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改写游园不值记叙文(20篇)

写记叙文,无论是简单的,或是复杂的都要注意下列几点。下面一起来看看!以下是开学吧给同学们分享的改写游园不值记叙文优秀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用。

浏览

385

作文

89

游园不值改写

全文共 473 字

+ 加入清单

毛子芊

今天早上,一阵阵清脆的鸟鸣声叫醒了我,我从床上坐了起来,看见我家院子里的花五颜六色,有的红似火,有的白如雪,有的黄如金……看着这美丽的景象,我的心情格外好,心想,朋友家院子里的景色也不会比我家的差吧!想到这儿,我立即披上了蓝袍子,穿上了木屐,走出了家门。

在去的路上,许多花花草草映入了我的眼帘,看着这生机勃勃的景象,我更加开心了。

到了朋友家,只见院门关着,我推了推门,门丝毫不动,我又敲了敲,也没有人来开。就在这时,我看见门上有一把生锈了的铁锁,我的心情就像从高峰跌入了谷底一样失望。我想,应该是朋友怕我的木屐踩坏他心爱的苍苔,所以才把我拒之门外的吧!

我正准备离去,突然一支从院内冒出来的红杏吸引了我的眼球,可能是觉得在院子里太挤了,出来透透气,才从院子里冒出来的吧!我看着这支红杏,仿佛看到了院内的景象:有金黄的油菜花,有粉红的迎春花,还有洁白的玉兰花。池塘边,一颗颗柳树爆青了,露出了鹅黄色的嫩芽。

想到这儿,我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随即吟出了脍炙人口的名诗——《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酒泉子改写成记叙文

全文共 298 字

+ 加入清单

钱塘江大潮,是天下最雄伟的景象之一。潮水从农历八月十六日到十八日是最盛的。那天,我去钱塘江边观看大潮,那景象我至今记忆尤新。

当潮水从浙江入海口涌起的时候,远远看去,就像一条银白色的线缓缓飘来。随着潮水越来越近,就像玉城雪岭一般连天涌来,声音大得像雷霆万钧,震撼天地。那气势就像要吞没天空,涤荡太阳,极其雄伟豪壮。令人难以忘怀。

几百个善于游泳的吴国健儿,披散着头发,身上刺着花纹,手里拿着大彩旗潘阆,争相奋力逆流迎潮而上。他们的身影在惊涛骇浪中浮沉,翻腾着身子变换着各种姿态,而旗尾却一点也不被水沾湿。他们凭借这种表演来显示他们高超的技能。

自此之后,我经常梦见健儿们矫健的身影,梦醒之后还觉得心寒。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改写渔家傲秋思记叙文

全文共 422 字

+ 加入清单

秋风萧瑟,风沙团起,阵阵秋风,刮得人 脸生疼,战士们屹立在 风沙之中,或许已经习惯 了 吧?铠甲在 数年 的 征战中早 就 破烂不堪,但单痩的背影依旧挺拔, 於落日余晖,漫天风沙融为一体,却更显得威武雄壮!

远处传来了 大雁的 歌声,他们早知道 秋天 的 来临,南飞越冬了 。

夕阳西下 ,昏黄的 晚霞照在孤零零的军营之上,除了远处连绵的高山,四周死寂一般!

边塞苦寒,食物的供应严重不足,战士们还奢求什么呢 ?一壶浊酒,思绪又回到了千里之外风景秀丽的家乡,家中父母 早逝,剩下了 妻子带着孩子 过活,此时,多想 回家去看看 妻子,亲亲孩子?但如今,西夏还在对 我 大宋江山虎视眈眈,燕然未勒,我 有 何脸面去 面对 妻儿?面对 家乡的 父老乡亲?

夜寒霜重,将士 们衣衫单薄,幽怨的 羌笛声声吹起,清冷的 月光更觉夜深寒重,将军和 士兵们从少年的 时光到 满头的 白发,在 这清冷的 夜晚,在 这 羌笛声中,行行 热泪从有 泪不轻弹的 男儿眼中落下!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木兰诗改写记叙文

全文共 858 字

+ 加入清单

昨晚见到军队的文告,父亲要去征兵,木兰愿替父从军。做好一切准备后,奔赴战场。

战场上已横尸遍野,木兰握紧了手中的兵刃,向将军请示后,加入战争。可是木兰初上战场,并无经验,只能勉强抵御敌人的猛烈进攻,无法攻击。这时,敌方军队中冲出一名将士,且看此人身高八尺,眼中闪着凌冽的的寒光,骑在战马上,一股令人不敢接近的杀气。

