我们经过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了阳新,但这并代表来到了外婆家,因为去外婆家还有一段路程,我们乘坐着出租车,可天公不作美,竟然起了大雾,能见度特别低,原本一个小时的路程,却开了三四个小时,到外婆家时已经是深夜十一点了。外婆早已把热腾腾的饭菜端上了餐桌。

第二天是大年三十,早晨我就已经被爆竹的声音吵醒,我一骨碌的爬了起来,发现外公外婆就已经在为晚上的年夜饭忙活着了。我、妈妈、舅妈一起随外婆摘自家的蔬菜,而表哥、爸爸、舅舅就和外公一起去捞鱼,外婆菜园子里的蔬菜长得可好了,特别的肥壮。

到了晚上,一大桌的饭菜就已经新鲜出炉了,啊,可真香。吃着自家的蔬菜,鱼肉,感觉无比的好吃。晚饭过后,我们坐在电视机前,津津有味地看着春节晚会,小品《扰民了你》、《扶不扶》……把我们逗得开怀大笑。

随着“当当”的新年钟声的敲响,外面的烟花飞上了天空,我也拿出了早已准备好了的孔明灯拿了出来,放飞的孔明灯带着我们对新年的期盼和祝福飞上了云霄……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

全文共 860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人认为,现在中国在时代的潮流中选择了融合,而将自己的传统文化抛之脑后,在国际的大交汇中迷失了自己五千年的优秀精粹。例如韩国的端午祭就是国人不珍惜尊重自己文化的表现,随之而来的是质疑:作为中国最传统节日的春节,是否也在渐行渐远呢?

在我这边,农历二十六至二十九,各家各户就将自己的门楣装扮的红红火火,争相邀请别人家来自家吃分岁酒,象征着去年与今年的分界,也意味着新的一年将携手度过。到处都是一股过年的喜乐融融。大年三十,则要贴春联,撕下去年的,让今年遒劲的笔力来相伴一个春秋。浆糊,刷子的挥舞间,这家人的精气神就得了完全的体现。晚上一家人团坐在一起,看看春晚,嗑嗑瓜子,静候着倒数的到来。

初一全家出游,徜徉于山水之乐,惊叹于鬼斧神工,这一天就欢快的流逝过去了。正月初二初三还是吃酒,不过改了个名儿,叫正月酒。红包该收的收,在大人的不好意思间,孩子的脸上洋溢着欢乐的微笑。初四初五,我就被强行拉去划龙船。这可不同于端午的龙船,而是更偏向于装饰龙的一种。一长条扁木上固定着各种各样的木刻人物,大多来自四大名著和隋唐演义,形态神色栩栩如生。那一个关羽千里走单骑的木雕,飞扬的长髯,紧迫的神色,都仿佛让人身临其境感受三国乱世。过不多时,龙船开动了,主要由龙头卖力,我在21号位只用象征性的提着就行了。话虽如此,在早春的蒙蒙细雨下走路也是很难的事。间或着龙船被领跑了起来,后面跟着龙身,每个位置上挂着的铃铛叮叮作响,好不壮观!每经过一家门前,那家人都会出来放鞭炮庆祝,并燃起一堆稻秆,名为“踏红”,寄托新的一年如火焰般红火。讲究点的人家还会撒些糯米以示对划龙船者的祝福。

跑到祖祠前,龙船还得停上一会祭祀祖先。虔诚的进祠跪一跪,拜一拜,祈福来年。当队伍重新整装待发,还要再划一会儿龙船,直到指定人家后停下。接着专门的先生出来,陈列按顺序的每一户人家的功绩(当然事先付过钱的),对龙船一拜再拜,对祖宗祈福。

中国的年味难道真的越来越淡了吗?我不这么认为。试看这边的龙船,春节、过年,这些与中华民族紧密联系的字眼儿,永远镶嵌在每人的心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感受家乡的风俗作文800字

全文共 882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一个文明古国,论起习俗,可谓“一地一样”花样繁多,单新年习俗,就五花八门。但亘古不变的是那份喜庆和热闹。

