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潮州的春节风俗作文(汇编20篇)

粽子煮好后,打开锅,芳香四溢,竹叶的香味,粽子的清香,沁入到鸡蛋中,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端午节的作文,欢迎查阅,谢谢!

浏览

5310

作文

319

春节有哪些风俗作文

全文共 642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家乡鄂州的风俗很多:端午节系艾叶,中秋赏月吃月饼,清明节祭祖……,今天我就给大家讲讲鄂州的春节吧!

“春节到,春节到,大街小巷真热闹”,相信大家对春节一点都不会陌生吧。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到了腊月初旬,家家户户就开始忙碌了:腌咸鱼,晒腊肉,做腊肠……大人们还要给小孩子们准备礼物。每个人都喜气洋洋,心中泛着甜,窝着暖。

腊月二十四鄂州过小年,天一黑下来,鞭炮就响起了。许多人都开始穿新衣,家家户户也开始准备各种精美的菜肴。

除夕到了,各处都洋溢着过年的气氛。门外都贴上了红红的对联,有的家门外还贴年画。夜里,家家户户灯火通明,鞭炮声一夜不绝。屋里热气腾腾,大家开开心心吃着年夜饭,碰着杯,笑声连绵不断。吃完饭,一家人围在炉火旁,观看春节联欢晚会。这一夜,几乎所有人都会守岁。

“ 红红火火过春节”,这可一点都不夸张。看!红色的春联,红色的鞭炮,红色的红包。红色寓示着吉祥!

大年初一早,许多人都因除夕晚守岁在家睡觉,下午才会拜年。小孩子最喜欢到处拜年,因为“拜年”——“收钱”。

正月十五,元宵节到了。一些大型超市举办猜灯谜活动。几乎每次的灯谜活动,我和表姐都会参加,而且每次都会猜对几个,得到一些小礼品呢!晚上,许多店铺都会挂上灯笼,但几乎都是“电子灯笼”的世界。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包汤圆,吃元宵。当然,这一天爱放鞭炮的孩子们也得抓紧,因为过了这一天,春节就结束了,也就不能玩爆竹了。

“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带给了我们欢乐和幸福!虽春节已过,但它的余味还在空气中弥漫!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各地的春节风俗作文500字

全文共 719 字

+ 加入清单

佛山的春节一般在农历的二十几就开始了。主要的活动包括逛花街,办年货等。佛山人喜爱逛花街,久而久之,这便成了佛山人过春节必不可少的活动。因此,按历代习俗,都会举行一次年宵花市。

“年廿八,洗邋遢”这句是广东话。佛山人会在农历二十八的时候把家里的每一个角落打扫得干干净净。把这一年不好的东西去除掉,迎接新年的来临。年前,佛山人还会开油锅、蒸年糕。开油锅炸蛋散、油角、煎堆等,寓意来年的日子像只油锅,油油润润,富富足足。佛山人还爱蒸年糕,寓意年年高。

在年三十晚这一天,是整个春节的高潮。这一天,孩子们都会到处燃放烟花爆竹。不仅如此,大家还会忙于做年夜饭。佛山人对年夜饭的菜色十分讲究,既要美味可口,还要好意头。一般的年夜饭都会有鸡,俗话说“无鸡不成宴”,所以,鸡是少不了的。其次,就是一些应景的菜,例如:鱼,代表年年有余;发菜,代表发财;蚝豉,代表好事……吃过晚饭,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去逛花街,越接近十二点,人气就越旺。

大年初一,大家都会睡到近中午才起床。吃过午饭后,佛山人会到公园去看表演或到亲友家去拜年。拜年时,不论带了多少礼物都不能是单数,因为俗话说“好事成双”。进了门,首先要对象说不同的祝福语。对老人要说“新春如意”,“寿比南山”;对有工作的人说“工作顺利”,“新年进步”;而做生意的人,最中听的莫过于“新年大赚”,“发财利市”了。拜年时,长辈会将事先准备好的利是给未成年人,表示把吉祥和祝福带给他们。

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是春节的另一个高潮。在佛山,有这么一个俗语“行通济,无蔽翳”。这意味着在正月十五那一天,人们都会拿着行运风车和与“生财”同音的生菜走通济桥,祈求身体健康、财运亨通。除此之外,这一天还要吃汤圆,寓意和和美美,团团圆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春节风俗

全文共 379 字

+ 加入清单

早上起床后,我匆匆的吃完早饭,就和妈妈干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一帖对联。家中有两副对联,一副贴屋门上,则另一幅帖街门上。