只见风中寒光一闪,木兰面前已有几名士兵倒地。众人不禁倒吸一口寒气,队伍中站出一人,低着头向将军请示:“小兵愿上前与此人对战!”将军点了点头,这位小兵虎背熊腰,看似力大无穷,他跨上战马,在尘土飞扬中,只听见兵刃清脆的碰撞声,一炷香未到,只留下了一摊血迹。那位将士毫发未损的在战马上待着。众人大惊,这名将士怎如此厉害!又出一小兵,仪表堂堂,身体灵巧,三下五除二跳上马,直直迎着那名将士就冲过去,那名将士丝毫没有畏惧之意,手起刀落,小兵就与之前命归黄泉的战友做伴了。将军此时也无法平静了:“还有能人可上!”众人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敢应,木兰看了看周围的人,握紧了拳头,咬紧了牙冠,喊了一声:“将军,我去!”大伙目光齐刷刷往木兰这投来,且看木兰也是一脸正色,眼中闪烁着坚毅的光。众人打量着木兰,将军也有些犹豫,思索一会,便同意让木兰上去迎战。木兰紧握兵刃,跨上战马,迎上前去,敌方的那位将士也挥舞着大刀冲过来,木兰一个掉头,使他措手不及,木兰的长剑就刺了过去,那名将士一个翻身直扑而来,木兰一低头,闪过一招。一回合结束,双方皆没有占据什么优势。第二回合,将士先发制人,大刀直接砍来,木兰举起长剑挡住,双方陷入僵持状态。木兰一个转身,把那名将士踢下马,只听“嗖”的一声,那名将士就人头落地了。

木兰凭此战,获得了众人的赏识,作战之前,总要先让木兰策划方案,渐渐地,咩打一场胜战,木兰就会得到将军的夸奖。多年过去,木兰已成为了将军,她常常望着明月,仿佛故乡的家人就在里面。终于,战争胜利了,木兰拒绝了可汗的赏赐,回到了故乡。家人都很高兴,等她穿回旧时的衣服,去看战友时,战友们惊慌失措,一起打仗多年,不知木兰是女儿身。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游园不值改写

全文共 416 字

+ 加入清单

查仲名

叽叽喳喳,叽叽喳喳,麻雀那清脆悦耳的歌声叫醒了我。起床后,我走到窗边,向窗外望去。

我惊喜地发现,仿佛一夜之间,桃花悄悄在枝头绽放,一朵朵,一片片,犹如粉色的云,在绿叶的映衬下更加艳丽。金黄的迎春花也不甘示弱,尽管它很小,也尽力绽放开它细小玲珑的身躯。最引人注目的还是柳树,枝条上新生的嫩叶才吐出清新的绿色,叶尖上的点点鹅黄随风轻轻摆动,看得人心生欢喜。我想朋友家里的景色应该也很美,我要去拜访他,与他一同欣赏美景。

来到朋友家门外,我发现大门是紧闭着的。我卷起袖子,轻轻地敲了几下,可是却没有人来开门。朋友应该是怕我的木头鞋会踩坏他心爱的青苔,才把我留在门外。我兴致勃勃地来,没想到却要失望而归。正准备转身离去时,突然看到一枝红色的杏花从墙内探出头来,娇艳的花瓣好像也在赞叹着这万物更新的春天。

这枝杏花让我思绪万千,我写下了一首诗: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最后,我给它起名为《游园不值》。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石壕吏改写成记叙文作文500字

全文共 761 字

+ 加入清单

1261年前的石壕村

傍晚,树叶伴着疾风呼呼作响,官吏前去石壕村捉男丁。

门被吏卒拼命地敲响,一听这声便是官吏来了。老妇披衣起床,叫老伴赶紧翻墙而逃,自己去面对凶狠的官吏。

刚一开门,一帮官吏就夺门而入,像潮水一样拥了进来,然后大声嚷嚷:“你家有没有男丁?”老妇哭哭啼啼,两行老泪直往下流。她拿出一张血迹斑斑的家书,递给吏卒,“我儿子捎了信回来,另外两个最近战死了。”老妇没有讲太多,可却哭得比刚才更凄苦了。

活着人苟且偷生,死了的人已经永远逝去。老妇人的眉皱在一起:“像我们这种马上就要老死的人,在世上也只是活一天是一天,可老天爷为什么要这样对我们呢?”老妇这样想。

“在这家中也没有什么男丁了,只有一个奶还没断的小孙子,我们全家还要续这香火。”

没等到官吏张口,老妇又接了一句:“儿媳妇因为我孙子还没有改嫁他人,但没有钱财,进进出出连一套完整的衣裙都没有。”

“不行,反正今天必须要有一个人跟我走!这不是你说怎样就怎样的事情!”

那吏卒凶神恶煞的,每一句话都咄咄逼人,没有余地。

风刮得更猛了,老妇人犹豫了一会儿,道:“虽然我年老体弱,但精神也算还行。要不这样吧,让我跟您回军队,赶快应征河阳,兴许还可以为军队做早饭,填饱肚子,如何?”

