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关于历史典故的作文素材(推荐20篇)

提要本篇《[素材]湾仔码头彩虹水晶汤圆彩虹水晶〈24〉_》由小编为需要作文素材的朋友精心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内容如下:

浏览

1191

作文

1000

一鸣惊人历史典故

全文共 252 字

+ 加入清单

春秋时,楚庄王即位已经三年,白天打猎,晚上喝酒,对国家大事全不放在心上。他知道大臣们对他不满意,就下了一道命令:“谁要是敢劝谏,就判他的死罪!”

有个名叫伍举的大臣对庄王说:“我有个谜请大王猜猜。”庄王说:“你说吧。”伍举说:“楚国有一只大鸟,身披五彩,可是一停三年,不飞也不叫,这是什么鸟?”

楚庄王说:“这不是普通的鸟,这种鸟不飞则已,一飞将要冲天,不鸣则已,一鸣将要惊人。你去吧,我已经明白了。”

从那天开始,楚庄王振作起来,认真治理国家,楚国也渐渐强大起来。最后,这个一鸣惊人的楚庄王成了春秋五霸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历史典故:趾高气扬

全文共 867 字

+ 加入清单

谦逊是一种极为难得的美德,它能够促使人不断地进取,主动去做应该做的事。才干是成功的必要条件,谦逊是成功的基础。以下是小编为您带来的趾高气扬历史典故,欢迎阅读!

【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桓公十三年》。

【释义】趾高:走路时脚抬得很高;气扬:意气扬扬。走路时脚抬得很高,神气十足。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

【历史典故】

公元前701年春,楚国掌管军政的莫敖屈瑕率军在郧国的城邑蒲騷(今应城西北)与郧、随、蓼等诸侯国的联军作战。由于对方盟国众多,屈瑕准备请求楚王增派军队。将军斗廉认为,敌方盟国虽多,但人心不齐,只要打败郧国,整个盟国就会分崩离析,他建议集中兵力迅速攻破蒲騷。屈瑕采纳了斗廉的建议,果然大获全胜。

屈瑕本就是个看重外表,且无自知之明的人,有了这次的胜利,他就骄傲起来,自以为是常胜将军,从此任何敌人他都不放在眼里。过了两年,楚王又派屈瑕率军去攻罗国。出师那天,屈瑕全身披挂,威风凛凛的。

送行的大夫伯比返回的时候,对给他驾车的人说:“我估计屈瑕这次出征一定要吃败仗,你看他走路的时候脚抬得那么高,一副神气十足的样子,还能冷静地、正确地指挥作战吗?”

伯比越想越不妥,就去求见楚王,建议楚王给屈瑕增加军队,但楚王并没有采纳他的建议。回宫后,楚王无意中将此事告诉了他的夫人邓曼。邓曼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女子,她听了楚王的话,认为伯比说得很有道理,也建议楚王应该赶紧派兵去援助,否则就来不及了。

楚王听了夫人邓曼的话,这才恍然大悟,立即下令增派部队前去支援,但是已经晚了。屈瑕到了前线,不可一世,武断专横到了极点。楚军来到罗国都城时,对方早就整军待战,而屈瑕则一点也不做戒备。结果遭到了罗军与卢濡的军队的两面夹攻,楚军死伤惨重,屈瑕也因战败而自杀身亡了。

【成长心语】

要想获得成功,应保持谦逊。缺乏这样的素质,没有这样的准备,就难以成就大业。骄傲的人,往往眼高于顶,往往拒人于千里之外,往往易引起别人的反感,甚至遭人厌弃。如果是身居高位的人目中无人,必定会因其地位而给民众带来巨大的灾难;谦逊的人,平易近人,尊重别人,别人乐于跟他打交道。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东山再起历史典故

全文共 875 字

+ 加入清单

东山再起是指退隐后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后重新恢复地位。古时,指出山为官。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东山再起的历史典故,欢迎大家阅读。

东山再起:山穷水尽之后必是柳暗花明

【出处】《晋书·谢安传》。

【释义】再起:再次出来做官。比喻退隐后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后,恢复力量或重新得势。

东山再起的【历史典故】

谢安是东晋时期陈郡陽夏人,出身士族,年轻时就注意修身养性,喜欢读书习艺,才气隽秀,跟王羲之是好朋友,经常在会稽东山游览山水,吟诗谈文。但他不愿做官,而是在上虞的东山筑庐蛰居,过着闲适的隐居生活。他在当时的士大夫阶层中名望很大,大家都认为他是个有才干的人。有人推举他做官,他上任一个多月,就不想干了。当时在士大夫中间流传着一句话:“谢安不出来做官,叫百姓怎么办?”

直至他的好友、侍中王坦之去东山面请,痛陈社稷危艰,国势衰微,亟须良将谋臣匡扶,谢安才悚忧而起,应召出山。其时,他已经四十多岁了。既然“东山再起”,受命于危难之际,谢安宵衣旰食,不敢懈怠,开始了他中年以后二十年的奋作。

公元383年,苻坚亲率八十万大军从长安出发伐晋。过了一个月,苻坚主力到达项城,益州的水军也沿江顺流东下,黄河北边来的人马也到了彭城,从东到西一万多里长的战线上,前秦水陆两路进军,向江南逼近。这个消息传到建康,晋孝武帝和京城的文武官员都慌了神,大家都盼望宰相谢安拿主意。谢安审时度势,自己坐镇建康,指挥众人配合作战。因为他指挥得当,晋军以少胜多,最后取得了淝水之战的胜利。

东山再起的【成长心语】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没有任何一个人的人生会是一帆风顺的,如果你正在遭遇失败,正在经历低谷,不要心存抱怨,因为它正在为你的人生增添美丽的色彩。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此心灰意冷,怨天尤人。意志的崩溃无助于解脱危难,恰恰相反,它只能让人雪上加霜,方寸大乱,从而使忧患加剧,惹来更多的麻烦。人在不如意之时最好停止抱怨,保持良好的心态,这时若坚持不住,成功就注定与你无缘了。事实上,只要人的意志不倒,不在失败面前止步,就一定可以渡过“山穷水尽”的境地,迎来“柳暗花明”。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孔丘周游列国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941 字

+ 加入清单

孔子55岁时,因在鲁国难以实行自己的政治抱负,于是带着自己的部分学生开始周游列国。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孔丘周游列国的历史典故,欢迎大家阅读!

正当吴楚、吴越争斗激烈的时候,中原的诸侯国内部也在发生剧烈的变化。公元前年,鲁国的国君鲁昭公被大夫季孙意如驱逐。季孙意如另立昭公庶出的儿子宋为国君。这就是鲁定公。从此,鲁定公就只成了鲁国的一个象征性的国君,鲁国的权力就分别到了三家大夫的手中。

这就是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但是,这三家大夫在各自为政的过程中,慢慢地又被自己的家臣窃取了实权。其中,以季孙氏家的问题最为严重。这时季孙意如已死,他的儿子季孙斯继承了权力,并任鲁国的相国。季孙斯的家臣阳虎,乘机攫取了季孙氏的实权,并且企图灭掉季孙、孟孙、叔孙三族,自己取而代之。

公元前年,阳虎起兵叛乱,季孙斯逃到了孟孙氏无忌的封地。孟孙无忌有个老师叫孔丘,他早已料到了这次事变,并且事先对孟孙无忌作了警告。因此,孟孙氏预先调兵遣将,将士兵伪装成搞建筑的工匠,埋伏在自己封地的四周,待阳虎赶来捉拿季孙斯时,孟孙无忌的伏兵一拥而上,将阳虎打败了。

孟孙无忌的老师孔丘,字仲尼,鲁国人。生于公元前年。他的父亲叔梁纥做过邹邑(今山东邹城东南)大夫。但在孔丘幼年时父亲就死了,因此家中生活很贫苦。母亲颜征在把他抚养成人。他好学不倦,学问很深,并且收了不少学生、弟子。不久,这些学生、弟子遍及各诸侯国,孔丘也很快地就在诸侯国中出了名。孔丘主张各诸侯在治理国家方面要用“德治”,要“举贤才”,同时还应该“正名”,即国君、大夫、百姓、父亲、儿子都应各守自己的本分,不得“僭(jiàn)越”。在思想方面,他提出了“仁”和“礼”的学说,“仁”的意思就是说做人要有道德观念,要爱人;“礼”就是要人重视内心修养,并用它来约束自己。在教育上,他提倡“有教无类”,即不分人出身的门第高低,每个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他自己收教的学生,就各种出身的人都有,实践了他“有教无类”的观点。在学习方法上,他主张“学而时习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些都成为以后人们在治学方面的宝贵经验和格言。

当时一些诸侯国的国君想聘用孔丘。但是,他的一些观点显然触犯了那些掌握着诸侯国大权的大夫们的利益。比如关于“正名”的观点,正打中了大夫们的夺权割据、篡夺诸侯权力的要害,他们怎么可能让国君采用孔丘的政治主张呢?

