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心理课堂教学反思100篇精品20篇

导语:今天,我们班数学考试,考了10道应用题。下面是小编收集的心理课堂教学反思100篇,欢迎大家参考。

浏览

1596

作文

303

教师作文教学的反思

全文共 960 字

+ 加入清单

作文难写,是很多学生的心声,这一难题就落在语文老师的头上,那么,语文老师,怎样上好作文指导课呢?

一、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作文指导课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读题,找到作文“要写什么,为什么写,怎样写”,教师只在学生不懂或有困难的地方帮助解释即可。其次,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审题,独立作文的能力。因此,在作文指导课上,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如审题的规律、确立中心、选材的方法、布局谋篇的方法等,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自如写作。再次,鼓励学生说真话。让学生把自己所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以及做过的事真实记录下来,哪怕是错的也要如实记录。只有这样,作文才能有血有肉,令人信服,作文的质量才能得到保证。

二、帮助学生拓展思路。第一,教师要指导学生多角度去考虑问题。面对话题,多方求问就是激活思维的有效途径。比如:围绕话题“爱心”这一话题,学生可以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具有爱心的人和事,小事大事,不同领域的典型事件,多角度解读话题,使学生的作文立意更深刻、更新颖。第二,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从小事中抽取出带有本质性的东西,丰富学生作文的选材。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小事,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从这些小事中提炼出中心,这对丰富学生作文的素材,开拓学生作文的思路是十分重要的。

三、读与写相结合。教师要把读和写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读”去解决写作当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典范的文章,非常适用于“写”的指导。尤其是教材在安排训练上,很多都照顾到了“读”与“写”相结合。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些范文的写作特点,也可以在学生写作中,遇到实际问题时,引导学生再读课文,从中受到启发,找到方法。

“读”也可以是教材外的内容,在选取内容时,通常是为了解决作文中的某一问题,而选取一个片断,让学生通过阅读,对作文的一些方法有所感知和领会。

四、作文与做人相结合。作文指导课,教师很少关注学生的思想动向,造成一些学生在作文的立意上出问题。

教师必须在指导学生作文时,结合具体的类型作文,同时渗透理想、道德教育。例如:在指导学生写“人物”的作文时,教师一方面要求学生选取先进的典型人物,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描写,刻画出人物的特点,启发学生写出人物的高尚品质。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对联教学反思

全文共 754 字

+ 加入清单

教学设计总是落后于真实的课堂,教学总是一种遗憾的艺术,这或许就是课堂之所以美丽的真正原因吧。下面说说我对这节课的反思

教学本课,我的初衷是把它 设计定位为一节关于对联知识的普及课,目的在于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知传统文化的魅力,学习鉴赏对联,学习基本的对句,提高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我的优点是思路清晰,循序渐进,重点突出。贯彻新课程理念,构建开放、有序、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课堂以教师为主导,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做中学”。让学生人人参与,人人享受学习。

亮点为:

1 、教学引入部分,设置情境,联系生活,且富有语文气息。从学生关注的社会大事——高考改革说起,先引起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再明确学习任务,让学生有方向性。选取焦点话题引入,内容新颖,学生处于轻松、好奇的状态,在此情况下自然导入本节课学习内容——对联。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抓住学生兴趣,可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相信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2 、拟写对联部分的设计充分考虑学情,先示例,再做基础练习和能力提升练习。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对联“读——补——改——写”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让学生一步步感知对联的特征,为进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学生动手动脑,学以致用,把死的知识转化为灵活运用的能力,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设题难度较小且循序渐进,好比低处的果实,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到,从而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关注全体学生,调动学习热情,人人参与,享受课堂。 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非一朝一夕练成,对对联,先入门是关键。在能力提升环节链接高考,以引起学生重视。

我的不足是课堂评价较为单一;对名联趣联内含的传统文化涉及不够,欣赏部分可稍加大比重,拟写部分稍稍压缩,或可尝试,这将又是一个新的挑战。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的教师读书笔记

全文共 1735 字

+ 加入清单

暑假期间,我阅读了北师大出版社出版的《历史课堂有效教学》一书,感触很多。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触是要想在历史课堂上实施有效教学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知识的入门,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必将成为他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对学习有无兴趣,既是反映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实施有效教学,就成为众多教师不懈追求、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讲究开头,激发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每节课能否都有个好的开头,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成败。如果教师一上课就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甚至成为催眠曲,因此必须讲究开头艺术。要尽可能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把学生吸引住。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必须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开讲导语,用别出心裁、平中有奇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

二、讲好插图,引发兴趣

新编历史教科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插图多,直观性强,形象生动。讲好课文中的有关插图,对引发学生兴趣,增进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记忆,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作用。但在教学中,由于插图很多,限于课时,教师不可能每图都讲,只能根据教材要求和讲课需要选择讲解。有些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插图如果没有向学生讲解,就会使学生似懂非懂或一知半解。经过教师讲解,既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了知识。如七上第8课《战国七雄》中的《商鞅舌战图》。因为“商鞅变法”是这一课的重点。战国时期封建社会的形成,是通过以商鞅变法为代表的各国的变法或改革来实现的。讲好《商鞅舌战图》,既可以使学生了解商鞅作为改革家的气魄和才华,又可让学生懂得改革的不易和改革又是当时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提高学生对商鞅变法带来的历史作用,即“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的认识,也为以后理解秦灭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打下基础。为起到这个作用,我在讲课时,让学生看《商鞅舌战图》的同时向学生讲解:“图中就是当时商鞅舌战大臣的情景。中间席地而坐的是秦孝公。商鞅,这个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正在跟反变法的大臣辨论。你看他手拿竹简,引经据典,振振有词。他说:只要对国家有利,对百姓方便,就不必效法古代。他响亮地喊出了“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变法口号。坐在他对面的是两个保守派大臣甘龙和杜贽,被商鞅驳得张口结舌,坐不安席。这一场历史性大辩论,最后由秦孝公作决定:他说:“商鞅说得对,就按商鞅说的去办”。在讲述这个故事的过程中,学生全被吸引往了,达到了引发学生兴趣的效果。

三、巧设疑问,以疑激趣

学习新知识,实际上就是设疑、解疑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疑问,把它摆在学生的面前,使他们先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后激励他们去寻求“柳暗花明又一村”。当学生找到“又一村”后,就会产生一种快感。这种快感又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通过一环扣一环的设疑解难,把学生引向似如柳暗花明又一村中的“又一村”的境地,这样既激发了兴趣 ,又掌握了知识。

四、创设情境,以情求趣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在教学中,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坚持情感教育 ,即在教学中创设能激发学生情感,有吸引力的环境,把学生引入课文内容所描述的情境中,使学生在感情上受震动,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这是很重要的。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去在孩子们身上激发起来。” 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方法和途径还很多,如巧讲典故,以奇引趣;精读诗词,以诗牵趣;编写歌谣,以歌导趣;设置图表,以图增趣等等,只要经过教师精心设计,巧妙安排,就一定能在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历 史的兴趣,使他们的学习化繁为简,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在充满兴趣的教学中,既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又增长了知识,提高了教学质量,真正达到学史明志,知史做人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写人作文课堂教学实录

全文共 1337 字

+ 加入清单

师:上一堂课我们讲到了写人要抓住人物的特点来写。抓住了人物的特点,我们又如何把人物写生动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这一节课要讲的主要内容。在上课之前我请同学们先来做一回小老师,请大家议一议,评一评下面两段人物描写有什么不同,谁好谁劣,“好”的好在哪里,“劣”的那里不足。

片断一:“李云是一个机灵、淘气的孩子。长着一对乌黑的大眼睛,睫毛长长的,黝黑的,腮帮鼓鼓的。他喜欢穿一些图案动感十足的运动衫。”

片断二:“李云是一个机灵、淘气的孩子。他特别喜欢穿一些图案动感十足的运动衫。他那胖乎乎的脸上,长着一对乌黑调皮的大眼睛,油黑闪亮的长睫毛随着眼帘忽闪忽闪的。碰到困难的事儿,两颗像黑宝石似的大眼珠只要一转,鬼点子就来了。在他那黝黑的脸上,不论是那鼓鼓的腮帮,还是那薄薄的嘴唇,或者那微微翘起的小鼻尖,都使你感到滑稽逗人。”

生:第一段只写出了李云的大眼睛、睫毛、腮帮等容貌特点,而第二段还抓住了“睫毛随着眼帘忽闪忽闪的,两颗像黑宝石似的大眼珠只要一转,鬼点子就来了。”这些情态,进行具体、细致的描绘。这样就把李云机灵、淘气的性格特征写得活灵活现。

师:讲得非常好!抓住了人物的情态,进行具体、细致的描绘就能把人物的性格特征写得活灵活现。这确实描写人物的一种好方法。

板书:抓住人物情态描写

生:第二段描写:“两颗像黑宝石似的大眼珠只要一转,鬼点子就来了。”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来写,把它的眼睛写得具体很形象。

师:采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方法来描写人物外貌往往能把人物写得具体、生动,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也是不愧描写人物的一种好方法。

板书:运用比喻等修辞方法描写。

生:作者虽然抓住了李云的眼睛、睫毛、腮帮、穿着特点来写,但只抓住了人物的静态来写,没写出的动态情况,只显示出人物的“形”,没有传物的“神”,显得比较死板,人物“活”不起来。而第二段不仅抓住了人物的容貌静态特点来写,还抓住了动态特点写。“大眼珠只要一转,鬼点子就来了。” 这种“动“、“静”结合的写法,不仅把李云机灵的性格特点活灵活现的展示出来了,而且还把他遇到困难是那种肯于动筋的内心情感生动地表现出来了。

师:讲得非常精彩。采用动、静结合,描写人物外貌,不仅把人物的性格特点活灵活现的展示出来了,而且还把人物的内心情感生动地表现出来了。这又是一种值得我们学习的描写人物的一种好方法。

板书:采用动、静结合描写

师:今天我们学了好几中描写人物外貌的好方法,现在请同学们运用今天所学到的这些方法来修改一下自己上次写的的作文。比一比,看谁修改得好。修改完后请大家上台,把自己原来的作文和修改后的作文念一遍,看谁修改得最好。

生:原文:“我的表姐今年十八岁了,高高的个儿,白皙的面皮。厚厚的嘴唇上涂了厚厚的一层口红,头发长长的,眼睛黑黑的。身穿一件红色的西服,脚上还穿这一算共色的高跟皮鞋。

