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农民入党申请书2019(精彩20篇)

农民以耕种为生,他们善良,朴实,身上有着良好的品德。下面是农民入党申请书2019,也许对你有帮助哦。

浏览

5310

作文

147

被征地农民收益比例

全文共 227 字

+ 加入清单

姜大明说,暂时调整实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关于征收集体土地补偿的规定,明确综合考虑土地用途和区位、经济发展水平、人均收入等情况,合理确定土地征收补偿标准,安排被征地农民住房、社会保障。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农民全部纳入养老、医疗等城镇社保体系。有条件的地方可采取留地、留物业等多种方式,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

姜大明说,试点行政区域将合理提高被征地农民分享土地增值收益比例。国务院有关部门将通过推进征地信息公开、完善征地程序等方式,加强群众对征地过程的监督。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回乡当农民的甘祖昌

全文共 439 字

+ 加入清单

1957年,由于战争受伤留下的脑震荡后遗症,时任新疆军区后勤部部长的甘祖昌少将谢绝了组织上让他到上海、青岛等地去治疗和疗养的安排,向组织提出了回老家江西省莲花县农村参加劳动的申请。经批准,甘祖昌带着全家人回到故乡,开始了他从将军到农民不平凡的后半生历程。甘祖昌回乡后,一直过着节俭简朴的生活。他给自己立下规定:不吃超过一元钱一斤的食物,不穿超过一元钱一尺布的衣服。他养猪种菜,连抽的烟也是自己种的,却把70%的工资收入捐给了家乡的建设事业。上级在生活上要按有关规定照顾他,他一一拒绝;省民政厅要给他在县城盖房,他坚决不答应;新疆军区和江西省政协先后两次要给他配小车,他坚持不要。1986年3月28日,甘祖昌因病在莲花逝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交代家人的话是:“领了工资,先交党费,留下生活费,其余的全部买农药、化肥支援农业……”

甘祖昌,1905年生,江西省莲花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参加了长征。在战争年代,曾三次负重伤。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城市人,新农民作文1000字

全文共 975 字

+ 加入清单

缓缓的,大地染上旭辉。缓缓的,他们带着镰刀锄头来。

他们,黝黑粗壮的身体像一头健壮的牛;蓬松的头发下那张满是沟壑的脸颊静静流淌着辛劳与坚定,就像一匹任劳任怨的马;披星戴月,起早摸黑,就像一只拉磨的驴。风轻轻划过,一滴滴汗水在麦浪中飞起又沉下,烈日的强光把举镐挥斧的影子投射在田垄上,跳跃奔腾如巨无霸,喘着粗气,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疲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正是中华几千年的厚土上,哺育了他们,勤劳,善良,坚定,自力更生的中国农民

每天深处在这个飞快旋转的大都市中,穿梭在冷漠,生硬,又摩天大楼组成的水泥森林里,每天来自四方的压力好似一张千斤巨网,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许多的梦想和固执在更多的心不在焉中灰飞烟灭,偶尔被幸运撞得手足失措,却又看着它冷漠地消逝。身处在大城市中,身心疲惫,徘徊又彷徨。

但我们不会沉默,不会堕落。中华大地啊,你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几千年的精神文化积淀在他们身上,坚定,勤劳,乐观,生生不息,正是我们的祖辈,让中华大地生机盎然的农民。我们骨子里流淌着祖辈农民的血液,虽然我们已不在田园乡间,而今,在这个喧嚣的大都市里,继承着祖辈的精神,我们正在描绘着美好的蓝天。

我们不会因为生活中的几个困难,几件小事而破坏了微笑的雅兴;不会因凡事缠身和世俗的羁绊而愁眉苦脸,不会因为一时的失败而终身不前。因为我们骨子里流者祖辈农民乐观坚定的血液,我们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高中的生活旋律紧绷,学业的压力带来沉重的繁琐。但我们不怕苦,不怕累,因为我们骨子里流淌着祖辈农民辛勤的血液。我们在自己的未来上耕种,洒下汗水,看着成功萌芽、长叶、开花,结实,清新,鲜活,从碧绿到熟黄,等待着那份激动,等待着那份欣喜。车来车往,来去匆匆,在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前面,我们依然会伸出援助之的双手,献出一份真挚的爱心。因为我们骨子里流淌着祖辈农民纯朴的血液。“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而今而后,庶几无愧”。仁与义,良善的表现,中华之美德,由我们来发扬。

我们有一颗浴血的心,怀揣着祖辈农民的精神,坚定不移地在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我们自豪地说道:“我们是城市人,我们更是新农民!”

缓缓的,大地染上旭辉。缓缓的,我们带着祖辈农民的精神来。

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翻天覆地的农民生活作文800字

全文共 868 字

+ 加入清单

近三十年来农民们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奔上了小康生活,赶上了时代潮流。现在农民伯伯们可以享受国家的补贴政策了。他们经常笑呵呵地说:“现在种田真好!成本减少了,国家还补贴,而且也不再需要人工耕种了,人工耕种既劳力又费时间,哪像现在一手靠机械化:耕田用拖拉机,收割用收割机……对了,遇到自然灾害现在还有保障呢!

听到这位农民伯伯的话,我不禁想起了爷爷口中所说的那种农耕生活。我的爷爷也是个农民,为了让我好好读书,爷爷经常说起他年轻时候的苦日子。爷爷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说:“我年轻的时候,没有个人的土地,大家全都帮生产队做工,谁做的活多,谁分到的粮食就多一些。我和你奶奶两个人全年做工,一家七口人一年也只能分到两千斤左右的稻子。为了节约粮食,我们每天就喝粥。因为吃不饱,你的姑姑们经常出去找草根吃。那时候田埂上的草都没有了,全被人找去吃了,哪像现在到处是草还没人要——你看看你们的生活多奢侈!”

听了爷爷的话,我不禁拿以前农民的生活与现在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现在的农民伯伯们不愁吃不愁穿,天天吃大鱼大肉,每天都像在过节。虽说比不上城里的白领和私人企业家们,但他们也奔上了小康生活,赶上了社会潮流。他们已经不用再像以前那样整天愁吃愁穿了,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土地,非但不要纳税,还可以享受国家的补贴。国家现在不仅关心有身份地位的高层人员,而且还关心身份卑微的农民们了。这也是国家所提倡的“人人平等”的一个重要体现吧!现在的国家还尊重农民伯伯们的意见了,在以前身份卑微的农民们现在也可以挺起腰杆说话了,这是多么令人可喜的变化啊!

