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过年风俗作文【合集20篇】

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下面是过年风俗作文,也许对你有帮助哦。

浏览

4378

作文

1000

家乡的风俗

全文共 769 字

+ 加入清单

家乡风俗——吃七样羹

在正月初七,我的家乡潮汕,有个特别的风俗——吃七样羹。

今年正月初七那天……“妈咪,今天晚上吃什么啊?有没有人来咱家啊?”临近傍晚我就开始叫嚷。“吃七样羹啊,每年的今天都要吃的啊!”妈妈站在灶前,低头忙着自己的。“嗯?是吗?那七样羹是由什么组成的?来历是什么呢?”我好奇了,眼巴巴地望着妈咪。“这个啊,是由大菜、厚合、芹菜、蒜、春菜、韭菜、芹兰七样菜组成的。来历嘛,相传,宋朝有一个官人,因被奸臣陷害,被贬江南,在正月初七这天,他去到了一个偏僻荒野,那时他饿得头晕眼花,随手摘了七样菜,煮了吃掉,后来他复职高升,回忆起这天,便让家人每年正月初七吃这七样菜,也就是七样羹。还有一首相关歌谣呢,七样羹越吃越年轻,吃蒜才有钱可藏,老人吃了变年轻,小孩吃了面红青……”妈咪洗着菜,笑着说:“哦,那什么时候可以吃?”“一会儿。”

坐在椅子上,看着时钟,心里早被神奇的食物所吸引。与此同时,我也在小声地唱着歌谣……啊,什么时候可以见见它的真面目啊……这时间过得好慢,仿佛过了一个世纪……我迷迷糊糊的睡着了。

再睁眼,是被那若有若无的香气“叫”醒的,我望着叫唤的肚子,飞奔去餐厅,一眼就锁定了桌上那盘七样羹,我迫不及待地坐下,眼前的七样羹美如画,七样菜周围的淡青色汤汁在灯光下闪烁着光芒,如同一块打磨好的美玉,各型各色的菜如同穿着青裙子的曼妙女孩,那勾人的香气包裹着我,像是要带我去瑶池仙境……

“呜——”肚子在叫着,我有些不忍破坏这道菜,但最终还是夹起一块,送入嘴里,一下子,清甜的味道在我口中绽开,这鲜甜的口感刺激着我的舌头,我忍不住再吃一块……

吃饱之后,我抬头,看见父母对着我笑,“吃得很快啊,喜欢吧?”我才好像发现了什么,不好意思了。

七样羹越吃越年轻,吃蒜才有钱可藏,老人吃了变年轻,小孩吃了面红青……我摸着圆圆的肚子,哼着歌谣。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过年趣事作文150字

全文共 218 字

+ 加入清单

大年三十,哪天南昌市晴空万里,爸爸、妈妈和我刷牙洗脸就出发去九江过年

上高速后我们遇到像棉花一样的大雾。因为大雾挡住了我们的视线,为了保证行车安全交警叔叔就在最前面带路,我们在后面井然有序的跟着。高速公路的两边我看到有的树要不就是叶子黄了,要不就是叶子掉了。光秃秃的,好难看啊!我真希望春天马上来到。

到了九江大雾就慢慢的消散了。我们就去跟他太婆扫墓。扫完幕后,我们到四姨婆家过年,我们一大家子人,团团圆圆、高高兴兴得过新年,我真开心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过年忆事

全文共 362 字

+ 加入清单

按照家乡的老规矩,过年从腊月二十三就开始了。

从这天开始,人们都忙着准备格式的年货,大街上人来人往,到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息。

到了大年三十可真热闹,家家敢做年夜饭到处飘着酒肉的香味。大门外贴上红红的对联,屋里贴上了漂亮的年画,每一家都灯火通明,欢欢喜喜地围坐在一起,包饺子,吃团圆饭,相互谈论着自己一年来的收获。门外的鞭炮声起伏不断,我忍不住拿了一挂鞭炮跑了出去。

