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过年风俗作文优秀20篇

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下面是过年风俗作文,也许对你有帮助哦。

浏览

4254

作文

1000

过年年夜饭作文

全文共 231 字

+ 加入清单

大年三十大清早,爸爸去菜场买菜开始准备年夜饭。每年我们家人都很重视这餐饭,早打扫好卫生、买好鞭炮等着过年

下午,小爸爸和阿姨已经在外婆家厨房忙开了。小爸爸在泡海子、杀鳗鱼、切象鼻蚌,阿姨在洗菜、摆盘,5点多一桌丰盛的年夜饭就出炉了。外公给每个人都倒上了酒,大家团团圆圆地坐在桌边,互相祝福干杯,每个人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边吃饭、边看春晚也是我们家的保留节目。我的手痒痒的,边吃饭、边跑到花园放鞭炮,五颜六色的烟花映红了大年三十的夜空。

多么幸福而美满的年夜饭。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你对过年的感受

全文共 697 字

+ 加入清单

我想这个世界上应该没有人不喜欢过年吧!甚至心里还有点小期待,过年是的开始,也是过去一年的结束。

过年是一个非常祥跟的节日,当那一天的到来之际,家家户忙着置办年货,人们也会相继到亲戚家拜年。全家人聚在一起吃饭、聊天,看《春节联欢晚会》,那是多么跟睦、融洽的场面啊!

去年的除夕,我们一家四口就在家里过的,那种气氛是用语言表达不出来的。一大早,爸爸带着我们出去买菜。一路上,我们说说笑笑,仿佛我、妹妹跟爸爸妈妈没有之间没有了那种辈份关系,就像是四个形影不离的好朋友,特别温暖。街道两旁的摊贩也不摆摊了,因为他们也要各回各家过年。商店都关门了,只有菜市场里还剩下几位卖菜的,我们一家四口看了都感觉心里酸酸的。

“都过年了,他们还在这里卖菜,不回去过年,看看你们现在,这么好的生活,还这不好那不好。”爸爸非常跟蔼的对我跟妹妹说。

那一天,爸爸跟妈妈没有带我们在外面吃早餐,爸爸妈妈平时工作忙,总是在外面买给我们吃。或许因为那一天是特别的,所以,妈妈在家打了豆浆、下了面条给我们吃。“这这是我吃过的最好吃早餐。”我不禁说。妈妈很甜蜜地说:“去,又哄你妈开心呢!”爸爸附跟道:“是真的,好吃极了!”我第一次看妈妈笑得那样自然。

中饭爸爸带我们在外面吃的,晚上,很早就开始做饭了,妈妈负责做,爸爸打打下手,两人配合得天衣无缝,不一会儿,一桌巧夺天工的菜就出锅了,我记得那顿饭我们吃了很久很久,爸爸妈妈也跟我跟妹妹说了很多很多……

吃完了饭,我们就下楼散步,街道上挂了许多形态万千的灯笼,装饰得很漂亮。晚上再回来时,已是12点,天空上到处都是花炮,放得很美很美……

朋友们,你们感觉到了过年的味道了吗?那样的温暖,那样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重庆过年风俗作文

全文共 1037 字

+ 加入清单

我妈妈的老家在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那里鸟语花香,树木成荫。我到那里旅行过两次,每一次都陶醉在它的美丽景色中,那就是——重庆

重庆人最喜爱过年,恨不得天天都像过年一般热闹:重庆人千百年来形成的春节拜年、十五观灯、清明祭祖、中秋赏月以及悬酒幌、赶庙会、坐花轿、放风筝等民俗,与中国其他地区相比大同小异。但由于重庆有五个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这两个既热情又传统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俗节日。

心灵手巧的土家族人,在舞蹈上拥有非凡的天赋。每年正月初三至十五,土家族人都要举行盛大的祭祀、祈祷、喜庆活动。男女老少穿起节日的盛装,跳起欢快而热烈的摆手舞。一时间,满耳喧天鼓乐,满眼婆娑舞影。骁勇善战的苗族人,则对唱歌情有独钟。一年一度的“赶秋”,是苗族人大展歌喉的传统节日。青年男女还可以在“赶秋”节上,借歌声互表衷情。

刚进腊月,重庆市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人们就忙开了。为了准备好这顿年夜饭,一些必不可少的传统主菜不提前十天半月准备是不行的。其中最主要的当数“扣肉”和“灌海椒”。“扣肉”看似简单,但要做到真正肥而不腻、嫩滑爽口,是要下一番工夫的。“灌海椒”则是把糯米面拌上作料后填入一个个掏空的海椒中,然后放入咸菜罐子里封存半个月,到了除夕,拿出来用油一炸就可以上桌了。我去吃年夜饭时,光闻到它们的香气和看到它们美味的样子,就已经垂涎欲滴了。

大年三十,我们玩了个通宵。到了除夕午夜12点,我们就将提前准备好的小气球踩破,发出类似鞭炮的响声,以示辞旧迎新。哥哥很想放鞭炮,于是开车到郊区,在一个空旷的地方尽情大放一番。

大年初一,我们都不出门,守在家里。听妈妈说大年初一家里不能扫地和倒垃圾,这样做会扫走家里的财气。那天不能睡午觉,会成为“霉睡”,是一年倒霉的意思。当然,这一天,大大家都必须多说吉利话,不能说丧气话,预示来年大吉大利。

大年初二我们就开始拜年了!当地人称为“走人户”,意思就是到亲朋好友家里拜访。我们还在初二之后吃了顿“转转饭”,就是到亲戚之间轮流吃饭,一家负责一天的饭菜。通常吃饭后打牌,大家一边打牌,一边聊天。我们小孩子就在池塘边、树林里尽情的玩耍。

我们的拜年活动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元宵节也就是中国的灯节。正月十五这一天,晚上所有房间的灯都要亮着,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

怎么样,重庆过年时的习俗很有特点吧!其实他们的新年习俗还有许许多多,还有更多美味可口的食品和心灵手巧编制出的工艺品在等着我们。如果想见到它们,那就请您亲自去重庆走一回,相信您一定会收获颇多!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五年级过年的日记

全文共 656 字

+ 加入清单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一阵响彻云霄的鞭炮声伴随着闪闪的火光在旧的一年到新的一年间愈来愈响,就似宋朝王安石大诗人的一句佳句所述:“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啊!”