孔丘周游列国,没有一个国家任用他,只好又回到了鲁国。孔丘五十岁那一年,正碰上阳虎叛乱。

由于孔丘提醒孟孙无忌,制止了阳虎的叛乱,孟孙无忌向相国季孙斯推荐,孔丘当上了鲁国的司空。

公元前年的一天,鲁定公让孔丘当相礼,陪定公一起去夹谷(今山东莱芜)与齐景公会盟。由于孔丘的周密筹划和临危不惧的机警应对,使齐国企图借合盟的机会羞辱和绑架鲁定公的阴谋彻底破产。

鲁定公回国后,升孔丘为大司寇(主管司法的长官),以表彰他在夹谷会盟时为鲁国立下的功劳。孔丘乘机施展了自己的抱负,他一面协助鲁定公平息了季孙斯的家臣公山不狃(niǔ)的叛乱,一面帮助相国季孙斯治理鲁国。三个月之后,鲁国的面貌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齐景公听说鲁国在孔丘的治理下正在起变化,就紧张起来了。大夫黎弥给景公出了个主意:选一批漂亮的美女和乐工送给鲁定公,让他纵情声色,疏远孔丘。这一招果然灵验。从此,鲁定公就日夜享乐,不理朝政了。

孔丘见鲁定公实在没出息,就带领一些学生再次到各国游历。他先后从卫国、宋国、郑国又到了陈国。当他准备从陈国到蔡国去的时候,楚昭王知道了,派人去请他。陈、蔡两国的大夫怕孔丘被楚国重用后会对他们不利,就在路上派兵截住了孔丘,将他围困了三天三夜。孔丘受了三天惊吓,饿了三天肚子,到第四天上,楚国的救兵到了,才脱离了困境,到了楚国。但楚昭王的大臣们也不能容纳孔丘,他最后只好又辗转回到了鲁国。

孔丘回到鲁国后,年纪也大了。他终于放弃了从政的念头,专心致志地着书立说和教授学生。古代的许多文化典籍,如《周易》、《尚书》、《诗经》、《礼》、《乐》,他都进行过系统的整理;他的言行,由他后来的弟子记录下来,编成《论语》;他教的学生、弟子,号称三千人,其中有名气有成绩的,就有七十二人。最难能可贵的,他还用编年体的形式,根据鲁国史官的记载,整理编纂成了《春秋》一书。这部书记载了从公元前年(鲁隐公元年)到公元前年(鲁哀公十四年)的我国历史上共年中的重大事件。这个时期,人们就通称它为春秋时期。孔丘于公元前年去世。按照后人对中国历史阶段的划分,我国古代春秋时期是从公元前开始,到公元前年结束。也就是说,就在孔丘去世后四年,我国的社会历史,就进入战国时期了。

孔丘的学说,后来就发展成了我国文化史上的儒家学派。孔丘成了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由于孔丘对我国古代文化的贡献,以后人们尊称他为孔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范雎的远交近攻计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652 字

+ 加入清单

蔺相如和廉颇同心协力保卫赵国,秦国还真的不敢去侵犯。可是秦国从楚国和魏国却得到了不少土地。那时候,秦国的实权操在秦国的太后和她的兄弟穰(音ráng)侯魏冉手里。公元前270年,穰侯要派兵去打齐国。

正在这时候,秦昭襄王接到一封信,落名叫张禄,说有要紧的事求见。

张禄原是魏国人,原名叫范雎(雎音jū,一作范雎,音suī)。本来是魏国大夫须贾(音gǔ)的门客。有一回,须贾带着范雎出使齐国。齐襄王听说范雎挺有才干,背地里打发人去见范雎,送给他一份厚礼,范雎坚决推辞了。

就为了这件事,须贾怀疑他私通齐国。回到魏国以后,向相国魏齐告发。魏齐将范雎严刑拷问,打得他几乎断了气,肋骨被打折,门牙也打掉了两颗。最后,魏齐叫人用破席把他裹起来,扔在厕所里。

天黑下来,范雎才从昏迷中醒过来,只见一个兵士守着他,范雎恳求他帮助。那个守兵偷偷地放走了他,却向魏齐回报,说范雎已经死了。

为了怕魏齐追捕,范雎更名换姓,自称张禄。

那时候,正好秦国有个使者到魏国去,范雎偷偷地去见使者。使者就把他带到秦国。

范雎到了秦国,给秦昭襄王上了道奏章,秦昭襄王约定日子,在离宫接见他。

到那天,范雎上离官去,在宫内的半道上,碰见秦昭襄王坐着车子来了。范雎故意装作不知道是秦王,也不躲避。

秦王的侍从大声吆喝:“大王来了。”

范雎冷淡地说:“什么,秦国还有大王吗?”

正在争吵的时候,秦昭襄王到了,只听见范雎还在那儿嘟嚷:“只听说秦国有太后、穰侯,哪儿有什么大王?”

这句话正说到秦王的心坎上。他急忙把范雎请到离宫,命令左右退出,单独接见范雎。

秦昭襄王说:“我诚恳地请先生指教。不管牵涉到谁,上至太后,下至朝廷百官,先生只管直说。”

范雎就议论开了。他说:“秦国土地广大,士卒勇猛,要统治诸侯,本来是很容易办到的事,可是十五年来没有什么成就。这不能不说相国(指穰侯)对秦国没有忠心办事,大王也有失策的地方。”

秦昭襄王说:“你说我失策在什么地方?”

范雎说:“齐国离秦国很远,中间还隔着韩国和魏国。大王要出兵打齐国,就算一帆风顺把齐国打败了,大王也没法把齐国和秦国连接起来。我替大王着想,最好的办法就是远交近攻。对离我们远的齐国要暂时稳住,先把一些临近的国家攻下来。这样就能够扩大秦国的地盘。打下一寸就是一寸,打下一尺就是一尺。把韩、魏两国先兼并了,齐国也就保不住了。”

秦昭襄王点头称是,说:“秦国要真能打下六国,统一中原,全靠先生远交近攻的计策了。”

当下,秦昭襄王就拜范雎为客聊,并且按照他的计策,把韩国、魏国作为主要的进攻目标。

过了几年,秦昭襄王把相国穰侯撤了职,又不让太后参预朝政,正式拜范雎为丞相。

魏王受到秦国的威胁,十分惊慌。相国魏齐听说秦国的丞相是魏国人,就打发须贾到秦国去求和。

范雎听到须贾到了秦国,换了一身破旧衣服,到客馆里去见他。

须贾一见范雎还活着,吓了一大跳,说:“你现在在干什么?”

范雎说:“我就在这儿给人家当个使唤人。”

须贾见他身上穿得单薄,冻得打哆嗦,就拿出一件茧绸大褂来,送给范雎,并且留住他一起吃饭。

须贾说:“听说秦王非常重用丞相张禄。我很想见见他,不知有没有人能够给我引见?”

范雎说:“我的主人倒跟丞相相识。大夫要见丞相,我就伺候你去见他吧。”

范雎陪须贾到了相府门口,对须贾说:“大夫等一会儿,我去通报一下。”

范雎进去不久,里面传出命令:丞相升堂:叫须贾进去。须贾问守门的侍者说:“刚才同我一块儿来的范叔,怎么还不出来?”

守门的说:“哪儿来的范叔,刚才进去的不就是咱们的丞相吗?”

须贾这才知道丞相张禄就是范雎,吓得一身冷汗。他进去后,跪在地上爬到范雎面前,连连磕头,说:“我须贾瞎了眼睛,得罪了丞相,请丞相把我治罪吧。”

范雎把须贾狠狠地数落了一顿,接着说:“你今天见了我,给我这件绸袍子,总算还有点人味儿。看在这个份上,我饶了你的命。”接着,他又叫须贾捎信给魏王,要魏王杀了魏齐,才允许魏国割地求和。

须贾回到魏国,把范雎的话回报了魏王。魏王情愿割地求和。魏齐走投无路,只好自杀。

魏国求和,秦国就按照范雎远交近攻的计策,先向韩国进攻。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自强不息的历史典故启示

全文共 1936 字

+ 加入清单

人世沉浮如电光石火,盛衰起伏,变幻难测。如果你有天才,勤奋则使你如虎添翼;如果你没有天才,勤奋将使你赢得一切。命运掌握在那些勤勤恳恳工作的人手中。推动世界前进的人并不是那些严格意义上的天才,而是那些智力平平而又非常勤奋、埋头苦干的人;不是那些天资卓越、才华四射的天才,而是那些不论在哪一个行业都勤勤恳恳、劳作不息的人们。即使你身体有残缺,即使你没有过人的天资,即使别人看不起你。但是,只要你自强不息,就能改变别人对你的看法,就能开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天赋超常而没有毅力和恒心的人只会成为转瞬即逝的火花。许多意志坚强、持之以恒而智力平平乃至稍稍迟钝的人都会超过那些只有天赋而没有毅力的人。懒惰是一种毒药,它既毒害人们的肉体,也毒害人们的心灵。无论多么美好 的东西,人们只有付出相应的劳动和汗水,才能懂得这美好的东西是多么的来之不易。

真正的智慧总是与谦虚相连,真正的哲人必然像大海一样宽厚。浅薄的嫉恨和无知的轻蔑都是真正不尊重劳动、不尊重勤劳的表现。人们常说:播下行为的种子,你就会收割习惯;播下习惯的种子,你就会收割性格;播下性格的种子,你就会收割一定的命运。 “闻鸡起舞早耕耘,天道酬勤有志人。”让我们养成勤劳的习惯,培养勤奋的性格,收割丰收的果实!

