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uld not connect to memcache and try to use file cache now!
2024扶贫工作民情日记 - 开学吧

0

党员三进三帮民情日记推荐20篇

浏览

2967

作文

435

2024扶贫工作民情日记

全文共 894 字

+ 加入清单

驻村工作已经五个多月了,作为一名扶贫驻村工作队员,精准扶贫是一项崭新的工作。如何贯彻落实好贫困村的脱贫目标任务和目标责任,如期摘帽?在村级基层工作中既要宣传贯彻好国家的扶贫方针、政策和惠民政策,又要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怎样做好群众工作呢?通过在基层驻村5个月对扶贫工作的学习、认识和思考,我认为,在精准扶贫攻坚中要成为一名好干部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必须在基层坚持学习。用理论学习武装自己的头脑,丰富自己的知识和认知。

二是一切学习都来源于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向群众学习并指导好群众工作,让我真正理解这句话的含义,理解了“府下身、静下心、向基层干部学习和向群众学习”的真正含义。在基层,只有带着感情,谦虚谨慎的去学习,才能指导好农村工作,包括干群关系、工作方法和实际效果,基层干部和群众是我最好的老师。

三是基层群众工作,要落地气。要经常去与群众拉家常,做群众的知心人,让群众放心;要有亲民爱民为民之心;要想群众所想,盼群众所盼;需要加大对广大群众的国家方针、政策的宣传和正确引导;带领群众,特别是党员干部带头,解决大家所关心的实际困难。

四是基层干部要认真履职,做一名好干部。(1)以较强的责任心和担当精神,履好职用好权,要有仁者之心,急百姓所急,想百姓所想,成为老百姓的贴心人,办事公道正派;(2)做到行为正,办事公,处事明;(3)抓感恩教育,引导好群众,做到对经济发展和设施建设的了解和支持;(4)结合“两学一做”教育活动,讲正气、树新风,做合格党员,教育和带领群众,促进经济发展;(5)严格依法办事,公道正派,清正廉洁;(6)要讲团结,讲奉献,发挥好领导班子成员作用;(7)想办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和文化建设。

五是工作要有思路,大胆发展,要有敢于创新的思路和担当风险意识。查找至今尚未脱贫的原因,有针对性的带领群众找致富办法,引领群众脱贫奔小康。

这是我扶贫驻村5个月来对如何做好群众工作的一点粗浅认识和体会,村级群众工作是我的弱项,我会加强学习,借鉴经验,协助扁里村“两委”贯彻落实好脱贫攻坚的各项措施,我相信,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扁里村的脱贫摘帽指日可待。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联村联户民情日记

全文共 634 字

+ 加入清单

深入联系户进行摸底工作

为认真贯彻省、市、县、镇“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会议精神,2月27日我深入自己的联系户南川村张彦平家中,详细了解情况。当踏进他家门的时候我心灵一种震撼,他们竟是如此的热情,他们的他们渴望富裕的眼神,那稀疏的胡渣子,都留下了沧桑岁月的痕迹。

我一边很认真的讲着这次行动的有关精神,首先让他们知道什么叫“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其次讲述了这次行动的最终目的。一边了解着张彦平家的基本情况。

户主张彦平,现年31岁,全家3口人,母亲张娥娃,现年62岁,女儿张雅轩,今年只有4岁,张彦平因和妻子脾气不和去年离了婚,家里基本没有土地,全家靠张彦平在县城打零工维持生计,家里有房屋4间,全家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母亲张娥娃经常有病,患高血压,基本上就是个药罐子,女儿张雅轩在南川上幼儿园。最后我相互记下了电话号码。在全面了解了贫困户家庭组成、经济收入、生活情况、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后,针对实际困难制定了帮扶计划。一是针对其母亲经常患病,我联系了中医院的一个医生(是我的朋友),叫不定期的给她检查,二是给张彦平介绍媳妇,这是最根本的帮扶,找到媳妇后,媳妇可以料理家里的事情,张彦平就可以长期去外地打工挣钱,这样家庭的贫困面貌就会逐渐改善。三是经常去他家给女儿张雅轩辅导学习,并且让家长重视孩子的学习,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孩子的学习是头等大事,把孩子的教育抓好,等将来孩子考上大学,毕业后再给联系个工作,这样家庭的贫困面貌才会从根本上得以转变。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民情日记

全文共 891 字

+ 加入清单

9月11日,xx县民政局的领导及干部,还有清水河镇的民政干事找到工作组,落实李得海老人军人生活补贴的事,由我带路,我们一同来到李得海老人家。

现住清水河光明路2巷的李得海,1934年10月10日出生,回族,丧偶,农业户口,户口在宁夏泾源县香水镇,现在靠捡拾垃圾为生。1951年2月由平凉参加抗美援朝人民志愿军,被分配在平凉自立团独立营四连二排当兵,后调往宁夏泾源县公安队工作,1987年前往新疆至今。1998年5月,李得海在原宝地对面住的两间砖木房屋,因规划要求搬迁。2011年李得海居住的房屋因失火不能居住,经社区、镇民政办协调区镇党委,通过抗震安居资金新盖一间20平米砖木房,居住至今,老人生活条件十分恶劣。工作组先后两次进行了慰问,在入户走访时,李得海老人向我们反映了他生活补贴的事,老人说:“生活补贴我一直都没有领,你们工作组能否帮助解决?”

问老人:“老家有亲戚吗?是否他们在领?”

老人却始终回避老家宁夏的亲戚不谈,说起三宫及大西沟亲戚的事,但工作组却把这件事记在了心里,向县民政局咨询了这方面的知识,并经协调,由县民政局向宁夏泾源县民政局发函同意将老人的老军人生活补贴(每月525元)转至xx县发放。今天县民政局到老人家来,主要是落实老人是否前面领取生活补贴,如果没有领取,将协调宁夏泾源县纪委帮助协查。

说话间,这时旁边的一位邻居走了过来,告诉我们:听父辈说起过,钱一直由他老家得智障的儿子在领取。于是给老人讲:“我们已经调查了,是您的儿子在领取您的生活补贴,对吗?”。最后老人终于承认是老家的儿子在领生活补贴的事。

问老人:“从您儿子那里把补贴追回给您,好不好?”

老人说:“钱都花了,我不要。”

问:“现在把您的补贴转到xx县清水发放可以吗?”

老人说:“这好得很!”

告诉老人:“您是否愿意回宁夏老家,民政局有救助站可以免费送您回家的。”

老人说:“我不回去,我喜欢新疆这个地方!”