这一红艳艳的鞭炮一点燃,代表着旧的一年将离去,新的一年就要来到;同时也象征着新的一年里事业兴旺,家庭红火!也总是在这一串鞭炮过后,家里的老人就把家门紧闭,不允许我们再出入房子了,听他(她)们说这是关财门的风俗。如果在第二天早上开财门之前将财门打开的话,财气就会跑出去。所以,我们总在关财门后再不出门,为的是不让财气跑出去,把它“禁锢”在家里!

时间回到6小时前,正是在吃完年夜饭之后。大家一齐坐在电视机前,这时候,叔叔阿姨们就会跟我们这些小朋友发红包(里面有压岁钱),寓意着把祝愿和好运带给晚辈。我们这些小朋友自然是再欣喜不过,拿着这压岁钱,可以买吃的、玩的……我们把它当成宝贝!

大年三十的晚餐不再和平时一样,而是一家人团圆在一起坐在大桌前聊聊天,喝点小酒,说着一年来的风风雨雨或是未来一年的美好憧憬。这时,是人们一年中最放松的时候,不拘小节,和亲人敞开心扉,坦白一直以来的辛酸、幸福和自己最自豪的事并一起为接下来的梦想予以美好的祝愿!也就从吃年夜饭的这一刻开始二月有了浓浓的年味!

大年初一那天,我们会去亲戚家里走访,每来到一户亲戚家门前,就会噼里啪啦的响起一阵鞭炮声,那些亲戚家的长辈们也会热情的端出一杯杯泡好的热茶并送至我们手中,接着就是互相的一阵寒暄‘新年好啊新年好!’

过大年就是这样,你来我往的,匆匆忙忙,充实的很。毕竟这样才会有浓浓的年味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过年给家长的一封信

全文共 3389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学员、家长

你们好!

时间的列车即将驶向2020年的终点,你是否又会和我一样,回忆我们一起度过的快乐旅程?启拓足球俱乐部走过了它人生的第二个年头,我们必须感谢,感谢这两年,你,一直在我们身边。

回首两年前的那个冬天,启拓足球俱乐部似冬日里的寒梅华丽绽放。两年后的今天,寒梅不仅依然绽放的美丽,身边还簇拥着朵朵小花,我们知道,这就是中国足球的希望。我们就这样互相见证着,成长着,启拓足球俱乐部成为了西安、乃至全国都小有名气的青少年足球培训机构。

我们一直恪守“为孩子寻求多维度发展空间”的精神,积极探索适合中国青少年足球发展的路线。成立启拓足球精英班、达成与高新一中的足球特长生人才培养计划等举措,都是为了让踢球的孩子在启拓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和足球教学理念。

在过去的一年里,启拓足球俱乐部取得了出色的成绩。启拓少年精英队在西安u10俱乐部交流赛中,是唯一一支取得全胜战绩的球队;启拓高新一中足球队在成立一年的时间里,取得了高新区校园足球联赛高中组冠军,雁塔区校园足球联赛高中组亚军,陕西省u17足球比赛第五名。

你们的任,是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更多的家长看到的是,孩子在球场上跌倒不再哭泣,而是迅速站起来投入到训练和比赛中,进球之后和队友尽情的欢呼庆祝。更多孩子在训练和比赛中,学会了尊重对手,团队合作,胜不骄败不馁。更多教练品尝到了收获的喜悦,而这一切都只因为,你进步了!

20120年的终点越来越近,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停下来,歇歇脚,看看风景。我们需要即刻启程,因为2021年已经在等待我们出发了。在未来的一年中,我们希望各位家长、会员能继续与启拓足球俱乐部一起,去探索,去成长,当我们这支细流不断前进,终将会汇聚到中国足球发展的海洋里,成为其中的一分子。

加油!亲爱的各位家长、小朋友们:

新年已经在向我们走来!在新年的假期里做家长的都想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开心、有意义的假期,一方面让孩子们尽情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另一方面又不想让孩子们太过随意,为了把握好孩子们娱乐、学习、饮食、休息的适度,我们幼儿园特别为孩子们设计安排了一套丰富的假期计划,建议小朋友们在假期中做到“四个学会”,完成“6

学会生活

要求小朋友们一日生活要有规律,什么时间该做什么要像在幼儿园一样遵守规则。建议中、大班的小朋友在成人的指导下,做个小小的假期计划,比如大班小朋友学习看钟表、认识时间,从小培养做时间的主人,做生活的主人。

学会做事

即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小班幼儿学习自己穿衣、系扣、穿袜等,中大班幼儿学会叠被子、整理衣物、收拾玩具等,鼓励小朋友帮助家长做力所能及的事。

学会交往

即让幼儿在与成人或同龄伙伴及客人接触中,学会礼貌待人,与人交流,大方地展示自己的才艺和作品,使幼儿感受与他人交往的乐趣。

学会学习

孩子们的学习与成长就像是在走路一样,每一次的经历与磨难都是孩子们成长的过程,老师是他们的领路人,我们必须带他们学会走路,学会越过障碍,学会面对困难、去思考、去攀登,最后到达各自理想的地方。学会学习

家长请注意:这些坏习惯不能纵容孩子!!