正月初一这天男女老幼都穿上新衣服,到亲戚,朋友家拜年。小孩子们拿着长辈发的压岁钱高高兴兴的去买爆竹和玩具。

正月十五是过年中最热闹的一天。人们从四面八方来到县城观看社火表演。社火的队伍可真长啊,有锣鼓队,秧歌队。。。还有许多学生组成的方队。到了晚上人们举头赏月,吃元宵,看烟火,观灯展,猜灯谜,忙的不亦乐乎。

一转眼,到了正月十九,过年就结束了,人们又开始了忙碌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过年的场景作文

全文共 426 字

+ 加入清单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哇!

读了王安石的《元日》,仿佛把我们带到了王安石生活的年代-宋朝。过年了!

过年了!

孩子们边叫边跑。有的孩子在给长辈拜年,有的孩子在捂着耳朵放鞭炮,有的孩子在玩游戏,有的在帮家里人干活,真是有趣极了!

玩完了也该吃饭了。在家家户户的饭桌上都有鸡`鸭`鱼等。但过年有一样最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屠苏酒。浓浓的酒香在大街上涌流。家家户户的大门敞开着,让大年初一的旭日照进了千家万户,让每家每户的人都享受到这份温暖,吃饱了,玩够了,也该消停消停了。这不,各家人把自己家门口的旧桃符摘了下来,换上了新桃符,让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的。回到现代的过年方式也不赖,大年三十晚,家里的亲人都围在圆桌旁热热闹闹地吃着团圆饭,小孩子们趁机跑到长辈面前边说祝福的话边讨红包,团圆饭后,孩子们拿着家里新买的烟花鞭炮在外面燃放,度过了开开心心的大年三十晚。古代和现代的过年方式各不同,但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吸引人之处。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关于过年了的小学生

全文共 414 字

+ 加入清单

过年了,家家户户都快乐的忙碌着,不是挂灯笼,就是贴对联,连天空都好像在庆祝这个美好的日子,碧蓝碧蓝的。

今年与往年不同,你大概想都想不到吧?我今年可是跑到妈妈上班的地方—天柱山来过年了。16时10分左右,我们开始吃夜饭了。一共有8个菜,有鱼、鸭子、包菜、牛肉、土豆丝等等。其中,土豆丝是我最喜欢吃的菜之一,吃起来酸酸甜甜的、脆脆的,让人回味无穷。鱼的味道鲜美,丝滑润口。我们还互相敬了酒,祝福彼此身体健康、一切顺利。

吃过年夜饭后,我们一家人就开开心心的出去串门了。一路上,我看到家家户户门口都烧着火,我感到很奇怪,这是为什么呢?我问张梦田,张梦田说:“这是我们这里的一种风俗习惯,有的人还会一直烧到天亮呢!象征着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后来我们还放了烟花,有太空人、黑狼火箭、芭蕾舞、手持万花筒等等。有的像撒满星星的银河,有的好似一朵盛开的菊花,最好看的就要数手持万花筒的了。它的形状像一个火炬,点燃后会喷出五颜六色的礼花,美丽极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过年的场景作文

全文共 465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这天,家家户户都热热闹闹的。晚上都欢聚一堂,大人小孩都穿上了新衣,围在一起吃年夜饭。饭后,长辈都会给晚辈发压岁钱呢!

