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樟树叶的特点作文精彩20篇

浏览

1004

作文

688

公文的特点

全文共 1156 字

+ 加入清单

公文作为一种特定的文书材料,具有特定的功能,因而也就具有自己的特点。公文的主要特点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即法定作者、法定效力和特定体式。

(1)法定作者

法定作者,就是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权力、承担义务的组织或个人。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凡是依法建立并合法存在的,均可依据自己的职能和权限范围制发文件,它们都是公文的法定作者。

公文大多是以机关的名义制发的,但有时也以领导人名义制发,如命令、议案等文种,都在文件上签署个人的姓名。领导人是由法定组织通过选举、委任等法定程序产生的,以领导人名义发布公文,是代表其所在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所以他们也是公文的法定作者。

公文的撰拟,一般由秘书或业务部门人员起草,有时组织写作班子分头执笔。这些草拟公文的人员,都不能视为公文的法定作者。他们是机关的代言人,是受命写作的。法定作者这一特点,体现了公文高度的严肃性。任何未经法定程序核准的组织不得制发公文,也不允许任何人假冒法定组织发布公文。伪造、变造国家机关公文的,将按扰乱公共秩序罪依法惩处。

(2) 法定效力

公文法定效力的大小取决于两方面:一是制发机关地位的高低和职权范围的大小;二是公文内容的重要程度。此外,公文的法定效力具有一定的时间性,被称为公文的时效。

公文是处理公务的工具,是机关的喉舌。制发公文,是各级机关根据其合法地位行使职权的一种重要形式。公文的权威性和行政约束力,来自它的制发机关的权威和合法地位,如党中央、国务院的文件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意志,具有最高的权威性;省委、省政府的文件在全省范围内具有法定效力。又如法规性、指挥性公文,其法定效力高于一般的知照性、事务性公文。另外,没有一份公文是永远有效的。随着形势的发展、情况的变化,旧的文件就会被新的文件所代替;某项工作一旦结束,那么相关的公文也就完成了它的使命,不再具有现实效用。失去现实价值的公文,经立卷归档,可以发挥历史效用,以备查阅和参考。

(3) 特定体式

特定体式,就是指特定的体例格式,包括统一的种类、名称、格式以及办理程序。为了维护公文的权威性、严肃性、准确性,提高办事效率,党和国家作了许多具体规定,撰制公文时必须严格遵守。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规定了行政公文的种类及其名称。每一种公文,都有特定的适用范围,具有特定的作用。公文撰制者必须正确地选择和使用文种。

公文的格式,指公文的结构要素及其编排形式。结构要素有的属于必备要素,如标题、正文等;有的属于附加标记,如秘密等级等。编排形式,包括各组成要素在页面上的安排以及用纸、字体等方面的要求。

公文有一整套独特、固定的处理方式,这就是办文程序。如收文办理包括签收、登记、初审、承办、传阅、催办、答复等程序;发文办理包括复核、登记、印制、核发等程序。这些程序都不能随意省略或颠倒。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惊蛰气候特点

全文共 305 字

+ 加入清单

“春雷响,万物长”,惊蛰时节正是大好的“九九”艳阳天,气温回升,雨水增多。除东北、西北地区仍是银妆素裹的冬日景象外,我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已升到0℃以上,华北地区日平均气温为3—6℃,沿江江南地区为8℃以上,而西南和华南已达10—15℃,早已是一派融融春光了。

“春雷惊百虫”,温暖的气候条件利于多种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田间杂草也相继萌发,应及时搞好病虫害防治和中耕除草。“桃花开,猪瘟来”,家禽家畜的防疫也要引起重视了。这时,气温回升较快,长江流域大部地区已渐有春雷。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常年雨水、惊蛰亦可闻春雷初鸣;而华北西北部除了个别年份以外,一般要到清明才有雷声,为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雷暴开始最晚的地区。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香樟树落叶时作文500字

全文共 485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们慈溪市区里,梨樟树是个标志,它是一种常青树,一年四季总是枝繁叶茂,碧绿青翠。我们的城区天天都包围在柔柔的绿色里,每个角落都弥漫着樟树散发的淡淡清香。

现在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香樟树开始换叶,一夜春风,金色的落叶随风飘扬,大街小巷便全部潇潇洒洒地铺上了五彩缤纷的樟树叶,成为街头的一景。

在星期天的下午,我和妈妈去享受这一年一度的踏叶的乐趣,走在铺满落叶的路面上,空中不时地飘落着叶子,在人的左右前后若飞若扬,我好像走进了一个童话世界里,心里荡漾起许多美好的幻想,空气中似有似无地飘着树叶的清香,走进我们的心里。

我们一边走一边捡树叶,看到树叶下面黄色另一面却是青绿的,有的暗经加绿色,有的枯黄加青绿色,有的浅绿上有许多黄与红的斑点……。真是五彩缤纷,好看极了。

当我们走在铺着落叶的路面上,就会想起被秋天寒风扫落的叶子,毫无生机。香樟树在春天换叶。春天是万物焕发生机的季节,是一种生命在茁壮成长的象征,它是有生命的,落在地上,每片上都或多或少地带着鲜活的绿。有轻风从路面飘过时,这些叶子像一群卡通小精灵的游啊,舞啊,飘啊,飞啊,俏皮地互相追逐,为人们挥起春天和生命的风采!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抓住特点——写出精彩

全文共 397 字

+ 加入清单

在作文中,选择典型的事情表现人物的特点这只是作文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在些事情的时候我们要抓住人物的动作和语言写,只有准确写出了人物的动作和语言,将人物写得更精彩。就如同课文《灰雀》中列宁和男孩的对话:

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男孩说:“没看见,我没看见。”

列宁说:“那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

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

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列宁问:“会飞回来?”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这一段对话在写出了列宁对男孩委婉的教育过程的同时还写出了小男孩自己对错误的认识过程。这样把人物的内心活动用语言表现出来,不但推动了故事情节发展,还充分表现了列宁爱鸟,更爱诚实的孩子的特点。

[写好熟悉的人作文技巧大全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八旗的特点

全文共 348 字

+ 加入清单

八旗初建时兵民合一,全民皆兵,凡满洲成员皆隶于满洲八旗之下。旗的组织具有军事、行政和生产等多方面职能。入关前,八旗兵丁平时从事生产劳动,战时荷戈从征,军械粮草自备。入关以后,建立了八旗常备兵制和兵饷制度,八旗兵从而成了职业兵。清定都北京以后,绝大部分八旗兵丁屯驻在北京附近,戍卫京师的八旗则按其方位驻守,称驻京八旗,俗称京旗,实即禁军。另抽出一部分旗兵派驻全国各重要城市和军事要地,称驻防八旗。八旗有一套完整的制度。如封爵,崇德元年(1636)始定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9等。八旗按引军旗色定户籍。八旗兴办宗室觉罗学、官学等,课其子弟。八旗宗室王公及官兵的婚丧等均有规定。清初定满汉不通婚,直到光绪二十七年(1901)才取消禁令,实际上民间早已通婚。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描写人物性格特点

全文共 607 字

+ 加入清单

星期五的上午,一群承载着开心和期待的学生在教室里……因为将要周六,班里同学也很兴奋。但是,不幸就降临在上午的第二节课……---英语课!