家乡说干就干,我和妈妈拿着椅子和胶带,放好位置用胶带固定好对联,将对联贴好以后。家乡就要打扫屋子了。妈妈负责屋顶和墙壁的干净,而我负责擦桌和扫地。为什么没有爸爸呢?因为爸爸在忙着挂灯笼。我认真的把桌擦得干干净净,妈妈更是夸张,她把家乡的家打扫的一尘不染。我把抹布弄得张兮兮的,就跑去水管洗。水管里的水可真凉呀,把我的手冻的直发抖,可是我并没有退缩,继续着我的工作。直到中午十一点左右,家乡才把家里收拾完。

到了晚上,家乡都会熬夜,一晚上都不睡觉。直到过新年的早上,噼里啪啦的炮声响了起来,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欢乐的节日之中。我出门一看,真是满是“红花”红满地呀。也让我想起了一首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光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春节风俗放鞭炮的

全文共 532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记忆中,春节是最开心的节日。而放鞭炮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家家户户都准备了许许多多的爆竹,我们家也不例外。

记得年前,爸爸给我买了一些爆竹,我超极高兴,爸爸给我买的爆竹,各种各样,有的像火箭,有的像小花儿,有的像木棍,还有的像手x雷。这些炮不仅形状不同,颜色也多种多样,有的是葡萄紫,有的是西瓜绿,还有的是苹果红。

我高高兴兴地拿着一堆爆竹,准备开始放。我左手拿着炮,右手拿着打火机,可是导火线在哪儿呀?我找呀找,终于找到了导火线。我按下打火机,我超快扔了出去,我跑到很远的地方,用手捂住耳朵。我一看过了半分钟了,炮还没有爆,我踮起脚尖,伸长了脖子看了看,没有烟,我一小步一小步的走近一看,“唉……”原来火灭了。我再一次点燃爆竹,我超快跑,用手捂住耳朵。只听咚---咚---咚---几声响,炮爆了!我高兴极了,手舞足蹈地跳了起来!后来我又放了“圣诞树”,它燃放的时间最长。它噼噼啪啪、噼噼啪啪,响个不停。别的小朋友都过来看热闹,高兴地拍着手叫着好。随后都把自己的鞭炮和礼花一起放起来。天上顿时五颜六色的为花结成彩,地上是万万千千的灯火,每一朵礼花绽放时,我们都会发出惊喜的欢呼声。我们围着五彩的焰火,又蹦又跳,高兴的心情也像焰火一样热烈而多彩!

春节放鞭炮真好玩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春节的风俗

全文共 280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一个人在家,想起了快要过年了,要写几个“福”字贴在门上。于是我找来了红纸,对折,再对折,就开始写了。可是,不是字写散了,就是墨汁太多或太少了,写了好几次,还是老样子。大概是因为平时我写的字帖是小字,而这回写的“福”字是大字。我又试了几次,还是那样。我气呼呼的把毛笔往地板上一扔,嘟起了小嘴……

不行!不能半途而废!我又找来一张红纸,接着写。下笔前,我先控制好墨汁的量。下笔后,字尽量写紧,特别是笔画要写粗,按笔顺写。终于,“福”字就写好了。

望着写好的“福”字,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是啊,只要坚持,做事就能成功!我要坚持多练字,争取明年写出更好的“福”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春节的风俗说明文作文

全文共 505 字

+ 加入清单

学习了《北京的春节》后,我知道了北京春节的习俗。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年俗也各不相同。

四川的年俗就很特别:元旦不吃饭,因为“饭”与“犯”同音,为了避讳,则吃汤圆或挂面以祈求合家团圆,福寿绵长。正月初七“人日”还要“过小年”,除了敬神、祭祖外,也要吃团圆饭。

黑龙江人过年喜欢吃饺子,所以大年三十晚上辞旧迎新,一定要吃饺子。但黑龙江人还要在饺子中包上几个带有硬币的饺子(现在常用花生或其他果仁代替),谁吃到了这样的饺子就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会有好运,有吉祥之意。此外,黑龙江人在初五这天一定要吃饺子,也称“破五”,就是把饺子咬破,寓意将不吉利的事都破坏,有驱灾避邪之意。

而我的家乡——浙江省过年也很有意思:人们在年夜饭的餐桌上一定会有一条鱼,寓意着年年有余。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每条大街张灯结彩,处处红红火火。家家户户晚上要关门前,要点一次“关门炮”。人人都要守岁,初一早晨还要再点一次“开门炮”,这一天还要吃汤圆和年糕,寓意在新的一年里团团圆圆,步步高升。新年以“茶碗茶”待客,里面还要加上橄榄和金桔,同时也要用茶叶蛋待客,称为“捧元宝”。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春节习俗各不相同,正应了那句话:“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汕头春节风俗作文

