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驻村工作队员民情日记3篇精选20篇

导语:我建议为了我们的健康,让我们一起张开双手,共创绿色的环境,让蓝天更蓝,让清水更清,就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爱护我们的地球。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家乡的环境日记,欢迎大家参考!

浏览

7383

作文

437

民情日记走访记录

全文共 227 字

+ 加入清单

2016年4月23日 星期一 晴

今天早8时我开车前往十里坪镇宽坪村,10时整赶到村部。刚一下车,周围村民知道我们是包扶单位的,赶紧跑过来和我们交谈起来,我问:“现在自来水和电网改造开始了吗?”老党员李庚生说“自来水和水窖设计好了,还没开始动工;电网改造工程中电杆已栽好,正在架线,电表和入户线已买回来了,估计再有20天就差不多了”。就在这时村主任李端峰赶回家了,经过简单的寒暄后,我和单位一块儿下来的简永宏与村主任就一起加入到架设电网的队伍中。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2024年精准扶贫民情日记

全文共 2135 字

+ 加入清单

2月22日早晨,正是一年一度的元霄节,县城和乡村到处正弥漫着节日的气息。县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陶吉勇、副局长张宝平、总会计师陈伦华带领精准扶贫工作队的同志深入六郎乡赵家河村、黄龙沟村、观音垭村和湖北口回族乡湖北关村等8个村,进村入户与贫困户对接。财政局的精准扶贫工作在元霄节的早晨就已拉开了序幕。

在康家梁村,局长陶吉勇、六郎乡长王飞一起参观了村级阵地和村容村貌。康家梁村曾是县财政局的扶贫村,财政投入了120多万元,建起了村办公楼,修通了村级公路。后来在市政府办公室的大力帮扶下,该村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走进该村,看到的是桑蚕基地郁郁葱葱,幢幢民房拔地而起,村级公路宽阔平坦,朵朵鲜花迎风怒放,农民露出张张笑脸。看到全村发生这么大的变化,陶吉勇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王飞对陶吉勇说:“这真是,上级扶持力度大,全村旧貌变新颜呀”!

车子驶过金钱河大桥,上了一间坡,拐了两个弯,不一会来到赵家河村。在赵家河村,陡岭库区风光尽收眼底,陶局长一行无暇欣赏旖旎风光,来到村委会会议室,和村书记王太华攀谈起来,了解了贫困户和贫困人口情况。陶吉勇还要求局工作队要对包联户档案进一步查缺补漏,要落实好对困难户的帮扶措施,并就精准扶贫工作与乡长王飞和村书记交换了意见。

陶吉勇一一来到深入贾庚富、王世美、王世荣、王德富等7个贫困户家中,逐户了解家庭情况,宣传产业发展政策,确定增收项目。贾庚富,现年53岁,全家五口人,是该村马头羊产业大户,现有马头羊40多只,看到他养羊有丰富的经验,已有脱贫致富的希望时,陶局长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鼓励他再发展40头,总数达到80只。在赵家河村,还察看了保障房异地搬迁选址。

元霄节之夜,万家灯火,在六郎集镇,天空中不时地绽放着缤纷的烟花,人们都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之中。在六郎乡财政所会议室里,局长陶吉勇招集工作队的同志开会强调,精准扶贫工作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我们每个同志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把工作推进到位。要进村入户与群众面对面,深入了解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情况,落实脱贫措施,要努力做好贫困户的建档立卡工作,要确保如期完成上级交给的光荣任务。

2月23日,在县财政局二楼会议室.局长陶吉勇主持召开了由局班子全体成员和各股室负责人参加的精准扶贫工作紧急会议.传达了县委县政府紧急通知精神,安排局机关财政干部除值班人员外,全部深入精准扶贫联系村开展帮扶工作。

财政局8个局班子成员,分别带领局机关110多个财政干部又一次分别深入黄龙沟村、观音垭村、三院村、青铜沟村、兵营铺村、柯家湾村和湖北口湖北关村开展结对帮扶。了解贫困户家庭情况、宣传产业扶持政策、制定增收计划,和村干部一起做好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

2月24日,在六郎乡赵家河村办公室里。笔者看到该村扶贫队长李林明、队员邹景森、刘建国、刘锐、张先福正在和村干部们一起正忙碌着做贫困户的建档立卡工作。

在黄龙沟村,袁义宝入户走访了5个贫困户。8组村民贺祖国过去每年种植药材白芨,且小有收入,今年,他还想种植1亩多地的白芨。袁义宝算了一笔帐,按1亩地产1800斤计算,每斤卖70元,总收入可达到126000元,除去成本,两年可增收5万元,致富希望大大增加。

2月25日,六郎乡党委副书记王超、财政局总会计师、扶贫工作队长陈伦华来到黄龙沟村带领村干部和工作队的同志进村入户和贫困户见面,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落实帮扶措施。王超是负责六郎乡全乡的精准扶贫工作的,本来他肩上的担子就很重,但是,他还是深入一线和困难群众面对面、心贴心,了解群众疾苦,这让我们工作队的同志都很感动,激励着我们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的决心和信心。

在与困难群众见面过程中,我们还看到,有的群众住在地处偏僻、不通公路的高山上,有的年老体弱、失去了劳动能力、有的长年患病,为治病而债台高筑。有的缺资金、缺技术、缺劳力。政府在扶贫工作中只有依据不同情况、分别采取迁移扶贫、医疗救助、政策兜底等方式,促其脱贫。政府“五个一批”的扶贫政策是非常正确的。

2月26日,在黄龙沟村委会会议室里,笔者看到,县财政局白绍军、夏学宝、张鎏玉等七名干部与村干部一起正聚精会神地做着贫困户的档案。黄龙沟村是由两个村合并而成的大村,贫困户相对就多一些。村书记告诉我们说,全村有292个贫困户798个贫困人口,仅填写脱贫手册和贫困户档案就是一个超大工作量,县财政局看到这种情况,就安排局7名机关干部进驻该村做建档立卡工作。村干部们都非常感动地说:“在我们最需要帮助的关键时刻,县财政领导向我们伸出了援助之手,我们非常感动”!