在我的印象里,英语老师就像小学的语文老师,不仅长相差不多,而且脾气也很相似。所以,我更敬重英语老师。英语老师的脾气很温和,但今天却和以往大不相同。但这样的变化,能怪谁?还不是我们。

上午第二节课来了,英语老师进了教室里,看似心情不太好。给我们全班同学发了昨天测试的卷子,因为只判作文,我很开心,我得了十分。但班里大多数的同学都心情不大好,因为的一、两分的人大有人在。接着,老师说了让我们难以置信的话:“下面改错,改完错再抄一遍,拿给我看…。”边说着,手里拿起了木棍。“你们就是不长记性!我看不打不行!得九分的过来打一下!八分两下!…零分十下!”这让全班同学都屏住了呼吸和嘴,大家都低头改错。我一时不知做什么,也就又写了一遍。接着,其中一个课代表—李帅荣上去了!老师真的硬生生的打了。这让班里同学哪还敢说话?大气都不敢出。没有一个敢上前去……老师急了:“谁也别想躲!除了那三个得十分的!班干部先上,然后小组长……”接着,班里同学只好硬着头皮一个个上了……看着班里同学红彤彤的手。再看看我、张紫霄和郑坤杰不用挨打,是多么的好。

一节课就要这么过去了,老师抬手又狠狠打了自己十下,还念叨着:“真是教学无方!……”这动作让我深感意外!同学们,你们是否只想着自己的痛,却忘记了老师的心情和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同学的特点作文200字

全文共 450 字

+ 加入清单

同学,我想对你们说,珍惜这六年的机会吧!童年就是这么短暂,一转眼就过去了!当你再次回忆童年是,你留下的是什么?不是快乐,而是遗憾!

在基地当中,一星期就这么快。一扭头,这些日子就不再回头了,它只会向你挥手告别!我们是身在童年,却不知如何珍惜童年,珍惜吧!珍惜吧!假如你珍惜了,你这辈子就不会有遗憾,只有快乐和幸福!同学,你愿意留下遗憾,还是快乐和幸福?

让我们现在就去珍惜童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当你每天在学习的王国中遨游,你会发现学习是那么快乐,是那么幸福,你就不会为不会写作文而担忧,你就不会因为不会数学题而发愁,你就不会因为背单词而烦恼!同学们加油吧!

父母的希望在你的手中,假如你学习不好,你这一生心里就会忐忑不安,觉得自己对不起父母!假如你学习很好,你这一生的心情是愉快的,是幸福的,因为你完成了父母对你的期望,心里永远都是快乐的!加油吧,同学们!

同学,我想对你们说,好好学习吧,祖国的希望在你的手中,父母的希望也在你的手中!努力去学习吧!让我们一起去努力吧!让我们共同进步,创造出美好的明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描写一个人的特点的作文

全文共 535 字

+ 加入清单

【爱臭美的表姐】

你看!那个漂亮的女孩,一头美丽的自来卷,洁白的脸上镶嵌着两只水灵灵的大眼睛,小嘴巴别看它小,管起我和表哥来,可严厉了。那,就是我的姐姐,她什么都好,就是太爱臭美了!

我姐今年19岁,已经念大学了。今天早上,我和表哥睡得正香,突然,一个高达七十二分贝的声音传来,我一个鲤鱼打挺,一下子坐了起来。朦胧中,又听见了一声尖叫,我赶忙向外跑去,与出来的表哥撞了个正着,我们正问候着,又一个尖叫声传来,这下我们确定了,是表姐的叫声。我们向卫生间跑去,只见表姐完好无损地站在那儿,我和表哥便气不打一处来,叫道:“大清早的,还让不让人睡觉啊!”姐姐几乎带着哭腔:“你们看,我脸上一夜之间长了三颗痘痘,这让我怎么见人啊?”结果出来了,我和表哥瞬间无语。

还有一次,我晚上起来倒水喝。突然看见有个人从表姐房间“飘”到卫生间,又从卫生间“飘”到表姐房间,我吓出了一身冷汗,什么情况?我吓得个半死,跑到卫生间,可不知是什么东西挡住了门,我吓得哇哇乱叫。这时,姨妈走出来,在姨妈再三安抚下,我再看了一眼那东西,原来是我老姐!她手上拿着一个面膜,我虚惊一场,但又气急败坏,大叫:“大晚上的,弄什么面膜呀?”姐姐傻愣愣地站在那儿。

姐姐,你什么时候改掉这个坏毛病呢?不然,我都要吓出病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写人的外貌和特点作文

全文共 592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们班有两个搞笑的男同学,一个有点儿胆小,一个有点儿胆大,他们俩是我们班的快乐“活宝贝”。如果班里没有他俩,就仿佛少了一半的快乐。

先说胆小的那个同学吧。他长得高高的,活泼爱动。操场周围的杨树开花了,我们班几个女同学决定逗一下他。一条条杨花落到地上,又长又绿,毛茸茸软绵绵的,真像一只毛毛虫。那天我们准备上体育课,我捡了一条“毛毛虫”,把手背到身后,让同学们把胆小的那个同学找来,我说:“送你一个礼物。”“快点给我!”他边说边伸出手来。我急忙把“礼物”扔到他手上。他愣了一下,突然尖叫一声,一边跑一边甩手,几乎撞到体育老师身上。正在这时,上课铃响了,体育老师对着他喊:“站队,你乱跑什么!”看到这一幕,我们几个女同学都捂着嘴偷笑。

再说说那个胆大的吧。他长得又高又胖,力大无比,常夸口什么都不怕。学校闲置的一间房,不知为什么没锁门,里边黑乎乎的。有人问:“谁敢进去?”“我敢!”胆大的那个同学拍拍胸脯大声说。他刚抬起一只脚,不知谁说了一句“可能有鬼”,他又把腿收回来。自言自语道:“学校重地,不能随便入内。”我们不由得想笑。为了证明自己胆大,他把我们引到操场高高的主席台上,他捡了一根树枝,一手高举在头上,大喊一声:“自由女神降临了!”就从高台上跳下来,没想到,脚刚着地,就摔了个“嘴啃泥”,半天才爬起来,那样子特逗人。我们笑着说:“看,咱班的‘摔倒男神’多威风!

[写人外貌特点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一个特点鲜明的人作文600字

全文共 580 字

+ 加入清单

每个人的身边都可以看到一个特点鲜明的人,我要写的是我们班没有一个人不知道他的特点,他就是自恋狂——路庆勇。

他是一个非常爱捣乱的人,也是一个非常自恋的一个人。整天说自己帅,一脸上有十几个疤。如果你不相信他很自恋的话,我会用几个事例来证明。

早上,我们在教室里吃完饭,回来就要些微日记。我回来之后安安静静的写着微日记,突然一句“我是大帅哥,比谁都帅”,进入我的耳中。原来路庆勇回来了。你不知道,路庆勇不是直接说,而是连唱带跳的说。坐在位置上了也不得安宁,反而更大声地唱起来了,我们在座的人谁都不搭理他,因为每次这个时间,老师不来他就一直唱。如果这个事例不够明显他是自恋狂的话,我还有一个事例。

老师来之后,路庆勇就不敢在自恋了,一直到了中午。我和老张、老齐说会儿话,之后就到厕所了。后来就不幸了,路庆勇也刚刚好去厕所。他进厕所的时候,还在那唱:“科贸帅哥帅哥是我,我是那帅哥,比那全世界都帅……”我烦的不行,就让他闭嘴。他是闭嘴了,但是一进厕所又开始唱起来了还换了一首歌,我真是无语了,所以我也就不说他了。我不说他吧,他还得寸进尺了,他上完厕所,就用屁股对着我说:“我的屁屁比你还帅,我比我的屁屁帅,也就是我比你帅,好开心”。这明显是在侮辱我,我直接告诉老师,老师批了他一顿才善罢甘休。