全文共 442 字

+ 加入清单

汕头地处潮汕平原,是个山清水秀、四季如春的好地方。汕头的春节更是别有一番风趣。

除夕,又名“年三十”,指阴历一年最后一天,故又称“大年夜”。腊月二十四为小年,从这天起到除夕,家家都要打扫卫生,购置年货,都要杀鸡宰鹅,另外还要贴春联,有些人则要买些水仙,梅花,桃花摆放在家中,用以增添节日气氛。

春节是汕头人最隆重的一个节日。旧历正月初一,是我国农历的新年,初一拂晓,人们都穿上新衣,向长辈拜年,长辈还就要给孩子压岁钱,到处一片喜气洋洋。

初四这天是要迎神的。初一到初五,街上十分热闹。商号店铺从初一到初五一律停业,这是一年中职工们唯一的较长的假日。

转眼间,元宵节到了,这一天,大人们开始做汤圆,所以汤圆又称“元宵”。我们家自然也不例外,妈妈一大早就把材料准备好,汤圆是由糯米做成的,晚上一家人就要围坐在一起吃汤圆。元宵节晚上,到处张灯结彩,挂上了各形各色的花灯,有的人把谜语贴在灯上,这叫“灯谜”。小孩子还要在街上迎花灯。元宵节一过,春节长假才算完全结束。这样,春节就在一片欢笑声中过去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春节风俗习惯作文

全文共 960 字

+ 加入清单

《贴春联》

春联,起源于桃符。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着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

五代时,西蜀的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提写联语。据《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的第一副春联。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

明代,桃符才改称”春联“。明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话》中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幅帝微行时出现。“朱元璋不仅亲自微服出城,观赏笑乐,他还亲自题春联。他经过一户人家,见门上不曾贴春联,便去询问,知道这是一家阉猪的,还未请人代写。朱元璋就特地为那阉猪人写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联意贴切、幽默。经明太祖这一提倡,此后春联便沿习成为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贴福字、贴窗花、贴年画、贴挂千。这些都具有祈福、装点居所的民俗功能。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他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春联由神荼、郁垒的名字而向文字发展,而年画依然沿着绘画方向发展。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而渐渐把财神请到家里,进而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因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节贴春联,年画也受其影响随之而盛行开来,全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我国年画的三大流派。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挂千,就是用吉祥语镌于红纸之上,长尺有咫,粘之门前,与桃符相辉映。其上有八仙人物的,为佛前所挂。挂千民户多用它,世家大族用它的较少。其黄纸长三寸,红纸长寸余,是”小挂千“,为市肆所用。最早的挂千当是以制钱(铜钱)串挂的,与压岁钱一样,有压胜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中国风俗文化春节作文600字左右

全文共 652 字

+ 加入清单

“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农历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传统的习俗,比如贴年红、拜神祭祖、吃团圆饭、放爆竹等等。今年,我终于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回天台老家过年啦。

爸爸开车两个多小时后来到了平桥镇后村,汽车缓缓驶入村口蜿蜒的.小路,在家门口停了下来,“嘎吱”,两扇大铁门缓缓地打开,我飞快地跑下了车,还是如此熟悉的味道。

不一会儿,姑姑姑父,哥哥姐姐们都纷纷赶了回来,大家开始七手八脚地忙碌起来。奶奶拿出了事先买好的春联,我小心翼翼地将胶水均匀、平稳地涂好,和哥哥一起把对联贴好,大姑父挂上了红彤彤的大灯笼,看着那充满寓意的春联和喜气洋洋的灯笼我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我和哥哥跑到楼顶的平台上玩耍,看到以前破旧的老屋变成了两层的小洋房,楼下一条泥泞的土路变成了宽阔的塑胶大道,宝马奥迪络绎不绝,农村的变化可真大呀。

忽然,我们几个小馋猫闻到了一股香气,是从厨房飘来的,我和哥哥跑进厨房,奶奶和姑姑们开始烧年夜饭啦。老家的厨房很大,既有传统农村的土灶台,也有现代化的煤气灶。土灶的炉火烧得旺旺的,两口大锅煮着白米饭和炖羊肉,煤气灶上烧着各种各样的小菜,双管齐下,一桌可口的年夜饭马上就准备好了。有白白嫩嫩的年糕,寓意生活年年高;有天台传统美食卷饼筒,寓意十全十美,包罗万象;有鲜嫩可口的牛排,寓意牛气冲天;有营养丰富的五味粥,寓意五谷丰登。这些美味的饭菜,看得我眼花缭乱,让人大饱口福。

