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013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观后感汇总20篇

。不做温室花朵易枯萎,要吃得苦,受得累,争取全面发展,更好地成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3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观后感,欢迎查看!

浏览

3608

作文

1000

2024寻找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观后感

全文共 1377 字

+ 加入清单

【篇一】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

百善孝为先。在观看了今天的最美孝心少年的颁奖典礼后我深有此感。

今年11岁的王帅康,过早地经历了生活的不幸和磨难。2009年秋天,王帅康的爸爸患了严重的心脏病,两次手术无力回天,最终撒手人寰。在沉重的精神打击下,奶奶患上了严重的心肺综合征,医生下了多次病危通知书。因看不到生活的希望,妈妈含泪改嫁他乡。他还患有严重近视。 王帅康上小学一年级时,被医生确诊为马凡氏综合征。

生活如此坎坷,王帅康一次次经受磨难,但他丝毫没有退缩。他要苍天知道自己不认输。他每天捡废弃瓶,卖出去。赚了一点钱。他不顾自己的身体,每次都先想到爷爷奶奶。吃的,穿的。他用自己的的双手撑起一片家。

在他心中,只有一个孝字。家人给了他生命,所以他心中就时时刻刻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任何困难和疾病都不能战胜的。他用自己的双手诠释了孝,诠释了生命的伟大。

我觉得生活中也应该时时刻刻懂得孝道,哪怕一点点小事,有一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小孩,因为父亲母亲在节日那天没有给他买礼物,感到伤心。一个老人告诉他,你的父母给了你很多。他们给了你一双明亮的眼睛,灵活的腿脚,和一个聪明 的头脑。给了我们这美好的世界。

父母给了我们这么多我们要给予回报,总有一天,他们会变老,我们要保护爱护他们。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让我们时刻心怀感恩,让爱洒满人间。

【篇二】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

今天看了“寻找最美孝心少年”.看到他们自强不息、阳光向上、奋发有为.

通过树立新时期孝心好少年的榜样,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弘扬尊老爱老敬老的社会风尚,弘扬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弘扬励志成长、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我们也要用真诚的心和深沉的爱,爱护家人,孝敬父母、孝敬长辈;为父母排忧解难、帮父母照顾弟妹、代父母担当家庭责任.每天都说寻找最美孝心少年,终于开播了,我的眼泪流了很多.

在这之前,我对孝字的理解是很模糊的,只知道这是要孝敬父母,但总觉得这是长大以后做的事情.总以为小孩子对父母的关心是爱,不是孝,总认为打骂、斥责父母这种行为才是不孝.

但看了最美孝心少年后,赵文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是赵文龙,父母离异,妈妈得了尿毒症依然跟随妈妈,他仅8岁”.听到这一段我的心有些不平静了“8岁”一直在我心中打转转,不管下面故事如何,这一刻我佩服他,8岁时,我是一个快乐的小女孩,而他却面临单翼天使的悲剧和做了跟随妈妈生活的重大决定,这需要大多的决心和毅力啊!

“从8岁开始每周带妈妈做3次透析,3年里6公里路走了无数次,磨破了好几双鞋,每次透析后,给在疼痛中的妈妈做按摩到凌晨3点,为给妈妈增加营养,捡塑料瓶”.看完这段视频我泪流满面,10岁时我还是个只要把学习做好便可以的女孩,而他却是个为妈妈着想的男子汉了,在家里,妈妈让我做点家务,我还是推三阻四,高兴的时候做一点,不高兴的时候一点不做,而他已经为以后的生活正在奔波了.

看了孝心少年故事后,我明白了很多,爸爸妈妈对我们的爱是无私的是不求回报的,只要我们给爸爸妈妈一个微笑、一个吻爸爸妈妈就会高兴的不得了,所以我们每天要给爸爸妈妈一个微笑或一个吻,好吗?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十堰市最美共产党员颁奖典礼观后感

全文共 539 字

+ 加入清单

6月13日晚,林业局组织机关全体党员在局四楼会议室集中观看了以“信仰、力量”为主题的十堰市“最美共产党员颁奖典礼直播实况。

颁奖典礼上,全市10名基层党员获得了十堰市“最美共产党员”的殊荣。我县青峰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高德珍也获得全市“最美共产党员”荣誉。高德珍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和要求来锤炼自己,24年如一日扎根在农村推广农技,跑遍了青峰镇26个村的田间地头,群众亲切地称她为贴心人。以下为评审委员会给高德珍写的颁奖词:”女汉子“风风火火,农技员忙忙碌碌。二十四年,二十六村,时光与大地深情相吻。禾苗茁壮,乡亲欢笑,是她无悔青春最丰硕的回报。

十位“最美共产党员”的感人事迹,充分展示优秀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力推进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推进精准脱贫的先进事迹和高尚情操,以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创先争优、服务发展,凝聚加快发展的正能量和强大精神动力,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引向深入。

观看完颁奖典礼后,我局党员畅谈观后感,纷纷表示10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深深的冲击了每一位共产党员的灵魂,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以“优秀共产党员”为榜样,用《条例》和《准则》严格要求自己,做“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党员。

展开阅读全文

篇2:2024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李万军

全文共 542 字

+ 加入清单

你是兄弟,是老师,是院士,是这个时代的中流砥柱。 表里如一、坚固耐压、鬼斧神工,在平凡中非凡,在尽头处超越。这是你的人生,也是你的杰作。

他从1987年19岁开始工作到现在,一直在做焊接,虽然焊接工作又苦又累,但是他坚持下来了,他用30年的时间,用手上的焊枪证明了自己的坚守,从普通的焊接工人变成了焊接大师。

他眼里的焊接工作不仅是一门技术,更像是一门艺术,一门功夫。李万君手中的焊枪已“出神入化”,他能把两根直径仅有3.2毫米的不锈钢焊条,分毫不差地对焊在一起而不留一丝痕迹;他能在20米外,从焊接声中精准地判断出电流地大小、电压的高低。他不仅自己技术高超,他培养的徒弟也本领惊人。如今,“李万君大师工作室”已攻克100多项技术难关、总结出20多项操作法,获得国家专利20多项。他的10多位弟子已获“省首席技师”称号。李万君还陆续撰写了《转向架铆焊工标准操作手册》《焊接艺术化标准》等册子,把自己严谨的质量追求,变成了广大焊工的操作规范。

他在节目中说“做人要知恩图报,我的技能和荣誉是企业、是党给的,尤其我作为一名党员更要在自己的岗位干出个样来”,这就是独具匠心的大国工匠的坚守,就是对职业的认同感、责任感、荣誉感和使命感。我们的时代需要这样的坚守,需要这样的大国工匠,需要这样的榜样。

展开阅读全文

篇3:2024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观后感

全文共 6148 字

+ 加入清单

生于1913年的王定国,可谓中国革命的亲历者与见证人。在那个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年代,接受寻求民族复兴的感召,倔强顽强的小女子毅然走上革命之路,成为一名红军女战士。她是“延安五老”之一谢觉哉的夫人,经历艰辛长征路;她是著名导演谢飞的母亲,养育了七位优秀的儿女。她的故事传奇而多彩,留下一个时代的感动

在改革开放、中华民族再度复兴之际,离休的王定国积极参与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和中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的工作,发起组建中国长城学会、中国文物学会,进而推动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国老年法》和《国家文物保护法》的出台……十八大后,在中国稳步行进于民族复兴之路时,这位百岁老人早已开始了她的“绿色之路”:近十年来,她每到国内的一个地方,都会亲自种下一棵树苗。2012年年初,她又以发起人的身份,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中国林业生态发展促进会……

见到王定国时,她刚好吃完早饭,看见记者便问“你们吃过了吗?”

