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观察作文名师教学实录(合集20篇)

听说,花生是一种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植物。小编收集了观察花生作文,欢迎阅读。

浏览

5329

作文

37

篇1:我的理想作文教学实录

全文共 1711 字

+ 加入清单

师:同学们能说出一些关于理想的名言名句吗?

生1: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生2:美好的生活不花代价是得不到的。(斯大林)

生3:才需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孔明)

……

师:你从袁隆平的梦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生:人们都有对自己未来的设想和蓝图

师:对,人们都需要理想,那么什么是理想呢?

生:理想是人们对自己未来的蓝图和设想,对自己未来生活的美好希望和憧憬。

师:回答得很好。

师:请问你的理想是什么?

生1:我的理想是当一名宇航员。

生2:我的理想是当一名科学家。

生3:我的理想是当一名电脑设计师。

……

师:看来大家都有很远大的理想,希望大家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师:冯婷婷先后有哪些理想?

生:教师——作家——护士——警察——经理——记者

师:为什么冯婷婷会有这些变化呢?(讨论回答)

生1:在成长的过程中,人们对理想的认识会不断加深。

生2:理想也随知识、年龄、环境而不断得到调整。

师:两位同学回答得很好,人生是丰富多彩的,理想是五彩缤纷的。

师:鲁迅三易其志的经历说明了什么?(讨论后指名学生回答)

生1:理想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生2:个人理想的确立,应从祖国的需要出发

……

师:回答得很精彩。是的,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随着外界环境的改变以及对理想的认识不断加深,可以不断调整自己的理想;理想源于观察,个人理想的确立,应从祖国的实际需要出发;只有不断奋斗的、坚强的人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师:从达尔文和周恩来的事迹中你得出了哪些结论?

生1:理想对个人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生2:不同的理想造就不同的人生。

师:理想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理想能激励我们前进。

师:以上两个观点你赞同哪个观点,说说你的理由。

生1:我赞成第一种观点,因为有了理想才有奋斗的方向。

生2:我也赞成第一种观点,因为没有理想生活就没有动力。

……

师:读了马加爵事迹的材料,你有何感想?

生:如果人生失去了理想,就失去了追求目标,失去了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

师: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理想?(学生讨论后回答)

生:我们应该树立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们的远大而崇高的理想。

师:从上面的故事中,你怎样帮助“理想”回答他们呢?

生1:拥有我的人,不会随便随时抛弃我。

生2:拥有我的人,需要通过克服困难,努力奋斗,坚持不懈,有足够的勇气和动力把我变成现实。

师:是的,拥有理想,还需要我们有实现理想的方法。要实现理想,我们就要努力拼搏,积极进取,有足够的勇气和动力。

师:(结束语)同学们,理想是我们前进的指路明灯,是我们人生的灯塔。诗人冰心曾说:“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它出现时的明艳,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水,撒遍了牺牲的细雨。”愿我们大家都记住这句话,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

三、教学反思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现在很多青少年没有理想,没有目标,帮助青少年树立理想十分重要,本节课的设计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进行的。本节课的设计中贯穿学生主体的自主活动,需要学生投入情感与理性思辨。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关注学生在活动中所遇到的困难、所付出的努力、所取得的进步,以及所作出的探索、思考创意等,深入学生的发展过程。教学设计立足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下去体验教者的意图,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去掌握知识,提高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认识。

通过这堂课课堂教学来看,学生对什么是理想以及理想是变化的这两个知识都容易理解。对理想与幻想、空想的区别掌握得还不够好,好像似懂非懂,如果在讲这一知识时教师或学生举一些生活中的事例加以说明可能效果会好一些。比如说举个人有理想、有热情但没有好的方法,从而使理想变成空想的事例,或者举面对困难,意志薄弱、不愿继续奋斗,从而使理想变成幻想的事例。对理想的实现这一知识,学生从理论上明确了需要努力拼搏,积极进取,有足够的勇气和动力,但是否能真正落实到实际行动中,也就因人的意志力品质而定了。

总之,我认为本节课从学生积极性,学生思考回答问题,讨论问题等方面看应该不失为一堂成功的课。最关键的还要在生活中引导学生真正树立理想,并把这节课所涉及到的有关理想的理论知识贯穿落实到学生的行动中,进而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成为一个对国家、社会和他人有用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观察作文教学

全文共 2069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的初中学生最头痛的莫过于上作文课了,这也是困扰我们语文教师多年的一个难题。学生觉得无话可说,没有内容可写。老师又限时完成,怎么办呢?只能说假话,说空话,说套话,写出的作文必然是言不已出,话不由衷,没有真情实感。其实“宝库近在身边,丰富无比,要写的东西俯拾即是。许多学生拿起笔来感到无活可说,就是因为对身边这个生活宝库视而不见的缘故。”正如法国作家罗丹所说“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只需拿起钥匙,便可以登堂入室。这把 “钥匙”是什么呢?笔者认为这把“钥匙”就是观察生活、认识生活、反映生活的方法。 “学生一旦拿到这把钥匙”,“就如同骑在神鸟的背上,降落在神奇的山谷,忽然发现身边有数不清的宝贝。”写作水平就会有明显的提高。那怎样去观察呢?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热爱生活,乐于观察

生活是美好的,只有热爱生活,才能发现生活的闪光点及其深刻的蕴涵。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如果我们能对自然世界投以理解和热情,就一定会发现感人的素材,如果对生活充满感情,真真切切的感受生活,就能触发你的灵感,带你进入广阔的作文天地,写出优美的作文来。

二、确定对象,敞开观察

观察对象包括的范围很广,如人、事、景、物、境,等内容不限,敞开观察,以人物、事件、自然景物为重点。要抓住那些给自己印象最深的、使自己最受感动、最能激起感情波澜的事物进行观察。可引导学生抓住生活的几“点”,以点带面,认真观察。

(一)由兴趣点去观察。兴趣是人生最好的老师,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入手,往往能走出一条洞察客观事物奥秘的小径来。例如,有的同学喜欢小动物,那么就会仔细观察它的外貌、毛色、体态特征、生活习惯,就会了解它皮毛的质地,熟悉它的气味,对小动物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因此,我们在作文时,就不会言之无物,套话连篇。相反而是会写的生动、具体了。

(二)由细微处去观察。人、事、物、景各不相同,其差异更多的往往表现在细微处。我们要细心的观察生活,精于写出一些小事,在小事中显示作者的敏感、细心和深刻。 生活中几乎都是小事,你不留意,它便倏忽而过,你若抓住它,便能从表皮看到它的本质。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家庭成员之间、邻里之间每时每刻都在演绎着一些小事,只要细心观察,就一定会发现细微处蕴藏着无尽的乐趣。

(三)由动情时去观察。人的情感复杂多样,喜爱赞美之情、后悔思念之情、向往之情、忧愁痛苦之情、厌恶怨恨之情、青春悸动之情、微妙感受、迷茫慌乱的心里等。如有的同学写受到批评后看到的景物:天空的颜色、树枝的动态、鸟儿的叫声等都想是对自己的嘲弄,于往日不同,以此来衬托当时的心情。 如果我们能抓住处在不同情感之中的人物的语言、举止、神态、表情、心理,以及此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就能从细微出更好的挖掘出人物的内心世界。使文章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三、运用方法,精于观察

以课文为例子,学习作者观察生活的方法。例如,《老由界》一文中,作者用定点观察的方法,确定观察点――由腰山谷中,观察角度一-仰视、平视、环视、俯视,并从特定的静谥气氛和乐观心态出发,展开比拟联想一一由夜空中闪烁的星星联想到黑色幕布上缀着的宝石,由黑色的山峰联想到巨人,由坏形山谷联想到井,由极远的声音联想到野马在平原上奔驰,由极近的声音联想到山泉呜咽,由极洪大的声音联想到波涛澎湃,由极细切的声音联想到春蚕咀嚼桑叶,形成了7个精妙的比喻句,尤其是后4个,通过以声写静的对比,把万籁之声的自然现象和作者宁静的心态融为一体,在艰险恶劣的环境中感受美好事物,透过崇高的思想境界和高尚的审美情趣,讴歌红军战士革命乐观主义情怀。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生活的方法。即首先确定观察位置,或定点观察,或动点观察,或散点观察;然后选好观察角度,或平视,或仰视,或俯视,或环视;在观察中展开联想想象,或比拟联想,或递进联想,或猜测联想。以正面、直接观察为主,或整体观察,或局部观察;采用一定的观察顺序,或按时间顺序观察,或按空间顺序观察,或按逻辑顺序观察。这样写出的文章必然会条理清晰、内容具体、语言生动。

四、抓住特征,细致观察

所谓特征,就是一事物与同类的他事物的主要的本质的区别。学生的观察往往是表面化的,甚至是零乱的,应调动多种感官,如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采用多种方法,如虚实相结合、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透过现象去把握事物的特征。福楼拜说世界上没有两只相同的眼睛,巴尔扎克说世界上没有两只相同的手,说的都是抓住特征问题,抓住特定环境中的人物性格、景物特点、事件蕴涵,是最关键的一环。只有这样,才能写出生活中的真实与精彩,才能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才不会出现“千人一面”的现象。

总之,生活是五彩缤纷、多姿多彩,只要我们拿起“观察”这把钥匙,勤于观察,认真思考,坚持不懈,就会写出好的文章来。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对事物要观察准确、透彻,才好下笔。要做到准确、透彻,必须“身体力行”,偶尔一次不行,需长期坚持。平时应多观察身边的人、事、物,注意抓住其特征,才能写出好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想象作文《亚马逊河探险记》教学实录

全文共 3568 字

+ 加入清单

课前预热——谈话切入,确立探险意识

(学生课前背了五六首古诗,其中一首是《题临安邸》,刚巧的是,上节课全国教学比武一等奖获得者王自文老师上了《古诗二首》,其中一首就是《题临安邸》。)

师:同学们,我怀疑你们刚才是不是也在跟王老师上课,怎么那么巧合啊?

生:(摇头)

师:他们刚才学了两首古诗,其中一首就是《题临安邸》,学得非常棒。咱们有没有学过这首诗吗?在课外背的吧?来,我们把感情调动起来,试试看,能不能背得比他们更棒?

生:《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师:我在想啊,要是你们刚才也在王老师的课堂上,也一起学的话,肯定,背得跟他们一样好,或者说不定比他们背得更好!

(主持人介绍上课老师及相关班级)

师:好,同学们,听到了刚才主持人的这段话吗,知道了我叫什么名字了吧?

生:叫张祖庆(信)

师:庆,大庆的庆,你再叫一遍好吗?

生:叫张祖庆(信)(笑)

师:庆,大庆的庆。觉得我的名字怎么样?

生:我觉得你这个名字很特别。

师:为什么特别?你说说看。

生:听到这个名字,我联想到了祖国庆祝。

师:联想到祖国大庆,名字多么的通俗易懂!是吗?广东的孩子,说话特别甜,我怀疑你是不是早晨吃了甜的早茶了?(笑)

师:同学们,我已经是第三次来广东了,接触过广东的一些孩子,我觉得广东的孩子跟咱们杭州孩子相比,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广东话说得特别好!(笑)但是,我觉得你们和杭州的孩子相比,还有一点,感觉好象不如我们杭州的孩子——不是杭州话说得特别好,而是胆子比杭州孩子小。你相信不相信?

生:不相信。

师:用你的行动来表示,站起来,大声地说。

生:不相信!

师:我举个例子听了也许你会相信。有一回,我在杭州另外一个学校上课,也跟大家聊天,我介绍了自己姓张后,问孩子们姓张的历史上有哪些名人?有个孩子说张学良,我问张学良谁知道呢?有一个女孩子也大概和你差不多个儿,把手举得最高。我让她站起来回答,她大声地说:“老师,我知道,张学良有个弟弟,叫张学友(哄堂大笑)。”笑了是吧?我表扬了这个孩子,我夸她有五大优点。第一听得认真,要不认真说不定回答是刘德华呢!(笑);第二,声音响亮,让每一个老师和同学都听到了!第三注意力集中,第四尊重每一个人;第五,更为难得的是自信,敢于表现自己!同学们,这就是杭州的孩子,胆子大!知道的敢举手,不知道的也敢举手。

师:好,你们敢不敢挑战杭州的孩子?(敢)好,我开始提问题了!提几个难一点的问题。

师:第一个问题是——你们是哪个学校哪个班级的孩子?

生:(没有举手,直接回答)

师:举手啊!把你的勇气表现出来!

生:我们是永康小学六(3)班尖子班的学生(由于广东孩子普通话不准确,“尖子”听起来像“天子”。)

师:什么?天子班?哪个天子(笑),长大了当皇帝的班级?(笑)

生:是尖子!六三班尖子班!

师:哦!尖子班,尖端的尖,子弟的子。哈哈,我从你的身材上就看出你就是尖子!(大笑)(该学生比较瘦!)

师:这一回,我要问一个和这节课学习有关的一个问题。在古今中外的探险家当中,你最佩服的是谁?举手!

生:我最佩服的是鲁宾逊,他是一个探险家。

师:为什么佩服他?

生:因为他在一个荒岛“下流”了二十八年(师插:是漂流,不是下流——笑),在一个荒岛上漂流了28年……(师接然后活着回来了,你特别佩服,是吗?)你看这位同学,越说越自信,握一下手——为自信握手。还有谁说?请五个同学。

生:我最敬佩的是德.立昂这位探险家,因为他为了寻找传说中的不老泉,虽然他没有找到不老泉,他找到了一个神秘的小岛(师:叫做?)叫佛罗里奇!

师:是佛罗里达,不叫佛罗里奇,你给他改了个名字。这个小岛叫阳光国度。我觉得你的回答也非常的阳光——尽管错了一个字。

最后还有三位同学,机会留给勇敢自信的孩子。

生:我最敬佩的探险家是叫露丝的一位探险家,因为她遇到困难的时候勇敢地面对。我记得他是和一个(学生想不起名字——师提示:你忘记名字的人,是吗?),当他面对困难的时侯,虽然有火蛇突然救他,但他还是坚持地活下去。(师:希望你待会儿在探险过程中向她学习。)师:还有一位,还是两位?两位,好!

生:我最佩服的人是麦哲伦。因为他绕地球航行。

师:最后一位孩子,把手举得最高。我要找一个眼睛里写满了自信的孩子。

生:我最敬佩的探险家是何露娜(音)!

师:你敬佩的是探险小说中的一个人物,是吗?虽然是个虚构人物,但是你认为他就是你心目中的英雄。好!

师:孩子们——你们的表现,一下子让我改变了对广州孩子的看法——比杭州孩子只差了一点点,但我相信你们一定能超过杭州孩子。就让我们带着这份自信走进课堂。

(师生问侯!)

第一板块——创设情景,诱发探险欲望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聊了探险家的故事,看得出,同学们对探险家都很佩服。其实,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一直藏着一个梦——那就是探险的梦。今天这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圆这个梦——进行假想探险。到什么地方去呢?知道吗?大声说?对,亚马逊河。(板书)师:同学们,探险可不是无计划的冒险,我们首先对要去的地方有个比较清楚的了解。课前老师布置大家收集的关于亚马逊河的资料。那么亚马逊河原始森林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影响?用一句话或两句话来说。

生:亚马逊河是一个非常神秘非常美丽的地方。(师:神秘而美丽)

生:我认为亚马逊河是一个药材的大宝库,因为药材有99,9%,(师:这句话好象没有表达清楚,想想能否表达清楚一点,再说一遍,好吗?——学生第二次还是没表达清楚。)

师:还是没表达清楚,你的意思就是:世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药材出自亚马逊河,是吗?这是医生最喜欢去的地方。

生:我觉得亚马逊河是个非常危险的地方。师:为什么呢?生:因为那儿的许多动物和昆虫都会对人类造成一定的伤害。师:会给我们人类生命造成危胁。

生:我认为亚马逊是一个有很多猛兽的地方,但是又是一个非常葱绿的森林。师:葱绿,这个词语用得真好啊!)

生:我认为亚马逊河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因为它有世界上最丰富的物种。

师:是的,那里的物种很丰富。看来大家对亚马逊河了解得可真是不少,相信,接下来看了老师为你们制作的这个片子,大家对亚马逊河了解得一定会更加真切。(课件播放亚马逊河的风光片和《冲出亚马逊》电影片段剪辑。教师结合课件画面叙述):

这,是风光旖旎的亚马逊河。

这,是资源丰富的亚马逊河。

这,是神秘莫测的亚马逊河。

这,是危机四伏的亚马逊河。

师:呵呵,有些同学看得连大气都不敢出。我要考验考验同学们,现在谁还敢去亚马逊河的请举手。(举手的只有三五个——台下老师笑了)是不敢去了吧?(笑)我再问一遍:敢去亚马逊河的请一齐用声音来告诉我,敢不敢?(大部分学生很犹豫地说“敢”,还有个别说不敢——台下又一阵笑声)。好象被老师逼的!再问一遍,敢挑战自己,敢去探险的,响亮地说,敢不敢?(有几个学生大声地说敢,但是底气还是不足——老师又一阵笑声)。有几个孩子确实不敢,(来到第一排第一座,问一个男孩子)你不敢是吧?(生:是不敢)为什么不敢?

