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赏月的文章怎么写【最新20篇】

导语:绿,是一种颜色。当它以特有的方式在这个世界中绽放出它的美丽时,它就再也不是一种颜色了,它独特的美给了地球生命,给了人类希望。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保护环境作文,欢迎大家阅读!

浏览

5807

作文

1000

小学生中秋赏月日记短篇作文

全文共 546 字

+ 加入清单

中秋节晚上,一家人在院子里吃着月饼、瓜果点心和妈妈做的拿手菜,大家边吃边讲自己的故事,还分享着自己学到的知识,什么历史,天文等等,比吃的饭菜还丰富。吃饱了,喝足了,大家在静静的赏月。过了几分钟,爷爷突然说:“咱们也别光赏月,(众人小声说:“哎呀妈呀吓死我了。”)咱们应该比赛,比说有关月亮的诗,谁说不上来,谁吃月饼,谁撑不住了,谁有权退出。”妈妈说:“应该是成语接龙更好一点。”除了妈妈和爷爷之外的人说:“没异议。”爷爷说:“好吧,那我们就比成语接龙,开始了啊,我来开个头,一成不变。”奶奶说:“变什么,变化多端。”大家一直说说得很晚很晚,最后还是小表弟赢了,然后爷爷说:“大家讲一些有关月亮的神话故事吧。”小表弟说:“好耶,好耶,听故事喽!”爷爷说:“好,我讲一个啊,从前有一个姑娘叫嫦娥,她······。”大家说着闹着吵着玩着,没有一个人说困,大家玩老鹰捉小鸡、捉迷藏,反正能玩的全玩了。我说:“接下来,大家去走月亮吧。”“走月亮?”众人问道。我说:“这其实就是一个南方的习俗,就是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下散步。”“原来如此。”众人说。于是大家就去走月亮,一直到深夜。爷爷说:“好开心的一晚,大家收拾收拾睡吧。”

是啊,好开心的一晚。哦耶!不知道每年还有什么新花样呢!

[小学生中秋赏月日记短篇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如何判定过渡句的存在,对文章结构的好处

全文共 431 字

+ 加入清单

无论是承上、还是启下,抑或是承上启下,带来的好处都是使文章结构严谨。

例如:  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首先,在于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他们制作石料的工艺极 其精巧,能把石料切成整块大石碑,又能把石块雕刻成各中形象。在建筑技术上有很多创造,在起重吊装方面更有意想不到的办法。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修建于八 百年前,有的石梁一块就有二百来吨重,究竟是怎样安装上去的,至今还不完全知道。其次,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有优良传统,建成的桥,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 再其次,我国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便于就地取材,这也为修造石桥提供了有利条件。

文中这个划线句子就是针对过渡句的结构作用出的试题。“这样辉煌的成就”概括了上文赵州桥的历史、结构、造型特点,具有承上作用,“为什么”这个疑问代词,概括了这一段的主要内容,所以具有启下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这个段落中,划线句子的作用就是:承上启下,上承接我国石拱桥取得的辉煌成就,下引出取得成就的原因,使文章架构严谨。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朱自清文章读后感六百字

全文共 738 字

+ 加入清单

古人曾说过“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长行歌》一诗中提到“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每当我听到这珍惜时间的句子时,我就想起朱自清的散文《匆匆》。

这篇文章讲的是时间一去不复返,不要虚度光阴。从中我体会到时间就是金钱,联想到了自己已经度过了四千六百多个日日夜夜,而这四千六百多个日日夜夜我却刚了些什么呢?只在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死前多日的匆匆里,除了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

我曾听过这样一个笑话:一个公司人员向老板请假,公司老板对他说,一年365天,52双休日,减去这104天,还剩261天,你每天还有16个小时不在国内工作岗位上,减去这170天,还剩91天,你每天用30分钟喝咖啡,用掉23天,还剩68天,你每天吃饭用1小时,用去46天,还剩22天。

你通常向公司请2天病假,只剩20天,每年有5个节假日,公司不上班,减去这5天,还剩15天,公司每年慷慨地向你放14天假,这样算下来你工作时间只剩1天,而你还要请这1天。听完这则笑话,我不仅哈哈大笑起来,笑完又一丝寒意,虽然这位老板计算时间的方法不一定准确,但是这足以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

朋友,没当你打电脑的时候,日子从键盘上过去,看电视的时候,日子从屏幕里过去。朋友,人生虽短暂,但细细地算一算,一生中我们有多少时间是用在工作和学习上呢?记得陈忠实曾经说过:无论往后生命历程中遇到怎样的挫折、怎样的委屈,不要动摇,不必辩解,走你自己的路吧!因为任何动摇包括辩解,都会耗费心力,好费时间,耗费生命,不要耽搁自己的行程。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而我们的日子一去不复还。”我不禁想起了一句话:“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呀。”同学们,珍惜时间吧!时间就是金钱!就是生命!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快乐的五一日记200字文章