2013年2月就满百岁的王定国,精神依然矍铄,潇洒是老人留给记者的深刻印象。看到记者给她带去的《人民画报》和画报《十八大图讯》,她马上仔细翻阅起来,看到熟悉的面孔,便会停下来,手指利落地在上面一点,报上名字。

如今,王定国依然忙碌,每天一睁眼就问生活秘书:“今天去哪?都有什么安排?”王定国是出了名的“热心肠”,愿意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人们都亲昵地尊称她为王妈妈。在记者采访的一个多小时中,总共有三拨十几号人来看望王妈妈,不大的客厅里很快就挤满了来客。看到有人进来,王妈妈都会微笑地招呼,“来,请坐!”退休后她迷上了书法绘画,而且自成一派,有人向她求字,她总是“每求必应”,这让大家都十分欢喜。闲时,王定国最爱打麻将,身边的人都说,她只要一上麻将桌,立马精神百倍,“大杀四方”。

长征途中雪山上的严寒曾冻掉她的一根脚趾;河西走廊的血战敌人弹片击断了她的小腿;72岁时,一起意外车祸使她脊柱受伤;75岁时,她因患乳腺癌动过大手术……记者采访前几天,一位中医看望王定国,惊诧于老人的好身体,指着她身边的年轻人说,“你们的身体还没老人好啊!”王定国血糖高,但她最不喜欢的就是别人提少吃糖,我们采访的时候,她还潇洒地喝上几口酸奶。大儿子谢飘说:母亲一切都看得开,没有烦心事,知足常乐是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她一年几乎很少生病,就算生病也不吃一颗药,生扛下来,感冒冲剂要儿女硬冲给她喝。“两万五千里长征都走过来了,还有什么挺不过来的。有人说,这是不讲科学,我说,百岁老人活得健健康康,就是最好的科学。”王定国说。

对命运说,不!

“我清楚地记得在漆黑的夜晚,在蜿蜒曲折的路上,我们点燃了火把,长长的队伍像火龙一样,把天地照得通红……我一直在寻找这生命的火种。”晚年的王定国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

1913年2月4日,王定国出生在四川省营山县安化乡贫苦家庭。那时的中国,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王定国也难逃厄运:妹妹活活饿死;因为没钱安葬病逝的父亲,三岁半的二弟被卖掉,换回四块做棺材的木板和两升麻豌豆;六七岁便要通宵为面食馆推磨挣钱;15岁,被卖去邻村李家做童养媳,洗衣、做饭、砍柴都要做,做不好就挨打……

那个时代,嫁人、生子是绝大多数山里妹子的命运轨迹,而王定国却对命运说了,不!王定国做了两件事——放脚、剪辫子。她说:“脚小走不动,大人拽着辫子我们跑不了。”

那是因为王定国舅舅的朋友“杨布客”——以卖布作掩护的地下党员杨克明——给她带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山那边小孩上学不要钱,女娃儿不包脚,有钱人不许打人欺负人……这样的生活让王定国心向往之。后来,舅舅和朋友凑了40多块银元,终结了王定国和李家的婚姻关系。

重获自由的王定国,配合当地的农民协会四处宣传放脚、剪辫子、男女平等,让妇女劝男人不吸鸦片,动员妇女参加农民协会。1933年10月,红军解放营山,王定国参加了红军。让王定国至今难过的是,那些让她命运出现转机的人,却都没能亲眼看到革命的胜利。

1933年12月,王定国加入中国共产党,心情激动的她感觉自己终于有了依靠,有了人生奋斗的目标。后来,王定国先后成为营山妇女独立营营长、川陕苏区保卫局妇女连连长,为红军送弹药、在山谷巡逻清剿土匪、女扮男装混进正规部队打仗……1935年,平时爱唱爱跳的王定国被调入红四方面军政治部前进剧团,开始了那一段艰苦卓绝的长征路。

一路行来一路歌

王定国描述下的长征就像一段“奇幻旅程”:

“没有吃的时候只好杀马,煮一锅马肉,我们一群女孩子就跑去‘偷’肉吃。

“随身携带的东西要看好,稍不注意,猴子就会跑来把你的食物抢跑,我们只能用扫帚头做的假枪吓跑抢食的猴子。

“行军时,每个人背上都会写着不同的大字,这是大家在学认字。

“贺龙跟我们一起过草地的时候,他骑着马在水塘边钓鱼,我们就跟在后面捉鱼,然后架锅煮鱼汤喝。

“毛主席跟我们行军的时候,也不骑马,徒步前行,用浓重的湘潭口音给大家鼓劲儿。主席爱抽烟,长征途中没烟叶,小战士就去找能抽的树叶子,背在背上晒干给主席。主席一卷就抽,还跟战士有说有笑……”

王定国的长征,是在歌声中走完的。

部队行军时,剧团要在队伍前头赶路,休息时,剧团得回过头来进行慰问演出,从队头一直演到队尾。因此,剧团相当于比别人多走了一倍的长征路,长征路上王定国共翻越了五座大雪山,走了三遍草地。“山高路险,道不好走,剧团走前面,当啦啦队,大家看了唱歌、跳舞,忘了疲劳和艰苦,就走得快了。”她至今还记得当年的歌:庆祝苏维埃发展的歌、骂卖国贼的京剧二簧调、《渡金沙江胜利歌》等等。《八月桂花》的舞是杨尚昆夫人李伯钊教的,跳得最多,走到哪跳到哪。化妆道具简陋,她就用墨汁画眉,用红纸当口红……

1936年1月中旬,剧团翻过夹金山慰问红五军三十七团,那里人烟稀少,野兽成群,他们走了两天才到。“三十七团的战士听说我们冒着风雪,长途跋涉来前沿阵地演出,高兴极了,提前为我们做饭、烧水,并派人迎接。”演出时,风像刀子呼呼地刮在大家脸上,早已冻僵的王定国,一上场就忘却了一切的苦痛,那惟妙惟肖、绘声绘色的表演,拨动着每个战士的心弦。临别时,很多战士流下了热泪。

然而,在王定国的回忆录中,记者还看到了如下的片段:

过草地时,王定国瘦到只有50多斤,“要是胖的话,哪里过得来!踩到泥潭就要陷下去。”1936年,红四方面军翻越雪山时,她的一根脚趾永远留在了雪山顶上。“晚上睡着了,人多被子少,盖不着,脚冻僵了。一摸,就断了……没什么伤心的,死活都说不准了,伤心?又不是我一个人,那么多的人,伤心什么?我们是穿着单衣,一边走一边嘴里嚼着辣椒翻过雪山的。”

2004年,91岁的王定国重走长征路。在四川省天全县红军烈士陵园,儿女雇了顶滑竿要抬她上山,她坚定地大声说:“我是红军,我自己能上去!”在大渡河边,面对湍急的河水和摇晃的铁索桥,王定国推开上前搀扶的人,只身在一百多米的桥上走了个来回。

途中,王定国还找到了长征时借住房子的房东女儿。当年16岁的小姑娘也成老太太了,她依稀记得好多女红军曾经住在她家,教她唱歌跳舞。当她俩共同哼唱《八月桂花》时,不仅都潸然泪下……

情定“八办”

王定国也在长征途中遇到了她一生的伴侣——谢觉哉。

1935年6月,红一、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会师,为过雪山做准备。一天,王定国正和剧团的几位战友在小河边洗衣服,一位留着胡子的老同志拿着一包衣服向她走来。“胡子”微笑着对王定国说:“小同志,请你帮帮忙,要过雪山了,请帮我把两件单衣合起来装上羊毛,缝成一件‘羊毛衣’。”她当时并不知道这个人就是后来被毛主席和党中央誉为“延安五老”之一的谢觉哉。第二天,王定国送去缝好的衣服时,“胡子”远远地招呼她,还特地嘱咐她要多准备一些辣椒,过雪山时可以御寒。

1936年11月,中央军委命令已西渡黄河的部队组建为红西路军,向河西走廊行进,联络苏联,打通国际路线。王定国所在前进剧团也改成了红西路军前进剧团。12月5日,剧团奉命慰问红九军,不幸遭遇甘肃军阀马步芳部队,寡不敌众,王定国和剧团众人被俘。“白天,不见太阳;夜晚,不见月亮。房阴森森,人孤零零,只有豺狼把牢房。”多年后回忆起被俘的境况,王定国写下了这样的诗句。1937年8月,党中央在兰州成立八路军办事处,大家都亲切地称之为“八办”。在“八办”的努力下,王定国和战友们被救出,也就在“八办”,王定国再度遇到谢觉哉。那时,比王定国大29岁的谢觉哉是“八办”的党代表。

谢觉哉的日记中有这样的记载,被俘人员中,有张掖地下党的,有个女支部委员叫王定国。等见了面才知道,王定国就是在长征途中替自己缝过“羊毛衣”的姑娘。时任“八办”处长的彭加伦尽力撮合,以谢觉哉日夜奔波操劳,身边也需要一位好帮手为由,让王定国留在谢老身边。回忆起和谢觉哉的结合,王定国说“同志们关心,组织上安排。”

1937年10月,两位志同道合的战友,在兰州“八办”简陋狭小的平房里,幸福地结成了一个革命家庭。从此,从兰州、延安到北京,王定国几乎一直在谢觉哉身边工作。

也正是在“八办”,王定国开始学习文化。一天晚上,谢觉哉赶写一篇文章让王定国去找《民国日报》、《西北日报》等报纸。几份报纸,王定国来回拿了四次都不对,最后还是谢觉哉自己去拿的报纸。也正是因为这件事,谢觉哉自那以后,每天都会抽出一点时间教王定国识字、学文化。就是这样一点一点的积累,后来王定国才成为谢觉哉工作上离不开的左膀右臂。

如今,王定国打得一手好麻将,也是从“八办”开始的,她师父还是周恩来。当时周恩来从苏联到兰州小住,当他看到年轻的王定国时说,“你现在身份不一样了,是谢老夫人,需要接触国民党高层的太太,所以要学会一种社交手段。”于是,周恩来亲自教王定国打麻将,王定国天资聪颖,一学就会,甚至通过打麻将把国民党兰州省政府主席贺耀祖的夫人发展成共产党员,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也成为“八办”的一段佳话。

1983年,已经从工作岗位退下来的王定国,想起当年很多被俘的红西路军战友还滞留在甘肃一带,她便自费跑遍河西走廊寻访。当王定国看到这些曾经的战友因为历史原因红军身份得不到认可,日子过得异常艰难,痛心不已。据王定国的儿女回忆,她回京时,身上只剩下了一套衣服,其他的行李全都送给了这些曾经的战友。于是,她与伍修权一起开始为这些人奔走,最终得到了中央的重视,财政部、民政部、卫生部、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发文,恢复他们的红军待遇。为了感谢王定国,当时还健在的红西路军老战士,男男女女几十人来到北京,挤在王定国家中不大的厅房里,向其表示谢意。而王定国只是淡淡地说:“这是党让我这么做的,应该感谢党。”

八十多岁还出差

“多年来,我一直照顾你们和你们的父亲,从现在开始,我要去做我的事了。”1978年,王定国在整理、出版完谢觉哉的日记、传记等之后,这样在儿女面前宣布。

1971年6月15日,谢觉哉与世长辞。在谢老走后的七年里,王定国先后整理、撰写、出版了《谢觉哉评传》、《谢觉哉文集》、《谢觉哉日记》、《谢觉哉画册》、《谢觉哉书信集》、《谢觉哉诗集》等多部历史文献共五百多万字。

20世纪80年代,中国刚刚改革开放,正在寻求民族再度复兴之际。王定国所说的“我应该做的事”便是关注这个国家的未来。

“那时,很多长城周边的居民都拆长城砖盖房子、盖猪圈。”王定国看了痛心不已,便组织人烧砖,然后用这些砖换回长城砖。她还积极各方奔走,呼吁保护长城:1984年,王定国到邓小平家中,请他发一个号召借以推动长城的保护工作,第二天邓小平即题写了“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的条幅;1987年6月25日中国长城学会成立,王定国考虑长城要面向世界,请出曾任外交部长的黄华出任会长,自己担任副会长兼秘书长;为了让人们更好地认识长城,她连续三年组织了群众性的慕田峪长城越野赛,为了让世界更多地了解长城,她组织长城沿线十一家电视台,拍摄了三十八集专题电视片《万里长城》发行到世界各国……“长城代表中华民族,我就觉得这些是文物,自家的好东西,要保存下来。”同年,她还参加筹备与成立了中国文物学会,并担任副会长,促成了《国家文物保护法》的颁布。

此外,在中国致力于经济快速发展的时候,王定国还看到了老年社会和青少年成长的问题,她参与筹建了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和中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她还和陈云的夫人于若木一起积极投身于挽救失足青少年的活动。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王定国的社会工作不断增加。她过上了“空中飞人”的生活,频繁地从一地飞往另一地。

一次在飞机上有人问王定国:“老太太,您多大岁数啦?”