生:因为猛兽太多了。(笑)

师:你怕一不小心,回不来了,是吗?(笑)是的,人不管做什么事,应该考虑自己的生命安全。但是很多同学想去,你,我建议你,等会儿他们在探险的时候,你留在大本营,好不好?生:(犹豫地)不好!师:不好,是不是?那好,一起去。“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呢”?为他这份马上转变的态度鼓掌。(凑近这个孩子关切地)待会儿老师会保护你的。(笑)

师:大家对亚马逊河有了一个了解,咱们在精神上已有了一定的准备,现在该做物质上的准备,咱们能不能空手而去?生:不能!师:那应该带一些什么工具呢?老师为大家提供一个工具超市。咱们到里面去看看。出示屏幕:在下列物品中选择三件,你认为最重要的三件作为探险工具。大家要选确实最重要的三件工具。前后四个同学很自然地组成一个探险小队。你们首要任务就是:选定最重要的三件工具,同学之间商量一下,想想为什么这三件工具是非带不可的?

生:(在探险小队里讨论带些什么工具,气氛热烈)生:我们小组认为带消毒垫子,手电筒,麻*枪。师:说说带的理由。生:消毒垫子的作用是对友要是被咬伤,可以马上消毒,不让毒性扩散全身;带手电筒是因为亚马逊河那边是非常黑的(师插:森林里遮天蔽日);带麻*枪,用麻*枪射猛兽。

师:打断一下,你为什么不带攻击力更强的冲锋枪呢?

生:因为我觉得他们是有生命的,所以我们不能伤害他们。

师:多么善良的孩子!这个小组的孩子都很有爱心。带枪的目的不是伤害动物而是为了保护自己。

师:你们小组带什么?

生:我们小组决定带指南针、小篷帐(师插:小帐篷,而不是小膨胀,帐篷膨胀起来可不好——笑)、麻*枪。指南针可以帮助我们在迷路失散的时候,找到出口;帐篷可以让我们在露营时预防那些蚊子、吸血蝙蝠。麻*枪(停,刚才讲过了,不讲了,讲一件和别人不一样的。)

[想象作文《亚马逊河探险记》教学实录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小学作文教学名师课堂

全文共 4920 字

+ 加入清单

一、提出要求。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写身边的一个人》,请看大屏幕中的“作文要求”。

(课件出示要求:要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品质;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人物的特点。题目自己定,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注意不写错别字。)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一遍。(生齐读作文要求)

师:这个作文题目,罗老师前几天已经让你们看了。之所以提前告诉大家,是想让大家思考一下,你身边这么多人,你准备写谁,你为什么要写他,你准备抓住他的哪些品质去写。 目的明确了之后,就利用课余时间去收集这个人的具体事例, 并且作进一步的观察、了解,不知大家准备好了没有?(生答准 备好了)让我们交流一下。

二、写前交流。

生:我想写的是小区里一个小卖部的阿姨。小卖部的物品 物美价廉,她人又和气,人们都喜欢到她那儿买东西。更难能 可贵的是,她是个热心肠的人。在她的店前立着一块小黑板, 上面写着一周的天气情况和一些关于健康的小知识,旁边还 有一个打气筒,方便了来来往往的居民。

师:这个人真值得写,你选得非常准。一般的店主待人和 气就已经很不错了,而她还在店前挂了一个便民小黑板,放一 个打气筒。说得不错,请坐。谁还说?

生:我要写的是我家邻居。他学的是计算机专业,他会解 决很多计算机难题。我的计算机有了问题,他一会儿就搞定了。

师:你抓住了他的一个特点——电脑高手,不错。

生:我写的是对门邻居魏叔叔,有一次我家电脑坏了,精 通电脑技术的他得知后,急忙赶到我家,几下就修好了。

师:哦,也是个电脑高手。与刚才那位同学说的电脑高手有什么不同吗?说具体点。

生:为了把魏叔叔写好,我采访了他的爱人何阿姨。(本文摘自小学课堂网)何阿姨说魏叔叔很爱看书,一有空就钻到书堆里。我又采访了魏叔叔的女儿,女儿说爸爸很幽默,家里发生什么争吵,他总以幽默的语言来化解。这几天,我经常到魏叔叔家去串门,留心观察他,并把他写进了日记。我对写好魏叔叔更有信心了。(师带头鼓掌)

师:真聪明,不但直接观察魏叔叔,还懂得去采访魏叔叔的家人,这是了解一个人的好方法。而且她还把这些都记在了日记里。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历代的文人、墨客,都有这样的好习惯,把平时积累的东西,及时记录下来。谁再来交流一下? .

生:我要写的是表妹小慧,她做事有耐心,心灵手巧。围绕这两个特点,我收集、选择了两件事来写。一件事是她和朋友一起堆沙石,只有她一人坚持到底,堆出了完整的城堡;第二件事是她会用毛毛草编各种各样的小动物,我还向她请教过呢。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从刚才大家的交流当中,我听出来了,同学们能够选择身边不同的人来写,有写邻居的,有写小表妹的,还有……

生:自己身边熟悉的人。

三、指导写法。

师:说得真好。这一点,你们做得真棒。大家通过课前的观察、采访,都能围绕人物的品质、特点(板书:品质、特点),收集到了一些具体真实(板书:具体、真实)的事例,这样我们的文章就有内容可写了,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就会更丰满了。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如何来把人物写鲜活这个问题。回忆一下,平常写人,一般都抓住他的哪些方面来写?

众生: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等。(教师板书这些词语)

师:你们的积累真丰富。这么多的方法。我们该怎么用呢?是不是不管什么文章,这些方法一股脑儿都用上,还是根据文章的内容,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细致的描写?

生:要选准方法。

师:对了,我们要选准了方法进行细致描写。(板书:选准方法、细致描写)刚才有个同学说他要写一位叔叔,这个叔叔非常幽默,那你准备抓住什么来表现他的幽默?

生:我准备抓住他平时的语言、动作来写他的幽默。

师:对,要抓住语言、动作,还有神态。也就是说,写文章用什么方法,要根据内容和表达的需要,更要根据人物的特点来选准方法。通过刚才的交流,我觉得大家选准方法不成问题,更重要的是选准方法之后的细致描写。只有二者合二为一,写出的人物才可能是鲜活、生动的。

四、师生表演。

师:纸上得来终觉浅。这样吧,我们来表演一个节目,来感受、体会一下,好不好?(生答“好”)罗老师前一段时间在上海学习了半年多,半年多没有见家人和自己的孩子,心中真是很想念他们。“五一”到了,我的女儿坐着火车到上海来看我,还要玩几天。谁来和我配合一下,演演我的女儿?

众生:我、我、我…… 师:就你吧,漂亮的大眼睛,和我女儿一样。

(一女生到台上来,和教师一道表演。)

师:好,我来简单介绍一下我女儿。我这个女儿从小是跟她姥姥长大的,在家是娇生惯养的。我心里着急呀,孩子不能这样娇惯呀!我打电话对家里人说:现在她也长大了,这回来上海,让她一个人坐火车来,谁都不能拦着。这天,我早早地来到火车站,等那趟火车。(本文摘自小学课堂网)左等右等火车都不来,火车晚点了,晚了一个多小时了。罗老师这时候多么焦急呀。火车终于来了。看着黑压压的人流往外涌,我是急切地寻找。后来,我终于找到了我女儿,我激动的心情真是溢于言表。我们俩就来表演一下这个情节,好不好?(上台的女生说:好。)

师:我们俩不是专业演员,我们起到的作用就是抛砖引玉,你们大家要看我们表现的人物有什么样的特点,然后要选准方法,在仔细的观察之后,进行细致描写。

(表演开始。师、生各站一边。教师急切地上台。)

师:(一边看表、跺脚,一边说)唉呀,这怎么搞的,都晚点一个多小时了,这火车怎么还不来?唉,真是急死人了。(不停地看表,用手指点手表)唉,你看看,你看看!(突然像想起什么似的)这火车不会在路上出什么事吧?唉呀,我的孩子还小呢,这要是……唉呀。(突然向远处看)火车来了!(手搭凉棚)这么多人,陈陈,我的陈陈在哪儿呀?

(学生上场,手搭凉棚,作四处寻找状。)

师:(不停地往上跳,找人)我的陈陈在哪儿呀?(突然激动 起来,张开双臂向学生跑去)陈陈——陈陈——      生:(也张开双臂向老师奔去)妈妈——

师:陈陈——

生:(师抱着生转了一圈)妈妈,我想死你了!

师:(摸着学生的头)长高了长高了,长得更漂亮了!(说着 又把学生抱在怀里)妈妈真想你呀!(生鼓掌)

师:好了,刚才的情节表现了母亲的什么?

生:表达了母亲对女儿的真挚的爱。

师:这就是母爱。通过这么一个情节,表现了母爱的炽 热。你准备选用什么方法来细致描写呢?准备抓住罗老师的什 么来写?

生:我准备抓住罗老师的动作来写。她是踮着脚尖,手挡 在头上,眼睁得大大的,向远处望,十分着急。

师:说得真好,观察得非常仔细。

生:我也准备抓住罗老师的动作来写,从她不停地看表、 走动、跺脚,可以看出她非常着急。

师:非常好。

生:我准备抓住罗老师在等火车时的语言来写。那时候她 不停地叹气,嘴里还说:“火车都晚点一个多小时了,怎么还不 来呀?”她非常担心女儿,怕她出什么事。

师:哦,罗老师当时把这话说出来了,其实这也是老师当 时的—— 生:心理活动。

师:很好!请继续。

生:我准备抓住罗老师刚见到女儿时的动作来写,她刚见 到女儿时紧紧拥抱着女儿,表现了母亲对女儿的爱。

师:罗老师毕竟不是专业演员,还不能细致地表现出一位 母亲对女儿的感情。同学们还要展开丰富的想象,但是这个想 象要在合理、真实的基础之上。同学们应该借助于丰富的想象,把母亲这种焦急的心情,把母亲对孩子的爱,通过恰当的方法、细致描写,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五、合作口述。

师:这样吧,我们四人一组合作,把刚才看到的那一幕描述一下,好不好?(生答好)既然是合作,就有分工,可以一个人说动作、神态,也可以一个人说罗老师的语言,一个人说罗老师的心理活动。还可以有一个人总协调,看看他们说得是否细致生动。下面我们合作开始。(学生分组活动)

六、学生反馈。

师:我来给大家一个开头。“火车已经晚点一个多小时了,只见罗老师……”

(教师指名一组到台前说,教师和那个表演的学生再到台前边听边演。)

生1:火车已经晚点一个多小时了……

生2:罗老师眉头紧锁,她低头看了看表,焦急而忧郁地看着火车开来的方向。她跺着脚,在站台上走来走去。

生3:还小声嘟嚷着:……

生4:“唉呀,真急人,火车都晚点一个多小时了!”

生2:罗老师额头上早已渗出了汗珠,眼泪都快流出来了。

生3:她心里还犯起嘀咕—— 生1:可千万不能出事,这可是她第一次出远门。

生3:“呜——”一声汽笛声传人罗老师的耳朵,火车终于进站了。黑压压的人群从火车里涌了出来。

生2:罗老师焦急地踮着脚,伸长了脖子,瞪大了双眼,努力寻找自己的女儿。

生3:突然,一个熟悉的身影映入她的眼帘…… 师:这时候,你们再看看我的眼睛和面容……

生1:眼睛二亮。脸上挂满了笑容。 师:(边做动作边问)然后呢?

生2:挥舞着双臂大声喊道:…… 生4:“陈陈,陈陈,妈妈在这儿呢!”

生2:陈陈也看见了妈妈,她奔向罗老师。母女两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罗老师抱着陈陈转了一圈。

生3:陈陈激动地说::“妈妈,我想死你了!”

生2:罗老师爱怜地拍着姑娘的头,亲切地说:“乖宝贝,妈妈也想死你了!快让妈妈看看长高了没有。”

生3:母女俩沉浸在重逢的喜悦之中。(全班掌声)

师:哎呀,说得真是太好了!没想到同学们想象力这么丰富,把老师一头冷汗都描述出来了,看来同学们已经融人到情景当中去了。谢谢大家,说明大家已经掌握了这种方法。(指着黑板上的板书说)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写人要围绕人物的品质和特点用具体的事例来写,以后我们要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另外,我们要想写活人物,应该根据文章的内容和表达的需要,根据人物的特点,选准方法,进行细致描写,这样才能写出鲜活的人物。这节课就上到这儿。

点评:

一、在作文教学指导中要重视作文材料的准备。

《语文课程标准》有这样一段话:不同学段学生的写作都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要重视写作材料的准备,不仅要具体考察学生占有什么材料,更要考察学生是用什么方法,通过什么途径占有材料,培养学生收集材料的习惯。我觉得这节课比较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罗老师在一周之前就布置孩子们收集材料,(本文摘自小学课堂网)当课堂上学生反馈这些材料的时候,老师还不断地给予指点,这些材料你是怎么得到的?我觉得,这正是课标里告诉我们的要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来收集作文材料。这一点是很重要的。收集材料是学生习作的基础,也是解决同学们没有内容可写的关键一环。

二、作文指导要目标明确,要有针对性。

罗老师的课,指导是有针对性的。这篇文章是写身边的一个人,没给中心,但圈定了选材的范围——“身边的”一个人。那么,针对这篇文章的要求,选材是重点。因此罗老师事先布置学生收集材料、准备材料。另外,这篇作文还有一个要求,就是要写具体,写出人物的特点,因此,罗老师做了后面那番表演和练习,这说明她是明白这节课指导的方向和指导的目标的。

但是,罗老师的指导,我觉得也有些小小的遗憾。这篇文章是给了范围,没给中心的。因此教材很明确,要求我们首先抓住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其次才是抓住神态、语言、动作的描写来写出人物特点。这两个要求,第一位是选材问题。怎样选择典型事例,来突出人物品质,应该作为这节课的指导重点。我看罗老师的教案设计这一点做得不错,可能今天上课又作了一些调整。我觉得,在这一点上,还需进一步加强。学生写小区的阿姨也好,写邻居魏叔叔也好,都要说出写人物的什么典型事例,来突出他们的什么品质。在选择材料的问题上,老师还应该再补一补,不要蜻蜓点水就过去了。再有,后边搞的这个细节描写的训练,如果作为一个细节描写的小片断练习是好的,但是,放在这节课,和写身边的一个人距离稍微远了一点。因为,你是要写身边的一个人,是要表现一个人物的优秀品质,而不是写妈妈去接孩子。而且“妈妈接孩子”这件事情和“写身边的一个人”,是有所不同的。当然,罗老师的用意是让孩子知道怎么写具体,怎么写心理活动,怎么写语言。怎么写行动,她的用意是好的。

我觉得不如改一改,比如,就写小区的那个阿姨,写她的热心肠,怎么样具体表现出来的,可以让孩子们展开来具体说一说,把这个阿姨长得什么样子,怎么看出她朴实、热心肠,她在售货时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怎么表现出她的热心,具体展开说一说,这样更符合习作要求。所以我说,作文指导课目标要明确,针对性要强。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教学实录

全文共 3089 字

+ 加入清单

一、入课

师:在上课前,先请大家欣赏一组动漫《回归》。(播放大方广网站中的影音艺苑--动漫园地--回归,学生在欣赏中赞叹声一片)

师:刚才大家看了这一组画面,有什么感觉,与大家分享一下。

生 :真是太美了!

生 :壮观!

师:看来我们同学的语言在美景前都显得苍白无力,能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吗?

生 :看了这些图,感觉很祥和,精神上特别放松,神清气爽。

生 :画面清幽,感觉身临其境一般,心里什么也不会想了。

师:这些同学已经领悟到山水的意境了。的确,山水的灵秀会涤荡我们心灵

尘垢,让我们的心灵远离尘嚣。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那如何才能把自己的感悟表达出来与大家分享呢?靠什么呢?

生:靠语言!

师:对,我们这节课就是要学会用语言去描绘美景。

二、比较赏析

师:现在我们做个尝试。(幻灯片显示秋天月夜图,生欣赏)这画面上有哪些景物呢?

生 :有皎洁的月亮,有云彩、枯树……

生 :还有田野、水和房屋。

生 :整个图片是蓝色的,让人觉得很安静、清幽。

师:现在老师把这些景物组织成一段文字。(幻灯片显示文段:夜幕降临,一

月亮升上天空。树木、房屋、田野都笼罩在月色中。四周一片宁静。)大家看这段文字,你们觉得这样写好不好呢?

生:虽然都写到了,但感觉不像描写,只像是对景物的概括,很粗糙。

师:那如何能算描写呢?

生:加一些修饰的词语。“一轮清幽的月亮照在枯萎的老树上,稀稀疏疏的房屋静默着,村庄、田野都笼罩在月色中。”(教室顿时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师:蔡××同学出口成章,大家觉得他的语句比屏幕的语句多了什么?

生:他用了“清幽”“枯萎”“稀稀疏疏”这些形容词来修饰,更生动。第一太简单、太直白了。

师:好,用了修饰的词语会使文句生动,这就是描写的魅力了。所谓描写就是指用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文字,对人、事、物进行具体描绘和刻画的一种表达方式。它包括人物描写与景物描写,我们今天要学的就是把景物写得生动。现在老师把写月亮的这一句改动一下,大家看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生 :用了三个比喻句,写出了月亮的圆,也写出了月亮的光辉,很生动。  师:同学们比较一下,改后的文字比原文多了哪些内容?效果有何不同?