吏卒一脸嫌弃,可有总比没有好,只好勉强答应。

到了深夜,说话的声音渐渐消失了,可好像还是能听到低声哭泣抽咽的声音。哭声弥漫在上空,就像是无穷的黑夜笼罩着村子。那孩子好像也知道了什么,一直哭个不停。然而,这不单单只是这一家独有的悲伤。

虽说石壕村到了春天,但却没有一点该有的生机勃勃的样子。

天亮了,老翁坐在地上沉默了许久,眼泪顺着脸颊往下淌,时而呼唤着老伴的名字,却怎么唤也唤不回来。

杜甫那时刚好从洛阳回华洲,途径新安、石壕、潼关等地,目睹的现实引起他感情上的强烈震动,然后写下了这首令人伤感的《石壕吏》。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石壕吏改写记叙文300字

全文共 385 字

+ 加入清单

清晨,石壕村一片死寂,杜甫与外逃一夜的老翁道别,在这个凄凉而又沉寂的早晨,杜甫不禁回想起了昨夜那个令人感到无比悲痛的场景....

在傍晚的时候,杜甫投宿在石壕村,突然听到有人在村子里用力的在踢门,喊道:"人都死哪去了,快开门!"在这时,家中的老妇人,让老翁赶快逃走,老翁用力的往强后一跳,一会就越过去了,动作也还真利索.

年迈已过七旬的老妇人,打开了门,这时差役大喊:"你们家男人呢,快叫他出来."老妇人说道:"我的三个儿子,两个已战死在站场,家中只剩一个还在吃奶的孙子,和我的媳妇,如果你一定要带人回去的话,那就把我带去吧!还可以赶得上明天早晨早饭呢!"差役狠狠的喊道:"少罗嗦,明天天一亮就走!"

到了深夜,说话的声音没有了,只听见断断续续的哭声,是妇人在哭,天亮后,杜甫只和老翁一人道别,老妇人已被军官给抓走了.

杜甫见此情景,不禁感叹到,唉,战争什么时候才可以结束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卖炭翁改写成记叙文

全文共 1020 字

+ 加入清单

生活如此艰难

看着主人枯瘦的身板,我不禁湿润了眼眶。主人他又在砍柴烧炭了……在这寒冷的南山上,主人单薄的身影隐在光秃秃的高大树木后头。阵阵冷风如刀刃一般刮过。主人这苦日子什么时候才能熬出头呀!他老人家日日辛勤劳作,却只能勉勉强强地养活自己。他的脸上沾满了灰尘,沟壑纵横,两只手因为天天砍柴烧炭的缘故,变得黑漆漆的,两鬓花白的一片……

卖炭的那点钱钱都去哪了呢?看看连年的战争把物价哄抬的那么高,仅够换衣服和买食物上了。虽然是这样,可他身上的衣裳仍旧是那么的单薄。主人他天天期盼着天再冷一些。下雪了,就可以多卖一点炭就可以多得一点儿钱;下雪了,就有钱买东西填饱肚子了;下雪了,就有钱给我买一点干草料吃吃了。他天天这样祈祷……

夜里,如主人所愿开始下雪了。我“哞”地叫了一声,把靠在树边的主人唤醒。主人睁开了眼,看见雪花飘落,惊喜地笑了。他温柔地拍拍我的头,说道:“牛儿,咱们出发吧,今天肯定能将炭卖个好价钱!”他的笑容是那么慈祥,只是眼上的黑眼圈扎眼得很,又让我一阵心酸。天知道主人到底是几日未曾好好睡过一觉了。主人将炭车系在我身后,我们就出发了。到了城南门外的时候,太阳竟出来了,地上本来铺的厚厚一层白雪已经被太阳晒化了。主人一定很伤心吧?他找了一块较为干净的地方,坐了下来,靠着一边的木柱准备再休息一会儿。这时,有人骑马飞奔而来。两个人从马上下来,一人身着黄色衣袍,另一个则是满脸讨好的笑,跟在黄衣人身后。黄衣服的那人冲我们这里扬了扬下巴,他身后的那人就连连点头,跟哈巴狗似的,忙往这边冲。

“卖炭的?”白衣人拍了拍我拉的炭车,居高临下地看向主人。“是。”主人点了点头。白衣人又扬了扬手中的文书,“皇上派我们征炭,你这车炭我就拉走了。”他把文书往袖里一收,就要把我拉走。“不——不行!”主人忙拉开他的手。“你也别为难我们了,我们拿了你的炭,自然少不了你的好处!”白衣人看起来有点不耐烦了,将主人的手拨开。

“大爷!这是小人辛辛苦苦烧的炭呐!请您把炭还给小人吧!小人还要靠这些炭卖的钱来养活一家人啊!”主人又要扑上来,却反被白衣人一推,一个趔趄倒在地上。我“哞”地叫了一声,想去安慰主人,却被那个白衣人拉走了……