“80多了。”

“您坐飞机去干什么呢?”

“我出差。”王定国答道。

“她一直想的是国家和社会的事。如果没有这种强大的信念,她现在的身体也不会那么棒。”王定国的小儿子谢亚旭这样告诉本刊记者。

70岁的王定国还迷上了书法和绘画。75岁,做完乳腺癌手术第二天,她就让儿女拿来笔墨纸砚,在病床上练习书法。“她很喜欢和书法、绘画名家交流。”谢亚旭说。遇上他们时,王定国还总会拿着自己的作品上前,请名家指点一二。很多时候,王定国自己也在琢磨。她最爱画梅花,花瓣是画上去的,枝干是在挂历背面撒上墨吹出来的,王定国的“吹画”梅花栩栩如生,别有风韵。如今,王定国家客厅、书房和储藏室里,放满了几十年来创作的书画作品上千幅,而她却谦虚地说:“垃圾堆似的。”

“绿色长征”路

九十多岁的王定国开始关注国家的林业生态建设。她开始到全国多个省市了解林业生态建设情况,多次向有关部委提交考察报告并亲自参加植树造林。

2004年,她到广西壮族自治区考察速生林建设,提出我国造纸业应走林、浆、纸一体化的建议。这一建议如今已被中国造纸业普遍采用,并成为一种生产模式。2005年,她到河南省考察黄河故道生态治理有关情况,并在生态园里种植了一棵银杏树。她写出的考察报告,促使国家林业局当年就在河南省召开了现场会。2006年11月,她到湖南省考察谢觉哉的家乡宁乡县,在畅叙乡情时说:“谢老说大树是老人,小树是孩子,我们要像爱护老人和孩子一样来爱护树林,希望家乡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把生态建设得更好。”

2008年,她回四川营山老家,考察南北两河综合整治工程,并在红军公园种植了一棵黄角树;在营山中学和师生们一起,种植了两棵银杏树。2010年,王定国与150万重庆市民一起在长江边植树造林,并亲手栽种了一棵桂花树,“绿化长江全社会都应该参与进来,也只有大家都走上这‘绿色长征’之路,才能真正地为子孙后代造福。”2012年4月22日,在世界地球日这天,王定国老人带领祖孙四代和亲朋好友共一百五十多人,在北京的西郊种下了100棵松树。

为表彰王定国对中国生态建设作出的贡献,2009年4月,王定国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中国生态贡献奖“特别奖”。2011年,在 “生态行动助力中国”的活动中,她被授予 “终身生态贡献奖”。2012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林业生态发展促进会正式成立,王定国出任终身名誉主席。

2012年,十八大报告明确将生态文明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是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整体布局之一。在中国稳步行进于民族复兴之路时,王定国再一次提出建议:生态建设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需要发动全社会的力量,需要人人参与……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十堰市最美共产党员颁奖典礼观后感

全文共 276 字

+ 加入清单

6月13日晚上7:30,丹江口市质监局全体党员收看了十堰市以“信仰•力量”为主题的“最美共产党员颁奖典礼

为纪念建党95周年,本次获表彰的10位“最美共产党员”,分别来自卫生、公安、教育、农技等行业,有的已经退休,都是奋斗在工作第一线。他们是全市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充分展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无私奉献精神,激励着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投身脱贫攻坚战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添砖加瓦。

全体党员表示,将以他们为坐标,学习他们的高尚情操和为民情怀,立足岗位,履职尽责,把好事做好,把实事办实,为“中国水都”和“三宜”城市建设作出新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感动中国颁奖盛典2024观后感

全文共 1040 字

+ 加入清单

“宇定光自发”的张定宇,“男儿付死生”的陈陆,“素心托高洁”的张桂梅,为病人提供“炊香万灶烟”的万佐成、熊庚香夫妇,“为国击豺狼”的王海,“芳草递春风”的汪勇,让“北斗灿繁星”的谢军,“蕴玉抱清辉”的叶嘉莹,带领乡亲“山路得康庄”的毛相林,“山河功业存”的国测一大队。

——这十个感动中国的名字,在《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颁奖盛典的短片里被一一介绍。每一个故事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却浓缩了他们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努力与奋斗。当颁奖盛典的最后,“每个人都了不起”几个字显现在大屏幕上,“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的真谛,深深地印在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历史终将记住2020年,这极不平凡的一年里,有新冠病毒,有洪水险情,有扶贫攻坚,有航天梦圆。这十个感动中国的年度人物,有身患绝症却坚持与疫情赛跑的医生,有洪水中逆流而上不幸牺牲的消防战士,有率队击落29架敌机的志愿军老英雄,有坚信“让一个女孩读书能救三代人”的公益高中校长,有绝壁中凿出天路、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村委会主任,有深入生命禁区、用双脚丈量祖国大地的测绘队……他们或在危难中逆行,或在逆境中坚守,每个人的经历不同,却都以凡人之力,共同书写下了一首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

没有人是生来的勇者,但在国家与人民有需要时,总有一些英雄挺身而出。看过这十个人物或团队的故事就会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勇敢。而这份勇敢,又是建立在他们对自己初心的坚守上的。无论是出于善良的本性,还是对职责的忠贞,他们都有一股为了保持初心而愿意拼命去干的劲头,同时也都从这份坚守中收获了快乐,在他们帮助别人的时候,在他们不辱使命的时候。

从2003年到2021年,《感动中国》已经走过了近二十个年头。有网友说,每次看《感动中国》都觉得自己泪点特别低。这是因为,时代会变,感动却永远不会变,我们对善的向往不会变,对美好的渴望更不会变。

当听到张定宇说“能够帮助到别人,你不觉得很幸福吗”,当看到陈陆办公桌上那台还没来得及送给儿子的消防车模型,当听到年近七旬的熊庚香说抗癌厨房会“坚持一天算一天”,当看到张桂梅的手上贴满膏药……我们无不感受到:他们就是我们身边那些有着浓浓烟火气的普通人啊!然而,就是很多个跟他们一样的普通人,汇聚起了磅礴的中国力量,让我们的2020年有了一段又一段荡气回肠的传奇故事。

回看2020年尚未走远的背影,14亿中国人中的每一个你我,都曾在众志成城中感动了中国,因为我们全都坚信: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

全文共 481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在网上和电视上陆续收看了中央台“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迹报告节目,节目中的孝心少年大多生活在农村或者小镇上,因为父母或家人生病需要照顾,小小年纪就开始为生活奔忙,洗衣,做饭,干活挣钱,在病榻前照顾亲人,与同龄的小孩子比较起来,过早的体会到生活的辛酸和辛苦。小孩子的心灵是纯真的,我记得节目中有几家是因为父亲或者母亲得了重病,夫妻的另一方离弃了孩子和伴侣,而孩子却没有放弃自己的亲人,认为照顾亲人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承担起了不应该由他们承担的责任,那些在大人眼中无法逾越的困难就这样被小小肩膀扛了起来。我不知道离弃孩子和伴侣的大人是何感想,但是在这些纯真的孩子面前,现实中大人的一些做法实在是令我们惭愧和汗颜啊。