生 :“垂悬”比“升”字好,更准确,“升”表示一个过程,但图片上感觉不到。

生 :我觉得“倾泻”这个词用得好。很准确地写出月光像水一样流下来。

师:月光会流动吗?

生:不会。

师:那“倾泻”在这里究竟有什么作用呢?

生:噢,我知道。月光是静态的,用“倾泻”化静为动,与上面的“如水的清辉”“瀑布”照应。(师生一起鼓掌)

师:大家说得非常好。的确,这样一改,月色就深深地映在我们脑海里了。再比较一下四周环境的描写有什么改进没有?

生 :我觉得“硕大无朋”也用得不错,它与前面的“广袤”都写出了大地的宽阔,现在又将大地比作“摇篮”,让人感觉大地很亲切温和。  生 :这一句在原句基础上加了比喻、拟人的修辞。它把树木、房屋、村庄、田野融为一体,比作“襁褓中的婴儿”,把大地比作“摇篮”,给人很温馨、亲切的感觉,也把画面中的幽静祥和的气氛表达出来了。

师:说得好!这样一改,整个画面的清幽祥和的特点就凸显出来了。大家的评论都很到位,目光如炬啊!好,我们继续看最后一段的比较。

生 :我觉得这个“褪”字用得很好,“褪”字就好像白天的喧闹声像潮水退潮一样渐渐地退去。(教室内掌声不断)

生 :从“四周一片宁静”到“好像来到了另一个世界”,这写的是人的主观感受,由四周环境升华到心灵的宁静,情景交融。

师:好啊,我们同学都有资格去当评委了。面对同一描写对象,要想使它鲜明形象地呈现在读者面前,给读者以美感,用什么表达方式效果会更好呢?

生:描写。

师:是啊,叙述显得平淡、直白,而描写却显得具体、生动可感。

三、总结方法

师:通过以上语段的分析、讨论和交流,同学们能总结出几种景物描写的方法吗?

生 :可以借助比喻、拟人的修辞。

生 :可以加一些表状态的修饰语。

生 :可以用一些准确的动词,化静为动。

生 :一定要抓住景物的特点,这样描写才会形象。

生 :还可以写出人的主观感受,情景交融。

生 :还可以开放五官。我觉得这段文字只有视觉,其他感官没有,既然很静,老师说过,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师:有道理,那你能不能给文章加个听觉的句子?(生为难)哪位同学帮忙一下?

生 :“褪了下去”后面加上蛙鸣。

生 :蛙鸣不好,树枝枯了,秋天没有蛙鸣。

生 :“远处偶尔传来几声犬吠。”

生 :“冷不丁传来几声秋蝉的哀鸣。”

师:同学们才思泉涌,下面有机会让你们也露一手。老师把大家的发言总结一下,写景的方法最主要就是三种:第一运用修辞(板书),包括比喻、拟人、对比等,把景物的特点描绘得更形象;第二加修饰语(板书),在描写的景物前加上一些表性质、颜色、状态的词,把景物写活;第三融入主观感受,就是情景交融(板书),抒发真情实感才能打动读者。

四、习作互评

师:方法归纳出来了,下面就让大家一显身手。我们就运用这几种方法写一段描写景物的片断,要求:1、认真观察,2、抓住景物特征,3、运用描写方法。老师提供两幅图给大家,分组写,限时8分钟。

(幻灯片显示图片,8分钟后)

师:现在停笔。下面是展示、互评。互评时注意以下要求:1、描写了哪些景物?2、具体运用了哪种方法?3、用得恰当吗?如不恰当,可试着改动一下。哪位同学愿意把你写好的文字读给大家听?(生举手)

师:这位同学勇气可嘉,其他同学认真听。

生:隔着火红的枫叶,一挂小瀑布欢快地从岩石间跃出,像一条小白龙腾跃着身姿扎

入潭中,溅起一簇洁白的水花。潭中的水一定清凉又甘甜,要不,那潭边的草儿怎

么会绿得这般滋润,这般可爱呢?

师:请其他同学点评一下这位同学的描写。

生 :他描写了瀑布、潭水、青草、枫叶。

生 :他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把瀑布写得很生动,很有人情味。

生 :他能在所描写的景物前加上表示颜色的形容词,把画面中的色彩描写得很鲜艳生 :他想像很丰富,看到水的清亮与边上草的绿,想到水的甘甜,把自己的感情都融入其中了。

生:我觉得他有一个很重要的地方没有写到。(大家疑惑)画面中的枫叶是很突出的,但他只写了一句。

师:那你给他加上一句。

生:山风拂过,那枫叶害羞地打着旋儿,陶醉在绿草间,有的似乎不忍这水就这样寂寞地流去,多情地落在水中,与水花嬉戏着流向远方…… (掌声)

师:你的文笔与你的人一样出众,如果把你们两个的描写结合在一起就是一篇很成功的习作了。其他同学们点评得也很精当。另一小组写得如何呢?老师随便点一名同学来读一下。

生:夕阳下山了,却忘记把她的披风带走,留下满天灿烂的晚霞。瞧,天边那一道金黄接着暗灰,好象一条鲨鱼张开了嘴。这边的晚霞火红一片,像一只美丽的火凤凰展开双翅,翱翔在碧蓝的天空中。霞光下面盘旋着一群鸟儿,似乎留恋这美丽的黄昏,都不愿意太早飞回家。地上两棵枯树指向天空,像一对走过沧桑岁月的老夫妻,相依相伴欣赏这满天的霞光。(掌声)

师:谁来点评?你来试试!(叫举手的同学)

生 :他这段话层次分明,从远处的天空到近处的天空,再到半空中再到地上。

生 :我觉得他第一句写得好,想像很丰富。

生 :他用了比喻和拟人,很生动很贴切。

生 :我觉得他只开动了视觉,太单调,还可以加上一些声音的描写,“这些儿喳喳地叫着,招呼着自己的亲朋好友快来欣赏这天空的美景”。

师:同学们点评得都很好,很有见地,老师希望大家能够相互学习借鉴。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不再一一点评了。大家回去后把这篇作文完善一下。通过以上的训练,同学们能感觉到其实景物描写并不难,只要认真观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运用恰当的描写手法,相信每位同学都能写出生动感人的文章。这节课就上到这儿,下课!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方仁工作文教学课堂实录介绍

全文共 426 字

+ 加入清单

方仁工作文教学课堂实录(一)

◆上海/何俊萍整理

[编者的话]方仁工先生是著名特级教师,从教几十年来在作文教学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在各种语文报刊上发表了不少有建树有影响的研究文章。近年来方仁工先生在自己从教的学坟教高中作丈训练课,受到了学生和听课教师的欢迎。他所在的学校——上海市市北中学,专门成立丁“方仁工作文教学传习所”,并聘请于漪、陶奉一、陈思和、赵丽宏、巢宗祺五位专家、作家、教授任屑问。像这样专门为一个教师成立机构并聘请顾问共同传授、研究作文教学的,在全国尚属首家。为了介绍方仁工先生的作文教学成果,我们刊发一组“方仁工作文教学课堂实录”,希望能对广大读者攻克作文教学这一难题有所帮助,希望能对有志于研究作文救学并进行教学改革的朋友们有所启迪。

自圆其说 言之成理

主要内容:如何写议论文

师:有些同学说议论文不会写,接下来我想对议论文多说一些。所谓议论文就是对事物发表看法。要写好议沦文,应注意以下几点:

分饼之争

(摘自1月31日《上海家庭报》)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录校园我们的教案作文教学片断

全文共 1190 字

+ 加入清单

(一)启发谈话,激发情感,确定中心

师:同学们喜欢咱们的校园吗?

生:我在这里度过了童年的时光,我特别喜欢校园。

师:喜欢校园的哪些方面呢?

生:校园里绿化得很美,有很多果树,还有四季常青的松柏树,特别是夏天和秋天,校园里有各种鲜花。

生:我喜欢校园里很多体育设施。如:联合器械架,攀登架,单、双杠等等。我可爱在这儿活动了。

师:除了以上同学们说的喜欢校园的环境和设施,最让你们留恋的是什么?

生:在校园里我们搞了许多有意义、有趣的活动,都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师:是的,我们都热爱这座校园,在作文中就要表达出这种情感,也就是这篇作文的中心思想。(板书:一、中心思想)

(二)指导写作条理

师:我们描述校园必须按一定的顺序,你们是怎么思考的?

生:我以进校的路线来写校园的各个地方。如:进了校门走上甬道,来到操场,然后进入教学楼。

师:思路很清楚。

生:老师,我按校园的各个方面分类写行吗?

师:当然可以,你说说看。

生:我常常站在四楼窗口俯瞰校园。我按这样的顺序: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操场的景物和同学们活动的情况,再写校园的花草树木春夏秋冬都那么生机勃勃,有特色,最后写我们的教室宽敞明亮及师生的关系。

师:很好,无论按怎样的顺序,都要注意各段之间的衔接。

(板书:二、叙述要有条理)

(三)指导写重点段

师:文章的思路有了条理,是不是这些内容平均使用笔墨?还要考虑什么问题?

生:应该考虑详写和略写的问题。

师:是的。文章中要有一两处细致描写,其它方面略写,文章就既完整又详细得当了。下面我们来共同研究一下详写部分。

生:重点描述的地方也要有一定的顺序。

师:很好。首先要确定“立足点”,也就是观察点,然后按方位描述景物,并在字里行间表达自己的情感。

现在每个同学练写一个详写片断。

〔板书:三、详细描写(重点段落)

(一)确定立足点

(二)按方位描述

(三)表达真情实感〕

生:写片断后谈:我走出教学楼,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楼旁左侧的参天的古槐。夏天,那茂密的枝叶遮住了阳光,我们在树荫下跳皮筋,做游戏。再往前走,有几棵石榴树,结的石榴又红又大,真想摘下一个尝尝鲜。不,那是集体的财富。接待室的两侧的柿子树更引人注目,在这金秋季节,深绿色的叶子中透着红,红中闪着亮,远远看去像火焰一般。走近一看,一个个熟透的柿子,坠在树上,把树枝都压弯了。这一棵棵高大的树木,把我们的校园装点得多美呀!

生:教学楼里有几个专用教室,我特别喜欢四楼的计算机教室。这里全是先进设备。地上铺着木纹地板革,看上去是那么柔和、舒服。抬头望去,嗬,一盏盏圆形花纹吊灯,镶嵌在屋顶。平视教室,数十台中华学习机和“310”机整整齐齐地排成两列长队。瞧,正中的那台就是我用的。雪白的外壳,红色的键盘,打开显示器发出了“嘟嘟”的响声。在这里上课真是一种享受。

二、教师总结:几位同学写的内容都较具体。在完成全篇作文时,不仅写景物,还要写出人的生活,要有生活气息。

资料提供者: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郑桂华老师作文课课堂教学实录

全文共 1893 字

+ 加入清单

郑桂华,女,安徽怀宁人。2004年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博士研究生毕业,曾为华东师大二附中语文高级教师,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现为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郑桂华老师作文课课堂教学实录,欢迎阅读。

师课前聊天之后提及-----说清楚一下,把敏锐的感觉用文字记录下来,这就是语文课常做的事情。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的——类比构思法之后,教师出示冰心的《霞光》,请一位女同学来朗读。

师:请大家说说看,写了什么?作者想写什么?

生:生命中的快乐和痛苦,不必太在意。

师:写的是霞的物象,但写的是快乐和痛苦,为什么不直接写,有什么好处?

生:容易让读者有兴趣,不枯燥。

师:生命是庄严的话题,神圣的大话题,用这个物象写,容易让作者喜欢。

生:引发读者的共鸣。

师:不直接讲出来。含蓄。

生:霞和生命中的快乐和痛苦有相似的地方。

师:更加直观

生:更加透彻,更具体。

师:所以有时候选择一个物象来承载就要更加直观形象。

屏幕显示  谈生命(节选文字)

之后屏幕上只有三个大字  人生   像?

师:你能想到哪些物象来表达人生感受,写得越多越好……大于等于8个

学生思考,写。

生:繁星  迷宫  小草  浮云 沙丘  战争  白纸   彩绘   乐谱  程序 游戏

农场  赌博 搓麻将(学生想解释的时候,被教师忽略)

生继续表达:像高尔基文中的海燕 像登山,到山顶的那种   香烟——抽到高兴的时候就没有了  公交车——有些人陪你到终点,有些只是过客   浓咖啡—有苦也有甜

子弹—一瞬间的人生   没有彩排的电影   风筝----只有制约着才能飞得更高

五颜六色的调味盒   餐巾纸—看看还多,其实快用完了   雷雨—狂风暴雨后才见彩虹

一场旅行    瀑布——蓄势待发,倾泻一瞬间   火箭——扔掉一些东西才能飞得更高

师在学生说的过程中将这些物象一一写在黑板上,并标上了序号。

师:现在请大家转换身份,写作文大部分时候是给别人看的,现在请大家当一下读者。作为读者,你最愿意看哪一篇呢,暂时不考虑内容。凭理性思考,只投一票。

师:投好后,请回忆反思,交流一下,为什么投给这个,为什么不是哪个?理由是什么?

生:给“没有彩排的电影”感觉很文艺。

师:是不是很期待?

生:会引发我的阅读兴趣,人生思考。(教师板书 人生思考 )

生:我也选这个,因为人生只有一次机会,有共同点。

师:也就是有足够的联系  相通(板书)

生:人生像一场战争,最能激发人的兴趣,因为人往往一不注意就被撂倒,人生太激烈了。

师:你一定很有感触。(板书 最有感触)

生:搓麻将 因为人生沉重,而用这样调侃的笔法更能引发人的思考,有一个反差(板书)

更能激发阅读期待(板书)

生:风筝很好,有老师家长的制约,很像。

师:大家更关注这些带形容词的物象。更清楚?

生:遐想的空间更大。

生:不确定因素更多,更能切合人生的主题。

生:写作就像外科医生一一,切入点很小,但是却力求更细微具体。

师:会更细致,更具体

师:回到那个,没有彩排的电影有吗?

生:会自己去创造,反而引发读者的感慨。

师:读者会有哪些可能的感受?

生:会很好奇。会觉得虚伪。会反感等等。

师板书 存在一定的合理性

师:现在请同学们对照一下这六个要求,反思一下自己选择的物象怎么样?

1、合理性   2、有感触 3、联系性 4、产生共鸣  5、引发思考   6、 最高要求是  反差

师:请大家对照要求,调整一下你的物象。

生:“子弹”不好,虽然有联系,但不能引发共鸣

师:而且你见过子弹吗?见过真实的吗?

生:见过

师:但引发共鸣比较少吧

生:“海燕”那个不好,其实人生不只是挑战,也有平淡,而且海燕很远,因此我换成“白纸”了。

师:下面,围绕你选择的物象,列举至少五个特点……挑战一下。

生:搓麻将1、具有随机性,因为骰子的点数本身就随机的。(众笑)2、机遇性,这和随机性不一样的,这是指牌。3、主动性,因为你如果主动碰吃之后牌就不一样了。4、不可控性,因为你想吃的是被碰了。5、被动性 6、耐心  7、挑战性

生:我选的也是这个,我补充一下  不要贪心,你可能因为胡大牌儿结果被别人胡了。

师:当我们看到随机性三个字的时候你想到搓麻将了吗?同样,单凭机遇性,挑战性你觉得是麻将?这些事麻将所独有的特点吗?所以当我们在描绘这些特点的时候可以上升到独有的,这才能写出个性的地方。后面的交代描述是关键,前面那些事感觉,师评价性的,如机遇性等。当我们在描述的时候一定要描述物象所独有,尽量用描述性的,少用评价性的文字。接下来就是寻找这个物象中与人生相关的点,具体写下来,拟一个提纲。

最后时间匆忙,老师再让你们思考一下:哪些作文题,适合这个作文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的内容

全文共 3948 字

+ 加入清单

学生写作文,一个主要毛病是空空洞洞。写人,不是“目光炯炯”,就是“精神抖擞”;写树,不是“枝叶茂盛”,就是“参天耸立”;写花,不是“姹紫嫣红”,就是“绚丽夺目”,总之,没有具体、细致地描述,只有抽象的、概括的介绍,反映不出个性,再现不出特征。

实践反复表明,光是“抄词语”、“背范文”,是不能从根本上治好学生作文中的“干瘪症”的。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离开对人物、天地、山川、草木、虫鱼的细致观察,离开对生活素材的自觉捕捉和用心积累,那么,作文内容就很难丰富起来,充实起来,也就很难克服空洞肤浅的毛病。不会观察,就不会作文。要真实地反映生活,就一定要认真地观察生活;要细致地反映生活,就一定要细致地观察生活。

怎样培养和锻炼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呢?

