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关于放下的散文汇总20篇

也许,飞只是一种幻想;也许,飞只是一种奢望。小编收集了飞的幻想作文,欢迎阅读。

浏览

6421

作文

1000

字的日记初中生散文

全文共 488 字

+ 加入清单

有没有发现,在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都是免费的。

阳光,是免费的。芸芸众生,没有谁能够离开阳光就能活下去的;然而,从小到大,阳光普照我们的光彩,可曾有谁为自己享受过的阳光支付过一分钱?

空气,是免费的。一个人只要活着,就需要源源不断的空气。每个人都离不开空气的给予。可从古至今,又有谁为这不可缺少的东西买单?

爱情,是免费的。那份不由自主的倾慕,那份深深搁置的思念,那份风雨同舟的深情,那份相濡以沫的挚爱,那份心灵相约的期盼,正是我们生命中最深切的感受与最坚实的依靠。这一切,都是免费的,更是金钱无法能买到的。

亲情,是免费的。每一个赤身裸体的你来到这个世界,都受到了父母亲无微不至的呵护,那是一份深入血脉不求回报的疼爱。可没有哪一个父母会对自己的孩子说:“你给我钱我才疼你。”父母的这份疼爱,不会因为你的成年而贬值,更不会因为他们的衰老而削弱;只要父母还活在这个世上,你始终如一会得到这份疼爱。

友情,是免费的。寂寞时默默陪伴你的那个人,摔倒时向你伸出手臂的那个人;伤心时让你依靠欣慰的肩膀的那个人;无助时向你伸出援助之手的那个人;而他(她)是否把这些付出折合成现金,然后向你要钱?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张晓风散文读后感

全文共 741 字

+ 加入清单

去年生日,一位好友赠给我三本书,大抵是一种散文杂志吧。我当时对散文不感兴趣,但翻开这三本书之后,我才发现我获得了巨大的宝藏。

这三本书都是关于青春美文系列的,特别的文艺,我当时还是个无知的孩子,只是大大咧咧,没有细腻的感情,没体会到文字的魅力。我百无聊赖地翻开书,狂躁的心平静了下来。我渐渐听到了自己的心跳,我渐渐被文字的魅力所感染了。

我爱上了这种散文书籍,如同炽热地爱一个人。我特别喜欢在写作业的间隙时间偷偷地看一篇文章,在沐浴之后披着睡裙,闻着湿发的香气安静地品味着散文,甚至在被窝里拿着小灯读散文书……我喜欢三毛、席慕蓉、张曼娟、张晓风和李娟的文章。那么我就说一说张晓风的散文吧。

张晓风有一篇散文叫做《情怀》,这是一篇实实在在的散文,初读时我真的不知道这到底是在写什么,感觉乱七八糟的,后来我阅读了更多其它的散文,都是很有闲情逸致的感觉,把生活中很多细碎的小事写得津津乐道。我再回过头来读《情怀》,却发现它实际上是对这些散文的总结:只要胸中有情怀,生活就与众不同。例如张晓风另一篇散文叫做《你的侧影好美》,写了她在餐厅给一个女孩说她侧影美的故事。如果张晓风没有生活的好情怀,她就不会发现女孩的侧影之美,更不会将这份美好告诉女孩。可以这样说,作家和其他人的区别在于,作家善于用情怀感受生活并把它抒发出来,而其他人却只是忙于工作,为生活而工作罢了,他们没有像作家一样细腻的眼光。

我喜欢张晓风散文的笔触,细腻而朴实,仿佛让人走进了一个清晰而真实的温柔世界。下面摘抄《情怀》中的一小段,让它把我们带进一个别样的世界:可是,等车不来,等来的却是疏篱上的金黄色的丝瓜花,花香成阵,直向人身上扑来,花棚外有四野的山,绕山的水,抱住水的岸,以及抱住岸的草,我才忽然发现自己已经陷入美的重围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毕淑敏散文读后感

全文共 862 字

+ 加入清单

读书的女人,是指从学生时代起,一直到老都坚持读书的人。这书还不算课本、专业书籍和报刊,是能益智益德提升女性全面素质的好书。女性读书婚前容易婚后难,就是在婚前,离开学校能坚持读书的人也寥若晨星,婚后读书的女人就更少了。由于工作的繁忙、恋爱的沉迷、家务的纠缠和人生的百顺及人生的万事不如意,没有美好的追求、没有坚强的意志和没有浓厚的兴趣,在日常工作和生活的闲暇时间里,抓紧分秒读书,一般女人都难以坚持。何况,平时还得留心觅好书,花钱买好书。所以,谁若能真的成为书女,就是女界的奇迹。

近日读著名散文作家毕淑敏的《淑女书女》一文,对女人坚持读书的好处有了新的认识,她在这篇千字散文里,重点指明女人多读好书之妙用,她以简洁的文笔娓娓道来:读书的女人,“更善于倾听”、“更乐于思考”、“更勇于决断”、“更充满自信”、“较少持续地沉沦悲苦”、“较少无望地孤独惘怅”、“较少怨天尤人孤芳自赏”、“较少刻毒与卑劣”。“好书对于女人,是家乡的一方的绿色水土。离了它,你自然也能活。但与书隔绝的日子,心无家园。半生过下来,女人就变得言语空虚眼神恍惚心地狭窄见识短浅了。”这样正反一对比,我们心里就明亮了,读书的女人和不读书的女人,真的`有了天壤之别。

女人的美,不只是外貌天生漂亮,或者不尽善尽美,就去涂脂抹粉,关键还得美化心灵,圆满道德,博学多识,才干不凡。人们不是给温和、善良、美好的女人一“淑女”之美誉吗?淑女,女人群体中的姣姣者,谁不想当啊!美貌者,不一定是淑女;淑女者,不一定貌美。自然之貌美与不美,只要女人多方面的素质符合“温和善良美好”的条件,谁都可以冠以“淑女”之美誉。淑女是在知识的滋养下,在道德的孕育中,成长起来的。

要想成为淑女,首先要当名符其实的书女。正如毕淑敏在散文里指示的那样:“日子是一天天地走,书要一页页地读。清风朗月水滴石穿,一年几年一辈子地读下去。”书女要识书,要千方百计地把好书弄到手下,把读书当作生活中的必修项目,如饥似渴地从书中吸取精神食粮,真正成为一名读书的女人,让内心世界如百花长春,淑女的美誉自会降临。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汪曾祺散文读后感

全文共 538 字

+ 加入清单

这个寒假,我读了《汪曾祺散文》。这本书收录了汪曾祺先生的散文,包括他的日常生活、美食、自然环境等方面。这里面,我最感兴趣的是“美食”这方面。

书中记录了许多美食,如高邮鸭蛋、蒌蒿等。虽然这些都不是像海参、鲍鱼这样的顶尖食材,但作者运用了多种描写,如写蒌蒿的视觉描写:“蒌蒿……粗如笔管,有节,生狭长的小叶,初生二寸来高”;写咸菜的味觉描写:“不咸,细、嫩、脆、甜”;写做枸杞的动作描写:“用开水焯了,切碎,加香油、酱油、醋,凉拌了吃。”这些细致的描写,体现出了作者对故乡和故乡美食的热爱。

我和汪爷爷一样,也热爱故乡的美食。我的母亲是福建福州人。那里的特色美食有拌紫菜、南煎肝以及各种海鲜。每次去闽菜餐馆吃饭,如“莆田”、“景福轩”,我都喜欢吃这些海产品,如蒸大黄鱼、煎海蛎,因为这是家乡的味道。蒸大黄鱼用的清蒸手法,将鱼的本味保留到极致,是一种鲜味,再浇上酱油,使咸、鲜融合,是闽菜常见的味道。灯光照射下,鱼皮表面金黄得发光,异常漂亮。煎海蛎是把海蛎裹上蛋液,煎成一张大饼,既有海的味道,又有蛋的香味。海蛎非常鲜嫩,正宗的闽菜中的海蛎是要用捞完不久且无沙的。这是我的家乡菜——闽菜!

我的家乡菜,无论我品尝过什么美食,我都不会忘记你;我的故乡,无论我走到什么地方,我一定会记住你!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立秋节气散文

全文共 1776 字

+ 加入清单

这几天早晨醒来,嗓子总觉得很不舒服。以为是夏日干燥,却不曾想,立秋已至。

许多事情在立秋到来之前尘埃落定,好像家里所有人的心情都开始趋向于秋日的平静,生活像一江水,缓缓的向前流动。

不急不躁,不悲不喜,大概这就是立秋该有的样子吧。

昨天下午午睡醒来,接到学姐的消息,学姐跟学长从杭州开车来绍兴了。睡意朦胧间,一个激灵,除了兴奋外还有一点点的不知所措。望了望身上的睡衣,不经有一些着急,赤着脚跑到书房跟爸爸吼出这个消息。

其实,学姐早该来绍兴玩了。

和学姐是在去年的冬天认识的,在静宜大学的交换生群里,看着她那个粉红色樱桃小丸子的头像就觉得好亲切,于是想知道这该是一个多可爱的姑娘,简单的聊了几句后就加了微信,本着好奇的心理,我又偷偷跑去她的朋友圈里翻她的照片,还不敢点赞,我悄悄的,就像一个窃贼。有的时候,人与人之间总是特别奇妙,在家附近,即便是时常见面的邻居顶多见面点头打个招呼,可是当你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一个简单的共同点就足以让你们成为很好的朋友。和学姐的第一面就在桃园机场,她推着一个行李推车,低头看着手机,急急忙忙的想要办理手机卡。

学姐是一个美人。所以,那天在机场,我第一眼就认出了人群中的她。所以,我也很喜欢给学姐拍照。她似乎有着天生的镜头感,大概是因为精致的五官怎么拍都好看。在台湾的时候我就一直跟她说,暑假有空来绍兴找我吧。起初觉得学姐从湖南湘潭来浙江绍兴需要好好计划一下,可能真的是某种奇妙的连结,学姐有了一个杭州的男朋友,这一次真的有机会来绍兴。

时间很巧。恰好是立秋。

可即便是立秋,仍然留有夏日炎炎的余温。

坐在马路边上的早餐,显得万分悠闲,用学姐的话来说,豆浆和油条是绝配,可那一盒小笼包不知为什么忽然让我想起小时候。那时候我还住在马山的小镇上,家楼下附近有一个早餐店,暑假妈妈去早早的去医院上班,爸爸因为是老师,所以跟我一起放暑假,一起睡懒觉。睡醒后爸爸总是带我去楼下的早餐店吃小笼包,早餐店的小笼包子一盒十颗小笼包子,我们总是叫两盒,爸爸一盒,我一盒,蘸着醋吃。爸爸嘴巴大,一口一个,很快就把他的那盒吃完了,往往那时候我才吃了三四个,我费力的捏着筷子往嘴里塞小笼包,然后含糊不清的说,“爸爸你帮我吃几个掉”。