如今这一切一切的变化都要归功于谁呢?那就是我们即将60华诞的伟大母亲——中国!是您让全中国的农民伯伯们可以吃得饱,穿得暖;是您出台了一系列的惠农政策;是您使他们可以站起来说话……

伟大的母亲,我要祝福您,我要歌颂您!作为农民的儿女,我要代表全中国的农民伯伯们祝福您,歌颂您!

“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兄弟姐妹都很多,景色也不错……中国,祝福您,祝福您永远平安……”让我们一起在祖国母亲60华诞的时候唱响这首歌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农民和狗童话故事

全文共 403 字

+ 加入清单

有一个精明能干的庄稼佬,他的家业十分富饶,他养了一条要它在院子里守望,还要它烘面包,除此之外,又叫它锄草浇秧苗。

“他想出什么荒唐主意来啦,”读者叫嚷道,“这简直是乱七八糟。狗还是管管院子得啦;哪一个看见过狗会烘面包,或者浇灌秧苗?”

读者啊!假使我说:“有这回事。”那我是彻底错了,但是问题不在这里。问题在于我们的看家狗把一切都包揽下来,它还求得主人要付它三倍酬报;看家狗心安理得,别人的痛痒与它不相关。

就在这时候,主人收拾一番要上市集,他走了,游逛了一趟,于是往回跑。回来一看,真是后悔莫及,他奔走跳腾,怒火直冒,家里面包没有烤好,秧苗也没灌浇,不仅如此,还让窃贼钻进他的园子,把他的储藏室搜刮精光。

于是他立刻把看家狗臭骂一顿,可是看家狗对所有申斥都有争辩?为了浇灌菜秧它就绝对无法再烤面包,可是浇灌菜秧也没做好,就因为它还得在菜园里巡逻守望,身体累垮了。正当它去烤面包的时侯,它就没能防止窃贼进来偷盗。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当一回小农民作文600字

全文共 649 字

+ 加入清单

上周五的综合课上,张老师带着我们去综合楼后面的菜地上种菜,我们听了,个个都摩拳擦掌。

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到了菜地,我们都迫不及待地跑上前去看,老师对大家说:“先开始刨土,大家去拿锄头吧!”我们争先恐后地跑上前去,有几位同学会,他们就教我们。过了不久,一块土地变得松软起来,我拿起锄头,好重啊!我不由得感叹道。我用力把锄头一砸,一块土被刨了出来,不一会儿,我就筋疲力尽了,只好换一个人来刨。

刨土好了,接下来要干什么呢?对,就是施肥,种菜那儿的姚爷爷提过来一个桶,同学们都纷纷猜测:这是种子吗?还有一个同学开玩笑,说这些是安眠药。姚爷爷为我们解答了难题:这些白色的是施肥用的,姚爷爷给我们示范了怎样施肥:手上抓一把肥料,往空地上一洒就行了,但不能一直在一片空地上撒。我们一拥而上,有些同学还是没听老爷爷的指导,一直在一片地方洒,我一会儿走到这里洒一把,一会儿走到那儿洒一把,大家都干得兴致勃勃。

施肥好了,我们要去拔菜了,一个个小青菜挺着绿色的大肚子,可爱极了。

终于到了最重要的环节了,那就是种菜了,我们同学都兴奋不已,那位老爷爷帮我们挖好沟,就开始种菜了,我们齐心协力,把一个个把好的菜往土里种,特别是金晓她用手挖开土,把菜种进去,再用一些土把菜压住,这样就不会了,她干得热火朝天,而且还很认真,她把一株株菜种的笔直笔直的,就像一位位强壮的小士兵,

我们终于大功告成了,虽然很累,鞋子也很脏,但是我们体会到了劳动的乐趣。特别是那些农民伯伯,他们每天都要工作,但也不喊一声累,每天任劳任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我的农民爷爷

全文共 281 字

+ 加入清单

爷爷是一个勤劳而纯朴的人。

我爷爷今年75岁了,但是身体结实,我爷爷种了2亩多田、1亩多菜和2头猪、一头狗,70只鸡。

我爷爷每年春天就要插秧苗,秋天就收,稻谷在金灿灿的太阳下显得金光闪闪,大家冒着烈日在田地里搞起了双抢,回家后还要喂猪、鸡和狗,省一点心思喂鸡只要在大坪里放上一盆玉米粒和谷子就可以,晚上它们自己走进鸡房。而狗人们只要把吃不完的剩饭给它吃,它就心满意足了。

因为我爷爷是农民,所以分两个时段:一个是农闲,一个是农忙。让我先来说农忙吧,农忙是指农民们忙的时候,人们在田间里干活连喝口水都顾不上;农闲而是相反的。我相信大家不用我说都知道吧!

我爷爷真勤劳。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看到90多岁的“农民将军”夫人而感动

全文共 290 字

+ 加入清单

2013年9月26日,习近平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新华网报道,习近平在讲话时饱含深情地向在场的300多位与会者介绍了一位年逾90岁的老人。习近平说:“我刚才看到这位老前辈,她就是我们的老将军甘祖昌的夫人龚全珍,她今年90多岁了,我看到她以后心里一阵阵的感动。”习近平介绍,甘祖昌是我们共和国的开国将军,江西籍的老红军。新中国成立后,他当了将军,但是他坚持回家当农民。“我当小学生时就有这篇课文,内容就是将军当农民,我们深受影响。”

会见结束后,胸佩全国道德模范奖章的龚全珍老人激动地说,总书记对为新中国作出贡献的老一代人非常尊重,对我们弘扬艰苦奋斗精神给予充分肯定。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我的农民生活作文

全文共 487 字

+ 加入清单

什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只是一个伟大的诗人陶渊明的农民生活,他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农民,所以我觉得他干农活也不是很厉害,所以才会有陶渊明收入水平低的情况,不过这也与当时候的社会环境有关系;真正的农民生活就是一个字,“苦”!

我干农活的时候,每一天早上起床的时候就是在六点左右,天气还是有一些寒冷,如果是一个学生可能还在睡觉,我估计这个时候的城市生活才刚刚开始,而这个时候起床的农民已经是被人嘲笑的了,这样的农民一年到头根本没有什么收入,因为他们太懒了,他们在秋收的时候都是这样的懒惰,那么其他时间就可以想象一下会多么懒,但是对于我这个人来说就是差不多的了,比较我还是不擅长的!

