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关于放下的散文(通用20篇)

也许,飞只是一种幻想;也许,飞只是一种奢望。小编收集了飞的幻想作文,欢迎阅读。

浏览

6519

作文

1000

游花海写景散文

全文共 1407 字

+ 加入清单

收拾简单的行李,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周末旅行。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写景散文:游海,欢迎阅读参考!

对紫色有着莫名的喜爱,不管是深紫还是浅紫都很入我这个近视眼。随着年龄的增加,喜欢的颜色固然不变,但是再也不像年幼时候那样痴迷到穿一身紫跑到二百多公里外游玩了。

既便如此,对紫色根深蒂固的喜爱还是存在于骨子里的,所以看到有人在群里发紫色花的图片,就很是注意了,又特意上网去查了一下花名:“柳叶马鞭草”,这样缺乏诗意的名字让我内心有点小忧伤,但执念于紫色,我还是自动抹煞了名字的不优美,于是我决定寻找那一片紫色魅惑。

第二天,我既早早起床,踏上了寻找紫色花之路,由于是在修建之时,路上有几个女工在打扫,空气中荡起团团白色的灰土,往前走尚有很长一段路没有打扫到,路上散落的小石子让单车有点颠簸,心疼爱车的我努力寻找石子少的地方骑行,因而也就感觉不到路程的远近了,渐渐地右前方出现了零散的天人菊,天人菊和公路之间是整块的草坪,说是“整块”的草坪是毫不夸张的:草坪快之间的缝隙异样清晰。地坪草看上去毫无生机,不远处一位工人在用水管对着草坪浇灌,也许明天也许后天,在不久的将来这些地坪草就能在这里安家落户,青青小草一定会给这一片曾经荒芜的土地带来生机!

天人菊逐渐以“面积”的方式呈现,期间散落着白色或红色的石竹,继而空气中有着淡淡的植物的青青味道,清新而洁净,使得心情甚是愉悦,就算路途的颠簸也像是在随着音乐摇摆呢。

在这个时候倒是希望路程漫长点,在再漫长点,以便更充分地品味那紫色花会给我怎样的惊喜。突然一股花香钻进了鼻孔,浓烈强势地敲打着嗅觉系统,好像是在提醒着什么,果然如此,远方出现了一片淡紫,那抹淡紫像雾却比雾更加轻灵,像薄纱又有着薄纱没有的凝重,非要找个物事来形容的话,那么云彩也许比得一二分吧,只是这紫色的云彩忒顽皮了,不知何因落在了地面,却留恋了这一片土地而不肯离开。

再往前香味反而没了,一片紫色充盈了眼睛所能看到的全部,那紫色那么淡雅,那花株那么傲挺,好像单独一株也能屹立不到,但株植之间又互相攀连,又像扯起一株就能掀起整片花丛。近一人高的株植上只在主干的下半部分能看到寥寥数片叶子,叶形细长状若柳叶,大约这就是”柳叶马鞭草”名字的由来吧!正方形的花茎上顶着一簇小筒状的花,在淡淡阳光下娇艳欲滴,这朵娇艳在晨风中轻轻舞动,惊动了停驻的蝴蝶,即刻煽动翅膀飞离了。勤劳的小蜜蜂钻进了花心,毛茸茸的腿儿一会就弹出了一个小小的花粉球,后又振动翅膀赶下一朵花去了。走在被群花包围的小路上,内心充满了惊喜,我贪婪地搜索着每一簇花,希望看到每一簇花的与众不同之处,又希望能把每一簇花留在心中,留在脑海,留在生活中的每一时每一刻。置身在这紫色的云雾中,任凭这紫色冲击着视觉,瞬间忘了今夕是何年,只愿在这花海中徜徉,以花为伴,抛却尘世的烦恼,潇洒人生。

蓦然一阵笑声传来,惊醒了清晨的宁静,几位年轻人在议论着天人菊,竟说这些“非洲菊”是从非洲移植而来。然后再说些什么话就听不明白了。一位大哥问起天人菊是什么花,遗憾的是当时我也不知道这个有着亮色花朵边沿的花是什么“菊”,凭直觉应该是叫“菊”,但是又不敢冒然乱说,就失去了一个显摆的机会。随着观花的人多了起来,宁静的清晨不再,几位同行拍过照片之后又要转换新的游地,而我因为上班就只好和他们分道扬镳了。

离开这一片花海,凡尘俗世也随着上班时间一起到来,但是这样一片花海却在这尘世烦恼中带来愉悦的一天。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读《刘墉散文精选》有感800字

全文共 805 字

+ 加入清单

寒假里,我读完了《刘墉散文精选》,这本书分为5个单元——学习、性格、习惯、成长、心灵。读完这本书,我仿佛喝了一碗浓浓的心灵鸡汤,感触颇深。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缺憾——不完美的完美》一篇。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通过几个事例告诉我们破的东西仔细看也是很完美的,但我觉得,不仅如此,而且破的东西背后,或许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这世界上,不完美的物体、不完美的事数不胜数,我们不一定凡事都要追求完美,谁又能说残缺的美不是美呢?

这让我想起我在假期中看的《挑战不可能》节目中的夏伯渝爷爷。他是一位登山爱好者,在年轻时一次登珠峰中,将自己的睡袋借给别人,结果自己的双腿被冻坏而截肢了。可是他没有放弃,为了圆自己年轻时的梦想,装上假肢后,在40年中4次登上了珠峰,可惜天不遂人愿,他都止步于8400米的高度。2016年他再次向珠峰进发,在五位年轻的夏里巴向导的带领下,他艰难地爬到了8740米的高度,离顶峰仅100米,可这时突然乌云密布,狂风大作,风吹起的冰渣子打在脸上像刀割一样,情况非常的危急,随时都有可能发生雪崩。目标就在眼前,进还是退,夏伯渝爷爷陷入了纠结中。因为年纪、身体等原因,这或许是自己最后一次登珠峰了,100米怎么也要坚持下去。可是他回头看到5位二十出头的夏里巴向导,他们还那么年轻,那么有活力,美好的未来在等着他们,他不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牺牲5条年轻的生命,于是夏伯渝含泪做出了立即下山的决定。后来,他们得知,在他登顶的同一天,同一高度有6人丧生。

坏事再一次降临在他的身上,他得了血栓,医生告诉他,登山可能得放弃。或许夏爷爷这辈子也圆不了他的登珠梦,但他的精神已比肩珠峰,这或许是他终身的遗憾,但他换回了5条鲜活的生命,这难道不完美么?

有时一件不完美的事情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就完美了。

这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的好书,他能给我指引方向,让我告别幼稚和固执,冲动与叛逆,慢慢成为一个成熟冷静的人,给自己一个无悔的青春!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旁观者散文_[第四单元]写散文作文3200字

全文共 3058 字

+ 加入清单

这篇文章,其实应该叫照镜子,但是我觉得不会有人去在乎这个标题,反而那些比较不贴实际、不沾边的东西,大家会比较感兴趣。

我不是故意这么做,其实我也是个标题控,面对这么多的文字,能找到一篇适合自己阅读的,很少,所以我们都会不停的筛选,找到自己感兴趣、在乎、诱惑的标题阅读,虽然我们知道这些文章都差不多,我们就是喜欢标题取得好听的文章阅读。

很多时候,我选标题,是特意安排的,有时候是最初的标题。没办法,我忽悠大家,大家就会忽悠我,所以我写什么样的主题,最终还是要点题的,要给主题一个出口,把不沾边的内容跟主题串联起来,只要有一点联系就能连接上。

我没有固定的框框条条,喜欢不受拘束的感觉,尽量的不受约束,所以我的文章都是跳来跳去,把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串联起来,我写的都是真人真事,就是写一个事,让读者自己去照镜子,每一篇文章都具备这样的能力,但是大家不喜欢看,不愿拿出那点耐心来认真看。

一个写手,最重要的不是文采多么的好,而是能给予读者什么样的影响,能给予大家什么样的思考、反思、共鸣?让其自己去照镜子,假如换位思考,换位经历,是不是比当事人做得好?是不是比别人更能突出优点?

一个写作者,不是以文采论英雄,而是能给予读者带去什么价值,不让读者花费那冤枉的时间,要站在读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站到读者的角度去写。我知道这些,但是未必我做得很好,我只是在努力,至于能不能给读者带去价值,这话不是我说了算。

上面的这些东西,都是对我全部文章的总结、解读、剥皮,我写的东西很简单,都是生活上的小事,就如昨天心血来潮,我深入的认识了木材这块市场。

我探视性的问了咱爹,我家有上万棵杉树,而且一年每一棵以五块钱的速度在增长,那么价格呢也会慢慢的爬上去,木材市场每年的价格都在上涨,何况咱们现在铁路也通,高速也通,飞机也通,咱们县城已经是很好了。

这些木材要是运出去,何况我们的位置离出海是整个省份最近的位置。这块领域,保赚不跌,价格在增加,杉木在增长,一年也有几万块钱的被动收入。要是杉木的价格提高一倍呢?那跟广西河池那边差不多,一亩地能有几十万的收入。

这些都是硬通货,个人的固定资产,我们辛辛苦苦跑出去打工,在没有技术的情况下,一年你能剩五万块钱吗?是很难的,而且又辛苦。要是你去管理好自己家的那几亩杉木,一年何止增长五块钱?

几年前,有个叔叔外出,家里没人,把他的茶油地给我们管理,地里有几棵杉树,七年左右,当初最多也只能卖一百多,如今六百多都不卖,也就是每年差不多增长五十块钱。一棵杉树增长五十块,像我家有一万棵,一年是多少?我们按照二十的速度计算,也就是一棵杉树每年增长二十块钱,一万棵,也有二十万的被动收入,这是固定资产。

要是木材的价格上涨呢?我们的收入则更高。

试想,如今谁一年能剩二十万?很多老板都剩不了那么多,何况我们管理又不用那么多时间,三个月差不多都管理好了,一年只要工作三个月,就能有二十万的收入,相当于一天两千多块钱的收入,谁这么厉害?一天可以赚二千?很少。

别盯着大老板开豪车,住豪宅,真正赚钱的人,不会这么高调的,越是有钱人越低调,他们默默的赚钱,还深怕别人知道自己在赚钱。那些整天吆喝着赚钱,有钱的,多半是负债,要么持平。

曾经我也想着发财,想着干大事业,折腾一圈,发现自己并不是发财的料。我庆幸自己没钱,要不然早折腾完了,还把自己搞得糊涂,把自己陷进去,拔不出来。

大家看看搞培训的,谁落地了呢?都没有落地,一直在前线拼搏着,虽然开着莱斯劳斯,开着宾利,但是他们就是停不下来,你能证明他们是有钱的?玩资本生意的人,不仅不用花钱,还可以赚到钱,不仅零首付买车,还可以开着车去贷款,刷信用卡。

不是开豪车就有钱,有钱人都不喜欢开豪车,但是不能说明他们不开,可能刚开始开豪车,发现开豪车容易惹麻烦,接着就换低调的车子,像沃尔沃、奥迪、大众、丰田,奥迪还是给人感觉很耀眼。大众有一款几百万,很少有人认出几百万的车子,大家一致认为十几万的车子,丰田也是,丰田是世界第一品牌,去国外,去拉萨看看,清一色的丰田。

沃尔沃是安全系数最高的车子,奥迪A4安全系数也很高。

有钱人喜欢玩车,喜欢玩穿越,开着牧马人、悍马、陆巡、路虎卫士,太帅了。悍马没人玩了,牧马人也慢慢退出舞台,很多人开始玩起皮卡。

买轿车的人,不喜欢车,买皮卡、越野的人,才是真正的喜欢车,皮卡和越野车是玩的,为玩儿生。假如你身边有人买辆皮卡、越野,但是并不去越野,或第一次买车,说明他只是纯粹的想拉货,要么他不懂车。

要我在家,有辆丰田或大众都不错了,至于什么皮卡、越野,那太颠了,不上百万的越野车,开着难受,不适合跑长途。皮卡更是,不仅很颠,而且很响,在车上说话都要大声喊。

这只是我个人的观点,也是我从越野一族那得到的消息,那才是一群真正有钱人,一群有时间,爱玩的人。

但是跟咱有啥关系呢?

