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写蚂蚁日记(汇总20篇)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一转眼,春天来了,清明节也悄悄地来了。春雨似乎知道了什么,不再欢快,不再浠淅沥沥,变得缠缠绵绵,变得断断续续。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写蚂蚁日记,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浏览

765

作文

225

蚂蚁观察日记小学生

全文共 482 字

+ 加入清单

蚂蚁是一种我们很常见的动物,花盆下、土地里、草地上……随处可以见到它们的身影。

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三对足集中在胸部,一对天线似的触角长在头上。蚂蚁身体颜色各种各样,有的全身黑,有的腹部黄……

蚂蚁最显著的特征是它的大颚。如果遇到比较轻的食物,它就用大颚把食物夹住,然后飞快地跑回蚁巢。如果遇到比较重的食物,蚂蚁就会动用另一种“武器”—触角。它先用触角与周围的蚂蚁交流,好像在说:“嗨!伙计,叫大家过来帮把手。”没过多久,一大群蚂蚁就浩浩荡荡地排着队走了过来,齐心协力把食物搬走。我观察的时候发现,蚂蚁用触角与别人交流时,触角的活动各不相同,有时扭来扭去,有时持续很长时间,有时碰一下就分开,我想:这会不会是传递不同的讯号呢?我还观察到蚂蚁走路的样子,它先抬起一边的三条足,再抬起另一边的三条足。

你是否观察过蚂蚁成群结队走路时的样子,它们为什么排得那么笔直、整齐呢?原来蚂蚁的腹部会分泌一种“信息素”,如果我们有手划过蚂蚁的“行军”路线,就会破坏“信息素”,使后面的蚂蚁乱作一团,前面的蚂蚁也会因此而找不到家。

蚂蚁是一种团结的动物,我要学习蚂蚁的这种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观察日记400字蚂蚁

全文共 436 字

+ 加入清单

听说蚂蚁可以举起比自己身体重几十倍的东西,为了证明这是不是事实,我就拿了一小块面包去找蚂蚁做了实验。

我用很快的速度跑到了楼下的草丛中,突然看见一群蚂蚁在草丛中拖着一只大蜗牛,只见他们拉的拉,拖的拖,还有的甚至狠狠的咬上一口,这个庞然大物居然被拖动了。我差点忘了自己是来干什么

的,我迅速的把一块面包撕成两块,然后把面包重重的压在了蚂蚁的头上。有好戏看喽!我细心的关注着这些蚂蚁,我原以为蚂蚁会被压的动不了,可这区区弱者并没有束手待毙,而是迅速的围成一圈

,用力的把面包抬到了洞中,我终于相信了团结就是力量。

看完了这些,我并没有走开,而是用口水吐了一些在蚂蚁身上,蚂蚁便动不了了,过了一会儿,我终于想通了,原来水会吸收他们的触角分泌出的物质,而这种物质是他们用来辨别方向的,一旦失去

就会迷路。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蚂蚁的体积比水的表面张力小,所以容易被水吸住,蚂蚁沾上了水很难解脱。

看来,我们一定要多去发现,大自然真是我们的好老师啊!我们一定要做一个有心人,真是生活处处皆学问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观察日记蚂蚁

全文共 381 字

+ 加入清单

这学期我们发了一套科学学具,我觉得很好玩,于是就利用星期天的时间研究了一下,打算捉了几只蚂蚁观察

下午我就在楼下找到了一个蚂蚁洞,我把一粒油炸花生米放在蚂蚁洞旁,一只蚂蚁发现了,它碰了碰,又退了回去,等了一下,它又过来碰了碰,又退回去,就这样反复了好几次。这时又来了几只蚂蚁,不大会儿,蚂蚁就越聚越多了,于是就和姐姐捉了五只放在一个像小盒子一样的透明学具里。回到家以后有放了一小块馒头进去,然后就开始观察蚂蚁了。

利用学具里的放大镜我发现:蚂蚁是由三个小“芝麻”组成的。头和肚子是黑色的,像两粒圆鼓鼓的芝麻,中间是黄褐色的,像是一粒瘪了的芝麻;它的身体有光发亮;蚂蚁脑袋上有两根触角,经常轻轻地摇动;蚂蚁的腿细细长长的,跑起来速度十分快。