他们把我身后的炭车取了下来,系了半匹红绡和一丈绫在我的头上,然后就拉着炭车走了。主人这才跌跌撞撞地从地上爬起来,坐在原地,望着一行人远去的背影,不禁老泪纵横。

我用粗糙的舌头舔舔主人的手,又用头蹭蹭他的肩膀。

主人,别哭,这不还有我陪着你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游园不值改写

全文共 568 字

+ 加入清单

黄梓轩

早晨,天气晴朗,我要去朋友家的园子里游玩。

我满心欢喜地拉开春天的窗帘,“品尝着”春天的气息。我穿戴整齐,笑嘻嘻地走在田间的小路上。看,油菜花冲着我扬起了嘴角,紫荆花对我招手。一阵微风拂过,桃花姑娘们从枝头飞落,旋转、跳跃,翩翩起舞。小草随着风摇晃着绿色的小脑袋,就像鼓棒敲着鼓,发出“咚咚咚”的声音。喇叭花吹奏着动听的歌曲。就这样,一个小小的简乐团成立了。

我来到好朋友家的门前,只见那棕色的木门紧闭着,可能是朋友怕我的木屐踩坏了他心爱的青苔吧。我轻轻地敲起他家的门。过了好久,也没有人来开门。我失望透顶,心情就像过山车,从高峰跌进了低谷。我转身准备离去。忽然,一枝从园子里探出头来的红杏吸引了我的眼球。我注视着那枝红杏,心想,这园子里一定有不少植物吧。柳树长得肯定十分茂盛,黄鹂停在枝头鸣叫,绿色的小草像一片绿色的云到人间游玩,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想到这些,我仿佛身临其境。那枝红杏对我笑了笑,仿佛在说:“欢迎你的到来!”我一时激情澎湃,随即吟出了脍炙人口的名诗:“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经过我的再三思考,把这首诗取名为“游园不值”。

春天生机勃勃,每一个新生事物都会冲破重重困难,好奇地探出头来,认识这个美丽的世界,并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抢夺“最美植物”的称号。但愿春常在,春色满人间!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过故人庄改写成记叙文作文600字

全文共 663 字

+ 加入清单

一天,我去我的朋友的家里做客。

我的朋友住在一个小村庄里,我刚走进去,我的朋友就热情的把我欢迎到了他的家里,他家里的家具都摆的很简洁:一张床摆在窗户旁边,床头挂着一些画像,画着动物、花草和风景,画中的景物是那么逼真,让人看了久久不忍离开,床的对面是三把凳子,离凳子五米远的地方有一张圆形的桌子,是吃饭用的,桌子旁边还放置了很多椅子。虽然只有这些东西,却足够用来度过每一天了。一个上午飞快的走了过去,该吃午饭了,我的朋友做了一顿丰盛的美餐,有醋溜鲫鱼、胡萝卜丝炒肉、手撕包菜、田园时蔬、碳烤火鸡、咖喱鱼丸、烤乳猪、烤鸭和玉米汤等许许多多的佳肴,让我看了眼花缭乱,都不知从哪下手了。我轻轻地坐下,为朋友盛了一碗米,又给自己盛了一碗米,便吃了起来,突然,我的朋友拿来两个瓶子,对我说:“朋友,这是我五年前酿的醇香美酒,就等着到这个时候再喝呢!”我接过酒,说了声:“多谢!”朋友说:“不用谢。来吧!朋友!我敬你一杯!”我连忙和朋友敬了一杯酒,敬完后就喝光了,朋友给我讲了一下他每天要做的事情以及他在这里遇到过的种种有趣的经历,我竟听得入了迷,于是便打开窗户呼吸新鲜空气,一打开窗户,就看到牛在田里耕地,农民在打谷场里打谷。我在朋友家里呆了一会儿,便对着朋友说:“朋友,多谢你们的招待,你们这里的景色真是太美了,倒下一年九月九日的时候,我还来你们这里看菊花。”这时,朋友说:“请你赋诗一首。”我想了想,便在纸上写下了一首诗:

故人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游园不值改写

全文共 406 字

+ 加入清单

季佳敏

清早,我被一阵鸟叫声吵醒。我看了看窗外,心想:春光如此明媚,不如去友人家拜一下吧。

我来到友人家门前,轻轻敲了敲门,过了很久,也没人来开门。也许是怕我的木屐踩坏他心爱的青苔吧。我失望地笑笑,转身想离开,突然,我看到了一枝红杏,那红艳艳的杏花足以表达友人的花园有多美了。想着,想着,我不禁闭上眼睛,开始想象花园的美景:一棵高大的杏树下长着一片绿茸茸的小草。草地上长着很多不知名的野花,旁边的树上还有粉红的桃花,如同小朋友粉红的脸蛋。黄灿灿的迎春花,好似在迎接春天的到来。还有雪白的玉兰花向春天露出了笑脸……在一个圆形的池塘边,柳树姑娘在照着池塘梳头呢!里面应还有另外的访客,它们就是花儿的好朋友小蜜蜂.小蝴蝶。看,东一只西一只,它们正忙着传播花粉呢!还有小黄鹂在枝头鸣叫,花园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我脱口而出,最终决定给这首诗起名《游园不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石壕吏改写成记叙文

全文共 448 字

+ 加入清单

天黑了.赶路的我来到石壕村投宿.突然响起了[呼.呼--"的敲门声.原来是官府的差役前来抓兵丁了.这家人的老大爷惊慌慌地越过墙逃走了.老大娘急忙忙地打开门去控看.