几经周折,李得海老人享受老军人生活补贴的事情终于有了眉目。工作组帮助老人办理了农村信用卡,并写了申请,并由县民政局将其身份及申请有关资料邮寄至宁夏泾源县民政局,相信不久,老人就会尽快享受到生活补贴。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慰问老党员民情日记

全文共 1259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单位为庆祝建党92周年展开的系列活动之一,到挂钩扶贫村慰问党员并列席参加老屋村党员民主生活会,同时到村开展调研工作的好日子。上午8时,我们准时出发。

7月的巧家是碧绿的,而昨夜大雨过后的清晨更是清新而翠绿,柏油路两侧尽是郁郁葱葱的树木和绿油油的庄稼。刚出城不久,我们都不约而同地打开了车窗,尽情享受着自然界赐予的夹杂着各种绿叶植物清香的湿润气息,感觉格外舒适。脚下的这条公路和两边规划得整齐划一的房屋,我亲自见证了从天堑变坦途的建设过程和新农村发展建设的点点滴滴,这一切让我感受到了在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城市和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体现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农村建设的巨大促进作用。

行车一个小时左右,我们到达了老屋村。首先要去的是海子社老党员普朝荣和李发元家进行慰问。现年74岁的普朝荣已有 35年党龄,曾担任老屋村支部书记18年。现年86岁的李发元已有58年党龄,1950年参军,并参加过剿匪战争。刘松院长亲切地与两位老人拉起了家常、谈党的发展史,并向他们了解对十八会议精神的掌握情况。他们表示现在农村的政策一天比一天好了,这都是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为自己作为一名党员深感自豪。刘松院长还亲自向他们送上了党章一本,慰问金200元,并祝愿老党员健康长寿,希望他们继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离开了两位老党员家,我们走到了村里的田间地头,看到田地里的玉米等庄稼长势非常喜人。老屋村谭支书带领我们实地查看了我们单位出资帮扶种植的玉米样板科技种植示范地,样板地里的玉米苗长势比其他地块的玉米明显更好,叶肥杆壮。谭支书说:这几年实施的示范地给当地群众科学种植起到了很大的引导作用。

到村公所后,我们将带来赠送给村公所的一面党旗,一幅入党誓词牌匾挂在了村党员活动室的墙上,整个活动室骤然给人以焕然一新的感觉,更重要的是这是我们每一位共产党员心中的精神指引。当看到这鲜艳的红旗和庄严的誓词,作为一名党员,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在谭支书的主持下老屋村召开了党员民主生活会,我们给参会党员每人发送了一本最新修订的党章。之后,刘院长带头同参会党员一起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建党92年以来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骄人成绩,学习了云南省委关于党的群众路线“四群”教育实践活动会议精神,还结合近年来巧家县农村干部职务犯罪情况作了拒腐防变警示教育。指出作为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要切实起到基层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要时刻站在对党负责,为人民服务的高度上,大力支持党委政府政策,提出好的发展建议。参会党员纷纷表示:感谢法院这些年来对老屋村的帮扶,老屋村人民受益很多,今天刘院长带领我们学习了文件,还给我们赠送了党旗、入党誓词和党章,意义重大。党员们结合个人实际,畅谈了自己对党的认识和感情,提出了如何发展和创富的建议。并表示在今后的实际生活中一定要发挥好一名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帮助老屋村谋动经济发展,努力化解社会矛盾,争创和谐富强的新农村。

会上,在老屋村谭支书的带领下,全体参会党员举行了入党誓词宣誓活动,重温入党誓词,时刻不忘身份和使命,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村干部走访贫困户民情日记

全文共 1064 字

+ 加入清单

4月13日,我办的全体班子成员,一早就乘车到马迹塘镇的九岗山村进行民情调查。

八点过几分,我们就到达了九岗山村与村干部会合。顿时,天开始下雨,在支书的带领下,我们脚踩着满是泥泞的山路,冒雨前行,走访了全村的近百户农家,听取了群众的反映、意见和建议,同时对该村的重点困难户进行了走访。

通过走访,让我们真正感受了生活在农村最低层的农民的清贫和困苦。他们的现状需要改变,他们的贫寒需要温暖,他们的心里喝望关怀。我是带着一颗沉重的心走访完这些特困户的,他们的可怜,他们的无奈,他们充满救助的眼神……,至今都留在我的记忆里。

九岗山村金筑二组的杨树春,四十零岁,之前是一个当地小有名气的泥水匠,家境还算可以。好汉只怕病来魔,一场重病,让他这个家彻底垮了。两个未成年的孩子相继失学,到外面打工自谋生路去了,积蓄多年准备建房的近十万元存款,也因病早已花光,现在已是债务累累,年近八十的母亲也是有病在身,就他四十零岁的体弱小巧的妻子承担着这个家庭的全部责任,家里可说是一贫如洗。

我们来到他家,给了他慰问金,并说明:这次大走访民情调研活动是县委、县政府响应党中央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号召,访贫、问苦、抓落实,搞民情调查,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心人民疾苦……这时坐在椅子上的杨树春很吃力地试图想站起来感谢我们,可他的腿己经基本瘫痪,站不起来了,顿时,他哭了。他告诉我们,他病了近六年了,这些年如果没有党和政府政策的优越,他早就没在这世上了。每年县、镇、村三级把他作为重点困难户照顾,不论是平常还是过年,民政的救济、政府的慰问、社会的捐助,他都享受了。他说他虽困难、贫穷,可他却感受到了党的政策的优越与温暖……。

最后,我们离开他家的时候,杨树春硬要他的家人,将一个山间挖的竹笋送给我们,当我们拒绝时,老杨再次流泪了,他说他虽是一个瘫痪了的废人,但他内心里感到了我们是他的亲人,如果我们不收下他的心意,他很难受……看着他种充满救助与无奈的眼神,我怕拒绝会伤了他的自尊,只好连同他的情意一同收下,捧在手里沉甸甸的。我知道,我接过的不只是竹笋,是信赖,是希望,是一份充满着血肉情谊的责任。

我听了他心存感激的话,接过他情重如山的竹笋,我也让他感动了。我想我们的群众是如此的朴实,他们虽在生活的最低层,常伴他们的是清苦、贫寒,可他们知道感恩戴德,他们对我们的党,我们的政府是那样的坚信,那么充满寄望。这样使我更感到作为人民的公朴责任重大,我们的责任与任务,不只是去看望与救济他们,更多的应该是如何关心人民疾苦,带领人民群众改变现状,脱贫致富奔小康。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民情日记走访困难户