没有关系吧?

所以我们要做好自己,想着这些不难过吗?头疼吧?

我以前很看不起那个摆地摊的湖南老在镇上卖玩具,他跟着人潮跑,哪里赶集就往那里跑,每一次赶集都看到他。今年上半年,我去观察了一下,发现他客流量没以前好,但是也陆陆续续的有人跑他那看,按照我观察的时间内,也能卖出不少,一天也有几百块钱。

最初我是想要进入这个市场试一试,特意的去观察一下,还不错,感觉他能赚到钱。最后想了想,要是我做,不一定能赚到,但是不会亏,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相信用心一定做起来。但是这么一个事,不适合我去做呀,怂恿谁去呢?我喊我姐去,她不肯。

我们为什么没钱,无非就是看不上这点小钱,拉不下面子,感觉一个年轻人去摆地摊,人家怎么看咱们?这就是我们没钱的原因,意识到这点的人很少。

我不是要你一辈子在摆地摊,是要告诉你借助摆地摊的机会切入这块领域,这个市场。给自己规划,最多干十年,十年后,就摸索透了,知道这个游戏规则,然后自己突然井喷式的爆发,瞬间复制这个模式,至少能成活二十年的小项目吧?

二十年的生命力,要做得好,提高产品质量,还能打出个品牌。何况二十年给你带来多少价值?

有句话说:贫贱夫妻百事衰。

没钱就容易闹矛盾,但是身边有这么多可以赚钱的方法,大家硬是看不上,总觉得跑出去给人打工强。

不顾小钱呀?

多少人盼着养老金生活,你却不在意这点钱。

有人做过计算,正常家庭开支,一年花不了十五万,还是中产阶级的家庭,包括一年出国旅游两次。

更何况我们在乡下,在农村,又不出国,一年花不了三万块钱,也就是说,一年你能赚到三万多,都是剩的。

你赚那么多钱干嘛呢?又花不了,何况这个社会有太多的不定性。你能保证你的钱一定会花掉吗?有那么多的意外,谁保证自己明天还活着或还健康?

或许你反驳我,是为了孩子,给孩子攒钱读书。你有义务照顾孩子到十八周岁,剩下的都是你自己情愿的,但是我得告诉你,你的孩子不是你的,是国家的,是社会的,他是他完整的个体,不属于任何一个人。

你给他读书,十八岁以后就得靠他自己了,你只要轻轻扶一下,他有翅膀,自己会飞翔。任何一个成年的孩子都不该受父母的约束,过度的爱护,过分的爱,就变成溺爱了,只会磨掉他的锐气,给他错觉。

我们只要开心,快乐的过自己的生活,而不是为别人而活。

我们是生活,而不是生存,生存是要拼命,拿命去对抗、挑战的,而生活,则是平淡,安详的。

任何不是常规的生活,都不会长久,人只有落地了,才会走得稳。飞久了,会累,可别把自己累坏了。

人是处于松懈的状态,你硬要自己挺起来,那是违反正常的生理反应,处于勃起状态时,人的精力是集中的,我们要休息,不仅身体、大脑也要休息,适当的让其软下来,是为了更凶猛的战斗。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春晚怎么出这样的神剧散文_[第四单元]写散文作文1000字

全文共 946 字

+ 加入清单

近些年很少看春节晚会了。前几天看到网上对今年春晚的报道推介,随除夕晚上留意正在播出节目。

从电脑间出来,刚好遇到直播蔡明,潘长江表演的《车站奇遇》。情节大概是说潘开一座车去车接在外国打工回业的儿子,蔡去接在外工作回来的女儿,遇到一起。蔡一个老大妈打扮,潘一个乡村老头装着。潘正开着破车,蔡座身边。对话也没有感到特别有味有意思,有几个离奇情节,让人着实不敢恭维。一个是车灯经常不亮,潘蔡大“啊”几声,车灯亮了。觉得他们具有特异功能。啊一声就能电路通电,或坏灯变好,估计将来电气修理工程师要失业了。一个情节是潘个小,为跑快动劲踩油门,人缩下座位,竞看不到人了,车还在飞跑,让人看得提心吊胆。车走走停停,两人吵吵嚷嚷,敢情这路是为这一辆修的,或路上没车,更是超出常情。警察发了他们争吵,上前盘问,还把两个陌生人盘问成了夫妻,唐突离谱。结尾处更是俗不可耐。两个毫不相干的家庭,仅仅搭车偶遇,一父一子,一母一女最后竞然凑到一起吃团年饭,过除夕夜。最可笑的是,警察还为他们送一碗饺子。还有相声《忍受不了》,拿胖子开涮逗乐,题材就不恰当合适。

看了这样的神剧,真让人无语。却又如骨鲠喉,不味不快。艺术来源生活,又高于生活。但不能违背基本的常识常情。好的文艺节目,不仅要能给人一种美的艺术享受,更要让人从中受到教益。用现在流话说,就是要积聚正能量。纵观这个节目,不知要向观众表达的是什么?你说主角行方便做好事新雷锋,若是车出状况,安全出了大事,是在做事还是坏事?你说为了增加笑料,插科打浑,但又语言剧情,陈俗老套,没有一点新鲜感和奇特之处。让人看了,反而觉得有些低俗不堪。编剧们拿出这样思想内容的作品,让大腕明星也形象大损。

春节晚会是每年春节央视送给全国人民的一顿文化大餐。汇集了全国的文节艺精英,经过了长期的编排,经过了编导们的精心筛选,花费了不菲的国帑,观众期望一年的春晚,奉献的却是这样水平的节目,无论如何难收叫人喝彩鼓掌。这也是现在看春晚越来越少,过去一家大少守着春晚看到头,盛况不在的原因。当然,也有少数贴近生活,针贬时弊的节目,受到观众的欢迎。但总体上,未改几十年程式化,单调,呆板的印象,还不如一些地方台办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富有创意,与观众的期望,越来越大。这是全体春晚编导演艺人员值得深思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轧高跷散文_[第四单元]写散文作文1600字

全文共 1491 字

+ 加入清单

传说,春秋战国时期的晏婴,一次出使邻国,邻国都笑他长得矮小,他就装一双木腿,顿时高大起来,弄得邻国君臣啼笑皆非。晏婴借题发挥,把邻国君臣挖苦一顿,使得他们很狼狈。据此,轧(踩)高跷流传民间。

高跷,也叫脚把、柳木腿,是百姓自个乐呵的保留节目。它又有文武之分。文跷讲究扭、逗,或演简单的小戏;武跷注重技巧,像“单腿跳”、“扑虎”、“劈叉”、“跳高桌”等。遇民间社火、花会演出。

可我们老家那一带轧高跷,纯属是孩子们一种游戏。

我们轧高跷,不朝腿上绑,是用两只手分别攥着左跷和右跷,脚踩在跷杈上,脚和手带跷走动。

高跷不用专门做,就地取材,在山坡洋槐树林里、核桃树上、柿树上、杨树上,找枝平杈的树枝砍下。枝杈留一鞋底宽,用来轧脚。枝杈下方的长短,决定高跷的高低,但要有树枝形状来定。枝杈上方尽量留长些,留长了,轧高跷时,俩手攥住高跷的把儿,不用弓腰,短了,只得弓腰轧高跷。用树枝做高跷的,高一些和长把儿的高跷并不多见。

小时候,我和伙伴们经常在一起轧高跷。不定谁,过一段就拿出一对新的来,在街里,或者在谁家的院里轧一阵。刚开始,只是走来走去,上石头台阶。后来,我们就轧高跷进行“打仗”。几个人都可以,不分家,用胳膊轴抗或者用头顶对方,脚落地或者身子倒地为输,赢了的接着对付其他的人,最后胜利的人为跷王。

那次,海平拿了一付高跷,着实让我们羡慕得不行。海平的高跷是楸木,是从大寨山脚下的大树旮旯楸树上砍来的。大树旮旯在荒无人烟的深山。楸树木质较坚硬,壮实又不脆。他去那里割柴,爬到楸树上砍的,砍时还差些从树枝上掉下来。他那付高跷总共有一人多高,在平地没法立上去。海平上到高堾上,把高跷搁到堾下,俩脚平着轧上去。海平轧在高跷上,威风凛凛、迎风破浪,我们只能仰头看他。我和几个伙伴坐在桥上,抱着自个的高跷看他表演。只见海平大步流星,转眼就到了柳沟,又转眼回来了,他从桥上走过,下到河沟,一支高跷轧在水里,用另一支高跷破开水坑上的冰块。一会儿他返回来,轧着高跷竟然坐到了街边伸在半空中的核桃树枝上。他把高跷挪开,俩脚在半空悠来悠去,好不自在。当然,“打仗”谁都不是他的对手,平时他就经常当跷王。在他跷下,有俩伙伴从他身边逃跑时高跷劈了杈,高跷不是高跷了,成了一根棍。很快,伙伴们都败下阵来。迥然天寒气逼人,海平头上却是热气腾腾。

有时,我和伙伴们在冰上比赛轧高跷,看谁在冰上高跷轧的时间长,上冰台冰坡次数多。在冰上轧高跷,摔跟头(跤)的事会经常发生,特别是上冰台上冰坡时,那跟头摔得啪啪响,摔得展呱呱的厉害,两支高跷也滑到了一边。

也有轧高跷听新房的。小宝是腊月娶的媳妇。前晌媳妇进了门,说去茅房解手,一去不回,不知藏到了那里,后晌也没见到,气得几个叫新媳妇嫂子的孩子嗷嗷直叫。傻小和伙伴商量,夜里听新房。等新房里的人走净,媳妇跑回新房插上门。关灯后,傻小几个人就悄悄凑近了新房窗前。可窗户高,他们听不到啥。傻小并不傻,来时带了一付高跷,这会儿排上了用场。他轧上高跷,身子靠在窗台上,耳朵靠近窗户。傻小听到新房里新媳妇嘻嘻的笑声。其他几个也想听听,傻小愣是不下来,又不能说话,其中一个小子去夺,傻小站不稳,从高跷上叽里咕噜掉下来,一伙人一哄而散。

还有一年初冬,响沟那条河下游东边靠山有一道弯,不知咋的风刮了一弯树叶,弯上边是高台,从山上下不去,这边又是水。当时弄柴火就那几种:砍柴、割茅草、搂树叶。搂树叶时,要是发现厚厚实实一堆树叶,不知有多高兴呢!可发现弯里树叶的几个人,只有望而兴叹。那天叫海平撞见了,他背着挎篓、爪耙,轧高跷淌过了河,一会儿就背了一挎篓干树叶回来。别人看见了,一个劲儿说海平捡了个大便宜。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冬日暖阳的散文

全文共 1982 字

+ 加入清单

放寒假了,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奔回家,就像刚刚插翅会飞的小鸟在空中转了个圈又飞回窠巢一样,带着思念,带着兴奋,带着自豪。他们的到来,夹裹着一股热烈的气氛,恰似冬日的暖阳,灿烂、和煦,散发着令人沉醉的气息。看着这些可爱的小鸟,我给他们布置了一项家庭实践课题,即星期日卫生大扫除。