那时候的早餐店也是这样,有自行车骑过的叮铃叮铃声,有淡淡的汽车尾气隐隐飘过,有油条刚刚下锅的滋啦声,有远远传来的越剧的声音,还有贴着耳朵亲切的绍兴话。好像已经很久没有坐在街头的早餐店吃一顿早饭了,我也记不起上一次在街头吃早餐是什么时候了。学长说,绍兴跟杭州虽然隔的近,但一点儿也不像杭州,而与苏州相似,带着小城的味道。

城,小小的就挺好,生长在这个小城里,所有的故事,所有的记忆也就更加集中,更加清晰。

沈园来过许多次,这一次蹭着爸爸朋友的光,请了一位金牌讲解阿姨,一路听,一路游园惊梦。惊梦当然不是惊陆游和唐婉的梦,是我的梦。大概是小学四五年级吧,绍兴市发了一张游园卡,爸妈因为是事业单位,因此也有。那会儿家里刚买了一个数码相机,爸爸就有了一个拍照的爱好,每到双休日就安排一家人在绍兴四处转转,就有一个周末来的沈园。那还是一个冬天,我穿着一件黄色的棉袄站在“诗境”的这块石碑前拍了一张照片。沈园离家离小学都很近,小学春游也有一次来沈园,那时候应该是五年级的秋游吧,穿着校服,带着一顶小黄帽,拿着相机组织大家拍照。

看着学姐和学长站在《钗头凤》碑前的背影,忽然有一些感慨。终究,这世间有太多巧合,一片金黄的叶子恰好从我的头顶落下,在我的眼镜上短暂停留后飘落在地上。我不知道这一片叶子在立秋的下落有多少意义,至少那一刻在我眼前掠过,我觉得那是特别的。

都说,一叶知秋。可立秋全然没能散尽夏日的余温,让原本就游人如织热闹非凡的鲁迅故里更加升温了一层。乌篷船在水中仍然带着江南水乡的韵味,可立秋的太阳却显出了不同往常的骄傲。相比做完月色如画,温润如水的鲁迅故里,今日就显得有些许躁动。在参观完鲁迅祖居,三味书屋后,便跑去找地方纳凉。跟笑寒一起去买高老太的奶油小攀,如今的奶油小攀已经从五毛钱一个变成三块五一个了,可即便如此,味道仍然是那个熟悉味道,就好像是即便过了这么多年,立秋仍然是那个立秋。

立秋。炙热且躁动着,却带情感的连结。

下午送走了学长学姐,和笑寒找了一个地方聊了好久,最后把笑寒送上出租车的时候,回头恰好看到落日。

终究,秋天是要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深夜那个卖馄饨的女人散文

全文共 2044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高中生活是在城市度过的,那时是八十年代。虽然各种饭店开始遍布城市各个角落,但夜市尚未兴起。一到夜间,街道上的店铺都是关门闭户,甚是冷清。

不知何时,我们学校门口出现了一个卖馄饨女人

她每天都在九点左右出现在我们学校门口——当然不是正门口,在离我们学校东面约二三十米的十字路口。她大约三十多岁,瘦瘦弱弱的,个子也不高,面容清秀,通过她那婉转动听的带有南方口音的普通话,我们判断她不是本地人,像是一个江南某地的女子。

学校里那些无良学生送给这个卖馄饨的女人一个外号:馄饨西施。

馄饨西施每天推着一个不大的手推车——明显可以看出原来应该是一个童车。车子前面放着一只吱吱作响的闪着淡蓝色火焰的瓦斯灯,车上面放着两只炉子,一只炉子上面放着一只中号的钢筋锅,里面是哗哗翻滚的开水;另一只炉子上面也放着一只中号的钢筋锅,里面炖着的鸡汤散发着扑鼻的香气。炉子旁边摆着一个小小的案板,上面码放着一只只包好的馄饨,像一只只美丽的白鹤随时准备昂首起飞——飞进那只哗哗翻滚的开水锅里。

每当有食客到来,馄饨西施会利索地从案板上拿起十几只馄饨放进开水锅里,稍等片刻,她拿起勺子连汤带水捞起馄饨放进一只抹得干干净净的白瓷碗里,从案板旁边的几只瓶瓶罐罐里拿出些许虾米,紫菜,香菜和一些调味品放进去,再浇上一勺美味的鸡汤,一碗喷香美味的馄饨就摆在食客面前,整个过程最多只用五分钟。

一碗馄饨两角钱。

很快,我们就喜欢上了这价廉物美的美味小吃。

我们的晚自习结束是夜里十点钟,一下课,我们就三两作伴走出学校,去吃夜宵。

这是馄饨西施最忙碌的时候,她一边煮馄饨还一边抽空包馄饨,只见她那双灵巧的手上下翻飞,还没等我们看清怎么回事,一只只个头大小相等,形状模样相同的馄饨就在她的手中诞生了。我们站在街边,从馄饨西施手中接过碗,一边吹气一边吃,想赶紧吃完——学校十一点就要关校门,这时那个女人就会笑眯眯地看着我们这些急嘴的孩子,有时会用好听的带有江南口音的普通话提醒我们:“不要慌哦,慢慢吃,别烫着嘴巴!”

时间长了,我们知道了有关馄饨西施的一切。

馄饨西施姓关,叫秀娣,人们经常按她家乡的称呼叫她“阿娣”。阿娣是个广东妹子,因为家境艰难来本地打工,后来认识了本地的一个男孩,两个人相爱就结婚了。她爱人现在外地打工,她就靠卖馄饨挣点小钱补贴家用。

星期天阿娣会白天也出来摆摊,还带着她那十来岁的女儿,我们中午去街角的烧饼铺子买两只蟹壳烧,然后在她的小摊上吃碗馄饨做午餐。阿娣会在我们吃饭时和我们闲聊几句,她说很羡慕我们这些高中生,有知识。要不是因为家里贫穷,她也不会初中没上完就辍学了……我们都夸她的馄饨好吃,她自豪地告诉我们:馄饨在她家乡叫云吞,在他们那儿可以做出鸡汤馄饨,海鲜馄饨,鱼汤馄饨等好多种味道,她奶奶和妈妈都是做馄饨的高手。

在阿娣忙着招呼客人时,阿娣的那个美丽的女儿就静静地坐在一张小饭桌旁写作业,她那专注的神情很是可爱,周围的一切纷乱似乎都无法干扰她。遇到不会的问题她就问闲下来的阿娣,阿娣有时也不会,就会不好意思地问正在就餐的我们这些学生,当然这些问题对我们来说是小菜一碟,我们很乐意当这个女孩的小老师。

慢慢和阿娣的女儿也熟识了,每当她见了我们会乖巧地叫我们大姐姐。从这以后,每当我们去吃饭,阿娣总是给我们盛得比别人得要多一些,偶尔我们有谁忘了带钱,也可以赊账。那时我们一个星期的生活费还不到五元钱,有时到周末能窘迫得只剩下两角钱车票钱。

寒冷的冬季我们最想念那美味的馄饨。

冬天夜长,下午五点半学校就开晚饭了。我们在班里再上三四个小时的晚自习,晚上喝的那一碗玉米糊糊早已消化得干干净净了,不到下课就饥肠辘辘了。一下晚自习,又冷又饿的我们就如“猛虎下山”,直奔校外的馄饨摊,阿娣会准时为我们做好一碗碗散发着诱人香气的美味馄饨,还会为我们放上一勺辣椒酱,我们只吃得浑身冒汗,那感觉真是一个字:爽!

吃完这碗美味的馄饨,我们会小跑着回到学校,带着这种温暖的感觉进入梦乡……

有一件事更拉近了我们和阿娣之间的距离。

那是星期五的一天夜里,我们一下晚自习,就匆匆走出校门。还没到阿娣的馄饨摊前,就看到有两个喝得醉醺醺的男人正在拉扯着阿娣纠缠不休。我们都吓坏了,不知道怎么办,突然我灵机一动,大喊道:“警察来了!”那两个醉鬼一听吓得转身就跑了。

阿娣看到我们忍不住流下了眼泪,我们这时也充分感受到了她一个女人做买卖的不易。我们劝她以后别在夜里出来卖馄饨,白天出来。阿娣说:“白天有管理员收管理费,我这小本买卖,一天也挣不了多少,哪有钱交管理费呢?而且,还有几个管理员经常来这儿白吃白喝,说话还不文明……”唉!对她的不幸遭遇,我们只有报以同情的叹息!

高三下学期,阿娣突然不来学校旁边摆摊了。后来我们才知道,阿娣的爱人实在不放心她和女儿独自在家,就带她和女儿一起去外地了。

从此我们再也没有见到阿娣,再也没有吃过那么美味的鸡汤馄饨了。

现在我走在街上,看到卖馄饨的小摊,不由得想起阿娣和她的馄饨。阿娣的女儿到现在应该有三十多岁了,阿娣,你还在异乡卖馄饨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你还愿意和她一起去优雅吗的散文_[第四单元]写散文作文1400字

全文共 1332 字

+ 加入清单

你还愿意和她一起去优雅吗?