在我的家乡,新年从腊月二十几就开始了。二十九家家都准备好年货,门上贴好了“福”,有的人家还挂上了两盏大红灯笼。这天中午,照例要吃顿好饭,还要拜神家。下午就该大扫除,门窗擦得亮亮的,屋顶扫的净净的,桌上摆满了瓜子和糖。小孩子们手中已拿上了大小的鞭炮,大街上整天都噼噼啪啪的。大人们也已经在准备新钞,用来装红包。年前这几天热闹的很。

腊月三十,也就是除夕。晚上是要吃饺子的,一般是肉馅的,吃完了饭就去看看春晚。因为初一要起早,大人一般都不睡,可小孩子就顶不住,把新衣服放在床头,早早就睡下了。别以为一睡就着,家家都放拍炮,鞭炮、花炮,什么震天雷、窜天猴、笛音炮,声音此起彼伏,整整响一夜。

大年初一,凌晨三四点钟,就被妈妈叫起来了,睡眼朦胧的,一看见新衣服立马精神起来。穿好新衣服,好好打扮一番,要去拜年了。先去给爷爷奶奶拜年,再给爸爸妈妈拜。给家人拜晚年就该吃饺子了,正月初一不让动刀,不让说不吉利的话,还不能吃荤。不过白菜馅儿的饺子还可以凑合的。

吃完饺子就要去给本家的亲戚们拜。爸爸和弟弟最累了,要给长辈磕头。女人就要轻松多了,鞠个躬说句吉利话,就完事了。爸爸领着弟弟去拜年,妈妈带着婶婶们去拜年。我做为家中的长女也只能在家待着。爷爷奶奶也不闲着,在门口放好席子,铺好垫子,一拨一拨的人来拜年,贼热闹。我呢,更不闲着,我守在大门口,见有人来,先给他们拜年,坐等红包拿来了。

渐渐的东方泛起鱼肚白,天上还残留着花炮的烟雾,来的人也渐渐少了,大火都困了,来不及吃午饭,一个个倒头就睡,连小孩子也被赶回家睡觉。晚上又是一顿大餐。这一天一大家子的大当家要去请新媳妇来吃饭,表示这个大家庭接受了她,而当院的老媳妇要做陪客,带着新媳妇认当院人。初二,媳妇们要带着丈夫孩子回娘家拜年。过了这几天,年也算安静点了,等过了十五,吃完汤圆,年味也就渐渐淡去了。

新年那么热闹,那么让人留恋,不知多年以后这些习俗是否还能保留。但我想,不论怎么变,家人不变,一家的和乐不变,幸福就不变。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中国风俗文化春节作文600字左右

全文共 691 字

+ 加入清单

一年一度的春节又快来临了!春节是中国最隆重最盛大的节日,也是我最喜欢的节日。所以,我总是盼望着过年。不知不觉中,我想起了去年的那个春节,那个春节让我至今难忘。去年春节,奶奶刚搬到新村,新村离城里很近。以前,奶奶在旧村,旧村离城里很远,我们也就懒得去了,去年奶奶搬了新村,我们一大早贴完对联,便踏上了去奶奶家的路程。一进门,我就闻到了一股诱人的香味。我知道奶奶一定在做好吃的哩!果不其然,锅里煮的是羊肉,难怪香。奶奶在包饺子,白白的面皮包上美味的肉馅儿,不留口水才怪呢!我去院子里拿了些爆竹,和父亲要了打火机,一个人在院子里玩了整整一上午。到了中午,开饭了!奶奶把一盘盘美味的饭菜端上了桌,还给我们每人盛了一碗滑溜溜的饺子。下午,父亲把爷爷奶奶接到了我们家,这是爷爷奶奶第一次在我们家过年,我见爷爷奶奶来了,赶紧端出糖果和开心果给他们吃。晚上,父亲母亲和奶奶都在包饺子,我和爷爷在沙发上听音乐。吃了年夜饭,父亲送走了爷爷奶奶,我们一家人则看春晚,我还吃着零食。夜晚12点的钟声响起,这时正是春节的最高潮,家家户户都灯火通明,烟花爆竹直升云霄。我跑到阳台上,看着五彩缤纷的烟花如流星雨一般飞上了深蓝的夜空。此刻的夜空像一位美丽的仙女一样,穿着烟花做成的璀璨星衣,烟花把深蓝色的夜空映成了红紫色,我在心里默默的赞叹道:好美的夜空。放完烟花,我们一家人便去打扑克了,我们一直打到了凌晨3点。