假期里,离开了有规律的幼儿园环境,代为看护的大多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容易溺爱孩子,又正值春节期间,更是容易放纵孩子的时候。在短短几天的时间,就会生出一些坏习惯,着实令人头疼。与其等假期过后再费老大劲儿纠正,倒不如现在防患于未然。

1

睡懒觉

偶尔睡个懒觉当然不是什么大问题,可是如果天天睡到中午才起来那就成问题了。本来冬季白天就短,懒觉睡掉一大半,才起来没几个小时天就又黑了,最基本的起居作息一乱,连带着其他一起跟着什么都乱。更糟糕的是,等到假期结束,想要恢复正常的规律作息,又需要很长时间调整,实在是折腾啊!

对策

可以不完全按照平时的规矩来,稍稍宽松一些,偶尔做些平时不能做的事,但这并不意味着假期没有规矩,而是要有“假期的规矩”。比如睡懒觉

2

吃零食

对小孩子来说,吃和睡就是最大的问题。放假在家,各种零食随手可得,尤其在春节期间,父母对此也比较放松。吃多了零食,最明显的问题就是不好好吃正餐了,有的父母在这时候会生气,饭桌就变成了“战场”。此外还有专家指出,在一段时间内集中大量进食,可能会影响大脑功能。据说进食过量,会加重大脑控制消化和吸收等功能神经负担,使相邻的控制语言、记忆、思维等智力活动的神经处于抑制状态,对新事物、新知识就很难产生兴趣。此外吃得太多,热能转变为脂肪,堆积在大脑组织中,导致神经网络发育不良,也会使智力水平降低。

对策

跟睡懒觉

3

看电视

看电视

对策

看电视

4

宅在家

看太多电视带来的另外一个问题是活动不足,老是窝在家里,还常常伴随着吃零食

对策

父母有空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去公园逛逛,或者安排一些体育锻炼,连逛街也算是一项“运动”。父母要上班的时候,也要请看护人多带孩子出门去玩,还可以鼓励他跟小区里同年龄的孩子一起玩,小孩子之间的追逐打闹,自有他们的乐趣,也达到了活动身体的目的。注意不要给他太多“不可以”,手、脸、衣服、鞋子弄脏了回家洗洗就好,玩的时候让他尽兴,不要挫伤了孩子的积极性。

5

两面派

说到祖父母、外祖父母或保姆带孩子的情况,可能会过分溺爱,一方面助长了孩子的一些坏毛病,另一方面,如果父母和这些看护人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看法、做法不一致,小孩子可是很会察言观色的,容易变成小小“两面派

对策

在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做父母的首先要拿稳主意,然后尽量和其他看护人沟通,保持一致性。每天晚上不妨趁着一起吃饭、或饭后活动的时间,开一个小小的家庭会议,把孩子在这一天里的表现说一说,大家评议评议,不带批评色彩,更不是开“批斗大会”,只是把事情都拿出来让大家知道,让一切都变得公开、透明。当然,着重表扬孩子做得好的地方,是很重要的。本来在幼儿园里已经会自己吃饭、上厕所、收拾东西了,假期待在家里,尤其是在老人或保姆照管的情况下,又变得事事依赖。这些“退化”行为,对孩子可没有好处。

对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尽量让他独立完成。对于年纪小的孩子,是自己吃饭、自己穿衣、自己收拾玩具等等。家长要有耐心,可以陪伴他,但要让他自己慢慢做,传递给他的信息是:“你可以做好哦,我相信你。”对大一点的孩子,甚至反过来,还可以让他帮大人一点忙,他会因为自己可以承担一定的责任,而感到很自豪。

6

人来疯

自己在家的时候好好的,一旦带出去,或者有亲戚朋友来家里玩,到了人多的场合,就变得任性起来。要不然就疯得不得了,大喊大叫的,或者对人不太有礼貌,或者不让别人好好说话,一定要插进来,弄得父母很尴尬;要不然就表现得很“拗”,一定要这样、那样的,不然就撒娇、耍赖、发脾气,让人很下不来台;再或者有很强的表现欲,什么事情都要“我来、我来!”尤其是在有其他小朋友的场合,一定要大家都注意他、说他最好。

对策

对“人来疯

7

臭脾气

作息紊乱和“宅”在家中的副作用,就是能晒到太阳的时间少了。光照不足不仅不利于钙质吸收,还会引起抑郁症状。北欧国家据说有一大半人都存在冬季抑郁的问题,你可别奇怪家里的小朋友怎么状态不佳、脾气臭臭呢!没准就是抑郁的表现。而孩子通常觉得“我辛苦了一个学期,假期就应该放松”。不仅在家为所欲为,连脾气都见长了

对策

为什么小朋友在幼儿园和学校就会遵守规矩,在家就肆无忌惮。其实是因为,家更让他有归属感和安全感。这不见得是坏事。但也需要给他建立一定的规则和秩序,这样他才能更自如地做自己喜欢的事,如果太过放任,反而会使他缺乏安全感,茫然不知所措。

8

物质欲

春节大部分家长习惯给孩子派发压岁钱,大部分家长也都会给孩子买新衣服、新玩具什么的,亲朋好友来家里玩,往往会给孩子买点礼物。这些都会助长小孩子对物质的欲望。最糟糕的情况是,父母平时不太有时间陪孩子,借着假期、节日,就使劲给他买东西作为补偿,其实不是在对孩子好,只不过是给自己一点心理安慰罢了,却造成孩子要东西的坏习惯。背后的心理动因是,他觉得给他买东西就是对他好的表示,心理上的匮乏靠物质来补。