这两个事例很明显路庆勇是个自恋狂,现在路庆勇比以前更自恋狂了,我们男生都管不住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三,小说艺术表现力的特点

全文共 7436 字

+ 加入清单

文学是以语言为工具来表现社会生活的,粗粗看来,它似乎不如线条、色彩、音响、造型等等手段那么生动、有力。但是,它的优点,也正在于它的表达条件的简朴。语言,犹如空气和水,无所不在,一当它掌握在巨匠手中,便生出无限的魔力。画一幅万人交战的场面,需要大幅的纸和多量的油彩,而当具体描绘时,则要有千钧的笔力;至于用色彩表现抽象的思维、声音,更是使一般匠人无能为力。在语言艺术领域中,情况则有了不同,尺幅之中可以囊括天下,寸毫之端可以尽洒风情。

社会生活,要求文学去反映它,而这要求似乎是无限的。文学反映社会生活,总是达不到极限,而只能逐步提高这种反映的深度、广度、厚度。

那么,社会生活对文学提出怎样的要求呢?概括说来,就是:对人物刻划的生动、丰满,对人物关系(故事情节)叙述的完整、多变,对人物活动的背景环境描写的细微、广泛,对人物行为的评论的深刻、灵活。

应该看到,在实现上述要求时,小说这一样式,较之诗歌、散文、剧本,有着独特的优越性。也可以说,满足上述要求,恰恰是小说之所长。下面,让我们对此做较为详细的研讨。

(一)小说可以生动、丰满地刻划人物。

“文学是人学”,各种文学作品,都以写人为中心。在人物刻划上,小说的艺术手段是多种多样的。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小说在刻划人物形象时,几乎不受什么限制。

这里,我们不妨拿小说与其它文学样式比较一下。诗歌中写人物的叙事诗,在进行人物刻划时,为适应这种凝炼的艺术形式,恐怕很难尽兴;再说,既使找到了那有力的动作、话语,也要屈从于那容量有限的诗行。剧本是供表演用的,它的主人公们,只能靠形诸于外的动作、语言去感染观众;尽管剧作家们创造了例如“独白”之类的揭示人物内心的方式,但要达到探微入细、淋漓尽至,怕也有不小的困难。

小说在这方面是得天独厚的。它可以不受时间、空间限制,或明或暗、或虚或实、或表或里、或分或合地去完成人物刻划。详细地介绍小说刻划人物的方法,不是本文的任务,这里仅就这种刻划的独异性谈谈几点看法。

小说刻划人物,能够做到集中与分散结合。在小说中,一个人物出场了,作者将对他的言淡举止、遭遇命运负责。如果他是一个主要人物,我们则看到作者在他身上浸注的心血。从集中写的角度,有出场后的大段概括介绍,有特定行为的着力描写。而从分散的角度看,

则随时随地都可写他,交代故事时可以点到他,写别的人物时可以想到他;就是在集中的概括介绍中,又何尝不是把很长时间分散的材料集拢到一起的呢。以鲁迅小说《孔乙己》为例,孔乙已出场共两次,是集中写他,这一点在剧本中可以做到;关于他身世的介绍,“有

一回”教“我”认字的描写、“有几回”给孩子们分茴香豆的交代,都是分散写的,时间很不确切,这在剧本中就难办到。

身世,遭遇、性格的概括介绍,是小说刻划人物的独特手段。它可以概括较长时间内人物的行为表现,将分散的(也是在别的样式中无法或很难表现的)材料集中表现出来。类似《阿Q正传》前几章的描写,只能在小说里出现。

小说刻划人物,也可以做到直接与间接结合。人物出场,可以写入物;人物不出场,也可以写入物。间接写入物,可以在叙述故事中捎带提到,也可以在次要人物的议论中得到反映,还可以在两个人物之间相互映衬。同是在

孔乙己身世的交代,“有一天”关于孔乙己被打折了腿的议论,结尾关于孔乙己“大约”“的确’’死了的推测,都是间接写的。这种间接描写,虽然在剧本、叙事诗、散文中也可看到,但都不及在小说中这样自由。

小说刻划人物,还可以做到写形和写神结合。读者阅读作品,为其中的人物命运所吸引,不单要了解他的言淡举止,更重要的是要窥探他的思想灵魂。人物的内心世界,是人物行为的根据;人物形象的深刻、丰满,也源出于此。在文艺发展的进程中,人们不断对此提

出更高的要求,迫使各种祥式不能不在这方面有所研讨。正是在这一点上,小说显示了它在表达上的巨大能量,小说的笔锋,可以深入到人物心灵深处,探奥搜微,似乎一切禁区死角都不存在;小说的笔力,可以梳理纷乱散漫的思绪,条分缕析,似乎一切繁难庞杂都要就范。

在鲁迅的小说中,较多的是采用结合人物行为举止透示心理的方法。仿佛是随意边一笔,竟然使读者得以窥见人物的隐秘,实在令人赞叹。在《祝福》中,几乎没有正面、直接去写祥林嫂的心理活动,然而人们从她那“瞪着”、“间或一轮”、“钉着我、“顺着”、“没有神采”、“旋转眼光”、“围着大黑圈”、“瞪着”、“窈陷下去”的眼睛和眼神中,不是可以看到她的灵魂吗?《阿Q正传》中的阿Q,对“革命”有着他自己的认识与幻想,文中第七章土谷祠的那段心理描写,实在是淋漓尽至。这些,与上述的写法不同,它得力于集中的状写与剖析。

小说的上述心理描写,在其它样式中则是较为困难的。在剧本中,一切都靠“演”出来,不是动作、言语透示,便是做作的自白 ,同时,揭示人物心理又要受到时问、空间的限制,具体些说它只能表现特定时间、地点的人物内心世界,无法像小说那样浮想联翩、思接千载。在散文中,这种以描述生活片断为主要内容的样式,怕也授难在状写人物心理时做刭尽兴,它只好采取以少胜多的写意笔法。这样,在韵味上有所得,而在细微处却有所失。就连电影文学这种新兴的能量颇大的样式,虽然有“主观镜头”、“幻想镜头”、“闪光镜头”、“回忆镜头”等等专门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独特手段,但“诉诸视觉”“瞬息即逝”这些大框子却把它套住了。有才能的电影作家,面对托尔斯泰、巴尔扎克、罗曼*罗兰等人笔下的几页乃至几十页的心理剖析,恐怕也要无能为力吧?

“意识流”手法,把小说揭示人物心灵的功能,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在某些方面,竟然将事物推向它的反面。鉴于小说在心理描写上的独特功能,“意识流”派的作家们,以人的意识、思维活动为描写对象,运用诸如内心独白、幻觉、自由联思、客观心理描写、心理剖析等等手法,以独特的途径反映社会生活。应该看到,从艺术的角度看,意识流手法的出现,是小说形式发展的必然结果。长于心理描写的小说,为什么不在心理描写上大显身手呢?然而,物极必反,任何事物的无限制的伸张,一定要走向它的反面。意识流派作家们,沉迷于小说心理描写的艺术快感,竟然忘记了小说本身。什么是小说?尽管目前还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但从人物、情节、环境三方面去限定这一祥式,总不至于遭到反对。小说是在相应的环境描写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故事情节,塑造具有典型性的多种多样的人物形象,用以广泛地深入地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样式。小说要写人,写心理是写人物的内容的一部分;小说要通过故事写人(这是做为阅读文学的一个先决条件),一旦有什么东西排斥了故事情节,则势必影响艺术效果。意识流派的小说家,用心理描写冲击了一切,也就冲击了小说