全文共 282 字

+ 加入清单

在五月有许多节日,如劳动节、母亲节等。其中众人更熟悉的就是五一劳动节。

五一那天,我和妈妈一起去嘉兴市的西塘游玩。

在西塘里有许许多多的小巷,而且分为九个区域,每个区域都用17座桥连在一起,总占地约一平方公里。

西塘里有许多小吃,什么虾扯蛋啊,双色冰激凌啊,好几种味道的双皮奶啊,应有尽有。街上又有许多店,如旅馆、酒吧、小卖部,没有找不到,只有想不到。在有些小店里还有十分幽默的语言,肯定会笑死你。

西塘里还有许多景点,有一个房子里面放满了雕塑,在这个房子的中间,有一个很漂亮的艺术品,它的前面刻了九条龙,后面刻了108只猴子,真可谓是宝物。

西塘真好玩,有空你也过来看看。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中秋赏月作文300字

全文共 322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中秋节,下午我们吃过晚饭,大人坐在阳台乘凉,聊天,我们小孩在阳台追赶、打闹、大家都很开心。

“当”---随着七声钟声的响起,我们飞快地冲进楼梯,搬上一堆桌子、椅子、月饼、水果冲上楼顶,大家争先恐后地争抢椅子、板凳,大家玩起了“抢板凳”的游戏。

外婆把蜡烛点亮了,我们立刻从玩耍状态转变成赏月状态,大人们从忙碌状态转变成谈也谈不完话的状态。今年中秋的月亮特别圆,圆得可以给嫦娥当镜子看了。恰好,今年的月亮刚好有着嫦娥的影子,她穿着美丽的衣裳,可美丽的衣裳也填补不了嫦娥的.思乡之情,我边嗑瓜子,边想着。

而大人们呢,坐在明亮的月光下面,磕着瓜子,吃着水果,聊着天,发佛有说不尽的话,嫦娥似乎在天上,诉说着她的人生、思念。我边看着她,边进入了梦乡。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中秋节的赏月

全文共 395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中秋节发生了一件很惊险的事,光顾围观了,忘了赏月了。

晚上吃过晚饭我在写作业的时候,窗外突然传来很响的爆炸声,并且闪现了非常强烈的黄色亮光,持续了两三秒,当时我吓到了。因为这个不是普通光线,好像是某个以点为中心的爆破发射形成强大的光线,当时没看太清,只觉得客厅突然因为强光照得很亮,有些恍眼。我吓得叫出来,刚开始以为是汽车发生爆炸,但想想一辆汽车也不会那么亮,妈妈说有可能是电引起的火灾,因为光又亮又强,到底是什么也不知道。我接着写作业。大约十分钟后,又爆炸声传来,但我已经不那么害怕了。妈妈说:“是不是中秋节放炮呀?”声音很响,但没有上回的强光了。我和妈妈在窗边观看,一会儿,来了三辆消防车,把那个事发地围住,还有人群围观,但消防员没有用水枪灭火,所以我和妈妈推测是电引起的。最后,可能消防员排除隐患,开车离开,人群散去。

今晚的赏月也被耽误了,不知今晚的月亮美吗?我未能赏月的中秋节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文章改变了我的价值观

全文共 629 字

+ 加入清单

人家常说:“佛靠金装,人靠衣装。”我原来十分赞同这句话,因为无论什么人都需要物品来装饰,都离不开所谓的“衣装”。可是我现在改变了自己的看法。我认为外表的华丽不能代替内心的高尚。即使是乞丐,若他有高尚的品质也是可敬的。

使我改变这一想法的原因是一篇文章——《羊脂球》。第一次接触它的作者是在学一篇左拉为莫泊桑写的悼词上。老师无意间向我们介绍了莫泊桑的成名作,我听着它的大概内容,不禁想去看一下这篇文章,于是好不容易盼来暑假,我便买回来看了,看完文章后,我真的感到十分惋惜,真想对那位女主人公说一句:“你为什么要贪慕虚荣呢?”

其实我在问这位女主人的同时也是在质问我自己。因为我的父母都是工人,每天早出晚归,辛辛苦苦挣那么一点钱,只可以养家糊口,却从牙缝里挤出那么些钱,让我读书,我却一点儿也不珍惜,总是和班上家境好的人比,总是让父母帮我买这买那,到头来,却并没有使班上的同学刮目相看。相反,我们班号称天才的××却衣着朴素,一天到晚都是一套校服,夏天到了,也不见他有各式各样的衣服穿,平时在学校用餐,也从不点贵的饭菜,能省则省,对于学习却勤奋刻苦,学习上的事从不让操半点心。可他一站在我们面前,留给我们的是缕缕墨香,让人受到了一次教育的熏陶。所有人,包括我在内都对他十分佩服,敬意留在了我心中,我发现,他虽然没有华丽的外表,却由内而外散发出一种让人陶醉的素质。