虽然花生米和馒头粒比蚂蚁的身体大很多倍,但它们却能团结起来一起推动食物,通过这次观察,我觉得蚂蚁是团结、勤劳、不怕困难的动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蚂蚁观察日记350字

全文共 36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下午,我拿着饼干到山脚下去寻找蚂蚁

在一块菜地里,我发现了一群蚂蚁正在忙碌着,我很好奇它们在干嘛,我便蹲下来静静地看着它们。只见它们都在搬着杂草、碎树叶等等,我想应该是拿去做窝用的吧。

我把手里的饼干捏成了碎沫,撒在了地上。一开始并没有引起它们的注意,只是一只偶尔从饼干边路过的蚂蚁发现了这个宝藏。我以为它会一个先享用一下美餐,却看到它第一时间离开了,往大队伍方向爬去,路上它不停地用触角和其他蚂蚁的触角相碰,不一会儿,大队大队的蚂蚁往饼干处集结过来,原来它是散布消息去了!

它们有的背起一块和自己差不多大的饼干,沿着固定的线路往回跑,有的三三两两停在一些大块的饼干上,我很奇怪它们是在干嘛,妈妈告诉我:它们是在把搬不动的食物咬碎,然后再分批运回洞穴,我恍然大悟。

蚂蚁是个很有趣的小动物,它们懂得分享,懂得团结,懂得分工合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观察日记蚂蚁

全文共 359 字

+ 加入清单

自然是奇妙无比的,大自然也是神奇的,只要我们肯观察,就会天天有新发现。

一天,我写完作业到楼下去玩,刚要起身,就突然看见洞底下的蚂蚁,好像要搬家似的。我有点不明白,它为什么要搬家,不是住的好好的吗?这时我脑中有好几个问号,到底是为什么?我只好去问爸爸,爸爸也说不清,我又去问妈妈,妈妈也说不清。妈妈让我上网查电脑,哦!我终于知道蚂蚁为什么搬家了,是因为天气闷热时,就会告诉蚂蚁群,蚂蚁群会立刻让小蚂蚁搬家,搬到哪里呢?当然是搬到能挡雨的地方。我把这个秘密告诉了爸爸妈妈,他们说:“要是知道了,就告诉他们。”我又看见了蚂蚁搬家,就赶快告诉爸爸妈妈:“明天要下雨了。”到了明天,果然下雨了,我心里真服了蚂蚁,他们真是个天气预报员啊!

大自然真美丽啊!我们要保护大自然,要发明一些很多很多的.军用武器,我爱大自然这个美丽的宝宝!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观察日记蚂蚁

全文共 317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课外时间,我在外面玩。忽然,我看见一排排黑色的小东西在移动。哦!原来是蚂蚁。“为什么这么多蚂蚁在苹果上走动呢?”我眼珠子一转说:“有了!”我马上跑进教室拿放大镜去观察

一看!原来是蚂蚁把苹果咬碎再运进洞。一只大蚂蚁用那锋利的大牙咬碎苹果,碎苹果不停掉下来,底下的蚂蚁赶紧把碎苹果运回洞。这时,一只大毛虫从树上掉下来,蚂蚁见了赶快过来咬毛虫。毛虫无论怎样挣扎,都无法甩掉蚂蚁。最后筋疲力尽,奄奄一息了。可是毛虫体积太大,蚂蚁不能把毛虫运回洞。怎么办呢?我替它们暗暗着急。这没有难道它们,只见它们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蚂蚁吃毛虫可讲究了,不吃虫皮,专吃虫肉,而且吃虫一般都从虫口下手。不一会儿,毛虫只剩一层虫皮了。

蚂蚁虽然小,但很聪明。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观察蚂蚁的日记

全文共 401 字

+ 加入清单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一天,蓝蓝的天空中飘着洁白的云,可爱的小鸟在树枝上欢快的歌唱。

我和弟弟在妈妈店里玩,看到蚂蚁们在忙碌的工作,我真想和它们寒暄一下,可是我不懂它们的语言。为了不打扰它们,我便在旁边观察。我仔细地看着,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还有两个圆圆的东西,那应该是蚂蚁的眼睛吧!我很想看看蚂蚁们怎样把食物搬回家的。所以扔了几块饼干屑丢在它们家门口,等待着它们的出现。