本身。心理描写只是小说诸多手法之一,尽管它是有力的手法,但也不能恶性膨胀去代替一切。这正如一个人的双手,人们都希望它壮实有力,但如果它大过了身体,则要造成灾难。

我们欣喜地看到,意识流手法,在我国当代小说中得到了应用。中国作家们,对这种手法加以批判吸收,取其长,弃其短,增强了自己作品的表现力。例如,王蒙的《春之声》、《布礼》,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宗璞的《我是谁》等等,都因此种手法而使作品

生色添采。

意识流手法,还不只限于心理描写,它还影响到结构等方面,这里不多谈了。

(二)小说对人物关系(故事情节)的叙述,可以做到完整、多变。

敷演故事,本是小说形成后即着力注意的艺术焦点,所以既使是当它转向偏重刻划人物时,也不能不在这方面积累下大量的经验。何况,小说不管是讲说还是阅读,总是要靠故事情节来吸引听众和读者的。

叙述故事的技巧,历经各代积累,到了当代小说中,有了惊人的发展。本来,人世间的各种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千头万绪;为了在表现它时与之相适应,逼得小说艺术不能不如影逐形。故事的表述,应该巧妙地做到“事因人生,人以事显”;同时,它本身又该首尾相

贯、摇曳多姿。小说在写人时很少禁区,在叙事时同样无甚障碍。这种叙事表现上的独特优越性,明显地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小说表现故事,具有极强的适应性。现实生活是丰富多采、错综复杂的,世间的事件千头万绪、繁缛纷纭。从时间的因素看,有些事件绵延数年,源远流长;从空间的因素看,有些事件牵涉几地,场景广阔。俗称“一口难说两家事”,该是文艺家对此难阻发出的慨叹。

小说在这方面,有着自己独占的方便。一椿上下几十年、左右数万里发生的大事件,用剧本表现它,要用许多场次,而场次过多过碎又势必为表演带来困难。诗歌虽可以借助于它独有的跳动式的节奏,在表现时间、空间时一试身手,但总是要给人以凌乱、破碎之感。小说则不然,它可以上溯下延,虽概括漫长的岁月,仍能保持其连贯;它可以左勾右联,虽漫写众多场景,仍能保持其完整。在一个特定的时刻里,可否回忆往事,可否畅想未来,对不同时态中的事件可否交叉进行叙写,其它样式对此望而却步,小说却可以挺身而出。几个相互关联的事件,平行发展又互相制约,进而纠缠绕缭,小说可以对其有条有理地加以叙写,这又为其它样式所不及。能用二、三千字的篇幅写一个人的一生吗?叶圣陶在《一生》中做到了;能够用一只笔写出互相勾联牵涉的大大小小的事件吗?茅盾在《子夜》中完成了。

小说表现故事,具有特殊的灵活性。事件的发生发展,总是依自然顺序进行的。事件发展的自然顺序,显示了事件的内在逻辑,是表述它时不可动摇的主干。然而,总是按部就班地叙写,未免使人感到平板。艺术是用有限的内容去反映那无限的世界,以少胜多是应该遵

循的总的法则。在诸多事件中,难道没有主次吗?一个事件中的各个环节,岂能轻重均等?重要的结局,应该使读者先睹为快;虽属必要但易使人生厌的交代,最好是分散进行。小说叙述故事,可以使其中的情节串动、跳跃、顿宕、隐藏;正是在这诸多技巧中,使故事的表

述生辉。在鲁迅的《祝福》中,祥林嫂的死,由于作者把它倒置在故事的开头,该是多么撼人心弦。在《药》这篇作品中,从第三节到第四节,一下子就跳过了几年,又是何等地筒劲明快。

短篇小说,把上述的灵活性发展到了极点。为什么在生活中撷取一、二场景,竟然上下勾联、左右牵涉地写出在漫长时间、广阔空间发生的人与事,恐怕得力于对小说这种特点的运用。

小说表现故事,具有极大的孕含力。小说以故事为经,以人物活动、场景描绘为纬,交织成一部部生活的书。在小说中,故事的进展恰似流动的河水,载着人物们向前行进。这股河水的容量是巨大的,简直可以负载一切。有才能的小说家,总是那么吝啬,他们不肯轻易地推进情节,这使一般看热闹的外行颇惑失望。随着情节之水的流动,人物做尽了自己的戏,环境也得到了足够的渲染,就连作者的议论阐发也达到了尽兴。在冈察洛夫的小说《奥勃洛摩夫》一书中,整整的第一部,花费了十多万字,主人公仍然象开篇那样躺在床上。这在剧本中,怕是不能令人容忍的吧?在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中,有整章的议论文字,穿插在故事发展之中,恐怕人们对此也不敢轻易否定。说讲文学,似乎从此点得到启发。一部武松的故事,可以说上几个月;“血溅鸳鸯楼”这在电影、戏剧中只能打上几分钟的事件,说书时竟要费上几天。

中国小说,具有说故事的传统,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外国小说,由于它的发展建立在阅读基础之上,偏重静态的剖析。前者,生动活泼、引入入胜,但不免失之单薄,特别是不利于人物刻划与评论抒发。后者,条分缕析、鞭辟入里,但不免失之沉闷,对习惯看故事的中国读者,不利于普及传播。鲁迅是把这两者结合起来的第一人,他在中国小说的传统技巧基础上,吸收外国小说技巧的宝贵经验,铸造了一种全新的小说技巧。鲁迅的小说,注重在故事的演进中,通过人物自身言谈举止刻划人物,但在关键处所,也不排斥对人物的深入剖析。令人感到婉惜的是,他忙于战斗,转而运用杂文武器,茌小说创作上只是开了个头,就那样戛然而止了。

(三)小说对人物活动背景的描写,可以做到细微、具体。

人物总是生活在一定的背景环境之中的,脱离特定历史条件、政治形势、自然氛围的人物是没有生命的。问题还不限于此,文学作品的背景环境的渲染,还有另外的作用,那就是显示社会生活的时代的、阶级的、地域的、民族的气息。人们会惊异地发现,文学作品中那随意点染的一件器物、一个细节、一片场景、一种气氛,也许与故事演进、人物刻划并无多大直接关系,但却可以从它们身上看到一个特定的时代。这种点染,增强了作品的厚度与深度。后世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民俗学家、宗教学家、地理学家,乃至推进历史前进的政治领袖人物,都可以从托尔斯泰、契诃夫、巴尔扎克、左拉、狄更斯、马克。吐温、曹雪芹、鲁迅等等巨匠的著作中,去吸取营养。一一这些,都是小说家,说小说在这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恐怕不是偏颇之词吧!