去年的春节,不仅有灿烂的烟花装点,更重要的是,爷爷奶奶来我们家过年。毕竟,这是他们二老第一次来我们家过年嘛!所以,这个春节在我的记忆中就变得难忘且特别了,如果今年爷爷奶奶愿意,我还会请他们来我家过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小学一年级过年的日记

全文共 665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是咱们中国农历春节的第一天,所以过年对咱们中国人而言非常重要的哦!

大年三十晚上,也就是除夕,人们要吃年夜饭,意义就是除旧迎新和团团圆圆的意思。咱们一家人去酒店吃年夜饭,在吃饭时我还向外婆外公敬酒,祝他们:“春节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财源滚滚”。他们听了很高兴,外婆还亲了我一下。咱们吃完饭,回家欢聚一堂看春节联欢晚会,这也是咱们家过年必不可少的节目。今年的春节晚会异彩纷呈,我觉得比以往办的更好。我最喜欢的是聋哑人表演的千手观音,动作异常整齐划一,优美动人,令咱们全家赞叹不已。到了午夜零点时分,烟花四起,鞭炮声轰鸣。外婆要去烧香,我也跟了去。乞丐们“趁火打劫”,说:“好心人,给点钱吧。”有些人想在“行善积德”就给了几快钱。

初一到了,家家户户门口都贴上了新的春联,全家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我家下面弥漫着鞭炮的味道。我准备去外婆家串门。到外婆家,哇,来了好多人大舅公,大舅奶……哈哈,压岁钱尽收口袋底。晚上我、父亲、母亲、姐姐、外婆、外公,一起吃火锅,呼~身体一下就热起来了,好爽!

饺子是过年必要吃的食品。包饺子比赛咱们家年年举行,规则是:1人包15个,看谁包的又快又好。外婆和外公当裁判,比赛开始了,我用我的独门秘技包呀包,不久就包好了5个,母亲包了7个,父亲包了4个,姐姐包了3个,你追我赶,互不像让,我加快速度,耶!我赶上母亲了,母亲也不是好欺负的也加快了速度,我集中注意力……耶!我包完了!!!!我欣喜若狂。过了一会,他们都包完了,“裁判”点评了一番,说我的饺子包的又快又好,我是胜利者!包饺子比赛真是蛮有趣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六年级家乡的风俗议论文

全文共 669 字

+ 加入清单

进入寒冷的冬季,人们都喜欢吃热乎乎的美食。但在我们延边地区却不是这样,越是三九天,人们越爱吃冰凉的辣白菜、各种泡菜、凉拌菜、带着冰碴儿的冷面,特别是小孩子更喜欢冰箱里的冰棍、雪糕。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室内有地暖、屋里又干燥,人的体内火气大,所以喜欢吃冰凉的食物降噪。

一到冬天,我就特馋冷面。每天都盼着家人带我去吃它,终于有一天,爸爸、妈妈有空能带我去吃冷面了。

冷面,通常指延边朝鲜族冷面。在我国北方地区也有为符合当地口味而进行改良的冷面,但那些只能算是荞麦凉面罢了。唯有我们延边地区朝鲜族冷面才是最正宗、最美味的。冷面是以荞麦面为主要食材,把牛肉以文火熬制数小时之后的汤汁,放冰箱冷却至零摄氏度为汤;再加入适量的大头菜、牛肉片、鸡蛋、黄瓜丝、鸡肉丸子、苹果梨、松子等延边特产食材为辅料;再加上一大匙特制的灵魂辣椒酱。一碗地道的延边冷面带着冰碴儿喷着清香上桌了。