我曾用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题,要学生写文章。发现学生虽能从正面理解“自强不息”之意,然对其深厚的意蕴却是不甚了了的;至于“厚德载物”,绝大多数人更是字面意思亦不能了然,对此我觉得非常遗憾。

我曾对人说,我国学校校训之最佳者,当推清华大学的校训,因为它表述的是传统文化的精粹。“自强不息”,出于《易·乾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上的日月星辰在不断运行,这就是“天行健”的意思。君子效法天,要像天那样不断运行,不断努力。“厚德载物”,见《易·坤》:“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土地的地势就是厚广,可以承载万物,君子取法地,要积累道德,方能承担事业。

所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要人们效法天地,在学、行各方面不断去努力。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人源于天地,是天地的派生物,所以天地之道就是人生之道。古代不少学者,能深刻体认这种精神并自觉加以践履,如孔子,自述“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孔子有一次在河边对学生们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就是激励他们效法自然,珍惜时光,努力进取。

明末顾炎武有诗云: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他认为“有一日未死之身,则有一日未闻之道”。王夫之于垂暮之年,疾病卧床,犹克服各种无法想象的困难,勤奋著书。《姜斋公行述》说他:“迄于暮年,体羸多病,腕不胜砚,指不胜笔,犹时置楮墨于卧榻之旁,力疾而篡注。”他们所体现的,都是这种精神。这种精神由于人们的践履,使我们后人仍时时感受到它那幽杳的理性与璀璨的美。传统文化中富含极有价值的东西是绝无疑义的,对这一点,人们口头上似也都能道,然我总觉得等闲视之或视而不见者仍滔滔皆是。如此优秀的自家珍藏不知宝爱教人不可思议,近来读到一条注释尤让我叹息不已。《朱子语类》载朱子语曰:“试思人以眇然之身,可以赞天地之化育;以常人而可以为圣贤……。”某大学出版社出版之《朱子语类选注》注“赞”字为“称颂,赞美”,真是大错特错。这里的“赞”,应解为“助”,人可以助天地之化育,是儒家所乐道的,这也是传统文化的一种常识。注释者的无知令人吃惊。同书又注禅家话头“云在青天水在瓶”云:“要考查行为的结果,考虑到行事的困难。”更是胡说八道。如果敢于注释古书的人如此不学浅陋,对传统文化如此隔膜无知,则前面说到的我的学生们不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出处与意蕴,也就不足为奇了。可见传统文化的精髓与人们已疏离到何等程度。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意思是说多做好事,善事日积月累就象滴水汇成江河湖海而升华为高尚的品德,具有高尚品德的人就会受到人们的拥戴,恪守道德准则的团体就会与时俱进,健康发展。笔者认为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之所以虽历尽沧桑却一脉相承依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是一代代龙的传人上下求索扬善弃恶的必然结果。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孔子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为人民服务”,都无不劝诫提倡人们从善。从这个角度说,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追求“善”的历史。所谓“善”就是“好”,“善事”就是遵循大多数人认可并遵守的行为准则或游戏规则所做的“好事”。的意思“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与各位兴业同仁共勉,愿我们为荣誉、为国家多做“善事”,积“小善”为“厚德”。

“天道酬勤,厚德载物”,伟大的成功和辛勤的劳动成正比,而增厚美德以容载万物应成为我们崇高不变的追求,自强不息,是一切成功的源泉!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我喜欢的中国历史典故作文550字

全文共 549 字

+ 加入清单

凿壁偷光

中国有许多历史典故,据我了解的有:望梅止渴、完璧归赵等。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凿壁偷光。

古时候,有一个人叫匡衡,他年幼时十分爱学习和读书。但家里很穷,买不起蜡烛。那时候的书很贵,有书的人都很珍惜那书,没有孩子愿意借给匡衡。邻居家是有钱人,也瞧不起匡衡,不愿给他一根蜡烛。匡衡为了有书看,就去给其他有钱人干农活,不求工钱,只求有书看,于是,每天休息时间,他都会得到一本书。可白天看书的时间太少了,在晚上看书是最佳时机。但又没有光亮,这使匡衡很苦恼。

有一次,他躺在床上,偶然看见,跟邻居家隔开的墙壁上有一眼非常小的窟窿,从邻居家那儿透来一道明亮的光。匡衡突然想出了一条妙计。他拿出书本,放到那一眼窟窿下,一个个字体看得清清楚楚。他想:如果窟窿再大一点的话,那不就看得更清楚了吗?

于是,他拿出一把锤子,想把窟窿凿大一点。谁知喧闹的捶打声和小石子儿的滚落声惊动了邻居。邻居以为匡衡是来偷东西的。就气愤地对他和他的父母说:“你们是怎么教孩子的,竟然让他偷东西!还有,你这孩子真是没有教养!”但当匡衡对邻居说出了他真正的目的时,邻居为匡衡勤学好读的精神所感动,并让他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在明亮宽敞的环境下看书,学习。匡衡长大后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勤奋使人进取,好学是通往知识的海洋。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你所不知道的红军长征历史典故

全文共 295 字

+ 加入清单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途中,红军以自己特有的方式,通过会议、报纸、标语、歌曲、戏剧等手段,向战士不断宣传部队纪律,向群众宣传红军的人民军队性质以及红军“为中华民族解放而战斗”的任务,从而使人民群众真正地了解红军,爱戴红军。红军播撒的革命火种遍及十数省,并在那里开花、结果。

而这一切构成的长征文化,集中反映了这支文明之师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沿着当年红军走过的路,本报三路记者站在今天的时间坐标点回望,70多年前的这支队伍在二万五千里征途中,除了艰难地跋涉、艰苦地战斗,还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为什么长期以来,国内外有那么多团体或个人一直热情不减地追寻着他们的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孙膑庞涓斗智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572 字

+ 加入清单

魏惠王也学秦孝公的样,要找一个商鞅式的人才。他花了好些金钱招徕天下豪杰。当时有个魏国人叫庞涓的来求见,向他讲了些富国强兵的道理。魏惠王听了挺高兴,就拜庞涓为大将。

庞涓真有点本领。他天天操练兵马,先从附近几个小国下手,一连打了几个胜仗,后来连齐国也给他打败了。打那时候起,魏惠王更加信任庞涓。

庞涓自以为是了不起的能人。可是他知道,他有一个同学齐国人孙膑(音bìn),本领比他强。据说孙膑是吴国大将孙武的后代,只有他知道祖传的《孙子兵法》。

魏惠王也听到孙膑的名声,有一次跟庞涓说起孙膑。庞涓派人把孙膑请来,跟他一起在魏国共事。哪儿知道庞涓存心不良,背后在魏惠王面前诬陷孙膑私通齐国。魏惠王十分恼怒,把孙膑办了罪,在孙膑的脸上刺了字,还剜掉了他的两块膝盖骨。

幸好齐国有一个使臣到魏国访问,偷偷地把孙膑救了出来,带回齐国。

齐国大将田忌听说孙膑是个将才,把他推荐给齐威王。齐威王也正在改革图强。他跟孙膑谈论兵法后,大为赏识,只恨没早点见面。

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派庞涓进攻赵国,围了赵国的国都邯郸(音hándān,今河北邯郸西南)。第二年,赵国向齐威王求救。齐威王想拜孙膑为大将,孙膑忙推辞说:“不行。我是个受过刑的残废人,当了大将,会给人笑活。大王还是请拜田大夫为大将吧。”

齐威王就拜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发兵去救赵国。孙膑坐在一辆有篷帐的车子里,帮助田忌出主意。

孙膑对田忌说:“现在魏国把精锐的兵力都拿去攻赵国,国内大多是些老弱残兵,十分空虚。咱们不如去攻魏国大梁。庞涓听到了,一定要放弃邯郸,往回跑。我们在半道上等着,迎头痛击他一顿,准能把他打败。”

田忌就按照这个计策做去。庞涓的军队已经攻下邯郸,忽然听说齐国打大梁去了,立刻吩咐退兵。刚退到桂陵(今河南长垣西北)地方,正碰上齐国兵马。两下里一开仗,庞涓大败。

齐国大军得胜而归,邯郸之围也解除了。

公元前341年,魏国又派兵攻打韩国。韩国也向齐国求救。那时候,齐威王已经死了。他的儿子齐宣王派田忌、孙膑带兵救韩国。孙膑又使出他的老法子,不去救韩,却直接去攻魏国。

庞涓得到本国的告急文书,只好退兵赶回去,齐国的兵马已经进魏国了。

魏国发动大量兵力,由太子申率领,抵抗齐军。这时候,齐军已经退了。庞涓察看一下齐军扎过营的地方,发现齐军的营盘占了很大的地方。他叫人数了数做饭的炉灶,足够十万人吃饭用的。庞涓吓得说不出话来。

第二天,庞涓带领大军赶到齐国军队第二回扎营的地方,数了数炉灶,只有能够供五万人用的了。

第三天,他们追到齐国军队第三回扎营的地方,仔细数了数炉灶,只剩了两万人用的了。庞涓这才放了心,笑着说:“我早知道齐军都是胆小鬼。十万大军到了魏国,才三天工夫,就逃散了一大半。”他吩咐魏军没日没夜地按着齐国军队走过的路线追上去。

一直追到马陵(今河北大名县东南),正是天快黑的时候。马陵道十分狭窄,路旁边都是障碍物。庞涓恨不得一步赶上齐国的军队,就吩咐大军摸黑往前赶去。忽然前面的兵士回来报告说:“前面的路给木头堵住啦!”