吃完了年夜饭,我们放起了五彩缤纷的冲天炮,七彩的烟花在天空中绽放,我激动得跳了起来,这个充满年味的春节真是让人难忘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春节风俗说明文作文600字

全文共 868 字

+ 加入清单

每一年我们最最期待的节日便是春节了。因为过春节的时候,我们不仅能够吃到很多好吃的东西,穿上漂亮的新衣服,还有压岁钱。与此同时,春节的时候我们就算和别的小朋友玩,也不会被爸爸妈妈催着去做作业。

春节是我国人民最最重视的一个节日。春节相较于其他的传统节日会显得更为繁琐,时间也比其他的节日要长很多。在我们家乡,春节前的好几天家家户户便开始亲自制办年货。

腊八这天,我们都要喝腊八粥,粥里放着各种各样的米和豆,虽说不怎么好喝,但看着它那怪稀奇的样,总忍不住想喝几口。快过年的时候,许多小孩子都在买东西。小汽车啦,这些都是比较受欢迎的。更受欢迎的便是鞭炮,过年没有鞭炮怎么行呢?孩子们高兴,大人们做起事来也有心劲。他们早已经把过年是吃的,喝的,用的,穿的都预备齐了,准备在过年的时候用。

到了腊月二十三,这是过小年。天刚黑,就有人放起了鞭炮,这便让人尝到了过年的味道。在这一天,小孩子们最欢喜,因为家里早就准备好了各种各样的糖果。过了二十三大家便又忙了起来,大人们必须把家里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还要把过年时用的东西都拿出来。街上的商店打都关着门,到了正月初六才开张。“噼里啪啦,噼里啪啦……”你听,除夕已经大笑着走来了,好像在跟我们招手呢!家家户户都在看“春节联欢晚会”可实际上呢,却是在守岁上增加一些欢乐。门外已经贴上了对联,屋里还贴好了几个大福字。除夕快到12点了,屋外有好多人在放鞭炮。除此之外,家家户户的灯都不许间断。除夕真是热闹极了!

正月初一不比除夕热闹,而是显得格外冷清。昨夜留下得残渣还没有收拾。这天早上,全家人都围坐在一起吃饺子,饺子里都夹着钱,比谁吃的最多,谁在这新的一年里就最有福。初二是“回娘家”,向姥姥,姥爷拜年领压岁钱。元宵来临了,春节又到了热闹的时候。正月十五,到处都挂满了灯笼。晚上,家家又得吃元宵,这又代表全家团团圆圆,和和美美。广场上还有美丽的焰火表演呢!正月十五的确是个好日子。

眨眼间的功夫,春节已经画上了美好的句号。学生又开始上学了,大人们又该忙他们的事了。可大家还沉浸在这热闹的气氛中,永远也忘不了这美好的日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家乡春节的风俗

全文共 794 字

+ 加入清单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每当我吟诵起《元日》,就不禁想起家乡春节来。

我的家乡在文成,那里的春节热闹非凡。在除夕的前一、两天,家家户户都忙着准备新年的物品:衣服、春联、小零食……当然,做年夜饭的食材必不可少,有些人家还买了灯笼挂在门前。

除夕那一天,我家要进行大扫除,用干净的环境迎接全新的一年。百田,去祭祖、拜佛的人数不胜数,为的是希望全家人在新年中平平安安。除夕夜则是过年的一大“重头戏”。还没等到天黑,炮声早已“噼里啪啦”地响了起来。长辈们顾不上看风景,手忙脚乱地把家里布置好,而妈妈则跟姑姑、阿姨们一起精心准备年夜饭。天空变得更加漆黑了,远处烟火的光芒却没有减弱。孩子们趁着这个时间从屋内跑出来玩。女孩子们聚在一起,互相述说着自己对新年的期望。而男孩子们,总是爱调皮捣蛋。玩火、扔石头、放危险的鞭炮,他们哪一样没做过?所以,为了安全起见,家长们忙完后会把孩子们老老实实地关在屋里,不让出门。

春节联欢晚会大约在七、八点就开始播出了。这时,年夜饭也差不多做好了。香喷喷的饭菜端上桌,使人垂涎三尺。长辈们允许吃饭后,才能动筷子。大家在除夕夜团聚在一起,吃着丰盛的年夜饭,看着欢乐的春晚,整个县城洋溢着浓浓的年味。吃完饭后不能睡觉,要守岁。这时,大家坐在一起看春晚,时不时能听到几句表示赞叹的家乡话。