对策

对压岁钱作为一项风俗可以保留,但要告诉孩子,应该向每一位给他压岁钱的长辈表示感谢,不要让他觉得这是自己“理应”得的。至于讨要东西这个坏习惯,单单批评教育是不够的,父母最好不要用“买东西”这种方式来对孩子好,也请祖父母、外祖父母不要给孩子买太多东西,多花点时间陪他玩玩,给予他心理上的满足感,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安全注意事项:

1

2

3

4

5

6

7

8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家乡的风俗

全文共 705 字

+ 加入清单

奶奶是个健谈的人,一些照片就能勾起她对往事的回忆,打开她的话匣子。

照片上是祖奶奶和奶奶在老家,她们站在一个像是用黑砖堆成的小塔旁,火焰从小塔的缝隙里冒出来。奶奶告诉我,这是老家过年时的习俗,叫点旺火。

人们在年三十的下午把煤或柴堆成塔状,到了晚上,全家聚在一起点燃,这就是点旺火。点旺火的由来和过年的故事一样。“年”害怕火、红色和响声,于是人们把煤堆或柴堆点燃,并放鞭炮来迎接新年,寓意新的一年红红火火。

奶奶还告诉我,旺火是空心的,在点燃之前还要先“盛装打扮”一番:在旺火堆上套上像拉花一样的装饰,贴上“旺气冲天”的字条,希望能烧光过去一年的不快,新的一年旺气冲天。

另一张照片里,爷爷奶奶伸出手,对着刚刚点燃的旺火。“年纪大了就喜欢‘烤旺火’,对着火烤一烤,不光身上暖和了,也寓意把身上的疾病带走,新的一年健健康康。”奶奶解释说,轻轻抚摸着袖子,好像在回味旺火的温暖。我看到她的眼里闪烁着一种顽皮和怀念的光芒。“过年的时候,每个单位也会堆一个大旺火,跟咱们国庆的时候每个省做一辆大花车似的。”奶奶补充到。“奶奶,我还听说人们要跳旺火,是吗?”“不不,我们老家不跳。”我注意到她的语气里夹杂着对故乡的骄傲。“但我们会围着旺火唱歌跳舞,放鞭炮。我小时候还喜欢在旺火上烤吃的。”奶奶的眼里又闪过那顽童般的眼神。

我从来没有经历过点旺火,但照片上一个个大小各异,或是刚刚点燃,或是已经被火焰紧紧包围,或是即将熄灭的旺火,被火焰映红的一张张笑脸和奶奶讲述的故事深深的吸引了我。我和奶奶约定,过年时回老家点旺火。

回家的路上,我仿佛已经看到了红彤彤的火焰,听到了人们的欢笑。我期待着回老家点旺火的那一天,期待着点亮更美好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西安过年的风俗作文

全文共 643 字

+ 加入清单

当你的耳边响起“噼里啪啦”的声音时,那一年一度的春节就到了。北京要泡腊八蒜、乐山要吃饺子,西安也不例外。现在,我就介绍西安过春节吧。

每到春节时,每家每户都要贴春联。春联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名。最初人们是从桃木刻成人形挂在门旁用以辟邪,后来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的名字。春联多用红纸书写,代表吉祥、幸福。

每到春节时,家家户户都有除夕守岁的习惯。守岁是从吃连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一直要吃到深夜,而孩子们则耐不住性子,索性跑出去在外面一起玩。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之情,又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每到春节时,最让孩子们开心的就是发压岁钱。但拿压岁钱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必须磕三个响头,给长辈说几句祝福的话,这才能得到压岁钱。

每到春节时,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合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这里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擦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是谐音。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暴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最后多为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这天,即使不会喝酒的,也要多少喝一点。

西安的春节还有许多习俗,如:大年初一早上吃饺子,不能扫地;正月十五逛庙会;有些日子还有扭秧歌儿。

西安春节的习俗说也说不完,就等你来看。

[西安过年风俗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家乡风俗为话题的作文600字

全文共 651 字

+ 加入清单

在中国这个古老而又巨大的国度里,包含着许多小的城市,这里的每个城市都有着自己历史悠久的风俗。我的家乡——哈尔滨,就是一个很有特色的城市。

说到哈尔滨,每个人都会想象到哈尔滨的冬天。在大多数人的心中,冬天是凋零的、荒芜的,但是哈尔滨的冬天却是一片繁荣的生机。这生机的背后,正是哈尔滨最有特色的风俗——冰雪盛宴。

每年冬天,万众瞩目的冰雪盛宴就会来到。在这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多姿多样的冰雕,闪亮出众的冰灯……

每个外地游客来到哈尔滨,看到冰雕都会赞不绝口,为何?只看那冰雕花样奇多,别具匠心,一个冰雕,一个故事。你看那十二生肖的冰雕,一个个如真的一样,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传说,让人身临其境。这其中有一塑龙状的冰雕格外的吸人眼球,栩栩如生,好似一条真龙悠然地盘旋着,这不仅表现了手艺者的高超技艺,更体现了华夏儿女对于龙的传说的敬爱与向往。

说完冰雕,我们来一起看看冰灯吧!每到冰雪节的夜晚,光明随着夜幕照亮了这哈尔滨的大街小巷,带来光明的正是那精制而又小巧的冰灯。冰灯的起源,是早年间,靠近松花江的渔民和农民晚间用来照明用的。后来经过工匠们的改造,成为了现在人人喜爱的冰灯。做冰灯用的冰也十分考究,近其观赏,见那冰白光四射,让人不禁产生一种威严神圣之感,远观之,见那冰光晶莹剔透,如那十分稀有的珍贵宝石一样,让人不禁想去触碰、欣赏一番。那冰灯,让人在这深夜中毫无睡意,只抱着一颗激动的心,对它恋恋不舍。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风俗——冰雪盛宴。因为有了这些别具特色的风俗,我的家乡变得更美、更迷人了。我爱家乡,爱它的风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三年级过年的日记