庞涓上前一看,果然见道旁的树全砍倒了,只留下一棵最大的没砍,细细瞧去,那棵树的一面还刮去了树皮,露出一条树瓤来,上面影影绰绰还写着几个大字,因为天色昏暗,看不清楚。

庞涓叫兵士拿火来照。有几个兵士点起火把来。趁着火光一瞧,那树瓤上面写的是:“宠涓死于此树下。”

庞涓大吃一惊,连忙吩咐将士撤退,已经晚了。四周不知道有多少箭,像飞蝗似的冲魏军射来。一时间,马陵道两旁杀声震天,到处是齐国的兵士。

原来这是孙膑设下的计策,他故意天天减少炉灶的数目,引诱庞涓追上来。他算准魏兵在这时辰到达马陵,预先埋伏着一批弓箭手,吩咐他们只等树下有火光,就一齐放箭。庞涓走投无路,只得拔剑自杀。

齐军乘胜大破魏军,把魏国的太子申也俘虏了。

打这以后,孙膑的名气传遍了各诸侯国。他写的《孙膑兵法》一直流传到现在。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卫懿公玩鹤丧志亡家国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2662 字

+ 加入清单

当初,卫懿公继位的时候百姓都不怎么拥戴他,原因在于他的父亲卫惠公。卫惠公设计杀害了自己的哥哥才登上了王位,因此对于卫懿公的统治地位,卫国的很多人都是持否定态度的。按理说,卫懿公应该好好表现,尽快地收揽人心才对,可是他不仅没有这么做,反而反其道而行,整天歌舞升平,不理朝政。

卫懿公可以算是一个比较奇怪的人,他不像别的君王那样喜欢女人,却疯狂地爱上了鹤。在他的后宫里最多的不是女人,而是鹤,比宫女还要多的鹤。宫女们每天的任务不是伺候妃嫔,而是伺候这些“鹤娘娘”。为了得到一只喜欢的鹤,卫懿公不惜重金购买。整个卫国的人都知道,于是很多人都来献鹤,以此来获得奖赏。

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那些达官贵人们为了讨卫懿公开心,都把心思用在了寻找上等的仙鹤上面,根本没时间处理国事。而卫懿公对于人们的进献也是来者不拒的,不管是什么样的鹤他都照单全收。对这些宠物,卫懿公简直到了痴迷的程度,他将鹤们分成上下两等,就像自己的女人一样都给封了号。上等鹤可以享受大夫级别的待遇,稍微差一点的也能享受士的待遇。

卫懿公和他的鹤群形影不离,他每次出行都要带着它们。卫懿公命人给这些鹤制造了一辆很特别的车,其豪华程度不亚于自己的座驾。卫懿公每次出行,百姓们便会聚集起来看热闹。因为那景象实在是很壮观。只见一辆豪华的大车上站着很多东张西望的鹤,在这辆车的后面跟着卫懿公的座驾。鹤群在前,因此人们都戏称它们为“鹤将军”。

养着这么一大群宠物,而且它们的数量一直在上升,时间一长问题渐渐显露出来了。首先就是环境问题,这么多鹤每天都要排出很多污秽之物,王宫里每天都被这些浊气熏染,卫懿公自己也受不了了。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命人时刻跟随在鹤后面,一旦产生粪便立刻清除。接下来还有吃的问题,仙鹤可不像别的动物那样,什么都能吃。它们吃的都是高贵的食物,不然它们的肠胃受不了。这么多鹤每天都要供给不少粮食,王宫就快撑不住了。

开始,卫懿公还自己省吃俭用给它们吃,可是时间长了也不是办法,说不好还得把自己饿死。最后卫懿公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运用君主的权威,将养鹤的重担交到百姓的肩上,开始对百姓征收重税。

百姓们本来就对这位君王不满意,这下子竟然要夺取百姓的口粮来喂养动物,顿时民怨四起。大夫石祁子为人忠直,他洞察民情,和宁庄速一起向卫懿公进谏,但都被卫懿公给训斥了出来。

正当卫懿公沉迷于鹤的时候,亡国的危险已经慢慢袭来。

北狄这个少数民族在周朝以前就已经相当强盛了,等到周武王灭掉商朝之后,北狄迫于周朝的威力,不得不向其臣服。可是等到平王东迁之后,北狄又开始蛮横起来,不断入侵、骚扰周王朝的各封国。

北狄部落首领腔瞒非常喜欢到中原各国游历。这时中原的霸主是齐桓公,齐国正率兵解救燕国,攻打多次骚扰燕国的山戎国。腔瞒认为,今日齐国可以攻打山戎,明日自然也会攻打北戎。为了先发制人,腔瞒发兵二万突袭了紧挨他的邢国,正要攻破都成之时,得到齐国的救援军队正在赶来的消息。腔瞒知道自己不是齐国的对手,于是移兵至卫国。

此时卫懿公正想带着鹤群出游,接到北狄军正大举入侵卫国的消息,顿时十分震惊,他在慌乱之余急忙通知各将领准备迎战。百姓们本来就对卫懿公有意见,竟然为了一群动物来夺自己的救命粮食。于是大家都逃到了山中避难,没有人愿意为他卖命。卫懿公一怒之下,令人逮捕了很多外逃的百姓,当面质问他们原因。

没想到大家众口一词:“您还用我们替您打仗吗?在您的身边就有将军可以抵御北狄人。”

卫懿公很不解地问道:“哪位将军?”

百姓都说:“鹤将军。”

卫懿公很无奈地说道:“它们不过是一群禽兽,怎么能抵挡强敌呢?”

众人笑道:“既然不能作战,就是一群没用的东西。您养着这群无用之物而不去养有用之人,所以大家都不愿意为你卖命啊!”

卫懿公感到很难为情,他向人们说道:“我愿意把所有的鹤送给你们,你们能帮我抵御外敌吗?”

此时石祁子站出来小声对卫懿公说道:“您现在才办这件事似乎太晚了。”

卫懿公是个很固执的人,他急忙令人将鹤群往外赶。可是这些鹤都被圈养惯了,根本不想离开自己的安乐窝,任凭众人怎么赶都不走。

没有办法,这么多人也不能都去赶鹤,敌人的大军就要打进来了,百姓的动员工作还是要做的。石宁二大夫只好亲自去游说百姓,向人们讲述卫懿公的悔过之意,这样百姓们才开始慢慢集合起来。这时候狄兵已经杀进了国境,顷刻间接到三次战报。石祁子建议向齐国求助,可是被卫懿公给否定了。因为之前两国有一些过节,而卫国一直没有向齐国赔礼道歉,这次要向人家求助,卫懿公总是有些心虚。www.gs5000.cn

最后只得拼死一战,况且卫懿公也存在着一些侥幸心理,说不定上天相助还能打个胜仗呢。宁速主动请缨,要求自己率军迎战北狄,让卫懿公留守都城。可是这次卫懿公不糊涂了,他知道如果自己不亲自出征,难以稳定将士们的军心。在出征之前,卫懿公将自己随身携带的玉佩交给了石祁子,作为代理国政的信物。而后又交给了宁速一支象征军权的箭,命他驻守都城。卫懿公临走发誓,不胜北狄,绝不回城。他将一切交代完毕便率军出征了。大夫渠孔为将,于伯为副将,黄夷为先锋,孔婴齐为后队。

在迎敌的路上,士兵们都在悄悄地唱着哀歌。卫懿公听不清楚,到了晚上偷偷地去听,才听清了歌词:“鹤食禄,民力耕;鹤乘轩,民操兵。狄锋厉兮不可撄,欲战兮九死而一生!鹤今何在兮?而我瞿瞿为此行!”看到人们对自己的怨恨这么深,卫懿公感到非常苦闷。再加上大夫渠孔用法太严,人心更加涣散。

可是卫军还没有走到边界就遇见了北狄军,只见他们三三两两,十分散漫,一点都没有军人的样子。渠孔见后感到十分得意:“我还以为北狄军有多厉害,原来只是徒有虚名,看我怎么收拾你们这些乌合之众。”他命人击鼓前进,可是却没想到这不过是敌人的诱兵之计。等到他们进入了敌人的埋伏圈,狄军就如潮水般涌现出来,将卫军分割成了三段,令其首尾不能相顾。卫国军队本来就没有多少士气,看到敌人如此凶猛,立刻就弃车而逃了。

渠孔见事情危急,便建议卫懿公换上便装,换成其他车辆伺机冲出重围。卫懿公此时也心灰意冷,说道:“就这些人能把我救出去?行了,我宁愿一死,来给百姓谢罪!”话刚说完,前队卫兵已经伤亡殆尽,黄夷战死,孔婴齐自知无力救出国君,也自刎而死。最后卫懿公被狄军砍为肉泥,全军俱没。

所谓玩物而丧志,卫懿公因为爱鹤而亡了国,实在是一大悲哀。其实饲养宠物并不是什么大的过错,可是凡事都要有个度,如果超过了限度,再好的事都会变成坏事。卫懿公的死只怪他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鹤的身上,一个君主对国事全无兴趣,即便没有外敌的入侵,谁能保证不会因为内乱而灭亡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历史典故

全文共 401 字

+ 加入清单

项籍年轻时,学习文字知识没学成,就去学剑,又没学成。项梁很生他的气。项籍说:“学文字能够记写自己的名姓就行了,学剑只能对抗一个人,不值得学,我要学习‘万人敌’。”

于是项梁就教项籍兵法。项籍很高兴,略微知道其中的意思,又没学完。

项梁曾经因罪案受牵连,和项籍一起逃到吴中郡。吴中郡有才能的士大夫,本事都比不上项梁。每当吴中郡有大规模的徭役或大的丧葬事宜时,项梁经常做主办人,并暗中用兵法部署组织宾客和青年,借此来了解他们的才能。项籍身高八尺多,力量能举起大鼎,才气超过常人,即使是吴中的子弟,全都畏惧项籍了。