近期,在六郎乡赵家河村等7个村和湖北口回族乡的湖北关村中,到处都有财政干部进村入户忙碌的身影。据统计,在财政包联的8个村中,已有117名财政局机关干部和300多名乡镇财政干部开展包联、走访活动和贫困户档案的整理工作。

笔者全程参与了财政局安排的精准扶贫工作,我真切地感受到财政局精准扶贫的力度是很大的。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县财政局始终把此项工作摆上突出位置,按照“规划到村、帮扶到户、责任到人”的思路,全面落实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和脱贫成效精准的“六个精准”要求,精心部署,扎实推进,取得的成效是明显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2:2024年双联民情日记

全文共 769 字

+ 加入清单

2012年4月1日 星期日 天气:晴

按照县局计划,今天,我同县局24名同志一起来到我局双联工作联系点——天祝县毛藏乡毛藏村,开始进村入户开展细致的调查对接工作。

经过4个多小时的山路颠簸,我们终于到达目的地。毛藏乡党委书记罗诚同志早已等在村口。罗书记首先向我们介绍了毛藏村的基本情况。随后,我们来到毛藏村村委会,向村支书吴高保同志了解了该村的耕地(牧场)、人口、群众收入、产业结构等情况。为加深与联系户的沟通,我们分组对12户联系户进行了挨家挨户的调查,向他们发放了贫困户调查表和民意调查表,了解每户的详细情况,并将帮扶“连心卡”送到他们手中。

我的联系户是家住阳哇坡的谢索南,他是五保户,一人独居,住在不到40平米的土坯房里,家境贫寒,生活无人照料。当我们走进他家时,他对我的到来并没有表现出欢迎之情,眼神里反倒流露出一丝丝的不友好。在我讲明此行的目的后,他那暗淡的眼睛里突然射出光芒,他主动上前跟我搭话,询问我是干什么的,什么是“双联富民”行动。通过与他深入交谈后,我了解到他家最大的问题是房屋破旧、看病难、缺乏劳动力。我意识到,他的这些困难就是我今后帮扶的重点。在经过初步调查准备返回时,他依依不舍地拉着我的手,问我下次什么时候来,我看到,他的眼神里不再有不信任,而是充满了希望。

山路崎岖、路途遥远,回来时已是晚上9点多,一天的奔波让我略感疲惫,但一想起谢索南那孤独单薄的身影,和那渴望幸福美好生活的眼神,我顿时对做好联村联户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更加坚定了做好此项工作的决心。作为单位一把手,我更应该站在全局的高度,以联系户的实际困难和需要为出发点,带领全局干部职工上下一心,与联系村、联系户建立经常性的联系,及时了解情况,制定切合实际的家庭帮扶计划和联村工作规划,将“双联富民”行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引导联系户尽快步入小康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3:2024年双联民情日记

全文共 1421 字

+ 加入清单

201*年6月14号 星期四 多云转晴

上午9:00,天气晴好,今天是村妇检的最后一天,我和村书记陪同镇里的蒋书记及镇计生办王主任检查刘楼村妇检工作。散会时村主任带来一个戴眼镜的年轻人来到办公室,主任说:这个小伙子是俺庄的,是一名离校大学生,名叫陶亚彬,有点事想和新来的第一书记说说。

我递过一杯茶过去,小伙子很文静腼腆,说话怯生生的,农村的风吹日晒使他脸变得黝黑,但仍从他的眉宇间看到不同于一般农民的特质。不待他开口,村文书在一旁介绍说:小伙子母亲早几年患病去世,为治病花光了家中的积蓄。但他人穷志不穷,在2009年发奋上进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省内的一所大学。但天有不测风云,小伙子手捧大学录取通知书,憧憬着大学校园生活时,父亲陶兴力8月份突遭车祸,造成半身瘫痪,右眼残疾。生活的变故一下子击碎了美好大学梦。“屋漏偏逢连阴雨”,母亲病逝已欠下了近十万元的外债,如今给父亲住院治疗又花了近20多万元。尽管村里及亲戚邻居尽全力帮助,但救命的钱尚不够,哪里能再去上大学呢。小伙子兄妹4人,他是长子,为了照顾父亲,他只好含泪放弃学业。这么多年来,生活的重担自然一下子落在了他身上。他是有名的孝子,在我们这方圆十几里一提起亚彬弃学照顾父亲的事迹,在同情他的同时,更多的是竖起大拇指啧啧夸赞。

出于同情,更多的是出于对农村小伙子面对磨难坚强不屈的精神而感动,我决定到小伙子家看看。

小陶家离村很远,约摸有10里的路程。10:30我们到了这个贫困的家庭。当看到三间旧房暗缩左右高大楼房的阴影下,我的心猛地一抖:现在农村还有这样低矮的老房。

小伙子忙端茶倒水。我说:“我们去看看你爸爸吧。”他说:“爸爸大脑一直没有清醒,还不能说话。”走进东房,简陋的家俱,但很干净。床上躺着一位50多岁的男人,长期卧床的原因,脸孔是没有生机的苍白。显然神志不清,无法与人对话,但病人的被褥洗涮得很干净。

屋内的一个小书桌及上面的书籍给这个小屋带来了新鲜的气息。上面除了高中的书本外还有许多关于农业方面的书籍。陶主任说:“他和我一个庄住,由于家庭经济负担过重,他三个弟弟和妹妹都在外面打工,家中只有他和爸爸相依为命。但小伙子一直没有落志,每天照顾他爸很是辛苦,但天天看书学习,想在农村改变传统种植,早上到村里去也就是想和村聊聊大棚种植的思路。”

和小伙子聊了很多,从他身上我看到了当代新农民的一种顽强拼搏,生生不息的力量,当不幸降临,他们不低头,敢于和命运抗争。

12:00.小伙子执意做饭,我们婉言谢绝。临走时我握着他的手说:“你是不幸的,因为在你应是上大学时,苦难和挫折来临;但你是值得庆幸的,因为你有一股和磨难抗争的力量,至少你还有梦。你家的困难作为村两委最近会想尽办法为你解决,党和政府会时刻挂念着群众的冷暖。”

晚上,躺在床上,小伙子的影子一直在心头徘徊。在大部分农民富了同时,还有小部分农民因种种原因至今生活还很困难,他们是弱势群体,但他们更需要党和政府的关心。

胡锦涛同志曾说过:“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谆谆教诲,让我感同身受地更加理解这句话的意义,心灵上倍感充实!