作为农民的我,每一天回去的时候吃的是什么呢?那时候就是有什么就吃什么,一早上干农活早已饿的饥肠辘辘,我这时候什么东西都可以吃,谁还会有挑食的时候,我在这里每一天都是挂面,为什么?因为这个十分的方便快捷,我不用去做饭了,而且吃这个顶饱!

吃完饭你不用想着睡午觉,洗一下碗就可以再次出发了,就这样持续不断的干农活,即使自己已经累的不行了,还是需要坚持下去!这就是作为农民的生活!

[我的农民生活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农民的谚语大全

全文共 4603 字

+ 加入清单

谚语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小编精心为你整理了农民的谚语大全,希望对你有所借鉴作用哟。

1、 麦要浇芽,菜要浇花

2、 处暑根头白,农夫吃一赫

3、 稻如莺色红,全得水来供

4、 寸麦不怕尺水,尺麦但怕寸水

5、 六月不热,五谷不结

6、 六月盖了被,田里不生米

7、 梨花白,种大豆

8、 樟树落叶桃花红,白豆种子好出瓮

9、 立冬蚕豆小雪麦,一生一世赶勿着

10、 清水下种,混水插秧

11、 立了秋,在小一齐揪

12、 旱插,早活;快长,快大

13、 不怕天旱,只怕锄头断

14、 六月到,卖棉被,买灰料

15、 会插不会插,瞅你两只脚

16、 买种百斤,不如留种一斤

17、 七月秋,里里外外施到抽

18、 一季草,两季稻,草好稻好

19、 夏至后压,一担苗,一担薯

20、 会种种一丘,不会种种千丘

21、 花草田种白稻,丘丘有谷挑

22、 千处粪田,不如一处来粪秧

23、 立秋前早一天种,早一天收

24、 破粪缸,不用甩,壅田多餐饭

25、 种田不施肥,你骗它,它骗你

26、 荞不见霜不老,麦不吃风不黄

27、 要想多打粮,包谷绿豆种两样

28、 种种甘薯种种稻,产量年年高

29、 头麻见秧,二麻见糠,三麻见霜

30、 春插时,夏插刻,春争日,夏争时

31、 麦盖三层被,枕着馒头睡、

32、 瑞雪兆丰年

33、 春光一刻值千金,廿四个节气勿等人。

34、 春打六九头,穷人苦出头。

35、 只有自踏车,没有白削花。

36、 若要花,霉里扒。

37、 黄花见白花,四十五日上轧车。

38、 东北风,雨祖宗。

39、 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

40、 床上困勿得,田里了勿得。

41、 六月初一雷个响,棉花便个梗。

42、 六月六,晒得鸭蛋熟。

43、 六月里盖被,十二月里无米。

44、 白露身勿露,赤膊当猪猡。

45、 白露前后一场风,乡下人做个空。

46、 白露白迷迷,秋分稻莠齐。寒露楼青稻,霜降一齐倒。

47、 小雪勿见叶,小满勿见荚。

48、 麦浇芽,菜浇花。

49、 冻断麦根,牵断磨绳。〈麦丰收〉

50、 冬至油菜,年大麦。

51、 冬至离春四十五,一百零五到清明。

52、 养了三年蚀本猪,田里好来勿得知。

53、 三亩棉花三亩稻,晴挨好,雨挨好。

54、 上昼薄薄云,下昼晒煞人。

55、 农业谚语

56、 雨水与农业

57、 春雷响,万物长。

58、 春雨贵似油,多下农民愁。

59、 立春三场雨,遍地都米。

60、 春雨漫了垅,麦子豌豆丢了种。

61、 雨洒清明节,麦子豌豆满地结。

62、 麦怕清明连夜雨。

63、 夏雨稻命,春雨麦病。

64、 三月雨,贵似油;四月雨,好动锄。

65、 春天三场雨,秋后不缺米。

66、 清明前后一场雨,豌豆麦子中了举。

67、 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

68、 春得一犁雨,秋收万担粮。

69、 六月下连阴,遍地出黄金。

70、 春雨满街流,收麦累死牛。

71、 黑夜下雨白天晴,打的粮食没处盛。

72、 一阵太阳一阵雨,栽下黄秧吃白米。

73、 伏里无雨,谷里无米;伏里雨多,谷里米多。

74、 三伏要把透雨下,丘丘谷子压弯桠。

75、 伏里一天一暴,坐在家里收稻。

76、 秋禾夜雨强似粪,一场夜雨一场肥。

77、 立了秋,那里下雨那里收。

78、 立秋下雨万物收,处暑下雨万物丢。

79、 处暑里的雨,谷仓里的米。

80、 处暑下雨烂谷箩。

81、 气温与农业

82、 清明热得早,早稻一定好。

83、 四月不拿扇,急煞种田汉。

84、 夏作秋,没得收。

85、 五月不热,稻谷不结。

86、 六月不热,稻子不结。

87、 六月盖被,有谷无米。

88、 三伏不热,五谷不结。

89、 铺上热得不能躺,田里只见庄稼长。

90、 人在屋里热得跳,稻在田里哈哈笑。

91、 人往屋里钻,稻在田里窜。

92、 人热了跳,稻热了笑。

93、 人怕老来穷,稻怕寒露风。

94、 遭了寒露风,收成一场空。

95、 晚稻全靠伏天长。秋热收晚田。

96、 麦里苦虫,不冻不行。

97、 冻断麦根,挑断麻绳。

98、 冷收麦,热收秋。

99、 降雪与农业

100、 腊月大雪半尺厚,麦子还嫌“被”不够。

101、 麦苗盖上雪花被,来年枕着馍馍睡。

102、 大雪飞满天,来岁是丰年。

103、 大雪下成堆,小麦装满屋。

104、 今冬大雪飘,明年收成好。

105、 大雪兆丰年。

106、 一场冬雪一场财,一场春雪一场灾。

107、 冬雪一条被,春雪一把刀。

108、 腊雪如盖被,春雪冻死鬼。

109、 冬雪是麦被,春雪烂麦根。

110、 冬雪是被,春雪是鬼。

111、 冬雪年丰,春雪无用。

112、 春雪填满沟,夏田全不收。

113、 雪化水成河,麦子收成薄。

114、 春雪流成河,人人都吃白面馍。

115、 下秧太冷怕烂秧,小秧出水怕青霜。

116、 寒损根,霜打头。

117、 桑叶逢晚霜,愁煞养蚕郎。

118、 晚霜伤棉苗,早霜伤棉桃。

119、 棉怕八月连天阴,稻怕寒露一朝霜。

120、 荞麦见霜,粒粒脱光。

121、 八月初一雁门开,大雁脚下带霜来。

122、 寒潮过后多晴天,夜里无云地尽霜。

123、 北风无露定有霜。

124、 霜打片、雹打线。

125、 风刮一大片,雹打一条线。

126、 春旱谷满仓,夏旱断种粮。

127、 春旱不算旱,秋旱减一半。

128、 春旱盖仓房,秋旱断种粮。

129、 不怕种子旱,就怕秋苗干。

130、 不怕旱苗,只怕旱籽。

131、 三年收两头,锅巴盖墙头。

132、 圩田好种,梅雨难过。

133、 圩田好作,五月难过。

134、 圩田隔夜是荒年。

135、 水荒头,旱荒尾。

136、 水荒百日,旱荒一年。

137、 水荒一条线,旱荒一大片。

138、 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收成。

139、 物候与农业(以指示作物为指标预报农时)