小说勾勒环境、点染气氛,有很大的随意性。这里没有丝毫的贬意,“随意”者,随处可行也。在小说中,可以专门介绍形势、描写景物;也可以在人物活动中,就目之所及捎带写出;还可以随着人物心情变化,使景物形态也随之变化。鲁迅的《一件小事》,几处写到

了“风”:人冒着风,风伴着人;事因风起,入以风显。《白光》中,又几处用到了“月”。月伴着人,月衬出心。一一这里的“风”与“月”,是随手点染的,既省力,又讨好,可以说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这与剧本就大不相同了:剧本中的每一场,景物固定,既不许中途变换,又很难随时添加。

小说勾勒环境、点染气氛,又能做到有深度。一定的场景、气氛、细节、器物,总是有它历史的来龙去脉,有它现实的底蕴根源。如果能从生活中挖掘、选择具有深厚内容的细枝末节,往往起到超乎寻常的作用。这仿佛从肉猪身上割下的一块肉,它联系着周身的血脉与

神经。鲁迅在《孔乙己》中描述了鲁镇酒店的格局,它不单为主人公提供了一个活动的场所,也为我们勾勒了一个旧社会各阶级依照严格界限交往应酬的画面。老舍笔下的北京城,那漫天的黄沙,那酷热的夏日,那皇族的养鱼玩鸟,那军阀的聚宴堂会,那说书的、卖艺的、保镖的、讨饭的、拉车的、算卦的等等三教九流的生活细节的描绘,为我们提供了20世纪初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完整图景。

(四)小说对人物进行评论抒发,能够做到灵活、深刻。

写任何作品,都是为了表露作者的思想。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评价、主张,通过作品中人物表现出来。这种政治倾向,当然主要靠作品的情节与人物“自然地流露出来”;但是,也不排斥必要的评论与抒发。如果在关键症结之处,结合具体描绘,或画龙点睛,或条分缕析,在形象感染的基础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则会大大地提高艺术效果。我们拿小说与剧本比较,就会发现:在小说中作者可以随时随地出场,而在剧本中作者通常却只能退居后台。小说的作者,不单在叙事写人时,把自己的喜怒爱憎,浸注其中,而且,可以象一个万能评沦家随时表态:对事件,他可以予先提示,也可以事后阐发;对人物的言谈举止,他可以赞恶褒贬;对一些细枝末节,他可以充分挖掘它的内在意义;对不同时、地的事物,他可以联系比照,显示出本质和规律。

小说中的抒发评论,是十分灵活的。首先,小说的叙述者,就是一位合法的评论人。叙述人与事,作者先表态,使得读者不能不顺着这个思路走。其次,这种评论取材格外方便,可以就事论理,可以归拢小结,可以联系对比,还可以联想生发。又次,评论的角度是可以变化的,不单以叙述人的身份加以评论,就是以书中人物身份也可以评论;有时,还可以拟设论敌,然后加以论辩。

柳青的巨著《创业史》,在运用小说这抒发评论的手法上,达到了一个高峰。从小说的开卷,到受到干扰勉强完成的二部下卷结尾,通篇充满了论辩的战斗气息。小说的“题叙”,写了一九二九年陕西饥饿史上严酷的一页,这里边写了多少作者的感叹。主人公梁生宝出场了,作者如同一位“尊神”在守护着他,对于他的事业,发出一通又一通赞语;而对于那来自敌对势力的攻击,作者多次挺身而出去抗击;对那来自人民内部的误解,作者不厌其烦地去劝解。合作化这一空前的事业,在它的每一里程上,作者在做出形象反映的同时,又都做了理性的阐发。

小说的抒发评论,可以做到旨远意深。生活中的事物,哪怕是一些细枝末节,都浸透着生活的浆液,能否深入地开掘它,在于作者的才识。小说为这种开掘,提供了方便,只待作者去发挥才力。一包零碎的纸币,在剧本中出现,只不过是件小道具,然而在小说《创业史》第五章中梁生宝的手里出现,却不同凡响。作者先是慨叹道:  “钱对予那里的贫雇农,该是多么困难啊!庄稼人们恨不得把一分钱,掰成两半使唤。”接着,作者对这包零钱做了具体描写:“打开红布小包,又打开他妹子秀兰写过大字的一层纸,才取出那些七凑八凑起来的,用指头捅鸡屁股、锥鞋底子挣来的人民币来……”当梁生宝“拣出最破的一张五分票”付了汤面钱的时候,作者又禁不住感叹了:“这五分票再装下去,就要烂在他手里了。”这里边,并不多费笔墨的抒发评论,表达了作者对中国农民深厚的情意,也表达了他对在合作化大路上奋斗的带头人的由衷敬爱。显然,在其它文学样式中,是很难挖掘出这一细节的生活底蕴。因而也难使这种阐发达到如此的深度的。

通过上节的简略研讨,我们可以发现,小说的艺术表现力,较之其它样式来说,是突出、优异的。围绕着人物形象的塑造,小说表现出那么多的独特技巧,不能不使人重视这种文学样式,以便更好地表现社会生活。然而,正如本文开篇时说的那样,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小说在具有强大表现力的同时,也有它的弱点。我们应该正视它,才能弃短就长。

小说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靠阅读,为了抓住读者,要有形象。鲜明的人物,具体的场景,为小说所不可少。如果说剧本较为概念,而可以由演出来弥补的话,空洞无物的小说则难以挽回败局。

同样是由于上述原因,小说要有故事。故事恰如一条金线,串起人物、场景、细节等等珠玉,才形成了完整的工艺品。叙事诗如果故事性不强,可以由浓重的描写、抒情来补救,而没有故事的小说,终难取得好的效果。

小说的容量大,它可以容纳那与情节关系并不紧密的次要人物、环境场景、细节器物、抒发议论,但往往由此产生偏差。有的作者随意穿插、尽兴阐发,使小说拖沓臃肿,破坏了作品的有机结构。

以上种种,都提醒作者们掌握艺术的辩证法:样式的优异之赴,恰是应该着力发挥而又格外节制之所。

当前,祖国正在朝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沸腾的生活向文学艺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只要我们充分调动各种文艺样式的表现力,就一定能够很好地完成上述要求。我们祝愿小说这一支花,在百花园中继续放出异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表示春天的特点的词语

全文共 1445 字

+ 加入清单

1、季春:指的是春季的末一个月。

2、开春:春初(一般指的是农历正月或立春前后)。例:“开春农村又将是一番繁忙的景象。”

3、孟春:四季节令中的第一个月。春天开头的第一个月。

4、暮春:晚春。如“暮春三月”。

5、晚春:春之末。

6、春光:形容春天的景色。如大好春光。同义还有:春景春色(春色迷人)

7、韶光:美丽的春光。例,韶光染色如蛾翠,绿湿红鲜水容媚。也比喻美好的青年时代。

8、韶晖:明媚的景色。例,织恨凝愁映鸟飞,半旬飘洒掩韶晖。

9、韶华:美好的时光,常指的是春光。例,迎得韶华入中禁,和风次第遍神州

10、韶景:美好的景色。如滇春好,韶景媚游人。

11、春雷:春天打的雷。如春雷一声惊天地,春雷催耕。同义还有蛰雷

12、春意:形容春天的气象。如树梢发青,已显春意。

13、新春:春节过后的一二十天泛称新春。如“新春佳节”、“恭贺新春”。

14、阳春:泛指的是春天而言。例:“阳春三月好风光。”

15、仲春:孟春之后阴历二月为仲春。

16、早春:初春。如“早春二月”。

17、余春:犹暮春,晚春。

18、残春:余春。

19、酣春:春色正盛。例“劳劳胡燕怨酣春”。

20、熙春:和煦的春天。

21、春播:春季播种。也作春种

22、春耕:春季的耕种。如春耕时节。也作春事。

23、春联:春节用的对联。同义还有:春帖桃符春条(方言)

24、春汛:形容春天的潮汛。同义还有:桃汛桃花汛桃花水(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25、春游:春日郊游。同义还有:游春踏春踏青探春寻春双柑斗酒(明日重来应烂漫,双柑斗酒听黄鹤)

26、春风:开春后吹的风。如春风解绿江南树。

27、和风:形容春天的温和的风。一般只用于指的是温和的风,含有宜人的情味。如和风拂拂;和风吹拂,杨柳依依。

28、惠风:和风。书面语。例:惠风和畅,拂人脸颊,使人感到无限舒服。

29、柔风:春风。例时逝柔风戢,岁暮商猋飞。

30、东风:春风。例孟春之月,东风解冻。

31、春草:形容春天的草。例:春草初露;大地已经泛青了。

32、芳草:香而鲜的草。例:春回大地,芳草天涯。

33、绿草:绿色的草。例:山上绿草茵茵,野花飘香,真迷人啊!