在今年春节,我们一家都去了新家过年了,新家非常漂亮,而且很暖和。

春节那天,我和家人还有表姐、表哥和姑姑去了青铜器博物馆,看了古代人用的铜器和一些生活用品。

晚上,我和亲人们一起围在餐桌前等待着火锅,便聊起了天。

“妈妈,前几天回姥姥家,笑笑和思思跳舞跳的真好。”我望着妈妈说。

“是啊,思思还学着笑笑呢!”妈妈想起那情景,经不住笑了出来。我们聊了一会后,终于可以下菜了。待菜煮好后,姐姐和妈妈都帮我夹起了菜。所有人都津津有味的吃着香喷喷的火锅,虽然有些烫嘴,但我们还是很快吃完了。

晚饭过后,我们全家人围在电视机旁看起了春晚,外边放起了烟花,五彩缤纷,爷爷奶奶他们给我发起了压岁钱,刚开始我还不好意思收,但爸爸妈妈说:“爷爷奶奶给你就收下吗。”听了这话,我收下了红包,打开一看,所有的钱一共有两千多元。

随着时间的转动,我们迎来了新年的钟声,新的一年开始了,我们已准备好新的一年里的目标,一步步为实现新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家乡的风俗

全文共 690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到了,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习俗,而我的家乡也有我家乡的春节习俗,下面就让我来介绍一下吧。

家乡有句俗语叫:“年二八、洗邋遢”,意思是,到了腊月二十八这天,要把家里大扫除一遍,为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到了除夕,大家可就忙了,女人就为了团圆饭做准备,男人则帮忙杀鸡、杀鹅、贴对联、贴门画、买花、买年橘、盆景……

晚上可就热闹了,有些大人在茶余饭后就等着看万众瞩目的《春晚》了,小孩子们就穿着一身新衣服挨家挨户地去得压岁钱,俗称“利是”。而有些大人们则带着小朋友去逛广州特有的迎春花市,说到迎春花市,这可得详细介绍介绍:每年的春节前夕,广州的大街小巷都摆满了鲜花、盆景,各大公园都在举办迎春花展,特别是除夕前三天,各区的主要街道都搭起彩楼,扎起花架,四乡花农纷纷涌来,摆开花市,售花赏花,人潮涌动,十里长街,繁华似锦,人海如潮,一直闹到初一凌晨,方才散去。这就是广州特有的迎春花市。

半夜十二点来敲门时,每家每户都响起喜庆的鞭炮声,大家都沉浸在漫天飞舞的鞭炮纸上了。鞭炮一过,就是五彩缤纷的烟花点缀在无暇的天空上了,人们望着飞上天的烟花,一起期望着新的一年、新的气象。

到了初一,大家都非常有空,大人们就会去打麻将,而小孩子们则用自己的压岁钱案买各种零食玩意儿。到了晚上,天空中还是闪烁着五光十色的烟花,有条件的则特地乘车去琶洲等地看烟花。

春节的另一个高潮又是尾声——元宵。我们这里并不是每条村都过春节的,有些人就会过正月十三、十四、二月初二……而我们这条村正好就是过元宵的。我们要准备好各种菜肴迎接客人,让客人吃得开心,会得慰心。

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习俗,你家乡的春节习俗又是什么样的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小学作文过年的感受

全文共 483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的春节,节日的气氛特别浓。街边的路灯早早地挂起了红灯笼,一派祥和的景象。

过年的前一天,我没有上课在家中休息,哥哥他们要回老家与她

的奶奶过年,因此不能陪我度过这个喜庆的新年。可我并不觉得遗憾,因为有父母再身边陪我迎接兔年。除夕那天我没有像往年一样起来的很早,今天的长沙显得格外热闹,坐在家中都能听清四周鞭炮啪啪作响。我自然也不会闲在家中,晚上吃完晚餐后,迫不及待的邀上三五好友,一同去放鞭炮,新年的喜悦确实无法表达,每年过年对我们小孩子来说放鞭炮算是头等大事,一年也就一次意义非凡。礼花在空中不断绽放,我的心情如同五彩斑斓的烟花一样心花怒放,异常高兴。虽说我已经不小了,可还像一个6,7岁的小朋友一样童心未泯。因为在我的眼里,不放烟花的新年不能称为完整的新年。

新年眨眼就要过去,就如空中那闪过的烟花,终会在浩瀚的夜空中消失,再见了20xx,欢迎20xx,新年一个新的篇章,新年一个新的跨越,新年一个新的开始,它即将过去春天即将到来,在这最后的严冬里我想说一句:春回大地,中原又是一片生机,新年一过;