改稿:“我的表姐今年十八岁了,高挑苗条的个儿显得非常修长。她身穿一件红色的西服,脚穿一双红色的高跟皮鞋,沿着一条线儿往前走路,远远看去仿佛一个标准似模特。白皙细嫩的面庞,白得像冬瓜,嫩得像白豆腐。厚厚的嘴唇上涂了鲜红的一层

显得格外的耀眼,长长的乌黑油亮的头发,披在肩背,不停地左右摆动显格外漂亮,黑亮黑亮的眼睛水汪汪的看起人来炯炯有神。

[写人作文课堂教学实录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初中作文课教学反思

全文共 1095 字

+ 加入清单

对相当一部分的学生来说,写作文是件苦差事,学生面对老师出的作文题目搜肠刮肚也写不出一个字来,教师批改那些千人一面、文不对题、乱七八糟的文章,真有点恨铁不成钢的感觉。对此,老师学生都是苦不堪言,该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我通过教学反思和经验总结,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逐渐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首先,积累。课外多积累词语、句子和文段,以此打下写作的基础。学生进入初中后,随着课程的增多,各科老师都感到课时紧、任务重,而学生大部分的课外时间都忙于完成书面作业,不知不觉就忽略了课外阅读,更谈不上读一些课外书籍来充实自己,学习始终处于被动状态。

所以我在每节课前要求学生给大家介绍自己所积累的名言警句或成语故事及优秀文章等,并且要求其他同学在本子上作好记录,这样不仅能督促学生了解更多课外知识,积累更多名言名句,同时也能培养写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观察。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有一句名言:“自然是美的。”何不让学生有意观察大自然、练就一双敏锐的发现美的眼睛,激发观察兴趣呢?气象万千、美不胜收的大自然,旭日东升,霞光万道的清晨,皓月当空、星光灿烂的夜幕,桃红柳绿、鸟语花香的春色……这一切都对学生有着巨大的魅力。送给学生一把兴趣的金钥匙,让他们打开心扉去看、去说、去发现、去体会。

再次,鼓励。美国教育学家巴士卡里雅博士宣称:“把最差的学生给我,只要不是白痴,我都能把他们培养成优等生。”他的妙方就是赞扬和鼓励。中学生有强烈的自尊心和好胜心,有渴望得到肯定和赞扬的心理需求。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一点,在作文教学中鼓励学生,挖掘出他们不竭的创作动力。因此,教师都要用赏识的眼光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特长并给以及时的肯定和鼓励,这样学生期待肯定和赞誉的心理得到满足,就会有了写好作文的自信,就会有希望。

学生的每一篇作文,不管成功与否,都是他们苦心经营的结果,他们劳动的付出都渴望得到承认,因此要善待学生的劳动成果。作文讲评中巧妙的运用评语激励学生或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赞扬,会极大的点燃学生的写作愿望,他们就会投入更大的写作热情,尽量去写好每一篇作文。这样,赞许和鼓励,会更大地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给他们创设轻松愉悦的写作环境,消除了作文难的心理障碍,学生就乐写、善写,逐步写出较为成功的作品。。

总之,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而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需要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总结,不断地探索,去找到一条能真正体现本人教学风格,而又卓有成效的方法,实践教书育人的总体目标,使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充分的体现。

[初中作文课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小学作文教学心得与反思

全文共 169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上了三年级第一次习作课,感觉真的很郁闷!不过,我相信通过我这样不断的实践、思考,应该会有进步的!所以,把今天的课堂进行一次反思!

本来课堂的状态是这样的:

第一课时

1.老师谈话引入,小学作文教学反思。一是说昨天口语交际的感受,二是把自己写的课余生活的文章念给孩子听——这两个环节中,第二个学生虽然听得很起劲,但实际上对学生习作没作用。虽然强调老师写下水作文,但是必须运用得当。

2.学习范文。昨天,我从孩子们都有的材料上找了三篇课余生活的文章让孩子们回家读,并做了一篇读书笔记,还积累了一些感受。今天课堂上让孩子们从反问里体会这些东西:注意文章有开头,有结尾;注意要把自己的事情写清楚,为了写清楚就必须抓住一些关键的地方——比如动作。(反思;这个环节设计不好,意图好,但是和学生的交流没有建立好的耳屏台,学生是被动体会,收获也不深刻。原因还没找到。)

3.小组里说,全班引导。接着让孩子们在自己小组里自己说,然后请每个小组的代表来说,结果发现说得很不好。于是马上改变教学计划,立刻选择了其中一个同学的来和大家说,引导学生把事情说明白——抓住动作,教学反思《小学作文教学反思》。为了这个我让孩子们一边做动作一边说,还让他们说,我来做动作。(反思:这里处理得比较好,发现问题立刻改变计划,并且比较好的引导学生做动作、体会动作。但是,失败就在于前面的环节的节奏太慢,耽搁时间了,所以在这个关键的时候,第一节课下了)

第二课时

1.带着学生总结了方法:一要主要开头和结尾;二要注意把事情写清楚——为了写清楚就必须把顺序安排好,还要注意写好动作。

2.接着让学生自己写,我在全班观察。特别针对几个孩子做了指导。发现了孩子们时间上是没有管我刚才和大家总结的经验的(看来前面的学习多半都是无用功,为什么这样呢?)

3.全班评改。我把几个写得比较好的孩子的文章在大家面前读了读,边读边点评。最后选择了一个孩子的文章来集体修改。原文如下:

有一次,爸爸和妈妈都出去了,没人帮我折被子。

我不如自己来折被子吧,我拿起被子,先对折,然后折,最后再折,就把被子折好了。我一看我折的被子……

很显然学生还没写完。我把孩子的文章抄在小黑板上和大家一起来修改。我们读了文章后,大家发表了个人的意见,慢慢把文章修改出来了。最后文章是这样的:

折被子

有一次,早上很早爸爸妈妈出去玩了,没人帮我折被子,我想:既然爸爸妈妈出去玩了,我就不能自己折被子吗?

于是我回忆起爸爸妈妈折被子的样子,然后我一边回忆一边折被子!我拿起被子,首先把被子铺开,走过去把每个角落拉直,这时看看被子,被子铺展得很平整,看起来非常的听话。于是我就开始折被子了!接着,把被子对折,被子就变成了长方形了。然后,再提着被子的两个角,往另外两个角上折。这个时候被子就变成正方形了。

这时候看看自己折的被子……

其中的“首先”“接着”“然后”我们用波浪线来表示,还特别提醒大家这样就能把顺序写清楚。在用到动词的时候,特别强调孩子用准确的词语。正在这个时候,又下课了。

第三课时

1.学生自己修改。学生经过了上面的环节,老师总结了经验:要注意把事情写清楚,要注意把该写的地方写明白。孩子就开始自己修改文章。我特别指导了一个孩子,发现他的标点使用很不好,连分段都不会分,或者说是太懒。不愿意分。

2.誊抄作文。

{准备把作文改一下,指出每个孩子的问题,包括其中的字、词等很小的细节。然后结合习作里要求读给爸爸妈妈听,让家长帮助修改。再用一节课时间,专门针对文章的开头、中中间的清楚、结尾进行一个部分一个部分的指导,指导一个部分修改一个部分。}

下课后经过自己的反思,有以下想法:

1.第一课时设计不好,有的环节浪费时间,而没实际效果。比如小组代表在小组里说的环节。

2.这样的上法,会让基础差的孩子很吃力。效果也不好。

3.习作没有乐趣了!

4.最好的环节就是和孩子一起表演动作,然后选择动词。第二是在和全班孩子评改作文的时候,这里指导很好。

5.作文教学是个难题,要慢慢实践和思考同时好文章的确是修改出来的。一定要指导孩子针对一篇文章反复修改!

6.中年级还要注意保护他们的兴趣!!

[小学作文教学心得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关于春天来了的作文教学反思

全文共 1222 字

+ 加入清单

春天来了”是三年级第三单元的习作练习。为上好这次习作,我在课前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来到田野边,来到东方广场寻找春天,学生在游玩过程中兴致勃勃,边看边记录,还不停地相互讨论。回来后,先请学生交流自己课前摘抄的描写春天的优美词句。然后说说在大自然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学生都能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且由以往的不知从何说起变得滔滔不绝,课堂气氛相当热烈。在交流的基础上学生作文时就十分轻松了。由此,我感受很深。

一、走出课堂四十分钟

课前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去发现春天,去感受春天,去体验春天,把习作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紧密结合,言为心声,学生只有切切实实走进生活,走进自然,用自己的眼去观察,用耳去倾听,用手去触摸,用心去感受,才会有自己的发现和体验,有了这种发现和体验的快乐,表达的愿望才会激发出来。

二、走进春天的语言世界

我设计了一个课前的“开心词典”活动,学生搜集很多描写春天的词语和句子,抄在开心词典上,上课时,让学生充分交流开心词典上的词句,“春风拂面;花红柳绿;春雨,像春姑娘纺出的线,轻轻地落到地上,沙沙沙,沙沙沙……学生收集的词句相当丰富。学生在和自然的亲近中感受到了春的信息,在交流这些词句中又一次领略了春的美好。

三、走进学科融合的新境界

“诗画同源”,确实绘画和写作在很多方面是相通的,绘画和写作都需要观察,选材,构思,布局,都要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学生到自然中去观察春天之后,让他们先把自己观察的春天画下来,这为学生的作文提供了一个凭借,降低了习作的难度,画的过程已经是学生把自己观察所得进行思考、表达的过程,眼中景已变成心中情倾注在画笔上。一幅幅色彩明丽的图画描绘出了孩子们眼中的春天,心中的春天。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时,可以说是用语言进行二次创作。

这节课也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

一、教师要与学生融为一体

我精心设计了一些导语。如:杨柳绿千里,春风暖万家。春天刚刚来的时候,脚步轻轻,若隐若现,羞羞答答,躲躲藏藏……等等,语言确实很美,但是感觉和学生有距离,说的时候像在背台词,没有和学生自然交流的感觉,因而缺乏童趣,师生没有融为一体。