结合阅读教学,唤起学生重视观察生活。只有懂得观察同作文的联系,认识了观察生活的重要性,才能做观察生活的有心人,才能随时随地捕捉到“貌不惊人”却又“异彩闪耀”的生活素材。不少范文,所写者小,所见者大。若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思索,就可以唤起学生对生活中的小事、平常事的重视。在生活中,有一些发人深省的小事、平常事,它不像独立鸡群的白鹤,让人一眼就看出它的高和美来。如不留心观察和分析,就会稍纵即逝、一闪而过。鲁迅先生笔下的《一件小事》,就是一个例子。必须通过对“一件小事”的深入分析,讲清“小事”不“小”的道理。要使学生懂得,只要重视观察,善于观察,只要精心选择,深入开掘,注意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小事也可以表现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不小的主题来。《一面》《背影》等都是指导学生观察生活的极好教材。

结合实例分析,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当学生逐渐注意观察生活时,教师要联系实际,具体指导学生观察生活,教给学生观察和分析的方法。这些方法是:一、由表及里,深入思索。一次,有个学生清晨上学,经过学校传达室,听到老传达员打电话到供电所,大声地问路灯为什么还不关掉,随即又听见老传达员火爆爆地对着话筒叫:“什么?什么?忘记了?长着脑袋干什么的?说得轻巧,忘记了。这是浪费,是不负责任!”这个学生听了,到班上又告诉其他的同学。语文教师听到了,觉得很有意义,就启发同学们议论:传达员为什么要“多管闲事”管到供电所去?又为什么要“发了火”?是不是态度不好?他为什么把误时关灯说成是“浪费”“不负责任”,甚至责备对方“长着脑袋干什么”?同学们讨论得很热烈。课后,有些同学还特地走访了老传达员,了解到他平时所做的许多平凡而有意义的小事,他们便以此为题材,写了一篇稿子。写的内容充实,文笔感人。二、由点到面,目力集中。观察,宜“细”不易“粗”。走马观花,只能“见大不见小”,写出来也免不了“一般化”。只有把视线集中在某一“点”上,落实在某一个人或某一件事具体事物上面,才能发现特征,辨别异同。比如看“拔河”比赛,只有一个人一个人的观察,只有把每一个人的动作、姿势、表情、神态都看得分明,“记拔河比赛”的作文才有可能写的细致逼真。许多同学写有关“运动会”的命题作文,往往写成“消息报道”、“概况介绍”,主要是由于没有细致观察的缘故。三、由分到合,先分后合。集中目力于某一个人或某一件具体事物,这“目力”又怎样具体运用?还是不能“囫囵”地看,而是要“化整为零”,从各个侧面去看。有的同学在银杏树下看了半天,但写出来的“银杏新姿”却既无“新”姿,又无“新”意,多半是些“高大”、“茂盛”之类现成词语,凡是大树均可适用。原因是没有从树的干、枝、叶、皮、果等方面作细致的观察。经教师具体指点后,情况就不一样了。由于看得细致,描写也就细腻得多,生动得多。再如看“菊展”。只有仔细地看,从名称、形态、色彩等方面仔细观察,才能发现特点,找出特征。如果只是浏览一遍,泛泛地扫一眼,那么除了看见“五色斑斓”之外,是不会留下什么具体印象的。四、由此及彼,展开联想。观察与思维、联想等是密切不可分的。只有在观察的同时,展开由此及彼的联想,才能丰富材料,充实内容,突出特征。否则,不是浮泛,就是干瘪。学生的观察文之所以往往瘦而瘪,浅而直,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想不开、拓不开。比如写人,要能够通过察颜观色、听话听音等来联想到人物的内心活动,并能够通过语言描写、神态描写、行动描写等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动和精神面貌。五、随手采撷,及时记录。“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也要培养学生勤于动笔,随时记录观察、思索所得的习惯。对周围的事物多看、多想,并且把观察所得随时记录下来,养成习惯,看了写,写了看,久而久之,观察能力也就会逐渐提高。

让学生谈体会,运用典型引路。有的学生观察生活比较细致,联想比较丰富,思路比较开阔,取材于日常生活的作文写得比较生动、深刻。教师可以让这些学生谈谈自己平时观察生活、分析生活的体会和经验,让他们现身说法,同学们听了,不仅觉得亲切,受到的启发也会很大。一次,语文教师以《记一个熟悉的人》为题布置作文。有个学生写他的邻居华工程师,通过对华工程师的语言、行动、心理活动等具体描写,生动地反映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老一辈知识分子的欢畅心情和只争朝夕的献身精神,写得有血有肉,活灵活现。通过个别交谈,教师了解到这个学生平时注意观察生活,并随时把一些典型细节(人物的动作、神态、肖像特征等)记在本子上。因此,他写这类作文,就感到有话可说。他谈的体会很实在,对同学们启发很大。他说:“写人记事,首先要熟悉那些人,要理解那些事。而要熟悉和理解,平时就要多看看,多听听,多想想。观察多了,素材积累多了,就能不断加深对人对事的理解,理解了,写起来就不困难了。”在特殊情况下,也不妨让那些不注意观察的同学谈谈“写不出”的苦楚,从“另一面”给大家以启发。

化难为易,有步骤地进行序列训练。生活像大海,一下子要他们写人物众多、场面宏大的文章,恐怕绝大多数学生难以胜任。因此,语文教师要想办法为学生“排难解忧”。要指导学生就近观察,因地制宜,不要动不动就“走出去”。要由小到大,由点到面,逐步地提高。要通过做小型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一草一木”、“一鸟一石”的片断练习,训练学生具体观察和细致描写的基本技能。俗话说,功到自然成。基本功练扎实了,不愁写不好人物众多、场面宏大的文章来。片断练习也要讲究序列。比如写班主任,可以先写班主任的外貌,再写班主任的语言和班主任的动作,然后写班主任的心理活动,在此基础上,布置学生写“我们的班主任”,估计不会出现“抓耳挠腮”、“无从下笔”的情况。又比如写我们的学校,可以先写“学校的画廊”“我们的操场”、“丰富多彩的阅览室”“奥妙无穷的实验室”等小练习,然后再做《我们的学校》。先片断,后全篇,有利于调动学生观察和写作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提高作文的质量。序列训练,不仅贯穿于总体训练之中,而且贯穿于局部训练之中。比如观察人的外貌,写人物的肖像,一般总是先打量人物的身材,先描写人物的总体形象,再细看(细写)人物的脸型。人物的脸型,又往往是从脸的上部看到脸的下部,从主要特征看到次要特征。观察注意有“序”,写起文章来也就不会乱得不像样子。

加强课外阅读,多方面引路开导。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多看多想,既可以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活跃他们的思想,充实他们的知识,又有利于提高他们观察生活的能力。语文教师应当做有心人,经常向学生介绍短小精悍的、以日常生活为题材的文章,以便于他们模仿、学习和借鉴。学生写“节日游园”、“国庆记事”、“欢度元旦”等作文,常犯一般化、老一套的毛病,反映不出每年“游园”、“国庆”、“元旦”的新特点。为了帮助学生克服“年年如此”的现象,语文教师应当结合报刊上面的有关文章,介绍如何抓住“往年没有、今年独有”的新气象展开细致描写的方法,启发学生多看、细看,发现特点,把握特点。再比如,学生描写会场,往往写得一平二冷,平铺直叙,渲染不出会场的热烈气氛,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报导会议情况的通讯、特写等,从中学习怎样观察会场,怎样运用记叙、描写、议论等方法,具体写出会场布置、会场气氛、主要内容、听众反响等,把这类作文写得有声有色,生动活泼。

激发热爱生活的热情,提高观察生活的自觉性。观察是一种积极的智力活动,没有自觉性和主动性是难以奏效的,更是难以持久不懈的。从根本 上说,要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就必须着眼于激发他们爱生活的热情,培养他们关心生活、积极向上的品质。柳青说“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观察的态度问题。一个对人冷淡无情和对社会事业漠不关心的人,无论他怎样善于观察人,也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作家。这就是说在生活中或工作中要有热情——热情地喜欢人、帮助人、批评人或反对人……我深深地体会到这种热情与我描写人的时候所用词句的分量都有关系。当你缺少这种热情的时候,你在生活中或工作中也许观察不到多少东西,观察到的也许并不深刻,并非本质,在写作时也不免嗟叹创作的困难。”这些话讲得极为精辟。观察当然需要讲究方法,而更重要的是需要热情。同处一个教学班、一个学校学生,他们写反映班级、学校生活的作文,有的感到有许多东西要写,而有的却感到没有什么好写,这里的关键是对集体、对生活的热爱程度、关心程度。对集体、对生活麻木不仁、冷若冰霜,那他就谈不上细心观察,谈不上“心情激动”,即使“闪光的思想”、“闪光的人物”如花似锦,五彩缤纷,也会习以为常,熟视无睹。我们要十分重视结合听说读写和课内外的活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感情,使学生人人都做一个有心人。

茅盾在《创作的准备》一书中写道:“无论到哪里,你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像哨兵似的警觉,把你所见所闻随时记下来……”帮助学生练就一副机敏的“鹰眼”,培养他们善于观察的能力,是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务必把这项任务完成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创新作文教学实录

全文共 1851 字

+ 加入清单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以下是小编收集的教学实录,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师:今天我们上一堂创新作文课,即采用“故事新编”的形式写出富有创意的佳作。(师板书:“故事新编”编出精彩)

师:同学们先听听下面这篇文章;然后认真思考这篇文章有哪些优缺点,并谈谈自己的看法。

(师朗读短文《八戒当官》,生听完教师朗读后大声笑了起来。)

师:此文思维活跃,想像丰富,读来令人发笑。下面请同学们谈谈听后的感受,为了便于发言,我们分四个小组进行,每小组指派一名同学整理观点,代表本小组发言。准备时间为6分钟。(生畅所欲言)

师:下面请各小组的代表谈谈看法。

生(一小组):这篇文章形式新颖活泼,借神话人物八戒来刻画当今社会的贪官污吏,极富讽刺意义,值得我们学习。

生(二小组):我们同意第一小组的看法。此文的语言幽默诙谐,极富表现力,如“副科提正科,得花两万多”等。把贪官的丑恶嘴脸刻画得入木三分。

生(三小组):本文作者想像大胆新奇。写八戒成了州长后,昔日的嫦娥居然为八戒的钱和权与他重续旧好。语句不多但淋漓尽致地展示了人们自私、势利的变态心理,令人深思。

生(四小组):本文改编了古典名著《西游记》,乱点鸳鸯谱,违背了原作,八戒的语言与我们现代社会的人差不多,显得离奇荒诞。我们提倡文章要真实表现生活,此文做得不够。

师(微笑):四位同学讲得都很有道理,反映了自己的真实想法。前三位同学都给了此文很高的评价。总的说来,这篇文章是成功的创新之作,文章于幽默诙谐中见沉重,把一些腐败现象揭露得一览无遗。文章做到了形式新,想像新,语言新。第四位同学的看法也有一定的道理,不少同学都有这种看法。的确写文章要有真实的体验,要说真话、抒真情。同学们试想一下:类似此文中八戒的贪官有没有?

生(齐答):有。

师:这是不是真实的呢?

生:(点头)是。

生(少数):不清楚。

师:“故事新编”这种形式往往以人们熟知的人物或事件为依托,融入现实生活中的某些情况,来达到艺术地再现生活的目的。它通常以幽默诙谐的语言表现深刻的主题,具有辛辣的讽刺意味,让读者在笑声中受到教育和启迪。如对《西游记》中唐僧师徒新编的故事就很多,也有对中国其他古典名著的主要人物进行新编的,如《八戒炒股》、《宋江下山》等。(师对这两篇文章作简述、简评)师:通过刚才的讨论和讲解,同学们对“故事新编”这种形式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下面进行课堂操练,请同学们充分发挥想像和联想,采用“故事新编”的形式进行构思,写出要点。提示一下:可对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中人们熟知的人物,或是历史人物,神话传说中的人物等等,进行改写新编,要求有新意,反映现实生活要深刻,时间为6分钟。

生(齐答):好。

师:请同学们举手,把自己的构思谈一下。

生:我写的题目是《武松打狗》,内容要点是写某某某长的“小蜜”养了一只狗,经常咬人,众人皆怒,没人敢制止。于是人们请来打虎英雄武松,武松询问其背景,知其背后有某某某长撑腰,且该长极其凶恶,他也被吓跑了,走时发出了“打狗难于打虎”的慨叹……师:很好,构思巧妙,反映的问题深刻,是一个很好的“故事新编”构思,值得同学们学习和借鉴。还有其他同学要说吗?

生:我想借神话人物哪吒的故事反映学校补课的情况,揭露应试教育的弊端,并提倡素质教育。题目可拟为《哪吒大闹学校》。

师:具有现实意义和创新精神,不过应尽量把故事写得生动些,以增强趣味性。

生:我所想的故事题目为《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网上情缘》,主要写林黛玉、贾宝玉家庭出身差别大,两人在网上相识、相知,最终走到一起,并不顾家长的反对,毅然辞去已有的工作,创办了“宝黛爱心网站”且获得了成功。师:构思有独特之处,不过要有鲜明的主题,还应该认真琢磨,使文章更精彩。

师:同学们,时间有限,不可能每人都谈,希望同学们课后认真讨论,编出精彩的故事来。不过有一点要特别注意:对于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领导人的重要活动等庄重严肃的大事不能采用此种形式加以表现。这点千万要记住。生(齐答):明白了。

师:通过这种形式的尝试,我们品尝到了作文创新的乐趣。同学们还可深入思考、认真讨论,想出更好的形式,把作文写得更精彩。下面布置今天的作文题目及要求:

题1:《红楼梦》中刘姥姥独闯大观园的故事令人捧腹,假如进大观园的人不是刘姥姥,而是李白、孔乙己、范进等,又如何呢?请同学们发挥想像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投影仪显示《红楼梦》中刘姥姥进大园中的场景,教师加以简要评点和启发。)

题2:以《西游记》中的人物或故事为依托新编故事。要求主题明确,反映的问题真实深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五年级作文课教学实录

全文共 2097 字

+ 加入清单

一篇作文是由一个个段落组成的,每一个段落是由一个个句子组成的,每一个句子又是由一个个词语组成的。因此,写好作文,就要用好每个词,写好每句话和每段话。接下来是小编为您整理的五年级作文课教学实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听话,找中心句

师:我们都知道,一篇作文是由一个个段落组成的,每一个段落是由一个个句子组成的,每一个句子又是由一个个词语组成的。因此,写好作文,就要用好每个词,写好每句话和每段话。下面老师念几段话,大家认真听,仔细想,每一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老师念第一段话)

生:这段话是围绕“小明是个粗心的孩子”来写的。

师:(翘起大拇指)你讲得真好!

(老师念第二段话)

(生紧张,在老师启迪下,第5次才说完整:“这段话是围绕‘河马的嘴比一般动物的嘴都大’来写的。”)

师:(提高声音,高兴地)真了不起!(走上前)我可以跟你握手吗?(跟这位学生握了手)你一共错了4次,第5次才正确,同学们都没有这种学习经历。学习就是要这样,错了没有关系。

(师又说了第三段话,学生很快答出。)

二、指导仔细观察

师:(出示一个大橘子,放在学生容易看见的位置)这是一个橘子。(板书:这个橘子真可爱)谁来读呢?(一生读)

师:读得一般,谁再试一下?(又一生读,“这个”拖调了。)

师:不是念“这——个”,应该念“这个”,语速要快些。你读。(学生读)

师:你读得真好!大家一起读。(学生齐读)

师(板书:啊!)在前面加一个“啊”,谁能读好?(学生读得不错)

师:啊,这个橘子真可爱!怎么个“可爱”,要用事实说话,要表达形象,要把话写具体。怎样写具体?要——(板书:观察)。观察,指的是以看为主,对事物进行调查。观察要——(板书:仔细)。如果要写这个橘子,你们可以从哪几个方面来观察?

(学生说了颜色、形状、大小,教师板书。)

师:小朋友真聪明!还有吗?(见学生不举手,老师走过去,拿起橘子,作了一个“掂”的动作。)

生:(脱口而出)重量。

师:(板书:重量)好!再近一点呢?(老师把橘子送到鼻子前,作出嗅的动作。)

生:(抢答)味道。

师:(反问)是味道吗,鼻子能知道它的味道吗?

生:(恍然大悟)香味。

师:(板书:香味)再仔细观察(特意展示了橘子带叶的柄)。

生:这个橘子上有叶子。

师:一般橘子都没有,这是这只橘子的个性(板书:特征)。现在剥开橘皮,你就看到——(生:橘瓤)一尝就知道——(生:味道)

师:这样观察就仔细了,如果把观察到的内容写下来,也就具体了(板书:写得具体)。

三、指导写具体

师:光写具体还不够,文章还要生动,怎么写才生动呢?那就要展开想像(板书:想像),想像要合理(板书:合理)。把你想像到的写进去,文章不就具体、生动了?

(老师手拿橘子,引导学生边看边展开想像。)

师:颜色——

生:黄中带绿。

生:黄中透绿。

师:“透”用得好,这说明绿色是慢慢显现的,很淡。形状——

生:圆溜溜的。

生:像一个小南瓜。

师:大小呢?

生;有我的拳头那么大。

师:请你掂一掂,它大约有多重?