差役们吆吆喝喝多么恼怒!老大娘哭哭啼啼多么悲苦!

我只听得老大娘走上前说:[官人呀.我的三个儿子都被你们抓到邺城防守去了.一个儿子捎信回来.另两个儿子最近已作战死了.可怜呀.我们这些幸存的有人还苟且活着.可是我那死去的儿子已长久地完结了.我家里再没有别的男人了.只有一个在吃奶的孙子.因为有孙子在.孩子的母亲还没有离这个家而去.可是她进门出门连一件衣服也没有呀.官人.我家确实没有当兵的人了.实在不行就让我去吧.我这个老太婆虽然体力衰弱.还可以在后方做点打杂的事.请让我今晚就同你回营吧.赶快应征到河阳去服役.还能够给你们准备一顿早饭呢."

夜深了.人们说话的声音已经消失.然而在一片沉寂中.我似乎听到有人在隐隐约约地哭.天亮了.我要登程赶前面的路.就在准备同屋子的主人辞行时.却发现老大娘果然被抓走了.于是我只好与孤孤单单的老大爷挥手告别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游园不值改写

全文共 576 字

+ 加入清单

马哲

今天天气格外晴朗,我打算去朋友家玩玩,我穿好衣服,换好鞋子就准备出发了。

一路上,小鸟叽叽喳喳地唱着歌儿,好像在说:“春天到了!春天到了!”脚底下,我的木屐发出“咚咚”地响声,很有节奏,好像在打着小鼓。不一会儿就到了朋友家,朋友的柴门很简陋,我轻轻地敲着门,但是很久,都没有人来开,我再仔细看看,门上挂了个铜锁,这才豁然开朗,原来主人怕我把他最喜爱的苍苔踩坏了,所以才避而不见。心里顿时有一种莫名的失落感。

正准备离开的时候,突然,听到一阵清脆的鸟鸣声,我抬头一看,啊!好漂亮的红杏,有些枝叶已经伸到墙外了。我想,主人家一定很美,这时一幅美丽的画面就展现在我的眼前,金黄的油菜花像大地妈妈的棉裤带、粉红色的桃花像小朋友欢快的笑脸、紫莹莹的紫荆花像一片紫宝石库。柳树弯下腰,正要用那清清的河水,滋润她那飘逸的绿头发,而小河却很平静,像一面大镜子,照着蓝天,照着小树,照着花儿,照着草。但是最调皮的还是孩子了,孩子们蹦啊!跳啊!他们手里拿着网兜正在追着蝴蝶,各个满头大汗,玩得不亦乐乎!而另一边的小昆虫们也一直在辛勤的工作着,小蜜蜂嗡嗡地一直踩着花蜜,蚂蚁们忙着搬新家,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展现在了我的眼前。

我想呀想呀!心里顿时乐开了花儿,一看表都12点了。于是回家写下了这脍炙人口的名诗––: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游园不值改写

全文共 424 字

+ 加入清单

刘天辰

一天,我起了个早,发现外面的景色很美,于是很想拜访一下老朋友。我吃完早饭,推开木门,往朋友家走去。一路上,春风拂面,桃红柳绿,鸟儿们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好像在对我说“你好”!路边上盛开的花朵也在春风里对我招手。走着走着,不知不觉中就到了朋友家门前。

我迫不及待地轻轻敲了几下门,可是里面静悄悄的,没有人回应。我心想:“难道是朋友怕我的木头鞋会踩坏他院子里的苍苔?所以,就把我留在外面吗?正当我准备失望而归时,一转身,忽然发现一枝粉红的杏花正从院墙内探出头来,好像也想看看外面这五颜六色的世界呢!我不禁感叹,一所房子怎么能把这美好的春天全装进去呢?想到这里,我的心情顿时豁然开朗,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每个新生事物一定会冲破重重阻力,脱颖而出,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我看着这些美丽娇艳的花儿们更高兴了。忽然间,一种莫名浓烈的情感涌上心间,就这样,脍炙人口的名诗《游园不值》诞生了: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石壕吏改写成记叙文作文400字

全文共 879 字

+ 加入清单

1261年前的石壕村

公元758年天下大乱,唐军混乱至极,节节败退,肆意杀烧抢夺,老百姓苦不堪言。而此时为人耿直的杜甫也经历着人生大事,由左拾遗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一腔热血的他,却没有地方可以施展。杜甫离开洛阳,途径新安、石壕、潼关,前往华州任职。

夜深人静,杜甫看着远处那个破陋的村子,轻轻叹了口气。这时,来了一群毫无人性的官吏,老翁迅速从床上爬起,翻过矮墙逃走。老夫人也从床上爬了起来,看着老翁渐渐远去的身影,这才放心了,她知道灾难来临。外面鸡犬不宁,孩子们的啼哭声盘旋在上空,伴随着阵阵敲门声。“啪!”一个官吏将门踹开,话也不说就进去搜查。很快,那群人又将老夫人围住:“快点,把家里男人都给我交出来。”老夫人走进里屋,从床底下拿出了一份血迹斑斑的书信。