这时,一只蚂蚁出现了,它并没有进洞里,而是在食物旁转了一圈后匆忙的回到了洞穴。我又等了一会儿,成群结队的蚂蚁“亲戚”们走到食物旁一二人结队的搬运起来,可却怎么也搬不动,大伙们有点泄气了。不知哪只蚂蚁提议让大伙一起搬运。终于搬起来了,大家迈着整齐的步伐,喊着整齐响亮的口号“一二,一二一二”走向了洞穴。

我被它们的精神感动了。通过这一次的观察,我明白了即使再渺小的动物们,只要大家共同努力,就一定能战胜一切困难!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我的观察日记400字蚂蚁搬家

全文共 467 字

+ 加入清单

一天,我在家的墙角看见一群蚂蚁搬家。一只蚂蚁可以搬一粒米粒,比较重的东西三只或四只蚂蚁一起才可以搬动。它门齐心协力的搬着食物回家。

蚂蚁可灵敏了,我用手轻轻一踫,蚂蚁用触角相互踫一踫,就转向爬另一条路了,我想:蚂蚁用触角相互踫有什么做用呢?过了一会儿,一只蚂蚁被我贴的双面胶粘住了,原来这是我的恶作剧,想看看蚂蚁会什么逃出去呢?

我把它叫蚁蚁,只见蚁蚁手脚不停动着,摆动身子,想办法要离开似的,可是它怎么动,都离不开双面胶,它正着急的时候,正好,一只蚂蚁路过,蚁蚁就用触角踫了一下那只蚂蚁的触角,好像在说:“救救我啊!救救我啊!”路过的蚂蚁点了点头,它仔细看了看蚁蚁,好像发现了什么。然后飞快的走了,过了一会儿,一群蚂蚁来了,它们每只都搬了点土,它们把土弄到上面,在把土搬上去的时候有几只蚂蚁被粘住了,但大部分安全的,很快它们排成一排,一只接着一只地一起使劲往外拉,很快有几只蚂蚁被救出来了。但是蚁蚁得好牢,它们没能力救出来。

又过了一会,又来了一群蚂蚁,跟原来的蚂蚁排成两列“一、二、三”一起用力拉,蚁蚁也被救出来了。

蚂蚁真团结有爱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观察蚂蚁的日记

全文共 459 字

+ 加入清单

一条谚语——“蚂蚁搬家晴必雨”。我将信将疑,是不是蚂蚁忙着搬家,就一定会下雨呢?于是我便抱着强烈的好奇心去验证这条谚语。

夏天的一个下午,我在一棵大树下乘凉,正巧发现了一群正在搬家的黑蚂蚁。它们个个脚步匆匆,有的的带着乳白色的蚂蚁卵,有的带着灰褐色的蚂蚁蛹,有的带着老蚁、伤蚁,还有的带着各种各样的食物……我突然想到那句谚语,就静下心来观察验证。我抬头望望高高的蓝天,现在是晴空万里,太阳火辣辣的,毫不留情的.把光和热洒向大地,而且天边还飘着几朵白云。好奇心驱使我沿着蚂蚁们的队伍去观察,我发现蚂蚁在往高处搬。

我们用放大镜观察蚂蚁,看见蚂蚁有两只触角,没有眼睛,有六条腿呢。它们的力量很大,能搬起比自己的体重重几倍的食物。我把韩乔捉的蚂蚁放到我的杯子里,两只蚂蚁在一起,你碰碰我,我碰碰你,好象在打架呢。我们猜测它们是不是饿了,我们找来一粒米饭,蚂蚁嗅到了米饭的香味,便很快地过来了,我的大蚂蚁似乎在对那只小蚂蚁说:“咱俩一人一半吧。”它们俩用力地抬起米饭,一边走一边还似乎快乐地唱着歌儿,还在讨论着进了洞如何去分享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观察蚂蚁的日记

全文共 346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在地上发现了几只蚂蚁。蚂蚁很可爱,也很调皮,同时也很厉害。

有一只蚂蚁趁我不注意的时候,偷偷地跑到我的脚底下。我感到脚心很痒,就看了看。结果看到有一只蚂蚁在我的脚心上乱跑,于是,我便把它提了起来,关在一个小盒子里。蚂蚁能爬过小山,爬过墙壁,怕过很多地方,而我却不可以。蚂蚁在搬食物的时候,总是会互相合作、互相帮助。要是有一只蚂蚁遇到了麻烦,其他的蚂蚁就会过来帮助它;要是有一只蚂蚁搬不动食物,它的同伴就会过来帮它一起搬回去。书上说,蚂蚁是用触角互相碰撞来传递信号的。如果找到的食物又大又合胃口,它们的触角就会摆动得非常剧烈。