我明白了,一个人的外表并不是一切,一个人的重点是在于内心,我十分感谢这篇文章,它带给我的更多的是精神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中秋游船赏月作文

全文共 775 字

+ 加入清单

八月十五下午,我们来到了御码头,准备参加游船赏月活动。

一到御码头,妈妈就和主持人商量表演节目,由于准备唱的《爷爷为我打月饼》被另一位小朋友登记了,只好改唱《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到19:30,在主持人的倒计时下,人们的欢呼声中,赏月晚会开始了,到20:30时,本次活动的重头戏——祭月仪式开始了。在祭月仪式结束后,我们就登上了“康熙号”游船,开始了我们游里运河赏月活动。

首先,主持人开始了迷语众乐乐活动。当主持人报出第一个谜语:“二月平,打一字”时。全舱的游客都争先恐后的举起了手。但是我火箭一样的举手速度及热情而期盼的眼神,打动了主持人。我成为第一个猜谜幸运者,走到台上,我不慌不忙地报出谜底:“这个谜底是‘朋’字。”“为什么?”我解释道:“两个‘月’字并肩站在一起就是一个‘朋’字。”我的话刚落下,全舱响起热烈掌声。我刚想回位置,主持人叫住了我:“小朋友,来拿一份奖品。你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中秋节”“中秋节吃什么?”“月饼”“那这个是什么?”我看了一下奖品,“小熊饼干”。

主持人解释说:“今天是中秋节,我们应该吃月饼。月饼是圆圆的,这个也是圆圆的,就把这个当月饼 !”“谢谢!”我高兴地接过奖品。

猜谜活动结束后,主持人告诉大家个人才艺表演环节开始了,主持人带头吟诵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可恶!主持人把我要唱的抢走了。该我表演时,我只好改为英文歌曲了,刚唱完,大家要求我再唱一首中文歌曲,我就大方的唱起《同一首歌》,结果调起高了,没能够唱完,我只好悻悻的把话筒还给主持人,灰溜溜的走下台。但是大家还是给我热烈掌声鼓励我。后来有人唱《荷塘月色》、有人吟诵李白的《古朗月行》……

游船晚会进入高潮,我们把莲花灯点燃,轻轻的放入河面上,一盏盏莲花灯飘在里运河黑漆漆的水面上。带着我的梦想飘走了。但是它永远照耀着我的心房……

[中秋游船赏月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我最讨厌的文章作文600字

全文共 631 字

+ 加入清单

读了八年书,学了不少文章,自己不满意的作品有不少。但要我从中找出一篇自己最不喜欢的,我一定会说——《背影》。

亮出了我的底牌,你一定大吃一惊。《背影》那可是名家名篇呀,是朱自清的经典作品呀,各种版本的教材都有它的身影。况且,那包含真情的“背影”已经让无数读者潸然泪下了。可是,我要说讨厌就是讨厌,而且一定有我的理由,怎管它是不是精品呢?

文章里父亲的“背影”具体出现在车站送别的部分,肥胖的父亲坚持要去为儿子买橘子时留下的情景,给大家留下了深深的震撼。当时作者的家中祸不单行,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典质家当,因而家中光景很惨淡。父亲的内心苦痛可想而知。在外求学的我却只顾自己的感受,堂堂的青年男人却在灾难面前缩手缩脚,成了软蛋。

再试想,我与父亲一起到了南京,我因朋友之约,就将父亲丢下,一个人外出闲逛。完全忘记一个为人儿的本分和职责。在火车站,父亲却似一个老女人,将所有的事情打理得井井有条,事无巨细。我却在旁边嘲笑父亲的迂腐。

父亲去买橘子送别儿子,这件事,儿子其实是可以自己去完成的事情,却在旁边无动于衷。父亲横过马路,首先违反了交通规则,是在树立坏的榜样。另外一方面,儿子的冷酷无情,使人心寒。或许有人会说,儿子忏悔了呀。可是这有什么用呢?父子之间都已经形成了深深的代沟了,一切都为时已晚。

这就是我对朱自清《背影》的一些看法。不同的人对文章总有不同的看法和见解,或许有不少人对我的看法持否定的态度。但在我的观点被真理打败之前,我最讨厌的文章依然是朱自清的《背影》。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十五赏月