生:(用手掂了掂大约有二三两。)

师:(把橘子送到一个学生鼻子前)你闻闻。

生:清香。(师又送到另一个学生面前)

生:一股淡淡的清香。

师:对,不是刺鼻的香,再看特征,橘子上有叶子,像什么?

生:像顶着一个小小的帽子。

师:再想开去,它一定是——

生:它一定是刚摘下来,一定很新鲜,一定很好吃。

师(剥开橘皮,请了一名学生)你数一数,一共有多少片橘瓤?(学生数了,共有12瓤。)

师:它看着像什么呢?

生:像含苞欲放的花骨朵。

生:好像12个胖娃娃围在一起说悄悄话。

师:(让两位学生摘下两瓤)你们尝一尝,什么味道?

生1:甜滋滋的。

生2:甜中带点酸。

四、学生写段,教师评价

师:我们以“啊这个橘子真可爱啊。”开头写一段话。(具体讲了写的格式要求。学生练笔。)

(学生练笔后交流)

生:啊!这个橘子真可爱。

师:你读出了感受,我听了,也觉得这个橘子真可爱。

生:它黄中透绿,扁扁的,像个小南瓜。

师:写得形象。这么一想像,文章就生动了。

生:又像节日里挂着的灯笼。你看!你看!

师:好!这儿为什么要两次用“你看”呢?可以更好地表达出惊喜的感觉,小孩子就喜欢这样说话。

生:放在手上掂一掂,沉甸甸的。放在鼻子前闻一闻,有一股淡淡的清香。

师:“闻”“有”可以去掉。另外。“放在鼻子前一闻”和“一股淡淡的清香”中间缺了一个字。你再读,读好了,语气出来了,这个字也就出来了。

生:(一连读了好几遍,直到读进去仿佛为清香所陶醉时,“啊”字脱口而出。)放在鼻子前一闻,啊,一股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剥开橘皮,我一数,一共有12瓤,它们多像12个胖娃娃围在一起说悄悄话。

师:加上“着”和“呢”,再读一下。

生:它们多像12个胖娃娃围在一起说着悄悄话呢。我摘下一瓤,放在嘴里。

师:“放”是把东西放在桌子上、阳台上等,嘴是一个腔囊,应该说“放进”。

生:我摘一瓤,放进嘴里,咬了一口,甜滋滋的,还有点酸溜溜的感觉。

师:是感觉?

生:还带有酸溜溜的味道。真是“吃在嘴里,甜在心里”呢。

师:这位小朋友写“吃”用了12个字,三个动作:“摘下一瓤,放进嘴里,咬上一口。”写得细腻,文句通顺,好!

(第二个学生交流,老师评讲,再下课。)

[五年级作文课教学实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记叙文的细节描写》的作文教学课堂实录设计

全文共 3726 字

+ 加入清单

郧西城北中学:张百毅

课题背景:学生作文平淡如水,缺乏细节描写,作文细节描写。

目标:1、了解什么是细节描写。

2、学习怎样用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

难点:怎样进行细节描写。

教学流程图:

认知--理解细节描写的含义与作用

↓↓

理解--结合四个例子分析细节描写

↓↓

运用--书面描述班中某位同学特征

↓↓

拓展--积累"春夏秋冬"描写片段

课堂实录

(课前给学生发一张关于细节描写的资料)

师:上次我们写了一篇作文《新学期第一天》同学们针对下面六个方面看一下自己的作文属于哪一类?(出示小黑板:A书写太差,或错字连篇B字数不足C标点符号乱用D结构不合理E记叙文平淡如水F有叙无议,无感想)

(学生分析找出问题,交流后得出共同毛病:记叙文平淡如水,无感想。)

师:"人物"是文章的灵魂,但在同学们的习作中常见的人物形象往往是千人一面,既无个性,又不生动,整篇文章显得干瘪乏味,缺少感染力。仔细阅读这些作品,就会发现这样一个共同的问题:往往只是一味地追求把某件事写完整,而忽略了进行生动具体、细致入微的细节描写。什么是细节描写呢?请同学们看资料的第一段。

(学生看第一段,老师找一位学生朗读。)

师:同学们有哪几类吗?首先说一下人。

生齐声答道: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神态。(板书)

师:事呢?

生齐声答道:起因、经过、结果。(板书)

师:还有环境呢?

生齐声答道: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板书)

师:原来细节描写是这么回事。同学们能曼迪"号遇难记》为例举个例子说说吗?

生甲:第一段就是环境描写,为后文故事的发生做了很好的铺垫。

生乙:还有主人公的肖像描写。

生丙:还有主人公的语言描写,很好的投出了他的个性。

师:很好。同学们找得很细致,分析得也很准确。同时,我们也可发现,各细节描写是密不可分的,事中有人,人必有事,记人叙事,是为了共显主题。(板书)环境描写是为人、事提供特定环境,起铺垫映衬作用。(板书)我们的作文为什么没能做好呢?请同学们看资料中的例一。看看哪项比较好?交流一下,说说为什么好?

生阅读交流后齐声答到:B项。

师:为什么B项好呢?

生甲:B项通过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将老师的形象生动的展显了出来。

生乙:B项写的更细致。

师:这是我们这次作文中的两个同学写的。比较之后,不难发觉B项好得多。为什么呢?除了刚才两位同学说的以外,我想之所以没想到写这些内容,还有态度问题、认知问题以及平时观察习惯问题等,只要我们态度端正了,认识了问题所在并养成习惯,作文一定能写好。下面我们再看后面几个例子,一、二两组分析例二,三、四组分别分析例三、四。希望同学们积极阅读、分析、讨论,一会儿在班上发表意见。分析、讨论可从三个问题着手:1、哪一向好?2、为什么这项好?3、那些地方还应该修改一下?

(学生阅读--分析--讨论后全班交流)

师:我们先请一、二组同学说说好吗?一组哪位同学发表一下高见。

生甲:BC组好,因为A虽然用"紧张得要命"、"很是伤心"等词,但我们并不感觉到他有多紧张,有多伤心,BC组分别从心理、幻觉上生动的描写出了紧张的程度。

生乙:EF组好,因为EF组分别从环境、动作上生动的描写出了紧张的程度。

师总结:是的,两位同学说的都很正确。B项属内心独白,就是自己对自己讲的无声的话。人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会对自己讲不同的话,这不同的话就能反映人物不同的心理状态。把特定状态下自己对自己讲的话详尽地描写下来就能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板书:注意在内心独白之前应加上"想"、"心说"等提示语。)C项属幻觉描写,人在极度紧张的状态下,眼前或耳边会有虚幻的画面或声音,其内容往往是自己最怕看到或听到的,把这些详细地描绘下来,就能十分准确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注意在进行幻觉描写前也要用一些提示语,如:"似乎看见","仿佛听到"等提示语。)D项属环境描写(板书),一个人在不同的心情时看相同的景物,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因为人对使自己心灵产生感应的事物特别敏感,因此人的眼睛能根据自己的心情选择景物,并伴随着强烈的主观感受,新学期作文《作文细节描写》。在紧张的状态下,人会焦虑、烦躁等等,因而对声音、光线会产生与平时不同的感受。把这些经过眼睛选择过的在特定感受笼罩下的景物描写下来就能充分地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E项属语言行动描写(板书),语言行动是心理的外在表现形式,人物的心理通过语言行动向外界传达。人在紧张的状态下他的语言行动就会扭曲,就会与平时不同。写作时只要抓住这些不同,就能生动形象地刻画人物紧张内心世界。哪位同学还有意见?

生:我觉得如果把B项放在A项中间会更完美。

师:哦,你从语言的完整性看的吗?

生:是的。

师:很好,你的意见很有启发性,作文语言确实应该上下连贯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下面请三组同学说说好吗?

生甲:我认为B项好。

师:为什么?

生:因为B项将"性格内向"用一件事表现的淋漓尽致。

师:哦,以事写人(板书),将人的个性表现得更加具体突出。还有需修改的吗?

生:没有了。

师:那么请四组说说例四的优劣。哪位同学说?

生甲:B项好,B项加了一些修饰语,将人物个性表现得更为突出。

师:是吗?加修饰语,不厌其烦(板书)的描写细节,将人物个性表现得更为突出。

生乙:A项好,B项太罗嗦。

师:哟,你觉得B项罗嗦吗?

生乙:是的,有时会让人感到烦。

师:你说的也有道理,看来描写的细致与否还要看需要而定,不可随意而为。我们学习了这么多,是否练习一下呢?请同学们描写一下我们班的某一位同学好吗?

生齐声答道:好。

师:可不许恶意挖苦打击呀,那会伤同学间情感的。写好后我们读一读,让同学们猜猜是谁,好吗?

生齐声答道:好。

(学生写,教师巡视指导。)

师:哪位同学读一读?

(学生举手读,其他同学猜,教师评。课堂上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师:从以上同学写的可以看出我们这节课受益匪浅,我们能用"这节课我学到了__"总结一下吗?可参看一下资料上的总结。

(学生总结交流后下课铃响)

师:这节课我学习了细节描写,希望同学们在今后作文中能用上这些知识。知识在于积累,下去后请搜集关于春夏秋冬的环境描写。好,下课。

教学思路分析:

(1)有关教学导入,我想了很久。如果直接由细节描写的含义引出,恐怕比较枯燥,学生不感兴趣。如果从某些小说中有关人物描写的语句入手,未尝不可,但是缺乏新意。于是我从这次作文的失误入手,编写了例一。由此引出本堂课的内容"用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

(2)对细节描写含义的理解,比较简单,关键是如何理解它的作用。于是,我选了四个例子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到细节描写的重要作用,由此引出本堂课的主题--重视细节描写。

(3)接下来是片段作文,四人一组进行讨论,描述班中某位同学,其中可以综合运用各种细节描写,最后让同学猜猜描述的是谁。分组讨论学生气氛活跃,连平时较腼腆的同学也活跃起来了。因为描述竞猜的都是朝夕相伴的同学,所以学生的热情很高。

(4)再接下来让学生搜集关于春夏秋冬的环境描写,用以课堂的拓展。

教学后记

从上述教学流程看,首先,整堂课按照认知、理解、运用、拓展的教学思路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从课内到课外,既忠于教材,又不限于教材。

其次,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有关用细节描写淑女与粗汉的吃相的写作片段以及描述班中某位同学,学生很有兴趣,气氛很活跃。此外,在整个交流过程中,也使学生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最后,从这堂作文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我得出写作指导课也能把课堂气氛调动起来,这要求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参与,并且活用教学形式,努力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率,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附件1:

板书设计

记叙文细节描写

外貌语言

人行为突出人物个性特征

心理神态

铺事人互共

垫由必为显

人有一主

起事体题

起因

映事经过反映写作目的

衬结果

环自然提供人、事

境社会的特定环境

附件2:课前给学生发一张关于细节描写的资料

作文要注重细节描写

认知:

所谓细节就是细小的环节或情节;描写是对事物的具体状态作描绘和摹写。而细节描写就是对事物的基本组成单位进行刻画,如对人物的一举一动、事物发展的具体环节、环境中的细小物体进行细微描摹。

结合事例分析理解:

例一:

A上课铃响了,随后走进来一位男老师,他说他姓张,是我们班主任,教英语。之后就讲了一些学校纪律和学习要求,一节课就这样过去了。

B上课铃响了,随后走进来一位年轻的男老师,一米七左右的个,微胖,蓄着平头,看着挺精神的。他稳步走上讲台,目光一扫,喧闹的教室立刻静了下来,我的心不禁怦怦地跳了起来。只听他说:"我姓张,弓长张(随手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漂亮的"张"字)。我是你们的班主任,教英语,希望今后我们能一起愉快的度过初中三年。"之后就讲了一些学校纪律和学习要求,、又介绍了一些学英语的方法,语言虽威严却不乏温和,"哦!初中老师也并不是那么吓人。"我拍拍胸口长出了一口气。第一节课就这样过去了。

比较一下:

例二:

A"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好的试卷发了下来。在拿到试卷之前,我紧张得要命,就怕自己考砸了。试卷拿到手以后,我一看不及格,很是伤心。"

B我不停地在心里念叨:

[《记叙文的细节描写》的作文教学课堂实录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写人作文课堂教学实录

全文共 1337 字

+ 加入清单

师:上一堂课我们讲到了写人要抓住人物的特点来写。抓住了人物的特点,我们又如何把人物写生动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这一节课要讲的主要内容。在上课之前我请同学们先来做一回小老师,请大家议一议,评一评下面两段人物描写有什么不同,谁好谁劣,“好”的好在哪里,“劣”的那里不足。

片断一:“李云是一个机灵、淘气的孩子。长着一对乌黑的大眼睛,睫毛长长的,黝黑的,腮帮鼓鼓的。他喜欢穿一些图案动感十足的运动衫。”

片断二:“李云是一个机灵、淘气的孩子。他特别喜欢穿一些图案动感十足的运动衫。他那胖乎乎的脸上,长着一对乌黑调皮的大眼睛,油黑闪亮的长睫毛随着眼帘忽闪忽闪的。碰到困难的事儿,两颗像黑宝石似的大眼珠只要一转,鬼点子就来了。在他那黝黑的脸上,不论是那鼓鼓的腮帮,还是那薄薄的嘴唇,或者那微微翘起的小鼻尖,都使你感到滑稽逗人。”

生:第一段只写出了李云的大眼睛、睫毛、腮帮等容貌特点,而第二段还抓住了“睫毛随着眼帘忽闪忽闪的,两颗像黑宝石似的大眼珠只要一转,鬼点子就来了。”这些情态,进行具体、细致的描绘。这样就把李云机灵、淘气的性格特征写得活灵活现。

师:讲得非常好!抓住了人物的情态,进行具体、细致的描绘就能把人物的性格特征写得活灵活现。这确实描写人物的一种好方法。

板书:抓住人物情态描写

生:第二段描写:“两颗像黑宝石似的大眼珠只要一转,鬼点子就来了。”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来写,把它的眼睛写得具体很形象。

师:采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方法来描写人物外貌往往能把人物写得具体、生动,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也是不愧描写人物的一种好方法。

板书:运用比喻等修辞方法描写。

生:作者虽然抓住了李云的眼睛、睫毛、腮帮、穿着特点来写,但只抓住了人物的静态来写,没写出的动态情况,只显示出人物的“形”,没有传物的“神”,显得比较死板,人物“活”不起来。而第二段不仅抓住了人物的容貌静态特点来写,还抓住了动态特点写。“大眼珠只要一转,鬼点子就来了。” 这种“动“、“静”结合的写法,不仅把李云机灵的性格特点活灵活现的展示出来了,而且还把他遇到困难是那种肯于动筋的内心情感生动地表现出来了。

师:讲得非常精彩。采用动、静结合,描写人物外貌,不仅把人物的性格特点活灵活现的展示出来了,而且还把人物的内心情感生动地表现出来了。这又是一种值得我们学习的描写人物的一种好方法。

板书:采用动、静结合描写

师:今天我们学了好几中描写人物外貌的好方法,现在请同学们运用今天所学到的这些方法来修改一下自己上次写的的作文。比一比,看谁修改得好。修改完后请大家上台,把自己原来的作文和修改后的作文念一遍,看谁修改得最好。

生:原文:“我的表姐今年十八岁了,高高的个儿,白皙的面皮。厚厚的嘴唇上涂了厚厚的一层口红,头发长长的,眼睛黑黑的。身穿一件红色的西服,脚上还穿这一算共色的高跟皮鞋。

改稿:“我的表姐今年十八岁了,高挑苗条的个儿显得非常修长。她身穿一件红色的西服,脚穿一双红色的高跟皮鞋,沿着一条线儿往前走路,远远看去仿佛一个标准似模特。白皙细嫩的面庞,白得像冬瓜,嫩得像白豆腐。厚厚的嘴唇上涂了鲜红的一层

显得格外的耀眼,长长的乌黑油亮的头发,披在肩背,不停地左右摆动显格外漂亮,黑亮黑亮的眼睛水汪汪的看起人来炯炯有神。

[写人作文课堂教学实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活动流程教学实录

全文共 2566 字

+ 加入清单

一、主持人宣告主持班会开始。

二、情境剧——《来自天堂路上的独白》

女学生小张上场(演女儿的角色,表情木讷……)

妈妈,请原谅,女儿也晓得人生的三大不幸是晚年失子,你要想开点,不要为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结局难过。妈妈,我对不起你的养育之恩。你为了我太累太苦了……我只有一死才算是对你们的一种交待,对自己的一种解脱。妈妈,假如世上真如轮回,我下辈子再做你的女儿……

不孝女沈琴绝笔

女学生小王上场(演母亲的角色,手里拿着书信,身体擅抖着,眼泪漱漱向下掉,表情极度悲伤……)

我的乖女啊,你怎么这样丢下我而去啊,从小到大,你的成绩都是那么优秀,你是妈的骄傲啊!自从你爸离开之后,我们两个相依为命,你曾经跟妈说,你要好好学习,以后找份好工作,让妈过上好日子。可如今,你独自离去,我的乖女啊,妈不要过什么好日子,妈只要你开心的活着,你知道吗,你是妈唯一的支柱啊,你走了,叫妈如何去活?