全文共 669 字

+ 加入清单

她就直勾勾地盯着天与地的交汇处,眼都舍不得眨一下。

为了这一天,她准备了多少个日子。听她说,她攒许多好柴棍儿就是为了这一天的火烧得又旺又烈;她学许多书就为了这一天写得一手漂亮字;她在空闲时帮着收拾屋子就为了这一天家里体体面面……她等着,等着,心里的渴望一次次地燃起,却告诉自己:不急,不急。终于,这一天来了。

她坐在村口的一棵老树下,靠着树干,两腿支着地,直直的,不让自己跐溜下去。她一会儿挠挠脸蛋儿,一会儿拽拽衣角,四肢再怎么不耐烦,唯独脸始终朝着前。

她不住地搓起手来,时间久了,寒意也就侵袭了全身,她把两手缓缓地放上来,碰在嘴边儿。袄太厚,整个动作显得很笨拙,但小小的辫儿,小小的人儿,又显得十分可爱。白气从口和手之间的缝儿里钻了出来,她许是嫌碍了眼,便不哈气了。两个手插入袖口儿,继续看着前面,死死地盯着。

突然,鸣笛声响起,紧接着两缕车灯骤然闪现,她腾地从树上弹起,往前了两步,好像要离弓的箭。她眯起眼,待了几秒,身体猛地软下来,骨头好似散了架,全由皮肤连着。显然,那不是她等的人。她站在原地,没有退回树旁。她瞧了瞧自己家的方向,又转过头来,望。

夕阳斜下,一轮红日渐渐沉落,把村子照得和蔼而宁静。炊烟升起来了,可只是零零散散,也没什么锅瓢碰撞的声音。红日已到了天与地交汇的线上,她有些燥了,跺了下脚,但毫无回家的意思。再一次抬头时,又一辆车!她愣了一秒,然后疯狂地挥手,大笑的一刹把脸上的冰破掉了,只剩荡漾的小溪心花怒放。

炊烟四处,叮当作响。鞭炮声也起来了,人们也开始走街串巷。她举着福字和对联向爸妈炫耀……

等了一年的这一天,终于到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九年级家乡的风俗作文大全

全文共 1334 字

+ 加入清单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耳边不时响起弟弟在背语文书上的春节童谣,但是跟我们这儿的风俗还不太一样。这不,来看看我们的腊月二十七,在干什么吧。

这一天,妈妈又把车子开到了奶奶家,只见门前几辆车的齐刷刷地停成一竖排,妈妈也将车子停在了这一行列中,我和弟弟都走下车来,满脸的疑惑。奶奶走过来,把我和弟弟拉入了人群。奶奶,这是在干嘛呀?我好奇地问。今天我们要请车神呢。我依旧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什么是请车神?为什么要请车神呀?奶奶笑了笑,说:请车神就是我们的一种风俗,这也是人们对平安出行的一种寄托。你们俩在旁边看着,不要瞎动东西。

估计是时辰到了,只见爷爷搬了一张小方桌摆在所有车子的前面,奶奶在屋里端出一个大猪头,一只大公鸡,还有一条鲤鱼,都是熟的,整个的放在方桌上。然后爷爷又拿来一瓶酒三个酒杯,三双筷子,一个香炉一把香放在方桌上。只见爷爷先在三个酒杯里倒了一点酒,然后拿起三根香,将它们举至略微高出脸庞,弯下腰拜了三拜,站起身,把三根香插入了香炉。而一旁的奶奶呢,嘴巴里不停地念叨着……我一头雾水,问道:奶奶,为什么要在这儿倒酒呀?难道我们要在这里吃饭吗?这里可不是给我们吃的,这些酒和菜都是给车神们用的。奶奶回答道。说着,就拉着我和弟弟在方桌前的一个草把子上磕了三个头。

磕完头我按捺不住好奇心,又绕着这些车走了一圈。只见几辆车子的头都朝向同一个方向,我一一走过每辆车子,现在中间的这辆车子上放着一个果盘,我脚垫了垫,想看看果盘里都放了些什么,只见里面放着几个红红的、诱人的大苹果和几根黄黄的嫩嫩香蕉,还有桔子等。弟弟馋得垂涎三尺,刚想伸手拿来尝尝,就被奶奶拦住了,现在还不能吃,要先让车神吃,等会请完车神再拿下来给你们吃,吃个苹果,平平安安。

忽然,我看到了妈妈、爸爸和爷爷每人手里拿了一个草把子,一袋纸钱,沿着车子的轮胎,走着,走到一个轮胎前就跪下来开始磕头,每一个轮胎旁都要磕三个头,并且烧一把纸钱。只见他们双手合并,两手高举过头,然后身体向下倾,两手再分开,放置身体两边,那样子是如此专注,每个动作都做得真心实意。家里的车子只有他们三个人开,所以要他们三个驾驶员磕头。而奶奶也不闲着,又开始念叨了:111、115、919……车神们,你们赶快来吃哦,多拿点钱去用用,保佑我们一家开车在外平平安安……我也在心里默念着保佑我们全家出行平安。

一圈磕下来,爷爷他们又回到了小方桌前,又在杯中倒了些酒,过了一会儿再倒一次,共要倒三次。别以为这样就结束了哦,妈妈、爸爸和爷爷又一次回到了车上,他们将车子都朝前移了移,奶奶说:只能往前,不能往后退哦。这也寓意着以后一路平安、一帆风顺。

