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关于历史典故的作文素材(实用20篇)

提要本篇《[素材]湾仔码头彩虹水晶汤圆彩虹水晶〈24〉_》由小编为需要作文素材的朋友精心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内容如下:

浏览

1162

作文

1000

长征血色湘江上的英魂历史典故

全文共 3044 字

+ 加入清单

长征一开始,国民党反动派就四处围追堵截红军队伍,在红军前进的道路上设下了重重关卡,大大小小的战役打了一路,但长征路上的第一场硬仗——湘江之战,却是不得不说起的一战。

湘江战役是红军在长征开始阶段打得最惨烈的一次战役,甚至可以说是红军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惨败。看着被烈士的鲜血染红的江水,战士们的眼泪都流干了,这次惨败让许多有识之士警醒,他们都在思索着:为什么会失败?以后的仗要怎样打?

1934年11月25日,中央军委下达了抢渡湘江的命令。这一命令立刻让行进中的红军队伍紧张起来。当时,中央红军后有追兵,左右两边又有堵截,湘江横在眼前,及时抢渡是大部队转移唯一的选择。

11月21日,防守湘江沿线的国民党兵不敢与红军硬碰硬,以兵力不足为借口,撤走了原本驻扎在湘江防线的部队,使蒋介石计划的湘江防线出现了一个无人防守的缺口。这是天赐良机,能不能顺利通过第四道封锁线就在此一举,但中央红军却没能抓住这个机会。

自中央军委下达了渡江命令之后,红一军团的先头部队就于二十七日赶到了界首渡口。由于原来的驻军已经撤走,而被蒋介石派来接替防守的部队还没有赶来,这个渡口就无人把守。

红军战士没有经过战斗就顺利占领了这一渡口,并很快控制了界首以北六十华里的湘江两岸。而此时,中央军委纵队也到达了离渡口不远的地区,只要赶到渡口就可以平安地过江了。

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湘江两岸都在红军的控制之下,不用顶着枪林弹雨渡河。剩下的工作就是争取时间,在敌人的守军还没来之前渡过湘江。

十万火急的命令一道接着一道,但中央军委纵队就是加快不了速度。敌人随时都会来,所有人都焦急万分。

红军的行军速度一直都很快,怎么这一次就是快不了呢?原来,在突围前,中央领导想将整个中央苏区几年来的家当都搬走,雇佣了几千名挑夫,整个兵工厂都拆卸下来,绑成担子。凡是能带走的东西都装在驴子和马匹上,比如大炮、印钞机、文件档案,都带上了,就连工厂里的机器也不例外。

一门大炮拆卸以后就要八个人抬着走。大炮底盘就要十几个人才抬得动;工厂的石印机也舍不得扔下,要七、八个人抬着。这样庞大的运输队伍,在宽阔的大道上都不可能走快,更不用说在湘江沿岸的羊肠山道上了。

而当敌人摸清红军是要转移到湘西以后,就从四面八方调集重兵建立了三道封锁线。博古、李德等领导人不顾敌我力量的强弱对比,仍然采取硬碰硬、死拼的办法对付敌人,反对毛泽东、朱德等人的游击战术。这样一边打一边走,还带着大量的负担,使红军每天行军的速度跟蜗牛一样。

11月 26日,走了八公里;

11月 27日,人困马乏,走得更少了,只有六公里;11月28日,军委纵队不得不改变计划,丢弃了一些笨重的器具,这一天走了二十八公里;11月29日,情况更加紧急,军委纵队命令,红军战士只留下必备的口粮和武器,全速向湘江进发。这一天走了三十二公里。

足足用了四天时间,中央军委纵队才赶到湘江岸边,准备开始渡江。遗憾的是,同样是在这一天,国民党的湘军和桂军也赶到了。敌人的部队蜂拥而至,向正在渡江的红军发起猛烈的攻击。

湛蓝的天空上飘着大朵大朵的白云,碧清的江水被习习的江风吹得波光粼粼,十分好看。湘江即使到了深秋,水势仍然很盛,风景如画的湘江沿岸,忙着渡江的红军战士坚守在两岸的渡口上,为了掩护中央军委渡江,他们丝毫也不敢放松警惕。

就在此时,白云之间忽然传来隆隆的巨响,黑压压的飞机铺天盖地地从云层中冒出来,在滚滚奔流的江上狂轰滥炸。红军没有高射炮,只能任敌人的飞机轰炸,完全没有反击的机会和能力。

有恃(shì)无恐的敌机大模大样地在天空中盘旋,有些甚至贴着树梢飞行。刚到江心的战士们死伤无数,鲜血染红了湘江的水流。

与此同时,敌人的大炮也在攻击着我们的红军战士。

炮弹一发又一发,红军的阵地上炸开一团又一团的火光。在重武器上,红军和国民党反动派的装备根本无法相比,但为了掩护中央军委成功过江,战士们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与敌人展开了殊死的战斗。

炮弹与重磅炸弹的爆炸声不绝于耳,许多来不及躲避的战士被震得耳鼻出血,甚至昏死过去。但战士们的心中只有一个目标:保卫中央军委纵队安全渡江!

武器装备简单的红军,要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来挡住国民党反动派的飞机和炮弹,那种情景是难以想象的,是十分残酷的。但在敌我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红军战士们硬是用身体阻挡了敌人两天的进攻。

敌人的炮弹好像永无止境,红军战士心中的信念却比轰轰来袭的爆炸声更加坚定,一定要顶住!一定要顶住!

12月月1日,战争打响的第三天,战况进行到了最艰巨的时刻。敌人不再用重炮和飞机等重武器,而是对湘江两岸的红军发动了全线进攻,企图控制渡口,拦截正在强渡的红军队伍。这是面对面的厮(sī)杀,是生死存亡的战斗,是意志力与精神力的较量。

这个时候,什么都不再重要,双方拼的是勇气,是信念!不管敌人带着多么先进的武器冲上来,红军战士硬是用刺刀,用自制的手榴弹挡回去。

敌人的一个连被打退了,又冲上来一个营。

一个反动派冲过了防线,就有一个红军战士毫不犹豫地迎上去,给敌人迎头痛击。

敌人用机枪扫射着向前进攻,就有红军战士以身体作掩护,让战友们得以打退敌人。

这是一场力量悬殊的战役,但不管情况多么艰难,界首渡口始终掌握在红军战士们的手中。湘江两岸洒下了千千万万红军的鲜血,战士们却始终没有停止战斗。

12月1日下午五点钟,中央领导和红军大部队终于全部渡过了湘江,结束了轰轰烈烈的湘江战役。

湘江战役中,红军以巨大的代价突破了蒋介石的第四道封锁线。战后清点人数,红五军团和少共国际师都损失过半;红八军团损失更为惨重,有三分之二的战士都在这一役中丧生;第三十四师在战斗中被敌人重重包围,全体指战员拼尽全力,直到弹尽粮绝,除个别战士受重伤之外,绝大多数人都壮烈牺牲了。

出发时,红军的队伍浩浩荡荡,有八万多人。但渡江之后,仅剩下三万多人,其中还有许多轻、重伤员。

望着被烈士的鲜血染红的江水和江上漂浮着的烈士尸体,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几位中央红军领导的心情都异常沉痛。许多成功渡过江来的战士都痛哭流涕(tì),为自己昔日的战友悲痛万分。

被狂轰滥(làn)炸之后的湘江,天空中浓烟滚滚,雾气笼罩,朵朵乌云浮在低空,使硝烟弥漫的江上更加压抑。原本碧清的湘江水已成了血色,秋风吹过,荡开红色的涟漪(lián yī),满目都是尸体、行李、破碎的枪支和衣物,场面沉闷而悲壮。

往日并肩作战的同志,经此一役后就长眠江底,再也见不到了。这是红军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惨败。许多领导人都因此清醒地认识到,此时中央领导们的指导方针是错误的,再这样继续下去,不仅长征无法完成,中国革命也将遇到极大的危机。

这场战役以后,广大红军指战员对王明路线的怀疑,以及要求更换领导的不满情绪达到了顶峰,使红军革命的方向有了向正确路线扭转的条件。

湘江之战中没有个人英雄,因为全体参加了湘江战役的红军将士都是英雄。他们凭借着极其简陋的武器和还没有修筑完成的工事,互相掩护,用生命的代价打退了一批又一批国民党反动派,用忘我的厮杀保存了革命的火种,用血的付出敲响了人们心中的警钟,是血色湘江之上最值得我们崇敬和怀念的集体英雄!

1.小毛驴帮助红军走出长征路的历史典故

2.长征中战友被冻成“石头”的历史典故

3.长征路上战胜疾病的历史典故

4.红军长征吃得苦中苦的历史典故

5.长征途中让人感动的历史典故

6.红军长征途中吃马肉的历史典故

7.马背上的小红军长征历史典故

8.百余红军在长征路上跳崖牺牲的历史典故

9.长征历史典故:夹金山的一天

10.长征历史典故:不朽的丰碑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历史典故之四面楚歌声

全文共 1361 字

+ 加入清单

四面楚歌”这个词常常用来形容人们遭受各方面攻击或逼迫的人事环境,而致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历史典故之四面楚歌声,欢迎阅读!

