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走近和走进(优秀20篇)

这天在中央十套节目走进科学栏目中看到“疯长的骨头”节目,让我感到震惊的同时,也让我对患病的女孩感到深深的钦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希望你喜欢。

浏览

1990

作文

266

走近科学的观后感

全文共 604 字

+ 加入清单

世界上真是无奇不有!其实天底下有许多事,尤其是自然界的奇景,我们在表面上并不能看出它的奥妙,只有深入其中,也许才有可能有机会去一窥究竟!

观看了两期节目,我的感触很深——大自然的智慧我们是比不上的。这世界上有太多我们人类不可以解开的谜题,但是只要我们有毅力,或许,我们也能成功!

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提倡科学方法;传播科学知识,这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做的,其次要有求知的欲望,我观看的两期——《小河里的“金娃娃”》、《离奇的老龙洞》一开始看似不能解决的问题,随着事件的一步步推进,真相便水落石出。

科学可以消除人们的迷信与无知,在

《小河里的“金娃娃”》中村民丁发平在河边捡到的金光闪闪的石头,由于村民的知识面不广,对金子没有正确的理解,所以才把它当作金子,村子里弥漫着“淘金热”,看到这我也有点心动,但是随着节目的介绍,这不过是“愚人金”也就是黄铁矿

,因为黄铁矿的浅黄铜的颜色和明亮的金属光泽,常被人误认为黄金,故称愚人金。如果不是专家的及时检测,我想村民一味的拾捡这“黄金”必定会浪费金钱和时间,所以我们要掌握一定的知识,不能迷信,更不能盲目从众。

狭义的自然界。它是与人类社会相区别的物质世界。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它是我们人类即自然界的产物本身赖以生长的基础。大自然是令人捉摸不透的,大自然的神奇让我们更加想揭开她的面纱,在《离奇的老龙洞

》种奇怪的红水,令人想迫不及待得想解除谜团,这也需要一定的勇气和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走近苏东坡作文800字

全文共 939 字

+ 加入清单

词如其人。他的豪迈众所周知,故而他不经意间所流露的温柔和深情,才更为动人。

苏轼十六进京赴考,虽因考官的失误只得摘取榜眼,但事实上,他却是那个真正的状元,称其“鬼才”不足为过。贬至黄州时,那一首《赤壁赋》掀起了文学史的惊涛骇浪,拍碎了多少诗人“风花雪月”、“无病呻吟”的美梦。晚年的苏轼,有“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的狂傲和老当益壮的豪情,亦有“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荡气回肠的气势和超脱潇洒的神韵。

文如其人——他是浪漫之诗人,豪放之词家,超脱之文人。他的豪迈众所周知,故他的温柔和深情才更为扣人心扉。一首《江城子》,字字悲凉,句句断肠,无奈“十年生死两茫茫”,读来令人无语泪涟涟。一直以来,苏轼在人们眼中,几乎成了“乐观”的代名词,似乎他流露出的情感中有一丝悲哀都是令人诧异的。殊不知他也是人,而非仙非神。“小轩窗,正梳妆”,恍然间,他记起了亡妻梳妆时的娇美,他都记得,他没有忘。即使相隔十年,相隔阴阳两界,他都没有忘。辛酸泪,无处诉,月夜孤身一人,身居他乡,哭成此词,何人不感慨?何人不动容?

苏轼的人格魅力难以琢磨,他像一个熔炉,将“儒”、“佛”、“道”三种看似截然不同的思想巧妙地锻炼融合在一起。他积极入世、忧国忧民;不计得失,信奉众生平等,却又认为死生是相生相成,追求内心平和。然而,要清楚苏轼究竟是怎样做到的,我们就不得不提“乌台诗案”。

“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苏轼的弟弟苏辙如是说。“乌台诗案”,他被小人诬陷,虽死罪可免,但却活罪难逃。一贬至黄州,二贬至余杭,三贬至琼州。琼州即海南,宋时仍是荒夷之地,名副其实的天涯海角。贬,再贬,贬至无可再贬之地。问起:“恨否?”他只是笑着:“何为恨?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眼见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我不是苏轼,也无法真正明白,这一句看似轻描淡写的话后,究竟有多少的情感在其中。这是种对自己,对小人的释然、包容,而其中又有刻在他骨子里的积极、乐观与旷达。或许还有些什么。但是,由一个被迫坠入深渊的人说出这样的话,我的感受只有震撼和千万分的心疼。

苏轼有情有愁,他是个俗人;他的思想是汲取了世间精华,又仿佛脱离红尘。世人皆说李白是腾飞成仙,陶渊明是遁土化灵,他们都是“仙灵”。然而苏轼不一样,至始至终,他都在人间。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纪录片走近毛泽东观后感

全文共 733 字

+ 加入清单

人的最终结点就是死人不可能活到一千岁一万岁这是自然的新陈代谢如同毛泽东说的:“人要是不死那从孔子年代算起到现在这个地球就塞不下了!”毛泽东用自己面对生老病死的态度诠释了他的“辩证生死论”,1976年9月9日00:10分这个为亿万人民所景仰的一代伟人离开了他的群众和人民,毛泽东用农村包围城市的思想指导了一次次解放战争,战争的胜利正说明他的这一指导思想的正确性。

今天我作为一名人民记者,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我真正的感到自己责任的重大尽管我认为这世上没有什么值得去欣羡的,任何人在本质上是不能拿来相比较的个体,但是我依然羡慕那位苏联记者斯诺他是毛泽东的朋友更是诸多关于让人们了解毛泽东人生的见证者是文字的记录者。

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幕:美国记者问及毛泽东相当苛刻的一个问题是你凭什么领导你的人民发动革命?毛泽东不假思索的回答因为人民信任我一直在想他所说的信任到底是他对人民的信任还是人民对他的信任呢?直至我现在坐在这里敲击这些文字的时候才恍然觉悟到这一信任是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不是么?