来年在回首,过往旧事,随风而去。再见了新年,除夕。再见了20xx!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过年的场景作文

全文共 419 字

+ 加入清单

正月初一是个好日子,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春节。

新年第一天,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早早起床,穿上崭新的衣服去给奶奶拜年。奶奶笑容满面地在门口等我,我高兴地跑上去抱住她,跟她说:“奶奶,新年快乐!"吃过奶奶包的饺子,我们就出发去广场看表演。春节期间的广场跟往常都不一样,绚丽多彩的霓虹灯,欢庆春节的广告牌,张灯结彩的红灯笼,寓意吉祥的“福”字……广场不远处传来阵阵喜庆的歌声,夹杂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真热闹啊!

不知不觉到了傍晚,夕阳下的晚霞团聚在一起,远远望去也像在吃团圆饭呢!你听,天还没暗下来,外面就传来了“砰砰”地放烟花爆竹的声音。我向窗外望去,瞬间被烟花五彩缤纷的样子吸引了。烟花在空中,一会儿变成可爱的小脸,一会儿又变成五颜六色的花朵,竞相开放。这时妈妈也做好了一桌丰盛的晚餐,阵阵菜香传来,让我直咽口水。我迫不及待地拉着爸爸妈妈赶紧坐下,一起品尝美食,享受这举国欢庆的时刻。

啊,新年是多么美好,多么温馨,我喜欢过春节,你们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过年风俗习惯的

全文共 268 字

+ 加入清单

妈妈家乡的习俗,很好玩,你想听听吗?那就跟我来吧!

过年的前几天,首先大扫除,然后杀猪、做豆腐、做红薯酒。最后上街买年货。

到了年三十那天,大家都起地很早,大人们就忙着准备年夜饭,小孩就贴年画,贴对联,然后就开始洗澡,洗完了就开始吃年夜饭了。                       到了正月初一的早上,小孩子们拿着袋子去村里拜年,到了人家家们口就大声说:“拜年啦!拜年啦!给您拜年啦!”这时候大人们会拿着早已准备好的糖果、饼干之类的好吃的零食发给小孩们。等到拜完一个村时,小孩子们就会提着满满一大袋好吃的回家。

这就是我妈妈家乡的习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过年年夜饭作文

全文共 327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2021年的最后一天,也就是我们中国人所称的除夕夜,爸爸妈妈邀请了叔叔、婶婶、伯伯、伯母,还有外公来吃我们家的年夜饭

我看见一桌子的好菜,就忍不住用手抓了一小块鸡肉往嘴里扔,“哇!好吃,好吃,好好吃!”这时,被在一旁的爸爸发现了,他轻轻地拍了一下我的嘴巴说:“小馋猫,又偷吃什么了?”我红着脸说:“没有没有”,就溜了。

开饭时间到了,大伙都围坐在桌子旁边很热闹,很温暖。你一杯,我一杯,我也拿起酒杯向大伙干杯,把大家逗的满脸生花。

这时,外公慢吞吞地拿出红包说:“发红包了!”我高兴地到外公面前磕头,并祝外公身体健康、长命百岁!两个弟弟也学着我的样,大家哈哈大笑,奶奶也急不可待的拿出了红包给我们,我心里可高兴了。

哈哈,吃年夜饭真好,有的吃,也有得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过年年夜饭作文

全文共 259 字

+ 加入清单

厨房里传来乒乒乓乓的声音,妈妈和奶奶在厨房里忙活着,原来今天是大年三十。走出家门,你会发现到处是繁华的景象,瞧,家家户户挂着红灯笼,贴着对联,地上满是红鞭炮屑,一切都那么喜气洋洋。