出处: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hè 第四声 附和,应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项王兵败垓下,在乌江自刎,有关历史上这一典故,李清照曾在《夏日绝句》里写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表达对项王的惋惜思念和敬佩之情。

毛泽x也曾在《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写道:“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典故:

公元前202年,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就又和韩信、彭越、刘贾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即今江苏徐州) 的项羽部队。经过几次激战,最终韩信使用十面埋伏的计策,布置了几层兵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下(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这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很少,粮食又没有了。夜间听见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惊地说:“刘邦已经得到了楚地了吗? 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说着,心里已丧失了斗志,便从床上爬起来,在营帐里面喝酒,以酒解忧,自己吟了一首诗,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意思是:“力量能搬动大山啊气势超压当世,时势对我不利啊骏马不能奔驰。骏马不能奔驰啊如何是好,虞姬虞姬啊我怎样安排你!”,并和他最宠爱的妃子虞姬一同唱和。歌数阙,直掉眼泪,在一旁的人也非常难过,都低着头一同哭泣。唱完,虞姬自刎于项羽的马前,项羽英雄末路,带了800余名骑士突围,最终只余下28人。他感到无颜面对江东父老,最终自刎于江边,刘邦独揽天下。

因为这个故事里面有项羽听见四周唱起楚歌,感觉吃惊,接着又失败自杀的情节,所以以后的人就用“四面楚歌”这句话,形容人们遭受各方面攻击或逼迫的人事环境,而致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 凡是陷于此种境地者,其命运往往是很悲惨的,例如某人因经常与坏人为伍,不事生产,游手好闲;但后来却被那些坏人逼迫的无以为生,求助于别人时,别人也应他平日行为太坏,绝不同情更不理睬,这人所处的境地便是“四面楚歌”。又如学校里讨论学术问题,其学生不学无术(成语,意即没有学术) 、信口雌黄、颠倒是非,同学们群起而攻之,这学生便完全处于孤立地位,这也可叫做 “四面楚歌”。在我们的人生历程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好好的做人,脚踏实地的做事,若是行差踏错,就未免要遭受“四面楚歌”的厄运了。

四面楚歌歌词:

九月秋凉兮,四野飞霜,日月征战兮,终归刘邦。白发老母兮,盼断肝肠,妻子何堪兮,独守空房。弟兄想见兮,跺足拭掌,姐妹思念兮 雨泪千行。故交好友兮,登门看望,窗兄窗弟兮,问短问长。一旦交兵兮,枪尖而亡,骨肉为泥兮,同战沙场。何不思故兮,各奔家乡,居家团圆兮,永得安康。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嫘祖养蚕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734 字

+ 加入清单

相传远古时候,中条山的北面是一片桑林,林边座落着一个村庄。每当太阳出山,桑林的阴影遮着村庄,人们便叫它西阴。

西阴村里住着一位姑娘,名叫嫘祖,长得很好看。嫘祖的妈妈早年病亡,爹爹是皇帝手下的一员大将,常年出征在外,家里只剩下她和一匹心爱的小白马。

嫘祖常常想念爹爹。每逢过年过节,她都要抚摸着小白马诉说忧愁。这年中秋节的晚上,邻家传来团圆的笑声,嫘祖鼻子一酸,流出伤心的眼泪。这时,站在身旁的小白马突然掉过头来,轻轻地舔着她脸上的泪水。嫘祖心里一动,忙用双手托住马头,笑着说:“马儿啊马儿,你要是真懂人情,就到军中接回我的爹爹,那时,我就和你成亲。”嫘祖话音刚落,小白马一声呼叫,冲出家门。

小白马跑出村庄,跑啊跑啊,一直跑到军中,跑到嫘祖爹爹的面前。它又蹦又跳,又喘又叫,闹得嫘祖爹爹摸不着头脑。嫘祖的爹爹只得问它:“家中出了啥事?”只见白马扭过头去朝着来路叫了几声,一声比一声悲哀。爹爹觉得不好,赶忙跨上白马,连夜朝家赶来。

第二天天明,小白马驮着将军跑回西阴,父女相见,十分欢喜,却把小白马忘到了一边。这时,小白马突然嚎叫起来,意思是说:“嫘祖啊嫘祖,你说的事情该怎么办呢?”嫘祖急忙跑回屋里,拿出最好的饲料添在槽中,谁知白马一直不吃不喝,总是冲着嫘祖不停地呼唤。爹爹觉得奇怪,就问女儿:“这匹马到底怎么了?”嫘祖被这一问,当下红了脸,只是不说话。爹爹再三追问,她才说出同马的戏言。爹爹十分生气,当下拉弓搭箭,“嗖”的一声射死了白马,然后气狠狠地剥下了马皮,扔到了屋前。

爹爹走后,嫘祖又羞又悔,急忙跪在马皮跟前,伤心地说:“马儿啊马儿,怨我做错了事害了你的性命,今番不能如愿,来世一定报答你的恩情。”正在这时,邻居的姑娘雪花来找嫘祖玩耍,见她跪在马皮跟前,觉得十分奇怪,定要追根问底。嫘祖拗不过她,只好说了实话。谁知雪花听了以后,用脚踏着马皮说:“好你个畜性,真是不知羞耻,还想和我嫘祖姐姐成亲……”雪花的话音未落,就见平地掀起一股狂风,马皮腾空而起,紧紧地裹着雪花翻卷飘摇而去。

嫘祖一阵惊慌,赶忙朝着马皮追去,追啊、追啊、她一边追,一边喊:“雪花——雪花——”追出了村庄,追进了桑林,可是桑林中除了她的喊声,再也听不到雪花姑娘的回音。

嫘祖整整追了一天,累得浑身酸痛,实在没有力气再往下追了,她就倒在一棵桑树下睡着了。不知过了多少时间,突然耳边响起“嘻嘻”的逗乐声。嫘祖睁眼一看,啊,那裹着雪花的马皮竟夹在身边这棵桑树的树叉里。嫘祖慌忙喊到:“雪花!雪花!”谁知这张马皮却在她的喊声中渐渐缩小。她喊得越紧,马皮缩得越快,最后竟缩成大姆指般的一个小白团。小白团紧紧地粘在桑树上,嫘祖取不下来,只好天天来看望。

几天以后,小白团里飞出一个美丽的小白娥。它的两弯眉毛,一双眼睛都和雪花姑娘的眉眼一模一样,嫘祖觉得新奇,还是照常天天看望。

又过了几天,小白娥突然死落在地上。嫘祖十分伤心。她想,肯定是害虫伤害了它,就在桑树上找起来,可是找呀、找呀,什么害虫也没有找到,找到的只是桑叶上粘着许多小黑粒。这些小黑粒又渐渐蠕动出小黑虫。小黑虫整天啃吃着桑叶,爬满了周围的桑树。几天以后,小黑虫又变成了小白虫,一个个出落得十分漂亮。它们的头就象小白马的头,只是少了两个耳朵。它们抬头站在桑叶上的姿态也和小白马一模一样,只是洁白发亮的身体象是雪花姑娘俊美的身材。

“啊,是她,是它,是他们的后代!”嫘祖姑娘终于发现了秘密。为了报答小白马和雪花姑娘的恩情,嫘祖就把这些小白虫一条条收回家中,放在院中的筐篮里,每天都要到桑林中摘最好的桑叶喂着他们。时间一天天过去,小白虫渐渐长大,最后吐出了缕缕银丝,贡献给了他的主人。主人十分想念他们的父母,觉得小白马和雪花姑娘,都是替己身亡,而且死的很惨,就给他们起了个纪念性的名字——“蚕”。他们吐出的白丝也就成了“蚕”丝。

第二年,皇帝打败了蚩尤,便在帐前大摆宴席,犒劳三军。许多将领和百姓都送来各式各样的宝物。嫘祖进献的蚕丝一下吸引了皇帝的心。他望着这洁白的蚕丝,看着如花似玉的嫘祖,心中十分爱慕,就向嫘祖的爹爹求婚,嫘祖爹爹十分高兴,当场就让他们结成了夫妻。

从此,中国的养蚕事业就在皇帝的旨意下,推广到了全国。嫘祖的故乡——西阴,也就成了植桑养蚕的发源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历史典故

全文共 454 字

+ 加入清单

程颢、程颐兄弟俩都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程颢人称明道先生,程颐人称伊川先生,是宋明理学的奠基人,世称“二程”。他们为人正直做事严谨,到他们门下求学的人特别多,杨时和游酢便是其中的两位。

杨时自幼聪明好学,反应灵敏,口齿伶俐。成年后,他虽然考取了进士,却淡泊名利,为了丰富自己的学问,毅然放弃了高官厚禄,跑到河南颍昌拜程颢为师,虚心求教。程颢死后,他仍然立志求学,刻苦钻研,又跑到洛陽去拜程颢的弟弟程颐为师。

游酢是杨时的好朋友,他们二人志同道合,经常就一些问题秉烛夜谈。他听说杨时要去拜程颐为师,便也不辞辛苦,与杨时结伴而行。他们到了程家,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两人求师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动,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颐才慢慢睁开眼睛,见杨时、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惊。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厚了,而杨时和游酢并没有一丝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情。程颐见了感动不已,于是将自己的学问倾囊相授。杨时和游酢也不负众望,都成了饱学之士,杨时更独创学派,世称“龟山先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舍生取义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691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舍生取义,舍弃生命以正义。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舍生取义的历史典故,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拼音]shě shēng qǔ yì

[释义]舍:舍弃;生:生命;取:求取;义:正义。舍弃生命以正义。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出处]《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原文】

鱼我所欲也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通"避",下同)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由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通“德”感激)我与(通"欤"语气助词)?乡(xiàng通:向"过去,从前.下同)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荀巨伯探友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荀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翻译】