吃完早饭,我说,孩子们,咱们开始吧。要仔细,干净,不留死角。领到了指令,他们挽起袖子,拿起抹布精神抖擞地上岗了。阳光透过阳台玻璃,穿过落地窗来到室内,室内一片明朗温馨。客厅的沙发,地上的鲜花,墙上的画框,都沐浴在一片明媚里。

二女儿凌子喊着“哪里有油,哪里就有我”的口号,昂首阔步奔进了厨房;侄子啸啸踌躇满志地去了阳台;大女儿安琪步伐坚定地走进了主卧室奶奶的房间。看到他们各就各位,我来到了女儿们的卧室兼我的书房。

我拿着洗净的抹布从洗漱间向外走,瞥见正躬身弯腰擦玻璃窗的啸啸,一刹那我竟有些激动。沐浴在阳光里的啸啸,一脸的灿烂,轮廓分明,像一幅立体感很强的油画——1.80米的个子,大眼睛,方脸盘,虽说不上魁梧但有棱有角,他微笑时脸上露出一对浅浅的酒窝,一副近视镜把他衬托得文质彬彬像个小学者。我不由得把目光转向北面,透过厨房和餐厅的玻璃格栅,望一眼凌子,她同样是屈膝弓背在那里忙得正欢。凌子也长成1.70米的大姑娘了,细细的条儿,一头长发自然洒脱地披在身后,宽宽的前额下也架了一副近视镜,但镜片遮挡不住她那双睿智的大眼睛。我曾经与女儿开玩笑,说如果你不戴眼镜会更漂亮,女儿神气地说,戴了眼镜说明咱有学问啊!嘿嘿!我向书房走去,路过主卧室的门,看见安琪正蹲在地上仔细擦拭奶奶坐的那把藤椅。婆婆每天坐在椅子上吃饭、喝水、休息,人老了眼力不济,免不了把一些汤汤水水的洒在椅子上。女儿用湿毛巾顺着藤条一遍一遍地拭擦着。看着她那番认真的样子,我从内心涌起一股自豪。我觉得本来大大方方、文文静静、漂亮可人的女儿又增添了一份心劲儿,这也是一种美啊。

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想当年,安琪出生七个多月就去了农村姑妈的家,我带着老二凌子。安琪断奶后很不好养,刚满周岁又得了百日咳,看到孩子咳时低头弯腰死去活来的样子,我和丈夫心如刀割。我这个当妈的始终觉得愧对孩子。她三岁回到城里上幼儿园,尽管一家人包括凌子都对她格外精心,但还是像走亲戚似的,放不开,不敢与父亲说笑打闹,不敢与大人要喜欢的东西。我们发现后及时采取对策,给她勇气和信心,直到上了初中孩子才把那颗惴惴的心彻底放下。凌子小时听话,大了乖巧,像个小大人,在家里在学校都是个好孩子,不让大人费心。

让人费心的是侄子啸啸。啸啸是个聪明又受过挫折的孩子。他幼时调皮捣蛋又零碎,到我家来玩专门爬到床上去大小便;来城里照看他的老奶奶,刚把包完的一盖顶水饺端到蜂窝煤炉旁,待掀开锅盖下饺子,啸啸忙三迭四地把水饺全部扣到炉灰上,还急急忙忙地踏上两只小脚,老奶奶端来另一个盖顶,他又趁机捧起两捧炉灰撒到滚沸的水锅里。10岁那年,他的妈妈我的嫂子被一场疾病夺去了年轻的生命,小小的啸啸,幸福的啸啸一下子成了孤儿。面对家庭的这场灾难,我懂得我的担当,我要让他与我的女儿们一起健康快乐成长。上初中了,我找到学校教务处主任说,请把啸啸和我的女儿分在一个班吧。当时,我鼓励孩子们中考时报考市中学,结果三个孩子都凭自己的成绩考进了市一中。我教育他们,要好学上进,要强身健体,要有信念理想,要尊敬师长,要有爱心,要艰苦奋斗… …如今,啸啸长大了,他的身体很健壮,他的心理与体魄一样健康阳光。每当想到他,看到他,我都有说不出的激动,激动得想哭。我常常在心里默默地对死去的嫂子说:嫂子你放心吧,咱的啸啸长大了。

只是眨眼的功夫,孩子们就长到20岁了。三个孩子一起长大,一起学习,一年考大学,并且都考进了全国重点学校。

转眼间孩子们入学已经两年多。

一个身影一晃闪进了我的卧室,抬头一看是啸啸,他又转移战场了。不一会儿,凌子也进入了洗漱间和卫生间。望着这些忙碌的身影,我觉得安排这次操练是对的,是有必要的。平时,我的室内经常打扫,女儿回来后,也主动擦洗拾掇,我决定搞这次大扫除的一个重要原因,还是想给他们上一课,让他们明白干家务也是份内的,将来是用得着的,不管是女孩还是男孩。他们有了这次被动的大扫除,在生活的履历表上,就又多出了一页,他们落不下这一课在将来的生活中就不会因此而跌跤。

“我有一只小毛驴我从来也不骑

有一天我心血来潮骑着去赶集

我手里拿着小皮鞭我心里正得意

不知怎么哗拉拉拉拉我摔了一身泥……”

开始歌声从一间屋子里传出,继而各个角落都响了起来,尽管这些南腔北调没有一个是着谱的,就像一只青蛙呱呱叫上一声,马上引领起全湾的大合唱一样。

屋子里越来越明亮,越来越温暖,那是冬日的暖阳穿透了南墙所有的门窗,跳进屋来,给所有迎接她的物件一个深深地拥抱。哦,冬日的暖阳,可以灿烂于额前,也可以鲜亮于身后。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当两人都身心疲惫的睡去散文

全文共 1629 字

+ 加入清单

当两人都身心疲惫的睡去,我独自坐在黑夜中思索。

大学,分分合合,司空见惯。谁和谁在一起,谁又和谁分开,谁追了谁,谁甩了谁,再也不会引起众人的惊异。

大学的爱情好像走进一家速食店,本应慢火微培的感情被程序化标准化的加工一下就端上桌了。

做得快,吃得也快,散得也快。

于是我困惑,无论我们本身就是因为耐不住寂寞,还是相互倾心,大学的爱情,到底是在追求相伴一生的爱侣还是因爱之名做着一次又一次的排列组合?

也许是我过于悲观,也许是周遭的朋友幸福的总是那么少,我开始觉得大学的爱情只是一种短暂的冲动和寂寞的填充物。

是的,也许那么多不长不短不能回家的假期与周末,需要有人一起吃饭,逛街,看电影吧?

是的,也许那么美丽浪漫的校园的林荫路,长木椅,应该留下甜蜜的背影吧?

是的,也许那么炎热的酷暑那么闷热的自习室,应该有人送你冰棒为你擦去额头的汗珠吧?

是的,也许那么寒冷的冬日,那么滑的冰路,应该有人牵着你走过,为你暖手吧?

一个人久了,总想有人能带来些关心,感动。

一个人久了,我们便爱上了恋爱时美好的感觉。

于是我们恋爱了。

甜蜜,微笑,一切如此美好。

可当那些幸福的感觉消失了,当重重问题出现了,我们可能黯然。这段感情,就这样结束了。

分手

哭,恨,怀念。

多久之后,我们渐渐习惯了一个人的生活。

终于,每个月的生活费,不用留出一部分和他吃饭,看电影,买礼物了。

终于,上街,不用在看到好看的衣服好吃的东西时给他带回去了。

终于,睡觉,不用再担心约会迟到可以放肆酣睡了。

最重要的是,我们不用每天为一个人牵挂着了。

微笑,释然,抬起头。

多久之后,我们渐渐开始享受一个人的生活。

终于,可以把许久以前计划的设想付诸实施了。

终于,又享受到和朋友在一起天不怕地不怕的幸福了。

终于,开始好好计划自己的未来,做很多很有价值的事了。

最重要的是,我们开始完完全全的为自己奋斗了。

为自己活了。

当我坐在自习室看着大家或埋头苦算或低头沉思;

当我走在图书馆里看着古卷在阳光下发出智慧的光芒;

当我站在运动场边看着健儿为梦想而飞奔着跳跃着;

当我再讲座上看和教授们慷慨激昂高谈论阔。

我在想,数年之后,当我俯瞰人生蓝图,我希望看到我是在为我自己的事业辛勤付出留下汗水的,而不是纠结在一段不合时宜的感情死胡同中洒下一地的泪水。

其实大学,我们可以不需要爱情的。

有好感的人,也许可以做很好的朋友,那份亲密的感觉会维持的更久。

其实大学,我们可以不需要爱情的。

学习本身就是一件孤独而崇高的事业,有我们一个人,就足够了。

其实大学,我们可以不需要爱情的。

10点,下自习。

抱着书,我走过一对对亲吻拥抱的恋人。

我内心曾经的羡慕以及失落的感觉消失了。

我微笑着默默祝福他们,然后抬起头,继续欣赏一个人的风景。

今天的孤独时为了明日的精彩,

其实大学,我们可以不需要爱情的。

如果一个人,就这样生活。在黄昏的自习教室,目光穿过古老的大学校园的窗户,金色的光辉洒在篮球场。听着远远的喧哗声音。安静温暖的心情缓缓荡漾开来。捧上一本书,一杯淡淡的茶水。一份自如的心情。

如果一个人,不听张惠妹,听陈奕迅,听张学友。不看张爱玲,看报纸,看杂志,做一个内心丰富的人。做一个内心有深度的人。不管是快乐还不不快乐,不再写在脸上,要放在心里。

如果一个人,不用扮淑女或好男人,不用去学贤惠和成熟稳重。做好自己。能多潇洒就多潇洒。能多豪迈就多豪迈。可以不拘小节可以邋遢。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只考虑自己没有顾虑。

如果一个人,闲来无事的时候,去买一杯奶昔坐在麦当劳的靠窗的位子,看着外面的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冲着躲在路过的年轻妈妈背后的小孩子扮鬼脸,看着稚嫩的笑脸回应自己笑容,暖洋洋的感觉弥漫心头。

如果一个人,就这样生活。你看淡了感情,看淡了名利,看淡了一切尔虞我诈。但你要有自己的追求。不要看淡幸福。要面向幸福的方向,挥汗奔跑。不可以放弃。不可以垂头丧气。靠自己力量,给自己快乐。

如果一个人,就这样生活。

可以孤单,但不许孤独。

可以寂寞,但不许空虚。

可以消沉,但不许堕落。

可以迷茫,但永不放弃。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六月六太阳节-散文_[第四单元]写散文作文1900字

全文共 1836 字

+ 加入清单

如今在岑巩县羊桥乡,有一个寨子叫钟灵,住着百来户人家,全是土家人。每年六月六这一天,寨上特别闹热,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穿上节日盛装,鸡叫五更就起床,担起头天准备好的粑粑、炒米、糖果,爬到寨子附近最高的鸡公山顶上。大家面对东方,合掌作揖,等着太阳出来,嘴里不断地念道:“东方太阳快快升起,天下众生个个欢喜。今天站在公鸡山上,公鸡高声在呼喊你。”太阳出来了,大家欢呼跳跃,大人们把粑粑、糖果甩进树林里让娃娃们去抢,大家哈哈大笑,最后围起来跳甩手舞,一直到太阳下山,人们才回家。这就是思州土家人的太阳节。

