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为了保家卫国自古以来就有很多爱国志士作文(合集20篇)

爱国无大小,处处是爱国,欢迎阅读关于爱国的作文。

浏览

2424

作文

1000

爱国情思

全文共 933 字

+ 加入清单

何为爱国?爱国是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慷慨激昂;是鲁迅“零台无计逃神矣,我以我血祭轩辕”的义愤填膺;是周恩来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雄心壮志;是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赤胆忠心……

一个热爱自己祖国的人,将永远受到别人的尊敬和爱戴。一个为了祖国而奉献一切的人,将永远活在人们心中,将永载史册。像文天祥、钱学森、周恩来以及许许多多为祖国而默默奉献一生的英雄们,他们将流芳千古,万代敬仰;而一个不热爱自己祖国的人,将永远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和爱戴。一个贪生怕死,卖国求容的人,将永远遭人唾弃和谴责,将永远被人们戳脊梁骨。像慈禧、汪精卫、以及那些在侵略者面前卑躬屈膝,卖国求荣的汉奸、走狗们,他们将遗臭万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爱国,为祖国奉献一切的人,重于泰山,叛国,卖国贼们轻于鸿毛!

何为爱国,爱国不是一定要像文天祥那样大义禀然,轰轰烈烈,也不是一定要像毛泽东、周恩来那样为解放中国做出巨大贡献。可以没有鲁迅那样的满腹经伦,如投枪匕首般的笔锋,但你一定要胸怀祖国,一切以祖国的利益为重。爱国并不难,只要你想!升国旗时,肃立,向国旗行注目礼;奏国歌时,肃立等。这些都是最平常、最细微、最容易做到的。如果一个人连这些都做不到,还何谈爱国呢?

一个国家的兴衰与国民息息相关。如果一个国家的国民不热爱自己的祖国,那这个国家能有凝聚力,能繁荣富强吗?中国人民为何能抵抗日本的侵略,把他们赶出国门,自己当家做主?这与中国人民的爱国之情是分不开的。如果我们的国民不爱国,能用小米加步枪打败装备精良的日本鬼子吗?那祖国的尊严谁来维护,我们的主权谁来I卫?如果刘长春不爱国,会第一次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虽败尤荣吗?如果没有爱国之心,容国团能为中国夺下第一枚世界冠军的金牌吗?不正是强烈的爱国之情使许海峰一枪打破中国金牌零的记录,书写中国奥运军团新的篇章的吗?朋友,既然我们都希望生活在繁荣、富强的国度,那么我们为何不努力奋斗呢?就先从爱国开始吧!

有位哲人曾说过:“我热爱我的祖国,胜过热爱我的生命”既然在别人心中爱国比生命还重要,那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爱我们的祖国呢?祖国是我们的母亲,身为她的儿女,我门应该热爱她!朋友,你爱你的“母亲”吗?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圆梦新时代中学生爱国作文

全文共 1311 字

+ 加入清单

三十多年前,能与理想关联起来的想法唯有读书。父亲是教书先生,薪水不多,倒也足以养家,有时候还能接济一下隔壁邻友,因此颇受村民们的敬重。“做个读书人”几乎成了我和小伙伴们共有的理想,至于读了书后能做什么,没有人能够清楚地表达出来,大家只知道好好读书,会有出路。

在农村,能见到的书籍非常有限,除去卷了角的几本教材,再无别的阅读资料可看。相对而言,我是幸福的。主修中文的大哥后来也当了老师,父亲和他搁置在书架上的许多书很快成了我的精神大餐,诸如《中文自修》《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水浒传》之类的书目都曾被我囫囵吞枣地翻看。有了这份“夜草”,原本瘦弱的“小马驹”逐年健壮起来——代表村学参加乡镇教委组织的比赛时,能够拿到作文和“百科知识”类竞赛的某些奖项。当我将汗津津的小奖品拿给母亲看时,得到的赞许与鼓励让自己恍然有了“读书人”的一些幻觉。

中学时代,我的理想仍旧是“好好读书”,能不能考上大学、考个什么样的大学根本不在自己的设想之内。稍大一点的变化是,和老师一起创办了“雏鹰”文学社,并热衷于蜡纸刻印刊物,一些豆腐块文章和短诗开始见诸报端。高一时,非常幸运地成为鲁迅文学院少年作家班首届刊授学员——所有成员人手一册《作家通讯》,都有一位指导老师,完成的作业择优刊发于《作家通讯》,配发老师的点评。很多年以后,当我以青年作家的身份走进鲁迅文学院,成为高级研修班的学员时,一种恍若昨日的欣喜感油然而生——经历过落榜复读的苦痛,品尝了铁杵磨针的艰辛,终于来到了大学中文系,如愿走进了鲁迅文学院。我知道,我的理想一直都在,与之前相比,有了略微清晰一些的轮廓:从此不再学习令人头疼的数学,专门读书,读文学书。这些年,当我在不同场合与鲁迅先生的肖像对视时,关于理想的认知似乎多了一层含义。

原来读书本身并不具有理想的内核,实质上它只是抵达某一理想的有效途径。譬如鲁迅先生读书写作,为的是唤醒民众的觉醒;史铁生读书写作,为的是获取精神的救赎与超越;更多有良知和见识的读书人写作,为的是真善美的发现与传递。而我读了这么多年书,也写过一些长长短短的句子,其意义何在?汉代大儒扬雄曾说:“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思忖再三,茅塞顿开——于读书人而言,最高远的理想非“义”莫属。

“义”字从“羊”从“我”,本意为“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这不正是历代仁人志士穷其一生孜孜以求的社会法则吗?儒家倡导“仁义并行”,在我来看,“仁”强调的是伦理道德,“义”更看重普遍的存在和存在的合宜性。同为牺牲之意,“杀身成仁”多少带了点目的性,而“舍生取义”更显自然、率真的一面。回望自己读过的书本,写过的文章,绝大部分显然囿于自我的小天地,或沾沾自喜,或故作深沉,与扬雄所言的“义”,与鲁迅选择的“义”相距甚远。这可能与自己生性绵软、懦弱有关,更与自己读书不多、眼界狭窄关联。

义心孤剑直,学海怒涛深。当我终于决定将“义”作为今后的理想追寻时,蓦然看到自己无处不在的空洞和无力。这样的发现并不使我难过——我似乎更加明白从此每说一句话、每做一件事,尽可能避免“妄”和“装”的存在。据此,我也相信,“义”的达成,必将是一个充满未知和美意的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爱国作文50字作文450字

全文共 546 字

+ 加入清单

捧起一把泥土,我说,这是我的祖国;掬起一朵浪花,我说,这是我的祖国;翻开发黄的《四库全书》,我说,这是我的祖国;弹一曲悠扬的《高山流水》,我说,这是我的祖国!

啊,祖国!我是在圆明园里,认识了您的屈辱、您的悲愤;我是在八达岭上,认识了您的磅礴、您的巍峨;我是在大漠草原,认识了您的宽广、您的辽阔;我是在驿道古渡,认识了您的悠久,您的坎坷。

面对荆棘林莽、重峦叠嶂、泥淖沼泽,有无数忠贞的儿女,不怕洒尽热血,抛却头颅,尸裹马革!直到51年前那个金秋十月,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一位巨人的宣言,使一个古老民族傲然屹立,纵情欢乐。

啊!祖国,我的祖国!你是大树,我是树叶,一片叶子便是一片春色;祖国!您是土壤,我是禾苗,输出您全部血液为了我的收获;祖国!您是长江,我是小河,我愿用涓涓细流壮您浩荡的行色;祖国!您是太阳,我是云朵,终生守护您的辉煌、您的灿烂、您的圣洁;祖国!今天,我们又一次庆祝您的生日,看到您新的振兴、新的开拓!

古老的文明,镌刻在残矛断戟上,勇敢与忠贞、高风与亮节浸沉在历史的每一页,而这一切,早已成为融在我心中恒的情结。苦,为了您!甜,为了您;生,为了您;死,为了您!您的忧虑便是我们的忧虑,您的欢乐便是我们的欢乐!

啊!祖国!我的祖国!您是希望,您是信念,您是我们一切拼搏、进取的依托。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爱国作文900字

全文共 866 字

+ 加入清单

国人从未有过爱国热情好象在2015全都爆发了出来!因为,2015,有太多的故事、太多的意外、太多的教训

只是,爱国的热情与方式往往有点偏差。

我们的国歌里唱的是不是也是我们整个民族所能做的: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们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为什么,我们非要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才要发出最后的吼声?平时干嘛去了?中国不是有句古话叫: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么?中国人难道只能是忍无可忍、无路可退时才发出最后的吼声么?为什么一味的谦恭和忍耐却被逼得步步后撤?在当今这个世界,我们的谦让是不是应该加进一些适当霸气与威严?