你别急着吃面,先尝一口汤汁。“吱——咕咚”嗯,就是这个味,酸甜、冰凉、清新、微辣。再欣赏一下碗中的食材,火红的辣椒酱、翠绿的黄瓜丝、雪白的鸡蛋、深棕的荞麦面、晶莹的冰块、再加上大片大片的牛肉。“快吃吧,再不吃爸爸就会抢你的面了。”我被爸爸的催促声音叫醒了。拿起筷子一顿吸,一顿夹。其间也不忘另一道美食——锅包肉。吃冷面不配上锅包肉,那你就外行了。滚烫的锅包肉沾上冰凉的冷面汁,咬上一口,简直是人间美味、绝佳吃法。

“便得一年生计足,与君美食复甘眠。”我最喜欢这种摸着圆鼓鼓的肚子,拉着爸爸、妈妈的手的感觉。冷面中的酸甜冰辣、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唯有家庭团聚的温暖才是我最爱冷面的理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过年的场景作文

全文共 405 字

+ 加入清单

时光荏苒,从我们身边走过。岁月如梭,在我们心中铭刻一个快乐的儿童节我们每个孩子所能拥有的。可我最后的一个儿童节却已悄然逝去。

在儿童节里,我们学校举行了迎六一文艺汇演班里还推出了舞蹈《不想长大》、及经典诵读了《朱子家训》。真正流露着团结的爱。排练时我们就像红杉树‘紧密相连’

互相指点、互相请教。

我还很有幸地成为了主持人,所以我认真对待、毫不怠慢。六一汇演开始了,我一步一步走向舞台,顿时,觉得步伐沉重起来,我变得胆怯了。不过看看身旁的那两位主持人没有一点羞涩的神情,我也变得逐渐放松了。我深情的诵读,一字一句、一毫一厘,流露、表达着我的情感,抒发着内容的意境伴着优美的诵词,六一汇演结束了,我也过完了我的最后的一个快乐儿童节。

儿童节是属于我们的节日,在这一天我们尽情奔跑,在操场上挥洒着童贞。无所束博,在爸爸妈妈的怀里尽情撒娇。在这天,我相信我们的感觉是最充实的、最开心的。我也相信美好的明天一定等着我们去创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春节的风俗说明文500字

全文共 324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是中华人民的传统节日,每个地方的春节风俗都有 所不同,中国的风俗习惯又是什么样的呢?让我来给大家讲 一个小故事吧!

很久很久以前,在十二月二十八日到正月二日,都有一 个叫“年”的怪物,来到一个小村庄里伤害人民,今天是十 二月三十日,那个怪物又来了,突然,来了一个商人,从手

中拿出鞭炮,并点燃,然后鞭炮发出噼噼啪啪的声音, “年” 立刻跑掉了,人民高兴极了,那个商人说: “怪物怕响声和 红色的东西”

。说完这句话,那个商人就无影无踪了。人们 认真的想了想说: “春联和鞭炮是红色的” ,所以人们就买了 这两样东西。每当那个怪物出现时,人们就点燃鞭炮,贴上

春联,怪物就被吓走了。 这就是春节的风俗:吃水饺、放鞭炮、贴春联等。这个 小故事一直流传至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三年级过年的作文400字

全文共 394 字

+ 加入清单

过年了,过年了……

过年得趣事可多着呢!走亲戚、放鞭炮、看春晚、看烟花,还能收到大红包。好玩着呢,我最喜欢得就是大年初一得那一天。

早上五点我们就起床,也许你会觉得我们有点“精神病”——大过年得不在床上多睡一会儿觉,那么早起干嘛呢?那么你说错了,我们做得正是过新年得第一件事——“起五更”,“起五更”后奶奶包好饺子,就让我和爸爸去给姥奶送饭,送饭嘛就是长辈辛苦一年了,到过年该休息休息了,吃上由晚辈们送上得第一碗新年得饺子,“起五更”后,音乐声、鞭炮声、笑声交织在一起,连天上得星星都忘了睡觉停下来观看。

送过饭,我们简单得吃上几口,就开始串门拜年了,直见大街上三五成群得人们,说说笑笑得,认识不认识得见了面都打上招呼了:新年好啊!哈哈!我们小孩子是最开心了,串门拜年还可以拿到压岁钱呢,真是我们小孩子们得大解放呀!