140、 九尽杨花开,农活一齐来。

141、 杨叶拍巴掌,老头压瓜秧。

142、 杨树叶拍巴掌,遍地种高粱。

143、 杨叶钱大,快种甜瓜;杨叶哗啦,快种西瓜。

144、 杨叶如钱大,遍地种棉花。

145、 杨叶钱大,要种黄瓜。

146、 飞杨花,种棉花。

147、 柳絮扬,种高粱。

148、 柳毛开花,种豆点瓜。

149、 柳絮乱攘攘,家家下稻秧。

150、 柳芽拧嘴儿,山药入土儿。

151、 柳絮落,栽山药。

152、 柳絮落地,棉花出世。

153、 桐叶马蹄大,稻种下泥无牵挂。

154、 桐树开花,正种芝麻。

155、 桐树花落地,花生种不及。

156、 桐花落地,谷种下泥。

157、 椿芽鼓,种秫秫。椿芽发,种棉花。

158、 椿树头,一把抓,家家户户种棉花。

159、 椿树盘儿大,就把秧来下。

160、 枣芽发,种棉花。枣芽发,芝麻瓜。

161、 枣儿塞住鼻窟窿,提着耧腿耩豆种。

162、 枣儿红肚,磨镰割谷。

163、 榆挂钱,好种棉。榆钱鼓,种红薯。

164、 榆钱唰唰响,种子耩高粱。

165、 榆钱黄,种谷忙;杨絮落,种山经。

166、 桃花开,李花落,种子包谷没有错。

167、 桃花开,杏花败,李子开花卖薹菜。

168、 桃树开花,地里种瓜。

169、 桃花落地,豆子落泥。

170、 犁花香,早下秧。

171、 揪花开,谷出来。揪花开,麻出来。

172、 七里花香,回家撒秧。

173、 大麦上浆,赶快下秧。

174、 柿芽发,种棉花。

175、 麦扬花,排黄瓜。

176、 秧摆风,种花生。

177、 竹笋秤杆长,孵蚕勿问娘。

178、 四月八,苋莱掐,四乡人家把秧插。

179、 四月南风大麦黄,才了蚕桑又插秧。

180、 荷叶如钱大,遍地种棉花。

181、 荷花菡,犁耙乱;荷花开,秧正栽。

182、 菊花黄,种麦忙。

183、 椹子黑,割大麦。

184、 麦黄杏子,豆黄蟹子。

185、 枇杷开花吃柿子,柿子开花吃枇杷。

186、 木瓜开花种小豆,小豆开花收木瓜。

187、 高粱熟,收稻谷。

188、 以指示动物为指标预报农时

189、 布谷布谷,赶快种谷。

190、 斑鸠咕咕,该种秫秫。

191、 蛤蟆叫咚咚,家家浸谷种。

192、 青蛙呱呱叫,正好种早稻。

193、 青蛙呱呱叫,正好种早稻。

194、 青蛙打鼓,豆子入土。

195、 蚕做茧,快插秧。

196、 蚕老棋子黑,准备割大麦。

197、 蚊子见血,麦子见铁。

198、 黄鹂唱歌,麦子要割。

199、 知了叫,割早稻。知了喊,种豆晚。

200、 蚱蝉呼,荔枝熟。

201、 黄鹂来,拔蒜薹;黄鹂走,出红薯。

202、 燕子来,种苋菜。

203、 小燕来,摧撒秧,小燕去,米汤香。

204、 小燕来,抽蒜薹;大雁来,拔棉柴。

205、 大雁来,种小麦。

206、 哈气种麦,不要人说。

207、 嘴哈气,麦下地。

208、 肥料与农业肥料建设

209、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210、 粪是农家宝,庄稼离它长不好。

211、 种田无它巧,粪是庄稼宝。

212、 粪是土里虎,能增一石五。

213、 粪是庄稼宝,缺它长不好。

214、 种地没有鬼,全仗粪和水。

215、 粪草粪草,庄稼之宝。

216、 种地无巧,粪水灌饱。

217、 庄稼要好,肥料要饱。

218、 庄户地里不要问,除了雨水就是粪。

219、 庄稼活,不要问,除了工夫就是粪。

220、 种田不要问,深耕多上粪。

221、 种田粪肥多,谷子箩搭箩。

222、 水多成河,粪多成禾。

223、 人凭饭食长,地凭粪打粮。

224、 人靠饭养,地凭粪壮。

225、 人靠饭饱,田靠肥料。

226、 人要饭养,稻要肥长。

227、 人是饭力,地是肥力。

228、 人补桂圆和蜜枣,地补河泥和粪草。

229、 地靠人来养,苗靠粪来长。

230、 鸟靠树,鱼靠河,庄稼望好靠肥多。

231、 鱼靠水活,苗靠粪长。

232、 油足灯才亮,肥足禾才壮。

233、 灯里有油多发光,地里有粪多打粮。

234、 柴多火焰高,粪足禾苗好。

235、 长嘴的要吃,长根的要肥。

236、 油是粮食盐是劲,庄稼全靠工夫粪。

237、 粮食本是土中生,土肥才有好收成。

238、 谷子粪大赛黄金,高粱粪大赛珍珠。

239、 地里上满粪,粮食堆满囤。

拓展:

人们生活中常用的现成的话。谚语类似成语,但口语性强,通俗易懂,而且一般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形式上差不多都是一两个短句。谚语内容包括极广,有的是农谚,如“清明前后,栽瓜种豆”;有的是事理谚,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的属于生活上各方面的常识谚,如“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类别繁多,不胜枚举。谚语跟成语一样都是语言词汇整体中的一部分,可以增加语言的鲜明性和生动性。