项羽学剑不成,却成了中国五千年公认第一的猛将;学兵没有学完,却成了战无不胜的军事奇才,所谓的“兵仙”韩信,在楚汉相争四年中一直不敢与其正面交锋,最后该下一役,在楚军无援军、无冬衣、无粮草、无归路的情况下,以60万大军围歼10万楚军,才将项羽主力击溃。项羽不学的是僵死的知识,他爱研究的是实用的兵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围魏救赵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849 字

+ 加入清单

围魏救赵,讲述了一场战国时期经典的战役,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围魏救赵的历史典故,一起来看一下吧。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释义】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历史典故】

齐威王三年,魏惠王想一泄失去中山的仇恨,便派大将庞涓前去攻打。魏将庞涓认为中山不过弹丸之地,距离赵国又很近,不如直接攻打赵国的都城邯郸,既能解旧恨又能削弱赵国,可谓一举两得。于是,魏惠王调拨五百战车,由庞涓率领,直奔赵国。

庞涓治军有方,军队战无不胜,很快便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形势危急。第二年,赵国迫于无奈只得向齐国求救。齐威王任命田忌做主将,孙膑做军师,领兵前往救援。

田忌与孙膑率兵进入魏赵交界之地,田忌本来打算领军直接去赵国与魏军作战,孙膑制止说:“如今魏赵两国相互攻打,魏国的精锐部队必定在国外精疲力竭,老弱残兵在国内疲惫不堪。你不如率领军队火速向魏国的国都大梁挺进,占据它的交通要道,冲击它军备空虚的地方,魏国国都被围困,魏王肯定会下令庞涓放弃攻打赵国而回兵自救。我们再在庞涓回师的必经之路,中途伏击他,必定可以大获全胜。这样,我们不但可以一举解救赵国之围,而且可坐收魏国自行挫败的成果。”

田忌听取了孙膑的意见,出兵围困魏国的都城大梁,魏王果然下令庞涓回军自救。庞涓收到魏王的命令后,丢掉粮草辎重,星夜从赵国撤军回国。孙膑预先在魏军回国的必经之地桂陵设下埋伏,当魏军经过时,齐军突然出击,大败魏军。齐国军队大胜,赵国的危机也相应解除了。

【成长心语】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这样的定理在科学研究领域,是成立的,但它并不一定适用于现实生活中。当我们身陷困境时,与对手发生正面的冲突,以此来解决问题,固然是一种方法,不过绝不是最聪明的方法。身处困境之中,只要我们不被自己的处境吓倒,静下心来,认真寻找对手的软肋,绕过对手的正面攻击,从其软肋下手,一样可以摆脱困境,甚至还有可能转败为胜。所以,有些时候,两点之间“曲线”最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逐客令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2986 字

+ 加入清单

吕不韦为了一个落难的王孙异人,真是倾家荡产,费尽心机,给他争到太子的地位,又给他娶了赵姬,养了这位秦王政。在他看来,秦王政就算是叫他一声“爸爸”也不过分。那赵姬本来是吕不韦介绍给异人的,如今当上了太后,当然也是吕不韦的一党。他的权势可想而知了。秦王政是中国历史上真正了不起的人物。他的聪明、智慧、见解和魄力都很突出。年轻时候,一切事情全由吕不韦和太后作主。一到二十二岁上,他就要执掌大权,自己作主,反倒觉得吕不韦是碍手碍脚的人了。公元前238年(秦王政9年),太后赵姬跟长信侯嫪毐[l逐客令的历史典故o四声逐客令的历史典故i三声]造反,附和他们的人也不少。秦王政剿灭了这群乱党,杀了嫪毐,又把嫪毐私通太后所生的两个小孩子也全杀了。案子重的抄灭了二十多家,比较轻一点的四千多家都迁到巴蜀去。

又过了一年,他觉得自己已经有了实力,而且眼瞧着吕不韦的主张和做法跟他不对头,就拿出主子的手段来,要把吕不韦也拿来治罪。原来吕不韦也像孟尝君、信陵君、平原君、春申君一样,养了三千多门客,其中有学问的人也不少。吕不韦叫几个能够编书的人,根据他的意见,写了一部书,叫《吕氏春秋》,大约有二十多万字。这部洋洋大篇的著作在秦王政八年的时候才写成功。吕不韦看了很满意,把全部书在咸阳市门公布,还出了一个赏格:有谁能够在这部书上增加一个字或者删去一个字的,赏一千金。一来,那部书在当时也实在写得不坏;二来,谁那么大胆敢修改文信侯的文章?可是秦王政就不能同意《吕氏春秋》所提出的主张。什么“天下不是一个人的天下,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这种话是跟秦国一百多年来所奉行的商鞅的主张大不相同,不合秦王政的口味。他不能同意吕不韦的主张和做法,就借着嫪毐造反的案件,旧事重提,说嫪毐是吕不韦保举的,说他跟去年的叛变多少也有牵连。没想到朝廷上的大臣多半都跟吕不韦有交情。大伙儿禀告说:“文信侯辅助先王,立过大功;再说他对于嫪毐的事也许有点嫌疑,可是没有真凭实据,哪儿能就办他呐?”秦王政碰了个钉子,可是决不后退,也不跟钉子硬碰,他会绕着弯儿走。他听了大臣们的话,把吕不韦放了,可是收回了相印,叫他回到本国去。

各国诸侯一听到文信侯离开了咸阳,都抢着打发使臣去请他当相国,秦王政怕他到了别国对秦国不利,就写了一封信给他。那信上说:“嫪毐的叛变跟你有关。我不忍治罪,让你回国,原本是宽大为怀,给你一个悔过的机会。你反倒跟各国诸侯的使臣来往,你哪儿对得起我的一番好意呐?请你带着家眷搬到巴蜀去吧。我划给你一座城,给你养老。”吕不韦知道秦王政决不能把他放过去。要是真信了让他养老的话,那未免太天真了。再活下去只有多受罪,他就喝了毒酒自杀了。

秦王政杀了吕不韦,把他的门客都轰走了。他疑惑着:别国的人为什么跑到秦国来做官呐?一个人不能爱护本乡本士,还能爱护秦国吗?再说,秦国的事,他可以叫秦国人来办;秦国的朝政应当由他自己来管。他越想越有道理,就下了一道命令:“凡是别国来的客人不许住在咸阳。凡是在秦国做官的别国的人,一概免职,三天之内离开秦国。谁要收留别国的人一概治罪。”

这道“逐客令”一出来,所有别国的人都给轰出去。被轰出去的大小官儿当中有个楚国人叫李斯。他本来是儒家的大师荀卿的弟子,一向在吕不韦的门下。吕不韦把他推荐给秦王政,秦王政曾经拜他为客卿。这回李斯给轰出咸阳城外,非常懊恼。一路上他还想着办法。如果因为他是吕不韦一派的人而给秦王轰出去,那他以后不提吕不韦也行啊。只要秦王能够用他,别说是吕不韦,就是他老师荀卿的主张,他也不妨扔了。左思右想,他决定再撞一回大运。他就写了一个奏章,叫秦国人去送给秦王政。秦王政拿过来一瞧,上头写着:

从前穆公搜罗人才,从西边得到了由余,从东边得到了百里奚,从宋国迎接了蹇叔,从晋国迎接了丕豹和公孙枝。由余、百里奚、蹇叔、丕豹、公孙枝都不是秦国人,可是穆公用了他们,收服了二十个小国,当了西方的霸主。孝公用了魏国人公孙鞅,改革制度,移风易俗,人民增加了生产,国家因此富强。惠王用了张仪,征服了三川、巴蜀、上郡、汉中、郢都这些地方,扩张了好几千里的土地,粉碎了六国合纵的计策。昭王用了范睢,废了穰侯,轰走了华阳,加强了公家的势力,实行远交近攻的计策,一步步地扩大了地盘。这都说明穆公、孝公、惠王、昭王都是借重外来的人,做了大事。要是这四位君王不搜罗人才,不重用外来的人,泰国哪儿能有像今天这样的富强?这么看来,外来的人并没有对不起秦国的地方,凭什么要轰走外来的人?再瞧大王所喜爱的东西吧:昆山的白玉、随县的明珠、吴国的宝剑、北狄的快马、江南的金银、西蜀的丹青、齐国的绸缎、郑国、卫国的音乐——这些大王所喜爱的东西,没有一件是秦国出产的!如果不是本国的人不用,不是土产的东西不要,那么:孔雀毛编成的旗子就不能用;鳄鱼皮蒙成的鼓就不能打;宫女们的玉簪、珠圈、绣花的衣裳、五彩的飘带,都得扔了;王宫里精美的象牙的装饰品都应当改为粗糙的木器;音乐队里的丝弦乐器都得废除,一概改成秦国的瓦盆。可是大王不光是喜爱这些好看的装饰、好听的音乐,并且还把赵国的舞女、郑国和卫国的美女都收在后宫里。这是为什么呐?还不是为了享福作乐吗?凡是能够享福作乐的东西,就是别国的也要,并且比起本国的还加倍地爱;一提起人才来,就不分是非曲直,凡不是秦国的就轰出去。这么说来,大王单单看重音乐、珠子、玉器、美人,反倒看轻了有关国家兴亡的人才了!我听说土地广的粮食多,国家大的人口多,军队强的勇士多。泰山不把泥土扔了,所以能够堆得那么高;大海容纳了小河流,所以能够变得那么深;王者不拒绝众百姓,所以能够发扬他的德行。如夺大王轰走外来的人,天下的英雄豪杰只好跑到别的国去了。大王轰走别国的人就是给敌国增加了力量。将来秦国的危险跟祸患那还用说吗?