爱国有好多方式,每个时期也会涌现出一批典型的爱国人物。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估计是成不了什么大事的。但,我们也有爱国的热情,问题是,这种热情该以何种方式表现出来。我们心中的爱国情结又是以何种方式种植下去。

2015,奥运的圣火照亮北京的天空时,也点燃了国人们前所未有的爱国热情。它映射出来的丑恶现象,是不是真的能给我们留下许多深刻的印记?西方国家的嘴脸是不是也在不同程度上反射了我们国人的一些病态?爱国作为一句最能激励国人的口号,它又该如何在国人心里引起真正的共鸣?

我们为什么要爱国?又该怎么爱国?爱国不是一句口号,更不是一个概念,它应该是每个中国人血液里流淌的民族性!而这种民族性,应该从孩子们呀呀学语时就开始种植下去!我们教给孩子的,不仅仅是过去的历史,更要让他们看到现在,远眺未来!要让他们明明白白的知道,我们为什么要爱国,又该怎么去爱国!它应当是每个中国人血浓于水的根本!

爱国要有理性,但是,我个人认为,如果理性里再带有我们根本的血性,那么,那些故意寻衅的、存心闹事的、心存不轨的内忧外患们,都会在我们的爱国精神面前退避三舍的!

防患胜于救灾。爱国亦是如此。整个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在如此强大的爱国民族面前,又有谁吃了熊心豹胆敢来挑衅?!!!!

爱国,除了理性,也要血性!让这种血性流淌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成为民族的根本性!把我们现在熊熊燃烧的爱国激情火炬传递给下一代,并代代相传下去,越燃越旺

[爱国作文9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如何看待屈原的爱国精神的作文

全文共 12753 字

+ 加入清单

自春秋中叶以来,楚国一直是当时中国社会的强国。从楚庄王问鼎中原时起,楚国统治者已表现出统一天下的雄心。当历史的车轮驶入战国时代,楚国君墨守成规,缺乏改革的锐志,被后起的倡导地主阶级政治改革的国家抛在了后面。楚国国势渐趋衰落,在与西方强秦的连年的战争中,损兵折将,丧城失地。而以怀王为首的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却偏安一隅,仍过着醉生梦生死的生活,臵国家、民族的安危于不顾。

屈原就生活在这样的时代环境里,他洞悉列国形势,对楚国的现状有着清醒的认识,“众人皆醉而我独醒”。诗人为挽救楚国于危难之中,实现“存君兴国”的夙愿,在思想保守的楚国倡导并推行了一系以“美政”为核心的政治改革。由于改革触犯了旧贵族既得利益,遭到了贵族群小的极力诋毁。尽管诗人“忠而见疑,信面被谤”,但诗人宁折不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在与权奸的斗争中显示了高标节操,爱国赤诚。诗人一生坎坷,在痛苦中孕育的诗篇显示了诗人拳拳报国心,殷殷故国情。其爱国主义精神名传千古,垂范后人。

一、坚持“美政”理想,坚持改革弊政是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核心。诗人作为战国时代一名高瞻远瞩的政治人物,诗人对当时的社会现状了如指掌。屈原深知自己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崇高权谋谲诈,推行弱肉强食法则的侵吞攻伐时代:列国纷争,狼烟四起,万民缟素,血流成河,弱国的苟存只能仰人鼻息,成为附庸;弱国的灭亡只是利益相争的殉葬品。此时的楚国已陷入重重危机,形势岌岌可危,可楚国君臣对潜在的威胁视而不见,依旧沉醉于丝竹管弦,声色犬马之中。诗人忧心忡忡,若蹈虎尾,涉于春冰。他多么希望楚国统治者从沉醉中醒来,面对残酷现实,上下一心,整顿朝纲,励精图治,大有作为,重现昔日鼎中原的辉煌,完成统一中国的理想。诗人把这一理想称之为“美政”,“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欲以“美政”作为振兴保守落后楚国的一剂良方。

“美政”是屈原思想的核心,也是其爱国主义精神的原动力。屈原的“美政”理想在作品中虽表述得比较空泛,介也有其具体的时代内容。从诗中来看,主要是指使楚国独立富强,并走上完成统一中国大业的道路。这一理想是契合时代发展脉搏的,其本质就是反对楚国旧贵族的世袭特权。为了实现理想,诗人针对楚国种种流弊,旗臶鲜明地提出了政治改革的主张:“举贤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所谓“举贤授能”,即不分贵选拔人才来治理国家;所谓“循绳墨而不颇”,即修明法度,严格依法办事。这两点归结起来就是实行改革,除去弊政。这一主张如能施行,将如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剜除楚国政治肌体上的毒瘤、烂疮,使衰老的楚国变得更更健康,更茁壮,从而走上国富民强的康庄大国之道。

诗人大力倡导“举贤授能”,绝非空穴来风,而是有其历史根据的。从历史上看,能“举贤授能”者不乏其人。那些兴国的圣君都不拘一格使用人才,“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说操筑于傅岩兮,武丁戚之讴歌兮,齐恒闻以该辅。”历史上这些昏君都善于搜罗人才,并委以重任,最终导制了盛世景象的出现。相反,那些嫉贤妒能的昏君,如殷纣王荒淫残暴,迫害忠良,使一代贤臣,“比干菹醢”;吴王夫差昏庸无能,不辨忠奸,使一代忠臣,“武子逢殃”。而这些毁灭人才者,也毁掉了强国富民之基石,最终落得个亡国祸身的不幸结局。历史的经验教训证明了这样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国运之兴衰系于贤才。国家的兴盛离不开贤臣,只有举贤授能才能不国安邦,富国强民。现实中的楚国要改变贫弱挨打的被动局面,就必须反对世卿世禄制度,打破旧贵族对于权住的垄断,效法兴国圣君不拘身份选拔人才,委以重任。只有这样,楚国才能重新走上富强之路,重现昔日之辉煌。

为有贤可举,有能可授,屈原深谋远虑,有计划地在楚国展开了培养各种人才的事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未雨绸缪,诗人滋兰树蕙,其目的“冀枝叶之峻茂兮,愿时乎吾将刈”,即希望培育的人才能在楚国未来的政治舞台上担当起富国强民之重任。为了国事,诗人呕心沥血,上叩天阍,下求佚女,上下求索。诗人招贤纳士,为己求贤,还是为楚国政治前途作打算。

战国时代,各诸侯先后在各国变法图强。变法成为了这一时代发展的潮流。当时,楚国政坛由旧贵族把持,旧贵族统治实际上是“背法度而心治”。为实现“国富强而法立”的目的,屈原主张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依法治国。为此,诗人在位时,做了一系列“明法之嫌疑”,的工作,楚国国力也随之有所起色。怀王初期,楚与齐秦称雄,怀王任合纵长等事实就是明证,然而好景不长,屈原依法治国的措施损害到了群小利益,招致他们的极力诽谤。楚群他因“无度弗察”,即没有法制思想而受蒙信谗,遂疏远了屈原。忠臣远逝,小人当道。他们在楚国的违法乱纪行径遭到了正直诗人严厉斥责:“固时俗之工巧兮,竞周容以为度。”这些小人花言巧语,蛊惑世人,为谋取恩宠荣禄,不惜违背法度,变更正确的治国之道。小人的胡作非为,将诗人当初心血换来的成果毁于一旦,楚国陷入了“阴阳易位”的倾覆绝境。屈原冒死进谏,希楚国统治者以史为鉴,效法禹、汤、文武、周公等贤名之君,勤恳依法治国。“汤禹严而祗敬兮,周论道而莫差。”历史上这些先贤知人善任,走上了治国平天下的康庄大道。与此相反,启、异、尧、桀、纣等昏君,荒淫残暴,法度不行,最终亡国祸身。正反两方面的历史事实表明:治国需法治,在法度废弛的国家,为政者心昏愦,国家也必覆亡。屈原在楚国高扬法治大旗,其目的是在楚国除弊去害,铲出“众蹀而日进”,“美超远而逾迈”这些丑陋事物生存的环境,使楚国走上正常发展的历史轨道。