晚上我躺在舒服得被窝里回想这快乐得一天,开心死了!那感觉真好,真想天天过大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作文素材

全文共 832 字

+ 加入清单

还记得小时候的过年,心中总是有一种说不出的欣喜与愉悦。家人团聚在一块,谈笑风生,窗外一片片七彩的烟花璀璨整个天际,阵阵噼里啪啦的声音响彻耳际。我与朋友一起打扑克,放鞭炮,玩一些调皮捣蛋的东西嬉笑,深夜与朋友出去溜街;父母也少不了与亲戚一起打牌欢乐;老人之间互诉心声,给小朋友最喜爱的压岁钱。那时的春节是幸福与纯粹的,那时的春节我能感受的到浓浓的亲情,浓浓的年味!

记忆中的年味渐渐变淡,曾经的鞭炮声,守岁与吃团圆饭等在记忆中渐行渐远。岁月这件袍子,再怎么华丽,终究抵不过时间的浅薄。现在,我虽只是一个刚步入初中的?少年,也只是一个大人眼中稚嫩纯真的小孩子,随着社会生活物欲混杂化,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日渐丰富,所谓团聚的春节已变成一个长假期,它变得不再温馨,渐渐变得乏味与无趣。家家户户红红火火,夜虽已深,依旧灯火通明,这已只是物质上的存在。而取而代之的是家庭味,过年如果没有家庭温暖的味道,那么所谓的春节,也只是糊弄小孩子的罢了。

现在的团圆饭,我们家从原本一直准备一桌子的美味佳肴,迎接亲人的团聚,直接变成在饭店里吃。人们之间没有嘘寒问暖,只有简单的沟通。更多的是一群“低头族”,不管是男女老少,手中不是手机就是电脑,有些一年只能回家一次的人,比如我在北京工作的亲姐姐,明明好不容易与亲人聚在一起,可他们关心的不是给父母一个大大的拥抱或是起码一句问候,顾虑的依旧是手中的电子产品。小孩子也不再一起玩游戏,他们玩的却是父母的电子产品上的游戏,包括我,我也经常控制不住自己玩手机。团圆饭,成了家人玩手机的场地,这是多么心酸与可怜的事呀!

曾经彻夜轰鸣的鞭炮声,如今却为了空气质量转变成禁止放鞭炮,时代在进步,环境在改变,同时传统的春节习俗也要消失殆尽吗?

中国的日渐强大,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所以有人说:原来的回家就是要过年,现在提到过年,就是回家,相同的两个词,顺序变了,味道也变了。?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节本应该热热闹闹,开一个好春,可因为我们的变化,曾经的年味也要变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不一样的家乡风俗作文800字

全文共 903 字

+ 加入清单

“余冻雪出乾,初晴日骤喧。人心新岁月,春意旧乾坤”。经过除夕夜一整宿的守岁后,村子里过节的气氛更加浓郁了。一夜的疲惫似乎抵挡不住村里人的热情,他们大清早就开始串门拜年。这也是老家武汉的重要新年习俗。

这不,当公鸡开始打鸣时,家家户户就热闹了起来。奶奶已经开始忙着准备各种小零食,准备迎接客人;叔叔和爸爸也踏上了他们拜年的征途。鞭炮声彻底唤醒了这个暗藏生机的村子,大年初一的拜年也正式拉开了帷幕。村里顿时热闹起来,村人彼此的问候声、道贺声传遍村头村尾。

我揉了揉蒙胧的双眼,听到了几声清脆的脚步声,还处在懵懂中。十几秒过后,有人到奶奶家拜年了。两位中年男子携手走进了我们的家门。只见他们径直走到客厅,看到了奶奶,双手合十,深鞠了一躬,用带着浓重的武汉方言向奶奶道了一声——“新年好!”他们的面容丝毫没有因昨日一宿没睡而憔悴,反倒是洋溢着新春的激情。这声问候中夹杂着一年不见的喜悦,恭贺新年的激动,以及衷心的祝福之情;当然也蕴含着晚辈对长辈的牵挂和尊敬。随后奶奶十分自然地从装零食的盘子里抓起一大把糖果递给了两位来访的客人,以示主人的礼仪,随后便开始了叙旧。