蚂蚁虽然个头不大,但是它们很勤劳。每天一大清早爬起来去找食物,成天劳动着。累了,它们就躺在用叶子做的摇篮里;渴了,就去摘一片小叶子到河边去取水喝。蚂蚁可真厉害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观察日记蚂蚁搬食物

全文共 367 字

+ 加入清单

蚂蚁是怎样群体生活的?它们有什么特异的本领把食物运输到洞穴里……我怀着好奇心来到草丛边观察蚂蚁。

来到草丛,我仔细观察。发现蚂蚁成群结队地爬着,就像一个“军队”在前行。在蚂蚁队伍的尽头,有一块很大的面包屑,原来蚂蚁在搬食物啊。我用手在搬食物的“军队”前划了一条“沟”,前头的蚂蚁晕得团团转,但当我的手拿掉后,蚂蚁们又继续井然有序地笔直往前走了。

这时,我发现了一只白领。它的样子很不一样,身子比别的蚂蚁大好几倍,颜色也特别深。突然,我发现白领走进一块石头底下。我把石头轻轻地搬开,看见里面还有许多蚂蚁和食物。食物除了面包屑外,还有苹果渣、死昆虫等。食物旁边有一只大蚂蚁,看上去比白领还要大,这大概便是蚁后。

不一会儿,蚂蚁们都爬出了洞穴,往高处爬。我想大概要下雨了吧。

这次蚂蚁观察让我懂得,小昆虫也有大奥秘。还有很多小昆虫在等待我们去发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蚂蚁观察日记

全文共 956 字

+ 加入清单

在中秋节和国庆节中,老师让我们写《观察日记三则》,我在家整天冥思苦想:到底观察什么呢?我正想出去玩,却看见一个土坑,土坑里面藏有一大群蚂蚁,于是,我想:我就观察蚂蚁吧!正想着,我连忙蹲下来,观察起蚂蚁来。我先找来一枝细细的木条,然后,我使劲朝土坑里面塞,终于,有几只蚂蚁爬上了小木棍,我拔出来一看,哇!有五只。我把它们带回了家,装在一个透明的大盖子下,我开始观察了,原来,蚂蚁分为四种:第一种:蚁后;第二种:蚁王;第三种:兵蚁;第四种:工蚁。其中,我最感兴趣的三个是蚁后和蚁王。蚁王它长着两只粗壮的巨钳和两只触角,还长着三对又长又细的脚。而蚁后,它的身体是蚁王的十几倍,长有两对足,和一对触,还长着一个巨大无比的腹,腹里面是蚁卵,因为腹里面有许多卵,所以巨大无比。当蚁后和蚁王要交配时,都要产下几颗卵。

快要天黑了,我就去吃饭了。

--月--日 星期--

寻食

到了第二天的下午,我又来到大土坑旁,又观察了起来。今天,我看见一大群兵蚁和工蚁,它们通常都是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地寻找好吃的食物。它们和我们儿童时期排队一样,都要懂规矩,寻食都要排队,这些工蚁和兵蚁们排成了一条长长的队伍,就像一条蛟龙。如果有些蚂蚁走丢了,它们也会靠嗅觉,它们的触角可好了,可以听、嗅、说,如果它们被其它动物袭击,比如穿山鼠、食蚁兽那些灭蚁王出现的话,那蚂蚁可就惨了,蚂蚁还没有吃东西,自己就成了别人的盘中餐。所以蚂蚁都要住在土堆里,这样就不会很容易被发现。如果遇到毛毛虫、青虫这些昆虫,蚂蚁还可以对付。如果一只蚂蚁遇到比自己大的食物,那它就爬回窝里,找来帮手,非把食物搬回家不可。

忽然,我觉得肚子有点饿了,于是回家吃饭了。

--月--日 星期--

搬家

到了第三天,我早上快速地吃完饭,又再一次地来到了上两次观察的大土坑,这次我来到土坑旁,看见只有五只蚂蚁排成一队,向别一个地方走去,于是我想:其它的蚂蚁呢?我就再等了五六分钟,大坑里还是一点动静也没有,我看见那五只蚂蚁走不远,我就跟了上去,终于到了,我来到了一个花坛,里面长着许多花,那五只蚂蚁来到了草丛里,我看见了,原来蚂蚁搬家了呀!我看见了工蚁不时用脚刨土,兵蚁也不闲着,它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蚁王和一些兵蚁保护着蚁后,生怕自己的后代死了。它们一个大家庭可真有趣啦!