诗人始终不渝坚持“美政”理想,坚持改革,如能实施,必使老气横秋的楚国脱胎换骨,涣发出咄咄逼人的青春锐气。然在愚昧保守落后的楚国,无人赏识“怀谨握玉”的诗人,他们残酷地将诗人逐出了政治舞台中心,将诗人治国安邦的“美政”蓝图扼杀于襁袍之中。诗人被毁,楚国政治舞台上最后一丝明亮的春色也就荡然无存,这是诗人的悲剧,更是楚国的悲剧。尽管诗人为理想屡蒙谗遭毁,但任矢志不移,其行动所昭示的爱国主义精神由此可窥一斑。

二、不屈不挠,与恶势力进行坚决斗争是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方面。诗人所行,可谓“仰不愧于天,俯不祚于人”,却因在楚国实施“美政”理想,而无辜蒙冤,遭谗被谪。但诗人并未因此屈服邪恶,明哲保身。而是挺身而出,与那此为害楚国的邪恶势力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坚决斗争。在这场善恶之争、美丑之辨、光明与黑暗的碰撞中,再次展示了诗人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境界。

诗人对楚国黑暗现状进行了揭露,指出当时面临的社会现状是“世溷浊而不分”,“世幽昧以眩曜”,“变白以为黑兮,倒上以为下。”这实际上描绘了下颠倒黑白、混淆是非、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的黑暗世道;一个粪壤充帏、邪恶肆行的世道;一个忠贞不容于世,美善光明不行于世的污浊世道。而原先的楚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如今却变成了这个模样,这下楚国政治舞台上那些飞扬跋扈的丑陋群小的胡作非为是分不开的,“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余以善淫。”这伙“并举好朋”的小人嫉贤妒能,任人唯亲,违法乱纪,结党营私,竞进贪婪,不厌求索,使忠臣“自疏而远逝”,奸臣“干进而务入”,将楚国政治前途引向了“幽昧”、

“险隘”的绝境。诗人忧心如焚,痛恨小人祸国殃民的乱政行径,并反复申诉自己不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怀,“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被明月兮佩。”诗人喜好的佩饰、奇服、长铗等是诗人高洁人格的投影,是诗人“长当浊世,自处清流”的物证。诗人一心向善,一心求美,近墨不黑,出淤泥不染,勤勉自修,以高洁品性向邪恶世俗挑战。诗人虽身陷穷途,但誓不与邪佞为伍,“苟余情其以练要兮,长亦何伤!”“芳菲菲而难亏兮,芬至今犹未沫。”诗人洁身自好,在污浊的社会里,不苟合取容,保持芬芳不变,再现了诗人独立不迁的人格和高标的气节。对那些经不住个人得失考验的变节者,诗人甚是痛心,“余以兰为可恃兮,羌无实而容长。委厥美以从俗兮,苟得列夫众芳。”“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兮?”屈原指斥变节者经不住诱惑,走上了从俗、媚俗之路,成为了助纣为虐的小人。诗人鄙薄他们,谴责他们,他情愿效法前贤,做一个处困苦茕独不悔的死节之臣,“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他誓死不与世俗小人妥协投降,“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之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不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残酷的现实没能使屈原低头,誓与群小斗争到底,“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表现出了“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犹未悔”的宁死不屈的斗争精神,体现了诗性批判精神与清醒执著的价值取向、人生择择。

诗人披肝沥胆,为国效忠。在厄境中矢志不移,对理想、对真理、对祖国始终不渝,在与邪恶的斗争中,虽然羽折翎落,滴着鲜血,仍然苦苦挣扎,表现出被遗弃而不沉沦,蒙谣涿而不自毁的坚贞和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宁死不屈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境界。

三、以民为本,忧国忧民是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动力。

民本思想在春秋战国之前已出现并得到了发展。《尚书》中提出了“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孟子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左传》中载有师旷根据人民利害发表的政见,“夫君,神之主也,民之望也。若困民之主,匮神乏视,百姓绝望,社稷无主,将安用之”,又说:“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一人肆于民上,以从其淫,而弃天地之性?必不然矣。”此话无疑给当时那些残暴之君敲响了警钟,要他们正视人民、善待人民。这正如逢滑对陈怀公所说:“臣闻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为土芥,是其祸也。”这些民本思想都是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总结出来的,目的是给统治者治理国家提供历史的借鉴,即以民为本,才会国运昌盛,否则天下不会太平。屈原作为当时社会一名孤独的清醒者,对时局有卓越洞察力的政治人物,也必然深暗此理。在其诗中也提到了民本思想,“皇天无私兮,览民德焉错辅。夫唯圣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诗人阐述了为政者必须顺乎民心才能坐稳江山,才能“存君兴国”,为此,诗人关心民生疾苦,哀叹民生遭遇的艰难!屈原的朴素的民本思想是寻古代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其思想接近儒家思想范畴。

爱国忧君,是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支柱。诗人倾其一生,以国事为重。在朝时,竭忠尽智,辅弼怀王,力图振兴楚国。既疏之后,仍不弃“存君兴国”之志,把个人得失臵之度外,唯将君国的命运系于心中。“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不败绩。”诗人身处江湖,心挂国君,将个人生命融汇于国事中。他希望自己能辅佐国君,充当其政治上的带路人,“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共同追赶先贤,实现强国之梦,“忽奔走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诗人蒙尘舍垢,仍不灭报国之志,其他爱国主义精神是何等鲜明、坚贞!

诗人爱国,他热情地讴歌了那些为捍卫国家疆土,人民幸福而战死的楚军将士。在这场酷烈的战斗中,楚军将士同仇敌忾,英勇战斗,最后慷慨赴死,再现了南楚民族保家卫国、视死如归的刚强性格:“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悲壮的诗句,颇似两宋词人李清照所写的诗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屈原歌颂为国牺牲的将士们的英雄气慨和壮烈捐躯行径,目的是激励人们洗雪国耻,同时也寄托了诗人的爱国情思。

屈原爱国精神还表现在他以一颗赤子之心,深情地眷恋着多灾多难的楚国。“流光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屈原明白,岁月不待人。他老耽在黑暗楚国只会空耗光阴,只有被毁折的命运。屈原要想得到知音,要想两美必合,矩所同,要想推行匡救,改造时弊的“美政”,唯有离开楚国一途。诗人不甘心就此了结一生,于是振作起来,坚定信心,驰骋想像,重上云霄,神游四方,蒙生了“远逝以自疏”的逃逸意向。但这一意向又与诗人忠贞爱国感情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冲突,“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那沉淀于诗人心中有爱国感情千丝万缕,束缚得诗人寸步难行。怀乡恋国,情真意切,将诗人去国意向粉碎得干干净净。屈原离不开楚国,纵然楚国让他愁肠百结。生为楚国人,死为楚国魂。诗人生死不渝效忠楚国,这在楚材晋用,屡见不鲜,朝秦暮楚,不泛其人的人材大流动的战国时代,在奉行“好鸟择枝而栖,良臣择主而事为立身处事原则的战国,在崇尚功利富贵的时代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呀!楚国抛弃了诗人,诗人却言不离不开楚国,这是为何也?南宋洪迈祖指出,屈原“徘徊而不忍离去”的根本原因乃“忧国也”。诗人进亦忧,退亦忧,其爱国感情是何等地坚贞,纯洁,崇高啊!

四、爱国主义精神产生的原因探讨。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产生有其时代的特点。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百家争鸣,生机勃勃的时代,社会充满着进取的、批判的精神。屈原在政治生涯中表现出来的敢干斗争,决不妥协,上下求索的批判和进取态度,正是当时的时代精神的表现。屈原生活在战国时代,楚怀王、顷襄王时期,当时各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更加频繁。强国凭借其强大的国力,加速了统一全国的战争的进程。弱国为抵抗强国入侵,掀起了保家卫国的反侵略战争。在侵略与反侵略的残死较量中,一些爱国志士挺身而出,投入到保家卫国的时代洪流中。屈原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随着楚国西北边强秦的崛起,楚国渐渐沦落到被动挨打的境地。楚国的国家前途的民族命运受到了严重威胁。而楚国统治者依旧沉缅于日酣宴饮的享乐中,束手无策。大敌当前,屈原采取了一系列挽救楚国灭亡的措施。在保守思想与改革思想的猛烈冲撞中,屈原主计个人得失,不顾个人悲惨遭遇,臵生死于度外,誓死不渝地忠于自己的事业和理想,欲以自己的努力改变楚国的现状,“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楚国重新走向富强。“沧海横流处,方显英雄本色。”正是战国后期波涛汹涌的时代“沧海”,才使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大放异彩。