鱼我所欲也

鱼是我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可是轻蔑地、呵叱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或踩着给别人吃,乞丐因轻视而不愿意接受。

可是有的人见了“万钟”的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熟识的穷人感激我吗?先前有人为了“礼义”宁肯死也不愿接受施舍,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先前有人为了“礼义”宁肯死也不愿接受施舍,现在有人为了妻妾的侍奉却接受了;先前有人为了“礼义”宁肯死也不愿接受施舍,现在有人为了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

荀巨伯探友

荀巨伯到远方探望生病的朋友,正好遇上匈奴人来攻城。友人对巨伯说:“我是快死的人了,你赶快走吧!”荀巨伯说:“我远道而来探望你,你却要我离开;败坏道义来乞求活命,难道是我荀巨伯所能做得出来的吗?”等到贼兵到了,问荀巨伯:“大军一到,全城的人都逃走了,你是什么人,竟敢独自留在这里?”荀巨伯回答说:“友人生了重病,我不忍心抛下他,宁愿用我的性命来换取他的生命!”匈奴人听了相互说:“我们这些不讲道义的人,竟攻入了一个讲道义的国家!”于是调整个军队回去了,全城因已得到保全。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假过卖猫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323 字

+ 加入清单

“假过卖”的说法,在白话方言、客家话里都有同一个意思的用法--【卖猫】是引用典故,表示【假】的程度,“假过卖猫”就是【比“卖猫”还假,特别假】的意思。

“假过卖猫”的典故有两个:

一是广东农村某墟上一农妇,养了一只花猫,此猫无论去到哪里,第二天都能找到路回家。于是农妇每到墟日都用笼子装着猫,到墟上摆卖。三元五元,十元八元,总有人买。而下一个墟日,该农妇又必能再卖一次猫。所以当地流行一句俗话,叫“假过卖猫”。

二是据说过去卖猫用布袋装着,买卖的时候,猫就从这个布袋跑过那个布袋,一般人是看不到猫的。以往母猫的价格高于公猫,而外行人是很难分辨小猫公母的,奸商往往把公猫说成是母猫以赚取更多的钱。卖的说是母猫,其实买的是公猫,这就是“假过卖猫”的来历。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历史典故之丝绸之路的故事

全文共 2132 字

+ 加入清单

大探险家、大外交家张骞在汉武帝初年做郎中时,匈奴中有人投降了汉朝,他们说敦煌(在今甘肃敦煌西)和天山当中有个月氏(rùzhī)国,恨匈奴,想报仇。汉武帝想跟月氏联合起来切断匈奴跟西域各国的联系。他下诏征求精明强干的人去联络月氏,张骞应征了。有个投降过来的匈奴人叫堂邑父,还有一百多个勇士都愿意跟着张骞一块儿去找月氏国。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为使者,带着一百多人从陇西(治所在今甘肃临洮南)出发。陇西外面就是匈奴地界。张骞他们走了几天,终于给匈奴兵围住,做了俘虏,只好住在那边,一住就是十多年。别人都分散了,只有堂邑父跟张骞在一起。日子久了,他们说话、做事,跟匈奴人没有什么不同,匈奴人对他们的看管也放松了。

有一天,张骞和堂邑父带着干粮,趁着别人不留心时,骑上两匹快马逃了。他们要到月氏去,又不知道月氏在哪儿,只往西走。他们跑了几十天,逃出了匈奴地界,闯进了一个叫大宛(在今中亚细亚)的国家。

大宛在月氏北边,是出产快马、葡萄和苜蓿(mùsù)的地方。大宛是匈奴的邻国,懂得匈奴话,张骞和堂邑父都能说匈奴话。大宛人向国王报告,大宛王早就听到过在很远的东方有个中国,地方很富庶,吃的、穿的、住的讲究得没法说,金银财宝、绸缎布帛多得用也用不完,这会儿听到汉朝的使者到了,连忙欢迎。

张骞见了大宛王,要求国王派人送他们去月氏。大宛王就派人送张骞他们到了月氏。张骞见了月氏王,说汉朝愿意跟月氏联合起来共同去打匈奴。

可是,月氏王不想这样。原来月氏老王被匈奴杀了以后,月氏人立他的儿子为王。新王率领着全部人马和牲畜往西逃,一直到了大夏(今阿富汗北部)。月氏人打败了大夏,就建立了一个大月氏国,月氏王不想再去跟匈奴作战,只是很有礼貌地招待汉朝使者。

张骞和堂邑父在月氏住了一年多,没法叫月氏王去打匈奴,只好离开了月氏回国,经过康居(约在今巴尔喀什湖和咸海之间)和大宛,到了匈奴地界,又给匈奴逮住了。他们只好又在那边过了一年多。匈奴的太子和单于争夺王位,国内大乱。张骞同堂邑父就逃回来了。汉武帝见了十三年未见的张骞,拜他为太中大夫,封堂邑父为奉使君。

张骞还想再到西域去。他向汉武帝说:“我在大夏看见邛(qióng)山(在今四川)出产的竹杖和蜀地(今四川成都)出产的细布。大夏人说是买卖人从身毒(juāndǔ)——天竺(今印度)买来的。大夏在长安西边一万二千里。大夏人从身毒买到蜀地的东西,可见身毒离蜀地不远。我们要是从蜀地出发,走西南那条道儿,经过身毒到大夏,就不必经过匈奴了。”

汉武帝听了,打算用礼物和道义去跟这些国家联合起来对付匈奴。他再一次派张骞为使者,从蜀地出发,带着礼物去结交身毒。这次,张骞把人马分成四队,从四个地点出发,走了两千里地,有的给当地的部族打回来,有的给杀害了。往南走的一队人马绕过昆明,到了滇国(今云南南部)。滇国的国王原来是楚国人,很客气地招待使者,愿意帮助使者找道儿去身毒,但昆明人不让过,张骞只好回到长安。汉武帝认为这次在南方结交了一个从没听到过的国家,也很满意。

后来西域一带有许多国家看到匈奴被汉朝打败,就不愿意再向匈奴进贡、纳税。汉武帝趁这个机会,再派张骞去通西域。张骞说:“匈奴西边有个乌孙国(在今新疆)。皇上不妨先结交乌孙王,跟他和亲。乌孙以西的国家,像大宛、康居、大夏、月氏,就容易结交了。”

汉武帝派张骞为使者,拿着汉朝的使节,带着三百个勇士,每人两匹马,还有牛、羊一万多头,黄金、钱币、绸缎、布帛等价值几千万的礼物动身了。

到了乌孙,乌孙王出来迎接。张骞把一份很厚的礼物送给他,对他说:“要是大王能够搬到东边来,皇上愿意把那边的土地封给大王,还把公主嫁给大王做夫人,两国结为亲戚,共同对付匈奴。这对咱们两国都有好处。”

乌孙王请张骞暂时休息几天,自己召集大臣们商议商议。乌孙王和大臣们都害怕匈奴,商议了好几天,决定不下来。张骞就打发他的副手们拿着使节,带着礼物,分别去联络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古代波斯)、身毒、于阗(tián)(今新疆和田一带)等国家。乌孙王还派了几个翻译帮助他们。许多使者去了好些日子还没回来,乌孙王就打发张骞先回去,他借着送张骞回去,派了几十个人到长安去探看一下。

张骞带着乌孙的使者来见汉武帝。汉武帝见了他们已经很高兴了,又瞧见乌孙王送给他的几十匹高头大马,喜欢得了不得,格外优待乌孙的使者。

过了一年,张骞害病死了。又过了几年,张骞派出去的那些副手们都带着各国的使者陆续回来了。汉武帝非常高兴,他知道了西域有三十六国,他们害怕匈奴,只好把自己的奴隶和财富交给匈奴。这会儿汉朝跟这些国家交好,他们不必纳税,都很很乐意地跟汉朝结交。

乌孙王不愿意搬到东边来,汉武帝就在那边设立了两个郡,一个叫酒泉郡(今甘肃酒泉),一个叫武威郡(治所在今甘肃民勤东北)一年到头有官员和兵士守卫着,不让匈奴南侵。

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西域三十六国都知道张骞心眼好,够朋友。因此,在很长一个时期,汉朝和西域的友好关系就建立起来了。汉朝从西域那边得到了高头大马、葡萄、苜蓿、胡桃、蚕豆、石榴等几十种物产;西域各国从中国得到了丝和丝织品,学会了耕种、打井和炼铁,发展了生产。张骞走通西域的这条路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后来人们就叫它“丝绸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扇枕温席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698 字

+ 加入清单

历史典故,我们从小到大听过多少,知道多少,了解又有多少,下面梳理了扇枕温席的历史典故,供大家参考借鉴。

【出处】

(汉)刘珍《东观汉记·黄香传》。

【释义】

形容对父母十分孝敬。

【历史典故】

东汉时,有一个人名叫黄香,很小的时候,他就知道亲近、孝顺父母。

在他九岁时,母亲去世了,父亲一人来养育他。他深知父亲的辛苦,对父亲倍加孝顺,一切家务活都由他一个人承担。别的小孩子在玩耍时,他在家里劈柴做饭,好让父亲有更多的时间休息。

夏天的时候,天气炎热,黄香的父亲干完活,坐在院子里乘凉。黄香就用扇子把床扇凉,然后伺候父亲上床就寝。冬天,天寒地冻,他先用自己的身体把被窝暖热,才让父亲躺下睡觉。日久天长,黄香对父亲的孝道深得乡邻的称赞。

在黄香12岁时,江夏的太守称他为“至孝”,汉和帝也曾嘉奖过他。

长大后,人们推举黄香当地方官。黄香担任太守时,体恤百姓们的饥苦,爱护子民,为百姓谋利。有一次,黄香出任太守的地区遭受了特大水灾,他毫不犹豫拿出自己历年的俸禄,赈济受灾的百姓;同时上奏皇帝,请求减免百姓当年的税务。百姓们都十分爱戴这位爱民如子的好官。在当时流行着这样的一句话:“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成长心语】

有句古语说得好:“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好品德中最为重要的品德。人生在这个世界,长在这个世界,都源于父母。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哺育我们成长。因此,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本分,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试想,一个人如果连孝敬父母,报答养育之恩都做不到,谁还相信他是个好人呢?又有谁愿意和他打交道呢?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一定要以黄香为榜样,做一个孝敬父母,关爱老人的好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临池学书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244 字

+ 加入清单

通过学习历史典故,让孩子读懂半部中国史!以下是为大家分享的临池学书的历史典故,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浏览!