另外一点就是明显地感觉到我们国家的未成年人保护还是做得不够,社会福利保障体制还是不够完善,特别是在不发达的农村,一个人或者是一个家庭因为有人生了重病,就会导致家庭贫困,看不起病,没钱上学……成年人需要依赖未成年人的照顾而生活。在感叹这些孝心少年美好品德的同时,我们这个社会,这个政府是不是应该努力做些事情去避免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还孩子一个美好的童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有爱心有孝心做感恩少年的书信

全文共 410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在电脑上看了《寻找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我被一个个懂得感恩、懂得孝顺的少年深深感动!他们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用自己的双手,托起了一个家庭,托起他们的明天。在他们当中,我特别留意了一个与我同名的女孩——高雨欣。

她今年十一岁,长得高高瘦瘦的,扎着一根小辫子,在她八岁那一年,她的爸爸就离开了她们,她妈妈

的手残疾,因此不能做事,妹妹又太小,所以,她不仅要学习,还要照顾妈妈和妹妹。剩下的时间,她都会帮妈妈卖烧烤赚钱,她每天只有一两个小时的学习时间,尽管这样,她的学习成绩却一直很优秀,有一次,她妈妈为了奖励她考得好成绩,给她烤了一根香肠,她却不吃,说留起来卖钱,好给自己和妹妹交学费。看到这我不禁泪流满面。

再看看自己,自叹不如,不但不帮妈妈做家务,有时,还把家里搞得乱七八糟的,害的妈妈打扫的腰酸背疼,有时候还会跟妈妈顶嘴------。以后,我一定要改正自己:好好学习,孝顺父母,孝敬长辈,做一个听话、孝顺的好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8:2024寻找最美教师颁奖典礼观后感

全文共 589 字

+ 加入清单

“最美教师”身上印证了平凡中的非凡,普通中的崇高,为广大教师树立了可亲可敬的榜样。老师们通过撰写学习心得的形式来表达对“最美教师”的敬意。我要向“最美教师”学习:

第一是忠于职守、高度负责的精神。最美老师,美在责任。她们的责任心充分体现了对学生尽心、对工作尽职、对社会尽责的态度,充分体现了她们敢于负责,敢于担当的精神。向她们学习,就是要树立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把岗位当作社会责任,把工作当作一种事业的追求,满腔热情的、全身心的投入各项工作,踏踏实实的干事,兢兢业业的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第二是乐于助人、至善大爱的精神。最美教师,美在大爱。这种爱就是把学生真正放在自己的心里,对学生不嫌弃、不抛弃、不放弃,坚守着可以没有大师,没有大楼,但绝不能没有大爱的坚韧的信念和价值。向最美教师学习,就是要传承中华的美德,弘扬大爱精神,本着爱人民、爱社会、爱他人的博大情,扎扎实实的做好为群众服务的各项工作,努力把衢州打造成为充满爱心,人人向往的幸福之城。

第三是甘于奉献、团结互助的精神。最美教师,美在团队。正是因为学校的这种团结互助的精神,才共同谱写了这曲感人的赞歌。向她们学习,就要增强大局观念,强化责任意识,强化团队精神,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强化工作的合力,为衢州两个崛起贡献智慧和力量。

学校教师决心以“最美教师”为榜样,开拓进取,做人民满意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

展开阅读全文

篇9:2024寻找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

全文共 668 字

+ 加入清单

昨天,我观看了中央电视台20__年“众里寻你——

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动颁奖典礼。在颁奖典礼上,活动将首次发布经过几个月征集并提炼浓缩的“新时期新孝行”内容。

我印象最深刻是青岛市市北区包头路小学的王荠悦。

20__年,荠悦出生在一个比较特殊的家庭,爸爸先天失明,妈妈也仅有模糊的一点点视力。在荠悦不到4岁的时候,她的妈妈又患上了急性青光眼,连仅有的一点视力也无法保住,从此以后,这个三口之家就只有荠悦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了。

坚强的父母没有依赖别人,一直坚持自己带小荠悦。在特殊家庭成长起来的小荠悦有着比同龄人更多的孝心。早上,当同龄的孩子还在睡梦中时,王荠悦已经悄悄地起床了。她轻轻地起床,拿米、淘米、加水、打开电饭煲的开关,帮着父母做好早饭。别人家的孩子是爸爸妈妈送到学校,可在王荠悦家,吃过早饭后,是小荠悦牵着爸爸妈妈的手,把他们送到工作的盲人按摩店,再一个人走进学校,开始她一天的生活。在学校,她会争分夺秒地写作业,以便回家更好地照顾失明的父母。

“学校里的很多人都知道这个乐观、活泼的荠悦,大家也都特别喜欢她。”包头路小学的大队辅导员韩老师告诉记者,中央电视台“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动在得知了荠悦的事迹后,特意到青岛录制了宣传片,也为荠悦提供了到北京参加颁奖典礼的机会。

荠悦现在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但对于自己的未来,她有一个从未改变过的理想,就是成为一名幼儿园老师。“我妈妈特别喜欢小孩,但是因为眼睛看不见,不能到幼儿园工作,我想长大以后替妈妈完成这个愿望。”说起自己的理想,荠悦的眼睛里透着认真与坚定,也透着对妈妈的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400字典礼作文:我的国庆阅兵式观后感

全文共 558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一个很特别的日子。因为今天是2009年10月1日。是我们祖国母亲的生日。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普天下的中华儿女都为之欣欢。我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坐在电视机前观看国庆阅兵式!

随着礼炮阵阵响起,几位升旗手迎面走来,迈着整齐的步伐走向升旗台。走上主席台后他们将国旗升上了天空。我们的主席胡锦涛坐着国产红旗牌轿车进场。在大路边上站着整齐的解放军。他走过时还不忘向两边的解放军问好解放军也不忘向主席说:“首长好”!还是那熟悉的天安门城楼,朱红色的地毯、朱红色的大门、身着中山装的胡锦涛主席率领着党和国家领导人,郑重的走上了天安门城楼,站在这60年前毛主席宣布新中国成立的同一个地方,他们的脚印与历史重叠、从他们的脸上,我看到了激动、幸福、骄傲和自豪!胡锦涛随后宣布阅兵式正式开始。

一个个整齐而威武的部队,从主席台面前走过。步伐是那么坚而有力。无不让在场所有的中国同胞感到自豪。在长达3个小时的阅兵中,我顿时了祖国国防的强大和中国五千年来的宏伟基业。我们以后再也不用受别人的凌辱。我们终于扬眉吐气了。走向繁荣富强的道路后。中国祝福你,不用千言和万语。在中国建国60周年之际让我们,把这祝福传送世界的每一个同胞。中国以后一定还会取得更大的进步,让我们一起奋斗,为祖国的明天而努力。最后我要向世界宣布——我们站起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颁奖观后感

全文共 1082 字

+ 加入清单

黄旭华——中国核潜艇之父,三十年不回家,不顾家,一腔热血报效国家,无怨无悔,他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与其他工作人员一起,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他说,血要一滴一滴慢慢流。意在要为国家,为人民一直做出贡献,这位老人,将最美的青春献给国家,默默无闻,无私奉献!