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产生从内因来说,在于诗人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进步的世界观决定其有进步的爱国主义精神。在规模宏大,体制瑰奇的长诗《天问》中,诗人仰天长问,对自然和人类历史探究天道。从诗人对古代关于自然的神话和传说的诘难和质疑中,表明了诗人对宏观宇宙的思索,对古代信仰的怀疑,显示出一种大胆的科学探索精神,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诗人在对夏、商、周三代所以兴,所以亡的回顾和反思中,对其治乱兴亡缘故表示质疑。诗人企图通过探寻历史兴亡之故,为楚国统治者提供历史借鉴。让楚国在车真颠马覆之路紧急止步,重新走上兴国之路。诗人问天问地,问历代沧桑人事。这都是由诗人所具有的朴素的唯物主义史观决定的,再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

诗人爱国主义精神的产生还与诗人出身经历紧密相联。诗人出身于楚国贵族世家,但因为家族地位的衰落,他本人已从贵族阶级中分化出来。诗人在《九章〃惜诵》这说:“思君其莫我忠兮,忽亡身于贫贱。”这似乎也证实了这一点。诗人虽出身于贫贱,但由于受过良好的教育,有着深厚的文化素养和杰出的政治才干,即《史记〃屈原列传》所说的“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而跻身于楚国政治舞台。“入则与王图议政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诗人身为高阳苗裔,天潢贵胄,想在楚国大有作为,振兴楚国于混乱中。诗人虽壮志未伸,但对楚国的耿耿中心至死不变,再现乱世忠臣的忠贞。

竹死不变节,花落有余香。一代诗魂陨落了,其形骸早已化着尘土,荣归大地怀抱了。但其用生命演绎出的爱国主义精神与青山同在,与日月同辉,惠及万代。它早已成了中华民族思想宝库中熠熠生辉的珍品,激励着千秋子民爱我中华,并为之富强而奋斗不息。

如何看待屈原的爱国精神?

自春秋中叶以来,楚国一直是当时中国社会的强国。从楚庄王问鼎中原时起,楚国统治者已表现出统一天下的雄心。当历史的车轮驶入战国时代,楚国君墨守成规,缺乏改革的锐志,被后起的倡导地主阶级政治改革的国家抛在了后面。楚国国势渐趋衰落,在与西方强秦的连年的战争中,损兵折将,丧城失地。而以怀王为首的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却偏安一隅,仍过着醉生梦生死的生活,臵国家、民族的安危于不顾。

屈原就生活在这样的时代环境里,他洞悉列国形势,对楚国的现状有着清醒的认识,“众人皆醉而我独醒”。诗人为挽救楚国于危难之中,实现“存君兴国”的夙愿,在思想保守的楚国倡导并推行了一系以“美政”为核心的政治改革。由于改革触犯了旧贵族既得利益,遭到了贵族群小的极力诋毁。尽管诗人“忠而见疑,信面被谤”,但诗人宁折不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在与权奸的斗争中显示了高标节操,爱国赤诚。诗人一生坎坷,在痛苦中孕育的诗篇显示了诗人拳拳报国心,殷殷故国情。其爱国主义精神名传千古,垂范后人。

一、坚持“美政”理想,坚持改革弊政是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核心。诗人作为战国时代一名高瞻远瞩的政治人物,诗人对当时的社会现状了如指掌。屈原深知自己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崇高权谋谲诈,推行弱肉强食法则的侵吞攻伐时代:列国纷争,狼烟四起,万民缟素,血流成河,弱国的苟存只能仰人鼻息,成为附庸;弱国的灭亡只是利益相争的殉葬品。此时的楚国已陷入重重危机,形势岌岌可危,可楚国君臣对潜在的威胁视而不见,依旧沉醉于丝竹管弦,声色犬马之中。诗人忧心忡忡,若蹈虎尾,涉于春冰。他多么希望楚国统治者从沉醉中醒来,面对残酷现实,上下一心,整顿朝纲,励精图治,大有作为,重现昔日鼎中原的辉煌,完成统一中国的理想。诗人把这一理想称之为“美政”,“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欲以“美政”作为振兴保守落后楚国的一剂良方。

“美政”是屈原思想的核心,也是其爱国主义精神的原动力。屈原的“美政”理想在作品中虽表述得比较空泛,介也有其具体的时代内容。从诗中来看,主要是指使楚国独立富强,并走上完成统一中国大业的道路。这一理想是契合时代发展脉搏的,其本质就是反对楚国旧贵族的世袭特权。为了实现理想,诗人针对楚国种种流弊,旗臶鲜明地提出了政治改革的主张:“举贤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所谓“举贤授能”,即不分贵选拔人才来治理国家;所谓“循绳墨而不颇”,即修明法度,严格依法办事。这两点归结起来就是实行改革,除去弊政。这一主张如能施行,将如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剜除楚国政治肌体上的毒瘤、烂疮,使衰老的楚国变得更更健康,更茁壮,从而走上国富民强的康庄大国之道。

诗人大力倡导“举贤授能”,绝非空穴来风,而是有其历史根据的。从历史上看,能“举贤授能”者不乏其人。那些兴国的圣君都不拘一格使用人才,“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说操筑于傅岩兮,武丁戚之讴歌兮,齐恒闻以该辅。”历史上这些昏君都善于搜罗人才,并委以重任,最终导制了盛世景象的出现。相反,那些嫉贤妒能的昏君,如殷纣王荒淫残暴,迫害忠良,使一代贤臣,“比干菹醢”;吴王夫差昏庸无能,不辨忠奸,使一代忠臣,“武子逢殃”。而这些毁灭人才者,也毁掉了强国富民之基石,最终落得个亡国祸身的不幸结局。历史的经验教训证明了这样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国运之兴衰系于贤才。国家的兴盛离不开贤臣,只有举贤授能才能不国安邦,富国强民。现实中的楚国要改变贫弱挨打的被动局面,就必须反对世卿世禄制度,打破旧贵族对于权住的垄断,效法兴国圣君不拘身份选拔人才,委以重任。只有这样,楚国才能重新走上富强之路,重现昔日之辉煌。

为有贤可举,有能可授,屈原深谋远虑,有计划地在楚国展开了培养各种人才的事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未雨绸缪,诗人滋兰树蕙,其目的“冀枝叶之峻茂兮,愿时乎吾将刈”,即希望培育的人才能在楚国未来的政治舞台上担当起富国强民之重任。为了国事,诗人呕心沥血,上叩天阍,下求佚女,上下求索。诗人招贤纳士,为己求贤,还是为楚国政治前途作打算。

战国时代,各诸侯先后在各国变法图强。变法成为了这一时代发展的潮流。当时,楚国政坛由旧贵族把持,旧贵族统治实际上是“背法度而心治”。为实现“国富强而法立”的目的,屈原主张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依法治国。为此,诗人在位时,做了一系列“明法之嫌疑”,的工作,楚国国力也随之有所起色。怀王初期,楚与齐秦称雄,怀王任合纵长等事实就是明证,然而好景不长,屈原依法治国的措施损害到了群小利益,招致他们的极力诽谤。楚群他因“无度弗察”,即没有法制思想而受蒙信谗,遂疏远了屈原。忠臣远逝,小人当道。他们在楚国的违法乱纪行径遭到了正直诗人严厉斥责:“固时俗之工巧兮,竞周容以为度。”这些小人花言巧语,蛊惑世人,为谋取恩宠荣禄,不惜违背法度,变更正确的治国之道。小人的胡作非为,将诗人当初心血换来的成果毁于一旦,楚国陷入了“阴阳易位”的倾覆绝境。屈原冒死进谏,希楚国统治者以史为鉴,效法禹、汤、文武、周公等贤名之君,勤恳依法治国。“汤禹严而祗敬兮,周论道而莫差。”历史上这些先贤知人善任,走上了治国平天下的康庄大道。与此相反,启、异、尧、桀、纣等昏君,荒淫残暴,法度不行,最终亡国祸身。正反两方面的历史事实表明:治国需法治,在法度废弛的国家,为政者心昏愦,国家也必覆亡。屈原在楚国高扬法治大旗,其目的是在楚国除弊去害,铲出“众蹀而日进”,“美超远而逾迈”这些丑陋事物生存的环境,使楚国走上正常发展的历史轨道。

诗人始终不渝坚持“美政”理想,坚持改革,如能实施,必使老气横秋的楚国脱胎换骨,涣发出咄咄逼人的青春锐气。然在愚昧保守落后的楚国,无人赏识“怀谨握玉”的诗人,他们残酷地将诗人逐出了政治舞台中心,将诗人治国安邦的“美政”蓝图扼杀于襁袍之中。诗人被毁,楚国政治舞台上最后一丝明亮的春色也就荡然无存,这是诗人的悲剧,更是楚国的悲剧。尽管诗人为理想屡蒙谗遭毁,但任矢志不移,其行动所昭示的爱国主义精神由此可窥一斑。