“思想决定一切态度决定成败”电视剧《毛岸英》以及纪录片《走近毛泽东》《打倒四人帮》《毛泽东逝世全程记录》等一系列催人奋进的影像记录让我更加从我们伟大祖国的历史开拓和人物中得到启迪人生重要的是过程人终有一死在我看来这是相通的那不同的就是这个所谓的过程思想在这个过程中相当的重要轰轰烈烈和平淡无奇是两种人生境界就看你怎么去演绎,在许多错误面前人不必掩饰人都会犯错误就连我们伟大祖国、党的开拓者毛主席都犯过错误他发起的“文化大革命”这场错误的政治性运动制造了多少冤假错案而在事物面前要果断要持有自己的思想主见既然选择了就开始干不去想以后会怎么样不去顾及后果如何如果不做谈何后果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走近父爱话题作文

全文共 798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与父亲是那样的熟悉,又是那样的陌生。熟悉是因为我们每天都生活在一起,陌生是因为我们总是误解父亲那独特的爱。

记得小时候摔倒时,总是妈妈轻轻地将我抱起来,爱怜的抚摸我,生怕我再摔痛了,而同样的事情发生在父亲身上,就只是冷冷的扔出几句话:“自己摔的跤,就要自己爬起来,听见没有,别哭了。”当我累了,走不动时,妈妈总是痛惜地说:“来,妈妈背你。”而爸爸却大声说道:“背什么背,就你宠他,男子汉,别人可以走,他为什么不能?”从小到大,我从不知道被父亲那粗糙而温暖的手牵着会是什么感觉。

时光飞逝,门口的那棵小树在我的精心照料下变成了高大挺拔的大树,如今,我也长大了,上了初中,父亲虽不像以前那样严厉,但依旧是那样的严肃。

一次周五放假时,约好和同学们去打球,玩着玩着,在操场上忘记了时间,突然,一不小心,接球扑了个空,整个人摔在地上,右脚上隐隐约约的冒出血来,这时父亲因为我放学没有回家,而到学校来找我,恰好看到这一幕,父亲没有说什么,只是冷冷的扔下一句话:“快回家。”头也不回地走了。最后,我在同学的护送下回到了家。父亲正坐在厅中看报纸,我回到房间,书桌放好了一些治擦伤的药,原以为那是妈妈放的,但是妈妈上班去了,根本不知道这件事,一定是爸爸,但即使是爸爸不能消除的我不满。

吃过晚饭,早早地就上床睡觉,我一直都对白天所发生的事耿耿于怀,那天夜里,变了天,很冷很冷,我一直都在床上不停地打着寒颤,加之白天的事,又不想下床拿被子,这时,突然有人慢慢地推开了门,开了灯,模糊中见父亲拿着一床被子轻手轻脚地盖在我的身上,一切做好之后,又慢慢地走了出去。此时,我的心好痛好痛。

那一夜,我失眠了,眼前总是浮现小时候的种种,摔倒时,爸爸没有去扶我,但让我明白:“哪里摔倒,哪里起来。”走不动时,爸爸虽然没有去背我,但更让我懂得:自己的路,跪着也要走完。

父爱如山,伟岸深邃。让我们走近父爱,感受温暖吧!

[走近父爱话题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走近那如糖般的友情

全文共 635 字

+ 加入清单

“下周,我可能就要回去了。”

坐在长椅上正聊着天,她却突然冒出了这么一句话。我侧过头去望着她,细碎的阳光悄悄从树叶中探了进来,在地上映出了点点光斑。本该是个惬意的午后,可现在,空气中都流淌着淡淡的忧伤。可这忧伤的气氛却又一次被她打破了。她一边从口袋里掏出两块糖来,分了一块给我,边跟我说“还好我当初给了你那块糖,否则我怎么会认识你这个损友。”

听了她的话,思绪便好像回到了从前,眼前出现了两个迷迷茫茫的身影。

那时,我一个人坐在饭店的大厅里,不想回去,那里全是大人嘈杂的谈话声,而且话题总是那么枯燥无味。我只能望向远处,可那平凡的夜景根本就吸引不了我。“喏,这个给你。”说着,一直拿着块糖的手就出现在了我面前。转头一看,原来是她。

她坐在了我旁边,那时我只知道她是妈妈朋友的女儿,其他全然不知。却不知是为什么,我们聊得很欢,仿佛是十多年的老友,从为自己喜爱吃的零食拉票到悄悄议论那些大人,从自己的爱好到学校里的琐事。这时如果有人经过,一定会认为我们是很久不见的朋友了吧。

那边是初见,渐渐从往事中缓过神来,发现她也抬着头,望着天,似乎在找寻着什么的记忆。

手中的糖,已被握的有些发软,轻轻打开包装。我知道这包装上总会有一句话,而这次的是。

“友谊天长地久。”

我向她扬了扬手中的纸,我们都笑了。此时已快黄昏,微风伴着阳光,温暖又带着一丝凉爽。嘴里的甜味正在继续蔓延着,就如同我们的友情,只要去感受,不必多言已心照不宣。就算明天就要分离,但相信那份由一颗糖开始,也如糖般的友情永远不会变。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走近鲁迅

全文共 569 字

+ 加入清单

鲁迅,一个神圣的名字,像所有被推到高处的神话人物一样,在鲁迅周围始终有一种威慑的气氛和蛮横的力量,压迫着我不敢双眼直视他。他是作为一个不可言说的奇迹存在的。

从小康家庭而坠入困顿,在每天店铺和药店的循环往复之间看清世态炎凉;从绍兴到南京学洋务,在奚落和排斥中与亲人分离;从中国到日本致力医术,在外人的歧视中发现国人的麻木不仁;从彷徨到呐喊,在万难被毁的铁屋中大嚷挽救将从昏睡入死的民族……谁能在如此特殊的年代有着如此特殊的经历?在我认识的人中想来也只有鲁迅了吧。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面对政府的“围剿”和迫害,面对“御用文人”的诽谤和风刺,面对广大人民的的麻木愚昧,“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是向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成为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生在近代,却无时无刻不警示着一代一代的后人。读过鲁迅的作品,个个丑陋的中国人:奴性、面子观念、看客心态、麻木、卑劣、自私、狭隘、保守、愚昧等等都揭露无遗,即便是现在,我们的身上仍残留着它们的种子,行走在社会上仍处处可见。鲁迅站在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审视着当时甚至现今的社会,对丑恶,陋习,弊病进行着无情的揭露批判,多么深刻。

鲁迅精神并没有随着时问的推移被人们淡忘,它已经播散到每个中华儿女的心里,激励着我们直血现实,勇于反省自我,不断前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走近自然