已经过了用餐时间,小村里寥落的灯火也次第亮了起来,间或传来村里狗的叫声。从华瀛宾馆三楼,拉来窗帘看看逐渐暗下来的天色,玻璃窗外夜的黑与白昼的亮正渐渐交融。黄昏并不忙碌,小村安详在此刻渐渐凸出轮廓。

该吃饭了。她还是不想走。只想缠着你,倚在你坚实的臂膀,享受你甜甜的吻。

下了仄仄楼梯,走在静谧的小村,村子里静悄悄的,不多的人,灯光幽暗而缠绵。走了几个地方,终于看到一个有些品位地方,名叫开元坊,它的霓虹灯在小村里各位醒目,一个圆圆的大风车缓慢的转着,给小村带来时尚和异域风情。空气里飘散的好像薰衣草的芳香。

不知为什么,今天的珠江啤酒格外清爽。你特意点的黄鱼,浓香可口。西芹百合白绿相间,散发着淡淡的清香。鱿鱼丝掺杂着树菇,泛着浓郁而鲜亮的色彩。看着这桌美味,她想有心陪你同醉。可是两瓶珠江之后你怎么也不肯再要了。你说出的理由,让她心跳脸红。

就那样,接着你的目光。都说小眼睛的人温文而雅,似乎有一些道理。你的眼睛不大,可是她特别喜欢你目光的抚摸。你笑起来,眼睛有点弯。她因此想起周润发的嘴,像一弯温月,渐渐打开的笑靥,温和而安详。于是,她笑了。

她依旧戴着墨绿色蓝田玉镯,和你对饮珠江啤酒的时候,那玉镯在手臂上来来回回滑落,碰在酒杯时,发出清脆的叮当声,引来你的侧目。知道自己不是很瘦的手臂,没有骨感的质美,却极其欢喜了这份沉甸甸的实在与淡雅的精致。一身枣红的衣服,配上黑色丝质披肩,那是为你而容。高跟凉鞋随着你一路踏着青石板,走在小村的深巷,她喜欢一步一声的敲击,敲击发出的嗒嗒声给她带来心无旁骛的坚定。

慢慢地对饮,用淡定的眼光来看周围。小村里似乎一切都不在一切之内。唯独对面坐着你。

有时候你会责怪她的摸不着边际。难道你不清楚她的眼光早已波澜不惊了吗?眉目之间的故事该是耐人寻味的,也许你并不需要去读懂。你只要知道,不会为谁而改变,这是爱着的最好方式。身上的安静淡然,你也早已嗅觉。

一个四十岁以上的成熟女人。她有着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品位,喜欢一切简洁的物品,在红尘中艰难却优雅地活着。她能神情自若地成熟,可以清雅脱俗如仙子。她依然可以是女神姐姐。那是她前世积淀千年修来的浪漫。

记得曾经与你一起在绿岛享用咖啡,那淡紫的颜色明快而艳丽。表现出那么一份热情,让人喜欢。用勺子轻轻搅拌,周围变氤氲着淡淡的清香,喝一口到嘴里,到舌尖,再到舌根,将香味慢慢咽下。

此时,可以看到外面零碎的灯火和偶尔路过的行人。有些微风。小村里很多古老的树,千年古榕树和秋枫,满身的斑驳,透视出岁月的沧桑。

你说该走了。这时,很想被你握在手心的,感受一份真正拥有。

抛开世俗的烦琐,享受这静憩的片刻。安宁在每一个毛孔中不声不响。

因为文字,因为内心的渴求,两个应该相遇又相知的人,总会以最自然的方式出现在彼此的生命里。

寂静的小桥上,你和她慢慢走来,会不会扰了鱼儿从沉睡醒来?

今夜无月,只有几个极亮的星星挂在高高的夜空。不知名的虫子声弹唱开元坊街口的红灯笼。搅拌着乡村夜的静谧。

有星的夜晚,从华瀛三楼那扇窗里,透彻一抹桔黄。它撩动你动心底最后一抹温柔。

在这个世界上,有你看得到的风景,有你看不到的风景。一切的偶然中都包含着必然,两颗心背负太多的俗世风尘。

而你,还愿意和她一起去优雅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化解怨恨散文_[第四单元]写散文作文1800字

全文共 1758 字

+ 加入清单

在这样一个盛夏七月,酷暑难耐的三伏天,县医院3号病房2床病人的枕头下,无论如何不应该有一把寒光闪闪的匕首。但这的确发生在我刚刚做完手术的第二天中午,我躺在病床上午休,就在翻身得一刹那间,看见了与我相邻病床上病人,从后腰上拨出一把匕首,正在往枕头下藏着。那道寒光刺得我身上发凉,惊得我异常清醒,全无了睡意。

我闭着眼假意睡着了,心里想着,这把匕首决不会是放在这儿避邪防身用的,他要用匕首干吗?昨天我做完手术,因用了腰部麻醉,要在床上平躺六个小时不能动,我妻在病房陪伴我,也与他相识,知道他叫山子。问他是什么病,住院多长时间了?现在病情是什么状况?我隐约听到他说,一个多月前的傍晚,他晚饭后在街上溜达,被一骑摩托车从后面撞倒,当下就丧失记忆,直到两个星期后才苏醒,这十几天所发生的事他全然不知。后来,听他家人说,医院从市中心医院请来专家给他开颅,也是命大,现在才恢复成这样。撞他的小伙今年刚二十出头,父母都不在了,又无积蓄,出事后从他姐那儿借了两万元用于支付医疗费用。前几天送他到市中心医院做了检查,医生说现己无大碍,可以出院回家修养。可山子总感觉听力下降,对检查的结果不放心,要求撞了他的小伙再送到省城西京医院复查。若结果相同,并就受伤赔偿达成协议他才能出院。

说了几次,小伙认为刚从市中心医院检查回来几天,医生说了没事,又要到省上去检查,这又要花费几千元,就不同意。况且山子提出的赔偿要求他感到无力承受,这两天推说去借钱,来医院的时间短次数少,三顿饭需山子自己去买。山子的三叔和姐夫也认为没有必要再花些钱,到西京医院检查了。他提出的赔偿标准合理,但不切实际。那小伙把家里的土墙房卖了也远远不够这个数。山子认为他们都不帮着他说话,还向着外人,加上他的几个牌友也顺着他说那小伙的不是,这更是他对三叔和姐夫有了意见。去年老婆也和他离了婚,现在他受了这么重的伤,赔偿费小伙又不愿意给,对未来感到一片盲然。

今天他三叔和姐夫来看他,给他说话,他爱理不理,并说:"不用你们管了,我用另一种方式来处理。"想必另一种方式就是用这把匕首吧。

到那天晚上小伙仍然没有来,他打电话也末接,他很生气。从他的表情看,要发生大事的。必须当他不在病房,在他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将匕首拿走。可他藏好匕首并未出去,也躺在病床上午休了。我这时密切注视着他的一举一动。一个多小时后,他睡醒了,下了床去了卫生间。听着他关了卫生间的门,我忍着伤口的疼痛,翻身下床,从他枕头下取出匕首藏于我枕头的被褥下,又像刚才一个姿势躺在那。他从卫生间出来也未发现异样,又躺下睡了。

到了下午,我先试着和他勾通,问了他家里的情况和他的伤情。他开始还不怎么想跟我谈,后来知道我给他姐夫和弟弟当过老师,他的活才越来越多,等他把想说的话都说了,情绪释放的差不多了,我就指出用极端方式处理这件事的后果:“你父亲过世几年了,你离了婚十岁的女儿跟着你的,你弟弟去年开车撞了人,事情还没有处里他跑到外面打工去了,你再有个三长两短,你母亲和女儿咋办?你们这个家再也经不起折腾了!你想在西京医院去复查要求是合理的,那小伙来了我给他做工作。至于赔偿可以心平气和地谈,你降一点,他提高一点,总会有个结果的,暂时拿不出,可以写个协议,等到他有钱了再给你。 前一段时间他护理你也很用心,现在又确实没有钱,你也把他体谅一下。”我的一翻话他基本听了进去,情绪也好多了。晚上我与妻继续和他聊,总算听了我们的劝说。

第二天中午那小伙来了,正好山子下楼吃饭去了,我就给他说了事情的严重性,最后说到:“还算好,治疗了这一段,现在己无大问题了,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要是他有个三长两短,那就更不得了。再到西京医院去复查一下,虽说要花了点钱,如果没大问题,都放心了,以后他身体再有其它毛病也就不找你了。你也好早点出去打工挣钱。”还好,他想了想说:“那行,我现在就去借钱,明天就去西安。他回来了麻烦你给他说一下,让他做好准备。我先去买车票。”山子回来后,我把小伙的话给他说了,他很髙兴。

我两人从没月有提起匕首的事。他们走后,我把匕首交给了他三叔。惊得他三叔只摇头,并说:“幸亏被你发现了,你又做了这么多工作安抚了他。要是再出个事那可怎么办?!

这次住院期间的收获真不小,医生治好了我身体上的疾病,我化解了他们的怨恨,治好了他两人的心病。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偶遇大哥散文_[第四单元]写散文作文3400字

全文共 3303 字

+ 加入清单

因家住在西郊,所以散步时大部分时间都是去郊外,到那里感受旷野清新的空气,欣赏绚丽多彩的大自然风光,去看渔人张网捕捞、看农人田间锄禾、眼望马儿奔驰于原野嘶鸣、耳听鸟儿盘旋在天空歌唱,在美丽的大草原散步真可谓有一种到了仙境之感,既锻炼了身体,也陶冶了心情。

但偶尔也去闹市中闲逛,去看柏油路上如蝗虫般爬行的车辆,穿插于熙熙攘攘的人流时,既看到城市的繁华,也感受到人满为患的喧嚣繁杂。

今天想去买个手机卡,于是借散步之机去步行街,一走进市区即被融进了拥挤的人流,好像失去了自主意识一样,被潮水般的人群“挟持”着一步步向前蠕动。

反正自己也没有急事,便“随波逐流”地跟着人群流动,但见整个大街上人头攒动,人人忙忙碌碌的样子都好像去抢什么东西。

看着行色匆匆的各色人等,见他们一个个喜笑颜开,无论是花枝招展的少女、少妇,还是生气勃勃的毛头小伙、以及步履蹒跚的老人、乃至活蹦乱跳的孩子,人人都好像刚捡到了元宝,亦或是彩票中了五百万,谁也掩饰不住此刻逛街时的内心喜悦。

正在人行路上边散步边看街景,感受店铺前人声嘈杂的同时,也时而扫一眼柏油路上川流不息的车辆。

还在无意识地闲逛着,突然听见一店铺门口有人喊:“是不是王老弟啊?”