二、学生的发言不是自己真情的流露

虽然课前学生去亲自体验了春天,但是从学生的发言来看,多数学生谈的是自己印象中的或从书本中看到的春天,而不是自己去发现的春天,原因何在呢?我想,一方面和老师的语言创设的交流氛围有关,没有激发学生表达自己发现的春天,另一方面,过早地交流积累的好词佳句也起了一个不好的导向作用,学生以为只要用上那些词语,说的像那些句子一样就好了,而不是说自己看见的,感觉到的春天,不是自己心灵的自然流露。我想,学生在说自己发现的春天时,不要给孩子任何限制,任何暗示,就让他畅所欲言自己的发现和感受,相信每个孩子都会有话可说,每个孩子的感受都会与众不同。在大家充分说的基础上,再交流好词佳句,引导学生把自己看到的春天也用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学生的情感一定能更好地调动。

[关于春天来了的作文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有关作文教学反思

全文共 907 字

+ 加入清单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合作、探究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以便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新形势下,我们每位教师都必须思索的现实问题。

我根据名师的经验和专家报告的思想去年在初一尝试了“预习――质疑――讨论――反馈”的四环节小组学习方法,也初步培养了学生的质疑、发现问题的能力,但学生自学的习惯还没有很好地养成,更谈不上学习的兴趣了。我们语文学科的博、杂更决定了兴趣、爱好及习惯的重要性。摆在面前的即是作文的老大难问题。以往的作文教学是“老师命题,提出要求,学生思考成文,批改收交”,学生被动接受,对于作文毫无兴趣可言,书写起来更谈不上真情流露,相关的批改反馈的针对性及实效性也较差。如何改变作文课这种被动消极的局面。我思考了好久决定尝试一种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在开学的三周内,先在12班进行了试验,现把初步的思路简单介绍:

周四的作文课,一反常态,先分析上次学生作文的得失,由此定出作文的要求及目标。针对上次对新闻事实的叙述交待不清,而提出“合理交代清记叙的要素,交待清楚一件事”的总体要求。

然后各小组在组长的组织下,讨论拟题并简单说说构思,组长示意,老师计时。

静思独立,老师观察各小组的情况。

成文后,组长示意可以写读书笔记。

统一完成后,合作批改。

第一步:交换找优点,评价闪光点,写出主要内容,概括大意。

第二步:再交换挑毛病,指不足(比如错别字,病句等)。

第三步:本人小声读文,动情优美处,大声的读,后品味反思别人的评价,结合自己的感受,对自己提出中肯的建议。

最后,交流心得。每组推一篇美文大家共赏,由作文负责人根据各小组记分、上交,由老师根据各小组的情况,找出优缺点,并概括不足(共性的东西),思考下一次作文的要求及目标。

经过这样一改动,作文课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全部动起来,全身心地积极投入,每位同学至少读了三篇同类的作文,又听读了六篇美文,不论从听觉、视觉上都能获得很大的收获。相对以往单一、枯燥的形式,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小组之间的凝聚力、向心力增强。

由于刚刚开始,此方法毕竟有它极多不完善的地方,比如时间的分配,各小组时间的不均衡,小组之间成员能力水平的差异等等,因此,我今后将会更加努力地去探索、完善。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写对话作文教学反思

全文共 2519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作文不仅是人们用来进行社会交际和交流思想的重要手段,而且是衡量一个文化人的价值的重要标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写对话作文教学反思,欢迎借鉴!

作文又是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创造性的语言活动。它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又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很大差距。其原因并非教材本身问题,而是教师的教学理念与驾驭教材的能力问题。因此重视作文教学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不可推卸的责任,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不可忽视的教学环节。 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下面,本人就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让学生从范文中学“仿”作文,鼓励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消除畏难情绪

学生的模仿性很强,先仿写范文对逐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是非常有益的。老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便可训练学生从仿写句子、仿写片段到仿写范文,让学生从范文体会各种写作方法的技巧和语言。

“仿”不能机械的模仿,不能照范文生搬硬套,例如,在练习对人物外貌进行写作时,很多同学写出的人物面部特征都是“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高高的鼻梁、樱桃小嘴、弯弯的柳叶眉、红红的脸蛋”等。难道这世界上真有这么多容貌如此相仿的人物吗?答案是否定的。这就不是“仿”,而是“抄”。这是我们老师在作文教学时不希望看到的现象,但它确实存在。像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因此,老师在教学生写作的过程中不能使学生的思维受到约束,而要让他们有自己的思维特点。例如,学习了《春》一课后,让学生学习了文章是怎样通过细心观察来描写大自然优美景色的,让他们仿写了《夏》。实际上学生进行模范性写作训练时,创造思维之光就在其中闪耀。他们的习作,正是张开的创造性思维的双翅,慢慢地他们就能搏击长空。

二、精心设计作文题目,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应成为作文教学的重要原则。语文老师的主要职责就是要善于运用各种方法使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消除害怕作文的心理,努力实现由“要我写”向“我要写”的转变。实现这一转变的基本前提是教师必须对学生的生活实际、心理特点、思想状况、写作水平有一个深刻全面的认识和把握。在具体的写作训练中,给出适合学生的作文材料,精心设计作文题目。好的文题能让学生感到兴致盎然,只要贴近学生实际,标新立异,就能调动他们的写作热情。如“初中生活形象设计”、“给心灵下场雪”、“阳光灿烂的日子”等。在我们现在的日常作文教学中,许多老师并不重视作文的命题选择,表现在对学生作文的训练缺乏通盘考虑,作文布置往往兴之所至,信手拈来,题目陈旧,内容重复,致使学生了无兴趣,丝毫没有创作激情。其实作文题目命得怎样,集中体现了一个语文老师自身的素质水平,也关系到写作训练的成败。所以本人极为重视作文的命题。命题要贴近学生生活,善于捕捉他们生活中闪光的情景。

三、指导学生广泛阅读,获取大量信息。从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要提高学生写的能力,必须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获取写作范例的重要途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这是前人在读写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读书是吸收、积累的过程,思想、素材、感受以至语言的表达方法都在不知不觉中储存起来。一旦需要,这些储存就会蜂拥而至,跳出来供你应用;你可以很自然地随手拈来,不费思索而顺理成章,进而推陈出新,把自己的情意表达得生动、完美。多读的确是一条通向学好写作的成功之路。

当今社会是信息的社会,每时每刻都有很多信息通过各种媒介在流动着。而当代中学生的生活阅历较浅,因而就须每天阅读,获愁和博贮信息,造成一种势能,使胸中有故事。把阅读获得的信息转化为创造能力,从而产生不吐不快的写作欲望。我们向学生推荐《语文报》、《中学语文》、《读者文摘》、《故事会》等杂志,从而使学生增加了阅读量,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因而有了写文章的积极性。

自然,多读还要多写,任何技能技巧,都需要反复历练,写作也一样,训练达不到一定强度或熟练程度,就难奏效。写作更是一种创新,必须在反复实践中体味、揣摩才能悟出其中的规律。要养成勤动笔的习惯。滴水穿石,熟能生巧,写作能力是在不断实践中提高的。多读多写文,只有多写了,作起文章来才能得心应手。连大文豪鲁迅先生说起自己的写作体会,也是这样强调的:“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鲁迅《致赖少麟信》)因此,初学写作者应勤练笔,只有坚持练笔,才能以“量”来促进“质”的飞跃。所以平时让学生坚持写日记。从刚接一个班开始就让他们每天都去记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一些人、事、景、物,感受到的周围的变化以及从一天的学习生活中得到的一些感悟。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步慢慢来。“用我眼看世界,用我手写我心”,作文自然能够学得扎扎实实,循序渐进,写作水平也就不断提高。

四、开放作文评改方式,师评、自评、互评相结合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语文教师是学生作文的唯一阅读者和评价者,教师个人主观性特别强,而且往往很不及时,不利于学生对自己作文的正确认识。新《课标》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新《课标》还强调:“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我们在习作评改教学实践中将师评、自评、互评相结合,使全体学生参与了评价别人、评价自己和被别人评价的活动,使每一位学生既是评价者,又是被评价者。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始终处于主动的地位。如把自己的作文读给全班同学或组内同学或同桌同学听,请同学打分或评级,并谈谈为什么得分又为什么扣分。在班内举行作文展览,让学生阅读自己的,欣赏他人的等等。并且让学生人人办了自己的文学小报,把自己的作文发在上面,完了以后全班进行交流,实现了更加充分共赏互评的效果。这样,学生通过自我诊断、共赏互评,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学习别人的长处,使写作能力不断进步。

总之,良好的作文教学效果应该是学生优秀的禀赋、主体意识的强化与写作规律的有效渗透的结晶。而作文教学又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细致的系统工程。在这项工程中,我们要做的工作还很多。今后,我们要勇于开拓,继续探索作文教学的新路子,为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而不懈地努力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小学作文教学名师课堂

全文共 4920 字

+ 加入清单

一、提出要求。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写身边的一个人》,请看大屏幕中的“作文要求”。

(课件出示要求:要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品质;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人物的特点。题目自己定,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注意不写错别字。)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一遍。(生齐读作文要求)

师:这个作文题目,罗老师前几天已经让你们看了。之所以提前告诉大家,是想让大家思考一下,你身边这么多人,你准备写谁,你为什么要写他,你准备抓住他的哪些品质去写。 目的明确了之后,就利用课余时间去收集这个人的具体事例, 并且作进一步的观察、了解,不知大家准备好了没有?(生答准 备好了)让我们交流一下。

二、写前交流。

生:我想写的是小区里一个小卖部的阿姨。小卖部的物品 物美价廉,她人又和气,人们都喜欢到她那儿买东西。更难能 可贵的是,她是个热心肠的人。在她的店前立着一块小黑板, 上面写着一周的天气情况和一些关于健康的小知识,旁边还 有一个打气筒,方便了来来往往的居民。

师:这个人真值得写,你选得非常准。一般的店主待人和 气就已经很不错了,而她还在店前挂了一个便民小黑板,放一 个打气筒。说得不错,请坐。谁还说?

生:我要写的是我家邻居。他学的是计算机专业,他会解 决很多计算机难题。我的计算机有了问题,他一会儿就搞定了。

师:你抓住了他的一个特点——电脑高手,不错。

生:我写的是对门邻居魏叔叔,有一次我家电脑坏了,精 通电脑技术的他得知后,急忙赶到我家,几下就修好了。

师:哦,也是个电脑高手。与刚才那位同学说的电脑高手有什么不同吗?说具体点。

生:为了把魏叔叔写好,我采访了他的爱人何阿姨。(本文摘自小学课堂网)何阿姨说魏叔叔很爱看书,一有空就钻到书堆里。我又采访了魏叔叔的女儿,女儿说爸爸很幽默,家里发生什么争吵,他总以幽默的语言来化解。这几天,我经常到魏叔叔家去串门,留心观察他,并把他写进了日记。我对写好魏叔叔更有信心了。(师带头鼓掌)

师:真聪明,不但直接观察魏叔叔,还懂得去采访魏叔叔的家人,这是了解一个人的好方法。而且她还把这些都记在了日记里。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历代的文人、墨客,都有这样的好习惯,把平时积累的东西,及时记录下来。谁再来交流一下? .