全文共 570 字

+ 加入清单

这几天,对村里部分贫困人群进行了走访。通过走访,看到农村贫困人口生活之窘迫,日子之艰难,用触目惊心不为过。反思其贫困原因,有的是受灾致贫,有的是因病致贫,还有意外致贫等诸多因素。虽然贫困人口不能完全代表农村的现状,但他们是农村的一个部分,是最需要党和政府关怀的群体,同时也是应该我们花更多力气去思考如何改变他们的群体。

xxx一家

xxx一家原五口人,自己及爱人均年过四十,三位小孩尚未成年,其中爱人与长女智障,次女现八岁上小学,儿子四岁。故谭家生计全落在xxx一人肩上,而xxx数年前劳动时摔跤致使右腿骨折,因无钱上医院,在床上躺了数月自愈,但骨头生长错位,已部分丧失劳动力。20xx年4月份,xxx的爱人因病逝世,加剧了其劳动负担,虽家有二亩土地,但维持生计亦比较艰辛。

xxx目前享受农村低保政策,农忙时村干部也时常帮助,属于开发难度较大的贫困户。

这些贫困人群,只是广大落后山区当中的一个缩影,不管是意外致贫、因病致贫、意外灾害致贫、学生供养致贫,还是其它原因的贫因,我看到的是各有不同的心声。对于无劳动力、有心无力改变现状的贫困者,除了最低生活保障,他们希望更多的社会福利机构、社会保障机制能够把触角触及到这些角落;对于有一定劳动力的贫困者,他们更多是希望有政策的支持,或者在政策的执行过程中更有效率、政府言而有信。

更多热门日记文章推荐:

展开阅读全文

篇6:2024春节慰问民情日记

全文共 1034 字

+ 加入清单

年初局党委分工,由我分管点村精准扶贫工作。根据驻村工作组的报告,由于太子庙镇金孔村和金安村合并成新的金孔村,我们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又新增了四户贫困户需要走访结对。今天,无会,正好手头的工作也不多,决定下村走访,尽快了解户情,明确帮扶责任人员,制定相应的帮扶措施。

简单的吃过早餐,和本局驻村工作组的运喜、明波两位同志,从县城出发,大约40分钟车程,就到了金孔村,没有和村里的负责人打招呼,我们直接入户走访。

我们今天要走访的四户人家分布在灼元和跃进两个村民小组(其中灼元3户,跃进1户)。首先,我们到了贫困户李盈波家。这是一个五口之家,住的虽是两层小楼,但一直无钱装修,还是毛筒状态。

屋内陈设也很简单,除了一些基本生活必须品外,几乎没有一件象样的家用电器。户主李盈波45岁,皮肤黝黑,是个土瓦匠,刚从医院照顾体弱多病的妻子回来,看上去显得很疲惫。一对双胞胎儿子15岁,今年初中毕业,双双考入县第二中学,都不在家,为了挣学费去打暑假工了,老母亲70多岁了,身体还算硬朗。

全家劳动力就李盈波一人,仅靠其在附近打零工的收入维持全家生计,日子过的十分艰难。根据精准扶贫五个一批的原则,考虑将其纳入发展教育脱贫的范畴。

从李盈波家出来,又先后走访了李仙付和黄启兰两户,这两户情况差不多,都是因病致贫,好在家中还有其他劳动力,负担也不是很重,可考虑将其纳入社会保障兜底脱贫的范畴。

从灼元村民小组出来时,天空下起了小雨,原本不好行走的乡间小道更加泥泞,经过十几分钟的颠簸,我们到达了此次走访的最后一户---黄国喜家。

黄国喜今年34岁,家中有6口人,本人及妻子吴美芳都有智障,儿子黄玄智力正常,今年已经6岁了,还没有上户,眼看就要上小学了,一家人因此十分着急。

原来,黄国喜的妻子吴美芳未达到法定结婚年龄,一孩属于计划外生育,按政策要缴纳一万多元罚款后才能上户,这个原本就贫困的家庭实在无力承担,小孩的上户问题也就久拖未决。

从黄国喜家出来快近晌午,闻讯赶来的村支书极力挽留我们在村里就餐,我们谢绝了支书的好意,匆匆赶往派出所了解小孩补上户口的相关政策。

在得知我们的来意后,派出所相关负责人表示,时间长了,有困难,但也不是一点办法都没有。我暗想,困扰黄国喜一家6年之久的小孩户口问题也许有望得到解决。

走访结束后,我回到办公室,将走访中发现的问题重新进行了梳理,将黄国喜小孩的户口问题列为首要解决的问题,即使困难再大,我也要想尽一切办法,争取让黄玄小朋友新学期也能和其他孩子一样开开心心去上学。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扶贫帮扶民情日记

全文共 422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天气预报为大风蓝色预警,电话及时通知帮扶对象,把代牧的羊群赶到避风的山洼,防止羊群走散丢失…“

“今天气温回升,协助扶贫户抢抓墒情,及时播种 …“

如上记述摘自石人子乡农技站扶贫帮扶干部工作日记的一部分。为进一步开展扶贫对象精确识别和动态管理工作,准确了解和掌握定点帮扶贫困村和困难群众的基本情况,增强帮扶工作的针对性,乡农科站的帮扶干部,详细记录每一户贫困户的基本情况,每一次入户了解到的新问题、新困难, 帮助贫困户出谋划策,寻找联系增收渠道,为他们早日脱贫,解决生产生活当中遇到的困难。

通过“民情日记”,帮扶干部紧盯帮扶村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和民生社会保障等工作难点,以钉钉子的劲头一项一项抓好落实,加快帮扶对象及早脱贫致富。

扶贫工作期间,农科站的干部通过民情日记等方式,事无巨细详细记录驻村情况、群众需求,共记录扶贫工作日记两万余字, 并根据记录协调有关部门提供扶贫资金,切实帮助贫困群众出点子、找路子,获得了困难群众的一致好评。

展开阅读全文

篇8:2024年村干部联村联户民情日记

全文共 206 字

+ 加入清单

6月x日,我带着我县农牧局的同学又来到南坝乡永安村蔡立飞家中,让我的同学从大麦的种植到田间管理过程进行了细致的讲解,并到他家田间进行了实地勘察,对下一次浇水和施肥时间作了科学的计划,让蔡立飞和他的妻子很吃惊。蔡立飞说:“中了这么多年庄稼了,还没先到种个大麦还要这么多文化”,大家听了都笑了。我告诉他说:“我会多带一些有种植、养殖经验的专家来这里为他和村上的乡亲们指导农牧业的发展,也会让他们早日过上富裕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大学生村官民情日记

全文共 1254 字

+ 加入清单

为了进一步加快阳郭镇“美丽乡村”建设步伐,转变干部思想,对照先进找差距、寻求突破快发展。3月15日,我和部分机关干部、村干部随同杨镇长一同来到宝鸡市眉县横渠镇豆家堡村参观学习“美丽乡村”建设。