男学生小李上场(演儿子的角色,表情忧郁……)

爸爸,夜死一样的沉寂,生无可恋,死也是一种解脱。我心一片平静,回忆起多年来的吸毒生涯,派出所、戒毒所、看守所、劳教所、劳改农场,多年的生活失去了自由,失去了人性的尊严,我再也找不到活下去的理由。儿不孝,不争气,只有去死了……不孝儿云峰绝笔

男学生小杜上场(演父亲的角色,父亲左手捏着书信,低着头,右手捂住胸,……)

我的儿啊,老爸所做的一切都为了你啊,可恶的白色粉未,夺走了你的青春,夺走了我们幸福的一家。我恨啊,我不该太过于专注自己的生意,而忽视了与你的交流与教导,这是老爸心中永远的痛啊,我的孩子。

男同学小赵,女同学小张一起上场(神情忧郁……)

爸爸(妈妈),天堂的路很黑,但这里有我的同伴,我们在一起忏悔请求你们的原谅,你们不必再为不孝儿(女)忧心。爸爸(妈妈),你们要照顾好自己,多多保重,你们的恩情来世再报!

班主任老师上场(扮演老师的角色——老师抬举头,远望着天边,神情低落,若有所思……)

罂粟花——人们垂涎于你的艳丽,留恋于你的风姿;然而,在你的果实里,在那张娇媚的面容下,隐藏的却是一个令人万劫不复的罪恶深渊。可恶啊,你夺走了我一个品学兼优的同学。

我钟爱的学子啊,从你的同学知道你的信息时,我是如此的不愿意相信这是事实,在所有老师的记忆里,你实在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还记得,历史课堂上关于虎门销烟的课堂讨论中,你是如此的慷慨激昂;还记得,在《黑白记忆》的读后感里,你的措词是那么地犀利尖锐,对白色恶魔进行无情的讨划!可为什么?因为性格里头的江湖义气,你捱不过你那所谓“朋友”的哀求而误入歧途,一步步陷入白色罪恶的泥潭深渊。你知道吗,有多少老师和同学都为你感到惋惜啊!

亲爱的同学们,毒品是如此严重侵蚀我们的身心,破坏我们的家庭,危害我们的社会。生命如花,为了不再有吸毒的悲剧,为了我们多彩的青春,为了养育我们的父母,为了祖国,为了明天,让我们行动起来,从我做起,参与禁毒,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点评:情景剧较好地煊染了气氛,引出班会主题,并让学生直面毒品对家庭、对社会所带来的危害,增强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意识)

三、你说我说——毒品知识知多少

1、交流:毒品知识知多少

同学们一定都听说过毒品,那什么是毒品呢?毒品都有那些呢?谁能说一说呢?(指名回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2、投影,主持人借助投影仪展示毒品的种类与相关知识

常见和最主要的毒品有:(让学生看图片)鸦片、吗啡、海洛因、冰毒、摇头丸、可卡因、止咳水、大麻等。这些毒品长期吸食都会成瘾,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易感染疾病。如果服用过量,则可导致死亡。

目前,海洛因仍是我国的主流毒品,全国现有海洛因吸食人员70万,占吸毒人员总数的78.3%。其中,35岁以下的青少年近70%。这个数字多么的触目惊心啊。

四、毒品的危害讨论(视频导入)

(通过观看视频,引导同学们进行关于毒品危害的讨论,提高认识,增强感悟,以进一步内化和提高思想认识。)

1、观看视频——阴暗下的白色交易与黑白人生(事先裁剪电影《鸦片战争》《白粉妹》片段)

2、同学们关于毒品危害进行讨论,并发表见解

3、主持人总结毒品危害并借助投影仪示

1)、毒品危害身体健康。

a摧毁人的消化功能

b摧毁人的神经系统

c摧毁人的呼吸及循环系统

d传染性病及“艾滋病”

2)、吸毒对家庭的危害

a丧失工作能力

b倾家荡产

c给家庭带来无尽的折磨

3)、吸毒对社会的危害。

一、对家庭的危害:家庭中一旦出现了吸毒者,家便不成其为家了。吸毒者在自我毁灭的同时,也破害自己的家庭,使家庭陷入经济破产、亲属离散、甚至家破人亡的困难境地。

二、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破坏: 吸毒首先导致身体疾病,影响生产,其次是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和浪费, 同时毒品活动还造成环境恶化, 缩小了人类的生存空间。

三、毒品活动扰乱社会治安: 毒品活动加剧诱发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扰乱了社会治安, 给社会安定带来巨大威胁。

4)、吸毒导致堕落、犯罪

5)、吸毒危害全社会,成为世界公害,有可能导致民族危亡。

小结:毒品,毁灭人性、使人丧失尊严;毒品,毁灭幸福的家庭、给人们造成无比的伤害!沾染毒品,就是自掘坟墓!

主持人:同学们,面对如此震撼人心的一幕一幕,我们此时想些什么﹖为了我们的青春,为了我们的家人的幸福,请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吧!

五、诗歌朗诵——《生命如花》

(女同学张倚情上场朗诵)

生命如花

艳丽的罂粟花

滴血生命

化作泪雨

大地伤悲

母亲默默低泣

(男同学苏炳华上场朗诵)

生命如花

迷航的小黄花

漫无边际

飞来飞去

凋零如絮

大地垂首无语

(女同学张倚情、男同学苏炳华同时朗诵)

生命如花

飘零如无根草

哪里有爱

哪里是家

山谷回音:

回归吧,回来吧

过渡(听视频歌曲——《生命如花》)

主持人:伴随着歌声的旋律,我们希望染毒者能以坚强的意志戒毒,同时我们也在思考,是什么让我们的同龄人如此容易染上了毒害呢?!

六、青少年染毒的原因分析及防患措施(6分钟)

1、请同学们就青少年染上毒品的原因谈谈自己的观点

2、视频——吸毒者的涉毒之路

3、主持人:请同学们就青少年染上毒品的原因做讨论。

思考:我们如何防患毒品,与毒品做斗争!

4、 展示你的家庭作品!(事先布置)

七、班主任总结

更多热门文章推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成语故事教学实录

全文共 2054 字

+ 加入清单

一、抓住语言,读出“矛盾”。

(第一则故事教学实录)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师:谁知道矛是用来做什么的?是什么样子的?

生:矛是战场上用来攻击敌人的,长长的,顶端尖尖的,可以刺人。

师:这个刺字,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

生:戳。

师:对,戳就是“刺”的意思。跟我读:戳,谁能给戳再组个词?

生:戳穿。

生:邮戳。

师:那么盾又是什么东西?是做什么用的呢?

生:盾是战场上用来抵御敌人用的,样子宽宽大大的,是长圆形的。

生:也有长方形的。

师:那么,怎么样的盾才是好盾呢?

生:越坚固的盾越好。

师:好,请你来卖一卖你的盾。

生读文中句:我的盾坚固得很,随你用什么矛都戳不穿它。

师:嗯,有点夸口的味道了。谁再来叫卖自己的盾,比他还能夸口?

生读:我的盾坚固得很,随你用什么矛都戳不穿它。

师:哎,他强调了这几个词:坚固,什么矛,戳不穿,你们感受到了什么没有?

生:感受他更像在吹牛。

师:这个吹牛,就是文中说的――

生:夸口。

师:谁能再给“夸口”换一个词,刚才那个“吹牛”太口语化了,能不能换一个?

生:夸耀。

师:好,那么谁来夸耀一下他卖的矛?怎样的矛才是好矛?

生读文中句:我的矛锐利得很,随你什么盾它都能戳穿。

师:听出来了,你的矛的确很锐利。谁也来推销一下自己的矛,比他还能夸口?

生读:我的矛锐利得很,随你什么盾它都能戳穿。

师:好,现在我们到集市上去。

师引读:古时候,有个楚国人卖矛又卖盾。他拿起自己的盾夸口说――

生读:我的盾坚固得很,随你用什么矛都戳不穿它。

师读:又举起自己的矛夸口说――

生读:我的矛锐利得很,随你什么盾它都能戳穿。

师读:有个围观的人问他――

生读:用你的矛来戳你的盾,会怎么样呢?

师读:那个楚国人――

生读:张口结舌,回答不出来了。

师:张口结舌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说话结结巴巴。

师:是这样吗?你再读读后一句话。

生:那个楚国人张口结舌,回答不出来了。

师:他说话了吗?

生:没有。

师:看来张口结舌并不是说话结巴的意思呀,对不对?

另一个预习充分的学生举手说:张口结舌是由于理屈、紧张或害怕而说不出话来的意思。

师:那么这个楚国人是因为什么原因而说不出来呢?

生:因为理屈。

师:他为什么感到理屈了?

生:因为他如果说他的矛戳得穿他的盾,那么他的盾就不像他说的那么坚固了,如果说他的矛戳不穿他的盾,那么他的矛也不像他说的那么锐利了。所以他理屈词穷,说不出话来。

师:所以,后来人们就用自相矛盾这个成语来比喻――

生:一个人说话或做事前后抵触。

师:是呀,你们看,本来矛和盾都是两种兵器的名称,为什么现在却用来比喻一个人的言行前后抵触呢?正是来源于故事中这个卖矛又卖盾的人说话前后不一致哪。

师:让我们捧起书,再次走近这个给后人无数启发、至今仍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吧。

[评析:这一段的教学从课题入手,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初识“矛盾”。然后又通过“怎样的矛是好矛?怎样的盾是好盾?”创设学生叫卖“矛盾”的情境,重点指导学生读好楚国人夸口叫卖的两句话,这是理解“自相矛盾”的基础。最后通过理解“张口结舌”自然引出成语所蕴含的意思,回扣“矛盾”。]

二、抓住动作,揣摩心理。

(第二则故事教学片断)

师:南郭先生混进宫中,靠着装模作样,居然也得到和别人一样多的俸禄。当他手捧着到手的钱,心里是怎么想的?

生:这个齐宣王真是太傻了,被我轻而易举就骗到了钱。

生:哈哈,看来这个皇宫里还真好混啊,像我这样没本事的人也能领到俸禄,真是太棒了!

生:想我入宫前,过的是穷困寒酸的生活,如今今非昔比,我也有钱啦!

生:只要在宫中装模作样就能够领到钱,这样的日子要是能一直过下去该多好啊!

师:好景不长。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王继承了王位。他也是个喜欢听吹竽的人,可是他不要许多人一起吹,而要一个一个地单独吹。这个南郭先生――

生:只好逃走了。

师:他为什么要逃呀?

生:因为一个一个地单独吹,他就不能再混水摸鱼了。

生:他要是不逃,被发现他滥竽充数的话,就会犯了欺君之罪,是要被杀头的。

师:所以,他还是逃命要紧,赶紧逃吧。那么,当他逃回家以后,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呢?

生:唉,看来没点真本事,这日子还真不好混啊。

生: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早知道会有这一天,我就该好好跟着那些有本事的人好好学吹竽了。

生:幸亏我逃得快,不然被发现,我这小命就完了。

生:赶紧学点真本事吧,要不然,我又要过以前那种穷困寒酸的苦日子了。

评析

这一个片断的教学紧紧抓住文中的两个动词 “混”和“逃”,引导学生走近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合理的想象,揣摩人物的心理,从而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并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道德认识,使成语蕴含的意义迎刃而解,昭然若揭。这样的习得比仅从词典或生活中得到的一知半解来得更深刻,也更丰富。

课后反思:

这节课教学扎实,训练到位,学生的活动面大,思维活跃,不时闪现出智慧的火花,迸发出语言的亮点,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出乎我原先的预设。我想,这一切应该归功于上课之前对教材的认真研读,对训练目标的科学把握,以及对学生学习起点的充分认识和准确定位,使这篇看似平常的老教材也能焕发出新课程下的生命活力。

[成语故事教学实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初中作文教学课堂实录

全文共 3344 字

+ 加入清单

一、引言

初中语文教学中,令人最苦恼的莫过于学生的作文教学,这是一个我执教的差班,共有21名学生,各科成绩普遍很差,这些学生平时写作文字数总在四百字左右,所写内容单调乏味,不会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平铺直叙较为简单的生活、学习事件。为了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使他们感受到作文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我设计了一堂作文课,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为增强学生的信心,力求拓展学生作文的思路,引导学生自由写作,表达自己对社会、自然、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二、教学设计说明

面对这些基础并不好的学生,如果只是简单地告诉他们这次作文的要求,读几篇范文,然后叫他们写作,这样效果肯定不好,因此在设计时必须抓住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让他们即兴说、想说爱说,让他们通过畅所欲言萌发写作的信心,进而产生写作的欲望,于是我就选取了“兴趣”这个话题。

三、教学进程

作文课上,当我走进教室正准备上课时,突然有两个学生在下面窃窃私语,打打闹闹。我站在讲台上,平静地望着他们,直到教室完全安静下来,我便微笑着说:“初三即将毕业,老师以前对你们关心不够,没有过多地与你们交流沟通,今天想跟同学们聊聊天,好吗?”学生听了我的话,开心地笑了(对他们来说由于基础差,上课是一种折磨)。于是,我提出第一个问题:“你们平时最喜欢干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都在下面说了起来,这时我要求学生一个个清楚地告诉我。

“最喜欢打篮球、最喜欢看NBA;最喜欢踢足球;最喜欢看电视;最喜欢上网;最喜欢看小说;最喜欢逛街……”也许是找到了学生说话的兴奋点,学生们在下面显得格外起劲。看到这种情景,我又欲擒故纵,“大家说了这么多喜欢的事,能告诉我你为什么喜欢”话刚完,下面学生安静下来了,没过多久,学生又开始“动作”了,我抓住这一时机,叫了一个平时不爱学习的学生,那学生平时非常喜欢打篮球,一起来,那学生语出惊人:“打篮球给我自信,使我快乐,所以篮球是我的最爱”,说得好,我立即鼓掌叫好,下面同学也拍手叫好。由于开了一个好头和对学生的鼓励,接下来学生都积极配合,思维活跃,说话热情高涨。

“足球是男人的运动,踢足球可显示一个人的风采,足球使我找到感觉”,“逛街,让我边散步边欣赏风景,让我没钱的人能大饱眼福。”“上网,能让我一网情深,使我跟人聊天玩游戏听音乐,上网查各种有用的资料。”“读书,使我不出家门了解天下,使我感受书中有无穷无尽的知识和乐趣……”

这些即兴的发言使我一下子惊呆了,也使学生对自己的出色表现感到兴奋,于是我因势利导,抛出早已准备好的话题作文——以兴趣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以上我们每个同学谈了自己的兴趣爱好,说得非常精彩,只要我们每个同学把刚才说的话整理好,说具体,就可以写成一篇较好的作文;其实,写兴趣,第一步要告诉别人你的兴趣是什么,第二步需要介绍你是如何拥有这个兴趣的,如何保持这个兴趣的;第三步,最关键要写出你对这个兴趣的体验,对你的学习生活有什么帮助等。就举我们同学刚才的例子,如“篮球”这个话题,其实大家只要写清楚你从什么时候就喜欢打球、看篮球,篮球怎么成了你学习生活中重要的一块,同时还要写从打球中学到哪些对人生有益的知识,获得哪些人生的感悟,如……”这时我又发问了,“喜欢打篮球的同学,请你说说,从打球中获得了哪些有价值的东西,你有哪些独到的感受?”话一完,学生就低头思考起来。过了一会儿开始举手发言了:“打球讲究的是配合,我们同学在平时也应相互支持鼓励,不要因为我们是差班学生而看不起自己。”“打球最需要顽强的毅力和永不言败的精神,在我们的人生中也会遇到困难挫折,打球使我懂得如何对付这些困难挫折。” ……“说了这么多,我们要对“兴趣”这个话题拟个题目,先看老师的,《我的兴趣爱好》,大家说好不好?”

“不好,这个题目太一般,不能吸引人。”

“不好,这个题目不能体现自己的个性。”

“不好,这个题目太笼统,不能突出自己的哪个兴趣爱好。”

“不好,不如改为《噢,我的篮球!》”

“可改为《音乐,让我与你相伴》”

“《生活因篮球而精彩!》”…………当学生说出《生活因篮球而精彩!》时所有学生都拍手叫好,如果不是亲耳听见,确实很难相信这个题目出自这个差班学生之口,有了这个好题目,作文就已完成了一半。

接下来,进行作文开头结尾辅导,我给他们作了两组示范:1、开头:“阳光、空气、水是人类生存的三元素,在我每天的生活中,也有一样少不了,那就是篮球,它陪伴我每一天,给我莫大的快乐和幸福,在此,让我慢慢告诉你。”

结尾:感谢你,是你给了我信心和勇气;是你给了我快乐和幸福;是你使我从幼稚走向成熟,从软弱走向坚强;感谢你,篮球,你是我一生的最爱!

2、开头:“音乐一直是我的挚爱,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乐迷。音乐已融入我的生活,我实在无法想像要是没有音乐,我的生活会成什么样。我经常光顾音像店,那些美妙的声音从而陆续流进了我的家、流进了我的心中。”

结尾:生活,成长,在音乐中,我觉得自己在音乐中永远是一个孩子,一直跟着它一起哭、笑,感受生命的存在与灿烂。听音乐时,闭上眼睛,放飞心灵吧!