到了第二天早上,整个县城的街道上空荡荡的,全县都在休息。中午左右,大家都起床了。穿上新衣,争先恐后地去亲戚好友家里拜年,送上美好的祝福。而像我们这样的小孩子,都要说祝长辈们万事如意、寿比南山之类的话,才能拿到压岁钱。不过,拜年的目的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大家能够在新的一年里能够更好地生活。

元宵节到了,家家做汤圆,到处都能闻到汤圆甜美的味道。

过了元宵节,春节差不多结出了。春节悄悄地到来,又随着我们的欢笑声悄悄溜走。春节,承载着我们的期望与欢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春节的风俗

全文共 742 字

+ 加入清单

过年了!过年了!家家户户忙着贴对联,剃头发,做年夜饭,放鞭炮……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规矩”太多了!有些习俗还很怪,弄得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无奈之下,我准备去问正在贴对联的爸爸。

“贴错了,贴错了!”我看见爸爸将“福”字倒着贴,焦急地喊起来。“没贴错!”爸爸不紧不慢地回答。“那为什么要倒着贴?”我疑惑不解。爸爸解释道:“将‘福’字倒着贴是一种习俗,‘福’倒贴说明‘福’倒(到)了!”“哦,原来是这样!那过年还有什么习俗和规矩呢?”我又发出疑问。爸爸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给我讲解起来。

原来,过年还有一种放鞭炮的习俗,来源于“年兽”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只“年兽”,长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跃出海面到处作恶。有一年一个老人用放炮,穿红衣,贴红对联的方法驱赶走“年兽”,这才得以平静,此后这个方法就流传开来,直至今日。

听完爸爸的讲解,我这才恍然大悟。我又问爸爸:“为什么理发要赶在二十七呢?”“哦,民间有一条俗语,叫‘二十七,剃精细,二十八,剃傻瓜!”“原来是这样!”

我又发问:“那为什么要大扫除呢?”爸爸说:“大扫除是为了扫除一年的晦气!这是好兆头!”“那为什么送礼全送橘子啊?”我又不懂了。“这是因为啊,橘子的‘橘’字与‘桔’意思相同,而‘桔’和‘吉’又很相近,大家在新春佳节用橘子相互馈赠求个大吉大利!”“原来如此!”爸爸又说:“还有‘接财神’这一习俗。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在财神生日到来的前一天的晚上,各家各户办酒席,为财神爷过生日。”我这才全明白。

今天我知道了很多过年习俗的知识,不过我觉得太迷信了!但这又仿佛是一种乐趣,只要快乐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

同学们,我对“年”的习俗收获很大,可我不知你们的收获,若有更新奇的,快来告诉我吧!我先在这里祝你们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春节家乡风俗的

全文共 382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春节刚刚过去,过年期间我看到许多户人家的门上都贴了倒过来的福字,我家也不例外。这是为什么呢?我问妈妈,可妈妈也说不清楚,后来,我在书上看到,关于倒贴福字还有由来呢。

明太祖朱元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一个福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的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侄了。皇帝听取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璋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