分类根据内容,可分为五类。

1、认识自然和总结生产经验的谚语。如“长虫过道,大雨要到”。

2、认识社会和总结社会活动经验的谚语。如“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3、总结一般生活经验的谚语。如“寒从脚起,病从口入”。

4、歇后语和俗语。歇后语是一种具有独特艺术结构形式的民间谚语,它由两部分组成,前面是假托语,是比喻;后面是目的语,是说明。分为寓意的和谐音的两种,主要用来表现生活中的某种情景和人们的某种心理状态,如“芝麻掉进针眼里--巧透了”。往往具有幽默讽刺意味,比如“老虎戴数珠--假慈悲”。比喻形象,讽刺尖锐,表现里很强,有人甚至把歇后语比做俗语中的“杂文”。俗语是一种形象的定型化的短语,如“纸老虎”、“翘尾巴”、“乱弹琴”、“硬骨头”等。

5、谚语还生动地反映出大量民俗的内容。如“三亩好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坑头”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2024首届全国农民画选展暨研讨会征稿启事

全文共 1363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农民画,是一个充满浓郁生活情趣,源于作者对生活的原始憧憬和心灵反映的画种,它以各地民俗风情为养分,以作者自身生活感悟为源泉,内容丰富,个性鲜明,能体现出浓厚的地域特色。为继承和挖掘这一独特的绘画样式,推动全国农民画(渔民画)艺术的交流与研究,充分发挥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以及全国各地区专家对农民画指导、理论研究的优势和作用,展示中国农民画的现状,使之在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推动和发展,我们将于2016年11月举办“朵云轩杯”首届全国农民画选展暨研讨会。现面向全国农民画作者、爱好者征稿

一、支持单位

上海市文史研究馆 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

二、组委会

主任:郝铁川 马新林

副主任:潘鲁生 骆献跃

委 员(按姓氏笔画):马雄福 忻雅华

刘丽玲 李丽娜 杨海涛 郭 静 奚吉平

梁 江 曹保明

三、评委会

主 任:陈佩秋

副主任:潘鲁生 吴彤章 廖开明

委 员(按姓氏笔画):左汉中 朱国荣

池沙鸿 阮章云 汪观清 张为民 张培础 郑土有

四、投稿与评审(一)投稿

1.作品必须是作者近5年内新作,且未参加过省级以上农民画评奖活动。作品内容与展览主题相符,具有当今时代风貌,要体现农民画的艺术特点。体裁、材料不限。

2.作者须实名投稿,禁用笔名投稿。作品必须作者原创,不得以代笔、抄袭作品投稿,一经发现,取消参赛资格。作品尺寸不超过80×80厘米,每位作者送展作品1件,不收装裱及装框作品。

3.征稿要求及日期:初评时,同时递交纸质和电子稿:

(1)纸质材料:作品照片1张(冲印10寸以上),背后注明作品题目、尺寸、作者姓名;《投稿登记表》;身份证复印件等同时装入信封,并在信封上标明省份、姓名及联系电话寄组委会办公室。

(2)电子稿:作品照片电子版(3M以上,注明作品题目、尺寸、作者姓名)、《投稿登记表》、个人照片,传至指定电子邮箱。《投稿登记表》请登录http://www.shwsg.net网站下载。

初评作品照片(纸质)收件截稿日期:本启事公布之日起征稿,至2016年2 月28日截止(以当地邮戳为准)。

(二)评奖

1.初评结束,入围者由主办方电话或邮件通知,在规定时间内寄作品原件参加复评终评,如在规定时间内未收到作者所寄原件,将视为自动放弃。初评未入围者不另行通知,照片不退。

2.作品原件接受个人和集体送件,鼓励集体送件;作品邮寄时以挂号或快递形式并妥善包装,如在寄送途中有所损坏,主办方概不负责。投稿邮寄费用由选送方承担,不收到付件;退还邮寄费用由主办方承担。

3.通过复评终评,最终从来稿中评选出入展作品200件,其中包括60件优秀奖作品。

(三)展览时间:2016年11月将在上海举行,并将组织举办农民画理论研究研讨会。

五、作者待遇及相关责任

1.组委会将向获奖、入展作者颁发奖金、证书。优秀作品奖金2000元,入展作品奖金500元。免费赠送参展作者展览作品集一本。

2.展览结束后,参展作品退还。

3.组委会对入选画展的作品有研究、摄影、录像、出版及宣传的权利,作者享有署名权。

4.组委会在相关杂志、报纸和网站上对相关活动、获奖作者进行介绍宣传。

特别提示:投稿请以挂号信或快递形式寄至:上海市思南路41号102室,“朵云轩杯”首届全国农民画选展组委会办公室,邮编200020。投稿电子版同时发至邮箱:shwsgart@163.com。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第一次农民体验作文700字

全文共 804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家长委员会又组织新活动了——摘玉米。我对这次的活动充满了期待。

我们7:20出发,向同学王怡蕊老家前进。一路上我们有说有笑,丝毫不知道等待我们的是怎样一场“狂风暴雨”。

我们先参观了玉米地。看着那比我还高的玉米杆,和玉米叶上的虫子,我真的想打退堂鼓了。还好到了地里以后,才发现原来需要家长们把玉米杆给砍倒了

变成了一片“废墟”,这样我们在“废墟”中寻宝就好多了,我们扒开倒地的一颗颗玉米杆,从里面找寻着玉米棒的踪迹

玉米们用厚厚的外套来遮掩自己被虫蛀和发芽的身体。我们在废墟里努力地搜寻着玉米们。但太阳一点也“不捧场”,它丝毫也不顾及我们的感受,无情地烘烤着每一个人。

晶莹的汗珠似一颗颗宝石从我们的脸上滚落下来。但大家依然辛苦地在一棵棵玉米杆中找着玉米的身影,虽然“痒死了!”“累死掉了!!”“啊啊啊啊~~~~”的叫声无处不在,但大家手里可丝毫没有懈怠,仔细地工作着。啊!找完了!我们开始剥玉米皮了,一袋又一袋的玉米来了,剥完了一袋,又来了一袋

但同学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了:“剥完了就可以吃饭了!”一想到美味的农家饭,我就干劲十足,终于,在一番“鏖战”后,玉米终于剥完了,我们回到王怡蕊家。

本以为终于可以休息了,可又一个晴天霹雳打来——还要摘花生!