生:我要写的是表妹小慧,她做事有耐心,心灵手巧。围绕这两个特点,我收集、选择了两件事来写。一件事是她和朋友一起堆沙石,只有她一人坚持到底,堆出了完整的城堡;第二件事是她会用毛毛草编各种各样的小动物,我还向她请教过呢。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从刚才大家的交流当中,我听出来了,同学们能够选择身边不同的人来写,有写邻居的,有写小表妹的,还有……

生:自己身边熟悉的人。

三、指导写法。

师:说得真好。这一点,你们做得真棒。大家通过课前的观察、采访,都能围绕人物的品质、特点(板书:品质、特点),收集到了一些具体真实(板书:具体、真实)的事例,这样我们的文章就有内容可写了,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就会更丰满了。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如何来把人物写鲜活这个问题。回忆一下,平常写人,一般都抓住他的哪些方面来写?

众生: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等。(教师板书这些词语)

师:你们的积累真丰富。这么多的方法。我们该怎么用呢?是不是不管什么文章,这些方法一股脑儿都用上,还是根据文章的内容,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细致的描写?

生:要选准方法。

师:对了,我们要选准了方法进行细致描写。(板书:选准方法、细致描写)刚才有个同学说他要写一位叔叔,这个叔叔非常幽默,那你准备抓住什么来表现他的幽默?

生:我准备抓住他平时的语言、动作来写他的幽默。

师:对,要抓住语言、动作,还有神态。也就是说,写文章用什么方法,要根据内容和表达的需要,更要根据人物的特点来选准方法。通过刚才的交流,我觉得大家选准方法不成问题,更重要的是选准方法之后的细致描写。只有二者合二为一,写出的人物才可能是鲜活、生动的。

四、师生表演。

师:纸上得来终觉浅。这样吧,我们来表演一个节目,来感受、体会一下,好不好?(生答“好”)罗老师前一段时间在上海学习了半年多,半年多没有见家人和自己的孩子,心中真是很想念他们。“五一”到了,我的女儿坐着火车到上海来看我,还要玩几天。谁来和我配合一下,演演我的女儿?

众生:我、我、我…… 师:就你吧,漂亮的大眼睛,和我女儿一样。

(一女生到台上来,和教师一道表演。)

师:好,我来简单介绍一下我女儿。我这个女儿从小是跟她姥姥长大的,在家是娇生惯养的。我心里着急呀,孩子不能这样娇惯呀!我打电话对家里人说:现在她也长大了,这回来上海,让她一个人坐火车来,谁都不能拦着。这天,我早早地来到火车站,等那趟火车。(本文摘自小学课堂网)左等右等火车都不来,火车晚点了,晚了一个多小时了。罗老师这时候多么焦急呀。火车终于来了。看着黑压压的人流往外涌,我是急切地寻找。后来,我终于找到了我女儿,我激动的心情真是溢于言表。我们俩就来表演一下这个情节,好不好?(上台的女生说:好。)

师:我们俩不是专业演员,我们起到的作用就是抛砖引玉,你们大家要看我们表现的人物有什么样的特点,然后要选准方法,在仔细的观察之后,进行细致描写。

(表演开始。师、生各站一边。教师急切地上台。)

师:(一边看表、跺脚,一边说)唉呀,这怎么搞的,都晚点一个多小时了,这火车怎么还不来?唉,真是急死人了。(不停地看表,用手指点手表)唉,你看看,你看看!(突然像想起什么似的)这火车不会在路上出什么事吧?唉呀,我的孩子还小呢,这要是……唉呀。(突然向远处看)火车来了!(手搭凉棚)这么多人,陈陈,我的陈陈在哪儿呀?

(学生上场,手搭凉棚,作四处寻找状。)

师:(不停地往上跳,找人)我的陈陈在哪儿呀?(突然激动 起来,张开双臂向学生跑去)陈陈——陈陈——      生:(也张开双臂向老师奔去)妈妈——

师:陈陈——

生:(师抱着生转了一圈)妈妈,我想死你了!

师:(摸着学生的头)长高了长高了,长得更漂亮了!(说着 又把学生抱在怀里)妈妈真想你呀!(生鼓掌)

师:好了,刚才的情节表现了母亲的什么?

生:表达了母亲对女儿的真挚的爱。

师:这就是母爱。通过这么一个情节,表现了母爱的炽 热。你准备选用什么方法来细致描写呢?准备抓住罗老师的什 么来写?

生:我准备抓住罗老师的动作来写。她是踮着脚尖,手挡 在头上,眼睁得大大的,向远处望,十分着急。

师:说得真好,观察得非常仔细。

生:我也准备抓住罗老师的动作来写,从她不停地看表、 走动、跺脚,可以看出她非常着急。

师:非常好。

生:我准备抓住罗老师在等火车时的语言来写。那时候她 不停地叹气,嘴里还说:“火车都晚点一个多小时了,怎么还不 来呀?”她非常担心女儿,怕她出什么事。

师:哦,罗老师当时把这话说出来了,其实这也是老师当 时的—— 生:心理活动。

师:很好!请继续。

生:我准备抓住罗老师刚见到女儿时的动作来写,她刚见 到女儿时紧紧拥抱着女儿,表现了母亲对女儿的爱。

师:罗老师毕竟不是专业演员,还不能细致地表现出一位 母亲对女儿的感情。同学们还要展开丰富的想象,但是这个想 象要在合理、真实的基础之上。同学们应该借助于丰富的想象,把母亲这种焦急的心情,把母亲对孩子的爱,通过恰当的方法、细致描写,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五、合作口述。

师:这样吧,我们四人一组合作,把刚才看到的那一幕描述一下,好不好?(生答好)既然是合作,就有分工,可以一个人说动作、神态,也可以一个人说罗老师的语言,一个人说罗老师的心理活动。还可以有一个人总协调,看看他们说得是否细致生动。下面我们合作开始。(学生分组活动)

六、学生反馈。

师:我来给大家一个开头。“火车已经晚点一个多小时了,只见罗老师……”

(教师指名一组到台前说,教师和那个表演的学生再到台前边听边演。)

生1:火车已经晚点一个多小时了……

生2:罗老师眉头紧锁,她低头看了看表,焦急而忧郁地看着火车开来的方向。她跺着脚,在站台上走来走去。

生3:还小声嘟嚷着:……

生4:“唉呀,真急人,火车都晚点一个多小时了!”

生2:罗老师额头上早已渗出了汗珠,眼泪都快流出来了。

生3:她心里还犯起嘀咕—— 生1:可千万不能出事,这可是她第一次出远门。

生3:“呜——”一声汽笛声传人罗老师的耳朵,火车终于进站了。黑压压的人群从火车里涌了出来。

生2:罗老师焦急地踮着脚,伸长了脖子,瞪大了双眼,努力寻找自己的女儿。

生3:突然,一个熟悉的身影映入她的眼帘…… 师:这时候,你们再看看我的眼睛和面容……

生1:眼睛二亮。脸上挂满了笑容。 师:(边做动作边问)然后呢?

生2:挥舞着双臂大声喊道:…… 生4:“陈陈,陈陈,妈妈在这儿呢!”

生2:陈陈也看见了妈妈,她奔向罗老师。母女两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罗老师抱着陈陈转了一圈。

生3:陈陈激动地说::“妈妈,我想死你了!”

生2:罗老师爱怜地拍着姑娘的头,亲切地说:“乖宝贝,妈妈也想死你了!快让妈妈看看长高了没有。”

生3:母女俩沉浸在重逢的喜悦之中。(全班掌声)

师:哎呀,说得真是太好了!没想到同学们想象力这么丰富,把老师一头冷汗都描述出来了,看来同学们已经融人到情景当中去了。谢谢大家,说明大家已经掌握了这种方法。(指着黑板上的板书说)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写人要围绕人物的品质和特点用具体的事例来写,以后我们要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另外,我们要想写活人物,应该根据文章的内容和表达的需要,根据人物的特点,选准方法,进行细致描写,这样才能写出鲜活的人物。这节课就上到这儿。

点评:

一、在作文教学指导中要重视作文材料的准备。

《语文课程标准》有这样一段话:不同学段学生的写作都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要重视写作材料的准备,不仅要具体考察学生占有什么材料,更要考察学生是用什么方法,通过什么途径占有材料,培养学生收集材料的习惯。我觉得这节课比较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罗老师在一周之前就布置孩子们收集材料,(本文摘自小学课堂网)当课堂上学生反馈这些材料的时候,老师还不断地给予指点,这些材料你是怎么得到的?我觉得,这正是课标里告诉我们的要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来收集作文材料。这一点是很重要的。收集材料是学生习作的基础,也是解决同学们没有内容可写的关键一环。

二、作文指导要目标明确,要有针对性。

罗老师的课,指导是有针对性的。这篇文章是写身边的一个人,没给中心,但圈定了选材的范围——“身边的”一个人。那么,针对这篇文章的要求,选材是重点。因此罗老师事先布置学生收集材料、准备材料。另外,这篇作文还有一个要求,就是要写具体,写出人物的特点,因此,罗老师做了后面那番表演和练习,这说明她是明白这节课指导的方向和指导的目标的。

但是,罗老师的指导,我觉得也有些小小的遗憾。这篇文章是给了范围,没给中心的。因此教材很明确,要求我们首先抓住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其次才是抓住神态、语言、动作的描写来写出人物特点。这两个要求,第一位是选材问题。怎样选择典型事例,来突出人物品质,应该作为这节课的指导重点。我看罗老师的教案设计这一点做得不错,可能今天上课又作了一些调整。我觉得,在这一点上,还需进一步加强。学生写小区的阿姨也好,写邻居魏叔叔也好,都要说出写人物的什么典型事例,来突出他们的什么品质。在选择材料的问题上,老师还应该再补一补,不要蜻蜓点水就过去了。再有,后边搞的这个细节描写的训练,如果作为一个细节描写的小片断练习是好的,但是,放在这节课,和写身边的一个人距离稍微远了一点。因为,你是要写身边的一个人,是要表现一个人物的优秀品质,而不是写妈妈去接孩子。而且“妈妈接孩子”这件事情和“写身边的一个人”,是有所不同的。当然,罗老师的用意是让孩子知道怎么写具体,怎么写心理活动,怎么写语言。怎么写行动,她的用意是好的。