二、不屈不挠,与恶势力进行坚决斗争是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方面。诗人所行,可谓“仰不愧于天,俯不祚于人”,却因在楚国实施“美政”理想,而无辜蒙冤,遭谗被谪。但诗人并未因此屈服邪恶,明哲保身。而是挺身而出,与那此为害楚国的邪恶势力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坚决斗争。在这场善恶之争、美丑之辨、光明与黑暗的碰撞中,再次展示了诗人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境界。

诗人对楚国黑暗现状进行了揭露,指出当时面临的社会现状是“世溷浊而不分”,“世幽昧以眩曜”,“变白以为黑兮,倒上以为下。”这实际上描绘了下颠倒黑白、混淆是非、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的黑暗世道;一个粪壤充帏、邪恶肆行的世道;一个忠贞不容于世,美善光明不行于世的污浊世道。而原先的楚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如今却变成了这个模样,这下楚国政治舞台上那些飞扬跋扈的丑陋群小的胡作非为是分不开的,“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余以善淫。”这伙“并举好朋”的小人嫉贤妒能,任人唯亲,违法乱纪,结党营私,竞进贪婪,不厌求索,使忠臣“自疏而远逝”,奸臣“干进而务入”,将楚国政治前途引向了“幽昧”、

“险隘”的绝境。诗人忧心如焚,痛恨小人祸国殃民的乱政行径,并反复申诉自己不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怀,“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被明月兮佩。”诗人喜好的佩饰、奇服、长铗等是诗人高洁人格的投影,是诗人“长当浊世,自处清流”的物证。诗人一心向善,一心求美,近墨不黑,出淤泥不染,勤勉自修,以高洁品性向邪恶世俗挑战。诗人虽身陷穷途,但誓不与邪佞为伍,“苟余情其以练要兮,长亦何伤!”“芳菲菲而难亏兮,芬至今犹未沫。”诗人洁身自好,在污浊的社会里,不苟合取容,保持芬芳不变,再现了诗人独立不迁的人格和高标的气节。对那些经不住个人得失考验的变节者,诗人甚是痛心,“余以兰为可恃兮,羌无实而容长。委厥美以从俗兮,苟得列夫众芳。”“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兮?”屈原指斥变节者经不住诱惑,走上了从俗、媚俗之路,成为了助纣为虐的小人。诗人鄙薄他们,谴责他们,他情愿效法前贤,做一个处困苦茕独不悔的死节之臣,“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他誓死不与世俗小人妥协投降,“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之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不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残酷的现实没能使屈原低头,誓与群小斗争到底,“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表现出了“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犹未悔”的宁死不屈的斗争精神,体现了诗性批判精神与清醒执著的价值取向、人生择择。

诗人披肝沥胆,为国效忠。在厄境中矢志不移,对理想、对真理、对祖国始终不渝,在与邪恶的斗争中,虽然羽折翎落,滴着鲜血,仍然苦苦挣扎,表现出被遗弃而不沉沦,蒙谣涿而不自毁的坚贞和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宁死不屈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境界。

三、以民为本,忧国忧民是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动力。

民本思想在春秋战国之前已出现并得到了发展。《尚书》中提出了“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孟子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左传》中载有师旷根据人民利害发表的政见,“夫君,神之主也,民之望也。若困民之主,匮神乏视,百姓绝望,社稷无主,将安用之”,又说:“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一人肆于民上,以从其淫,而弃天地之性?必不然矣。”此话无疑给当时那些残暴之君敲响了警钟,要他们正视人民、善待人民。这正如逢滑对陈怀公所说:“臣闻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为土芥,是其祸也。”这些民本思想都是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总结出来的,目的是给统治者治理国家提供历史的借鉴,即以民为本,才会国运昌盛,否则天下不会太平。屈原作为当时社会一名孤独的清醒者,对时局有卓越洞察力的政治人物,也必然深暗此理。在其诗中也提到了民本思想,“皇天无私兮,览民德焉错辅。夫唯圣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诗人阐述了为政者必须顺乎民心才能坐稳江山,才能“存君兴国”,为此,诗人关心民生疾苦,哀叹民生遭遇的艰难!屈原的朴素的民本思想是寻古代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其思想接近儒家思想范畴。

爱国忧君,是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支柱。诗人倾其一生,以国事为重。在朝时,竭忠尽智,辅弼怀王,力图振兴楚国。既疏之后,仍不弃“存君兴国”之志,把个人得失臵之度外,唯将君国的命运系于心中。“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不败绩。”诗人身处江湖,心挂国君,将个人生命融汇于国事中。他希望自己能辅佐国君,充当其政治上的带路人,“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共同追赶先贤,实现强国之梦,“忽奔走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诗人蒙尘舍垢,仍不灭报国之志,其他爱国主义精神是何等鲜明、坚贞!

诗人爱国,他热情地讴歌了那些为捍卫国家疆土,人民幸福而战死的楚军将士。在这场酷烈的战斗中,楚军将士同仇敌忾,英勇战斗,最后慷慨赴死,再现了南楚民族保家卫国、视死如归的刚强性格:“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悲壮的诗句,颇似两宋词人李清照所写的诗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屈原歌颂为国牺牲的将士们的英雄气慨和壮烈捐躯行径,目的是激励人们洗雪国耻,同时也寄托了诗人的爱国情思。

屈原爱国精神还表现在他以一颗赤子之心,深情地眷恋着多灾多难的楚国。“流光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屈原明白,岁月不待人。他老耽在黑暗楚国只会空耗光阴,只有被毁折的命运。屈原要想得到知音,要想两美必合,矩所同,要想推行匡救,改造时弊的“美政”,唯有离开楚国一途。诗人不甘心就此了结一生,于是振作起来,坚定信心,驰骋想像,重上云霄,神游四方,蒙生了“远逝以自疏”的逃逸意向。但这一意向又与诗人忠贞爱国感情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冲突,“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那沉淀于诗人心中有爱国感情千丝万缕,束缚得诗人寸步难行。怀乡恋国,情真意切,将诗人去国意向粉碎得干干净净。屈原离不开楚国,纵然楚国让他愁肠百结。生为楚国人,死为楚国魂。诗人生死不渝效忠楚国,这在楚材晋用,屡见不鲜,朝秦暮楚,不泛其人的人材大流动的战国时代,在奉行“好鸟择枝而栖,良臣择主而事为立身处事原则的战国,在崇尚功利富贵的时代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呀!楚国抛弃了诗人,诗人却言不离不开楚国,这是为何也?南宋洪迈祖指出,屈原“徘徊而不忍离去”的根本原因乃“忧国也”。诗人进亦忧,退亦忧,其爱国感情是何等地坚贞,纯洁,崇高啊!

四、爱国主义精神产生的原因探讨。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产生有其时代的特点。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百家争鸣,生机勃勃的时代,社会充满着进取的、批判的精神。屈原在政治生涯中表现出来的敢干斗争,决不妥协,上下求索的批判和进取态度,正是当时的时代精神的表现。屈原生活在战国时代,楚怀王、顷襄王时期,当时各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更加频繁。强国凭借其强大的国力,加速了统一全国的战争的进程。弱国为抵抗强国入侵,掀起了保家卫国的反侵略战争。在侵略与反侵略的残死较量中,一些爱国志士挺身而出,投入到保家卫国的时代洪流中。屈原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随着楚国西北边强秦的崛起,楚国渐渐沦落到被动挨打的境地。楚国的国家前途的民族命运受到了严重威胁。而楚国统治者依旧沉缅于日酣宴饮的享乐中,束手无策。大敌当前,屈原采取了一系列挽救楚国灭亡的措施。在保守思想与改革思想的猛烈冲撞中,屈原主计个人得失,不顾个人悲惨遭遇,臵生死于度外,誓死不渝地忠于自己的事业和理想,欲以自己的努力改变楚国的现状,“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楚国重新走向富强。“沧海横流处,方显英雄本色。”正是战国后期波涛汹涌的时代“沧海”,才使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大放异彩。