鞭炮声炸响长空,但这丝毫不影响武汉人的“大嘴巴”特色,院子里充满了问候的声音。这一大早就有三四十家来拜访我们了,但却不见几个与我年纪相仿的小朋友,其乐融融的氛围好像少了点什么。听奶奶说,拜年的习俗很早就在农村广为流传。人们守完岁之后,就会从村头开始挨家挨户地喜迎新年,无论是大人或小孩都会穿着新衣服挨家挨户地拜年。尤其是小孩,可精神、可热闹、可气派了!先给自己的爷爷奶奶拜年,再邀上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三五成群地到村子里其他人家齐声吆喝:“拜年了!恭喜发财,万事如意!”他们脸上洋溢着欢快的笑容,一种发自内心的对春节和拜年的享受。

可是,现在越来越多像我一样的小朋友、青少年,不愿出家门,而仍在认真拜年的也多剩下那些中年人、老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是因为村子里的人逐步走向了城市?或是小朋友对习俗的淡漠?或是……

我的家乡拜年的习俗不一定是独一无二的,但作为后代,我们有义务要挽救这危在旦夕的习俗,不仅只是找回拜年的情趣,更多的是对家乡习俗的保护和传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过年啦作文350字

全文共 418 字

+ 加入清单

新年快到了,人们欢欢喜喜,兴高采烈地准备过大年。除夕这天,爸爸亲手做了许多火红的灯笼,准备挂在房屋前。我帮爸爸滑胶带,递灯笼,灯笼挂好以后,爸爸还贴了许多姐姐写的春联。爸爸夸我真能干,我听了高兴极了。

看到家对门的小刚穿着新衣服正小心翼翼的点着了一根长长的鞭炮,鞭炮燃气之后飘落的红纸屑像下了一场红色的花瓣雨,真好看!我对小刚说:“小刚新年快乐!”小刚也高兴地给我回了一声:“新年快乐!”

第二天我和邻居小明正在堆雪人,忽然,我听见了一串熟悉的声音,原来,是妈妈喊我去拜年,我请求妈妈让小明和我一起去,妈妈同意了。在路上,我看见了我的朋友小红,我和小明愉快的跑过去对小红说:“新年好!”小红也笑着说:“新年好!”

快天黑了,我回家吃饭,发现小明还在外面,原来,小明的父母出去打工了,今年没回来过新年。于是,我把小明带到我家,请求家人让小明在我们家吃饭过年,家人们愉快的同意了。今天晚上吃着美味的饺子,收发着压岁的大红包真开心!

我喜欢过新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过年了小学五年级

全文共 831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们中国,有许许多多快乐的节日,有元旦节、元宵节、国庆节等,还有从国外传进来的儿童节、母亲节……但在我的印象中,最热闹也是我最期盼的节日就是春节过年,处处张灯结彩,而且还有很多习俗。就让我来讲一讲关于过年的习俗吧!

廿三祭祭灶,廿四掸掸尘,廿五晒鱼干,廿六熬熬酱,廿七廿八送送年,廿九姑娘穿新衣,三十夜到坐夜团团圆。过年,是中国最隆重的节日,到处热闹非凡、灯红酒绿。送年、祭灶、吃年夜饭、放烟花爆竹都是春节必须有的程序。

祭灶通常是在腊月二十三,吃过晚饭后,大家就开始祭灶了。首先要把灶王爷“请”下来,在前面摆上水果和糕点,还要在香旁边放两杯清茶让灶王爷享用。传说灶王爷在这一天要上天向玉帝报告我们一年的情况,所以我们得用麦芽糖和花生做糖瓜粘住他的嘴,以免他打“小报告”。

腊月二十四是清理家里的日子,这一天大人们都把家里扫得干干净净,不留一点儿尘埃纸片。过了二十四日,我们全家就一起去超市采购过年用品了。在大年三十前,人们都把家里打扮得红红火火,在门上贴上对联,在窗上贴上窗花,还在显眼的地方倒着贴上“福”字,意思福到了,以此来迎新春,之后,要选一个好日子送年,还要宰公鸡,因为“鸡”和“吉”谐音,有大吉大利之意,以供祭用。送神的时间,摆上香案,供上全鸡和肉,油盐糖、五盘疏菜、五盘糕点、六杯酒、三碗饭、三杯茶来敬奉新年。