34、嫩草:初生而柔弱的草。例:嫩草油油,充满生机。

35、浅草:长得不深的草。

36、青草:绿色的草。

37、小草:指的是生长得小的草。例:刚下过春雨,小草怯生生地探出头来。

38、野草:野生的草,野草的生命力极其旺盛。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39、杨柳风:春风。如吹面不寒杨柳风。

40、艳阳天:明媚的春天。如“九九艳阳天”。

41、春风宜人:形容春天的和风使人感到舒适温暖。形容春天可爱。例:“春风宜人,鸟语花香,正是旅游的好季节。”

42、春光明媚:形容春天的景色鲜明可爱。例:“春光明媚,百花争艳。”

43、春光融融:形容春天的景色使人感到温暖、舒畅。例:“春光融融,杨柳依依,情意绵绵。”

44、春暖花开:春天暖和,花儿开放。表示春天来临,春景优美。例:“春暖花开,香气四溢,游人如潮。”

45、春意盎然:形容春天的气氛浓厚。例:“鸟啭莺啼,花红柳绿,到处春意盎然。”

46、满园春色:春色满园,四处都是春天的景象。例:“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47、大地回春:冬去春来。例:“大地回春,阳光普照,山河无限美好。”

48、东风送暖:东风,春风。春风送来暖意,表示春天来到。例:“东风送暖,春回大地。”

49、雪化冰消:冰雪融化,表示春天来临。例:“雪化冰消,万物复苏,又是春到人间。”

50、旧燕归巢:从前的燕子又飞回老巢了。比喻客居在外的游子喜归故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贾平凹散文的特点

全文共 756 字

+ 加入清单

贾平凹的散文内容浩瀚,五彩缤纷,从抒写的内容和笔调去看,可以归成五类:第一类是情绪小品,以抒写某种特定的情绪为主,如《大洼地一夜》就是代表;第二类是场景小品,以写各类场景为主,如《静虚村记》、《黄土高原》等;第三类是人物小品,粗线条勾画人物为主,如《摸鱼捉鳖的人》、《在米脂》等;第四类是随笔,综论人生,针砭世情,如《人病》、《牌玩》等;最后一类是风物小品,描摹风俗,记述玩物,如《陕西小吃小识录》、《玩物铭》等。

贾平凹于传统的散文写作中,取了个大突破—凡对社会、人生的独特体察、个人内心情绪(爱与恨),或偶尔感悟到的某些哲理等,都呈现文中。那份坦诚、不摆架子、不高调等性格,亦是他赢得读者的方法之一。在他文中,不难发现贾平凹的赤子之心,于现今复杂的社会里的确难寻。而且,贾平凹对美感的追求,于字里行间清晰易见。他不单只在乎自我领略,亦愿把这审美路径向读者介绍及实践。

贾平凹(1953-)的散文以率直、坦城、不故做高论、不拿架子的风格而打动人心,著有《月迹》、《商州散记》等散文集。

他散文的内容极为宽泛,社会人生的独特体察、个人内心的情绪变化、偶然感悟的哲理等等皆可入文。

除游记外,贾平凹的大部分散文都闪烁着哲理的火花。这种哲理多出自作家生活的体验和感悟,而非前人言论的重复,哲理的诠释过程也就是文章的重心,极富情致和个性,代表作有《丑石》、《一棵小桃树》、《文竹》等。这些作品在简短的篇幅中,既没有玄奥的言词,也没有空洞的说教,只是以一个经历者的身份讲述一个个富有哲理的故事。娓娓动听,从容不迫,决不自以为是,不炫耀、不张扬。

贾平凹的艺术感觉细致灵敏,他常用轻淡的笔墨,再现现实生活里人们习以为常的又经常忽视的景象,但却能引人入胜。在他的《静》、《静虚村记》、《夜游龙潭记》等篇中,可以清楚地发现这一艺术特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蒲公英的特点

全文共 462 字

+ 加入清单

白白的种子,深黄的花朵。亲爱的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植物吗?不知道吧?那我就来告诉你们吧!这种植物就是蒲公英

蒲公英一般生长在田间小路边,有磊有小,大的大约15厘米左右;小的大约4到5厘米左右。

远远望去,蒲公英像一把把小伞撑开着,它们争先恐后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

我蹲下身看着蒲公英,蒲公英的花是黄色的,像一个个小小的盘子。下面有许许多多的萼叶,它们像守卫兵似的,日日夜夜守卫着蒲公英的花。

蒲公英的茎是绿色的,根带一点点的红色,茎是蒲公英的支柱,就像柱子是房子内不可缺少的东西一样。

蒲公英的花骨朵有三种颜色,最里面是淡绿色的;中间的是白色,而最上面的是黄色的。

花的香味很奇特,一开始闻的时候非常的香,可是越闻越怪。闻久了,便觉得有点臭。

蒲公英的种子很有趣,是白色的。我先轻轻地一吹,一些种子就飘走了。然后我又使劲一吹,啊!好美啊,它们像一个个翩跹起舞的小姑娘。

蒲公英,我爱你,爱你的美丽,爱你的可爱,爱你的多姿多彩,更爱你那自强不息,种子到哪里就能生长出来的品格。这蒲公英的品格不正是激励我们不管走到哪里都要坚强地生存下来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气候特点

全文共 1241 字

+ 加入清单

由于冻则有霜(有时没有霜称黑霜),所以把秋霜和春霜统称霜冻。

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开始降霜的意思。纬度偏南的南方地区,平均气温多在16℃左右,离初霜日期还有三个节气。在华南南部河谷地带,则要到隆冬时节,才能见霜。当然,即使在纬度相同的地方,由于海拔高度和地形不同,贴地层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有差异,初霜期和霜日数也就不一样了。 霜降时节,凉爽的秋风已吹到花城广州。东北北部、内蒙东部和西北大部平均气温已在0℃以下。

“霜降始霜”反映的是黄河流域的气候特征。就全年霜日而言,青藏高原上的一些地方即使在夏季也有霜雪,年霜日都在200天以上,是我国霜日最多的地方。西藏东部、青海南部、祁连山区、川西高原、滇西北、天山、阿尔泰山区、北疆西部山区、东北及内蒙东部等地年霜日都超过100天,淮河、汉水以南、青藏高原东坡以东的广大地区均在50天以下,北纬25°以南和四川盆地只有10天左右,福州以南及两广沿海平均年霜日不到1天,而西双版纳、海南和台湾南部及南海诸岛则是没有霜降的地方。

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称为初霜,初霜愈早对作物危害愈大。我国各地的初霜是自北向南、自高山向平原逐渐推迟的。除全年有霜的地区外,最早见霜的是大兴安岭北部,一般8月底便可见霜;东北大部、内蒙和北疆初霜多在9月份;10月初寒霜已出现在沈阳、承德、榆林、昌都至拉萨一线;11月初山东半岛、郑州、西安到滇西北已可见霜;我国东部北纬30°左右、汉水、云南省北纬20°左右的地区要到12月初才开始见霜;而厦门、广州到百色、思茅一带见霜时已是新年过后的1月上旬了。