观察事物真是件有趣的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宅在家里的蚂蚁观察日记400字

全文共 435 字

+ 加入清单

观察宅在家里的蚂蚁

这一阵子也不知道是怎么了,蚂蚁隔三差五地来我家做客,一来还不是四五只,还是成群结队着来,像是打算要长期宅在我家了。都说蚂蚁搬家要下雨,我打开窗户,外面艳阳高照,怎么会下雨呢?难道蚂蚁它也怕晒,进来凉空调呀。而且,我发现这蚂蚁还有“飞天”的绝招,那天,我正在写作业,感觉手臂上只痒痒,一看,呀!一只蚂蚁正在我的手臂上扭秧歌。我真是奇了怪了,这书桌离地面也有一定的距离呀,这蚂蚁怎么爬上来的呢……我习惯性地往地面一看,哇!一大群蚂蚁!一想到这群微小得看不见的生物爬满身体,我就直起鸡皮疙瘩。我愤怒地抬起脚……

我踩,我踩,我踩踩踩!可是,看着这些小生物一只只被我残忍地踩死,我不禁有些于心不忍了。但看着雪白的房间那一角落不散的黑蚂蚁,阿弥陀佛,善哉善哉……这样下去可不行,这蚂蚁老是不走怎么办呢?莫非……房间里有好吃的东西吗?我的目光落在褐色小方桌上那一袋香喷喷的蛋糕上。妈妈平时都宅在家里,肚子饿的时候就吃个一两块,是不是把蛋糕屑撒在家里了,引来了蚂蚁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蚂蚁观察日记300字

全文共 364 字

+ 加入清单

201X年11月5日星期日晴

今天我在家里闲着没事,突然想起科学老师让我们写观察日记。我想我们家花坛里有很多蚂蚁,那就观察蚂蚁吧。我先拿出华夫饼,轻轻的捏碎了放在地上当作诱饵,等了一小会儿就看到许多蚂蚁出现在我的面前。可是蚂蚁太小了,根本看不清楚,更无法观察。我灵机一动,想我家还有放着忘带放大镜呢,可以用放大镜来观察呀。我立即回家找到了放大镜开始仔细观察。

在放大镜下我可以清楚的看到蚂蚁身体的各个部分,他长着椭圆的头,头上有一对长长的触角,和头相连的胸部上长着三对足,还拖着一个尖尖的大大的屁股,走起路来的样子很可爱。

在观察的过程中,我发现蚂蚁搬运食物时并不像书上说的那样他们一起抬回窝。而是先有一只蚂蚁将食物切碎,然后由其他蚂蚁将切碎的食物搬回窝,接着用同样的方法去搬运第二块食物。

我觉得蚂蚁们勤劳团结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蚂蚁观察日记小学生

全文共 330 字

+ 加入清单

蚂蚁是一直很小很小的昆虫,蚂蚁是群体活动的昆虫,蚂蚁是靠一种叫费洛蒙的东西来传播信息的。如果你往蚂蚁窝里洒水的话,过一伙就有很多蚂蚁出来,每个蚂蚁都拿着食物,围在一起,如果一只很弱小的昆虫站在前面肯定会撞飞的。蚂蚁的力气很大,一只蚂蚁可以举起比它重一百倍的东西。我发现蚂蚁非常团结,在很远的地方有一个很小很小的白糖,三只蚂蚁会先商量好然后在去搬白糖,蚂蚁应为力气很大半糖一下子就搬回蚂蚁窝里了。我把三只蚂蚁放到离蚂蚁窝很远的地方观察蚂蚁会不会回到蚂蚁窝里去,我发现蚂蚁是靠费洛蒙的气味来回到蚂蚁窝里去的。如果

你把米饭还有苹果和白糖摆在蚂蚁窝旁边看看蚂蚁喜欢什么,蚂蚁最喜欢白糖很多蚂蚁都把白糖给搬回蚂蚁窝里了。

只要你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在你身边有很多有趣的实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日记蚂蚁搬家400字

全文共 431 字

+ 加入清单

我在家门口常常看到蚂蚁搬家或者寻找食物的现象,它们一般要走很远的路,却不会迷失方向,为什么它们能准确无误的回到家园呢?于是我向爸爸请教,爸爸却笑着说:“你还是自己去找答案吧,这样印象会更深刻!”我先仔细观察了蚂蚁爬行的姿态,发现其腹部末端是断断续续地接触地面的,为什么蚂蚁爬行的姿态如此古怪呢?