全文共 757 字

+ 加入清单

静坐一隅,远离喧嚣,任萨克斯管低沉的韵律如水漫过,亦如一群白鸽掠过心的晴空。

不经意的触动,顺着想象 之路,被布满蹄窝的小径牵引着走近故乡的村头。村头的古槐,枝桠向天,如多情的手臂摇晃一串串新绿的音符,往事不朽。

与岁月相持已久的屋檐上,有袅袅的炊烟升起,此时有唤儿归声传来,亲切质朴的乡音哟,如琼浆酸透心房,一下子液化了所有的情感,是加糖的咖啡:滴滴香浓,意犹未尽。长者凝望着远处。他放了一辈子的羊,羊就如自己的儿女。此时,又买了一头小羊,他心里一定有非常温暖的东西,贯彻整个身体。如此温顺依偎在他怀抱里的羔羊,如此坚毅的牧羊人的目光,让人相信,此时他虽然只抱着一只小羊羔,但是将来,他一定会拥有一大群羊。羊是通人性的,人给予它爱,它就会给人以回报。静默在风中凝望这一乡村风景,那牧羊人是生活的智者,因为他付出的爱换来的是精神上的满足。

一辈子阅读庄稼的老人,面对禾苗,泪水悄然爬上叶梢。威严的山折射出摇曳与一片芬芳的稻香里的民谣。

沿着民谣,沿着山路一样多姿旋律的曲径,就可以走进乡村浪漫的歉意中,体会生活的情趣,有一种身临桃花源的感觉。

生活永远是那么歉意当我们迎接清晨那缕当日的旭日时,我们无时无刻的都在品味着生活的乐趣,物质的时空,词语的归宿。用心智与勇气,掀开生活的窗帘,我们需要成为生活的智者,用语言,心灵去领悟旭日下那冲击灵魂的智者的情怀。

桃花源的故事不曾老去,琴声之幽幽,棋局之玲珑,行书之飘逸,国画之优雅。伴着菊花淡淡的香,透过时空,我看到了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听到了耕者之乐,渔者之歌,还有五柳先生在南山下的怡然自得……

走近自然,用心去听风的声音,感受灵魂在自然中升华。

季节走在路上。像一群花朵提着一壶壶秋风远走他乡,沿心灵必走的路,寻觅一生的善地,纵目望去,群山挂在睫毛上,千年大河细如一缕受伤的箫声。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走近自然作文500字

全文共 648 字

+ 加入清单

自然中的一切都是那么神奇、那么美丽。所以趁假期多亲近大自然,去感受它的神奇与美丽!

一个星期天,爸爸叫上几个朋友准备去个"世外桃源"。路上爸爸告诉我,今天要去的是梁弄的百果园,里面有各种果树和花草。听到这个名字就那么诱人---百果!我兴奋之余 ,心中充满了各种想象:是不是树上结满了各种奇珍异果,有没有<西游记>中的人参果?

到达果园,我迫不及待地跑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满池亭亭玉立、五彩缤纷的荷花。荷花池围绕着一座凉亭,如同仙境。荷花颜色不同,品种也不同,有:杏黄、绿荷、红领巾、白仙子、热血丹心、一丈青.......价格最贵的是伯爵夫人,高贵而典雅。微风吹来,满池荷花随风起舞,真是太美了!看着看着,我发现一件很神奇的现象:因为刚刚下过雨,荷花都很滋润,可荷叶完全不吸水,而是一颗颗水珠像珍珠一样在荷叶上滚来滚去,非常晶莹漂亮!爸爸看到我好奇,就告诉我:这是因为荷叶表面有很多绒毛,由于水的表面张力作用,它们之间形成气垫层,因此形成了水珠,可以在荷叶上滚动。噢!原来这样啊,那我来作弄下水珠吧!我把荷叶一拉,水珠就开始在荷叶上跳起舞来,有的一不小心,滑到下面的水里去了,太好玩了!

穿过荷花,满眼是各种果树,但不是季节加上很多刚刚种植,并没有水果挂在树上。园主人告诉我们,这里果树有:樱桃、桃子、蓝莓、开心果、桑葚......但没有我期待的人参果。主人告诉我们,明年就会有很多可以结果了,欢迎我们来品尝。

这里的风景太美啦!有山有水,有果树、有花香,明年还有各种香甜的水果吃!美了眼睛也没了嘴巴!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走近柳宗元作文500字

全文共 571 字

+ 加入清单

作为一界大文豪,他的生活可谓是经历坎坷千百。并不是一帆风顺。

从小就才华横溢的他,自然成为众星拱月般的存在。即便是即兴赋诗一首,也是让人望尘莫及。如此才华,自然被高人所发现,他也考中了举人。

年纪轻轻就与另七人一起搞变法,皇帝的支持更是让他们热血沸腾。谁知一指尖,一变乱,一切都灰飞烟灭,因为皇帝的变换,一纸贬书把他贬到偏远的永州,人生的制高点到低谷,谁能忍受了如此大的落差。尽管是景色宜人的小石潭,也成了他心中悄怆幽遂的境地。可他并没有放弃自我,朝廷不是他真正能施展才华的舞台,广大的山河,却一定能容纳他的千言万语。到了永州,他造福于人民,农民乐了,官员却不懂了。他加入农民一起在道路旁种树,增添大自然的生机,释放奴婢,减税,可谓是十分招人喜爱了,皇帝又一直诏书把他召回长安,柳宗元的内心此时是多么的汹涌澎湃啊。一路的蜿蜒险阻,都没有磨灭他的热情。

他相信他一定能变法成功,可人生就像在与他开玩笑一般,不到一年,他就被贬到比永州更偏远的柳州,他心灰意冷了,他看透了朝廷,不再对他抱一丝期望,他也经常问自己,那我还在愁怅什么呢。又一次回归自然,不同的是,心中的重压解脱了,历经虚伪的朝廷几遭的他释然了,在柳州,交到了同道中人,写了至今流传的美文。

从一颗火热的心变得冰冷,到最后的释然,也只有柳宗元能做到如此。没有怨恨,只是按照自己的初衷,勇往直前。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走近母亲

全文共 705 字

+ 加入清单

曾经不理解她的严厉批评;曾经不明白她的良苦用心;曾经不相信她的真挚母爱……但靠近她,走进她才知道她所饱含的爱一直都不曾消失,它一直都在。啊,母亲,原来我也曾走近您,发现您的爱。

您也许不知道,我曾无意间听到您讲话。

时间倒流到那年十月的国庆节。因为作业已经完成的缘故,我在那天玩到了很晚。回到家,就看到你一脸严肃地坐在沙发上看着我。

“怎么回来的这么晚?”一向温柔的你在这时板起的面孔就像一只大手硬生生的把我从快乐的`游戏世界中拽了出来。

我的语气也不好了:“不就多玩了一会儿,你干吗这么凶啊!”