全文共 996 字

+ 加入清单

终于快要开始了!我期待了好久的中秋之夜终于要开始了!天渐渐黑了下来,大家也都回来了,我着急的望着天空,始终不见今晚那一轮又大又圆的月亮,盼望已久的我,早已坐卧不安了,突然,不知从哪里传来的炮响声为中秋月圆拉开了帷幕。一阵阵炮响声,一次次在空中划出七彩的光柱,仿佛在为今晚的主角出场而喝彩,再看看家里,早已是灯光全开,大家都在忙着收拾,月圆的来临仿佛一下子感染了全家人,这时的姥姥姥爷不像平常那样躺在了床上,而是一个个洗脸换装,打扮的喜气洋洋。家里热热闹闹,灯火通明,看起来寒冷的秋天,在这和谐,欢乐,温馨的家中,在这象征着团圆,和谐,美好的中秋之夜里,显得格外温暖。中秋真是一个附有巨大魔力的魔法师呀!它一下子改变了寒冷,点燃了灯火。太阳早已落山好久,此时的天空,除了满天星光外,格外吸引人的还是那五彩灿烂的礼花。这时一股羊肉的香味化解了全身的寒冷,也勾起了我的食欲,饿死了!饿死了!正要开饭,姥爷却制止了,说:“还有几件重要的事。”我心里突然在想还有什么事比吃饭更重要的呢?这时的爸爸妈妈,姨姨们看着我笑了笑,仿佛什么都懂了一般,爸爸端了一盘热腾腾的羊肉走出了门,夹了几块向四面八方抛去,看到这儿,我也明白了。这时不知多会儿离开座位的姥爷从凉房里抱出一颗又大又圆的大西瓜放在地上,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水果刀就要往西瓜里插,我急忙跑上去制止了,姥爷很是奇怪,我笑嘻嘻的夺下手中的瓜,仔细的切了起来,不一会儿功夫,俩个花篮般的西瓜就切好了,大家看了后,连声赞扬。把瓜放在院子中央的桌子上,在端上早已准备好的月饼,香蕉,葡萄,苹果等,摆的满满的。月亮也不知什么时候,害羞的探出了头,但还没有全出来呢!于是一家人回到家中享受起美味的羊肉,可能是为了赏月的原因,不一会儿全吃光了,一个个相继走出院子,此时的炮声停止了,主角也在大家注视的目光下登场了!象征着团圆的月亮挂在满是星斗的空中,但它那洁白的光辉和那圆圆的形状早已夺走了所有人的目光,在星星的衬托下显得格外美丽,这时的我嘴里情不自禁的朗诵起了大诗人李白的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天渐渐冷了,夜也深了,虽说不想回家,但在妈妈劝阻下,我也知道自己有些感冒,就乖乖的回去了,爸爸端上瓜果,进家门时我又回头看了看那饱满的月亮,乡下的月亮和城里的不一样,城里只有当它升到高空时才会看到,但乡下的月亮在一望无际的夜幕下尽情地展示着它那完美无缺的身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中秋节赏月五年级

全文共 335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中秋节,可是天灰蒙蒙的,好像给月亮姑娘披了一层面纱。

夜幕悄悄拉开,揭开了面纱。天空露出了深蓝色的笑脸,紫。蓝。黑变幻不定,好像是一个华丽的大舞台。仰望天空,那朵朵云彩,搭成了一座像万里长城一样蜿蜒的云梯,又似月亮姑娘那用洁白美玉雕刻而成的宝座,让人产生一种朦胧感。

深蓝色的天幕中,点缀着一些黑紫色。如此大的天空,星星数目却屈指可数,它们好像是月亮姑娘的特邀嘉宾。月亮终于从云雾中探出头来,天空顿时一片光明。可谓“冰魂雪魄,冰清玉洁,冰壶秋月”。它似清影矫漪,似壁婉倾摇,令人心旷神怡。

月亮也许是害羞了,她钻进了云层,迟迟不肯露面。于是人们纷纷放起了烟花,如流星冲向天空,好似一幅明月赏烟花图。半边天亮起来了,月亮更害羞了,一头扎进云雾里。

月,静静地,悄然入睡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四年级中秋赏月

全文共 442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

我吃过晚饭,就去天台等待月亮出现。慢慢地,月亮掀开轻烟似的云朵.它先是金黄金黄的,徐徐地穿过一缕一缕轻烟似的白云,向上升着,升着.就在一刹那间,月儿的颜色变浅了、浅了,变白了、白了!它高傲地升起来了。

妹妹眨着水汪汪的眼睛问:“奶奶,月亮上真的有嫦娥、玉兔、吴刚吗?”“当然了,古人说的那有错。”奶奶欣然地回答。我笑了,说:“奶奶,月亮上到处都是巨石,怎么会有嫦娥呢,那些是神话。”……妈妈走过来叫我们去拜“月娘”.只见大红桌上放着折好的纸钱,还有水果,月饼……妈妈拿了几柱香,点了火.跪在地上,喃喃地说着什么.可以赏月吃月饼了.妹妹回过头来,说:“姐姐,那边有人放烟花。”我顺手拿了一块月饼,就爬到天台上.看到了底下有人放烟花,烟花开始燃放了.有红的、白的、绿的,各种各样的色彩交织在一起,令人眼花燎乱、目不暇接。有的像挂满了银花的火树,有的像划过夜空的流星,美极了。

只见那月亮又大又圆,像一个大碧玉,又像一个大月饼,真想上去吃一口。今天晚上我们过得好开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快乐的五一日记三百字文章