今天是大年三十。我和妈妈准备一起去上街,但我们很惊讶街上一夜之间天换地变,大街上张灯结彩,热闹不凡。到了晚上八点钟,春节联欢会就要开始了,我们一家坐在电视机前看春节联欢会,晚会上节目很精彩,有优美动听的音乐,有令人赞叹的舞蹈,有幽默风趣的小品,还有滑稽逗人的相声……节目丰富多彩,看的我目不暇接。

在新的一年里我祝福大家喜气洋洋,万事如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除夕夜过年吃团圆饭日记

全文共 364 字

+ 加入清单

小叔接姥爷姥姥和我在他家过年,今天大年三十,全家人都团聚在家里。姥爷姥姥非常高兴,我和弟弟也格外快乐。

小叔和婶婶忙里忙外,为大家准备了一桌丰盛的团年饭。

吃饭的时间到了,弟弟第一个爬上凳子,全家人都围着桌子坐了下来。小叔给姥爷和自己倒上白酒,又给姥姥和婶婶倒上饮料,给我和弟弟倒上花生奶。姥爷举起酒杯,祝全家人平安快乐,祝我和我弟弟健康成长。我们跟姥爷姥姥碰杯,祝他们健康长寿。

桌子上摆满了许多好吃的.菜肴,有团团圆圆的鱼肉丸子、整鸡火锅、红烧猪蹄、红烧肉、啤酒鸭、腊肉煮冬笋、辣椒炒肉,还有我最爱吃的肉质细嫩的清蒸鲈鱼、香喷喷的油炸虾子和绿色的炒青菜。

吃团年饭与平时吃饭有些不相同,大家可以一边吃喝一边谈笑,也可以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还可以让碗里、锅里、餐桌上的盘子里剩下许多饭菜。这表示幸福生活天长地久,丰衣足食,年年有余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精选过年走亲戚的

全文共 421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中午,阳光明媚,我和母亲要去姑姑家做客。我和母亲买了几个又大又红的苹果,来到了姑姑家的门口。

我轻轻地敲了几声门,姑姑打开了门,我连忙说:“姑姑好!”姑姑夸我真是有礼貌,一进门我看见哥哥、姐姐都在,我把买来的苹果分给了姐姐和哥哥,我自己也吃了一个,姐姐请我去她的小房间玩,我很乐意的答应了,我来到了姐姐的房间,看到了一个可爱的小熊,我对姐姐说:“姐姐能玩一下你的小熊吗?”姐姐微笑着说:“可以。”我抱着小熊玩了起来,过了几十分钟,姑姑大声的喊道:“吃饭了。”我把小熊物归了原位,把手洗得干干净净的,来到餐厅,桌子上的菜可真丰盛呀!有牛肉、黄瓜、红烧肉、四季豆……这都是我最爱吃的菜了!姑姑给我夹黄瓜吃,我连忙说:“谢谢。”姑姑又给我夹红烧肉吃,我又说:“谢谢。”吃完饭后,姑姑给我倒了一杯热气腾腾的茶,我站起来,双手接住杯子说:“谢谢姑姑。”喝完茶后,母亲说:“该回家了。”我对姑姑说:“再见,欢迎您下次到我们家做客。”

今天,过得真是愉快。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过年趣事高一作文

全文共 519 字

+ 加入清单

马上要到春节了,这是我想起了上四年级时的春节。那次是最有趣的。因为我小弟来了。

上午,姥姥带我俩去买年货。在公共汽车上,小弟突然大叫:“看!‘偷’油宾馆!”我一看,那是什麽‘偷’油宾馆,是‘输’油宾馆。于是我对小弟说:“那字念‘输’,不念‘偷’!你个‘白字先生’!”