回想起半个月前飞沙走石的战场,唐军节节败退,找来的那些老百姓又没有经验,只是白白把生命葬送于沙场。大儿子用血淋淋的双手写下了一封信,并托人带给了年近六旬的老母亲。这位老母亲正是现在被盘问的这个,满脸皱纹、穿着朴素的老夫人。

老夫人声音颤抖,但脸上却是一脸平静:“我有三儿已上战场,二儿子和小儿子已战死,只剩一个儿子,现在不知生死。”老夫人又说:“家里只有一个还未断奶的小孙子。”官吏问:“我们是奉命办事,今天你们家必须要走一个人,那孩子他妈呢?”“儿媳妇因小孙子尚未改嫁,但没有一套体面的衣服。”屋里的母亲脸上尽是憔悴,她紧紧地抱着孩子,闭着眼睛,脑子里闪过无数的战争画面:她和小儿子两情相悦,便嫁进了他家,过着幸福生活,不久后便生了个儿子。本以为生活可以一直这样美满下去,可谁知战争将他们美好的生活破坏了。快乐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当她再睁开眼睛时,眼角已多了道泪痕。“老妇力虽衰,但愿随官吏归去,为你们做饭。”那个站在对面的官吏,上下打量了一下老妇人:“行吧,你跟我走!”说罢,便走出了家门。入夜了,那哀嚎声渐渐消失,只余低低的抽泣声。周围一片荒凉,此时的杜甫感慨万分,却又无能为力。老翁逃回来后,见只有儿媳妇和小孙子在家,压抑不住泪水,坐在地上哭泣。

天亮了,石壕村还是那样破旧、凄凉,只是感觉少了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所见改写成记叙文

全文共 1020 字

+ 加入清单

这是一个夏日的傍晚,火红的太阳已经慢慢向西边的群山滑落下去,只留下一段灿烂的彩霞在天空。大地在彩霞的映照下,一切都显得那么美丽。东边的群山更亮了,那葱绿的树更明更亮了,仿佛有人在他们身上打了灯光;身边的小草嫩绿嫩绿的,它在衬托笑容绽放的花儿,让她在一天中绽放最精彩的时刻;天空归巢的鸟儿在低飞盘旋,好像还是舍不得回到那温暖的家;更让人叫绝的是微波粼粼的河面,仿佛有人撒了一大把红宝石,在闪耀着你的眼……

“赤足走在窄窄的田梗上,听见脚步劈啪劈啪响……”一阵清脆悠扬的歌声从树丛深处传来。歌声越来越近了,只见一个牧童骑着一头老黄牛,披着满身的金光走了过来。你瞧,他头戴金黄的斗笠,一双乌黑的大眼睛扑闪扑闪的,圆嘟嘟的小脸蛋儿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他可高兴了,或许是他今天把他的老黄牛带到一个水草丰茂的地方去吃草;或许是他看到了一个鸟窝,看到了新的生命即将诞生;又或许是他今天做了好事,得到了别人的夸奖。他斜坐在牛背上,一边高声地唱着欢快的歌,一边将一双小脚丫欢快地晃动着。那吃得肚饱滚圆的老黄牛悠闲地迈着稳重的步子往村子里走,似乎也沉浸在这美妙的景色中。

牧童正唱得高兴,一阵清脆的蝉鸣声从附近响起。啊!有蝉,你竟敢和我比赛唱歌,好你个不知厉害的家伙。他停止唱歌,侧耳仔细的倾听,然后伸头张望。突然,他的脸上浮起了笑容。他看见了那只蝉儿正在路边的柳枝上旁若无人地唱着呢。

牧童从牛背上一跃而下,快步走向那柳树。快到那柳树了,他又慢下步子,一边猫着身子,一边把头仰着,眼睛目不斜视地望着那蝉,好像只好一不看那蝉,那蝉就要飞似的。近了,近了,离蝉只有一步之遥。牧童屏息凝视,向前伸出双手,然后慢慢地合拢。但蝉还没有感受到危险的降临,仍然“知了知了”地展示着自己美妙的歌喉。突然,牧童迅速将双手向中间一合,说时迟,那时快,蝉“吱——”地一声,成了牧童的囊中之物。

牧童面露出得意的神色,自言自语道:“哈哈,谁让你跟我比试歌喉来着,谁让你打扰我的唱兴。哈哈,现在知道我的厉害了吧。”此时的蝉,怎么会就这样束手就擒,善罢甘休呢?它在牧童手中不停的叫唤着,挣扎着,但蝉愈是这样,牧童愈是高兴。他肯定在想:也不看看我是谁,我是出名的快手,想从我手上逃脱,门都没有。

牧童笑着,他回到那老黄牛的身边,纵身跃上牛背,踏上了回家的归途。

眼前的这一情景,刚好被路过的大诗人袁枚看见了。看着眼前的情景,他不禁诗兴大发,随口吟诵道: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将示儿改写成记叙文