我觉得不如改一改,比如,就写小区的那个阿姨,写她的热心肠,怎么样具体表现出来的,可以让孩子们展开来具体说一说,把这个阿姨长得什么样子,怎么看出她朴实、热心肠,她在售货时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怎么表现出她的热心,具体展开说一说,这样更符合习作要求。所以我说,作文指导课目标要明确,针对性要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麋鹿教学反思

全文共 1107 字

+ 加入清单

麋鹿》是一篇说明文,以简洁的语言和丰富的内容,层次清晰地介绍了珍稀动物麋鹿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叙述了它们历经磨难终于回到祖国的坎坷命运,体现了我国政府对于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视。本文语言简洁,条理清晰,内容丰富,层次清楚,在朴实的说明中注入浓浓的情趣。根据《语文课程标准》“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的要求,我让学生在反复阅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练习讲解中明白文章要点即麋鹿的外形特点,掌握文中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从而加深感悟,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如何利用这个例子,引导学生在40分钟内既能对课文形成整体的感悟,又能使教学过程更为扎实、有效呢?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去感悟课文所说明的内容,我根据课文的特点,主要采用了“激趣导入设境——整体感知内容——理解奇特外形——了解说明方法——拓展延伸练讲”五个步骤进行教学,达成了教学目标。

一、在激趣导入设境环节中,我给同学们猜谜语,看课件,创设浓郁的学习氛围,激起学生们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在整体感知内容时让孩子们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要求:读准生字的字音,认清字形,边读边想,读懂主要词语并让他们对麋鹿的奇特外形和传奇经历有个初步的了解。

三、“理解奇特外形、了解说明方法”是本文的教学重点,为了帮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我让学生自主的品词、品句、品读、合作、交流,明白麋鹿奇特的外形即“四不像”— 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在精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时,通过抓住“麋鹿的体重可达250千克左右,角型是鹿科动物中独一无二的——站着的时候,个枝尖都指向后方。它的尾巴也是鹿科动物中最长的。它的尾巴之所以长,是因为要在沼泽环境中驱赶蚊蝇。它的蹄子宽大,行动迅速敏捷。它们还经常在水中站立、跋涉、潜游和觅食”的主要内容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找画,归纳出这段文字主要通过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的方法从“体重、角型、尾巴、蹄子、毛色”来说明麋鹿的奇特外形。我自始至终让学生个别读,自主找画,小组讨论、自由发言,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使课堂成了他们学习的演练场,让他们在课堂上尽情地发言,只要学生言之有理,就给予肯定,培养他们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还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四、在拓展延伸环节中,我让学生结合课外收集的资料,学着讲解员的样子,说说麋鹿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并评选最佳优秀讲解员。学生积极性很高,在说的基础上更加深刻的体会到麋鹿是珍贵动物,认识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增强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总的来说,这节课算是基本完成教学任务,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反思自己,更要多努力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小学高效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全文共 996 字

+ 加入清单

参加江门市实验小学优质课观摩活动,期间我聆听了两位骨干教师精彩的课堂教学,收获很多。置身于课堂教学中,看到两位老师气定神闲、信手拈来,不仅让我连声赞叹,这样的功底岂能一日为之?课堂上老师们先进的教学风格、变化多端的教学形式,这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启迪。赞叹之余,更多的是深深地沉思,从中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下面谈谈自己的听课体会:

一、课堂形式的多样化

对于儿童来说,一本书是枯燥无味,教师需要采用不同的方式去刺激学生、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热爱学习。针对这低年级的儿童的心理和身理特征,实验小学低年级开展绘本课程,通过讲故事,演故事形式进行。从3分钟《小鼹鼠找新家》,两个低年级学生声情并茂,动作大方,校本课程不但让学生在听故事中学到了知识,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自己动手的能力,也给学生锻炼口才的机会。

实验小学还选用经典诵读、你问我猜等多种形式来上好国学棵,保持学生的对国学好奇心和新鲜劲。再比如单单诵读这一项来说,实验小学也采用多种形式,像分小组读、男女读,诗句接龙读、问答式读……尽量做到课堂实现形式的多样化,不断的刺激学生,以达到我们国学课的要求。

二、快乐的课堂气氛

罗曼•罗兰曾经说过:“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里,先要自己心里有阳光。”任何人只有在轻松、愉悦的心情下学习才是丰富生动的,也只有在保持快乐心情的时候,学习才是有效的。在王林老师《临死前的严监生》一课中,我感受到学生们学习的快乐。

王林老师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提供了展示的机会,学生们有的展示有感情朗读课文,有的说自己的想法,有的展示扩词,有的展示课文朗读,还有的交流自己的读书感受。因为人人都有机会,因此人人都为能够展示自己而激动万分,争先恐后地发言,学习兴趣非常浓厚。

三、教师深厚的知识素养,让人叹服

小学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主要通过模仿来获取知识。小学学生心理、智力、知识等方面发展尚不成熟、独立性差,尚不能辨别知识的真伪。这一阶段的学生对教师有一种特殊的信任、崇拜,认为教师说的一切都是对的,甚至不相信父母的话以教师的话惟命是从。实验小学的王林老师以深厚的知识素养影响着学生,押韵的白话文朗朗上口,使学生产生“我们老师懂得可真多”的感想,从而激起他们向老师学习、向老师看齐的愿望,让我由衷地敬佩。学生洋洋洒洒的说上几句白话文,让我感叹,还让我忏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贯岭小学四年级想象作文“笔”的教学反思任远强

全文共 1452 字

+ 加入清单

想象作文《未来的笔》教学反思贯岭小学任远强 今天,本人执教了四年级一篇作文课《未来的笔》,要求同学们打开思维,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来的,弄清楚现在的笔有什么缺点,未来要怎么改良这个缺点,所以本次习作自然也就要考察和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语文教师要上好一节作文课,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要想在作文指导课上使学生获得作文的技巧与方法,教师必须精心地设计作文指导课的上法。因此,要想提高语文教学成绩,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及水平,教师必须在作文指导课上下功夫。

想象作文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的一种最好的方法。由于小学生思考问题的逻辑性较差,虽然有时他们经过持续观察后占有的材料十分丰富,且富有生活气息和儿童情趣,但是在他们的头脑里,这些材料是零乱的、分散的,没有大小轻重之分,尤其处于作文起步阶段的小学四年级,他们不会根据中心思想选取相关的材料进行分析、比较,所以大多学生写起来思前不想后,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想到哪里就到哪里,这就难免出现词不达意、详略不当的毛病,比如:未来的笔,他们的素材就很少,可能被现实生活中的笔给禁锢了。因此,教师有必要采用“问题”导向使目标明确。因此本人在进行《未来的笔》作文指导课的时候,问到:“现在的笔有什么缺点?你

想怎么改良成未来的笔呢?”使学生能按照一定的重点和顺序,有意识地边想象边思考,循序渐进。

我在作文课上给学生提出的要求:1 、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大胆、合理。2、语句通顺、生动。3、能把故事写具体,还有自己独特的想法。首先要让学生在互相的讨论中想到自己要变的未来的笔的样子,有点和缺点,这样的前提是要自己喜欢的事物或者感兴趣的事物,从学生的内心入手抓住他们可以发挥的想象,再让学生展开想象大胆地去说变成了该事物之后自己该做哪些对社会和人类有益的事情,这样做就能很好地对学生的“变成后做了什么事”引导比较到位。目前的小学生写作文时最大的难题就是没素材可写,或是不知从何想象。其实呢,不是生活中没有作文素材,而是学生缺少善于捕捉作文素材的能力,缺乏实践活动,还缺少文化知识。所以我用了大量的图片、故事……等各种设计来启发他们的思维,让学生把目光投向多姿多彩的生活中去,不断发现,捕捉在生活中有趣和值得关注的事物,开阔学生的眼界,增长学生的见识。即使是平常的小事也可写出新意来。老师要选择最佳的观察对象,安排合理的观察顺序,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这样,学生可用一个简单的生活情节来想象一个生动、形象的故事。可见作文来源于生活,学生通过生活开拓思维,想象一个新的境界。

想象性作文凭借儿童的想象展开,但儿童在想象时,情节较为抽象、模糊,可能只是一个大概的过程和结局。所以,在

学生的想象有了大致的轮廓后,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围绕情节想具体。除此之外,由确定材料到下笔成文,中间需要一个说的过程,我口写我心,我心写我口。让学生把自己头脑中想象的情节说出来。在此过程中,语言与思维呈互动状态。说的收获与启发也促成了写的酝酿,将积累材料与化成文字之间的梯度大大缩小。尤其是教师让学生示范说,个别说,同位说,小组说,既是个体一次写的酝酿和尝试,也是不同个体间的一种互相启发,能使学生互相影响,不断补充,取长补短,丰富自己的内容。

我认为“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培养学生想象作文的途径是很多的,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地挖掘学生的内在创造潜质,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使学生创新能力和作文能力都得到一定的提高。

北川羌族自治县贯岭小学 任远强

2014年11月25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作文教学的反思

全文共 6619 字

+ 加入清单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大多学生作文时的所表现出的共性是“眼看着事物的形象,笔下却形容不出来。”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必须做到:

一、要浅化习作入门眼前闪烁

对于语文教师,特别是教启蒙作文的老师来说,切忌一开始就和学生讲述许多作文的理论、技法,这样会让学生感到枯燥而有压力,觉得自己根本写不出那样的作文而厌恶作文,丧失对作文的兴趣。习作入门课上,老师可以这样告诉学生:作文就是写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你的快乐、你的忧愁;写一盆花、一棵草、一只小蚂蚁;写和同学做的小游戏;写考试得到100分;写你犯的错误……。必要的时候,教师可以现场示范,以自己的实际写作过程引导学生动笔,将自己的的身边时说出来。至于作文是什么,怎样才能写好作文,这些都需学生在长期的作文实践中慢慢去理解、体会。