刘盛兰,家境贫寒,二十年来捐助贫困学生,即使工作丢了,房子烧了,也停不下资助学生的脚步。他珍藏的一个蓝色的布袋,里面有被他资助学生的感谢信与一张一张的汇款单。自己吝啬的连馒头都不舍得买,这么多年,资助学生达一百多个,资助了7万多元,感动了所有人!

陈俊贵,为了对战友临终前的遗愿的承诺,带着妻子与孩子,要为那些筑路牺牲的战友们守墓一生。“义薄云天”是对陈俊贵最好的评价,

他以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尊崇的“义”。

除他们外,还有最美村支书段爱平,为了家乡与乡亲们,自己出钱出力身体垮了,却依然心系乡亲们;在油菜花海中追梦父子沈克泉、沈昌健,前赴后继三十年,用生命讲述农民工搞科学研究的不易;盛开在西藏自治区墨脱县帮辛乡的格桑花——格桑德吉,为了家乡的教育事业,放弃城市良好的就业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做老师,告别亲人,离开女儿,却成为门巴族的“护梦人”;最老上班族,胡佩兰,98岁依然坚持坐诊,不仅救了人,而且医了心;伟大母亲姚厚芝,在得知自己身患重病,因家庭负担放弃治疗,用三年多的时间绣出一幅清明上河图,只为将来为孩子们筹学费;迟到二十八年的见义勇为奖获得者方俊明,二十八年瘫痪在床,没有丝毫怨言,见证了善良在人们心中恒定不变的价值。

最令我敬佩的是“老阿姨”龚全珍老人,新中国成立后,甘祖昌将军放弃高官禄,回到乡下当农民,作为妻子,龚全珍老人全力支持,并随同甘将军回乡下,一待就是五十六年。甘将军必生为国家做贡献,用自己330元的工资,拿出三分之二用来修水利,建校舍,扶贫济困,龚全珍老人也同样拿工资去做支援农村建设上,没有丝毫怨言。

龚全珍老人在离休前,一直在做老师,尽职尽责,甚至离休之后,依然资助贫困学生,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我感触最深的是在颁奖典礼上,龚全珍老人坚持从高台上走下来,并谦虚地说自己走得不好以及她那句“今天这个晚会前边的模范人物,都是我的老师值得我从今以后,认真向他们学习!”并深深鞠了一躬!老人身上的精神,有太多太多值得我们学习,如今我们中学生,是否可以做到处处学习,虚心请教,就像《论语》中说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是否可以做得到天天反省自己,不断完善自我,改正不足?龚全珍老人就是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感动中国2024年度颁奖晚会观后感

全文共 303 字

+ 加入清单

潘建伟

46岁,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2016年8月16日,由我国自主研制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成功发射,它将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这将是跨度最大、史上最安全的通信网络。这个项目的首席科学家正是潘建伟。

●郭小平

2004年,临汾第三人民医院院长郭小平看到艾滋病区的几个孩子到了上学年龄却没法上学,便和同事一起办起了“爱心小课堂”。2006年9月1日,临汾红丝带学校正式挂牌成立,后成为国内唯一一所艾滋病患儿学校。

●王兰兰

10年前王兰兰女儿因病去世,发现女儿“要成为一名慈善家”的遗愿后,她投身到社会公益事业。2012年开办“爱心食堂”,每天向独居老人提供午餐和晚餐,每餐3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2024最美孝心少年小学观后感

全文共 446 字

+ 加入清单

生活对于每个人都不容易,一双双稚嫩的小手、肩膀,都承受着多少重担。今天,学校统一观看《最美孝心少年》,留下的,只有不尽的眼泪。

十个宣传片,十二个孝心少年,他们与我的年龄相仿,但是我远远不及他们。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是与我年龄相同,一个只有十岁的小女孩——王荠悦。她的妈妈眼睛失明,而她的爸爸也只有0.1的视力。有许多好心的群众都帮助他们,帮他们买一些可帮助荠悦父母的物品,可他们拒绝了,因为他们觉得小荠悦就是他们的眼睛。是啊,荠悦不会因为妈妈的眼睛失明而感到自卑,反而还带妈妈去参加各种亲子活动。年幼懂事的她,帮爸爸整理店子里的物品,小荠悦从五岁起,便搭着小板凳做饭,这一站便是五年。小荠悦从不觉得辛苦,因为她能看见爸爸妈妈欣慰的笑容。一双小手,拉着两双大手,肩并肩走在一起,岁月中,留下小荠悦和爸爸妈妈永恒的幸福。还有许多孝心少年让我感动,但是,我相信,他们共同的信念是:让家人快乐,让身边的人幸福!

尽孝,不要等待,就是现在,孝心来自我们的点点滴滴,让孝心点亮每一家的窗户,让孝心洒满全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202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王峰观后感

全文共 355 字

+ 加入清单

面对一千摄氏度的烈焰,没有犹豫,没有退缩,用生命助人火海逃生。小巷中带血的脚印,刻下你的无私和无畏,高贵的灵魂浴火涅槃,在人们的心中永生。

昨晚,南阳救火英雄王锋当选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

王锋此次当选,为继百岁仁医胡佩兰、郑州陇海大院、卖唱救孤艺术家王宽之后,河南人连续第四年荣登“感动中国”的领奖台。

感动中国,温暖人心,河南人的身影,从来都是浓墨重彩的存在。

河南人连续四年“感动中国”

在昨晚8点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上,南阳救火英雄王锋成功当选。细心的观众会发现,这已经是河南人连续第四年获得“感动中国”的荣誉。

在此之前当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河南人,相信不少读者还对他们的事迹历历在目。每一年,《河南商报》都一点一滴地记录他们的故事,见证他们带给大家的感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新时代好少年观后感

全文共 795 字

+ 加入清单

五千年历史积淀孕育了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从远古的炎黄部落到今天的泱泱大国,从灿烂的夏商周青铜时代到近现代的兴衰荣辱……惊天动地的战争、震惊世界的发明、无数可歌可泣的篇章造就了这个辉煌崭新的时代。那么身为新时代的少年该做些什么呢?