全文共 897 字

+ 加入清单

天灰蒙蒙的,在一所房子中,许多人面对床上的人低头不语。年幼的孙儿,年迈的老者,每一个人脸上的表情都于外面的天气一样——又灰又冷、暗淡无光。这是为什么呢?床上躺着的人又是谁呢?床帘里传出一阵阵咳嗽,一位面部皱纹的慈祥老者慢慢地从床上坐起来,一只手颤抖着从床帘里伸出来:“吾……咳咳……”那位老者欲言又止,,这既是因为疾病的困绕,又是因为年迈的身体,“爹爹,保重身体啊!”一位愁容满面的壮汉劝到,全家人忍不住都哭了出来。“我陆游……一生什么都没留下……只有几首……发自肺腑的诗……咳咳”老者的咳嗽声越来越厉害了,只听“哇”的一声,鲜红的血从老者的嘴中喷了出来,地上、帘上、床上,又多又红,幼小的孙子见状,立刻地哭喊了起来,全家也急呼:“老爷子,别说了,我们都知道!”“不……咳咳……你们不知道”老者倔强地说道,不过一切话语都显得那么有气无力,“我……陆游……咳咳……一生有两个目的……一是咳咳……希望国家富强……统一安定……咳咳二是……希望百姓安居乐业……我,一生……作诗亦是为此……咳咳……”他面色苍白,用奄奄一息的声音继续说下去,“而今,我……已知己命……咳咳马上要离开人世……”“不,您不会的!”小孙子拼命地喊着。“乖,咳……我的遗产就这几首诗……你们……要好好珍惜……在此,咳……我仍有愿望没有实现,祖国尚未统一,我亦留诗一首,既……做遗产,又……作遗嘱,既……托我愿,又……勉众志……”这几句话,老者并没有喘多少气,谁都感到奇怪,谁也想问个究竟,可这个屋中的人,都不说话,都在倾听老人的指示,老者开口了:“吾儿听着: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爷爷!”“爹爹 !”“啊,您别走啊!”从此,宋朝的伟大诗人陆游就伴随着一首流芳千古的诗永远离开了人世。现如今,〈〈示儿〉〉这首诗已成传世佳作,是因为他绝妙的文笔,也是因为他的爱国之心,而我面对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真想对九泉之下的陆游爷爷说一声:“陆游爷爷,现在的中国已是国富民强,祖国统一也指日可待,您的〈〈示儿〉〉将会与全中国十二亿人民的心同在,让我们一起来迎接中国的真正统一,迎接中国美好的明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过故人庄改写成记叙文

全文共 422 字

+ 加入清单

天是那么的蓝,云是那么的白。蝴蝶欢乐地在花丛中飞舞,蜜蜂勤劳地在花圃中采蜜。群山环绕着一个又一个村庄。

激动的我惬意的走在很温馨的乡间小路,踏上了去好友家的旅途。我的好友和他的家人热情招待着我。村外绿树环绕,城外有青山斜立,村庄外还有着花草遍地庭院小路。院里就更不用说,有各种各样很稀奇的花,只要到了春暖花开的日子—村天,他们立马站得直直的,沐浴着阳光。等到冬天时,它们就会马上钻到土里面去冬眠。

打开窗子,面对着农田和大棚。每当金秋到来,这年的收成可不是一般的多啊!走进小溪边,一条清澈的小溪哗哗地流着,两三个顽童在溪边摸鱼、嬉戏。几片树叶像小舟一般顺流而下,时不时地转个弯儿。村里的人们门前都种着菊花。细如丝,白如雪的花瓣均匀地向上翘着,整个花冠好像少女。这样美的菊花,引来许多人纷纷欣赏。

吃饭了,老朋友做了我最爱吃的菜,我们边喝自家酿的菊花酒,边讨论着农事。

天渐渐的黑了下来,我要走了,我笑着对他说:等到重阳节那天,还来与你赏菊花,喝菊花酒。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改写游园不值作文300字

全文共 386 字

+ 加入清单

“咕、咕、咕……”,清晨那洪亮的鸡叫声,唤醒了在梦中徜徉的我。我穿好衣服,“吱呀”一声门打开了。我走出自己家的小园,深深地呼吸着春天清晨特有的甜润的空气。瞧呀!小鸟在那高高的树枝上谱写着春天的赞歌。一片绿茵茵的绿草上,晶莹剔透的露珠在晨光中闪耀。美丽的花儿绽开了可爱的脸蛋。空气中弥漫着清香的味道。这春天的清晨多迷人啊!不知此时朋友家的园子是怎样的呢?