全文共 418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早上阳光明媚,天气非常的好,窗外能聆听到鸟儿优美动听的歌儿,还能看到鸟儿优美的美姿呢!看到这么好的天气,我和爸爸妈妈决定去人民公园玩。

来到人民公园,我们首先来到开船的地方。我和爸爸坐上船,我打枪爸爸开船。开始了,我拿起枪,爸爸开近喷泉,我马上瞄准喷泉上的小黑点,“砰”的一声打出去了,“耶,我打中了!”我马上欢呼了起来,过了一会儿,爸爸开船不像刚才那样稳稳当当的驾驶了,他一会儿左,一会儿右,一会儿开,一会儿停……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打了。后来,船越来越多,他们都一下子开的喷泉那儿,谁都不肯让,你推我,我撞你的,根本没有空余的地方,大家都挤在一起发射“子弹”。两个喷泉马上喷出水来,因为人全部被挤在那块,所以船上的每一个人都可能被弄湿了,可他们仍在那里高呼欢叫着,似乎喷泉里并不是喷的水,而是喷的快乐,让每一个被水淋到的人快乐。当我们玩完后,就一边撞着这个,一边撞着那个回去了。妈妈还给我和爸爸拍了很多的照片。你瞧,我们玩的多开心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有关写赏月小学生

全文共 612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我国传统的节日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夜幕降临,我们全家人来到庭院,坐在长椅上赏月

在这个节日里月亮当然是主角啦!你瞧,金黄的圆月,它多么像一面锣啊!又似一位害羞的小姑娘,羞答答的。过了一会儿,月亮的颜色逐渐变浅,变浅,渐渐地,月亮变成了银白色,犹如一块大玉盘,是那么圆,那么亮,又恰似一盏明灯高高地悬挂在天空,把大地照得通亮。咦?星星都上哪去了?是散步未归?还是和月亮姐姐捉迷藏呢?只有几颗星星在天边一闪一闪地,好像调皮的孩子眼睛一眨一眨地。这几颗大胆的星星站在天幕上,不知是与月亮比美?还是与月亮作伴?

望着这轮皎洁的明月,我不禁想起了月宫中的嫦娥姐姐。于是,我央求妈妈给我讲“嫦娥奔月”的故事。妈妈绘声绘色地讲着:“很久以前,有一位漂亮的女子,她叫嫦娥……”也许是妈妈讲得太生动了,听着,听着,我仿佛来到了月宫,我给嫦娥姐姐和吴刚叔叔带来人间的美味——月饼,给玉兔带来了青青的小草。为了欢迎我这位地球小客人,嫦娥姐姐为我翩翩起舞,吴刚叔叔为我献上了千年的桂花酒,小玉兔也把刚刚捣好的灵丹妙药赠送给我……“吃月饼喽!”小弟的一声大喊打断了我思绪。此刻,皎洁的月光倾泻了下来,大地成了银白色的世界,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李白着名的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这中秋团圆之日,我想起了远在他乡的亲人。他们是否也和我一样在赏月呢?我拿起一块月饼,慢慢地嚼着,心里默念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中秋赏月作文450字

全文共 457 字

+ 加入清单

这大周的一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

我们拿着月饼、苹果和思品书站着整齐的队找到我们的地方,我们的中秋赏月的地方在我们的卫生区。我们变成四队整齐了坐下来,班里举行开始表演的节目,有的唱歌、有的跳舞、有的表演搞笑的小品、还有的表演哑剧。

这些节目都演完了,可是时间还没有到,班里面就开始热闹了起来,老师看见了就给我们玩一个游戏,是男PK女,男生一个队,女生一个队,男队和女队中选出两个聪明的代表代表PK,背关于月亮的诗句和寓言,赢的那一队就减一项作业回家就写少点作业,输的那一队就加一项作业在家里写多点作业。

开始了,我们男生选出了一个代表是石广胜,女生选出了一个代表是我们男生的死对头任明宇。我们石头剪子布分出谁先说,我们男生赢了,石广胜就慢慢的背了一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任明宇不甘心说了一句,石广胜又说了一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就在这时任明宇想不出来了,我们就倒数十秒,在最后三秒时任明宇说出了一句可是没有说完,我们男生欢快的说我们赢了。任明宇就大声生的哭了,老师就安慰任明宇,我们男生被训了一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文章道理

全文共 252 字

+ 加入清单

1)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

2)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

3)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

4)要善于听取他人好的建议或意见并去做。

5)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广泛涉猎就会学有所成。

6) 不但自己要学好,还要催动附近的人也要学习,让社会也一起进步。

7) 做人不能太骄傲,要谦虚。

8)劝人要讲究策略。

9)不能找借口轻言放弃。

10)只要发奋学习,就能积学修业,学有所成。

11)与《伤仲永》相比,突出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做真文章作文700字

全文共 706 字

+ 加入清单

“写文章不无病呻吟。”这是胡适先生用毕生精力倡导的,简而言之,写文章要言之有物,而不是为了写文章而写文章。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写万写,写做真人,写文章在于感,而不在于长。我国古代有段时期实行“八股取士”,结果,当然是禁锢人的思想,反对新文化,这种文章是政治考官看的,而不是政治大家看的,当然不够格算是“真文章”。事实上“八股取士”是百害而无一利的。这也是直接导致近代中国国力衰微的重要原因之一。