二、练写观察日记,积累素材

学会观察事物,提高写作能力,从何入门呢?练写“观察日记”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作文教学重要组成部分和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少年儿童热情敏感,充满活力,而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我们每天都能观察到许许多多的东西,如自然景物的状态,气候的千变万化,人物的音容笑貌,社会的各种现象等,而光观察不记录,那么有多少新鲜印象,有趣的事物、生动感人的场面难免会忘记,即便日后能回忆,也是朦胧的。所以,在教导学生养成观察习惯的同时,还要养成练写观察日记的好习惯。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样才能酿出蜜来。”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提倡“观察教学,”特别是语文教师,在平时,要有意识引导学生去观察.在课堂上要经常指导学生练笔,使每个学生都能练出一双锐利的眼睛,学会观察事物,提高观察能力,养成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从而使生活周围的人和物烂熟于心,出口成章。

三、多做游戏,在玩中写,培养写作兴趣。

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用游戏的方法教孩子们写作十分有效,可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提高兴趣,调动积极性和主动性,启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将游戏融入到作文训练中,教学生玩中写作,写中再现玩趣,使作文成为最轻松平常的事。这样,学生有话可写,有情可抒,有感可发,再也不觉得作文是一件痛苦的事。

四、要引导学生积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只有量的积累才有可能导致质的提升。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而小学生大多缺乏自觉性,只有不断的鼓励和督促,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可以布置学生每天摘抄好词好句,定期检查;可以课外向学生推荐一些名言、古诗词、儿童诗歌,要求他们熟读成诵,并学习运用;可以开展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文学知识竞赛、成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活动。除了让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积累词句之外,还应引导他们掌握更多的积累方法。比如从互联网上查阅资料,做实验,咨询别人等等。这样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内化,学生写作的语言资料库不断丰富完善了,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作文兴趣也就更高了。

五、要写好作文批语

学生的作文是他们辛勤劳动的成果,因而强烈地期待得到老师的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评价——或热情地赞扬、鼓励,或诚心地帮助、指点。老师在作文批语中表现出的态度、情感、准确性直接影响学生的写作情绪和兴趣因此,老师对学生的作文要用赞赏的眼光去批改,并通过作文批语使学生得到知识上的满足,学习上的动力,心理上的平衡。

总而言之,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爱作文的情感,同时,要培养学生勤于动笔的习惯,在生活中多积累一些素材,这样,学生就不会再视写作为难事,无话说可以变成有话说,不会写可以变成会写,用词干巴可以变成行文流畅,千篇一律可以变成百花齐放。

作文教学反思2:

随着考试制度的改革,作文在语文试卷中的比重越来越大,150分的试卷,作文占60分,作文成绩的高低直接影响语文成绩。而现在的初中学生,因为中考压力,对语文学科不重视,平日也很少有读书的习惯,积累少,阅读素养差,思想水平低,表达能力弱,在写作上反映出思路不开阔,重点不突出,层次不清晰,主题不鲜明,描写不具体,讲故事不生动,不会构思立意等问题,所以作文成绩总是在30-40分之间,无形中使语文总分降了20-30分,这怎能有竞争力?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在初一时,因为学生负担不重,所以在作文教学上我主要以日记形式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以每日见闻、学习心得、读书感悟、仿写片断、生活随笔等内容要求学生每日写,要求做到观点鲜明,表达流畅,内容充实,情感真切,有一定的写作速度。经过一年的训练,学生颇有收获,不怕写了,半小时能写400-500字,语言也较流畅。

到了初二,功课多了,学习繁忙了,我将日记改为随笔,一星期写二至三篇,内容随课文和生活而定,学生生活阅历少,感悟少,加之作业多,写作态度不端正了,随笔字数少了,内容空洞了,书写也越来越凌乱了,加之我工作繁忙,批阅的次数和评语少了,学生的写作停滞不前。

进入初三,随着中考的临近,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也越来越迫切,在课时紧的情况下,我每星期安排一节作文课,前一天或当堂命题,布置08年中考作文题,并进行构思立意选材的讲解指导,有时还念范文让学生模仿,通过十多次的训练,有效的指导让学生觉得话题作文有话说了,材料作文会立意了,命题作文也能出新了。但毕竟生活阅历少,认识水平有限,积累少,要写出立意深刻有见地有个性的文章不容易。学生写作的质量和积极性仍不够高。

所以我想,要想提高,首先要抓学生阅读,多读书,多感悟,多模仿,才能如源头活水,给作文教学以生机和活力。可给学生定期推荐好文章,引导学生欣赏评价,既给学生提供写作素材,又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第二,紧扣生活,多给学生启发引导,交流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来加强作文的思想性和个性表达,来提高作文的深度和新意。第三,有意识地训练学生讲故事的能力,要求讲解加入具体细节,做到细致生动,能引人入胜;适时在班上开展一些讲故事比赛,激发学生积极性。第四,平日注重对学生进行就材料提炼观点、概括故事内容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提炼概括能力。第五,增加作文批阅的次数和激励性的批语,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第六,增加作文面批指导的次数,有针对性地指导写作,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第七,增加训练次数让学生多写多练,以提高写作速度。

总之,只要在主观上重视学生的作文教学,多思考,多学习,多实践,学生的写作能力定会有提高的! 作文教学的反思3:

这学期,我担任了初三语文教学工作。该班为普通班,大部分学生的基础都比较差,除了极少数对语文学习有浓厚兴趣的学生之外,我发现,我无论做多少作文训练,给了学生多少作文的指导,对学生的作文做多精细的批改,学生的审题技巧、构思以及文笔还是没有多大的起色。直到现在,有些学生还是持“作文作文,就是‘作’出来的文章”这样一种观念去写作,有时候,他们甚至捧一两部中学生优秀作文选,到上面去抄一篇上交完事。很明显,我们一直以来的作文教学思路根本没有切实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有的学生甚至根本抄都懒得去抄,让他交作文他就不交。

所以,我对我们初三普通班的整个作文教学思路进行了一点儿反思:

首先,必须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写作文的重要性。

对于语文,作文分数比例是让人不敢忽视的,在150分的总分中作文就占了1/3甚至更多,这是一个很大的比重,由此可见,写作教学真可谓是语文学科教学的“半壁江山”。尤其对于普通班的学生,就算他们的基础和阅读比较差,但是却不会影响他们在作文方面拿多一些分数。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不光我们语文教师要重视作文教学,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根本上认识到作文的重要性。要让学生知道你基础再差都要去写作文,特别是在考试中,千万不要以为自己的作文写得差就胡乱完成甚至不写。

其次,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能力。

写作文,最重要的就是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真情实感从哪里来呢?那就是现在生活,我们只有在仔细观察现实生活,从生活实际出发,对现实生活进行思考,才能做到表达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一定要让学生充分认识现实生活,让他们体验生活,从中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领悟能力,让他们从中学会独立表达,写出发自内心的话语。

写作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许多学生写作文,往往缺乏真情表现,语言干巴巴的,情思不见影。其原因就是学生手头缺少素材,没有“真事”,缺乏“发现”。素材在哪里?其实,素材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里。只要留心生活,就会发现生活中有许多值得写得素材。生活中的题材来源有:一是当天的所见所闻所感,可以真实地记录下来,为以后写作积累素材;二是关注事实新闻,国家大事等。如,5月12日汶川大地震,通过看新闻或者报纸,及时了解灾区动向,学生可以写日记、写感想,给灾区儿童写信等;5月30日奥运火炬传递到达宜昌,学生可以写观后感;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召开,可以给喜欢的奥运健儿写信;三是自己做的事和学校组织的活动,及时记下来,如为汶川班级组织的捐款活动、学校组织的义卖活动、“迎奥运,讲礼仪”活动、紧急疏散演习等,这些都是学生亲身经历的事,只要留心,写作素材无处不在。

可见,引导学生留心生活,观察生活,从生活中积累素材是写好作文的重要途径。让学生充分认识现实生活,让他们体验生活,不但能有效地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而且能让学生把自己的真情实感通过自己的笔墨描绘下来。因此,我们平时应该多引导学生去参与社会活动,仔细观察,认真寻找其中的素材,那么他们的习作一定会绚烂多彩。

第三,避免面面俱到。

在以前的作文训练中,我们教师往往会要求学生在文体、立意、谋篇到谴词造句做到面面俱到,且字数一般不得少于600字。但是,这样的要求却并不一定能收到良好的训练效果,因为大多数学生完成这样的一篇作文需要花费不少的时间。而且,由于一次作文花费的时间多,而语文又不能仅上写作课,写作的次数很有限,每学期仅六至八次作文,训练重点又不突出,学生的写作能力自然难以提高。并且,每次作文要求面面俱到,学生很难取得成功,受到老师的表扬。长此以往,在多次失败的打击下,学生就会对作文产生厌倦、害怕甚至对抗的心理。在这种消极情绪的支配下,又怎能写出好作文呢?因此,在作文训练中我们最好进行某一方面的训练,而不应面面俱到,希望学生能一次性地就写出一篇上好的作文来,对普通班的学生更是如此。

总之,写好作文的方法技巧还有很多,在这里我只是简单地谈谈我的一些想法。我想,即便是普通班,只要我和全玫同学共同努力,在作文课堂上互相的进步,那么学生必然会喜欢写作的,老师也必然会喜欢教这门课程的,我们的作文课就会上得有声有色。进而提高全班学生的写作能力,为不久以后的中考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文教学的反思4: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不少学生害怕作文,一提起笔就抓耳挠腮,经了解有几方面的原因:1、觉得无内容可写,乱编的多。2、语言积累少,干巴巴的,难以写具体。3、对周围事物没有留心观察。4、缺乏想象力。5、题材千篇一律,难以表达真情实感。针对以上问题,如何来提高农村孩子的写作能力呢?下面谈谈本人的几点看法。

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便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勤奋的探索,执着的追求。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呢?