不远,我就看到他家的那用树枝编成的简陋的门紧闭着,会不会没有人在家呢?大概是怕我的木底鞋踩坏了他园子里的苍苔吧!去看看好了。

我走过去,轻轻地敲了敲门,敲了许久,始终没有人来开。哎,看来是没人在家吧!我转身想走,瞬间,一处景物吸引住了我。嘿,瞧呀!一枝粉红的杏花正悄悄地探出头来呢!这景物仿佛让我看到了朋友家里的美丽的春色。我也知道了,一切有生命力的东西都会去拼搏、进取。

想到这,我心血来潮,写下千年古诗——《游园不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所见改写成记叙文

全文共 613 字

+ 加入清单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夏天的傍晚,太阳也不那么刺眼了,放射出柔柔的光。天边映着火红的晚霞,像仙女披着粉红的衣裳,在天空翩翩起舞,美丽非凡。

这时,从不远处走来了一头黄牛。它那只大眼睛似铜铃一般。翘起的牛角,尖尖的,大大的,弯弯的,青里透亮。身上的毛十分光亮、柔顺。

牛背上坐着一位牧童,头戴斗笠,后面绑着一条长长的辫子,穿着一件灰背心,下面穿着一条白色裤子。黑里透红的脸上,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透出几分机灵,几分活泼,几分淘气。他一边走一边唱:“山儿青,水儿清,草儿绿,牛儿壮,我是快乐的小牧童。”还不时拿出束在腰上的笛子吹起来,悠扬的笛声在四周久久回荡。

老牛驮着牧童走进森林,鸟儿在树梢上唧唧喳喳地叫着,一群不知名的小虫子也“瞿瞿”“蝈蝈”地鸣叫着,像在举行一场演奏会。忽然,一阵响亮的蝉鸣声传了过来,引起了牧童的注意。他顺着声音搜寻,终于发现有一只灰褐色的蝉停在一棵大树上。它有着圆滚滚的大眼睛,长长的翅膀。牧童想:要是能有这样一只蝉,让伙伴们开开眼界,那能有多威风,多好呀!

心动不如行动。牧童马上收起笛子,闭紧了嘴巴,站起身,屏住呼吸,踮起脚,等到黄牛靠近蝉所在的大树时,举起右手,按住树干,一把扑向蝉。说时迟那时快,只听“扑扑”几声,蝉被牧童捉住了。牧童高兴极了,又唱起了歌,带着自己的“战利品”渐渐远去。

“山儿青,水儿秀,草儿绿,牛儿壮,我是快乐的小牧童。”这声音伴随着最后一缕阳光消失在远方。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石壕吏改写成记叙文作文600字

全文共 903 字

+ 加入清单

1261年前的石壕村

唐肃宗乾元二年,四十八岁的杜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充兵,人民苦不堪言。这时,杜甫正由新安县继续西行,投宿于石壕村,恰巧遇到吏卒深夜捉人……

杜甫在向华州进发的路上,时间飞逝,已是暮春。轻风掠过,刮起满天凋零的花瓣……

天快黑了,杜甫到了石壕村,只得借宿于此。这户人家一贫如洗,一盏孤灯摇曳着,在黑暗中闪动……

刚入了夜,屋中的老人连忙翻墙逃走。杜甫还在房间里纳闷,突然,一阵猛烈的踢门声传来,惊醒了一树乌鸦,老妇人连忙出屋开门。

“你怎么这么长时间才开门!”官吏对老妇人大声吼道。“你家的男人呢,出来见我!”

老妇人刚听到这段话,眼泪就如断线珍珠,掉了下来。

她一颤一颤地走进了房屋,拿出一封血书,手颤抖着,打开了这血书。

她的脸抽擅着,拿着血书对官吏哭诉道:“我的三个儿子,都被你们给招去了啊!我,我大儿子,就在几天前,托人送了封信回来,他,他告诉我,他的弟弟,都被杀死了!我现在都不知道,他还活着吧?”她哭得更伤心了。

杜甫听到这儿,跑到纸窗边,用指悄然在纸窗上戳了一个洞,向外探去。

只见官吏从老妇人手中一把夺过血书,撕了个粉碎,抛至身后,大声吼道:“叫你家里所有人都出来!”

老妇人仿佛挨了当头一棒,眼神空洞,停止了啼哭,喃喃道:“家里再也没有什么男丁了,只有一个还在吃奶的小孙子。儿媳妇因为孙子,才没改嫁……”

还没等老妇人说完,官吏再次叫嚣:“让你儿媳妇出来,带她去前方!”

本来儿媳已是醒的,这喊声又把小孙子闹醒了,母子俩便抱在那儿痛哭。

老妇人怎么都不会想到,他们竟会如此惨无人道!她苦苦哀求道:“那,我去吧,她已经没有一套完整的衣裙了。我虽年老力衰,但请允许我跟从您,赶快应征,也许我还能为军队做早饭。”

老妇人进屋收拾行李,一件衣裳,几根针,少许线,只有这些。

她看见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衣裙,刚拿起,就放下去了,要留给儿媳啊!

她轻轻地闭上了门,一阵幽风,豆大的火苗,灭了……

夜深了,说话声,没了,但哭啼声,仍徘徊耳旁……

天亮了,凋零的花瓣被夜风吹落,满地都是。告别了老翁,告别了他的儿媳,杜甫上了路。

路上满是花瓣,莫非,这条路,便是那老妇人走过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