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春节风俗作文650字

全文共 749 字

+ 加入清单

过年的前几天,街上的人们纷纷涌入商店购置年货,我家也不例外。我们小孩最喜欢过年了,因为过年有许多好吃的了,好玩的,有新衣服、新鞋子,还有压岁钱。

腊月二十七,妈妈就开始准备做好吃的菜肴了,那天晚上,我在妈妈的指导下,我还亲手包了几个饺子,包出的饺子形状像古代的元宝。听爸爸说,过年吃饺子寓意财运滚滚。

大年三十,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今年我家的春联是我爸爸写得。爸爸说:“春联就是古人把心中美好的祝愿或心愿写下来贴在门上,代代相传就形成了贴春联的习惯。”那天,我和爸爸合作贴得春联,我粘胶,爸爸贴,我帮他看方位,我们贴得可细心了。然后,我们一家三口来到爷爷家过年,这时爷爷也正在贴春联。一会儿,亲人们都回来团聚了,我高兴地一蹦三尺高。我看见爷爷点起两只红蜡烛,桌上摆了几个菜,又斟酒又夹菜,可板凳上一个人也没有,爷爷说是请老祖宗吃饭,然后到楼下烧纸钱,放鞭炮。开始吃年夜饭了,外面的爆竹噼噼啪啪声此起彼伏,这些都是祭祖放的鞭炮。年夜饭一结束,我们小孩子都收到了长辈们给我的压岁钱。听说,这个压岁钱是有来历的。传说,古时候有一种小妖,名字叫“祟”,每年的年三十夜里出来害小孩。人们怕祟来害孩子,就点亮灯火团坐不睡,称为“守祟”。有一家夫妻俩老年得子,视为心肝宝贝。到了年三十夜晚,他们怕“祟”来害孩子,就拿出八枚铜钱同孩子玩。孩子玩累了睡着了,他们就把八枚铜钱用红纸包着放在孩子的枕头下边,夫妻俩不敢合眼。半夜里一阵阴风吹开房门,吹灭了灯火,“祟”刚伸手去摸孩子的头,枕头边就迸发道道闪光,吓得“祟”逃跑了。第二天,夫妻俩把用红纸包八枚铜钱吓退“祟”的事告诉了大家,以后大家学着做,孩子就太平无事了。 因为“祟”与“岁”谐音,之后逐渐演变为“压岁钱”。

但那晚,我早早的睡了,直到被人们迎接新年的鞭炮声吵醒。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春节风俗的主题作文

全文共 353 字

+ 加入清单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有很多,比如:过年放鞭炮,重阳节登高等。

我们中国人最为重视的一个传统节日。。。。。。。对,是春节

过春节的时候大家都要贴对联、贴福字,还要倒着贴,意思是幸福来到了我们身边。春节吃饺子。饺子是“交子”的意思,是旧年向新一年的过渡和交替。古人以前还会包一个钱币在饺子里面,谁第一个吃到钱饺,谁就会在新一年中有福气,可现代人觉得钱币太不卫生了,就改为包糖了。。。。。。

过春节为什么要放鞭炮呢?原来在很久很多久以前有一只年兽每到过年就来吃人了,一次能吃一村子的人呢!大家可怕它了!有一年,年兽又来吃人了,大家都跑到昆仑山。这时一位年迈的老人却拿来红纸做春联,拿来稻草做鞭炮,还拿来蜡烛做灯笼,年兽一看见这些东西吓得魂飞魄散。从此,年兽再也不敢到人间来了,但人们怕它再来人间吃人,便在大年初一放鞭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彝族春节风俗作文

全文共 584 字

+ 加入清单

彝族服饰,各地不尽相同。凉山、黔西一带,男子通常穿黑色窄袖右斜襟上衣和多褶宽裤脚长裤,有的地区穿小裤脚长裤,并在头前部正中蓄小绺长发头帕,右方扎一钳形结。妇女较多地保留民族特点,通常头上缠包头,有围腰和腰带;一些地方的妇女有穿长裙的习惯。男女外出时身披擦尔瓦。首饰有耳坠、手镯、戒指、领排花等,多用金银及玉石做成。

彝族生活中的主要食物,大部分地区是玉米,次为荞麦、大米、土豆、小麦和燕麦等。肉食主要有牛肉、猪肉、羊肉、鸡肉等,喜欢切成大块大块(拳头大小)煮食,汉族称之为“砣砣肉”。大、小凉山及大部分彝族禁食狗肉,不食马肉及蛙蛇之类的肉。彝族喜食酸、辣,嗜酒,有以酒待客的礼节。酒为解决各类纠纷,结交朋友、婚丧嫁娶等各种场合中必不可少之物。

彝族的房屋结构有的地区和周围汉族相同,凉山彝族居民住房多用板顶、土墙;广西和云南东部彝区有形似“干栏”的住宅。

各地彝族盛行父系小家庭制,幼子往往和父母住在一起。妇女地位较低。遗产由诸子平分,绝业一般归近亲所有。彝族历史上盛行父子连名,此俗在凉山彝族居民中一直继续到建国前。一夫一妻是彝族婚姻的基本制度,娶媳需付较高的聘金,交错从表婚比较流行,夫死实行转房。建国前云南部分彝族地区还保持着公房制度,凉山彝族保持着严格的等级内婚。历史上彝族多实行火葬,建国前,凉山及云南沿金沙江一带居民仍行此葬俗。其他地区自明、清以来逐渐改为上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彝族春节风俗作文

全文共 414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彝族,除了人人知晓的火把节之外,那就要说祭龙节了。

彝族的祭龙节即“花脸节”。丘北的彝族群众把农历的二月的第一个属蛇日或猪日定位祭龙节的起始日。每年都要举行比汉族的春节还要热闹的盛大节日活动。寨子里的老人向各户分摊分一些酒肉,每户都由一名男子携带,先有毕摩率领全村的群众举行祭山神、祭树神的活动,参加者都在神树前野炊。