上古时代,天上突然同时出现了十个太阳,把大地照得发红,树木晒焦了,田土晒裂了,龙鳌河也晒干了,河两岸的石壁也晒得开裂,眼看人间生灵就要毁灭了,钟灵寨上的男女老少,个个愁眉苦脸,不知该怎么办。

一天,有个名叫阿桑的后生,从外面拜师学法回来,问寨老:“天上太阳这么多,这么大,你该想想办法呀!照这样下去,大家还活得成吗?”寨老愁眉苦脸地说:“我们也想不出办法来呀。”阿桑说:“我倒是有个办法,就是要有几个能人陪我到太阳山上去,将十支神箭取来,把太阳都射下来。”

第二天,寨上选出了三个身强体壮的后生,身背干粮,手提钢刀,陪同阿桑前往太阳山。大家敲锣打鼓,一直把他们送到寨子附近的高山顶上。阿桑面对东方,双手作揖,念道:

天门开,地门开,土家送我上山来,

如今天上烧大火,地上凡人满遭灾。

玉帝快派祥云来,土地菩萨把路带,

把我带到东海岸,把我引到太阳山。

东海龙王借大水,太阳山上取神箭,

诸仙快快搭救我,保佑众生得平安。

突然,东海天边飘来一朵红云,把阿桑他们接上了天空。经七七四十九天,他们来到了太阳山上。太阳山像一炉火,烫得他们汗水淋漓,烧红了他们的皮肤,烧卷了他们的头发。他们顾不得叫苦,到处寻找,终于在青根山脚看到了十支神箭,大家高兴得跳起来,刚想扑过去取箭,发现一条大蟒蛇盘在那里,昂起头,张开血口,守护着神箭。阿桑拔出钢刀,一个箭步冲上去挥刀砍杀,同他去的三个后生一拥而上,与大蟒厮杀起来,终于斩断了大蟒的七寸,夺得了神箭。大家高高兴兴地回到钟灵寨。

第二天一早,阿桑背上神箭,来到公鸡山上,等太阳升起的时候,他张弓搭箭,嗖嗖嗖地一连射落了九个太阳。最小的一个太阳吓得回头就跑,一直不敢出来。从此地上一片漆黑,越来越冷,人们无法生活。阿桑见事不妙,又跟寨上的人们说:“太阳多了不行,没有太阳也不行,我们还得想办法把躲着的那个请出来。”大家都觉得这话有道理,却不知怎样才能把太阳请出来。一天,阿桑和全寨老少,牵着牛马,赶着鸡鸭,来到钟灵坝上,求太阳出来,他们喊了三天三夜,太阳没有出来。阿桑说:“这里怕是离太阳远了吧,再说大家一齐喊,声音混乱嘈杂,太阳吓怕了,不敢出来。我想要有人到太阳升起的东海边去喊,它一定会出来。看谁有这个本事!”人们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敢应承这个事。突然,一只鸭子自告奋勇地说:“我去喊来,如喊不来,你们打我的嘴巴!”说完,一展翅飞到龙鳌河中,朝东海方向游去,它一边游,一边喊,一直游了七七四十九天,一直喊到东海边,脚走跛了,嗓门也喊哑了,太阳还是不出来。最后鸭子只好无趣地游回来。大家十分失望,一个后生生气地一脚踏去,将鸭子的嘴踩扁了,脚也踩平了,直到现在,鸭子的嘴都是扁的,走路是一摆一摆的。鹅说:“我的嗓门比鸭子大,让我去试试,如果叫不出太阳,大家敲我的脑壳!”说了,就大摇大摆地走了。它也向东海游去,一边走一边喊,也走了七七四十九天,脚也走跛了,嘴也喊干了,还是没把太阳喊出来,最后,也只好无趣地游回来。寨上人十分生气,有人提着鹅的脖子就是一扭,敲它脑壳。鹅的脖子扭歪了,脑壳也敲起个包包。直到现在,鹅的脖子还是歪的,脑门上的包包也没有消。后来人们要公鸡去喊太阳,公鸡说:“我不会游泳,不会飞,怎么能叫太阳出来呢?不过大家相信我,我可以试一试”。公鸡来到附近的高山顶上,面对东方,拍着翅膀,用尽全身的力气高喊:“太——阳——哥,出——来——罗!”它一连喊了三遍,躲着的太阳被叫醒了,觉得声音很好听,慢慢地伸出头来看。公鸡看太阳出来了,很高兴,又喊道:“太——阳——哥,热——和——和,快——照——我!”太阳知道人们想它,不会再用箭射它了,就从东方升起,大地又见到了光明。

寨子里的人们非常高兴,大家手牵手地围着公鸡跳,人人争着向公鸡投粑粑、炒米、包谷,娃娃争着抱公鸡,这天为农历六月初六日。为纪念这个日子,当地土家人将每年六月六定为太阳节,一直流传到现在。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大山深处的乡土恋歌――读刘锦佃乡土散文

全文共 1234 字

+ 加入清单

久居在钢筋水泥铸就的人造森林里,淡出了自然田园,远离了鸟语花香,总觉得自己像被樊篱困住的鸟儿,恍如隔世般迷失了自我。冥冥之中,总有一个声音在心底呼唤:不如归去,不如归去。那被久久禁锢的心灵蠢蠢欲动,却不知道自己该归向何处,直到那一天,读了刘锦佃老师的乡土散文

我与刘老师认识,远远早于读他博客上的乡土散文之前。刘老师是我的同乡,我们毕业于同一所初中,参加工作后,又在同一所中学任教,同事了数年,并且教同一门学科。叙起旧来,渊源颇长。

记得是在上初二的时候,就知道学校里出了一位叫刘锦佃的才子,正在莱芜师范就读。语文老师给我们范读从报纸上剪下来的刘锦佃发表的文章,事隔多年,我已记不清那篇文章的题目是什么,隐约记得是描写了农家小院的早晨,父母亲的形象在氤氲着雾气的山里鲜活生动,我不由惊叹原来我们劳累苦涩的农家生活竟是这样的诗情画意。年少的我听得如痴如醉,感动于作者那细微的观察和细腻的文笔,感谢作者把我们几近厌倦嫌恶的农家日子描摹的这样美好。当初读到的那篇散文,现在归结起来应该就是他最早的乡土散文吧。

跨进中年的门槛,再来细细品读刘老师的散文,竟然发现,当年那个文采灵动,个性张扬的文学青年,在时光的长河里,慢慢沉淀成一位睿智稳重的学者与思想者,他的文笔依然细腻,但多了成熟的思索,他的创作风格有了质的飞跃,不再是华丽辞藻的堆砌,多了深沉的诉说与面对面的交流。时间的流逝,世事的变迁,阅历成了最好的创作素材。无论他的文章怎样改变,唯一不变的是他对故乡深深的眷恋,对乡人殷殷的怀恋。初心不变,情深意浓,他的每一篇文章,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能拧出叫做思乡的水来。

一页页翻动刘老师的文章,感觉在欣赏一幅幅风土人物画卷,那强烈的立体感与动感深深植入你的大脑。那娓娓道来的倾诉,洋洋洒洒的细节刻画,像极了不饰雕琢朴素本色的木板画。最欣赏那篇《远山在落雪》,山村的冬天被雪塞得满满的,雪用最轻盈的舞蹈填充了山与山的距离,山里人陪着积雪慢慢消融冬天,利忠叔的牛棚,金福哥的塑料棚,金怀哥的劈柴在我面前无比的清晰与鲜活,就连拉呱喝茶纳鞋垫消磨时光的三奶奶都是那样稔熟与亲切。这是一幅山村雪景风物图,在这洁白的世界里,老家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人物风情都入了作者的文章里,讲述的是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事,刻画的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寻常百姓。但就是这样一篇文章,时时揪动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脑海里总会浮现熟悉的画面和熟悉的人。

我也是从农家饭桌上脱离出来的孩子,成为所谓的城镇人口,120多平米的居室圈养着我这个本该嗅着泥土过活的寄居者。城市越喧闹,越繁华,内心那根思乡的弦绷得越紧,丝丝缕缕的眷念牵引着我,时时回到那个魂牵梦绕的地方,看一看身体还算健康的老爹老娘,望一望青山依旧在溪水依然流的小村庄,在城市的缝隙里回味乡土的气息。

故乡是根,根在老家。背转万家灯火,流连凡尘俗世,假如你累了,倦了,总是忍不住去怀想,想那个叫老家的地方,就去读读刘锦佃的乡土散文吧,那是来自大山深处的乡土恋歌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烟里的孤独散文

全文共 456 字

+ 加入清单

喜欢在寂静的夜里,点燃一只香烟,数着青烟缭绕的脚步,看黑夜的伤口,疼痛层出不穷。

喜欢在心烦意乱的时候,呼吸往事的碎片在心里,展转失落的心情。烟,打理那张沉默的嘴。

点燃一只烟,把黑暗中的思绪,通体照亮,暮色,睁着惺忪的单眼,寻觅一条回忆的路途。

昏黄的街头,有人影漂流。

迷茫的指间,有创伤在呼喊。

烟如伤痕累累的日历,愈燃愈短,绵延的孤单,却如禅竭的灰烬,愈落愈长。

迷离的咖啡厅里,混暗的角落。蜷曲着红红的烟头,品茗着那轻盈如沙的音乐,曲终人散,烟里的想念,还残存着你的余温踯躅。

时光荏苒,情感剥落,烟中的孤单,流放了几多的春秋,尽蕴了悲欢的花开花落,烟在澎湃的心潮中焚烧。

光亮燃烧,如昔日的牵手而过。

尘埃落定,似记忆的挥手而落。

你说过去不抽烟的我,何时享受起了那份别异的不悟,其实我早已看见,你的指间躺着烟过的痕迹,那是我们别后的潺潺流水,汹涌过后的氤氲。

烟里的泪水,跌宕成愁迷竞值的叹息,寒雨落日,故事燃了又熄,只有那烟中的呼吸,在沉寂的想念中依旧如你清晰。

烟里的孤单,与红尘有染,迷蒙的心境,亘古着对圣火的思念。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定格在记忆中的画面散文_[第四单元]写散文作文900字

全文共 800 字

+ 加入清单

记忆是一位忠实的记录者,它记下了我们成长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我们的眼泪、汗水、笑脸。一幅幅定格在记忆中的画面,组成了我暖色的童年。

我记忆中最深刻的一幅画面,是一个老人蹒跚的背影。倾盆大雨中,这个老人的背影是那么清晰、高大……

那天下午放学,天空下着大雨。我打着雨伞,快步向家走去。马路上,来来往往的车辆奔驰不息,溅起了点点浪花。雨水模糊了我的视线,前方一片白蒙蒙的景象。我依然快步走着,却一不小心撞倒了一个人。

“呀,对不起,您没事吧!”我赶忙说。擦了脸上的雨水,这才发现,我撞倒的人是一位六十多岁的老爷爷。老人单薄的衬衫,花白的头发,瘦弱的身体。老人没有打伞,身上几乎全湿了。我赶忙扶起老人,又帮他找回了拐杖,这时我才发现,老人竟然是双目失明。我心中的负疚感更重了,于是我对老人说:“老爷爷,真对不起。要不,我扶您回家吧!”老人点点头答应了。

风雨中,我扶着老人,缓缓向前走去。老人说他是去水上公园散步才赶上了雨,并一个劲地对我道谢。我笑笑说,没什么。我和老人正说着话,突然,我的脚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个类似井盖的圆形物体。“谁呀,这么没有公德心,乱丢井盖。爷爷,咱们走这边。”我一边埋怨一边扶着老人准备绕开。

老人问我怎么了,我说:“一个像井盖的东西不知道被谁丢到马路上,别管它了,咱么走吧,爷爷。”