韩愈也认为,写文章应该写到实处,朱自清的名篇《背影》,全篇没有一个华丽的词藻,却感人至深,经久不衰。相反,在古代的文章“骈体文”,只注重用词华丽,整篇文章却没有说明什么,这正是文章的大忌,所以韩柳要开展“古文运动”,让文章真正“有用”,而不是词组的堆彻。

历史的作家文人都讲究朴实、亲切,好文章一定是言之有物的,是让别人看懂并且舒服的,譬如鲁迅先生,他的文章正如“温馨的回忆,理性的批判”,能让读者深切地体会到作者要表达的意思。

写文章最忌“假、大、空”。所以一篇好文章重在思想,而轻在语言。我国一代大师季羡林老先生的文章可以说是朴实之至了,整篇文章没有一个不懂的词,没有精妙的修辞,也没有华丽的句式,但却能影响后世几十年,靠得是什么,靠得就是质朴的情感。

这样伟大的作家数不胜数,举不胜举,史铁生,一本《我与地坛》,影响中外,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甚至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不也都是这样吗?

外国作家萧伯纳说过,写作就是交流情感的过程,做真文章,不为写作而写作,用最朴实的预言铸就能够打动人的重要力量,就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别把眼界仅局限于考场上多拿些分,把每篇文章都写“真”写“实”,我们才能做出真正的好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中秋赏月作文800字

全文共 956 字

+ 加入清单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节日,人们将中秋节赋予美好的寓意,祝福家庭幸福团圆的亲情。月到中秋分外明,这一天,全家团团圆圆,老少围成一桌,桌上摆满水果、圆圆的月饼,边尝月饼、赏月、品茶,边聊天叙旧,不亦悦乎!

在泉州还保留了老一辈传下来的中秋习俗:拜月娘妈、赏月、吃月饼、蒸番薯芋、游笋江、烧塔仔、听香、中秋博饼、敬田头……

每年的中秋夜,妈妈都会在阳台上摆上小圆桌,一家人团聚在圆桌边等待月亮升起。月亮缓缓升起来了,人们都说,农历八月十五的月亮是最圆最亮的。可今年中秋的月亮怎么回事,一点也不明亮?正当我在遗憾的时候,只见那照着月亮的面纱渐渐消失了,月亮越来越亮。月亮用全部力量在发光,整个夜空被照得像白昼一样,大地上的一切被照得一清二楚。多么皎洁的月光啊!流翠泻玉般地倾泻在大地上,泼泻在周围景物上,然后缓缓地流进那些已经干枯无光的人们的心田。

望着皎洁的月亮,使我想起了古代一个美丽的传说——嫦娥奔月:传说,古代有一个女的叫嫦娥,男的叫后羿,一天神仙给后羿一颗长生不老的仙药,这个仙药只能一个人吃,嫦娥因为吃了这颗仙药,从此就住在那个寂寞的广寒宫内。

而吴刚,被罚砍那棵永远砍不断的桂花树,那只活泼可爱的小白兔却默默地陪伴着嫦娥,为她减去一丝孤独,增添一份快乐。在我瞑想的时候,妈妈已在圆桌上摆满了美食:有冰皮月饼、莲蓉月饼、豆沙月饼、苹果、葡萄、香蕉、梨子……看到我最爱的冰皮月饼,我急不可待地拿起了一块切好地冰皮月饼,往嘴里塞,冰冰的。

哇,真的是好吃极了,我也给全家人各夹了一块,大家异口同声说:“好吃、好吃!”妈妈还泡了一壶普洱茶,我们边尝月饼赏月边品茶,多美好的夜晚呀!

这时,爷爷提议我们来一个吟诵比赛,但内容要和月亮有关,大家满口答应了。只见爸爸抬起头深情地望着月亮念到:“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爸爸刚一落音,我就快速地接道:“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妈妈想也没想就脱口而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奶奶说道:“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我一时语塞,低头思忖片刻答道:“中秋月夜任陶情,月照波中分外明。”姐姐拍着双手说道:“这首好,这首好!”整个阳台充满了欢声笑语。

但愿人长久,天涯共明月。当我再一次品尝月饼、再一次仰望天空,发现月亮更圆更美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口技起源文章