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产生从内因来说,在于诗人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进步的世界观决定其有进步的爱国主义精神。在规模宏大,体制瑰奇的长诗《天问》中,诗人仰天长问,对自然和人类历史探究天道。从诗人对古代关于自然的神话和传说的诘难和质疑中,表明了诗人对宏观宇宙的思索,对古代信仰的怀疑,显示出一种大胆的科学探索精神,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诗人在对夏、商、周三代所以兴,所以亡的回顾和反思中,对其治乱兴亡缘故表示质疑。诗人企图通过探寻历史兴亡之故,为楚国统治者提供历史借鉴。让楚国在车真颠马覆之路紧急止步,重新走上兴国之路。诗人问天问地,问历代沧桑人事。这都是由诗人所具有的朴素的唯物主义史观决定的,再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

诗人爱国主义精神的产生还与诗人出身经历紧密相联。诗人出身于楚国贵族世家,但因为家族地位的衰落,他本人已从贵族阶级中分化出来。诗人在《九章〃惜诵》这说:“思君其莫我忠兮,忽亡身于贫贱。”这似乎也证实了这一点。诗人虽出身于贫贱,但由于受过良好的教育,有着深厚的文化素养和杰出的政治才干,即《史记〃屈原列传》所说的“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而跻身于楚国政治舞台。“入则与王图议政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诗人身为高阳苗裔,天潢贵胄,想在楚国大有作为,振兴楚国于混乱中。诗人虽壮志未伸,但对楚国的耿耿中心至死不变,再现乱世忠臣的忠贞。

竹死不变节,花落有余香。一代诗魂陨落了,其形骸早已化着尘土,荣归大地怀抱了。但其用生命演绎出的爱国主义精神与青山同在,与日月同辉,惠及万代。它早已成了中华民族思想宝库中熠熠生辉的珍品,激励着千秋子民爱我中华,并为之富强而奋斗不息。

[如何看待屈原的爱国精神的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小学爱国作文祖国在我心

全文共 601 字

+ 加入清单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宝贝,而我的宝贝不只是属于我自己的,是属于每个中华儿女的,她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

祖国的一幅幅美丽的风景画都值得我收藏。尤其是花儿,她为我们祖国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春天的南京是最美丽的,梅花山上,一大片,一大片娇艳夺目的梅花,像桃色的云,像迷离的雾,像透明的泡沫,比飞絮更轻柔,比雪还耀眼。

夏天,荷花给水之柔美的济南添加了更美的姿色。看那翠绿的荷叶丛中,一枝枝亭亭玉立的荷花,像一个个披着轻纱在湖上沐浴的仙女,含笑伫立,娇羞欲语;嫩蕊凝珠,盈盈欲滴,清香阵阵,神清气爽。

杭州不仅以西湖而得名,更因为那里的秋天。桂花婀娜多姿,青翠欲滴,那一簇簇一串串的挂在枝头的各种颜色的花。银桂,白白的,使你感到她纯洁无比;金桂,金灿灿的,像满天的晚霞。一齐发出诱人的清香。

镇江的腊梅更是美不胜收。每当寒冬时,腊梅正开得盛,几乎是满树都是花,那花白里透黄,黄里透绿,花瓣润滑透明,像琥珀或玉捉雕成的,有点玉洁冰清的韵致。落花也不萎焉,风吹花落,很担心花瓣会摔碎,那硬挺的样子,仿佛哈口气会化,碰一碰会伤,但是梅花并不是娇嫩的花,她能在数九隆冬带着雪开呢!"摇落独先鲜妍",开越冷,开得越精神!

祖国之上不仅优美的风景,也有奔流不息的长江与黄河。

俯瞰长江,江水汹涌,像游龙奔马,东闯西撞,拍岸击礁,几里外都可以听到他的滔滔声。

祖国你是我的骄傲,你是我的自豪,你永远都是我心中的宝贝。

[小学爱国作文祖国在我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圆梦新时代爱国征文500字

全文共 520 字

+ 加入清单

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中曰“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而当下少年的重任就是好好学习,不要沉溺于网络,要学会珍爱自己的生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个舞台,在聚光灯下翩翩起舞,大放光彩,让台下的人知道你是最美最帅的少年!知道”好好运用这笔珍宝,我认为中国少年应成为一个社会人才,要知道只有大家团结一心,中国才会飞黄腾达。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是龚自珍的心声,他渴望报效祖国可以杀敌保国。“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滨河入梦来。”这是陆游的心声,他梦想着为祖国献一份力,即使献己身,也在所不惜。我们作为炎黄子孙,也应学习先人去将自己的一生贡献给祖国。仍记得齐国的宰相晏婴,他的一生行头可谓是一副穷酸样,他天天穿旧皮袍哦,坐旧马车,这可不是他抠,是他想为齐国上下立一个好榜样,让齐国可以更加强大。我们亦可以如此。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这是我们中国人理应要做的。

“国是我的国,家是我的家。有了家的国,才有千万家。”这不是在讲我们嘛?中国人民站起来吧!学习海燕一样在天空勇敢地飞翔,别惧怕暴风雨。龙的传人,只流血汗,不留无用的泪!

让我们共同携手营造最美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小学爱国作文300字

全文共 317 字

+ 加入清单

人人心中都有一个美好的.理想,然而你可知道,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

大家一定还记得匡衡吧,他从小就爱学习,但他没钱上学,就跟邻居学字,但是他没有书看,当时书很贵,一般人家都没有,有书的人家也不肯外借,所以他总是借不到书看。

匡衡为了有书看,他找了一户有钱人家,帮他们干农活,干完了农活匡衡不要钱,只要那人家借书给他看,但是他白天一般都是给人家干农活去了,只有晚上才能有一点点时间来看书,匡衡的家里很穷,买不起油灯,晚上没有光,看不见字,怎么办能?匡衡突然发现墙壁的裂缝处有邻居家的一丝微光透了进来,他突然想到了一个好办法,遍拿起凿子开始凿壁,凿透了墙壁,他遍用那一丝微光继续看书。

匡衡就是这样刻苦,后来成了一位非常有学问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爱国作文300字

全文共 455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夏天的下午,少先队员王小明和李小刚,兴高采烈的走在放学的路上,一边走,一边唱着嘹亮的歌曲“我的……就在……”忽然,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眼看就下雨了,他俩迫不及待的向家跑去,刚进家门,外面就下起了倾盆大雨。

他们看着窗外的大雨,只见地面积满了一个个小水坑,雨像雨帘一样下个不停。他们忽然想起学校的国旗。这麽大的风会不会把棋杆刮倒,这麽大的雨会不会把国旗淋湿,他们又看到胸前的红领巾,想起了辅导老师的话“时刻准备着”,想到这里,王小明顾不得放下书包,顾不得喝口水,迫不及待冲出家门,向学校跑去。李小刚打着伞,也毫不犹豫、不假思索的跑了出去。

王小明跑到棋杆下。这是他的衣服已经湿透了,水直下流。这是国旗不在是早上的国旗,而是湿透了。他开始行动了,他小心翼翼的降下国旗。李小刚打着伞也跑了过来,他们齐心协力取下了国旗。

他们一人拉着国旗的一角,把伞下最好的位置让给国旗,高高兴兴向家跑去。回到家里,他们顾不得喝水,顾不得换衣服,把国旗洗干净、凉干、叠得整整齐齐。第二天,他们把国旗交给了老师,老师夸他们是十佳少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爱国心报国情强国志征文

全文共 523 字

+ 加入清单

同学们,请珍惜每一个晴朗的早晨,用生命中最浓的激情,最美的期待迎接日出。让灿烂的阳光点缀我们的人生,让飘扬的五星红旗见证我们的成长,让神州大地彰显中华的辉煌!

迎着晨风,沐浴着朝阳,国旗伴着雄壮的国歌声冉冉升起,她是凝聚我们爱国主义精神的结晶。同学们,当你看到我们的国旗在国际体坛上不断升起,凝集各国人仰望的目光时,你能不热泪盈眶吗?当你看到我们的国旗在珠穆朗玛峰上迎风招展,雄视世界时,你能不激情满怀吗?当你看到我们的国旗在祖国第一位宇航员手中展开,与联合国国旗并肩时,你能不欢呼雀跃吗?