突然,老人挣脱了我的搀扶,缓缓蹲下,把拐杖放在地上,摸索着找到井盖,吃力地搬起来,我赶紧跑过去为老人撑起伞,嘴里说:“爷爷,小心。”老人抱着井盖,在我的引领下,一步一挪地将井盖放到路边。并说:“这样,就不会再有人摔倒了。”一瞬间,世界仿佛定格,雨点一滴一滴地打在地上,打在老人身上,打在我的心里。我突然发现,老人的身影是那么高大、那么挺直、那么让我心生感动。

寒来暑往,时光翻转。记忆中的很多画面都是那么美好,那么让我心驰神往。一幅幅定格在记忆中的画面,刻在我的心里,组成了我精彩的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观沧海改写散文

全文共 412 字

+ 加入清单

在公元前207年,建安十二年时的一个,秋高气爽的秋天,我率领大军征伐当时东北方的大患乌桓。这是我同意北方大业中的一次重要战争。

我带着兴奋,激动的心情来到了河北的碣石山上。

我沿着一条幽静的小路,一边观景一边眺望那茫茫的沧海。一路上树木丛生,火红火红的枫叶就像被祖国壮丽山河染上了敌人的鲜血,这一切都是那样的豪壮。路边的小草在秋风下,慢慢地低下了头。山上那清澈的河流,也在夕阳的映照下变成了火红的颜色。

在碣石山顶,我看见了那碧波涌动的沧海,一阵秋风袭来,沧海顿时涌起了阵阵洪波,就像我的千军万马,正朝着胜利的方向飞速前进。

我喝着小酒,看着太阳渐渐从大海中消失,又看着月亮从大海中慢慢升起。看见了灿烂的星空在大海中有了它们的足迹。不禁激动起来,怀着对江山的渴望,迎风吟唱起这首诗:《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离愁散文_[第四单元]写散文作文2000字

全文共 1945 字

+ 加入清单

【一】

离别总有一丝阴云缠绕在心头,那是最真的感受,最无奈的泪流。总有一份深情铭刻在记忆里头,总有一种涩涩酸酸的滋味在心头,那是最浓的情愁,那是最爱的时候。时间从来都不会为谁而停留,岁月也不会为谁而慢下脚步走。静静的时光在流走,匆匆的岁月已远走,只有白云知道内心的哀愁,只有流水看得清内心的感受。

往事一去不回头 ,回首只见山花灿烂还依旧,只见老路风景还美丽在尽头,只见行云流水还是那样静静悄悄的行走,回首记忆里还有点点欣喜和点点温暖的感受,回首人生多少都会有丰收。

年轮总是留下深深的伤口,足迹总是深深浅浅留在生命里头,在过去的时光里行走,内心只有淡淡的感受,也许因为时间改变了所有,也许因为岁月把一切都有已经完全带走,也许流年已经让视线模糊在记忆里头。曾经醉美的不再有醉美的感受,曾经温暖的不再有温暖的感觉,曾经的妙龄时光到如今都已没有了朦胧的感受。在回忆中行走,内心只有淡淡的感受,也许因为事世变迁而让生命习惯在风雨里坚强勇敢 ,也许事世难料而习惯坦然面对所有。

花季只属于青春的时候,温美早已经溶化在生命里头,走过的路经过的事,早已经忘记在岁月里头,所有的经历早已经成为人生的丰收,早已经不在忧伤的思绪里面走。爱过的人早已经随着岁月而远走,曾经熟悉背影早已经模糊在视线里,生命拥抱的只是一丝温暖和美丽的感受。就因为这丝的温美感受而总喜欢书写在文字里,只为让文字梳理忧愁,只为在文字里寻找一些幸福快乐的真实感受。

花瓣总有失落的感受,叶落总有一些凄美的丰收,一个季节美丽总是开头,失落总会是最后。还是白云知道天地的情愁,还是流水懂得天地的感受,从季节的开头走到季节的最后,生命总会得到一些丰收,生命总会由欣喜渐渐到失落的感受,就喜欢把心情的喜忧写进文字里面,让文字梳理心情,让文字铭刻住生命的所有喜忧 。

一生再走也无法走到世界的尽头,生命再长最终也会撒手。知道生命终止的时候,就算已经走到世界的尽头。知道生命结束的时候,最终才会完全的放手,最终才会闭眼安然长睡在天地间。

到了最后总要放开所有剩下自己一个人走,在你的身后或多或少总有人会泪流,泪流全因你曾经付出真情,你的突然离去而让他们【她们】无法承受。泪流全因你曾经帮助过他们【她们】,你走到时候让他们【她们】只能用泪来祭奠所有,泪流全因你曾经给他们【她们】带来过一些快乐时光,你走的时候让他们【她们】无法忘记所有。

人总是从欣喜的时候开始行走,因为欣喜总会给生命带来美的感受。走到最后的时候只想拥抱简单淡泊而入睡到黎明的开头。人就是这样累一生,但是一生也会充满欢乐忧伤,只有欢乐忧伤才是生命最真的感受,只有欢乐忧伤才能把人生的酸甜苦辣都尝够。走到路尽头,一路的风景总也让人看不够,走在路尽头,一路留恋着美丽景色也是一种好的人生感受。

【二】

人生的离愁别样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因为不舍的情愫掺在心里头,因为纯纯的情怀才是最真的感受,一条路总也不想走到尽头,因为走到尽头就会分手。一片风景总也看不够,看够总会失去对美的感受。一个人总让心一直都为他停留,若让心走那么爱就会遗失在岁月里头。爱情的码头能够停靠所有,也能消散所有,因为情真而值得守候,因为真爱才值得付出所有。

离愁别有一种挂念在心头,挥手之后心就渐渐有了忧伤的感受,离别之后生命就渐渐开始走进深秋。多少寂寞黄昏后,多少黑夜无眠泪湿枕,多少思念挂满在夜空的上头,多少无奈的思绪随风飘到天尽头。往事不堪再回首,回首之时眼泪总会止不住的流,回首之时感慨哀叹又会膨胀在生命里头,回首之时背影已成记忆而远走,回首之时朝朝暮暮不再有温美的感受,回首之时生命早已经又是一个新的开头,回首之时因为离别竟然都已经把人生看透。

离愁别有一种情愫在心头,美梦总把人醉透,温暖总在遍身都停留,爱总在转身的时候才会撕裂着伤口。离愁列车渐渐的已开走,总还在记忆里面不断的挥着手,在离去的时候生命才能体会到离别的哀愁,在离去的时候双眼早已都是泪流。转身不是为了让你走,其实内心很希望你还能有一秒钟的停留,回想不是因为缠绵还依旧,而是想把曾经的温美放在人生扉页里,在有空的时候静静翻阅、细嚼过去的温柔、慢慢找些失去以后的丰收。

离别不是走到路尽头,而是又是另外一条道路的新开头,只是身边从此没有了熟悉的身影伴随在左右,只是生命从此就缠绵在回忆里头,只是梦又开始了新的追求,只是不再为爱找理由,只是不相信承诺一辈子都守候,只是随着时间而忘记了开头的时候。

一条河水如果遇上石头总要改变方向流,一朵白云总会被风吹散在天尽头,云烟总会渐渐的消散在天空里头,所以如果没有离别的感受忧愁就不会缠绕在胸口,所以生命如果没有离别的时候就永远不知道疼痛的感受,所以人生如果没有离别的时候希望就不会一直的延伸到路尽头。

写于2014、5、25【彩虹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汪曾祺散文读书笔记

全文共 2611 字

+ 加入清单

小时读汉乐府《十五从军征》,非常感动。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里中有阿谁?”——“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诗写得平淡而真实,没有一句进出呼天抢地的激情,但是惨切沉痛,触目惊心。词句也明白如话,不事雕饰,真不像是两千多年前的人写出的作品,一个十来岁的孩子也完全能读懂。我未从过军,接触这首诗的时候,也还没有经过长久的乱离,但是不止一次为这首诗流了泪。

然而有一句我不明白,“采葵持作羹”。葵如何可以为羹呢?我的家乡人只知道向日葵,我们那里叫做“葵花”。这东西怎么能做羹呢?用它的叶子?向日葵的叶子我是很熟悉的,很大,叶面很粗,有毛,即使是把它切碎了,加了油盐,煮熟之后也还是很难下咽的。另外有一种秋葵,开淡黄色薄瓣的大花,叶如鸡脚,又名鸡爪葵。这东西也似不能做羹。还有一种蜀葵,又名锦葵,内蒙、山西一带叫做“蜀蓟”。我们那里叫做端午花,因为在端午节前后盛开。我从来也没听说过端午花能吃,——包括它的叶、茎和花。后来我在济南的山东博物馆的庭院里看到一种戎葵,样子有点像秋葵,开着耀眼的朱红的大花,红得简直吓人一跳。我想,这种葵大概也不能吃。那么,持以作羹的葵究竟是一种什么东西呢?

后来我读到吴其癋的《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和《植物名实图考》。吴其癋是个很值得叫人佩服的读书人。他是嘉庆进士,自翰林院修撰官至湖南等省巡抚。但他并没有只是做官,他留意各地物产丰瘠与民生的关系,依据耳闻目见,辑录古籍中有关植物的文献,写成了《长编》和《图考》这样两部巨著。他的著作是我国十九世纪植物学极重要的专著。直到现在,西方的植物学家还认为他绘的画十分精确。吴其癋在《图考》中把葵列为蔬类的第一品。他用很激动的语气,几乎是大声疾呼,说葵就是冬苋菜。

然而冬苋菜又是什么呢?我到了四川、江西、湖南等省,才见到。我有一回住在武昌的招待所里,几乎餐餐都有一碗绿色的叶菜做的汤。这种菜吃到嘴是滑的,有点像莼菜。但我知道这不是莼菜,因为我知道湖北不出莼菜,而且样子也不像。我问服务员:“这是什么菜?”——“冬苋菜!”第二天我过到一个巷子,看到有一个年轻的妇女在井边洗菜。这种菜我没有见过。叶片圆如猪耳,颜色正绿,叶梗也是绿的。我走过去问她洗的这是什么菜,——“冬苋菜!”我这才明白:这就是冬苋菜,这就是葵!那么,这种菜作羹正合适,——即使是旅生的。从此,我才算把《十五从军征》真正读懂了。

吴其癋为什么那样激动呢?因为在他成书的时候,已经几乎没有人知道葵是什么了。

蔬菜的命运,也和世间一切事物一样,有其兴盛和衰微,提起来也可叫人生一点感慨,葵本来是中国的主要蔬菜。《诗经·豳风·七月》:“七月烹葵及菽”,可见其普遍。后魏《齐民要术》以《种葵》列为蔬菜第一篇。“采葵莫伤根”,“松下清斋折露葵”,时时见于篇咏。元代王祯的《农书》还称葵为“百菜之主”。不知怎么一来,它就变得不行了。明代的《本草纲目》中已经将它列入草类,压根儿不承认它是菜了!葵的遭遇真够惨的!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想是因为后来全国普遍种植了大白菜。大白菜取代了葵。齐白石题画中曾提出“牡丹为花之王,荔枝为果之王,独不论白菜为菜中之王,何也?”其实大白菜实际上已经成“菜之王”了。

幸亏南方几省还有冬苋菜,否则吴其癋就死无对证,好像葵已经绝了种似的。吴其癋是河南固始人,他的家乡大概早已经没有葵了,都种了白菜了。他要是不到湖南当巡抚,大概也弄不清葵是啥。吴其癋那样激动,是为葵鸣不平。其意若曰:葵本是菜中之王,是很好的东西;它并没有绝种!它就是冬苋菜!您到南方来尝尝这种菜,就知道了!