听见喊声下意识地回头看了一眼,见远处电动三轮车上骑着一位老者,电动车已调头向我这里拐过来,并且还一只手连连向我挥舞,估计此人认识我,否则他怎么会面向我喊啊?就于是也转身向他走去。

是戴大哥,还没走到三轮车跟前我就认出了此人,同时也加快了步子。

走到跟前一看,可不正是戴大哥嘛,我们已经整整二十年没见面了啊,而且二十年前那次见面也只是匆匆一会晤,仅区区十几分钟而已。

一番寒暄之后,知道戴大哥已是七十六岁的老人了,十五年前就已经退休……和戴大哥聊了一会,他因有事情要办便分手了。

戴大哥骑着电动三轮车拐进柏油路,即可就消失在人流里分不清哪个是他,虽然戴大哥看不见了,思绪里却想起和戴大哥曾有过两次接触,一次是上世纪一九七五年冬天,一次是一九九五年夏天,两次见面时间均相隔二十年、也就是说在四十年的岁月里,我和戴大哥见面却仅有三次。

第一次和戴大哥见面时互不认识,时已年逾花甲的我当时还是个毛头小伙,而戴大哥那时已经三十多岁,风华正茂的戴大哥,当时在小城已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了,因戴大哥是司机,那个年代汽车非常少,而戴大哥则是在县人大开轿车,他那种身份在小城算是人上人了,而我那时却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衣着寒酸、满手老茧、满脚丫子泥土,脸被晒得黢黑……

令人可笑的是,我和戴大哥身份相差悬殊,却因特殊的情况在一个屋里住了一个星期。

如今年龄在五十岁以上、当时去过县医院的人都知道,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本县医院的传染病房设在医院西南角土平房,肝炎、毒性痢疾等病患者都被隔离在这里进行治疗,当时两岁的女儿患了毒性痢疾,而戴大哥则患了黄疸型肝炎,他们虽不是一种病症,却因那时条件所限因都是传染病被安排在了一个病房。

和戴大哥这次在同一病房相住,深刻体会到了人与人的差别,我居住的村子离县城近百里,有时候一年、甚至几年都不去县城一次,加之我们是外来人在城里举目无亲,所以在治疗期间一个来探望的人也没有。

而戴大哥则不同,或许他由于职业关系接触面广,来探望他的客人那真是络绎不绝啊,那时候还不实行送什么贵重礼物,来探望的人都是买几斤水果即可,探望戴大哥的人这拨刚走,那拨人又来了。

那时候农村相当困难,女儿患病住院陪同治疗的两个大人则全无病,医院的饭菜我们哪吃得起啊?和医生说明情况后,人家准许我们在传染病房的炉子上做饭,故此解决了我们很大困难。

我们那种寒酸状况戴大哥看在眼里,他一日三餐都是单位给预约,并且单位派人照顾他,所以每次戴大哥都多定些饭菜给我们,客人们拿来的礼物也给我们很多……

女儿病好后我们就回家了,本以为以后就不会和戴大哥再见面了,因我们居住的村子十分偏僻,戴大哥的轿车怎么会去那种地方啊?而自己一个农民进城机会也少的可怜,就算进城也不会去找戴大哥啊,去找人家干什么啊……

正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改革开放的劲风在南方刮了几年之后,才如大姑娘般迈着四方步、扭扭捏捏、有条不紊地慢悠悠吹进了我们村子。

向来不“安分守己”的我,早就不愿意脸朝黄土背朝天锄禾了,起早贪黑汗滴禾下土的滋味实在是尝够了,所以连想都没想便一个猛子扎进改革的大潮,冒着可能被改革大潮淹死的危险,做了一名当时少有的弄潮儿走出了小村。

十几年后的一天,一辆黑色奥迪轿车驶进酒厂,此时已经是一九九五年的夏天,虽经十几年改革洗礼各种汽车也多了起来,但当地大部分还都是夏利、桑塔纳、甚至还有212吉普车,奥迪在当时还是凤毛麟角,所以车一进院就引起了人们注意。

在车上第一个下来的人是张县长,这老头曾来过酒厂几次,故此我认识他,后面跟下来两位不熟悉,张县长一一做了介绍,我笑着问张县长:“老张头,今天咋换车了啊?”

张县长边往办公室走边说:“我那辆破桑塔纳在修配厂住院了,今天事情急搭人大王主任车来的,想喝你小子的原浆老白干了,给老头子接一壶六十五度以上的酒……”

张县长说完指着奥迪车说:“酒壶在戴师傅车里,你先给我把酒壶灌满再进屋……”

张县长说完不再理我,招呼那两人径自进办公室去了。

张县长是蒙古族人,喜欢喝高度原浆白酒,下乡路过时偶尔就来灌一壶,还记得他说过那句可笑的话:“小王啊,喝别处的酒咽下时只辣到嗓子眼,喝你小子的酒一直辣到肚脐子,浑身都感到热乎乎的啊……”

奥迪车贴了太阳膜,在外面看不见车里的人,所以我走过去敲了敲车门。

车门打开走下一人,高高的个子,浓眉大眼,特别是他嘴里那颗金牙,尽管二十年不曾见面,我还是一下子就认出了他是戴大哥,于是情不自禁地喊出来:“戴大哥。”

戴大哥愣愣地看着我,一只手扶在车门上,一只手在涂有发蜡锃亮的头发上梳理着,极力在脑海里搜寻着对我的记忆,但无论戴大哥怎么在记忆库里翻找,他却始终也没想起我是谁来。

知道戴大哥不会想起我是谁的,因为戴大哥接触的人太多,况且时间流淌过去了二十年,而且我此刻和二十年前有了根本性的变化,无论从外表及言谈戴大哥都不会和传染病房里的我联系在一起,于是就说:“戴大哥,我是王明忠啊,二十年前在县医院传染病房陪女儿看病时,我们曾经在一起住了一个星期啊……”

戴大哥依然不说话,两眼在我身上反复打量着,好像我身上藏着什么东西在极力寻找似的。

片刻之后戴大哥突然拍了一下额头说:“想起来了、想起来了,你怎么会在这啊?你不是在某某村吗?那村子离这不是还有几十里路吗?来这干嘛啊……”

和戴大哥扼要说明了来这里的情况,戴大哥惊诧不已,转身去后备箱拿出张县长的酒壶,和他边聊着边去库里灌酒,当然不会让戴大哥空手回去,打发工人去商店买了一个和张县长一样的酒壶,也给戴大哥灌满了一壶带回去……

酒壶送进奥迪后备箱,趁戴大哥在后备箱鼓捣时进办公室招待张县长等人,哪知这老头非常着急,一听说酒已经装在车里立即招呼那二人就走,说是去另一个乡了解换届选举的事情,见人家有“大事”要办,所以也没过分挽留陪着他们出了办公室,随后也过去和戴大哥告别。

戴大哥笑着说:“老弟啊,这回知道你在这就好了,大哥短不了会来的,干我们这一行看着是挺风光,可也有难处啊,比如此刻吧,我多么想和你聊一会叙叙旧啊,可是领导要走就必须行动,我们司机有句行话:有睡觉的时间、没有撒尿的时间,就是说司机躺在车里睡觉可以,领导来了那是在岗位上,说走就走,然而,当司机去撒尿时偏偏领导来了,见司机不在就会认为司机脱离岗位……”

戴大哥握着我手还在说,张县长已经催促了:“戴师傅,走吧,有事没办完的话咱们回来再到这里,让小王给咱们安排饭……”

戴大哥无奈地说:“王老弟,大哥走了,后会有期……”

戴大哥说完钻进了奥迪,头探出车窗连连和我挥手告别,随后按了一声喇叭奥迪驶出了酒厂。

此次一别之后就再也没见到过戴大哥,不久之后我便撤出了酒厂,年底也搬进了城里,也曾侧面打听过戴大哥,听说他已经不再开车,和戴大哥也没有太深的交往,所以也不曾过深地去探知戴大哥的一切,想不到今天无意中竟然遇见了戴大哥,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啊。

祝戴大哥晚年生活时时开心、天天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汪曾祺散文读书笔记

全文共 1037 字

+ 加入清单

去图书大厦是奔着木心的《哥伦比亚的倒影》去的。可惜没找到,却意外发现汪曾祺散文集《人间草木》,这让我更加惊喜。一直特别喜欢汪曾祺的散文,收集了他所有的集子,前不久网上一位朋友求他1985年的散文集《晚饭花集》,我有,牛吧,买的时候1.4元。大学的毕业论文就是分析他的散文风格,不买书分析什么呢?

他的语言很怪,拆开来没什么,连起来就有味道。“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放在一起就像“老翁携带幼孙,顾盼有情,痛痒相关”。喜欢的地方就在此:简单、流畅,不娇柔,一气呵成。

汪曾祺作为当代著名短篇小说家、剧作家已是公认的事实,特别是他执笔的《沙家浜》家喻户晓。而我从知道他的名字起就把他当做散文家,读的第一篇文章是“大淖纪事”,说不出的散淡、精致,就连青石板的苔藓都滑爽地让人想念。

《人间草木》从大量散文中精选而成,最早的写于四十年代,大部分写于后半生,风格依然朴实,技巧臻于至境,很多文章我第一次读到。分别写了花草景致、各地风物、故乡美食、游记采风、难忘岁月、故人师长、平淡人生,篇篇都是精品。

写景是汪曾祺的长项,不枯燥、不艰涩,伴随着时代的印迹,老宅的每个角落都有奇特的故事。虽然过去了半个世纪,其声音、颜色、气味都已归于平静,但我们仍从字里行间看到从手心里滑过的岁月,想得起来都是温暖,怀旧的调子不可阻挡的在陷逸的老房子里漫延。汪曾祺写景怀旧的文章节奏缓慢,情景交融,叙事方法有点像旧小说。由于他熟读古文,文中比喻、怀旧、信手拈来,时不时跳出一些奇句、古句、拗句,风格如《梦溪笔谈》、《容斋随笔》。

写人的文章却情绪活跃、调子轻快,是一种极简的水墨摹写人物传统模式。一个个至亲人物出场,链接了他背诗、临贴、品茶、作画、写文的成长足迹,并理解其淳厚文学功底的源泉。

最喜欢他写美食和各地小吃的章节。偏偏他好象知道女性读者的爱好,只要提到美食,一定要细细介绍味道和制作过程,然后将成品认真形容一番,不但色彩斑斓还有立体感。

汪曾祺曾自谦地说写不了像伏尔泰、叔本华那样闪烁智慧的论著,也写不了蒙田那样渊博的长篇散文。他也不写抒情散文,觉得这个岁数感情过于洋溢,有点像老年人写情书,“不好意思”,所以他的散文都不长,“歪打正着”适应这个“快餐年代”的阅读习惯。短短的,散淡的小美文,读着不累,尤其适合春日午后散淡的阳光洒在身上,多数时候读着读着睡着了,在梦中体验“字字矶珠,句句灼灼”的意境。

好的文章是托着读者一路读下来“哟,完了,后来呢?”意犹未尽是也,这本散文集就有这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忆我的伯父伯母散文_[第四单元]写散文作文2400字

全文共 2349 字

+ 加入清单

一九七二年二月三日凌晨,我的大伯在疾病的折磨中,痛苦地离世了,那一年,大伯只有五十二周岁,今天回忆起来,整整四十二年了。

我是在那一年初三接到家信的,噩耗传来,震惊了正在平吉堡农场过春节的我,我拿着滨生姐从北京寄来的家信,痛不欲生,哭得死去活来,精神几乎崩溃。利没见我这么哭过,他也骇怕了,怕我悲伤过度,毁了身子,总是劝过来,劝过去。我哪里听劝,只是哭,哭得捶胸顿足,哭得泪湿衣衫,我不能自拔,不吃不喝,整整三天没有吃饭。