全文共 1054 字

+ 加入清单

口技起源甚早。可以一直追溯至上古时代,人们为了狩猎,经常必须要模仿鸟兽的叫声来欺骗并引诱它们,或以恐吓的吼叫声驱赶围猎野兽,以利捕之。

据史书记载在公元前298年的战国时期就有《孟尝君夜闯函谷关》的口技故事。战国孟尝君的门客学鸡鸣使孟尝君脱险出函谷关的故事是关于口技的最早历史记录,可以说口技起源于战国,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但那时的口技还未用于演出。齐国孟尝君田文因才能享誉六国,遭嫉妒,秦昭襄王准备杀害他。他让门客学狗叫,盗得狐面裘,贿赂宠妃,取得“通行证”;又让门客学鸡叫,使守关官吏打开城门,因而逃脱。

口技作为表演艺术不晚于宋代。宋人《杂记》中说在京城的游艺场里,有“学乡谈”和“百鸟鸣”,可能都是口技。宋元戏剧中的“犬吠”、“鸡叫”之类的舞台效果,大多是表演口技的人在后台处完成的。

到了清代,口技从单纯模拟某一种声音,发展到能同时用各种声音,串组成一个故事,被列为“百戏”之一,即“口戏”,俗称“隔壁戏”。它表演“军旅狩猎”、“群猪争食”,无不惟妙惟肖。

古代称口技为“相声”,取仿声之意,是一种仿声艺术,至今仍流行。但“口戏”已经消亡。一是因为“口戏”需表演者有高超技艺,二是“口戏”的许多条件和作用,已为现代技术设备所代替。运用中国的口技技术可源远流长,技术精湛。清代属“百戏”之一种,表演者多隐身在布幔或屏风后边,俗称“隔壁戏”。且其中还有腹语术。运用嘴、舌、喉、鼻、等发音技巧来模仿各种声音,如火车声、鸟鸣声等,表演时配合动作,可加强真实感。2010年5月18日,中国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新入选项目)。由北京市宣武区申报的“口技”入选,列入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项目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口技的用途越来越广,不仅仅作为杂技节目表演,还用于相声、小品、评书、四川相书、东北二人转等曲艺和地方剧种节目中,也被使用在手影戏、皮影戏、音乐广播剧、影视剧的配音、拟音等艺术形式中、特别是被经常使用于即兴表演。好的口技作品,其作用的意义就是能使听众产生丰富的联想和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欢乐中潜移默化的得到教育和美好的艺术享受。 20世纪末以来,口技逐渐被广泛运用于各种文艺表演体裁形式之中,被视为一种独特的表演艺术。这种技艺,古代称相声,亦作象声、象生、口戏。由于演员用口来摹仿自然界中的各种音响,故又称拟声。

总结:至于那时的“寻声问路”,就是用不同的吼叫声在山涧森林里寻找、区分同伴,它也是人类最早的语言,但那时的“寻声问路”只是口技的前身,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口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英语哲理性故事文章

全文共 2461 字

+ 加入清单

有两个贫苦的樵夫靠上山捡柴糊口,有一天,他们在山里发现两大包棉花,两人喜出望外。棉花轻且贵,当下俩人各背了一包棉花赶路回家。

There once were two poor woodsmen who made a living by collecting woods in the mountain。 One day, they happened to discover two large bag of cotton in the mountain and felt surprisingly happy。 The cotton was light but valuable, so they carried it on their back and went back home。

走着走着,其中一名樵夫眼尖,看到山路上扔着一大捆布,他就和同伴商量。扔下棉花,背布回家。他的同伴却有不同的看法,认为自己背着棉花已走了一大段,到了这里丢下棉花,岂不枉费了先前的辛苦,坚持不愿换布。发现布的樵夫则尽其所能背起布走。又走了一段路,背布的樵夫望见不远处的地上散落着数坛黄金。心想这下真的发财了,赶忙用挑柴的扁担挑黄金。他的同伴仍是不愿丢下棉花,并怀疑黄金不是真的。发现黄金的樵夫只好自己挑了两坛黄金,和背棉花的伙伴赶紧回家。

When they were walking home, one of the woodsmen spotted a large bundle of cloth beside the road。 So he discussed with his partner whether to discard the cotton and take the cloth instead。 But his partner held a different view that since he had carried the cotton for such a long way, he would not change it with cloth because all his previous effort would turn out to be in vain。 Therefore, the other woodsman abandoned the cotton and carried the cloth on his back。 After walking for a while, the woodsman who carried the cloth spotted several jars of gold disseminated on the ground not far away。 He felt so thrilled that he was going to be a wealthy man。 So he gave up the cloth and used his carrying pole to carry two jars of gold, while his partner was still reluctant to abandon the cotton and wondering whether the gold was real or not。

谁知道刚走到山下。天竟下起雨来,俩人在空旷处被淋了个透。更为不幸的是,背棉花的樵夫背上的棉花,吸饱了雨水。重得背不动,实在不得已,只能丢下一路辛苦舍不得放弃的棉花,空着手和挑金子的同伴回家去了。