男女青年在村头河边,一边互抹花脸,一边对唱情歌。村中还举办摔跤,斗脚架、唱山歌、跳民族舞、挝脚架、爬树等盛大活动。

在节日期间,那个人的脸被抹得越黑,吉祥和幸福就会降临在哪个人的头上,他的庄稼就会长的好,丰收多,做任何事都心想事成。

丘北彝族的祭龙节一直延续至今。随着国家AAA级风景区的发展,丘北县政府把祭龙节定位丘北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每年都举行祭龙节已经成为丘北民族的代表了。

“百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们还要继续去了解其他的民族和风俗与习惯,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拓宽自己的视野。那就让我们快快行动起来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三年级春节的风俗

全文共 582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是一个泱泱大国,更是一个文明古国,她那无比灿烂的中华文化更是绵延了五千年之久,辽阔的疆域造就了各地不同的风土人情。

而我的家乡,素有“江北小苏州”之称的济宁,也有很多风俗习惯。

每当过年时,人们都会穿上新衣、新鞋,以新的面貌迎接新年的到来,北京的舅舅一家也会赶回来过年。终于到了大年三十这一天,只有这一天是这么的与众不同,平时车水马龙的大街上如今空空荡荡,家像一块吸铁石把人们吸附在它的身边,千里万里遥远的儿女们都要赶回家过年,人们都在为团聚忙活着,有的剁肉馅、有的擀皮子、有的包饺子,而爷爷在准备给佛祖与祖先的供品,即是祭奠也是能多讨吉利。我还会在饺子皮中包上糖,传说谁吃到,他这一年都会甜甜蜜蜜,幸福快乐!而姥姥如果发现自己碗里有糖饺子总会悄悄夹到孩子们的碗里鼓励你多吃,而谁吃到就会兴奋的叫起来,大家也为他高兴。

吃完饺子,全家人都会坐到沙发上看电视,每年的春晚成为全中国最关注的节目。接近12点了,新春来临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响了起来,预示着新的一年里红红火火。

俗话说,正月十五前都是年。正月十五元宵节的传统是看花灯、吃元宵。如今又增加一项新的项目——放许愿灯,特别是今年中国的元宵节和西方的情人节是同一天,公园里满是放灯的人,天空中密密麻麻的升起了一盏盏灯,像满天的星斗那么壮观,映亮了整个夜空。

民俗民风,就是我们生长的血脉,是我们心里抹不去的最美好的回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春节的风俗习惯

全文共 669 字

+ 加入清单

按照我们家乡的习俗,春节就是在除夕那天开始的。到了除夕,家家户户都忙碌起来。大人们要上街买很多菜和零食回来,还要打扫卫生,而且家家户户都要贴上对联和红艳艳的“福”字。有一些人家帖的是倒“福”,有一些帖的是正“福”。我就问妈妈:“为什么有一些家是倒“福”呢?”妈妈笑眯眯地说:“倒“福”和正“福”都是一样的,它们都是代表福气来到了。”妈妈又对我说:“除夕要守岁,不到十二点是不能睡的。守岁,就是全家人要在除夕的夜晚用虔诚的心守住平安。”午夜十二点整,家家户户都放起鞭炮和烟花,顿时,整个城镇响声四处,真是震耳欲聋,热闹非凡呀!

到了正月初一,爷爷.奶奶会煮我们最喜欢吃的东西,比如:龙虾.虾菇.螃蟹.海蛰皮.虾.跳鱼等。吃过了饭,小孩子们都要去给长辈们拜年,拜了年,长辈们会给小孩子们压岁钱,有的孩子会拿钱买玩具,也有的会把钱存起来,将来再买学习用品。拜完了年,大人们就要上寺庙去进香。在我们老家有很多寺庙,每个寺庙都要进香。等大人们进完了香就会带着小孩子去游乐园.公园等。正月初一就这样过了。到了元宵节,是我们家乡最热闹的一天,也是我们小孩子最渴望的。最欢喜的时刻到来了,因为家家户户都摆上了年货,每家都要杀鸡来拜神,桌子上堆满了糖果点心等之类的东西,小孩子都喜欢吃的,有一些嘴馋的孩子会忍不住偷一个吃呢!让孩子们开心的不止这个,是在公庙上,摆着许多各色的旗子,让人来拿着,干什么呢?