即兴开了两组开头结尾,是让学生明白,对自己喜爱的事物一定要把这种强烈的感受抒发出来,尽可能打动读者,产生共鸣,尽管要求过高,但要让每一个同学相信自己有这个能力,尝试着去写,相信会有奇迹发生。

围绕“兴趣”写一篇作文,采用开门见山、“先情夺人”的开头方式,使学生有一种创作的新奇感;中间的叙事也做到了选材于生活,真实生动感人,在叙事中表现这个兴趣所带来的启示或感悟;结尾采用抒情式结尾,亦显得感情浓烈,得以升华。在学生已充分理解作文目的的基础上,学生们开始写下刚才说的话,写得认真快速。

四、教学反思

通过这样一堂课,作文的火花在每一个学生心中点亮,就连平时写作文最差的学生也写出了400字左右。由此可见,差生的作文是可以写好的,只要是触动了学生的感情神经,选材得当,命题新颖,相信作文自然会绽放其独有的光芒,也会让差生自主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变厌写为乐写,变白话为含蓄,变浅层为深刻,使学生在琢磨中悟道,在坚持中获得乐趣。

作文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积累发展的过程,仅仅通过一堂课,其实很难断定学生已对作文有了浓厚的兴趣,并能坚持写作。要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功在课外。但通过这堂课,使我对这些学生有了新的认识,也感觉到新课标新教学理念学习实践的重要性。这堂课我认为有几点是成功的:

1、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差生说话写作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活动起来,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能畅所欲言。

2、找准切入点,让学生找到生活与写作的桥梁。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即使再差的学生,他也有自己的“一技之长”,作为教师一定要善于发现并利用学生的这些“亮点”,从而有效点燃写作兴趣之火。特别是学生所表达的有关活动的感受,言语自然有味,确实体现了学生的个性。

3、实践“跳摘”理论,化解作文难度,使学生稍微一跳便能摘到“果子”。课堂上与学生聊天说话,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紧张恐惧心理,让他们轻松进入写作状态,调动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知识积累,使作文有话可说。从学生拟写的作文题目来分析,远远超出平时的水平,若不是采用这种方式,很难让这些学生有这种水平发挥。

但这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未能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使学生自主探究,如条件允许,可在学生叙说的同时,播放有关NBA篮球赛、世界杯足球赛的画面,把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更有利于激发差生的写作热情。另外由于学生基础水平的局限,写作思维仍旧单一,未能进行较好的想象联想,在文本中呈现的语句表达仍旧直露,不含蓄,未能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和修辞方法。

因而我认为,在写作教学中尽可能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究的“境”,即提供自主的机遇,设计自主探究的情境,创设自主探究的氛围,来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应善于营造平等、民主、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使用最佳的教学艺术,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束缚,使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思维灵动,笔下生辉。写的文章自然就富有创新,富有真情实感和情趣

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使作文朝自然、生活、哲理的方向迈进,真正做到“让写作快乐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作文教学之如何观察

全文共 2343 字

+ 加入清单

一、比较观察,认识特征

特征,就是事物不同于相类似事物的特殊之处。同学们想一想,如果大家都没有特征,岂不成了一个人了?如果世界上的花没有特征,那就只有一个品种了。特征,是我们能够认识事物的关键点,是能够区别事物的关键点。为什么有的同学写人的时候,千人一面,一点也不生动,就是没有抓住不同人的不同特征。所以,我们在观察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比较,找出所观察对象的特征,这样才算观察细致了。

我们刚刚写过观察两只小乌龟的文章。有的同学写小乌龟的外貌,“一个脑袋、四条腿、一根小尾巴”,这就没有抓住特征,白兔、刺猬……都可以这样来写。而有的同学就抓住了小乌龟的特征,写“它的脖子能伸能缩、一害怕头就缩到壳里面”,这就抓住了特征。还有的同学通过比较,观察到两只乌龟的不同之处,颜色、长相、胆量,等等地方的不同之处就是两只小乌龟各自的特征,这样写起来,就比较生动。

我们一个班级里面的同学,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特征。我们一定要通过比较观察,认识到这些特征,这样你在写人的时候,就不会千人一面了,而且会写出许多深刻生动的文章来。就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条件下,表现也不同。比如爸爸高兴时和生气时就有不同的表情特征,你注意观察这些特征,再深入思考爸爸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表情特征,这样写起作文来,爸爸在你的笔下就是活生生的。

二、把观察和想象结合起来

在写两只小乌龟的文章时,有的同学的思路没有仅仅停留在小乌龟的表面现象上,他们把观察和想象结合起来,很好地发挥了思考的作用。比如,有的同学说:小乌龟的壳是绿色的,“假如有一群小乌龟聚在一起,看起来就是一块草坪”,从一只想到一群,就是想象;有的同学从两只小乌龟有差别这一点,想到“人于人差别不就更大了吗”;还有人从两只小乌龟和睦相处想到有的人为了一点小事就大打出手,“连动物都不如”,使文章的主题得到深化。这样把观察和想象结合起来,或者增加了语言的风采,或者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如果只观察不想象,就不是真正的观察思考,写出作文来,就要受到局限;反过来,如果想象没有观察做基础,就可能是胡思乱想,写出的作文叫人看起来假里假气的。这个道理我们在学习联想和想象时,已经强调过了。

观察离开想象就写不深,想象离开观察就写不真。不深、不真的作文谁喜欢看呀?

有一块草坪,栽下的第一年绿油油的一片,第二年就只剩下一多半绿色了。当你观察这一半黄、一半绿的草坪时,如果不动脑思考,想象它为什么是眼前这个样子,文章写起来一定没劲。可是你仔细一想,就可能想到失去的绿色与有些人的道德问题有关,比如汽车开到草坪上压;还可以想到与社区管理不善有关,为什么不在草坪周围安上栏杆;再往深想,可以想到与此类似的一些现象。大家想一想,一篇立意很深的作文是不是已经有了影子?反过来,如果作文题目先给了类似的立意要求,你是不是已经在头脑中储存了有力的材料?这个材料不就是观察和想象结合得到的吗?

四、练习记好观察笔记

读书要有好效果,就要记读书笔记;观察要有好效果,也要记观察笔记。为什么要记观察笔记?道理和为什么要记读书笔记是一样的,可以帮助记忆、可以归纳总结提高思考能力、可以练笔等等,这里就不多说了。

观察笔记和记读书笔记一样,也是好说不好坚持,老师只能在这里提个头,能不能坚持就在于你自己了。但是,你一定要记住:坚持观察思考、坚持记观察笔记,对提高作文水平肯定有好处。下面是一名同学的观察日记,他观察的事情虽然很特殊,大家不一定遇到,但是这篇观察日记的格式、内容却很值得大家学习。

观察日记一则

——我看见了不明飞行物

厦门陈亮

时间:1987年3月20日晚,星期五,19时10分左右

天气:阴,有小雨

地点:学校后山

观察者:陈亮

经过:

今天晚上7时10分左右,我跨出家门,踏上通往教室的水泥路。约一分钟后,我路过后山一片开阔地的时候,忽然一道闪电划过夜空,我不由自主地抬头向远处的天空望去,一个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一个闪着光芒的奇异物体,在漆黑的低空缓缓地向西南方向移去。令人惊奇的是,这个不明飞行物的四周有规律地闪烁着光芒,一会儿是红色,一会儿是白色,变化的间隔时间约为两秒。不明飞行物的形状和大小犹如普通饭碗,亮度则与北斗星差不多;据自测,此不明飞行物距离我约1800至2000米。视角约为30度。半分钟后,我的观察视线被教学楼遮住,无法继续追踪观察。

分析与回忆:

一、当时没有月光与星光,也没有探照灯,且闪电已过。因此,不可能是摴庠炊晕锾宓姆瓷洹

二、此不明飞行物没发出任何声响,当时周围亦很寂静,没有听见飞机飞行的轰鸣声。况且,在这样的时刻,这样的地点,据我所知,厦门地区一般是没有飞机夜航的。所以,撌欠苫鷶这个判断也应排除在外。

三、不明飞行物是低空飞行,所以也不可能是人造地球卫星,也不可能是流星。

四、此不明飞行物发出的光芒是极有规律的,所以也不可能是闪电产生的静电磁场效应。

因此,我推想它极可能是摲傻鷶之类的不明飞行物。可惜,当时只有我一人在场,没有其它目击者。但我能从许多科技书刊和各类报纸上,找到许多和我一样,曾目睹过这类不明飞行物的伙伴,作为我的旁证。他们当中有尼罗河畔的小姑娘,有南极探险家,也有多次飞越神秘的百慕大三角州的飞行员。我坚信:在这个世界上,我绝不是第一个,也绝不是最后一个目睹不明飞行物的人……一阵晚风,夹杂着几粒雨珠,吹拂过我的脸庞,我的头脑更清醒了:为了将来能够彻底揭开举世嘱目的摚眨疲蠑之谜,现在必须加倍珍惜宝贵的学习时光……想着,想着,我觉得肩上书包的份量变得沉重起来……

*写作训练*1、 观察同学们比较普遍的一个现象,比如:吃午饭、吃剩下的食物包装物的处理、背书包、上间操的动作……,写一篇观察笔记,根据观察笔记写一篇记叙文。

2、 作文:十字路口的__。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奇妙的对联教学实录

全文共 3967 字

+ 加入清单

对联在我们中国一早就存在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奇妙的对联教学实录,欢迎阅读。

一、谜语导入:

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说:两姊妹,一般长;同打扮,各梳妆;满面红光,年年报吉祥。

谜底是什么?对联?注意“满面红光,年年报吉祥”,准确地说应该是什么?对了,谜底就是――“春联”。

春联是对联的一种。我们对它并不陌生。大年三十,家家贴对联,户户挂对联,商场卖对联,春晚看对联。但是,我们对对联又有多少真正的了解呢?什么是对联?它有什么基本的特点?该怎样张贴?如何尝试创作简单的对联?

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奇妙的对联”世界。

二、对联常识:

同学们都看过对联,都记得一些对联。谁先来把你最熟悉的对联说出来与大家分享?(找三到四个同学)请你们结合生活,再说说你认为什么是对联,好吗?

结合P77,请两学生分别回答ppt3、ppt4:

1、对联,也叫__、__、__等;形成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可谓源远流长。

2、对联由__和__组合而成,字数多少无定规,但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

3、对联讲究平仄,无论长短,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__声,下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__声;

4、书写时,要注意上下联都是___   书写,从上写到下,中间__(填“加”或“不加”)标点符号;

5、对联张贴时,按照传统习惯,上联在__边,下联在__边,左右以面对欣赏者为分别。

请学生齐读“了解对联”。

三、对联特点:

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副对联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出现在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64年),距离现在已经有1044年了。

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对联有什么基本的特点呢?这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重点。

请在座的各位当回医生,给下面这幅对联号号脉,看它对仗是否工整?

上联: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

下联:冰消雪化梅花万朵扑鼻

有什么问题,怎么改?刚才这几位同学指出了这幅对联的两个问题,也提出了两条修改意见。第一是下联少了一个字,最好是添加一个 “香”字;第二是下联的“梅花万朵”与上联的“千条杨柳”是数量词对名词,名词对数量词,对仗不工整,要调整为“万朵梅花”。这样,数量词“万朵”对“千条”,名词“梅花”对“杨柳”。大家还有没有不同的看法。

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出对联的两个特点特点:第一个特点是上下联字数要相等(板书)。就是上联有几个字,下联也要有几个字。大家记下来,对联基本要求一,“上下联字数相等”。这个要求是很严格的,一般来说,违反这个规则就不成对联了。

我们可以得出的对联的第二个特点是什么?对,就是上下联相同位置的字词性要相同(板书)。

我们将我们自己修改好的对联齐读一遍: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冰消雪化万朵梅花扑鼻香。

我们再看这幅对联字数是否相等,词性是否相同?

上联:天增岁月娘增寿

下联:春满乾坤红满门

如何改?(学生讨论后小结)

“红”是形容词,而“娘”是名词,要把形容词“红”改为名词“福”或者“孙”,上下联相同位置的字词性才相同。

我们再看,改为同样是名词的“爹”,行不行?

上联:天增岁月娘增寿

下联:春满乾坤爹满门

不行。所以我们在追求词性相同的同时,还要注意对联的意境。“娘增寿”可以,“爹满门”就不行。

大家看这幅对联有没有什么缺陷,如果有,你能迅速的找出来吗?

上联: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水果

下联:牡丹杜鹃芍药,皆是江北名花

这副对联表达了什么意思,谁来说说。

小结:上联是说荔枝呀,龙眼呀,木瓜呀,都是水果,而且出自岭南;下联是说,牡丹呀,杜鹃呀,芍药呀,都是有名的花,而且都产自长江以北。

有什么缺陷,怎么改?

小结:上下联第七第八个字都是“皆是”,读起来没有味道。最好是把下联的“皆是”改为“同为”或者“全是”。所以我们就得出了对联的第三个特点,“用字不重复”(板书),当然这是指在上下联相同位置用字不重复。如果上下联用字可以重复的话,那天下就没有我对不出的联了,你出个什么“福如东海”,我也对个“福如东海”,能行吗?不行。

以上这三个特点是对联在形式上的基本要求。那么,对联在音律方面又有什么要求呢?请看:

上联:春蚕到死丝方尽,

下联: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是李商隐《无题》里的名句。古代的音律比较复杂,现代汉语的音律相对比较简单。现代汉语的音律可以分为平和仄,大家还记得吗?其中“平”声就是哪两个调?阴平和阳平,也就是第一声和第二声。“仄”呢?就是上声和去声,也就是第三声和第四声。

这里,上联“春蚕到死丝方尽”中,“春”是平声,“蚕”也是平声,“到”是仄声,“死”也是仄声,“丝”是平声,“方”也是平声,“尽”是仄声;也就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联“蜡炬成灰泪始干”中,“蜡”是仄声,“炬”也是仄声,“成”是平声,“灰”也是平声,“泪”是仄声,“始”也是仄声,“干”是平声,也就是“仄仄平平仄仄平”。记住,平对仄,仄对平,平平对仄仄,仄仄对平平,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平仄相对” (板书)就是对联的第四个特点。

比如:“云”是平声,对――雨,“雪”是仄声,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 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 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这是《声律启蒙》中的一小段。我们一起齐读一遍。

一副对联在音律上做到了平仄相对的话,读起来就琅琅上口,韵味十足。

问一下同学们,过年的时候,大家都贴过春联没有?贴错过对联没有?大家是怎么分辨哪个是上联?哪个是下联的?

我经过高三年级的某个班级,门上贴着这样的一副对联,大家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

上联:男儿立身当自强

下联:先生抱才终大用

横联:天不负人

假如要你张贴,你该怎么改?

调换为上联:先生抱才终大用

下联:男儿立身当自强

为什么这样改?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要遵循对联的第五个要求“仄起平收”(板书)。也就是说上联的最后一个字一定要是“仄”声,而下联最后一个字一定要是“平”声。上联在看联者的右边,下联在左边。

农村房舍的神坛前有一副这样的对联:

上联:祖德流芳远,

下联:宗功庆泽长。

上联最后一个字“远”就是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长”就是平声。

我们再来看一下对联在内容上还有什么要求呢?请看下面这幅对联:

上联:反对侵略

下联:学习下棋

它有没有问题,错在哪里啊?错在上下联内容上没有必然的联系。“内容相关”(板书),这就是对联的第六个特点。如果改为:

上联:反对侵略

下联:学习射击

这样,上下联就有了目的关系。要“反对侵略”,就要“学习射击”;“学习射击”的目的是为了“反对侵略”。内容在逻辑上就有必然的关联了。

到现在,我们就了解了对联的六个基本特点。给大家一分钟时间,能记住这六个基本特点吗?

我们一起齐背一遍。“字数相等,词性相同,字不重复,平仄相对,仄起平收,内容相关。”

四、大显身手

1、读对联:

从前有个贪财的财主,他打算开个酒店,就出了三两银子征求新店对联。有个秀才去应征。财主说:“你写的对联要称赞我的酒好、醋酸、猪肥、人丁兴旺,店里还没有老鼠。”

那个秀才大笔一挥,很快就写成了:

上联是:养猪大如山老鼠只只死。

下联是:酿酒多似水陈醋坛坛酸。

横批是:人多病少财富。

财主很高兴,连声说道“好对联,好对联,吉利、吉利!”。请问:财主是怎样断句的?

上联是:养猪大如山,老鼠只只死;

下联是:酿酒硬是好,陈醋坛坛酸。

横批是:人多,病少,财富。

这时候,财主的老婆出来了,一看对联,大骂道,“什么鬼对联,晦气、晦气!”。请问:财主的老婆又是是怎样断句的?

上联: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

下联:酿酒硬是好陈醋,坛坛酸。

横幅: 人多病,少财富。

你看,一副对联,却可以读出迥然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意境,你说对联“奇妙”不“奇妙”!