However, when they just went down to the foot of the mountain, it began to rain all of a sudden。 Both of them were wet from head to toes。 More unfortunately, the woodsman who carried the cotton found that his cotton had absorbed tons of water and became so heavy that he could no longer go on carrying it。 Desperately, he had to abandon the cotton and went back home empty—handed with his partner carrying gold。

在人生的每个关键时刻,谨慎地运用智慧,做最正确的选择,同时别忘了及时审视选择的角度,适时调整。要学会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全面研究问题,放掉无谓的固执。冷静地用开放的心胸做正确抉择。每次正确无误的抉择将指引你走在通往成功的坦途上。

This story implies that we should deliberately utilize our wisdom and intelligence to make the right choice in face of every critical point in our life。 Meantime, we should not forget to review all the choices we have carefully and adjust our goal accordingly。 We should learn to view a certain issue from different angles and avoid being stubborn。 By opening your mind to the right choice, you will be guided to a smoother way to success。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用警句耀文章

全文共 1508 字

+ 加入清单

略知文墨的中国人,没有谁不知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名言,而且也知道它出自范仲淹先生的《岳阳楼记》,然而能背诵这篇文章的人恐怕就很少了;以前的绝大多数中学生都知道“人的一生是应该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这段话,也知道它是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名句,但真正捧读过这部小说的人却不多,今天可能就寥寥无几了:忘记了原篇而牢记着它的名句,没有亲读却知晓它的出处,这不能不归功于这些名句的魅力。这类名句修辞书上称之为警句,也叫警策语,即意思特别精深、富于哲理、句式又特别精当的语句。警句是人们经验的总结,作家锤炼的语言精华,它往往是作品的点睛之笔,生花之句。西晋著名的文学评论家陆机在《文赋》中就明确指出:“立片语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这“片语”就是我们所说的“警句”,“乃一篇之警策”,即这一片警语能光耀全文,非等闲之句。

正因为警句如此重要,所以古今中外的文人们无不用心锤炼,慎用警句。唐朝大诗人杜甫的名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正是这种追求的集中体现。千百年来的诗人作家也无不“孜孜以求之”。他们在撰著时是如何运用警句使之光耀全篇的呢?

运用警句,首先应当警策精妙,且须“居”于文章之“要”。不少作家喜欢在文章之首运用警句,造成奇峰迎面,先声夺人的气势。鲁迅先生在散文诗《聪明人、傻子和奴才》中,一开头就写道:“奴才总不过是寻人诉苦,只要这样,也只能这样。”一针见血,简明扼要地道出了奴才的特性:不思反抗,只知“寻人诉苦”,以换取人们廉价的“同情”。开头“总是”二字概括了奴性的普遍性,紧接着的两个短句组成递进复句,更肯定了奴才的这种奴性,为全文的展开张了目,定了基调。有的文人善于在结构承转处妙用警句,使行文于平淡中突起波澜,阻滞中顿开生面。相传唐初四杰之一的童子王勃当年前往交趾探望老父,途经洪都(今之南昌)故府,幸逢太守阎公举行盛大宴会,受邀入席。不谙世故的王勃冒昧地抢写《腾王阁序》,使阎公让承龙快婿席间炫耀文才的预谋落空,心中“甚恚”。王勃起笔平平,阎公“不屑”,后渐有佳句,阎公“颔首”,待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两句一出,阎公拍案惊呼:“此天才也!”由是对王勃刮目相看,倍加器重。阎公为何惊佩这两句呢?首先当推这两句的确非同凡响,它不仅写景出色,更重要的是它结束了前面的铺陈叙事和敷衍应酬,把行文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开阔的天地,作者的文思才华均由此显出。更多的作家则是常在文章段落之末和全文之尾精嵌警策之句,或升华文思,或卒章明志。我们不妨重温鲁迅先生的著名散文《记念刘和珍君》。在该文中,先生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用饱醮着血与泪的文笔,抒写满腔的悲愤,悼念死者,唤醒国人,精嵌了一串串警策名言。有的亮于段之开头,有的织于段之文中,有的缀于段之末。如其四段之末,先生写道:“惨象……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第七段之末写道:“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这些语句如惊蛰的春雷,如破晓的警钟,振聋发聩,响彻云霄,回荡千古,令国人警觉,催同胞奋起,这就是警句的威力!

不难看出,文中用了警句,文将因之出色,文思亦为之升华。这给我们以启发,写文必须用些警句,但必须是警句,且所“居”必在其“要”处。“要”在何处?一般说应是作者想引人特别注意或亮出文思的地方,也可说是文眼所在之处。同时,我们也应注意,片语警句虽然能光耀全文,但也应看这全文是锦绣还是烂纱。如是前者,当然会锦上添花,令人眩目;若是后者,一两句虽靓,也只会照出寒伧和贫泛。所以我们尽管强调文必用警,但是归根到底还是要精炼语言,致力于写好全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