巴金曾说过:”不是我有才能,而是我有感情!“

我知道在这短短的二年内要为他们力所能及地做些什么,我只是比他们先进了城的农民,我们本是一家人。

兄弟,当你就要倒下的时候,我们会拉上你一把。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关于三进三帮民情日记

全文共 230 字

+ 加入清单

2月16日,淮安市教育局领导班子以及各处室负责人赴盱眙县穆店乡分7个组走村入户开展“三进三帮”活动。

为推动“三进三帮”更好的开展,帮助村民解决实际问题,根据统一部署安排,淮安市教育局高度重视,召开会议研究走访情况以及研究走访中遇到的问题,并就如何做好2017年“三进三帮”活动进行细致谋划。在活动中,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长张元贵深入乡、村,与干部群众召开专题座谈会,对走村入户收集到困难和问题逐条逐户分析、讨论,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切实做到真帮真解决。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党员干部走访民情日记

全文共 1609 字

+ 加入清单

3月15日星期二天气 晴

今天,是第二十九个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也是**市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开展干部进村入户活动以来,我第一次深入我局帮扶联系村之一——顾家店镇高殿寺村进行入户走访

上午,在村委会大院与党支部书记刘顺兵同志和村委会会计艾志明同志简单交流后,我们踏着蜿蜒崎岖的乡间小路,同行出发了。我们走访了几个村民后,来到二组组长陈友谊家中。我首先向他们全家问好,并代表**市国税局向他们表达了良好的祝愿。陈友谊年过六旬的老母亲刘秀英高兴得不知道说什么好,一个劲地表示感谢。据陈友谊介绍,目前他们家里只有两亩农田,喂了几口猪,妻子和自己在家务农,上有年老体弱的老母,下有还在上学的幼子,生活虽然比较困难,但已经很知足了。再说自己是党员,是村组干部,理应把奉献放在第一位,没必要和别人比那么多,日子过得去就行。朴实的话语,真诚的笑容,无不使我们感到一名基层普通党员干部的无私情怀。

由于出身农村,又长期从事执法工作,我对农村的普法工作比较关注,也非常希望所有农民都成为知法、懂法、守法和护法的好公民。我仔细询问了他们对农村普法工作的看法和对农民维权意识特别是作为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的见 1

解。陈友谊说,现在已经是法治社会了,人们的法律意识早就今非昔比了,但是离实际需要还有差距,希望有关部门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少数村民购买了农资却不知道主动索要正规的发票,还有的在外面打工也不知道主动要求签订正式的法律合同等等,都是今后应当注意的问题。听了他的话,我感触颇深。农村普法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是不言而喻的,成绩和不足都是政府部门工作的动力。向他们介绍了一些法律的常识和涉农法规后,我们告辞了。

告别了陈家人,我们来到一个养殖大户——四组的谢桂家里。一走进屋门,就看到一个中年汉子在拿着一张渔网忙碌着什么。原来,刚刚晒了晒网,他正准备把它收起来,既防夜里返潮受湿,又能少占地方。看到我们进来,他热情地让座倒茶。此人正是谢桂,承包了将近三亩的鱼塘,养鱼为生。我们搬了几个凳子坐到一起,谢绝了倒茶。一番简单的自我介绍后,我向他介绍此次**省“万名干部入万村进万户”活动。老谢笑道:“我早都晓得了,你们来村子里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不用再介绍了,你们对我们村子的帮助真大。”简单而率直的话语让人动容。我和支书刘顺兵、会计艾志明一起询问老谢对党和政府农村政策的意见和建议,调查惠农政策的落实情况。老谢一个劲地说党的政策好,没有意见,还略带歉意地说由于平时学习不够,信息比较闭塞,对最新的政策什么的都不是很了解。我向他建议平时多看看报纸、

电视,多搜集信息,包括行情、市场和优惠政策等等,还要及时向镇里有关部门寻求帮助,除了学习养殖技术外,多掌握其他信息也是不错的。谢桂深表赞同,表示今后一定加强努力。

从谢桂家里出来,时间已经快到中午了。我回到村委会和我们国税局驻高殿寺村工作组成员们碰了头,简单进行了情况交流之后,一起去一个村民曹礼奎家里吃了午饭,并按照规定付了饭费。

下午,我提出独自到田间地头看一看,于是大家分手,兵分几路,各自为战。我路过一片柑橘林旁边,看到一位老大爷正吃力地推着一小车砖石,就连忙上去帮忙推着慢慢走,并和他攀谈了起来。提到“三万”活动,老大爷深有感触。他动情地说:“到底还是没有忘了老百姓啊!你帮我推车,又让我想起来年轻时毛主席领导的好干部了。我好多年没有见到过党政领导专门进农民家门了。”来到老大爷家,经过询问得知,他姓张,准备扩建猪圈。问及对新农合和其他惠农政策的看法,他说党的政策很好,唯一的遗憾就是还没有实行农村社会养老。我接过话茬表示,一些村民养老负担重,有后顾之忧,这是我们走访了解到的普遍情况,我们一定如实向上反映。

经过一天的奔波,虽然有些劳累,但是颇感充实。我的心又和农民近了一步,村民们的真实想法和他们朴实的话语,都将鞭策我不但要做好本职工作,更要体民情、知民意,如此,方能不愧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民情日记

全文共 769 字

+ 加入清单

20__年4月1日 星期日 天气:晴

按照县局计划,今天,我同县局24名同志一起来到我局双联工作联系点——天祝县毛藏乡毛藏村,开始进村入户开展细致的调查对接工作。

经过4个多小时的山路颠簸,我们终于到达目的地。毛藏乡党委书记罗诚同志早已等在村口。罗书记首先向我们介绍了毛藏村的基本情况。随后,我们来到毛藏村村委会,向村支书吴高保同志了解了该村的耕地(牧场)、人口、群众收入、产业结构等情况。为加深与联系户的沟通,我们分组对12户联系户进行了挨家挨户的调查,向他们发放了贫困户调查表和民意调查表,了解每户的详细情况,并将帮扶“连心卡”送到他们手中。

我的联系户是家住阳哇坡的谢索南,他是五保户,一人独居,住在不到40平米的土坯房里,家境贫寒,生活无人照料。当我们走进他家时,他对我的到来并没有表现出欢迎之情,眼神里反倒流露出一丝丝的不友好。在我讲明此行的目的后,他那暗淡的眼睛里突然射出光芒,他主动上前跟我搭话,询问我是干什么的,什么是“双联富民”行动。通过与他深入交谈后,我了解到他家最大的问题是房屋破旧、看病难、缺乏劳动力。我意识到,他的这些困难就是我今后帮扶的重点。在经过初步调查准备返回时,他依依不舍地拉着我的手,问我下次什么时候来,我看到,他的眼神里不再有不信任,而是充满了希望。

山路崎岖、路途遥远,回来时已是晚上9点多,一天的奔波让我略感疲惫,但一想起谢索南那孤独单薄的身影,和那渴望幸福美好生活的眼神,我顿时对做好联村联户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更加坚定了做好此项工作的决心。作为单位一把手,我更应该站在全局的高度,以联系户的实际困难和需要为出发点,带领全局干部职工上下一心,与联系村、联系户建立经常性的联系,及时了解情况,制定切合实际的家庭帮扶计划和联村工作规划,将“双联富民”行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引导联系户尽快步入小康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双联帮扶民情日记