霜是地面的水气遇到寒冷天气凝结成的,所以霜降不是降霜,而是表示天气寒冷,大地将产生初霜的现象。用科学的眼光来看,“露结为霜”的说法是不准确的。露滴冻结而成的冻露,是坚硬的小冰珠。而霜冻是指由于温度剧降而引起的作物冻害现象,其致害温度因作物、品种和生育期的不同而异;而形成霜,则必须地面或地物的温度降到0 ℃以下,并且贴地层中空气中的水汽含量要达到一定程度。因此,发生霜冻时不一定出现霜,出现霜时也不一定就有霜冻发生。但是,因为见霜时的温度已经比较低,要是继续冷却,便很容易导致霜冻的发生。

“霜降杀百草”,严霜打过的植物,一点生机也没有。这是由于植株体内的液体,因霜冻结成冰晶,蛋白质沉淀,细胞内的水分外渗,使原生质严重脱水而变质。“风刀霜剑严相逼”说明霜是无情的、残酷的。其实,霜和霜冻虽形影相连,但危害庄稼的是"冻"不是"霜"。有人曾经试验:把植物的两片叶子,分别放在同样低温的箱里,其中一片叶子盖满了霜,另一片叶子没有盖霜,结果无霜的叶子受害极重,而盖霜的叶子只有轻微的霜害痕迹。这说明霜不但危害不了庄稼,相反,水汽凝华时,还可放出大量热来,1克0℃的水蒸汽凝华成水,放出气化热是667卡,它会使重霜变轻霜、轻霜变露水,免除冻害。

与其说“霜降杀百草”,不如说“霜冻杀百草”。霜是天冷的表现,冻是杀害庄稼的敌人。由于冻则有霜(有时没有霜称黑霜),所以把秋霜和春霜统称霜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狗的特点

全文共 383 字

+ 加入清单

在童年的记忆中,一种"汪汪"的叫声令我想起小时候我家养的那是小.这只小狗无名无性,是个小女孩,它拥有一双晶莹剔透的大眼睛,小三角形的耳朵和一条灵活的尾巴.全身棕橙色,毛绒绒的,可爱极了!

它不仅有着一身亮丽的衣裳,而且还有去多的优点呢!

每次我早早地起床,总能看见狗狗坐在地上,聚精会神地注视着周围的一切,就算是小猫既轻巧有敏捷地潜入我家,都会被狗狗灵巧的耳朵的锐利的眼睛给发现.发现后,狗狗会用凶恶的眼神注视着那只小猫咪,凶狠地大叫几声,那只小猫就会迅速地跑回家.狗狗在一年里,或者只能睡上几个好觉,以为它日日夜夜不停地监守着自己的岗位,它不像别家的小狗一样好吃懒做,它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

狗狗的出现,带给了我许许多多的快乐,它让我明白到:"在动物世界中,每种动物都是很活泼可爱的,只要我们细心地去观察,就会发现它们的特点哦!"

要铭记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小草的特点的作文600字

全文共 522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小草,人人都会把它当作弱小的象征,小草作文。的确,它是很小,是很弱,连一滴露水都能把它的叶子压得很低。我喜欢小草,不仅仅是它报告春天的到来,象征这新的开始,更重要的是它那令人敬佩的生命力。

小草不像大树那样得意洋洋的高耸。看看大树,再看看小草,很自然地感到小草是那么渺小,其实它内心的力量却大的无法比喻。小草更不像鲜花那样鲜艳多姿,但我想,如果没有小草的绿色,世界上的色彩会变得多么单调,初中二年级作文《小草作文》。

春天来了,小草破土而出,嫩嫩的,绿绿的,散布大地。一万棵、一亿棵••••••谁也数不清到底有多少棵,这么多的小草聚集在一起,不愧古代诗人称它们为“野火烧不尽”。各种有生命的植物都怕狂风暴雨。狂风暴雨是花七零八落,花残叶败;可以使大树枝条散落,“高处不胜寒”。但它对弱小的小草却毫无办法。你见过狂风暴雨后,花和树都变了样,小草却安然无恙地停在地上吗?一切有土壤的地方,得到温暖的阳光都能看到小草的踪迹。就是这种平凡而弱小的植物默默地生长在世界中,人们才不了解它,没发现它。

小草是平凡的,但它的生命力却是顽强的。正是这重重的阻挠,大自然的选择,才使它具有顽强的意志。我们做人也应该不怕阻力,在任何困难面前都坚强不屈,与大自然搏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苦瓜的特点作文

全文共 510 字

+ 加入清单

像香蕉,却没有香蕉的香甜,似月牙却没有月牙的美丽,表面上还无缘由地隆起许多小疙瘩,连名字都让人感到无比枯涩----苦瓜----人们就这么叫它。

叶子像大半个齿轮,一溜儿挂在藤上,竟有点像花。真正的花儿却小的很,和苦瓜这个名字一样不起眼。藤条更不用说了,它经得住暴风雨的袭击,能结出丰硕的果实,它比铁丝更坚硬更刚强,因为它蕴蓄着无限的生命力!

苦瓜不仅生命力让人惊叹,我最喜欢的还是它的本质----苦尽甘来。

苦瓜味虽苦,尝久了却能尝出甜味来,这就是所谓的苦尽甘来吧!拿苦瓜炒肉片,初放入口中,便觉得涩涩,仔细一回味却还带着一丝甘甜,连肉片的滋味也变得特别好,真是一道好菜! 苦瓜还营养丰富,所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在瓜类蔬菜中较高,特别是维生素C含量,每百克高达84毫克,约为冬瓜的5倍,黄瓜的14倍,南瓜的21倍,居瓜类之冠。苦瓜还含有粗纤维、胡萝卜素、苦瓜甙、磷、铁和多种矿物质、氨基酸等还含有较多的脂蛋白。苦瓜的苦味,是由于它含有抗疟疾的喹宁,喹宁能抑制过度兴奋的体温中枢。因此,苦瓜具有清热解毒功效。

人们不是常说苦中有乐,苦尽甘来吗?这也许就是苦瓜存在的价值吧!生活不也是一样吗?哪件事不是要经过努力才成功的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不同春联的种类和特点

全文共 2543 字

+ 加入清单

春联是有着许多的种类,也是各自有着不一样的特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不同春联的种类和特点,欢迎大家的阅读。

一、对联的种类:

按用途分

1、春联:新年专用之门对联 。如:杨柳吐翠九州绿;桃杏争春五月红。

2、贺联:寿诞、婚嫁、乔迁、生子、开业等喜庆时用。如:一对红心向四化;两双巧手绘新图。(喜对联),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寿对联)

3、挽联:哀悼死者用。如:著作有千秋,此去震惊世界;精神昭百世,再来造福人群。

4、赠联:颂扬或劝勉他人用。如: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5、自勉对联:自我勉励之用。如: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

6、行业对联:不同行业贴于大门或店内之用。如:欲知千古事;须读五车书。(书店)虽是毫发生意;却是顶上功夫。(理发店)欢迎春夏秋冬客;款待东西南北人。(旅店)

7、言志对联:道出志向之用。如:宁作赵氏鬼;不为他邦臣。

按字数分

1、短对联(十字以内)

2、中对联(百字以内)