当我们的车子缓缓驶进横渠镇,周围整洁的村道、整齐的绿化已牢牢吸引了我们的目光,我不禁感叹到:怎么会有环境如此整洁、干净的乡村?当我回过神时,我们已经来到了我们今天参观的目的地—横渠镇豆家堡村。豆家堡村位于宝鸡市眉县横渠镇,下辖8个村民小组,2000余人,当地群众以种植猕猴桃为主导产业。近年来豆家堡村在村党支部书记齐书记的带领下,举全村之力将豆家堡村打造为省级“美丽乡村”。我们一行人在豆家堡村环视了一圈,没有发现一处乱放的“三堆”杂物。经介绍群众都自觉的将“三堆”物资集中起来放到村子的空院子里或者整齐安放在自家的田地里。群众的高素质、高意识着实让我们竖起了大拇指。我们还参观了两户群众家的厕所,由于当地群众环境保护意识强,他们统一将厕所修建在院子后侧,一方面保障了村道的环境整洁;另一方面也利于门前的绿化。

这次参观学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和一行的村干部通过亲眼看、亲耳听和亲身体会认识到了我们镇与横渠镇在建设“美丽乡村”方面存在的差距,为我们镇今后建设“美丽乡村”有了新的启发和新的认识。对此,我个人有以下几点感触:

首先要提高认识,发动群众。“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虽然我们与先进的村子有差距,但不能放任自流,要下大决心、寻找好的出路。应该利用多种方式向群众宣传”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性和意义,只有将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才会形成一股势不可挡的力量。

其次要大力发展经济,优化主导产业。豆家堡村村民以种植猕猴桃为主导产业,当地群众的年收入远远高于我镇群众的年收入,所以我镇必须因地制宜、勇于创新,改变传统的经济模式,发展特色经济,如近年来的核桃栽植就是不错的选择,也可以利用山区的独特地形发展一些高效益的特色产业,如:栽植猕猴桃、白皮松等。只有群众的经济收入提高了,才会有更多的资金和精力来改变居住环境。

再次要创新实干,突破发展瓶颈,寻找新的出路。“美丽乡村”建设是我镇今后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要走出一条“引进来和走出去”的路子,认真总结所学习到的先进经验,因地制宜运用到我镇的“美丽乡村”建设中,不怕困难,鼓励各村主要干部要勇于担当,在大形势面前要敢作敢当,要尽全力带动本村群众投身到村子的环境卫生整治中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将垃圾合理归类,将村道清洁落实到专人,将“三堆”杂物及时清理。只要踏实肯干,就一定能干出特色、干出成绩。同时可以借鉴豆家堡村的经验为每家每户制定卫生合约,合约上明确制定出乱扔、乱放的处罚制度。让群众之间互相监督、互相学习,确保村子的环境卫生有大的改善。

我相信只要我们有决心、有信心、有恒心,提高认识,拓宽思路,真抓实干,勇于创新,调动起全镇群众的积极性,从现在开始行动,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我们阳郭镇的“美丽乡村”建设肯定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乡镇干部下乡民情日记

全文共 521 字

+ 加入清单

通过走访,我们深切感受到党的惠农政策使农村的村容村貌、村民精神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农民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各级政府为农民增收致富采取的种种有力措施使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子更加扎实,愿望也更加强烈。

走访中我们也了解到马圈村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首先是李家乡马铃薯滞销达4375吨。马圈村因离公路较近,交通相对比较便利,因此马铃薯滞销的问题不大,但对于今年马铃薯的市场行情及销路问题,村民、村干部都比较茫然。一些村民认为,去年马铃薯销售价格不好,农民种植的积极性受到打击,种植面积会减少,今年秋后市场行情可能会好起来。其次马圈村村级道路硬化问题亟待解决。马圈村处在山梁之上,沟深山高,通村道路仍是黄土路,平时尘土飞扬,遇到雨雪天气,泥泞不堪,给村民出行及日常生活带来许多不便。此外马圈村因病因残致贫的问题也比较突出,我们走访中看到因病致贫的8户、因残致贫的12户,生活比较艰辛。

走访结束后,我们下乡宣讲小组同乡政府领导干部就以上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讨论,希望政府有关部门加大市场信息预测通报力度,及时发布有关信息,切实做好服务工作。这也是我们宣讲小组此次下乡宣讲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开展“五送五帮五推”活动中将继续予以关注和思考的主要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扶贫工作队民情日记

全文共 1420 字

+ 加入清单

驻村三个多月了,在这些时间里,我跟随村干部基本上走访了东沟村的每家每户,脚步几乎踏遍了村落的沟沟壑壑,收集了不少问题,在跟群众沟通交流过程中,我对如何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也有了很多启发和思考。今天感觉有点儿劳累,但心情很好,思绪还很活跃。一路从农户家走回宿舍,心中想的还是白天那一件件的小事;躺在床上,脑海中浮现的还是那一张张淳朴的脸庞……辗转反侧睡不着,我索性坐起来,提笔写下这些日子以来驻村帮扶的活动见闻和心得……

经过这些日子的相处,村民们对我们的言语间里少了很多顾忌,从一开始的谈话交流时眼神的躲避猜忌到如今主动找我们拉家常谈生产发展想法,从当初的不信任不愿意配合我们开展工作到如今的主动询问扶贫致富相关政策,我们干部和群众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各项工作开展得也越来越顺利。我们工作的干劲更足了,贫困户对脱贫致富的信心也是更坚定了,村民们的信任是对我们驻村干部工作的一种最高的认可,让我越来越感受到村民生产致富愿望之强烈、农村发展前景之可观。现在,无论是在村民家中、屋檐底下或者是田间、村旁小路边,都能看到我们和村民交谈的身影,我们给他们宣传中央惠民相关政策,给他们送去扶贫致富好信息,朴实村民们回报给我们的也都是笑颜和热情。就像今天,我们入户开展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宣讲,征求群众意见,请有意愿的填写搬迁申请书,所有的贫困户们都主动配合。虽然今天入户数量不多,但依然感觉工作很充实。罗昌盛、万法兵等贫困户都谈到了国家政策、家园建设,也都结合各自家庭实际情况谈了发展养蜂、种猕猴桃、易地扶贫搬迁……扶贫工作正一步一步朝前走,正一点一点呈现出它应有的面貌。

农村的问题显而易见,农民的意见更是实实在在的。走访调查过程中,我发现,现在东沟村整体条件改善了,依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念情谷、杜鹃岭、菊花展、庙会等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乡村旅游产业,一些农户开起了农家乐、办起了民宿接待等等,也都慢慢的富裕起来了,有部分贫困户现已脱贫,但依然有很多农户还是很贫困、生产生活很困难。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交通不畅、居住环境差、房屋破烂、内置简陋,家中鲜有像样的电器,而很多贫困户家里都是上有老下有小,或是有劳动力没生产技术,或是劳动力缺乏生活困苦等等,缺乏行之有效的增收途径和实力,抗风险能力极其脆弱,亟需来自外界的帮助。