【出处】

《后汉书·张芝传》。

【释义】

临:靠近,挨着;池:砚池;书:书法。指刻苦练习书法。

【历史典故】

东汉末年,敦煌酒泉这个地方,出了一个爱好书法的少年,名叫张芝。在他家附近有一个池塘,池塘边有一块很大的青石。由于家里贫穷,买不起纸,于是张芝每天早早起来,就以这块大青石为桌子练习书法。时间久了,大青石被他磨得平平的。

有一天,他发现自己的白色长罩衫的宽大衣袖可用来练字,便脱下展平在上面写起字来。写满了一只,又换一只。后来,索性连前襟后背也展开弄平当纸来写字。

不知不觉到了中午,一件大长外罩衫上密密麻麻都写满了字。他抖着长衫,看着写满的字,很是高兴。他写的是当时流行的“章草”。他对自己练写的字挺满意,但想起要回家吃饭,就发了愁,怎么向父母交代呢?他怕父母生气,站在这里竟不敢回家。

他一转身,看见自己家屋旁的大池塘,一下有了主意。他拿着长衫跑到池塘边,把长衫浸在池塘里搓洗。结果,字迹倒是看不见了,可是白长衫变成了灰长衫。

他提着灰长衫回到了家,做好了挨训的准备。父母见他的长衫变成了灰色,便问他是怎么回事,张芝很诚实地说了实话。不料,父母听完不但没生气,反而夸他刻苦练字的精神。母亲当即把儿子的长衫拿过来浸在水盆里,重新搓洗。这以后,母亲找一些没用的布帛,给张芝练习书法用。

由于张芝的勤学苦练,他的书法进步很大。但他还不满足,认为不能总是模仿别人,书法同其他事物一样,也应当不断创新。他认真分析自己写过的字,这种字形结构和篆书、隶书等不同,很难记忆,许多笔画勾连不断,不便于拆开辨认。

他想,应该创造出一种易于辨认、易于书写的新书体。从此,他潜心研究、练写,为此花了许多精力,一直没有成功。但他并不甘心,无论做什么,他都思索新的字体。

有一次,他与友人在长江乘船航行。长江水奔腾不息,一泻千里的气势,触发了他的灵感。他终于克服了章草的弊端,创造出一种新的字体——今草。

今草摆脱了章草中保留的隶书字体笔画形迹,使上下字之间的笔势自然牵连相通,既有章法,又有气势。字的偏旁则相互假借,其笔力纵横,形似神变而无极。这就是他受到浩瀚的长江自然景观的启迪而创造的字体。

后来,历代书法家们在今草的基础上又不断创新,最终成了所谓的“狂草”。

张芝的今草对后世历代书法家影响很大。人称张芝为我国书法史上第一个“草圣”,并用“临池学书”来赞誉他。

【成长心语】

张芝不仅勤奋练字,还不断创新,自创了一种新的字体。那他创新的源泉是什么呢?答案只有一个:知识。有了对知识的全面积累,有了对知识的消化吸收,创新才可能实现。广泛而全面地猎取知识的过程就是学习。万事始于学,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做好甚至创造性地做好应该做的事情。21世纪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学习当然也需要创新,它可以使人思路清晰、开阔,可以使你更聪明,不局限于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可以使人富于联想,理解能力增强,记忆更加深刻。而要做到创新,只有勤奋学习,别无他途。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初中考试作文:孝敬母亲历史典故

全文共 260 字

+ 加入清单

亲尝汤药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了西汉政权。刘邦的三儿子刘恒,即后来的汉文帝是一个有名的大孝子。刘恒对他的母亲皇太后很孝顺,从来也不怠慢。

有一次,他的母亲患了重病,这可急坏了刘恒。他母亲一病就是三年,卧床不起。刘恒亲自为母亲煎药汤,并且日夜守护在母亲的床前。每次看到母亲睡了,才趴在母亲床边睡一会儿。刘恒天天为母亲煎药,每次煎完,自己总先尝一尝,看看汤药苦不苦,烫不烫,自己觉得差不多了,才给母亲喝。

刘恒孝顺母亲的事,在朝野广为流传。人们都称赞他是一个仁孝之子。

有诗颂曰:

仁孝闻天下,巍巍冠百王;

母后三载病,汤药必先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历史典故:大事不糊涂

全文共 245 字

+ 加入清单

【拼音】dà shì bù hú tú

【成语故事】北宋时期,谏议大夫吕端办事公正,是非分明。他为人谦虚谨慎,宋太宗十分信任他,他的名声位于寇准之下。宋太宗不满当时的宰相吕蒙正,想让吕端取代,征询大臣的意见。有人说吕端为人糊涂。宋太宗说吕端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

典故】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 《宋史·吕端传》

【释义】指在有关政治的是非问题上能坚持原则,态度鲜明。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头脑清醒

【近义词】难得糊涂

【反义词】糊里糊涂

【示例】他一向都是大事不糊涂的。

[历史典故:大事不糊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相思树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474 字

+ 加入清单

在巨源镇月亮湾码头银河航线的一侧有两棵榆,这两棵树根缠着根,枝绕着枝,相依相生,像一对缠绵的情侣,当地人称这两棵树为“相思树”。在当地还流传着相思树的一段凄美的故事……

金天辅七年5月的一天,金都城上京(哈尔滨市阿城区)东南上空突然雷声滚滚,出现了一条几十米的黄龙。上京地区的所有人都跑出门来竞相观看,还没缓过神来,便看见有红云自西北方向滚滚而来,云中传来凤鸟嘹亮的长鸣。黄龙和红云交汇于空中,便向西方而去,在空中持续了半个时辰才消失得无影无踪。所有人都惊呆了。正在监国的太宗吴乞买便派快马将此事报与他的兄长,亲征大辽的金太祖完颜阿骨打。阿骨打正与大臣们议事,听此情景,大臣们便躁动起来,议论纷纷。便不约而同地转头把目光投向了阿骨打,即是皇帝也是个大萨满的阿骨打(可以与神沟通的人)沉吟了片刻,便哈哈大笑,对大臣们说:不妨事,此乃祥瑞,将有帝后降世,说完众大臣纷纷欢呼:祝我大金国祚永传。

这一年,太祖第五个儿子完颜宗辅的妻子生了个胸口生有北斗形状七个黑痣的男婴,便取名乌禄(完颜雍即后来的金世宗)。一个月后女真乌林答部酋长石土黑将要生产的妻子突然身放奇香,不久便生了个的女儿,取名乌林答。对于这两个孩子,大家都纷纷称奇,称这两个孩子将来必将贵不可言。完颜宗辅见了石土黑,便对石土黑说我们一定结为亲家。

金天会五年(1127年)五岁的乌林答就和五岁的完颜雍订了婚。由于女真族是个渔猎民族,那时松花江巨源段是金国贡鱼的地方,也是春水(皇帝春天用一种叫海东青的鹰捕获天鹅的活动)、捺钵(皇帝捕鱼活动)的圣地。女真人经常在这里从事捺钵活动。那时的松花江边开满了荷花,很小的乌林答和完颜雍就经常到松花江边玩耍。一天,他们在一个荷花池边上做老鹞子叼小鸡的游戏的时候,完颜雍不小心把膝盖卡破了,小乌林答一边哭一边从衣服上扯下一条布为完颜雍包扎伤口,完颜雍对着乌林答说:我一定一辈子保护你,不让别人欺负你,我们在这里建个房子,厮守一辈子。小乌林答含着眼泪笑着点点头。

光阴荏苒,一晃儿,完颜雍和乌林答都已经18岁了,完颜雍长得体貌奇伟,美髯过腹,是个名副其实的美男子,他性格仁孝、沉静、练达,又善于骑射。每次出猎,很多老年人都跟了去看,赞赏他的骑射技术,“国人推为第一”。乌林答也出落成一个美丽端庄的少女,她聪敏孝慈,容仪整肃,在父母家时,家族人都很敬重她。这一年他们结了婚,举国为之轰动。不久,他们的儿子完颜允恭出世,更给生活增添了新的光彩。完颜雍为人宽厚,常随叔伯们四处征战,将士都很推崇爱戴他。金熙宗皇统年间完颜雍以宗室子弟授光禄大夫,封葛王,又因为完颜雍机智果敢,屡立战功,被封为兵部尚书。乌林答也长随其左右,她知书达礼,文采超群,侍夫教子,贤良无比。这一对恩爱夫妻本应就这样相亲相爱地生活下去,只恨生在帝王家。

到了金熙宗后期,熙宗疑心很重,经常肆酒发狂,无缘由的肆意杀人。悼平皇后裴满氏趁机专权,许多朝臣无端遭贬遇害。

这使官居兵部尚书的完颜雍如履薄冰。对此,乌林答建议完颜雍把公公完颜宗辅当年攻宋时得的一件稀世之宝白玉带献给熙宗。因为完颜雍的父亲宗辅在完颜13岁时就病逝了,是出家的母亲含辛茹苦地把他拉扯大。白玉带是父亲留下的传家宝,看见了白玉带完颜雍就好像看见了父亲。完颜雍始终犹豫不决。乌林答就劝完颜雍说:“人若不在,宝传谁家?”完颜雍沉思片刻,咬咬牙下定了决心将玉带献了出去,熙宗、悼后大喜,认为完颜雍非常可靠。这不仅使完颜雍保住了兵部尚书之职,而且在熙宗大肆杀戮皇亲贵胄和开国功臣时,也没有对猜忌完颜雍,对此完颜雍更爱乌林答了,他们度过了第一个灾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唐伯虎与张灵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904 字

+ 加入清单

一部唐伯虎点秋香的电影,让我们大家都知道了唐伯虎,那么大家知道唐伯虎与张灵历史典故吗,一起来看看吧!