我的话刚说完,你接着就从沙发上站了起来,瞪着我,眼睛里仿佛能喷出火一样,连声音都提高了一个分贝:“今天罚你不准吃饭,让你好好长长记性!”

我生气的瞪着你,赌气似回到卧室,不想再对你说一句话甚至一个字,直接趴上床上睡觉。

再次醒来,约莫半夜了。我是被饿醒的,我想你肯定睡着了,才蹑手蹑脚的拿着手电准备去厨房找点东西吃。

去厨房,是必须要经过你的房间的。我看见点点微光从你房间渗出来。

你没睡?

于是我赶忙管好手电,想悄无声息的走向厨房。

“什么?”一向很宠爱我的八八有点分贝过大声音透过我的耳膜。

你们在谈些什么?

我的好奇心顿时占了上风,便把右耳贴近你的房门。

“就让她不许吃完饭而已,只希望她下一次不要回来这么晚,她还小呢,万一出了可是怎么办?真不让人省心,让我着急我还要……而且,你不用担心,她饿的话会去厨房找吃的,刚刚我还出去热了一遍呢……”

原来你们……

心仿佛就像打翻的调味罐一样很不是滋味,对于您的良苦用心,我竟一点也未读懂。我还在您批评我的时候生出一丝厌恶……

听着您的话,眼前泪水渐渐淌下……也许我这时才真正走近您,发现您的爱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走近戏曲作文900字

全文共 871 字

+ 加入清单

戏曲,作为我国的国粹之一,从宋代流传至今。我国约有三百六十种戏曲,如我们熟悉的京剧、沪剧、黄梅戏等。我与戏曲有着不一般的感情。

记得我4岁时,爸爸带我去看太太(我的曾外祖母)在文化宫的演出。舞台上灯光闪烁,舞台下热闹非凡。一阵鼓声后,出来了几个穿着光鲜的人,一开口那声音便直冲云霄,如雷,如雨。

他们似是在演一个故事,说的话颇有韵律,但我只能略懂一二。突然,有一个身着红衣、头戴珠冠的人出场,原先台上的人瞬间住了声。她并不急于开口,而是从容地左顾右盼……

爸爸告诉我,那是太太。

之后的几幕我已有些忘记了,但我现在仍记得,当年我那78岁的太太,身着红衣的亮相。

小学三年级时的一次音乐课,音乐老师教我们唱一段戏。丝竹、二胡、锣、竹板,同时响起。“生旦净丑角色全,唱念做打不简单,五色的油彩脸上画,锣鼓一响要开演。”其中每一字几乎都要转一个音,类似京剧的唱法,十分悦耳。

我学得很认真,至今仍记得如何唱,且更能体会到,那“不简单”。

如今,我听的流行歌中也渗透了戏曲,“逐梦令,浮生半醒,谁薄命叹倾城盛名”“兰花指捻红尘似水,三尺红台,万事入歌吹”“似水流年何自怜,梦回莺啭春如线”……《北京一夜》中甚至把英语和戏曲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讲述了一个老妇人一直等待出征的丈夫,而她丈夫已故了,丈夫的灵魂等着北京城门开,好与佳人相会。已过一千年,城门久未开,那老妇人仍在痴痴地等着那出征的归人……京腔京韵中演绎了一个凄美悱恻的爱情故事。“良人何时归”,每每听到此处,总令人唏嘘不已。

最近,我看了一个老电影——陈凯歌执导的《霸王别姬》。影片中的程蝶衣从小学戏,长大成角,最终为戏自刎。他的表演使“虞姬再生”,他的感情生活却是屡遭挫折,他每唱“霸王别姬”就暗示了剧情的转折。这部作品一共两个多小时,我看完之后哭了出来。“不疯魔,不成活”,程蝶衣真正沉入了自己的“戏梦”之中,从一而终。

与戏曲有这么几段缘分,实属有幸。我愈发感到戏曲是我国艺术文化的珍宝,保存至今,实属不易。戏曲中所凝聚的民族文化仍会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我相信,“戏曲”这一国粹定能流传下去,流芳百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走近了才知道初三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101 字

+ 加入清单

一幅精美的艺术作品,只有细细品味,才能慢慢体会。人亦是如此,只有慢慢走近,才能深深懂得。

清晰记得孙老师第一次到我们班上任的情形。当-当-当!一位顶着亮瞎我们钛合金眼,头顶“灯泡”的中年男子——孙老师闪亮登场啦!定睛一看,孙老师一马平川的地中海脑门,与两道浓眉和密密匝匝乌黑发亮的络腮胡子构成了一幅冲击眼球的独特画面。教室里的同学们顿时开始“群蜂乱舞”,对这位“非主流”人物评头论足起来……