全文共 607 字

+ 加入清单

3月17日星期六

今天,我终于腾出空来,来到帮联户吴俊义家。他家共有4口人,老母亲已经77岁,丧失了劳动能力;妻子侯希春去年因一次意外事故胳膊骨折,做了手术;他自己患有严重的肝病,全靠每年两次化疗维持生命,无法从事体力劳动;全家仅靠儿子打工的一点微薄收入度日,生活非常困难。吴俊义说:“我们一家四口,只有儿子能赚一点养家糊口的钱,其它三个人都只能等着吃白饭,每年光看病买药就要花上一两万元。加上儿子已经到了结婚年龄,家里两只破窑洞都快不能住人了,想给儿子盖三间新房,可是家里不仅没有一分钱,在信用社还有三万元贷款,日子实在是过不下去了……”。

在了解到他家的情况后,我心情很沉重,觉得自己作为一名乡镇领导,深入群众还是不够,自己今后要多了解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

根据平时掌握的情况,结合闫沟村情和他家的条件,我和吴俊义夫妻两人商量着制定了年度帮扶计划,初步确定了三条措施,一是按照茹河川区设施蔬菜发展的优势,经营设施蔬菜大棚3座;二是结合乡上危旧房改造项目,帮助其新修房屋3间;三是争取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贷款5万元,主要用于经营设施蔬菜和新房修建。我鼓励他们:“从今以后,咱们就是亲戚,要常联系,有困难就打电话,我尽我最大努力帮助你。现在你日子很苦,但一定要有信心,要鼓足勇气,相信经过几年努力,你一定会过上好日子的。”我没有想到,话刚说完,吴俊义竟然哭了,激动地握着我的手,说:“我一定不辜负你的期望,把设施蔬菜搞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下乡扶贫民情日记

全文共 1425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到三组入户走访,感觉三组大部分都是新搬迁户,一统计,仅去年就搬迁了18户。原来三组的村民主要分布在山上和山下,大约各占一半,山上的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村民们强烈要求搬迁。经村委会协调,在山下整理了一些屋基,条件好的都迁下来住进了新房,目前山上大约还有七、八户,我决定先上山走一趟。

沿着山路往上爬,大约二十多分钟才到第一家,叫徐光朝,家里三口人,低矮的三间土坯房,家里很乱,满院都是刚孵出的小鸡。徐光朝的儿子徐斌对我们说,他们家三口本来都在外打工,因为他母亲生了病,得了肝硬化,在医院住了几个月,医生说没有了救治希望,不得已才回来。他母亲现在病情虽然没有恶化,但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他父亲身体也不好,患有腰椎间盘突出和甲亢病,他只有放弃打工回家照顾父母。为了挣点钱,他到省农科院学习了蜈蚣养殖技术,在家里养蜈蚣,但才起步,还没有见收;同时又买回了一批鸡苗,准备搞规模养殖。徐斌是我入户走访来在农户家里遇到的第一个年轻人,今年25岁,也是全村唯一一个搞特色养殖的,我很有感触,年轻人就是不一样,有文化,有思路,建设新农村就需要年轻人。我对他说,养蜈蚣风险很大,关键是技术,所以你一定要多小心,有什么问题一定要及时请人解决,千万不能让蜈蚣生病。

再往上走,来到程梅家,她正在林子里放牛,我说我们是“三万”活动工作组的,想到她家里坐坐,她便把牛拴好,把我们带到她家。家里条件还不错,虽然住在山上,但是楼房,而且也收拾得很干净,她说房子建了好几年了。程梅今年39岁,是我入户调查遇到的第二个40岁以下的年轻人,接连遇到两个年轻人,我便有些兴奋,现在年轻人都出门打工,留下来的实在太少了。

程梅家里三口人,丈夫朱朝明开农用车在周边村从事农产品收购、贩卖,每年可以挣一些钱。她在家种庄稼,不仅种了10亩土地,还养了10头猪、3头牛、1只羊,我粗略地算一下,她在家种地搞养殖每年的毛收入也有近2万元。她还有一个女儿,9岁,在洪门铺读小学。她家是我在洪门铺村入户走访以来遇到的条件算比较好的一户了。我问她现在主要有些什么困难,她说主要是她女儿上学比较困难,才9岁,每天要走几里路到山下读书,又没有同伴,中间要穿过好几个树林子,现在野猪比较多,很有危险,上学的时候她可以送一下,放学要是太忙就来不及接,希望能够解决一下。再就是希望村里帮忙在山下协调一个屋基,还是想搬到山下去住。

三组山上的资源其实还是很丰富,森林保护得比较好,山场面积也很大,如果年轻人不出门打工,像程梅一样,在家发展养殖,也还是可以挣到钱。政府应该在这方面做一些工作,力所能及地把年轻人吸引回来,只有年轻人回来了,村子里才有发展的生机和活力,才可能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更好地推动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接着我又到吴玉海、程家钱、吴兆旭、涂原进等几家,情况大体差不多,都属于比较勤奋、生活过得去、但生存条件又比较差的一类。他们都反映山上条件太差了,而且野牲畜多,破坏性大,庄稼都种不成,要求村里能够帮他们迁到山下居住。

从山上往回走,我想村里搞迁移扶贫是正确的,应该把村民从山上迁下来,人虽然住在山下,但山上的地还是可以种,而且还可以利用山场资源发展特色产业,老百姓也有增收的路子。

社会发展的趋势是城市化,那么农村发展的趋势应该是集镇化和村庄化,如何探讨一种土地流转机制和搬迁帮扶机制,把那些生存条件恶劣的村民集中迁移到公路沿线、集镇周围,让他们迁得下、住得稳、能发展,应该是政府认真研究并切实解决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干部驻村扶贫民情日记

全文共 550 字

+ 加入清单

一天只吃两餐的贫困户去世 伤感扶贫时不待我

“看着黑漆漆的窗外,突然觉得好想女儿,好想家,回想起平常跟老公的争吵也觉得特别安心!”今年29岁的王灿潺,是一个位刚满3岁女儿的母亲。2015年4月,王灿潺与工行达州分行的罗智丰、成都农商行达州分行的孙竞武和恒丰银行达州分行的陶亮,组成的驻村工作组,来到70多公里的斗角村驻村时,孤独和眼前的贫穷曾让其困惑不已。

“全村225户550人,41户贫困户,有点条件的都外出打工或安家,留下的125人几乎都是老弱病残,平均年龄超过了60岁。”从第一天入户调查开始,王灿潺在日记中认真记下的,不仅是每家贫困户的生产生活状况,更有他们的纯朴、热情和期望。