北方似乎见不到葵了。不过近几年北京忽然卖起一种过去没见过的菜:木耳菜。你可以买一把来,做个汤,尝尝。葵就是那样的味道,滑的,木耳菜本名落葵,是葵之一种,只是葵叶为绿色,而木耳菜则带紫色,且叶较尖而小。

由葵我又想到薤。

我到内蒙去调查抗日战争时期游击队的材料,准备写一个戏。看了好多份资料,都提到部队当时很苦,时常没有粮食吃,吃“荄荄”,(音 “害害”)。我想:“荄荄”是什么东西?再说“荄”读gai,也不读“害”呀! 后来在草原上有人给我找了一棵实物,我一看,明白了:这是薤。薤音xie。内蒙、 山西人每把声母为X的字读成H母,又好用叠字,所以把“薤”念成了“害害”。

薤叶极细。我捏着一棵薤,不禁想到汉代的挽歌《薤露》,“薤上露,何易皠,露皠明朝还落复,人死一去何时归?”不说葱上露、韭上露,是很有道理的。薤叶上挂不住多少露水,太易“皠”掉了。用此来比喻人命的短促,非常贴切。同时我又想到汉代的人一定是常常食薤的,故尔能近取譬。

北方人现在极少食薤了。南方人还是常吃的。湖南、湖北、江西、云南、四川都有。这几省都把这东西的鳞茎叫做“薙头”。“薙”音“叫”。南方的年轻人现在也有很多不认识这个薙字的。我在韶山参观,看到说明材料中提到当时用的一种土造的手榴弹,叫做“洋薙古”,一个讲解员就老实不客气地读成“洋晶古”。湖南等省人吃的薙头大都是腌制的,或入醋,味道酸甜;或加辣椒,则酸甜而极辣,皆极能开胃。

南方人很少知道薙头即是薤的。

北方城里人则连薙头也不认识。北京的食品商场偶尔从南方运了薙头来卖,趋之若鹜的都是南方几省的人。北京人则多用不信任的眼光端详半天,然后望望然后去之。我曾买了一些,请几位北方同志尝尝,他们闭着眼睛嚼了一口,皱着眉头说:“不好吃!——这哪有糖蒜好哇!”我本想长篇大论地宣传一下薙头的妙处,只好咽回去了。

哀哉,人之成见之难于动摇也!

我写这篇随笔,用意是很清楚的。

第一,我希望年轻人多积累一点生活知识。古人说诗的作用: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还可以多识于草木虫鱼之名。这最后一点似乎和前面几点不能相提并论,其实这是很重要的。草木虫鱼,多是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对于草木虫鱼有兴趣,说明对人也有广泛的兴趣。

第二,我劝大家口味不要太窄,什么都要尝尝,不管是古代的还是异地的食物, 比如葵和薤,都吃一点。一个一年到头吃大白菜的人是没有口福的。许多大家都已经习以为常的蔬菜,比如菠菜和莴笋,其实原来都是外国菜。西红柿、洋葱,几十年前中国还没有,很多人吃不惯,现在不是也都很爱吃了么?许多东西,乍一吃,吃不惯,吃吃,就吃出味儿来了。

你当然知道,我这里说的,都是与文艺创作有点关系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如今五月锦时散文

全文共 898 字

+ 加入清单

曾经有一度,我拨不开春天里的阴云。四年春的归途,都是阴雨的日子。每次淋个落汤鸡回家,妹妹总是开玩笑的说,你跟歌手萧敬腾一样都是雨神!说来也奇怪,最近刚打算回家,天上又飘起了绵绵的雨滴。

对于漂泊的人儿来说,最美的风景,都不及回家的路。何况在这个人间五月芳菲天里,即使下着雨,水光潋滟的景色,处处都藏着诗情画意。对于我这个没事喜欢写写文字抒发感情的浪漫主义,憋了一个多月没写,当然要回去游一把,才能泄愤!

不过这时的五月天,天气已经不像往常那样的清凉。听说故乡的梨花已凋落殆尽,母亲也穿上了我在网上买的新衣。这时燕子在屋檐休憩,哥哥打来电话说着他的工作上的喜讯,弟弟的二胎都生了,还等着我回去。不过偷偷地看着烟雨蒙蒙的窗外,真心希望回去的时候是个好天气。话刚说完,母亲打来电话说家里又下雨了,雨神这个称号,恐怕长大了以后就脱不了咯。

非常怀念少年时雅格子蓝的天空。真的,那时候的春把所有的温情,都倾在五月天里。乳白色的云朵漂在窗前,纵陌交横的老巷,处处透着天真的笑容。那时桃花不知落了几堆,枝头上翘着柳叶凤眉,水洗过的一树一树的,透柔嫩的绿芽,让我突然感觉到,现在充满钢筋混凝土的城市不再像个围城。春的绿,春的锦,春的生气,不是一座座建筑,一堵堵围墙就能囚住的。虽夏说天来了,工作忙碌了,四季看起来也不怎么分明。但也好歹开了几树的繁花,长了几条街的绿草。佛家那句话说的好啊,相由心生嘛。

如梭般的岁月,哪里由的我去伤情呢?其实现实生活中,我也是一个开朗的人,爱说,爱笑,乐观,积极。不过命运总跟我开点玩笑,时不时给个绊子,让我受了不少内心的煎。说到这里,不由得让我想起前些日子和一个同事客客气气刚聊完工作上的事,她嘿然一笑地说道:那我开始释放我的本性了!我不用猜便知道,一个女汉子又浩浩荡荡地复苏了。是的,忍着过去,不如过好现在。

如今五月锦时,城市依然是五月的城市。春花开了又落,春草绿了又密,日子悄然而逝着。不过还是要感谢这里的可爱的人,还有故乡和远方的亲人,是你们让我不再怀着一抹谦卑在陌生的城市里颠沛流离,是你们让我在这些苦难中挣扎找回了自己。你们的温情不是四月的花朵,是青青的枝,冬天过后总有新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林清玄散文读后感

全文共 722 字

+ 加入清单

人生犹如一片森林,在成长的路上拔起一株株有美好记忆的树;人生犹如一口清泉,泉水的质地取决于“泉”的“内心”;人生犹如一场玄想,心中有什么就出现什么。人生是一条条路,选一条就开始一段不同的人生,成就一个不同的人物,而我可能会选择清欢,清欢的人生。

自从我打开了《林清散文集》这本书,我仿佛在于一个高尚清欢的人谈话、交流心得,此书最为我所感触最大的,当之为《清欢》一文。清欢是一种对景、对物、对人生的一种心情,也是一种态度。此文主要讲述了作者的清欢与作者对的了解。林大师有他对世俗的鄙视体现出了清欢的向往。他非常的神,许多已忘了清欢是什么,也过不了这种日子。(尤其是年轻人)而他还能回忆往事清欢,神。清欢能摆脱世俗,离开嘈杂,体验清静时的欢乐,吃盘清淡的小菜,喝清清的白开水,坐阶打禅都很容易找到清欢,而现在他无影无踪,消失在茫茫人海中,取而代之的是灯红酒绿。

但我也找到了清欢,一日,我骑着自己最心爱的自行车一边快活地拨弄车铃一边吹口哨,高兴的回家,我完全忘了马路上的汽笛声,一种清欢的感觉伴我行驶在路上,此时此刻,我完全忘了自己,带着说不清的微笑,像个孩子,回到家中,我泡了壶白开水,把它当做茶一样喝——清欢的茶水。然后,我坐在沙发上,享受着当事的欢乐,是一种来自内心的而表达不出的欢乐,仿佛是清淡的欢愉,没错,正是清欢。仿佛有股“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的炊烟围绕在我身旁。

找到清欢很难,也很简单;找到清欢的人生更难也更容易找到。只有拥有清欢的人生的贤人才能理解这句话。林清玄的《清欢》是想告诉大家:做一个找到清欢滋味的人物,甩掉世俗的帽子,体验“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的生活,找到“感受清欢、享受清欢、并拥有清欢”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你不是无可替代的散文_[第四单元]写散文作文600字

全文共 535 字

+ 加入清单

年少的时候碰到这两个字,会把幼稚和无知这两个词扔的远远地,理智又清晰地断言到:“怎么可能、一定不会”,这是一场神奇而又漫长的抛物线运动,起点或是终点都将逾越数年,可是等到过去十多载,头发与骨骼都长成了足够的分量,再次遭遇爱情,却被曾经扔的远远地幼稚和无知狠狠的集中了大脑。

就像年少的时候读红楼梦,总觉得宝玉和黛玉之间那刻骨铭心的爱情是多么的令人羡慕。宝玉曾说他看到男子只觉得是污泥,看到女子只觉得清爽,尤其在她看到黛玉之后,那种油然而生的情愫深深的吸引着他去靠近黛玉,两人从此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那个时候的他们,嘴里说的、心里想的都只有对方。

不管是黛玉或是宝玉,他们最后谁都没能逃脱命运的安排,就在宝玉接受宝钗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黛玉在宝玉的生命里并不是无可替代的。连黛玉都不是无可替代的,再想想我们现在所经历的爱情,就算当时说着海誓山盟,海枯石烂,但是当我们面对真正的现实的时候,矢志不渝的爱情也只不过是一个可笑的泡沫罢了。

也曾经可笑的以为,一路上所有的遇见都是我们美好的经历。但是太过美好的温暖,最后,都会被一句:“你不是无可替代”而打破,于是,我们都变成了了习惯惶恐的人,总是匆匆的来,匆匆的去,谁也不会再为谁而停留,也不会再为某一段故事而感染伤怀,蓦然流下眼泪。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那年麦收散文

全文共 3362 字

+ 加入清单

盛夏的骄阳,透过撑开绿伞的老槐树向大地筛下片片碎银;夏日的暖风,也在热切地吻着老槐树的脸,摩挲着老槐树的身,老槐树经不住这样的诱惑、这样的温存,一激灵,铺洒的碎银便晃荡摇曳起来。站在家乡这千年的老槐下,望着这扑朔迷离的光影,思绪像断线的风筝,飘向了一去不复返的少时田园,落在了那年麦收时节……

吃了五月粽,那些青绿色的酸杏就比赛着,从绿叶下露出艳红、淡黄的脸庞来,菜园里的菜瓜也赶趟儿的,穿着绿黄条的外衣,带着它的香甜味儿,吵着庄稼人的甜梦。

吵着庄稼人甜梦的,还有生产队那一大片脱去绿衣换上淡黄衣裙的麦田。

距夏至还有半个月,老槐树上的喇叭里就传来生产队长的吆喝声:“各家注意啦,麦子还有几天就要成熟了,快抢快收的时节就要到了,赶紧把收麦的家什准备好,该缝补的缝补,该磨刀的磨刀,家里没人磨刀的,中午在大槐树下由老金头负责打磨……千万不要把到口的白面馍馍让老天给糟蹋了……”

以种田为生的庄稼人那里会忘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个道理。这不,趁晌好的中午,老金头爷爷这一磨刀好手早早地吃完了午饭,放好一长条的磨刀石候在了老槐树下,东家婶子西家大娘把藏了一冬的镰刀找了出来,交给了老金头爷爷,只见他弓着背弯着腰磨起了镰,淋了水的磨刀石上立刻发出了清脆的“霍霍”声;女人们则施展开了缝补的本领,找出了咧嘴的口袋,用五颜六色的布缝缀成了色彩斑斓的花儿;男人们坐在一起抽着旱烟,憧憬着今年的收成;生产队的保管将扫把、筛子、木锹、簸箕、推刮等一件件夏收物件收拾齐备、整理停当;饲养场里饲养员给吃夜草的马添足了草料,车把式为胶皮大车紧紧闸,把破损的马鞍修补好,把断了的缰绳赶快接长;电工忙着检修打麦场的线路,给脱粒机松松皮带、紧紧螺丝;担任“麦场主任”的父亲在偌大的麦场上牵着蒙着眼睛拉着碌碡的枣红马,在麦场上转着圈来回碾着,几天下来,麦场就被整修得瓷实紧致、平滑如镜。

“杏黄一时,麦黄一晌”只几天的工夫,麦浪滚滚,滚滚麦浪,把大地染成一片金黄。那耀动的金色,是曾经播种的希望,那翻滚的麦浪,是庄稼人的命脉,那厚重饱满的麦穗上,系着庄稼人殷殷的期望。

放学的孩子高声吟唱着:“六月里,麦子黄,公社社员收麦忙,小学生来拾麦,颗颗麦粒都归仓”的歌谣。夏至麦断根,学校放麦假了。

晨露很重,小鸟还未歌唱,大地不曾苏醒,老槐树上的喇叭里生产队长高声催促着:“大家赶快起床啦!出工啦!割麦啦!”