花生虽不比玉米那样麻烦,但毕竟是土里的,浑身都是泥巴。我随手拿起地上的一棵花生秧抖了抖,用拳包之,继而猛地一拔,一颗颗泥泞的花生就静卧在我的手中了。

它们有的白白的,很光洁,有的坑坑洼洼······,陈思伟妈妈告诉我们说,很光洁的那种是还没成熟的,里面还没长成花生的,只有坑坑洼洼的是已经成熟了的,我又在实践中学了一招。

终于,在我们的手变成“黑爪子”之时,开饭了。大家飞奔向饭厅——因为我们太饿啦!

这次的劳动,我感触颇深,粮食来的真不容易,需要农民伯伯付出多少辛勤的汗水,不能浪费啊,同时也让我深切地理解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意义!

[第一次农民体验作文7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狱中入党

全文共 632 字

+ 加入清单

1913年10月15 日,习仲勋出生在富平的一所农舍里。习仲勋的父亲习宗德是一个心地善良的农民。他耳闻目睹了当时政府官吏的贪污受贿和鱼肉百姓。他跟习仲勋兄弟说长大后不要做官,也不要经商。在严父慈母的教导下,身为长子的习仲勋养成了忠厚、友善、勤劳、忍让、负重的品德。

习仲勋的童年时代,家中虽是粗茶淡饭,但十几口人的大家庭其乐融融。1922年春节过后,9岁的习仲勋到附近的都村小学上学。

1926年春天,成绩优异的习仲勋进入渭北地区最有名的立诚公学高小部。这是一所具有浓厚民主进步色彩的学校,也是渭北地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中心地点之一。习仲勋在这里开始了人生的新起点。他不到13岁就加入共青团,经常接受党团组织的指派,拿着用黑麻纸写的传单,插上鸡毛,送到农民手中,以鸡毛信的形式进行串连,号召农民抗粮抗捐,一时引起强烈反响。

1927年底,习仲勋考入陕西省立第三师范学习,并且继续参加学生活动,经常书写标语,散发传单。

1928年习仲勋因学潮被捕,在监狱里,习仲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随后,地方当局对习仲勋等人进行了4个月的审讯,没能挖出任何消息,只好放人。

习仲勋虽然获释了,但父亲习宗德在他入狱时因思儿心切,积郁成疾,于1928年底去世。家庭的重担压到了习仲勋肩上。他要照顾病重的叔叔和几个年幼的弟弟妹妹。

家境的急剧衰落,生活状况的迅速恶化,处境的艰难,进一步加深了习仲勋对黑暗社会的认识,强化了他从事革命斗争的决心。1930年,习仲勋大步跨向革命队伍的怀抱。那一年他十六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致大山深处的农民作文

全文共 475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看了集电视,看到了大山那里的生活,他们艰苦一直很节俭但对客人毫无保留的奉献,工作又苦又累,换来的却只能维持当天的生活。

他们艰苦而又乐观,贫穷而自立,像小草一样平凡,艰难的成长,却开出了鲜花的颜色。他们每个人只是全国亿万人民的一员,却传传承了大家应该学习的精神。在他们家看不到什么值钱等东西,可是在他们身上看到了很多物价之宝,他们无私,他们真诚,他们用各种爱各种心,让客人感觉在自己家一样。他们普通渺小,但是他们将中华几千年的传统美德用自己的方式,延续传播。他们的力量弱小却尽自己所能帮助别人。

他们的生活要求不高,只要能生活下去就行了,他们不渴望什么,只求不生病,不发生天灾,没有一些税收,他们就心满意足了。

最后也向一些生活在农村的致敬,因为你们种的粮食,养活了全国人民。不管自己是做什么的,当官的也好,开公司的也罢,都要吃饭,饭从哪里来。从农民伯伯种的粮食里来。农民们头顶烈日,脚踩在田里,每天弯着腰,从日出到日落,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劳累着,每年盼望着有个好收成。可是面对无情的天气,毫无办法,在我心里,你们是伟大的,是全国人民的救命恩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农民在油菜地种出“龙袍”图案

全文共 1495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都知道龙袍即皇帝的朝服,上面绣着龙形图案。但是种出来的龙袍你见过吗?

位于六合区龙袍街道省级最具魅力乡村旅游点——长江渔村一片油菜花田内,占地108亩的一件巨款“龙袍”闪亮登场。

谁这么有才,整出这么大一家伙?扬子子晚报全媒体记者今天专门采访了六合龙袍街道办事处分管旅游的负责人陈思。据陈女士介绍,这款大的不能再大的“龙袍”是通过地理测绘标点,连点成线绘图,然后再通过人工播种打造而成。

每年11月都是播种油菜花的时候,年复一年的大面积种植油菜,让龙袍当地人产生了想法:龙袍龙袍,为啥六合的龙袍只有汤包飘出香味传出名气,没有一件真正像样的龙袍能“让人赏心悦目”?于是,一个大胆的“油菜花创意”油然而生,他们找来专业人员花了半个月征集遴选了一件朝服龙袍,但是把电脑施工图放样到油菜地里,却煞费周折。据称,地理测绘出15000个坐标点,在挨个纵横插上木桩,花了1个月。然后再人工播种小麦和油菜,又是两个多月,前后算起来龙袍绣成一共一百天。这些坐标点可以精确地定位“织出”龙袍的每个细节,小到龙爪、章纹都活灵活现。就像眼下不少城里姑娘爱玩的十字绣一样。

“龙袍”长194米,高152米,以油菜花做袍身,绿色苗木做章纹,占地108亩的明黄色巨型“龙袍”在绿色田野衬托下格外壮观。也许有网友发问:油菜花也只有春天盛开,这么一件大自然艺术品会不会“昙花一现”?

对此,陈女士表示,耗费龙袍人一季的辛苦种植的龙袍,作为当地人当然最想让它常伴常新,目前他们派人每天定期巡查木桩坐标的经济作物生长维护状况,等5月份油菜收割后,会考虑下半年种植水稻等经济作物。让游客春看金龙袍,冬看紫衫龙袍。

友情提醒网友:为确保你能观赏到龙袍最佳角度,目前当地正在抓紧搭建空中观景台,预计4月中旬可以竣工。当然,也提醒市民不要扎堆观赏,其实,4月的明黄色龙袍好看,5月份油菜收割时的成熟杏黄色龙袍也不错喔!