“最难忘的是7组60多岁的罗启华。”王灿潺说,半个多小时的调查结束,从泥巴竹篾当墙的罗家出来已是下午2点左右,大家准备到小组长李伟伦家吃午饭。组长建议喊上罗启华一家,“他们夫妻俩一天基本只吃两顿饭。”罗启华瘫痪在床,老伴一只眼睛失明,因为家贫两个儿子30多岁还没结婚。工作组赶紧联系达州商业银行一对一帮扶,还为其儿子联系工作,因不争气没坚持下来。

“扶贫真的是跟时间赛跑,人会转瞬即逝。”2015年11月,王灿潺外出参加半个月培训回来,罗启华已去世数日。“伤感了很久,扶贫真的时不待我。而村里类似这样的贫困户还不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乡镇扶贫民情日记

全文共 318 字

+ 加入清单

8月29日 星期三

上午,我陪同系统工会王主任和机关工会主席陈卫国来到村委,排掌村今年考上了5名大学生,其中有3名大学生的家境困难,局党组特别安排了6000元助学金让我们带来。在梁支书的陪同下,王主任把2000元一个的助学金分别送到3个大学生家庭,同时勉励3名学生在大学要更加勤奋读书,毕业后一定要记得为自己的家乡做贡献。梁支书还给王主任介绍了这两年排掌村学生高考的情况:去年村里考取了7名大学生,今年又考取了5名,这是村里多少年来从未有过而最值得喜庆的一件事情。他高兴地说:是因为你们来搞扶贫工作给排掌村带来了福音,地税局先后送来了1万元大学生助学金,我和村委一定会关注这些大学生家庭,我们也一定不会辜负地税局领导和你们干部的关爱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领导干部下乡民情日记

全文共 780 字

+ 加入清单

通过今天的走访,让我真正了解了基层,真正听到了一线的呼声。回顾今天的走访,短暂而又难忘,让我对走访有了更深的感触,同时也有不少收获。

收获之一:走访调研密切了干群关系。紧紧依靠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革命战争年代,正是依靠群众我们党才取得了伟大的胜利。走访调研架起了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之间沟通的桥梁。通过走访调研,深入基层、集思广益,服务群众、排忧解难,切实转变干部作风,改善党群干群关系,对进一步凝聚人心、凝聚力量、推动发展、促进和谐有着重大意义。

收获之二:走访调研发现了真实问题。在走访慰问中,群众说的最多的话是感谢,而我却亲身感受到了困难群众生活的不易。近年来,虽然农村的生产生活水平有了一定提高,但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问题依然突出,路难走、水不畅、环境差等现象还普遍存在;虽然我们加大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对生活困难的群众每年都发放低保资金、一次性生活补贴,但这也只是杯水车薪,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有“空巢”老人的生活问题,看病贵、就医难等问题,仍需要我们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解决。

收获之三:走访调研明确了努力方向。此次走访调研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着,如何促进农民增收?如何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这让我想起了邓小平同志的那句话: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我想,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最根本的就是要加快发展,造福群众。因此,我们要牢记“发展为先、生态为重、创新为魂、民生为本”的理念,全力以赴搞好“四化”建设。

为官一任,发展一方。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无论居于何职,都要经常深入基层走访群众、了解民情。基层是一个大舞台,更是一个传递百姓心声的平台。今天的走访,感人肺腑,受益匪浅。基层是我家,群众是亲人。我想,身为一名党员干部、人民的公仆,不仅要带着责任和义务,更要带着真情和祝福走进基层,走进我们的亲人,那样,才能走的更真、更实、更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2024乡镇干部民情日记

全文共 406 字

+ 加入清单

因工作需要,去钱家窑村拍摄设施农业照片,沿安高公路往下走,眼前白茫茫一片,映入眼帘。沿途,全是农民群众开着三马子拉水浇苗的忙碌景象,但他们脸上都是微笑,显得很有精神。在蔬菜交易市场的附近,看到了一位大叔坐在自家大棚口的地梗上,悠闲地抽着香烟,精神很是自若。这时我走过去问大叔,棚里苗子定植了吗?长势如何?家里共有几个大棚?大叔微笑着对我说:“现在辣椒苗子已定植一周了,成活率很高,去年我们建了两个棚收入很高,但现在发展大棚最大的问题还是缺水。如果能再建几个塘坝就再好不过了”。从大叔的说话中我看到了他的满足,也看到了他的希望,农民群众只有真正得到实惠脸上才会有微笑。

办法:水是我乡发展设施农业的最大制约因素,近几年虽然全乡建了12座大棚,但离设施农业大发展的供水要求还远远不够,因此建议上级部门加大对我乡塘坝的建设力度,以满足发展设施农业供水,以便引导更多的群众发展设施农业,加快农村发展步伐,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扶贫工作民情日记

全文共 1407 字

+ 加入清单

都是新搬迁户,一统计,仅去年就搬迁了18户。原来三组的村民主要分布在山上和山下,大约各占一半,山上的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村民们强烈要求搬迁。经村委会协调,在山下整理了一些屋基,条件好的都迁下来住进了新房,目前山上大约还有七、八户,我决定先上山走一趟。

沿着山路往上爬,大约二十多分钟才到第一家,叫徐光朝,家里三口人,低矮的三间土坯房,家里很乱,满院都是刚孵出的小鸡。徐光朝的儿子徐斌对我们说,他们家三口本来都在外打工,因为他母亲生了病,得了肝硬化,在医院住了几个月,医生说没有了救治希望,不得已才回来。他母亲现在病情虽然没有恶化,但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他父亲身体也不好,患有腰椎间盘突出和甲亢病,他只有放弃打工回家照顾父母。为了挣点钱,他到省农科院学习了蜈蚣养殖技术,在家里养蜈蚣,但才起步,还没有见收;同时又买回了一批鸡苗,准备搞规模养殖。徐斌是我入户走访来在农户家里遇到的第一个年轻人,今年25岁,也是全村唯一一个搞特色养殖的,我很有感触,年轻人就是不一样,有文化,有思路,建设新农村就需要年轻人。我对他说,养蜈蚣风险很大,关键是技术,所以你一定要多小心,有什么问题一定要及时请人解决,千万不能让蜈蚣生病。

再往上走,来到程梅家,她正在林子里放牛,我说我们是“三万”活动工作组的,想到她家里坐坐,她便把牛拴好,把我们带到她家。家里条件还不错,虽然住在山上,但是楼房,而且也收拾得很干净,她说房子建了好几年了。程梅今年39岁,是我入户调查遇到的第二个40岁以下的年轻人,接连遇到两个年轻人,我便有些兴奋,现在年轻人都出门打工,留下来的实在太少了。