在商场,他看到了“花生米”,于是大叫:“大家快来看!‘花’也能生‘米’了!"我差点晕过去,亏他想的出来。

到了晚上,大家正在包饺子。我和小弟也想包。于是对姥姥说:“我俩也想包!”姥姥死活也不同意,但在我俩的“死缠赖打”下,终于同意了。我小心翼翼地照着姥姥的样子包饺子,但还是不是形,和老老包的饺子简直是“天壤之别”但在我的努力下,终于包的像是点形。可弟弟早已没了耐性,把面团当成了橡皮泥!竟然捏起了小人!姥姥见了火冒三丈。大叫:“你怎麽浪费呢?”可弟弟却有词有理,说:“水浪费了?我为了节约,在里面装了馅!”把我姥姥气的哭笑不的!

终于到了0点了,“该放鞭炮了!”我大叫。咦?小弟呢?我找了半天还没找到。没办法,我只好和姥爷去放鞭炮了。

我刚出楼栋大门,只听“嘭”的一声。差点把我吓破了胆!小弟大叫:“大哥上当了!哦耶!看你还说我‘白字书生’不?”

这个春节可真有趣!多亏了小弟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过年好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744 字

+ 加入清单

可惜了,一个电影化不成功的话剧,怎么看都像是一个潦草的小品

中国人年年都会拿过年这件事来大做文章,关于过年的故事,其实是中国人家庭观念的表现形式之一。而这种观念在社会的变化下正不断地受到冲击,这不是少数特殊群体面对的问题,如果说《老炮》里的六爷一族是一群不甘老去的老混混,赵本山饰演的老李就是不忍家庭模式出现变化的老家长。我敬重前者,更同情后者。

六爷的可敬之处,在于他对原有"规矩"的恪守,这份恪守在面对当下的"不像话"时,无疑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我们想过没有,在老炮们年轻的时代,在那个更有规矩的时代,恐怕他们才是"没规矩"的人,他们打破了老一辈人的规矩,建立了自己的时代和自己的规矩,而晓峰小飞其实只是做了他们当年做的事罢了,我们必须弄明白一点,从发展的眼光看,新一代顶替老一代,其手段势必更为下作,更为没有底线,否则,他们无法在旧有的"规则"内战胜规则的制定者。这样的群体没落了,是他们自己的悲哀,但老李就不一样。

他所面对的问题完全不是因为他的所作所为而导致的,他们只是用和以前一样的方式爱护自己的家,而面对新环境的年轻一代甚至两代又势必不会适应,过年的实际意义,其实就是家庭的幸福与团圆,反之,当不利于家庭和谐的因素在过年时出现,这种效果就会被放大,同时也使得老人的困惑,无奈,痛苦,在影片中表现的尤为深刻,而且必须承认,本山大叔演的不错,在他的身上,我是真的看到了我爷爷奶奶的影子,很真实,而且不落俗套,只要不是十分计较,但是这一份情感上的沉淀与反思,就是关于过年的一份价值。

与之相对的,则是电影结构的极度混乱,很多地方看得人莫明其妙,人物的行为缺乏内在联系,至于结尾,简直就是群魔乱舞,除了二人转以外什么也看不出来。这些问题在片中都是败笔。

不过那又怎样,多大的事不能等过了年再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家乡的风俗

全文共 809 字

+ 加入清单

二十四节气中,一些特别重要的节气,总是有劳动人民的民俗过法,而且在我们辽阔的华夏大地上,每个地方的方式方法还不一样呢。比如冬至,北人方吃饺子,南方人吃汤圆,在我们江南地区则又是吃馄饨,而今天我要说的是我们溧阳这一带立夏时节要吃的美食——乌米饭。

“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杜甫在《赠李白》一诗中这样写道。青精饭就是我们溧阳这一带,在立夏时节要吃的乌米饭。每年这个时候,乌饭叶就已经开始慢慢上市了,这个时候可是新鲜的时令货哦。像我这样的吃货,总是会走在小区路上,突然闻到某家人家厨房间飘来的香气中一眼就认出它。“阿婆阿婆,有乌饭卖咯。”我飞跑着回家,告诉了外婆,外婆一脸惊奇地问:“你怎么知道的?”我说:“我在路上就闻到人家家里飘出来的香味喽。”外婆顿时哈哈大笑的说:“你真是个小吃货。”