2、对对子

下面让我们先易后难地创作简单的对联。“失败”对――“成功”,“失败者”对――“成功人”,“昨日失败者”对“今朝成功人”,“没有昨日失败者”对――“哪来今日成功人”。

大家思维敏捷,真是信手拈来,水到渠成。提醒注意避免上下联相同的位置出现相同的字。

3、对联寻亲

上联:霍去病,

下联:高渐离

下联:李太白

下联:辛弃疾

最恰当的应该是辛弃疾。这样字数相等,词性相同,仄起平收,最符合对联的要求。

4、尝试创作

这里有三幅上联,请你和前后座商量讨论,给它对个下联。每四个同学一组,讨论有结果之后,请推荐一个同学,将你们用心对出的下联写在黑板上。

东风吹柳绿,(                        )

祖国江山好,(                        )

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                                         )

“东风吹柳绿”有同学对出的下联是:       。别的班级也有人对了两个,大家欣赏欣赏。一是“春雨润花红”,一是“明月映湖清”。

“祖国江山好”有同学对出的下联是:       。别的班级也有人对了两个,大家欣赏欣赏。一是“民族气象新”,一是“百姓衣食丰”。

“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有的同学对为“乡文明,村文明,乡村文明”,有的对为“老平安,少平安,老少平安”,还有的对为“人有福,民有福,人民有福”,都是不错的好下联。

五、课后拓展:

古人留有一上联,至今仍没有征得最好的下联,你想试试吗?

上联为:鸡犬过霜桥一路梅花竹叶

提示:这副对联很奇妙,妙就妙在在“梅花”“竹叶”既是“霜桥”的风景,又是“鸡”“犬”的脚印;妙就妙在在“鸡”“犬”俗到了极点,而“梅花”“竹叶”又雅到了顶峰。

六、结束语:

对联,是汉语言文字特有的一种形式。它同中国的古典诗、词、歌、赋一样,有的写景咏物,有的借景说理,有的叙情抒怀,有的评人论史。它对仗工整,韵律和谐,字字珠玑,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文学瑰宝。

因此,希望大家平时多积累,多欣赏,多写作,让我们“勇攀书山甘洒汗水放飞心中梦想,泛游联海竞逐群雄高中湘南状元。”

[奇妙的对联教学实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写人作文的教学实录

全文共 3914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平时写作是如何写关于人的作文呢?下面是写人作文教学实录的内容,欢迎阅读!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写身边的一个人》,请看大屏幕中的“作文要求”。

(课件出示要求:要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品质;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人物的特点。题目自己定,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注意不写错别字。)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一遍。(生齐读作文要求)

师:这个作文题目,罗老师前几天已经让你们看了。之所以提前告诉大家,是想让大家思考一下,你身边这么多人,你准备写谁,你为什么要写他,你准备抓住他的哪些品质去写。 目的明确了之后,就利用课余时间去收集这个人的具体事例, 并且作进一步的观察、了解,不知大家准备好了没有?(生答准 备好了)让我们交流一下。

二、写前交流。

生:我想写的是小区里一个小卖部的阿姨。小卖部的物品 物美价廉,她人又和气,人们都喜欢到她那儿买东西。更难能 可贵的是,她是个热心肠的人。在她的店前立着一块小黑板, 上面写着一周的天气情况和一些关于健康的小知识,旁边还 有一个打气筒,方便了来来往往的居民。

师:这个人真值得写,你选得非常准。一般的店主待人和 气就已经很不错了,而她还在店前挂了一个便民小黑板,放一 个打气筒。说得不错,请坐。谁还说?

生:我要写的是我家邻居。他学的是计算机专业,他会解 决很多计算机难题。我的计算机有了问题,他一会儿就搞定了。

师:你抓住了他的一个特点——电脑高手,不错。

生:我写的是对门邻居魏叔叔,有一次我家电脑坏了,精 通电脑技术的他得知后,急忙赶到我家,几下就修好了。

师:哦,也是个电脑高手。与刚才那位同学说的电脑高手有什么不同吗?说具体点。

生:为了把魏叔叔写好,我采访了他的爱人何阿姨。(本文摘自小学课堂网)何阿姨说魏叔叔很爱看书,一有空就钻到书堆里。我又采访了魏叔叔的女儿,女儿说爸爸很幽默,家里发生什么争吵,他总以幽默的语言来化解。这几天,我经常到魏叔叔家去串门,留心观察他,并把他写进了日记。我对写好魏叔叔更有信心了。(师带头鼓掌)

师:真聪明,不但直接观察魏叔叔,还懂得去采访魏叔叔的家人,这是了解一个人的好方法。而且她还把这些都记在了日记里。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历代的文人、墨客,都有这样的好习惯,把平时积累的东西,及时记录下来。谁再来交流一下? .

生:我要写的是表妹小慧,她做事有耐心,心灵手巧。围绕这两个特点,我收集、选择了两件事来写。一件事是她和朋友一起堆沙石,只有她一人坚持到底,堆出了完整的城堡;第二件事是她会用毛毛草编各种各样的小动物,我还向她请教过呢。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从刚才大家的交流当中,我听出来了,同学们能够选择身边不同的人来写,有写邻居的,有写小表妹的,还有……

生:自己身边熟悉的人。

三、指导写法。

师:说得真好。这一点,你们做得真棒。大家通过课前的观察、采访,都能围绕人物的品质、特点(板书:品质、特点),收集到了一些具体真实(板书:具体、真实)的事例,这样我们的文章就有内容可写了,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就会更丰满了。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如何来把人物写鲜活这个问题。回忆一下,平常写人,一般都抓住他的哪些方面来写?

众生: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等。(教师板书这些词语)

师:你们的积累真丰富。这么多的方法。我们该怎么用呢?是不是不管什么文章,这些方法一股脑儿都用上,还是根据文章的内容,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细致的描写?

生:要选准方法。

师:对了,我们要选准了方法进行细致描写。(板书:选准方法、细致描写)刚才有个同学说他要写一位叔叔,这个叔叔非常幽默,那你准备抓住什么来表现他的幽默?

生:我准备抓住他平时的语言、动作来写他的幽默。

师:对,要抓住语言、动作,还有神态。也就是说,写文章用什么方法,要根据内容和表达的需要,更要根据人物的特点来选准方法。通过刚才的交流,我觉得大家选准方法不成问题,更重要的是选准方法之后的细致描写。只有二者合二为一,写出的人物才可能是鲜活、生动的。

[1] [2] [3] 下一页

四、师生表演。

师:纸上得来终觉浅。这样吧,我们来表演一个节目,来感受、体会一下,好不好?(生答“好”)罗老师前一段时间在上海学习了半年多,半年多没有见家人和自己的孩子,心中真是很想念他们。“五一”到了,我的女儿坐着火车到上海来看我,还要玩几天。谁来和我配合一下,演演我的女儿?

众生:我、我、我…… 师:就你吧,漂亮的大眼睛,和我女儿一样。

(一女生到台上来,和教师一道表演。)

师:好,我来简单介绍一下我女儿。我这个女儿从小是跟她姥姥长大的,在家是娇生惯养的。我心里着急呀,孩子不能这样娇惯呀!我打电话对家里人说:现在她也长大了,这回来上海,让她一个人坐火车来,谁都不能拦着。这天,我早早地来到火车站,等那趟火车。(本文摘自小学课堂网)左等右等火车都不来,火车晚点了,晚了一个多小时了。罗老师这时候多么焦急呀。火车终于来了。看着黑压压的人流往外涌,我是急切地寻找。后来,我终于找到了我女儿,我激动的心情真是溢于言表。我们俩就来表演一下这个情节,好不好?(上台的女生说:好。)

师:我们俩不是专业演员,我们起到的作用就是抛砖引玉,你们大家要看我们表现的人物有什么样的特点,然后要选准方法,在仔细的观察之后,进行细致描写。

(表演开始。师、生各站一边。教师急切地上台。)

师:(一边看表、跺脚,一边说)唉呀,这怎么搞的,都晚点一个多小时了,这火车怎么还不来?唉,真是急死人了。(不停地看表,用手指点手表)唉,你看看,你看看!(突然像想起什么似的)这火车不会在路上出什么事吧?唉呀,我的孩子还小呢,这要是……唉呀。(突然向远处看)火车来了!(手搭凉棚)这么多人,陈陈,我的陈陈在哪儿呀?

(学生上场,手搭凉棚,作四处寻找状。)

师:(不停地往上跳,找人)我的陈陈在哪儿呀?(突然激动 起来,张开双臂向学生跑去)陈陈——陈陈——      生:(也张开双臂向老师奔去)妈妈——

师:陈陈——

生:(师抱着生转了一圈)妈妈,我想死你了!

师:(摸着学生的头)长高了长高了,长得更漂亮了!(说着 又把学生抱在怀里)妈妈真想你呀!(生鼓掌)

师:好了,刚才的情节表现了母亲的什么?

生:表达了母亲对女儿的真挚的爱。

师:这就是母爱。通过这么一个情节,表现了母爱的炽 热。你准备选用什么方法来细致描写呢?准备抓住罗老师的什 么来写?

生:我准备抓住罗老师的动作来写。她是踮着脚尖,手挡 在头上,眼睁得大大的,向远处望,十分着急。

师:说得真好,观察得非常仔细。

生:我也准备抓住罗老师的动作来写,从她不停地看表、 走动、跺脚,可以看出她非常着急。

师:非常好。

生:我准备抓住罗老师在等火车时的语言来写。那时候她 不停地叹气,嘴里还说:“火车都晚点一个多小时了,怎么还不 来呀?”她非常担心女儿,怕她出什么事。

师:哦,罗老师当时把这话说出来了,其实这也是老师当 时的—— 生:心理活动。

师:很好!请继续。

生:我准备抓住罗老师刚见到女儿时的动作来写,她刚见 到女儿时紧紧拥抱着女儿,表现了母亲对女儿的爱。

师:罗老师毕竟不是专业演员,还不能细致地表现出一位 母亲对女儿的感情。同学们还要展开丰富的想象,但是这个想 象要在合理、真实的基础之上。同学们应该借助于丰富的想象,把母亲这种焦急的心情,把母亲对孩子的爱,通过恰当的方法、细致描写,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五、合作口述。

师:这样吧,我们四人一组合作,把刚才看到的那一幕描述一下,好不好?(生答好)既然是合作,就有分工,可以一个人说动作、神态,也可以一个人说罗老师的语言,一个人说罗老师的心理活动。还可以有一个人总协调,看看他们说得是否细致生动。下面我们合作开始。(学生分组活动)

六、学生反馈。

师:我来给大家一个开头。“火车已经晚点一个多小时了,只见罗老师……”

(教师指名一组到台前说,教师和那个表演的学生再到台前边听边演。)

生1:火车已经晚点一个多小时了……

生2:罗老师眉头紧锁,她低头看了看表,焦急而忧郁地看着火车开来的方向。她跺着脚,在站台上走来走去。

生3:还小声嘟嚷着:……

生4:“唉呀,真急人,火车都晚点一个多小时了!”

生2:罗老师额头上早已渗出了汗珠,眼泪都快流出来了。

生3:她心里还犯起嘀咕—— 生1:可千万不能出事,这可是她第一次出远门。

生3:“呜——”一声汽笛声传人罗老师的耳朵,火车终于进站了。黑压压的人群从火车里涌了出来。

生2:罗老师焦急地踮着脚,伸长了脖子,瞪大了双眼,努力寻找自己的女儿。

生3:突然,一个熟悉的身影映入她的眼帘…… 师:这时候,你们再看看我的眼睛和面容……

生1:眼睛二亮。脸上挂满了笑容。 师:(边做动作边问)然后呢?

生2:挥舞着双臂大声喊道:…… 生4:“陈陈,陈陈,妈妈在这儿呢!”

生2:陈陈也看见了妈妈,她奔向罗老师。母女两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罗老师抱着陈陈转了一圈。

生3:陈陈激动地说::“妈妈,我想死你了!”

生2:罗老师爱怜地拍着姑娘的头,亲切地说:“乖宝贝,妈妈也想死你了!快让妈妈看看长高了没有。”

生3:母女俩沉浸在重逢的喜悦之中。(全班掌声)

师:哎呀,说得真是太好了!没想到同学们想象力这么丰富,把老师一头冷汗都描述出来了,看来同学们已经融人到情景当中去了。谢谢大家,说明大家已经掌握了这种方法。(指着黑板上的板书说)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写人要围绕人物的品质和特点用具体的事例来写,以后我们要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另外,我们要想写活人物,应该根据文章的内容和表达的需要,根据人物的特点,选准方法,进行细致描写,这样才能写出鲜活的人物。这节课就上到这儿。

[写人作文的教学实录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创新作文教学实录的内容

全文共 1817 字

+ 加入清单

邹仁波

师:今天我们上一堂创新作文课,即采用“故事新编”的形式写出富有创意的佳作。(师板书:“故事新编”编出精彩)

师:同学们先听听下面这篇文章;然后认真思考这篇文章有哪些优缺点,并谈谈自己的看法。

(师朗读短文《八戒当官》,生听完教师朗读后大声笑了起来。)

师:此文思维活跃,想像丰富,读来令人发笑。下面请同学们谈谈听后的感受,为了便于发言,我们分四个小组进行,每小组指派一名同学整理观点,代表本小组发言。准备时间为6分钟。(生畅所欲言)

师:下面请各小组的代表谈谈看法。

生(一小组):这篇文章形式新颖活泼,借神话人物八戒来刻画当今社会的贪官污吏,极富讽刺意义,值得我们学习。

生(二小组):我们同意第一小组的看法。此文的语言幽默诙谐,极富表现力,如“副科提正科,得花两万多”等。把贪官的丑恶嘴脸刻画得入木三分。

生(三小组):本文作者想像大胆新奇。写八戒成了州长后,昔日的嫦娥居然为八戒的钱和权与他重续旧好。语句不多但淋漓尽致地展示了人们自私、势利的变态心理,令人深思。

生(四小组):本文改编了古典名著《西游记》,乱点鸳鸯谱,违背了原作,八戒的语言与我们现代社会的人差不多,显得离奇荒诞。我们提倡文章要真实表现生活,此文做得不够。

师(微笑):四位同学讲得都很有道理,反映了自己的真实想法。前三位同学都给了此文很高的评价。总的说来,这篇文章是成功的创新之作,文章于幽默诙谐中见沉重,把一些现象揭露得一览无遗。文章做到了形式新,想像新,语言新。第四位同学的看法也有一定的道理,不少同学都有这种看法。的确写文章要有真实的体验,要说真话、抒真情。同学们试想一下:类似此文中八戒的贪官有没有?

生(齐答):有。

师:这是不是真实的呢?

生:(点头)是。

生(少数):不清楚。

师:“故事新编”这种形式往往以人们熟知的人物或事件为依托,融入现实生活中的某些情况,来达到艺术地再现生活的目的。它通常以幽默诙谐的语言表现深刻的主题,具有辛辣的讽刺意味,让读者在笑声中受到教育和启迪。如对《西游记》中唐僧师徒新编的故事就很多,也有对中国其他古典名著的主要人物进行新编的,如《八戒炒股》、《宋江下山》等。(师对这两篇文章作简述、简评)师:通过刚才的讨论和讲解,同学们对“故事新编”这种形式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下面进行课堂操练,请同学们充分发挥想像和联想,采用“故事新编”的形式进行构思,写出要点。提示一下:可对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中人们熟知的人物,或是历史人物,神话传说中的人物等等,进行改写新编,要求有新意,反映现实生活要深刻,时间为6分钟。

生(齐答):好。

师:请同学们举手,把自己的构思谈一下。

生:我写的题目是《武松打狗》,内容要点是写某某某长的“小蜜”养了一只狗,经常咬人,众人皆怒,没人敢制止。于是人们请来打虎英雄武松,武松询问其背景,知其背后有某某某长撑腰,且该长极其凶恶,他也被吓跑了,走时发出了“打狗难于打虎”的慨叹……师:很好,构思巧妙,反映的问题深刻,是一个很好的“故事新编”构思,值得同学们学习和借鉴。还有其他同学要说吗?

生:我想借神话人物哪吒的故事反映学校补课的情况,揭露应试教育的弊端,并提倡素质教育。题目可拟为《哪吒大闹学校》。

师:具有现实意义和创新精神,不过应尽量把故事写得生动些,以增强趣味性。

生:我所想的故事题目为《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网上情缘》,主要写林黛玉、贾宝玉家庭出身差别大,两人在网上相识、相知,最终走到一起,并不顾家长的反对,毅然辞去已有的工作,创办了“宝黛爱心网站”且获得了成功。师:构思有独特之处,不过要有鲜明的主题,还应该认真琢磨,使文章更精彩。

师:同学们,时间有限,不可能每人都谈,希望同学们课后认真讨论,编出精彩的故事来。不过有一点要特别注意:对于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国家领导人的重要活动等庄重严肃的大事不能采用此种形式加以表现。这点千万要记住。生(齐答):明白了。

师:通过这种形式的尝试,我们品尝到了作文创新的乐趣。同学们还可深入思考、认真讨论,想出更好的形式,把作文写得更精彩。下面布置今天的作文题目及要求:

题1:《红楼梦》中刘姥姥独闯大观园的故事令人捧腹,假如进大观园的人不是刘姥姥,而是李白、孔乙己、范进等,又如何呢?请同学们发挥想像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投影仪显示《红楼梦》中刘姥姥进大园中的场景,教师加以简要评点和启发。)

题2:以《西游记》中的人物或故事为依托新编故事。要求主题明确,反映的问题真实深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