龙袍基本简介

龙袍上的各种龙章图案,历代有所变化。据史籍记载,皇帝的龙袍上都绣有九条进龙,胸前、背后各一,左右两肩各一,前后膝盖处各二,还有一条绣在衣襟里面。

为什么龙袍要绣九条龙呢?因为古代帝王受《周易》的影响,崇尚”九五至尊“。《易·乾》中说:“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意思是说这条龙已经飞上天了,表示达到了最高境界。也是因为这个缘故,皇室建筑、家具陈设和生活容器等多用九、五两个数字。

为什么要将一条龙绣在里襟呢?因为九是奇数,很难在布局上做到均衡对称,于是,将一龙绣在里襟。这样,龙袍的实际龙纹不少于九条,而且在正面或背面看又都是五条(两肩之龙前后都能看到),正好与九五之数吻合。

不过,也有例外的,明朝皇帝龙袍的龙纹数就多于九条。

1958年出土的万历皇帝的“缂丝十二章衮服”,就有十二条龙,被绣在一个圆形的中间,俗称“团龙”。

十二条龙因位置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位于衮服前胸和后背的龙,是正身的龙,也就是面向外的龙,被称为“正龙”或者是“坐龙”;侧身的龙叫做“行龙”,行龙也按照朝向上下的不同分为升龙和降龙。

万历皇帝龙袍上龙的数目比起明世宗嘉靖七年创制的“燕弁服”上的就不能算多了,由弁帽、袍服、玉带、袜子和丝履构成的“燕弁服”上的龙纹呈九九之数:前身一个盘龙团纹,后身两个盘龙方纹,领子和袖子上的龙纹加在一起是45条,衣襟上的龙纹是36条。另外,在腰间的玉带上还装饰着九件刻有龙纹的玉片。

龙袍是古代皇帝参加庆典活动时穿着的礼服。据《苏州府志》卷147记载,在明代万历29年(公元1601年)宦官孙隆到苏州充当税监,督造龙袍。1957年在北京十三陵定陵发掘的出土文物中就有用缂丝制成的龙袍。因龙袍上绣纹以龙为主,故此得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有关城市人与新农民的作文1000字

全文共 930 字

+ 加入清单

两片叶子不同的宿命就是在于它将飞向何方?在落幕的瞬间极力绽放自己的流光华彩悄然坠下,一片在川流不息的车辙中翻腾滚动,在红灯酒绿中形影相从,在城市的阵阵喧嚣中劲歌热舞,将自己装扮的天衣无缝,一则是在静谧悠然的乡间中无拘无束,在花间小道旁洒脱释然,在乡村的纯粹古朴中相得益彰中祥然睡去……

一处高楼耸立,一处平房四起;一处川流不息,一处安然静谧;一处人潮拥挤,一处点星之积。乡村给我们的印象总是那么恬淡释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农民总是带给我们一种朴实一种平易近人,总是辛勤耕作于田间徘徊于平房小道之中,总是“骨感”般的惜财,总是素颜朝天。

时间渐移,乡村不仅给人一种古朴,还附着生机,高楼渐渐叠起,农民们不只寄情于田地,他们也有梦,也有天空,马广福唱进了春晚,歌声雄厚悠扬;一些农民不在束缚于家中平房,平凡素颜而是着妆附容,浓妆淡抹,在公园或企业剪彩中敲锣打鼓,鼓点在浓郁的乡情中弥散开来,也在装点着城市,净化者城市的喧闹。当我从红色的募捐箱前走过,总能看见几位衣着简单,笑容祥和的农民大叔,他们将自己手中用布快包裹的几张皱巴巴的零钱庄重的投入了红箱,悄然离开。这种淡淡的感动在城市中漫延。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已不在田地中耕种变卖粮食而取得微薄的收入,而是又走进投资市场,在各种投资方案前驻足观望,深思熟虑高瞻远瞩,敢于投资,敢于冒险。

而城市的繁华有时也使人厌倦,大多数的潮人习惯于城市的骨感也想体验一下乡村的丰满,城市快节奏的生活总是憧憬轻松,田间的安之若素,城市人畅游于水乡,赤脚插秧,乐不思蜀。

在羊肠小道间深呼吸,吸收自然之精华,排喧嚣之浊气,清爽怡人。

夜晚,与农民大妈促膝长谈,尽管都是简单的言语,但丝毫没有城市商业中的勾心斗角,是一次最质朴的言语,一次心灵上的洗礼和启迪。

农民在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于自身素质的提高,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选择快乐,在平凡的生活中选择精彩,因为他们学会了怎样享受生活。

农民的生活日渐城市化,城市人的内心深处也隐藏着对乡村的一份向往,但农民本身的质朴和纯粹的思想就像一滴晶莹的油,希望永远不会融于城市中的复杂之水,希望它依旧轻盈淳朴。

两片叶子的宿命在于它将飞向何方:一片在喧嚣中静守一份静的向往;一片在祥和中期盼一次绽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我的农民爷爷

全文共 271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爷爷是一个农民。爷爷又黑又瘦,头发差不多掉光了。爷爷的眼睛很小但是在他那小眼睛里却充满了智慧,所以我崇拜我的爷爷。

小时候,我和爷爷住在一起,我的小自行车坏了,也要能帮我修好;我的玩具挖土机坏了,爷爷也能帮我修好。在我的心目中爷爷很能干。到五岁时,我和爸爸妈妈住在一起的时候,我的什么东西坏了,就说:“找爷爷,爷爷会修”

到现在,爷爷都六十多岁了,还到工地上去给人家雕刻。爷爷雕刻的有凤凰、龙、老虎……都形象逼真。记得有一次,我和爸爸到爷爷的工地上去看爷爷,他正在雕刻,在他的刻刀下不断有木屑飞出。不一会,在爷爷手中就出现了一条栩栩如生的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我的农民爸爸作文

全文共 656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爸爸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平时不休边幅,很不注意照料自己的生活。他的头发总是乱蓬蓬的,鼻尖上还沾着几点污灰什么的,衣服也总是脏兮兮的,有时衣服上还沾点泥,袜子上、鞋上同样也沾着一点泥巴,浑身上下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脏。

爸爸整天干活,也难怪他脏了。早上,每当我刚起床,爸爸已经从地里回来了,吃完早饭就又去上班了。中午他还常常不回家吃饭,傍晚,他一回家就又急忙到地里给菜浇水去了。一天从早忙到晚,他那双粗糙的手上长满了老茧,天气一转冷,手上还有许多裂缝呢。