秦王政一边念着,一边不断地点头。他立刻收回逐客令,打发人叫回李斯,把他官复原职。秦王政向他道歉,接着就问他:“我要兼并六国,统一中原,先生可有什么高见?”李斯说:“韩国离秦国最近,又最软弱。可以先从那儿下手。”

秦王政听了李斯的话,叫内史腾带了十万兵马去攻打韩国。韩王安[桓惠王的儿子]吓得直打哆嗦,叫公子非[就是韩非子]上秦国去求和,情愿割让土地,当秦国的属国。韩非子也是荀卿的弟子,跟李斯是同窗好友。李斯还认为自己比不上他。韩非子从前也劝过韩王安,献过计策,打算叫韩国转弱为强,转危为安,只是韩王安不能用他。这次情况吃紧了,才派他上秦国去。韩非子到了咸阳,一心想做秦国的臣下。他写了几篇文章献给秦王政。秦王政倒挺钦佩他的才能,可是这时候秦王政正信任李斯,听了李斯的话把他扣起来。后来李斯还送他一份毒酒。韩非子问看监牢的人:“我犯了什么罪呀?”他回答说:“一个鸡笼里容不了两只公鸡!人家碰见像公子这么有才干的人,只有两个办法:不是重用,就是害死,根本提不到什么犯罪不犯罪。”韩非子叹息了一会儿,自杀了。

韩王安听说公子非死了,更加害怕了,就投降了秦王政,情愿当他的臣下。秦王政答应了,叫内史腾退兵。韩国既然归顺了秦国,秦王政又想起韩非子来了。可惜他已经死了,秦王政不免有点怪李斯。李斯说:“大王别再心疼他了。我来推荐一个人,论他的才干,要比韩非子强!”秦王政说:“他在哪儿?”李斯说:“他正巧在咸阳。不过他的脾气挺古怪,随随便便去召他是不行的。”秦王政就像招待贵宾一样地派人去请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免死慈母饭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445 字

+ 加入清单

东汉明帝时,会稽吴县人陆续因太守尹兴牵连进楚王刘英谋反案,也被逮捕关进了洛阳监狱。

许多人在酷刑的折磨下无辜死去,陆续虽是一介书生,骨头却很硬,即使被打得皮开肉绽,也没有一句求饶的话。

有一天,狱卒送来一份饭,严刑拷打下始终慷慨陈词、面无惧色的陆续见了,却突然跪下来泣不成声,不能自已。

主审法官听说此事,非常奇怪,就召陆续来问话。

陆续说:“是我母亲跋涉千里来看我,却不能相见,所以心中感到悲伤。”

主审法官大怒,这一定是狱卒为犯人通风报信,串通作案。主审法官立刻下令把值班的狱卒带来当庭对质。

陆续说:“我是因为见了这份饭,认识是出自母亲之手,所以才知道她来了,并非有人通风报信。”

主审法官说:“你怎么知道这饭是你母亲做的呢?”

陆续说:“我母亲做饭,切的肉都是方的,切的葱全都一寸长,所以我知道。”

主审法官派人到客栈调查,果然是陆续的母亲在听到儿子被捕的消息后,心急如焚,不远千里,前来看望儿子。

主审法官深为他们母子的心意相通而感动,就将此事上报给了明帝,明帝于是下诏赦免了陆续,太守尹兴也被释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历史典故:鄂奥之说

全文共 1565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鄂奥之说这个故事有人听说过吗?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历史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这天,彭水村的林木厂门口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只是人们都站在远处,探头探脑地看,私下里虽暗暗叫好,却没一个敢上前去。原来是有人在打人。谁也不想上去掺和,不想惹上麻烦。

打者是一个气宇轩昂的十八、九岁的青年。他面目英俊,双眉斜飞,脸上一股子玩世不恭的神态,胯下骑一匹高大的骏马。这匹马通体发赤,更无一根杂毛。他手中握的是一根丈二的精致马鞭。只见他手起鞭落,鞭鞭不落空,或抽击被打者的脸上、背上,或卷住他的脚踝顺手一拉,不让那人站起身来,他边抽嘴里边不断地叫驾:“我叫你这个贼子再欺侮人!不给你点颜色瞧瞧,只怕你连姓什么都忘记了!”被打的正是林木厂工头吴敏贡。这厮生得人高马大,脸色漆黑,平日里仗着自己是厂里的工头,骂人打人原是他的家常便饭,不料今天撞在鄂奥的手里,被他一顿皮鞭抽了个七荤八素。只见他脸上糊满了血,身上衣服也被抽得犹如蝴蝶一般片片飞舞。他爬起摔倒,摔倒爬起,也不知已经摔了几个跟头。起初他还想仗自己有几分蛮力气,想挨近去与鄂奥拼个死活,不料鄂奥的马术甚精,鞭子又使得炉火纯青,容不得他站起身来。这样一来,他只有挨揍的份儿了。眼看吴敏贡滚翻到后来已是声弱气微,边上站着的一个农民怕惹出人命来,跪下来求道:“少爷高抬贵手,别再打了。等会有个三长两短,小的可吃罪不起!”鄂奥这才收住鞭子,跳下马,走上前去,用鞭梢指着地上躺着的工头道:“吴敏贡,张开你的臭耳朵听了,少爷今天没空,只是轻轻抽了你几鞭,你也用不着躺在地上装死。

待少爷走了以后,如果你胆敢报复,你打他一下,我就再打你十下!如果你胆敢……”话犹未了,地上躺着装死的工头猛地一把抱住鄂奥的腿,使劲一拉,打算趁势拖倒了他,也出了这口恶气。不料鄂奥早就料到这一着,趁他抱他右腿时,左脚脚尖“噌”地蹬了一下他的胸肋,只听见杀猪般一声惨叫,吴敏贡已真的瘫倒在地,胸口三根肋骨早齐齐折断。鄂奥这才长笑一声,一跃上马,挥鞭扬长而去。边上那个农民一看苗头不对,连毛竹也不要了,赶紧返身走了。

这是怎么一回事?原来这天正午,这农民上山砍了根毛竹回家。一路上背着好不沉重,待他走到林木厂门口时,吴敏贡这厮正双手叉腰站在路口。

他是作威作福惯了的,哪里肯给一个平头百姓让道?这农民低着脑袋只顾走路,并没看见他,一不小心将竹梢叶划在这厮的身上。这厮马上暴跳如雷,一声断喝道:“我叫你这狗养的泥腿子不生眼睛!”说着,一手拉住竹竿只一拉,拉得这农民踉踉跄跄倒退了几步,一跤坐倒在地。吴敏贡跨步上前一脚踏住他,拳脚齐下,打得这农民大声求饶。鄂奥正好骑了他的枣红马过来,他路见不平,挥鞭相助,这才有了刚才这一幕。

话说鄂奥打了吴敏贡回家,才跳下马,却不见马夫阿昆来牵马。他心里诧异,叫了一声:“阿昆,你在哪儿?!”

“来了,来了,少爷!”应声从马厩的深处跌跌撞撞走出阿昆老伯来。

只见他两眼红红、泪眼婆婆的,看样子刚刚哭过。鄂奥惊异道:“阿昆,出了什么事了?”阿昆老伯用袖子抹了把眼泪道:“是我的命不好……少爷……我要再也见不着我的水姑了……”鄂奥道:“水姑?她不是你的女儿吗?为什么要见不着她了?”阿昆老伯忍下住又掉下眼泪来。他说:“去年收成不好,我缴不上租,吴波鲁老爷……他逼着我还……还不上,就将水姑抵了债……说是娶她当第八房姨太太……”话未说完,鄂奥的剑眉已竖了起来。

他问:“你说的是那个年近六十的吴波鲁?……水姑好像还只有 15 岁呀?”阿昆道:“正是……我们穷人有什么办法呢?”

鄂奥道:“有这等事?他说什么时候来要人?”“今天……今天晚上……少爷……我不能眼看水姑落入虎口啊……”说着,他已是老泪纵横。鄂奥大怒道:“想不到这老家伙……”他没有再说下去,只是用皮鞭狠狠抽了一鞭屋柱,大踏步走了出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徐文长手对知府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692 字

+ 加入清单

徐渭(1521年~1593年),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青藤道士,又别署田水月,山阴(今属绍兴)人,明文学家、书画家,也是晚明时期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他一生作联很多,《徐渭集》载有对联118副,这在明代是很少见的,而所写40字以上的长联就有12副,在明代几乎没有第二人。尤其是他最先突破百字长联,为绍兴开元寺大殿题的140字长联至今犹存。至今徐文长还有一些作联故事在浙江流传。

徐文长十四岁时来到杭州。当时的杭州知府目中无人,他得知徐文长在杭州赋诗作画,颇受人们赞赏时,大为恼火,认为一个小毛孩子竟敢在他的辖区内舞文弄墨,真是不知天高地厚,便派衙役将徐文长召来对句。威胁他说如对不上,就驱逐出城。徐文长镇定自若,满口答应。知府带徐文长到西湖边,指着XXX*塔,说出上联:“六塔重重,四面七棱八角。”

徐文长没有开口,只是扬了扬手。知府以为对不上,暗自高兴。他得意忘形地指着保俶塔,又出了个上联:“保俶塔,塔顶尖,尖如笔,笔写四海。”徐文长还是一言不发,而是用手指了指锦带桥,向知府拱拱手,然后,又两手平摊,往上一举。