孙老师在讲台前来回踱了几步,站定,环视一周,顿时“群蜂”尽散,鸦雀无声。简要的自我介绍后,他用ppt为大家呈现一幅高脚花瓶的剪影,“人多半左脑发达,学习美术主要开发的是右脑,世界上有90%的人都是右撇子,而我希望你们……”他一边讲解,一边伸出两只手左右开弓,潇洒地在黑板上涂抹了起来。”“哇!牛啊!”在同学们此起彼伏的惊呼声中,一只花瓶片刻之间跃然眼前!大家拍手叫绝的同时,迫不及待地模仿起孙老师,左右手齐下,在纸上尝试涂鸦起来,教室里,一片手忙脚乱的景象。有的同学左右手压根不听使唤,气急败坏地直跺脚;有的得意洋洋地举着蛇形线条炫耀,结果被同学取笑,这哪里是花瓶啊。“哈哈,太有趣了!”教室里哗然一片。第一堂课,我就被孙老师独树一帜的授课方式和高超的绘画技巧圈粉了,他让我走近并喜欢上了绘画这门艺术。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又盼来了美术课。这堂课孙老师让我们学习怎么运用色彩画出自己的情绪。我那天数学没考好,心情犹如那暴雨前阴云密布的天空一般。我的画以深绿色和黑色为基调,画风灰暗、阴沉、压抑。正当我看着画作发呆之际,一个“锃光瓦亮”的脑袋出现在我的眼前。孙老师弯着腰,望着我的画,眨着狡黠的眼睛,似带猜疑地说,你今天心情不好。我瞪大眼睛,神啊!你怎么知道?孙老师高深莫测地一笑,你的画作出卖了你的心情!我难为情地点点头,告诉他原委。他听完,哈哈一笑,接过我手中的画笔,在我的画作上大笔一挥,瞬间化腐朽为神奇:将黑色变成了沃土,将深绿色变成了森林,在林间平添出一条蓝色的河流,波光粼粼,河岸边点缀些星星点点的野花,姹紫嫣红、生机盎然。孙老师边画边说:“人生失意无南北。无论困境还是逆境,我们的心都应如这幅画一般,时刻保持阳光明媚,春暖花开,才能驱散心中的乌云和黑暗,轻装前行,再绘人生。”我思索着他的话,望着他笔下一朵朵绽放的花朵,心中豁然开朗,一如眼前的那副画,点点阳光明丽起来。

慢慢走近了,才知道,孙老师“独立特行”的外表下,其实有一颗热爱艺术的心;走近了,才知道,他将艺术融入生活,高超的艺术造诣是他对待人生的态度;走进了,才知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孙老师不仅是教导我艺术的导师,更是引领我人生的导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走近名著

全文共 521 字

+ 加入清单

一缕清风吹过,一滴珠泪垂落,一袭清音顺势滑过,尘土飞扬中,依稀闻见一女子低声哭诉,这不是武则天身边的上官婉儿?追思,寻觅……清晰的朦胧中展开一幅深远的历史长卷。

曾经历过“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迷茫,遇见了你——名著,于是便走近了你,也走进了你。

品明清小说,世态人情尽收眼底。片片落花引我走进《红楼梦》,土坡上的小树旁一位窈窕女子吸引了我的目光,走近,多愁善感的明眸似一汪秋水,是林黛玉。她寄人篱下,却不甘随波逐流,用诗词伴随自己的一身;“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她——王熙凤,黛玉到贾家的第一天,她这个打扮得恍若神仙妃子的女子便玲珑出现在众人面前……女儿国的是是非非,爱恨情愁最终演化成一场悲剧,落得个“抛不完相思血泪洒红豆”!

悟元曲之韵,人间炎凉一语道尽。血溅白绫,六月飞雪。我仿佛听到一位女子在喊着“冤枉……”凄凉的声音凝固在空气中,久挥不去,关汉卿笔下的人间悲剧使我战栗,让我沉思。

赏现代名篇,深刻的生活体验让人深思。在烈日和暴雨下,车夫祥子虎背熊腰,自尊、要强,却也只能任人宰割,最后成为黑暗社会的牺牲品。

明清小说之韵,元曲之理,现代名著的启迪使我对名著有了更深的了解。走近名著吧,我们一起去寻觅、去品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走近大自然

全文共 532 字

+ 加入清单

“绿色就是生命!”这是让每个人都感受很深的一句话。绿色就在美丽的大自然中,像奇花异草呀,高大挺拔的树木,都让我大开眼界,并探索到了大自然的奥妙。

春天来了,大自然中生机勃勃:小河,你在欢唱着歌儿“叮咚,叮咚。”是为春天来了而高兴;小兔,你蹦蹦跳跳地,真像一团白雪;鱼儿,你们活蹦乱跳的,是否为春天回大地而高兴;柳树姐姐,你那嫩绿的长头发,为春天增添了一份光彩!瞧,万物复苏的景象真是美不胜收啊!

“吱吱呀……”哎呀,泼辣的夏天姐姐又来到人间。树上的蚕“吱吱”地叫个不停,真让人心烦意乱,闲着没事干,我专心致志地观察起一棵树来。这是一棵高大挺拔的梧桐树,它有着大大的叶子,为人们遮下炎热的太阳。我怀着好奇心向一片树林走去,啊!这里更是松柏苍翠、湖光山色,让我流连忘返!

秋风习习,一阵风吹来,我感到神清气爽。落叶随风飘落,慢慢躺在了我手掌心上,这是属于秋天的问候,它就像这片落叶,飘向远方。秋天,是安静的,大自然也不例外,所有小动物都在准备冬天的食物,忙得不可开交,一刻也不停下。

北风呼呼地吹,吹得我瑟瑟发抖,懒惰的号鸟还可怜巴巴地说:“哆嗦嗦,哆嗦嗦,明天再垒窝。”这无情的冬天!

同学们,当你有烦恼的时候,请要把这位特殊的朋友铭刻在心,让大自然作你的最好的伙伴。记住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走近档案馆作文600字

全文共 755 字

+ 加入清单

档案是历史的记录,是发展的印记,是城市的记忆。今天我们揭阳日报小记者俱乐部的小记者走进揭阳档案馆,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传统文化精神。

当汽车驶入了市政府,一栋栋宏伟建筑展现在我们眼前。集合后,我们跟随着解说员叔叔参观馆内的每一份档案。

在“峥嵘岁月”的展厅里,听着解说员的讲解,看着墙上的每一张图片,我仿佛身临其境,我好像看到了“五四”运动中北京学生们的示威游行,看到了中共广东党组织为解放事业进行的种种艰苦卓绝的斗争,看到了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形成以及农民运动、黄埔军校的成立、土地革命战争……正是有了千千万万革命志士的奋斗,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此时此刻我心头有一股热血在翻腾,那是被激起的爱国信念!