我的大伯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他不像爸爸那样有文化,性格内向,不善言表,小时候读了几年私塾,为了供养我的爸爸读书,大伯放弃了学业,每天和奶奶挎着小筐到街上卖煎饼果子,挣点零钱,日积月累,攒下一些钱……我在爸爸的一篇日记中,见到这段回忆:“何门祖籍河北大名府,善乐营(现龙王庙镇)。清道光年间,因兵荒马乱,连年不断,居家老小,难以生存,便由何门一支兄弟四人的“队伍”,背井离乡,逃荒关外,落脚在牡丹江宁古塔。一九二七年,因中俄战端开启,祖父携家逃难到东北,在大城市哈尔滨落脚。那时我同长兄(我的伯父)均是小学生,余年十一岁,兄长我两岁,初到疏地,生活囧迫,吾兄及母均做小贩,走街串巷,叫卖街头。祖父悯我天资聪敏,不忍命我作街头叫卖,我后来只是读书,不问他事,但我不能忘掉吾兄为我能上学读书,却在凄风苦雨中挣扎,助我完成学业,我此生最为感激的便是我的兄长。”爸爸的这段回忆,让我知道大伯的清苦身世及所为他人,一生默默无闻的品质。

我的爸爸最后成了知名大学的教授,我的伯父却成了一个只有初小文化的建筑工人,在五建公司搬砖,运沙子,干体力活。我在地院附中上学那会儿,大伯正好在八大学院的附近工地上班,我因是住校,每周只能在周日才能见到家人,大伯想我,就从学校把我接出来,在周边的小饭馆吃上一顿“美餐”。大伯的工资很低,挣的都是辛苦钱,能下馆子吃饭,在当时真是很奢侈的一件事。大伯望着我,心中充满疼爱,只是一个劲儿地催我吃饭,往饱了吃,他却不下筷子,我说:大伯,您吃啊,累了一天了。大伯只是随便扒拉了两口,让我吃了个肚歪。吃完饭后,大伯还要从八大学院骑自行车到新街口的家,一路十几里地,我回到学校,没用几分钟的时间,坐在教室里闷头写作业,却忘记了还在路上奔波的大伯,现在想起来,真是不懂事,我怎么能一个人吃得肚歪,却全然没有顾及劳累了一天的伯父。

一九六九年九月,我在宁夏生了二女儿云儿,北京的家虽不富裕,却也托人带了五斤挂面,二斤红糖,我见物如见人,思念北京的亲人,思念还在建筑工地干苦力的大伯,他挣那有数的几个辛苦钱,却还节俭出来,给我买些补养品。那时我的父亲还身陷囹圄,不能顾及我,只有伯父、伯母还挂念远在大西北的侄女儿,他们从小就疼爱的我。因滨生姐的亲妹妹早年就己去世了,大伯、大娘视我为他们的二女儿。

我在下乡的那些日子里,无亲无故,利在文革中又被群专,只有二女儿和我相依为命,每到月圆之时,我躺在炕上,看着那皎洁如玉的月光,暗暗地落泪:我的亲人啊,我们何时才能团聚?我们哪一天才有出头之日啊!我把思念和痛苦都用书信与家人诉说。那信的内容,至今我还记得:亲爱的大娘,大爷你们好!我想你们,你们寄来的信我收到了,知道你们也想我,怪我当初不听你们的话,非要下乡,到农村来受苦,如今后悔莫及,我非但不能尽孝,却还让你们惦记,朝朝日日不弃不忘!等探亲假时,我攒够了火车票钱,定会回京去看望您们二老!

女儿两岁的时候,利解除了群众专政,他也思念北京的亲人,想立即回京,去探望他的父母,于是我放弃了回京的机会,把攒的21.8元车票钱,塞到利的兜里,他揣上钱,领着两岁的女儿,踏上了回京的44次列车……

利回京后,带着云儿到新街口看望伯父.伯母。二位老人看到了外孙女儿,悲喜交加,有如看到了儿时的我。他们越是端祥我女儿乖巧的模样,越是思念我,心中那说不出的痛苦,怎么也不能释怀。女儿在姥姥姥爷家住了十几天,离别的时候,二老老泪纵横,不愿意再失去那永恒的亲情和对我的怀念。云儿走了半年多,大伯就病了,他患了严重的肝病,医生说他整日郁郁寡欢,饮食不良,思念我,思念我的爸爸——他的亲弟弟,一晃十几年了,爸爸在监狱里,受着非人的待遇,大伯去农场探视爸爸时,常常是相对无言,在心灵深处留下了难以治愈的创伤,让他把怨和思念都深深地在心里含着,埋着,藏着。他在病床上水米不进,后来病情恶化,转为肝硬化腹水,没过多久,他就在农历十二月十九,差十一天就春节了,痛苦地离开了人世。等我接到噩耗时,大伯己深埋于地下,七日那天,我梦见大伯看我来了,他的在天之灵依然不忘亲人,不忘人世间的一个个是是非非。

一九七八年底,大伯己离世六年之久,爸爸被无罪释放,冤案得以平反昭雪,他带着全家人到北京东八里庄的回民墓地给大伯迁坟。那时我全家也按知青政策返城了,我们来到一片己经种了菜的墓地,到处是泥土和水沟,那棵埋在坟边的小树在风中摇曳着,还能依稀记得那坟的位置。

我长这么大,尽得伯父恩养,却没有孝敬老人一天,今天迁坟,我定将老人的遗骨全找出来,哪怕是一个小指骨,我也要把它从泥土中扒出来,放到地面,一块块骨头拼起来,还会出现一个完整的骨骼人像,让大伯完完整整地迁居。那一天,我尽心了,也尽力了,第三天我的脸全肿了,长了黄水疮,可能是泥土中的细菌侵蚀了我,可是我却踏心了,因为大伯又有了新的归宿,所有的亲人都在身边,都在为他诵经,他可以安心了!

七二年那一年,大娘是她生命中最痛苦,最悲伤的一年。六月十三号爷爷又去世了,一年中,两位亲人相继离世,大娘在眼泪中顽强地活着,后来老人家从痛苦中解脱出来,每日去清真寺跪经、礼拜,积善行事,助人为乐,乐善好施,她后来一直活到99岁逝去,才去那己孤单了近半个世纪的墓地去大伯合墓,生生死死,悲欢离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字的日记初中生散文

全文共 487 字

+ 加入清单

只要有你在我就不会孤单,只要有你在我就不会害怕,我的世界有你就充满了阳光。

——题记

当我陷入无边的困境时,是你帮我找回阳光让我不再感到自己孤独无助;当我徘徊不能决定时,是你帮我找到正确的人生道路不再让我自己感到迷茫;当我遇到困难绝望时,是你让我又一次的敢于面对生活不再一人流泪。是你——我的母亲。

跨过了十几个春夏秋冬,也只有你能一直在我身边不离开我为我指点迷经。妈妈,只要有你在,我的世界就会春暖花开。

还是听爸爸说,我在小时候,天降不幸,本来身体就弱的我又得了重病,可,一个可能连大男人都可能坚持不住的任务,是你,不管刮风下雨,都会抱着一个病秧子去医院打针。我想不到,如果没你在我会怎么样,也许早已陪伴不了你。

正因有你在,我才能有今天的好的学习成绩和好的做人品质,殊不知你每天晚上晚上一题一题的检查我的作业,将我的错题一一改正,认真的签好家长意见第二天我再看。又不知你又一遍又一边的叫我做人的道理,你若不教导我这些写道理,说不定我早已成为一个没家教的混子。

有你在我就不会哭泣,有你在,我就不会放弃,有你在,我就会奋发振起。只要有你在,我的人生就会一路畅通,没有阻碍。春暖花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读《刘墉散文精选》有感800字

全文共 805 字

+ 加入清单

寒假里,我读完了《刘墉散文精选》,这本书分为5个单元——学习、性格、习惯、成长、心灵。读完这本书,我仿佛喝了一碗浓浓的心灵鸡汤,感触颇深。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缺憾——不完美的完美》一篇。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通过几个事例告诉我们破的东西仔细看也是很完美的,但我觉得,不仅如此,而且破的东西背后,或许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这世界上,不完美的物体、不完美的事数不胜数,我们不一定凡事都要追求完美,谁又能说残缺的美不是美呢?

这让我想起我在假期中看的《挑战不可能》节目中的夏伯渝爷爷。他是一位登山爱好者,在年轻时一次登珠峰中,将自己的睡袋借给别人,结果自己的双腿被冻坏而截肢了。可是他没有放弃,为了圆自己年轻时的梦想,装上假肢后,在40年中4次登上了珠峰,可惜天不遂人愿,他都止步于8400米的高度。2016年他再次向珠峰进发,在五位年轻的夏里巴向导的带领下,他艰难地爬到了8740米的高度,离顶峰仅100米,可这时突然乌云密布,狂风大作,风吹起的冰渣子打在脸上像刀割一样,情况非常的危急,随时都有可能发生雪崩。目标就在眼前,进还是退,夏伯渝爷爷陷入了纠结中。因为年纪、身体等原因,这或许是自己最后一次登珠峰了,100米怎么也要坚持下去。可是他回头看到5位二十出头的夏里巴向导,他们还那么年轻,那么有活力,美好的未来在等着他们,他不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牺牲5条年轻的生命,于是夏伯渝含泪做出了立即下山的决定。后来,他们得知,在他登顶的同一天,同一高度有6人丧生。

坏事再一次降临在他的身上,他得了血栓,医生告诉他,登山可能得放弃。或许夏爷爷这辈子也圆不了他的登珠梦,但他的精神已比肩珠峰,这或许是他终身的遗憾,但他换回了5条鲜活的生命,这难道不完美么?