现在车子越来越多了,大家都希望自己开车一路平安,也就有了请车神这个风俗,也不固定在哪一天,一般是春节前的两三天,有的人家就在车子前面烧点纸钱,有点去寺庙里请……不管哪一种形式,都是寄托了人们对平安出行的一种渴望,是啊,谁不希望可以出入平安呢?其实,每个开车人自己也是车神,遵守交通规则,小心行车,会保佑大家出入平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初一过年的日记650字大全

全文共 645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除夕夜,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当然,贴春联是必不可少的,那原本是爸爸的专属,但今年我想尝试着自己贴,于是爸爸就把这份工作让给了我。我先把中间的“福”字贴上,再贴最上面的横批,爸爸在旁边指挥:“右边点儿,上面点儿,左边点儿……刚刚好!”接着是上联和下联……贴好后,爸爸告诉我,春联寄托着全家人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一帆风顺,万事如意的美好愿景。

刚贴完春联,奶奶就在厨房里喊到:“小园子,快来端菜呀!马上要开始吃年夜饭啦!”我连忙跑进厨房,把菜都端进餐厅,餐桌上的菜琳琅满目,红的是鱼,黄的是鸭,绿的是菜,橙的是虾,让我口水直流。我端起酒杯,祝爷爷奶奶身体健康,心想事成,祝爸爸妈妈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我们津津有味地吃着,喝着,聊着,享受着三代同堂的天伦之乐!

吃完年夜饭,妹妹就迫不及待地拉着爸爸去放烟花了。他们拿着烟花,到田中央,爸爸拿打火机一点,立刻跑到远处,随后我听见“啪”的一声,只见烟花像一条条活龙般飞速上升,紧接着,在天空中犹如樱花般绽放开来,又像一只只荧火虫从天而降。此时,我和妹妹都被这眼前的美景深深地吸引住了,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我们用欢声笑语给新年增添了幸福的味道。

晚上八点的钟声一敲响,全家人其乐融融地坐在电视机前看“春晚”。妈妈最喜欢相声,爸爸最喜欢歌曲,我最喜欢小品……时间过得飞快,新年的钟声马上敲响了,我们一家子齐喊”5、4、3、2、1!”新年终于来到!我们的心情无比激动,只听见窗外爆竹连天,一片喜气洋洋!

新年新气象,新年新希望!期待所有的美好愿望都能实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中国过年传统文化

全文共 413 字

+ 加入清单

大年三十早上,我七点多起的床,没顾得上吃早饭,就跟随爸爸妈妈来到了爷爷家。

在路上,我见到了许多有趣的事情,比如:一个小朋友在放三角雷,他把五颗三角雷的引线拧在一起,再用小铁锹在树坑挖了一个小洞,把三角雷埋起来,只露出引线,等他点燃引线,三角雷便在树坑里炸开了花,因为以前我也放过三角雷,所以我对它十分了解。那个场面就好像打仗时地雷炸开的景象,只是没有地雷的威力大。

到了爷爷家,我和弟弟就这屋那屋的跑开了,妈妈问我们在干什么,我们俩就说:“我们想放炮,看爷爷给我们买炮没有。”果然不出我所料,在阳台上找到了一个黑塑料袋,打开看看,果真是爷爷给我们买的一大包炮,把我和弟弟都乐得大叫起来。人家都是见钱眼开,我们这是见炮眼开,赶紧的就拿了些炮下楼去放了。

等到大年初一早上,我更是起了个早,四点多钟就起床了,跟随爸爸妈妈还有爷爷去了老家拜年,一转就是一大圈,把老家的爷爷奶奶,叔叔大伯们都拜了一个遍,还真是累人啊!这个年过的真充实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描写风俗习惯的

全文共 578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多彩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活动。相传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一起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在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清明节有个插柳习俗,此俗是为了纪念介子推的。介子推为明志守节而焚身于大柳树下,让晋文公和群臣百姓痛心不已。第二年,晋文公亲率群臣爬上山来祭拜介子推时,发现当年被烧毁的那棵老柳树居然死而复生。晋文公当下便将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并且当场折下几枝柳条戴在头上,以示怀念之情。从此以后,群臣百姓纷纷效仿,遂相沿成风。因此,清明插柳戴柳成为纪念介子推的一种象征。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小孩子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总会有一些忽大忽小的风,在这样的天气情况下很适合放风筝,小孩子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星辰,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用剪子剪断牵引风筝的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一年的好运,由于好玩儿,后代也有人把它流传了下来。

不过在给亲人们焚烧纸钱的时候千万要注意,一定要等灰完全失去亮光的时候才能离开,不然死灰复燃的时候会引起火灾,那样这个清明节可就充满罪恶了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小学一年级过年的日记

全文共 633 字

+ 加入清单

明天是春节,我非常高兴,想着能吃到美味饭菜,香喷喷点心,还能得到很多压岁钱,我越想越高兴,当晚我兴奋得一夜都没睡,脑子里想全是饭菜,点心、压岁钱,还有那漂亮新衣服,可爱玩具……

春节早上,我第一个从床上跳起来,抖擞抖擞精神,活动活动筋骨,然后高高兴兴去叫爸妈,爸爸见我起得这么早,也不甘落后,从床上翻身便爬起来,妈妈和姐姐也陆续地起床,洗完脸刷完牙,一心想到是吃个痛快!一想到吃,我来劲,忙向爸妈建议做这做那,妈妈是我家主厨,因此做什么由她这位裁判来决定,妈妈说:“很久没吃过饺子,包些饺子吃吧。”我们都非常赞同。

决定做什么以后,我们便分工进行,爸爸做肉馅,妈妈揉面,我和姐姐烧水。我们干起来都十分有劲,不到半个小时,肉馅弄好,饺子也弄好,水也快烧开。妈妈便熟练地包起饺子来,我和姐姐也学着包起来,我好不容易包三个,累死,还真难学啊!妈妈说:“我天生会做啊,不吃点苦,努力学,怎么能学得好呢?”我听有点惭愧,便吸取教训,重新扬起风帆,认认真真地包起来,这下做得更快一些。这使我明白一个道理:学什么都应该刻苦。