村民们的所思、所想、所盼,他们的这些生产生活现实问题,我们这些驻村干部都一一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下一步,我要想方设法配合协调东沟村委会去解决这些问题。要不断提高自身能力素质,把各项政策措施研究透彻,细化到点,对照村民发展致富问题,逐项研究,一一击破,提高为民服务的能力;组织和安排好工作队和帮扶干部,尽快完成异地扶贫搬迁政策对每家每户精准扶贫户的宣传讲解,确保政策落实到户;督促协调村委会尽快召开全村异地扶贫搬迁评议会,将评议结果公示全村,接受村民监督;继续开展村容村貌整治活动,为村民创造一个舒适、卫生的居住环境。

精准扶贫,修远多艰;共同富裕,任道重远。东沟村的面貌需要改变,而改变是要来源于东沟村上下一心的实际行动,来源于我们这些驻村干部的真情真心。只有我们这些蹲点驻村的干部真正沉下身子、贴近群众,与群众交心,集思广益,咬定目标不放松,扶贫各项措施才能更好地落地生根,农民才能真正从党的利好政策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信心才会更加的坚定,东沟村也一定会发展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农民幸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2024年新农村指导员民情日记

全文共 1523 字

+ 加入清单

3月31日 星期一 天气:阴

早上,我与杨华和尚支书到叶家坪5组,实地查看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车水马龙的沪昆高速公路南侧,广大群众积极响应政府号召,逐渐从传统的种植玉米、高粱等作物转移到大葱、土豆等蔬菜作物,可以真正做到增收和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益,绿油油的菜叶挂着露珠,仿佛预示了今年又是一个号的收成。

沿着泥泞的乡村公路,尚支书想带我们去看看2012年打下的一口机井,在步行5分钟后,在一块平地中央,一个80公分见方的水泥平台,把一个大碗粗钢管死死封住,尚支书给我介绍了这口井的来历和基本情况,我了解到井深达到95米,日出水达到450吨,如果能把井的作用发挥出来,叶坪村全体居民的饮水和灌溉基本实现全覆盖,目前存在的困难是缺乏安装电力、提灌和配套设置资金,我问尚支书全部建好存在多大的资金缺口,他告诉我至少还得5、60万元,前期协调水利局,他们的答复是也只能解决部分资金,从尚支书期待和忧郁的眼神中,我看到了几分不安。在与尚支书交流过程中,其实我们都很清楚,需要资金投入这么大的一个工程,如果没有项目的支撑,单靠一个单位来投入,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后来,我了解到前次沈书记来村调研,老党员姚子明汇报的水库问题也是如出一辙,在水库建好后,却没有沟渠,每次灌溉,群众得把水泵架到堤坝上,从水库中抽水。这引起了我的思考,水利是农村的命脉,各单位在解决农村用水过程中为何都只做了上篇文章?打了井无设施,修了水库无水渠,农民看到水却不能用,到底是项目本身的问题还是村里的问题,到底是规划的问题还是拍脑门子工程,难道当初设计的时候就只做了一半的预算吗,这些问题不仅造成项目和资金的浪费,还严重的影响我们党和政府部门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真希望农民盼望的水利工程,不要成为伤心的眼泪。(日记

4月9日 星期三 天气:阴

上周,在人防办领导组织召开的驻村推进会上,我汇报了当前叶坪存在的办公经费短缺,办公条件落后的实际情况,刘江年副主任当即协调科研设计所,从紧张的办公经费中拿出部分资金,答应为村购置一批办公设备。由于今天安顺市计划生育工作检查组要来村检查,早晨我提前到村,了解各项准备工作落实情况,对一些工作细节作了进一步强化,确保工作组在检查中不出现问题,在检查组到来的间隙,经征求尚支书、王主任意见,由于去年驻村工作组配置了2台电脑,他们的想法是想添置1台打印机。另外,由于村没有活动场所,每次组织召开人员稍微多一点的会议,基本的桌椅都成了难题,有的站着,有的坐着,显得很寒酸,他们还希望我能为他们解决一套会议座椅,在了解了他们的想法后,我决定尽快将这件好事落实。

上午11点,工作组离开村后,我随即与刘海波站长联系,他所在的毛栗园村需要添置电脑和打印机,我们准备直接赶到贵阳老百姓电脑城,为了节省时间,我们就在电脑城下的牛肉粉点吃了一点东西,在了解了相关行情后,我们挑选了一家性价比比较高的电脑店,在确定配置,装好系统后,我们准备第一时间将所有事情落实,由于叶坪村需要购置会议桌,在贵阳问了就几个厂家,如果他们送货还得多加几百元的运费,我们商量后,觉得还是到平坝县城看看有没有更为合适的。

15:35分,我们装着电脑和打印机,直接奔赴平坝县,由于路线不熟悉,在经历几个回合后,我们终于找到了一家比较大的家具商城,考虑叶坪会议室的具体情况,如果购买整体式会议桌椅,将来办公室搬迁后可能会造成浪费,在电话征求尚支书的意见后,我们综合各方面因素还是觉得组合式的桌椅比较方便适用,当交完预付款,确定好送货时间,走上大街已是晚上7点多钟,沿线昏黄的路灯亮起,我们才奔波在回村的路上,肚子也唱起了“空城计”,为了村里的发展,只要能为村办一些实事,劳碌奔波,也蕴含着无穷的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精准扶贫民情日记模板

全文共 298 字

+ 加入清单

近日,我走访了罗坊村顶塘小组何青华贫困户。经过倾心的长谈得知:她丈夫因一场车祸不幸遇难,成为一位单亲妈妈。在精神和家庭的重压下,要供2个小孩子读书,大儿子在赣州读技校,小儿子在站塘初中就读。生活来源只靠政府的低保和做一些零星衣服活维持生计,其本人身体时常欠佳。

我听完后,深深地长叹一声:是呀!人生的道路是坎坷的。我打起精神安慰和鼓励她做一个坚强妈妈。同时宣传了可以申请贴息贷款3至5万元、种植养殖等方面的扶贫惠民政策,相信有党和政府作坚强后盾,干部的大力帮扶,生活困难是暂时的,只要孩子一天天长大,日子就会一天天好起来。

回到乡里,我赶紧为其制定了一套切实可行的种养帮扶计划,期待她家早日脱贫致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2024年驻村工作民情日记

全文共 2440 字

+ 加入清单

在寒冷的冬季,我身居闹市,却被周鸿的纪实散文集《驻村民情日记》带回了久违的乡村,心里充满了暖意。该书于2013年11月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2014年6月再版,收录的51篇日记记录了作者一年多的驻村心路历程,既是国务院支持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政策实施两年来新农村的美丽剪影,也是新时代和谐干群关系的最好见证,更是当前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生动实践与写照。