知府见徐文长还是没有回答,就神气十足地说:“连一句也对不出,还算什么神童!”立即下令:“快把他赶出去!”这时,徐文长却理直气壮地哈哈大笑:“休得无礼,下联早就对好了!”知府怒气冲冲地说:“你敢无理狡辩,愚弄本府?”徐文长解释说:“你是口出,我是手对。”“手对!是什么意思?”知府追问道。

徐文长答道:对第一联扬了扬手,就是说“一掌平平,五指三长两短”;对第二联拱拱手,两手平摊,往上一举,是说“锦带桥,桥洞圆,圆似镜,镜照万国九州”。知府听了哑口无言,只好悻悻而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有关以茶代酒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317 字

+ 加入清单

话得从头说起,公元252年,吴太祖孙权病死,其子孙亮继位,由干后宫政变,孙亮之兄孙休上台,到孙休临终时,遗诏儿子继位,任丞相濮阳兴和左将军张布为“顾命大臣”,辅佐幼主。

荒淫、残暴、滥杀,孙皓的罪恶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罄竹难书。相貌堂堂的好青年怎么就变成一个恶魔了呢?有人分析,这是他小时遗留的恐惧种下的祸根。父亲当了太子,后被废又被杀。全家的境况急转直下,从天堂跌到地狱,他从小颠沛流离、担惊受怕,尝尽世态炎凉。而对他家下毒手的,又是血缘最近的亲人,心中的仇恨无以言说。

他戴上了面具,小心翼翼,实际灵魂已扭曲变形,变得乖张暴戾。等他掌握生杀大权,能呼风唤雨,曾经压抑的愤怒终如火山爆发,有悖常论的疯狂,才能让内心得到发泄和满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文天祥起兵的爱国历史典故

全文共 2040 字

+ 加入清单

元兵乘胜南下,进逼临安。四岁的皇帝赵显,只是挂个名的。他祖母谢太后和大臣们一商量,赶紧下诏书要各地将领带兵援救朝廷。诏书发到各地,响应的人很少。只有赣州的州官文天祥和郢州(今湖北钟祥)守将张世杰两人立刻起兵

文天祥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他从小爱读历史上忠臣烈士的传记,立志要向他们学习。二十岁那年,他到临安参加进士考试,在试卷里写了他的救国主张,受到主考官的赏识,中了状元。

文天祥在朝廷做了官之后,马上发现贾似道和一批宦官都是些祸国殃民的奸臣。有一回,蒙古军攻打南宋,宦官董宋臣劝宋理宗放弃临安逃跑,文天祥马上上了一道奏章要求杀掉董宋臣,免得动摇民心。为了这件事,他反被撤了职。后来,他回到临安担任起草诏书的工作,又因为得罪贾似道,在他三十七岁那年,竟被迫退休。一直到了南宋王朝快要灭亡的危急时刻,他才被派到江西去担任赣州的州官。

文天祥接到朝廷诏书,立刻招募了三万人马,准备赶到临安去。有人劝他说:“现在元兵长驱直入,您带了这些临时招募起来的人马去抵抗,好比赶着羊群去跟猛虎斗,明摆着要失败,何苦呢?”

文天祥泰然回答说:“这个道理我何尝不知道。但是国家养兵多年,现在临安危急,却没有一兵一卒为国难出力,岂不叫人痛心!我明知道自己力量有限,宁愿以死殉国。但愿天下忠义的人,闻风而起,人多势大,国家才有保全的希望。”

文天祥排除种种阻挠,带兵到了临安。右丞相陈宜中派他到平江(今江苏苏州)防守。这时候,元朝统帅伯颜已经渡过长江,分兵三路进攻临安。其中一路从建康出发,越过平江,直取独松关(今浙江余杭)。陈宜中又命令文天祥退守独松关。文天祥刚离开平江,独松关已经被元军攻破,想再回平江,平江也失守了。

文天祥回到临安,跟郢州来的将领张世杰商量,向朝廷建议,集中兵力跟元军拼个死战。但是胆小的陈宜中说什么也不同意。

伯颜带兵到了离临安只有三十里的皋亭山(在今杭州东北)。朝廷里一些没有骨气的大臣,包括左丞相留梦炎都溜走了。谢太后和陈宜中惊慌失措,赶紧派了一名官员带着国玺和求降表到伯颜大营求和。

伯颜指定要南宋丞相亲自去谈判。

陈宜中害怕被扣留,不敢到元营去,逃往南方去了;张世杰不愿投降,气得带兵乘上海船出海。

谢太后没办法,只好宣布文天祥接替陈宜中做右丞相,要他到伯颜大营去谈判投降。

文天祥答应到元营去,但是他心里另有打算。他带着大臣吴坚、贾余庆等到了元营,见了伯颜,根本不提求和的事,反而严正地责问伯颜说:“你们究竟是想跟我朝友好呢,还是存心消灭我朝?”

伯颜说:“我们皇上(指元世祖)的意思很清楚,并不是要消灭宋朝。”

文天祥说:“既然是这样,那么请你们立刻把军队撤退到平江或者嘉兴。如果你们硬要消灭我朝,南方军民一定跟你们打到底,对你们未必有好处。”

伯颜把脸一沉,用威胁的口气说:“你们再不老实投降,只怕饶不得你们。”

文天祥也气愤地说:“我是堂堂南宋宰相。现在国家危急,我已经准备好拼一死报答国家,哪怕刀山火海,我也毫不害怕。”

文天祥洪亮的声音,庄严的语言,把伯颜的威胁顶了回去。周围的元将个个吓得惊奇失色。

双方会见之后,伯颜传出话来,让别的使者先回临安去跟谢太后商量,却把文天祥留下来。文天祥知道伯颜不怀好意,向伯颜抗议。伯颜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说:“您别发火。

两国和议大事,正需要您留下商量嘛。”

随同文天祥到元营的吴坚、贾余庆回到临安,把文天祥拒绝投降的事回奏谢太后。谢太后一心投降,改任贾余庆做右丞相,到元营去求降。伯颜接受降表后,再请文天祥进营帐,告诉他朝廷已另外派人来投降。文天祥气得把贾余庆痛骂一顿,但是投降的事已无法挽回了。

公元1276年,伯颜带兵占领临安。谢太后和赵显出宫投降,元军把赵显当作俘虏押送大都(今北京市),文天祥也被押到大都去。一路上,他一直在考虑怎样从敌人手里逃脱。路过镇江的时候,他和几个随从人员商量好,瞅元军没防备,逃出了元营,乘小船到了真州。

真州的守将苗再成听到文丞相到来,十分高兴,打开城门迎接。苗再成从文天祥那里知道临安已经陷落,表示愿意跟文天祥一起,集合淮河东西的兵力,打退元兵。

文天祥正在高兴,哪儿知道守扬州的宋军主帅李庭芝听信谣言,以为文天祥已经投降,是元军派到真州去的内奸 命令苗再成把他杀死。苗再成不相信文天祥是这样的人,但是又不敢违抗李庭芝的命令,只好把文天祥骗出真州城外,把扬州的来文给他看了,叫文天祥赶快离开。

文天祥没办法,又带着随从连夜赶到扬州。第二天天没亮,到了扬州城下,等候开门进城。城门边一些等着进城的人坐着没事都在闲谈。文天祥一听,知道扬州正在悬赏缉拿他,不能进城了。

文天祥等十二个人为了免得被缉拿,改名换姓,化了装,专拣僻静的小路走,想往东到海边去,找船向南转移。

十几个人走了一程,正遇到一队元朝的骑兵赶了上来。他们躲进一座土围子里,幸亏没被元兵发现。

文天祥等日行夜宿,历尽千难万险,终于在农民的帮助下,从海口乘船到了温州。在那儿,他得到张世杰和陈宜中在福州拥立新皇帝即位的消息,就决定到福州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九一八事变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513 字

+ 加入清单

由于执行张学良的不抵抗命令,北大营万名守军(负有守备沈阳职责的装备精良的东北军王牌王以哲独立第7旅)竟被500多人的日军击溃,当晚日军便攻占北大营。

日军进攻北大营时,在沈阳城内的旅长王以哲竟然一再电话命令不准抵抗。据事后统计,日军进攻北大营,东北军伤亡335人、失踪483人,而日军仅死亡2人、伤23人。

从沈阳仓惶撤出的王以哲旅又遭到日军飞机追炸,后来王旅撤到北平时只剩700多人。

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占领沈阳全城。

当时全国最大的沈阳兵工厂(正式名称为东三省兵工厂,设有枪厂、枪弹厂、炮厂、炮弹厂、火药厂等,能生产火炮、轻重机枪、步枪、枪炮弹和火炸药等)和沈阳东塔机场连同260余架飞机、650余门大炮、2300余门迫击炮、2500余挺机关枪、10余万支步枪和手枪、10万余发炮弹、300余万发各种子弹、大批物资器械以及东三省官银总号大金库(存有66万斤黄金和200万元银圆)等,一日之内全部落入日军之手。

辽宁省主席臧式毅被俘,东北边防军代理司令、参谋长荣臻等微服逃走。

日军攻占沈阳后,大肆抢掠公私财物。

张学良时任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司令兼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拥兵30万。九一八事变时,在北平的张学良下令不得抵抗。其时在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只有1万多人,而驻扎在东三省的东北军近20万,关内平津(北平、天津)一带还有东北军11万。

九一八事变时,我是东北边防军驻吉林副司令长官公署卫队团军士教导队学员。听到事变的消息时,我震惊而气愤。

沈阳北大营的轻易得手,使日军更加猖狂,加之后来张学良又违抗国民政府和国民党中央会议固守锦州的命令擅自弃守锦州,并下令东北军撤出东北,短短四个多月,相当于日本国土面积三倍多、工农业资源极为丰富、工业基础国内先进的东三省全部沦陷,三千万同胞陷于日寇铁蹄之下。

由此,东北军名声尽失矣!张学良名声尽失矣!