3、长对联(百字以上)等。

按技巧分

1、对偶形式:言对、事对、正对、反对、工对、宽对、流水对、回文对、顶针对等。

2、修辞手法:比喻、夸张、反诘、双关、设问、谐音。

3、用字技巧:嵌字、隐字、复字、叠字、偏旁、析字、拆字、数字等。

4、逻辑结构:并列、转折、选择、因果。

按位置分

1、楹对联 :挂于楹柱之上,住宅、机关、庙宇、古迹等处所用。

2、门对联:贴于大门之上。

3、中堂对联:挂于客厅、居室醒目处配合字画的对联。

按对联语来源分

1、集句对联:全用古人诗中的现成句子组成的对联。

2、集字对联:集古人文章,书法字帖中的字组成的对联。

3、摘句对联:直接摘他人诗文中的对偶句而成的对联。

4、创作对联:作者自己独立创作出来的对联。

按艺术特点分

对联叠字对联:同一个字连续出现。

复字对联:同一个字非连续重复出现。

顶针对联:前一个分句的句脚字,作为后一个分句的句头字。

嵌字对联:包括嵌入序数、方位、节气 、年号、姓氏、人名、地名、物名(如药名)等。

拆字对联:将对联中某一合体字拆成几个独体字;有人细分为“拆字、合字、析字”等。

音韵对联:包括同音异字、同字异音和叠韵。

谐趣对联:取诙谐幽默之意。

无情对:上下对联意思毫不相干,但每一个字词却对仗工整。多数无情对都非常有趣,完全可以同时归入谐趣对联。

回文对联:顺读,倒读,意思完全一样。

最长的对联:作者是清末江津的秀才钟云舫 ,于清光绪三十年(西元1904年)在成都狱中为抒发愤懑而写。

二、特点:

1、独特性和普遍性的统一。

人们普遍认为楹对联是中国最独特的一种文学形式。其独特性主要表现在结构和语言上。楹对联可称之为“二元结构”文体。一副标准的对联,总是由相互对仗的两部分所组成,前一部分称为“上对联”,又叫“出句”、“对头”、“对公”;后一部分称为“下对联”,又叫“对句”、“对尾”、“对母”。两部分成双成对。只有上对联或只有下对联,只能算是半副对联。

许多对联,特别是书写悬挂的对联,除了上对联、下对联外,还有横批。横批在这种是对联中是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往往是对全对联带有总结性、画龙点睛或与对联互相切合的文字,一般是四个字,也有两个字、三个字、五个字或七个字的。

从语言上看,楹对联的语言既不是韵文语言,又不是散文语言,而是一种追求对仗和富有音乐性的特殊语言。楹对联这种特殊的“语言──结构”方式,完全取决于汉语言及其文字的特殊性质。这种“语言──结构”的独特性使得楹对联创作在构思、立意、布局、谋篇上迥异于其它文学形式。同样的客观对象和内容,楹样总是设法从两个方面、两个角度去观察和描述事物,并且努力把语言“整形”规范到二元的对称结构之中去。

2、寄生性和包容性的统一。

所谓寄生性,指楹对联本从古文辞赋的骈词俪语派生发展而来,小而言之,它就是一对骈偶句,因此,它能寄生于各种文体之中。诗、词、曲、赋、骈文,乃至散文、戏剧、小说中都有工整的对偶句。

反过来,楹对联又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它可以兼备其他文体的特征,吸收其他文体的表现手法,尤其是长对联和超长对联,简直能集中国文体技法之大成。诸如诗之精炼蕴藉,赋的铺陈夸张,词之中调长调,曲的意促爽劲,散文的自由潇洒,经文的节短韵长等等,皆兼收并蓄,熔铸创新。

3、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楹对联是中国古典文学形式的一种,理所当然具有文学性和艺术性,它以诗、词、曲等前所未有的灵活和完美而体现了中国文字的语言艺术风采。对联之美在于对称、对比和对立统一。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十引《复斋漫录》记载;晏殊一次邀王琪吃饭,谈起他一个上句:“无可奈何花落去”,恨无下句。王琪应声对道:“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大喜,于是把这个绝妙对句写进了《浣溪沙》一词。杨慎称这个对句“二语工丽,天然奇偶”。这就是对联的艺术魅力。

楹对联的艺术性,可以当代学者白启寰一副对联来概括:

对非小道,情真意切,可讽可歌,媲美诗词、曲赋、文章,恰似明珠映宝玉;对联本大观,源远流长,亦庄亦趣,增辉堂室、山川、人物,犹如老树灿新花。

4、通俗性和高雅性的统一。

对联雅俗共赏,没有一种文学形式,象楹对联一样,上为学者文人,下为妇人孺子所喜闻乐道,既可走进象牙之塔,又能步入陇亩民间,既是阳春白雪,又是下里巴人。这种奇妙的合一,原因在于楹对联是一种既简单又复杂、既纯粹又丰富的艺术。

楹对联的规则并不复杂,尤其是对语言的色彩、风格,对题材、内容都没有什么要求,它一般很短小,又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不象其它文学形式戴着一副高雅的面孔,它易学、易懂、易记,也不难写。只要对得好,无论语言之俗雅,题材之大小,思想之深浅,皆成对联。

楹对联俗而能雅,而且是大雅。楹对联固规则简单,形式纯粹,但其对道、对联艺,却博大精深,没有止境。

5、严肃性和游戏性的统一。

楹对联历来被很多人视为笔墨游戏,虽为偏见,但也说明了楹对联具游戏性的特点。由于楹对联追求对仗,自然是对得越工稳,越巧妙越好。这其中既是文学创作,又包含了思维游戏和语言游戏的成份。如果单纯向对得工、对得巧上发展,就纯粹变成了一种语文斗才和思想斗智。事实上,纯以逗乐谐趣、斗智试才为目的游戏性楹对联也不少,它往往借助汉字音、形、义某一方面的特殊情况,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别出心裁的奇思异构撰写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蜜蜂的特点

全文共 316 字

+ 加入清单

我从花园里捉来了几只蜜蜂。有我的指甲般的大小,有黑中带黄的条纹,蜜蜂的翅膀就像苍蝇的翅膀,圆圆的腹上有一个根小小的针,就像一把利剑,我用铅笔轻轻地碰碰蜜蜂,它竟然还想用它的“利剑”来蜇我。真凶啊!

我把蜜蜂放进玻璃瓶里,过了一会儿蜜蜂就开始骚动起来,接着它就开孡碰玻璃瓶了。我用放大镜观察他的全身,发再蜜蜂有三对足,更仔细的看,我了现蜜蜂的全身都长着细细的短毛。蜜蜂还喜欢生活在花丛里,树上和温暖的地方。最奇特的要数蜜蜂的分工。一个蜂窝里会有三种蜂,一种是雄蜂,一种是工蜂,还有一捉是蜂王。雄峰和蜂王交配后就死了,这是小蜂王就会和老蜂王战斗直到谁输了谁就得被赶出蜂窝。

听了这些,你是不是也想要一只蜜蜂呢?如果要的话,就和我一起来抓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校园里的樟树优秀作文

全文共 383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校园很平凡,几棵树,几个花坛,两栋教学楼和一个操场,就组成了我的校园!虽然我的校园在别人眼中很不起眼,但在我的眼中却无比美丽!

一进校门,直视,就看到了绿油油的操场,那些小草长的多么茂盛啊!两栋教学楼,高,宽,像战士一样保卫着我们的校园!一眼,我们就来到了校门口,一棵大樟树挺立在我面前,树叶是那么绿,树干是那么粗,摸上去毛茸茸的。樟树叶子形状呈扇形,颜色是深绿色的,足足有电脑屏幕那么大!树干也很粗,要三四个小朋友手拉着手才足够!树干颜色是棕色的,上面还有一层毛茸茸的东西,非常像猫毛。哈哈!真有趣!要我说,它的树杈最有趣!它的树杈像一个个弹弓,一个接一个,再接一个,呵呵!真像一个装不完的“弹弓库”!听老师说,这棵樟树曾经被火烧过,却奇迹般的活下来了!它的生命力真的很顽强啊!“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正符合它吗?

我爱我的校园!更爱那一棵生命力顽强的樟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