我最期待的一天终于到来了,那就是大年三十晚上的年夜饭,年夜饭上的美味佳肴数也数不清了,有烤鸡翅,表示大吉大利,有红烧肉,表示红红火火,有汤圆,表示团团圆圆,还有很多美味的菜肴,但是面条和饺子是少不了的,俗话说得好“金丝穿元宝”嘛!饺子会在十二点前包好,还会包进糖和花生,全家人一起吃,如果谁吃到糖,他新一年的生活就会甜甜蜜蜜,吃完了年夜饭就要发压岁钱了,这是我最喜欢的时刻了,哪个孩子不喜欢压岁钱呢?

“轰”巨大的礼花在空中炸响,零时到了,彩色的星雨在人们的欢呼中落下,爆竹“噼里啪啦”的放着,旧的一年就在烟花华丽的身姿中拉上了序幕:新年到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准备过年的作文100字

全文共 273 字

+ 加入清单

大年三十晚上,爸爸妈妈对我说:“今天我们一起准备年夜饭吧?”我开心地跳了起来。

准备年夜饭前,我先和妈妈一起去买菜,回来的时候爸爸正在扫地。然后我帮妈妈洗菜,洗完菜后妈妈开始做年夜饭,爸爸去帮妈妈做饭,但我在厨房外也没闲着,我拿着毛巾开始擦桌子。我把桌子擦得干干净净的,像一面镜子一样。饭做好了,妈妈把菜端到桌子上,我看了看桌子上的饭菜,口水都要流出来了!有香喷喷的红烧肉,有红艳艳的糖醋排骨,还有美味的酸菜鱼,我真想上去咬一口!

开始吃饭了,我和爸爸妈妈一起举杯,祝他们:“新年快乐,万事如意!”他们也祝我:“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我太喜欢过年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为什么过年不能扫地

全文共 748 字

+ 加入清单

每逢过年,都有很多约定俗成的习惯要遵守,俗称年禁。因为正月是一年之始,人们往往将它看作是新一年运程的兆示期,因此过年的时候“禁忌”特别多。

大年初一不能扫地,是怕因此带走了财气。但是现在的大年初一都是全家人团聚,再加上拜年的人们进出不断,吃花生、嗑瓜子、吃水果、抽烟,剥下的皮、壳、渣、纸屑、烟头满地都是,不扫不行,于是人们就想出个变通的办法——改往外扫为往内扫,象征财宝进门,扫好后装在垃圾桶或纸篓里不倒掉,财宝便留住了。

至于大年初一不能扫地,也只是其中一个习俗。大年初一是新年第一天,中国人凡事都喜欢好彩头,扫把又是倒霉的代名词。想想我们平时,比较喜欢说扫把星扫把星什么的。所以这一天首先不能动扫把。

至于倒垃圾呢,以前在农村,生活条件不是很好,过年比较冷加上年味厚重,相信大部分人都是走到街上集上聊天逛街去了,也很难说一天都在家产生生活垃圾。加上房子空间大,有点垃圾也不会太占地方,新年第一天,应该放松享受,不会去做琐碎的家务事了吧?

以前的迷信!不要相信这些旧社会的迷信,城市的年轻人大多都不相信这些了,现在我们生活的环境本来就已经染了,保持家里清洁卫生给自己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才是最重要的,家里卫生了身体才会健康,身体健康了自然有本钱去为事业奋斗,财运自然就来了.有的迷信的东西你非要去纠结自然就有心结,那我告诉你吧,实在要信,也是信则有不信则无,不管这些迷信说法成不成立,只要你不信,就不会有损失

俗传农历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

此外,大年初一这天一般不倒垃圾。即使垃圾成山,也不能拿到门外丢,而要集中在一起,这是认为把家中的东西拿出去,就是把家中的福带出去。所以即使是垃圾也要留在家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