有时一件不完美的事情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就完美了。

这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的好书,他能给我指引方向,让我告别幼稚和固执,冲动与叛逆,慢慢成为一个成熟冷静的人,给自己一个无悔的青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初一作文《陪伴》600字散文

全文共 642 字

+ 加入清单

依稀记得那一抹绿色军大衣和机器轰鸣声组成的剪影。

那时的小镇街道上布满沙尘,少得可怜的大货车飞扬跋扈地从同样自命不凡的柏油路上经过,沙尘就簇成一道墙。清一色的自行车、摩托车成了田间小路上的主旋律。

那一阵子,爸爸总带我到一个自立门户的兴趣班里去学电子琴。幼小的我那时费劲九牛二虎之力勉强挪动了电子琴,爸爸决定骑自行车送我时,把电子琴夹在腋下,我的手不要命般地紧抠着坐垫,手指头也悄悄变红,路途却异常平稳。那时的我总想不明白:微风拂过爸爸的脸颊,豆大的晶莹汗珠却为何悄然落下。

家住的院子里突然就多了摩托车的鸣声,好似婴儿一出生就带给这个世界的哇哇大哭声,摩托车带着它低沉的轰鸣走进了我家,这是一辆颜色橙黄的摩托车,红色的底子把它衬得更加夺目。

一家三口挤在一辆摩托车上,机器轰鸣声的响起,暗示着一段旅程的开始,走亲戚、回老家、去县城,坐在摩托车冷冷的背上,岁月流过。大地的脸上,小镇子的每个角落,近乎都沉积着这辆摩托车车轮的痕迹。爸爸穿的总是一件颜色发黑的绿军大衣,下摆自由服帖地随风飘荡,妈妈紧紧搂住我,我则套着大人的旧大衣,深色的衣服常常没过我的膝盖。在“栏杆”中,我可以稳稳地睡一觉。有时候,妈妈不愿外出,我就仅仅地抱住“军大衣”,抱住我所能依赖的全部。

几天前的晚上,我正坐在汽车中和爸爸一起走回家的路,透过后视镜,眉头紧锁的爸爸紧盯着前方,不时向后视镜中一瞥,嘴角不知不觉中扬了上去。

在汽车的轰鸣声中,我闭上了双眼,脑海里浮现出那一抹绿色的军大衣,陪我驶进一条条巷道,驶过一载载春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占车位散文_[第四单元]写散文作文2700字

全文共 2599 字

+ 加入清单

时针已经指向了晚上七点钟,电视里《新闻联播》的前奏声也回荡在家里的角角落落,王先生戴着眼镜,斜靠在沙发上看电视。爱人从厨房里端着一盆汤,一边放在餐桌上,一边看着窗户上浓重的呵气,念叨着:“这大冷的天,小冉怎么还不回来?这个丫头这两天总比以前晚回来二十分钟左右,不知道干嘛呢?”老王眼睛瞅着电视,嘴里敷衍着回答:“可能堵车了吧?现在不是到处堵车吗?也由不得孩子啊。”爱人用围裙擦了擦手,向着卧室喊道:“妈,出来吃饭了!”

随着落下的话音,卧室里走出来一个老太太,满头的白发,在灯光下熠熠生辉。老人走向餐桌,又四下里打量,疑惑着问:“小冉还没有回来?”王先生的爱人在厨房里接茬:“没呢,这几天总是晚了点,可能堵车了吧。咱们先吃,太晚吃,您的低血糖受不了。”老人坐定后,又抬头看了看墙上的挂钟,身子往后坐了坐,建议着:“我没事儿,再等等吧。孩子那么远回来,我们先吃,这不好。”

正说着话的工夫,门口传来一大串钥匙丁零当啷的声音,接着门被使劲地推开,一个身影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一边站在门厅里脱衣卸帽,一边大声地抱怨着:“人们真的是都有钱了啊,这小区的车是越来越多了,想要找个车位简直比登天还难,烦死人了。”语气中充满了气急败坏。王先生一家这才明白,小冉这几天是因为找车位才回来晚的。于是招呼着小冉赶紧来吃饭,边吃边聊着关于车多和停车的问题。

第二天的晚上,新闻联播已经开始,王先生瞪着眼睛瞧瞧厨房,一点动静都没有。于是直着脖子吆喝起来:“老婆子,都几点了?咋还不开饭啊?”爱人在卧室回答着:“小冉不还没有回来吗?估计又在找车位了,等她上楼来再吃饭吧。”王先生站起来向里边张望了张望,问道:“要不让妈先出来吃吧,妈低血糖,等不得。”爱人还是在里边回答着:“妈刚才说,她下楼遛弯去了,一会儿就上来。”王先生摇了摇头,嘟囔着回到沙发上:“这个老太太,冰天雪地的,到哪里遛弯去了?一个不回来,一个又出去了。真是的!”

小冉依然是怨声载道地进门来,大声抱怨着她都快把车停到二公里外的超市停车场去了,太闹心,再这样就不开车了之类的话。一家人在餐桌旁摆放着碗筷,突然发现老太太还没出现。王先生这才想起老妈去遛弯的事情,便走到窗前向外望了望,外面黑漆漆的,只有小区花坛里几盏暗黄的路灯,一个人影儿也瞅不着。老王心里有点着急,顺手拨通了老妈的手机,却听见卧室里传来响亮的电话铃音。“唉,这个老太太,出去不带电话,这么冷,这么晚,真让人操心。”

大家不安地等待着,终于等到门外传来熟悉的慢腾腾的脚步声,小冉冲过去打开门,连珠炮一样地向奶奶吆喝起来,抱怨她这么晚还一个人出去,这么冷还不带电话,真让人操心。老太太只是笑呵呵地进来,低声地说:“没事儿,没事儿,我就是随便转转,没事儿。下回我带上电话。吃饭吧,吃饭吧。”

之后的几天,大家都习惯了每晚七点,老太太下楼遛弯,小冉也要晚回来一点的状态,没有人再着急,没有人再不安。

那个周五的晚上,小冉到了小区门口,把车停在路边,望着周围长长的车龙,心里犯着愁:“大周末的,停车就像要命,这可咋办呢?真想把车抬回家去。”小冉突然想到了小时候骑着自行车回家,到了楼下,就推着车子上楼的情景。那车子太大,小冉推起来好吃力,便扛在肩膀上,没几天,肩头就磨掉了一层皮。爸爸很是心疼,于是晚上都下来帮助小冉。爸爸只是很轻松地拎起自行车就大步地上楼去了,小冉简直佩服得不得了。“嗯,估计现在的爸爸,也没那么轻松拎车子了吧。”小冉想着想着,嘴角露出了微微的笑容。

突然的手机铃声大作,吓了小冉一跳。她接起来,是妈妈。妈妈说让她开到小区的东门口,奶奶在那里给她占了个车位。小冉放下电话,心里嘀咕着:“有意思,老太太遛弯儿,遛出一个车位来,运气还真不差。不知道这个老太太拿啥东西占车位呢?”小冉看过微博里的消息,有些人用破桌子,有些人拉条绳子。这样想着,小冉就到了东门口。她张着脖子向外寻找,就看到两辆车子中间,一只手高高抬起,向她招动着。小冉把车挪了过去,看到车窗外的一幕,刹那间,眼泪就夺眶而出:昏黄的路灯下,奶奶就站在那个车位里,身体在不住地哆嗦。真的是“站”车位呢。小冉打开车门,冲下去,把奶奶拉了上来。她把车停在车位里,回头向后座的奶奶大声喊着:“奶奶,你疯了吧?这么冷的天,冻病了你,可咋办?还站在那儿,你咋知道我啥时候能回来,站得住吗,你?”奶奶一边搓着双手,一边说:“没事儿,我打量你每天差不多就这会儿回来的,不会晚许多,我就等等。车太多了,我怕你看不到我,所以就站着,这样就可以高一点,你好找啊。”

小冉回过头来,通过后视镜看着奶奶,眼泪就那么流淌着。她心疼奶奶,心疼着奶奶对她的心疼。

回家后,小冉把刚才的情景告诉了父母。大家都围在奶奶身边,多少愧疚,无以言表。奶奶只是喝了杯热水,说:“这是干嘛?我就给孙女找了个车位,咋也没咋啊,这不好好的嘛?自家人,别那么不自在。走,吃饭去。”

其实那个周五的晚上,寒流来袭,真的是格外冷。老太太还就真地冻病了,去了医院。医生说老人年纪大了,又感风寒,建议住院治疗。晚上七点左右,老王的爱人回家去了,一为给老人取住院用品,二来也得给小冉准备晚饭。

今天,她下意识地走到了东门口,想要看看,运气够不够好,能给女儿把昨天那个车位占住。就在门口,她遇到了东门口的保安大叔。大叔笑呵呵地在门卫室里打着招呼:“王太太,你好啊。今天怎么是你过来了?你家老太太呢?”王先生的爱人走过去,回答着:“老太太病了,昨晚冻的。就在这儿,给小冉找了个车位的工夫,就冻病了。唉!”保安大叔说:“怎么?你不知道啊?你家老太太最近每天晚上都在这附近溜达,她说西门的保安告诉她,这边晚上车子少一点,早点来能占到车位的。她转悠了好几天,这不昨晚还就等着了一个。我看她站着辛苦,就把椅子搬给她,她还不坐,说坐下太低了,孙女就看不到她了。你家老太太真是关心孙女,说最近孙女每天晚上都没有地方停车,她心疼孩子。这大冷的天,真是的!”

王先生的爱人走在回家的路上,步履沉重。她一下子明白了为何婆母最近要晚上出来遛弯儿,她仿佛看到了婆母在小区里寻寻觅觅的身影,以及昨晚站在寒风里,给孙女“站”车位的样子,她的心,一下子,那么疼。

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原来父母的爱是如此绵长,从子女到孙辈,无微不至。

她打电话给小冉:“孩子,以后晚上,车子就停在超市那边吧,你走几步回来,别再让奶奶为你‘站’车位了!好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大山里的罐罐茶散文

全文共 1247 字

+ 加入清单

那年我高三,黑色,忧郁,痛苦。临近放寒假,在我家饭馆做过工的一个娘娘要结婚,母亲说,你跟着去趟山里吧,散散心。

那是我第一次去南部山区,固原下车后,又坐了小客车绕进一个小镇,从小镇上又坐了电三轮,嘟嘟嘟的开进更深的山里。

我晕车,难受得头都抬不起来,偶尔睁一次眼,看见的全是山,高耸的,层峦叠嶂的,摆放在眼前。小三轮穿行在山间,绕来绕去,下车的时候,我瘫倒在娘娘的怀里,再也站不起来了。

娘娘兄妹三都在山外打工,家里用他们挣的钱盖了新房。其实,也就只有一间是砖房,其余两间还是土坯房,但和村子周围的房子比起来,已经显得很气派。

进了屋子,里面坐满了人,都围着一个大火炉,每人手里拿着一个小玻璃杯,细细的抿着杯中的茶水,发出吸溜吸溜的声音。我皱皱眉,往屋子里面挪着。娘娘的父亲看见了我,立马拉我坐在火炉旁边,说:冻坏了吧,坐这烤烤。然后拿起炉子上一个用易拉罐改装的小茶壶,给我倒了一小杯水,递到我手里说:喝点热茶水,立马就暖和了。

我低头看着,水杯里的茶是一种深深的黄,上面还飘着几根细细的茶叶。我勉强着靠近嘴边,做出抿一口的样子,其实根本没喝到,又就势放下。乘着没人注意,我悄悄的挪到炕上。

炕上什么也没有,就是一张光秃秃的草席。可能坐的人多了,已经磨得光亮,就着太阳光看去,竟然也是亮闪闪的。但炕上热,娘娘给我拉下一个棉被盖在腿上,我的身上慢慢的暖和了。