随即传来马车吱吱扭扭的咕噜声和长鞭清脆的噼啪声,大人们拿着麦收工具,揉着惺忪的睡眼,快步走向麦田。放了麦收假的孩子被大人摇醒,忒拉着鞋拿着拇指粗的麻绳走出家门,来到老槐树下集合,等着白老师带队。

天空刚刚泛白,静谧的麦田里庄稼人就展开了抢收阵势。麦秆挺着锋利的麦芒,收割的人弓着近乎折叠在一起的腰,在他们的手中随着镰刀的舞动,传来了麦子片片倒伏的沙沙声。

露水打湿了割麦人的裤脚、袖口,锋利的镰刀割破了手指、划破了脚,就挤点刺棘水(一种边缘有锯齿的植物,据说有消炎功效)接着继续割;装麦子的老汉长长的手臂挥舞着钢叉,将一捆捆麦子有序地在马车上摆放好,不小心钢叉捅到脚上,钻心的疼,随手从地上抓一把细绵土洒在翳血的伤口上,接着继续干活,这时沉浸在丰收喜悦里的庄稼人,苦、累、疼早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我们小孩子在拉完的麦田里捡拾遗失的麦穗,按照白老师的安排,每人在麦田占三行麦棱,那割断的麦茬、挺直的麦芒,不时捅破了捡麦穗的小手,有种隐隐的疼,咬咬牙不敢吱声,生怕被别人说太娇气了,我们心里都知道交学费买抄本是要靠捡麦穗的钱换取的。

太阳渐渐升起,云在蓝天流动着,手在田里流动着,汗水在脑门上流动着,阳光在这些流动中穿梭着,已经劳作了近四五个小时的庄稼人饿得前心贴着后背,将近十点多才伸直弯曲了几个小时的身体,捶捶僵硬的腰,揉揉酸麻的腿,将手在裤腿上一擦,陆陆续续地走到地头,走到送早饭的担筐前拿起自己家的饭罐或饭盒,三三两两地蹲在一起稀里哗啦吃了起来。

捡麦穗的学生也歇在地头,掏出家长给带的打尖吃的饼子、窝头,就着凉水啃起来。休息十几分钟后,需将一小把一小把麦穗汇集成一大捆,白老师用麻绳捆好勒紧,湿漉漉的麦穗放在弱小身体的后背,背着像小山一样沉的麦穗,拖着疲惫的双腿,在白老师的带领下向打麦场走去。

割麦的大人们在田头吃完早饭,还要抓紧时间再大干二个时辰。五黄六月,太阳像火球一样,肆虐地吐着鲜红的火焰,烘热的大地仿佛一点就着,庄稼人照例低头弯腰双腿下蹲,头上顶个草帽,一刀刀地割着麦子。壮实汉子的衣衫被汗水浸透了,死死地贴在身上很不利索,干脆就脱掉了,露出捂了一冬一春的光脊梁。不一会儿,脊梁开始泛红,泛红的皮肤被流淌的汗水浸泡,用手一摸起皮了,那含着盐渍的汗水流淌在皮肤的破裂处,如无数的小虫在爬,又疼又痒;爱美的婆娘尽管用围巾严严地包裹着,只露出两只眼睛,可依然阻挡不住紫外线的入侵,脸还是被晒成了朱红色,皮肤白的女人更是不经晒,只一会儿就有了晒斑。干渴的喉咙,如淋了雨水点不着的柴,丝丝冒着青烟,难受呀!

一连几日,阳光暴晒,庄稼人暗自思忖,再这样连续个十来天,就可换来个赢实的麦收。对于庄稼人来说,太阳的炙烤,夜以继日的劳作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六月的天,说变就变像猴子一样的脸。他们知道用双手收割的速度,远跑不过老天那喜怒无常的脸。

怕啥来啥,先前还毒辣辣的太阳转眼就下起了雷阵雨,再刮一股风,饱满的麦子就遭受了极大的摧残,金黄的麦子倒伏于地面,看着谁不心疼呀!

竟然,地面上的雨水冒着水泡,“冒水泡,连阴兆”,有经验的老农心里不禁一咯噔,老天爷莫不是要下连阴雨?果真,一连几天,太阳躲在厚实的云层里,天空就像被捅破的水缸,哗啦哗啦流个不停。眼看,沉甸甸的麦穗杵在地里割不回来,真是不开眼的老天爷呀!

庄稼人坐不住了,三三两两地披着破旧麻袋或顶个草帽,到麦田里打量。看着金黄的麦穗被雨水糟蹋了,看着到口的粮食被雨水蹂躏着,捶胸顿足,唏嘘不止。

看着老天不开眼,大槐树喇叭里生产队长就放开了嘶哑的嗓门:“社员们都注意啦,有的麦子已发霉了,但芽芽麦也是麦,不能让烂在地里,大家伙准备冒雨收麦!”

于是,庄稼人顶着淅淅沥沥的雨脚踩在泥水里收割被雨摧残的麦子。身上脸上沾满了汗水、雨水、泥巴,马车不能进到田里,人们只好把麦子深一脚浅一脚地扛到地头再装到车上,费时费力,但没有其它办法,只能这样,只好这样。

心灵手巧的妇女并没闲着,她们找来一截好的高粱杆,把杆的外皮一头用刀扯开,一头还长在杆上,三两下就扎好一个酷似人形的东西,左手拿纸糊的小簸箕,右手拿几根笤帚枝,称其为“扫霁媳妇”。扎好的“扫霁媳妇”挂在各家的屋檐下,在风里摇来摆去的,成为雨天一道别样的风景。

我们小孩子也被阴雨天憋在家里,家里的大人就让我们跑到院里找一块没有被雨淋湿的砖立在院里,说是叫“旱砖”,意思就是期盼老天快快放晴,由阴天转成旱天。不管怎样,“旱砖”也好,“扫霁媳妇”也罢,都带着庄稼人急切的虔诚的期盼,希望它们让老天快快地雨过天晴、云散日出。

庄稼人使出了浑身解数,老天终于在连下一周后放晴了,就马不停蹄地收割脱籽。

打麦场上脱粒机隆隆,没淋雨的麦子与淋雨的麦子分开脱打。尽管尘土飞扬,入口处快捷的手大把地把麦秆送到传送带上,忽然脱粒机卡住了,随即听到有人叫:“快合电闸,手被绞进去啦!”原来是站在脱粒机前面的白老师伸出双手使劲往外拽卡住的麦捆,可不通人性的机器死死咬住了老师的左手,当我挤进人群看到老师脸色煞白、纤长的手指被嚼得血肉模糊时,吓得我汪汪大哭……

晌午炙热的太阳,热情地亲吻着光滑的麦粒,均匀躺在麦场的麦粒享受着阳光的暴晒,这样热烈的阳光,只需几天麦粒就会清爽爽地睡在庄稼人的瓮里了。

不管怎样,那年繁忙的麦收结束了。家家户户满屋盈满了麦香,蒸出的馒头喷香,做出的拉面劲道。男人们四脚朝天躺在炕上,放松被麦收摧残的疲惫的身体,女人们也开始展示自己的厨艺,做好长长细细的拉面。男人们一咕噜爬起来,惬意地享受着新麦做的饭食,几口下肚,美美的一个饱嗝,算是对自己麦收辛劳付出的回馈。

开学后,见白老师失去手指的左手一直戴着雪白的手套。不久,老师被大队推荐上了师范。

村头那棵大槐树见证了那年的麦收情景,庄稼人忙碌着、哀怨着、喜悦着……

炎炎的烈日,发霉的麦芽,殷红的手指,雪白的手套,定格在了我记忆的深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海边小村的散文

全文共 2136 字

+ 加入清单

我所在的项目位于雷州半岛湛江边上的一个小村,小村名为调顺村。

从村名可看出,这应该算得上是个久远的小村庄了。自古以来,海边的人以打渔为生,大自然的无常能轻易危及出海人的生命、影响一家人的命运,使他们自然生出最急切而朴素的愿望——风调雨顺。走在村里,能时时感受到这朴素愿望的影子。

村中水泥铺成的小巷阡陌纵横,把各家分割为豆腐块。人流少的原因,各小巷窄而洁净,戴望舒的《雨巷》写的大约也就是这样的小巷子吧。各条小巷均有巷名,十字巷口处树立着蓝底白字指示牌。小巷的命名简单而有效,一律为方位、中心字、数字三部分组成,中心字总选取一个祥和如意的字,如“和”、“安”、“合”、“平”、“镇”等诸如此类。

走在小巷中,时时能遇见几座老旧古朴的建筑,那是村民的祠堂。祠堂均呈四合院样式,进门屋檐下撑起三五根水泥柱子,门两侧镌刻着久经风雨不变样的对联。有“黄氏祖祠”刻着“莆田世泽长,江夏源流远”的,显示这是一个来自福建莆田的迁居家族的祠堂;有“长孙祖祠”刻着“居秀衡山积业长,派分大水源流远”的,写的是一个在移居衡山创业有成的家族某一分支。这些祠堂的房屋虽古旧但还棱角分明、干净清爽,祠堂的大门白日敞开、夜间微闭,随时欢迎归乡的游子或附近的村民进去参祭瞻仰。

各家各户的院子里总千篇一律耸立着一株或大或小垂着长须的榕树,仿佛大门两侧的门神画,大概起一个守护神的作用吧,不过这是一副立体鲜活的形象罢了。榕树下间或摆着石凳石桌,偶有几个老人在石凳上闲话或放着收音机听本地的雷州戏。

绕村有两条稍微宽阔的主村道串联起各小巷岔道。路边成排高耸着铅直的椰子树,树干光滑、呈无限拉长的橄榄球状;椰子树间套种着小叶榄仁,主干浑圆挺直,树冠自然散开成伞状。少了些闹市区的约束,本来不宽阔的主道侧旁随处可见砖瓦石砂堆,村民自由出行其间,却不觉得促狭。随性却不随心所欲,到了夜间,各小堆旁便插着一根闪烁的警示灯提醒路人安全。村道两旁的砖墙上,时时可见贴着的四方大红纸,用毛笔写着:

调顺祖庙二〇一五年四至九月收付数公布以下

接黄xx交来余额244297.26元

本期收入244297.00元

本期付出84380.00元

本期余额311122.26元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村民的敬天奉祖的心并没变,为了纪念他们的先祖,村民集体募捐,多者出资数十万元、少者数百元,在原祖庙处开辟场地新建起一座广场,在广场划一道中轴线,中轴线两端相望而立建起两座高楼——“调顺祖庙”和“万福楼”,中轴线正中由红白两色大理石相间拼成一朵硕大的紫荆花。