首先,身为一名中国公民,应以国家为重。开始可以从小事做起:节约资源------“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珍惜时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怀远大志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遵纪守法,爱护公物,志存高远、不辱祖国等。接着从珍视、守护生命做起:爱护身体、养护精神、乐于助人、继承优良传统、正确对待挫折等。最后努力实现中国梦,力求做到24字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其次身为中学生最重要的是学习。才华横溢的人才能满足新时代的要求,想要学有所成就得学会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想要学有所成就得锲而不舍:不能半途而废,要相信“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一曝十寒得到的结果只是盲人摸象,“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持之以恒,精益求精。

是雄鹰,就在蔚蓝的蓝天中翱翔;是骏马,就在辽阔的沙场驰骋。多多阅读吧,书籍能开阔视野,人长着两双眼睛是为了看东西,如果眼睛不管用,就得带眼镜;而书籍恰恰是眼镜,当你把它“架在眼睛上”时,你会看到更多的东西。

“孝子入则孝,出则弟。”最后,对待家人,怀着尊敬、倾听、感恩之情。永无休止的絮叨,雷霆霹雳的批评是他们的爱。一句简短的问候,一声和风细雨的安慰是我们的孝。与家人发生争吵后信任、体谅和包容他们,增进理解,化解矛盾和冲突。分担家务,增强家庭意识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家庭发展中的变化,这就是“孝”。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让我们一起争做新时代好少年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有爱心孝心做感恩少年书信

全文共 1201 字

+ 加入清单

亲爱的父母:

你们好!

是你们,带领我来到这个多彩世界;是你们,陪伴我走过这么多个春秋冬夏;是你们,教会我要做一个坚强的人;是你们,培养我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你们是我夜航中的一座灯塔,当我在茫茫黑夜中迷失方向时为我导航;是我困难中的一根拐杖,当我步履艰难时为我找好重心……

你们辛苦了,贫乏的文字实在难以表达女儿心中的情感。但是,我忍不住满心的激动,一定要倾诉心中的无限感激。

爸爸,您是那炽热刚烈的太阳,是那波澜壮阔的大海。您把艰辛与疲惫留在门外,带进家里的是严厉的爱,是温暖……

春风中,您威风凛凛地站在大型货轮上瞭望大海;夏雨中,您站在最高的台上指挥船员们工作;秋夜中,您高度集中精神在驾驶台前指挥操纵长达四五小时至深夜,将好几万吨的大船准确地停在泊位上;冬寒中,您唯有通过电话向家里道一声“一切安好”……

即便与您在一起的时间不多,但您从未忽视对我的教育。小时候您教我写字,我无力地抓着笔一个劲地抖。您一遍遍耐心地教我,然而我总写不好,不禁潸然泪下。听着您的大道理,心里抱怨您不爱我……您是那样严厉,但却从来没有打骂过我。如今,我已经用您教我的写字方法,写下许多好的篇章了。

曾几时起,血丝已布满了您怒视风雨的双眼,那双与风雨抗争而熬红的眼睛,狠狠地划过女儿的心。爸爸,女儿想对您说:“您辛苦了!您毫无怨言地用您那坚强的臂膀支撑起整个家,用您那广博的爱温暖我。有人说,冰山露在水面上的部分只有其全部的八分之一,这就是您对我的爱啊!”

妈妈,您是那柔情似水的月亮,是那细水长流的小溪,

您把辛苦与抱怨留给自己,送给这个家的是慈祥的爱,是包容……

清晨,您为我递上热腾腾的营养早餐;傍晚,您为鼻尖渗着汗珠的刚回家的我卸下书包;晚上,您戴着厚厚的眼镜坐在电视机前看“无声新闻”,为的是不影响我学习;深夜,您总要悄悄地来到我的床前,为我盖上被子……

您将我的生活打点得井井有条,虽然繁忙,却从不忘记对我的教诲。那一次我四道数学题错了仨,您唠叨之余,便是在灯下一遍遍地演算,一遍遍地为我讲解。看着您飞快的笔锋,我懊恼至极,这种感觉比您打我骂我还要痛,但这里面却包含了您对我无限的爱,无言的鼓励与鞭策。看着您耐心的模样,那一刻我就对自己说:“一定要学好数学这门重要的学科。”

曾几何时,白发已爬到了您的头上,那缕缕白发,如银丝般紧紧揪着女儿的心。妈妈,女儿想对您说:“您辛苦了!您心甘情愿地用您那粗糙的双手拱托起整个家,用您那无私的爱包容着我……大地无边无垠,她的美来自她的宽广;大树萦络阴翳,她的美来自她的茂盛。而您呢,您是最美的,您的没来自您对我的爱啊!”

爸爸、妈妈,我多么幸福,能在你们身边长大。有了你们,家便是那天空,时常阳光灿烂;有了你们,家便是那大海,时常浮光跃金。

我人生小河上的每张帆影,每次航行,都满载着沉甸甸的你们的爱。这爱,比天高,比海深。这爱,即使以天为纸、以海为墨也写不尽、道不完……

身体健康

笑口常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争做新时代好少年观后感

全文共 603 字

+ 加入清单

__月__日晚上八点,我准时坐到电视机前观看《少年有梦正当时》节目。节目里10名青少年是多地的中国好少年的优秀代表,通过他们我看到了学习的榜样,明确了学习的目标。

他们中有勤学善思的陈家庚,有热心公益志愿服务的刁兴宇,有爱护环境的张晓茹,关爱他人的谢伊等等。他们积极培育践行社会核心主义价值观,展现了新时代的亮丽风景,为未成年人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第一批10名中国好少年代表向广大青少年发出倡议:牢记谆谆教诲,立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从小“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觉得我们应该以他们为榜样,好好学习、崇德向善,争当新时代好少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刻准备着!第一批10名中国好少年中有我的学习榜样:陈家庚。他从小爱读书,13岁时家里就有400余册图书,培养了自主学习、乐学善思的习惯,他博闻强识、爱好广泛,对很多领域的知识都有着浓厚的兴趣。他积极组织、参加各种活动,在学校赛会、学生社团、学科讲坛等实践劳动中经常能看到他活跃的身影。

我要成为像他一样的好少年,还有好多小缺点需要重视和改正,为此我要先把取得好成绩,升上6年1班作为我的阶段目标,通过正视缺点,改正不足,积极努力来实现目标。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要做到:鼓足学习动力,上课认真听讲,作业认真做,学玩不二。“扣好自己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争取早日实现自己的目标,做一名有中国梦的好少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有爱心有孝心做感恩少年书信

全文共 473 字

+ 加入清单

“琴键黑白分明像你,凝望这个世界的眼睛……”随着音乐响起,《孝心少年》节目开始了。

十位少年的行动都令我感动万分,但令我最敬佩的还是小梁蓉。当我们无忧无路的背着书包走进学校时,他们却做着许多与年龄不符的事情。她个子挺小,年纪挺小,可她却人小鬼大。一次,妈妈和她一块吃早餐,妈妈的土豆掉地上了,梁蓉立马捡起来,为了不浪费,她和妈妈抢着把土豆上的泥巴吃掉了。梁蓉还经常给妈妈按摩。还有几次,妈妈生病了,小梁蓉为了照顾生病的妈妈,连学都不上了。