对了,就是游村,还有醒师,每逢家节,都有机会的,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风俗习惯。春节过后,小孩子们要上学了,大人们也去做平时该做的事了。我真是难忘家乡的春节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春节风俗作文650字

全文共 691 字

+ 加入清单

大年初三,在我的家乡——西宁,太阳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脸,阳光明媚,暖意照耀着大地。已有60岁的二姨姥姥带着我从南宁来西宁玩的宁宁弟弟、我还有几个表哥去互助参加首届“冰雪节”,哇!那里到处都是厚厚的雪,一眼望不到头,到处洋溢着欢歌笑语,到处都是祥和的景象,在这儿我懂得了什么事浓浓的亲情。

从西宁到互助,一个多小时的路程我并不感到无聊和寂寞,二姨姥、大姨一直在逗我们开心,表哥也处处让着远道而来的我和宁弟,车里充满了欢笑声,不知不觉就到了目的地,因为还要走一公里的雪路,为了不让这段路变得漫长,二姨姥首先发起了攻击,只见她从厚厚雪地上抓起一把雪打向东东哥哥和我们,东哥为了保护唯一的女孩子——我,也向最亲爱的二姨姥、大姨发起了进攻,不一会我们就乱成一堆了,你打我、我打你的,嘟嘟哥哥抓了一把雪直接塞进东哥的脖子,我和宁弟满身满头的雪,就这样到了冰雪乐园。啊!好漂亮啊,从没看到这么美的雪景,都不知该怎样形容了,五彩的冰雕的各种动物、人物头像、白雪堆得城堡、冰盖的山林,那么的壮观。这时二姨姥买来了门票带着我们玩各种游戏,在滑雪时,二姨姥紧紧地把我扶到高高的冰台,可我刚上去还是摔了个大马趴,二姨姥心疼坏了,一个劲的问我摔疼了吗。再玩什么游戏时我都有了一个保镖哥哥,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在意犹未尽中我们不得不回家了,回去的路上二姨姥给我们看照片,这时我才发现每一张照片都是我们开心的笑脸,而没有大姨、二姨姥及开车的舅舅,是啊为了给我们快乐,年迈的长辈们却忙得满头汗水,我的心顿时感到暖暖的。

亲情就是这么简单、这么不经意间流露,一杯水、一句话、一个细小的动作,无不体现出亲情,简单而又温暖。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六年级第一单元春节的风俗

全文共 757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我最喜欢的节日。现在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春节习俗,春节的习俗有贴春联,包饺子、吃元宵、扭秧歌、舞龙灯、灯展、逛庙会等等。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贴上一幅大红春联,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大年三十晚上全家围在一起吃饺子,饺子里面还包邮硬币,谁吃到硬币饺子预示谁有好运。春节晚辈给长辈拜年时,长辈要给晚辈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晚辈收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紧接着又迎来了热闹非凡的元宵节,正月十五早上,家家户户都要吃元宵,象征着团圆、幸福、安康。每年的元宵节都有舞狮舞龙、扭秧歌等文艺表演,场面真壮观。晚上人们不约而同地走向了中心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盏盏红彤彤的小灯笼,还有用灯光做成的各种动物造型,在灯光的照耀下,显得栩栩如生、好像在人群中游动。

春节习俗最有趣也是最有收获的就是逛庙会,正月十六上午,大约经过四十分钟的路程,到了我的老家去赶仓颉庙会,庙会上人山人海,在碧波荡漾的人海里,一只调皮的小龙在追逐着一颗宝珠,那宝珠好像故意戏弄小龙,小龙怎么也追不上,随着人们的摇旗呐喊,我知道这是在舞龙灯呢,看得我心花怒放。

没等我看够,就随着闹嚷嚷的人群来到了小吃摊旁,忽然,一阵香味扑鼻而来,我不由得吸吸鼻子,各种美食让我看得眼花缭乱。有新疆的羊肉串、老北京的陶葫芦、天津的大麻花、开封的灌汤包、清热润肺的雪梨汤……我舔舔口水,一种.种、一样样地吃,什么也不用想,尽管吃,一直吃到撑,真是饱了口福。

另一旁石工艺品的摊位,每件看上去都精雕细琢,有小猴上树、孔雀开屏、嫦娥奔月等等,每一样都那么晶莹剔透,每个都让我爱不释手。

还有儿童游乐园,过山车、海盗船、蹦极、魔鬼世界等等好多好玩的项目。

这次逛庙会,既饱了眼福,又饱了口福。春季还有许多习俗,我就不一一讲了,春节的习俗真有趣!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