第二天外婆起早赶到菜场买来了新鲜碧绿的乌饭叶,我和妈妈先把树叶洗干净,一边洗一边有一阵阵清香扑进鼻子,是一种大自然的清香,闻了神清气爽,耳聪目明,就打通任督二脉。然后外婆把洗净的叶儿放入装满热水的盆子里,用手反复按压叶儿,时不时拿起些许放到手掌心搓一搓,终于将近半个小时的揉压,乌饭树叶的大部分汁水都被挤了出来,咋一看不就是我写毛笔字的墨汁嘛,再把树叶过滤出来,用纱布包好,用力挤压,最终挤出了大半脸盆“墨汁”。等“墨汁”水稍微放凉些,再把洗净凉干的糯米倒入“墨汁”浸泡三个小时以上,再去看时,糯米已经变成“黑米”了。最后把“黑米”放入蒸锅蒸熟,就是香飘万家的乌饭喽,我迫不及待地盛上一碗,一颗颗米粒黑油油,亮闪闪,香喷喷,如果不是散发的香气和热气,还以为盛了一碗黑宝石呢。再撒上一层白糖,一口下去,忍不住闭上眼睛大赞人间美味。

吃完乌饭外婆告诉我,立夏时节吃乌米饭是我们这里代代相传的民俗传统。吃乌饭可以祛风解毒,防蚊叮虫咬,让我们在接下来的炎炎夏日安然度过。我不禁感叹:原来乌米饭不仅仅好吃,到如今还承载了我们一方传统文化的内涵!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过年趣事个字

全文共 274 字

+ 加入清单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看来在古代,人们对春节就十分重视和喜爱。兔年已经在我们举手投足之间逝去了,迎接我们的是一条龙。

有关龙的成语有很多,像什么龙腾虎跃。生龙活虎。龙飞凤舞。新年里,到处都洋溢着喜庆的气氛。大街上,到处张灯结彩,鞭炮日夜不断。

过年的时候,我喜欢的事情当然是放鞭炮了,像什么‘小雷公。’大红鹰,‘一盒盒的从手中烧掉。玩鞭炮的方式各有不同,比如有一次,我把鞭炮点燃往池塘一扔,只听’啪‘的一声,鞭炮爆炸了,水花溅在了我的脸上,凉凉的。

新年新气象,我希望自己在新的一年能蒸蒸日上,更上一层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家乡的风俗

全文共 790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位于云贵高原。这里的春节有一个特有的习俗炸龙灯,热闹的炸龙灯意味着热闹和祥和。

炸龙灯原本是土家族求雨祭祀的活动,延续至今,已成了祈求平安幸福的一种活动。除夕是小年,元宵是大年,炸龙从元宵开始。

正月十四是炸龙的彩排。在这之前,龙灯的制作者们已经紧锣密鼓地干了很多天。正午,龙出发了,红色流满大街小巷,与之相伴的是锣鼓喧天。

十五是最精彩的,也是游龙的正日子。因为炸龙灯鞭炮是不可少的,所以在四点前鞭炮烟花已完全脱销。各家各户都将晚饭提前了,五点半,鞭炮由四处响起,声音逐渐变大,此起彼伏,像一支交响乐。全县的百姓都出来了,越来越集中的鞭炮声把整个德江似乎都震得地动山摇。鞭炮的火焰闪闪烁烁,红红火火,映着人们喜气洋洋的脸,大街上一片新年景象。

六点半,各路龙灯出发了。短的有十米,长的有五十米,在龙灯制作老手艺人的打磨下,龙的制作很精细,它代表着德江的历史和传统,艺人们说,大意不得。举龙者皆是二三十岁的男青年,他们戴着头盔,袒胸露臂,健壮的手臂舞动着龙,整条龙像活了一样,上蹿下跳,舞的我眼花缭乱。随着时间的推移,每家都准备好鞭炮,准备往舞着的龙和人上炸。我和大伯举着缠上鞭炮的竹竿,我害怕被炸到,畏畏缩缩的,但又想再对准一点,于是身体向后倾,双手伸得长长的,那姿势实在有点怪异。不久,龙成了网状,大部分的龙鳞都炸掉了,而舞龙的人则显得龙马精神,毫无畏惧。