唐寅(yín),又叫唐伯虎,是明朝有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是个风流才子,有关他的故事,流传下来不少。唐伯虎性情豪放,爱喝酒。他年轻的时候,跟一个号称“狂生”叫张灵的小伙子十分要好。俩人是街坊,常凑到一块饮酒作乐。

有一次,唐伯虎和张灵穿得破破烂烂的,装成了两个要饭的叫花子,上山去玩。走到山脚下,看见几个秀才坐在亭子里,一边喝酒一边作诗。唐伯虎冲张灵挤了挤眼,二人就凑了过去。唐伯虎对秀才们说:“诸位作诗,我们俩能不能也诌(zhōu,编造)上几句啊?”秀才们看他俩那份穷相儿,心里直好笑,打算拿他们开开心,就答应了。

唐伯虎拿笔在纸上写了个“一”字,张灵接着写了个“上”;唐伯虎又写了个“一”,张灵又写了个“上”;连在一起是“一上一上”。秀才们看了哈哈大笑,这叫哪门子诗呀?唐伯虎没理会,接着又写了三个字:“又一上”。然后拉起张灵就走。

秀才们赶紧把他俩拦住了,让他们接着把诗作完。唐伯虎说:“我们得喝足了酒,才能作好诗。”秀才们想看看他俩还出什么洋相,就给他们倒满了酒。俩人一饮而尽。张灵再写了个“一上”。秀才们笑得东倒西歪:“闹了半天这两位‘才子’敢情就会写‘一上’啊!”唐伯虎不管他们的哄笑,自个儿又喝了一大杯酒,然后提笔一气续成了一道七言绝句:

一上一上又一上,

一上上到高山上。

举头红日向云低,

万里江天都在望。

秀才们一看,吃了一惊,没想到这个叫花子还真不简单。再一回头,只见唐伯虎和张灵摇头晃脑,哈哈大笑地走了。

这一天,唐伯虎和张灵出去游玩,又喝了个大醉,张灵趁着酒意,说了个上联:

贾岛醉来非假倒。

贾岛是唐朝后期的诗人,那个有名的“推敲”故事,讲的就是贾岛。张灵在这儿用了谐音异字,拿了个古人的名字——贾岛,来说他俩当时醉得东倒西歪的模样(“非假倒”——要真倒!),还真挺恰当。唐伯虎听了,稍微一琢磨,马上对了一句:

刘伶饮尽不留零。

刘伶(líng)是西晋有名的文人,顶能喝酒了。唐伯虎也用了谐音异字,拿刘伶的名字,来形容他俩喝得滴酒不剩的样子(“不留零”——一滴不剩!),太合适了。

[唐伯虎与张灵的历史典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林则徐与“王老吉”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034 字

+ 加入清单

粤港澳三地共同申报「凉茶」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最近成功获得国务院批准。

历史上岭南为瘴疠之地,多雨潮湿。先民们为保健养生,遂采集一些清热解毒、消暑去湿的草药,经过长期的配制,创造出多式多样的「凉茶」。不同品种的凉茶,功效各异,包括生津止渴、消暑解困、除湿清热,以及治疗四时感冒、咽喉肿痛、痰多咳嗽等等。凉茶早已成为粤港澳人士喜爱的日常保健饮料,历久不衰。甚至有些华侨回广东探亲,也要买些正宗的广东凉茶带出国,与久居海外的亲友分享。

广东凉茶与清代禁烟大臣林则徐也有一段渊源:相传当年林则徐到广州禁烟,整日奔波劳累,结果中暑困热,咽痛咳嗽,病情日渐加重,但随行的医生却无良方,上下十分焦急。有人听说王老吉治暑感有方,就到十三行「王老吉」王泽邦的药铺为林则徐求药,没想到果真药到病除,林则徐仅服了一包草药,感冒便痊愈了。于是,林则徐登门答谢,问及店主姓名与所用之药。

原来,王泽邦熟谙医道药理,从白云山采药归来,就在自己开的药材铺里诊症,一般病人服下他开的三五味草药便可药到病除。他不但医技高,也重医德,不分贫富,一视同仁。开始,大家都亲切地叫王泽邦的乳名──阿吉;后来,阿吉年纪大了,自然就成了王老吉。

林则徐问王老吉用什么药治好了他的病。王老吉如实回答:「为你治病的是几味不值钱的草药。」林则徐不禁感叹:「药无分贵贱,不值钱的草药,贫苦百姓更能受益。如果能将药煮成茶,使人随到随饮,有病治病,无病防病,那就更是为大众造福无量啊。」

王老吉听后,若有所悟。没过几天,他如林则徐所言在药材铺里煲药卖茶。林则徐得知,即命人送去一个大铜葫芦壶,上面有「王老吉」三个大金字。此后,王老吉的名声风行羊城和珠三角一带,王既卖凉茶,又把草药配成药包,方便顾客携带出门远行。「王老吉」凉茶一传十、十传百,处处口碑,人人受益,历久不衰。直至今天,「老老实实王老吉,清热解毒祛暑湿」的口碑还广为流传,王老吉成为最负盛名的广东凉茶王。

相传,毛泽东也曾用「王老吉」凉茶治过病。话说一九二五年十月,毛泽东带着家人住在广州。一日,与中共广东区委书记陈延年(陈独秀之子)闲谈,向陈请教「王老吉」三字的含义。陈的解释是「以马列老祖宗为指导的共产党是王者之师,有老百姓支持,这本身就是一种吉兆。润之兄来粤举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正合天道……」。一九二八年,毛泽东因病到福建永定县苏家坡休养,想起当年广州的「王老吉」,便叫人去买这种凉茶,后来通过地下交通站把「王老吉」弄来,毛泽东饮了「王老吉」之后身体逐渐康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历史典故:力士脱靴

全文共 1040 字

+ 加入清单

力士脱靴”是一个成语,来形容文人任性饮酒,不畏权贵,不受拘束。力士指的是高力士。不妨看看历史典故。以下仅供参考!

【出处】《唐国史补·李白脱靴事》。

【释义】力士指的是高力士。形容文人任性饮酒,不畏权贵,不受拘束。

【历史典故】

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因诗写得出色,被著名诗人贺知章推荐给唐玄宗。唐玄宗很快在金銮殿召见了李白。唐玄宗对李白很欣赏,就封他为供奉翰林,要他在宫在写诗作文。过了一段时间,李白既不见皇帝找他商量国家大事,有没有分派给他什么重要公务,却常常让他陪皇帝和贵妃游山玩水,写“宫中行乐词”。这和李白治国安邦的志向相差太远,因此他常常在苦闷中借酒浇愁。

有一天,皇帝又召见李白,请他起草一份很重要的诏书。恰巧李白刚刚喝完酒,东倒西歪地走到大殿上。他眯着眼往四周看了看,看见站在皇帝身边的一个太监正在很不友好地盯着他。这个太监叫高力士,是唐玄宗最宠信的太监,权力很大,皇太子叫他“阿哥”,王公大臣们称他“阿爹”,四方的奏事都要经过他的手,文武百官没有一个不巴结他的。李白其实早就看不惯高力士的所作所为了,于是趁着这天的酒性对皇帝说:“皇上,我有个小小的请求,不知您准不准?”皇上因为急着要李白写诏书,便着急地说:“你有什么要求,尽管讲。”李白说:“我刚喝了点酒,因此无法像平常那样很恭敬地写文章。请皇上准许我穿戴随便一点,这样我才能把这篇诏书写得符合您的要求。”皇上想了想,摸着胡子说:“既然这样,我就准许你随便一点吧。”于是,李白伸了个懒腰说:“我穿的鞋太紧了,要换一双松一点的便鞋。”皇帝便立即叫人给他取双便鞋来换。李白趁机向站在一旁的高力士把脚一伸:“给我把鞋脱了!”高力士看看伸在他面前的脚,又看看玄宗毫无表示,只好顺从地给李白脱下靴子。

这一次,李白可给那些受高力士欺负的人出了口气,但高力士平时作威作福搞惯了,从来没有受过这样的侮辱,这件事使他很愤怒,于是他就经常在唐玄宗面前说李白的坏话。唐玄宗对李白渐渐冷淡下来。李白在这样的环境里再也待不下去了,只得离开长安,再次到外地游历。