赣州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的主体和核心区域,2010年起,该市以“弘扬苏区干部好作风,建设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赣州”为主题,选派近10万名机关干部进村入户,与228万户群众结对帮扶,成为新时期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有益探索。

周鸿是省作协会员,赣州市委组织部的一名机关干部。2012年4月。他被派驻到省定贫困村——南康区大坪乡上期村开展驻村扶贫工作。这位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对“三农”有着深厚的感情,笔端流露出对农村、农业、农民深情的关切。当他15年后再度回到农村时,看到依旧贫困落后的面貌,不禁慨叹:“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简直难以相信,在基层农村还有那么困苦的百姓。”当看到村民还在用简单的独轮车运粮时,一种“难以言状的酸楚涌上心头”。当看到洪水阻隔了村民与外界的沟通交往时,他觉得那汹涌的端午水直捣其心胸;甚至在秋雨连绵,妨碍土坯房改造进程时,他也忧心忡忡:“密集的雨点,像是落在我的心空,让我隐隐生痛。”

内生于情,外化于行。作者把对农民群众的关心同情体现为他们办的一件件实事好事之中。他和其他驻村干部一道,发挥部门和自身优势,积极争取上级支持,为上期村架设了有线电视,实现了远程教育“户户通”;采取“合作社+公司+农户”的模式,发展“订单农业”,促进全村产业发展和农民的创业致富;改造危旧土坯房,帮助农民“喜迁新居”;开展“大手牵小手”爱心助学,改善上期小村的办学条件;建设了文化广场,打造秀美乡村,丰富村民的业余生活……当村民求医无门时,他主动充当义务导诊员;当村民卖梨难时,他动员朋友上门采购;当“稻香粘2号”出现抽穗迟的异常现象时,他亲自到现场察看,并积极采取亡羊补牢的措施。正如作者所言,“农民是最纯朴,最会感恩,也是最容易满足的”,当他们看到驻村干部真心为民时,村民们都把驻村干部当成最亲的亲人,一旦有什么喜事,比如升学宴、过屋酒、满月酒,一定要请驻村干部坐上席,哪怕是抓到一条蛇,也要让作者分享一杯羹。村民朱祥琚更是满怀激情创作了《蝶恋花》、《满江红》等十首诗词,表达了对驻村扶贫工作的赞颂和感激。这一件件小事、实事,作者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娓娓道来,让我们在平实的叙述中看到了干部作风的转变,干群关系的融洽,感受到党的群众路线在那里得到较好地继承和发扬光大。

当然,作品并没有停留于真实而生动地展示驻村工作的主要做法和业绩,那样很容易成为一本“流水账”,甚至沦为“表功”,缺乏质感和深度。为此,作者还结合自己的经历和学识,站在全局的高度,对当前的“三农”问题进行了理性思考,其中不乏新颖独到的见解。他深有体会地指出,“做农村工作,其实就是做农民群众的工作;解决‘三农’问题,首先要处理好与农民群众的关系问题。”针对农村超生和农民占用耕地建房屡禁不止的现象,他直呼“农村违法岂能一罚了之”。对于粮食直补、农村医保、新型农村社保等惠民政策,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农民从中得到的实惠和利益被大打折扣,并进行了原因分析,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对于乡村干部队伍建设问题,他提出要为这支党执政的重要依靠力量鸣冤正名,“我们不能让他们流汗又流泪,操心有伤心”。对于农民这一群体,作者一方面给予由衷的赞美,认为他们“就像那满山遍野的艾草,朴实、谦逊、奉献,每一缕清香都沁人心脾,也耐人寻味”,另一方面也对农民传统的小农意识进行剖析,提出应把教育农民、改造农民作为当前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认为“对于农村的公益事业,如果大包大揽,群众在旁边当看客,容易形成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字里行间满含着对农民的深情和对农村脱贫致富的期盼。

在这些“田间地头的思考”中,周鸿运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唯物辩证法,着力对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这一重大课题进行广泛调研和深入思索,写下了《群众工作中的三种意识》、《民意有真假》等言论文章,指出要在思想上重视群众,干群上贴近群众,行动上多为群众谋利益,做群众工作“不仅要坚持原则,更要讲究方法,有的放矢,注重针对性和灵活性”,强调“只有你向群众吐真情,群众才会向你掏心窝。只有群众从内心接受了你,你才能把政策、温暖和服务真正送到群众的心坎里”。他还认为,群众的眼睛不一定是雪亮的,民意有高下之分,真伪之别,因此“对于那些错误的、虚假的民意,我们要敢于说‘不’,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才能真正体现民意,代表民意。”

尤为难得的是,作者的这些思考,不是泛泛而谈,更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理有据,夹叙夹议,融会贯通在整个作品中,建立在实实在在的实践基础之上,因而觉得实在、可信、可行。正是在组建村民理事会的过程中,他感觉到“农村的事要由农民做主”,并从中感受到“农民是伟大的,实在小瞧不得”;正是在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的政策宣讲中,他深深体会到“真正伟大的力量蕴藏在人民群众之中,只有让老百姓懂得为什么要改,明白为什么能改,知道怎么去改,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内生动力”;也是在文化广场建设征地、拔掉最后一户“钉子户”后,他发现不能先入为主地把老百姓当成“刁民”,而应多站在百姓的立场想问题、办事情,尽量满足他们的合理诉求,取得他们的信任和支持,从这个角度来说,“没有拔不掉的钉子,甚至根本就没有要拔的钉子”;更是通过产业路的免费征地这件事,作者强调“没有落后的群众,只有不会做工作的干部”,只有身入,才能心入。可以说,如果没有这段驻村工作经历,没有与农户同吃同住同劳动,没有真正把群众当亲人,与农民交朋友,是难以有这种真情实感,也难以产生出这些富有真知灼见的思想的火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2024年社区入户走访民情日记

全文共 1081 字

+ 加入清单

通过走访了解,我认为南苑社区依靠党员骨干,依靠楼道长,加强社区管理,创出了一些特色,社区管理社会事务是党委政府联系百姓的纽带,在对百姓的服务上,社区工作大有可为。同时我认为社区工作事无具细,要加强对片组民情意见的收集,化解居民矛盾要及时,服务居民要突出重点,特别要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帮助。社区居民有幸福感,归属感,依赖感,社区工作就成功了。针对社区面临的问题,我提出了初步的解决办法。关于社区房屋老旧问题,积极争取维修基金,采取维修和加强管理的方法帮助居民解决困难。停车难的问题将会同职能部门结合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落实年”活动,积极探索开放式老旧小区的停车试点管理,广泛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整理出实用的模式和方法,争取快速解决困难。