需要指出的是,发动九一八事变并非日本政府的行为而只是日本关东军的独断专行。就在事变后不久的9月24日,日本内阁会议还决定了“不将事态进一步扩大”的方针。

然而此后日本关东军轻易占领东三省,极大地助长了日本侵华的嚣张气焰。

当时东北军是国内装备最好的军队。中国历史上第一支坦克部队就是张作霖创建的,而张学良则是中国战史上第一个同时动用大炮、坦克和飞机进行作战的将领。

张学良曾回忆说:东北易帜(1928年底)之初,“我们奉天军(东北军前身)拥有40万兵力,有海军,还有飞机、坦克。蒋介石的嫡系军队不过30万,没有海军和飞机。东北军拥有沈阳兵工厂和军事学校(沈阳的东北陆军讲武堂、吉林的吉林省军官教练处和齐齐哈尔的黑龙江省陆军讲武堂分校),装备训练自成一体,军事力量很强。”

日军驻北平特务机关长松室孝良给日本关东军的秘密报告中说:“须知‘9.18’迄今之帝国对华历次作战,中国军因依赖国联,而行无抵抗主义,故皇军得以顺利胜利。……倘彼时中国官民能一致合心而抵抗,则帝国在满(日指东北)之势力,行将陷于重围,一切原料能否供给帝国,一切市场能否消费日货,所有交通要塞、资源工厂能否由帝国保持,偌大地区,偌多人口,能否为帝国所控制,均无确实之把握。同时反满抗日力量之集结,实行大规模之游击扰乱,则皇军势必苦于应付矣。”

九一八事变后,光咱东北抗日义勇军就大规模地跟日本关东军拼了一年多,攻城夺镇,四处袭击,大量歼灭日军的有生力量,打得日寇惊恐不安、狼狈不堪,若装备精良的东北军大军悉数投入并坚决抗敌,小日本绝对嚣张不起来。

如果中国在九一八事变后能够坚决抵抗,东三省决不会轻易沦陷;没有东三省的资源和经济基础,日本就难以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张学良下令不抵抗并将东北军大军撤出东北,过莫大焉!

九一八事变,国耻也!国之奇耻大辱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朱棣兴兵夺皇位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965 字

+ 加入清单

朱棣兴兵夺皇位是靖难之役,又称靖难之变。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朱棣兴兵夺皇位的历史典故,欢迎大家阅读!

朱元璋做皇帝治理国家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他以七十一岁高龄去世后,他意想不到的、自己的儿子与自己的孙子争夺皇位的惨祸发生了。

朱元璋共有二十六个儿子,长子朱标是皇太子,其他皇子被封为亲王,镇抚全国各地。如北平(今北京)的燕王、西安的秦王、太原的晋王等,地处边境,还拥有强大的武装力量,负有防御边疆的责任。

太子朱标最讨明太祖喜欢,但在公元1391年病死。朱标的儿子朱允被立为皇太孙,做皇位继承人。

但是,明太祖还健在时,朱允的那些手握重兵的叔叔们对侄儿就不太客气。朱允看得出来,便向师傅黄子澄请教对付的方法。黄子澄给他讲了历史上汉景帝削平藩王的事例,暗示将来可以运用皇帝权威,削弱他们的兵权。朱允记住了这个办法。

不过,其中潜伏的祸患,明眼人都看得出。有个训导(学校教官)借谈星象变化,上疏明太祖指出,亲王们势力过强,将引发政变,建议及早采取措施,消除隐患。但这一建议触怒了明太祖,上疏人被关进大狱而死。从此,吓得没有人再敢开口。明太祖也不是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而是不愿过早削弱边境防卫力量,也不愿外人插手他的“家事”。他临死时,遗诏不许外地亲王来京参加葬礼,强调各地官吏必须听从朝廷的指挥,就有防止变乱的意思,但为时已晚。

朱允登基后,改元建文,史称明惠帝。他那些拥兵一方的叔叔们都不乐意他的统治,燕王尤其激烈。

燕王名棣(dì),是太祖第四个儿子,从小在军中,又镇守北平二十多年,身经百战,既会打仗,兵力又最强大。

朱棣听到太祖去世,不顾禁令,强行到应天参加葬礼。走到半路,被建文帝派人阻止。

朱棣回到北平,异常愤怒。他一面与各亲王串连,对抗朝廷,一面招兵买马,吸纳人才,加紧练兵,壮大他的武装。

建文帝找到黄子澄,问对付的办法。黄子澄说:“请陛下放心,照当初我对陛下说的办就是了。”

黄子澄找大臣齐泰商议。齐泰要直接抓捕燕王。黄子澄说燕王势力大,不易下手。不如先逮捕其他亲王,削弱反抗势力,再抓他就会容易得多。两人统一了意见,并征得建文帝的同意。于是,周王等几家亲王首先被抓了起来。

为侦察燕王行动,黄子澄又向北平派出了忠于朝廷的高级官员,并调派重兵,加强防范。还在燕王府中安插内应,密切监视。

燕王为争取时间,装起疯来:满街乱跑乱叫,抢人家的酒吃,颠三倒四乱说话。又整天昏睡泥地,大热天里围炉烤火。

齐泰不信燕王真疯。他逮捕了一个燕王府军官,了解到燕王即将起兵造反,立即指派北平最高军政长官张、谢贵带重兵围住燕王府,说是逮捕府中图谋不轨的官员。同时密令北平都指挥张信逮捕燕王。

然而燕王接到张信告密,决心立即起兵。他假装答应交出府中密谋造反的官员,将张、谢贵二人引诱到府中杀死,清除了朝廷安置在他府中的内应,立即迅速占领整个北平,举起了反叛的大旗。

朱棣宣告,起兵是为了清除皇帝身边的奸贼,是“靖难”,也就是平定内乱。这次战争,被称为“靖难之役”,实质上是叔侄间争夺皇位的战争。

建文帝以朝廷的名义,调派军队对叛军实行征讨。朝廷军队(南军)依仗人数众多,财力丰厚,战争的初期,多占优势,几度打到北平城下。但燕军(北军)久经战斗,战斗力强,燕王自己又很会打仗,南军不但没有攻下北平,反而多次被打得大败,损失惨重,北军开始南下。

建文帝生性优柔寡断。燕王还未公开造反时,曾到应天朝见,态度傲慢,不肯跪拜。有大臣建议以此为借口,将他抓住,迁到江西南昌,将战争消灭在没有爆发之前。建文帝却说:“我们是至亲骨肉,不必追究。”放过了他。开战后,建文帝又嘱咐不要杀死燕王,不要让自己背上杀害叔父的罪名。这就大大捆绑住官兵的手脚,燕王几次濒临绝境,都因南军不敢直接伤害他而逃离险境。

双方在河北、山东、河南、江西、安徽之间来来回回,打了三年,互有胜败。

公元1402年,战争出现了转折。燕王大军南下,直扑应天。建文帝所重用的齐泰、黄子澄等人,忠心有余,韬略不足,此时,朝廷方面力量差不多耗尽,文武官员纷纷外逃,京城守备空虚。建文帝无可奈何,只得撤了齐泰、黄子澄的职,又答应将长江以北划给燕王,要求停战。但燕王不肯息兵。

南北军在安徽凤阳附近的齐眉山打了一场恶仗。北军一度坚持不住,想退兵。燕王激励说:“大决战的时候到了,诸军将士许进不许退!违令者斩!”

燕王又派兵袭击南军的粮道,彻底打败了南军。北军长驱直入,围困京城。

南军大将李景隆打开金川门投降。燕王进城直奔皇宫而去。可是,皇宫已经燃起熊熊烈火。

那火是建文帝放的。有人说,建文帝与他的后妃都跳进火中烧死了;有人说,建文帝在混乱之中换了服装,逃出了京城。总之,不见了他的踪迹。

朱棣终于夺得了皇位。第二年,改年号为永乐。他就是明成祖。

齐泰、黄子澄、方孝儒等大批帮助建文帝的大臣被逮捕,遭残酷处死,并诛灭九族,鲜血再一次溅洒应天城。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369 字

+ 加入清单

霍去病是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他是武帝卫皇后的姐姐少儿和霍仲儒的非婚生子,其舅父卫青是抗击匈奴的名将。汉朝的大将军。西汉初年,北方匈奴屡为边患。武帝时国力强盛,开始对匈奴的侵略进行反击。元朔六年(前123),年仅18岁的霍去病以校尉的身份,跟随卫青出征。他率领800骑兵长途奔袭,斩获匈奴2000余人,战功冠于全军,被汉武帝封为冠军侯。在元狩二年(前121),元狩四年(前119)与匈奴军的战斗中,霍去病显露出杰出的军事才能,共斩俘匈奴10万余人。汉武帝很喜欢这个名将,曾下令给他建造府第,但霍去病却拒绝了。他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句洋溢着爱国激情的名言,世世代代激励着后人。元狩六年(前117),年仅24岁的霍去病猝然去世。武帝十分痛惜,在自己将来的陵墓茂陵旁边为他修建了一座状如祁连山的坟墓,用以表彰他抗击匈奴的卓著功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