在没有硝烟战火的今天,一腔爱国热情要如何去挥洒?我要说,老师尽心上好每一堂课,农民勤劳耕好每一块田,工人严格造好每一件产品,交警坚持站好每一班岗,清洁工细心扫好每一段街道,而我们学生全力以赴学好每一点知识,这就是最好的爱国。爱国不需要空洞的口号,不需要华美的词语,不需要信誓旦旦的宣言,要的只是每个炎黄子孙踏实地做好自己本职的工作。

琅琅的书声,是我们献给太阳的礼赞,蓬勃的精神,是我们迎接日出的礼物。

同学们,请珍惜每一个晴朗的早晨,用生命中最浓的激情,最美的期待迎接日出。让灿烂的阳光点缀我们的人生,让飘扬的五星红旗见证我们的成长,让神州大地彰显中华的辉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爱国情怀作文800字

全文共 988 字

+ 加入清单

我从小就喜欢读书,获得一本好书时经常爱不释手,废寝忘食。读书使我感动,读书使我快乐,读书使我振奋。而最多的时候,读着读着便想到我的祖国,勾起爱国情怀,并联想到周总理的那句话: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不管是古诗词还是古代散文,抒发爱国情怀的有许许多多,我读着读着,引起强烈的共鸣,每每感慨万千,甚至热泪盈眶。读《岳阳楼记》,读苏轼、柳宗元的诗,读余光中的现代诗,我感动着,感悟着,也很想抒发一下自己的爱国情怀。

中华正崛起,巨龙已复苏,这使得许多的“龙的传人”失去了一种重要的情感,那就是爱国。许多人认为,中国正在崛起,振兴已指日可待,好像不用怎么爱国,不用怎么再为国之崛起而付出多少努力了。这是大错而特错的。你想想,作为一名中国公民,面对正在崛起、振兴的中国,蒸蒸日上的中国,你做了什么?你出了多少力?解放中国时有多艰难,建设中国有多辛苦,崛起的中国有多少人在努力着!只有苦难时期才需要爱国吗?每一名中国人,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地方都需要爱国情怀,需要表露无疑地展现自己的爱国情怀,需要努力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来表达爱国情怀。那些有这种错误思想的人,一定是读书太少,没有从书中学到体会到爱国情怀。

好好读书吧!读书才能了解祖国的灿烂辉煌与屈辱的历史,读书才能知道今天的平安幸福来之不易,读书才能知道建设新中国、保卫祖国的艰辛。只有书才能带着我们穿过茫茫岁月,去寻找那些陈旧往事中的晶莹露珠;书可以将人的情感淋漓尽致地挥洒出来,感染读书的人;看着史书中我们祖先所受的屈辱,看着清末一个个不平等条约签订,读着书中描述的侵略者火烧圆明园、南京大屠杀,作为中国人,难道不会涌起爱国的热情吗?不要在庸庸碌碌的日子里放弃读书,丢失自己最基本的爱国情。“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读书吧!从书中体会、从书中找回应有的爱国情怀吧!孟子曰:“如欲平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不是读到这儿,你已经增加了不少爱国情怀呢?

“位卑未敢忘忧国。”作为中国的一介草民,作为中华大家庭的一员,不论干什么工作,不论什么年龄,不论有无官职,不论有无钱财,爱国忧国的情怀总是不可或缺的。爱上读书,从书中体会爱国情怀,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用自己轰轰烈烈的人生来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学学乔丹的爱国

全文共 338 字

+ 加入清单

篮球上帝乔丹在日前的中国之行中,拒绝乘坐主办方为他提供的奔驰、宝马,而是点名要了美国的道奇山羊。原来乔丹有一条重要的商业原则,那就是“做广告从来只做美国货”,所以,座驾事件与“爱国精神”息息相关。

从某种意义上说,球场外的乔丹给崇拜他的那些青少年们上着很好的思想品德教育课,这才是一个“星”真正的道德良知和社会责任。相反,我们的各种“星”们,同样作为青少年们顶礼膜拜的偶像,他们的表现又如何呢?我们知道有的歌星歌唱得不怎么样,却热衷于把奇形怪态遁入极端;有些影星表演够差,却总走不出绯闻缠身的怪圈;还有那些所谓的足球明星,球踢得极烂,可酗酒、打架等丑闻从来不绝于耳。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我们的“星”们有着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从这个角度来说,是不是应该好好学学人家乔丹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爱国精神不求惊天动地作文700字

全文共 771 字

+ 加入清单

核心价值观简简单单的24个字,凝聚了人们对新社会的价值的认知,构成了对社会改革的根本的看法和态度,关乎着整个社会的发展与方向,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与人类的优秀成果相接承,是我们党凝聚全社会的重要论断。

这12个象征性的代名词,包含了人民对新社会的一种至高的荣耀的认识,也广泛开展了以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为人民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建设。再论信仰,从古至今,又有多少人为中华而牺牲,他们的心,都是用鲜血来染成的,面对敌军的严刑拷打,爱国志士却以身殉职,视死如归,他们的无私大爱,值得千百遍的歌颂。历史上出现了家喻户晓的岳飞,文天祥,林则徐,他们忠诚爱国,无私奉献的精神又怎么不令我感动呢?这些伟大人士为我们后人树立了一座永不磨灭的道路,这也是信念的理想,使人格变得坚强。历史成就告诉我们,信念、理想是人类一代又一代生存发展不可缺少的宝贵因素,信仰如雨露,晶莹剔透,永不磨灭。

爱国主义是民族的核心,是我们的魂,我们的根。它塑造了中华民族的崇高气节,培育了无数爱国志士,民族英雄和革命先烈。从屈原的眼神中,我读出了他对祖国的忠心一片与正直和刚烈。从岳飞的一生中,我读出了他对中华的赤胆忠心。从那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看到了他饱含爱国的心情。你们燃烧了自己,把爱留给了祖国,照亮了整个世界。

顾炎武曾经说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可见爱国之心深切。

新时代的爱国主义不需要那么多血与泪的牺牲,要的是更多平凡的付出和给予,是尽职尽责、克勤克俭的奋斗。

我们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的希望。我们就应该在这个美好的环境中,刻苦学习,了解知识,开拓视野,想着长大以后为国家做贡献!遵守社会公德,做一个好公民,这24个字,象征着对新社会的希望,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自己开始,自觉地做道德建设和宣传者、实践者和捍卫者,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关于爱国主义的作文

全文共 248 字

+ 加入清单

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就是保家乡,中国儿女齐心向前进,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看到首歌词,大家可能都很熟悉;它是在五十年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写给自几鼓舞的战歌,对于战征最后胜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那时,中国刚刚解放,有两个战士的事迹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脑海里,始终不能抹去。。。。。。

电影中这些志愿军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至今还令我敬佩和震惊。

生活在和平时代的我们不会再去经历硝烟漫漫的战争时代,不会再像黄继光那样去阻挡敌人的枪口,但是英雄们的那些爱国主义精神却在我们心底激荡不已,永远激励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爱国700字作文

全文共 751 字

+ 加入清单

古曰: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是用眼睛去欣赏的。通常,爱国与爱美是不会发生冲突的,但有的时候,一旦发生,就备受争议。

在樱花盛开的武汉大学里,一对武汉母女出于对和服的喜爱,于是穿着和服在树下拍照,却遭到众多学子的声讨和轰赶。

众学子这样的行为是可以理解的,这是一种爱国的表现,只是有些偏激,是一种华人仇日心理的表现,但出发点是好的。当然,那对母女从本质上来说也没有什么过错,用欣赏的眼光来接受外国优秀的文化,这是一种对于美的欣赏,是要提倡的。只要没有政治目的的,这是人们审美观念提高的表现。

类似的事件也有很多。几年前,“小燕子”赵薇由于身着日本国旗装,被众人声讨。还有一些明星由于T恤衫上印有“日本”的字迹,而遭网友抵制的事件。

这些事件反映出国民在爱国行为上的不理智。

但有些爱国行为却能深深打动人心,今年的奥运火炬传递,分子对火炬的争抢行为让人不齿。残疾人金晶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火炬,她用自己的躯体语言告诉全世界,中国人民的爱国之心。这是让全中国都感到骄傲的事。

前几日,巴黎政府门口竟悬挂着旗帜,留法学生亲手将它降下来。这些学生用自己的行为表现出他们对祖国的深爱和维护,这是理智的爱国。

爱国的行为也一定要惊天动地,除了回忆并牢记历史外,我们可以把握现在。

汶川地震中涌现出无数英雄人物,他们中有为救人而牺牲的武警战士,有保护学生而逝世的人民教师,有照顾失去父母的婴儿的女警察,还有许多默默无闻的人。他们用自己的行为告诉了全世界中国人民的团结与勇敢,对同胞和祖国的热爱。无数爱心捐款从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涌来。中华民族表现出他们对祖国对同胞的爱。这种爱是无私的,是感天动地的。

我相信也坚信中国人对祖国的热爱是坚定而热切的。那么就让我们理智爱国,用发展的眼光,美的视角看世界。

让我们的爱国之心如清风,装扮我们的祖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有一种信仰叫爱国

全文共 859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的祖国——中国,经过了五千年的风风雨雨,才形成了如今强大的国家。当然,这离不开那些爱国英雄。从古至今,爱国英雄不计其数,其中,近代出名的爱国英雄有:谭嗣同、杨深秀、康广仁、刘光第、林则徐等。而我今天要向大家介绍的是林则徐的事迹。