第二站,我们走访了超丁村。坐在超丁村村委会的办公楼内,感觉有些怪异,后来才得知办公楼是以前的旧校舍改造的,房屋有一定的倾斜。我当即建议请相关部门来鉴定一下,如是危房,坚决进行改造。对于村里反映的其它几个问题,我也提出了几点建议。特别是超丁村小拱桥众多,年久失修,限制了大型车辆的进出,砖瓦厂关停后,该地块难以利用,影响经济发展。我认为可以结合超丁村农业为主的特色,考虑使用农家乐招商引资的发展模式,发挥历史资源,保护历史建筑,壮大集体经济。

第二天,我又会同小组成员,走访了今胜集团、金属压延厂、热电厂等单位。分别收集了今胜集团有限公司流动资金紧张、金属压延有限公司人才流失严重、塘栖热电有限公司与运河综保拆迁存在矛盾等重大企业发展问题。我要认真梳理和研究这些问题,争取区委区政府的最大支持,尽快给与破解,切实推动我镇实体经济的发展。

二天的基层走访,我深深地感到,要完成区党代会提出的“三大重任”,提高群众参与度和满意度,必须把“进村入企”大走访活动作为推动发展的良好契机,坚持以人为本,做到问情于民、问需于民,必须脚踏实地、干字当头,必须提升执行力,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党员干部,在促进余杭实体经济发展和创新基层社会管理中必须做到“三心”:服务企业要有心,发展实体经济、打造产业余杭,其基础在于企业的发展壮大,企业希望得到政府帮助时,不能推诿扯皮,要尽心竭力做好服务;指导基层要用心,基层工作纷繁复杂,各部门和镇街在指导基层工作时,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上传下达不偏方向,要依据政策,联系实际,帮助指导村一级建制度、强管理、重监管,切记浮皮潦草;解决问题要操心,党员干部代表政府形象,“民心所向,吾之所趋”,对群众和企业反映的问题和自己发现的问题,必须尽心尽力帮助解决,自己解决不了的可以借力,确实暂时不能解决的要做好解释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民情日记走访记录

全文共 654 字

+ 加入清单

2016年4月24日 星期二 晴

今天我们起得非常早,洗漱之后来到村外的小道上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没走多远就听到村支书家门口有人在喧闹,简永宏说:“是不是村民为拉电有什么意见在支书家找事?”。于是我们便往回转,这时村支书家门口的人越来越多,经过细听后才知道是村里好多庄稼发生了病虫害。于是我决定和村支书、村主任一块到麦地里看个明白。一看果真如此,大部分麦子不同程度受害。小麦正在扬花,如果不及时处理,今年就会减产。村民说:“往年也见过闹虫害,但没有今年这么厉害,玉米和小麦同时受害还没遇见过”。村主任说:“我们先跟镇上和镇农技站联系,让他们来鉴定一下,大家先不要着急,该拉电的继续拉电,不能都在这里说,不要影响电网改造工程,电力部门同志事情也很多,不能耽误工期”。我们回到村支书家开了个简单的会议,决定由村支书张少明负责与镇上联系,解决病虫害问题;由村主任李端峰负责带领村民继续搞电网改造工程。

眼看就要收获庄稼了,可是因虫害将要面临绝收,看着农民沮丧的神情,我心里也十分焦急。于是我赶紧给所长打了个电话,让他找一下县农业局,一是让他们提供技术指导,二是看农业局能否减免一些药品费用,三是看所里能否帮助解决一些病虫害防治资金。中午11时,镇政府领导和农技站同志赶到了村里,到田间仔细查看病虫害情况后,立即向县农业局反映了有关情况。经过镇政府和我们运管所的积极协调,下午3时县农业局和镇农技站同志拉着药品来到宽坪村,并在村支书门口当场宣布:农业局这次提供的药品不收费,随后还支援喷雾器。顿时,村上群众乐开了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联村联户个人民情日记

全文共 767 字

+ 加入清单

20xx年3月20日

我局帮扶的xx镇属于全区16乡镇之一,位于秦州区南部,属二阴浅山区及林缘区,距市区80公里,东毗大门乡,西邻礼县盐官镇,北连天水镇,南与徽县麻沿河乡接壤,镇辖28个行政村,116个自然村,179个村民小组,12个镇属单位,总人口41398人,农户8021户,全镇耕地面积91200亩,其中川地4630亩。农民人均纯收入1850元。这些详细资料是翻阅《秦州区志》得知的。这些资料给我传达了2点信息:地域较为偏远,生活水平低下。我联系的帮扶村xx村由4个自然村组成,耕地面积多,人均纯收入才1800元。3月16日,天气晴朗。我和党总支书记唐秀成及其他副局长带领民政系统全体干部深入xx镇3个帮扶村通过入村入户的形式对帮扶对象的家庭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

xx村隶属xx镇的一个行政村,全村共有1195户5473人,耕地面积9200亩。我帮扶的对象户主名叫汪章娃,60岁,小学文化程度,家庭共有5人,具有劳动能力的只有2人,耕地面积只6.5亩。一走进汪章娃的院子才发现,他们住的仍然是土坯房,东西共有6间。家中仅有一些老旧的家具,一台老式彩色电视机。在与汪章娃的交谈中才得知,他们家的收入主要靠庄稼,但庄稼主要解决全家人的吃饭问题。平时的经济收入靠孩子外面打工和家庭养殖。而说起养殖,他说,自己家喂养着一只奶牛,每年可给家中带来4000多元的经济收入。在xx镇,这4000多元相当于5亩小麦的收入,看来发展养殖对于改善农村困难群众的生活是一种不容忽视的高效经济模式。为什么这个村穷就是因为用于庄稼的耕地太多,而养殖种植业太少,群众的生活水平就一直不能突破贫困线。如能多发展养殖项目,在致富方式上打破传统,标新立异,通过新型模式带动村民发家致富应该是一条切合实际的好办法。所以,如能壮大全村养殖业也是对村民生活水平的有效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2024干部帮扶民情日记

全文共 625 字

+ 加入清单

昨天中午从兰州汇报旱情情况回来,下午去了大河乡光华村位于榆木山的牧业点,一年一度畜牧业生产的最关键时期---接羔育幼已全面展开,我去的这一户牧民家的新生羔羊因病死了好几只了,乡农牧业技术服务站的技术人员和村干部已闻信去了,并提取了病死羔羊的病料送动物疫病防控中心实验室化验,正在等待结果。本来我要带一个兽医去的,但无奈的是机关的兽医全部去各乡,村突击打小反刍兽疫疫苗去了,我只能只身前往。接羔育幼才刚刚开始,由于持续的干旱,今年流产也较往年明显增加,这是草原畜牧业的本质决定的,虽然这些年大力发展舍饲半舍饲养殖情况有所好转,但是离彻底改变尚需一段时日。