【成长心语】

李白的一生,怀抱治国的远大理想,但抱负始终未能实现。这个典故充分显示了他不畏权贵,坚持自我本色的伟大人格。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诗句,更把诗人的一身傲骨展露无遗。孟子曾说:“富贵不能婬,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每个人都应该坚决捍卫自己的尊严,不能为了所谓的荣华富贵而趋炎附势,媚势取宠,牺牲人格和尊严而求取的富贵是永远为人所不齿的。

[历史典故:力士脱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历史上关于娥皇女英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2025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娥皇、女英是中国古代传说中尧的两个女儿,也称“皇英”。长曰娥皇,次曰女英。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关于娥皇、女英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传说聪明美丽的娥皇和女英,是上古时部落酋长尧帝的两个女儿。也称“皇英”。尧帝晚年,想物色一个满意的继承人。他看到舜是个德才超群的大贤人,于是,就把帝位传给了舜,并让娥皇和女英作了舜的妻子。

娥皇封为后,女英封为妃。舜不负尧的信任,让禹治洪水,使人民过上了安定的生活,娥皇、女英也鼎力协助舜为百姓做好事。舜帝晚年时,九嶷山一带发生战乱,舜想到那里视察一下实情。舜把这想法告诉娥皇、女英,两位夫人想到舜年老体衰,争著要和舜一块去。舜考虑到山高林密,道路曲折,于是,只带了几个随从,悄悄地离去。

娥皇、女英知道舜已走的消息,立即起程。追到扬子江边遇到了大风,一位渔夫把她们送上洞庭山,后来,她俩得知舜帝已死,埋在九嶷山下,便天天扶竹向九嶷山方向泣望,把这里的竹子染得泪迹斑斑。后来,她俩投湘水而亡,成了湘水之神。汉刘向《列女传•有虞二妃》云:“有虞二妃,帝尧二女也,长娥皇,次女英。”《山海经》载:“洞庭之中,帝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出入必以飘风暴雨。”晋张华《博物志•史补》云:“舜崩,二妃啼,以涕挥竹,竹尽斑。”今江南有“斑竹”、“湘妃竹”之说,盖出于此也。

娥皇、女英二妃的美丽动人的形象,历来成为吸引诗人、画家的创作题材。我国最伟大的诗人屈原的《九歌》中的《九歌•湘君》、《九歌•湘夫人》,是最早的歌颂二妃的不朽诗篇。

娥皇女英轶传

娥皇、女英是远古时期尧的闺女、舜的媳妇。当初,帝尧为了选好接班人,便派了两个宝贝女儿嫁给舜,到他身边做“卧底”,以考验国家候选领导人舜的德行品质。

舜的家庭关系比较复杂。他的爹瞽叟是个瞎子,人也糊涂。舜的亲娘死得早,老爹瞽叟给他娶了一个后妈,生了两个同父异母的孩子,弟弟叫象,妹妹名敤手(民间传说手特别巧)。可想而知,在这样的家庭里,做个好儿媳是很有挑战性的工作。好在这两位美人很是贤惠,从来不因出身高贵而使性子、添乱子,对舜一家子老小一直侍候得很周到。因此,《史记》里夸她俩“甚有妇道”。

遗憾的是,舜的后妈事事容不得舜,而且总想把他害死,好把家产全夺过来给她的亲儿子象。有一年,因为舜的政绩突出,帝尧很高兴,便赐给自己的女婿一些奖赏。其中有衣(细葛布衣)和一把琴,另外还帮他建了个仓廪,给了些牛羊。就是这些看似普通的礼物,竟让后妈动了杀心,更要命的是,舜昏聩的老爹不知被什么糊涂油蒙了心,竟然积极地参与了“家庭阴谋”的活动。作为儿媳,娥皇、女英虽是看在眼里,可只能急在心上。因为如果她俩给夫君打“小报告”,吹“枕边风”,便有破坏“和谐家庭”之嫌。再者,身为未来的“第一夫人”,她们的一举一动,都事关“母仪天下”的示范教化意义。因此,她们对于“第一家庭”的内部矛盾,采取了小心谨慎的处理办法,只能暗地里多加防备,以保护她们的丈夫。

一次,瞽叟要舜上房顶涂廪(用泥土修补谷仓)。在干活之前,舜先“请示”两位夫人,夫人说那就去吧,不过一定要带上两个斗笠。舜很听老婆的话,便乖乖带着两顶斗笠,爬上房顶干活。他刚上去,瞽叟和象就立马抽走梯子,放火焚烧。这时,两个斗笠就派上了用场,舜一手拿着一个,像长了翅膀一样从房上跳下来,毫发未损。

又有一次,瞽叟叫舜去挖井,等舜刚下到深处时,他的老爹和兄弟就急急忙忙地取土填井,想把他给活埋了。幸运的是,舜的两位夫人早被公公、婆婆、小叔子一大家子层出不穷的“阳谋”、“阴谋”修炼出极高的警惕性,提前让舜在水井的侧壁凿出一条暗道,这才捡了一条命。

从以上种种事件分析,包括史书上说“父顽母嚣”的旁证,舜的父亲可能脑子有问题,要不,就无法理解他为何要杀自己的儿子,还这样乐此不疲。从常理判断,也只有这种可能,舜才会对夫人的话言听计从,他和他的两位夫人也才能这般忍让和大度。

按照合理的猜测,一系列的阴谋事件可能都是贪婪的象一手策划的。这从后来他和父母准备瓜分舜的财产时的对话可以看出。当时,填完井后,象以为舜必死无疑,就立马邀功,说:“这主意可是我出的。”然后很慷慨地说道:“舜的两位老婆还有尧赐给他的琴归我,牛羊和谷仓就归父母吧。”

当象迫不及待地跑到舜的屋子里玩弄舜的琴时,舜从外面走了进来。象很惊愕,也很尴尬,马上摆出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脸也不红地说道:“我正想念你呢,想得我好心闷啊!”舜说:“是啊,你可真够兄弟呀!”史书上说,经历过这些“家庭暴力”的洗礼,舜依然宅心仁厚,还如从前一样侍奉父母,友爱兄弟,而且更加恭谨。

这一切,都说明舜是很明事理的人,而他的两位夫人,能把这样一本难念的“家经”念得如此顺溜,可见多会把握分寸、多么聪明贤惠呀。她俩用智慧和宽容,不但极大地成全了舜的名声,而且巧妙地化解了家庭危机。难怪后世在《列女传》里将两位列入“母仪传”第一,称“二妃德纯而行笃”,甚至搬出《诗经》里“不显惟德,百辟其刑之”这样重量级的话,大大予以赞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一鼓作气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2000 字

+ 加入清单

齐桓公拜管仲为相国的信儿传到了鲁国,鲁庄公气得直翻白眼。他说:“我当初真不该不听施伯的话,把他放了。什么射过小白,要亲手杀他才出气。他们原来把我当作木头人儿,捏在手里随便玩儿,随便欺负,压根儿就没把鲁国放在他们的眼里。照这么下去,鲁国还保得住吗?”他就开始练兵,造兵器,打算报仇。齐桓公听了,想先下手,就要打到鲁国去。管仲拦着他,说:“主公才即位,本国还没安定下来,可不能在这会儿去打人家。”齐桓公正因为刚即位,想出风头,显出他真比公子纠强得多,也好叫大臣们服他,叫公子纠在地底下不敢怨他,要是依着管仲先把政治,军队,生产一件件都办好了,那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他就叫鲍叔牙当大将带领大军,一直打到鲁国的长勺去。

鲁庄公气了个半死,脸红脖子粗地说:“齐国欺负咱们太过分了!施伯,你瞧咱们是非得拼一下子不可吧?”施伯说:“我推荐一个人,准能对付齐国。”鲁庄公急着问他:“谁呀?”施伯说:“这人叫曹刿[gui四声],挺有能耐,文的武的都行。要是咱们真心去请他,他也许能出来。”鲁庄公就叫施伯快请去。

施伯见了曹刿,把本国给人欺负的事说明白了,又拿话激他,想叫他出来给本国出点力气。曹刿笑着说:“怎么?你们做大官吃大肉的还要跟我们吃苦菜的小百姓商量大事吗?”施伯陪着笑脸说:“好兄弟,别这么说了。”他一死儿央告,怎么也得求曹刿帮助国君过了这道难关。曹刿就跟着他去见鲁庄公。鲁庄公问他怎么打退齐国人。他说:“那可说不定。打仗是个活事儿,要随机应变,没有什么不变的死法子。”鲁庄公相信他有本事,就同他带着大军上长勺去。