带着疑问和好奇心,我打开电脑寻找答案。原来蚂蚁的腹部能分泌出一种物质,称为追踪素,通常蚂蚁出洞的时候,一般都是很有秩序地排成一纵队前进,前边蚂蚁分泌出这种带有象征气味的追踪素,边走边散发在路上,留下痕迹,后边走的蚂蚁闻到这种气味,就能紧紧地跟上,即使有个别的蚂蚁暂时掉队,也能沿原路前进不会迷路。这种追踪素的气味就成了它们前进的路标。回来的时候,仍按此路标返回洞内。

知道了原因,我就去做了个实验,在蚂蚁走的路线上,滴了几滴水,然后再用手指重复划了几次,这时候,几只蚂蚁爬了过来,在水滴周围不停地绕圈子。几分钟后,才重新排成一条整齐的队伍。

原来蚂蚁是凭嗅觉找气味认路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小蚂蚁的观察日记

全文共 242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准备出去玩,关门的时候发现门角有一块饼干,等我回家的时候我又去看那块饼干:“呀!这怎么这么多蚂蚁?”我大声喊道。

妈妈听到了马上赶来说:“快把饼干扫出去,要不然家里到处都是蚂蚁”。我说:“等等,我先观察一下,”我找来放大镜,我产生了一个疑问:“蚂蚁为什么会排成一排走呢?”我看了一下科学书,上面说蚂蚁走时会留下一种信息素,让后面的蚂蚁走相同的路线,如果我们用手或树枝去触碰蚂蚁的路线就会干扰蚂蚁的信息素,这样蚂蚁就会迷失方向,到处乱跑。

看来我们真应该在玩的同时也要观察身边的事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蚂蚁观察日记800字

全文共 860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家楼下有一颗苦楝树,树下有好多好多的蚂蚁窝,至少有五个以上呢,都隐藏在大树下的乱草堆里。

每天上学放学趁妈妈放车的时候,我都会蹲在草丛边静静地看着蚂蚁爬进爬出。久而久之我就把草丛下的蚂蚁窝起了个名字叫“蚂蚁城市。”

"蚂蚁城市"里住着的蚂蚁都是黑色,或者黑灰色的,身体分为头,胸,尾三部分,长着六条腿,是对称的,一对腿长在胸部中间的位置,中间一对,长在腹部靠后的位置,最后一对长在尾部,头部长有锋利的大颚,眼睛长在头部的中间,头部顶端长有触角,可爱的触角是用来探路或者打招呼的。碰见同伴的时候,他们会停下来,用触角相互触碰对方,来相互打招呼。或许蚂蚁城市里的蚂蚁都是一个家族的吧,至今为止我从没见过他们打过架。

因为喜欢蚂蚁,我看过很多关于蚂蚁的资料,知道蚂蚁有黑蚂蚁和红蚂蚁,有带翅膀的,和不带翅膀的。黑蚂蚁是辛勤忙碌的搬运工,在蚁后的带领下,分成兵蚁和工蚁。兵蚂蚁长着强壮有力的大颚,保护着自己的家园,工蚁很辛勤的照顾幼虫,寻找食物。很有秩序的生活在一起。但是红蚂蚁跟黑蚂蚁是大相径庭,红蚂蚁是蚂蚁家族中的战斗狂,他们是除了打架就什么也不会甚至还有点愚蠢的懒汉,连放在自己面前的食物都不会自己吃,只会去抢别的蚂蚁的卵。白蚂蚁不管名字和样子都跟蚂蚁长得很像,但是他们与蚂蚁有很大的区别,他们是比蚂蚁还要低级的昆虫。并不是蚂蚁哦。