爸爸虽然又忙又累,可为了丰富我们的生活,除了菜还种了许多瓜果,春天有草莓、黄瓜、西红柿,夏天有西瓜、香瓜,秋天有葡萄、橘子。爸爸还常说:“咱们家买不起营养品,这些自己种的东西就多吃点。”家里的瓜果、好菜,他总要留给我们,自己却总舍不得吃。记得有一次,妈妈心疼爸爸那么辛苦,就给他杀了一只鸡,让爸爸补补身子,可爸爸却只吃了一点就让给我和姐姐吃了。不管家里是买鱼或买肉,爸爸总是让给我们姐妹吃,自己只吃蔬菜,他总说:“看你们姐妹俩,长得这么瘦,鱼、肉营养好,多吃点,吃饱了才能有精神读书。”

爸爸不光关心我们的生活,还关心我们的学习,他不愿我们像他那样没文化。每天晚上,他总要过问一下我们的作业;每次考试前后,他总要再三叮嘱我们,认真答卷,考完后还要询问我们的成绩。记得我三年级那年数学考试由于不认真,考砸了,爸爸气得几天没跟我说话。

爸爸啊,爸爸,你虽然没什么文化,手头也不怎么富有,但你忙里忙外,省吃俭用,全身心地爱着我们,我们怎么能不因为有了你而感到幸福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我的农民爷爷作文600字

全文共 600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爷爷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终日背着炎炎烈日,弯着腰在田野里辛勤的劳动。年复一年,周周复始。他种下了无数的庄稼,也栽培了无数的幼苗,但是收入从来就是微薄的,支撑着很贫穷的家。

爷爷不爱说话,像大部分农民一样只喜欢卖力的干活,用心的种地,爷爷总是在早晨的第一声公鸡打鸣的时候起床,吃完早早准备好的早餐,然后迎着朝阳背着锄头,行走在田间小路上,开始一大早的工作。爷爷有时候中午都不回家,特别是在农忙的时候,所以爷爷总是背着几块大煎饼和大葱还有一壶水,饿了渴了的时候就暂时放下锄头,坐在黄色的土地上,稍微的休息。爷爷晚上回家的比较晚,天已经完全暗了下来,遥远的天空上已经出现了点点星辰。

由于经常常年弯着腰,爷爷的背上有点疾病,每当下雨阴天的时候爷爷总是腰疼,疼了很多次膏药,也看了无数次医生,但是不管腰疼的多么厉害,爷爷总是不停地干活,来赚取微薄的金钱养家糊口。

虽然家里穷,但是爷爷也毫不懈怠子女的教育,我的叔叔姑姑还有爸爸他们最后都是有文化的人,不用再在那片黄土坡上辛劳一生。

爷爷其实也是文化人,爷爷的会计计算能力都很强,上学的时候也格外地聪敏,但是爷爷的家里贫穷,上完小学只能退学,很多老师都劝我的太爷爷让他继续供爷爷上学,但是那个年代也很无奈,家里是真的贫穷,所以爷爷最终还是成了一个农民。

现在爷爷的孩子都大了,爷爷的生活也一天天的好了起来,但是我还是很心疼我的农民爷爷,因为他为这个家受了太多的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以“城市人新农民”为话题的作文800字

全文共 728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社会,由于中国城市商业繁荣,城市大街小巷都是商店如:小吃店、超市、服装店等,使得中国一些发达城市的居民每天生活在喧闹的生活的圈子的中。便有人开始寻找居住合适的地方——农村。

农民是农村最主要集体成员。城市里的人远离繁荣,热闹的城市来到宁静、优雅的农村。由此,原本城市人变成新农民。

新农民居住在农村里的日子真是悠然自得。每天走上换上运动装悠闲出门,开始了一天的功课——晨练。农村的环境优美、空气清新,使城里人中新农民不舍得离去。

新农民懂得享受生活。新农民来到农村里,做事的节奏感也慢慢的慢了下来,使新农民每天的生活过得悠闲。新农民的生活每天安排得很恰当,早上晨练吃饭出门上午上班一直到下午回家。新农民总是和自己的家人一起去散步,感受大自然的宁静。

新农民的人数在未来的时间里将会增多,在中国经济领域事业发展相当好,城市将会越来越繁荣,那么,城里人将会变成新农民居住在农村里来。新农民享受农村幽静的环境。

新农民的生活将是每一个城市人理想的天堂。那时,农民的文化水平将会提高,农村的文化基础设施,社会公共设施将保障完美。

中国人民的日子也会越来越富裕,农村将会是每个人口中美好地方,使人向往。

中国每个人生活得都很好,人们喜欢宁静的场所。

新农民将是时代的新潮流,农民的生活也会随之改善。

城市人变新农民将提高人的环保意识,增加人的责任心。城市人变新农民是一个好的趋势,那时所有的人都住在农村,每个人素质文化水平都很高,社会保障制度很好,每个人相互友爱,爱护环境。

不过,我更希望城市人和农村人的文化水平都一样,都住上满满的人,城市人和农村人再也没有身份等级、收入多与少的差别。

城市与农村融为一体,城市与农村的环境再无区别,都一样的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城市与农村再无区别。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农民工作文500字

全文共 542 字

+ 加入清单

这个时节的太阳像被谁惹怒了,爆发出一股一股的热浪,袭击着这个大地。

家对面的工地上,已好久没有听到机器的轰鸣声了。里面只是一片片的黄土,上面生长着许多植物,也不知道是用来观赏的,还是杂草。

在工地上,没有几辆大型机器,只点缀着几个农民工的身影。

在我的印象中,农民工都应被晒得黝黑,他们大多是光着膀子,叼着烟卷,骂骂咧咧的样子,已经失去了爸妈口中农民的朴素。但他们从偏远的家乡来到大城市中,也只为挣口饭吃,还经常被拖欠工资。

而眼前这些农民工都穿着衣服,虽不起眼但十分整齐。黝黑的脸上纵横着一道道深入浅出的皱纹,他们在脸上保持着严肃而不乏活泼的神情。他们在相互配合着,有的在指挥;有的一起拉着皮尺进行测量,一丝不苟;有的背着砖前行,十分平稳。

在烈日之下,他们身上的汗珠一滴滴地落下,或落到地上,或浸润了衣襟,或镶嵌在皱纹中。但没有一个人叫嚷着累,因为他们的内心有着一份养家糊口的责任和努力美化城市的动力。

他们在工作之余,也有些许情趣,一个白衬衫农民工蹲在那里,面前站着一条黄色的流浪狗。他们相互对视着,一对黑眼睛对着另一对黑眼睛,那男人还用手轻轻细腻地抚摸着并不光滑的狗毛。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

农民工们毫不抱怨,以自己最大的精力投入到了工作之中。一份份烈日下的坚强与善良演绎在一个个工地上。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