1、让学生写熟悉的内容,以“趣”激趣。作文命题应开放,出宽题,紧紧围绕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以他们周围的人或事、景或物作为作文内容,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感到有一种表达的愿望,有一种冲动想把自己想说的意思表达出来。如根据学生的思想情况,命题为《××,我想对你说》。又如根据学生最喜欢做游戏的特点。我们可以精心设计游戏内容,游戏前,告诉学生要留意游戏的过程,注意同学的言行和表情。游戏后组织学生说过程,讨论从游戏中懂得的道理。学生玩得兴高采烈,自然会说得兴致勃勃,写起来就不难了,而且有兴趣了。

2、以成功的喜悦,激发写作欲望。要使学生坚持不懈地自觉作文,最关键的是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并逐步养成习惯,满怀乐趣地去学习,在实践中我具体做好以下工作:首先用肯定给学生自信心。学生的作文被拿到班上作范文宣读,小作者的眼睛会一亮,神情高兴。哪怕学生写得很不成功,也要给予鼓励性的评价,甚至把一些差生的作文修改好后在课堂上讲读,以此激发学生特别是差生的作文兴趣。其次在作文评语中给予鼓励,为作文中的优点“喝彩”,哪怕只有一个词用得生动、一个句子写得好或一个地方有新意,也要为其叫好。让他们觉得“我也会写”,从“怕写”向“要写”、“乐写”迈步,循序渐进,最后达到共同的目标。第三是办好班级的习作园地,把优秀的篇,段张贴在上面,供全班学生学习、品赏。还可以鼓励并指导学生向报刊投稿等。

3、开展形式多样的作文活动,激发写作兴趣。学生好奇心强,爱表现,形式多样的习作活动能调动学生的习作兴趣。如开展课前读报活动,让学生到讲台宣读自己的优秀习作,或是宣读从作文选上看到的好文章,精彩片断等等,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和表现的机会。为了表现自己,在课外时间他们就会趣味盎然地寻找或写出自己满意的习作。又如开展作文竞赛活动,竞赛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手段。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由于竞赛中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增长,因而多数人在比赛的情况下学习和工作一般比没有比赛的情况下好得多。小学生喜欢表现自己,好胜心强,开展竞赛活动,给他们更多的参与和表现机会。这样不但可以调节以往习作所形成的氛围,激发学生“我要写”的兴趣,还可以大面积地提高习作的质量。

我们还可以用导语激趣,创设情境激趣等等来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培养写作兴趣是作文教学的突破口,是指导学生作文迈向成功的基点。

二、从读学写,读写结合。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从阅读中汲取营养,利于学生从读学写,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这也是作文教学的基本途径。

1、从阅读中学习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方法。

我们在写作教学实践中,作为教师要有意识地把作文指导渗透到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每学习一篇课文后,注意对该文的结构和写作方法进行分析。

2、联系课文,适当摹仿,仿中求创。中外作家历来强调创造,但在写作中可以适当摹仿。

3、加强朗读背诵训练,培养语感。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其中道出一个深刻道理:文章源于积累。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笔下生花。否则,纵有思绪万千,笔下也难有片言只语。古代的一些文人学士,如韩愈、苏东坡……他们压根就没学过语法,修辞、逻辑,但能写出千古流传的好文章,其奥秘在于他们熟读乃至背诵过大量的优秀作品,形成了敏锐的语感。所以语言的积累,语感的形成,有懒于多读多背,实践证明,运用语言文字,写作能力的的形成,也需多读多背,课内多读,课外也需多读多背。在教学中,必须加强朗读训练。要求正确朗读好词句篇,读时做到眼到、口到、心到,还要适当增加背诵的量。通过读、背使学生把课本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储备起来,提起笔来就不会难了。

4、做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指的是人们在阅读书报时所作的一些文字记录。写读书笔记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写读书笔记可以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③所以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要做好课内课文的读书笔记,但这还远远不够,还要指导学生大量阅读课外读物,并作好读书笔记。具体的方法在阅读时摘录书中的优美词语,妙语妙句,精彩片段……并反复吟诵,只有经过长期积累,语言才会丰富,写作时大量生动的语句就会涌向笔端。

阅读是学生获得作文范例的基本途径。学生可以从读中学到“怎样写”,但这也需要我们老师们长期有目的地培养,让学生从阅读中积累语言材料。从读中学写,读写结合,提高写作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四年级上册语文《给予是快乐的》教学反思

全文共 418 字

+ 加入清单

一、抓住关键,引发探究欲望

要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关键是学生有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所以,在课堂开始阶段,我让学生针对文末的一句对课文起到总结作用的关键句:“从那天起,保罗真正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指导学生好好读读,引导学生对这句话提最想知道的问题:一是保罗是怎样懂得给予是快乐的?二是为什么给予是快乐的或给予是快乐的应该怎么理解?然后以这两个问题为起点,引导学生再去读书,弄清整个经过,然后再引导学生去探究为什么给予是快乐的。

二、联系语境,探究词句意蕴

由于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意义,所以,应该引导学生关注到具体的语言,在对语言的品读中注意里面的一些关键词句,在与具体语言的对话中,探究这些词句的意蕴。如在课文第三到第五小节中,有两个近义词:“吃惊”和“惊讶”,我在课堂中就让学生反复地品读,想想这里的两个词语分别指的是什么,意在让学生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来探究意思相同的词的不同意思,从而更好地理解这一个部分的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关于高中作文教学反思

全文共 1592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上午我给学生上来开学后第一次作文课,一说作文学生总有畏难情绪,有学生一节课写不了几个字,上完这节作文课后我对我的作文教学进行了反思高中作文教学反思。

1、今后我将尝试作文课写作样式的调整。今天这节作文课我提前一天命题,为了降低难度让学生有话可说,我出了两个题目让课代表选,选好后给我反馈,并把作文题写在黑板上,让同学构思选材。今天上午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时间由原先的两节课减为一节课,并尝试模拟考试情景,增加写作紧迫感,加快写作速度,增强学生精神集中程度,先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够字数,再慢慢训练其文采,下课铃一响就收卷,不交者登记姓名,课后不再收作文,也就是说不在规定时间内写完的不收其作文。节省下的一节课作为点评作文之用。我会尽量缩短评作文的周期,增加面批的几率,遇到佳作要进行表扬,或在教室张贴,或在班内宣读,或往学校投稿,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2、积极转变学生的观念,让其明白自己不是写作文而是写作品。不是为了完成任务应付老师,而是要努力写出让人称赞和欣赏的佳作。写之前就要有写这篇是用来发表的意识。观念一变品味就变,对自己的要求也会不一样,往往会精心构思,字斟句酌,精益求精。

3、要培养学生的修改意识,好文章是需要修改的,并且是自己修改。自己要有一个反复揣摩的过程,那真是“吟定一个字,捻断数颈须”。可以尝试有作文修改课,上一节学生写好的作文,让学生自己大声朗读自己的作文,觉得不好的地方就进行修改,一直改到自己满意为止,可把修改好的再写一遍,让学生对比前后两篇文章,这有助于增加学生的成就感,因为这是自己的劳动成果。其实这一个修改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写作水平提高的过程。

4、要尝试上阅读课,因为读和写是不可分割的,古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有道理的,教学反思《高中作文教学反思》。不读书、没有丰富的素材积累,要想下笔千言,一挥而就是不可能的。要不断探索阅读课的形式,我在上海嘉定二中参观时,发现他们的阅读课是很有特色的,他们的阅读课实现了阅读与写作的衔接,让学生读书时,必须记录下自己的点滴感受,也就是自己心灵思维的火花,如果灵感来了可当场进行自由创作,阅读课的时间一般是两节课联排,上完课本子要马上交给老师。这期间老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5、写文章是练出来的,熟能生巧,越写越快,越写越能写,如果一个月还不写篇文章,别说写好文章,可能连字数都凑不够了,这是我有深刻体会的,在华东师大学习时,老师总是逼着你写,我们也可借鉴,逼着我们的学生写,写不出我就进图书馆,在图书馆读书,读书是享受,不知不觉几个小时就过去了,我现在还怀念华东师大图书馆的摇铃声,那是说要关门了,当从图书馆出来,看看天上的星斗,你会觉得收获很多,那也算是幸福的感觉吧。看书看到有了想法,就写出了,坚持写,越写越多,从刚开始的无从下笔到后来的几千字一挥而就,这是练出来的,写出了还要反复修改,当听说有杂志社给自己汇款时,心里是兴奋的。这也就是学语文的过程,自己读书,自己感悟,有了想法,抓紧形成文字,反复修改,周而复始,语文素养会得到有效的提升。在平时应加强学生练习写作的量,只靠作文课是远远不够的,应该采取多种形式,如日记、周记等,并鼓励学生多参加写作比赛,鼓励学生进行创作。

6、老师要经常下水写作,和学生分享创作的乐趣,这样老师就不是光说不练了,也就容易发现学生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时就不是隔靴搔痒,空洞无物。而是和学生去进行共同创作。

7、要探索作文教学的序列化,平时做好档案整理,对学生进行系统化的作文训练,而不是漫无目的的杂乱无章的,这是一个很大的课题,需要我们去研究。不过刚开始可进行研究的准备阶段,比如这一学期,作文教学都做了些什么,效果如何,都有哪些作文题目,学生习作范文,平时教学反思等,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可对其进行研究,这将是一篇很好的硕士论文。

[关于高中作文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鸡蛋漂浮作文教学反思

全文共 2352 字

+ 加入清单

爱玩是儿童的天性。玩是儿童的特权,是儿童健康发展自己身心的主要方式。玩不仅是学生放松身心、劳逸结合的形式,还是他们亲近大自然、亲近生活和伙伴的场所,发挥自己的潜能,陶冶情操,增进学识,锻炼能力,发挥创造的学校。只有小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有兴趣,在他们喜闻乐见的玩乐游戏中,经常有新奇感、有兴趣、有激情,他们在写作的时候才不会害怕和恐惧,才会有倾吐自己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愿望和内容。科学实验式作文与其他作文课最大的不同点就是让学生动起来,玩起来。

今天,在这堂课中,我让学生分组做实验,当我说出要求后,每位学生都兴致勃勃地投入到实验中。为什么有这么大的积极性?一个字,那就是"玩"。实验开始了,放盐的学生小心翼翼,非常认真;搅拌的同学满怀希望,观看的同学瞪大了眼睛,充满了好奇。由此可见,实验式作文课对于提高学比的写作兴趣是十分有效的。正如他们在习作中所说:我真希望下次继续上这样的实验式作文课。

“哎,又要写作文了!”“我不知道写什么。”“要是语文学习不要写作文,那该有多好啊!” 中年级孩子写作文时,总是不知该如何下笔,更不懂如何谋篇布局。在接受写作文的任务时,免不了怨声载道。有的孩子甚至对父母说:“我最怕写作文了。”怎么把孩子们这种畏惧作文的情绪排除掉,让孩子们充满激情地写出富有童趣的文章来。这是所有语文老师都困惑的问题,更是我们三年级语文教师思考的问题。