过大概二十多分钟,揉面已经全部做成饺子,我和姐姐烧水也已经在锅里翻江倒海。妈妈便把饺子放进锅里,煮起来。妈妈在中途还加一些佐料,使饺子更加好吃,约摸过十多分钟吧,妈妈便把饺子捞起来,分成四碗,在每碗中还放一些汤。我妈刚弄好汤,我便抢一碗津津有味地吃个痛快!由于吃得太快,舌头都火辣辣。

我们个个都吃得满嘴是油,便欢天喜地去看精彩电视节目。

啊,真是一个快乐春节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六年级第一单元春节的风俗

全文共 704 字

+ 加入清单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今年过年这几天,几乎每天都能听到妹妹吟诵的这首春节童谣。这首童谣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也让人兴奋不已。

这首童谣中“三十晚上熬一宿”是我最感兴趣的,为什么呢?哈哈,因为年三十,又称除夕,家家户户都要聚在一起吃团圆饭!吃团圆饭可比吃普通的饭要热闹多了!不仅家人团聚,而且样样都有着美好寓意,又有营养的菜纷纷摆上了餐桌。

今年,我家团圆饭中有着美好寓意的才就有许多呢!你瞧!有鱼!它代表年年有“鱼”这边的柿子饼也有着美好的寓意,它代表“万事如意”还有我们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年糕。在除夕夜把年糕摆城宝塔状,可以表示来年生活步步高升呢!把年糕白城大圆盘,还可以表示团团圆圆,大吉大利,寓意可多了!还有海鲜、牛肉......还有许多我人都不认识的一些“老”菜。

虽然餐桌上的菜诱惑着我们,但我们仍不忘我们家的老规矩——先把年纪最老的太婆请上了桌,你们瞧,太婆乐呵呵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嘴咧牙在笑呢!我们吃了许多菜,我感觉肚子都快装不下了!

我们高高兴兴地吃完了饭,坐在电视机钱,看春节晚会,爷爷和爸爸一边看春晚一边聊着2020年一些美好的事情,奶奶贺太婆则一边看晚会,一边拍手叫绝。那我呢?其实,我和弟弟妹妹也在“表演”呢!你瞧,妹妹在表演螃蟹走路,弟弟在表演陀螺......我们也玩的不亦乐乎。

在这个团圆祥和的除夕夜,我们精彩的2020年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这个喜庆的日子,我们期待来年全家身体健康,平平安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过年的习俗百字

全文共 673 字

+ 加入清单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们这有着独特的风俗,春节更为热闹。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

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守岁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我们喜欢的家乡风俗作文500字

全文共 490 字

+ 加入清单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一个人的家乡都有着自己独有的风俗,而我们家乡的风俗也与众不同,独具特色,处处都彰显着风俗的独特魅力。

我的家乡在淳安,我们这儿的风俗——跳竹马,是最有代表性的。每年最热闹的时候,也就是在春节的时候,家乡的跳竹马活动就开始了,这表演我看过几次,十分隆重,也极具特色。

我印象最大的是,今年的跳竹马了。那一天是村里来了艺人们的一天,说是艺人,其实是村里平时表演的人。

不一会儿,城里乡下,不少人们都聚了过来,到了舞台旁,大家都赶来一睹热闹。

随鞭炮与锣鼓声的响起,竹马也开始“翩翩起舞”,老幼青壮年们都从各地纷纷的赶了过来。不一会儿,竹马表演到了高潮部分,人们不禁欢呼着,鼓起了掌。有些人也想去穿那一身竹马服,与他们共舞呢!

竹马演出的地方,在村里的“毛族广场”上。表演进行到了最后部分,在后台的村干部们居然也加入了大家的表演,有了领导们的加入,我们就更开心了。

竹马表演完了,睦剧也隆重的登场了,主要戏目有《南山种麦》、《挑女婿》等,也是十分精彩。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能体现出我们习俗的独特魅力。我们应该要去保护,传承这种美好的习俗,让美好与快乐持续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过年小学作文400字

全文共 696 字

+ 加入清单

在一阵阵爆竹声中,一阵阵欢歌笑语中,我们终于迎来了新年!新年,是中国最盛大的节日,也是我们最高兴的日子。家家张灯结彩,街面上修饰一新,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爸爸妈妈也早早地把家里布置一新,置办了年货,我眨着幸福的眼睛,穿着新衣服在大衣柜镜子前照来照去,真是美极了!

大年三十爸爸领着我把鲜红的对联贴在院门上,那喜庆的金字映衬的我家满院都生辉了。令我最温馨的是除夕晚上,全家围坐在一起吃着香气四溢的年夜饭,心中感到是那样的温暖,看着异彩纷呈的春晚节目,静等着新年的钟声敲响……

大年初一上午,亲戚朋友们都赶来拜年了。大家相互问候,热闹非凡。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姐姐姐夫、还给我压岁钱了呢!中午时分,亲戚朋友们欢聚一堂,大家平时难得见上一面,与他们在一起吃饭真是高兴极了!餐桌上摆满各色美食,鸡、鸭、鱼、肉丰盛极了,还有我最爱吃的鱼香肉丝呢!大家举杯同庆,喜悦挂在每个人的脸上。大家都建议我来出谜语来给大家猜,于是大家都乐开了花,脸上的笑容非常迷人,

我希望每天都可以这样开开心心,但是今年新年过后,家里工作的人都各奔东西了,该上学的上学,到时候就空空荡荡,不会在热闹,但我知道,大家都是为了这个家,他们必须下定心来,即使舍不得,但是还是得狠下心来,所以我要在新的一年里,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晚上,在美丽的月光下,我与姐姐们一起点燃了手中的烟花,顿时就喷出了美丽的火花,漂亮极了!看着这美丽的景色,听着一阵阵火花声,别提有多开心了!