程梅家里三口人,丈夫朱朝明开农用车在周边村从事农产品收购、贩卖,每年可以挣一些钱。她在家种庄稼,不仅种了10亩土地,还养了10头猪、3头牛、1只羊,我粗略地算一下,她在家种地搞养殖每年的毛收入也有近2万元。她还有一个女儿,9岁,在洪门铺读小学。她家是我在洪门铺村入户走访以来遇到的条件算比较好的一户了。我问她现在主要有些什么困难,她说主要是她女儿上学比较困难,才9岁,每天要走几里路到山下读书,又没有同伴,中间要穿过好几个树林子,现在野猪比较多,很有危险,上学的时候她可以送一下,放学要是太忙就来不及接,希望能够解决一下。再就是希望村里帮忙在山下协调一个屋基,还是想搬到山下去住。

三组山上的资源其实还是很丰富,森林保护得比较好,山场面积也很大,如果年轻人不出门打工,像程梅一样,在家发展养殖,也还是可以挣到钱。政府应该在这方面做一些工作,力所能及地把年轻人吸引回来,只有年轻人回来了,村子里才有发展的生机和活力,才可能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更好地推动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接着我又到吴玉海、程家钱、吴兆旭、涂原进等几家,情况大体差不多,都属于比较勤奋、生活过得去、但生存条件又比较差的一类。他们都反映山上条件太差了,而且野牲畜多,破坏性大,庄稼都种不成,要求村里能够帮他们迁到山下居住。

从山上往回走,我想村里搞迁移扶贫是正确的,应该把村民从山上迁下来,人虽然住在山下,但山上的地还是可以种,而且还可以利用山场资源发展特色产业,老百姓也有增收的路子。

社会发展的趋势是城市化,那么农村发展的趋势应该是集镇化和村庄化,如何探讨一种土地流转机制和搬迁帮扶机制,把那些生存条件恶劣的村民集中迁移到公路沿线、集镇周围,让他们迁得下、住得稳、能发展,应该是政府认真研究并切实解决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三访三化活动民情日记

全文共 2148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三月份,我被单位党组派驻在民情直达点存粮村。今天又是一个民情直达工作日,到存粮村工作室已有三个月了。虽然我出生在农村,成长在农村,理解农村生活的艰苦,领会当农民的难处,却没有体会过做村干部难做,尤其是想要做一名好村干部。作为一名政工股长,我对待工作是非常认真的,在组织部领到民情手册后,我仔细阅读一遍,对执行任务的原则、要求和服务目标有了一定的了解,尤其是对我们服务的宗旨和服务目的有了深刻的理解。我在政工股这个岗位上工作了三年,从最初的一张白纸进步到对各工作环节了解掌握,体会到了服务是一个艰难的命题。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我做到了热心接待前来办事人员,耐心受理人家各方面的诉求,细心承办各项业务,真心为单位及同事们服务。

八点半到达存粮村,三元支书正在村办公楼等我。他说今天要带我去看一位86岁的困难户,并且给我定了个任务,请我把李迪花老人家的农村低保办好。三元支书对村上的工作很热情,为人也相当坦率。我只能说尽力,得按照民政局救助的程序办理才行。李迪花老人的家算不上家,两间木房子在年复一年的梅雨季节中腐蚀得歪歪斜斜,仿佛要倒架子。老人家眼神不好,听力也坏了。看到我和支书去了,老泪纵横,直叹自己命运不好。她说虽说三个儿子,可没有一个人愿意养她。村上的干部曾做过说服教育工作,无奈没有成效。我一抬头,居然发现她家的房顶有好大一处没了瓦片。支书说前不久的一场风把她家的盖揭了去,并且把电线也弄断了,至今都是黑灯瞎火的。支书说原本可以进行危房改造,可只有7000元的改造资金,她自己没有一分钱,儿子又不管,改造房子便行不通了。听着这些,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感叹这位老母亲晚年这么悲苦的命运,同时又为不能帮她做些什么特别惭愧。心里只是默默地想着,等有着合适的机会我会去帮她老人家搞好农村低保。

从李迪花老人家里出来,三元支书又带我去看了原陕溪村和存粮村交界处的塌方情况。几个月来,三元支书为这处塌方忧心忡忡,生怕出事。虽然国土局,益阳地质局来看了几次,并说出了其中的危险(可能造成五户村民民房被毁)。只是苦于村级无财政承担费用,这个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作为工作室的主任,我做到的也只能是向上汇报,并不能一时解决什么。三元支书也理解这种处境,但他希望早日得到妥当的解决,一旦出现事故就不安稳了。

在回来的路上,我在思考,如果我不经常的深入基层,又怎么能及时了解各种情况。我身为共产党员和国家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在我身上绝对不能成为一句空话,要踏踏实实落实到自己的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之中,让基层农村广大老百姓长期感受到党和政府送给他们的温暖。

今年三月份,我被单位党组派驻在民情直达点存粮村。今天又是一个民情直达工作日,到存粮村工作室已有三个月了。虽然我出生在农村,成长在农村,理解农村生活的艰苦,领会当农民的难处,却没有体会过做村干部难做,尤其是想要做一名好村干部。作为一名政工股长,我对待工作是非常认真的,在组织部领到民情手册后,我仔细阅读一遍,对执行任务的原则、要求和服务目标有了一定的了解,尤其是对我们服务的宗旨和服务目的有了深刻的理解。我在政工股这个岗位上工作了三年,从最初的一张白纸进步到对各工作环节了解掌握,体会到了服务是一个艰难的命题。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我做到了热心接待前来办事人员,耐心受理人家各方面的诉求,细心承办各项业务,真心为单位及同事们服务。

八点半到达存粮村,三元支书正在村办公楼等我。他说今天要带我去看一位86岁的困难户,并且给我定了个任务,请我把李迪花老人家的农村低保办好。三元支书对村上的工作很热情,为人也相当坦率。我只能说尽力,得按照民政局救助的程序办理才行。李迪花老人的家算不上家,两间木房子在年复一年的梅雨季节中腐蚀得歪歪斜斜,仿佛要倒架子。老人家眼神不好,听力也坏了。看到我和支书去了,老泪纵横,直叹自己命运不好。她说虽说三个儿子,可没有一个人愿意养她。村上的干部曾做过说服教育工作,无奈没有成效。我一抬头,居然发现她家的房顶有好大一处没了瓦片。支书说前不久的一场风把她家的盖揭了去,并且把电线也弄断了,至今都是黑灯瞎火的。支书说原本可以进行危房改造,可只有7000元的改造资金,她自己没有一分钱,儿子又不管,改造房子便行不通了。听着这些,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感叹这位老母亲晚年这么悲苦的命运,同时又为不能帮她做些什么特别惭愧。心里只是默默地想着,等有着合适的机会我会去帮她老人家搞好农村低保。