看看现在,揭阳备受各级领导的关怀,揭阳潮汕国际机场拉近了揭阳与世界的距离,农民年收入日益增加,揭阳正在飞速发展,眼前的一切让我为国家的富强骄傲,为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自豪。

接着我们走进了展播厅,观看了《解密档案》,它介绍了1949年开国大典阅兵的过程及之前排练遇到的一些问题:坦克方阵中的坦克没有无线电通讯,阅兵中还要保持着队伍整齐;步兵每分钟走的步数大于147步,而一点儿也不一致;骑兵中的马习惯了战场,激昂的军乐使它害怕;军乐队是一支临时拼凑的乐队,里面绝大多数人不懂音乐旋律;开国大典上担任司仪的林伯渠因为激动和紧张,忘了宣布“奏国歌”……然而,一切遇到的问题被机智地化解了。在这场盛大的阅兵过后,新中国走向昌盛的未来。

最后一项活动是我们在纸上写下自己的梦想,保存起来,15年后我们可以再次来到这取回,这是个很有意义的活动,我们也亲手制作了人生的第一封“档案”。

档案馆之行中“峥嵘岁月”鼓舞我爱国,《解密档案》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开国大典,第一次制作档案令我难忘。这不仅是一次采风,更是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走近鲁迅

全文共 659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一个十六岁的高一学生看来:鲁迅,是永远也不可走近的。

鲁迅,是不可走近的,因为他是寂寞的:从小康家庭而坠入困顿,在每天店铺和药店的循环往复之间看清世态炎凉;从绍兴到南京学洋务,在奚落和排斥中与亲人分离;从中国到日本致力医术,在外人的歧视中发现国人的麻木不仁;从彷徨到呐喊,在万难被毁的铁屋中大嚷挽救将从昏睡入死的民族……谁能在如此特殊的年代有着如此特殊的经历?在我认识的人中想来也只有鲁迅了吧。

鲁迅,是不可走近的,因为他是寂寞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面对政府的“围剿”和迫害,面对“御用文人”的诽谤和风刺,面对广大人民的的麻木愚昧,“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是向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成为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对敌人顺手一击的讽刺,现在看来更像是驱除寂寞的苦药。

鲁迅,是不可走近的,因为他是寂寞的:生在近代,却无时无刻不警示着一代一代的后人。读过鲁迅的作品,个个丑陋的中国人:奴性、面子观念、看客心态、麻木、卑劣、自私、狭隘、保守、愚昧等等都揭露无遗,即便是现在,我们的身上仍残留着它们的种子,行走在社会上仍处处可见。鲁迅站在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审视着当时甚至现今的社会,对丑恶,陋习,弊病进行着无情的揭露批判,多么深刻,却又多么寂寞。

在我,一个十六岁的高一学生看来,鲁迅,是永远也不可走近却又必须走近的。鲁迅把自己投入到了黑暗窒息的深渊中,发出刺眼的光亮,为后人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走近鲁迅,便是走进他内心深处的寂寞——包含着勇气、热忱、客观、严谨的寂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走近曹雪芹

全文共 757 字

+ 加入清单

站在曹雪芹的故居外,回想当年的他,在此叹人生苦短。惜红楼梦未圆。问世间几人能耐寂寞,苦作行舟书海无边?拈来家兴忘事,为天下走笔江山;一对痴情男女,情天恨晚:一群达官贵人,弄权政坛。

大观园演绎人世大观。

他,曹雪芹,从社会的上层跌到社会的下层,人生的大起大落,使他感到了世键变化沧桑之快;他的人生道路坎坷,使他感慨人生的苦短无常;他经历了了从富贵变为贫穷,在生活的不幸中行走,使他学会思考,使他对现实社会感到不满,使他对封建社会的抨击愈加激烈。

他把家道中落的兴衰枯荣分蕴到《红楼梦》中,他把愤怒倾洒到《红楼梦》,他把思想融入《红楼梦》,他把情怀投入到《红楼梦》中……一部《红楼梦》,满含一腔忧国忧民的情思,满腹的天下兴亡的感叹,梦中人解人间梦,这何等的虚幻,非是“一把辛酸泪”,非是“满纸荒唐言”。

书中的一对痴情男女,为了爱情,去冲破封建礼教,但并未成功,这是曹雪芹对封建礼教的抨击;书中的一家大院的衰落,何不是他自己的遭遇,又象征着封建王朝的兴衰;书中形形色色的人物,何不是他自己生平涉足的人?书中的一切也是他的一切。曹雪芹的《红楼梦》,书中的大观园,无一不体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悲伤情怀,《红楼梦》的创作,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他创作的灵感,来源于他那伟大的智慧和悲伤的情怀。他若不是经历过,那世间的黑暗,那世间的沧桑,怎会对这现实世界如此不满,愤怒地来抨击这封建社会啊。

现在的青少年,不容易读懂前人的文学,一本八十部的奇书《红楼梦》,它告诉了我们,封建社会的黑暗,人心是多么不可猜测,书中痴情男女的爱情故事,是曹雪芹一生的心血,他把生命倾注于创作,用他毕生的心血,反映了他生活的时代,只有经过了,才会懂得珍惜。

曹雪芹,一个优秀的文学家,一个伟大的革命家,今天我来到了他的故居前,感受他当年的沧桑,学习他当年的创作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走近毛泽东观后感

全文共 2929 字

+ 加入清单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

天大地大不如毛主席的恩情大,爹亲娘亲不如毛主席最亲……

听到这些歌曲,我想大家都不会很陌生,反正我对这些歌曲是很熟悉的了,因为我的童年就是这些歌声陪伴着我走过来的,那时候爸爸在外面打工时买了一台巴掌大的收音机,经常可以听到这些歌曲。由于听的时间长了,我自己也受到了这种环境的极大的熏陶,对毛泽东充满了好奇之心,经常向爸爸问有关毛泽东的事情,爸爸也会给我说很多很多,那时候在我看来,毛泽东几乎超出了人的境界,在我幼小的心灵里,他就是一个十全十美的完人。纵然那时我就知道有一句谚语叫“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但我还是那样认为。

随着对他的了解的增多,我对他的崇拜之情也是犹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不尽的崇拜也促使着我不断地加深对它的了解,也看了一些关于他的书及电视剧,尤其高中时借了一本《毛泽东传》,竟然读的是爱不释手,甚至每天上课连课都不听了,索性干起了挂羊头卖狗肉的事情,桌上上面放的是该堂课要上的课本,下面是《毛泽东传》,整节课都去看下面放得那本书了,课后更是争分夺秒,晚上借着宿舍楼道内的灯光看,没有过一周就把一本700多页的书给解决了对他也有了很多更新更进一步的认识。