到了长勺,摆下阵势,远远地对着齐国的兵营。两国军队的中间隔着一片平地好像是一条干了的大河,两边的军队好像是挺高的河堤。哪一边都能往中间倒下,什么时候都能把这河道填满。鲍叔牙上回打赢了,知道对面不能先动手,就下令打过去。鲁庄公一听见对面的鼓声响得跟打雷似地,就叫这边也打鼓。曹刿拦住他,说:“等等。他们打赢了一回,这会儿正在兴头上。咱们出去,正合了他们的心意,不如在这儿等着,别跟他们打。”鲁庄公就下令,不许嚷,不许打,光叫弓箭手守住阵脚。齐国人随着鼓声冲过来,可没碰上对手。瞧瞧对手简直像铁一般地硬,没法打进去,就退回来了。待了一会儿,又打鼓冲锋。对手呐,好像在地下扎了根似地动也不动,一个人也不出来。齐国人白忙了半天,使不出劲儿去,真没有意思,嘴里直叨唠。鲍叔牙可不灰心,他说:“他们不敢打,也许是等着救兵呐。咱们再冲一回,不管他们出来不出来,一直冲过去,准能赢了。”这就打第三通鼓了。那伙子士兵都腻烦死了。明知道鲁国人只守不战,干么还去呐?命令又不能不依,去就去吧。就又跑过去了。谁知道对面忽然“咚咚咚”鼓声震天价响,鲁国的将士“哗”一下子都冲出来,就跟雹子打荷叶似地打得齐国兵马全垮了。鲁庄公就要追。曹刿说:“慢着,让我瞧瞧再说。”他就站在兵车上,手搭凉棚往前瞧,瞧了一阵,又下来看看敌人的车印和脚印,才跳上车去,说:“追上去吧!”就这么追了三十多里,得着了好些敌人的兵器和车马。

鲁庄公赢了,问曹刿:“头两回他们打鼓,你为什么不许咱们打鼓呐?”曹刿说:“打仗全凭一股子劲儿。打鼓就是叫人起劲儿。头一回的鼓顶有力。第二回就差了。第三回就是响得怎么厉害,也没有劲儿了。趁着他们没有劲儿的时候,咱们‘一鼓作气’打过去,怎么不赢呐?”鲁庄公直点头,可还不明白人家跑了为什么不赶紧追上去。曹刿说:“敌人逃跑也许是假的,说不定前面有埋伏,非得瞧见他们旗子也倒了,车也乱了,兵也散了,才能够大胆地追上去。”鲁庄公挺佩服地说:“你真是个精通兵事的将军。”

齐桓公打了败仗,直不痛快,手指头净擦着冒汗珠的鼻子,好像汗一擦了,他就能把受到的欺负洗干净似地。他那鼻子可不听话,刚一擦干,汗珠又冒出来。齐桓公直生气,更恨鲁国。他叫人上宋国借兵去。管仲也不理他。管仲是有主意的:他知道齐桓公不碰几回钉子,不会懂得请教别人。齐桓公就又出了一回兵。宋闵公[宋庄公冯的儿子]派南宫长万帮齐国打鲁国。齐国又打败了,连宋国的大将南宫长万也给抓了去,当了俘虏。齐桓公连着打了两回败仗,自己认了输,向管仲认错。管仲就请他整顿内政,开发富源。开铁矿,设置铁官,用铁制造农具,这就大大提高了耕种的技术;设置盐官煮盐,鼓励老百姓捕鱼。离海较远的诸侯国不得不依靠齐国供应食盐。管仲自己原来是经商出身,他很重视通商和手工业。他说服了齐桓公,分全国为士乡(就是农乡)和工商乡。优待工商,不服兵役,让他们成为专门职业;优待甲士,不要他们耕种,让他们专练武艺。这些事都做得很不错,齐国富强起来了。一边加紧训练兵马,用青铜制造兵器。齐桓公信服他极了,就听他的话去跟鲁国交好,还叫鲁国别跟宋国计较从前的事。鲁国有了面子,把宋国的俘虏南宫长万也放回去了。打这儿起,三国交好。齐桓公就想多多联络别的诸侯,大伙儿订立盟约,辅助王室,抵抗外族,自己做个霸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不可同日而语的历史典故_1100字

全文共 1000 字

+ 加入清单

这个成语来源于《战国策.赵策二》,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言之哉。

战国中后期,各诸侯国之间战争不断,从而出现了,“合纵”和“连横”的政治活动。弱国联合进攻强国,称为“合纵”,随从强国去进攻其他弱国,称为“连横”。当时有个纵横家,名叫苏秦。他先到秦国游说秦惠王,结果没有成功。于是,他又到赵国游说。赵国的相国不喜欢苏秦,他又没有成功。后来到燕国,才得到一些资助。接着,他第二次来到赵国,这一回,赵国的国君赵肃侯亲自接待了他。

他向赵肃侯分析了赵国和各国的关系:“如果赵国与齐、秦两国为敌,那么百姓就得不到安宁;如果依靠齐国去攻打秦国,百姓还是得不到安宁。现在,如果大王和秦国和好,那么秦国一定要利用这种优势去削弱韩国和魏国;如果和齐国友好,那么齐国也一定会利用这种优势去削弱楚国和魏国。魏、韩两个弱了,就要割地,也会使楚国削弱。这样,大王就会孤立无援。”

赵肃侯年纪比较轻,见苏秦说得头头是道,不住地点头称是。接着,苏秦又分析了赵国的实力和面临的形势:“其实,山东境内所建立的国家,没有一个比赵国强大的。赵国的疆土纵横两千里,军队几十万人,战车千辆,战马万匹,粮食可支用好几年。西、南、东三面有山有水,北面有弱小的燕国,也不值得害怕。现在各国中秦国最忌恨赵国,但为什么它又不敢来攻打赵国呢?原来是它害怕韩、魏两国在后边暗算它。既然如此,韩、魏可算是赵国南边的屏障了。但秦国要是攻打韩、魏两国,那倒是很方便的,它们必然会向秦国屈服。如果秦国解除了韩、魏暗算的顾虑,那么战祸必然会降临到赵国。这也是我替大王忧虑的原因。”

赵肃侯听到这里,心里非常害怕,急着问苏秦应该怎么办。于是苏秦说道:“我私下考察过天下的地图,发现各诸侯国的土地合起来五倍于秦国,估计各诸侯国的士兵数量十倍于秦国,如果六国结成一个整体,同心协力向西攻打秦国,就一定能打败它。如今反而向西侍奉秦国,向秦国称臣。打败别人和被别人打败,让别人向自己称臣和自己向别人称臣,怎么可以放在同一时间里来谈论呢?”

接着,苏秦又讲了一些如何具体搞合纵的方法和策略。赵肃侯听完说:“我还年轻,即位时间又短,不曾听到过使国家长治久安的策略。如今您有意使天下得以生存,各诸侯国得以安宁,我愿意诚恳地倾国相从。”

于是,赵肃侯给了苏秦许多赏赐,用来让他游说各诸侯国加入合纵联盟。

【成语解释】

不能在同一时间里来谈论,形容两者差距很大,不能相提并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马邑诱敌战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269 字

+ 加入清单

汉文帝、汉景帝两代都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六十多年内,除了短时期的七国叛乱,没有发生过大的战争。因此,社会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据说,到了景帝的后期,国家仓库里的钱不知道积了多少万,串钱的绳子都烂断了;粮仓里的粮食多得吃不完,一年年地堆积上去,都满到露天的地上来了,有的甚至霉腐了。历史上把这段时期称为“文景之治”。

但是,强盛的汉朝却常常受到北方匈奴的威胁。从汉高祖在白登受包围以后,汉朝对匈奴一直采取“和亲”政策。这种“和亲”,实际上是一种妥协,不但要把汉朝皇室的女儿嫁给匈奴单于,每年还得送给匈奴许多财物。即使这样做,匈奴贵族还是经常侵犯中原,杀害百姓,掠夺粮食和牛羊,使北方地区不得安宁。

汉景帝死后,即位的汉武帝刘彻是个雄心勃勃的皇帝,一心要想改变这种屈辱的地位。

公元前135年,匈奴的军臣单于又派使者来要求和亲,汉武帝要大臣们议论一下。有个将军王恢说:“过去朝廷同匈奴和亲,匈奴老是不守盟约,侵犯边界,我们应该发兵打击他们一下才好。”

许多大臣都反对王恢的建议,汉武帝自己觉得没有把握,只好暂时答应匈奴和亲。

过了两年,邑地方有个大商人聂壹(聂音niè)来找王恢,说:“匈奴在边界经常侵犯,总是一个祸根。现在趁刚跟他们和亲的机会,把匈奴引进来,我们来一个伏击,准能打个大胜仗。”

王恢问他:“你有什么办法能把匈奴引进来?”

聂壹说:“我经常在边界上做买卖,匈奴人都认识我。我可以借做买卖的因头,假装把马邑献给单于。单于贪图马邑的货物,一定会来。我们把大军埋伏在附近地方,只要等单于一到马邑,将军就可以截断他们的后路,活捉单于。”

王恢把聂壹的主意告诉汉武帝。汉武帝决心采用聂壹的计策,派王恢、韩安国、公孙贺、李广等将军带领三十万人马埋伏在马邑旁边的山谷里。

聂壹故意逃到匈奴,跟军臣单于说:“我有办法混进马邑,杀死那里的官吏,这样可以稳稳当当拿下马邑。”

军臣单于听了很高兴,但是到底有点怀疑,先派几个心腹跟聂壹一起到马邑去,只等聂壹真的把官吏杀了,再发兵进去。

聂壹回到马邑,按照事前和王恢商量好的办法,杀了几个已经定了死罪的犯人,把他们的头挂在城头上,骗匈奴使者去看,说这就是马邑县官的脑袋。

匈奴使者见了人头,信以为真,立刻回去报告军臣单于。

军臣单于亲自带领十万骑兵去接管马邑,到了离马邑大约一百多里地的武州地方(今山西左云县),只见草原上放着许多牲口,却没放牲口的人。军臣单于一边走,一边犯了疑。这时候,他见到前面有一座亭堡(亭堡是9332望敌人,传递消息用的),就决心打下这座亭堡,问个明白。

他们打下亭堡,抓住守在那里的亭尉。军臣单于威胁他说:“你把情况老实告诉我!要是说半句谎话,我马上把你的头砍了。”