在实践中,我发现学生喜欢做实验、做游戏。我想如果把实验引进我们的作文课堂,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借此题材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表达,是否能收到好的效果呢?于是,我进行了“实验作文—鸡蛋浮起来了”的作文研究课,从学生的反应和交上来的习作效果分析,这样的作文形式确实能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和表达能力。

现在结合自己的理解,对这节作文课进行一次反思

一、成功之处。

在这节课中,我在下面的地方做得比较好:

1、课堂的流程比较顺畅。

在这节课中,我通过让学生猜一猜、做一做、想一想、说一说、写一写、评一评的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

2、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学生经常在习作中会胡子眉毛一把抓,抓不住重点,也不会具体写。在这节课中,我通过让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实验的过程和同学的反应,再进行全班交流反馈,教师结合学生的说话内容进行指导,如可以用上哪些好词好句等,从中让学生知道如何具体地写出实验的过程。

3、片段练习,落实写作。

在习作指导课上教师往往会说上一大篇,结果习作的时间就没有了落实。以往我都是一节课指导,一节课写作。在这次作文课上,我在课堂上用十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写出重点片段,扎扎实实地进行习作训练。

4、自评、他评结合,提高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的修改能力,结合实际,设计好评价要求,让学生对照着里面的要求进行自我评价和同学互评。课堂上教师示范指导,课后学生进行自主评价。

二、不足之处。

1、个人素质方面。 在《鸡蛋浮起来了》这节课中,我能明显地感到自己在作文指导方面还需要加强,由于平常都习惯于两节课进行作文指导课,(一节指导说话、一节习作)而现在一节课里面包含了说、写、评,结果发现自己在教学中显得很拘谨,不够灵活,简单说就是课堂调控能力、个人综合素质还要加强,在以后的作文教学效率提高方面还要加强和研究。

2、学生的行为习惯方面。在这节课中,由于我之前的准备还是不够充分,结果在课堂上,我顾着自己的教学流程,而忽视了对学生行为习惯方面的要求和训练。从录像上,我看到很多的学生都没有集中精神参与,特别是在评讲这个环节。甚至还有一个学生还在自顾自地搅拌鸡蛋,而没有参与到课堂上。

三、感悟之处。

在这节课中,我觉得开展实验作文的效果是不错的,它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1、实验作文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爱玩是儿童的天性。玩是儿童的特权,是儿童健康发展自己身心的主要方式。玩不仅是学生放松身心、劳逸结合的形式,还是他们亲近大自然、亲近生活和伙伴的场所,发挥自己的潜能,陶冶情操,增进学识,锻炼能力,发挥创造的学校。只有小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有兴趣,在他们喜闻乐见的玩乐游戏中,经常有新奇感、有兴趣、有激情,他们在写作的时候才不会害怕和恐惧,才会有倾吐自己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愿望和内容。科学实验式作文与其他作文课最大的不同点就是让学生动起来,玩起来。

今天,在这堂课中,我让学生分组做实验,当我说出要求后,每位学生都兴致勃勃地投入到实验中。为什么有这么大的积极性?一个字,那就是"玩"。实验开始了,放盐的学生小心翼翼,非常认真;搅拌的同学满怀希望,观看的同学瞪大了眼睛,充满了好奇。由此可见,实验式作文课对于提高学比的写作兴趣是十分有效的。正如他们在习作中所说:我真希望下次继续上这样的实验式作文课。

2、实验式作文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

科学实验式作文所选的实验往往与儿童已知的知识反差强烈,在做“鸡蛋浮起来了”这个实验前,让学生猜测:鸡蛋放到水中会沉下去还是会浮起来呢?根据经验学生不经思索的回答:“沉下去。”当看到鸡蛋浮起来的时候,大家不禁感到了疑惑:为什么呢?于是我顺势问学生:“你有什么办法让鸡蛋浮起来呢?做一做吧。”我就给他们分好组,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试试自己的办法,小组合作就这样自然产生了。在做的过程中,一开始学生放下了盐,鸡蛋还是没有浮起来,但他们不气馁,一人倒盐,一人搅拌。就这样,学生一步步探究,最后果然成功了。我想,实验成功并不是最主要的,重要的是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间合作交流增加了,使他们明白了遇到难题要共同协商,积极探究。学生在这样的亲身经历中,不仅进一步体会到了"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含义,而且也明白了"坚持就是胜利"。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今后的作文教学中,我们将继续研究,让我们的作文课堂更美丽、精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读后感作文教学反思

全文共 930 字

+ 加入清单

要写好读后感,关键在于把握好“读”与“感”之间的关系,尤其是结合实际,写出真情实“感”。

教学中,我发现了学生写读后感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

第一、“读”和“感”分离。有些同学写读后感,只写“读”而不写“感”,成了这本书或这篇文章的“内容简介”。也有同学写读后感,只写“感”而不写“读”,成为无根底的随意而发的感慨。

第二、“读”和“感”在读后感之中两分天下,这也是不对的。前边的“读”实际上是写文章内容简介,后边发一通感慨。

第三、不会结合实际,。感想很空泛。

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我做了如下的指导:

1、精心细读课文。

首先要指导学生用心地“读”,理解地“读”,有情感地“读”。没有这样的“读”,不可能有“感”。

2、要选好“感点”。

一本好书或一篇好文章的读后感,可“感”的点很多,要写好读后感,必须选好“感点”。感点是由书中某一个地方的内容引起的,引发我们体会的地方,它不是凭空产生的。一篇文章,给学生的感受是多方面的,或者说学生从中得到的体会不止一个。面对众多的感点,我们必须指导学生从众多的感点中选择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最善于写的一个或几个感点,作为自己写读后感的切入点,不可面面俱到。

3、联系实际谈感受。

读了一篇文章,产生了对现实生活或自己思想上某些问题的思考,于是激发了“感”。首先,是联系个人实际。这个“实际”,可以是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实际,也可以是别人的思想和生活实际。没有情感的读后感苍白无力,有情感的读后感才能感染人。用作品上的人物、事迹观点,联系实际生活中的人物言行,这样的读后感才是有价值的读后感,这样的读后感才是真实感想。

教学预设与课堂生成的差异

教学中出现了几处与预设不同的情况:首先是学生对所选文章读的不够透彻,对文章整体把握有所欠缺,导致了叙述过程中的不尽如人意。其次是在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进行习作过程中,没有安排好,使得在讲评过程中没有出现某篇文章的完整读后感。

总之,写读后感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可以先叙述文章内容,后集中谈体会,这种写法适于只谈一点体会。还可以边叙边谈体会,“读”和“感”交叉写,这种写法可以谈几点体会。不离开文章的内容,要真切联系自己的实际抒发感想,联系实际一定要实事就是,写出自己的真实感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体育课堂教学反思作文

全文共 710 字

+ 加入清单

在理解的基础上尊重、融合到孩子当中,我认为那是最好的教育。只有尊重才可能保证对学生的赞扬和鼓励;只有融合才能得到孩子更多的信任和赞许。在小学学习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他们的思维非常的开阔,对课堂中老师的提问,他们有着许多不同的回答,有的答案非常符合我们的问题;有的答案对不上号;有的答案甚至是个笑话,面对这些我总是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赞扬和鼓励他们,我相信所有的答案都是孩子们经过思考的,他们的回答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肯定,这要我们采取不同的教育艺术,多加鼓励和肯定,相信不久的将来,你的问题一定会有更多精彩的答案。

游戏是体育教学中运用的比较多的教学方法之一,尤其在低年级的课堂教学中采用的更加突出,为了更好的调动每个孩子的学习热情,我每次都融合到游戏中,比如:人、虎、枪的游戏,开始我很喜欢把孩子们定为一队,我是另一队来集体参与游戏;在大渔网游戏中,我有时当渔网,有时当小鱼来组织游戏;在各类比赛的游戏中,总帮助孩子们想一些方法来激发小组的积极性,不管孩子取得怎样的成绩,我都和他们一一击掌祝贺,让孩子们从成功的瞬间起就感受乐趣。

我的理解、尊重、融合得到了回报,记忆最深的事是最后的一节体育课上,当下课的铃声响后,我宣布下课的同时,告诉孩子们这是本学期的最后一课,孩子们都不让我走,二十多个孩子一一和我拥抱后,我才离开,那一刻我很快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无论如何不要把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理解、尊重、融合从成功的瞬间起就留给孩子,相信我的坚持,孩子们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会获取更多方面的成功和快乐.

[体育课堂教学反思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写植物作文教学反思

全文共 201 字

+ 加入清单

第一单元作文训练是写一种喜欢的植物,即指导孩子们写身边熟悉且喜欢的花草树木。就花园般的校园里而言,有月季、山茶、丁香、玉兰,紫荆花等,孩子家里也都种有各种各样的花草、盆景。对于这些花花草草,我想他们应该是再熟悉不过了,可如何把这种熟悉转化成文字,并按一定的顺序描写出植物的特点来,对于初学作文不久,所掌握的写作方法及语言的积累还非常少的三年级学生来说,就有一定的难度了。于是,我做了以下几个准备与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老师的作文教学反思

全文共 482 字

+ 加入清单

作文批改时语文教师倍感头疼的事,老师一节课详批只能批4、5本,四五十人的作文有时一个星期还批不完,但老师辛辛苦苦批改的作文发到学生手中有几个去看老师的批语,他们在乎的只是作文等级,我感觉效果不太好。以前带五、六年级时,为了批改有实效性,有时自己偷懒,曾私下让优秀学生批改过作文,告诉他们批改的方法,感觉效果不错,但不敢让领导知道。

在近几次的作文批改中,我感到学生的能力超乎我的想象,我原先的目标是优等生批改差生作文中的错字,对每次作文的习作目标进行评价,再进行面对面交流,至于差生只是阅读优等生的作文,学习别人的作文,错别字、不通顺的句子改不出来都不要紧,因为我还要再批阅,打出评价目标,没有想到,差生也能改出部分错别字,有时会争吵起来,吵着让我裁判谁说的对。我感觉这有利于学生作文的共同提高。

我在批阅作文时,发现有几本批的特别好,但不知是谁批的,于是我又让学生写上批改人,这样在讲评时我即对作文情况进行讲评,又对批改情况进行表扬,提高了学生批改的积极性。

在实践的这段时间,也有许多困惑和不满意的地方。今后会逐渐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我的愿望是好的,但不知效果如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