有关他的传记我看了两个版本的,有关他的电视剧看的就多了,比如说:《长征》、《井冈山》、《恰同学少年》,《保卫延安》、《八路军》等等很多很多。像《长征》、《井冈山》、《保卫延安》、《八路军》这些电视剧都主要是表现他高超的作战指挥艺术,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正如纪录片中所说的那样,用笔杆子指挥人民军队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从辉煌走向新的辉煌。他的文房四宝胜过蒋军的飞机大炮。而对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恰同学少年》了,到目前为止,那部电视剧我已经看了七遍了,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想法与体会,说真的我还想看他几遍。这部电视剧给我们展现了毛泽东读书求学励志时期的许多故事。立奇志,读奇书,交奇友,创奇事,做一个奇男子;这是他读书时期的志向。

他是一个个性很强的人,在那时的人们看来,他是一个很奇怪的人,下雨天别人都在宿舍里坐着,而他却跑到外面去跑步淋雨,冬天寒风刺骨的早晨,他用学校水井里的冷水冲澡,假期里他拉着同学去游学,看书时动不动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在书上做起批注来,不管是借来的书还是自己的书,以二十八画生的名义向长沙各大中学发征友启事,嘤其鸣矣,求其友声,愿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为共同的理想奋斗,最终招到了三个半朋友……然而伟人就是伟人,成为伟人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正是因为这些与众不同的习惯,长年累月,久而久之,使他有了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社会阅历与广博得见识,强壮的体魄,钢铁般的意志与毅力……

看了恰同学少年与走进毛泽东后,我不禁冒出一个问题,那就是:什么是自信?我觉得像毛泽东那样的就是自信,不管是在青年时期还是老年时期,我们始终能看到他身上的那份自信。一份非常人能比的自信。就像他说的那样: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七里。试问年已七旬能畅游长江与北戴河者能有谁人乎?唯毛公是也。试问年已七旬能畅游长江与北戴河者能有几人乎?恐独毛公一人耳。只要是他认定的事情,不管途中多么艰难,他也会坚持到底。晚年时在接见尼克松的女儿朱莉及女婿戴维时语出惊人:我生着一副大中华的脸庞。从这句话我们仍然可以看出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伟人内心的自信。

看看伟人,再看看今天的我们,我们可否发现我们和他们相比缺什么呢?我们成长的环境和他们的成长环境相比,恐怕比他们要优越几百倍甚至几千倍吧!然而今天的我们是不是也像他们那样呢?像他们那样努力地武装自己,充实自己呢?没有。在这个社会,我们有很多人只是在安逸的环境中过自己所谓的潇洒的生活,一步步的走向堕落的深渊,于国于民无用。虽然说时势造就英雄,英雄张时势,当一个社会处于动乱年代时,恰是英雄辈出,豪杰并起之时,就如《易经》中所说的“云从龙,风从虎”那样。的确时势与环境是一个方面,但自我更重要,环境只是起一个辅助的跳板作用,有没有本事踏上这个跳板,有没有本事驾驭这个跳板就要看自己的能力了。所以今天的我们不是环境不给我们机会,而是我们自己根本就没有给自己机会,任何事情都要自己去争取的。虽然说像以前那样轰轰烈烈的在战场上指挥千军万马立赫赫战功不太现实了,不过我们也可以做另外一些同样很重要的事情啊。我们的那些革命老前辈们舍生忘死、前仆后继为我们打下了这片锦绣的河山,建设了一个美丽的新中国,他们是创业者,而现在的我们正是守业者,话说守业更比创业难,所以我们肩上的任务同样是艰巨的。参军,我们可以以自己的不懈努力为祖国的国防建设做贡献,虽然说我们现在不奢望打仗,也不想打仗,但是这个也不是我们自己所能决定的,当今世界形势变化莫测,在这个和平年代里仍然有激荡的风云,一个国家,只有有了强大的国防,才能够保证其他的一切,作为社会主义的强国,很多资本主义国家对我们是虎视眈眈,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战略威慑力量;从教,我们可以为祖国培养大批人才,作为我们的强国之本,力量之源……

今天社会上的很多人都在追星,那既然是追星,何不去追那些为国家为民族做出巨大贡献的伟人们呢?诸如革命年代的老革命家、科技界的领头人邓稼先,钱学森,虽然很多前辈们都已经去世了,但是他们的精神仍然留在这个社会上,我们的追星族们何不去拿这些人作为自己的偶像呢?现在的很多人都在崇拜那些艺界人士,的确艺术方面也是这个社会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也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的体现,但是就我觉得,只有艺术中的经典才配得上这么称谓,像一般的那些咿咿呀呀的乱唱,我很是反感;他们只是在艺术领域里注入了一点点新鲜的血液而已,稍微有了一点新意而已,但他永远不会成为永恒,只有经典的才是永恒的。现在的这种盲目的追星只是导致了艺界人满为患,很多人都只是半瓶水而已。现在的竞争主要是科技的竞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永远都适应与我们人类的发展,科技上不领先,永远是弱者。

向老一辈学习,立志高远,则心自广博,给自己一个高的目标,为这个目标坚持到底,相信结果一定是可人的。

纪录片里讲到,毛泽东只是一个师范学校的毕业生而已,他的理想是当一名教员,可是令这位师范生没有想到的是竟然成为了一个集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革命家、诗人于一体的全才,一个师范生后来竟只用笔杆子和自己的同志把蒋家王朝给打垮了。这不仅仅是环境逼着他自己这么做,也是在这种环境下他自己比自己这么做的,最后才有了这么大的业绩。所以我们要善于自己逼一下自己,不能仅仅让环境逼我们,把自己逼上绝路,置之死地而后生,也未必不是一种明智的选择,也未必不是一种处事的大境界。在绝处逢生、不断迎接一个接一个艰巨的挑战之后,我们也会变得豁达起来,增强自己的自信心,是自己有一种大风大浪能奈我何的气概。不论何时,无论何地,我们不妨经常逼逼自己。

……

对于毛泽东,随着我对他的了解的不断加深,我对他的认识也更加客观了。伟人已逝,我也不想对他做什么是非的评价,因为我觉得我还远远不够格。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今朝的我们只要努力向这些伟人学习,相信我们就是明朝的风流人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走近亲情