屋里坐了大概十几个男人,都是村里的长辈,在商量娘娘结婚的具体事宜。其中一个人说话的时候,其他人都在不停的喝茶,偶尔也吐几下茶叶。娘娘的弟弟就站在火炉旁,看谁的茶水没了,赶快给加满。没人加水的时候,那罐茶就在火炉上不停的煮着,时间长了,就会发出噗噗噗的声音。

我忽然有些好奇,这和家乡的茶水不一样。我偷偷下了地,也靠近火炉,细细端详起那个茶罐来。就是一个普通的易拉罐瓶子,铁质的,上面去了盖子,用铁丝在腰身拧了一圈,然后伸出来一个长长的把,方便我们端茶。

我伸手去拿,一个老头惊呼道:小心,烫手呢!这女娃细皮嫩肉的哪能碰这个。喝水我给你倒。说着他端起茶罐给我又倒了一杯水。在他倒水的时候,我看见茶罐里至少放了半罐茶叶,都是大大的叶子,可能是砖茶。

我笑着:为啥用这个煮茶啊?老头也笑:香么!这叫罐罐茶,放在炉子上一直煮一直煮,越煮茶越浓,越煮茶越香,熬出味道了。听他这么说,我端起他刚给我倒的那杯茶,小心地抿了一口,真苦,还有一股涩味,片刻后,咂摸咂摸,嘴里竟然有了一丝香气,淡淡的,一股芬芳。

我又试着喝了几口,越喝越好喝,几杯茶下肚,我就爱上了罐罐茶。后面的几天,他们都在忙碌着,我没事做,也彻底忘记了高考的压力与烦恼,每天围着火炉自己给自己煮罐罐茶。有人进来烤火,我顺水给他们倒一杯,看他们品着,我就会很开心的笑出声来。

我们在山里待了五天,我哪也没去,品罐罐茶品上了瘾。后来回到家里,和外公提起,外公脸上爬满乡愁,他说:罐罐茶就是好喝,我都五十多年没喝过了。外公老家就是固原的,十七八岁来到我们这后,再没回过家。听着外公的话语,我竟然也开始想念罐罐茶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虚度年华散文_[第四单元]写散文作文1500字

全文共 1404 字

+ 加入清单

你一直想要找人说话,但最后你会发觉太无趣。

于是,又独自一个人待着。

翻开想要写完的稿子,辗转反侧开始构思一个新的故事,全新的,甚至有点惊悚。我想我们可以单纯的为一件事而执着,可是却不能单纯的这么活下去。

生活里需要空气、养分、旅行、爱情、美味还有浪漫……一个人如果生活得太过无趣或者简单,他会发现日子始终如昔,从未变过。时间也只不过是被定格在了那一本台历上。翻过去便到了下一月,再翻过去,你已经忘记了年龄。然而,你还是一样,一样的拥有一颗老灵魂的人。

我说,我一直在等你玩累了停下来的下半辈子。当你玩累了,我却觉得你还可以再去玩一会儿,因为我发觉自己已经习惯了一个人的生活……

不能交际的彼此,就连灵魂都未必能够碰触,我们只是肉体缠绵温存的恋人,如果有朝一日这关系撕裂,又将变成另一个陌生人。其实,来自心灵的陌生却更加可怕,干裂的枯萎的如同末日。

什么时候能够再与你见面?挂断了电话,其实我们并未相恋。迷恋于笔尖的一段文触,失落于一场烟火倒影。

其实,我是孤独的。

我不想在太想你的时候想起你,害怕自己的内心会变得柔软,害怕自己会忍不住回忆过去,再去伤害自己。突然有一天我开始明白,所有的深爱都有伤痛,倘若不曾感觉伤痛便不会如此刻骨。我知道所有的感情都犹如水中绿色的青苔,湿润的,裹住了前进的脚足。我知道我还能忆起爱一个人的感觉,只是已经不会再爱下去。

你走了,消失了。

你不会知道,我有多爱你。

摊开指尖,任凭骨节生硬。在沉闷的夜晚里打字,你喜欢听键盘上传来的码字声音,寂寞的,沉浸的,让你进入另一种灵魂与时空。你抽着烟,仰望着屋顶的白炽灯,直到双眼失去焦点,脑袋发白,你觉得自己已经到达天堂。

时间终止在了此刻,墙角的裂缝开出翠绿的蔷薇,藤条带着刺,你说那是它和玫瑰的分别。用手心碰触,可以划出血痕,我喜欢蔷薇,极其富有任性的绿色枝丫,肆无忌惮的摇曳着,有点难以掌控的野性。你说那不是蔷薇,它叫月季。有时候我们总是混淆,无从分辨真假。其实都不重要。

我总想问你,迷恋一个人能有多久?

一瞬间?

一刻?

还是一辈子?

其实我们都明白,爱一个人好难,长久的爱一个人更难。相爱容易相处难,是否成为最后的终结?其实结果不重要,我们肆无忌惮,只是不要对一件事太过认真,或者只对一件事认真。我们已经不再年轻,渴望所有青春与爱,可最终他们都会消散,消散得你不愿再碰触你的面颊和那个你曾经深爱过的人。移情别恋最是容易,情深意重最是难做,最终的最终,就连一直的坚持也会被放弃。最终最终,只想成为一个真实的自己。

其实,我们根本找不到自己。

谁也不用迷恋,那只不过是自己的倒影罢了。谁也不用爱上,将来也无需彼此偿还。

总有一天,我们不再相爱。终有一天,我还会想起你让我如何喜爱。

时间就在此刻终结,在你嘴唇吐出烟圈的时刻凝固。所有要做的事情和想念的人都化成了最温柔的流水,它逝去,它开花,它荒芜,它成了海洋。

可不可以进行清点?清点生命中的所有?爱情、香水、陌生人的笑容……在闷热的一场午后,突然恍惚醒来,终究觉得生活得没滋没味,空气凝固,停止心跳。

倘若你忘了我,倘若我还记得你,倘若我的眼角不会再流眼泪,倘若你还想着关于过去的种种,其实它抵不过你唇齿之间的那一口香烟,猛烈、香醇、迷迭……我们的内心都有一颗老灵魂,碎裂,而不愿枯萎。

如此安详,如此通透。

它都如此坚强,而我们却这么脆弱,脆弱得不堪一击。流浪,放逐,在没有明天的明天,在你曾经以为的日子里——虚度年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汪曾祺散文读后感

全文共 453 字

+ 加入清单

五大本,共2000多页的电子书《汪曾祺全集》,我零零散散地读完,共花了大概3个月左右。

汪曾祺的作品以散文及小小说居多,主要描述的都是他生活中的经历以及所遇到的人,当然,还有很大篇幅是描写“天下美食”的,由此观之,汪曾祺必是吃货一枚。汪曾祺的文字平实易懂,几乎与“华丽”二字没有交集,但却有一种让人能静心读下去的吸引力,有点“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味道。文章要达到这种水平,作者心态和写作功底都必须达到“双馨”才可。

我喜欢书中关于他自身人物的一些小小说及他谈到的一些关于写作的文章。虽说我现在脑中一片空白,并不能讲出书中他具体写了哪些人、哪些事、哪些理,但我知道我是有收获的,最起码心态是变得平和了些。要说到具体得到了什么,一时还真是无法言说。

很遗憾,汪曾祺并未发表过长篇小说(不知是否写过)。或许是因为他的文字太过随意,不习惯做去精巧的设计吧。总而言之,汪曾祺的散文作品是值得一读。

这是我读完之后目前所能想到的一些东西。对于没有的东西,我就不强拉硬扯了,这一点也是受汪曾祺的影响吧——平实真诚,不刻意卖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西湖春夜,无关风月散文欣赏_[第四单元]写散文作文1700字

全文共 1662 字

+ 加入清单

杭州的春,总是这般撩人。

虽然苏杭两地相隔不远,但记忆中已很久没有夜游西湖,难得今夜这般的轻松、惬意。 夜幕下的西湖,远处的人间繁灯和眼前的波光仙景彼此呼应。我与友人围坐湖边的一处露天茶座。

西湖拂来的微风,挟带着润润湿湿的气息。品一口新鲜上市的龙井茶,体味西湖的清香和苦涩之后的甘甜,静静倾听风吹树叶的哗啦声和浅浅的水波声,透过袅袅薄霭和摇摇曳曳的树隙,隐约可见湖面上的粼粼波光由远而近,又由近而远。由此,你可体会到这座城市蕴含着的勃勃生机与西湖的静寂之间和谐的美。

我在白天的报告中这样说杭州:这座城市之美,在于西湖;西湖是女性的,她展示着成熟女性般的内涵之美,就连杭州这座城市也充溢着一种阴柔之美……

在这样一个春夜,也许来西湖的游人都有着与我一样的心情,无论是成双成对,或是三三两两结伴而来,还是形单影薄地独自游湖,都会沉浸在今夜西湖夜幕难以掩映的春色之中。

城市的喧嚣已被轻纱一样的夜色隐去,西湖一下子又妩媚了许多。

今夜西湖,良辰美景,我的思维也飘飘忽忽,如那湖面上浩渺的水波,波澜不兴,渐渐远去。断桥依旧,只是这个春风荡漾的春夜,没有残雪,没有了白娘娘、许仙和小青。宝俶塔在一偶阴冷地矗立着,黑乎乎的倒影在水中恍恍惚惚。《白蛇传》的人物与西湖的湖光山色交融,与西湖的灵魂交融。无论是谁,来到西湖,特别是在这样一个春色撩人的夜晚,大凡都会联想起这则美丽而又凄婉的故事。

风花雪月,男欢女爱,似乎是民间故事里的一个永恒主题。人仙间的这段爱情故事又放在西湖这样的天堂美景之中,怎能不让人凭添几分遐想,也更令西湖又多几分令人艳羡的神秘呢!