从李迪花老人家里出来,三元支书又带我去看了原陕溪村和存粮村交界处的塌方情况。几个月来,三元支书为这处塌方忧心忡忡,生怕出事。虽然国土局,益阳地质局来看了几次,并说出了其中的危险(可能造成五户村民民房被毁)。只是苦于村级无财政承担费用,这个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作为工作室的主任,我做到的也只能是向上汇报,并不能一时解决什么。三元支书也理解这种处境,但他希望早日得到妥当的解决,一旦出现事故就不安稳了。

在回来的路上,我在思考,如果我不经常的深入基层,又怎么能及时了解各种情况。我身为共产党员和国家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在我身上绝对不能成为一句空话,要踏踏实实落实到自己的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之中,让基层农村广大老百姓长期感受到党和政府送给他们的温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走访贫困户民情日记

全文共 490 字

+ 加入清单

2011年2月22日 星期二 阴

春节前夕,大汾村‚三送‛工作组在全村筛选出了十户家庭经济相对困难的家庭进行了春节慰问。帮他们买好了过年的面条、大米、棉被和衣物,并给了每户家庭600元现金。今天,‚三送‛工作组对这四户家庭分别进行了一一回访。

‚你们比亲人更亲,比儿女更贴心‛,受回访户这样称赞‚三送‛工作组成员。他们看到工作组成员来回访,个个喜笑颜开,看到他们喜乐融融,我们心里也乐开了花。村民刘来娣对我们说:‚自从丈夫郭志汗患上精神病后就没有过上一个好年,十多年了,每到过年就为备年货愁眉苦脸,感谢你们去年临近春节为我家备足了年货和过年用的现金,这次,我家也和其他家庭一样过上了一个幸福的欢乐年‛。村民郭石古对我们说:‚去年妻子肾炎治疗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且欠了许多债,人去又财空,春节临近,正愁没钱备年货,幸好有你们党的好干部为我家雪中送炭,让我家过上了欢乐年‛。村民宋先伦家、郭昌有家过的春节也比往年更加幸福、更加喜庆。

天气有些寒冷,但我们被群众的热情包围,大家围坐在村书记家里,谈着今年的打算,脸上洋溢着笑容,眼神中充满着对生活的期待。(瑞林镇驻大汾‚三送‛工作组 刘远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2024民情日记:走访困难户

全文共 832 字

+ 加入清单

明天就是端午节了,可几天的大雨连锦,我村防汛工作面临重要时期,我在村委会办公室已无法静下心来写民情日记了,只有到重点低保户家走访。刚才走了五华里路去谢长古家,现在要到黄长娣家了解情况。

黄长娣早年丧夫,带着两个小孩,一家居住在小河对面,与村小组其他人家相距几百米,属于独村独门独户的情况。再是,为了调解她家与钟义胜、钟运辉家山林纠纷问题,现在去她家还真是一举两得了。

我还是第一次去她家,没有想到去她的路那么难走,远远看得到房子就是找不到路,我只有打着雨伞,卷高裤脚往河边走去。走到河边,那时正好有位村民在过河,我问她去黄长娣家是不是往这里走?她回答说:这里是可以去,但现在河水大,很深,我都浸湿了裤子,你过河的话也会浸湿裤子。我说不怕,我就把裤脚卷得高高的,过了之后,裤子还是浸湿了。

我走进黄长娣家之后,当她看到是我,就马上招呼说:兰同志你来了,快进屋座。听到声音,她儿子、女儿都一起来到客厅,烧开的烧开水,洗杯子的洗杯子,黄长娣即非常热情,反复叫我吃粽子,我盛情难即,就边吃粽子边聊天,了解近期大雨洪水时期有无发生水灾情况,她回答没有发生大的水灾,一切还好。听后,我就放心了。之后,我向她说明到她家来的第二个目的,就是要回馈前次诉求的山林纠纷问题。我只有将我向周围人群了解的情况及向钟义胜、钟运辉调查的情况反馈给她。我说:既然你公公把山林卖出去了,凭我们“三送”工作队的权限是无法帮你要回来的,不是我们不去做工作,而是我们的职责所限,权力所限。我们只有调解的权利,没有强制执行的权力,当他们不肯调解时,我们就没有办法了。经过我的反复、耐心解释。她表示理解我工作的难处,并说:只要你尽心尽职了,我就感谢了,和理解了。我说:理解“万岁”!

那时正好下午6.20左右,又接到谢村长的电话,说:大碰村小组犁彩英家的后墙倒坍了,现老家人无处安身,要我立即赶到犁彩英家,看看怎么处理和安排这位低保老人。我只好急匆匆地向黄长娣告辞,再打着雨伞,卷着裤脚,急急忙忙又赶往犁彩英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双联双创民情日记

全文共 666 字

+ 加入清单

2012年3月28日 天气:扬沙

为规范有序、科学推进双联富民行动,认真贯彻省市局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扩大会议精神,今天,我局局领导班子带领全体中层干部一行39人,组成9个工作对接联络小组,深入到我局“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联系点古浪县土门镇新丰村9个村民小组,与乡镇、村、组分别对接座谈,进村入户向群众宣讲“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精神和惠民政策,座谈了解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分析贫困原因,寻找致富途径,融洽干群关系,为下一步开展帮扶工作取得了第一手资料。

每到一个联系点,地税干部都与困难群众促膝相谈,在拉家常中倾听他们的心声,详细了解他们吃、穿、住、行以及上学、就医、就业、养老和春耕生产等方面的情况,对民情民意、贫困户住房情况、耕地面积、燃料类型、饮水、收入、劳动力及贫困原因等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

对接之后,从方便农户的角度入手,及时将包含联系人姓名、手机号码、行动要求为内容的“民情连心卡”发放到帮扶农户手中,力求使联系沟通无极限。

通过走访座谈,帮扶小组了解到,金色大道横贯该村东西,且紧靠黄羊河农场。依托这一地理优势,群众对发展特色种植业和暖棚养殖业积极性很高,他们希望党和国家能继续制定出台更多的惠农政策,提供必要的、能够发展养殖、种植的资金,修建乡村道路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村级文体活动室,在全省广大干部的帮扶下早日摆脱贫困,奔向小康。群众还对村务公开、土地产权纠纷、农田灌溉缺水等问题提出了意见建议。

在初步摸清联系村和联系户的基本情况后,我们将根据联系村的需求,结合地税实际,将尽快制订出分村帮扶方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2024年乡镇干部双联民情日记