崭新的一年,又是一个新的开始。让我们从现在起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增加一份动力,取得一片收获!

世界上许多事情需要珍惜,尤其是守护在你身边的人,待你好好珍惜她,报答他,及是报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写陕西过年风俗作文

全文共 680 字

+ 加入清单

俗语都说:“煎堆碌碌,金银满屋”每到过年时,放糖果等零食的桌面上总少不了两种 食物,那就是——油角和煎堆。过年前,我和奶奶都会一起做油角、煎堆,而且总会炸 一大锅。炸完后,无论谁到我们家来拜年,都会把油角、煎堆和糖果等拿出来,给客人 们吃,如果油角、煎堆太多的时候,还会把其中一些送给客人们带回家吃。因为,它们 都寓意着好兆头。

除夕一大早,我们就回家乡帮奶奶制作过年必备食品——油角和煎堆。虽然它们看起来 很平凡,但是制作起来可不简单呀,必须经过许多工序,才能把它们做的好吃又好看。

做煎堆要准备:爆谷、糯米粉、粘米粉、花生、砂糖、芝麻等多种材料。煎堆的陷做起 来比较复杂,要将花生、砂糖和爆谷加热搅拌在一起,然后趁热用双手把它们捏紧,把 它们捏成一个个圆球状。这是一个考验人的功夫,只有奶奶才能做好。我们就只能做简 单的油角陷,只要将花生和砂糖碾碎混在一起就行了。制作完内陷,就要做外皮了。将 粘米粉和糯米粉按一定的比例混在一起,用开水搅拌,搓成粉团备用。

最令人开心的制作马上就要开始了。每个人都要动手,奶奶就小木棍把粉团搓成薄薄的 表皮,然后我们用它把内陷包起来,搓成一个个的圆球。包油角更可笑,每个人的手法 都不同,形状各异的油角很快就把桌面摆得满满的。由于我的手上沾满了面粉,不一会 儿,就把小脸蛋弄成一个大花脸,引得他们哈哈大笑起来。

最后的工序就是下油锅了。首先用猛火烧开油锅,然后改用慢火,将包好的煎堆和油角 放进油锅慢慢翻滚,让它们受热均匀。不一会儿金灿灿的油角和煎堆就出锅了。

制作油角和煎堆既费时又烦琐,但却是我们的春节习俗之一,人人都乐意去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过年风俗作文300字

全文共 413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是中国人一年之中最隆重,最喜庆的节日。在春节,大家会去亲戚家中拜年,小孩子则可以拿红包,放鞭炮……

今日,我来到表哥的家乡。表哥一早就买好了鞭炮“走地鼠”等等。天渐渐黑了下来,表哥,表姐,弟弟和我几个人一起上天台放鞭炮。我点着“烟花棒”,手里拿着两支,过了几秒,棒喷出了烟花,我挥动着两支烟花棒,烟花挥动着,象一个个姑娘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在空中跳舞,她们的服装一闪一闪,象在衣服上镶了宝石,闪闪发光。接着只听一声巨响,噢!原来表哥早以放了响炮.表姐也不甘示弱,拿起响炮点燃,然后迅速扔掉响炮,过了几秒,只听"啪"一声.突然表姐想到了新玩法,只见表姐拿了九支响炮放在地上,然后慢慢点着,过了十秒左右,"啪啪啪",声音震耳欲聋,弟弟躲到了一边,捂着耳朵.这时,表哥问弟弟,要不要看空中烟花.弟弟直点头.说罢,表哥把烟花点着后用力升上天空,过一会,烟花在空中飞舞,好看极了……

时间飞逝,烟花早以点完。这一日真高兴呀!过春节真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家乡风俗的小学作文500字

全文共 582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的家乡有许多的传统节日——春节,端午节,重阳节……每个节日都有传统的风俗习惯,但是最重要的节日是春节,它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在我的家乡有这些风俗分别是:“吃饺子,扭秧歌,看冰灯,舞狮子,放鞭炮……”

在一年来临之际,我们家会去超市买一些春节用的物品和吃的,回到家后我的奶奶会将买回来的面粉弄成面团,再在里面包上豆沙,再放进天然的冰柜里,因为我的老家很冷,所以我们可以直接把豆包放到阳台上。把这些干完,我们还会把房子擦的一尘不染。弄完了我会和我的爷爷去门外面贴对联,我们把旧的摘下来,把新的贴上去。然后我的姑姑们会带我去买一身新衣服,因为今年是我的本命年,我的姑姑还会再给我买一身红衣服预祝一年吉祥、安康。

过年的时候,我会和我的爷爷和爸爸一起出去放鞭炮,到了晚上我的奶奶会去参加扭秧歌舞,我便和我的爷爷去看冰灯,和冰雕。等回到家我和我的家人们会看春晚,等到了十点我们会一起去包饺子,我会在两个饺子里包上硬币,只要有人吃到硬币,就代表着在新的一年里会有好的福气,有好的运气,我们还会在饺子里包两个甜的,要是有人吃到了,就代表着新的一年里会甜甜蜜蜜的。等吃完了饺子,刚好是十二点左右,我们会全家出动,我负责盯着表看,等到了十二点整我们会点燃烟花。

在大年初一的时候我们会去爬山,滑冰。并且会好好的休息一天。

这就是我老家的风俗,如果你们家也有这样有趣的风俗,那就说来听听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