清朝末年,英国向中国走x特殊商品——鸦x,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严重祸患。于是,皇帝任林则徐为钦差大臣,与一些官员前往走x活动十分猖獗的广东禁烟。一八三九年三月,林则徐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共缴出鸦x约118。8万千克。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顿时浓烟滚滚,这就是有名的虎门硝烟。

听完了林则徐的虎门硝烟,我深深陷入了沉思。是啊,在生活中,也有许多人为祖国争光。例如郭沫若,年轻时在国外留学,之后回国报效,最后成为了闻名中外的历史学家。杨利伟,一个勇敢及爱国的人,是第一个坐着中国宇宙飞船飞到太空的中国人,将中国的航天事业推向了世界前列。张宁——世界羽毛球冠军,在运动场上发挥自己的汗水和技术,用实力告诉外国人:我们中国人一点都不比他们差。还有钱学森,被公认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他放弃美国的优厚待遇,不惜一切代价回来报效祖国,曾被美国拘留所拘留,但丝毫没动摇他回国的心。回国后,他先后研究出了中国第一枚导弹,第一个火箭,为中国的现代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生活中,一些平凡的人,也在默默的为祖国争光。路边的清洁工人们每天起早贪黑的在路旁打扫,为大地做了一份贡献,这难道不是在为祖国争光吗?交警每天在马路上为大家指挥交通,为人们的安全保障做一份贡献,这难道不是在为祖国争光吗?我们---普普通通的小学生,应该读好书,做好预习,复习,长大后找个好工作,为祖国报效,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我们应该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竭尽全力,为祖国贡献一份力量。

感恩祖国,从小做起。从小时候开始,从小事做起。名人无数的爱国故事激励着我们:为国报效!少年智、中国智;少年强,中国强。一个强大的国家需要什么?需要的是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努力将未来的中国变得繁荣富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初一爱国作文

全文共 550 字

+ 加入清单

爱国是一种崇高的情感,爱国是一种神圣的职责,爱国是一种伟大的情怀。邓小1平同志说:“我荣幸的以中华民族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的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我们是龙的传人,我们应该热爱我们的祖国。

热爱祖国不是停留在表面上的,而是要落实到实际行动当中去的。

老革命家吴玉章,年轻时东渡日本留学。1904年元旦,因清朝末年中国贫弱,日本帝国看不起中国,在悬挂的万国国旗中,故意不挂中国国旗。为了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吴玉章挺身而出,代表留日学生向学校当局严正提出抗议:必须立即向中国学生道歉并纠正错误,否则,就要举行罢1课和绝食以示抗议。学校当局在中国爱国留学生的强大压力下,只得认错道歉。

1946年,美国某大学以优厚的条件聘请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为终身教授。但他回答说:“为了抉择真理,为了国家民族,我要回国去!”终于带着妻儿回到了北平。回国后,他不仅刻苦致力于理论研究,而且足迹遍布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用数学解决了大量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被誉为“人民的数学家”。

此外,还有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生物学家童第周,核物理学家钱学森,高能物理学家张文裕……他们个个都满怀爱国之志,为国家的复兴作出了巨大贡献。

作为中华儿女,我们应该用实际的行动来体现我们的爱国热情,来为祖国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小学生爱国作文

全文共 527 字

+ 加入清单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小学生来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是要落实到日常学习生活中,要热爱祖国,发愤读书,要热爱我们的家乡,爱我们的一草一木,要热爱自己的父母、亲人、老师、同学上;落实到热爱我们的学校,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学有所成,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要诚实做人,团结同学,助人为乐。如果我们都能做到这些,那我们身上就凝聚了大量的正能量。

我们的班长成绩优异,心地善良且乐于助人。他们邻居张大爷双目失明且腿脚不灵活。他每次放了学,都主动去帮助他洗衣做饭,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从电视上看见贫困山区的孩子,冬天穿不上衣服和棉衣,上学没有像样的文具,它就拿出自己的零花钱给那些贫困的孩子买书包,他还主动捐出自己的新棉袄。他身上的正能量很值得我们学习。

还有乐乐同学,他有一次在放学的路上,捡到了一个钱包,里面有大量的现金,银行卡。他怕失主着急,硬是在原地等了一个多小时,等确认找到失主了,他才回家.这种拾金不昧的精神感动了我们每一个人。我们身边这种例子数不胜数,有追求超越的、文明守纪的,等等这就是我们身边的正能量,也是我们学校的正能量,这些就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榜样。我们要在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家庭,大量凝聚这些正能量,传递这些正能量。

愿我们的祖国繁荣富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爱国,爱党,爱家乡

全文共 531 字

+ 加入清单

在二零一一年的七月一日,我们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九十周年的华诞,这是一个能让每个中国人兴奋不已的日子。

即使七月一日还没有来临,全国各地也是喜气洋洋的,大家都在为这次的华诞作着充分的准备:雄伟的天安门广场矗立起一块镌有党旗标志的纪念碑;广州部分地区举行了“党旗颂”晚会;整个中国也随着潮流掀起了一股红歌热,所有的人都在为这次的华诞而兴奋。

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跟着国,再大的风浪也不怕;跟着党,我们永远意气风发。”这句话虽然流传于民间,但它也确切的写出了每个中国人的心声。是的,我们要永远跟着党,无论党的兴衰,我们都要做到不离不弃。党为我们开创了新生活,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怎能忘记党的恩情,忘记祖国给予的关爱呢?我相信,没有一个中国人能忘记党与国的恩情。

自中国伟大的主席——毛泽东以来,中国也曾出现过许多为人民鞠躬尽瘁的好党员,相信在每个人的家乡也有类似的一群默默无闻的好党员,我们是不是应该向他们学习,也去做一位像他们一样的好党员呢?

也许是吧,但是我们要怀着对党的感激之情,对祖国的感激之情,对家乡的感激之情,真心、本分的做好一位党员所该做的事。

无论怎样,当中国迈向下一次辉煌时,请记住我们永远跟党走!

五月的鲜花,永远跟党走!爱国!爱党!爱家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爱国精神

全文共 557 字

+ 加入清单

李程炜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来了,我们小记者开展了去东台山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的活动。

我们乘车来到东台山脚下,很快登上了半山腰,来到了烈士陵园。陵园四周种满了树木,郁郁葱葱。正中央矗立着烈士纪念碑,纪念碑上刻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醒目的大字。

我们庄严的地站在纪念碑前,唱国歌,重温少先队誓词,那声音铿锵有力,久久回荡在陵园的上空。紧接着五年级的哥哥姐姐朗诵《清明》,胡校长讲话。胡校长说: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他们坚强,他们勇敢,他们无私,他们为人民和国家失去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我们作为青少年更要坚强,更要勇敢,努力学好本领,为祖国和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听了胡校长的话我下定决心,要努力学习,学好本领,将来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还有一项重要的活动是敬献花篮,一共有两个花篮,花篮里插着红的、粉的、黄的各色鲜艳的花。献花篮的人是三个姐姐和一个哥哥,他们穿着红军的服装,走着正步。他们一只手拿起花篮,另一只手随着正步有力地摆动,他们的姿势多么标准,步伐多么整齐,脸上的表情多么严肃,伴随着肃穆的音乐缓缓走向纪念碑。所有同学静静地注视着他们,我心中涌起一股对革命先烈的浓浓的敬仰之情。

敬献花篮结束了,活动也接近了尾声,但是活动的意义永远不会结束,我们会永远记住革命先烈,传承他们的爱国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爱国——文明之开端

全文共 282 字

+ 加入清单

在古代,有像杜甫、李白这样的爱国人士,而他们也为我们所敬仰。回首历史的剪影,那一段段屈辱的历史总会让人咬牙切齿,但那些革命伟人也会让人心生敬意。是——,是他们为我们亲爱的祖国增添了一层强有力的保护层,让祖国不受任何外来袭击,风吹雨打。历史的长河汩汩流淌,英雄的鲜血渗入时间的孔隙,而文明之志激励一代又一代人不断前进。对此,让我最感到欣慰的是我的家乡——湖北省。因为它,让我明白了爱国的内在;因为它,让我懂得了什么叫自豪;因为它,让我懂得了一个省的文明精神之所在。在这里的“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武汉二七纪念馆”等就是最好的印证。故此乃文明湖北之精神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