那亭尉吓得要命,就把汉兵布置的埋伏全都告诉了军臣单于。

军臣单于一听,大吃一惊,赶快命令全军撤退。出了武州地界,他才喘口气说:“幸亏我抓到亭尉。真是好险哪。”

埋伏在马邑的汉军,得到匈奴逃回去的消息,赶快带大军追上去,可哪儿再追得上?只好空手回来。

汉武帝的诱击战没有成功。但是,打那以后,汉朝和匈奴的和亲关系破裂,接连发生了大规模的战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伶人做官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714 字

+ 加入清单

朱温建立梁朝的时候,在北方还有两个较大的割据势力。一个是幽州的刘仁恭,一个是河东的晋王李克用。这时候,北方的契丹族开始强大起来,它的首领耶律阿保机(耶律是姓)统一了契丹的各部,建立政权。公元907年,阿保机带领三十万人马,攻入云州(治所在今山西大同),李克用想利用契丹兵力,对付朱温,就跟阿保机联络,双方在云州东城见了面,结为兄弟,还约定日子一起攻梁。但是阿保机一回到契丹,看到朱温势大,就反悔了,另外派人跟朱温结成同盟。

李克用听到这消息,气得差点昏过去。到第二年春天,他连气带累,背上长了毒疮,病倒了。他自己知道再也起不来,就把儿子李存勖(音xù)叫到床边,叮嘱说:“朱温是咱家的冤家,这不说你也知道;刘仁恭是我保举上去的,后来他反复无常,投靠朱温;契丹曾经跟我结为兄弟,结果撕毁盟约,翻脸不认人。这几口气没出,我死了也闭不上眼睛。”

说着,他吩咐侍从去拿三支箭来,亲手交给李存勖说:

“这三支箭留给你,你要记住三个仇人,给咱家报仇。”

李存勖跪在床边含着眼泪,接过箭,表示一定牢记父亲的嘱咐。李克用听了,才阖上眼睛死了。

李克用死后,李存勖接替他父亲做了晋王。他用心训练兵士,整顿军纪,把散漫的沙陀族兵士训练成一支精锐善战的队伍。

李存勖决心消灭仇人,把他父亲留给他的三支箭十分郑重地供奉在他的家庙里。每次出征的时候,他先派个官员到家庙里把箭取了出来,放在一个精致的丝套套里,带着上阵去;打了胜仗,再送回家庙。

李存勖出兵跟梁兵进行了几次大战,把朱温率领的五十万大军打得晕头转向,狼狈逃窜。朱温又羞又气,发病死了。

接着,李存勖又攻破幽州,把刘仁恭和他的儿子刘守光都活捉过来,押回太原。

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机即位称帝,过了五年,派兵南下。李存勖亲自出兵,大破契丹兵,把阿保机赶回北边去了。

朱温死后,他的儿子梁末帝又跟李存勖打了十来年仗,到了公元923年,李存勖灭了梁朝,统一北方,即位称帝,改国号为唐,建都洛阳。这就是后唐庄宗。

唐庄宗报了他父亲的仇,志满意得,认为敌人已经消灭,中原已经安定,就图起享受来了。他小时候,最喜欢看戏演戏。那时候,晋王府里有一个戏班子,专给王府演戏。唐庄宗小时就跟戏班子里的伶人(旧社会称以唱戏为职业的人为伶人)混得挺熟。后来,他在河北战场上拼死拼活地打仗,把演戏的事搁起来了。到做了皇帝,他又沾上了演戏的癖好,成天跟伶人在一起,穿着戏装,登台表演,把国家大事丢在一边。

他给自己起了艺名,叫“李天下”。

有一次,他上台演戏,自己叫了两声“李天下”。有个伶人上去给他两个耳刮子,把唐庄宗打得莫名其妙。别的伶人见了也大吃一惊,冲上去揪住那个伶人责问。那个打耳光的伶人笑嘻嘻地说:“理(理和李同音)天下只有皇帝一个人,你叫了两声,还有一个是谁呢?”唐庄宗听他一说,才知道是跟他开玩笑,挨了打也不生气。

伶人们受到唐庄宗的宠幸,在宫里自由进出。他们跟皇帝可以打打闹闹,对一般官员,就更神气活现了。官员们受了他们的欺负,心里气恼,谁也不敢拿他们怎么样。有些官员为了要他们在庄宗面前说句好话,还得向他们送礼讨好。有个伶人名叫景进,专门替庄宗刺探外面的情况。谁不讨他的好,他就在庄宗面前说坏话,谁就该倒霉。所以,官员们见了景进,没有不害怕的。

唐庄宗要封两个伶人当刺史。有人劝阻他说:“现在新朝刚建立,跟陛下一起身经百战的将士,还没得到封赏,反倒让伶人当刺史,只怕大家不服。”

唐庄宗根本不理这些话,照样让伶人当了官,一些将士见了,果然气得要命。不出几年,后府朝廷内部先乱了起来,大将郭崇韬被害。另一个大将李嗣源(李克用的养子)也被猜忌,差点丧了命。

李嗣源受到将士的拥戴,决定反对唐庄宗。他带兵打进汴京,准备自立为皇帝。

唐庄宗在洛阳听到这个消息,想回汴京。半路上听到李嗣源已经进了汴京。各地将领纷纷支持李嗣源。他知道自己已经完全孤立,垂头丧气地跟左右将士说:“这下我完了!”

唐庄宗回到洛阳,还想抵抗李嗣源。他的亲军指挥使郭从谦,原来也是个伶人,曾经认大将郭崇韬做叔父。郭崇韬被杀后,郭从谦早就怀恨在心,趁这个机会,就发动亲军叛变,攻进皇宫。唐庄宗想抵抗也来不及,被一支流箭射中,丧了命。

李嗣源接替唐庄宗做了后唐皇帝,这就是唐明宗。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历史典故故事

全文共 1220 字

+ 加入清单

纵观历史传承,每一历史事迹无一不是通过历史故事源远流长,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历史典故故事。

历史典故故事1:甘拜下风的典故

原句为“敢在下风”。《左传·僖公十五年》中记载,春秋时期,晋献公死后,秦穆公将晋公子夷吾送回国做了国君,即晋惠公。晋惠公以前曾答应过秦穆公,要把黄河环曲南面的五座城池送给秦国。

但晋惠公执政后却没有遵守诺言。晋国发生饥荒时,秦穆公曾送粮食给晋国,可后来秦国发生饥荒时,晋惠公却关闭了两国的粮食贸易市场。

秦穆公决定攻打晋国,面对强大的秦军,刚愎自用的晋惠公反而主动下战书。开战之时,本就对这场自取灭亡之战极度不满的晋国大臣们不但袖手旁观,而后又处处解救秦穆公于危难之时,直到秦军俘虏了晋惠公。获胜的秦穆公表示不杀晋侯。

晋国大臣们纷纷叩头下拜说:“贤君脚踏后土,头顶皇天,皇天后土都听到你的话,我们也敢于在下风头证实听到你在上风头的讲话呀。”“敢在下风”日后便演变为“甘拜下风”。

历史典故故事2:覆水难收的典故

《拾遗记》中记载,姜太公隐居时,家境窘困。妻子马氏不愿与他共同生活,任凭姜太公如何挽留却兀自离去。

后来,姜太后在周文王的重用下,联合各路诸侯攻灭商朝,建起了西周王朝,马氏见其登临高位执掌重权,请求重新恢复夫妻关系。

姜太公令人将壶中水全部倒在地下,而后让马氏收起,马氏急忙趴地取水却只能收到星点泥浆,姜太公此时冷冷说道:“你已离我而去就不能复合,好比这倒在地上的水再难收回。”《汉书·朱买臣传》也记载了朱买臣与其妻的类似故事。

历史典故故事3:赴汤蹈火的典故

语出《东汉·晁错传》。刘启继位称作汉景帝后,经常听从“智囊”晁错的意见。晁错主张中央集权,巩固边防,重农粟的政策,并在一篇奏章中具体提出鼓励将士保卫边疆,能打胜仗或坚守不退的就升级,攻破敌人城池或阵地的就奖赏,这样才能使将士们“冒着敌人的利箭和石炮,甘愿奔向滚汤烈火,奋不顾身去拼命”。原句中的“赴汤火”日后渐扩充、演化为“赴汤蹈火”。

历史典故故事4:扶摇直上的典故

《庄子·逍遥游》中引用《齐谐》的记述:“鹏迁往南海时,水花被激起三千里高,它的翅膀拍打着飓风上升到九万里高,它的背如同泰山般大,两翅如同悬挂在天边的云彩,背负青天乘着六月大风飞向南海。”庄子通过这般描述,主要表现无往而不利的精神境界。

历史典故故事5:奉公守法的典故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记载,赵国大将赵奢原本是个收税小官,某次他来到平原君赵胜家收取田税,管家仗势欺人,拒付税款,赵奢依照法令杀掉了他。

赵胜闻后怒气冲天,定要其以命偿命,赵奢找上门诚恳地说道:“您是赵国栋梁之材,是受朝廷重用的大官,应该遵守国家法令,以昭示天下百姓,而现在您的管家却倚仗权势公然违反国家法令。

如果百姓都拒不付税,那么天下还会太平吗?国家还会富强吗?到那时候,您还会有现在这样显赫的地位?若是您能奉公守法,百姓定会以此为榜样,那样天下就会稳定,国家就会富强,您怎么能轻视呢?”赵胜听后惭愧万分,当场拜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