全文共 913 字

+ 加入清单

“望见月亮的时候,常常想起你,望见你的时候,就想起了月亮……”耳畔不知为何响起了这首歌,鼻子顿时觉得酸酸的,泪珠已流过面颊。

初三以来,我的学习压力一直很大,心情经常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而郁闷,我的生活似乎失去了光彩,被灰色掩盖着。虽然我知道这是人生的常态,但有时真的觉得很累,一次考试的失败,足以让我消沉几个星期。

那次周练,我的数学考砸了,老师把我的情况告诉了我的父母。中午,当我从睡梦中醒来后,发现父母已坐在我的床前,眼神中充满了疼爱与担忧,我问他们为什么不叫醒我,他们说想让我多睡会儿。我起身后准备叠被子,爸爸拦住我,说:“我帮你叠吧。”看着他那娴熟的动作,我的心里突然有了一种感动。我要去上课了,他们的嘴角动了动,却什么也没说。我们一起走到了楼下,爸爸开口了:“娟儿,学习上有什么困难吗?要和爸爸妈妈说,不要自己憋在心里,啊?”我知道他们来一趟也不容易,不想让他们担心,便强忍着,什么也没有说。爸爸突然拉住了我的手,他的手还是那样宽大、温暖,充满了力量。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流下了眼泪。我有太多的痛苦要倾述,却又无人倾述。在别人面前,我还要装出很坚强的样子,但是在父母面前,我实在掩饰不住了。爸爸妈妈看我哭了,显得很紧张:“娟儿,别哭了。有什么话尽管和爸爸妈妈说,爸爸妈妈永远都是你的依靠。”我真的不想让他们难过,可是眼泪却不争气的流淌着。我告诉他们自己总是犯不该犯的错误,总是让他们失望了。爸爸拉着我的手,安慰着:“你只要尽力了,爸爸妈妈不会怪你的。平时要多注意休息,可能是精力不足才会这样的。要劳逸结合,知道吗?”我点了点头。我上课去了,他们一直目送我走了很远,我不敢回头,眼泪在眼眶中打转,我知道,只要我一回头,泪水又会止不住的流淌下来。

晚上,躺在床上,我的心情很不平静,想想自己以前,经常嫌父母唠叨,总想着自己快点长大了,好脱离父母,自己独立生活。可直到现在,我才发现,在他们眼中,我永远是个孩子,永远是他们的牵挂,他们的担忧。我成长的每一个脚步,都印满了他们的关爱与期待。有了这样的父母,我有什么理由失去信心呢?

有人说,成功的背后总有一股支持你的巨大力量。父母便是我的力量,在他们的呵爱中,我坚信我能走好我的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走近数理化作文500字

全文共 500 字

+ 加入清单

真切走进数理化其实你会发现。这比文科更容易亲近。

数理化不需要太多的道理。不需要太多的语言来粉饰。一条真理就足以让人们解决许多问题。

知道速度和时间,我们可以计算出路程。知道一片药的质量,我们可以计算出所占的质量分数。知道密度和体积,我们可以计算出它的质量。这一切都可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即使我的数理化一向以来都不太好。但是我对他们的热爱却不减半分。

计算出一道数学题比我写一篇文章更容易让我开心得多。每次在学习数理化的时候都感觉像是在不断的接近真理。

其实学习本就是一个不断接近真理的过程。我们可以去探索它去追求它,让它们成为我们真正正的一部分。

因此我很爱数理化,他是第一次,让我认识到人类离真理并不遥远,也可能是近在咫尺。

我们在不断在工业飞黄腾达之际,我们也应该,像古人一样,也要去探索真理。去寻求更多对人类社会有贡献的东西。

爱因斯坦发现了相对论,我爱迪生发明的电灯,牛顿建立起了力学体系,发布了自然哲学的数学理论。这些都是他们在一步步探索的过程中发现出来的。

因此,每当看见书中的那些条条理论,我都会有一种亲切的感觉。就好像即使几十年前他们一次次的实验又重新呈现在我的眼前。

热爱数理化,以及尊重科学。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走近毛泽东观后感600字

全文共 966 字

+ 加入清单

小时侯就知道毛泽东这个有名的人物,而且家里还有好多他的相片。读了《毛泽东传》这部书,对毛泽东有了深的 了解。 这部传记将毛泽东放在一个普通农家子弟的历史起点上来客观地描述他的成长和成熟过程。

毛泽东17岁才"出乡关",与早期其他一些著名的共产党人比较起来,他接触外部世界和新知识、新思想也许要晚一些。但是,从书中我们看到,他虽和同时代许多人一样经过一段曲折后才走上马克思主义的道路,但他具有一种更执著、更实在、更富于理性的探索精神和在探索中勇敢地剖析和否定自我的精神。这就使得他能做成前人未能做成的事业,达到前人未能达到的高度;这也就使得当许多和他同时代的曾经也是出类拔萃的人物徘徊不前甚至步入歧途的时候,而他却一步步走向成熟,并带领更多人取得成功。 毛泽东的一生是积极投身社会实践的一生,也是不断进行理论思考和理论创造的一生。他在年轻的时候,就注重探求事物的"大本大源"。在他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后,这一特质和思想源头得到了升华和充分的发展。他对问题从不满足于就事论事地去解决,而是力求抓住事物的本质,从中找出带普遍性的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并从理论上做出新的概括。书中对理论问题的叙述和分析,由于紧扣住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和具体实践,显得既深刻又生动,清晰地展示了毛泽东重要思想理论观点形成发展的脉络,也从一个重要侧面集中反映了作为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结晶的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形成发展过程。

这部传记没有把民主革命时期的毛泽东当做天生的"救世主"或"完人"来写,而是把他放在一个个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努力反映客观的社会历史环境对他的影响。对于中国革命,毛泽东也不是一开始便什么都成竹在胸,而是顺应历史潮流,审时度势,吸取全党和群众的智慧,逐渐形成他的文韬武略。

在中国革命过程中,对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他也不是都有足够的思想准备的。他自己还说过,在中央苏区时期,他在工作方式上有缺点,长征中他也指挥打过败仗。这部传记没有回避这些,而是一一做了客观的叙述和评价,从而保持了全书的历史真实性。 毛泽东是中华民族的骄子,是一个时代的象征。他身上集中了一个伟大民族和时代的精粹。

这种境界,不是大家都能达到的。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从他的人生经历和道路得到程度不同的启示。因此可以说,这部传记是一部毛泽东的启示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