啊!多么感人的场面,时光似乎停留在了这一刻,我激动不已。为了不让妈妈迟到不干净的东西,自己把这份痛苦吃紧进肚子。虽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行为,但……这体现出了她浓浓的孝顺呀!这使我想起了自己,在家里写完作业就是玩,没有一次为父母做过什么事情。我羞愧急了,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而毁坏了父母和我之间的亲情,这种行为是多么不正确呀!以后,我应定要好好孝顺父母,多多陪伴父母,做一个像小梁蓉那样的人。

孝是中华传统美德,不要等到父母老了才行动。同学们,我们一定要从现在做起,从这一刻做起,做到“百善孝为先”。用心灵去倾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十大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晚会观后感

全文共 411 字

+ 加入清单

有一种温暖,不需要语言,就能传递,叫感动;有一种力量,不求惊天动地,却足以令人震撼,叫感动。

看了感动中国后,总觉得那些评选出来的人物都让人敬佩感动。在这个简单的却又内涵丰富的舞台上,闪闪发光的不是那些耀眼的明星,而是我们生活中的普通人。

在2016年的感动中国节目中,虽然感动我的人有十个,有……;有……;有……但是在这些人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

讲述人物事迹……

还记得那撼动心灵的颁奖词(今年还有每个人7个字评价):……

是他(她)让我感受到了……

看过《感动中国》之后,我的内心仿佛受到了神圣的洗礼,在感动与眼泪背后,我收获的不仅仅是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内心中无法言喻的那份震撼与动容。

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人用自己那一点一滴的小事感动着我们,也感动着他人。生活中从来就不缺乏感动,只不过是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之中,我们忘记了用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这些让我们的内心能为之震撼的感动事迹。

用心去看世界,去发现细节的感动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感动中国2024年人物颁奖晚会观后感

全文共 1903 字

+ 加入清单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对于家庭来说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天下父母的最大心愿。但不知从何时起,我们发现周围出现了越来越多发育障碍的特殊孩子,其中最严重的要数自闭症的孩子。在这样的家庭中,孩子不能快乐成长,家长更是承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社会压力和生活煎熬。那种煎熬是常人无法想象的。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了孤独症,后来才知道孤独症国际通用说法叫自闭症。

儿童孤独症是一种发生在儿童早期的全面性精神发育障碍性疾病,目前还找不出准确的发病原因,没有相应的治疗药物和有效手段,前景比较暗淡。我的心情随之也黯淡起来。我能给孤独症孩子和孤独症家庭做点什么呢?于是,写了一首歌。歌写好了给谁呢?这时,吉林通化的刘丛凤来了。她就是一个做孤独症的专门家,为了做孤独症她几乎倾家荡产,在所不惜,是这个地区做孤独症的第一人。也因此我认识了我国做孤独症的第一人——田惠萍。

田惠萍毕业于四川外语学院,曾在四川外语学院和重庆建筑工程学院任教。期间,她被公派到德国留学两年。1993年3月创办中国第一家服务于孤独症儿童的公益性组织—北京星星雨教育研究所,任所长至今。曾荣获中国国际交流学会及中国青少年基金会颁发的“展望奖”,曾被美国《读者文摘》(亚洲版)评为“今日英雄”。

她还是中国“心盟”网络组织的发起者,作为全国最早的孤独症儿童康复先驱机构的创办人。

有报道说:20多年前,当4岁的儿子被确诊患上孤独症时,田惠萍几近崩溃。这种病在现实生活中早已存在,直到1943年,美国精神病医生凯纳才提出这一概念并确定下来。由于儿子是中国第一批被诊断为孤独症的患者,田惠萍也是十分茫然,连她自己也是第一次听说。她首先想到的就是他的孩子无法再跟正常人一样去上幼儿园,更不可能达到学龄后去读小学了。“不仅是孩子,作为母亲,我也将跟孤独症长期共处了。”

1993年,田惠萍从重庆来到北京。当时她只有一个信念,要办一所学校,要把像儿子一样的孩子都收到自己身边。几个月后,中国第一家服务于孤独症儿童的公益性专业机构——北京星星雨教育研究所成立。

她估计,孤独症在中国儿童中的发病率为万分之八到九。而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的估算,我国有10万精神残疾儿童,其中绝大多数为孤独症儿童。而包括成年人在内的孤独症患者,国内达数百万之多。

孤独症发病原因至今不明,因此医学上并没有有效地治疗方法。通过专业性训练有些症状可以明显改善,但疾病将伴随绝大多数孤独症患者一生。

近年来,中国越来越多的地方建立了为孤独症儿童及家庭提供社会服务NGO。由于缺乏政策性支援,很多NGO面临着巨大挑战,主要是经济压力和技术压力。后者突出表现在怎样提供以专业技术为基础的优质服务,如何培训教师等方面。

2005年,在德国米索尔基金会的资助下,通过一系列行业培训活动,由星星雨发起成立了“心盟”孤独症网络。田惠萍说,心盟的使命就是通过资源整合、行业建设和权益倡导提高成员的服务能力。目前,其成员近60家,遍布全国各地。两年来,已组织过11次能力建设培训,6次教师培训,组团赴德国访问1次,资助4家机构完成战略规划。

田惠萍是个理想主义者,正是患病的儿子让她的生活发生了完全有意义的转变,“走向了一条更有价值的路。”现在,田惠萍的孩子每周一到周五在一家成人智障专业机构接受训练,“虽然他还是一个典型的孤独症患者,但生活得很好。”

2009年,通化的冬天格外寒冷。田惠萍突然来到了通化。她要为通化市的孤独症孩子和孤独症家庭、孤独症工作者尽心出力。那些天,她和她的伙伴吴良生,冒着风雪,一场一场地报告,一地一地地辅导,匠心独运,苦口婆心,诲人不倦,精诚所至,让通化人很感动

作为当地孤独症爱心协会的名誉会长我有机会和她有了较多的接触。论起来,她稍稍大我一点,但看起来她更显年轻一些。她是一个一见面就能给人十分深刻印象的人,是一个听着十分骇人但一接触就能融洽相处的人,是一个有经历能够看轻一切的人,是一个不知天命,不知疲倦,不畏艰险的人,是一个啥都想知道、都想尝试的人。它特别的爱说能说。在我主持的座谈会,她自己就能说上几小时。

那些天,她在通化电台逗留的时间最长,参加通化电台组织的媒体座谈会,做客安琪的《百姓说事》直播间,接受通化电台名牌栏目王燕的《百姓访谈》。我们之间的交谈广泛而有成效。她对通化的文化历史饶有兴趣,她对通化的风土人情,情有独钟,因而深得通化人的喜爱。

临别我给她总结了六个“不”,这就是——

不辞辛苦、不避风寒、不知疲倦;

不耻下问、不辱使命、不畏艰险。

六个“不”远远概括不了她做人做事的风格、风范,但通化做孤独症的朋友都愿意记住这六个“不”,因为这是田惠萍在通化的一个写照,也是我和田姐友情的一个见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