八点多,炸龙达到了高潮,所有街道都是人流、火光流。天神一定看到了彩光流溢的人间街巷,如果从无人机航拍,这时候,整个德江都是流动的彩,闪烁的光。空气中到处都充满火药味,九点过后,炸龙渐渐结束,大部分龙已不能首尾相连,很多只剩几根骨线。十点后,鞭炮声渐渐平息,在万家祥和的期盼中扎龙灯缓缓落幕。

炸龙灯的鞭炮声虽已渐渐远去,但家乡人祈求安康吉祥,幸福美满的愿望,随着新时代的钟声正大笔绘就灿烂的康乐景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妙笔生花作文过年

全文共 382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除夕,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表示旧岁结束,明日另换新岁的意思,各地的习俗不一样,有的地方打年糕,有的地方吃汤圆,有的地方吃水饺,是代表这一天除旧迎新,合家团聚。

妈妈开始准备饺子馅。听说饺子表示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饺子像银元宝,象征着“新年发大财,元宝滚进来”的意思。饺子馅准备好了,我们一家各尽所能,妈妈和面,我杆饺子皮,爸爸包。不一会儿,手中的饺子皮变成了一个个“元宝”。妈妈在最后一个饺子里包上了两粒生,说:“谁吃到了这个包着花生的饺子,谁来年会发大财。”在吃饺子的时候,我每一个饺子细嚼慢咽,希望能吃到包有花生的水饺,终于在吃到第五个饺子的时候,我吃到了包着花生的水饺,爸爸妈妈说我是我们家的小福星。我好开心哦!

夜里,我们在春晚的欢笑声中,和在外面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中迎来了虎年的钟声,在虎年里,我祈福我们全家平安幸福,身体健康,心想事成!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过年高三作文

全文共 688 字

+ 加入清单

新年是我们一年之中最富有期望的一段时间,年又-节,是一年之中最热闹的一个节日。

我们全国的人们都参与进来,在这一天里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全国上下到处洋溢着热闹喜庆的气氛,20--年到了,我们都长了一岁,但你们知道吗?过年的背后还有一个家喻户晓的节日呢!在很久很久以前,那个时候还没有过年的习俗,在那个时期有一个野兽叫做年,他为祸乡里,大家都很害怕他,不久,他做的坏事传到了天帝的耳朵里,天地为了惩罚他,把他关在山洞里,一年只能出来一次,那就是现在过年的那一天,在这一天里他获得了自由,于是为非作歹,在这一天街上没有了往日的欢笑,家家户户的大门都是紧闭的,大家也曾派遣勇士去杀了年兽,但是有去无回,几年以后,又是年要跑出来的日子,大家纷纷携幼带老逃到山上去,这时,村里来了一个乞丐身上背着一个大包袱,大家都忙着逃命,还哪里有时间来管一个乞丐,有一个村民心肠好,劝告他赶快上山逃命去吧,这位老人信心满满的说:“只要你肯把房子让我住,我保证帮你们把年兽打败。”那人半信半疑的瞅了瞅老人,已不再管他。

那天晚上,年按照长来到了村子里,发现村子里的气氛有些不对,只有一家亮着灯,年走了过去,一开门,只见门上贴着红色的对联和福字,一位老人穿着红衣服站在院子里,年往后退了三步,老人点然了爆竹,年逃回了山上。

第二天早上,村民回来看见院子里未燃尽的爆竹,和满地的红纸便明白了年的弱点,第二年,年又来下山,还没到村子里,看见了满村的火光,吓得再也不敢出山。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