蚂蚁的祖先可是恐龙时代最顶级的昆虫,他们是跟蜜蜂一个祖先的哦,他们长的比较像现代的蜜蜂。如果一群远古蜜蜂追逐一头恐龙,远古时代的霸主也只有逃跑的份。蚂蚁就是不愿意在天空中飞行的那部分的昆虫的后代。为了生存,他们进化出了杂食的本性。

蚂蚁们虽然个子小,但却是昆虫中的大力士,他的身体能承受比他身体重50倍的物体,他的脖子的关节能承受5000倍的重量,是真正的大力士啊。告诉大家一个秘密,蚂蚁从高空掉落也不会摔死哦。

最近天气越来越冷了,我家楼下的“蚂蚁城市”都快要空城了。估计是感受到了空中的水汽,都搬到树上去了吧!要在想看到“蚂蚁城市”欣欣向荣的样子,恐怕只能等待明年春天了吧。

大自然可真奇妙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观察小蚂蚁日记

全文共 462 字

+ 加入清单

前两天科学课,老师让我们写一篇观察日记,今天正好有空,我就做个实验来观察一下吧!

我找来三块糖,把第一块和第二块分别放在我家院子的角落里,第二块糖我还故意涂了水彩笔,好让糖失去一些甜味,第三块糖我放在了院子中间,我很想知道会是哪几只蚂蚁先上当呢?

不一会儿,一只贪吃的小蚂蚁从角落的洞口钻出来了,看来它是嗅到了糖的味道,只见它快速的爬到第一块糖上,用它头上的一对触角碰了碰糖,看来是想知道糖块是真是假,然后就急急忙忙地去洞里大概是想叫小伙伴出来帮忙吧。果然不一会儿的功夫,一大群蚂蚁就出来了,它们也都纷纷涌向了第一块糖。我还看见有一些蚂蚁它们并没有往有糖的方向去,而是沿着墙角匆匆忙忙跑来跑去,它们又是做什么呢?原来它们是去邀请其它地方的同伴一起来分享美食啊!每邀请到一位同伴,它们就会碰碰触角。

看来蚂蚁真是个又大方,又友好的动物,它们非常的团结,还非常的聪明。它们都选择角落里的糖块,而院子中间的糖块它们根本不去碰它,或许它们觉得院子中间太危险了,怕被人类踩到,还可能是因为那里离洞口太远,搬运起来也不方便,多聪明的小家伙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观察日记——蚂蚁300字

全文共 312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在外面玩。忽然,我看见一排排黑色的小东西在移动。哦!原来是蚂蚁。“为什么这么多蚂蚁在苹果上走动呢?”我眼珠子一转说:“有了!”我用随身携带的放大镜去观察。一看!原来是蚂蚁把苹果咬碎再运进洞。一只大蚂蚁用那锋利的大牙咬碎苹果,碎苹果不停掉下来,底下的蚂蚁赶紧把碎苹果运回洞。这时,一只大毛虫从树上掉下来,蚂蚁见了赶快过来咬毛虫。毛虫无论怎样挣扎,都无法甩掉蚂蚁。最后筋疲力尽,奄奄一息了。可是毛虫体积太大,蚂蚁不能把毛虫运回洞。怎么办呢?我替它们暗暗着急。这没有难道它们,只见它们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蚂蚁吃毛虫可讲究了,不吃虫皮,专吃虫肉,而且吃虫一般都从虫口下手。不一会儿,毛虫只剩一层虫皮了。

蚂蚁虽然小,但很聪明。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观察蚂蚁搬家的日记作文

全文共 280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在回家的路上,我看见一群蚂蚁正在地上忙忙碌碌的,引起了我的兴趣。于是我蹲在地上认真地观察起来。

蚂蚁是在一个低洼处蚂蚁洞里进进出出的,出来的都叼着东西,它们沿着一条线,爬到高处,把东西放进高处的洞里,又匆匆地回去。哦,原来蚂蚁是在搬家啊。

蚂蚁行走的路线很有规律,都是按一条路走,即便有几只开小差的,也会马上回来。我看了它们半个多小时,它们终于搬完家了。天正好也下起了小雨,我躲在旁边的亭子里,我看见雨水把低处的蚂蚁巢穴给淹了,而高处的巢穴却没有被淹。

天晴了,我才回家,我明白了:原来蚂蚁搬家是为了躲雨。啊!我终于看到了蚂蚁搬家的全景,它让我一生都不能忘记。

展开阅读全文