祖庙门前的广场上两侧树立两个雕有龙凤的华表,正面一字排开三只铜香炉,稍退后石阶两侧矗立两只大石狮子。

祖庙高大气派,石木结构,斗拱梁柱构架、重檐歇山顶,采用正门、仪门、礼亭和正殿为序的三进五开间布局。祖庙正面两侧墙壁上镶嵌着“八仙过海”“太公封神”和“蟠桃会”“金台点将”的浮雕石画。大门两侧挂着鎏金对联,有神恩浩荡、圣德巍峨之语。大红门上嵌着秦琼和尉迟恭的彩色门神浮雕。正殿内供奉着村民信奉的康皇大帝、天后圣母及海口大王。

已是晚上10点了,刚至庙门口,迎面款款走来一拎着白色小包的年轻女子,灰衣白短裙,时尚却不失优雅庄重,从这肃穆庄严的庙堂里走出来并不显得一丝突兀,倒显得神圣可亲。她可能是专门来祭拜先祖但更像是日常的走动。再进去,五六个五至八岁的小孩子正在殿堂里穿梭追逐,还有两个正在殿前的跪枕上磕头作揖,那神情活似三岁小儿在大年初一正跟自己的爷爷磕头要压岁钱。那一磕一作间,似乎就与上面危坐的先祖进行了一次时隔几百年的蕃衍亲情对接。下至小孩子,来祖庙里走动已在当地村民生活里固化成一个习惯了吧。

夜晚下的广场总是最热闹的时候。有广场自然少不了广场舞,村里人的广场舞,俨然成为一种正式的活动,从所穿的衣服可以看出,每天各不同,有绿衣黑裙、灰衣红裙、黄衣白裙等等。参与的人也有点与众不同,跳的人以年轻的姑娘媳妇居多甚至有年轻的小伙子,旁边看的人以上年纪的老人居多。近几日,广场上的雷剧演出成了主角,跳舞的人只能暂避锋芒另寻他处了。

为了庆祝刚落成的祖庙,村里专门请了当地雷剧戏班在祖庙正对面的万福楼唱一个月的戏。万福楼的底层就是一个专用的舞台,舞台开阔、进深大,悬挂七层幕布,戏台上的八根石柱上均贴着“开台大喜”的红纸。戏台两侧专门搭起脚手架平台各放置两个大音响,震天的扩音声,即使不出门也能听戏。近戏台下的露天广场上,摆着七纵六横的长椅,坐满了人。无座的人,或站或半坐半倚在摩托车上,或干脆从家里搬来凳子坐着。看戏的人不拘一隅,男女老少妇幼皆有。每天的戏自晚上七点半,随着鞭炮声的鸣响准时开场,期间不停,直至晚上十一点半随着鞭炮的鸣响而终场,偶尔有到凌晨十二点半终场的时候。虽然晚,因为少了大城市的噪音管制,广场上的戏可以随性而为,村里的人却乐得这份享受。第二日,照常早起,各做各事。

入夜,是村里人忙碌一整天后犒劳自己的时候,村外的大街道上关闭一整白天的小馆子和排挡店粉墨登场了,白切狗、白切鸡、各种海鲜烧烤摆满了各店门口。听着广场传来的戏曲声,呷着啤酒,吆五喝六,一桌一世界。

生活在这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小村子里,调顺村的人似乎从来没有愁,只有对生活的享受。这大概也是这个小渔村几百年流传下来的传统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我和我的同事散文_[第四单元]写散文作文1800字

全文共 1747 字

+ 加入清单

国庆节前的一天早晨,上班推开办公室的门,眼前一亮,办公桌上放着两盆鲜花,一盆是彩色仙人球,一盆是水养的白掌。

先说仙人球吧,为什么叫彩色仙人球呢?首先是它的土上覆盖着一层七彩沙粒,看不见土,而仙人球上面喷了彩色漆和彩色水晶,把个仙人球装扮的非常靓丽,太阳光照在仙人球上,刺芒上的彩色水晶折射出晶莹漂亮的光芒,仙人球的花盆也很漂亮,白色的陶瓷花盆上写满了各种字体的“福”字,花盆下面有三个圆脚,与一个盘子似的底座相连,有种书香墨宝的文雅之气,放在电脑旁听说有吸收辐射的作用。

另一盆是白掌,则更引人瞩目,透亮的玻璃花盆,圆圆的肚子就像鱼缸似的,碧绿的根须浸在水中像一片小树林,花盆上面有一个塑料篮子,将白掌的根与叶分离,篮子里放有白色的鹅卵石,既可固定花形,又美观。白掌开了四朵花儿,花蕊是黄色的,和红掌的花蕊一模一样,很大很粗,上面有排列均匀的小触角,静静地卧在唯一的一片洁白的花瓣上,犹如扬帆起航的小船,又名“一帆风顺”。百度说白掌还有许多名字呢,白鹤芋、和平芋、苞叶芋等,叶片翠绿,花瓣洁白,非常清新幽雅,具有纯洁平静、祥和安泰之意.

“这肯定是王老师端来的花。”小陈肯定的说,“我昨天听见王老师和她爱人说花的事呢。”小陈是今年刚分配来的大学生,高挑的个头,苗条的身段,五官端正,长发披肩,这姑娘好学勤快,每天早上提前一个小时到科室,看书学习,打扫卫生,为我们大家倒好茶水,因为医院里都称老师,所以刚才她说是王老师端来的花。

“是吗!这两盆要花多少钱呢?怎么放咱办公室里了?”我边看着花边随口说。

门又开了,是我们科室的男士小牟,一米六五的个子因肥胖而显得低矮,肉嘟嘟的脸上镶嵌着一对浓眉大眼,一副憨厚老实的模样,三十几岁的人仍长着一副娃娃脸,见人总是憨憨的一笑。

“咦?哪来这么漂亮的两盆花?”小牟进门就嚷嚷。

“是王老师端来的。”小陈头不抬,眼不离的欣赏着花。

大家正说着,小王推门进来了。

“小王,你怎么把花端科室里来了?家里是不是晒不上太阳?”我边看花边说。

“不是,是我家小刘专门送给咱们科室的,是他弟弟花店的,漂亮吧!”小王自豪的解释道。

“哦,那太谢谢了,这两盆花要几百块钱吧?多不好意思啊!”我作为科室的负责人表示谢意。

小王小我六岁,进科室有两年多了,也踏进中年人的行列了,她是个很认真的女人,谨小慎微,做事积极向上,认真好学,在临床科室的时候就独挡一面,到了我这里就更不用说了,好多东西都没接触过,你看她那个刻苦劲真让人感动,手里拿个小本本,把我说的每件事,每个工作要领都一一记在本子上,随时翻看,很快就胜任工作了。她很小母亲就去世了,姊妹四个排行老二,却承担着母亲的角色,一路走来,风风雨雨,吃了不少苦,是个苦命善良的孩子,现在虽说姐弟们都已成家,但她还是一如既往的关心体贴着大家,在姊妹们眼里是个好姐姐,父亲眼里是个孝顺女,公婆面前的好媳妇,丈夫眼里的贤惠妻子,儿子最爱的知心妈妈。

这两盆花给科室增加了色彩,同事们很精心的呵护着。小王又去花店拿来营养液滴上,说是水养的花不放营养液就不好养,真不好意思,又让人家亏本了。有一天,我看着水养的白掌说:“如果里面养上几条鱼是不是很好看呢!”

“是啊是啊!有几条鱼一定很漂亮。下午上班我就顺路买来。”憨憨的小牟急切的说,好像怕别人抢去了似的。小陈和小王也赞同。

下午上班,小牟果真买来四条金鱼,放进水里鱼儿可欢了,嗨!还真好看哩,鱼儿游来游去穿梭在根须间有种大自然的感觉,阳光照在玻璃上,鱼儿得到了温暖游的更欢了,鱼儿和花儿入住我们科室已经有四五个月了,给我们带来了好心情,小王又拿来鱼食,第一次喂的太多,三条贪吃的鱼都给胀死了,剩一条显得很孤单,而后我们又相继买了几条,很少给它们喂食,已经有两个月了,还有三条一黑俩花的金鱼至今生活的很快活。昨天给鱼换水,那条黑色金鱼一下子从桌子上的盆子里跳到了地上,把我们几个心疼的赶紧捡起来放到水里,好一阵都不动弹了,我怀疑鱼儿脑震荡了,还好,休息了一会又开始撒欢了。

我的同事们都是好样的,爱岗敬业,工作认认真真,团结协作,去年还得到了省卫生厅的表彰,这都是大伙的功劳,在新的一年里,祝小王的儿子高考榜上有名,祝小牟开心快乐,家庭美满幸福,祝小陈姑娘学习、考试、工作顺心顺意。祝愿我们大家工作顺心,家庭幸福和睦。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初三散文

全文共 858 字

+ 加入清单

昨日的风在今日浅浅的徘徊,谁会在意它曾留下或深或浅的印记,在人们欢笑的时候。平凡的人生于平凡的世界,无关风雅,便成了这凡尘的一抹艳影,独立寒尘,无人言语。漫漫红尘,世事繁杂,梦醒时分却只能独自悲凉,世道沧桑,何人举灯相照?

夜黑的夜,黑夜的黑,清风拂过带走何人的思绪,又是何人在独自凝视着夜空,试图用最完美的仰角。星星闪烁,如一树花开,或安静或热烈,或寂寞或璀璨。

茫茫星海,数不尽的落寞却又坚持着闪烁,黎明不是还有很久,何苦执着于发光的蕴热?在如此红尘中,往事随风,旧事成伤,你我在生活中早已习惯了麻木,也早已不去想太多,因为就算这样也依旧与事无补,所以看淡了人群的冷酷,世事的沧桑,一个人躲在一个角落里安静地起舞。

舞动着与世无争的愉悦旋转着与世隔绝的清心寡欲,跟不上的脚步,干脆就这样止步吧,不要再去奢望他人给的幸福,也不要苦苦哀求他人的爱怜,一个人可以笑,也可以哭,

不是谁都非要一个人来做保护。你我都是时光中孤独的守望者,踮起脚尖,急切的寻找着什么,一转身,心便莫名失落了,空虚了,压抑着无法喘息。可一个人浅吟时光,深尝岁月,已然成为一种习惯,不是么?

习惯着没有谁的陪伴,习惯没有谁的安慰,也习惯没有谁的怜爱。在逝去的日子里,或甜或苦,一个人用最温柔的方式陪伴自己最孤独的时光。

一个人用最无奈的方式度过了所有冰冷漫长的时光,一个人用最残忍的方式击溃了所有艰难困苦的磨难,所以这种孤独虽败犹荣。高山流水,有几对。阳春白雪,下里巴人,各几人。谁,能陪谁把今生的路走完,谁,能陪谁将今世的故事演尽。一路走来,一边捡拾一边遗失,得到的失去了,失去的再也找不回来了。

所以,当你我劳累之时,停下匆忙的脚步,坐下来静看花开花落的从容,闲赏白云出岫的美丽。心境平静无澜,万物自然得映,心灵静极而定,刹那便是永恒。

菊已半开,茶饮半盏,我且等,等一季花开红尘渺渺,得一人孤独相伴,互相守望。一路的风景走过,一生的风情领略,谁能看穿谁内心的脆弱,也许,叶落树会怜,花谢茎会惜;也许,一个人的孤寂会有谁的怜惜;也许,你我只是孤独的守望者。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