了解了这一户的情况,反复交代了要注意的事项,留下了我的电话号码,返回到县城已是华灯初上的时节了,牧区居住分散,要做好农牧村工作实在不易。回来后分别安排了应对的措施,一是安排休病在家的一名高级兽医师和实验室一名女同志,明天再去这一家进一步确诊病因,以便对症下药;二是要求包村技术人员近期督促牧民做好消毒等防控工作,三是要求技术人员继续查阅资料交流诊断,尽快控制疫病,减少群众损失。明天要去明花,祁丰,大河三个乡查看小反刍兽疫防控情况,工作的特殊性和最近牧业生产的形势,需要我们到一线去了解情况,帮助开展工作,再说了,我们一线的100多名干部还在加班加点的忙碌在千家万户呢。下去,到一线,到一线的同志们中间去,到牧业点去过一个“”革命”化的春节。

干部职工的表现令我感动,默默的我对你们说一声---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双联双创民情日记

全文共 810 字

+ 加入清单

2012年4月14日 天气:雨

4月12日至13日的两天里,我带着局里帮扶干部第四次来到毛藏乡华山村、毛藏村进行“一对一”的帮扶“对接”行动,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所有帮联干部和他们联系的农户来一次“面对面”的交流,共同商定今年及今后八年的帮扶方向和思路。

根据前面我们干部了解到的情况,以及和乡党委、村支部沟通的意见,我们初步提出了几条脱贫思路,包括修建华山村村组乡村道路修建,发展特色养殖业、改善农牧民用电条件、加大劳务输出及劳动技能培训等,一到村上,我们就与乡、村两级干部及部分特困户代表进行了座谈,仔细询问了大家的最迫切的需求,通报了县局“双联富民”工作前期进展情况,并征求大家对我们初步帮扶设想的意见和建议。

华山村党支部王书记听说我们提到村内道路修建时非常激动地说:“我们村四个村民小组,其中两个就没有像样的路,行路难是困扰我们生产生活的最大难题,多少年来都未能得到解决,如今地税局领导提出来要帮助我们办这件大事,我们全村老少真不知道该怎么你们的帮助和关怀。” 我看着他期盼又感激的脸庞,想着有省、市局领导的关怀和支持,立即答应他一定将村上的困难和问题带回去,认真加以研究,并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逐步解决。

座谈会后,我们的干部分别深入各自联系农户中,送去准备好的帮扶物品和资金,填写民意调查表,并发放了填写好联系干部姓名、联系方式的“民情连心卡”,方便联系户随时联系。每个联系干部都与各自的联系户结成了“亲戚”,他们在面对面的交流中,倾听老百姓心声;在心与心的交融中,感知老百姓的冷暖。

两天的入户结束了,毛藏乡乡亲们的勤劳、善良、朴实让我印象深刻,他们缺技术、少文化、短资金的现状让我感触颇深,他们对改变生活的美好目标和十足信心让我久久感动。这次走访“对接”,我感觉自己身上的担子更加重了,一定要帮他们找出路、想对策、增收入,帮助他们脱贫致富,最终奔向美好小康,这是我们帮联单位和干部未来几年必须要做好的一件头等大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民情日记

全文共 1167 字

+ 加入清单

阳春三月,乍暖还寒,人们小心翼翼地增减着衣服,生物钟一大早准时将我从睡梦中催醒,一骨碌从床上爬起,到隔壁把宝贝女儿叫醒,想起昨天办公室通知今天上午要到石牛乡开展“二对一”帮扶活动,穿好春秋制服,早早往办公室赶,一路上发现同事们大多穿着夏装,有个别胆大的甚至穿起了短袖制服,才知道自己过于谨慎出了个不大不小的洋相。

八点整,准时从县局出发,一路上拿着“二对一”人员名单,盯着我名字后帮扶对象木山村赵梅秀一行字看了又看,心里头想着她是个什么样的人,家里面到底有多贫困,正在胡思乱想中大伙都下车了,原来到了石牛桥亭责任区,简单寒暄后,大家在乡镇干部带领下向帮扶对象家出发。和我结对帮扶的乡镇干部叫罗立军,是一个当过兵,身材魁梧的年青小伙,性格豪爽,比较健谈,一路上顶着有点火辣的太阳,顾不得挥洒脸上汗水,大家骨子里都透着一股好似去打战样的亢奋。这时,村干部罗主任远远地指着前面小山坡上一栋破旧土砖房对我们说,那就是赵梅秀家。走近了发现大门口坐着一个表情呆板,体态偏胖的三十岁上下的女人,罗主任介绍这是赵梅秀的儿媳妇,赵梅秀儿子有点弱智,在永丰城南打点小工,卖点死力气,儿媳是去年买来的,后来发现也有点弱智并且还有羊癫病就退回她娘家,结果娘家人又把她送到婆家并表示已拜堂成亲就是她家的人。走进门后,女主人赵梅秀不在家,罗主任屋前屋后的叫唤着,仔细观察里里外外,家里面除了电灯外基本无其他电器,儿媳妇也穿着有点破旧的衣裳。罗主任又详细介绍了赵梅秀家基本情况,等了一个多小时不见其回来,因同事还要到同村另一帮扶对象家去,只好将民情联系卡和慰问金放到村干部罗主任手中,委托交给赵梅秀并嘱托罗主任转告她今后就像多了一门亲戚一样我会多来走动。

离开赵梅秀家往另一帮扶对象家赶,结果半路上罗主任突然指着对面小山坡上一个正在菜地里劳作的老妇人说:“原来赵梅秀在这边菜地里。”尽管我们的.位置和她还有一段不少的距离,我告诉罗主任一定要过去和她见个面,走到半路她听到罗主任喊她的声音,老妇人忙停下手中农活,三步并作二步走了过来,罗主任进行了简单介绍,我简单说明来意,望着眼前这位已75岁高龄,面貌和我奶奶有点相似的老妇人,握着那双还沾着泥巴长满老茧的手,心里头忍不住一阵莫名刺痛,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她当成新认的亲戚来走动,一定要为这个苦难的家庭多做点力所能及的事。老人诉说着苦难,讲到动情处原本干涩的眼眶里噙满了泪水。临走时,握着我的手久久不愿放松,我一个劲宽慰她说,今后国家惠民政策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好,请她相信日子一定会好起来的。

返程路上,想起诗人艾青写过的一句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今天的经历,应该让我有了更深的理解,我也真心的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少一份浮躁,少一点埋怨,带着爱,带着真情去生活,去回报这片生我养我的热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