全文共 350 字

+ 加入清单

记录人:沙溪镇 张卫琪

时间:2009年3月27日

事由:中午,中学李校长来镇办事,反映饮用水问题。沙溪镇居民现在的饮用水是由溪水中直接抽取,经简单沉淀后直供的,大肠杆菌严重超标,雨天更是浑浊不堪。这个问题是历届人代会代表必提的问题,历届党委、政府也十分重视,但因资金等方面的问题,至今仍没有彻底解决。

要求:希望政府解决学生及居民的饮用水问题。

结果:经过多次召开班子会议,决定把解决居民饮用水问题列入今年议事日程。成立工作项目领导小组,具体由王爵凌副镇长和廖鹏委员共同负责,联合大**矿,统筹解决镇区和矿区居民饮水问题。

后续跟踪落实情况:经多次与大**矿主要领导协商,现已就共建饮水工程问题达成协议。5月份,我镇与承建商和大**矿分别签订建设供水工程和用水合同。6月份该工程已进入征地阶段,年底前可动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精准扶贫民情日记

全文共 1277 字

+ 加入清单

湖南省各级党委、政府不仅重视而且力行“双联”工作,到目前已基本形成困难职工帮扶“党政主导、部门参与、工会运作、社会支持”的社会化工作格局,使更多困难职工得到帮扶救助。下面是相关的民情日记,希望对你有帮助。

9月24日,从早8时开始进村入户,到晚18时45分,我们一行6人终于完成了每人12户扶贫对象的调查摸底和访问任务,平安返回县城。

一大早,雨下个不停,仿佛为我们洗尘。心里惦记着住在山一家、水一家的乡亲们,我们继续冒雨进入双河村营头、团山自然村,走进贫困农户家中完成昨天未走访完的任务。走在滑溜溜、坑坑洼洼的泥巴路上,坚定的脚印浅一脚深两脚的通向远方的家。走进村民家中,老乡们把我们视亲人般递水让座。我们同乡亲们拉着家常、讲解扶贫政策,用笔记录生产、生活困难情况,用相机见证一瓦一房一家人的境况。秋雨也不一直下了,汗水也不一股脑流了,大家心里都暖暖的。那天大的困难也一下子让微笑着的精气神赶跑了。

中午,我们走访到双河村监督委员赵德芳老人家。75高龄的赵老也是团山自然村老社长,一位在当地德高望重的老人,一位老百姓心中的贴心人。

精神矍铄的赵老告诉我们,他当了32年的社长,为村民们发展生产、生活做了一些力所能尽的事,获得了一些荣誉。看着墙上的荣誉牌,赵老喜滋滋告诉我们,这是2013年12月天星镇党委、政府首届“十佳道德模范”评选给他的“敬业奉献模范”先进个人奖牌。同行的蒋贵强村支书介绍说:老社长没读过两天书,也不是共产党员,但他思想先进、热爱集体、爱学习,处事公道、为人正派,敢说敢想敢做,乡亲们都佩服他、敬重他。村里大小事都听他的意见和安排。前年,团山公路有一段路被山洪冲毁,急需要恢复,村委会帮助解决了5吨水泥,老社长硬是发动了100余名村民,花了两天时间,自力更生把近100米的损毁路面打成了水泥路,这段路至今都保持了顺畅通车。蒋支书还给我们介绍说:今年,老社长动员发展了村里有志青年罗国文成为团山社的第一个养殖大户。我们随后走访进入罗国文家,参观了他今年新修的养猪场。罗国文介绍说:他年初投入了50余万元资金,喂养了100余头猪,长势良好,猪价也看好。在谈到今后打算时,他期盼帮扶资金支持,通过联户经营、群众入股、订单收购等方式带动周围乡里乡亲发展生猪养殖,逐步壮大养殖规模,为大家脱贫致富尽一份力。 下午,我们来到在9月17日被近300方危石阻断村组公路的排危作业现场(该路断位于双河村委会老街安置点去榨房自然村20余米入口处),因下雨路滑推车溅了一身泥的蒋支书指着工人正在破碎的石头对我们说:9月14日,我们接到村民险情报告,当天就组织人员安全转移了涉及危险威胁的5户18人。同时还在在公路两头加设了防护栏和安全警示牌。这几天,虽然天天都是秋雨,险断边坡还不时有石头、泥土滚落,但是我们采取了有效措施、险情处置及时,险情预警预报有力,当地群众生命安全和过往车辆行人的安全得到了保障。

山路在延伸,脚步在丈量,梦想在心中,希望在前方。我们坚信,有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举全社会之力打赢扶贫攻坚战,大关贫困群众必将与全国人民一道齐步康庄大道。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2024干部帮扶民情日记

全文共 673 字

+ 加入清单

全县科局帮扶和驻村干部大会召开后,我有幸担任派驻新生村任“第一书记”。会上,领导的讲话让我心潮澎湃,激情满满。打铁要趁热,带着这种想法,我主动联系新生村周永德书记,和镇扶贫干部一起到贫困户家中走访。

我们先后走访了贫困家庭袁桂发老人、卢金喜老人、王洪坦老人家。每户院落都给人留下了好印象:因为这几户人家的积雪清除的很快很整洁、农具等物品摆放整齐、说话唠家常非常热情,能真切地感受到对致富奔小康的热情。

在闲聊中了解到,他们真心感谢各级领导对他们的重点帮扶,他们不会说太多的感激,只是沏一杯热茶端给你,扫扫炕面让你往里坐,把热炕头位置腾给你,拉条凉板凳留给自己......细微的举动让我感动。

谈到疾病花销大时,没有无奈和颓废,却有更多的期待。谈到生活时,大谈养殖、种植前景,养好驴,种好葡萄,经管好小鸡,多增收,少给领导添乱等等,朴实的农村话,让我对驻村帮扶有了更深地认识:新鲜感、充实感、成就感、紧迫感油然而生。

结合自己的公安工作经历,特别询问了当地治安、维稳等情况,有没有偷盗的,有没有打架滋事的,有没有家庭暴力等等,又拉近了我们之间距离,我还特别承诺可以帮他们代办户籍、证件等业务,帮助寻找养殖农村小笨鸡的销路,大叔拉着我的手,连声说谢谢!还让我常到家里坐坐。

因为时间原因,没再打扰其他农户。通过走访,我感受到,新生村群众基础好,群众对县镇村和帮扶干部从内心表示欢迎,没有疏远的概念。贫困户的帮扶举措落实到位,成效明显。村干部声望非常高。下步工作中,我一定要多接触交流,建立感情基础。做好每一件小事,建立信任基础。做实事,同村干部共同树立好威信。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