面对长长的白堤和苏堤,在与两位大文豪超越时空的相逢里,我血脉中的文人气质开始涌动。我实在羡慕白居易、苏轼两位仁兄,同样为官,却得如此美差,既有美人相伴,赏尽西湖美景,又能流芳千古。你看,他俩在任上只做了一点点实事,疏浚西湖,修筑了一段不长不短的湖堤,却因此被唤作“白堤”、“苏堤”,让后人流连追思。

遥想当年,东坡兄手携美妾,漫步苏堤,是何等惬意。难怪会诗兴大发,“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将西湖与绝色美人西施联系在一起,让人们对西湖的神韵有了更多美好的遐想。而此前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也常常在西湖流连忘返,白公诗云:“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松排山面千重叠,月点波心一颗珠”,把西湖晴、雨、晨、暮的景色一一展现出来。当年白公在钱塘门外筑的那段堤坎早已废圮,如今仅剩圣塘闸桥亭遗迹。后人对这位诗人官员充满敬仰和怀念,将白沙堤改称白堤,从此西湖又多了一段佳话。

春夜的白堤没有“平湖秋月”,有的只是水天一色的空灵,柳丝轻拂,暗香浮动,春风薰得游人醉。

南齐的苏小小和袁郁就是在白堤相遇、相爱的,传说中的苏小小象高洁溢香的梅花开在西冷桥畔。“燕引莺招柳夹道,章台直接到西湖;春花秋月如相访,家住西冷妾姓苏。”她渴望爱,便坦坦然,自自在地说出口,把心事朗朗宣之于众。

我仿佛又听到苏小小在吟唱那首“妾乘油壁车,君骑青骢马,何处结同心?”的诗,恍惚间,时空交错,春风一拂,竟然陶醉了,仿佛自己就是那个骑着青骢马的翩翩少年。潜意识里,男人都希望遇上象苏小小这样追求诗般空灵人生的红颜知己。几千年来,苏小小这个若即若离的人物也已被西湖揽在怀里抚慰着。西冷桥畔的“慕才亭”祭奠的也许不只是一屡幽幽的怨魂,而是一种美艳的象征。

苏堤上的杨柳依旧,在春风中翻起层层柳浪,还是那么醉人,让人恍惚间又看到一艘载满哀愁的画舫和一叶盛满春情的扁舟,划过时空而来。那船里坐着李慧娘和少年裴禹……自从苏东坡将西湖比作西子,这湖便与美女、言情有了瓜葛。而柔美西湖其实并非全是儿女情长,这里也有正气、侠义,湖畔的岳坟便是西湖英雄正气所在,而“鉴湖女侠”秋瑾,也使西湖将红粉与侠义相融,使人感叹爱山水与爱国、爱家原本是可以相通的。

夜已在不知不觉中深了。夜色将西湖四周的灯光笼得昏昏暗暗,将西湖融入了天地之间,广袤而又深谧。西湖上空飘荡着桅子花、桃花的芬芳,柳枝飘拂萌动的清香和梅家坞龙井茶袅袅的茶香。

今夜西湖,无边风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两登黑岛栗子散文赏析_[第四单元]写散文作文2300字

全文共 2167 字

+ 加入清单

小黑岛位于威海东北方向,东西长约有三百米,南北宽有五十米,经合庆村,穿过北边水警营房便可抵达。

小黑岛因与岸边有一道水渠相隔,不能轻易登上,所以还算保留着原生态。

栗子和小伙伴们已经在黑岛对面的岸边抛钓有几回了,非常觊觎小黑岛。几个整天的岸钓,潮起潮落,终于看到有人捞冻毛(可熬制凉皮)趟水而过,伙伴们一合计,咱们也不能甘作人后哦!

要想登上小黑岛,只能在夏季,此时水温适中。水渠是一道屏障,这道水渠似是方便行船人造的,或者是长年潮流冲成,两边很是齐整,刚好能行过一个汕板的宽度。满潮时十几米宽,水深有三米多,低潮时有三米宽,浅处有一米半深。朋友看到此处,会感觉趟过去很容易,而实际上潮起潮落、无风无浪时,这道水渠水流也很猛,且左右两侧都是深渊,没有些水性想趟过去是很要胆量的。

小黑岛两侧都是养殖区,缆绳横阻,上去抛钓是不可能的。北侧陡峭直插入海,海风浸蚀,浪水抽挞,岩礁糙而锋利,太险无人敢攀。南侧平缓,浪涌石圆,水草丰沛,这浅水中一定藏着不少肥蟹。

栗子和小车、小李、小毕、老于、老邢,一邦同仁六人,都会些水性。小车、小李、小毕与栗子一茬毕业,都是单身,一呼即应。老于、老邢已来威多年,且都是捉蟹高手,小黑岛却从来没去过,经栗子一鼓动,也是跃跃欲试。小车在家是独子,父母疼此独苗,儿时是绝不让碰水的,来威海后,是跟栗子学的游泳,近朱者赤的道理在哪都有说头,哈哈!

终于盼到了一个无风的周末,算好潮水,威海地区的潮汐低潮时间:阴历日期*0.8+3.6,基本没错。中午时分,备好装备泳裤,伙伴们便飞也似的,直奔黑岛而去!

到了岸崖,老邢傻眼了,面对这二十米高的悬崖峭壁,脚都不敢挪动,手哆嗦腿颤颤,老邢自诩水性不错,却不知他竟恐高,五个人前拥后撮,终于把老邢顺到崖底,这峭壁是出乎预料的一险,还好没有因为老邢而耽搁太久,否则过了潮位,今天的行动就全泡汤了。

待到趟水渠时,小车那不太雅观的泳技,终于发挥了作用,此时水流还不算很急,你推我拉,伙伴们都顺利登岛。

因为有潮水起落,所以行动务必迅速,说好了一个小时后,趟水离岛,不可延误。

捉蟹子也有些学问,要带线手套,线手套柔软易操作,皮手套较硬,不方便操作。从蟹子背后一把握住, 直接摔入网兜,岸边多是刺毛蟹,浑身都是刺毛,不注意方法,捉得慢还伤手。

栗子日前在国际浴场刚被赤夹红那大蟹夹过,所以对蟹子有些小恐惧。捉了几只后,栗子却对石缝间的苦螺很感兴趣。苦螺煮熟后肉旁深色部分有苦味,据说吃多了能麻醉神经,不是很好, 所以栗子吃时均去掉此处。威海沿海有句俗语,“六月二十三,勒勒骨上山!”,这勒勒骨(本地话,这三字不一定准哦)说的就是苦螺, 这个时节苦螺聚堆繁衍后代,一个石缝就有几十个之多。伙伴们快速向东行进,栗子边寻边走,不知不觉已落在后边。

栗子也不想浪费如此时机,更想浏览一下黑岛全貌,捉了百十只苦螺,急忙跟进,向黑岛东端快速行去。

来到黑岛东端,极目远眺,水天相接, 一望无际;点点渔舟,往返忙碌,海鸥飞落,鱼跳溅花;一艘游轮向东驶去,也引领着栗子思绪,擦了擦眼镜,向东茫望,难道影视剧中繁华的韩国,迷失在那天边云中?低头近顾,水是至清,草密葵厚,微风推送,细浪翻卷,满目圆礁,却不见石面,全覆盖着牡蛎和海虹,那海虹个头不小,黑黑一片,密密麻麻,皮很厚,半张着嘴,能看见黄白嫩肉,此时正在吸食,用力扯拉,却如伞绳般牢固,一只也别想扯下,这经历过风浪拍打的生灵,生命力可谓真强;定睛深水,手掌般大的飞蟹在缓缓爬行,也不怕人,却是伸手莫及。这寂静的东端肯定是绝少有人光顾的,渔民们忙于养殖,绝没有闲情雅致来此赏景,这如此美景却让栗子独赏饱览,藏于心中,历经二十余年,依然清澈哗响。

时间已到,伙伴们互相吆喝着一同回返,只经这短短一个小时,此时隔岸的水渠已深了很多,还好互相推拉, 均顺利登岸!

回宿后,十几个单身伙伴分享瓜分了所获,美味解馋又养胃,说笑声起,皆大欢喜,在此不表。

转眼到了第二年,又到夏季,栗子调到前楼新部门办公,又结实了新钓友。

老李、老韩、康师傅是栗子的新伙伴。老李是本地人,自幼生在威海,本就喜欢钓鱼;老韩是水警区转业的老连长老水兵,对钓鱼迷恋那也是毫不含糊的;康师傅不姓康,名字中有个康字,因为胖而肚大,之前人们戏称他八戒,自从康师傅方便面出世后,便改称其为康师傅,康师傅平时因胖嗜睡,一提钓鱼便来了精神。

跟随新团队春季船钓有些回合,渔获皆不理想,栗子常与他们说起去年小黑岛之收获, 直说得他们心里痒痒。

老李与栗子一合计,再登黑岛。

期盼等待有两个月,终于盼到夏季风平周末之日,栗子引领着老李,两个人,心里还是很胆虚的,不过还好,顺利趟过水渠。

刚登岛不足二十分钟, 天色突然昏暗,远处已风起水花,天气要变?此时老李与栗子面面相嘘,心想一处,马上离岛!

这海边的天变得也太快了,行走间,雨星飘落,风也紧了一些,风起水渠流急,与老李艰难游动,终于返回岸边,心脏砰动紧张,运大历险。此时大雨已滂沱而下,还好是夏季,落汤并不难堪。

所获不多,被水冲走多半。两人互相安慰着,骑车回返,回到城里,艳阳开天,令人哭笑。老李邀栗子去他家喝酒,酒气壮阳,心中阴云一并冲去!

美丽的小黑岛,两次登临,两种感受,让栗子对人生亦有所感悟,可小黑岛那阿娜的身姿,任凭风吹雨打,浪击涛涌,她依然躺在那里,等待着新的探索者。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字的日记初中生散文

全文共 493 字

+ 加入清单

六月,是噩梦,是悲伤的导火索。

阳光,不再温暖;彩虹,亦少了一种颜色;我的世界从此堕入黑暗。

我不明白,上天为什么这样残忍,偏偏要在六月惩罚我。我也终于明白,看似美好的希望实际上只是漂亮的肥皂泡,所谓理所当然的事情亦充满变数。

从前的一切实在是太顺利了,以至于我都已经把它当成了一种习惯。以前,我一直喜欢沉回忆那些光辉岁月,并沉浸其中,不能自拔。每一次回忆,我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满足感和成就感。然而,从这个六月开始,一切都成为过去。我开始害怕起回忆来,因为那次惨痛的教训早已成为我记忆中挥之不去的伤痕。

虽然觉得有点可笑――我曾经那样自信的说自己绝对不可能复读,但我还是毅然选择了复读,选择了面对高四,面对我人生的第三次高考,毕竟,我不是懦夫,永远不是。

我知道,我还是逃脱不了六月的考验,虽然又是一年,但我相信,新的一年

会带来新的希望。就算阳光不温暖,我依然可以热血沸腾;即使彩虹只有六色,

我也可以帮它画上去;如果世界沦为黑暗,我还可以点上一盏油灯。

六月,注定是一个三岔路口,无法逃避。

但是,明年的六月,阳光将重新灿烂,因为我已经将它点燃,彩虹将重新绚丽,因为我已经将蓝色弥补。

六月,我在期待。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